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分析论文10篇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1

[论文摘要]内部审计形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其产生的真正动因是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内部审计其职能也随之从最初的监督延伸至咨询领域,它对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起到再监督与再管理的作用。

内部审计形成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其产生的真正动因是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内外部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当前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下,内部审计扮演怎样的角色,其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如何,本文愿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内部审计的涵义及职能拓展

(一)内部审计的涵义

2001年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对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我们不难发现内部审计最终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而企业的目标就是增加价值,结合两者,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增加企业的价值而服务;其次,它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保证和咨询,这里的保证服务是一种为了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或治理过程进行***评价而客观地审查证据的行为,而咨询则是提供建议以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再次,内部审计应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系统、企业治理结构为工作范围,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进它们;最后,内部审计人员应该以***、客观的工作态度完成其职责,其中***性要求内部审计在确定活动范围、实施审计及报告审计时不应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对他们的工作结果秉持诚信的原则,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质量妥协。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参考了IIA定义后,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于2003年在公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师在组织内部的一种***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个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是由组织内设的机构所实施的一种***、客观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使组织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认识和解决,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尤其进步意义,但是与IIA的发展相比,还是有局限性。尤其是面对全球化的影响,将内部审计主体封闭在一个组织内将难以满足企业决策的信息需求。因此,笔者将按照IIA所提出的理念进行后续论述。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在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早期,以查错防弊为主的监督职能是其主要职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内部审计所承担的角色的增加,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包括四个递进的职能:监督、评价、控制和咨询。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首先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那么监督职能也应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一项职能。监督职能是指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等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确定其会计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反映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有无违法违纪和浪费行为,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2.评价职能。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包括评定和建议两部分,也是内部审计的一项基本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全面了解部门、单位的真实的经营管理状况,并以此来来评价经营决策、计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其规章制度设置是否健全完善,是否正常运行,评价其经营管理水平及效益的优劣。

3.控制职能。现代企业已越来越多元化,层级化,跨国公司业务遍布全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风险随之而增加,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对每一项业务进行监督,必须委托一个***于被审计部门的单位进行控制,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因其受企业高层的直接领导,对公司的决策层负责,能够站在企业发展的全局来分析和考虑问题,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活动可以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并检查控制程度和效果,提出控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4.咨询职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ERP系统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账面资料的错误会越来越少,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为内部的管理、决策服务,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也已从监督评价向咨询方面延伸。另外,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复杂且多变,经营风险增加,市场竞争激烈,这些导致包括各管理者层尤其是高级管理层迫切地需要有人以“顾问”的身份,对其制定的目标、决策、计划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整体情况,且***于公司的其他部门,使内部审计人员较其他部门更易于提出较全面、客观、可行的建议。因此,内部审计人员承担了专业的咨询服务。咨询职能更能适应内部审计在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发展,促进内部审计价值增值。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关于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审计学家钱伯斯认为,内部审计所拥有的一套管理理论需要以内部控制概念为中心。1977年美国的《国外反贪污行贿法》确立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定职责。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产物。审计学家布林克在回首IIA50年时指出,内部审计最应该关注的是“内部控制”。根据《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框架中“监督”要素的要求,企业的监督可以分为持续性监督活动和内部审计定期的、相对***的评估两部分。那么,可以将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划分为三个相对***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经济业务发生部门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设计的要求,相互牵制开展业务活动,建立起第一道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经济业务最终的流向都必将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去,因此财务部门就要在事后建立起第二道监控防线;第三个层次,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起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地按照法人要求,有选择地对内控的各方面行使检查功能,发现管理流程中的不足和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并能够将这些评价结果反映到高层,高层同时也要赋权给内审部门督促改进措施的落实,促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对于风险较高的组织如金融机构来说,第三道防线更是必不可少。从监督职能来说,尽管内审监督检查的频率要比其他部门的自我监督检查和财会部门的管理监督要低得多,但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性和在组织内应有的权威性,再加上直接由最高层领导,赋予该部门对内控具有再监督和再评价的特殊而又重要的职能。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者,为了强化内部审计***门的监督职能,许多西方金融机构都成立了***于经营管理之外的内审稽核部门。

当然,从组织结构上看,内审检查部门并非***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之外的,它也属于控制的一部分,本身也需要对自身的各种内外部风险进行管理,和经营管理部门一样,也要采取自我控制措施,须注意自我检查和批评。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关于风险管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威廉与汉斯在1964年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所提出的,他们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减到最小程度的管理方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控制。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其管理者应该确保其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过程,且这些过程发挥了应有的效用。高层决策者和审计部门应该在确定企业是否拥有健全的风险管理过程及这些程序是否有效运作等方面起监督作用,在此,内部审计人员作为高层机构下设的***机构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工作。正如本文开篇介绍的IIA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指出:内部审计需提高风险管理、控制与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使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IIA实物标准》(2001)实务公告2100-3中描述到:内部审计部门应该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我国著名内部审计专家王光远认为:“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管理潜在的重要利益相关人和参与者。”“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延伸,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确认者,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国内外许多审计实践表明,对风险管理审计的报告更容易被管理当局所接受,管理部门也容易理解内部审计存在的意义,风险管理可以帮助内部审计度过正在影响企业的价值危机。

那么,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有几何呢?

1.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审视风险。企业是一个由各个单位有机结合起来的整体,每一个部门之间要么直接相关,要么间接相关,只要有一个单位发生风险就会或多或少传递至其他部门,并经常危及企业整体。而各部门都站在本部门的立场上处理风险,难免会一叶障目,考虑不周,内部审计则与之不同,它***于企业经营管理部门,使得它可以从全局出发、客观地管理风险。

2.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内部审计部门处于董事会、总经理和职能部门之间,可在企业风险策略和各部门决策之间进行协调,通过这种协调,内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内部审计虽然可以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或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它并不参与风险管理的设计和实施,而是管理层负责ERM的设计,所有员工协助贯彻实施,董事会监督管理层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设计与实施,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检查、评价、报告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层、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而不是履行风险管理的受托责任(Bailey等,2006),否则将影响内部审计的***性(作者单位:深圳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Bailey,AndrewD,AudreyA.Gramling,SridharRamamoorti:内部审计思想,王光远等译[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5)

[2]RobertMoeller,SOA与内部审计新规则,刘霄仑译,[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1)

[3]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10)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及产权关系的日趋复杂,迫切需要从企业内部建立一套监督和控制机制,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它在强化企业内部受托责任意识,促进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降低和防范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改革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路子,已成为我们目前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企业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单位内部设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通过对企业单位内部各种业务和内部控制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确定其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其目的在于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是指内部审计各要素之间彼此依存、有机结合和自动调节所形成的内在关联和运行方式。从理论上讲,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是内部审计活动规律的内在表现,是内部审计体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依据。也就是说,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内部审计的运行机制。因此,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建立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在于:

1.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充分享有生产经营的自,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的保证,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而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可以促使企业各部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可以对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可以避免发生管理失控、核算不实、资产流失、违法乱纪等问题的发生。

2.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行为要通过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企业及其各部门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宽,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经营地点的分散,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跨度和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强化***监督尤为必要。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评价企业及各部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迅速向领号反映,及时进行查处。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可以健全对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约束,使企业备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3.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迫使企业管理当局去研究市场形势,了解市场需求,积极采取措施,向加强管理要效益,向先进生产技术要效益,向调整产品结构要效益,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时,企业各部门对企业管理当局所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内容不断扩大。而企业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所属单位的经济效益审计,促使各单位理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挖掘内部潜力,更好地履行经济效益的受托经济责任。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建立和运行中的问题及分析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深化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激励作用。但在发展进程中日益暴露出一系列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从总体上看,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必要的审计人员.但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任务不经常,业务不规范,因而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对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只要一精简或合并机构,内部审计机构便首当其冲。因此,从整体上看,企业内部审计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内在需求。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性和权威性不强。目前我国企业设立了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的为数相对不多,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很不健全,还有少数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已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中,只有一半左右的内部审计机构是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其他的或是由副总主管,或是由财务总监主管,内部审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性较弱,权威性不够,审计权限受约束,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

3、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不全,素质较低,后续教育滞后,难以胜任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有会计、审计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较少,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更有甚者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难以深层次的发现问题。

4、重视服务监督,轻视服务机制。在当前新形势下,内部审计运行的目的是在于它能够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遵守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内审机构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内部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目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履行监督职责,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但大部分人轻视服务机制,这就失去了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意义。

5、提倡企业内部审计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需要。虽然从国外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看,内部审计领域从查错防弊扩大到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而来,但我国的内部审计还处在初始阶段,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的需要。内部财务审计是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只有内部财务审计搞好了,才有可能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随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从长远看,应以经济效益审计为重点,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一企业内部审计的宗旨和最终目标。

三、建立、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1、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在国际上,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受本单位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3)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从审计的***性、有效性来讲,领导层次愈高,愈有保障。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较晚,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不尽一致,出现了以下几种模式:由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由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由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和由总经济师领导的组织模式。这几种组织模式各有利弊。比较而言,董事会领导模式,由于它的领导层次较少,地位超脱,相对***性最强。因此,这种模式应是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最佳选择。

2、转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观念和工作方式。我国现行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仍然是查错防弊和评价分支机构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查出问题,有时会站在与被审计部门对立的立场上进行审计工作,这不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而现代内部审计方式的精髓则是参与性审计,即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人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们讨论审计目标、审计计划和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共同分析错误和问题的实际及潜在影响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热心顾问和有力助手。因此,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时刻注重为企业管理当局服务,当好他们的参谋和助手,做到彼此目标一致、利益与共,使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积极作用。

3、合理确定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保证企业正常高效运转。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很多,如定期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开展资金使用效果审计;对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有计划、有重点地检查分析企业所属各单位、各专业、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情况,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内部管理;对企业各经营层次的经营领导者进行定期考核或离任审计;参与经营决策,对重要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谋;定期开展经营风险导向型审计等。只有明确审计工作范围,做好上述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4、革新审计方法和手段。审计部门则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比重。一方面,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及标准化的审计底稿等专门的审计软件,使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行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实施对审计对象的连续、动态监控,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及时性。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这些手段,建立计算机审计的有效平台,如在企业内部网嵌入审计程序,使计算机能对一些敏感和重要环节实施监控的情况自动记入审计文件,或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实施远程实时审计,对所有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5、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德才兼备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一项***策性、业务性都较强的工作,它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审计、会计和管理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策观念;不仅要懂得本行业的管理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能秉公办事,敢于坚持原则,不彻私情,而且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不仅能从事财务审计工作,而且还能从事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同时对工程技术也应有所了解和知晓,应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明察秋毫,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因此,企业必须按照审计要求选拔配备审计人员。同时,还应建立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加大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并进行不断的考核,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3

一、邮储银行市分行的现状

邮***储蓄银行成立之前,各市邮***局设立储汇局,专门管理邮***储汇业务,未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设有稽查室,由储汇局管理。邮***储蓄银行成立后,按照总行制订的市分行机构编制计划要求,各市分行设置审计部。审计部是主管对市分支机构内部控制和各项经营活动实施监督评价,及对邮***邮***储蓄银行业务实施检查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对市辖机构开展业务审计、财务审计、离任审计,对机构开展业务检查工作,实施内控评价及风险评级。审计部设总经理1人,审计员1人,另外按照网点多少,配备一定数量的稽查人员。按照辽宁的情况,审计部审计人员、稽查人员实行市行集中管理体制,县支行不设审计部门和人员。审计部配备了专用车辆和笔记本电脑,增强了审计、稽查工作的时效性、机动性和有效性。审计部由市分行行长或副行长分管,在管理关系上,市分行审计部对应省分行审计部。

二、存在问题

1、内部审计难以保持相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效果

相对***性是内部审计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从国外银行的经验来看,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而不是行***管理者,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没有管理层的干涉下执行各项审计任务,可以自由地报告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不会受管理层的干涉。而从我行的实际情况看,审计部门均在各市行领导之下,使得审计部门难以保持相对的***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效果。

2、审计队伍人员相对较新,多数没有审计从业经验,业务能力较低

内部审计是一项***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相关业务知识,还要懂得财会知识、审计知识和法律知识,还必须掌握电脑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而邮储银行刚刚成立,内审部门刚刚组建起来,而且是和稽查部门合并设立,原来又没有专门的邮***储蓄内审部门,审计人员多为稽查人员、储汇会计或其他人员担任,难以一下子掌握内审人员所必须的各项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邮储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从邮储银行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组建部门的需要,原有稽查人员流失较为严重,部分相对优秀的稽查员被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稽查工作的质量。

3、银行从业人员内控思想较为淡泊,使得审计工作难度加大,效果锐减

邮储银行刚刚成立,垒行法律合规意识还很欠缺,合规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全体员工合规经营意识不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在日常管理和开展新业务时没有充分重视业务的合规性。部分人员认为储汇资金安垒是审计人员和稽查人员的事,各营业岗位、业务管理岗位、会计岗位内控意识淡泊,对审计部门提出的问题不能切实整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效果。

4、邮***储蓄网点分散,地理分布较广,加大了审计工作难度和审计成本

邮***储蓄网点点多面广,广泛分布在城乡各地,这是邮***储蓄的优势所在。这一特点从审计角度看,也正是审计工作的难度所在。虽然配备了稽查专用车辆,但有时鞭长莫及,审计和稽查的成本较大,给邮储银行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5、审计部门管理体制与网点管理体制的矛盾日渐突出,增加了业务审计的难度

邮储银行成立后,审计部门由银行管理。从网点管理体制上看,一类网点归银行管理,占网点总数的10%左右,比例较低;二类网点和网点归邮***局管理。而垒部网点的业务审计(稽查检查)工作由邮储银行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和被审计部门不同的管理体制使得两者矛盾日渐突出,增加了业务审计的难度。

6、银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与银行业务发展需要难以适应,使得审计工作难度加大

邮储银行刚刚成立,人员以原邮***局储汇部门人员和部分邮***人员为主。从整体情况看,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与银行业的发展需要难以适应,使得审计工作难度加大。

7、高风险业务的人员配置需要与现实人员配备矛盾尤为突出,分级授权制度难以执行,潜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大部分业务需要执行分级授权制度,各级人员之间认真履职,相互制约,才能保证各项业务健康稳定发展。而我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考虑到人员成本较大等原因,多数岗位难以按照业务要求配足人员,只能采取兼职的办法解决业务操作的问题,授权制度难以真正落实,无疑会给储汇资金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三、加强邮储银行市分行审计工作的对策

1、进行人力资源整合,加强审计力量

根据邮储银行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和稽查人员构成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需要,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将稽查人员适当压缩编制,将原有稽查人员过渡成审计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充实审计力量,将稽查检查与业务审计、财务审计、经营责任审计等审计项目充分结合起来,纳入到日常审计工作中来。

2、优化审计管理体制,实行垒省审计人员统一管理,实现审计人员的相对***

省分行审计部门对各市分行的审计人员实行统一管理,采取派驻制,各市审计人员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等划归省分行管理。从而增加省分行审计人员配备,实行下审一级,增强审计力度。对于市行审计来讲,审计部门相对***,直接向省分行报告情况,不受来自市分行的干涉,可以全面地反映审计结果和判断。

3、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我行审计队伍刚刚组建,多数人员以前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我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审计人员学习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应逐步加强审计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对审计人员审计、会计、业务、计算机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适应不断发展的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只有银行审计队伍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提高了,内部审计水平才能提高。

4、建立审计人员准人、准出制度,保持审计队伍的稳定

一是要严把审计人员进入关,建立准人制度。在配备审计人员时,要设置必要的准入条件,优先安排业务素质高、精通会计知识、***策水平高、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人员从事内部审计工作。随着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审计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才能胜任内部审计工作。二是要严把调离关,建立准出制度。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维持审计队伍的稳定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建立准出制度。如果由于工作需要,审计人员调离,要经过省分行相关部门批准,方可调离,最大限度地维持审计队伍的稳定性。

5、建立奖惩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强化内部审计管理与控制,建立健全审计责任制,以便促进其增强纪律观念,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健康的内部审计和控制文化,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诚信意识,从而创造全体员工都充分了解且能履行其职责的环境。

6、要加强审计的电子化,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

一是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审计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人员对电子稽查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信管系统、经营管理系统以及会计系统反映的各种信息,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客观的结论,用于指导现场审计,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二是要根据网点分布较广的实际情况,保证审计部门的专用车辆,增强审计工作的突击性和时效性,切实开展审计工作。

7、加强合规性监督,建设合规性文化

根据邮储银行刚刚成立,全行合规意识比较欠缺的实际情况,各业务部门和支行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合规性文化教育,通过培训、宣传等各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全体员工正确的合规管理理念,把合规理念贯彻到垒体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逐步树立全员内控思想,营造全员内控的文化氛围,促进各岗位员工认真履职,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员工在防范操作风险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按照业务健康发展的需要,合理配备人员,切实实现分级授权管理,减低风险隐患。合规文化建设好了,审计难度自然就降低了,从而提高审计效果。

8、加快邮储银行改革的进程,进一步理顺网点管理体制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4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目前的问题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国家审计等外部审计业务指导;内部审计缺乏***性;内审人员重实务、忽视理论研究;对内审作用及内审机构的有无缺乏认识;专业审计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内审工作的开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适应改革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责任,消除内审局限性,依法审计,在监督与服务中求效益。正确认识和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解决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前企业加强管理及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内部审计作用问题对策

正文:

为了全面开展审计工作,我国于1984年在部门、单位内部成立了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监督。1985年10月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内部审计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内部审计职能的外在表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内部审计部门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在实现审计目标过程中(或之后)产生的客观效果。

1、制约作用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对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审计工作规范,揭示企业的违法乱纪行为,维护企业的经济秩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制止违规违纪现象,保护国家财产和企业利益。

通过检查监督被审计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制止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例如,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科自成立以来,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不合规问题15项,金额达305万元,均按照国家法律作了整改或上缴财***。有效地防止了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维护了财经纪律,教育了财务人员,为今后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披露经济活动资料中存在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的反映事实。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正之风。事实上不少单位的信息资料不仅存在错误,而且存在着具有造假性质的“账外账”和“两本账”及私设小金库现象,因此,有必要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查错防弊,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配合纪检***门,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发现问题,查明损失浪费、贪污腐化行为,及时向纪检***门提供证据和信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审计的“经济警察”的特殊作用。

2、防护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在执行监督职能中,对深化改革,降本増效起到了保证、保障、维护作用。

(1)、为建立健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新形势,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计,风险审计及计算机审计,揭示并建议改正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内部审计人员应重视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随地开展内部审计督查,提出有效措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降本增效,维护财经纪律。

有效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维护财经纪律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出发点。

例如: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科自1989年建厂初期就开始实行外委工程审计监督工作,成效显著。审查了公司建设的全国性的大型工程项目DOP四万吨、DBP二万吨、810酯、山东増塑剂技术开发中心中试装置DOS、DOA项目、两万吨苯酐等基建工程项目及日常防腐工程、检修工程、粤港城大酒店、兔巴哥食品公司等外委工程项目,审查工程结算5700份,审查总价值53340.15万元,审定值45520.30万元,审减值7819.85万元。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但节约了资金,减少了资金流失,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成绩得到了上级审计部门的肯定。

3、鉴证作用

(1)、开展联营审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联合经营是在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取得实效,一个企业和一个或数个企业为发展生产和产品交换而进行的经济联系。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由齐鲁石化公司与临淄区***府各投资50%而组建的联营企业。从公司建立到目前为止,虽曾一度效益较好,1992-1996年人均经济效益列淄博市工业企业第三位,跻身于中国化工500强,但随着俄罗斯及西方国家増塑剂产品的大量低价进口冲击,1997-2000年效益下降,有的月份出现了亏损。由于我们加强了联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遏制了乱摊乱挤成本现象,审计科提出了压缩公司办公费用和车辆维修费用、出售办公用车、优化生产原料丁辛醇和苯酐的采购办法和采购方式等建议,降低了成本和消耗,规范了联营企业财务核算办法,投资双方的合法利益均得到了保证。

(2)、开展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实行领导班子在任定期审计,有助于监督企业领导依法办事,遏制腐败,促进企业廉***建设,为上级主管部门和***府考察提拔干部提供依据。

开展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企业领导在任期间生产经营情况、遵守财经纪律情况、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肯定成绩,纠正不足,有利于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方针***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自建厂初期就按照《审计法》和上级***府审计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在离任审计,完善了经济责任制度审计。1989年-2001年共对5任厂级领导班子和65名中层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金额523万元,其中涉及副县级领导干部2人,中层干部13人,按照法律规定作了处理。其中有2人被追究刑事责任,13人受到了***纪***纪处分。

4、促进作用

(1)、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发现影响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挖潜降耗,增加收入。

(2)、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完善和履行。

通过经济责任制审计,发现制度本身的缺陷,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解决履行情况和责任归属不清的问题。

(3)、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协调处理。

不定期的开展对企业子公司、分公司的审计,规范下属实体遵章守纪,正当经营,依法办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例如: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以来,责成公司审计科配合山东新诚会计师事务所对下属兴达工贸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粤港城酒店等单位进行年度不定期审计,共查出不合规事项63项,涉及金额105万元,均作了整改,有的按照法律规定作了处理。规范了二级企业的财务帐目,培训了二级企业的财务人员。按照审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促使二级企业财务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5、建设性作用

建设性作用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价,针对管理和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和方案,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1)、审查评价企业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披露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漏洞。

(2)、审查评价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消化不利因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山东齐鲁増塑剂股份有限公司审计科早在1993年就向领导层提出了降低DOP、DBP产品进料成本的建议,经过充分调研论证,2001年自己设计上马了两万吨PA项目,开工率达100%,月产苯酐2381.3吨,是设计值2000T的1.19倍,PA收率达108.8%,是设计值的1.017倍,邻苯单耗降低4.6%,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每吨原料自产比外购节约1000元,月节约资金238.13万元,全年降低成本2381.30万元。年副产高压蒸汽52190T,创效益469.71万元.残渣实际采出量(1260元/T)为9.54KG/H,低于41KG/H的设计值,酸水实际采出量为(160元/T)0.375T/H,低于0.57T/H的设计值,成功实现了高负荷、高质量、低能耗、高收率的达产目标。2001年扭转了前几年的亏损局面,2002年6月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应对了国内外増塑剂行业的竞争,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显示出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实践证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不是束缚企业的发展,而是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发挥广泛的内部审计作用,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在WTO环境下是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的。

6、参谋作用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也由原来的面向国内市场转上了国际市场,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可靠的经济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促进了内部审计事业的飞速发展。内部审计可以提供世界性的先进的技术资料和经济信息,客观公正的为领导决策服务。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贯彻执行***和***府的方针***策和维护财经纪律方面,在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深化改革,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激励作用。但在发展进程中日益暴露出一系列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不清,具体业务缺乏指导。

西方国家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合理,隶属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干涉,***性较强。而我国企业的内审机构表面上也是对董事会负责,实质上受经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性太差,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兼任内审部门的领导,其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隶属关系不清,监督不力。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不健全,局限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条件限制,缺乏***府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

2、重视审计业务,忽视理论研究。

企业内审人员审计业务得心应手,导致理论研究处于低点。充电意识淡薄,审计理论与业务实践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国际内审发展的步伐,目前,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企业报考者寥寥无几。

3、作用与认识脱节

在现代的大企业中,仍有不少人对审计工作不理解,认为企业领导是“一言堂”,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审计有抵触情绪,甚至不配合,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这与落后的企业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有的对内审怀畏惧心理,持有怀疑态度。

4、专业人员配备不全,限制了审计工作开展。

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有的只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更有甚者对审计业务一窍不通,难以深层次的发现问题。沈阳黎明集团上市公司(黎明股份)财务报告长期作假,沈阳会计师事务所竟查不出问题,最后证监会邀请***及知名院校专家学者才查出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重视服务监督,轻视服务机制。

在当前新形势下,关键在于它能够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遵守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内部审计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履行监督职责,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三、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对策

1、改革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明确隶属关系,增强审计***性。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应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在工作内容上,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

2、建立健全***府审计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体系,内部审计机构将从行***设置转变为单位根据自身需要主动设置,逐步推行内部审计人员***府委派制。

3、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体制,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4、端正认识,厉行企业内部常规审计,减少违纪违规问题。

5、建立并实行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改变内部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实行风险审计与计算机审计。

6、开展外委工程予结算审计,减少企业资金流失。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规模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内部审计在公司经营和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可,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如今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大趋势下,拥有一支最佳规模内部审计团队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也同样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

内部审计的价值在于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包括公司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损失,挽回的损失小于审计成本即实现了内部审计的增值。根据EVA理论、成本效益理论,增值这一概念是基于“投入-产出”关系而形成的,而以增值为目的的投入产出关系具体落实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时,必然涉及其机构规模、人员配置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学术界对内部审计价值的研究以及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现路径和发展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多数停留在理论阶段,增值模型的研究为数不多、尚且缺乏,并且未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本项目的研究力争在前人对增值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基础上,探索研究有关最佳内部审计规模的设置问题。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越来越得到普及和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地位也相应提高。以大型企业为例,在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业务范围逐步扩张的大趋势下,为满足“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大型企业不断加大对内部审计的投入,使得内部审计规模不断扩大,这一举措打破了投入产出的平衡关系,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位存在矛盾。因此,基于解决现实中的扩大发展与增值矛盾的角度,最佳内部审计规模的设置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最佳规模内部审计团队在为公司提供最有价值服务的同时也为公司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减少投入,从而真正起到增值的作用,为公司和企业科学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确定内部审计规模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也为内部审计部门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职业化的进程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术界根据内部审计贡献角度分析内部审计规模的问题,Goodwin和Kent(2006)对澳大利亚115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公司规模、审计委员会的会议数量与内部审计规模显著正相关;而公司分支数量、选择国际四大事务所、应收账款和存货比例与内部审计规模显著负相关。Sarens(2007)发现:高管层对内部审计部门越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规模越大,对公司经营起到的作用越大;小公司的内部审计规模和风险管理系统的正式化程度显著相关,说明风险管理系统对公司内部审计规模的影响更多,大公司的内部审计规模和风险文化显著相关,说明大公司的内部审计在防范风险和侦查错弊方面的作用更加重要。Sarens(2007)还运用模型解释影响比利时公司内部审计规模的因素,发现公司所有权结构越分散、公司规模越大、公司内部报告层次越多,内部审计规模越大。

国内方面对内部审计规模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内部审计设立模式、设立动机及内部审计制度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程新生(2005) 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设立模式不同,其效果表现各异,财务总监领导模式的公司最重视资金管理,监事会领导模式的公司注重赊销、负债率相对较高、资金管理方面表现较差,但净资产收益率有所改善,董事会、总经理审计模式的公司绩效差异不大;刘国常、郭慧(2008)对内部审计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变量实证分析,利用相关数据分析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内部审计实施的效果影响,该研究以审计规模作为内部审计特征的替代变量,结果显示:审计规模与公司分支数量、外部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显著负相关;刘霞(2009)以2007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为基础,分析影响内部审计规模的因素,并证实内部审计规模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以及审计费用正相关。

综合以上研究结论,实现内部审计增值必然要关注成本节约和创造价值,而最佳组织规模的确定越来越成为实现增值目标所必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载体。

三、理论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选取与设置

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处组织的内部管理与外部运转状况,即内部审计环境因素,它包含了内部审计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状态下,所遇到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的集合。从环境结构区分的角度来看,可以把环境因素分为主观环境因素与客观环境因素,其中,影响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方法和行为等即为主观环境因素;客观环境因素包括组织运营及发展所赖以生存的***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

本文通过对影响内部审计的各类因素的划分与归纳,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企业职员进行查访,从而识别出业内普遍认可的对内部审计规模产生影响的因素。问卷发放100份,收回72份。通过统计被查访人对问卷内设置因素的选择情况,各类影响因素被选择次数排名前十位的因素统计见表1。

(二)样本数据收集

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选取统计结果前6位的因素进行变量分析。本文选取60家设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样本中所包含的上述6项内容采集数据,汇总结果见表2。

(三)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把若干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变量。在统计分析的过程中,有时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其所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复,增加了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主成分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尽可能少的彼此不相关的综合变量,较为全面反映出所研究事物的信息,避免了前期多个相关变量分析对结论的判断。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如下:

公式中,A1i,A2i,……,Api(i=1,2,……,m)为 X 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X1,X2,……,Xp 为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值。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 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标准选出一个或多个主成分,确定主成分载荷。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60个样本中6类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将组织总资产规模、组织子公司数量、组织业务范围(涉及行业)、组织所处行业风险评级、组织现金流量、组织管理能力评级六个关键因素作为变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表中统计数据输入软件,软件会自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得出相关矩阵表、方差与特征值表、成分矩阵表、主成分载荷矩阵表。见表3、表4。

从表3可以看出,变量总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业务范围(涉及行业)、现金流量、管理能力评级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大部分高于0.85,说明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很大,存在信息重叠的可能性较大,可判定为同源变量;而变量行业风险评级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85,说明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差,且变量行业风险评级与大部分变量相关系数为负,说明呈现负相关状态。

根据变量解释的方差表所反映的信息,成分1的特征值为4.88,其所对应的贡献率达到了81.33%,根据假设前提满足要求。将6个变量分别用X1、X2 、X3、X3、X3、X6表示,根据成分矩阵,可以得出6个变量与成分1(即主成分)之间的关系。

X1=0.966F1;X2=0.958F1;X3=0.949F1;X4=0.940F1;X5 =0.932F1;X6=0.425F1

在主成分分析过程中,变量所对应的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主成分对该变量的代表性越大,因此可以看出,主成分F1对X1至X5的代表性非常充分,能够很好地对这五个变量的信息进行概括和解释,对X6的代表性略低。根据主成分表达式系数等于成分矩阵系数除以特征值的平方根,得出表达式:

F1=0.402X1+0.399X2+0.409X3+0.394X4+0.392X5+0.383X6

通过对选取的6个变量的分析,这些变量所代表的影响因素对企业内部审计规模的影响程度较为接近,但也存在大小之分,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数据结果可知,对企业内部审计规模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为业务范围,及企业所涉及的一个或多个行业领域,其后顺序依次为总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现金流量、管理能力评级、行业风险评级。各影响因素中,除行业风险评级外,其余因素相互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且相互之间变化趋势及变动影响程度较为接近。

四、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在现如今的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与地位已得到学术界及实务界的普遍认可,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可以获悉,随着管理理念及模式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部门甚至可能成为公司内部最核心的管理部门或超然的业务接管部门,因此,合理有限地在企业内部搭建内部审计部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上述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应依据各类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有侧重地考虑内部审计规模的设置问题,从而达到资源最优化、最科学、最合理的配置。

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的合理设置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所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的研究存在几点不足之处。首先,问卷数量有限,被访问者不能完全代表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未能排除不同企业内部管理环境及个人主观意识,很多重要的因素未能考虑在内,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影响因素的设置;其次,企业样本存在局限,未能完全包括各行各业及各领域,难以做到对客观情况的充分表达。

参考文献:

[1]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 2008,(2).

[2]翟冬云,张吉岗.内部审计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证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杨新东,李越,盛爱辉.基于BSC的高校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探析[J].商业会计,2016,(6).

[4]刘霞.关于内部审计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理论版下), 2009,(2).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6

【关键词】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 ***性; 权威性; 审计资源整合; 垂直管理体制

【中***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132-05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体制涉及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前者是指内部审计隶属关系,后者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关注组织体制。对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来说,由于存在多层级的委托关系链,将内部审计置于这个链条的何种层级、哪些层级,这是内部审计制度建构的重要问题,不同的选择会影响内部审计主体的***性、权威性,并影响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最终会决定内部审计制度的效率和效果。

现有文献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分为垂直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认为垂直管理型组织体制是最好的体制。然而,关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效果,尚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分析了内部审计不同组织体制的利弊,并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主要类型有垂直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虽然各种体制都有利弊,但垂直管理型组织体制是最好的w制。

关于垂直管理体制,多数文献持赞成态度。尚翠杰[1]介绍了农行内部审计体制优化的过程,其方向是以总行审计局为管理中心、总行派驻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审计机构为审计主体的管理体制。刘燕[2]介绍了浦发银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首席审计官负责制,总行设立首席审计官,首席审计官下设四个专业审计条线和一个审计质量控制条线,在分行设立直属首席审计官领导的审计特派办。袁敏[3]介绍了兴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在总行一级设立审计部,在几个大城市设立五个审计分部,并向总行审计部报告工作。这一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超脱于经营管理层,保证了***性与权威性。刘成等[4]介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改革,认为通过改革,都建立了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减少了审计管理层次,加大了总行直接管理的力度。尹维[5]认为,分级管理走向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制的趋势,在我国集中管理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集中管理模式:派驻制,由上级单位委派审计人员到下属各企业代为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派审办,由上级单位按区域或业务设置审计办公室,对管辖内各下属企业代行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中心,单独核算单位,接受委托,对内部单位进行审计,实行审计收费。尹维等[6]考察德国、荷兰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体制,发现内部审计大多采用集中式管控模式。也有一些文献分析了垂直管理体制的缺陷,傅茂松[7]认为,垂直管理体制内部审计组织体系面临着三大约束:一是管理和成本约束,二是组织架构约束,三是权力配置约束。

关于分级管理体制,现有文献主要持批评态度。尹维[5]认为,分级管理内部审计体制与集团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显得不匹配,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使审计工作难以做到以***、全局的视角看待问题;人员缺乏不符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审计覆盖率低形成监管的空白;审计成果利用的软性化导致审计价值的低估;审计职务的安排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玉兰[8]指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形成了由企业审计(母公司审计)、子公司审计,甚至到子子公司审计的多级审计体系,遗憾的是普遍缺乏内部审计***性。为此,应将由国有企业监事会委派改由国家审计机关委派,实现内部审计机构***。

关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利弊,有不同的观点。石玉冰[9]认为,企业集团的审计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模式,即集团公司设立审计机构而子公司不再设立;另一种是分级式的网络模式。在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在各子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审计部。在网络模式下,各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同时接受本级委托方和上级内部审计组织的双重领导,这样做有利于将整个集团的内部审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发挥整体效应,有利于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田中山等[10]认为,双重领导会形成上级公司“管事”、下级公司“管人”的脱节局面,审计工作***性大打折扣。高强等[11]认为,双重管理模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表现在:比较客观全面,有利于提高审计派驻办所在公司的审计积极性,有利于审计派驻办为所在公司服务,有利于母公司及审计派驻办所在公司的负责人增强责任意识。双重管理模式的缺点表现在:因为审计派驻办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都由所在地公司负责,因此,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容易产生倾向性;由于审计人员受到双重领导的制约,当领导的意见不一致时,审计人员无法取舍,其***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同级别部门中,由于管理归所在地公司负责,相关部门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其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能毫无顾忌,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文献综述显示,现有文献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类型及各种体制的利弊都有一定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认知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然而,关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效果,尚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致力于这个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现实来看,组织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不少的组织在进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改革,这说明,这些组织对现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不满意,那么,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究竟是什么?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基础性问题,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探究这些问题(***1)。对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原因,有两种分析思路,一是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作为依存变量,分析引致其变化的解释变量,寻找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规律;二是分析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多种形成路径也会导致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相对来说,前者需要搞清楚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主要因素,后者则不需要。就内部审计目标的发展水准和研究状况来说,后者更具有可行性。

(一)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概念及类型

对于大型组织来说,其内部就有多个层级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应该设置在哪些层级?如果多个层级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大型组织在构建内部审计制度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两个维度,第一,对于总部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说,与其领导体制没有关系,但是,对于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说,这事实上就是其领导体制,即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归上级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领导,还是归本单位的管理层来领导,所以,对于这些单位来说,领导体制与组织体制合二为一了。第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使下属单位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所有的内部审计机构都归总部领导,内部审计组织还有个层级设计问题,是按组织层级来设计内部审计层级,还是内部审计组织层级小于委托层级,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对于上述两个维度的不同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就出现了多种类型,归纳起来,其基本类型如表1所示。

垂直管理/分散办公组织体制下,各下属领导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总部统一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总部的这个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是都在总部办公,而是有一部分作为派出机构,设置在总部所在地之外,并对该区域行使审计职能。

垂直管理/集中办公组织体制下,各下属单位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总部统一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且所有的内部审计人员都集中在总部所在地,对于非总部所在地的内部单位,只是在审计时派出审计组,并不在这些区域设置派出机构。

分级管理组织体制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向本组织层级领导负责,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下一层级的内部机构没有直接领导权。

双重管理组织体制同样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每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两个领导,一是本组织层级的领导,二是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

一些文献分析了内部审计不同组织体制的利弊,基本结论是,各种组织体制都各有利弊,但是,相对而言,垂直管理组织体制(包括分散公办和集中公办)是最优体制。从现实来看,大型组织内部审计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3-6]。

(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原因

既然垂直管理组织体制是最好的体制,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会多样化呢?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组织形成的多种路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主要有理性思考路径和锚定路径两类,这两类不同的路径,是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理性思考路径是指在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时,首先考虑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效果的各相关因素,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多种可能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进行权衡;最终选择目前环境下最适宜的审计组织体制。例如,一些大型组织原来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分级管理,后来发现,这种组织体制的效果并不好,总部之外的各层级审计机构,***性和权威性都有欠缺;同时,不同层级之间的内部审计资源难以整合,甚至出现内部审计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为了解决分级管理组织体制的上述问题,一些单位调整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将分级管理体制改为垂直管理体制。这种组织体制的调整,无疑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属于理性思考路径。

锚定是指决策者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或锚(Anchor)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做出最后的决策。其逻辑过程是,首先选择一个参照c或锚,然后以参照点或锚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在最终结果中,锚定作用大于调整作用[12],简单地说,锚定就是对他人的模仿,模仿中也打算做些改变,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模仿起主导作用。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形成的锚定路径是按锚定方式来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这个路径的逻辑步骤是,首先选择一个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作为参照点,一般来说,这个参照单位会与本单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例如,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性质等,都可能成为参照单位的选择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本单位的新信息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影响,这里的新信息就是本单位与参照单位不同,并且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还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决策者需要找到这些因素,并分析清楚这些因素对内部组织体制的影响。如果确实找到了这些因素,并且分析清楚了这些因素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影响,则最终选择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可能不同于参照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但是,一般来说,选择锚定路径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没有把握,也就是决策者并没有搞清楚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因素,所以,对于本单位的新信息――也就是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额外因素,可能难以确认,即使找到一些本单位与参照单位的差异,也难以确定这些差异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本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基本模仿参照单位。锚定路径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否适宜,其关键因素是参照单位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合适,则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可能也不合适。

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包括理性思考路径和锚定路径,所以,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呈现多样化。

(三)内部审计不同组织体制的效果――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对***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的影响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不同组织体制的效果如何衡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内部审计***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来衡量。***性虽然表现为多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方面是***于审计客体,审计工作不受审计客体的影响。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各层级的内部审计归属本组织层级领导,这种情形下,对本组织层级的领导就不具有***性;在双重管理体制下,某一层级的内部审计还要接受上级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部审计的***性,但是,本组织层级的领导同样对内部审计具有领导权,所以,这种***性是有限的;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于所有内部单位的领导层,***性最强。也许有人会认为,在分级管理体制和双重管理体制下,每个层级的内部审计对于它所拟审计的客体来说,还是具有***性的,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在这两种组织体制下,每个组织层级的领导都由上级审计机构来审计,本层级的内部审计对本层级的领导不具有***性,而在垂直管理体制下,所有的内部审计对所有的内部单位领导都具有***性,所以,从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整体,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其***性是提升了。

权威性是指各管理层级对内部审计结论和建议的重视程度,也就是管理层根据内部审计发现或建议而采取行动的动力和压力。一般来说,理性人对于上级意见的重视程度会高于对下级意见的重视程度。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各级内部审计组织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对于其所在的管理层级来说,是下级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管理层不一定重视;在双重管理体制下,审计结论和建议已经含有一定程度的上级意味,但是,毕竟本管理层级对内部审计机构还具有领导权,所以,这种重视程度还会有所折扣;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结论和建议,对于各内部单位来说,都上级的结论和建议,各管理层级的重视程度会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组织体制。

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能否统一协调地使用,例如,各层级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能否协调统一、各层级的内部审计人员能否融通地使用等。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各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是各自围绕本单位的组织目标来开展工作,审计资源整合较为困难;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由于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对下级内部审计机构在业务上具有一定的领导权,审计资源整合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本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具有更大的领导权,所以,这种审计资源整合也是有限的;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内部审计人员统一任用,所以,审计资源整合可能性最大。

以上分析的不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归纳起来如表2所示。总体来说,垂直管理体制是效果最好的体制①。

四、例证分析

本文在厘清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不同组织体制的效果,基本结论是,在多种组织体制中,垂直管理体制是效果最好的体制。下面,来看看现实世界中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否符合本文的理论预期,以一定程度上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较多,不少的商业银行还成为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其内部审计组织w制也得到了优化,表3是主要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

表3的资料显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垂直管理体制。事实上,我国不少中央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例如,中国联通、中国烟草实行垂直管理/派驻制,中国石油实行垂直管理/审计中心制[5],***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求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要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13]。上述事例表明,垂直管理体制是我国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五、结论和启示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内部审计制度建构的重要问题,不同的选择会影响内部审计主体的***性、权威性,并影响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最终会决定内部审计制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进一步厘清内部审计领导体制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效果的理论框架,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若干例证。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归上级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领导,还是归本单位的管理层来领导;第二,内部审计组织层级设计问题。上述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形成四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分级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垂直管理/分散办公体制、垂直管理/集中办公体制。垂直管理/分散办公组织体制下,所有内部审计机构由总部统一设置,并在非总部所有地设立派驻或分支机构;垂直管理/集中办公组织体制下,所有内部审计机构由总部统一设置,并且不设立派驻或分支机构;分级管理组织体制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向本组织层级领导负责;双重管理组织体制同样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每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向本组织层级的领导及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主要有理性思考路径和锚定路径两类,理性思考路径是指在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时,基于理性分析之后做出选择;锚定路径是按锚定方式来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也就是参照他人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来确定本单位的体制。上述两种路径也是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体现在***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根据这三个维度,垂直管理是效果最好的体制。

从现实来看,垂直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要慎重,不恰当的组织体制可能导致内部审计***性、权威性及资源整合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效率效果。从理论逻辑及现实发展来看,垂直管理体制效果是最好的。然而,这只是从***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来衡量的体制效果,如果从另外的维度来考虑,未必是这样的结论。所以,决策者首先要考虑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重要维度,如果存在,则可能得出不同的选择。但是,就选择方式来说,是基于不同体制的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 尚翠杰.对加快推进农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9):40-42.

[2] 刘燕.2005―2007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更新观念 创新方法 完善机制 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价值[J].中国内部审计,2009(4):32-33.

[3] 袁敏.2005―2007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走有兴业特色的内部审计之路[J].中国内部审计,2009(3):30-31.

[4] 刘成,许莉,屈耀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比较[J].中国内部审计,2011(10):24-27.

[5] 尹维.构建基于集团化思路的内部审计体制――以A集团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2(8):44-47.

[6] 尹维,张彦***.德系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实证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3(9):48-56.

[7] 傅茂松.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42-45.

[8] 王玉兰.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视角[J].管理现代化,2013(2):68-70.

[9] 石玉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7):208-209.

[10] 田中山,赵冬梅.ERP环境下石油销售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建设[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8-31.

[11] 高强,张旭丽,王春芝.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劣分析及完善建议――以HL公司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3):41-45.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内部审计;可视化分析;文献调研法;Cite Space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217

1研究背景

持续审计模式在美国已经成为主流,审计人员只需在自己的信息系统中就能实时访问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并从中调取所需电子数据资料,持续审计实现了审计的动态性和实时性。

加拿大、瑞典和罗马尼亚都对IT 审计进行了研究,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访问被审单位的数据库,直接获取电子审计证据。印度尤其重视电子审计证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obin Qiu在2008年对评估审计数据质量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2012年ISACA协会提出了在构建IT控制框架时的问题与标准,关注了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审计程序。

国外学者KRaghunandan,Dasaratha VRama 等人在1993-2013年,对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分析,运用文献调研、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意义重大。

2内部审计可视化分析

21可视化分析定义

可视化分析主要应用于海量数据的关联分析,是借助于***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的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对相关领域文献进行分析,可以从文献的角度观察国际上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以及学术特色,有利于内审问题的探讨。

本文选用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 Space Ⅱ作为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基于关键词与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以“Internal Audit”作为检索词,对Web of Science(以下简称WOS)数据库中2006―2016十年间的文献进行查找,检索结果1597条。

22基于国外WOS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1与表1分别是基于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与它的数据源。

从可视化分析***与数据源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内部审计的关键词“公司治理”“质量”“内部控制”“盈余管理”“绩效”等出现的频次多且平均。其次是“风险”“风险管理”“情报”“费用”“审计委员会”“审计学”等出现的频次较多且平均。其中关键词之间联系度紧密,相关性强。

从可视化分析***与数据源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内审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机构间关联度强,有机构合作,研究连续性强,比较集中。每个高校的发文数量都比较多,新南威尔士大学为16次,莫纳什大学为13次。近几年发文数量无明显增加,2006年45次,2009年29次,2011年52次,2012年30次,2016年9次。

3结论

国际上对于内部审计这一课题的研究范围比较全面以及丰富,审计的各要素都包括在内,审计质量、***性、盈余管理、审计费用、审计风险、情报、审计委员会等都有很多丰富的研究课题,研究热点比较广泛,不集中于某个主题,不同课题之间的关联度也比较强。在机构合作上,研究机构合作主要体现在高校之间的合作,这是不同课题间关联度较强的原因之一,机构的合作研究以及跟踪连续性研究都是国际上内部审计的特点。

国际上,内部审计已逐步向战略审计发展,能够充分调动各部分的资料进行利用,大量信息资料的灵活共享是建立在高程度的信息化水平上的,这也为情报资料的形成提供了可行条件。从可视化分析中我们也能看出,国际上对于内部审计的审计方法以持续审计为主,这一审计方法的广泛使用也体现了上述的观点,战略审计的发展趋势和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姬燕燕论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和审计的影响[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刘萍持续审计-信息时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熊怡联网审计环境下电子证据可靠性研究[D].南京:南京审计大学,2014

[4]Bikki Jaggi,Santanu Mitra,Mahmud HossainEarnings Quality,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and Industry-Specialist Audit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5(45):1-32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 银行 内部审计 信息技术 运用

一、银行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的评价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行业面临着更广阔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从银行、金融行业来分析,内部审计领域同样需要进行信息化升级,从而迎合时展的需求。现阶段,银行内部审计领域数据采集和分析都依赖于信息技术予以足够的支持,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部分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观方面,我国银行内部审计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审计人员信息技术掌握能力有限,虽然一些银行内部审计部门配有业务技术人员,但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阻碍了银行内部审计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客观方面,目前,我国银行业务基本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但是在部分银行中,内部审计仍然处于手工处理的状态。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而且也违背了时展的趋势。尽管一些银行经过各方面协调和努力,为内部审计创造条件,建立审计管理信息平台,并且各级内审部门也加大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研发力度,一些银行甚至通过购买国外标准审计软件,结合国内自行研发的专用审计软件,提升审计工作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但除个别银行的内审部门进行了信息技术升级尝试之外,其他银行内部审计的信息技术总体水平仍然不容乐观,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严重滞后,其次,由于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环境复杂,大多数银行业务系统采用的Windows NT、Windows XP以及UNIX操作系统平台,采用的INFORMIX、SYBASE、ACCESS数据库系统,以及采用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服务器/浏览器模式、服务器/前置机/客户端模式以及单机模式等服务模式。这些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处理模式的多样性无论是对内部审计软件的开发还是对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技能水平来说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二、内部审计领域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银行内部审计领域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是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审计环境与审计内容变化相互融合的一种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银行大多数业务已经实现了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升级改造,这些业务处理方式的革新,已经使银行内部审计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存储与处理的方式,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也同样改变了内部审计的整体环境,在电子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银行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处理,联机采集金融统计数据和查询进出口核销信息时,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纸介质的输入资料进行核查,缺乏可见的纸介质输出资料,因此,只能通过计算机业务系统审查可读文件;

其次,银行业务信息化处理方式,使得内部审计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在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一旦应用程序出现错误或者遭到非法入侵,会引起金融统计数据失真,甚至造成宏观调控决策失误,这些后果将不堪设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改变银行内部审计数据的分析方式,增强内部审计结论的深度以及质量,通过开发银行内部审计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有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对其分析,从而提升内部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效率性。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繁杂审计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使内部审计分析由主观性定性分析转化为科学的客观性定量分析,通过将国外先进的成熟理论,借鉴融合到我国银行的内审审计分析系统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可疑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弥补我国现阶段银行内部审计分析技术的不足,以便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银行的业务基本实现了电子信息化运行,并且开始着手于研究业务系统的安全性测试和有效性测试,这些都成为了银行内部审计的主要课题。由于目前,我国银行对日常使用的业务系统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势必会影响其正常业务的开展,因此,就需要建立测试平台对运行中的系统M行模拟和测试,从而确保银行正常业务的安全。介于此,本文以目前银行内部审计现状为切入点,对信息技术和应用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应用方法,为银行内部审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陈颖.浅析经济实体内控制度的审计[J].天津经济.2012(08)

[2]王西凤.论全球金融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审计[J].经营管理者. 2016(31)

[3]刘志龙.Audit Snap系统在银行内部审计系统中的构建[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4)

[4]应里孟.计算机审计领域几个相关概念之辨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3(06)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9

关键词:数据审计;公立医院;科研管理

1引言

数据式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底层数据库原始数据为切入点,通过对底层数据的采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形成审计中间表,并且运用查询分析、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审计分析,发现趋势、异常和错误,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从而收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审计方式。电子数据审计是数据式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审计署成立电子数据审计司,各级审计机关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建立数据审计体系的序幕。从实务角度出发,有两方面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是电子数据审计分析缺乏系统理论框架,到底分析什么问题,大多因人而异、因项目而异;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业务复杂,通常只能披露从数据分析角度发现的疑点,难以借助疑点的核实情况得出经济业务总体的结论。这两方面问题相互影响,导致现阶段大部分数据式审计的效率效果受到限制。归根结底,电子数据审计的分析内容需要一个具有周延性的逻辑框架来支撑,指导审计人员如何通过核实数据疑点,对总体经济业务形成结论。理论上,国内文献中部分学者认为电子数据审计的分析应围绕审计目标,以其为起点的命题验证过程,具体怎么围绕审计目标开展,如何开展验证,现有文献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明确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及实施要求,提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审计监督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中科研项目管理的内容备受关注。文章以公立医院科研审计为主题,拟研究提出一个具有周延性的审计方法,搭建公立医院科研审计电子数据审计分析的内容框架。

2基于电子数据的公立医院科研审计命题分解和验证

公立医院科研审计中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审什么、如何审,两者相互作用,息息相关。实践过程中,命题分解过程的每一个选择都直接影响着后续验证思路的设计,即审什么的变化,直接改变如何审的实施。

2.1公立医院科研审计命题的分解

2.1.1审计主题公立医院科研审计命题的分解首先要确定审计主题,一般包括科研项目的财务收支、交易行为和科研管理制度三个方面。不同的审计主题指向不同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最终形成的审计结论也随之不同。对于以科研项目财务收支为主题的审计,审计人员重点验证财务收支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以交易行为为主题的审计,审计人员重点对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发表意见;对于以科研管理制度为主题的审计,审计人员通过收集证据验证其制度的健全性,如制度制定的合法性和科研管理制度执行的相符程度。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主题来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审计目标来陈述,实践过程中审计主题和审计目标是具体审计工作的内容和中心,这两者不清晰,命题验证工作很容易空洞泛化,无法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2.1.2审计命题审计主体或目标往往比较宏观、抽象,实践中审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分解,形成一系列的审计命题,审计主体的差异决定了被分解的审计命题的不同。对于科研项目财务收支为主题的审计,审计命题通常可细化为科研交易、经费余额和收支列报等。这些审计命题中,首先重点验证科研交易事项是否真实发生、交易数据是否存在高估;其次关注科研业务事项是否完整披露、是否存在漏报、交易数据是否存在低估;最后验证科研业务指标的计算是否准确,会计记录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误报。如果科研业务数据含有绩效指标,审计人员在完成相关指标真实性的验证程序后,对照立项计划书的预期产出来评价科研项目的绩效水平是否达到预期。对于以交易行为为主题的审计,从合规性角度出发,可以分解为范围和标准、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等审计命题。实践中,审计人员首先验证该科研交易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存在套取科研资金的行为;其次重点验证所发生的科研交易事项是否符合立项计划书载明的研究范围,相关交易的支出金额、数量是否符合科研预算书和国家相关的支出标准;最后验证科研交易事项相关的会计记录、经费余额是否准确计算,是否有错报的情形。对于以科研管理制度为主题的审计,根据制度的差异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被审计的制度涵盖了多个科研业务交易行为或事项,则可以根据具体的交易行为或事项分解为一个***的审计命题;另一种情况被审计的制度是针对特定科研交易事项或行为的,则可以将该交易行为或事项涉及的具体流程、环节分别作为***的审计命题。以科研管理制度为主题的审计,审计人员重点验证其制度的健全性,可细化为:一是该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行业权威标准;二是该制度所规范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存在制度的设计缺陷,避免验证伪命题;三是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是否存在执行缺陷。2.1.3审计事项清单基于审计主体、审计命题,被审项目的审计内容框架基本形成,审计人员据此制定审计事项清单,清晰列示所需的审计证据、审计载体及获取路径。审计载体存在差异性,有的是被审单位内部的,有的存在于被审单位外部,这样的差异导致审计证据获取的路径各不相同。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主体、审计命题的内容框架下,针对不同的审计事项,研究列出可能的审计载体以充分获取审计证据。

2.2公立医院科研审计命题的验证

公立医院科研审计命题分解完成后,审计人员在既定的审计内容框架内实施审计命题验证程序,即根据审计事项清单的***审计事项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命题的验证过程通常是开放性的,审计载体的不同,审计获取证据的模式和手段呈多样性。以会计账项为基础的科研审计,审计人员主要通过查阅科研业务的交易票据、会计凭证、账册等载体以取得审计证据。以制度为基础的科研审计,从内部控制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内部控制理论来评估审计事项中的薄弱环节,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风险为导向的科研审计,审计人员先对清单中的审计事项涉及的风险开展评估,对潜在的风险做出高中低排序,重点获取高风险领域的审计证据。尽管实践中获取审计证据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从理论上审计命题的验证是相通的,可总结为三个层次。层次一,验证审计命题的真伪。一般来说,审计证据呈现的事项真实状况与既定的标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差异程度在重要性标准可接受的误差程度内,则认为该审计命题为真,否则该命题为伪命题。审计人员对具体审计事项分别获取审计证据,进而对其代表的审计命题进行真伪辨别,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进行命题验证。在科研审计实践中,科研交易事项、支出金额、经费余额、会计记录等存在多个审计命题,进而产生一系列审计事项。在验证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对科研收支的财务信息是否存在错报、错报程度、科研交易行为与重要性标准相比是否出现偏差、科研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存在缺陷等作出分析判断,如果错报、偏差或缺陷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该审计事项为真实,审计人员将根据获取的证据对该审计事项发表结论。层次二,在完成特定审计事项的验证程序后,验证重点落在审计事项对应的审计命题之上。审计人员需要对上一层次各审计事项的验证情况,如科研收支信息错报、交易行为与标准的偏差或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或执行缺陷等进行汇总,综合分析各审计命题与既定标准的偏差程度,尤其是重要性标准的判断,进而针对特定审计命题发表相应的审计结论。层次三,基于审计命题形成的审计结论,审计人员整合信息对审计主题实施综合验证程序。根据前文分析所得,审计主题可细分为多个审计命题,故这一层次的重点在于对各审计命题所得的审计结论进行整合判断。审计人员通过对各审计命题与既定标准的偏差判断,在考虑重要性标准的原则下,对有充分审计证据支撑的审计主题发表合理保证的审计结论;对于审计证据取证受限的审计主题,主要对审计发现的事实予以披露。以科研项目财务收支为主题的审计,对科研交易、经费余额和收支列报等审计命题的验证结论得出科研项目财务信息的整体结论。对于以交易行为为主题的审计,对交易行为导致的范围和标准、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等审计命题验证情况形成科研交易行为总体的偏差程度。对于以科研管理制度为主题的审计,对制度涵盖的特定交易行为或事项涉及的具体流程、环节等审计命题验证后,汇总制度的设计、执行缺陷,并对其按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识别,得出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执行有效性的审计结论。

3公立医院科研电子数据审计的例证分析

G医院以2017—2019年科研项目开展电子数据审计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命题分解:一是医院内部信息比对,即医院科研管理信息已实现电子化,从科研项目本身涉及的各类审计载体出发,穿透各层级的数据,对相关载体之间数据逻辑进行比对,以比对结果作为审计证据。内部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是验证的重点,利用不同数据表中的相同字段可以引用、关联非相同字段的数据,得到数据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二是外部信息比对,即把科研项目相关的审计载体与外部相关信息进行比对,以获取审计证据,而重点在于有效获取外部相关的电子化数据。以科研财务信息作为审计主题为例,以问题为导向的财务信息审计,旨在通过电子数据分析找出科研业务财务收支数据的差错或舞弊,主要的取证路径是全数据分析,发现疑点,圈定高风险领域,重点核实是否存在收支信息的差错或舞弊。医院内部信息比对发现,科研交易事项中基因测序委外交易占比75%,是审计的重点领域。以科研交易行为作为审计主题为例,审计人员对400家科研交易供应商实施数据分析,外部信息比对显示,部分供应商存在同一法定代表人同时注册多家公司且分别与医院发生科研业务交易、多家供应商共用一个注册地址、部分公司注册资本低于与医院合作的项目金额等。2017—2019年,G医院产生委外基因测序费的250个科研项目中,发生科研交易的共计270个供应商,意味着一个课题组就找一个供应商,导致供应商众多且分散,科研供应商选择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以科研管理制度作为审计主题为例,基于业务数据电子化的环境下,业务流程的执行有迹可循,且不容易受人为因素干扰,各制度控制点的执行痕迹使得电子数据审计可以形成总体结论。医院内部业务审批流程数据显示,部分科研项目存在化整为零、规避医院合同管理相关规定的嫌疑。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立医院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审计工作的方法、实施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数据审计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要求,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审计人员要创新审计思维,有机融合数据思维与审计业务经验,为审计工作提质增效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柳巧玲,黄作明,丛秋实.基于PDCA循环的审计数据分析[J].商业研究,2014(3):152-158.

[2]李强,谢汶莉.大数据审计中的可视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6(2):79-87.

[3]冯国富,刘***.一种基于数据流***的审计分析模型构造方法[J].审计研究,2009(4):30-34.

[4]IAPC.国际审计准则第15号《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Z].1998.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自上而下

一、审计模式演进概述

所谓审计模式是审计理念、目标、范围和方法的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如何分配审计资源、如何控制审计风险和规划审计程序、如何收集审计证据,如何形成审计结论等。审计模式的演进经历了账项导向审计模式(Acounting Number-baised Aduit),内控导向审计模式(Internet Control-orientedAudit)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Risk-oriented Audit)。

其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又分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传统审计风险模式在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风险,再通过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内控后确定检查风险,设计并实施实质性程序。该模式注重对账户余额和交易层次风险的评估,但把视角局限在企业的内部,易受蒙蔽和欺骗,常忽视错弊背后的深沉次原因。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催生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诞生。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产生

1.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企业面临日新月异、多样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内外部经营风险很快会转化为财务报表错报风险,审计单位处于广泛经济网络之中。注册会计师在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时,将审计资源投向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忽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往往使审计人员不注重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企业及其环境,因而难以对财务报表余额得到合理的期望。20世纪90年代国际“五大”对传统模式进行改进,由此产生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理论基础

(1)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反映了企业对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全部计划和控制。现代企业企业管理由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因此审计人员要了解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分析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作用及企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战略管理理论,如PEST,波特五力分析法为审计人员了解和分析被审计单位现状提供了工具。

(2)系统论。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系统论要求将所研究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系统论应用到审计工作中会使审计人员的注意力集中于经济系统的适应上,提高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报告收益合理性的怀疑能力,从而形成更加正确的预期。

三、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区别―自上而下的风险分析理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是自下而上的分析理念来组织审计工作,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思路。这一思路可用下***表示:

在战略分析阶段,根据企业经营模型和外部威胁,集中对外部因素分析,然后将注意力集中于内部因素的流程分析,最后将战略风险,经营流程风险与审计目标结合起来分析剩余风险。

1.战略流程风险分析

审计风险的传导机制为外部战略风险―内部经营风险―剩余风险―审计风险。因此,要控制好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就要从风险的源头着手。战略流程风险的分析目的在于识别来自于企业外部的对其成功经营产生影响的威胁或风险。战略风险分析首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的行业和宏观环境,其次要对企业经营模型进行分析。企业经营模型包括外部机构,战略伙伴,竞争对手,资源及其供应者,市场顾客,内部经营流程。运用经营模型能够全面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其面临的风险及其对风险的应对。战略流程风险的分析是传统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区别。

2.经营流程风险分析

企业经营的成败不仅来源于外部环境,还来源于企业内部经营流程。经营流程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和应对战略风险所作的努力。它是外部战略风险的缓冲器,也是解决内部威胁的途径。经营流程对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经营风险的内部源泉。确定被审单位内部的各项经营风险,了解企业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并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3.剩余风险分析

所谓剩余风险就是未能被企业所控制得战略风险和各项经营流程的流程风险。一个高战略流程风险的企业,如果内部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仍能将剩余风险降到较低。例如经过战略风险分析,企业有R1,R2两个高风险点,在对企业内控了解的基础上得出企业能有效控制R1,那么只有R2才是审计人员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即剩余风险。剩余风险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财务后果,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管理层的舞弊。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剩余风险的分析上,以此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能够有效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风险的分析放在更为广阔的层面,强调寻找风险的源头,这对于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成为当今审计实务界的最为流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汪寿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M],大连出版社,2009

[2]赵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3]刘佳:风险导向审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6(10)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内部审计分析论文10篇

学习

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居委会统计工作计划,居委会工作总结计划。第三条社区居委会***支部和居委会的坚强领导是做好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保证。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是本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人口

学习

主管药师述职报告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主管药师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主管药师述职报告1000字,主管药师年度述职报告。要说先进呢,荣幸的被我院药房选举来做这个述职报告。药房的每位工作职员都是先进个人,先进是属于我集体的五位工作职员都不会说些阿谀奉承之语,不过我

学习

内部审计信息化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审计信息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部审计问题的论文设计任务书,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论文。在宁夏电力公司系统全面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审计工作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学习

金融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论文选题,金融学论文10篇。1973年至1974年能源危机期间,纽约城市电力公司(ConsolidatedEdisonCompany,CEC)准备取消红利支付。在1974年该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许多中小股东为此闹事,甚至有人扬言

学习

金融学毕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毕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论文10篇,金融学毕业论文总结全文。论文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指导教师韩国红姓名边瑶班级金融07(9)班所在系(部)金融系2009年6月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学习

审计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专业学科导论论文题目,审计学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学习

浅谈审计风险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审计风险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风险论文的思路,审计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CPA通过对被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运用到

学习

审计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毕业论文如何发表,审计实务方向毕业论文。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大,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经济活动领域也随之拓宽,作为高校经济问题的护卫者,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的

学习

普惠金融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普惠金融论文10篇,内容包括普惠金融最新热点论文题目,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论文。在普惠金融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方面,每万人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在模型2一5中对农民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模型6中影响不显著。尽管如此,其系数仍然为正,

学习

金融类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类论文怎么选题,金融类小论文。一般意义上的商品,其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证券的市场价格尤其是股票价格除了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还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人

学习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控制审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审计论文2000字,审计论文什么方向好写。(二)文献回顾以SOX法案的颁布实施为分界点,美国内部控制相关研究可以分为2002年之前和2002年之后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财务报

学习

公司月度工作汇报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月度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公司部门月度总结汇报,如何做公司月度工作汇报。二、培训管理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结合人力资源培训模块的建设,同时综合各个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公共类培训及部门培训,全年累计开展公共培训共

学习

审计质量控制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质量控制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质量提高论文,审计质量评价论文怎么写。

学习

审计案例分析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案例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案例分析100例,审计真实案例分析论文2000字。2.经营成果方面的差异:(1)净利润差异。三家上市银行2000年度净利润境内审计数都大于境外审计数,其平均差异率为33%;(2)每股收益差异。除发展银行

学习

内部审计信息化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内部审计信息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内部审计问题的论文设计任务书,内部审计内部控制论文。在宁夏电力公司系统全面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审计工作如何结合本专业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学习

金融学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论文选题,金融学论文10篇。1973年至1974年能源危机期间,纽约城市电力公司(ConsolidatedEdisonCompany,CEC)准备取消红利支付。在1974年该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许多中小股东为此闹事,甚至有人扬言

学习

金融学毕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毕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论文10篇,金融学毕业论文总结全文。论文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指导教师韩国红姓名边瑶班级金融07(9)班所在系(部)金融系2009年6月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姓名

学习

审计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专业学科导论论文题目,审计学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学习

浅谈审计风险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审计风险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审计风险论文的思路,审计的风险及应对措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CPA通过对被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运用到

学习

审计风险防范论文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风险防范论文10篇,内容包括防范审计风险,审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了更好地分析问题,本文按照会计师事务所运行的三级审核制架构提出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1)所有合伙人都拥有该会计师事务所,而且都是该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

学习

金融学类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类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毕业论文微观方面,金融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这些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开创性到发展型,从公司金融类到投资类,再到金融工程类,有纯理论的推导,也有应用于实践的方法。把这些理论全盘照搬,直接应用

学习

筹资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筹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筹资论文写作方法,筹资方面的论文题目。(二)筹资的分类:1、按资金使用期限长短分为短期资金(一年内偿还)和中长期资金(一年后偿还)。中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长期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