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每一堂语文课更像是一篇散文,应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来。“形散而神不散的语文课堂”指的是语文教师调用全部所知,充分开创并利用多种知识传授方式,多种有益于开启学生心智的手段和多种探究获取知识的组织活动,从而使学生在一种既欢快活泼又严而有序且极具文采的课堂氛围中充分掌握课堂所学。
既然一节语文课就是一篇散文,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篇课堂散文体现出她自身的美呢?这就对所有的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教法的教学目标多从“知识教学”“能力训练”“德育、美育渗透”几方面去设定,而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去设定。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采用的是“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定学”式的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开放型人才极为不利。新课标强调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因此,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用现代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学会辩证地看待传统语文教学,深刻、准确地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二、调整教学思路
教学一篇文章必须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想之路”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接近作者的意趣,领悟文章的真谛。“教学程序”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思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一个侧重于“教”,一个侧重于“写”。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着眼于文章结构,一层层一点点地剖析,从头解剖到尾,看似细致,但文章的灵气与神韵被切割得荡然无存,学生到头来得到的不是“亲切”的体会,而是死记在课本上的几个条条框框而已,处理教材毫无半点创意。要想走出困境,语文老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路。因此,我们应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出发,做到以学定教,着重思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结合,着力考虑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如何做才能到位而不越位,考虑怎样引导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改进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是一根粉笔教到底,一堂课灌到底,这种传统的讲解教学模式,使得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缺乏,学习态度越来越被动,学习任务越来越得不到落实。老师发急、发怒、发狠,学生不闻、不问、无动于衷。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我们所熟悉,如探究式、合作式、表演式、趣味式、直观式、辩论式等等,可以说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四、丰富评价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必不可少,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的结果是: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使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明: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具有激励性,应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教师都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来激励学生,并努力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体系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评价中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是关切的、真诚的。在评价中,激励学生思维,营造热烈、轻松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堂更应该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新的东西的存在。每一堂语文课都像是一篇散文,我们应当让每一堂语文课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来。
(作者单位 兰州市西固区达川中心学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语文课堂教学做到“形散而神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