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了金戈铁马声,寂寞了塞外边关城。位于山西、内蒙古交界处的山西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历史上曾是古代中原的边塞。如今,这里还留有雄伟壮观的古长城,鳞次栉比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只是,当年那些古代中国最坚固的防御工事,已落满了岁月的尘埃,静静地定格在黄土地上。
扼三关而控五原
杀虎口是古代中原地区去往内蒙古、***和蒙古、俄罗斯必经之路,有“扼三关而控五原”之说,在古代一直是兵家驻防重地。至今,大同至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经由此地。
今天的杀虎口壮丽依旧,满山遍野的秋色,少了冷峻,多了柔美。伫立在杀虎口的城楼上,东西山岭高耸对峙,苍头河干枯的河道由南向北纵贯其中,形成一条宽约270米的天然走廊。险峻的地形,天然的关口一目了然。
实际上,杀虎口从未出现过老虎。在春秋战国至秦、汉、隋时期,这里称“参合陉”、“参合口”。唐朝名为“白狼关”,起着抵挡突厥进攻的作用。宋朝名叫“牙狼关”,抵御蒙古大***于域外。仅是看到关名中的“狼”字,就似有一股冷飕飕的寒气扑面而来,透出丝丝大漠雄关的荒凉与冷峻,也传达着中原的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畏惧心理。后来改叫“杀胡口”,关名对胡人的仇视表现得直白而明了,杀气腾腾跃然纸上。清帝康熙西征平定葛尔丹后,经杀胡口凯旋,为了安抚西北少数民族,便将“胡”改为了“虎”,之后这里便一直叫“杀虎口”。
漫步在玄武岩铺设的古驿道上,重温着悠久的历史,感慨良多。千百年来,处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交界处的杀虎口,不知演绎过多少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战争场面;孕育了多少个富可敌国、商铺连绵的豪商巨贾;涌现出多少文人墨客怀古咏今的壮丽诗篇。作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前沿阵地,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各族人民在此地生生不息,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处处闪烁着多民族的文化之光。
刀戈沉沙边城血
在杀虎口的东侧,长城由塘子山向高处攀升,并连接北面的雷劈山,沿山岭由东朝西迂回过来,半月形的围墙将杀虎堡围在了中间。在杀虎口的西侧,长城依大堡山蜿蜒而去,消失于崇山峻岭中。如今的杀虎口,被重修成了气势磅礴的一座雄关,走近了,会发现城墙底部砖头颜色和上面簇新的成色截然不同。原来,下面的石头是以前留下来的,现在的城墙是在旧址上翻新的。
“刀戈沉沙边城带血,关山度月古堡含悲。”这幅书写在杀虎关上的对联,道出了古关“紫塞金汤”的气势。战略地位重要的杀虎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都曾在此屯扎重兵,驻将设衙,严密扼守。我国北方的多次战役,不论是中原王朝北征,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侵,往往都以它为突破口。到了明朝,为固守边防防御蒙古南侵,修筑了万里长城并设置了9个***事重镇,大同镇(杀虎口)就是这9个***事重镇的重中之重。杀虎口成为明朝与蒙古土默特部***事对峙、战争的前线。
战争是残酷的,但这是汉族统治者和其他少数民族贵族之争,战争后归于和平的日子,长城内外的兄弟民族,依然和谐相处。明朝进士郭性之,明万历年间曾任朔州分守兵备道,他曾作过一首《巡边夷人进酪酒罗拜》的诗,就再现了这一情况。诗中写到:“清朔楼头俯大荒,叩头稽额左贤王。马来汗血云成锦,酪荐叵萝露带香。”诗文描写的是:站在和平清静的朔州城楼上远眺,只见匈奴首领左贤王在叩首道歉,而跟随其后的是准备上市、多如彩云的汗血良马,战士们也拿着含露带香的奶酒和饮具正向城头走来,准备与汉族兄弟一醉方休。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就是这样在对抗中互相融合。
胡马南来汉市通
“胡马南来汉市通,边墙犹自匝墩烽。”离杀虎口关城百米之处,有两座连体城堡即杀虎堡和平集堡,从名字上就体现出蒙汉化干戈为玉帛,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转化。这两座古堡,分别为明清不同时期所建。两堡之间筑城墙连接,这种“连堡”的形式,在长城屯堡中不常见。
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互通有无,本来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由于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上层的干预,这种通商活动时断时续。而农业与牧业经济具有互补性,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友谊和亲情,岂能因一道边墙就割断呢?经过连年的争斗,明朝中后期,在土默特部俺答汗的强烈要求和朝中有识之士的促使下,朝廷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与俺答汗议和,开始“明蒙互市”。
此后,杀虎口古堡逐渐由兵堡转变成一个商贸重镇。到了清朝时期,加大了开放力度,古堡也达到了极盛时期,年解税银13万两之多。当时,杀虎口堡城内的商人摆摊设点,有商店、旅店、邮***,有采购、加工、贩运的店铺作坊等上千家,可谓店铺林立,集市繁荣,蒙汉商贾云集,频繁往来于此。各种衙署、庙宇、学堂、牌楼遍布堡内外,宫观寺庙共有50多座,其繁华远近闻名。极盛时住户达3600户、近5万人,曾有“小北京”之称。
杀虎口还是清代晋商发家的重要地方。晋商开始是专为西征清***服务,随***贩卖***需物资,后来发展到与驻***及当地百姓贸易,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富绅。康熙用兵准噶尔时,其西路***身后的***粮运输,就是由一些精明的晋商来保障的。他们以杀虎口为跳板,在做好清***后勤供给的同时,也繁荣了驻地、发展了自己的贸易。直到民国初年,京包铁路修通,杀虎关税务监督公署移至丰镇,作为贸易要地的杀虎口才渐渐衰落下来。
西口长歌妹送哥
“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西口”之名便是如此得来。古杀虎堡右侧有一条毫不起眼的小道,就是著名的“走西口”的必经之路。这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现保存完好的约有1公里,宽不足3米,路边已是荒草丛生。
“走西口”,在人们的眼里是背井离乡的代名词。明末清初,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使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走西口”,成了破产的农民、战败的起义***战士一种无奈的选择。千百成群的人们,背井离乡,冒禁走出西口,去往广阔的内蒙古西部各地谋生,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进入这条小路前,先要经过一座小桥。人们祈盼“走出西口,通通顺顺”,所以小桥取名为“通顺桥”。通顺桥是清代所建,小桥灵巧隽秀,是西口古道的起点。当年“妹妹送哥哥走西口”,就是从这座小石桥上过去,一直送到“大路口”的。据说,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走到这里总是一步三回头,举目长叹息,最后狠狠心跺一跺脚,含泪而别。因此,小石桥上至今留有走西口人跺脚的深深印痕。如今,站在小桥上,眼前仿佛呈现出“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的伤心别离场面。
走一回古道,过一次小桥,亲身感受一次走西口,似乎能看到沧桑的历史。如今,虽然杀虎口古堡的许多碑刻铭文已斑驳,关城边墙已荒废坍塌甚至荡然无存。但身临杀虎口的关堡,浓厚的历史气息依然让人感到震撼。
压题照片:杀虎口明长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