《尔雅.释乐》“徒序列”新解

对《释乐》“徒鼓瑟谓之步,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谣,徒击鼓谓之号,徒鼓钟谓之修,徒鼓磬谓之密”的理解,前辈学人多持这样一种观点:古人认为作乐需八音克谐,即所谓“非歌不弦,非弦不歌”,不歌而弹或不弹而歌则作为“异体”收录在“释乐”中。郭璞最先以“独作”释“徒”,后人多以其为正,辅以其他材料补充说明此观点:如宋代邢爵《尔雅疏》:“凡八音备作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乐名,故此辨其异名也。徒,空也。郑注《周礼・小师》云:‘出音日鼓,空作一器以出其音者谓之徒鼓。’故郭云独作之也。注《诗》云:‘我歌且谣’。释曰:‘此《魏风・园有桃》篇文也’。毛传云:‘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孙炎曰:‘声消摇也’。注:或歌或号。释曰:‘《大雅-行苇》篇文也’。毛传云:‘歌者比于琴瑟也,徒击鼓曰号’。孙炎云:‘声惊骂也’。”

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云:“凡八音备举曰乐,一音独作不得乐名,此别其异称也。鼓者,击也,动也。…・・徒者,空也,但也,尤独也。徒鼓瑟谓之步者,步犹行也。……谓之和者,吹竹其声繁会,取相应和为义也……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鼓声使人警动,故谓之号……声宏大而远闻,故谓之修矣……磬经蹇俱声相转。”

可见,在他们看来,八种乐器的演奏效果各具特色。钟声铿,石声磬,丝声哀,竹声滥,彼此之间在同律的基础上协调,才使表现乐曲的各部分组成完整的乐曲,达到“八音之和”的效果,从而形成完整的“声乐之象”。

通过阅读,我们难免会产生以下疑惑:一是对《诗经》某些语句的解释。既然古人认为曲和才能称为音乐,为何我在“歌”时要违背常理而独歌呢?既然“歌者比于琴瑟”,为何又要单独鼓瑟呢?二是对这些所谓不合常规的演奏方式的命名缺乏理据,让人觉得牵强。只弹瑟为何称为“步”呢?“和”,《说文》释为“调也”,应为多种乐器弹奏以和乐也,为何在此仅指称“独吹奏”?郝懿行认为钟声宏大而远闻,因而称为“修”。《释乐》“大钟谓之镛,其中谓之剽,小者谓之栈”。大多数学者认为钟有大小。声亦有大小,中等大小的钟之所以命名为“剽”,就因为其声音轻疾,显然不能以声大来释“修”。三是据我们所知,古代吹奏乐器种类很多,《释乐》中有巢、和、沂、蹦、言、签、篙、渣、够、产、仲、箱。这些吹奏乐器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或许可以组成和谐的音乐,为何在此要用“徒吹谓之和”来指称不合常规的音乐演奏行为呢?

这些疑惑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能沿袭古人之说,将“徒”释为“独作”。要得出《释乐》“徒”序列的更合理阐释,我们仍需要借助古代文献资料。

《周礼・春官》记载了古代音乐机构的组成及各乐官的功用。从中我们可得知周朝的王家音乐机构,由“大司乐”领导,其成员除“旄人”所属的表演民间舞乐的人数无定,不能计算外,其余有明确定额的1463人。其中除少数负管理之责的低级贵族(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外,有1277人属于平民阶级(胥、徒、上瞽、下瞽、视嘹、舞者)。他们是宫廷音乐机构中创作与表演的主要力量。在1277人中,徒又占多数,有670人。

由于宫廷音乐机构中平民阶级是创作和表演的主体,因而对他们的表演行为进行记录是完全可能的。《释乐》中“徒”序列很可能就是对这些人的演奏行为命名:“徒鼓瑟谓之步,徒吹谓之和,徒歌谓之谣,徒击鼓谓之号,徒鼓钟谓之修,徒鼓磐谓之寇”。如果我们假定“徒”为平民阶级,那么“步”、“和”、“谣”、“号”、“修”、“密”又当何解?

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些词的意义,我们必须清楚当时礼乐制度的产生及其功用:一,礼乐制度的产生在于区别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巩固贵族统治。二,音乐只是礼制的辅助工具。《乐记》有言:“乐者为同,札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周礼・春官》中提到的乐官也仅上及中大夫,且只有二人。这说明音乐是当时统治阶级表达“以君为纲”、“上下和谐”思想的重要工具。

查检古书训诂,“步”有追随、跟随之意。明代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笔者认为,“徒鼓瑟谓之步”中“步”也是这种意思。其整体含义是这些平民百姓弹奏瑟只能听从乐官,即下层贵族的指挥。叶舒宪在《诗经的文化阐释》中提到由于***御用体制的存在,瞽盲乐师们的活动完全是大规模集体活动,上有大小师的督导监控,下有视嘹的协作配合。他们的演奏和歌诵只能是机械性的复制。由于过分强调音乐配合礼教的作用,音乐受到很大束缚,乐工也不可能发挥其创作个性。“和”在古代是个多音多义字,在此应该念为he,去声。其含义是以歌唱等相应和。战国时期宋玉《对楚王问》:“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古代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也说明“和”这种演奏行为的存在。“和”这种演奏行为大概类同于现代音乐中用吹奏乐器“伴奏”。这说明当时平民百姓虽然是演奏主体,但在统治阶级看来,贵族才是音乐演奏和创作的主人,平民百姓只是应和发声而已。这抹杀了他们在音乐艺术上的贡献。

清代于鬯《香草校书・尔雅》认为“谣”与“繇”通。《说文》:“繇,随从也。……繇与随、从三篆为转注。……亦用为徭役字。徭役者,随从而为之者也。”足见“谣”亦有前文“步”或“和”义,即平民唱歌只能听从他人指挥。“谣”这种演奏行为大概类同于现代音乐“合唱”中的“和声”了。

《诗》言“我歌且谣”,亦言“或歌或号”。宋代陈呖《乐书》:“或歌于堂上,或粤于堂下。”前面谈到“谣”是“和声”,那“雩”在此可能指音乐的“前奏”。古人在作乐之前要击鼓,鼓则众音举。《乐书》又云:“盖歌,乐之正也。号,非乐之正也。特歌之助而已。”言“或歌或号”,非言“或击或号”,也是众人在唱歌前(时)击鼓的一个明证。

在经传中“修”、“惰”通用。“惰”“循”因字形相似在古典文献中经常误用。日本山井鼎撰,物观补遗的《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使有司循其沟树’,作‘使有司惰其沟树。’谨按:经传惰循字相似而误疏。”《江南通志》亦载:“彭惰,字子阳,昆陵人,守吴令。见《后汉书・独行传》。而张勃《吴录》所载彭循事其姓字爵里并同,但惰循互异。按《汉史》云:‘郡言州请修,守吴令,’而《吴录》又云:‘太守闻循勇谋以守令。’语皆相符,当是一人。……又三国时魏有郭惰,见《三少帝纪》,而蜀后主传作郭循。宋胡三省言‘循当作惰’,并引洪适隶释之文为证,言汉隶法修循二字只争一笔,正与此类也。”根据前文对“步”、“和”、“谣”的理解,“徒鼓钟谓之修”中“修”视为“循”的误用,意为遵循、依照。

《香草校书・尔雅》云:“窖之为言蹇也。走部云:‘蹇,走儿’,皆自后进前之谓。学之义也。”按照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理解为磐师中的平民百姓被视为贵族们的徒弟,向他人学习击磐。

以上我们从“徒”释为“平民百姓”出发,分析了《释乐》“徒”序列。按照《周礼・春官》音乐机构的介绍,乐官有钟师、磬师、笙师等,作为解经训诂之作的《尔雅》介绍这些人的演奏行为很必要。当时的统治阶级把礼和乐作为区分等级、调和矛盾、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他们认为,音乐机构中人数最多的平民乐工不可能成为“乐文化”的主体,乐工是由地位较高的乐官教习而成,乐官才是音乐文化的创造者,因此他们用一些意为“跟随”、“学习”、“应和”之类的名词来表示平民百姓的演奏行为。翻开《二十四史》中的任何一篇《乐志》、《礼乐志》,满眼都是帝王和达官贵人的音乐事迹,也可以说明“正史”的书写与记载对平民百姓的音乐创作、表演才能持歪曲和否定态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尔雅.释乐》“徒序列”新解

学习

足球大师 第3期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足球大师 第3期,内容包括足球大师列传全集,足球大师全集。体术派:卡洛斯――李洛克这种任意球踢法如同《火影忍者》中李洛克的“体术”,不管什么忍术与幻术,凭借强健的肌肉爆发力与超强格斗能力致敌人死命。在球场上,这种技法没

学习

两个人的电影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两个人的电影,内容包括两个人的电影完整版,两个人的电影摘抄。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我的味蕾已被高热量的泡沫小说浸染得失去知觉,真实亦逐渐从流光溢彩的文字中被剥离。而迟子建的散文,将我麻木的触觉一点一点地化了开去。作为

学习

浅谈共产主义的实现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共产主义的实现,内容包括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主义能否实现的理解。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一个发展时期国家都会有一定的存在形式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最后一个的国家。从共

学习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电影美学分析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电影美学分析,内容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免费完整版,爱丽丝梦游仙境电影简介与分析。本文运用电影美学分析系统的四个逐级层面——知觉、故事、思想、特征来系统的分析得出了《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典型

学习

浅谈“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内容包括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故事,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教育评价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

学习

如沐春风作文1000字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如沐春风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如沐春风作文100字超优美,如沐春风作文。清风拂面,点绿薄阳,鸟鸣啁啾。清晨的学校一如既往。“叮叮叮叮”下课铃响起,同学们早已早已按耐不住自己蠢蠢欲动的脚,纷纷奔向学校的“快乐园”——小卖部

学习

论《阿甘正传》中的隐喻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论《阿甘正传》中的隐喻,内容包括阿甘正传中隐喻在哪里,阿甘正传中的哲学原理。[摘要]本文运用细读的方法,分析了《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从中概括出当代西方电影的隐喻传达模式。这部电影表达了对质朴与信念的呼唤,无疑是当代西

学习

陈佩斯:一个时代的忧伤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陈佩斯:一个时代的忧伤,内容包括陈佩斯小说全集,陈佩斯完整版的话剧。再过3年,陈佩斯就60岁了。时间跑得真快。北京亚运村附近的某处居民楼,两套加起来将近300平方米的单元房,是他的大道文化所在地。记者到访时,门口的保安并未

学习

人定胜天范文精选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人定胜天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人定胜天作文,人定胜天全文免费。人定胜天篇1那块石碑上,篆刻着他的远大梦想:人定胜天。詹姆森记得清清楚楚,40年前,气候不断恶化,一场又一场冰雹从天而降。对人类来说,那简直是个不堪回首的噩梦。因为,

学习

文渊阁本《汉书》及《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汉书考证》

阅读(28)

乾隆三十八年,在“稽古右文”的旗帜下,敕命纪昀等人开馆纂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汉书》正是形成于此时。《汉书》在底本的选择上,虽是以武英殿本为底本,但并不是对武英殿本的直接钞录。另外,汉书每卷末所附《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汉书考证

学习

书法艺术字体设计教学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书法艺术字体设计教学,内容包括书法字体设计免费教程,练习书法应该先练什么字体。在现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字体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这门课程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遗憾的是,在当今大多数

学习

金兰之契 千秋之美

阅读(26)

2012年正值中韩建交20周年,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迎来了又一批来自韩国庆州大学的留学生,他们在与中国学子的相处中延续着金兰之交。“神奇”西湖创造灵感春日的杭城最适合外出踏青,在与韩国留学生们的交谈中,聊得最多的就是西湖美景—无疑为

学习

基于云模型与地理位置分析中国气候类型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基于云模型与地理位置分析中国气候类型,内容包括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方法,气候云。【摘要】中国有五大气候类型,其分类基础是在大量的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常规的数学统计及数理分析对气候的分类有过于死板等

学习

守财奴新解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守财奴新解,内容包括守财奴全文及译文,守财奴什么意思。古风不老,古有守财奴,今有守财奴。守财奴,毫无疑问被我们用作贬义词。千古传诵的名著里的守财奴“明星”似乎总是与吝啬、冷酷、可恶、贪婪等名词关联,似乎精明、经济、节

学习

单身贵族新解

阅读(24)

以前单身贵族是指没有伴侣、没有子女,富有且自己能丰衣足食的白领阶层,即比较年轻且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的独身成年人。而如今单身贵族的涵义似乎更加多样化了,于是有房也便成了单身贵族的基础条件。没房怎敢称“贵”贵族自有一套衡量的标准

学习

单机游戏序列号大全

阅读(25)

A类爱丽丝惊魂记序列号:2000-0112900-0010978-3379爱丽丝梦游魔境英文版序列号:2000-0112900-0010978-3379暗黑破坏神2:6PNP-D7PG-HZ8M-PZNP;2V97-9DKN-F9HC-JCJE暗黑王座RAC2-RAD2-RAC2-RAC2-3387暗黑武士道ThroneofDarkness序列号:RAC

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新解

阅读(21)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的典型代表,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游赤壁后所作,与《前赤壁赋》同时。词中借遥想古代英雄表现了自己渴望建功

学习

勋伯格与他的弦乐十二音序列之旅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勋伯格与他的弦乐十二音序列之旅,内容包括勋伯格十二音体系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预兆介绍。阿诺德·勋伯格——一位真正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的时代先驱,他的音乐与创作理念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中的调性蕴意,更对二十世纪的音乐

学习

藏羊DQB1基因RT―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阅读(24)

提取藏羊脾脏总RNA,设计DQB1基因引物并进行反转录,扩增产物测序后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藏羊DQB1基因长度为786bp,编码261个氨基酸。藏羊DQB1基因与参考美利奴羊DQB1基因、中国美利奴细毛羊MHCⅡ抗原基因、山羊DQB1基因的核苷

学习

《尔雅·释鱼》名物词理据探微

阅读(27)

内容《尔雅》是中国的辞书之祖。笔者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尔雅・释鱼》篇名物词理据进行了重新的收集、整理与分类。对鱼类词的名称来源与类别体系进行了分析、梳理。对相关词条的理据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关键词:尔雅释鱼理据

学习

老子“和光同尘”新解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老子“和光同尘”新解,内容包括老子和光同尘,老子道德经和光同尘。“和其光,同其尘”,语出《老子》,现在通常的译解是,“含敛光耀,混同尘世”。我进一步解释为“共享光荣,分担艰难,同甘共苦”。后来读了《乐记》中关于“礼”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