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来访者身上,帮助其缓解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咨师和咨客对其所处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连接与界限的理解,有效影响了个案最终的走向。并且由于每个咨客生长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其自身的思维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层级关系。本文希望通过对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之间关系的阐释,以及对三种不同层级的思维维度含义进行说明,找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应用视角。
关键字:客观现实;心理现实;五维空间思维;精神分析法
心理咨询是指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心理咨询过程中,咨客和咨询师的自我定位,咨客与咨询师之间的关系及关系发展走向,每次咨询的进程评估,咨客的决心以及咨询师的耐心与技术,都决定着个案最终是否能走向成功。从咨询师与咨客的第一次见面到完成***,断开关系的这一段时间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在于,在无法轻易改变客观事实或客观事实的改变只能造成新一轮心理问题的条件下,试***通过转变来访者的心态使其脱离困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社会现实可以分成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即real和reality,客观现实是指咨客所处的外部环境,是排除了心理影响的一切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生活背景,事业进程,社会关系等要素;心理现实则是指当前所处的心理状态,心理环境以及心理动向。两者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也不一定同时同向而变,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在咨客陷入客观现实的困境中,因无法改变客观现实而产生心理问题时,影响和改变咨客的心理现实,指导其走出困境,重拾生活的信心。
前来咨询的来访者往往受困于所处情景而产生心理问题,客观现实直接影响咨客的心理发展进程,心理现实间接影响客观现实的走向。但二者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的:客观现实的改变可能对心理未产生实质性影响,或其影响在时间上呈现延迟作用。在表现形式上,心理状况通常会外显于行为形式,但行为表现却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咨客的内心活动。精神分析中所提到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造成行为方式的混乱:本我代表生物意义上的“我”,它主张及时行乐,不考虑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若完全依照本我行事,往往会使人失去控制;超我指道德意义上的“我”,主张以规则,道德控制自己的言行,这一层面的“我”具有高度自律性;而自我是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现实“我”,它主要起调节本我与超我使其在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不至于因越界而“车毁人亡”。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由一个例子加以解释:小明同学很想吃糖,由于没钱购买,他想到去小卖部“顺”几块,但因为妈妈从小教育自己“偷盗”是不好的行为,所以他最终放弃了偷拿,转而向妈妈要钱买了糖吃。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本我调节自我与超我,最终实现“吃糖”这一需求的过程。
自我对本我与超我的调节不力会直接导致认知失调。比如一名陷入被小三困境的女孩子,向咨询师呈现出的意愿是憎恨那个欺骗她的男人,想要离开他结束痛苦,但在心理层面上,或者连她自己都不想承认的内隐环境中,想继续和他在一起才是真实所想,这种行为和心理感情的认知失调能最终导致来访者心理问题,也就是外显意义上的难过。这里所提到的认知失调即来访者口中的恨代表爱,想离开代表想留下。这种矛盾心理往往正是个案问题的症结所在,心理咨询师需要转变的就是这种认知失调。
来访者的问题在行为层面呈现,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指向心理认知层面。咨询师需要通过外显行为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当前状态进行评估,对自己所处的客观现实和心理状态产生正确认识,这种关注行为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希望打通界限的咨询方法属于定性性维度。
人的思维可以是三维,四维,五维的:所谓“三维空间”,就是基于物理世界的空间。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物理世界在我们大脑中投射出来的影像即是三维的。三维思想强调“此时此地”的认识与感受,属于客观事实的简单投射,咨客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很多时候是滞于客观世界的一个点而不能将点连成线,线扫成面;所谓“四维空间”,是在物理世界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四维空间是基于时间的流动来看待当下,基于历史来理解现在,突出了时间的延展性。由于在静态中加入时间这一动态因素,使得所经历事件变得更生动,更可感;所谓“五维空间”,是在四维空间的基础上看到了每一个时间点的各种可能性。即如果我们站在当下,在四维空间里去回顾过去,会发现生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一路线性地排列而来的。当下的客观现实的存在是主体每一次选择的结果,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这种五维特征显示,无论是现在的幸福还是困境都是主试自己选择的结果,无论把你回放到四维空间的哪一个时间节点上,在当时看来你都是具有无限的选择和无限的可能的。正如你从当下看待明天一样,充满了各种可能和未知。也就是说你的生命并不必然是按照既定的四维空间的模式展开的,如果你当时在某一个时间节点上选择的是另外一种可能,那么整个当下所看到的四维空间都要重新改写。咨询师若引导咨客站在五维的角度分析问题可以增加咨客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信心转变认知,面对困境。
三维,四维和五维的认知思想之间具有性质上的不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不具有有效的沟通形式。五维的认知模式也可以感受到三维模式的认知体验。这些在reality层面的呈现形式可以相互转换,但往往咨询者会站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上对他人的real进行判断,以致于无法有效共情,这种矛盾相对于之前所提到的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协调来说属于定量性的矛盾。
每个咨客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等客观因素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层级以及心理判断能力。这种不同导致每个咨客处理行为与认知关系的能力,看待事物的维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尽相同。***师的目的在于转变咨客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由于心理状态并非客观存在,不能很直观的判断出咨客此时所处的reality的水平,因此要求咨询师抓住一切外***索,比如语言表达内容,情绪变化,态度转变等节点,对咨客的reality进行评估与判断,并试***从中找到转变reality的线索。
在咨询过程中,咨客常常会出现混淆real和reality的情况,他们试***通过同时向咨询师寻求客观现实和心理层面上的支持以缓解或消除心理桎梏。在这种情况下,咨询师可以在客观现实领域充当支持者的角色,但这种支持只能是暂时的,一旦咨询师帮助咨客转变了问题心理,协助咨客找到了心理的支点,这种客观环境下的支持就需要及时断开,咨客与咨询师长时间在real层面的接触无疑会使咨客产生reality上的依赖感,而无法***驾驭自己的人生。这种情况更不利于咨客未来的长远发展。毕竟,咨客的人生方向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 李永慧.积极心理***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心理辅导.思想理论教育2010.01.
[2] 马丽萍.对心理咨询理论本质的初步探讨.高教研究.
[3] 史占彪,张建新.心理咨询师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心理科学进展2003.11(4).
[4] 王颖.真实自我及其在心理咨询与心理***中的意义.百科论丛
[5] 张晓霞,黄丽,李梅.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
[6] 王恩界,周展峰.心理咨询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CGP.January 2017 Vol20 No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心理咨询中对real和reality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