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位于北京北部385千米处,本名为兴安大岭和海喇堪山,大兴安岭余脉。清代初年,它是漠南蒙古喀喇泌、翁牛特两部族的游牧地。蒙古族人认为这是神灵之山,不可直呼其名,又因这里风景如画美得惊人,所以称它为赛堪达巴汉。赛堪是美好、美丽的意思,达巴汉是高岭、高原的意思,意即美丽的高岭。后来蒙汉合壁,转音为塞罕坝。
皇家猎苑
康熙皇帝登基时面临着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蒙古准噶尔部不仅兼并了蒙古族大部分部落,还大兵压境威胁北京。在准噶尔身后,又有虎视眈眈、极力扩张的沙皇俄国。康熙皇帝认为,抗击北方异族入侵,长城是靠不住的,1677年,他在巡幸塞外时看中了塞罕坝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汉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前沿阵地。1681年,他再次来到这里,以“藩王敬献”的名义,向蒙古族喀喇泌、翁牛特两部族要来了伊逊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再加上伊逊河以西的原属清王朝的土地,构成了阔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皇家猎苑,并且为之起名为“木兰围场”。
“木兰”在满语中是“哨鹿围”或“哨鹿”的意思,本是捕鹿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桦皮或桦木制成。长二三寸,状如牛角形喇叭。用嘴或吹或吸,发生“呦呦”的鹿鸣之声。围场是皇家狩猎的禁苑。康熙设木兰围场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行围习猎,而是“肄武绥藩”。“肄武”即通过狩猎训练八旗士卒,加强战备,准备抗击蒙古族准噶尔部落和沙俄入侵。“绥藩”即加强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以维护祖国统一大业。
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队,以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从古北口出塞,与迎驾前来的内外蒙古各部王公合兵一处,开赴木兰围场行围狩猎。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后,还要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宴请蒙古各部王公,饮酒歌舞,摔跤比武,并按***功大小予以奖励。通过这种分班随猎的形式,使清***将士“习劳苦之役,惩宴安之怀”,提高士气。同时采用封王、围班、赏赐、赈济、尊佛等多种方式,密切同蒙古王公的感情,使他们知恩感恩,不怀异心。声势浩大的狩猎活动也是一场***事演习,对北方的沙俄势力能够起到震摄作用。
木兰围场自1681年建立至1821年礼废,历经4帝140年,共举行秋大典105次,其中康熙42年中到此48次。清朝历史上很多著名事件,如乌兰布通之战、多伦会盟、乾隆决策定等,都发生在“木兰秋”期间。
全盛时期的木兰围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松柏蔚然不见天日、泉水清沏曲折如带”,山鸟依人,麋鹿往来,猿鹤相亲,野芳馥郁。然而后来渐渐衰败了。清朝在盛世时即大兴土木,修建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仅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九年的7年中,就从这里伐去古松34万株。到了清末,***治腐败、经济萧条,慈禧为了弥补国库空虚和维持自己的挥霍,先后于同治元年和光绪二十七年宣布围场开禁,大肆砍伐森林。从此,美丽的塞罕坝一蹶不振,再加上连年的山火,到全国***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
塞罕坝机械林场
1958年,在的锣鼓声中,当地***府在塞罕坝分别建起了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和承德专署塞罕坝机械林场。可是好景不长,这些林场很快便办不下去,纷纷要求下马。1961年10月,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听说此事,他冒着风雪,到塞罕坝考察了3天。当他在塞罕坝东北部的北曼甸一带发现了一棵挺拔茂盛的落叶松时,认定:这里可以长出参天大树。
1962年春天,国家计委批准:在塞罕坝建立一个林业部直属的全国最大的机械化林场。建设规模150万亩,建设一期20年,国家投资3000万元。这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决定。塞罕坝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1、9度,年无霜期只有57天,山高、水硬、天冷。当时就有人对能否办好林场表示怀疑,有的人甚至说,在那里办林场等于把大把的人民币往风沙里扔。
那时国家处于“低指标,瓜菜代”的困难时期,然而,全国19个省市区24所大中专院校的127名毕业生毫不犹豫地来了。他们和当地部分林业职工组成林业大***,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但是,两年的造林以失败告终,他们顶风冒雨、风餐露宿、昼夜苦战造出的6400多亩树林,林木成活率只有8%。林场还应不应该坚持办下去,当时上上下下都有主张下马的议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全面改革了植苗机械和植苗方法。1964年春天,全场200多名技术骨干冒着料峭的春寒,在山上吃住30多天,在一个叫“马蹄坑”的地方展开造林大会战。到了下半年,令人惊喜的消息纷至沓来:当年苗木平均成活率95%以上,且区位在高寒、高海拔,半干旱、半湿润地域,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的试验,宣告成功。
1964年是林场起死回生的关键年,也是奠定发展基础的一年。此后,他们铺开广阔的战场,并从每年造林一季发展到造两季林,最多的一年造林8万亩。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昔日的荒芜变成了万顷绿洲。
30年来,塞罕坝人始终把科教兴林放在首位,攻克了科研上的道道难关,先后取得9类、58项科研成果,其中40余项在林业生产中运用。他们成功地解决了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育苗问题,并采用科学营林方法,确定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经营方法,形成了一套独具本场特点的可持续经营体系,实现了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循环。
国家森林公园
当塞罕坝机械林场步入而立之年的时候,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15年来,林场职工们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二次创业的支柱产业,按照“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思路,在合理规化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已建成中、高档宾馆、度假村100余家,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新一代的塞罕坝人积极进取,制定了到2015年将塞罕坝建成京津生态屏障、森林资源宝库、生态旅游圣地、和谐富庶家园的发展规划。
塞罕坝目前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总面积142.6万亩,有林地面108.6万亩。它像一条绿色长龙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南缘,有效地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移,成为为北京固沙源,为天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绿色生态屏障。它不仅提供大量木材和其他多种多样的非木质林产品,同时在固碳制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塞罕坝是华北最大的部级森林公园,是“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它是客人们夏季避暑观光,秋季摄影写生,冬季狩猎滑雪的生态旅游圣地。
它是林的海洋。百万亩森林遮天蔽日,随着冈峦的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夏天走进这茫茫林海,如同进入清凉的世界。冬天,塞罕坝冰雕玉砌,白雪皑皑,玉树冰花,一派北国风光。在华北最大的天然滑雪场里,马拉雪爬犁,雪地摩托,马拉雪撬等,任由冰雪爱好者们驾驶,飞驰于林海雪原。
它是花的世界。春风吹过,百花争艳,无边的绿色演化为壮阔的背景,在绿茵茵的地毯上,点缀起***白、淡黄、金黄、幽蓝、娇紫、粉红、大红等各种颜色。蓝包包样的是鸽子花,血红血红的是野百合,嫩黄嫩黄的是罂粟花,白中带粉、粉中带紫的是干枝梅。
它是河的源头。滦河、阴河、伊逊河、伊马吐河是它无尽的血脉。滦河之源的吐力根河蜿流曲折,不急不缓,在垂柳的护卫下九曲十八弯。乘舟漂流顺其自然,树随水转,舟伴树行,悠然自得。这里的湿地别具特色,百万平方米的范围内生长着通常在海拔3000米以上才会有的假鼠妇草,分布着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7个湖泊,犹如夜空中闪亮的北斗七星。
它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由于森林茂密,多年不见的豹子、马鹿、猞猁、免狲、细鳞鱼等动物日益增多,黑鹳、金雕白头鹤、大***等飞禽也来这里落户,野生植物更是种类繁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就有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有120种。还有许多人们喜爱的蕨菜、升麻、小黄花菜等绿色山珍,仅蘑菇就有几十个品种。立秋前后是采蘑菇的季节,在雨后湿润的林中,亲手摘到鲜嫩、水灵、白生生的希望小伞,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