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论文10篇

中国审计论文篇1

(一)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定义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是指在本企业集团负责人的领导下,在企业集团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策的规定,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集团实现其目标的一项***、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经营。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范围

在企业集团内部,除了有核心企业,还有众多的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作层企业,点多面广,特别需要内部审计来加强控制和评价业绩,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审计要有重点、分层次。由于集团成员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对各个基层法人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也就应该有所差别,而不应一视同仁,应该按照各基层法人企业在企业集团中所处的地位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内部审计工作。

1、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是企业集团的主体部分,是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重点,对核心企业应该进行全面审计。

2、紧密层企业:紧密层企业在企业集团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内部审计也应该比较全面,但比核心企业的监督范围可以适当窄一些。

3、半紧密层企业:根据半紧密层企业的特点,主要是对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利润及分配的真实性以及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4、松散层企业:松散层企业与核心企业只有互惠性的协作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由彼此之间达成的契约或协议来决定的。因此,对这一类企业仅仅只对其提供协作的事项进行调查,以及对协议合同进行审计。审计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内容也比较单一。

二、企业实施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企业集团不断扩大,经济业务不断复杂,管理层次更加多样,生产经营地点日趋分散,母公司管理监督子公司的经济活动更加困难,所有这些都要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并***于各职能部门之外,对各职能部门、分公司、办事机构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状况等方面做出相对***公正的鉴定,为企业集团管理者服务。

(二)来自外部审计和***府法令的要求

随着审计活动向深入细致发展,外部审计的业务逐渐庞大杂乱,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一部分审计业务需要内部审计来分担。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将眼光向内,堵塞漏洞,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治理结构优化的要求

在企业集团中,不仅各法人企业内部存在着委托关系,而且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所属职能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委托关系。这种情况下,内部约束与制衡机制就显的尤为重要,作为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实施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是扭转当前我国企业集团效益低下,帮助其走出困境的要求。当前,我国企业投入产出比例低、经济效益不佳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企业集团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损失浪费严重。扭转这种局面的措施有很多,完善内部审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部审计通过对产、供、销和人、财、物的经营状况和利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可以帮助集团管理者节约支出,降低成本,减少消耗,增加盈利。

三、以石油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体制有待理顺

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即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审计部门在中国石油审计部和本公司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审计人员工资、人事管理和工作经费由各公司负担;中国石油审计部的审计人员工资、人事管理和工作经费归中国石油负担。这样的审计体制虽然有其独到的可取之处,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在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各单位领导从局部利益着想,为被审计单位说情或阻止部分审计结果如实反映的情况;部门、单位和个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影响审计工作的情况。

(二)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中国石油企业拥有内部审计人员2万余人,这里不乏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MBA等高级人才,加之近年来接收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审计资源较为充足,但是就总体来看,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尚不合理(多为财会、审计、工程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律、金融、管理人员),学历和职称层次仍然偏低,业务骨干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复合型人才较少(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涉足的海外项目也日趋增多,境外审计、IT审计等都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本专业必备的审计业务知识,而且又要熟悉外语和计算机),由此可见,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三)审计法律、法规、规章有待完善

中国石油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依照《审计法》、《***审计准则》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石油企业内部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作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也是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审计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条文规定过时;条文规定不够明确;对一些财经行为的判断缺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依据等。如《***关于违反财***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已是1987年6月16日颁布实施的,《规定》中关于财经违法行为的许多规定,如今已不适用;对“小金库”问题的处理、处罚规定不够明确,审计实践中存在理解差异。

(四)审计工作的任务数量有待调整

目前审计项目任务是由中国石油审计部下达、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领导交办(含组织部门委托)和自定组成,中国石油总部和各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下达和交办审计项目任务,难免对各公司审计部门的人员力量、工作任务量考虑不够。如某公司审计处人数12人,2007年完成审计项目20项,审计项目完成数量在全系统中相对较多,但对该公司审计项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审计项目审查深度不够,大部分审计项目反映查出的问题较少,审计意见内容简单。

(五)缺乏全程审计

按照审计实施过程划分,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个阶段。事前审计为事中审计服务,即搞好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其目的是指导审计实施过程;事后审计检验事中审计的结果,即撰写审计报告的质量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检验,三个审计阶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事前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前调查不充分

主要原因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的不透彻,包括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方面,致使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对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或者评估不充分,影响审计质量。

(2)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不高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目前影响审计实施方案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方案编制过于简单,审计重点不明确;二是审计内容不详细,操作性不强;三是分工不合理,审计责任分担不清晰。

2、事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组对审计实施工作质量控制不严格

一是审计组成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理解程度的差异,工作中对审计实施方案的遵循性控制不到位,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审计实施方案的问题;二是审计组内部沟通不够,主审和审计组长对审计情况不能完全掌握,存在遗漏重要审计事项或隐瞒重要审计发现形成审计风险的问题;三是个别审计人员对审计技术和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没有使用补充审计程序,影响审计实施过程的工作质量。主要表现在个别审计人员对有关的***策、法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等了解掌握不够,审前准备又不充分,待到审计碰到问题时,缺少对问题的判断标准,不能熟练的运用审计技术和适当的审计方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程序,抓不住审计重点,无法深层次地披露审计发现,而其他审计人员对其审计过的内容无法再次审计,形成重要事项漏审的风险。

(2)审理机构对审计实施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

审理机构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审计程序、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方面履行情况进行审理,一般停留在对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发现进行核实,对审计结论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层次上;对审计现场实施情况了解较少,难以对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缺少对审计组审计实施的质量监督和制约。

3、事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层次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目前,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因素除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外,另外还有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判断能力、业务能力的高低以及对***策法规掌握的多少与否,造成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结论不准确,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降低了审计信息的价值,影响了审计报告的层次。主要问题表现有:

(1)文书格式不规范

不少审计报告的标题写成“关于XX审计的报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统一审计文书格式的通知》曾规定标题的正确格式应为“关于对XX的审计报告”。这里,“对”字不能少,“审计报告”四个字也不能分开。排版、字体、字号等均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

(2)文字功夫不过硬

主要表现在:①用词不当。在分析某单位经营状况时,一份审计报告这样写道:“XX年,该单位费用比年初计划增长了17%。用“增长”来形容费用显然不恰当,应改为“上升”。②说多余的话。一份审计报告的结尾这样写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审计组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满怀信心地为维护公司的利益多做贡献”。这段话纯属空喊口号,与审计事项毫无关系,说了不如不说。

(3)审计定性不准确

某审计报告在对既包括超投资决算,又包括计划外工程的事实进行审计定性时,将其定为违规。这是不准确的,应分清工程是否属计划外,如果根本没有立项,那就应定性为违纪,不能含糊其辞。

(4)事实叙述不清

对某审计事实叙述时,没有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面完整地说清,而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使人看了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份审计报告在叙述某单位存在账外料80万元,按照XX规定,属违纪问题”。让人看后不知道这些账外料到底是什么,什么原因造成的也不清楚。

(5)前后数字不吻合

如一份审计报告在介绍某单位经营概况时这样写道:“XX年该公司实现收入7.600万元,总费用及税金5.900万元,取得利润1.500万元。但计算7.600万元减去5.900万元可知,并不等于1.500万元,正确的应为取得利润1.700万元。

(6)工作底稿不健全

在审理中还发现,一些审计项目的工作底稿没有按规定编号,也没有按审计报告的叙述顺序排列,所附证据不充分等。这样一来,就给人混乱、模糊、定性依据不充分的感觉。

四、以石油企业为例,阐述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方法

(一)建立内部审计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保障机制

内审的成功运作,首先需要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公司治理。为此,应从完善***董事制度、合理设计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明晰产权等方面强化公司治理。逐步实现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最高管理者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于各职能部门,发挥其权威性。

2、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

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就是要明确划分审计部门领导、业务部门负责人、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人员各自的质量控制责任。建立项目负责制后,应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具有控制时间与工作能力、对其他审计人员有指导能力、和客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所以项目负责人在授权范围内,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审计资料归档等业务的全过程负责,亲临现场承担大量的具体工作,针对审计问题及时调整审计方案,了解重大业务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对授权履行职责的结果承担责任。审计部门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也在更高层次上承担相应的质量控制责任。

3、建立审计业务督导制

建立审计业务督导制度,通过督导,可以保证审计师严格遵循专业执业标准,尽量降低审计风险。督导由项目负责人对其他审计人员的督导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对审计项目的督导两部分组成。项目负责人主要对现场审计进行督导,目的是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审计的目标,督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方案,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确定重要性和风险水平,为审计结论取得充分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提出可行的审计建议。审计部门负责人的督导主要解决重大会计问题和决定重大审计问题或实施重要审计程序。

4、建立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分级复核制

审计工作底稿是反映审计成果最基本的载体,记录审计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问题,为形成审计报告提供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取证是否完整、引用法规是否恰当、审计定性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完成后,在签发审计报告前,通过一定的程序、经过多层次的复核显得十分必要。在审计现场由项目负责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审计工作底稿中证据不充分、定性不准确、表述不清楚的底稿要求审计人员补充、修改或重新编制,并签署意见;项目负责人复核后,提交给***于审计项目的复核人员进行复核,复核审计人员看是否执行了审计方案、审计程序,有无重大的漏项或误差,签署意见后提交给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审计组是否完成审计目标、审计建议是否可行、结论和处罚是否准确等。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可以分清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报告的复核审定是审计项日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审计组现场审计结束后起草审计报告初稿,交审理人员审核后提交审计部门负责人审核,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以审计部门名义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征求意见后,审计部门修改和完善审计报告,提交主管审计部门领导审核签发。据此,审理人员发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

5、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评价是对审计全过程的评价。在审计开始时审计部门就向每一位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份简单的“评价表”,让审计人员记录下他们认为对今后审计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如,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审计程序、特别敏感的问题和时间安排等,审计结束后,将表格交给项目负责人。在后续审计前、审计结束后召开审计质量评价会。这时候审计小组对整个审计过程仍记忆犹新,因而得出的评价结果就比事后评价更为深入和全面,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尽快运用到实践中。审计质量评价会通常由审计组成员、审计项目负责人或监督人以及审计部门负责人参加。审计评价包括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和对审计人员的评价。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主要包括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审计目标的完成情况、审计工作小组的整体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预期的审计发现和结果。对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工作的效率等等,审计评价结束后写出书面的评价报告并归档。通过审计评价可以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总结值得以后审计工作借鉴的经验教训,并以此考核审计人员业绩。

6、、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人员、项目负责人、业务督导、复核人、审计部门负责人在审计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对不履行责任的审计人员,必须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制定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保证,只有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提升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二)坚持依法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内部审计,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以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中国石油各级审计部门应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宪法、审计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审计人员熟练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做到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义务、承担法定责任,自觉用法律规范自身行为;增强审计部门内部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把法制教育与审计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审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教育,在审计部门内部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管理、依法审计的法治氛围。

(三)坚持全程审计,降低审计风险

1、事前审计

(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

审计目标是指开展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审计工作的方向。审计目标因审计项目不同而不同。审计内容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需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的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突出审计重点

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3)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

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每个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不同,决定着审计步骤和方法不同,审计步骤和方法具有多样性。由于对被审计单位情况变化较多,《审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不一定都具有适用性。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工作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4)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审计人员在各项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同时,主管领导或相应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2、事中审计

(1)提高对《审计工作方案》的遵循性

主要措施包括组织审计组全员参与对《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写;组织参审人员学习确定的《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组长或主审对《审计工作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等。

(2)推行审计工作记录制度和工作会议制度

内部审计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是,没有充分完整的审计工作记录。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人员已习惯一般的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尽管审计取证和《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还存在许多不够准确、不够完整的问题,审计证据和工作底稿的复核、分析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在内部审计人员心目中毕竟普遍有了基本的概念。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全面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学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这些对审计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要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就要有一批合格的、胜任的、高素质的内审人员。加强内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从业资格制度。对进入内审机构的人员要严格把关,要求从业人员取得和具有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格,确保内审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建立内审人员职业教育和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工作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组织各层次的业务培训;建立内审人员待遇和晋升制度。由于对内审人员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就要制定***策保证内审人员待遇的提高不低于其他部门。晋升制度也要明确执行,样才能保证内审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壮大发展。加强内审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内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4)运用现代审计技术方法,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使用以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核心,兼容抽样审计法与详细审计法的审计方法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组织业务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其内部控制越来越健全和有效,进而就更多地需要使用制度基础审计方法。运用制度基础审计确定重点,对审计重点采取详细审计,增加审计证据数量,减少失误和差错;对非审计重点采取抽样审计法,确定合理的样本量,作出审计判断和结论。这样,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的审计方法的缺点,推动和促进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使审计主客体之间良性互动,达到既提高审计效率,又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当前,要大力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迅速提高内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建立审计作业平台。以审计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5)培育企业文化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精神集中体现在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方面,既要有客观公正、求实谨慎的精神,又要有爱岗敬业,认真投入的精神。一个人的职业操守跟职业道德风貌相关,一个团队的职业操守同企业文化的形成紧密相连。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审计队伍形成高尚品德,保持旺盛的工作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保证。作为企事业单位组织和审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审计人员处于团结和谐,创新进取的氛围中,在审计项目中才会有更多精力投入,才会焕发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事后审计

做好审计发现的综合分析工作,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加工

分析加工审计发现时,不能停留在发现问题的表面,应注意问题产生的根源、注意审计发现的内在联系、注意管理和控制上的重要缺陷。经过对审计发现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挖掘和加工后,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为写好审计报告服务。

(2)审计报告立意层次要高

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信息应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加强内部控制,改善内部管理,有效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切忌泛泛而论,没有深度,没有重点。

(3)审计结论准确、客观

依据审计发现得出的审计结论,一定要体现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审计原则,不可携带任何感彩,表达的意思应该简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4)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应该直接指向审计发现产生的根源,便于被审计单位从根本上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堵塞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的漏洞。

中国审计论文篇2

1.1审计专业性不强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然而现在很多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还比较初级,专业知识尚比较缺乏;很多内部审计人员都不具备专业背景,大多是由会计转行而来。虽然会计对财务管理认识较为深刻,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在审计的设计、分析等方面却还略显不足,导致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很大的缺陷。

1.2审计的权威性不足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有很大的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足够的处理权限,这样就对其审计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虽然审计人员拥有一定的权力,但是当遇到比较重大问题的时候,由于缺乏足够的权威性,被审计对象对其缺乏敬畏心理,这样就导致内部审计的效果不尽理想。

1.3审计工作过于表面

落实工作说来简单,但是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却难以实现,很多医院内部审计部门都过度追求表面工程,这样就导致工作的本质被忽略。内部审计部门不但不注重目标的量化、表格的建立,对数据的保存、文章的完成也不重视。这样的工作只是为了“走过场”,不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浪费了时间、精力,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没有好处。

1.4人员素质比较低下

内部审计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要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但是,由于很多医院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不清晰,致使内部审计人员的甄选较为随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的培训和继续学习滞后,导致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基础薄弱,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纰漏。

2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要解决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完善人才甄选制度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性,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就需要完善医院的人才甄选制度,不但要确保人才的专业素质过硬,还要对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审核。在实际的审核中,要制定详细的选拔计划与恒定标准,采取公开、透明的选拔方式,注重单位人员的认可,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审计工作的***性,使审计工作在众人的支持下开展。

2.2加强内部审计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院的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提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制度化管理不但能够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明确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而且还能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行性,避免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失误。

2.3明确审计部门地位

要想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就需要确保其权威性,使其***地位得到更好的保证。以目前的管理理念来看,内部审计部门是***的部门,只有充分发挥其***性,才能更好地制约医院的其他部门,保证医院的内部控制效果。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没有权威性,那么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将受到质疑,为此,医院应该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一定的处置权,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这样才能使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2.4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执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为此,医院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以更好地激励员工,如工作补贴、福利待遇等。医院内部审计人员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努力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一方面医院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视得到了回报,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稳步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也得以提升。

3总结

中国审计论文篇3

10名代表进行了大会交流,交流的代表和其论文主要有:张锋的《国家治理视角下对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几点思考》、李丽的《浅谈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路径》、杨积平的《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与创新》、杨娟的《浅谈***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马庆国的《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做称职青年审计干部》、李静的《***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及发展对策》、朱理平的《审计项目审理制度及其完善措施》、刘昕玫的《运用绩效审计方法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常小海的《推进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刻不容缓》、车路的《谈谈审计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讨的内容包括:对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展开思考、探讨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从行业角度探讨审计及审计质量如何改进、探讨审计与和谐社会建设、探讨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信息化建设等等。

冯均科、白建东两位教授在每位代表发言之后,对每篇论文的选题立意、内容布局、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进行了点评。指出这些论文的特点主要是:第一,选题立意上有现实意义,多数切中了当今国家审计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和立意的鲜明性,对扩展审计实践工作技术手段、更新审计方法、***务公开和阳光***府的建设都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和参考价值;第二,内容布局上这些论文基本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符合逻辑研究的一般规律。作者都是来自审计一线的审计人员,提出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对现状的分析比较到位,能切中实际,有独到之处,内容上能够以小见大,落到实处。提出的解决措施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有新意;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这些文章行文清晰、数据资料充实、对策合理,体现出研究者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文风;第四,获奖的优秀论文语言简洁、***文并茂、说理透彻、条理清晰,文采很好,体现出陕西省青年审计人的良好的文字水平。同时,两位教授针对每篇论文的缺陷和不足也细致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如:论文理论深度普遍有待挖掘,论文认识分析问题的高度、深度不足,不仅要解决“点”的问题,更应解决“面”的问题,使研究的价值更大化,论文在格式、内容和方法上还要进一步规范等等。

特约审计员吴晓风和李云鹏做了即席发言。他们对青年审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发言说:这些论文折射出陕西青年审计工作者对审计事业的热爱和他们的敬业精神、进取心和探索精神,以及对审计实践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总结,体现了青年审计人的“爱国情、民族心、报国志”。青年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论、大胆探索实践。并希望青年审计论坛作为一个发现青年人才的平台,为提高审计质量、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张海成副厅长在讲话中首先总结了本次论坛的特点,一是征文范围广。本次论坛突出了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的主题,研究内容不仅限于审计实务,也包括审计精神和工作感受;二是参与热情高。各市县审计局积极发动组织人员参加,有的市属县区局全部参加,有的同志参加了多届,给予论坛极大支持;三是研究内容深。论文涉及领域广泛,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准;四是联系实际紧。论文紧密联系审计实务和自身工作,涉及保障房审计、审计质量控制、审计信息化、审计沟通交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五是组织形式活。本次论坛除延续以前的大会发言、专家点评的形式外,还对获奖的论文及因受奖项限制没获奖但质量也不错的论文进行整理汇编,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和提高,论坛达到了预期目的。随后,他对全省青年审计人员提出了五点意见。

中国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府审计公告;审计报告

***府审计信息披露也可称为***府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举报方式等,采用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审计活动及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举报,公开审计处理、处罚意见等(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3)。

一、***府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根源

法律社会学派从我国法律追根溯源寻找***府审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或者从公民个体权利出发对公开***府审计信息提出要求。如尚兆燕(2007)认为以上两种“自下而上”的审视态度忽视了审计公告制度赖以生存的法律文化与民众社会根基。该学者借鉴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自上而下”,重新对这种制度产生和生长的法律、社会基础进行深层次考察。认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法律与社会之间的断裂与融合地带,不能单纯的将审计信息披露视为一种处罚方式,而将其视为个体权利尤其是知情权的捍卫。要突破审计信息披露的“告”与“知”的限定,注重通过舆论在公告领域发挥社会控制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说明在中国社会,***府审计信息披露有其特定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审计机关应把握并运用好好这些背景。给予***府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极大启发,一方面中央应了解到披露的合理合法性,一方面中央还应完善相关法律,对审计信息披露制度能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

而更为主流的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学派,秦荣生(2004)认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府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我国宪法,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一切资源为人民所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是各级***府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将人民公有的国家资源,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委托给人民选举出来的该级人民公仆(各级人民***府和他们的工作人员),按照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年度预算和国民经济计划所反映的人民意志,去经营管理。***府完成人民的委托,接受由人代会产生的审计机关进行的监督。对***府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认定后,必须向委托人即人民报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人民据此决定是否解除***府和公仆们的责任。可以说审计信息披露是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

受托责任理论从国家审计的本质——国家审计受谁委托、为谁负责、向谁报告的问题出发,研究***府审计存在的核心意义,从而推导出***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与之前的理论相比更能抓住事物本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观点应成为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概念。

二、结合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现状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相关的审计信息披露受限于保密法范围,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实务中,对审计密级的确定不规范,对审计信息秘密的性质、重要程度难把握,没有可执行的定密程序,很难正确处理审计信息披露的保密性与透明度的关系。同时除保密范围之外应披露的信息仍旧不足,目前公布审计结果公告主要集中为大型国有企业审计及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对涉及资源环境项目审计报告较少,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民生资金和工程审计结果披露较少;另外后续的跟踪审计时间差过大,也使审计信息披露的效度受损。

同时,在建立“人本型”的服务型***府过程中仍有不足,应强调服务于群众需求,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审计项目结果的披露,同时督促基层审计的信息披露,从而不仅满足人民对***府运行管理状况的了解愿望,更能服务于上级***府需求,落实各级地方***府的责任。

另外,我国目前依旧缺乏具备最高效力的正式法律法规,应明确赋予***府审计宪法意义上的法律权限,同时审计法于审计公告制度相关条文中的“可以”条文用语使披露审计结果成为带任意性的自由裁量行为,公开与否是审计机关及审计机关从属的***府机关的权利而非义务,将“可以”改为“应当”或者“必须”或许能为审计信息披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应对公告的内容有相应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减少审计人员在就披露内容与***府部门反复协调的无谓的重复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同时还应注意到在现今我国公民关于自身拥有***府审计信息的产权意识及知情权的认识不到位,对审计信息披露的热情还不够高涨。

通过审计信息公开披露来减少***府官员“经济人”属性导致的腐败,虽说是治标不治本,但不能忽视公开信息后营造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使得作为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也成为人民监督对象,从而敦促审计机关肃清机关内部的思想认识,积极的公布真实的、完整的审计信息。

明确***府审计信息的披露是履行受托责任的最终体现,并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同时采用民间审计轮换模式,具体的审计项目经常轮换相关负责人,强化审计问责制度;另外完善披露程序机制,形成一个如同民间审计一样完善的披露体系;同时为了更好的履行人民受托责任,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部门,了解每次信息披露后公众的反馈情况。

三、我国***府审计公告制度有待深化和改进之处

(一)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自2002年以来关于***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尽管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理论学派的角度就***府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根源进行解释,流行观点有信息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法律社会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受托责任理论等,但是应注意到这些都是利用已有的关于审计基础理论的初步研究成果或只是单纯的对国外新理论的评述,鲜有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并融合***性不强的行***型审计模式来系统地对信息披露进行研究。例如最流行的关于***府审计信息披露的受托责任理论是从最基础的审计理论根源中简单的分离出来的,关于我国特殊背景下的公共受托责任形成及推动***府审计信息披露的过程等问题,理论界给出的回答并不明晰。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形成了贴合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才能完善上文提到的法律法规体系,这是我国***府审计信息披露要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衔接不够紧密

***府审计信息披露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然其具有实务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特点,我国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披露具体机制之前还将有一段空白期,***府审计人员实际披露过程中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无制可据。因而理论界要注意加强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披露制度、过程的研究,不能单纯的引进国外新理论而忽视了贴合我国实务操作情况,降低了理论的实用价值。可以把理论界相关专家学者和***府审计信息披露系统的相关高素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结合起来,组建研究小组,结合我国***府审计信息披露现状,大胆探索审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过程及表出形式。(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国审计论文篇5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我国***府审计领域的新兴产物,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本文在对国内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针对国内研究的不足,分别从审计署牵头制定该项审计工作的制度规范、审计方法的创新、重视审计案例的运用和发挥***府部门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四个方面,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 审计研究 现状述评

一、引言

作为公共物品的自然资源,***府接受了社会公众的委托对其进行管理,并对该资产的所有者(即社会公众)承担公共受托责任。而领导干部作为***府的管理者,要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承担主要责任。由于***府部门与社会公众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为了确保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合法、合规性,社会公众有必要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恰当的监督。于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应运而生。从***府管理自然资源资产的实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一直是衡量领导干部***绩的“标尺”,领导干部便宁愿牺牲资源也要发展经济,且在离任或退职时,也难以对其行为追究责任,该问题也引起了***和***府的持续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是将国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视上升到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框架,使得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二、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研究现状述评为了了解国内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文献的总体情况,本文分别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主题和篇名,运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截至2015年8月底,涉及该主题的文献(除报纸)有60篇。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相关性,本文去除检索文献中的专题研讨会通知(3篇),筛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5篇,其中对同一作者主题相似的论文不重复计算,除去5篇,最后对筛选出的47篇文献计量分析。下面,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分析结果:

(一)从论文数量和发表期刊角度

目前国内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论文数较少,其中少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大多数刊登于省级公开发表的刊物上。若将研究倾向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论文排除在外,单纯研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论文数就更少了。同时,文献均以期刊为刊载物,在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中均没有此类研究,篇幅的局限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研究的理论深度。

(二)从时间角度

上述文献大多集中于2014年以后发表,这可能与2013年底《决定》中对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规定,2014年初,***在两会上所作的《***府工作报告中》中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美好家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另外,企业在其生存环境的推动下,出于不同目的重视绿色竞争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家审计工作向自然资源方向的拓展。

(三)从研究内容(主题)角度

根据文献的分布表及研究主题,对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1.问题对策类研究。从文献的统计结果看出,这类研究最多,如祝素月、夏晶晶,2014;马智娟、宗耀星,2014;董贤磊,余芳沁,2014。问题主要涉及审计主体权责不明、对象难以界定、依据不健全,专业性强及工作任务繁重、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收集难度大及结果问责难以贯彻等。同时,大致从各***府部门联合开展审计工作、重视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系统、期中与离任审计结合和风险导向审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关键性问题界定研究。与问题对策类研究不同的是,这类研究主要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本身,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例如,陈献东(2014)从审计主体、目标、对象范围和内容四个方面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进行研究,认为审计主体不仅仅是国家审计机关,还包括内审机构、中介机构和社会大众;通过对审计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定义全面概括了审计目标;认为审计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水、海洋等自然资源;审计主要内容是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管理和监管情况。张宏亮、刘恋和曹丽娟(2014)通过专题研讨会综述形式就审计目标、审计主体与范围、审计内容与方法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等方面将目前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的主流观点进行汇总。

3.理论框架研究。这类研究的论文还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蔡春、毕铭悦(2014)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动因和基础理论,剖析了构建理论框架的十个关键性问题。此外,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系数较高的研究主要是自然资源资产及环境审计方面的研究。如,张宏亮、王秀华(2007)结合国际关于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初步探索了我国自然资产审计的理论框架,并探讨了自然资产审计与自然资产会计的衔接。

4.基于离任审计视角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在统计文献时发现,国内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有些是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侧重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耿建新教授(2014)在研究了国外已有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国内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要素及结构,丰富了离任审计的审计线索与证据。此外,从著作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已有学者对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较相关的环境审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蔡春、陈晓媛(2006)编著的《环境审计论》一书较为系统地构建了环境审计的框架。虽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审计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其受***府审计特性的约束,在内容和性质上与环境审计还是存在差异,环境审计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从上述多角度分析结果和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研究并不多,研究重点多是基于操作层面的问题和对策,缺乏制度层面的深入系统研究。但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入手,本文就目前国内在该项研究还未涉及的一些关键领域提出改革建议。

三、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改革建议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我国现有的审计工作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应深入了解该审计工作特点及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在通用审计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扭转国内研究匮乏、实践鲜有成效的局面。

(一)审计署牵头抓紧制定自然资

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制度规范目前,我国只有很少的法律和规章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所涉及,且规定都不明确、可操作性弱。相关部门虽已制定了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为该审计工作提供了审计依据,但缺乏可操作性。同时,作为调整审计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工作指南的最高准则,《审计法》与《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也没有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刚性规定及详细准则。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规范的缺失,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规范应由审计署牵头,并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协同制定。从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及***府在社会变迁中的主导作用来看,***府提供制度规范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其他组织,并能以最快的速度践行规范。***府的具体哪个部门担此重任呢?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与环境相关的规范的都是由审计机关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的。而我国,作为被审计对象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部门是不能成为制度的制定主体,而应是重要的参与力量,否则将影响到制度的可行性。

2.提高法律和规章的强制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要修改关于***府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增加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强制要求。二是利用《审计法》《会计法》等法律修改的机会,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写入法律。此外,制定规范时,必须考虑与我国的各种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相关的环保法规及会计、审计准则规范等有关条款的协调,避免操作上的混乱无序。

(二)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方法

根据对一般审计方法的定义,笔者认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是指国家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情况审计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标准、收集审计证据、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其应包括常规审计方法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殊审计方法。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殊性,其审计方法应在传统审计的方法上有所创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法的创新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传统审计方法的特殊运用。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从环境审计、***府审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审计分类,有些传统审计方法也能满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需要,即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传统审计方法的特殊使用。如专家法,即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过程中,可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辅助审计,以弥补现有审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的缺陷。

2.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特殊的审计方法。

(1)拓展常规审计内容。在常规审计中融入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管理自然资源资产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内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仅包括对财***收支审计,还包括自然资源产管理系统的审计、***策制定、实施过程审计等。

(2)审计分析方法的创新。考虑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专业性,应创新相应审计分析方法。如,机会成本法,适用于对因耕地占用、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损失的计量;GPS检测法,利用GPS系统进行区域性的防护林保护工程、耕地开发等审计;风险导向分析法,可用于对跨年度成本预测和效果评价分析。

(3)审计评价方法的创新。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主要有以下评价方法:主客观因素评价法,分析领导干部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行为或事项源于主观创造力或主观过错,还是源于客观因素;责任区分评价法,包括区分不同责任之间及责任人之间的界限,使责任清晰明确。

(三)重视并发挥***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

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时,有效发挥***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可弥补审计力量的不足,形成审计合力。一方面,该项审计工作任务繁重、专业性强,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任务和审计力量的矛盾突出,难以做到对审计工作的全覆盖。另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污染、损害行为往往存在滞后效应和长期性,而***府部门的内部审计能及时评价和监督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日常行为,为离任审计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如何有效发挥***府部门内部审计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的作用呢?

1.制定相应的***府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规范及操作指南。具体来说,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有关规范中加入对***府部门内部审计的强制要求;另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内容具体、易于操作的***府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使内部审计人员对本单位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有章可循。

2.加大***府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适应专业化审计的要求。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府内部审计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然资源管理的标准和***府会计核算准则,监督并评价本单位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府内部审计师制度,并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纳入考核中,提高***府审计的准入门槛。

(四)重视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的运用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对象、方法、内容等还未统一,可审计工作却未因审计标准的缺失而止步不前。例如,贵州省委将对领导干部的责任审计扩展到自然资源资产领域,并率先在一些市县开展试点工作。为了弥补审计标准的不足,审计部门应总结并提炼这类实践中折射出的审计理论与方法,形成审计案例供***府审计人员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审计机关可与一些财经高校合作总结更多的审计经验,以案例的特征分类形成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集。如《水审计———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经验》的编制者收集了各国关于水资源的审计工作报告,并根据水的不同用途整合出不同类别的审计案例,并分析不同类别审计案例的审计范围和方法。

2.通过进行案例教学和经验交流,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案例集在审计人员中推广。审计人员应重点学习如何制定并实施审计计划、采用哪些审计方法、怎样发现疑点并追踪审计、如何取得有效的审计证据并做出审计决定等。因地制宜,将审计实践案例成功运用于当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务中。

参考文献:

1.蔡春,陈晓媛.环境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董贤磊,余芳沁.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关问题及建议[J].商业会计,2014,(18):76-78.

3.马志娟,宗新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及责任追究研究[J].财***监督,2014,(8):65-68.

4.祝素月,夏晶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4,(5):67-69.

5.陈献东.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若干思考[J].审计研究,2014,(5):15-19.

6.张宏亮,刘恋,曹丽娟.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4,(4):58-61.

7.蔡春,毕铭悦.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思考[J].审计研究,2014,(5):3-5.

8.张宏亮,王秀华.我国***府自然资产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7,(2):47-49.

中国审计论文篇6

关键词:环境审计;比较研究;中国与美国

一、引言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匮乏、空气的严重污染,物种灭绝的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而环境审计作为环保监督的重要手段,早在二世纪中后期,美国就对环境审计的研究与实践付诸了行动,最早关于环境审计的一些笼统的准则是由国际上的相关组织部门规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九十年代成为了全球的共识,经过各国坚持不懈的努力,环境审计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完美的进展,尤为突出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些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我国通过借鉴国内外环境审计研究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基本思路,并推动着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工作进步发展。

二、文献综述

美国和加拿大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进行环境审计活动,随后扩展到欧洲、亚太地区国家,环境审计在全球普遍开展。进入90年代末,西方主要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法律规范得到了普遍的完善,环境审计准则逐步强化。目前学者大家对环境审计的概念、理论争议很多,但多数还是支持成本理论、资源环保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理论。环境审计是从内部方面监督企业环境管理的活动,总体概括为环境审计是一种控制监督活动,是有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性的控制活动(高方露等,2000)。关于环境审计的目标分为一元论、二元论和三元论。李学柔(1997)就曾指出一元目标论只是列举了一系列环境审计应达到的最低目标。目前二元目标论有三种观点:一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陈淑芳李青,1998;陈汉文池晓勃,1997);二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高目标和具体目标,这是福州市审计署环境课题组(1997)和许多专家(陈东,1999;袁素琴,2000;靳永***,2000)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是环境审计目标应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执行目标(赵春涛,1999;天津市审计学会天津市审计科培中心环境审计课题组,2000;梁森杨卉,2000)。张以宽(1997)认为关于环境审计目标的三元目标论应分为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环境审计活动执行准则与财务审计、***府绩效和内部审计是异曲同工的,所以可以看出环境审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的企业更应该重视环境审计(靳永***2000)。

汤姆森林早期对环境审计的定义做出了7种定义,它们分别对环境审计内容和执行程序等进行审计。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整体中的一部分,环境审计领导层通过确定环境管理系统与***策和监管要求的匹配程度,确保环境审计的执行效果(汤姆森,1972)。环境审计是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评价,***府与企事业单位在这种自我评价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法律法规和环境目标的要求。环境审计指广义上的环境保护与评价( 莱特博迪)环境审计包括广泛意义上的环境评价与复核。出上述表述外,外国的学者Natu也研究过环境审计的定义。Boivin则认为,环境审计的目的在于减少企业环境风险的补偿性问题,评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是否遵循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公司业绩与环保***策的相关性。

三、中美环境审计比较研究

3.1环境审计概念的比较

在我们审计领域中,环境审计是一个崭新的新课题。有关它的概念,有关专家、学者讨论较多,例如,环境审计是一种鉴证活动,审计部门对***府及企事业单位环保问题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鉴证活动,确保鉴证的真实性、合法性。环境审计的本质要求就是力求证实***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

美国对环境审计的定义为:环境审计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定机构,对与环境有关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证据的、定期的、客观的检查。

3.2环境审计产生与发展过程的计较

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1983至1997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一探索阶段环境审计的观念没有渗透,概念也没有被明确的提出来,但是当时的审计署接触的项目涉及关于环境审计,主要是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02年,审计司开始审计资源与农业方面的环保,1998年这些方面的工作突显出来。该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了“积极试点,稳步推动”的方法,以兼顾环境保护和对污染的整治,标志着环境审计进入新阶段。第三阶段是2003年至今,该阶段我国***府及企事业单位积极进行环境审计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吸收着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及理论基础,伴随着这种实践的积累我国的环境审计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美国开展环境审计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其环境审计的实施机构体系计较完善。美国审计总署首先进行的环境审计是针对水污染管理活动,与此同时加拿大也开始了环境审计起始工作,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成立环境审计工作。美国审计署制定出一系列环境审计的措施,并严格执行。迄今美国环保意识与环保理念无处不在,随着***治、文化领域对环保问题的宣传促进,美国的全民环保活动发展的越来越好,为***府环境审计提供了强大的支出。

3.3环境审计状况的比较

在33年前国际上就进行了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而我国真正开展环境审计研究活动才历时10年的时间,二者在时间上的积累就相差甚多。虽然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研究起步晚,但是其相关的理论、实施已逐步深入。环境审计的地位在国家审计中也是得到了相当的认可,专家、学者等也紧随步伐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审计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相对于外国的环境审计,国内的环境审计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各地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相比国外环境审计的进展差距较大。我国***府审计部门执行着国家审计工作,被赋予了职能与权力,在审计署建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部门。《宪法》和《审计法》对环境审计的内容与执行部门的职能工作做了相关规定,这也成为了我国环境审计的法律基础。我国***府环境审计人员比较单一,多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的。环境审计模式与***府模型一致以行***为主,***性和权威性较差,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对象涉及环保资金的筹集来源、使用和管理情况。中国审计署的环境审计主要是对***所属的环境保护部门、有关部门和地方***府管理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对环保专项资金的来源、用途和监督过程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收益性进行审计。使环境审计社会、环境、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

环境污染审计最早涉及的是水污染,美国在50年前就本土水污染项目初次进行环境审计。美国环境审计数量上的分析和对决策模型的研究在***府审计之中占有的地位很高,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层次性与多样性特点突出,主要包括会计专家、技术专家、***策专家等,他们的存在确保了分析与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层次性是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特点,研究历史悠久,宝贵的经验是在长期的探索与环境审计材料的收集中积累的。环境审计署向国会定期提交的报告中,披露了包含水资源审计,环保资金审计,管理活动审计,研究绩效审计等一系列的内容,披露的报告内容为美国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4环境审计***策的比较

因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效果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不想匹配,颁布的法规之间没有一致的协调性,***策的执行体系和保障体系也不够完善,所以我国环境质量总体上来说并不乐观。

而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府与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环境审计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关于环境审计的相关技术与措施不断进步,在推行的道路上更畅通,并且其制度体系较为健全、完善。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较西方起步的晚、发展的慢,处于现在这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中国环境***策覆盖的领域还不全面,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匹配,这些因素都成为制约我国环境审计前进的障碍。公众、社会与***府和企事业单位相比参与环境审计的程度低,大众还没有这种意识。

美国实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法律依据是《国家标准》,是由联邦审计总署起草制定的黄皮书。为了开展环境审计,美国联邦***府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标准》,再加上一系列针对环境审计特别制定的标准,这些都为美国的环境审计提供了审计依据。美国进行环境审计依据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系统既有联邦成文法,又涉及习惯法,这些法律文献都成为环境审计重要且必要的法律基石。

四、我国环境审计的建议

审计行为活动存在与发展的法律法规基础是审计依据。我们并不是要照搬外国环境审计的相关理论,我们只是借鉴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发达国家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加快我国环境审计执行工作的步伐,环境审计依据的开展得以实施。因为我国环境会计发展落后,国家并没有制定出相适应的标准,企业并不强化环保成本的控制、环境收益的确认,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对外披露很少,外部人员是难以从对外的会计报告中直接获取可利用的审计证据,所以我国要重视强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效果的监督。审计实质将某一项活动执行结果与事先确定准则进行比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表保留或确定意见,加快中国环境审计的准则是势在必行的。积极推进和促进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就是***府审计,这种畸形的发展会阻碍环境审计的前进,更何况未来的中国,环境保护治理项目会越来越多样化,过分依赖***府的审计并不是长远之计。加强与外国环境审计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就环境问题开展国际联合审计。借鉴外国经验,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艾环境审计中各自***且统一的作用,实现三方审计的有机结合,协调好环境审计的各方力量。(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2000.环境审计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袁广达.2013.中国上市公司环境审计理论与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

[3] 陈思维.1998.环境审计.经济管理出版社

[4] 李学柔,秦荣生.2002.国际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5] 刘长翠.2005.企业环境审计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邱玉红,邱改红,戴红霞.2011.中美环境审计的计较研究.财***监督

中国审计论文篇7

自1982年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控制机制,其目标在于促进和保障公共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治进程的推进,客观上要求审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公共受托责任不断拓展的需要。 

纵观世界审计发展史,审计环境对各国审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受***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也独具特色。刘家义(2010)指出,审计理论的研究要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对国家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现有研究述评 

早在1984年,我国审计学泰斗李宝震先生就曾对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过探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我国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发展,相应的,学者们也进一步拓展了对审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吕培俭(2001)从国家审计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治制度等方面就如何体现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了思考。秦莹等(2003)从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审计的中国特色。刘家义(2010)以及王常松(2010)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何涛和张勇(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陆晓晖(201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张立民和郑***(2009)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保护资源为本到保护人权为本,从以***府为主导到以公民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郑石桥等(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府审计本质上是建设性审计,目标是通过审计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廖洪(2007)对中国特色的审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平波(2008)对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为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三、造就国家审计独具特色的因素分析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是在特定的***治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张立民和郑***,2009),世界各国审计体制建立和完善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在***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制度。 

(一)***治体制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刘家义,2012)。而国家治理模式选择和调整受国体和***体等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和调整。 

与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西方各国主要选择立法模式或司法模式不同,我国国家审计选择了行***型审计模式,这是与我国的***治体制和国家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我国的根本***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治上实行的是中国***领导下的多***合作与***治协商制度。在当前的治理框架下,由于我国立法机构的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出来,而行***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国家审计体制选择行***型审计模式,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并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效率。 

(二)经济环境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决定国家对国家审计的现实需求,进而影响其制度安排。具体而言,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仅会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还会影响国家审计目标的变化以及审计体制的变革。 

综观西方各国审计发展的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的目标已经从早期的真实性、合规性向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公平性和环境性转变。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损失浪费和贪污腐败问题在一些领域还很突出,社会诚信机制仍很脆弱,因此,国家审计的目标仍然要强调合规性、合法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强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以及民生审计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必须要关注国有资本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国家审计机关要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干部进行审计,以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的监督,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受托经济责任。 

(三)法律环境 

法律制度是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重要因素,并相应地对各国审计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以法律的形式渊源为标准,可以将世界各国法律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对英美等国家的国家审计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审计体制大都选择立法模式,隶属于国会,国家审计体制的依据大都以判例为主。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属于司法模式,国家审计体制多是在宪法等成文法典中加以规定的。这与大陆法系要求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的特点分不开。 

就法律的形式渊源而言,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机关的组成形式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用、工作职责和权限等都由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各级***府部门颁布的各种有关审计的规章制度。国家审计机关必须依据法律的有关要求开展审计,进行“依法审计”。

(四)文化环境 

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及社会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社会对国家审计的认知,还会影响国家审计及其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文化环境也会对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以及国家审计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尤其在对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是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综合考虑情、理、法等因素后的结果。这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四、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 

(一)总体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完善必然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相应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要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为推进我国***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治进程的步伐服务。 

从我国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的运行按照***府的指令行事。这一时期对财***财务收支的监督主要由财***、银行、税务等部门结合自身的业务管理进行,客观上没有产生建立现代审计制度的强烈需求。因此,这一时期并没有建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也就谈不上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过度集中的***府权力向市场下放,传统的行***命令式管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管理监督缺位和责任推诿等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各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客观上要求规范***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直接的关系,加强对财***经济的管理,建立健全经济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在这一背景下,根据1982年《宪法》,我国恢复了国家审计制度。而这一时期的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则主要集中在财经法纪审计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治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相应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民生审计、环境审计以及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等将成为国家审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国家审计特色的具体表现 

1.国家审计的高度权威性与相对***性并存 

由于我国采用行***型审计模式,审计署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地方各级***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审计必须坚持***的领导,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充分发挥***府和执******的高度权威性,以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举全国之力,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抗震救灾的跟踪审计、2011年实施的地方***府债务审计以及2012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其力度之大、效率之高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我国国家审计的***性具有相对性。任何类型的国家审计的***性都是相对的,只是***性程度不同而已。就我国国家审计而言,国家审计***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型,与立法型和司法型相比,行***型的***性相对较弱。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的国家,***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国家审计的工作必须坚持***的领导,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因此,我国国家审计既要坚持***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的***策,同时,在行***型审计模式下,国家审计是国家行***管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功能的实现可能会受到来自***府部门的干预,而***府的管理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国国家审计的***性是相对的。 

2.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产权制度是社会***治、经济制度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公有产权制度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基调,故而公有产权制度会影响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到国家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蔡春和蔡利,2012)。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国家审计除了对公共财***资金的审计,还保留了对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权,同时可以对社会审计的质量进行监督。这些都是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在审计领域的重要表现,同时决定了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国家审计既关心经济效益,更关注社会效益和***治影响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领导的核心地位,国家审计的目标必须从国家发展的高度考虑全局利益,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推进***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治进程服务。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既要关注公共资源运行的效率和效果,更要关注社会效益和***治影响。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民众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强调大局观点和重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因此,国家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评价方法和体系可能重点关注社会效益和***治影响。 

五、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一)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自1982年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家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国家审计理念的创新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行***型审计模式,加上国家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审计必然要关心公共财***资金和公共工程的审计。因此,围绕更好地保障财***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财***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逐步树立了财***审计大格局这一审计理念。“财***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正是财***大格局理念的最佳诠释。 

2.国家审计目标的创新 

国家审计制度恢复的初期,国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财***资金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的财经法纪,当好公共财***资金的“卫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治进程的推进,国家审计不仅要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随着追求善治成为世界各国***府的主要目标,对国家审计目标的认识又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刘家义,2012)。

3.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 

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认为,审计行为(活动)产生于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这种三方关系人的互动作用关系之中(蔡春等,2011)。一般而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审计活动的发生,就是这三方发生联系的结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契约关系的复杂化,审计关系人理论发生了一定的嬗变(蔡春、蔡利,2012)。我国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主导的审计委托人是***组织部门而非一般意义的资源财产所有者或投资者。因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审计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现代审计制度,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对特定组织管理当局而非对领导干部和领导人员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无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还是作为一项审计制度,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其主要特点是针对******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蔡春和陈晓媛,2007)。 

经济责任审计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风廉***建设、促进民主***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注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 

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在我国当前的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对民众利益的保护。因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更要关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事后整改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审计机关重视和加强与司法、纪检和监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同时,促进相关部门工作的整改和提高。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1.审计方***的创新 

从审计方***的角度,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模式的创新。一般而言,现代审计模式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的确立为我们创新审计导向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应当成为审计模式创新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应以审计确认领导干部作为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审计调查的实施和审计证据的收集应以领导干部履责情况为切入点和着重点。其次,随着国家治理审计观的提出,国家审计要为国家治理的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未来的国家审计也应该在对***府内部控制和治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因此,随着中国审计实践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审计模式向责任导向及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发展。 

2.具体审计方法的创新 

在具体的审计方法层面,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也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首先,跟踪审计的实施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发展。如国家审计机关对汶川、玉树和舟曲灾后重建项目的跟踪审计实践,推动了跟踪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其次,计算机审计技术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计算机审计在很多国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我国计算机审计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如苏州审计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保障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实现了联网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其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11-14. 

[2] 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9-12. 

[3] 郝振平.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6下):4-7. 

[4] 何涛,张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M].会计之友,2013(6下):94-96. 

[5] 廖洪.中国特色审计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95-99. 

[6] 刘更新,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2012(4上):17-19. 

[7] 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8] 刘家义.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9] 陆晓晖.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J].审计月刊,2013(5):4-5. 

[10] 吕培俭.关于我国审计制度特色的一些思考[J].审计研究,2001(6):5-6. 

[11] 王常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0(3):5-8. 

[12] 王平波.论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J].审计研究,2008(2):15-21. 

中国审计论文篇8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理论体系构建

一、前言

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国家审计在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所谓的国家审计理论,指的是在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所产生的具有一定逻辑特征的客观性规律,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国家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

二、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概述

(一)理论体系构建背景

国家审计为国家治理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一般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的:一是国家审计是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理论;二是国家审计可以为国家治理途径、作用机制、类型等提供基础理论;三是在国家治理这个大框架之下,审计的应用理论和管理理论都需要在遵循国家治理的相关要求下进行。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提出,国家审计工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承担着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的光荣历史使命。相关人员在构建国家审计这一理论体系时,可以先系统性地回顾国家审计在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相关理论内容和国家审计服务的实践性作用,以便能够做出全范围的梳理,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概括和服务历史的梳理,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所谓的审计理论体系,其本质是为了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一种概念、判断、范畴和推理体系,属于一个具有结构性特质的系统,它的存在可以为指导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实践性的服务。一直以来,有关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都是审计理论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相关审计理论体系基本都是以注册会计师提供的财务报表审计作为构建对象,这种方式构建出的理论体系无法满足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这两项实践工作提供帮助的要求。因为我国经济、***治、社会体制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道路也需要具备中国特色。虽然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实践发展状态较好,审计实践不仅独具特色,类型也是丰富多样,但是有关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却还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1]从我国的角度来看,国家审计理论主要是在国家审计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具有逻辑性、客观性的规律,通过抽象和概况这两种处理方式进行规划处理之后,形成一套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w系。该理论体系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国家审计实践进行指导,且自身可以在指导审计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因此,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开放性、动态性的国家审计理论,确保国家审计的目标任务能够顺利达成,就成为当前构建审计理论体系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理论体系构建的原则

对国家审计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或者任务,是为了解决如何能正确认识审计实践,以及从一般意义上来组织各类审计实践活动中涉及的实践要素等基本问题。因为国家治理工作的目标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特点,所以国家审计要想提供能够充分满足国家治理期间需要的监控服务,就要从自身具有的专业技术优势出发,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服务。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就需要相关人员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解决一些基本型的理论和原理问题。从国家审计来看,其基础理论主要是研究一些国家审计的一般规律、基本原理、审计本质等,探索能够将国家审计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律和普遍本质揭示出来的知识体系,即在国家治理的框架下,国家审计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其定位是国家审计具有的系统分析功能。在整个国家审计理论的体系研究中,这个问题属于基础性类别。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审计活动的基本工作方面和主要工作内容也是由国家治理工作来决定的。从系统论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的本质就是投入和运用公共资源,产生或者是提供国家审计这种服务方式,从而完成国家治理目标的一个过程。因为国家治理属于人为设计出来的主观能动过程,是以追求善治为主要目标的动态过程,也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而其本身的资源稀缺性则是审计实践活动能够产生的前提。[2]因此,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可以监督和评价国家治理,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预防和化解在国家治理期间的各类冲突问题,制约和监督国家治理权力运行,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作用为重要宗旨。

(二)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

由上文分析可以推断:国家审计理论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体现和反映出审计满足治理工作要求的程度,直接决定国家审计的水平和开展程度。因此,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时,审计界的专家学者需要以以下几点为构建基础:第一,国家审计本质和动因理论。与国家审计动因有关的研究会对公众认识审计工作的本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国家治理影响下,相关人员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应当从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入手,以理论来回答国家审计出现的根本原因,以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家审计工作的本质,从而构建出合理的理论体系。审计本质理论的研究则要从审计产生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出发,结合国家审计的相关概念,明确国家审计的工作任务、职能、作用等内容。第二,国家审计的目标理论。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子系统之一,国家审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治理系统在工作期间提出的一些功能要求。[3]因此,国家审计活动的目标需要以服从国家治理要求、为国家治理目标实现服务为标准,以此来确保国家审计的真正价值能够凸显出来。专家学者在对审计目标理论进行研究前,需要先探明国家治理对审计这个子系统提出的功能要求,在符合这一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国家治理与审计目标间的关系,明确国家审计的目标理论。

(三)国家审计的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国家审计都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其定位是对国家治理活动的逻辑性分析。从实际上来看,应用理论的研究就是在审计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建设的基础上,反映出审计对国家治理服务的作用,让审计基础理论可以同实践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国家审计的存在是为国家治理服务。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监督国家治理的各项服务行为,为治理服务提供完整的鉴证评价信息。因此,如果确保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服务、监督、评价等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就成为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关键点,这也是研究审计应用理论的出发点。基于此,审计应用理论研究的细分可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有关财***审计的应用理论,即如何借助规范财***预算管理的方式,为公共财***机制的改革提供有效的推动力,建立起完善的公共财***预算和管理体系,确保***府部门财***的安全性,提升相关部门的财***绩效水平。该理论主要是借助建立大的财***审计格局,通过对各类审计资源的统筹管理,来达到提升财***审计工作整体层次和工作水平的目的。二是金融审计中的相关理论,即如何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达到最初的发展目标,为国家宏观***策的贯彻落实提供服务,找出国家治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金融业的发展风险,进而从制定***策上入手,构建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4]

(四)审计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

伴随社会、经济、***治的发展,国家治理也开始呈现出了不同类型的模式和特点。为了可以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的国家治理模式提出的要求,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服务,国家审计的发展也需要遵循时期性与阶段性的特点。所谓的国家治理指的是一个历史范畴,所以在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模式、目标、内容等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同理可知,其对国家审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家治理环境,以及影响国家治理因素的增多,不断的优化国家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便成为了相关人员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基于此,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和构建不仅要以为国家治理提供服务为主,还需要找寻不同时期、地区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创新国家审计内容和手段的方式,尽可能将国家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受国家治理具有历史范畴这一特征的影响,国家审计理论的研究要在吸收和借鉴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国家治理工作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尽可能将国家审计本身具有的连续性、继承性、历史性等优点发扬出来。[5]并且,相P人员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时,还可以赋予国家审计前瞻性、先进性等特征,以便确保国家审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国际视野,按照国家治理在变化而自动组织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案,指导审计实践活动顺利完成。

四、结语

在国家治理这个大背景下,国家审计需要以提升国家治理水平为根本目标,以国家治理工具的身份出发,明确自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相关人员在构建审计理论体系时,需要以当前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和国家治理的发展需要,确保国家审计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被充分发挥出来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审计理论体系,以便确保该理论体系可以为国家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王会金,黄溶冰,戚振东.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J].会计研究,2012(07):89-

95+97.

[2] 秦荣生.探索国家治理下***府审计理论的力作――《***府审计协同治理研究》评介[J].经济学动态,2014(03):159-160.

[3] 戚振东,姜德波,施平.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审计发展创新――“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5(01):187-192.

[4] 陶希东.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全球经验与中国道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7(01):62-70.

中国审计论文篇9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审计作为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推进环境审计的发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审计的定义、主提和客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些研究的总结与分析有利于形成我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体系,并将为将审计理论研究转化为现实审计能力提供基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审计

中***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20401

1引言

科学技术带动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速度,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然而在经济繁荣和扩张的背后却是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的日益枯竭。尤其在一些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粗矿,使得环境生态失衡,导致了气候变暖,沙尘暴、酸雨、水土污染、土壤流失等地质问题,甚至不断演变为气候和地质灾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日益成为引起我国环境保护署、审计署等有关***府部门的重点关注。审计署于2008 年出台的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将资源环境审计列为六大重点关注的审计领域之一。环境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理论支持,因此本文主要梳理我国对环境审计问题的有关研究,以期与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相对比,从而对我国有关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发展有所帮助。

2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综述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我国学者针对环境审计问题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为有关环境审计的定义、环境审计的主体和客体,其的主要观点如下。

2.1关于环境审计的目标

关于环境审计的目标,我国学者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是确保受托环境保护责任和管理责任全面有效履行。如陈淑芳和李青认为环境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单位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鉴证,以促进其认真履行环境责任。再如,胡文平、彭桃英认为境审计的目标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环保资金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审查、以及对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进行考评。

2.2关于环境审计的主体

关于环境审计的主体,我国早期学者通常认为环境审计的主体主要是***府监管部门。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对环境问题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更加关注,我国学者对环境审计主体的认识已经更加全面,一般认为环境审计的实施主体由***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共同组成(陈思维、李菊香)。同时我国也有学者指出,虽然理论上环境审计的主体应当包括***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但实际中主要由***府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张丽华)。

***府主导的环境审计在我国研究与实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原因在于***府是环境项目的重要投资者。鉴于环境保护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征,***府作为环境项目的重要投资者也自然决定了***府审计机关成为环境审计的主体。另外,***府审计机关极强的权威性,***府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执行环境***策、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检查,可以对被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直接做出处理、处罚决定,权威性强,有利于保证境审计的意见的落实,促进环境保护目标实现。

2.3关于环境审计的客体

关于环境审计的客体,李菊香、胡文平、彭桃英等认为环境审计的客体包括三部分内容:即针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进行鉴证的财务审计、针对组织业务活动对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进行鉴证的合规性审计,以及对有关组织的环境管理责任及工作成果进行评价的绩效审计。王淡浓认为环境审计工作的客体主要包括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黄道国、邵云帆提出了多元环境审计的工作格局,强调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多个审计主体依据国家资源环境***策法规,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审计的不同客体的相关环境问题进行的审计。他们建议建立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与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如当地***、环保、水利、国土资源、林业、海洋等)建立主动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定期沟通工作情况与工作重点,与主管部门讨论环境审计的计划,征求其对环境审计工作安排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环境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咨询,以及及时反映环境审计查出的问题等。

2.4关于环境审计的标准

对于环境审计的标准,我国学者展开的探讨相对较少。有学者认为环境审计准则应当属于审计准则的一部分。

3我国环境审计研究总体评述

文献资料表明,我国现有的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内容比较局限,主要集中于对上述环境审计定义及审计对象和审计主体的讨论上,有一些学者讨论了环境审计风险模型(刘长翠、周泽红),还有学者从环境审计涉及的具体项目角度探讨了环境审计的有关问题,如陈小林、梅林探讨了碳审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对策。总体而言,环境审计的研究不多,涉及研究范围较为单一,研究不够深入,对环境审计标准的研究较少。这可能与我国目前我国环境会计发展滞后,对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的披露采用资源报告形式,没有强制要求,同时也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环境报告的格式及内容标准,使得作为环境审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环境会计缺乏权威标准,无法为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针对环境审计的目标、审计的主体与审计客体展开的现有研究,我国学者多从***府环境审计的角度,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府投资的环保项目,研究的内容侧重于***府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

本文认为,这些现有的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随着全球经济环境以及碳交易市场的现实发展,人们环保意识逐步加强,环境资源的货币价值必将日益体现,从而会大力促进环境审计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广大投资者、潜在投资人和社会公众在关注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会更加关注企业的环境影响的经济后果,并由此影响其对企业价值的评估和投资决策,从而在微观层面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因此,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环境审计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未来在环境审计中的地位将会日益增强。与此相关的环境会计准则、环境审计准则的建立和,以及考虑环境影响后果的企业价值评价标准的研究等问题,将会构成环境审计理论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4启示

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使得相关事务发展缺乏理论依据,从而必将对推动环境审计实务工作快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实务来看,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以***府环境审计为主导,审计的客体主要局限于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在环境审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环境审计标准,审计活动主要依据的是目前所颁布使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但由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起步较晚,2008年我国环境保护局才正式挂牌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显示了***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短时间内环境保护规则尚不完善,审计人员从事审计活动需要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做出职业判断,很可能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差别对待,难以保证审计过程、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允性,难以合理控制环境审计风险,保证环境审计的质量。

审计准则一方面规范审计人员执业行为的专业标准,另一方面也是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只有确定了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人员才能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合理计划审计工作,有效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针对环境审计客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唯此,才能获得委托人或社会公众才能对环境审计的结果的认同。因此,环境审计权威标准的颁布于落实,是有序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领域,环境审计涉及范围广,搜集和评价环境审计证据所运用的程序和审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的审计准则并不适应于规范和指导环境审计工作。因此,本文认为环境审计工作建立专门的环境审计准则体系应是一个更为恰可行的方法。

在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由于环境审计涉及的范围多样化,应当针对不同范围分别制定有效的环境审计准则。因此,传统审计理论界需要与多种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形成由环境审计专业人员、环境保护领域专家、特殊资源管理专家和理论研究人员等共同构成的、协同工作的组织,多维度、多层次探索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和制度建设,提高环境审计方向的研究能力和,发挥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促进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培育微观主体。

参考文献

[1]王淡浓.加强***府资源环境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审计研究,2011,(05).

[2]胡文平,彭桃英.企业绿色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24).

[3]张丽华.我国***府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1,(04).

[4]周泽红.环境审计风险[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2).

中国审计论文篇10

一、充分发挥审计教育界的智力优势

审计教育界集中了一大批审计、会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等专业的教授、学者。他们学有专长,理论功底好,学术造诣高,具有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是推动上海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宝贵资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审计教育界在审计理论研究、审计学术交流、审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上海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审计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吸收高校教师参加审计课题研究。就上海市审计局而言,目前承担的课题研究包括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审计局审计科研课题;就上海市审计科学研究所而言,目前承担的课题研究包括上海市人民***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审计署审计科研所科研协作课题、上海市审计科学研究所课题;就上海市审计学会而言,目前承担的课题研究包括中国审计学会合作课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学术课题研究合作项目等。2014年,上海市审计局、上海市审计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审计学会共完成各类审计科研课题41项。开展审计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要做到审计人员、审计科研人员、高校教授专家“三结合”,以提高课题研究水平,努力使上海审计科研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多年来,上海市审计局、浦东新区审计局、徐汇区审计局、松江区审计局等审计机关注重吸收高校教师参加审计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鼓励高校教师参加社会招标审计课题研究。2014年起,上海市审计局和上海市人民***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人民***府决策咨询研究审计专项课题年度招标,两年共向社会公开招标“国家审计促进***府自身建设的作用和途径研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方式和技术创新研究”、“审计在法治***府建设中的作用和途径研究”等课题4项,共有7个高校教授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参加课题投标。高校教师在社会招标审计课题研究中崭露头角。

三是特邀高校教师担任审计科研机构特约研究人员。为加强审计科研队伍建设,2008年12月和2013年3月,上海市审计科学研究所先后两届在全市审计机关聘任特约研究员37人和56人。特约研究员的主要任务是:以优化组合的方式组成课题组,承担审计署下达的重点审计科研课题研究和市审计局立项的部分重点审计科研课题研究;承担市审计科学研究所委托的其他审计科研工作。今后可根据需要,聘请高校教师担任上海市审计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进一步发挥高校教师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特邀高校教师参加审计课题立项评审和结题评审。目前,上海市审计局已特邀高校教授参加上海市人民***府决策咨询研究审计专项课题立项评审和上海市审计局审计科研重点课题结题评审。今后可更多地特邀高校教师参加审计课题立项评审和结题评审,以加强课题研究质量把关,促进提高审计科研水平。

(二)审计学术交流方面。

一是特邀高校教师参加审计专题研讨会或论坛。2012年12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浦东新区审计局联合举办“浦东审计创新论坛”,收到良好效果。2015年,中国审计学会将举办“金融审计与区域性金融稳定”等专题研讨会。同时,还将举办以“加强审计创新,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审计青年论坛。上述专题研讨会和论坛将邀请各有关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参加,以推动深化审计理论研究,加快青年审计人才培养,为审计人员和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建言献策、展示风采搭建平台,促进审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鼓励高校教师参加优秀审计论文评选。为推动群众性审计理论研究,上海市审计学会坚持每两年组织开展优秀审计论文评选。在2011年至2012年优秀审计论文评选中,高校人员获奖论文有5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29%;在2013年至2014年优秀审计论文评选中,高校教师获奖论文有4篇,占获奖论文总数的22%。

三是特邀高校教授举办审计学术报告会。为加强审计学术交流,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上海市审计学会举办审计学术报告会,先后邀请复旦大学李若山教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秦荣生教授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家审计”、“关注云计算发展对会计、审计的挑战”学术报告。两场学术报告会作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受到听众好评。

四是加强审计科研机构学术交流。目前,除上海市审计局设有上海市审计科学研究所外,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也设有审计研究所。要加强审计科研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审计教育界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

(三)审计人才培养方面

一是举办审计业务培训班。2014年,依托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浦东新区审计局在审计业务培训方面作出了探索。2015年,上海市审计局将举办“行***事业单位新财务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规范”培训班,邀请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授课。为加强审计机关审计业务培训,今后上海市审计培训中心可建立高校师资库。

二是举办审计业务讲座。近年来,上海市审计局有关审计业务处分别邀请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教师,为审计人员作“资源环境审计研究”、“高校审计研究”、“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等业务讲座,促进提高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业务水平。

三是举办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班。2014年,上海市审计培训中心邀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授,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班学员讲授“内部控制与监督”课程,促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水平。

四是举办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班和参加高级审计师资格评审。上海市审计培训中心每年邀请南京审计学院教授,为本市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前辅导班学员作初、中级审计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和高级审计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受到好评。同时,上海市审计局聘请高校2名教授担任上海市审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二、充分发挥审计实务界的实务优势

上海审计实务界具有较为雄厚的审计力量。截止2014年底,在国家审计方面,除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外,另有上海市审计局和17个区(县)审计局,共有审计人员1 023人;在内部审计方面,全市共有内部审计机构1 626个,配备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5 421人;在社会审计方面,全市共有会计师事务所322家,拥有注册会计师5 830名。审计实务界的不少从业人员毕业于高校审计、会计等专业,努力报效母校是广大审计实务界人员的心愿。审计实务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审计专业在教学、科研、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广阔舞台,努力做审计教育界的坚强后盾,成为审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一)适当参与审计教育活动。高校审计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实战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为审计实务界补充人力资源。审计实务界拥有一大批实务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每年完成审计项目数以万计。他们来自审计一线,掌握审计信息和动态,了解审计实践与需求。审计实务界人员适当参与高校审计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为审计教育注入动力,增添活力。具体参与形式包括审计实务界人员参加高校审计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或担任行业专家,为提高审计教学水平建言献策;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开设研究生讲座,担任研究生暑期学校或论坛师资,传授审计知识和实务技能;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和毕业论文答辩,促进提高审计教育质量。

(二)为高校审计专业教学提供参考资料。审计实务界有着强大的审计法规库、鲜活的审计案例库和有效的审计经验库,可为高校审计专业提供教学参考资料。近几年来,上海市审计局先后编著和公开出版了《审计案例集》、《审计案例选编》;浦东新区审计局先后编著和公开出版了《画说审计》、《审计门诊》、《案说审计》。这些审计出版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供高校审计专业教学参考。

(三)为高校审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高校审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注重实践操作,学以致用,才能学有所成。审计实务界要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审计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在国家审计方面,目前浦东新区审计局、松江区审计局成为其审计专业学生实训基地或实习基地;在内部审计方面,目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审计中心成为其审计专业学生实践基地;在社会审计方面,目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成为其审计专业学生产学研基地或实践基地。通过高校审计专业学生参与审计项目和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现场带教,使高校审计专业学生接触审计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审计技能,为增长才干、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三、充分发挥审计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上海市审计学会是本市审计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主要涉及全市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市审计学会理事会已历经八届,现有个人会员660人,单位会员7个。市审计学会内设学术委员会和秘书处。学术委员会职责是协助秘书处组织、指导研究活动,审定研究成果;学会秘书处具体负责学会日常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审计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审计界“四路大***”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共同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一)加强市审计学会在高校的组织建设。2008年以来,市审计学会已发展高校人员95人为市审计学会个人会员,已吸纳7所高校审计系(学院)为市审计学会单位会员。在市审计学会本届理事会86人中,高校人员9人,占10.5%;在市审计学会本届常务理事会23人中,高校教授3人,占13%;在市审计学会本届学术委员会11人中,高校教授5人,占45.5%。今后要继续大力发展高校中青年教师为市审计学会个人会员,切实加强市审计学会在高校的组织建设,发挥市审计学会的平台作用,为审计教育界加强与审计实务界的联系创造条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审计论文10篇

学习

内控审计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内控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控审计论文,企业内控审计论文范文。(一)内部审计工作停留在审计的最初层次企业内部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工作水平和发挥的作用,反映了我国内部审计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近年来

学习

项目投资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投资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分析论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免费。风险投资的期权特性如果投资项目出现曲线1情况,则可延迟投资;出现曲线3情况,且又满足(为设定的进行项目投资所需的的临界点),则应在当前进行投资。基

学习

企业风险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风险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风险投资问题文献综述范文,项目风险投资论文。(一)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识别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也就是不能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

学习

小额贷款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小额贷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额贷款论文参考文献,农村小额信贷现状论文。从2006年国家开始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以来,全国迄今已有5000多家了,按照市场规律,每个企业都有有他的生命周期,因为经济也有生命周期。小贷公司要想保持

学习

审计实习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实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实习论文,审计实习心得体会。一、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200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学习

项目投资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投资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评估与管理论文选题,项目与投资管理案例分析论文。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设计。限额设计要切实解决技术与经济关系

学习

风险投资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的课堂小论文,项目风险投资论文。一、《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的课程结构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运营资本管理以及股利分配***策管理。为了便

学习

网络信贷论文10篇

阅读(474)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信贷论文10篇,内容包括网络信贷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农村小额信贷现状论文。上文分析了互联网借贷平台信用风险产生的机理,那么如何去度量和控制这种信用风险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与传统的度量模型相比,神经网络更适

学习

投资风险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风险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管理论文题目大全,投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论文题目。

学习

国际风险投资论文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风险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风险投资论文,国外学者关于风险投资论文。1.1国际投资的定义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

学习

爱牙日活动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爱牙日活动总结,内容包括爱牙日活动总结,爱牙日活动心得体会。二、科室内群策群力、精心策划,是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的关键。深圳布吉武警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就如何举办此次活动,多次召开科务会征求科室人员的想法和建议,积极担

学习

民族教育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民族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有关民族教育的课题论文,民族教育论文参考文献示例。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农村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及观察黔东南州属多民族聚居地,以苗族侗族人口为主,苗族人口略多于侗族人口。为了解黔东南地区

学习

商业银行信贷论文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商业银行信贷论文10篇,内容包括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论文2000字,公司信贷期末论文。关于财务危机的概念,国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财务危机不能仅狭义的界定为企业破产,还应包括债券到期不履行,银行透支以及不能支付优先股股利等。

学习

个人投资理财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投资理财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个人理财投资心得论文摘要,个人投资理财论文1000字。1.2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近年来,中国理财产品市场逐步成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市场来,人们越来越希望从这个有点虚拟化的市场分得

学习

内控审计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内控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控审计论文,企业内控审计论文范文。(一)内部审计工作停留在审计的最初层次企业内部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工作水平和发挥的作用,反映了我国内部审计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近年来

学习

项目投资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投资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分析论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范文免费。风险投资的期权特性如果投资项目出现曲线1情况,则可延迟投资;出现曲线3情况,且又满足(为设定的进行项目投资所需的的临界点),则应在当前进行投资。基

学习

企业风险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风险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企业风险投资问题文献综述范文,项目风险投资论文。(一)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的识别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构成。系统风险又称不可分散风险,也就是不能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

学习

小额贷款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小额贷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额贷款论文参考文献,农村小额信贷现状论文。从2006年国家开始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以来,全国迄今已有5000多家了,按照市场规律,每个企业都有有他的生命周期,因为经济也有生命周期。小贷公司要想保持

学习

审计实习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实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实习论文,审计实习心得体会。一、审计模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200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学习

项目投资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投资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评估与管理论文选题,项目与投资管理案例分析论文。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设计。限额设计要切实解决技术与经济关系

学习

风险投资课程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的课堂小论文,项目风险投资论文。一、《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的课程结构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运营资本管理以及股利分配***策管理。为了便

学习

审计师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师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级审计师写论文范文,审计实务专业论文。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以“四大”为首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顺利进驻中国并迅速占据有利位置。资料显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明显以较少的客户获得了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