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覆盖了诗的浪漫,可是生活中又怎能没有诗?
从1984年起,我乘着岁月的船,在诗歌的波涛上已划行了整整7年。
7年,凝结着追求与失落的7年,浸满了欢乐与痛苦的7年,连结着过去与未来的7年。
在我的身后,是发行量已超过200万册的诗集,在我的身前,仍是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风飘雨洒的路。
7年,我用我的诗同千千万万读者进行心灵上的对话。7年的风雨,在我的脸上刻下了人生的沧桑,在我的心上刻下了永难磨灭的记忆。
最怀念未成名前那平静的日子,我可以在夜阑人静时,在灯下尽情挥洒我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当我那绵绵思绪变成铅字走向人群的时候,我便可以与那些素不相识的读者在心灵的深处相识、相知。
最经受锻炼的是成名后的这段时光。我必须学会从前不会或不擅长的东西,诸如演讲、应酬、接受记者采访等等,还要学会冷静地对待舆论界或褒或贬、或客观或不客观、或善意或不那么友善的品头论足。
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样一件事:我应邀到过北京和外地几十所高校,不止在一所高校遇到过这样一张条子:“汪老师,您有没有想过为中国夺得第一块诺贝尔文学奖章?”
我该怎么回答?“没想过”?这不是实话;“无可奉告”?一句外交辞令;说“这不是我目前考虑的问题”吗?大学生最不喜欢的是躲闪。
面对那些希望听到我心里话的学生们,我说:“我想过,并愿意为此努力。”
后来,两位《人民日报》记者很客观地写进了专访。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句在特定环境下说的、不算什么过分的话,竟在以后掀起轩然***,闹得满城风雨。我至今不知道这样的回答究竟有什么不妥,何况几十场演讲,面对数百个问题,我怎敢担保我的每一个回答都准确,都精彩,都不出错呢?
难道说一句真话,向高远的目标努力错了吗?难道在有着5000年悠久的文明、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连这样一句简简单单谈不上有多出格的话都不能接受和容纳吗?
最让我气愤的则是我的诗集大量被盗印。从1991年春季开始,仅仅半年多时间,我所见所闻自己的诗集的盗印本竟高达12种之多,而且行销全国各地。
1991年5月起,我先后应邀到过上海、沈阳、大连、宁波、杭州、武汉、广州、南京、西安、郑州等地,所到之处,没有一个地方不被盗印本的阴影所笼罩。什么《梦中的期待—汪国真抒情诗精选》《年轻的梦恋一汪国真诗文精选》《默默的情怀—汪国真诗歌散文精选》,还有什么《女孩的伞》等等。这些盗印本有的假冒我的签名,有的伪造我的“致读者”,还有的连诗都不是我的。这些盗印书,给我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找出书的出版社,出版社说根本没出过,找印刷厂,印刷厂说根本没印过。原来,除了大部分作品还是真的以外,其余都是假冒的。我知道,我不是第一个有过这种遭遇的作者,但我希望我是最后一个。
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的作品被众说纷纭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一些中青年翻译工作者,正在着手默默而执著地用不同的手、不同的语言翻译我的作品,从我陆续于近期收到的来信中得知,最多的已译完3本。如果说我出版的第一本、第二本诗集是由素不相识的读者推出来的话,那么有一天,我的诗真的跨出了国界,依然是这些陌生的朋友帮我走进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只是,我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不辜负他们辛勤努力吗?能吗?
1991年3月开始,全国许多报刊陆续刊出了对我诗作的批评与反批评文章,并在此后的几个月中形成高潮。那一段时间,本来已很多的读者来信骤然增多,许多读者来信鼓励我坚持自己的风格,因为他们喜欢。还有的在信中关切地询问我怎样对待这些争论。
我一向觉得,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只要正确对待,争论是件好事。争论是宣传,争论是思索,争论是成熟。
如果我的作品没有艺术魅力,时间和人心自然会很快将其淘汰,即使有再多的褒扬文章也没用。如果我的作品是有艺术价值的,时间和人心自然会将其挽留,有再多的贬低文章也无济于事。
我不相信,有什么文章能够比时间和人心更有力量。
我希望成功,但没有想到我的作品能引起“轰动”;我期待评论,但没有料到我的诗能引发如此大规模的“争论”。
“轰动”也罢,“争论”也罢,我都不会把它当作人生旅途上的包袱。我知道前面的路更坎坷,更漫长,我必须把心系于远方。
本来人生的路可以更平坦,只要我们不去攀登峰巅;本来人生的路可以更悠闲,只要我们不想争光。可是,谁又甘于平淡,甘于让生命失落在无声的岁月中间。只要有生命在,何惧山高路远——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992年,我面对的是比从前更繁重的创作以及紧张的个人进修。瞻望未来,我不敢有丝毫满足与松懈,我想向自己和朋友们说的是:
走
不必回头
无需叮咛海浪
要把我们的脚印
尽量保留
走
不必回头
无需嘱咐礁石
记下我们的欢乐
我们的忧愁
走
向着太阳走
让自已去告诉后人吧
无论在什么地方
无论在什么时候
我们
从未停止过前进
从未放弃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