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审计论文10篇

环境审计论文篇1

(一)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

在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关于环境会计的权威定义。各专家学者所探讨的环境会计,多是针对国外的情况进行介绍和评论。但是,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看法也不够统一,从笔者掌握的外文资料来看,国外将利用货币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的范畴都统称为环境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会计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的消耗进行的计量;因此,也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微观的环境会计主要反映环境问题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其中,环境差别会计事实上是传统会计中处理环境问题的部分,它以货币为单位计量环境问题对公司带来的财务影响;生态会计则是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领域之外的新发展,它以物理单位(例如千克、焦耳等)计量公司对环境造成的生态影响,并进一步划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外部生态会计和其他生态会计三个分支。就此而论,国外的环境会计实际上是一种把生态效应、资源资产、企业环境补偿及其相关财务处理等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体系,与我们一般称谓的财务会计大相径庭。

环境信息披露应当是环境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在于各企业的范围内,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费用、由于环境因素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以及“绿色产品”和“绿色经营”带来的收益等。由于这样的信息一般是用企业的财务数据来表示的,所以也常被称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二)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应当说,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有很多属于宏观性的,比如,国家对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这些投资带来的效果怎样呢?就我国现阶段的管理水平,还很难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可是,在企业范围就不一样了,企业对自身因治理环境的耗费和收益各是多少?对现在和将来的影响怎样?与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又有多大的差距?应当是了如指掌的。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对外披露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与环境会计信息有关的披露还只限于企业范围内,而且主要是上市公司。比如,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其1999年的年度报告中就这样进行了披露:

环保因素的限制:磷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对“三废”进行处理的问题,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公司已陆续投资了199万元、24万元和31万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预计1999年环保投入将达到35万元。目前,公司各项环保指标均已达到了国家标准,并在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合格化工清洁文明工厂。另外,近年国内某些地区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将对公司产品市场带来一定影响。

针对环保因素的限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对后续拟投资的项目,坚决贯彻“三废”治理与生产装置建设“三同时”的原则,即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把“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使环保指标一次性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当然,这样的披露带有用财务数据对环保状况进行总结的因素,与一些西方国家企业披露的信息相比确实“粗”了一些,但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一般是这样的。

(三)搞好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将与环境有关的业务事项专门收集、形成环境会计信息并对外披露,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是极有意义的。即,虽然这样的内容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就此进一步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会对自然环境形成污染,它是否重视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企业属于对社会环境有强污染的企业,它们在怎样防止污染环境?作为这样的上市公司,若不举出与环境有关的财务数据,怎样让社会公众放心?怎样让股民对它投资?作为国家对企业环境的管理,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此等等。

通过这样的分析还可以看出:社会管理机构、投资者(含银行、股民等)等需要企业,特别是处于强污染状况的企业及时提供有效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带有综合性的财务信息,从各方面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约束。这是非常重要、切实可行的。对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环境审计及其必要性分析

(一)环境审计及其特征

按照笔者的理解,环境审计应该是由***的审计人员,按照国家的环保法规与相关规范,对各级***府、企业能够用会计信息反映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鉴证、评价,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

进一步,笔者认为,应当将环境审计的对象分为企业能够用会计信息反映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各级***府能够用会计信息反映的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这首先因为,企业能够用会计数据的方式解释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以这样的财务数据为基础,能够实现对企业环保状况的有效监督。但是,环境审计与环境会计在工作内容方面并不见得就是等同的。具体来说,我国虽然还没有关于环境方面的宏观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但不见得就没有对宏观环境事项进行审计的业务。比如,我国的生态治理工程都是通过财***资金的投入而实施的,对环境资金投入及其使用效果的审计,应当属于宏观环境审计的内容。但我们必须承认,与企业的状况相比,进行对***府部门的环境保护监督,难度要大得多。一是由于一些环保事项刚刚开展(如集中供热、使用无铅汽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城区绿化等),尚没有进行这样监督的实践经验;二是由于各管理机构的工作纵横交错、彼此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三是由于这方面的相关法规未见健全。但笔者要说明的是:既然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审计有此功能,我们就应当开展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努力促使这方面工作的圆满实现。

环境审计论文篇2

1、审阅法

审阅的书面资料一般包括单位管理制度、重要事项会议纪要、项目实施计划、采购招投标材料、合同、各重大事项的申请与批复、财务报表账册等,审计人员需要对其中相关、有用的部分进行取证。

2、实地调研法

通过实地察看建设现场,审计人员可以判断建设进度、财产物资的真实性、相关管理的有效性;与当地工作人员或周边群众交谈,可以获得最感性、真实的答案,有时还能从他们口中获得线索或灵感。实地调研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索取笔录和签名等方式来取得审计证据。

3、访谈法

访谈法包括召开座谈会和进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访谈对象包括被审计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监督单位的人员、受益群众或周边企业等项目利益相关者等。应注意访谈内容须形成书面记录才能作为审计证据,最好还能够有当事人签名确认。运用访谈法时,可以采取一些技巧。如,审计人员对需要了解的问题先设想好几个可能的答案,然后在谈话中根据对方回答的符合程度去评估可靠性和疑点;使用恰当的谈话语气以降低对方的心理防御,获得对方的信任感,从而获得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审计人员也可以互相配合采用黑白脸的战术,给对方施加一定压力,又避免让对方有对抗情绪。

4、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应注意标准化,对同一类型对象的问卷内容应该统一,才能有效统计结果。问卷的问题应以客观选择题为主,设置代表不同程度的选择答案,要求被调查者作出具体、明确的选择。发放的调查问卷应注意要批量化,达到一定数量的结果才具有代表性,确保充分回收,才能保证调查质量。

5、网络信息检索法

网络信息检索法是指通过互联网、***书馆网络、专业数据库等平台查阅相关信息的一种方法。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网络信息来源的可靠性,选取权威平台检索信息。

6、专家咨询法

针对审计人员知识面所不能覆盖的某一领域,需要聘请专家利用其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指定事项进行检测、分析、判断并作出结论。环境项目通常都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评价,例如,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废气检测等等都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和分析技术,不是普通审计人员可以掌握的。实际工作中,可灵活多样的采用各种技术方法,组合应用、相辅相成,以求达到审计目标。

二、环境绩效审计的分析方法

1、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运用数学方式将收集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最后形成定量结论的方法。常用的有:简单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聚类分析等。尤其是环境绩效审计中问卷调查的结果,必须通过统计和分析才能得出定性、定量的结论。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相互联系的两个指标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将实际发生数据与计划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目前实现程度,将同一主体不同时期或不同空间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发展规律和趋势,将同类型的不同主体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被审计主体所处的水平,将实际实施情况与***策法规要求进行比较得出规范程度等。

3、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其他原因,并通过因果***直观、条理分明地表现出来的方法。先将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都列出来,然后通过审计证实哪些因素确实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并分析这些因素中,哪些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其他原因等,最后用因果***清晰表现出来。除了上述三种方法,还可以根据审计实际情况需要,适当运用一些管理学、经济学上的方法,例如投入产出模型法、杜邦分析法、净现值法、量本利分析法、数据分布分析法等。

三、实务应用案例

本文选取一个***府投资的环境项目———广东某城市环境项目作为案例(案例数据经过技术处理),综合阐述绩效审计证据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的应用。

1、项目背景

该项目立项的宗旨是改进和调整区域环保设施服务,从而协助解决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南中国海的环境问题。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人民币30.8亿元,建设期为6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有害废弃物管理中心建设及有害废弃物管理***策研究、城市间环境治理区域合作、水质监测与数据共享等。

2、绩效评价过程

在完成调查准备、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各项指标的评分权重、设定评分标准等环节后,审计组进入绩效评价过程。该项目的一级评价指标包括相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安全性等六大方面。本文分别从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指标中的一个三级指标来举例说明。

(1)经济性分析

经济性分析主要从资金经济性和管理经济性两方面(二级指标)开展,反映资源的节约程度。其中,以三级指标“招标采购合同预算节约率”为例。对该项指标的分析主要采取审阅法和分类统计分析的方法。首先,查阅项目评估文件、年度实施计划、历年审计档案、招标采购合同等资料,分类统计出所有进行招标采购的合同信息。其次,对不同类别的合同分别对其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作出比较。其中有一些设备采购是项目评估文件和项目实施计划中均有详细的资金预算的,例如水质监测与数据共享子项中的“通风、温度控制系统”,在项目实施计划中的成本预算为140万元人民币,实际签订一个合同,合同金额为129万元人民币,比成本预算节约了7.86%的资金。还有一些项目内容的预算没这么具体,例如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中的“现场作业、进场公路土建工程”预算成本为7970万元,实际建设过程中通过招标签订了5个此类合同,金额合计7990万元,比预算成本高了20万元,没有实现节约。按照此方法,对所有招标采购合同进行比较、统计后,得出,264个招标采购合同中,有102个合同(占合同个数总数的38.64%)实现了节约,预算节约率为7.32%,但是其余162个合同(占合同个数总数的61.36%)的实际结算都等于或超过了原计划金额,超出预算8.48%。审计组对该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为中,评分为该指标的满分分值的70%。

(2)效率性分析

效率性分析主要从项目建设执行效率和项目运营效率两方面(二级指标)开展,反映产出与资源的关系。其中,以三级指标“项目征用土地效率”评价指标为例。对该项指标的分析主要采取审阅法、访谈法以及因果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历年审计报告,得知污水处理子项和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均遇到征地困难的问题。然后采取面访负责项目征地相关人员、查阅征地过程形成的文件(如会议纪要、问题汇报、协议)等方法,详细了解征地困难的原因、征地拖延的时长、征地困难造成的后果等。经审计得知,其中污水处理子项在2006年开始征地,正值土地与房屋价格上涨之时,其中一个村庄的居民集体要求更高的补偿金额才愿意搬离。赔偿问题的商议严重拖延了该子项的进度,原本预计4个月内完成,但实际上花了超过1年半的时间。另外,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中,前期对安全填埋场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未能准确判断所选建造地点的地形特征,而后在项目具体设计阶段经过更为详细的测算,土地需求从原来的20公顷增加为33公顷,增加了65%。由于征地规模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征地审批和赔偿商议的难度和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当地***府增加配套资金,而这部分资金又未能及时到位,致使此填埋场的征地效率非常低,也是导致有害废弃物管理子项延迟了1年才开工以及项目最终延期2年才完成的原因之一。可见,项目征用土地效率不理想。审计组对该项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为差,评分为该指标的满分分值的40%。

(3)效果性分析

环境审计论文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审计模式;审计管理

节能减排是***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中央、***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切实把能耗降下来,把排污总量控制住,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的主要审计类型,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已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如何有效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功能,已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应采取的有效模式、实施程序、审计方法及做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对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作尝试性研究。

一、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深刻理解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内涵

合理界定并从理论上把握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内涵,才能科学解决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实践问题。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从而切实解决我国的发展困境。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专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行***和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对环境法律、法规和***策的执行情况,环境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及环境管理的绩效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以促进其全面、有效地履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效益。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审计促进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创建适应实际需求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模式

根据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看,现阶段(包括从现在开始的一段时期)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

模式:

(一)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督促节能减排资金和***策的落实

严格审计财***预算安排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检查分析资金安排使用的合理性、科学性、效益性。

(二)与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相结合,完善各项节约制度和机制

通过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计算各年度企业的费用指标、吨产品耗能指标、收入成本指标、利润变化指标,分析企业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产出情况,审查资金投入产出效果,认真查找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的漏洞,制止铺张浪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合理有效使用财***资金。

(三)与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推进节能减排责任制落实

以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为目标,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在******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把经济责任人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情况、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情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对经济责任人履行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核实,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促使其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履行节能减排工作职责。

(四)与效益审计相结合,促进提高节能减排资金使用效益

将效益审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用效益审计的方式、方法对节能减排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查找影响企业效益的原因,分析能源耗费对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查看是否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生产工艺等原因造成能源耗费过高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建议,促使企业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发展方式,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向耗用能源低、排污少的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促进作用。

(五)与环境保护部门实施联合审计

在我国,从事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府部门主要是国家环保部门,但涉及财***财务收支及其效益的审查事项完全由审计部门负责,而这种财务收支及其效益的评价必然涉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企业经济业务、国家环保部门的业务活动乃至环境保护工作业绩。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在审计内容、方法、指标评价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不仅掌握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而且应熟悉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环保部门对环境专业知识比较精通,审计部门对审计技术比较在行,因此,建立环境保护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联动机制,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无疑是提高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效率和效果的最佳手段。

三、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一)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程序

1.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项目的确定。

审计机构在编制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计划时,利用所收集和掌握的信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评估,选择并最终确定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项目。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项目的立项主要应考虑以下4方面的因素:(1)考虑开展以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节能减

排清洁生产效果为重点的审计和审计调查。(2)考虑对节能减排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对污水处理、工业污染治理、集中供热等***府重点投资项目开展审计调查。(3)考虑强化资源环保审计。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建设资金项目审计和审计调查,对节能、节水、节电等应用工程及水源地保护、排污费、城市环保等专项投入、专项收费进行审计,揭示和制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规范专项收费征缴、管理和使用。(4)考虑适当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和清洁生产审计。适当开展环境绩效审计,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可以找出解决减少废弃物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方案,促使企业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清洁生产。

2.科学制定审计方案。

制定审计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对被审计项目的实施进行组织、计划和指导,确定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计划审计时间和成本,明确和落实审计人员的分工与责任,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在制定节能减排审计方案时,首先,应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其次,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内容与审计方法;再次,科学选择评价依据和标准,慎重评价审计事项。

3.组织实施。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包括2个步骤:(1)收集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评价标准和被审计单位责任机制,考虑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特点进行调查取证。(2)编制、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是连接现场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纽带,与一般财务审计工作底稿相比,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底稿更侧重于对审计发现事项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4.撰写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报告,评价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结果。

节能减排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报告的内容应注重以下两点:(1)报告内容和要素齐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能够满足社会公众了解***府及有关部门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情况及***策方针的执行情况的需要。(2)在真实、合法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和总结。查明问题原因,围绕问题展开分析,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案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决策层和有关部门,纠正偏差,促进与加强整改,使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成果落到实处。

5.建立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后续跟踪制度。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延伸,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应在整改期间进行后续的跟踪审计,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二)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方法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实施过程,就是审计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审计证据,根据审计标准对被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审计结论,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收集审计证据,还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分析评价,都需要运用适当的技术方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除用到常规的审阅法、调查法、观察法及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外,特别要利用外部专家的工作和证据的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审计人员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时,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贯彻系统性原则,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

四、切实做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是审计机关为实现审计目标,对审计活动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目标,提高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审计机关应做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管理。

(一)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计划管理

审计机关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计划管理应注意从3方面进行:1.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机关在编写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计划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审计的全面性,突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重点,使审计能够促进节能减排,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2.有效地利用审计资

源。要根据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实际能力状况,确定如何实施审计。3.对审计计划的编制实施动态和全程管理。审计机关应在审计计划实施过程中,关注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审计环境的变化。必要时,按照规定程序对审计计划做出更新和修改。

(二)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质量控制管理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防范审计风险。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质量控制应当包括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审计人员应当对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质量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三)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审计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审计机关应切实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使审计人员更加适应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1.要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

能。2.要建立健全审计人员的任用机制和考评机制。3.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监督和培训管理。

(四)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成果管理

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成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和应用价值。因此,对审计成果进行管理要做到:1.建立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成果的考核机制。2.建立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问责机制。3.做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成果的应用管理。注重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成果的应用,有助于审计人员更好地理解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目标,能够促进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今后同类审计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环境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审计执业环境问题对策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由于各级***和***府的重视,社会审计的执业环境比以往更为宽松,时代赋予审计的特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执业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这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离开了这一核心,也就丧失了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虽然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的大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探索过程中,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府职能转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们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还未彻底改变,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有所滋长,加上社会上对注册会计师事业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以及在职业内部也未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发展机制,对于一个注册会计师究竟应具备哪些个人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从而赢得公众信任仍不十分清楚,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还处于无序状态,对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能、作用及组织性质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还不够理想,较为混乱,时代赋予审计的特征,不能充分体现。

一、当前审计执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建设面临挑战

1、现行审计实务不能有效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现行审计实务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式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往往不注重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的测试,容易产生审计失败,因为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外,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之外,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企业的性质以及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等方面,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2、国际审计准则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针对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出台了审计风险准则。在起草审计风险准则早期,由于财务舞弊事件的影响,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审计风险准则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2004年12月15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正式实施了4个审计风险准则。并以此为基础,正在全面修订和起草相关准则。

3、经济发展要求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打***门,吸引外资,使经济的发展超越了国界.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4、从审计职业界来看,执业规范体系建设缺乏整体协调性、完整性、前瞻性,执业惩戒缺乏严厉性。我国的执业规范体系建立以后,对审计实务中的新情况、新业务,审计职业界不能根据社会公众需求的变化及环境的变化,适时地修改有关的准则,职业规范建设的滞后性阻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只能凭个人的理解去做,降低了审计的质量。另外,执业规范体系的建设缺乏协调性。***审计准则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三个层次即执业规范指南是对审计具体准则的解释和说明,是审计人员执业时的直接参照。可是到目前为止,具体准则颁布了一批又一批,执业规范指南仍然是第一批的三个。整个执业规范体系的建设缺少整体性、协调性。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的违纪处理缺乏惩罚力度,起不到应有的惩戒作用。只要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因违纪而得到的回报大于他们所受到的处罚,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仍会冒险提供虚假的审计报告。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社会环境不佳

1、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近几年来,虚假会计信息屡禁不止,财务会计造假普遍,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在造假的方式上,也呈现出手法多样、越来越隐蔽的特点,从造假的根源上看,绝大多数造假都是在企业负责人的授意下进行的。这种现状使得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任务开始,就有了一种“到处是陷阱,处处是地雷”的感觉。在调查取证时,审计人员必须考虑应当采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最恰当的审计方法,才能获得最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审计结论,尽可能的把审计风险控制在较低的、可以允许的水平上。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其难度可想而知。

2、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998、1999年,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了全行业的脱钩——改制工作,这项工作虽已结束,但挂靠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却并未完全解决,***府干预、部门分割、不公平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如一些机构仍然在挂靠单位里办公,一些事务所人员仍然住着原挂靠单位分的房子,享受着原挂靠单位的福利,一些***门的领导被聘为事务所的“顾问”,每月拿着数千元的“顾问费”。这种形式上***而实质上不***的现象带来的结果就是地区封锁、委托与受托关系变成了***府部门的行***命令关系、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受到了不应有的干扰,事务所为了取得市场就必须与***府部门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否则就难以生存。

3、委托方与受托方的监督与制约关系失衡。社会审计是受托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机构三者之间应当是相互***的,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失效,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人员,即管理层聘请审计机构审计、监督管理者自己的行为,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管理层来决定,这必然从根本上破坏审计的平衡关系。管理层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掌握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与审计费用标准等内容,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国内有关学者对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被出具过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比未被出具过的更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与聘用事务所不在同一地域的上市公司比聘用事务所在同一地域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ST、PT类公司比非ST、PT类公司更容易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这充分说明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有“购买会计行为”的倾向与动机,接受变更的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很大的执业风险。

4、行业监管不力,职业规范体系仍不完善。目前我国参与对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监管的有审计署、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违纪行为,监管部门主要采取警告、暂停执业、撤销等行***方式,注册会计师及事务所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几乎没有。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注册会计师怀有侥幸心理,纵容了其违法行为,增加了执业风险。在执业规范体系的建设上,尽管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后续教育准则为内容的框架结构,还存在着不足:首先,职业规范体系注重***审计准则的建设(现已颁布实施了42个具体准则与实务公告),轻视其他准则建设(目前仅颁布了基本准则)。如果审计行为缺乏了质量控制,质量就难以保证,忽视职业道德的约束和职业后续教育,审计人员的素质就会下降,审计质量就会下降。近几年出现的审计失败案绝大多数都不是技术问题,恰恰是在质量控制和职业道德上出现了问题,这说明仅仅依赖技术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其次,职业规范体系注重制定,忽视效用。我国目前的执业规范指南仍然是1995年颁布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规范指南》、《审计工作底稿规范指南》、《验资规范指南》。作为审计具体准则的解释和说明,指南的滞后,造成审计准则的效用受到很大影响,审计的执业风险也由此增大。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本身固有的缺陷

受审计成本和审计技术的制约,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对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所有法规的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不能绝对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并且由于标准简式审计报告的容量有限,只能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财务会计法规及是否公允、一贯表达意见。这样,相当一部分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包括***门、税务部门、工商行***管理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行***权力干预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和审计报告的内容就带有了一定的无奈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是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自律性社会团体,它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制约、自我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这一市场中介创造了条件,它是市场经济体系中联系***府和事务所的桥梁。但是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内部机制还不很完善,运作也不很顺畅,且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行***干预,不能代表其成员有效的发展和保护本行业,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性,未能起到应有的行业管理和监督作用。

(四)从审计本质来看,公司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监督与制约关系失衡,从而使审计丧失了最基本的属性——***性。

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特殊委托关系。被审计人即为上市公司,其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管理层,它是替委托人即股东管理公司资产的“人”;而审计机构则是替委托人即股东签证公司管理层业绩的“人”,即二者均是受托人,为同一委托主体——股东服务的。故按照委托理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是“人”监督“人”的过程,是可以保证其公正性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公司治理结构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国有性质为主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对公司经营管理层(以总经理为代表)应有的控制作用,很多公司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重要成员,这样就使“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原本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实质上已简化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委托审计机构对自己进行审计,并且由其决定相关的审计费用等事项,从根本上破坏了委托理论下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审计机构难以保持其公正执业最根本的条件——***性。

二、改善审计执业环境的相关对策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社会环境的完善

1、净化会计行为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追求利益的因素,也有产权不明、***不严、道德低下的因素,因此必须对症下药,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当前信息失真的问题,改善审计执业环境。(1)加大对财务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和***力度,纠正各种形式的“人治”倾向,严格按新《会计法》办事,并把处罚重点放在处理责任个人身上;(2)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3)强化***府监督,建立以财***监督为主体,审计、税务、信贷监督为补充的监督体系,严格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形成监督合力;(4)坚持法制宣传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化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形成有效的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

2、继续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性和风险意识。***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建立一种不受干扰、公平竞争的机制是***性的保证。为此必须从以下各方面入手,提高审计的***性。(1)推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结合当前***府转变职能的工作,进一步理顺事务所、地方注协与***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解决脱钩改制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使事务所能够真正***执业;(2)积极推进执业机构向合伙制转变,加大事务所的执业责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增加注册会计师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压力和动力。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上市公司对事务所的变更行为。针对目前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国有股东缺位导致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必须从完善公司内部结构入手,严格按法律的要求由股东大会行使变更事务所的表决权,并按规定公告变更及合理原因,证监会及交易所应加强对变更事务所的监管与不合理变更的处理。这样才能形成注册会计师健康、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减少上市公司企***以变更事务所胁迫正在对其审计的事务所按其意***进行审计,或变更后寻求能与其合谋的事务所,才能使恪守***、客观、公正原则的注册会计师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和长足发展,改善执业环境,减少执业风险。

4、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执业规范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队伍。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造假行为,首先要不断加大监管的力度,继续制定和完善检查、惩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构建包括与***府部门联手监管、重大业务事项备报、上下联动开展行业互查、公众举报和新闻曝光相结合的社会监督在内的行业监管体系;其次要加大***力度,完善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消除其侥幸心理,降低执业风险;最后,应强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在行业检查、开展培训和后续教育时,应将职业道德作为工作的重点,使业内所有从业人员确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在执业规范体系的建设上,应加快职业道德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后续教育准则的制订与完善,增强其可操作性,使***审计准则能真正落到实处。在队伍建设上,要培养一批具有坚定***治信念、具有强烈风险意识、责任观念,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队伍,为社会审计事业的巩固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法律环境的完善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股权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必要的制约机制、激励机制。急需健全事务所本身的治理结构,鼓励建立合伙制事务所,完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风险防范制度和三级复核制度,推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与同业复核。为了促进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的提高,我们有必要在证券市场上积极引入国外优秀的会计师事务所,借外部之力促进我国会计师行业的进步改革,超常规地提升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中的***性和地位,学习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水平,满足证券市场对高质量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健全的法制环境能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实现基本职能的手段是获取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得出审计结论,表达审计意见。健全的法制环境会鼓励,支持审计人员***行使审计职权,保护审计人员的权益,激发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1、应对现行的《注册会计法》进行修订。1994年实施的《注册会计师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应该从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性、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利益保障机制、处理好对客户保密与披露损害社会利益的关系的角度,加紧修订该法。

环境审计论文篇5

(一)从被审计单位出发的思考和分析

1.被审单位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工作的健全和规范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审计人员对单位的审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为审计对象,比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其他相关资料,这种审计往往是间接的审计,并没有真正去操作执行企业所有会计核算。因此,审计的质量就依赖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如果被审单位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工作不是很健全和规范,存在问题的话,必然会对审计工作带来风险。2.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完善性,经营状况的稳定性是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一个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对单位本身的核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内控制度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的基础,好的内控必然会降低审计风险,而内控执行不力时必然会增加审计风险。另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也会对审计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层次的复杂性与审计难度成正比,同时也与审计风险成正比。

(二)从审计机构出发的思考和分析

1.审计人员的状况。审计工作是由审计人员去具体操作和执行的,很多时候会依赖于审计人员的个人主观判断,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专业水平、经验等都会对审计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则审计风险将会越低。另外,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责任心强的则会降低审计风险。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求审计人员要德才兼备,要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这样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2.审计主体所选择的审计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般的企业都实行了电算化,但是审计工作很多时候是采用抽样的方法。抽样方法的运用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误差。随着发展,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审计人员的取证难度越来越大,审计成本越来越高。审计主体需要去鉴别被审计单位是否利用计算机去人为进行财务造假,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的水平,仅仅有审计专业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还远远不够。

(三)从社会环境出发的思考和分析

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人是社会中的人,我们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必然会对审计人员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审计工作,产生审计风险。另外,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的很多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比如会有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这就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很难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从以上审计风险的成因我们可以看出审计风险的形成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所形成的,所以要想很好地控制审计风险,降低审计风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既要考虑外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又要考虑到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自身情况,在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比如在准备、实施、报告等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降低审计风险。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和完善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在前面成因分析里我们可以看到被审单位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工作的健全和规范是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完善性,经营状况的稳定性是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被审单位的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是内因,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问题。具体的做法有:1.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性。只要是审计工作都必须要具备***性,不论是内部审计还是外部审计,审计***性的一切工作的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都必须保持***性,改变由企业领导人直接领导或受控于某某领导的局面,保持审计工作***性才能真正起到审计的作用。2.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是工作成效的保证,也是工作的灵魂,只有正确的方法,才会有正确的成果,才会有可靠的效率,审计工作也同样。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对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要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同时结合我国的实情,选择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审计工作方法。引进风险管理模式,加强审计风险的管理,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

(二)提高和改进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1.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审计人员的管理对有效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有很大的作用。第一,要不断充实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专业知识对审计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审计工作中离不开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由于时代的发展,审计的知识不断更新,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以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第二,要不断建立健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道德水平才能使审计风险大大降低。第三,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一般都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审计人员仅仅有审计专业知识已显得不够了,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很好地鉴别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进行人为财务造假等问题。同时为了控制审计风险和提高审计效率,运用科学的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也已经是势在必行的。2.转变审计单位的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审计职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审计风险,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人员的责任和审计风险将越来越大,审计单位必须要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更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一方面要降低审计成本,另一方面不可以影响审计质量,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审计单位要引入风险管理模式,审计之前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审计过程中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射你工作后对审计风险进行总结,对所做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环境审计论文篇6

随着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模式,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向自由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机构开始打***门,融入到国际金融体系中,使得商业银行开发新业务的特征逐渐呈现外向化、国际化趋势,使得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审计工作更加突出。为了顺应金融全球化,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款的基础上,加大了开发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力度,对中间金融业务和国际金融业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发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为发展外币业务,往往存在一种只追求业务量的扩张而不重规范的现象,使得外币业务发展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不仅给银行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还给不法分子套取银行资金提供了“机会”。

2在金融环境变化下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必须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建立有效的审计管理监督制度,与时俱进,顺应金融全球化商业银行审计模式的需求。

2.1建立审计公告制度***府相关审计部门应该半年或者一年对商业银行审计的重点和目标,提高商业银行对国家审计重点和标准的认识程度,并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国家审计机构可以不定期对商业银行进行抽查,对发现的审计问题要及时处理,并进行严厉的处罚。每年全国性审计中发生问题以及常见问题和行业性违纪的行为,必须予以公告,给其他商业银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2实施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审计为了改善商业银行审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成立由领导直接推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并得到各级管理层的支持,从而促进信贷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明确目标,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加强整体意识,促进各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此获得全体员工的支持。其次要全面贯彻落实责任制,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另外由内部审计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监督、检查与评价,提高单位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完善信贷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还降低了银行审计工作的难度。

2.3信息化辅助审计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金融环境的变化下,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完善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商业银行可以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用于对各项工作情况的分析,当然要降低计算机编程功能的难度,使其能与普通审计人员的技术和思路相对应。另外,利用信息技术与程序可以对各类业务进行模拟分析,提高银行新业务应用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商业银行还要加强对审计机构在计算机数据上的交流工作,促进审计机构能较好的融入商业银行计算机应用软件中,在提高银行审计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不仅有利于审计机构对银行业务审计的方便性和有效性,还能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弥补审计业务上的缺陷。

3结束语

环境审计论文篇7

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审计署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审计,从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审计项目中涉及到部分的环境保护资金审计事项。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正式将环境审计的职能赋予***府审计部门,明确提出了环境审计的职能,各地方审计机关也陆续成立了相应资源环境审计部门,这是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并且在这一年审计署组织有关人员编写《环境审计》实务丛书以来,开创了我国“环境审计”的新局面。到1999年,环境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重点。2003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各专业审计从资源环境视角开展相关行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2008年审计署明确将资源环境审计列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环境审计获得较快发展,但是目前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开展的几乎是合规性审计,尚未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其次审计人员结构单一,我国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也未全面涉及过环境审计,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另外,相关法律法规准则不完善,理论研究有待提升。

二、新建工业项目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重点

(一)合规性审计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7部环境保护法律,20多部相关法规以及900多条地方性环境法规。在新建工业项目审计中应关注贯彻落实国家***策情况,鉴证项目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新上项目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标准。

(二)项目资金使用审计节能减排资金审计是***府审计机关介入环境审计领域的主要动因和切入点,也是***府审计机关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2014年1月10日审计署“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公告2.7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被违规使用。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各级财***将投入大量的专项拨款资金用于节能减排。在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各项目资金的预算投入情况、项目资金申报审核情况、项目资金管理拨付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效果情况,其中项目资金是否按规定合理预算以及分配,是否专户专款管理,资金有无被挪用或者滞留,此外项目资金的管理和核算方法是否合理,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真实、资金使用效果评价体系是否健全都是审计需要做的工作在审计专项资金上审计部门要特别注意各项资金落实的合规性、科学性、真实性以及及时性。

(三)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运营情况环境审计一是项目节能制度建设情况。包括是否制定和落实有效的节能、节水措施;是否建立了节能计量、统计、考核等制度。二是项目废弃物的生成和排放情况,包括项目是否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已建立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实现废弃物处理后的循环利用,如项目回收利用生产过程的废渣、废料等废弃物情况。

三、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国家治理模式是“法治”,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首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完整。审计中的审计证据是由会计提供的,在对新建工业项目进行节能减排审计时,要求被审计项目提供完整的节能减排会计信息资料,但现阶段还未将节能减排作为会计要素纳入到会计准则中进行核算,导致审计项目难以提供完整的节能减排会计信息资料,给节能减排审计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其次,缺乏统一工作指南和评价标准,使得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环境审计缺乏审计依据和评价标准,增大了审计人员审计风险;对环保资金缺乏具体的界定,影响相应的核算等。再次,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是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性审计,我国目前只对环境审计进行了一些规范,并没有对节能减排审计做出专门的规范。法律依据的缺乏增加了审计的困难程度,不利于企业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全面进展。

(二)环境审计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国家治理包括若干子系统,国家审计只是属于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国家良治的实现不是审计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涉及范围广,涉及到发改、财***、统计、工业、水利、环保等***府部门,对不同方面的审计由不同部门牵头,由于节能减排审计牵涉方方面面,有时需要不同部门通力合作,但部门之前很难协调好相关事务,配合难。另外,不同的审计类型可能都会涉及节能减排方面的内容,容易导致对同一企业或单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审计,就有可能出现审计成本加大、浪费审计资源的情况。

(三)节能减排审计方面专业人才缺乏国家治理的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单个人的工作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素质高低会影响国家治理的实现情况。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成效,任何审计准则都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胜任能力有一定的指引和规定。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审计面广,涉及到火电、钢铁、水泥、污水处理等行业,涉及到能源学、环境学、统计学、社会学、会计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有全面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审计机关大多是财务专业的“单方面”人才,审计人员要么不能全面把握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法规,要么不能全面了解节能减排的考核指标、计算方法、认定标准等。

(四)事后审计模式制约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实施效果“免***系统”理论突出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保障功能,重视事前的预防与事中的控制,但与国家审计重视事后监督的实际属性相悖。目前,我国开展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模式是事后审计,由于事后审计一般是在结账后或经济活动取得成果以后进行的,审计资料齐全,通过审计就能够查明所有已经发生的财***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经过和结果,因而监督作用较明显,但是事后审计的模式决定了审计对财***资金分配的话语权不多,也是专项资金审计常常发现资金管理制度漏洞的原因。

四、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完善建议

(一)完善环境审计法律依据一是加快完善环境立法。审计监督代表国家进行,任何单位不得妨碍。国家各级******府应赋予审计机关更大的处理、处罚权,增强审计机关的***性,同时明确审计机关对企业能源耗费、废弃物管理及相关信息合法性、合理性的检查权,依靠法律的稳定性与强制性,使得环境审计工作能排除来自被审计方的阻挠顺利地开展下去。加大处罚力度,致使被审计企业对象不敢以身试法。二是建立环境会计,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我国目前未建立节能减排企业会计,节能减排的确认缺乏统一的标准,披露的信息比较随意,难以作为审计依据。因此,要完善环境会计制度,将“环境”作为会计要素来核算,建立诸如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等概念,这样环境会计才能给审计人员提供恰当的会计资料,节能减排审计的审计依据才能更加的充分。三是建立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环境审计操作准则有别于现有的审计准则,我国应以ISO14000系列标准为依据来制定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准则,同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节能减排审计的审计责任和范围、审计程序和方法等。

(二)加强部门合作,促进国际交流,借鉴先进的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经验首先,加强部门合作。节能减排审计是影响人民生活、关系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不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审计部门应该与环保部门和能源部门进行合作,加强与***府***、环保、经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资源的共享性,做到一审多用,一审多果不仅可以节约审计成本,还能提升审计效率扩展审计成果。其次,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实行开放性审计,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在国际间的行动协调与配合,促进国际交流。环境问题已经是数个国家共同的问题,仅靠一个国家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各个国家合作行事才能达到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制度规范方面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有必要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借鉴先进节能减排审计规范和手段。

(三)坚持素质建设,实现人本审计针对节能减排审计人员的缺失,除了大力引进熟悉节能减排审计的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这是开展好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培训的方式上,讲授、研讨、案例教学法都是好的方法,另外可以与国际专业协会、国内高校进行合作,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拥有国际化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的高端审计人才。

环境审计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绩效审计;受托责任

中***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适应受托环境责任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的发展观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结果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全球变暖、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然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杨时展先生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在受托责任产生的早期,由保管责任派生出来的履约责任和财务报告责任促使早期的合规性审计和财务审计的产生。之后,受托责任发展到经营和管理责任,可以称为效益责任。而对效益责任履行情况的监察也就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审计由此而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受托环境责任关系,受托环境责任关系的存在与发展是这种环境监督形式形成的客观要求,促进了环境审计的而产生。

(二)企业加强环境管理的需求所决定的

目前来看,我国环境绩效审计依然处于传统的合法性、合规性审计阶段,即财务审计阶段,并没有开展绩效审计。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相关各方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绩效审计来自各方面的需求必然会出现。再加上环境绩效审计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社会效益。环境绩效审计不仅作为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环境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响应***和国家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承担社会责任

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审计角度来讲,审计也需紧跟时代步伐,环境绩效审计也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二、开展环境绩效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审计准则体系

环境审计准则作为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环境审计理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审计准则与环境审计理论各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环境审计的本质。没有建立系统的环境审计准则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中感到无从入手,从而不利于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环境绩效审计也就停滞不前。

(二)环境会计研究滞后制约环境绩效审计的发展

实践中,环境绩效审计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并非属于审计范畴。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多数仅披露与企业有利的正面信息,并不存在要求企业披露有关污染等负面信息的强制规定,仅仅增加几个与环境相关的会计科目,例如在企业的“管理费用”科目下增设“排污费”、“绿化费”类似项目加以核算。更不必说与之相匹配的会计核算制度,准则中对环保资金的界限灵活度太高,没有硬性规定,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保资产、负债的核算;另外有些环保事项是非货币性,计量上存在难度,因为目前按照推算产生的数据可靠性不高,故难以作为审计依据。因此,要想顺利进行环境绩效审计,制定标准的环境会计准则是必要的。

(三)与相关学科融合度不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环境绩效审计对环境专业技术有较高要求,这些专业并不限于环境学,还涉及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只有了解以上相关学科的人员,才能得到企业经济活动中有价值的环境数据,从而对企业中的环境事项进行科学评价。当前,我国审计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人员队伍知识面较窄,这样就造成审计行业信息不对称,影响环境绩效的鉴证过程,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也无法保证。

三、对策

(一)积极吸收相关学科有用成果,丰富环境绩效审计研究方法

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的丰富与完善,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绩效审计方法外,要灵活吸收相关学科如环境学、统计学等学科的逻辑分析方法。即使环境绩效审计综合性较高,但环境绩效审计在目的、内容、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研究方法在选择与借鉴上的有限性。任何由其他学科借鉴而来的方法,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其是否真正与环境绩效审计目标与企业所处环境相适应。

(二)完善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我国需积极开展环境会计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力求解决诸如确认、计量等基本理论问题,把企业经济活动中涉及的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效益加以确认、披露,建立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制订统一的环境会计报告准则,最终为环境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提供充分可靠的信息。另一方面,我国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完善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提高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水平,促其与审计实务相结合。

(三)提高环境绩效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首先,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应增加诸如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等课程,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符合当前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其次,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的形式,补充和更新其环境审计有关的知识。另外,企业管理者应重视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以增强审计人员更新知识体系的动力。

四、结论

要想实现“美丽中国”,需要各行各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从审计角度上来讲,企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综合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分析会计事务的合理性,切实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审计制度的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利用的帕累托最优,促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课题组.国外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第1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环境审计论文篇9

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自21 世纪初期才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在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 2002) 率先研究了***府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及实施的技术方法,把***府环境审计的产生主要归于外部条件。张以宽( 2003) 教授提出了审计环境应由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和文化环境四个部分组成的观点。姜毅( 2003) 从***治、经济、法律、科技、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研究了各项审计环境的影响,认为环境审计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发展。刘志***( 2006) 指出构成环境审计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审计环境的正面影响因素和反面影响因素,认为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及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资源状况急剧恶化也会成为促进或刺激环境审计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与其他环境审计理论要素的研究相比,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较注重环境审计环境的重要性及构成要素的研究,而对资源审计与环境审计环境的整合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具体影响关注不够。即使有些成果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环境审计环境的构成要素,但对各要素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对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要素结构与理论定位进行审视,对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具体影响及优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审计环境的二维透视: 要素结构与理论定位

( 一)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构成

1.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内涵

界定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既应考虑资源环境审计的外部因素,也应考虑其的内部因素。从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发展,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来看,外部的经济增长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社会发展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与社会承受度,以及国家治理与***治文明要求下生态文明、法制文明的等的外部环境是其主要推动因素和影响方面。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是促进资源环境审计产生、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开展、影响资源环境审计质量、决定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利用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2. 要素构成

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治环境等要素。经济环境是指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基本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制度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所有***策、法律、法规及其他依据的总称。主要包括: 资源环境保护***策; 法令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审计法规等; 有关环境保护的惩罚性措施、奖励性措施; 有关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相关规定; 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如资源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生态环境通常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森林、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重点物种、水资源等生态系统。社会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生态文明理念及社会关注度等因素。***治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治体制以及对地方***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

( 二) 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合理定位

1.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具有可认知性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环境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人们借助于一定的方法,通过对资源环境审计外部因素分析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它能为审计人员及社会公众所认知。

2.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资源环境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资源环境审计是一个大系统,包含了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如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依据审计环境等。从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本身来说,它也是一个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联的综合系统。其中,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是资源环境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其审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基础

研究审计环境是为了使审计目标与其相适应,使审计的发展与它所处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活动也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修正。以资源环境审计有关环境为基础进行研究,不但能使理论保持适用性,而且能使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无论是资源环境审计理论、还是资源环境审计实践,都应以资源环境审计环境为基础展开。

三、审计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影响

( 一) 对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

1. 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涵盖***治、经济、制度、社会、生态等多个因素,但又不拘泥于这些环境因素。如此众多的环境要素所涉及的学科是多样化的,既涉及法学、社会学、***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又涉及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如何使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其环境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与法学、社会学、***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

2. 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应用理论的深入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在2013 年5 月份的中央***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在这种环境下,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如何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建立与目前经济、***治、组织内部等环境相适应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需要我们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应用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强化资源环境审计目标、主体、依据、业务范围和审计事项、方法、环境责任审计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3. 推动国际资源环境审计研究向纵深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50 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如何使中国的资源环境审计真正融入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明确国际资源环境审计的学科定位,并对国际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审计技术、未来趋势搞清楚。

( 二) 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1. 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近10 年,我国的GDP 增长率保持了7. 5%以上的高增长,而经济增长的粗放型、资源依赖型与环境消耗型特征使生态、资源与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经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环境污染的加大与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应增长。根据环境染污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曲线,发达国家通常在人均GDP 达800010000 万美元时出现环境拐点,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5000 美元时环境就开始好转了( 於方、蒋洪强、王金南,2004) 。到2011 年,我国人均GDP 达到5500 美元,应当出现环境污染的拐点,即使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以每年7. 5%的GDP 增长率和目前的人口增长比率和汇率,到2016 年我国人均GDP 将超过8000 美元,也应出现拐点。然而,根据渠慎宁、杨丹辉( 2011) 的测算,不加干预情况下,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的拐点大致出现在2023 年前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究其根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遵循传统国民经济核算模式以及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环境经济核算与评价,这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严重失衡。现实状况要求我国需要大力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以审计推动环境治理,通过其监督、评价、信息公开、宏观调控等职能,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使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出现。

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审计关注对象较多。涉及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划、实施,中央与地方的产业***策,矿产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活动,地方***府负责人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府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与治理; 区域污染( 如海洋、河流) 与大气污染的治理,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交通运输部门、能源供给部门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供给行为; 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重点物种等生态方面的等。受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多样化影响,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促使审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具体包括审计、会计、环境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统计、环境工程技术等。

2. ***治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Thompson 和Wilson ( 1994) 指出,在过去,环境审计的主要驱动力是担心被起诉和满足监管方的要求。环境审计被视为组织为识别和减少负债的一项活动。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增加和环境治理成本的加大,环境审计的驱动力增加,***府、机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等都对环境审计给予了不同的关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提到,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应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该规定仍然是以经济责任为主,并未细化环境责任的内容。这样,可能导致***府主要负责人难以重视资源环境审计、企业领导在配合资源环境审计中产生道德风险,使资源环境审计难以向纵深发展。

另外,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同样受到我国***治体制的影响,如审计机关实行同级***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双重领导模式,导致审计在组织、经济和人事的配置方面都依附于***府,可能削弱资源环境审计的***性和权威性; 现行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模式,使***府审计编制极为有限,导致审计机关在安排繁重的资源环境审计任务时左右为难。

3. 社会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多。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公众进一步警醒,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以某公司对北京市2013 年第四季度热点问题的调查为例,污染问题已成为北京市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提及率59. 05%,较上季度提高了近13 个百分点。与2013 年第三季度相比,污染问题从第4 位升至第1 位。

面对人类的日益觉醒,Stanwick ( 2001) 认为,环境审计的角色在过去二十年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开始认识到环境审计可以帮助他们管理环境风险。随着社会公众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逐步关注,无形中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在确立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任务时,主动向社会公众关注的方向发展。如审计署2009 年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而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1995 至2012 年期间所进行的7 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得到积极发展。

4. 制度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尚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立法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评价的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等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环境会计与财务制度和资源环境审计的专门法规; 很多被用于资源环境审计依据的法规并非为资源环境审计而制定,也很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专门对资源环境审计事项进行规范。这就客观地导致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因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只能以资源环境资金审计为主,即使是加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但还没有全面提升到绩效审计的层面。统一规范的审计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缺乏,不仅导致审计尺度的不一致,审计依据及评价意见的权威性不强,还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由于缺乏上述评价体系与标准及相关的操作指南,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控制也比较难,很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四、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核算体系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压缩过剩产能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支持退出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转型发展,降低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及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克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同时,国家***可会同国家统计局、环保部、国土部、***共同构建绿色GDP 核算框架,为建立和完善地方***府绩效考核机制和资源环境审计监督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 二) 改革审计模式以及对地方***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

为增强资源环境审计***性,建立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 在人员配备方面,中央与地方编制委员会可适当扩大人员编制,以减缓审计编制与审计任务不相匹配的问题。同时,为弥补审计人员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审计、评价存在人员或技能不足的困难,可建立资源环境专家库,吸收资源环境专家参与审计。修改完善《******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2010 年12 月) ,明确企业、***府******领导人的具体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及相关处罚的具体规定,同时改革对地方***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弱化对传统GDP 的评价考核,强化对资源环境保护指标的考核,建立终身追踪问责制度,在官员调任后仍能追究其执***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以提高***府主要负责人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

( 三) 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依据,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的良性发展

研究表明,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理念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颜杰,2004) 。为此,需要借助***府教育机构和宣传部门的推动,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培养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立法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现有资源环境审计依据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单独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未来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应涵盖资源环境财务审计、资源环境绩效审计、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范围和事项,可分为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内部资源环境审计准则、社会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对于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建议由***牵头,与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共同探讨在我国建立与西方国家相似的宏观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和企业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

环境审计论文篇10

[关键词]环境审计;环境治理;法律监管;内部审计

一、 引言

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这导致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并导致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极端性气候变化频发等不利后果,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多次出现环境公害事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能否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有效的环境管理系统是减少环境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受到世界各国(地区)、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各类企业、非营利组织的关注。许多国际或区域性组织及相关的国家和地区都已了环境审计指南。从实践来看,在西方国家,环境审计在***府部门、私营组织当中均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1992年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府环境审计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各类私营组织中,内部环境审计更是发展迅猛。1991年一项对75家加拿大私营公司的调查表明,有57家制定了环境审计计划[1]。1992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236家制造业、公用事业、天然产业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有许多公司实施了内部环境审计,其中对环境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33%,对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及相关的报告要求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40%,对内部环境***策与程序的遵循性进行审计的公司达到58%[2]。

1983年以来,我国***府审计机关不断探索***府环境审计工作,并且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的日益加大,我国***府环境审计实务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创新。但是,客观地说,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无论是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目标,还是审计方法,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人们对于环境审计的含义、内容、目标等问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识。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以及“低碳经济”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有必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审计工作,尤其是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工作,以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提升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理论界进一步加强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由于国外环境审计发展相对成熟,有关理论研究也较为深入,本文将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以期对我国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有所帮助。

二、 国外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回顾

鉴于环境审计的重要性,许多国际组织都对其进行了研究,并了相关的指引、规范。这些指引和规范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国家和地区环境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限于篇幅,本文只回顾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

国外学者对环境审计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一) 环境审计的基本概念

环境审计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许多学者对环境审计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

1. 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tomlinson(汤姆林森)等对环境审计的七种定义进行了探讨。这七种定义包括eiseis是指环境影响报告。草案复核或审计、决策点审计、执行审计、绩效审计、项目影响审计、预测技术审计、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程序审计,它们分别代表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环节和内容进行的审计[3]。thomson(汤姆森)等认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系统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环境审计管理层可以确定组织的环境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对遵循监管要求和内部***策提供充分保证。简言之,环境审计是一种自我评估程序,组织借助环境审计可以确定其是否达到法律和内部环境目标的要求。一般而言,环境审计是对公司、机构和***府的管理系统、***策、实务进行的系统、定期评估,其目的在于确定组织是怎样影响环境以及消耗资源的;环境审计还包括其后的调整或纠正行动[1,4]。lightbody(莱特博迪)则认为,环境审计包括广泛意义上的环境评价与复核[5]。此外,natu(纳特)等学者也探讨了环境审计的定义[68]。总的来说,现有文献中关于环境审计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环境审计看成是一种有用的环境管理工具。

2. 关于环境审计的目的。一些学者讨论了环境审计的目的,如boivin(博伊文)等认为,环境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公司对有关法律规章的遵循以及公司的经营与业绩,并确定组织的风险。环境审计还有助于开发旨在减轻环境风险的弥补性计划[9]。

3. 关于环境审计的内容与种类。汤姆森等认为,环境审计可分为遵循审计、环境管理系统审计、交易审计、处理、储存和处置设备审计、污染防范审计、环境负债审计、产品审计[4,7,10]等。thompson(汤普森)等则认为,环境审计不仅仅限于设备审计、废料审计、财产转让审计,所有的环境审计都应当包含以下四个基本要素:验证公司对有关监管要求的遵循性;验证公司对行业标准的遵循性;评价日常环境事项的管理情况;提出纠正已识别缺陷的行动计划[1,8]。由此可见,对于环境审计的内容与种类,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

4. 环境审计的动力与发展趋势。汤普森等指出,在过去,环境审计的主要驱动力量是对诉讼的担心以及监管部门的要求。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提高以及环境治理成本的提高,环境审计的动力发生了变化,信贷机构、董事会、行业组织、***府、投资者、会计职业团体均已成为环境审计的驱动力量。他们认为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强调环境审计的标准化;越来越强调审计师的教育与资格认证;有越来越多的来自环境科学、工程、管理或会计领域的人从事环境审计工作[1]。black(布莱克)认为,传统的环境审计关注法律规章的遵循,但当环境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它应更多地关注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他提出环境审计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转变:(1) 更广泛的审计。环境审计除了关注遵循性外,还要评价组织环境系统的有效性,环境审计师应当识别影响环境的流程点、衡量环境损害的可能性、减轻环境风险。(2) 整合化的环境审计。环境审计师应当融入组织的整个业务,从而对业务循环产生直接的影响。(3) 涉及面更广。环境风险存在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组织中的所有经营人员都对环境审计负有责任。(4) 环境审计人员应当进行统一认证。(5) 环境审计与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合并[11]。

(二) 有关环境审计主体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环境审计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问题。

1. 注册会计师参与环境审计的问题。注册会计师传统上更多地关注财务审计,当环境审计出现以后,注册会计师是否应当介入以及如何介入呢?一些学者对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表明,尽管会计职业界将环境审计市场作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但很少能够取得成功,目前的环境审计业务仍然主要由非会计师完成。tozer(托泽)等的调查表明,多数的环境审计业务主要是由具有民用与工业工程、生物与化学技能和知识的人士所完成,被调查者没有雇用会计师从事环境审计工作[5,12]。汤姆森等也指出,在美国,多数的环境审计团队,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均主要由科学家和工程专家组成[4,1314]。莱特博迪对新西兰的调查表明,进入21世纪后,参与环境审计的财务审计师的数量在增加,但多数的财务审计师仍然没有从事环境审计业务,这或许是由于他们并没有从事环境审计业务的需求,或许是由于他们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15]。不过,zbirecikli(奥兹伯斯克利)认为,环境问题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长期财务安全产生显著影响,这促使会计和审计职业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他认为,在1970年—1989年期间,环境审计与报告主要关注法律的遵循性。此时,环境审计与会计工作是由组织以外的非会计领域的人员来完成的。而到了1990年—2000年,环境审计与报告成为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其目标是管理层为了确定组织的环境控制系统是否能够为遵循相关的监管要求和内部***策提供充分的保证。此时,注册会计师介入环境审计与报告活动[16]。moor(穆尔)等则从环境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注册会计师参与环境审计,可以对环境管理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可以与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对企业的流程及其对环境的后果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评价,从而实施全面审计[8]。那么,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进入环境审计业务领域或者说在环境审计中发挥更大作用呢?dixon(狄克逊)等认为,阻碍财务审计师在环境审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因素是审计师自身的素质以及公司对环境报告缺乏需求。他们进而提出,财务审计师要想在环境审计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改革会计教育,职业界应当就环境会计与报告以及环境报告的鉴证相关的指南[17]。穆尔等也认为,现实中注册会计师不愿意从事环境审计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环境审计的公认准则[8]。莱特博迪则认为,会计师可以利用其专业技能来推进审计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培训[5]。power(鲍尔)讨论了注册会计师进入环境审计领域的战略问题[18]。

  2.内部审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tucker(塔克)等认为,应当重新考虑内部审计师的作用。这是因为,环境管理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审计环境系统以及评估环境风险敞口、计量环境负债,这为具有会计背景的内部审计师提供了机会。内部审计师应当接受相关培训,以便在环境审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19]。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和组织探讨了环境审计师的能力框架及教育问题。例如,他们提出采用问卷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审计技术,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20]。加拿大环境审计协会则提出了注册环境可持续预测管理审计师的技能与知识框架。

(三) 公司及地区环境审计***策选择

在许多国家,环境审计是公司的自愿行为。那么,为什么有的公司会自愿进行环境审计,而有的公司却不愿意进行环境审计呢?或者说,影响公司环境审计决策的因素有哪些?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elliott(雅利安)等研究了法律监管对公司环境审计的影响。他们认为,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公司更可能实施环境审计,但研究结果并未支持这一假说。对此,他们认为,其原因在于这些公司可能并不认为环境问题是多大的问题或者是并未从战略层次来处理环境问题。此外,环境审计的成本也可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1]。kolk(科尔科)等的研究发现,公司是否对其社会环境报告进行审计受到治理理念和法律环境的显著影响,审计社会环境报告可以看成是对所在国家较弱的制度的弥补机制[22]。mishra(米什拉)等的分析表明,监管部门评估公司环境报告的能力越强,公司越有动力进行环境遵循性审计。此外,当自我检查环境问题的收益提高时,公司在其战略当中纳入环境遵循审计的可能性也将会随之提高[23]。

bae(贝尔)等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实施环境审计,并且组织的行业特征会对其是否实施环境审计的决策产生影响[24]。gabel(加贝尔)等研究了管理层激励对环境审计的影响,并发现环境审计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将会影响到管理层对传统业务和环境审计两方面的时间分配决策[25]。他们进一步研究了环境审计对管理层激励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实施环境审计以后,最优工资的范围应当比未实施环境审计之时更大,实施环境审计的决策和预期工资的高低取决于人的预防性动机是否超过其对风险的厌恶。在现有管理系统中加入环境审计将会促使管理层更加关注环境问题,恰当地设计环境审计可以实现对环境和其他问题的关注之间的平衡[26]。darnall(达纳尔)等发现,组织对环境审计的不同利用***策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影响的差异有关[27]。

此外,stafford(斯塔福德)对美国不同州在环境审计***策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治关系以及州与联邦***府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环境立法与自我监管***策最主要的因素[28]。

(四) 环境审计的成本与收益

制订环境审计计划必须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审计的收益、成本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kass(卡斯)等指出,环境审计有很多好处,例如,它可以使公司更易于融资、发行证券,自愿实施环境审计还可以使公司改进环境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公司的声誉[29]。stanwick(斯坦尼克)等认为,环境审计的收益包括多个方面:它可以促使公司遵循相关的法律规章;减轻公司管理者潜在的法律责任;可以减少***府的检查和处罚;更容易获得***府订单;可以使公司的标准计量面向环境,从环境审计中获得的信息有助于公司制订经营计划;可以使公司避免环境危机和突发事件;可以使公司在利益相关者面前建立起正面的形象[7]。穆尔等则指出,环境审计最主要的收益在于之后的纠正行动可以降低公司的环境风险[8]。汤普森等指出,环境审计和环境影响评价所收集的公司层面的信息可以作为地区或者国家层面环境状况报告和新国民账户体系的基础[1]。还有一些学者对环境审计的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对德国公司的研究发现,emasemas是指允许工业企业自愿参加生态管理和审计联合体系的规则。不仅对环境流程和组织革新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产品的革新活动具有积极影响。这一影响取决于特定的内外部因素,如在价值链中的位置、研发部门的参与等[30]。他们还认为环境管理系统对环境流程革新具有积极影响,环境报告促进了技术性环境革新的普及[31]。

但学者们也认识到,环境审计在产生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成本。环境审计的成本不仅包括支付给审计师的费用,还包括许多潜在的经济或非经济的损失。他们指出,公司实施环境审计的障碍包括:审计成本、对管理层绩效评价的影响的担心、对潜在的法律问题的担心、对负面宣传的担心、审计收益的不确定性、不愿意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现有环境绩效已经感到满意[1]。

与环境审计成本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环境审计可能产生的法律诉讼问题以及是否需要给予环境审计一定的豁免权以鼓励公司实施环境审计。kass(卡斯)等指出,环境审计不仅需要花费成本,而且会涉及公司过去和现在的许多秘密信息,许多公司的董事和高管担心环境审计会成为用来对付他们的一种手段。他们进而提出一个问题,环境审计通常需要披露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或者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要求来处理废物的情况。如果公司报告这些情况并进行调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其最初的违反相关规定或者未能尽早报告危险物排放的行为是否可以免受民事或刑事诉讼呢?他们认为,除非环境审计可以享受一定的豁免权,否则环境审计很可能会导致针对公司或其雇员的处罚,而且,第三方也会根据环境审计所披露的信息提出成本补偿或损害赔偿的要求。不过,他们认为,对环境审计给予一定的豁免权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问题是不可能的。即便是给予豁免权,也不可能保护自愿披露给第三方的审计信息。尽管缺乏豁免权,公司还是有许多理由来进行环境审计,例如,债权人、潜在的客户以及证券法中的披露规则都可能要求环境审计[29]。stensvaag(斯腾维格)则从法律角度对环境审计豁免权问题进行了分析[32]。lang(兰)分析了公司在环境审计方面所面临的立法、监管和司法上的两难困境后指出,采用覆盖整个公司的遵循性审计计划以确保其善意地遵循了环境规章并表明其确实注意到可能的环境影响,可能是一种稳健的***策[33]。lyon(莱昂)的分析表明,非***府组织对公司的漂绿所谓漂绿(greenwash),是指公司选择性地披露环境或社会绩效方面的正面信息,而不充分披露这方面的负面信息。行为进行惩罚,将会诱使公司更少地(而不是更多地)披露环境业绩;要想促使公司充分披露其环境信息,就应当鼓励公司建立环境管理系统的公共***策,而不是实施惩罚制度[34]。

(五) 关于环境审计规则与立法的研究

hillary(希拉里)对欧盟emas的产生过程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3536]。hepler(赫普勒)对美国***的“环境评价与管理”指引、美国环境保护署的“联邦设施环境审计草案”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系统审计”这三个环境审计工具进行了比较[37]。cahill(卡希尔)则对环境审计可以采用的权威性依据(准则)作了系统归纳[38]。

  一些学者通过对环境审计师的访谈研究了相关规则的具体实施情况。如collison(科利森)对英国财务审计师进行访谈后发现,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审计师关注环境问题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环境审计指南[39]。ammenberg(阿门博格)等对13位来自9个注册会计师团体的瑞典审计师进行访谈后发现,审计师们对iso14001有关核心条款的理解存在差异。在瑞典公司中,环境管理系统与产品之间的关联是相当小的,产品很少会被看成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因而很少被纳入环境管理系统的范围,环境管理系统主要关注场所。但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在开发产品时应当考虑某些环境因素[4041]。

(六) 环境审计程序和技术方法的研究

perry(佩里)等阐述了如何运用环境审计对爱达荷州的水质量管理计划进行全面评估[42]。博伊文等对公司环境审计计划的制订、审计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具体阐述[9]。natu(纳特)等也都对环境审计的步骤进行了探讨[67,10,4344]。穆尔则对传统财务报表审计与环境审计的步骤进行了比较[8]。diamantis(迪亚曼蒂斯)分析了在实施环境审计时如何选择适当的环境指标的程序[45]。此外,有许多学者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环境审计中的环境评估技术方法进行了介绍。

(七) 有关环境审计具体应用的研究

一些学者结合相关案例介绍了环境审计的具体应用,如visvanathan(维斯范纳)等介绍了一家中等规模的泰国食品厂实施综合环境审计以实现清洁生产的情况[46]。

由于不同行业、部门的活动有较大差异,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所使用的环境规章也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部门、行业实施环境审计的内容和目标各异。为此,一些学者就医院、大学、服务业等一些特殊行业或部门实施环境审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八) 国别研究

一些学者对相关国家实施环境审计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他们回顾了美国和英国环境审计的相关技术和案例,介绍了墨西哥和印度实施环境审计的情况[4750]。

三、 总结与评论

(一) 国外相关研究的特点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外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总结起来,相关研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 研究主题的多样化。国外的环境审计研究不仅涉及环境审计的基本概念,而且涉及环境审计***策选择、环境审计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环境审计立法与准则、环境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具体应用等。从所研究的环境审计主体来看,相关研究既涉及***府环境审计,也涉及企业内部环境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对环境审计的介入问题;从所研究的环境审计的对象来讲,相关研究既包括区域性或群落的环境审计问题,也包括企业、***府部门、医院、大学等微观主体内部的环境审计问题。

2.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国外的环境审计研究在方法上基本做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规范研究中,既有运用环境经济学、公共选择、法学、审计学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也有运用数理模型进行推演、证明;实证研究中,既有建立在问卷调查或档案数据基础上的经验研究,也有实地研究、案例研究,尤其是有大量关于环境审计程序和方法的案例研究。

3. 企业微观环境审计是重点。尽管也有一些组织和学者关注***府环境审计问题(包括区域环境审计以及***府对微观组织环境问题实施的审计),但总的来说,国外多数研究都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审计问题,这实际上反映出国外环境审计已经由外部强制式审计发展为强制式审计与自愿式审计并重。事实上,环境审计的深入发展必须依靠众多微观市场主体,尤其是众多企业。此外,由于国外环境审计实务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对环境法规的遵循性和财务报表中环境事项的处理和披露,国外研究对环境绩效审计、遵循性审计、环境财务审计均有所涉及,这与我国多数研究立足于***府环境审计且主要关注遵循性审计有着明显的不同。

4. 强调应用理论。尽管国外研究也会涉及环境审计的概念、目标、内容、种类等基本理论问题,但很少会专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且这些研究大多发表在行业性刊物上而较少发表在学术刊物上。尤其是,国外学者一般不会对环境审计假设、对象、职能这些抽象性问题进行探讨。相比而言,他们更关注环境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等应用理论,或者是对环境审计的成本效益、自愿性环境审计***策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实证研究,这与我国现有环境审计研究主要关注基本理论有着较大差别。

(二) 国外相关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关于环境审计的研究已经相当多,尤其是在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方面涌现出大量成果,这些研究对我国尽快了解和应用环境审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总的来看,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均存在不足,概念辨析和介绍性的文章仍占有较大比重,这与我国环境审计实务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2008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2012年初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这就要求理论界必须进一步加强环境审计理论研究,为我国环境审计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应从以下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研究成果,加强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

1. 加强对企业环境审计的研究。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以***府环境审计为主,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由***府审计部门实施的外部环境审计问题,较少涉及企业及其他微观主体的内部环境审计问题,尤其是对于内部环境审计的动因、成本与效益、方法、指标、组织、内容等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微观主体内部的自愿性环境审计对于整个社会加强环境管理、实现科学发展更为关键。因此,学者在继续对***府环境审计(包括区域性环境审计和***府投资项目环境审计)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企业环境审计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包括企业环境审计***策选择的影响因素、企业实施环境审计的动因与障碍、企业自愿环境审计及信息披露的责任豁免、企业环境审计***策实施的成本与效益、内部环境效益审计的理论与方法等。

2. 加强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我国现有的环境审计研究多为规范分析,缺乏对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现状和问题的调查以及关于环境审计应用实践的深层次案例分析,经验研究也很缺乏。因此,学者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建模、案例分析、实地研究、问卷调查、经验分析、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环境审计相关理论和实务问题展开研究。

3. 在关注基本理论的同时加强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对环境审计的概念、理论基础、对象、职能、目的、目标、种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总的来说,相关研究仍处于松散的状态,并没有构建起一个整体的理论框架。因此,我们认为,学者们应当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一个内部概念一致、可以指导环境审计实践的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对短期内不能达成一致的抽象性理论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从而集中力量,加强对环境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以构建起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体系。当前,学者们尤其要研究在我国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框架之下如何实施环境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绩效审计。此外,学者们也要加强对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开与运用、环境审计的信息基础、环境审计准则等问题的研究。

4. 加强对环境审计师能力框架的研究。专业胜任的环境审计师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环境审计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需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环境审计实务对审计师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进而构建出我国环境审计师的知识与能力框架,并探索环境审计师的教育与资格认证问题,从而解决我国环境审计的人才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thompson d, wilson m j. environmental audit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4, 18(4): 60561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环境审计论文10篇

学习

初中数学师德考核模板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数学师德考核模板,内容包括初中数学师德考核个人总结,小学数学老师师德考核范文。每次参加大型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培训时,专家们都会给思想品德教师讲到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顺序,依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

学习

风险投资分析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论文思路怎么写,项目风险投资论文。1.技术风险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复杂性,很难预测研究成果向工业化生产与新产品转化过程中成功的概率,这是高科技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源。技术风险的

学习

财务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财务论文,财务软件论文。

学习

生物技术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技术论文,内容包括生物技术论文参考文献,食品生物技术论文。(1)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我国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抗逆作物育种、品质改良育种和固氮育种等。例如在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

学习

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大学生贷款论文范文。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推出余额宝这一业务,余额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内,既可以随时用于余额宝消费、付款等支出,同时也能够购买货币贷款投资收益,

学习

爱国卫生半年工作总结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卫生半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税务局爱国卫生活动月工作总结,爱国卫生工作汇报精选多篇。积极当好参谋助手,筹划当前、规划未来,制订了具体方案、进行任务分解等,积极为县委、县***府全面安排部署全县爱国卫生工作出谋划策。1

学习

项目投资决策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投资决策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评估论文选题,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论文。无论对于***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

学习

网贷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网贷论文10篇,内容包括谈谈对网贷的认识论文,网贷论文。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世界第一家Zopa网贷平台的出现开始了互联网化的小额贷款历程,我国P2P网络借贷借鉴国外P2P平台模式应运而生。我国P2P网络借贷经历了试水到蓬勃

学习

投资风险分析论文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风险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风险分析论文,投资风险分析报告范文。1.技术风险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复杂性,很难预测研究成果向工业化生产与新产品转化过程中成功的概率,这是高科技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源。技术风险的具

学习

外部审计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外部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外部审计方向,外部审计论文。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

学习

残疾人社会扶贫模板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残疾人社会扶贫模板,内容包括残疾人扶贫日志范文,残疾人扶贫计划书。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

学习

审计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论文发表期刊,审计的产生及发展主题论文。根据以上定义,结合学校的特点,学校风险管理是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力资源,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具体包括对运

学习

投资审计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项目审计技巧论文,投资审计实训心得。一、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工程项目建设有严格的管理程序,建设程序的依次履行是工程建设逐步完成的过程,该过程一般可分为项目立项(编制估算)、初步设计(编制

学习

春节前工作安排模板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前工作安排模板,内容包括春节工作安排通知范文,春节前工作安排计划表。二、外地办事处的同事请于20xx年2月12日晚,回总部,参加2月13日关于“20xx年年终总结大会”。三、请各部门、各办事处在假前,认真做好安全检查和清洁扫

学习

风险投资分析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论文思路怎么写,项目风险投资论文。1.技术风险由于高新技术开发研究的复杂性,很难预测研究成果向工业化生产与新产品转化过程中成功的概率,这是高科技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来源。技术风险的

学习

财务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财务论文,财务软件论文。

学习

生物技术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技术论文,内容包括生物技术论文参考文献,食品生物技术论文。(1)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我国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抗逆作物育种、品质改良育种和固氮育种等。例如在转基因水稻新品种培育、

学习

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网络贷款论文,大学生贷款论文范文。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推出余额宝这一业务,余额宝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内,既可以随时用于余额宝消费、付款等支出,同时也能够购买货币贷款投资收益,

学习

项目投资决策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投资决策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投资评估论文选题,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论文。无论对于***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

学习

信贷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信贷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村小额信贷现状论文,信贷论文100个题目。是企业贷款准入的门槛,也是符合信贷***策合法取得贷款的前提。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组织架构,集团客户,采取何种授信方式等,即企业的性质分析和企业准入的标准。

学习

审计环境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环境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文答辩有关环境审计探析,环境审计论文选题。环境信息披露应当是环境会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在于各企业的范围内,主要是针对企业的环境状况而披露的治理环境的

学习

投资理财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理财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投资与理财毕业论文课题,毕业论文投资理财。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