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 中式教育 英式教育 教育理念 福利制度 竞争环境

1.引言

英国BBC播出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纪录片中有“严苛死板”的中国教师与“捣蛋调皮”的英国学生,他们之间的“摩擦碰撞”,引发世界各国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异同的大讨论。中式教育素来以“勤学教育”闻名中外,而英式教育则以“欢乐教育”著称全球。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孰好孰坏的激烈争论历时已久,与其在发扬光大哪种教育的问题上争个“你死我活”,不如冷静下来,好好地做到脚踏实地,认真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便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我们应该学会反思和借鉴,不断融合中英教育优势,为中式教育的推广化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从而使得中式教育的未来发展得更好。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中式教育

中式教育,也被称为“中国传统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教师都非常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从中国历史上承袭下来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即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并得以流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它总是指一种旧的教育体系,但这并不是说不好。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本身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教育中存在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存在有不好的或者是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有些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的认识规律,那就是好的、优秀的教育传统,就会世代流传下来,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中式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分数。其实它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的,逐渐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纪录片中可以看出,中国课堂不仅有语文数学英语,而且有体育手工烹饪,引入中国式的教育,培养英国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2英式教育

英式教育,也被称为“英国传统教育”。英国传统教育强调“绅士教育”。“绅士教育,一方面,使英国培养了大量社会精英,并在英国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英国绅士教育成为英国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如今的英国强调绅士教育、欢乐教育,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蓄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的特征”,纪录片蕴含着此理念。

3.中英教育现状

3.1相同之处

在BBC纪录片《中式学校》中,老师都很认真地教授学生知识点,也都认为学生能弄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式和英国式的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在制定大纲、编写教材、水平测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应该看到,中国式和英国式的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偏见还有待澄清。比如,周期长,效果差;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3.2不同之处

中式教育注重基础教育,英式教育强调创新教育。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普遍认为孩子在早期就应该认真学好基础知识,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只好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机械地死读书,读死书。不加思考,死记硬背,因为只有背书,他们才能有机会考上重点小学、初高中及重点大学。而西方学校在教育上则主张采用“融合式”教育方法,教师从学生小时候就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把各科的基础知识简单死记硬背,牢记在心中,考完试便会忘光的、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英式教育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独创性。对他们来说,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3.2.1原因分析

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基础与创新各有千秋。导致二者之间在教育理念上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文化传统的差异。博厄斯认为,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与其各自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即儒教在中国根深蒂固,其核心是道德和伦理。它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义为核心。在学校里,要尊师重道,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强调对学校教育权威和老师的绝对服从。西方的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的发展。受此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学校里,老师的角色就是一个咨询者或者顾问,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2)社会环境的差异。中国教育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学模式影响,所以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权制。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但在实践中学校的自主权仍然有限。在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光荣***、工业***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很多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科技的追求十分重视,西方教育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注重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发明。同时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权限。

3.2.2求同存异

英式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自主、创新精神,而中国教育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格、严谨、勤学精神。所以,从创新能力的角度看,中国的学生容易自我约束、迷信权威,以及因为害怕出错而会习惯于墨守成规。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优点,重基础,同时要吸取英式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重创新。

4.纪录片《中式学校》中教育融合问题的提出

纪录片《中式学校》的热播给中国与英国教育方式的融合带来了新思考。中式教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有教无类,其中,孔子被后世奉为圣人,其教学思想至今仍在广为流传。儒家教学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教育,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意识,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繁荣。英式教育一直处在一个不断演变与变革的过程中,这种演变与变革伴随着对中式教育文化的引进、学习和融合,这种融合一直到现在的现代社会中还在一直潜移默化地发生。纪录片《中式学校》中,英国博航特中学大胆尝试引进了中式教育,这是中西方教育融合的典型案例。引入中式教育后,英式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英国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所培养出来的英国学生在考试中更容易名列前茅、取得好成绩。这与传统西方教育中提倡培养学生***性与创造性的初衷格格不入,纪录片中校长表现得很不满中国教师自顾自讲课的方法,学生也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抵触和不理解的情绪。同时,毋庸置疑的是,中式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在对知识的掌握上有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纪录片中,也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创造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压制。他们觉得中国人喜欢死记硬背,太枯燥乏味了。所以从***性与创造性方面,可以引发对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优缺点及教育融合问题的探讨。

4.1从纪录片《中式学校》看英式欢乐教育

“英式教育,大体可称之为,欢乐教育,其推崇的观念在于:教育的艺术,是唤醒孩童天生好奇心并且在未来不断地满足它的艺术;而好奇心本身的鲜活及益处,与内心的满足及快乐成正比”。所以,BBC纪录片中的英国博航特中学的学生总是笑意盈盈地在上课,很少见英国学生在课上是眉头紧锁、满脸严肃的,他们都是在享受上课的过程的。中国老师觉得他们是在嬉皮笑脸、嘻嘻哈哈的,一点儿也没有在认真上课,可是其实他们也是在专心学习,只是看起来似乎是不用心而已。但是,他们确实会容易在碰到不懂的知识点就直接放弃不听老师讲课,纪录片中有一位学生(卢卡)就很直白地说,他要是觉得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或者是遇到什么不会做的题目,就会分散注意力,然后就会分散别的同学的注意力,虽然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很不好,但是他好像控制不住。要想他们放弃学习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啊。其中,有一位中国老师犀利地评论道,要是没有英国的福利制度,或许英国学生会比中国学生更“拼命”学习。在这部纪录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学生上体育课时的情景。首先,英国学生在听到体育课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的时候,倍感惊讶;其次,当他们听到体育课成绩是要算入考试总成绩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已经是在迅速抓狂和崩溃中了,他们说,自己完全是无法想象中国的学生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而且无法相信这在中国是事实情况,并且早已是司空见惯、小巫见大巫了。由于体育课成绩是要算入总成绩的,因此要测试学生的运动能力。在体育测试课上,一位小男孩(乔)因为跑步能力不行,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坐在操场上伤心地哭了。让中国老师惊讶的是,英国体育老师的鼓励方法与中式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形成鲜明对比。她鼓励乔说,他应该为自己坚持跑完了全程而骄傲,记住自己并没有放弃就好了。如果在体育上不出色,你一定会在别的领域表现得很出彩。她认为,中式教育的体育与英式教育的体育的主要区别在于,英国体育课上是鼓励学生要战胜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在中国的体育课上,由于要达到规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就会感受到压力,开始拿自己和他人比,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就会感到很伤心。中国老师则只会站在一旁,“冷漠地”拿着计时表,说两句象征性鼓励话语:“加油!你行的!”可是,有些同学就是天生的运动细胞不发达,即使是给他们加上“几千吨油”也照样跑不及格。中国的学生,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号啕大哭,会被视为是丢脸、软弱、没有能力的表现,会被同学瞧不起。然而在英国,情况有所不同,他的同学并没有看不起他。在纪录片中有个女孩“霸气地”说,就算是史蒂芬・霍金的体育能力也不行啊。这充分说明,英式教育认为,拥有才华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因为某人某方面不“牛”,就完全抹杀了某人的别的方面的天赋才能。刚谈到的那位跑步不及格的小男孩,乔就在接下来的纪录片中就表现得相当优异,比别的同学在“中国九连环”方面都学得快。他还很热心地教别的同学怎样学会它,片中体现英式欢乐教育。

4.2从纪录片《中式学校》看中式勤学教育

中式教育,也可以说是“勤学教育”。中国式教育一向倡导学生勤奋学习,坚信“勤能补拙”。纪录片中的中国学生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面前也是堆满了一叠厚厚的课本。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而且没有福利制度保障,就业形势严峻,竞争环境异常激烈。学生从小就非常清楚要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纪录片中,虽然最终考试结果证明是中国教师胜出。可是,这意味着中国式教育的胜利吗?我们应该思考:中国式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果不能,应该如何改进?从哪里突破?要心中牢记:千万不能盲目乐观。

5.中西方教育差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首先,完善培养体制。从单单重视基础教育向注重基础和创新转变。其次,深化办学体制的改革,落实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最后,要加大教育领域投入。

6.结语

中式教育也好,英式教育也罢,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教育理念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模式。“欢乐教育”与“勤学教育”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英式教育重视启蒙,发掘潜力,倡导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关注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但是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中式教育注重基础,埋头苦干,勤奋学习。但是可能会过于机械化,被西方讽刺为“工业化教育”。不过,凡事有利弊。中英教育理念还是存在调和的空间。二者各有所长,应该相互借鉴。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得教育改革最终以学生为本,在做中学。研究中西方教育差异,有利于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伊丽莎白・劳伦斯.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37-52.

[2]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M].厦门大学高教所2000届博士研究生论文集,2000.

[3]黄培昭.当“中式教育”遇上英国土壤[J].基础教育论坛,2015(08).

[4]田铁杰,赵士谦.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大学理念[J].辽宁教育行***学院学报,2006(05).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智库;内涵式发展;学术评价体系

高校智库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1.相关***策指导与智库研究的相互印证

近年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民间智库的成立、高校下设智库探索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新型智库建设等,中国智库发展的最新状况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一些学术期刊设置的“智库建设研究专栏”涌现出很多言之有物、也切中部分要害的论文,逐步奠定了智库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初步显现出探索中国情境下智库发展模式的学术自觉,提出“中国思想库要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1]但对中国智库在中国情境下的存在、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学界的研究也一直处于“发展中”。

对“智库无法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时效性的产品、智库缺乏合理的人才构成和内部分工,智库难以形成有效的***府、社会和国际影响力”[2]的论断,与《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给出的“高校科研评价、人才激励和成果应用转化机制还不能适应智库建设需要,影响了高校教师从事咨***研究的积极性,制约了高校智库潜力的发挥”的结论,指出了高校智库发展中的问题所在,说明了提出以改进评价制度为首要任务的深化综合改革的必要性。[3]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5)(以下简称《意见》)从“构建新格局”出发,由改进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体制改革、经费管理制度、成果评价及应用转化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等构成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由完善***府信息公开制度、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策评估制度、舆论引导机制等构成的“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等,基本囊括了近年智库研究提出的主要问题。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2014)(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高校智库建设的六大核心问题,即“最大的决策需求者是谁,高校智库功能如何定位,急需解决的任务单是什么,建设依靠的主力***有哪些,如何发挥人才、平台、组织形式的有机融合,依托运行机制、配套***策与经费支持来不断产出高质量、有成效的思想产品”。这是吸纳并有机融合了近年学界研究积极倡议的高度总结。

2.坚持“系统论”方法,实现“科学、系统、有效、循环”的内涵式发展

《计划》和《意见》是对于著名的系统论研究“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创新性应用,其本身即是具有学理依据的科学决策。

智库在20世纪40年代“老三论”的蓬勃发展之后应“二战”的世界***治格局变化而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新三论”的创新性研究中得到发展壮大,在全球呈现出如今的迅猛之势。“系统论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功能结构”。[4]在智库发展方面,强调国家***策的整体布局、资源分配与导向、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及配套保障措施等实施方案。因此,高校的智库组建者与参与者,有必要回归到“系统论”这一方***本身,回归到《计划》和《意见》文件要求来寻找最为基本的问题所在,从系统论的功能结构角度看智库建设,紧密了解国家与***府的发展需求,在不断变化更新且充满挑战的国际局势中,认真梳理高校自身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学科特点,找到结合点,才能保证高校“有能力、有效率”地建设优秀智库。

本文认为,以“决策成果用户评价”与“决策成果对学科的回馈作用”为双向评价导向的评价体系为抓手,以“系统论”为方***贯彻高校智库的定位、建设目标规划,在“筹智”(智库领导者招聘、建设者选拔、分层分类组建研究团队)、建立对策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保障体系,找到中国风格、形成所属高校特色,最终实现“创智”(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成果、提出有效的***策建言、转化为发挥育人功能的教育资源)、发挥好舆论引导与公共外交作用等“五个功能定位”,同时能将有效的决策研究成果回馈并补充到学科研究的内容、观点与体系中,回归到助力学科建设、推进科学研究的高校自身的发展任务,形成高校智库内涵式发展与高校发展互相开放、融合、促进的发展圆环,构建“学术(学科)―决策―实践―学术(学科)”的动态发展体系,即为“内涵式发展”。

高校智库应彰显“中国气派”

1.中国式的“治学”与“入仕”

中国传统的知识教育与学术传承的主流,从来不是倡导“为了学术而学术”,而是提倡“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鼓励“经世致用”,追求“成圣成贤”,追求能够实现“治世”的贤德与贤能。“治学”与“入仕”相辅相成的理念对“科举制度”这一早期的“知识―决策―国家治理”的模式也起到了重要的催生作用。即便在大数据信息分析系统纳入智库应用之后,智库建设也并不神秘,我们应当有充分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利用信息科技与决策平台、与传播评价、人才培养平台,将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对策研究功能发挥到最大功效。

2.中国式的“***治生态文明”

正如现在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会借鉴中国传统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智慧一样,中国式的“治学”与“入仕”,始终体现着“德治”与“仁治”的***治智慧,彰显“内圣外王”的***治主张,即实现人格理想、***治理想的统一,达成“和平发展”的社会理性。因此,高校智库也应当始终坚持对“正义”的价值理性与追问,坚持中国传统中的“***治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策主张。因此,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治立场、价值理念,是高于学术评价之上、构成学术评价基础和重要内容的基本原则。

“筹智”阶段选才的学术评价标准

1.借鉴“旋转门制度”,杜绝“走马灯现象”

美国智库的“旋转门制度”指因***府换届等原因而实现官员与智库建设人员在智库与***府之间进行交流、轮转,在研究者与执***者之间进行角色转换。美国的“旋转门”机制注定了******、***治利益、***治集团、智库是绑定的,保持着知识与权力、学术与***策之间***治主张上、学理研究上的一致性与传承性,富有内在张力,轮换之间也并不松散。

现阶段国内智库建设者尤其是新兴的一些高校智库,往往忽略这一内在张力,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与***策支持、实现高校发展的短期效益,从***府官员、业界精英、国内外学界领***人物中“拉人头”“建山头”“挂名头”的现象很普遍,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精英在之前却没有共同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与获取数据的途径不尽相同,他们普遍异常繁忙而少有时间进行合作研究……这都导致了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实现“协同创新”。

因此,在“筹智”即智库的领导人遴选、专家委员会组建、参与者选拔过程中,“有余力”“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应当是首要的评价标准,杜绝研究人员的“走马灯”现象。高校智库建设的管理部门应当制定量化标准,明确智库的领导者参与兼职的智库不超过2个、专家委员会成员与所有智库建设参与者所任职及兼职的智库及智库型机构总计不超过3个,否则无法保证时间投入、不能保证思想产品的质量。

2.善于进行合作研究,具备开放的合作心态与合作研究方法

较为直观的描述是,有良好学术合作口碑并按期结项的部级重大项目负责人及参与者、组建并保持良好合作与创新态势的学术团队的领导人及参与者、具有合作意识与方法且成果丰富并有效影响***府决策的思想产品出品机构的领导人及参与者等,均是实践层面中选拔高校智库领导人、参与者的评价标准。

3. 能“接地气、出成效”

智库成果评价要体现出高校对所在城市的综合治理与建设发展,尤其是首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大城市,是高质量人才和高品质智库汇聚之所,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结构,更呼吁科学的成果评价制度出台,[5]强化决策人才的实践精神、激励其对于城市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接地气、出成效”,才能产出重大决策性成果。

4.具备积极正向的公众形象,具有良好的媒体公关能力

无论是个人,还是作为机构的高校智库,公众形象的树立都需要长期的努力并依循传播科学的策略,而一旦受损就需要非常多的公关努力、持久的时间才能消除不良影响。当前,中国高校智库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与媒体、公众的距离较远,对展开智库成果的传播、舆论引导的意识不足、力度不大。走上媒体、走进公众、扩大传播,打造高端平台,是未来高校智库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对高校智库的领导者、参与者的选拔标准,准入门槛,就应当是具备积极正向的公众形象,具有良好的媒体公关能力。

“创智”及成果转化中的学术评价标准

富有成效的高校智库,应对“成果转化”进行广义理解,不断丰富其评价指标,将学术及战略性对策产品发挥在“决策影响力”“人才培养功能”“传播与普及功能”“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的作用,作为可量化的评价指标。

1.保持用户导向为主,立足知识评价为辅

与科技知识的实践应用不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加工为战略性决策后的社会推动力,可以体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工具性运用,即实质性地服务于特定问题的决策;符号性运用,即用研究结论为某种***策立场提供注解;概念性运用,即运用理论或假设,为重新界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6]因此,对于高校智库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科为主的高校智库建设,在按照《意见》《计划》要求,以***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决策性思想产品的用户评价体系为主,如合理性、恰当性、改善力度、改善时效等指标;还应当坚持符合学理要求,助益于学科建设,助力于科研建设的前瞻性、预测性,基于对于学科发展的预测性分析,对于暂时没有被采纳的优质研究成果,采用项目储备制、成果储备制,敢于“养闲、出贤”。

2.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标准

高校智库要培养研究梯队,培育多层次、多任务的研究团队,同时也要从高质量思想产品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新出结论中加工成可以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素材,完善教案体系、撰写促进学科进步的教材等,都应是高校智库对一个阶段的思想产品进行充分利用、回馈人才培养这一高校首要功能的任务。

高校可以完善配套措施,不但在智库内部进行学术评价时对这一成果转化进行奖励,也应实现“教、科、研”三部门的深度融合,设立“智库成果育人奖”等,重视智库建设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人才质量提升,惠及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智库型人才。

3.将多层次、多形式地输出成果,提升国内、国际的影响力纳入评价标准

一是形成并完善在全球媒体上的成果机制,为参与行为与贡献给以量化评价提供基础。注重高校智库与媒体的互动,构建***策效果和社会影响反馈机制。要根据研究成果的不同属性,以内部决策专报、公共学术报告、报纸、电视、电台、网络与自媒体等不同形式扩大成果的影响力。

二是将成果传播、媒体转载、公众引导纳入评价体系。发表科研论文、提出对策性思想产品,不应该成为科研人员与智库建设者开展研究的终点,而应该是“实现多种成果转化―通过媒体传播―引导公众舆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经过社会实践验证又回归到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这一新的循环过程的起点。因此,对包括学术研究成果、对策性思想产品,在上述体系中的贡献均给予不同侧重的量化考核、激励评价,建议根据传播效果、影响力、媒体规模等量化标准,给予智库参与者的相应贡献以量化评价。

三是注重智库建设者的“媒体公关”“公众交往”培训,为评价系统补充新的能量。不但如前文所述将公众形象、媒体公关能力、公众交往能力作为选拔智库人员的标准之一,也将相应课程培训与实践训练作为智库人才进入智库之后即开始的常规培训,不断提高智库人员的媒体沟通能力,形成具有各高校智库自身特色的传媒推广战略和媒体形象设计。

参考文献:

[1]朱旭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的理论框架[J].中国行***管理,2014(5).

[2]王健.论中国智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重点[J].***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3]李卫红.高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使命担当[N].人民日报,2014-02-16(5).

[4]李凯琳,何少华.关于国内智库建设的几个问题―以首都智库建设为例[J].北京行***学院学报,2013(2).

[5]徐舟.北京智库建设思考[J].前线,2014(12).

[6]侯定凯.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化机制探析―兼论优质大学智库的培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1(9).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古代文学 广告学 美育实践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尽管在教学内容上极为接近,但是在不同的学科体系中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比之下,对于广告学的学生而言,深入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线索及诸种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并不是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是在重视古代文学知识积淀的智育目标和优秀传统思想继承的德育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美育方面的意义。

由于现代广告学首先发端于国外,因此当前国内的广告创作仍不可避免地带有模仿国外的痕迹,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的广告作品相对较少,同时,广告终究是一门关于美的艺术,它与文学的关联主要在于对美的认知、理解和应用上,我国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透过这些文字、韵律、符号、思想、情感,彰显出来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佳作、创作手法和美学境界,对提高艺术感知力和创造力、增强广告创作的审美捕捉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看到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迥异,依照它的学科特点,突出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第一, 依照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突出美育特色。

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是以史为纲,致力于梳理和总结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分析和鉴赏经典作品,而对于广告学专业来讲,教学重点并不在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而是引导学生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发现美及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突出美育特色。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时要远远少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完成完整的文学史体系教学,因此在作品的选择上不应求全而应求精,被讲解的作家作品未必是在文学史上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而一定应该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和独特创造力。如唐代温庭筠的花间词、宋代林逋和明代高启的梅花诗,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但在美学上却是非常有意境和美感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应该构成教学中重点讲解篇目。总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试***转变传统古代文学的选文惯性,建构能够更加凸显中国古典美学特色的选文体系。

在重新确立选文内容、整合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应大胆尝试将中国古代美学知识穿插其中,设立美学专题版块。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美学发展史,在讲解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宏观的美学发展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国式审美的特点和内涵,从而启发他们找到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在美学表现上的共同之处,从而寻求将中国式的美引入到广告设计的切入点。比如讲完《中国文学初期特征的形成》一章,可以加入远古***腾和商周狰狞美学的专题;讲完《楚辞》,可以加入浪漫的楚文化专题;讲完魏晋文学,可以加入魏晋风度专题;等等。这样就可以同时加入每个历史时期美术、书法等具体例子,贯通艺术体验。

第二,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审美能力。

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于更加注重体系性和理论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往往相对传统,以知识讲解和理论传授为主,而广告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要实现美育目标,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更卓有成效的尝试。

(一)诵读回归课堂。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由于更注重体系完整和理论深度,所以在诵读方面往往比较轻视,而就古代文学而言,它的节奏、韵律是构成文学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骈文、诗词、杂剧唱词等形式上都有明显的体现,因此,诵读是感悟文学之美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领悟作品的声韵之美,从而领悟结构之美和情感之美。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必须要在课堂上留出让学生诵读作品的时间,并尝试将文学中的音韵之美与古典音乐和戏曲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切身领悟中国古典文化的相通性。

(二)课前五分钟推介活动。审美教育是个长时间的过程,如能变被动为主动,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则能够实现可持续的教学效果。像叶圣陶所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①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有一定的古文或诗词功底,也有很多学生有这方面的爱好,可引导学生主动将已有的知识重新体验和梳理,品味其中的美感。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古文或诗词作品,说明推荐理由、美在何处,久而久之,既可积累学生的阅读量,又可养成学生自觉自动地从古代文学中感知美的习惯。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现代广告是一门综合艺术,本身就与现代技术手段紧密相连,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以文学为中心,将美术、音乐、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引入进来,营造视听全面的审美氛围。另外,可以在授课的同时,将与古代文学、传统文化相关的广告素材穿插播放,供学生欣赏和讨论,从而启发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获取创造的灵感。

第三,鼓励学生深入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各个学科的教学领域都在积极倡导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提倡探究式教学、建构式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基本趋势。中国古代文学尽管是理论性较强的传统课程,但也应该按照其所服务的专业特点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广告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在实践性上要更强一些,即使是理论课程也应该与实践及广告创作相联系。广告学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古代文学课并不对应技能的养成,只对应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和审美创造力的增强,因此,对于这门课来讲,学生实践环节的设置应该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审美活动能够形成良性的循环,以席勒等人的美育思想作为指导,按照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审美创造的一般过程,拟设置以下实践活动:

(1)审美感知――广告中的中国元素收集。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美育的第一步,指的是从整体上把握审美客体形式特征的能力,“它既涉及着外在形式与内在心理结构的契合,也包含着一定的理解和解释”。②感知能力的高低有先天的因素,也与后天培养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广告学整个课程体系的作用来看,引导学生在古典文化中吸取灵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广告作品是美育实践的重点。当前中国风的广告越来越受重视,而要弄清楚所谓“中国风”到底“中国”在何处,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在实际操作上,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大量地认识和接触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可能是文字诗词、意象符号、意境氛围等。为了锻炼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可组织学生收集中国风广告素材,找出其中的中国元素,并尝试将其归类并探索这一元素在广告中发挥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形成一种对相似模式的敏锐辨识能力和选择能力。

(2)审美鉴赏――诗词意象分析。审美鉴赏能力是比审美感知力更高层次的能力,即“充分调动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各种心理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完形及其意味的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能力”。②也就是在对中国元素有了基本认知的基础上能够对其内涵进行判断和归纳。从文学和广告的形象相通性上来说,诗词意象是在广告中被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对文学作品中意象的鉴赏能力就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具体操作上,可引导学生找出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符号,比较其在不同时代、作者、环境的差异和相似性的传承。分析这一元素的含义、渊源、发展变化等,这一活动可以安排在教学内容完成三分之一之后进行,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反过来指导对文学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三)审美创造――中国风广告创意。审美创造是审美教育的最后一环,也是广告学人才培养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最后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作中。经历了中国元素在已有广告作品中的认知和古代文学及文化意象内涵的理解判断,下一步就是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操作,也就是让他们***自主地设计中国风的广告作品。当然,古代文学课程在各院校开设的时间不等,但安排到大一和大二的居多。虽然低年级学生一些实际操作的知识并没有学习完整,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广告作品,但是起码的广告创造基础、广告文案写作基本都已掌握,所以,可以在一些其他专业课程的支持下开展中国风广告创意大赛,可以采用文字描述,也可以使用平面、影视等形式。作为审美教育的最重要一环,希望能在这个环节中看到成果,并指导下一轮的实践,实现从观赏品味到实践创作到评价对比到再创作的循环。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广告学课程体系之中,必须转变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体系的传统样貌,发挥出其与人才培养方案完全契合的学科作用。以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探索,审美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在目前的实践中仍然在陆续积累经验和发现不足,也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尝试。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教研教改项目: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美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2B13

注释

①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

②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7,90.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4

>> 作文应该“炼”深度 热点引领与作文深度 浅谈深度报道 深度学习浅谈 新材料作文写作的深度思维 如何让你的作文有深度 展示作文的广度和深度 高考作文的“五个深度” 2012全国高考语文作文深度解析 深度是学生作文的灵魂 简析儿童作文的“深度” 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 地方***报深度报道浅谈 深度 对中学作文教学的深度思考 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深度”思考 “新课标”与高考作文命题的“深度默契” 浅谈电视深度报道的优势 浅谈如何写好深度报道 浅谈如何做好广播深度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谈深度作文 浅谈深度作文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传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通过深度作文训练,提高学生两个能力,一个是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二是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写出思想深刻,情感真实的深度作文。 关键词:思想深度;情感深度;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初中教学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49-02

纵观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三种严重倾向:一是内容不真实,作文脱离生活实际。文中描述的生活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去甚远,甚至是凭空想象。二是情感虚假,作文远离精神生活。表达的情感价值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大相迳庭,甚至掩盖、违背自己的真实思想和心愿,趋时附势套用时髦的观点,张扬高尚的情操。三是观点肤浅,对问题的剖析不深刻,对问题的看法不全面。本应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作文,不能真实地表情达意,所写尽是一些充满八股味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

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要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思想或挖掘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要让学生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所谓的深度是指情感的深度和思想的深度。学生通过深度作文训练,提高对问题的思辨能力和对生活的审美能力。所以,深度作文是改变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有效做法。

深度作文教学和注重作文技法传授的传统作文教学相比,注重对学生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一个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另一个就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思想的深度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问题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在作文中,总会流露出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能否全面透彻剖析问题,是中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标志。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在分析问题时候,大体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待一个问题:

1、从正面来看应该怎样?

2、从反面看应该怎样?

3、对于他人来说怎样?

4、对于自己来说怎样?

5、对于社会来说怎样?

6、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比如有这样一个现象:每到中午放学的时候,有些学校的门口就会聚集许多提着饭盒的家长,等到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在学校的大门附近,摆起了饭菜,他们或蹲着,或坐着,有的学校还临近马路……

对于这种现象不能单纯的指责,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正面角度看,中国式教育,家长们用心良苦,孩子们嫌弃学校饭菜不好吃,就不辞劳苦,做好饭菜,送到学校满足孩子的胃口。从反面角度可以看出,现在孩子不懂得为家长考虑,只想满足自己的需求,不顾家长的付出,对生活挑三拣四,养成了贪***享受的思想。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角度来说,这样无疑会给他人带来不便,影响公共秩序,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对于这样问题的形成,我们不能只把眼光放到学生的身上,也要从孩子不喜欢吃学校的饭菜去思考,学校食堂针对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要想想办法,尽量去满足一下每个学生的胃口。最后对于一个现象的解读要引起解读者对自身的思考,要回到由这个现象所引起的思考,每个人要理性地对待自己的需求,要考虑到亲人和他人的感受,不能为了自己的胃口,给他人和社会“添堵”。有些稍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尝试去适应,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为什么做不到呢?

我想学生能从这些方面去看待一个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深刻性了,有了比较深刻的观点去写作的时候,他们的表达就会很有见地,这样的文章会给读者留下深度的思考。

当然要培养学生思想的深度,还要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让他们养成阅读有思考深度文章的习惯,对作者的观点,也要“疑义相与析”。班级里要经常开展辩论会,演说会,让中学生的思想不断地碰撞,在碰撞中开阔他们的思辨能力,开掘思维的深度。

二、情感的深度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现在中学生的文章,在情感表达上总是感觉欠点火候,即便是激情澎湃的文章,也少一点打动人心的元素。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主要原因是现在中学生的作文走向了功利化,许多学生都在外在的写作技法上下工夫,忽略了用心去感受生活。他们的文字也只是在情感表层徘徊,不能直入人心。

一次习作题目是《母亲的手》,好多学生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用了大量的排比。如开头:母亲的手是一双灵巧的手;母亲的手是一双温慈的手;母亲的手是一双捧满了爱的手……如结尾:正是这双手为我遮风挡雨;正是这双手为我拂去了心头的创伤;正是这双手为我永远张开……这些语言很难令人感动,即便在具体描写“手”的段落里,同学们也很难写出属于自己母亲的那双手,以及从内心迸发出来的的情感。

习作要写出情感的深度,才能打动人。情感的深度就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体验,从中汲取到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然后用真实的文字去真情表达。所以在写作中要训练学生细心感受生活,捕捉真情实感的意识和能力。平时需要引导学生做到:

1、保持一颗敏感感恩的心。人只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会在生活中发现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并心怀感恩,请自己动心动情。

2、留心生活细节,在细节中去捕捉动人的瞬间,并由细节深入微观,在细微处凸显情感的深度。

3、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由此及彼,才会走到对方的内心深处,在心灵间展开对话,开一口情感的泉,让情感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出。

4、培养学生细腻朴实的文笔,让那份打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能朴实无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的态度传递最真实的情感。

在对《母亲的手》进行二次指导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母亲的手从眼中放到心中,走进日常生活中的母亲,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母亲用双手操持的生活,并捕捉浸透母爱的细节,换位思考,体验母亲的辛苦。

之后,学生的作文有感而发,他们在习作中深情地写道:

一阵悉索声让我醒来,借着从客厅里溜进

来的灯光,母亲小心翼翼地把我蹬掉地上的被子,慢慢拿起,双手轻轻地放下,并熟练地为我掖好被子。

突然发现,我一直被那双手轻轻地托起着,在襁褓中,那双手是我童年的摇篮;在童年,那双手是我遮阳的伞;在少年那双手是我起航的风帆。只是,不知不觉中,那双手浸染了岁月的风霜,曾经滑嫩的双手,如今变得粗糙。举着双手托着我成长的母亲,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只是儿子不曾想过,一直用双手托起自己的母亲,你累吗?

从上面的片段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了从生活的小细节中去体验情感,挖掘至真至纯的人性美,带着一个感恩的心去赞美这份美好的人间真情。

少年阶段,是学生的心理懵懂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写作要引导他们去感悟生活,了解社会,体验人间真情,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分析问题。当他们能对生活中的现象正确地思辨,对生活中的真情能深刻体验,以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情感为基础,用语言文字去真实的表达,写出的文章一定会打动人。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对他们学以致用的语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就业和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大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无疑会为大学生求职、升学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去教好学生的英语口语,并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问题

(一)语音不标准——方言的影响

大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因此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英语同样也具有地方特色,这其实也与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教育论文" target="_blank">英语教育有关,大部分基础英语教育的老师由于轻口语重语法忽视了学生在讲英语这一能力上的培养。因此,这样的学生,即使语法掌握得很扎实,也还不能和外国人交流。小到单词、音标,大到句子、段落,都受到他们方言的影响,而说不标准。

(二)表达不地道——母语思维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学生在用英语说话时,都会经历这样的思维过程:听到英语——翻译成汉语进行理解——用汉语思考要说的话——翻译成英语表达出来。很明显,这样的思维过程,一定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如果始终以这样的逻辑思维来讲英语,说出来的英文永远不会是地道的英文,而是中国式英语,即使学习英语多年,词汇量很大,在口语表达上也难以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

(三)羞于开口——缺乏信心的影响

尽管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并且知道提高口语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张开嘴,勇敢地说出来,但还是有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信心而羞于开口。其实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很渴望有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基础较差,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怕发音不标准,表达不准确而被人嘲笑,因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总是沉默是金。所以,这些学生直到大学毕业,英语口语水平仍然没有得到提高。

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解决方法

(一)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即语音语调

在大学英语的第一堂课,向学生阐明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即标准的发音是一个人英语口语素质的基本体现。并且督促学生积极纠正,在课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总结一些极其容易出错的发音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指出,让学生引起足够的注意和重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原声材料模仿练习并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例如,电影对白,演说词,诗歌朗诵,英文歌曲等。学生通过模仿不仅可以纠正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也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纯正英文中的语调及地道的表道方法,从而增加对英语的语感。长此以往,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论\文\网 LunWenNet\Com]

(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1)鼓励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词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学习,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而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主要内容。传统教学中比较重视的单词的掌握,并配以一定的例句,但在实际生活中,词组才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小单位。因此,学生应以词组为单位,尽可能多地掌握词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加入词组接龙竞赛之类的游戏,要求学生按顺序将自己所掌握的词组写到黑板上,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记忆词组的积极性。

(2)地道英语/固定表达法的学习

有些地道的英语表达法可以猜出他们的意思,却很难在说的时候想到这些固定的说法。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看些纯正的英语阅读材料,地道的英语影片,并有意识地积累这样的句子,比如用一个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这样一些纯正地道的句子记下来,有空时就多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随时地向周围同学朋友“显示一下”,来帮助自己记忆。这样,久而久之,在很多情境下,学生们就可以按照英语的模式来表达意思了。

(3)背诵文章讲故事,培养语感

学生通过背诵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缓解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在跟读——朗读——背诵这三步曲的练习中,学生们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断句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实,无论是什么材料,只要是地道的英文,难度符合学生的水平,内容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坚持背诵,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感。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口语课上安排一个学生讲故事的环节,要求学生们把课下收集的或者自己写的感兴趣的故事或者笑话在课上讲给大家听,其实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勇跃表现。

(三)因材施教,营造轻松氛围,激发信心

作为教师,要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给大家发挥的空间;在课堂上营造轻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在练习的过程中,难度从易到难,尽量把问题按照学生的水平有意识地区别开来。当同学们不再羞于开口,都敢于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时,教师应格外注意给学生纠错的方法。对每个人不同的错误,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学生必然能够改正;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该注意到,并及时地予以鼓励,老师的认可最能激发学生的信心。

总之,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正确策略,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程序要 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等。只有这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2]彭金定. 大学英语教学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3]王瑜生. 试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 1.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6

李俊玉(1990―),女,汉族,籍贯:江西赣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摘 要:对于大多数国内的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他们唯一学习外语的途径,外语教师是他们唯一获得二语的来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和教科书的编写变得尤为重要,而负迁移现象使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外语时造成语用失误。本文旨在从教师的课堂用语和教科书的编写中找出其中可能会引起二语习得者语用失误的原型,对今后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以及测试和评估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学;迁移;语用失误

一、前言

一般情况下,外语学习者是在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一般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外语的。母语交际能力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外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所谓的PPP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是所有课堂教学步骤的决定者和主要执行者。同时,教材的编写方面,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在举例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迁移现象而引起一些失误。二语学习必然经历过渡语阶段,此阶段语用失误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系统地组织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迁移

迁移作用是心理学的概念,是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迁移到后期学习中。对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会造成两种语言中的迁移,并对二语习得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蒋祖康认为迁移即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詹蔚,2010)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其中负迁移指学习者将母语里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了目的语里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这种从母语里迁移到目的语里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的语里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因此,负迁移又经常被理解成学习者语言和目的语里都同时可以找到的、相互不同的语用知识。(Kasper,1992;1995)

三、语用失误

自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在1983年发表的论文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中给语用失误下定义为“听话人不能从说话人的话中理解其真正用意”,她声明当说话人的话语为听话人所误解时,语用失误就产生了。(李悦娥,范宏雅,2002)本文重在研究语用语言失误。

卡斯帕尔(1981)提出教学误导的错误,我们很容易发现,外语教师和教科书编写者有时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极易导致语用失误的各种语用知识的培养。初级教材中大量出现以下例子:

1.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年龄

中学时期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总是会听到两个很相似的句子”How are you?”,和”How old are you?”,这两个句子对学生的初级阶段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从语用失误上来看,第二句是非常不礼貌的询问,可是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教材中却多次提到并使用了这个句型。几乎所有中学教师的母语都是中文,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英语表达方式,于是负迁移现象便产生了语用失误,中文里询问一个人的年龄远不如英语中那么忌讳。

2.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人数

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How many句型时会出现:

T: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S:There are two children.

因为在中国的文化里,问人数或者一个家庭的孩子数量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在英语国家的文化里,这是非常私人的事情。

3.负迁移现象下的问候

在问候时,也会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

T:Where are you going?

S:I’m going to the library.

外语教师在讲解一般将来时时常用到的句型。同时在中文里面,在遇见认识的人时,母语是中文的人进行问候通常是“你去哪?”“你吃了吗?”但是,这个句型在英语中的迁移却会让英语国家的朋友感到费解。

4.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动向

T:Where have you been?

S:I’ve been to Beijing.

中文里问动向时“你去哪了?”是很让人接受的,可是对于英语国家的朋友来说,这也是隐私的范围。

5.负迁移现象下的询问职业

T: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He is a doctor.

这是七年级下册里的“重点句型”。在中国人看来,询问职业也没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便把这个句型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样,这也是英语国家的朋友的隐私。

6.负迁移现象下的祈使句

在讲解祈使句的用法时,教师经常会让学生把肯定的祈使句改成否定的祈使句。

T:Drink too much.

S:Don’t drink too much.

违反英语国家交际方式的情况表现在所谓的“中国式关切”上。我们常常用各种劝告来告知西方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如”Put on more,or you’ll catch a cold.”“Don’t drink too much.”等等。但英语国家的朋友对这种“关切”并不领情,反而会感到不高兴,认为自己被当作孩子看待。

四、建议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意识,通过各种手段不断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交往模式等。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强弱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语用能力是否具备及高低程度。(闫海英,2012)

其次,语言的使用脱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境规范制约着语言的恰当表达。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录像、电影等多种手段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当中,传授语用知识。

最后,应改革我国英语的考试制度,这涉及到外语测试和评估。考察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再把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国家和考试机构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英语能力。

五、结语

汉语与英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它们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相似,本文综合分析了负迁移现象在教学用语和教科书中引起的语用语言失误,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从教材和教师的角度上认真比较汉英双语,引导教师及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语言习惯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促进他们善于发现英美国家的人们和中国人之间在言语行为以及非言语行为等方面有何异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有助于学生建立目的语系统下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争取将语言的负迁移转换为正迁移。(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Kasper,G.Pragmatic Transfer[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992(8):203-231.

[2] Keith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2002.

[3] 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 王得杏.跨文化的语用问题[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7-11.

[7] 闫海英.语用失误分析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英语广场,2012.

[8] 詹蔚.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作用与影响[J].教育论丛,2010.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7

关键字:研究生;创新能力;保障体系

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基地,同时是创新教育系统搭建、构建知识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高水平高素质和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的平台。研究生群体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上所有与创新相关的机构中最强的群体,同时也是建设我国成为创新型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国家的坚实力量。

1 国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1 德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国外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从世界范围来看,1806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德国的大学理念受洪堡影响颇深,非常强调“学术自由”,对学历层次愈高的学生,愈加推崇科学研究,并从各方面试***使学生热爱科学研究,致力于发展科学研究。德国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也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强调“学术自由”,注重学术成就。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充分体现其高等教育的特点,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是其显著的特点,其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师徒关系: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与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作。

1.2 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据统计,到1900年为止的一个世纪里,约有1万名左右的美国青年到德国留学,这些留学成功归来的学生对美国早期研究生制度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美国结合其自身特点,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适当干预为辅的开放型高教运行体制,适应性及高度的灵活性、开放性成为其特有的优点。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如下:第一,为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学位的设置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在研究生的选拔上主要考虑其综合素质,以此来考察以后创新能力培养是否有潜质;第三,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鼓励学生多学科或者是跨学科学习;第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第五,社会服务意识很强,注重服务理念的灌输。

2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育创新应该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育和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创新、教师素质和要求的创新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等方面。1我国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2.1 培养理念

在广义文化概念框架下,文化不是与经济、***治、科技、自然活动领域或其他具体对象相并列的一个具体对象,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和社会运行各领域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人的行为和社会运行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2由于我国受历史传统及文化影响,良好的创新氛围尚未形成。我们在思想观念上开放性较低,思想的共容性较差,不易包容新事物,对于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往往带着抑制情绪去对待,而不是本着“求是”的精神客观的理解,和谐宽容的学术氛围、全民创新的意识都尚需要进一步培养。

2.2 培养模式

从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来讲,我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进行,初试一般为全国统考,复试一般由各高校依据自身要求自行组织。无论是从招生的形式还是***策来说,现有的招生制度都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基本上各高校招生人数与初试合格人数比在1:1到1:1.2之间,也就是说只要初试过了,复试基本都能通过。初试过于偏重应试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

从研究生培养过程来讲,教育家怀特说过:“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而在于在富于想象的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有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的氛围转化了知识。”3在我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上,过于偏重基础课和理论课的学习,并且存在与本科课程重复的现象。专业课的学分设置一般只占所有课程总学分的一半,而且相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专业课大同小异,严重影响着研究生创新的知识来源。而且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扩招,实践导师的安排、实践基地的设置成为各个学校需要解决的难题。中科院院长***就曾指出,在我国的研究生扩招制度实行以来,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明显减少,虽然在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有机会参与科研实践,但是确实在学校和导师的安排之下,没有自主权。

3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制度

3.1 国家***策支持

《***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培养方向上,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2 学校培养过程

在招生制度上,从中国式的“严进宽出”逐渐演变为“宽进严出”。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学生科研能力是创新能力选择的一个重要参考,学生入学时,首先考虑研究生全面素质,其次要对获准入学的学生综合调查,不注重入学考试成绩,但是要考虑是否具有培养价值。具体到我国,各个高校在参考学生入学考试成绩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注重该学生在本科阶段对于报考专业的科研成果,并且在培养的过程中,在总学分中提高其实践和科研的比重,避免学生产生研究生入学后即能毕业的思想,防止其倦怠情绪的滋生。

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要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在改进课程设置、提高师资质量等方面有所改进,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支持上,比如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团队的建立和创新基金的评选等。从个人角度出发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的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对教学和科研要求都很高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科研训练包括掌握科学工作方法,撰写研究报告,钻研本撰写并发表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章。入学就要做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就要求体现出***从事科研的能力,能体现本学科领域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有充分的论证和创新。

在创新团队的组建上,研究生可以组建兴趣驱动型和项目驱动型的创新团队,兴趣驱动型团队重在导师指引和过程辅导,学生自主研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导师阶段性的指导又可以使导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科研水平,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促成研究生创新能力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螺旋式上升。而项目驱动型是以导师为中心,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下发任务,在科研过程中团队通过沟通,学生既可以总览项目全局,又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有所突破。创新团队可以全面增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基金的设立体现了学校对于学生创新的资金支持,它可以充分激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比如天津财经大学的创新基金项目,特别鼓励研究生报送与所学专业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使不同学科的项目组成员形成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学术水平高的原创性成果。

4 结语

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个漫长的时期内,从学校的制度设置、招生、培养等多方面不断改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根据研究生教育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切实贯彻到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李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4]赵兵.借鉴国际经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6)

[5]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6]衣俊卿.文化哲学[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49

[7]常宝英.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3)

作者简介

中国式教育论文篇8

>> 互动教学方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德育渗透的方法和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例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德育渗透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趣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趣教学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 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浅谈 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渗透策略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谈初中英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写作渗透 浅谈初中英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写作渗透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足量的信息输入是信息输出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作者主张从加强词、句、篇的输入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听写,短语词组积累本的坚持使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词汇量。五种简单句的基本句型为其他各种句型打下基础,扩句训练、一句多译训练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句子结构,增加多渠道的语言思维,提高应变能力。背诵、阅读和口头作文为写作帮助学生积累语段。【关键词】英语写作词汇句子段篇英语写作教学是整个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英语写作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写作能帮助他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写作技能做出了明确要求,我校的现状是生源不好,大多数来自打工家庭,学习习惯很差,家长又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这些孩子在小学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简单的听说,每次考试学生的写作得分率很低。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我校英语教研组开展了针对我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原因分析和研究,通过个人平时的教学中发现,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从词、句、篇几个方面入手。

一、词汇输入

词是构成句子的最小单位,“词"是基础,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衡量一个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交际能力的高低,词汇量的多少是关键。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要掌握1500——1600个单词。

1、听写。学生英语写作时容易忘记单词,有时有的学生用汉语代替,因此,我在单词教学时,给出与该单词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使词汇最大限度得到复现,坚持每节课让学生听写、默写老师所讲相关的词汇,用讲到的词汇造句。例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时,第一天听写前20个单词,第二天,再听写20个单词,并重复前一天的单词,这样每天“滚雪球”似的积累,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印象,循环记忆,巩固词汇。

2 。学会衔接词

衔接词是黏合剂,恰当运用衔接词可以承上启下,达到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如:after a while, just then, several minutes later, even though, at that time, however, at last, before long, from now(then) on 等。应用了衔接词之后,可增加文章的连贯性与可读性。

3、学会运用词组。在教学词组时,我要求每个人都要有短语积累本,每节课在学到短语时,我都让学生用短语造句,这个短语积累本不仅限于课本上的词组,而且在讲练习题时,我也让学生把有些出现在练习题中的短语记下来以增加词汇量。这样,也给口头作文打下了基础。例如:be busy doing, be mad at,等。二、输入句子

句子是过渡或桥梁,是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任何语言的写作,都是以写句子为基础的。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首先要求学生从练习句子开始,指导学生用句子表达意思,

①训练基本句型

基本句型是指以下五种简单句:SV、SVP、SVO、SVOC、SVOO和There be 句型。英语中千变万化的句子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这五个基本句型,因此这五个基本句型应作为写作训练的出发点。

②训练扩句

在生成简单句的基础上进行扩句。主要是增强词汇表达的丰富性,尽量使用形容词与副词及其同义词或反义词,以避免重复。教师应抓住五种基本句型,适时引导学生扩大句式,鼓励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句型造句。如:

The girl likes reading.

The pretty girl likes reading novels.

The pretty girl likes reading novels carefully.

③ 训练“一句多译”

“一句多译”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内容的句子。有时候,拿到一个中文句子,可能不会译,这时,就要想办法,换成其他的表达方法,迂回曲折,达到目的。例如:表达“他的英语很好”可用以下的句子:

His English is good.

He is good at English.

He does well in English.

He learns English well.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增加学生的多渠道的语言思维,提高应变能力,从而避免“中国式”的英语。

三、输入段篇

在教学新单词、复习旧单词或短语时,我给学生提供几个单词、几个短语,要求学生利用这几个单词或短语串成一段一句有意义的话或编一个故事。例如:popular, computer, games, health, be good for, be good for, 要求学生准备几分钟,编一个小故事,也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推选出代表上台表演,通过串词成段既可以巩固学生的词汇,又可以提高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背诵

背诵是写作必不可少的途径,初中学生记忆力强,模仿力也较强。背诵重点句型和课文是一个积累语篇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背诵课文又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诵读过程中,学生感悟内容,内化语言,提高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而语言的内化是语言输出的基本保证,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每单元的重点句型,一些阅读中的部分句子和好的范文。

2、阅读

阅读时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利用阅读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在学习阅读文章时,我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并进行仿写。例如,新目标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让学生练习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houldn't be allowed to do, 有的学生写校规,有的写家规,还有的写班规等。

3、口头作文

说是写的基础,学生通过记忆单词,听写或默写句子,利用短语造句。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一个Free talk活动,我在每节课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例如:在Go for it九年级上第一单元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我们学习了谈论如何学习,我们通过摘抄短语造句并利用本单元的by doing句型,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练习,由于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所以学生说起来就很流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学习

警惕亚信 第3期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警惕亚信 第3期,内容包括亚信安全三季报,亚信成员国观察名单。联手邦讯之后的新亚信凭借30%的市场份额成为移动BOSS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也由此,亚信顺势奏响了“拓展全电信”的强劲序曲!4730万美元,这个数字的出现令国内移动BOS

学习

浅谈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内容包括厂拌乳化沥青冷再生面层施工工艺,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用量。冷再生技术是当前公路破损沥青路面修复的主要方式,为交通运输建设节省了大量的成本。本文从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的

学习

儿童中医科:预防“秋燥”从“吃”开始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中医科:预防“秋燥”从“吃”开始,内容包括预防秋燥食疗方法小儿,预防秋燥小药方。宝宝到了秋天易内生燥热,不及早防治,严重者将出现咽痛、咳嗽、痰黏难咳、气逆、发热、肛裂出血等病症,妈妈们该怎样让孩子免受秋燥的伤害?

学习

国家绝对控制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权安排研究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国家绝对控制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权安排研究,内容包括商业银行股权管理办法持股比例,国有独资公司股权如何转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规范化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股份制改造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

学习

天然气技术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天然气技术,内容包括天然气的技术参数,天然气技术。1.巨厚黄土覆盖区表层地震信号衰减测量梁向豪,罗仁泽,周翼,陈猛,张兴东,黄有晖,唐剑,LIANGXiang-hao,LUORen-ze,ZHOUYi,CHENMeng,ZHANGXing-dong,HUANGYou-hui,TANGJian2.地震波形分类

学习

没有霹雳手段 哪来菩萨心肠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没有霹雳手段 哪来菩萨心肠,内容包括行霹雳手段怀菩萨心肠是啥意思,有菩萨心肠更要有霹雳手段原句。采访之前工作人员善意地提醒记者,采访的氛围最好轻松一点,不要刻板的一问一答,因为庄先生会觉得不习惯。问及庄先生是怎样一

学习

Naver:封闭的搜索引擎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Naver:封闭的搜索引擎,内容包括naver搜索量排名,naver搜索引擎。都说互联网的基本特性就是开放与分享,谷歌之所以能成长就是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而Naver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在通过开放平台获得用户问答后又将自己封闭起来,把

学习

世界各地的贫民窟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各地的贫民窟,内容包括纪录世界各地贫民窟的生活,不同国家的贫民窟。诗曰:都说朱门酒肉臭,哪管路有冻死骨。金砖国家花花景,若隐若现贫民窟。前年有部片子,叫做《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电影一时间在全球很火,以至于电影上那个

学习

研讨交流材料范文精选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研讨交流材料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专题研讨材料怎么写范文,研讨交流材料范文。研讨交流材料篇1本文仅从技术管理与技术进步这一侧面,做历史回顾、经验总结和前景展望。一、历史回顾自年在鞍山举办第一次技术管理研讨会以来,供电

学习

外拓营销方案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外拓营销方案范文,内容包括年底外拓营销简报范文,外拓营销心得体会范文。外拓营销方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技术服务企业;营销;薪酬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技术服务企业逐渐涌现,他们并不生产制造具体的实物,而是提供

学习

泵送陶粒轻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应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泵送陶粒轻质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应用,内容包括轻质陶粒混凝土需要配合比吗,如何配制陶粒泵送混凝土。摘要:为解决陶粒轻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陶粒与水泥砂浆分离的难题,利用陶粒、粉煤灰、机制砂、高效泵送剂配制出CL20配

学习

修心静以养生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修心静以养生,内容包括修心养生的经文,养生修心什么意思。“静以养生”和“动以养形”,是我国养生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理念。两者之间历代养生家又都提倡以“静养”为主,并将“养神”尊为首位,将“养形”居于其后,这就是在祖国

学习

层流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方法的改进研究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层流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方法的改进研究,内容包括手术室层流净化怎么清洁,层流手术室表面细菌数是多少。(安庆市宜城医院手术室安徽安庆246002)【摘要】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采用清水和500mg/L8

学习

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内容包括算术平均值与几何平均值不等式,关于平均值不等式的知识点。不等式历来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等式涉及数量之间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常能显出变量变化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习

现代化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化信息技术论文范文,内容包括信息化技术论文,信息技术论文范文最新版。现代化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目标和原则研究策略教育的可用资源教师培训计算机互联网。1、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

学习

苗族文化论文范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苗族文化论文范文,内容包括关于苗族民族文化的论文,苗族的民俗文化论文2000字。苗族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石顶山又名“石鼎山”,因山顶有一巨石似钟鼎而得名,石顶山,山高谷深,常年气温较低,冬季寒冷,是合江苗族的集居区。因特殊的地

学习

解析:挫折教育能给孩子什么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解析:挫折教育能给孩子什么,内容包括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读后感,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实例。专家指出,目前青少年自杀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从小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导致心理素质较差,面对挫折时缺乏应对能力。那么,挫

学习

校园安全论文范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安全论文范文,内容包括大学生校园安全论文1500字,有关幼儿园校园安全论文。校园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安全教育计划性和系统性较差。目前,大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相应的安全教育,但往往只停留在一些小型的简单活动上,如

学习

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类论文,最新机电一体化论文范文。一体化教学论文篇1情、意、形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处理学生感情缺乏,联想和创作能力贫乏等问题,在课堂中使学生理解舞蹈的本质。舞蹈理论学习、熟练

学习

贫穷地区回族儿童教育问题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贫穷地区回族儿童教育问题,内容包括回族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于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的文章。本文作者:王成喜马文慧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回族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古至今,回族儿童的教育就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学习

20世纪以来德国音乐教育研究概况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20世纪以来德国音乐教育研究概况,内容包括德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背景,18世纪欧洲音乐教育。一、20世纪初期――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起步对音乐教育的科学性研究在德国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因是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到一定阶

学习

浙江医学教育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浙江医学教育,内容包括浙江省医学类继续教育,浙江继续医学教育app。基于岗位需求培养医学影像技术学生专业意识的探讨我校开展医学英语预备课程的探索留学生牙体牙髓病学教学的体会与探讨医学高职高专分析化学实验操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