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诚信论文篇1
1.会计审计工作中的诚信问题。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多数企业会严格按照规章来办事,但是个别企业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第一,个别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粉饰财务报表和体系,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真实的财务报表隐瞒,用一份虚假的报表来迷惑大众以达到自己追求利益的目的,这就出现了财务报表与实际不符的现象。第二,会计审计中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在财务工作中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最终为企业管理决策中存在重大过失埋下隐患。
2.诚信的重要性。我国坚持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追求自由,自由环境下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诚信是保障经济能够自由健康发展下去的重要原则。会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种经济得到运行和应用都离不开会计,若是诚信问题出现在会计工作中,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必然是不可估量的。会计行业是对诚信要求最为严格的行业,若是会计行业中失去了诚信,那么***的审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了。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说,会计师事务所与评估方、审计单位一味迎合,抛掉自己的专业素养,只顾自身的利益,不能如实评估实际资产诚信价值,制作出虚假的审计报告,这不但损害了会计行业的诚实信誉,还会损害到国家利益。
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行业的确出现了所谓的诚信危机,并且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会计师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仅对自身有利,对被审计单位也是有利的,所以说这种诚信问题是被审计单位默认的,他们喜欢这样的审计报告。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受益的是当事人双方,受损害的外部企业和社会。因此,这是恶性循环得以长存的道理所在。
二、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博弈理论
经济学领域有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着深远影响的方***,即博弈论。博弈论主要集中在博弈双方或多方就彼此之间存在的对抗、冲突等进行讨论。市场经济运行原理也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进行解释,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看作是博弈论中的一个主体,不同的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但是这些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尽相同的。就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市场经济机制相对成熟,信息流量大,流转速度也快,不同的主体之间掌握的信息量也可以更加对称。此时,博弈的结果是呈现均衡趋势的。但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完善的,信息量很小,信息流转速度慢且相对闭塞。此时,博弈的结果就要取决于各个主体掌握的信息量的大小,谁的信息量大且有效,谁就是这场博弈的胜出者,非对称信息也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
三、审计与被审计单位的状况分析
审计诚信论文篇2
关键词 会计审计 诚信问题
诚信作为会计行业的规则与根本,也是会计业务合法、合规开展的基础,对于会计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行业本身所存在的缺陷,我国会计行业社会诚信缺失严重。特别是会计行业业务处理进入信息化,为各种会计违规操作提供了空间,对于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注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提高会计审计诚信度,已经成为完善会计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措施,这对于提高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管理问题分析
(1)对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重视不足。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诚信会计审计在规范企业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措施,导致企业的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缺乏相应的约束,各种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时有发生。
(2)企业会计审计诚信环境有待优化。现阶段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方面,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审计诚信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会计审计文化氛围。这就导致一些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经常出现一些弄虚作假的会计审计违规问题。
(3)当前会计企业审计信息安全问题较多。当前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已经步入信息化阶段,信息化的会计审计工作非常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是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容易产生各种信息安全问题。企业会计审计信息很容易出现被篡改或者是泄露的问题,再加上一些会计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或者是违反授权违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出现会计审计诚信缺失的问题。
(4)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缺乏诚信教育。当前一些企业对于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侧重于会计审计工作专业知识以及业务能力方面的教育培训,而忽视了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价值观的教育,诚信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势必会造成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发生。
二、企业会计审计诚信体系建设措施研究
(1)完善会计审计相关诚信制度的建设。健全系统的制度建设也是会计审计诚信机制建设的重要保障,针对企业会计审计诚信建设,重点是要推行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度与会计审计制度。通过实施会计委派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由于外部压力而出现会计业务弄虚作假行为,进而在企业会计工作上建立诚信审计新秩序。其次,在会计审计诚信问题方面,还应当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制度的建设,重点治理会计审计工作中的信息作假行为,通过严肃处理会计审计违规人员,为会计审计工作人员树立诚信信条,实现会计审计工作应用的功效。
(2)为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建立信用档案。为了确保企业会计审计诚信,在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上可以借鉴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价的做法,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通过个人诚信档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记录与评价。并可以采取设置诚信等级,实时动态管理,进而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形成约束,让会计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诚信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让会计审计人员对违规审计有所顾忌,提高违规审计成本,避免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失信行为的发生。
(3)优化会计审计诚信环境的建设。确保会计审计诚信,必须在企业内部进行会计审计诚信体系的建设。对于会计审计诚信环境的建设,首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对企业的经济环境与管理环境进行优化,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强制措施,并对会计审计管理方法与手段进行强化约束,通过在企业内部构建有利于诚信实施的空间,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4)确保企业会计审计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也是企业会计审计诚信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会计审计诚信机制建设也应该注意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首先,应该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信息化的标准与规范,通过强化对于会计审计信息的检查与监督管理,确保会计审计工作信息的安全、可靠与准确,确保会计审计工作的诚信度。其次,应该注意进一步完善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对于涉及到会计审计信息方面的内容,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登录操作上,应当设置相应的授权登录、加密处理以及权限设定,通过这些措施避免会计审计信息出现篡改或者丢失的问题,为会计审计诚信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5)培养会计审计工作人员的诚信理念。当前一些企业在开展会计审计工作中出现诚信缺失,除了企业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多的是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定位不准以及诚信理念价值观不正确造成的。因此,必须针对会计审计工作人员进行诚信价值观的培养,通过诚信价值的教育培训,让企业的员工认识到诚信理念不仅仅是会计审计工作的要求,更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同时通过诚信教育,对会计审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让会计审计人员准确地定位自己,进而降低会计审计道德风险,确保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诚信开展。
三、结语
诚信是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确保会计审计质量更应该将审计诚信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化环境下,应该按照会计诚信审计的要求,营造会计审计诚信环境,优化会计审计诚信机制,进而确保会计审计工作诚信价值观的树立,推动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为辽宁大学医院)
参考文献
[1] 范h.会计信息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研究[J] . 财经界(学术版),2012(7): 48-49.
审计诚信论文篇3
我国现阶段,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董事会中有一部分股东同时还兼任企业的高管职务,这一问题导致了股东在聘请事务所进行评价会计报告时,而变成了经理层的自我评估,由此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就表现的更加突出。
1. 诚信价值的定义
所谓的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价值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完美的服务质量以及良好的信誉。会计诚信除了上述的方面以外,还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要按照国家的相关制度、行业准则以及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规定,向企业利益的相关都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企业管理决策的基础,同时也是***府职能部门、债权人、投资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会计诚信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由于会计人员是为企业工作的,所以企业行为会占据主导地位。这就造成了会计人员的诚信是建立在企业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使会计人员在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个别企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参杂了过多的主观意愿。但是也存在着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市场经济是自由的经济,也必须是诚信的经济;毕业论文 会计是一切经济运行的基础,所以会计行业也必然是一个诚信的行业。如果会计不是以诚信作为基础,那么***的审计工作就会丧失其存在意义。现阶段,我国工业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对评估方与被审计单位一味的迎合,高估或者低估资产的实际价值,编制虚假的会计审计报告,这不但对审计行业未来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但是目前,我国会计师行业已经出现了诚信危机,因为会计诚信的丧失通常都会得到被审计单位的认可,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对于被审计单位是有利的,这就是诚信问题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毕业论文 我们知道,所有的经济团体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利益相关参与,因此,信息的失真,其本质是源于利益相关者的重复博弈。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利益相关者会因为虚假信息而获得利益,同时还有部分利益相关者会因此而损失利益。那么利益相关者究竟是如何进行博弈的,笔者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2.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问题分析
博弈论是目前经济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种方***,它主要是讨论博弈的双方或者多方之问的对抗、冲突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各方所采取的策略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复杂的博弈关系,每一个参与者都会在博弈中扮演一个角色,但是参与者所占有的信息量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市场运行机制相对完善,信息流通迅速,各个参与者之间能够掌握对称的信息,博弈的结果则趋向均衡: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信息不畅通,谁掌握的有效信息多,博弈的结果就会偏向谁。这其实
就是非对称信息博弈的重要表现。
2.1会计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博弈
现代企业为了使权力达到制衡,因而采用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方式。这就让很多所有者远离企业,而聘请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来完成对企业的管理。很明显职业经理对企业的了解远大于股东对企业的了解,这就造成了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股东则处于弱势。经理人为了保住职位.避免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兼并以及自己被辞退,就可能会有机的通过会计报表来夸大自己的经营业绩,冈为会计报表是股东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股东为了对经理所提供的会计报告的信息进行确认,必须要聘请会计审计机构,比如像会计事务所,对会计报告迸行有效评价,以确认经理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这就让事务所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它不仅是会计报告真实性的证明,同时也是股东衡量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我国现阶段,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是董事会中有一部分股东同时还兼任企业的高管职务,这一问题导致了股东在聘请事务所进行评价会计报告时,而变成了经理层的自我评估,由此而造成的道德风险就表现的更加突出。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告提出了质疑,那么经理则会以董事会的身份向事务所施压。此刻,注册会计师则会在坚持执业准则与顾客购买审计意见间进行博弈。而多数的事务所会基于对生存与发展的考虑,而降低道德标准。
2.2会计审计机构之间的博弈 &nbs会计专业毕业论文p;
现阶段,我国会计审计机构之间的竞争还相当激烈,会计师事务所要考虑的除了拓展新的服务项目之外,就是在留住现有客户的基础上,发展新客户。客户资源一直都是会计师事务所争夺的对象。如果事务所之间,在规模、服务、技术等方面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降低审计成本无疑在竞争中会取得优势。因此,事务所之间的博弈变成了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客户资源而降低审计成本的博奔。如果事务所以提高质量、节约时间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社会生产率发展的表现,是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如果事务所以省略审计程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必然影响到审计效果,最终也会困审计不充分而致使审计失败,这是社会生产率倒退的表现,是消极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当审计行业的竞争加剧,事务所间的博弈也便激烈的开始,表面上是大打价格战,实际上,有些事务所为了压缩成本,省略了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增加了审计失败的风险,使会计宴席的诚信也受到了威胁。目前,我国***审计行业在制度与体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在这一背景下,事务所为了保住现有的客户群,对客户的无理要求或多或少的采取了屈服的态度,在与客户之间的博弈中处于弱势,但是这种弱势在短期内为事务所带来了收入,于是围绕着会计报告,事务所与客户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虽然这种“默契”是短时间的,但是它使审计人员背离了执业道德,也损害了诚信价值。总之,企业发展要以诚信为本,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诚信作为基础,诚信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道德准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诚信问题逐渐表露出来,笔者对会计统计诚信问题进行了分析。会计审计应将诚信作为执业的基本,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会计审计工作者应该坚持诚信为本,科学发展观,重视诚信价值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事务所也必将会在监督经济运行,实现社会平衡健康发展方向,体现会计统计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延丽.公司治理对会计透明度影响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2008.
[2]杜洋.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
--> 弈分析《.新财经(理论版)》,2012,1.
[3]杨京钟.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山东工商学院学报》,会计毕业论文范文2010,1.
【摘要】在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与各个领域。会计审计作为衡量企业效益的一种手段,在信息环境中面临着一系列的诚信问题,本文对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一些建议。
审计诚信论文篇4
【关键词】诚信;注册会计师;博弈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被视为人类的一项优良品德。在我们看来,诚信即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而注册会计师诚信有着它特定的涵义。对于一个注册会计师来说,诚信意味着恪守***、客观和公正的原则,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每次执业过程中都能坚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坚守诚信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公众负责;不仅是一种经济信用,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信用。随着***的十的召开,诚信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我国众多的财务造假案件使社会公众不得不对CPA的诚信产生质疑,CPA审计诚信问题已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信心,而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也一直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本文从我市CPA审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入手,基于博弈论分析了我市CPA审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CPA审计诚信现状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转轨必然导致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其中就包括经济制度不完善带来的财务舞弊造假事件的发生。从美国的安然事件、世界通信公司到国内的琼民源、银广夏、红光实业等,这些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在给这些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使得CPA审计诚信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的信心。
活力28、蓝田股份、幸福实业……随着“神话”般的一个个“绩优股”的跌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件令人触目惊心,财务会计造假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CPA审计诚信危机也又一次引起人们关注。如何摆脱诚信危机并重塑CPA***、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全国包括我省在内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普遍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荆州的上市公司比较少,而以中小企业居多,很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都没有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更加剧了社会公众对审计诚信的质疑。
2.博弈模型
2.1 博弈假设
第一,在这个模型中,博弈双方分别是甲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乙方执行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且双方都是经济人,企***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第二,假定乙方完全有能力辨别甲方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真假。同时将真实的财务报告定义为A类,不真实的财务报告定义为B类;而乙方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分为标准报告和非标准报告两类。[2]
第三,设Ca为乙方的审计成本;Cm为甲方承担的审计费用(贿赂金除外);R0为甲方提供A类报告而获得的收益;ΔR为甲方提供B类报告获得的额外收益;d为乙方为B类报告出具标准审计报告时接受的贿赂金;e和f分别为监管部门发现B类报告而给甲方和乙方的惩罚;g为乙方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给甲方带来的损失;p为监管部门发现甲方造假的概率,p∈[0,1]。
2.2 博弈模型的建立
按照以上假设可以归纳出甲方和乙方的博弈矩阵(见表1)。其中,前者为甲方的收益,后者为乙方的收益。
2.3 博弈模型的分析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甲方的行动在前乙方的行动在后,乙方能观察到甲方的行为过程,因此是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甲方提供A类报告,乙方不管做出何种选择其收益大小都不会变;而如果甲方提供B类报告,乙方的选择则由h与d-pf 的大小决定;同样地,如果乙方选择提供标准审计报告,甲方的选择取决于ΔR-pe是否大于0;如果乙方选择非标准审计报告,由于ΔR是恒大于0的,因此甲方的最佳选择是提供B类报告。[3]
2.4 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上述博弈模型中,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甲方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乙方提供标准审计报告,这就产生了双方合谋、注册会计师失信问题。由此可见, 注册会计师不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d)、民事赔偿(e、f)不能兑现、审计收费(Cm)不合理、***府监管力度(p)不够等因素引发了目前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
2.4.1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总体水平不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审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在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环境下我国半数以上的注册会计师都不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受各种各样物质利益的影响,在执业过程中通常失信于自己,失信于社会,更没有认识到失信给自己的信誉、审计行业的信誉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上面对博弈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d即注册会计师为不真实的财务报告出具标准审计报告时接受的贿赂金数额是比较大的。注册会计师除了在数量上达不到社会的要求之外,质量上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审计、证券以及网络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然而受到注册会计师自身适应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府给予的***策扶持力度不够以及相关行业对教育的投入不够重视等方面的限制,2/3以上的注册会计师都无法适应知识的快节奏变化。
2.4.2 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
在当前发达的资本市场上,企业披露虚假的财务信息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对于欧美等制度健全的国家来说,高额的民事赔偿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众多财务造假案件中,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合谋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所受到的惩罚远远不及由此给广大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带来的损失,更不及造假案件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在蓝田案例中,法院也只是判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结合上面的博弈模型的分析结果,e和f也就是监管部门发现不真实的财务报告而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惩罚是及其微弱的。
2.4.3 收费制度不合理
在甲乙双方的博弈矩阵中,参数Cm即甲方承担的审计费用是决定双方收益大小的共同因素,同时也决定着注册会计师是否选择诚信执业。正是由于我国的审计收费不合理导致了博弈双方的收益并不正常,也间接引发了诚信缺失问题。审计收费制度不合理产生的最直接影响便是低廉的费用无法保证注册会计师获取到足够、恰当的审计证据。为活力28进行审计的立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为蓝田股份执行审计业务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同样存在着上述问题。不合理的审计收费制度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并没有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也没有发挥其真实的专业技术水平。
2.4.4 监管机制不力
在对博弈模型的参数p进行分析时了解到,抽样检查方法不可避免的覆盖率低、随机性大等特点使得监管部门发现弄虚作假的概率p很小,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府监管不力的现象。国家***门、审计部门以及证券监督管理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但是各个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程度不高,在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往往要求不能够统一,迫使事务所没有统一的方向。[4]除此之外,***府与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行贿受贿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可能保持其应有的***性,诚信缺失便油然而生。
3.应对CPA诚信危机的对策
3.1 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立诚信文化
***的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诸如***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作为审计过程中的重要博弈一方,注册会计师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树立起“经济警察”的好榜样。
3.2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
失信成本偏低即违约付出的代价较小是造成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行业失信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5]目前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侧重于行***处罚,辅之以民事赔偿,而刑事处罚几乎没有,并且行***处罚也仅仅只是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有关执业许可证、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这些处罚对广大注册会计师起到的警示作用微乎其微。从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民事赔偿力度还不够,我国应以此为鉴,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奖惩制度,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违规成本。
3.3 加强***府监管
古往今来,地方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机构人员不仅以其独有的权力扰乱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采取了很多不合法的方式。在活力28财务造假案件中,荆州市***府也对立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包庇,这严重损害了***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府信用。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府起着引领作用,***府信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水平的高低。因此,各级***府部门应积极采取行动,从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防止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从而给我国CPA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6]
3.4 统一收费标准,改变费用结算途径
对待审计收费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收费行为,使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之前有个可以参考的标准,使价格规范化。就委托方直接向审计人付费的方式而言,可采取利用证监会对审计人员的执业情况、是否遵守职业道德以及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考察的方式确认费用。除此之外,对于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和其他投资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收费分开结算,这样可以从根源上解决会计师事务所收费的内在缺陷,促使其真正成为值得社会信赖的中介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张连起.在路上:注册会计师之360度观照[J].财务与会计,2010(12):214-215.
[2]郭立国,魏巍.注册会计师诚信的博弈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6(6):79-81.
[3]徐琳.基于博弈论的CPA诚信缺失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4(8):58-59.
[4]梁贻昌.我国***审计诚信分析与研究[J].财会通讯,2011(7):45-47,
[5]冯卫东.试论构建会计诚信体系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9(2):14-19,
[6樊豆.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J].会计之友,2011(8):108-109.
作者简介:
审计诚信论文篇5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诚信文化 博弈论
近年国内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中,中介机构沦为“造假帮凶”屡见不鲜。从造假四大天王——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开始,直至如今的绿大地、万福生科等,其业绩“变脸”均被签字会计师放行并出具了虚假审计报告。于是业内人士疾呼,会计业正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诚信危机。
中国证监会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责任追究、提高IPO审计执业质量。
现实中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日益增强和其诚信缺失案例的频频发生,就形成了当前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困境”。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下会计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关键环节,它们接受企业委托人通过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过程,也承担着对委托人和社会公众的诚信、忠实义务。而它们若缺失诚信,将会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作有效性,造成资本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涉及方方面面,笔者仅从环境因素和内在动因两个层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的环境因素
(一)经济利益驱动和同业竞争压力
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目的是为股东确保业绩真实性。目前行业惯例是会计师签字收入与上市规模直接相关,于是企业竞相选择宽松的审计机构,相当于是变相鼓励浮夸造假。业内人士指出,审计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假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事务所为争夺客户,竞相为企业上市隐瞒错误。证券审计业务出现低价竞争,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热衷借换事务所以“改善”业绩。
(二)造假违法成本和收益失衡
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参与财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发现后所受的处罚也并不严厉。在国外,审计机构参与造假将面临极高的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国内违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也促使一些事务所铤而走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博弈论分析
(一)企业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
假设p为企业诚信缺失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者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X为企业诚信缺失获取的收益,Y为企业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企业期望收益=p*[(X-Y)*q+(X-Y)*(1-q)]+(1-p)*[0*q+0*(1-q)]
=p*(X-Y)
这样,企业期望收益取决于造假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X和处罚成本Y。如果企业造假的收益是企业管理层个人得到,而相应惩罚却由企业来买单,那么企业发生会计诚信缺失可能性就很高,甚至不可避免。所以,部分企业内部潜在的造假动机,对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缺失是一种直接的、关键的推动因素。
(二)会计师事务所和监管者之间博弈
其中:假设p为事务所诚信缺失,协同企业造假的概率,q为监管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的概率,A为会计师事务所协同造假的收益,B为事务所正常审计收益,C为事务所诚信缺失付出处罚成本,Z为监管者对企业检查成本。
事务所期望收益=p*[(A+B-C)*q+(A+B)*(1-q)]+(1-p)*[B*q+B*(1-q)]
=p*(A-C*q)+B
这样,会计事务所期望收益取决于配合造假的概率p、诚信缺失收益A和处罚成本C,以及审计正常的收益B。如果协同企业造假的收益有足够大,监管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失效或者对惩罚成本较小,那么事务所协同企业造假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风险可能性就极为高了。
三、会计师事务所诚信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开展会计师从业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诚信观念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出了客观、公正和诚信原则,都是会计师从业道德的具体体现。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强化诚信道德教育,形成“守信者荣,造假者耻”的氛围。
(二)强化对事务所监督,倡导有序竞争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是有偿审计服务,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府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创造有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相关部门要指导事务所科学评估自身优势、选准服务群体、拓展服务市场,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加大造假惩罚力度
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委员会制度,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减少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施加压力,切实增强会计师事务所保持***的可能性。监管机构应从立法上明确对造假者及责任人的处罚,让造假者付出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收益。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纳什均衡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杨胜熊.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
审计诚信论文篇6
本文还以琼民源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加大造假成本,加强监管提出治理对策。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主体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两个方面。由于对每个理性的经济个体来说,其行为动机和目的,都是使自身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无论是中国的琼民源、银广夏,还是美国的安然(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等,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行为能满足行为主体(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两方某一方面的需要,能为其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我们称这部分经济利益为虚假信息的“租”。上市公司会从提供虚假信息中受益,然而却不能独占这部分“租”。这是由于无论审计机构默认其造假行为还是与其串谋造假,都存在着要承担诚实执业之外的风险,这种额外风险使得审计机构必然会向上市公司要求额外的“回报”,因此存在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共同分割虚假会计信息的“租”的问题,两个主体之间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利益冲突和对抗,从而产生博弈。本文依据博弈理论(game theory)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的两主体在一定环境条件约束下,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进而探讨有效的治理方案。
1 博弈模型的建立
1•1 前提假设1)假设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均为理性的经济人,且均为非风险偏好型。2)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即上市公司管理层与公司股东利益完全一致。wWW.133229.cOm3)上市公司与审计机构之间具有完全信息,即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审计机构完全有能力检查出来,不存在能力、知识和经验的不足。4)只有当上市公司存在着披露虚假财务报告的企***时,审计机构才有可能默认其造假行为,或与之串谋进行造假。当即上市公司准备诚实地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时,审计机构不会主动要求造假。5)设w为外界约束,即为监管部门对造假查处的力度,包括发现的概率及处罚的力度。6)设a、b分别代表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7)设δg为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额外收益,即虚假会计信息的“租”。8)设δgm为上市公司支付给审计机构的虚假信息租,也即审计机构的额外收益。9)设w为企业不诚实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审计机构诚实执业时,企业给审计机构的“惩罚”(比如解雇审计机构)所带来的负效用。10)设p为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且0≤p≤1。11)设ⅰ表示当造假被发现时,有关监管部门给予上市公司的处罚。12)设f表示当造假被发现时,有关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的处罚。上述模型中,a表示上市公司,b表示审计机构。在终结点的支付向量中,括号中第一个数字为上市公司的额外收益,第二个数字为审计机构的额外收益。上市公司的战略选择有两种,即(诚实)与(不诚实),而审计机构的战略选择有三种,即(诚实,诚实)、(不诚实,诚实)、(不诚实,不诚实)。
1•2 模型讨论此博弈树存在着三个均衡战略组合:(诚实,诚实)、(不诚实,诚实)、和(不诚实,不诚实)。1)上市公司是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取决于能否获得额外收益,即(δg-δgm)(1-p)-ip>0时,便会有造假的冲动。且企业允许审计机构分割的信息租为:δgm<δg-ip1-p(1)
令:δg*ml=δg-ip1-p,则此值为上市公司能给予审计机构好处的上限值;当δgm≥δg*ml时,上市公司不会选择造假,因为那样无利可***。2)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协助上市公司造假的前提条件是协助造假有诚实执业之外的额外回报,即:δgm(1-p)-fp>-w。此时,要求分割的信息租为:δgm>fp-w1-p(2)
令δg*m2=fp-w1-p,即为当上市公司要求审计机构默认或与其合谋造假时,上市公司给审计机构向报酬的最低限值。低于此值,审计机构便会选择诚实执业,拒绝造假。因此,当δg*m1>δg*m2时,只要上市公司可以给予审计机构的利益的最大值大于审计机构要求利益的最小值时,博弈的最优战略组合为(不诚实,不诚实),此时,存在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的可能性。换言之:δg*m1-δg*m2=δg-ip1-p-fp-w1-p=δg-(1+f)p-w1-p(3)
当(3)式值大于0时,便会有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动力。此差值越大,合谋进行信息造假的动力便会越强;差值为0时,双方均无虚假信息披露的动力,从而(诚实,诚实)便为最优战略选择。1•3 模型的***策启示公式(3)得出,δg即虚假会计信息“租”的值不变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3)中第二项数值,来减少δg*m1-δg*m2的差,从而减少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第一,加大对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即增大(3)中的ⅰ值;第二,加大对审计机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处罚力度,即增大(3)中的f值;第三,加大对会计报告质量检查的力度,即增大虚假信息被发现的概率,表现(3)中的p值,增大ip值同时增大;第四,减小(3)中w值,使第二项变大。w值为当上市公司意欲进行会计造假而审计机构坚持诚实执业时,上市公司给予审计机构“惩罚”(如解雇等)带来的负效用。减小w值也就意味着减小上市公司对审计机构的控制力,增强审计机构的***性。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审计的实际委托人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即公司管理层自己聘请审计机构“监督”自己的行为,上市公司由于掌握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与审计费用标准制定等权力,是审计人员的“衣食父母”,明显处于主动控制的地位,审计机构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审计机构在同业竞争的压力下对上市公司做出让步,默认、迁就上市公司,甚至与上市公司串谋进行会计造假活动就成为可能。
2 模型检验由于琼民源事件已经有了一个“结局”,而银广夏、安然(enron)、世通公司(worldcom)等事件尚在处理之中,因此,本文以琼民源事件为例对上述博弈模型进行检验:
2•1 琼民源事件梗概1993年4月30日,琼民源在深交所上市(0508)。1994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3%,1995年每股收益尚不足1厘,是一只名符其实的垃圾股。1995年报公布时(1996年4月30日)股价为3•65元。到1997年1月22日,琼民源率公布1996年年报,称其每股收益为0•867元,比上年增长了962•33%,1996年实现利润5•7亿元,同比增长1290•68倍,资本公积金增加6•5亿元。同时,股价也从1996年4月30日3•65元飚升至1997年1月22日的26•18元[1]。经监管部门查实:琼民源1996年年报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与审计机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串谋捏造出来的,共计虚增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利用公司编造虚假利好消息,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非法操纵本公司股票,民源海南公司非法获利6551万元,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非法获利6630万元,中国证监会对此事件涉案人员已作处罚:对公司原董事长马玉和判处有期徒型3年,判处原总会计师班文绍有期徒刑2年,缓期2年执行;对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处以警告、没收其非法所得6651万元和6630万元,分别罚款200万元;对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暂停签字注册会计师证券从业资格3年。
2•2 模型检验在模型检验之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媒体和***披露的琼民源事件资料有限,有必要做假设如下:(1)由于1995年—1997年间审计机构的具体收入数字尚无详尽的报道,因此,经咨询业内资深人士后作假设如下:如果审计机构诚实执业,其正常收益约为15万元,如果审计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造假,其收益约为20万元。这就意味着上市公司分给审计机构的信息租δgm=5万元。(2)如果上市公司有造假意***而审计机构坚持诚实执业,上市公司将于第二年解雇该审计机构,这就意味着该审计机构将会永远失去上市公司这个客户,审计机构损失的将是一个永续年金,设市场利率为2%,则由于上市公司给予审计机构的制裁而使审计机构遭受的损失为:w=15÷2%=750(万元)关于会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可作如下假设:我国现有上市公司1100余家,在过去多年间累计对外提供的资产评估报告、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年报、中报、季度报告等会计信息资料约有2万份。据新华社报导,国家审计署2001年组织的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抽查发现,总样本为32份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有23份严重失真,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金额达71•43亿元[2]。按此比例,上市公司造假的概率p=23÷32×100%=71•9%。截止2001年底,我国共查处会计信息造假案37例。其中1997年及之前仅有5例,1998年8例,1999年8例,2000年10例,2001年8例[3]。据以上资料,可推断目前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37÷(20000×71•9%)=0•26%也就是说,造假不被发现的概率为:1-p=1-0•26%=99•74%另外,琼民源会计造假的信息租δg可计算为:δg=上市公司额外收益+审计机构额外收益式中,上市公司额外收益=(股价增加值×流通股数)+非法获利可计算琼民源会计信息造假案中虚假会计信息的租为:δg=(26•18元/股-3•65元/股)×18742•35万股+6651万+5万=428921•14万元
可见,如果造假成功,琼民源公司与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的额外收益是巨大的,即近43亿元人民币。琼民源会计造假被发现后,监管部门处罚为200万元。设经刑事处罚后,该马某和班某将不得再担任原来类似的职务,年薪原是5万和3万,损失也是年金,仍设市场利率2%,他们受处罚的损失现值=(5万+3万)×(p/a,2%,20)=8×16•3514=130•81(万元)可计算ⅰ值为(已知对其罚款200万元):ⅰ=200万元+130•81万元=330•81万元设监管部门对审计机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为f:f=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对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如果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原本一年可承接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10笔,并设这10笔业务仅为中报和年报审计,且每笔业务诚实执业的收益均为15万元。并设每笔业务收益在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分配的比例约为7∶3,即这15万元审计费中会计师事务所收益为10•5万元,注册会计师个人所得为4•5万元。设该会计师每年只能进行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据前可知其年业务收入为9万元,并设其非上市公司业务一年所获得的收入为4万元,则在造假被发现之前,该签字注册会计师年收入为13万元。由于监管部门处罚给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带来损失(仍设利率2%):f=(15×10×0•7)÷12×6+13×(p/a,2%,3)=52•5+13×2•9410=90•73(万元)模型中的δg*m1-δg*m2值计算为:δg*m1-δg*m2=δg-(1+f)p-w1-p=428921•14-[(330•81+90•73)×0•26%-750]÷(1-0•26%)=429671•99(万元)(这一数值远远大于0)可见,在现有环境约束下,要想杜绝信息披露中的造假行为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监管部门公司治理相关***策在减少造假方面是无效的(需要修订)。这也就是我国继琼民源之后银广夏、麦科特等,美国继安然、世通公司后,会计造假行为仍层出不穷的原因。
本文建议: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其利用虚假消息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处以相当于其非法所得额3倍的罚款;由于公司退市而对股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引入民事赔偿制度;加大对审计机构共谋造假处罚力度,一经发现信息披露造假,便吊销该签字注册会计师和师事务所的证券业务资格;审计机构的罚款应为非法所得的10倍;加大对公布会计信息的检查力度,即增加发现信息披露造假的概率。如上例,若将p提高到75%,则上述模型结果将不同,上述数据代入δg*m1-δg*m2式为:δg*m1-δg*m2=428921•14-[(137729•8+5741•15)×75%-0]÷(1-75%)=-1491•71万元<03
审计诚信论文篇7
一、何为诚信?
诚信是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诚”、“信”作为立身之本、治国之道。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荀子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宋学大师程颐认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它全新,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诚信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打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诚信作为一种规范,一种品质,被赋予了制度的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这一基础,而诚信则成为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一位大型企业的CEO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诚信”是“1”,其它是“0”,如果没有了“1”,一切都是“0”。
说“诚”道“信”,一言以蔽之:“诚”即诚实,“信”即守信,诚信即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既是品格,也是素质和能力;既是社会活动中的交友之道,也是市场经济中的“无形资本”;既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也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既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内在的、必备的品质和情操,也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二、在全社会倡导建立诚信社会的重大意义
2005年3月4日,***在看望***协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
***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论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离的。其中诚信是实现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社会和谐的剂。没有诚信,社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人们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安定和谐也会成为空话。因此,诚信既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社会无诚信不稳。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传承中华民族诚信美德、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塑造审计新形象,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审计在全社会的良好影响的需要。
三、诚实守信是审计干部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品质
审计机关作为综合经济监督部门,肩负着维护经济秩序、规范财经纪律、促进***风廉***建设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干部队伍必须是一支***治坚定、作风顽强、爱岗敬业、高效廉洁、秉公***的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完成肩负的使命。
一名合格的审计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治素质,较高的审计、会计业务水平和必要的经济、法律、工程、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以及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诚信的表现形式是: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体现在审计工作者身上,我认为最根本的是恪尽职守、遵章守纪、勤于服务。
第一,恪尽职守。“职守”即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恪尽职守”,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都应怀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进而培养起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敬重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敬业”精神。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天职”,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糅合了一种具有道德意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使敬业精神成为一种最基本的做人之道,它也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重要条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敬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就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同理,对于我们审计机关来讲,没有一支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的审计干部队伍,就不可能有好的审计成果。因为当你将工作看作是一种可以随意应付的、可有可无的差事时,你的责任心就会消损,你的使命感就会缺失。而当我们将恪尽职守、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恪尽职守,视工作为责任、为使命的精神,我们的审计干部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自身价值实现的乐趣,在抱怨,甚至责备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在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过程中,一步步将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与单位的得失进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惟其如此,无论是我们的审计人员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能不畏挑战,战胜困难。
第二,遵章守纪。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法治经济,***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只有顺应这种变化,用制度和纪律去规范和制约企业和人们的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公平发展的需求,满足不同市场竞争主体共同发展的需求。如前所述,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被赋予了制度的特征。而“制度”又外在化为各种“规章”和“纪律”。特别是作为***府综合监督***部门的审计机关,“规章”、“纪律”就更成为人们行动必须时刻遵循的道德规范、制度要求。
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检查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法规情况,工作性质是律人的。审计工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审计职权中很大一部分在一线审计干部手里。***曾经说过,***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慎独”,“独”即“人所不知而己独知”,“慎独”是指人们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我们的审计干部经常要深入各审计现场,独自处理审计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如何,就成为制约审计结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假如说,某一个审计项目没有查深查透,没有发挥出审计工作应有的监督与服务作用,就审计内部来说,其原因不是审计干部业务能力差、工作水平低,则是审计干部中有人在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方面出了问题。我们在审计工作中,时常教育和提醒我们的审计干部,要时刻养成和保持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秉公***的各项纪律和规定,否则,当我们的审计工作游离于制度和纪律之上,有失公允、有失诚信,不是以制度和纪律去取信于人,而是用制度和原则作交易去取悦于人,或者摆不正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对问题的处理失之于宽,那我们的工作必将最终失信于社会、失信于***府、失信于被审计对象,那我们的工作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作为、毫无地位”的境地。
我们在谈论诚实守信时,强调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只有当我们将遵章守纪不仅看作是一种制度要求,而且将其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时,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自觉遵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立局之本。
第三,勤于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工作,说到底就是服好务。我理解,说到服务,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勤于服务,另一个是善于服务。善于服务属于能力和技巧方面的问题,而勤于服务则属于道德、品质层面的问题。
勤于服务,对外要求我们的审计工作者,要牢固树立起“服务至上”的意识,立足于监督,着眼于服务,要克服权力意识,增强服务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查实、查深、查透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查找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服务上做文章,在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促进财务规范化管理、提高财***资金使用效益、服务领导宏观决策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赢得被审计对象、社会、***府的信赖和倚重,才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工作而不断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前任审计长、现全国***协副******在谈到服务时,打过一个十分形象、贴切的比喻,他说审计监督好比医生看病,“监督”就是检查有没有病,“服务”就是帮助病人治病和康复,高明的医生不是检查出病人的病就万事大吉,关键在于如何治好病人的病。
审计诚信论文篇8
一、注册会计师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一)诚信道德缺失加剧了注册会计师的非诚信行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信用经济,诚信则是信用经济的基石。信用经济所要求的诚信不仅有个人品质意义的诚信,更主要的是作为商业原则的诚信,即商业诚信。因此,传统文化关于诚信的思想由于缺乏商品经济的熏陶和洗礼、缺乏市场经济的底蕴,所以难以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诚信的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道德缺失表现在两方面:第一,道德标准错乱,例如,上市包装本来是违反诚信行为,但由于上市包装既能搞活部分国有企业,又不违反现行法律对诚信的规定,也不致遭受舆论的强烈谴责,同时还是一笔赚钱生意,所以注册会计师们乐此不疲;第二,价值取向扭曲。通过不法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或不正当利益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取向扭曲的主要表现。现在,做假账已是普遍现象,似乎还有一个完整的“作业链”,既有上市公司造假需求,咨询机构的整体策划,又有银行和税务的配合,关联方的协同,某些***府官员的首肯和保护,还有律师的法律支援和媒体的炒作。在主要靠社会关系而不是靠执业能力吃饭的条件下,注册会计师既“拿人钱财”就只得利用“技术创新”替人“消灾”了。
(二)审计的***性遭到破坏。***性是开展鉴证业务的前提条件。***性表现为实质上和形式上的***性。实质上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可能在审计过程中遇到其自身或其事务所提供的审计业务,对其进行审核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在形式上由于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交往频繁,而且咨询又将给事务所带来一大笔收益,这将使注册会计师在***的第三方眼里达到***的要求。
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着委托人、被委托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特殊委托关系,被审计人员即上市公司,其主要表现为公司经营管理层,它是委托人股东管理公司资产的“人”,而审计机构则是委托人即二者均是受托理论,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是“人”监督“人”的过程,是可以保证其公正性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公司治理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以国有性质为主的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公司的经营管理以总经理为代表,董事会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很多公司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虽非董事长也是董事会主要成员,这样使“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
二、注册会计师非诚信行为治理对策与建议
(一)遵守审计准则,加强注册会计师道德教育。***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标准。它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和品德操行提出了基本标准,而且把***性视为审计工作的灵魂,要求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必须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出具虚假、不实和带有误导性的审计报告。目前,在我国培养会计人员的高等教育中,还未单独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其他课程中涉及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很少有案例研究和相关讨论。在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及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已是当务之急,它将对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培养多样化的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收费是按专业人才不同层次来区分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内部人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司获取收入的能力,所以在人事招聘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同时,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扩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从专业人才扩展到多样化人才。会计、审计、法律、税收、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等的法规和实务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注册会计师、律师、税务师、评估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是互补的。一个机构从事多项服务业务,可以共享各种专业人士的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还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行多元化经营,也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
在技术上,由于在执业时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纯粹的技术判断无法适应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要求,无论是传统的审计业务,还是新兴的咨询项目,对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专业人才判断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能体现其潜在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信息技术、企业流程、风险管理、金融工具和公司融资。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谁拥有这些人才,就等于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审计诚信论文篇9
(一)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关于“诚信”的观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本源。《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诚信”思想。《论语》的《学而》篇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篇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信”与“忠”、“孝”、“仁”、“义”一样,是孔子竭力提倡和百般推崇的美德。他要求统治者“敬事而信”,要求君子“主忠信”,要求后生们“谨而信”,要求自己做到“朋友信之”。总之,孔子主战人人讲信用,人人为人诚实,认为“诚信”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原则。
老子的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上。老子认为儒家的“礼”、“信”是封建贵族的制度,统治者、百姓不必讲究。他主张统治者应“无为而治”,实行愚民***策“使民无知无欲”;他向往小国寡民,推崇“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式生活。可见,道家排斥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和商品交易。
(二)儒家、道家思想的“诚信”与西方商品经济“诚信”的不同中国是一个缺乏民法或私法传统的国家,信用一直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在儒家思想范畴里,信用首先是对君主的承诺,如忠信,然后是对朋友之间的承诺,如千金一诺。当然也包括商业方面的契约遵守,但恰恰在这个方面,中国社会没有象罗马法(恩格斯把罗马法称为:“一部直接关系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法律”、“罗马法规定了私有财产权利、抽象的权利、私人的权利、抽象人格的权利”。)那样的生产基础,儒家和道家思想都是建立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理想王国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具体表现在自古以来对农业这一神圣职业的古典敬重,和对商业的歧视;以及把私人利益看作国家利益最高准则的立法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罗马人完全是根据私人权利准则来看待君利的”)。与卡尔。马克思、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克海姆一起被誉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三大巨挚之一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中国早期的历史里,氏族对其成员的担保可能是个人信用发展的端倪。这种氏族对其成员的担保,在租税法与有关***罪里保留下来,但未进一步发展”。可见,我国文化传统的“诚信”非民法层面上的“诚实信用”,而主要指为人处事的“诚实”,强调的是非经济因素的个人品质,往往与“忠”、“孝”、“仁”、“义”联系在一起。
西方的“诚信”是在地处地中海的罗马帝国繁荣的海外贸易和简单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诚信契约”与“诚信诉讼”在当时罗马成为最普遍的的商业和司法原则。(诚信原则是在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万民法是现代商法的起源,主要规范人们的商品交换行为。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是万民法的基本规定。)当时罗马人制定了详尽的债权法,特别是合意性契约规定了当事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也把诚信作为法律行为基本准则之一,即根据“公平”、“正义”“善意”的原则,表示意思者的真实意***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为西方文艺复兴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治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与民主的基础,所以西方有两千年的诚信思想文化基础和私法立法传统和实践经验。可见,西方的“诚信”是建立在商品交易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经济因素的个人品质,往往与“经济成本”、“收益”联系在一起。
(三)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对“诚信”观念培育的制约古代中国是个皇权高度集中的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权思想导致统治阶级把法律主要作为维护强权统治的手段,而不是把法律当成规范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民事关系的工具,体现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两大特色:第一、刑民不分。自夏商始,处以萌芽中的中华法系就有对奴隶刑罚的记载,史称“青鼎刑法”,但鲜见民法记录。周朝的“周公制礼”即《周礼》和“吕候制刑”即《吕刑》将调整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相互关系的所谓“宗法”和调整总的社会关系的所谓“国法”和二为一,主要规定了统治阶级的行***立法、刑事立法,也有对奴隶买卖、土地所有权等民事规定。它强调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形成了教化与刑罚并用,道德与法制不分的所谓“礼乐刑罚”并重,刑法典夹杂民法规定的中华法系一大特色。(《周礼》和《吕刑》礼、法不分的立法模式经我国成文刑法典李悝编写的《法经》的发展,这种民刑不分、诸法和体的立法模式确立了封建社会立法“千古遵循”的法则。)同时,这种民刑不分的立法风格经秦汉发展后延续了几千年,这在某种意义上对民事立法的***发展和诚信观念在法制层面的形成起到一定阻碍作用;第二,重刑轻民。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法律文化中民事立法相对浩瀚的刑事立法、行***立法来说相当薄弱,秦汉以来整个封建社会的民事立法主要集中在规定土地所有权、租佃契约、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借贷关系等领域,极少关于商品贸易、商业信用的规定,而介于商品交易买卖的中介机构也不发达,商业诚信没有生存发展的土壤,有关商业诚信的立法似乎不可能也不必要。
我国立法历史上仅有形式上的两部民法典�;�;�;清朝末年清***府委托日本法学家根据《日本民法典》编缀的我国第一部民法典《大清民律草案》和民国时期***府编缀的《中华民国民法》;新中国建国后,我国还没有编缀《民法典》,只有较为粗浅的《民法通则》。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民事立法较落后,另一方面表明在近代中国作为民事立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因为没有西方发达商品经济的基础和由此产生的对“诚信”的根深蒂固的近乎虔诚的文化传统而丧失了生命力。
而根植于罗马帝国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民事立法相当发达。“商业诚信原则”经过《查士丁尼国法大全》、近代《德国民法典》和现代《瑞士民法典》的确立,成为贯穿大陆法系的一条主线。
(四)近代运动特别是对儒家“诚信”思想的破坏
儒家的“诚信”思想虽然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但起码函盖了为人“诚实”、“信用”的内核。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极有可能演变成为具有商品交换特性的“诚信”思想。可悲的是,近代的一些运动,特别“三反、五反运动”的革资本主义尾巴和的“批林、批孔”运动破坏了建国刚刚建立的商品经济意识,并中断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包括“诚信”思想受到极大的破坏。当然,“诚信”载体的人的心态也受到极大伤害。
另外,顺便一提的是建国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对“诚信”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因为计划经济根本不需要“诚信”的商品交换。大家都是国家的人,物资由国家统购统销,所有资源都在唯一的***治经济主体�;�;�;国家所有的范围内通过无偿划拨完成流转。每个(包括自然人、法人)主体都不需要计算生产的成本和收益,不同劳动付出却获得几乎同样的报酬。
目前股票发行审核方式
中国证券市场诞生已有十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1998年12月29日《证券法》的颁布对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的各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股票发行审核制度从行***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标志着***府行***干预在逐步减少,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核准制的基础是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诚信”水平。
目前,我国有关权威机构对股票发行核准制的定义进行了诠释,认为股票发行核准制改变了由***府部门预先制定计划额度、选择和推荐企业、审批企业股票发行的行***本位,确立了由主承销商根据市场的需要推荐企业、证监会进行合规性初审,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核表决的规范市场化原则。核准制核心是监管部门强调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充分、完整;监管部门(包括发审委)只作合规性形式审查。(根据中国金融出版社胡继之主编的《海外主要证券市场发行制度》103页对英国“发行核准制”的解释,股票发行核准制实行的是“实质管理原则”,与我国仅仅强调“形式审查”的作法不一样。我国目前对股票发行核准制的定义更象美国实行的“注册制”。)同时,着重强调事后监管。理论上,这种核准制的设计确实有利于发挥证券市场各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也有利于摘清作为证券市场审核监管部门的中国证监会的责任,减少证监会的社会压力。应该说核准制确实有行***审批制不可比拟的好处,代表了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发展方向。但应该指出的是,从行***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这一过程不是一僦而就的。《证券法》规定推行核准制只是吹响了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改革号角,指引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核准制要真正发挥立法者预期的作用还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中“诚信”观念的深入人心,而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形式上。
虽然,我们不赞同尼采所称的“这是个上帝已经死亡的时代”,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缺少商品交易理念上的“诚信”观念,而且我们传统文化中为人的“诚信”理念又受到过无情的鞭挞。在几千年商品经济土壤里生存、发育的西方文化“诚信”观念,我们仅仅培育了二十年!也许我们可以靠严刑峻法,以杀鸡给猴看的方式迅速教育违规者不诚信的代价,但从长远来看,核准制的顺利实施必须有“诚信”的文化环境作为坚实的基础。
核准制实施以来,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在强化信息披露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为何虚假包装、欺骗上市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呢?其中有中介机构适应新制度的因素,但重要的是“诚信”理念的缺乏。因为缺乏“诚信”理念,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人员和拟上市公司的人员不能主动依照市场化的原则和规矩办事。为了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充分,他们甚至可以随意创造“真实”信息,例如,随意更改募股资金用途;为配合庄家操终市场利好利空等等,而可以堂而皇之的在报纸上“披露”了事;因为缺乏“诚信”理念,证券市场各利益主体(包括地方***府)会本着法不责众的想法,以损害集团信用、主管部门(包括中国证监会)信用为代价,谋求个人经济、***治利益。(在公有制的大背景下,各利益主体认为不诚信,例如:欺骗上市,是在谋求集体利益,个人本身没有得到好处,因此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事实上,出了问题往往处罚单位,个人可以重新换地方任职或从业。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以损害集团信用、主管部门信用为代价的事情甚至得到地方集团、小集团的肯定�;�;�;把能欺骗上市的人当作英雄)。可以说由于缺乏“诚信”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各市场利益主体没有主动地反省违反诚信的代价,只是被动地接受监管。有些投机份子把中国人的聪敏才智都运用在与证监会猫抓耗子的游戏当中了。然而,这种游戏却进一步损害了“诚信”的培养,引起市场震荡。“诚信”对经济的影响,特别是从中国商业银行呆帐居高不下的现象可见一斑,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因此,从诚信培育的角度来看,核准制的顺利实施任重而道远。证券市场市场化的进程将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
文化特性下的股票发行审核方式选择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思想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文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建立在某一特殊文化上的法律制度只有与思想道德文化特性相适应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法律制度对思想道德文化的反作用也是巨大的,法律制度的执行可以推动甚至培育一种新的思想道德文化理念。同时,“商业诚信”文化的培养需要商品经济大环境的长期磨合——短期内的任何个体(自然人或法人)的单方面诚信会被其他非诚信主体的行为所甄灭,从而导致对单个诚信主体的不公平甚至引起其生存危机,并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逐步养成“非诚信”的风气盛行。
既然“商业诚信”的培育需要假以时日;既然制度的执行对“商业诚信”的培育有重大作用;既然股票发行行***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么,我们在努力培育“商业诚信”、打击违反“商业诚信”的行为的这一转型时期,是否可以在强调形式审查和强调信息披露为主的基础上同时借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质审查的方法和手段呢?笔者认为,就现阶段“商业诚信”没有真正培育完成,人们还不太注重“商业诚信”代价的时期而言,不能完全信赖市场参与者自主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而需要在考虑我国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对股票发行审核方式进行定位。通过借用一些实质审查的方法和手段对拟上市公司的材料进行审查。具体设想是:引入事前巡查制。即发行监管部门设立专门的巡查机构,对预审人员反映有重大疑点而又无法求证的企业和有举报信举报有重大弄虚作假的企业在初审阶段或已过发审会未发行上市前,在不事先通知企业的情况下,会同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律师对拟上市公司的生产情况、财务原始资料和中介机构的辅导上市工作底稿进行突击检查和向当地***府、有关机构和人员了解情况。如果发现较严重问题停收申请材料或停止发行上市,并对没有切实履行尽职调查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改变目前仅仅委托当地机构核实企业情况的日常监管办法,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对股票发行审核工作公正性的侵蚀。通过事前巡检,能尽可能的发现拟上市公司的作假痕迹,防止当地群众认为极坏的企业上市,防患于未然。这样可以防止象通海高科、安塑股份等企业发行、上市给中国证监会、当地***府、交易所、社会所留下的事后清退资金、赔偿投资者、违规处罚资金得不到真正执行等后遗症,也有利于减少二级市场股市不正常的波动。
另外,要进一步发挥地方证管办的作用。(中国证监会李小雪同志在2001年证券业协会理事会上论述了此观点。)要求地方证管办切实履行好巡查责任和发行审核过程的参与制度,将拟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及时报告证监会,使发行审核部门在股票未发行上市前将隐患消灭于萌芽。
审计诚信论文篇10
关键词:会计诚信;诚信缺失;对策
中***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信息不对称场域中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与优化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8日
近年来,会计失信的现象非常普遍,一些重大会计造假事件使整个社会对企业会计及注册会计师行业一落千丈。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治因素突出,行***干预色彩较浓。同时,上市公司搞变更、做假账,生成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会计信息并将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使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不仅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在全国不同行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由此可见,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国内外一系列的财务造假案件充分说明了企业财务造假行为并非是偶然或者个别现象,严重危害了经济市场的有序进行。如何扼制这颗毒瘤的恶化甚至从根本上去除它,身为投资者、管理者和有关监控部门等又该如何识破这些不法分子的阴谋诡计,采取怎样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已是迫在眉睫。可见,会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能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能够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尤其对上市公司来说,会计诚信更为重要。
本文介绍了目前会计诚信的现状,并详细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及解决的对策。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上市公司会计诚信体系的构筑提供可供借鉴的管理信息。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失信的形式与手段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原始凭证失真。这种失真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记录经济业务的第一道手续即登记原始的凭证不真实。当团体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在某种场合占了上风,一些原始凭证往往成了企业上下“通力合作”的结果。在取得原始凭证时,夸大或缩小经济内容,伪造发票、无中生有,从而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交易情况,造成了会计信息根源性的失真。
2、财务报表失真。这种失真指的是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从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被动地使用失真的原始凭证,在记账、算账、报账过程中,因未发现而导致的报表无意失真情况也时有发生。
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是会计信息呈现给使用者的最后一道程序,它的失真是指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采取各种手段来隐藏真实的会计信息,包括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会计计量方法不准确、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等,直接影响有关利益方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和投资方的决策。
(二)上市公司会计失信的手段
1、上市公司通过多计收入、少计成本、提前确认收入或滞后确认成本的方法来虚增利润,掩饰不良的经营状况或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从而少缴纳税款,损害国家的利益。
2、上市公司通过虚设投资项目。大多数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增发资格,在会计操作中伪造会计信息,虚设投资项目,骗取股东们的投资,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3、上市公司通过虚列资产,包括通过虚假的资产评估和虚拟资产的方法虚增企业资产和通过加速折旧、隐瞒债权的方法虚减企业资产,造成账实不符。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失信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我国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时间、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优势。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现道德风险或进行逆向选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失信成本低。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会计诚信之所以缺失严重,无论是从企业本身来看还是从企业内部人员来看,其重要原因是各主体从会计诚信缺失中所获得的效益大于付出的成本。研究表明,当失信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失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社会平均诚信水平就越低,反之亦然。会计造假之所以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会计造假行为监管不力,惩治力度明显不够,致使造假成本太低。
(三)监管不力。社会审计监督不力,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行为。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包括***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府审计由于编制、人员限制以及职能的转变,监督的重点由原来审计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主要审计***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因而对企业的会计监督有所弱化,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性使其对会计监督难有成效。近年来,中介机构有了长足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任务愈来愈重,但就目前情况看,社会审计的***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现行体制下社会审计委托关系存在着实质性缺陷,经营管理者既是被审计人又是审计委托人的双重身份,决定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使审计机构难以保持其公正性和***性。由于监督不足,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
(四)企业受利益驱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结果,不仅关系到相关投资者、债权人、主管部门及社会公众对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关系到企业领导的“***绩”和利益。这就诱使某些企业为了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得到较高的评价,谋求不正当的经济利益,而示意甚至指使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进行篡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今天,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金融机构加强了贷款的审核,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往往得不到信贷。这就迫使某些信誉不佳和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相关财务指标的计算环节的供应商的商业信用,对其会计报表乔装打扮,使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失信的解决对策
(一)注重会计文化建设,培养会计诚信氛围。会计文化主要指会计人才培养、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人员的教育上,注重诚信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考核和评价。同时,还需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相结合。此外,还要抓紧对市场规则的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切实认真建立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荣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发挥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对违反法规的上市公司要依法追究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除行***责任和经济处罚外的刑事责任,使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力除造假之风,使其望而却步,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这包括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建立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基于合约的委托关系等措施。同时,还要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应考虑增加一些涉及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等的非财务会计指标,使人所得的利益与企业目标约束挂钩,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就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措施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并且还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同时,建立健全***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内部制约机制,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三)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对于造假的会计,不单要进行行***处罚,而且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且惩罚的数目要远远超过他造假的所得。对于唆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经营者同样进行处罚,严重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要加重处罚。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査力度和稽査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借鉴国外做法,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对参与造假,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讼,要求赔偿。当违规成本大幅提高时,会计造假行为自然会一定程度的减少。
(四)强化法制监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对、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制定具体、明确的处罚规定,要有易于操作的量化标准。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民事责任可形成一种利益机制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参与监控,既降低了***府的监管成本,又提高了投资者自觉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对会计造假上市公司要立刻退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只有这样,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才是真正可置信的。
四、结束语
上市公司的会计诚信对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大的影响。上市会计诚信的缺失导致大量的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导致国家经济***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各项方针***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因此,我国应该把解决会计诚信的问题运用到实际中去,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加强全民的会计道德风气,为我国会计行业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同时,会计诚信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视目前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思考和制定应对它的方法和手段,是会计行业及相关部门和人士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淑芳.会计诚信的内涵与实质[J].中国外资,2011.12.
[2]陈艳.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6.
[3]李桂艳.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其治理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
[4]赵方圆,周京梅.浅谈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1.
[5]隋延崇.现代会计诚信问题现状及其原因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1.4.
[6]刁艳萍.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