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论文10篇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1

(一)研究模型

文中对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相应的变量包括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将农村的相应投资作为控制变量,使用对于传统金融环境评析的函数模式进行计算,通过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可以得出相应的方程,并可以表示为:Y=(fK,F),其公式当中Y主要的表示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现状,K表示为农村的资本投入,F则是代表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通过这个模型进行响应变量的实际调整能够有效的减少误差的产生,确保在衡量实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出现偏差。

(二)指标选择

在进行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当中,实际涉及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方面,包含两个方面的指标内容,其中农村经融发展规模指标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在衡量农村发展规模指标时涉及到一个相关的公式FIR=DL/RGDP,这个公式表示的是农村的存款金额和农村的信贷总余额之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指的是农村金融中介将农村的金融存款进行转移,转化成信贷行业的支持,促进农村的经济的增长效率。因此,指标的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地减少实际在进行计算当中的差值。

二、实证分析与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在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初期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相应的农村资本投入、存款余额以及贷款余额进行有效的数据统计。通过这样的资源的和数据的收集,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是对于社会发展当中农村金融的真实性有着重要的保证。因此,在模型RGDP=(fK,FIR,RLD)中,其中RGDP代表的是自然数值K代表的是在农业经济当中的固定投资额自然对数值,以及RLD贷款比的自然对数值。

(二)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分析之前,应该对于相应的监测系统VAR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工作,确定数据在实际计算当中的准确性和运行的平稳性。因此,在进行单位根的检验当中应该重视农村金融当中包含的各个项目,并对于其中的平稳变量和不平稳变量进行相关的控制工作,并报相关数据的稳定性,在对于单位根的检测当中。

(三)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对于标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检验工具,这个因果检验的结果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中进行提出并实用的,其实际的操作过程对于X和Y之间的研究进行实际英国关系的评测,并且在X变量能够对于Y进行精度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预测Y的精准度,则确定X是Y的Granger原因,如果不能预测Y的精准程度则认为其不是Y的Granger原因。农村的金融环境长期的影响着经济增长,并且二者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协调关系。

三、实证分析结果评述

通过上述的研究结果,并且通过相应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性的实际结论,下面对相关结论进行叙述。

(一)农村经济货币化的正向相关性

在实际的农村货币的现金流通和实际的贷款金额的增加,以及农村的GDP的比重的增加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进程当中真有重要的比重,同时也是货币现象的重要形式。并且相应的货币现象的增加,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交易的环节和交易的速度,使得相应成本有效地节约,同时金融环境的提升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地加快,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农村经济增长使得货币大量的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支撑,符合经济增长与货币化的基本规律。

(二)农村的金融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

对于农村的金融贷款呈现出以下的特点:一是农村的金融贷款具有表面化的特点,其中的贷款仅仅是形式上的信贷模式。在农业当中的实际应用并不是很多,非农业化的现象相当严重。二是农村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的实际运用存在相应的弊端,没有重视到农业的发展规律,其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将农资发展作为重点。三是金融制度的问题,金融是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制度的正确实施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农村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

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当中,投资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会产生显著的成效。这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相悖。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国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的经济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进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农村经济现状不能够良好地利用投资。并且在实际投资时造成农村金融环境和投资脱节,造成无效投资和投资浪费等深层次的原因。

四、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消费信贷个人信用资信评估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金融的二元性”,即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的金融市场并存。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大体系(以下简称农发行、农行、农信社);而非正规金融市场主要以民间借贷为主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一)正规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基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它们分别代表***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农发行成立于1994年,它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国家确定的小型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和发行***策性金融债券。显然,作为***策性银行,农发行是不与农户在信贷业务上发生具体关系的。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支持农村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好的贸工农龙头企业和重点乡镇企业,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和个人消费信贷要求,促进小城镇的建设等。农行虽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对农民来说其影响也是有限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就存贷款笔数所占比例而言,农户19.84%的存款活动与农行有关(向农信社存款占61.9%),从农行借款仅占3.6%(从农信社借款占30.64%,其它银行占1.8%,合作基金会占0.6%,非银行金融机构占2.4%,民间放贷主体占60.96%)①。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农行在很多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地带,还没有分支机构,原来不少设置在乡镇的分支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减员增效”的呼声中被大量撤并。这对农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它的本质特征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信用服务。其业务主要包括办理个人储蓄,办理农户、个体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存、贷款,银行委托业务及办理批准的其他业务。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农民金融活动的中介,甚至在不少边远地区,信用社是唯一的合法金融机构。

(二)非正规金融组织民间借贷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正规金融部门相比,民间借贷没有僵化的规章制度。亲戚朋友之间的借贷以社会学意义上的信用为基础,很少需要抵押和担保,对农民来说,是一种交易成本低廉、简单可行的借款方式。虽然交易成本低,但民间借贷要付出很高的利息。根据有关资料,其一年期借款的平均月利率为0.954%,最高借款月利率达3%,其一年期放款的平均月利率为0.828%,最高放款月利率为3.2%。农户之所以花较高成本融资,是因为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给总量严重不足的缘故。非正规金融组织还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自发的乡村组织。农基会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法律地位,由于发展过快和管理不够规范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制度建设落后、违规操作严重、逾期贷款增多等。因此,1996年***对其进行整改,1999年已被一刀切并全部停业,清理整顿。其他各种自发的乡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以其实行民用民管的制度优势,将村民的储蓄和分期付款活动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实行贷款监督,既以低廉的交易成本给予农户获得小额借款的机会,又保障本机构的贷款得以回收。但这些组织的发展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制和排挤,至少***府没有明确地支持其发展,所以这些金融组织也很难顺利地成长起来。

二、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设置和发展长期偏重于城市。尽管农村金融市场中有农发行,农行和农信社三大体系,还有邮***储蓄、工行、建行、中行等设立的分支机构,但农发行根本不与单个农民打交道,农行对个体农民的借款有限,而邮储、工行、建行、中行等又是只吸储,而不向农民贷款,所以对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而言,能接触到的只有农信社。由于种种原因,农信社常常难以满足农民的借款要求,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完善还表现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手段的落后。现代化的有价证券交易系统根本不可能延伸到农村乡镇,农村居民能够参与交易的金融商品相当有限,他们甚至连各种常规的金融商品如股票、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交易机会都很少,对各种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如期货、期权交易、股票指数交易等,不要说参与,很多人可能更是闻所未闻。

(二)信用社问题严重1996年8月,***部署了按照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意在恢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金融性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直到目前为止,农信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1)产权关系不清。由于历史上遗留的对合作金融理论和***策上的误区没有解决好,对社员私人财产所有权而形成农信社积累之间的内在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在农信社净资产中,社员股金占的比重很小,而占绝大多数的积累,是作为不可分割的集体财产,同各个社员之间没有现实的财产所有权关系,出现了所有者虚置的状况。这种不明晰的产权关系,很难激发社员形成企业资产为合作者自己财产的理念。(2)信贷资金质量不佳,人才匮乏。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行***干预的影响,农信社信贷资金质量不佳,加上目前的结构调整和中小企业的改制、破产,造成逾期贷款有增无减。而且,大多数信用社存在着职工素质偏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经营管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等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社信贷质量低下的问题。(3)基础设施差,竞争能力低。大部分农信社设备都非常陈旧落后,服务手段也比较少。例如,云南省3832个农信社营业网点中,只有16.7%的网点运用计算机②。农信社支持的银行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纷纷转户到国有商业银行。(4)管理体制不顺。农信社缺乏应有的管理手段,如其它行均建立了贷款授信制度,而信用社和联社两级法人,即使人民银行有规定,一般情况下也难以执行。而且当前对农信社的组织性质、所有权、服务宗旨、经营原则、管理体制以及***府的态度等还没被系统地法律化,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各地农信社的内在行为和外部干预的随意性就难以避免。

(三)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农村保险供给严重不足。我国保险业的侧重点一般都放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在同等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下经营效益相对低下的农村保险业务存有偏见和轻视。保险机构一般设置在离农村较远的城市、县城,有些地区目前仍然是中保一家办保险,经营方式较为传统和老化,险种的设计也与农村市场的需求差距较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保费只有29.75元,远远落后于其他诸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保费占有量,而农村人均就更少了,农村保险供给严重不足。农村保险市场不发达,还表现在农村居民对保险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保险宣传缺乏应有的深度与广度,加上保险理赔服务上的不到位,使农民产生了“保险不合算”、“保险公司为赚钱”的误解。有关数据显示,仅有35.1%的农户有投保行为,占投保农户14.8%的出险户中,有15.8%的出险户没有得到理赔,41.2%的保险事故没有及时得到理赔,而且有23.5%的保险事故不是按照保险合同进行理赔的③。这也进一步打击了农民投资于保险市场的积极性。

三、推进农村金融深化的几点建议

(一)鼓励合作金融的规范发展有必要适当放松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它形式的金融组织的发展,例如鼓励农村民营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建立在农村居民自愿基础上的规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市场新出现的金融组织,要尽量对其进行组织、规范和引导,而非排挤和限制。这有利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一种金融竞争的局面,便于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资金市场均衡利率的形成,排挤农村高利贷活动,使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

(二)促进农信社的健康发展根据合作制原则的基本内涵,对照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对体现合作制基本精神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集中体现在规范信用社的股权设置、民主管理、服务方向及财务分配等方面。完善股权结构,应本着入股自愿,风险共担的原则,清理老股,扩充和规范新股,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股金起点。在扩大吸收农民个人股的同时,适当吸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股。完善管理体制,应尽快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同时还要完善民主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组织的监督作用,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约的经营机制,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官办色彩浓和商业化倾向重的行***管理体制,要按***法人模式,规范运作。

(三)完善农村保险业推进金融深化,要大力发农村保险市场。为此,要建立一套统一、规范、合理的保险体系,走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与农民互助保险共同发展的路子。国家应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把它作为***府的***策性农险机构。在广大农村按照自愿互助原则组建不同形式的农业保险合作组织,继续发展民***部门、地方***府自办或与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合办形式的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社会保险要逐步尝试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同时,商业保险公司要尽快改革现有设置,走多渠道、广之路,加大向农村市场的辐射力度。在险种设置上,要注意针对农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不断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险种。比如,运输业和服务业在农村经济中增长较快,险种的开发要考虑到相应的需求。同时,要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尤其要改善理赔状况,这样才能提升保险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加快农村保险业的发展。

注释:

①③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10).

②张耀.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0,(1).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的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2〕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优先序

一、引言

有关金融支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最早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总结出各国金融发展与现代经济增长方面带有的规律性的趋势。其后麦金农与肖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阐述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赫尔曼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府干预的重要作用,认为有选择的***府干预有助于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农村经济的特性、“金融抑制”、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家金融***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和***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大批退出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弱化趋势。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策设计让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服务,使其切实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的需求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功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宁波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试***在制度上对当前的农村金融支持提供发展的优先序依据。

二、宁波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1.宁波农村经济的特点

宁波经济一种外向型经济,有天然的深水港,贸易发达,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宁波的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与传统的农村经济不一样,在宁波X县Y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1000余户农民,仍然经营传统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不足40%,而这40%经营传统农业的农户中有87%主要经济收入为规模养殖水产所得,剩下的13%虽然也经营传统农业,但是规模小、数量少,农业收入平均只占总收入的10%左右。该村中另外60%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制造业的工作,其中80%的人靠办厂生活,不在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是生产汽车零部件或纽扣之类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但销量好、订单多的产品。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宁波贸易及物流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其实现了转型。尽管还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但是基本上农村经济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即使是从事传统农业如水产养殖业的农户,其中一部分人也有自己的原产品初加工流程。宁波农村经济的这种特点对金融支持的要求和其他地区农村是不一样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约束下,怎样更加有效的配置资金,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这就产生了金融产业发展的优先序问题。

2.宁波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形式有很多,从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再加上财***支农方面的金融支持,基本上包括了金融支持的各个方面,另外还有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但是由于民间金融是农村内部自发性的是内生的经济活动我们暂且不考虑***策上对其的影响。宁波农村经济现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农户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农业生产性经营和制造业生产性经营。这两种生产经营方式有其各自的特征,所以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也是有差别的。

传统农业的特点是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但是资金的回报率也高。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受海洋气候影响,该村养殖虾的农户基本上都亏本,而2010年养殖的虾蟹产量和销路都很好,初步测算其资金回报率都在200%以上。在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户中,60%的人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或需要资金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或设备,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曾取得过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现阶段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撤出了乡级营业点甚至某些比较落后的县级营业点。农村现在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只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相对于资金需求量庞大的农村经济体,有限的信用合作社显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房屋及土地产权的不完全、不清晰使得农户无法通过抵押或质押来取得贷款,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户们反映很多时候的贷款要靠村里或镇里的干部或有经济实力的人的担保,这样无疑会加大农户的贷款成本,形成了一种新的租金,同时也无法保证资金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的手中。最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事业单位后,其绩效考核和职工工资待遇都同营业利润有关,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信用社更多的是将农户的储蓄存款拿到工商企业处发放贷款,尽量避开风险较大的传统农业领域,不仅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反而是从农村“抽血”供应其他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农村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很难从银行产业取得,也不具备发展证券业的条件。所以只能依靠财***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财***支农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可以直接通过项目投入到农业产业,比如养殖基地的建设投入或农户的免费技术培训等;也可以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补贴来激励其加大对传统农业的金融支持。另外要大力发展保险业,鉴于农业风险大的特性,发展保险业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保险的支撑会消除农户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激励农户自身对农业产业的投资。但是低的保费收入赔付比使得保险公司对此并不热衷,这也同时需要***策上对保险业进入农业领域给予支持,如税收减免等,也可以由财***出资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公司。财***支农和保险业的发展对于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但要有所侧重,前期已财***直接投入为主,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和赢利能力;后期通过保险业的介入来激励农户的自发投资,同时减少财***直接投入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农村的非农业经营生产领域对金融的支持需求又有所不同。调查数据显示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即制造业的农户中,其中90%曾取得过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贷款,而大部分人认为金融机构无法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但是该村中的民间金融很发达,亲戚朋友甚至是钱会、合会等的资金拆借活动很频繁。宁波农村的制造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分工程度特别高,多数家庭的工厂产品单一,只做一道工序,正是这种生产单一产品的模式使得他们的产品专业化程度高。但是资金的短缺使得他们无法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时,显然仅仅依靠农村经济自身的投资再生产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这就需要城市反哺农村。如果通过财***支农来解决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样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不具备自生能力,迟早会被淘汰掉。只有通过***策上对银行业倾斜,诱导银行重返农村扎根,在现阶段农村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情况下其资金回报率必然高于城市里其他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激活农村经济后,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直到城市与农村的资金回报率大致相同。另外也要发展证券业,规范民间资金流转。

三、简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对金融支持的形式有所侧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宁波农村的传统农业领域要优先发展财***支农和保险业;在非农产业要优先发展银行业和证券业。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期要加强财***支农力度,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补助激励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是要做到补助或其他形式的投入要以其对农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为考核标准,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免费或资助农户引进农业技术以及收集相关信息。

2.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通过***策引导促进保险公司进入农业领域或直接由***府组建保险公司专门为农业保险。

3.在非农生产领域要大力引导商业银行的进入,在***策上为银行在农村设置网点或提供贷款提供方便,吸引资金从城市流向农村。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策[J].财贸经济,1995(5)

[2]叶敬忠汪淳玉:新农村建设的优先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3]谢婷婷: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学术交流,2007(3)

[4]熊***: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J].商业现代化,2006(4)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4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构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是目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辖内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入手,分析了辖区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难题和障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承德市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情况

(一)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到2009年6月末,承德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0.4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亿元,其中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1.4亿元,比年初增加61.6亿元.占比为41_3%.比去年同期增长34.4%。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8.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7.2%.比年初增加46.6亿元,增长22.3%。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中,三家“农”字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达到78.1%,其中农业发展银行30.1亿元占14.4%,农业银行19.6亿元占9.4%,农村信用社l13.7亿元占54.5%。县域贷款中81%为涉农贷款。从贷款投向看,农户贷款1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农村各类经济组织贷款25.1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2%;从贷款用途看,农林牧贷款49.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8.1亿元。截至2009年6月末,辖区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为7.5亿元,其中,仅农业发展银行投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就达4.19亿元.农业银行2.7亿元。

(二)央行积极开展窗口指导

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继续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担保机制.改进服务方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有实力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有效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的扶持***策,为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三农”服务保驾护航。一是利用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农民212返乡创业就业的信贷支持,如丰宁县支行在组织农村信用联社深入企业和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哺农”、“以农促工”的窗口指导意见,并指导农村信用联社在工矿企业较多的乡镇开办了“农户借款、企业担保、农户到担保企业务工、企业用农户务工收入还款”业务,截至2009年6月末发放此项贷款余额564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扩大农民工就业市场容量,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四是加强外汇管理和***策宣传.为出国务工农民提供优质外汇服务;五是成立反假货币工作站。截至2009年6月末,全市已有215家反假货币工作站挂牌.约有400多名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县域反假宣传员184名,占全市的85%。

(三)涉农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增加

农村信用社加大投放,实行信贷“增量、扩面、延伸”。截至2009年末6月末,全辖累放农户贷款77.39亿元,农户贷款面达59%;全辖建立农户信用档案40万户,评定信用户29.38万户、授信企业500余家.总授信额度达50亿元。创新和推出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劳动力转移培训贷款、财***贴息贷款、社团贷款和“个贷企还”等新型信贷产品。同时切实加强农村支付清算系统建设,近期推出了信通卡.全辖377家基层农村信用社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6月末,累计发放农民工银行卡4万余张。为农民存取款提供了方便: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方面实现了突破,截至2009年6月末,共向以上两方面投入资金达14.3亿元,比年初增长101.5%。农业银行今年以来利用“三农”课堂.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进行培训.通过发放惠农卡.推广小额农户贷款业务,提高了办贷效率,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在8个县支行分别组建了“三农”业务工作组,并选派业务骨干充实“三农”业务客户经理队伍,全行“三农”业务工作人员已达75人,占员工总数的8%。截至6月末,农行累计发行惠农卡65734张,发放小额农户贷款18000万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l倍和6.53倍,农户小额贷款授信7500户23250万元;为1761个农户注册了个人网上银行,为1075个农户注册了个人电话银行.发展趋势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承德市商业银行不断延伸业务触角,截至2009年6月末,在县区设立分支机构4家,发放贷款13.22亿元,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有生力量。

二、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农村资金需求

一是由于承德辖区县域经济依然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主导产业不强、经济结构单一,以及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交通不发达.加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放慢,全市钢铁冶金、建筑材料、房地产等主导产业面临着愈加增大的市场风险。另外县域信用环境建设与银行贷款投放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难以吸引金融资金向农村的流动。从调查情况看,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金比较有限,很难满足农村资金需求。2008年县域生产总值较2000年年均增速为21.6%,而县域金融机构贷款2008年较2000年年均增速为8.6%.贷款增速大大低于县域经济增速.农村信贷资金不能很好的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需要。二是近年来全市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呈日益加剧的趋势。2008年末,全市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为43.5%,较2006年下降11.1%,县域金融机构上存资金达175.39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106.4%。三是农村金融机构资金余缺不能相互调剂,一些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而农行有资金但无机构,两者不能有效结合,金融机构存量资金不能发挥作用。四是邮储银行资金有余,但因成立机构较晚,贷款种类较少,信贷资金投放受到限制.其所吸收的资金不能充分用于支持“三农”。如承德市邮***储蓄银行2009年6月末存款47.5亿元,贷款1.38亿元,只占存款的2.91%。

(二)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难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据调查,2009年6月末,全市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427家(其中县城以下机构313家),金融从业人员3156人.与2000年相比机构减少176家.与1995年相比减少35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较低.目前有l0个偏远行***乡没有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如农业银行丰宁县支行最多时有11个营业网点,目前只保留县支行1个网点,县城以下无营业网点。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全辖县及县以下农村信用社就有323家,占全部机构的75.6%,邮***储蓄银行66家(其中代办机构57家),占15.5%。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难以提高。

(三)金融产品短缺难以满足农村金融多样性的需求

一是农村既有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也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既有种植业、养殖业,也有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既有内销企业,也有外贸出口企业.不同的客户对信贷产品的需求不同,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一。目前承德辖区农村信贷产品品种有限,仅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抵质押贷款等少数金融产品,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二是信贷资金供求结构不尽合理据调查,全市前7个月的信贷资金投入是历史上最高的,但是投入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多,投入“三农”及实体经济的少,金融机构对“三农”提供的信贷服务中,生产性贷款多,生活性贷款少。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农村信用社发放个人消费贷款5.41亿元,仅占其贷款总额的5.04%。三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周期长、额度大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农村信贷仍以短期化、小额周转性贷款为主.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农村信用社短期贷款余额99.29亿元,是中长期贷款的12.6倍。有的信用社因农业贷款风险较大,信贷投放有偏离农业的倾向.如某信用社2008年1—12月累计投放贷款954万元,而铁矿采选行业贷款就达790万元,占比高达83%,农业贷款所剩无几。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限额一般在1万元左右,只能满足简单的农业生产,对于规模经营的资金需求明显不足。同时,贷款期限设置不尽合理。

(四)结算和现金服务不到位难以满足新农村多元化经济结算的需要

截至2008年底,承德市辖区共开立各类结算账户1809505户,其中乡镇账户619007户。个人结算账户占总开户的99.2%,所有金融机构全部接人个人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但是辖区乡镇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率低,支付结算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目前农村的支付结算仍以现金、支票和汇兑等传统结算方式为主。

(五)金融资金高利率难以体现对农村经济的支持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风险较大,并且农业利润较低.在贷款利率上应给予优惠,但事实并非如此。农村信用社在对“三农”贷款利率的执行上全部实行上浮,并且浮动幅度较大,一般都在50%一l30%之间.有的一浮到顶,达到基准利率的2_3倍,没有真正体现对“三农”贷款利率上的优惠,与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同时,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据调查,87%的农户认为目前贷款不能满足其生产和生活需求。农业贷款的高利率既增加了农民负担,又降低了农业利润,同时农村资金偏离农业问题的存在,不利于“三农”健康发展。

(六)严格的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制约了金融机构支农作用的发挥

一是贷款审批权限的限制。目前,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县级支行除存单质押贷款外。基本上没有其他贷款发放的审批权,贷款审批权集中在省市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小企业和产业龙头企业贷款审批权也集中在省市分行,因欠发达地区符合上级行规定贷款条件的企业较少,有的即使符合条件但由于金额较小,贷款审批往往受到限制。二是严格的责任追究,影响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贷款投放的积极性。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不科学、不合理问题影响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贷款发放的积极性,造成信贷人员不敢放贷、不愿放贷。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

一个分工有序、竞争充分的金融市场上.金融组织的结构应当是既有大型、中型金融组织.又有小型甚至超小型的金融组织。因此,要加快县域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步伐;引导农业银行、农发行县支行加大农田水利、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农村信用社多年在县域经营经验等优势,在服务“三农”中继续发挥金融主力***作用;加快邮***储蓄银行建设,督促邮***储蓄资金“取之于县,用之于县”;放宽农村金融准入***策。让不同类型、多种资本本着市场的原则进入农村,扩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试点范围,提高农村银行机构网点覆盖率,形成种类多样、自由竞争、覆盖全面、互补互助、分区高效的银行服务体系。放宽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使用限制,搞好区域内金融机构之间资金余缺的调剂,按规定在农村吸收的资金70%投放到农村使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二)人民银行不断完善对农村金融的信贷支持***策

鼓励所有金融机构履行其社会责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对“三农”的资金供给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策工具,引导增加农业投入,并根据农业生产特点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实行弹性利率***策,适当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与“三农”经济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倾斜。二是适当限制支农资金利率上浮幅度,正确处理农村信用社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三是规定国有商业银行投入支农资金的比例,财***按比例给予贴息,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所需要的支农资金。四是人民银行适当降低县域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对县域和城市存款实行差别准备金管理。五是限定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比例,同时制定优惠***策鼓励商业银行将盈余资金调剂到当地农村金融机构,为当地农村金融开辟更为广阔的资金来源渠道。

(三)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提供适合于农业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部门在贷款投放上要积极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贷款投放到农村最需要的地方,促进“三农”又好又快发展。可以针对农村经济的需求,积极进行信贷产品创新。一是贷款流程创新。充分考虑农业经济的实际,重构适合县域农业经济的信贷流程,打造在无需担保抵押的“少、短、快”资金需求渠道。二是信贷产品创新。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量体裁衣,设计符合农业经济需求的创业贷款、商铺租赁贷款、整贷零还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服务领域创新。在服务县域地区传统项目贷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金融服务农业经济的领域,开拓在家庭作坊、劳务输出、专利创业项目等领域的信贷,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适当扩大担保抵押品范围,解决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问题满足欠发达地区农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完善贷款责任追究办法

各级金融部门要结合信贷规模,积极调整贷款投放结构,简化信贷审批程序,应根据不同地区农村资金需求情况和小企业、农户生产经营和诚信状况,适当下放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实行“综合授信”,使其能够在确定的融资额度内随时获得贷款,为农村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制定科学的贷款奖惩管理办法,对支农工作突出的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给予奖励。对贷款出现的风险,应分清主客观原因,有区别的实行贷款责任追究,切忌实行“一刀切”,达到责权利相统一,保护信贷人员贷款支农的积极性。

(五)引导农村金融合理利率定价

目前,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已经放开了对小额贷款的利率限制,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利率水平。国际经验证明,农村金融能否成功与利率***策关系极大,哪里分开了小额贷款的利率,哪里的正规金融活动就能够顺利的开展起来。农民就能得益。因此,利率定价不能“一视同仁”,要分类客户,制定差别化利率,同时考虑不同经济收入农户的承受水平,在担保方式、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方面因人而异,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5

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的各个生产要素充分地运行起来,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在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的初期,需要做好相应的理论准备工作。

1.1农业信贷补贴论

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农村金融理论为基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相对其他的经济行业来说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农民的收入一般情况下是低于城市市民的收入的,该理论中认为,在农村中,应该对农民实行信贷供给先行的金融策略,这样就能够快速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然后,在建立一些相应的具有非盈利目的的机构,从外部引进资金,对农民进行经济补贴。这种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适用的,能够快速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该理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了出来,在进行相关机制设置时,没有考虑到充分挖掘农民的储蓄热情,而使农民能够快速拥有大量的廉价资金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财***负担。另外,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导致富农和贫农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造成资源的错误搭配和浪费,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1.2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在80年代的后期,我国农村经济中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金融市场理论,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信贷补贴理论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证明,我国农民是具有较强的储蓄能力的,因此,并不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进行注入。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府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市场的作用,将一系列不符合农村金融发展的***策取消,然后实现农村的资金供求平衡。在金融市场理论中,主要注重的是利率市场化,通过市场控制金融的发展。然而,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有些超前的,因此,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但是,伴随着该理论的逐渐运行,取得的一些成绩也是不可忽略的。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发展中国家,***府通过一定程度的金融接入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2.1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金融体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当我们把视线放在农村时,却发现效果不尽人意,农村大部分地区主要依靠***府的***策进行金融发展,导致农村的金融发展一直处于萧条期。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已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像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正在兴建中,农村金融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体,带动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作为主力***的农村新型金融体系。在我国预期的正规金融中,主要的商业性机构是中国农业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主要包含农村信用社,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是重要的***策性金融机构,这三个主要的金融机构构成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

2.2农村的金融需求现状

在我国,通过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农村金融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增强农村的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具有较大面积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占据了大量的国土面积,想要对我国的农村金融进行全面的了解,需要进行深入的金融调研。基于他人的研究,我们总结了以下几项金融需求:第一,农民具有比较稳定的存款意向。在农村,一般的农民主要是将资金存入到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其中,资金较为富足的农民,则会考虑将资金借给其他的农民,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而相对较为贫困的农民,则会将大部分资金放置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第二,在我国的农村,农民间的金融活动主要是在农民之间进行资金的借贷。如在亲朋好友间进行钱财的借贷是非常常见的,只有一些比较富有的农民才会考虑向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而那些自身较为贫困的农民由于没有相应的抵押物,很难从正规的渠道进行资金的借贷,因此,向亲朋好友进行借贷是较好的借贷形式,能够快速地解决资金的缺乏,但这种借贷方式由于缺乏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管,便会出现较大的金融风险,从而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阻碍当地金融的发展。

3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策和建议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农村经济增长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只有解决好我国农村当前的金融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提高经济增长的作用,使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3.1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农民主力***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进行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积极的重组,培养具有合格主体的农村经济市场。然后,制定相应的农村发展银行改革方案,通过对相关的职能进行***策性的定位,将其范围及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再通过加大资本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加强对农村的开发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农村信贷的长期效果。再者,对于一些大型的农村银行,可根据当地的实际市场需要,扩大金融支持,优化相应的发展战略。此外,还可以鼓励其他的农村储蓄机构进行农村金融业务的拓展,如邮***储蓄银行等,从而不断增加农业金融的范围。发展农业银行,增加民营企业中农民的持有股份,向农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特色化农业金融服务。

3.2发展乡镇企业

大量实践证明,金融结构中的指标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促进乡镇企业的贷款数额。因此,通过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大大增强县域的经济能力,完善相应的产业结构,且为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渠道,实现了农民的经济增收。当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并不完善,想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国家需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放宽乡镇企业的发展道路,只有将经济增长同科技创新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创造出一批具有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产品,从而提高农村的经济增长。

4总结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效率;农村经济发展;AK模型;VAR模型;农村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储蓄率

中***分类号:F30;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3)01-0035-10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1986)、卢卡斯(1988)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在经历了主要依靠有形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及制度上的创新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之后,都面临着如何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问题(邓莉 等,2005)。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实现从依靠要素数量扩充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内涵式增长。 在这种转变过程中,需要有金融中介来动员居民储蓄,聚集金融资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董晓林 等,2004;张颖慧,2007)。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7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摘 要: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利于储蓄的增加、储蓄转化成投资及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函数,研究农村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深化不足严重抑制了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农村金融深化;经济增长;多元线性回归函数

中***分类号:F8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064-03

收稿日期:2015-02-12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财经大学校级课题《地区GDP“真实值”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2014088)。

作者简介:刘望舒(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为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资产测度。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发达程度居中、发展较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持农村稳定,是我***和***府历年来关注的头等大事。*********指出,要从“三农”发展的重要出发,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和***策力度指出,落实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制度,完善金融监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在颁布的一号文件提出三大方面的任务,即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并首次提出了“惠普金融”的概念。目前,我国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明显,“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造成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者从体制角度予以解释,有学者从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进行阐述。笔者将从农村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角度,对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对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透过现象寻求农村金融深化不足的地方,并找出解决办法,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Raymond.W.Goldsmith在1969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他采用金融中介的资产对GNP的比重代表金融发展水平,前提是金融体系的规模正相关于金融服务的发展与质量,他运用了35个国家从1860--1963年的有关数据,得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即经济的快速发展一般都伴随着金融的较高水平。另外A.Gelb(1989)、N.Roubini&Xaveier-I-Martin(1992)、Easterly(1993)、Gertler&A.Rose(1994)等从不同方面也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研究。

Mckinnon·R·L(1973)提出“金融抑制论”,认为金融抑制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落后的经济发展速度使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吸收资金,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的支持,而国有企业和特权企业虽然得到资金的支持,但是效率低下,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又抑制了金融发展。E·S·Show(1973)提出“金融深化论”,强调取消***府的各种管制,让市场的供求完全由利率决定。把他们的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的研究,便形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理论。Sharma·K·S(1978)的研究表明,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要远远大于减税,足够的借贷资金来源使得农村小企业可以有充足的生产和投资机会,金融中介也可以为农村小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

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具体情况,不少学者做出了显著成果。夏学鑫(2009)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偏高、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造成了农村信贷风险偏高。朱建华、贾红岗(2002)等对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就农村金融领域的某一具体指标与农业的GDP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得出我国农村的金融深化程度。何广文(1999)、曹力群(2000)、温铁***(2001)、史清华(2002)、朱守银(2003)等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借贷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样本地区的研究得出:我们民间借贷所占比例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借贷规模和频率有增大的趋势,借贷依然主要用于生活领域。

可以看出,国内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这些成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村的金融方法。

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理论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综合运用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相关知识,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判断,运用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得出金融深化不足是经济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再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农村金融深化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因的***策和建议。

三、多元线性模型的构建

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众多,但是为了反映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解释作用,变量主要考虑金融深化指标和实际利率指标。为讨论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来对农村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构建模型如下:

1.GDP:第t年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2.FIR:第t年的农村FIR

3.r:第i年的实际利率,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理论认为实际利率上升能迅速提高居民的储蓄水平,同时金融体系能够将增加的储蓄转化为实体经济中的投资。因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般都存在一至两年的滞后,因此模型中的实际利率指标分别采用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实际利率值进行分析比较,i的取值分别为t-1和t-1,表示为rt-1,rt-2。

4.由于第一产业GDP和农村FIR均呈现出指数上涨的趋势,因此,我们对GDP和FIR分别取对数,分别用ln(GDPt)和ln(FIRt)来表示,农村GDP指标的对数就是农村GDP的增长率:

四、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模型中的实际利率采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值,运用Eviews3.1,对上述多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输出结果:

从上述输出加过可以看出,F=266.365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拒绝原假设,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农村经济增长率与自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同时, r2=0.96则说明该方程拟合程度较好。 r2=95.67%,说明回归方程可以解释的部分为95.67%。

对模型的实际利率采用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Eviews3.1输出结果如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F=254.3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农村经济增长率对自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r2=0.96,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r2=96.2%,说明回归方程能解释的部分为96.2%。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个方程更能解释农村经济增长。

(二)模型结论

我国农村FIR与农村的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FIR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GDP的增长。从实际利率滞后二期的模型中可以看出,当农村FIR增长1%时,农村GDP增长1.4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上文判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不足,这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不足的因素,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与农村GDP的增长率呈相反关系且影响显著。从模型中可以得到,当滞后二期的实际利率增长1%时,农村GDP的增长率会下降0.026%。从表面上看,这与麦金农和肖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提高实际利率会促进经济增长。笔者认为,此处的滞后二期实际利率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并不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应该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然而现在无法获得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和实际利率水平。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具有强烈的***策色彩,非正规金融机构虽然不受国家***策影响,但是其实际利率水平往往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因此上述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逐步实现农村利率的市场化,使两种实际利率趋于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用了金融相关比率、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有显著正相关,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有负相关。从表面上看,本文所得出的观点与麦金农和肖的观点相反,即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实际利率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本文所使用的滞后二期实际利率指标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实际利率指标,并不是农村市场上实际的利率指标。农村市场的实际利率指标应该是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实际利率的加权平均值。现无法获得农村非正规市场的实际利率指标,只能以正规金融机构的指标代替,故有一定偏差,这正好反应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市场性。正规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策性,非正规金融机构是市场化的产物,但是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利率要稍高于正规金融机构,因而本文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消除局限性的做法是逐步实现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减少两者之间的利率差,使利率趋于一致。根据本文结论得出如下建议:

大力发展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显著效果。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现有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改善其经营管理,拓展其覆盖面,真正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职责履行到位。国家也要放开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过渡管制,减少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策性限制,使其根据农村的现状开展各自的业务,成为真正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

放宽对非农村金融机构的管制。在大力发展现有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同时,可以积极谨慎地促进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有条件地放宽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管制和约束,允许其在合法范围内经营,并加强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oldsmith,R.W.(1969)“Fnancial Structure and Dec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2] E·S·Show Financial Deep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 Sharma·K·S(1978).Th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in mo-bilization and allococation if resources for rural development [J].India Economic Journal ,26(2):84

[4] 夏学鑫.农村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10):42-48

[6] 曹力群.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借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研究报,2000,244-264

[7] 温铁***.农户信用与民间信贷课题分报告之一:旧中国金融资本对传统农业的剥削

[8] 温铁***.农户信用与民间信贷课题主报告: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

[9]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调查.农业经济问题,2002,(10):88-95.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帕加诺模型;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农村经济

中***分类号:F3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07-05

研究经济长期增长和金融部门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中通常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面关系的这一结论最先由戈德史密斯通过多国的金融发展数据统计得出。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程度,金融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经济的增长[1]。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数据大多是以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视角进行采集的[2,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既不同于我国整个金融发展水平也不等同于其他国家的金融发展程度,因此,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和处理。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化和金融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金融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剂,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使农村金融率先发展起来,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增长。

一、模型设计及数据说明

(一)实证模型分析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最经典的就是AK模型,但是AK模型没有把金融因素单独表现出,而是把金融因素与制度因素,包涵在技术进步、知识进步和资源因素上面。帕加诺模型是将金融因素加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假设经济增长率是总资本存量的增函数,只要存在技术的因素,那么投入资本量的增加,就一定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可以根据帕加诺的观点,得出内生增长模型的以下形式[4]4042:

上式方程中,s=S/Y,表示储蓄率。方程加入了金融中介作用的因素,就很清楚地表达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是由一国的储蓄率、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和储蓄投资转换率作用的[5]342357。储蓄率s反映的是金融机构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金融市场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和搜寻信息处理信息的成本,通过信号作用可给储蓄者和投资者一个更好的收益,可以使稀缺的资金在社会上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的是金融市场资金运用的效率,比值越高说明金融市场的效率越高,类似于资金周转率,速度越高,越促进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储蓄投资转化率θt反映的是银行或金融体系发挥金融中介功能的效率,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本积累的效率,这种效率又能提高储蓄者的收益,两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另外金融中介效率的提高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向金融部门,提高了金融部门的竞争程度和经营效率,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6]251,252,而金融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因此,本文将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分为三个机制,即储蓄率、社会边际生产率以及储蓄投资转化率。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状况的具体情况,对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因素作以下分析:

1.储蓄率s的影响因素。影响储蓄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实际利率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物价水平以及居民谨慎动机程度等。农村地区居民储蓄意愿不同于城市居民储蓄意愿,加上农村数据的可获取性,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人们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后来,新古典学派认为基准利率的变动也是影响储蓄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选取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来反映农村居民的储蓄水平,所以农村金融市场中储蓄的影响因素可以表示为:

本文所采取的变量均为相对量指标,即比率指标,采用这样一种形式是因为这种指标可以表现出一种相对弹性的变化,也能反映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统计角度出发,相对比率也能消除多重共线性对方程的影响,得出的统计结果更能解释实际情况。

(二)数据说明

对于指标的选取,涉及到的指标有农村第一产值,第一产业包括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选取第一产业产值作为反映农村经济增长总量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农村经济增长总量的大致估计,并且第一产业与农民收入密切相关,可以很好地反映农村真实经济增长情况,本文采用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形式表示;一年期定期利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相关数据;资本产出率比值使用投资比农村第一产值表示,农业投资理论上等于农业固定投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更新改造投资与农业贷款之和。

由于农村投资数据不易收集,简单用其中一部分可能会使数据失去经济意义,但是投资量因素在金融效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业投资90%以上的份额[8]33,34。所以,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GDP比重表示边际资本产值率。全部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各指标数据见表1。

二、实证分析

(一)实证检验

1.平稳性检验。由于大多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具有时间趋势的,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中,其前提是每个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因此在对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各变量之间进行实证的一个前提就是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消除“伪回归”结果[9]。对以上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检验发现各变量的原序列的ADF值均大于5%临界值,说明变量是非平稳性的,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的ADF检验都是平稳性的,即这些变量均是一阶单整过程I(1),可以采用协整方法进行检验。

2.协整检验。由ADF检验可以知道,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均为非平稳的一阶单整I(1)过程。但这四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协整过程,即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种组合可以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但由于Johansen协整是一种基于VAR模型的检验方法,因此在进行协整检验前,应该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通过对AIC的观察,我们采取滞后2阶的VAR模型,采用无趋势项但有截距项的向量自回归VAR(2)协整方程进行协整检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由上面协整方程可以得出,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中的人均收入和储蓄投资比呈正向关系,与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基准利率和社会边际投资生产率成负相关关系,人均收入是储蓄率的函数,因此储蓄率的增加可以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基准利率是储蓄率的函数,理论上讲,储蓄利率越高,人们更愿意将持有的货币放入银行以获取收益,因此,基准利率与储蓄率是正向关系,但是从实证中发现,基准利率并没有在农村储蓄中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是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农村居民将货币放入银行的主要因素并不取决于基准利率,这也与农村利率被严重管制造成低利率现象有关,也与农户储蓄倾向以及社会习惯有关,农户储蓄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求得资金上的稳定保值,储蓄不具有利率弹性[10];农村中社会边际资本生产率没有促进经济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农村投资的低效率所致。本文对投资的数据选取为我国农村固定投资资产,这种投资主要应用于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属于公共产品,只能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贷存比与农村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说明银行机构在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结论及***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村每年的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序列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每年都保持了平稳发展,农村金融的引入激发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潜力,收入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人均收入并不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函数,它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只有收入增大了,才会提高储蓄率和投资量。国家一年期的定期利率的变化对农村经济影响并不大,真正要使农村借贷市场发展起来,首先要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借贷的门槛,放松农村利率管制,针对民间金融的借贷行为,要合理引导和扶持,民间金融的存在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投资产出比的时间序列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平均投资产出率为0.09),这种低水平首先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的薄弱,微弱的力量不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在实证中可以看出,投资产出比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投资量在产出量中的比重太小,没有对经济产生影响。在以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中,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使资金向更有效的产业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农村中的贷存比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说明农村储蓄的资金更多流向了农村贷款,但也有一部分资金流向到城市地区,其原因是在城市地区投资比在农村地区投资所承担的风险更小而收益更大。在以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可通过对农户或农村企业进行信用担保、联合担保等方式降低投资资金的风险,使更多的资金流向农村地区,促进经济增长。

为了使农村金融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就必须对农村金融进行改革。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一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进程,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在允许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同时,鼓励和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形式的多样化,多渠道促进农村贷款量的增加,有效促进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促使农村储蓄更好地为农村地区资金提供支持,扭转由于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下降的趋势,减少农村资金的流失,保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加强对农村投资力度,建立担保、保险公司,分散农村经济发展风险。担保、保险机制在农村的建立是农村有更多资金支持的前提,并且担保、保险等防范风险的机制在农村建立本身就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加强农村经济市场力量。

参考文献:

[1] 姚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2431.

[2]应枢廷.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4.

[3]田杰,陶建平.农村金融排除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来自中国1728个县(市)的数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2):97102.

[4]张旭梅.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Pagano,M.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biew[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3,37:342357.

[6]王广谦.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7]王振山.金融效率论——金融资源配置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中***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140-04

[作者简介] 张伟成,广东省河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系统科学与经济学;(广东 河源 517000)

肖连斌,农行江西省分行经济师,律师,研究方向为金融法律与合规管理。(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 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 generalsystem 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

一般系统论则试***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策、法律、经济、行***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篇10

摘 要 当前,各地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城乡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本文主要用具体实例简要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农村信用联社实行机构撤并后的运营状况,进一步分析了浙江城市金融发展及城乡金融发展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松阳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革措施,尽可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城乡金融发展 城乡金融发展差距 农村经济 分析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严重落后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整个社会和金融机构共同引起的。现阶段,浙江省金融发展体系相对较高、组织体系逐渐趋于完善、金融服务能力日渐增强,但仍然存在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上个世纪末新世纪初,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等地相继实行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系改革。尽管经过十几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没有真正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金融严重缺失等问题。为了缩小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文中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农村信用联社金融发展为例,初步分析了城乡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城乡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市场经济有一个基本发展规律,生产要素向效益好、回报高的地区和行业流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必然导致农村部分金融机构撤离、信贷资金流失,转向城市发达地区。据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城市人均贷款是农村的十倍之多,农村贷款年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左右。不平衡的城乡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服务能力不足的农村信用社,不可避免地将对农村经济造成一定制约影响。

在我国,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献中相对缺少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因此,文中将着重从这一个角度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相关经济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关于金融机构业务导致农村资金流入城市地区的理论模型,然后进行相关分析与讨论。在该模型中,假设金融机构在城市吸收存款的利率为 ,在城市进行资产业务的收益为 ,在城市进行资产业务的成本为 ;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存款的利率为 ,在农村进行资产业务的收益为 ,在农村进行资产业务的成本为 。并用 表示农村存款在农村投资的比重,则有(1- )比例的农村存款投入到城市发展中。在该模型理论下,金融机构利润 可由如下函数表示:

=( )-

根据该公式可得到金融机构最大化利润。当金融机构利润最大化时,金融机构在城市金融资产收益与在农村的金融资产收益之差为金融机构在城市经营成本与在农村经营成本之差。这种情况下,则说明:金融机构可以减少在农村的投资比重,将资金转移到城市则容易增加收益。简单说就是,如果其他各项条件不变,金融机构在农村进行的资产业务值越大,金融机构的最大化利润就会越来越趋于 ,促使更多比重的农村存款在农村转化为投资,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关系;如果其他各项条件不变,金融机构在城市进行的资产业务投资值越大,金融机构利润 就会越来越小,农村存款就会流入城市,不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这种情况下,城市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城市金融发展水平高可能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水平高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二、例证分析与结论

(一)城乡金融发展变量与数据资料

为了进一步论证城乡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下面以浙江省城乡金融发展水平为例,简单、扼要分析城乡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浙江省城乡金融发展水平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主要参考指标包括人均储蓄存款比、人均短期贷款比、金融深化度比。

表1 2011浙江省城乡金融发展水平对比数据

杭州 温州 湖州 金华 宁波 嘉兴 绍兴 台州 舟山 丽水 衢州

人均储蓄存款比 25.4 7.5 21.8 12.4 18.4 26.7 24.2 9.5 26.8 8.6 17.8

人均短期贷款比 17.5 5.4 22.5 8.9 10.8 17.8 18.2 6.5 22.5 9.8 18.8

金融深化度比 31.2 21.5 4.6 34.1 28.5 43.4 17.5 20.4 48.9 40.8 45.8

从表1对比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省11个城乡地区在2011年金融发展存在一定差距。与城市金融发展水平相比,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表示浙江省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

(二)分析与结论

实例分析中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计量模型,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名称(万元/人) 样本量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人均农村短期贷款 131 0.148 1.458 0.577 1.025

人均农村储蓄存款 131 0.425 1.254 0.854 0.243

人均城市储蓄存款 131 1.456 9.257 4.524 1.245

人均城市短期贷款 131 1.558 14.587 6.571 2.571

人均农村固定资产 131 0.125 1.541 0.452 0.542

农村就业率 131 0.421 0.941 0.425 0.124

农业财***支出比 131 0.042 0.435 0.348 0.15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10篇

学习

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务专题课程论文5000字,金融课结课论文。国外学者对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强调学生基于实践型问题的合作性探索,突出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系统性与功能性、探究性与实践性

学习

金融管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管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管理论文选题,电大金融管理论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

学习

金融投资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投资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金融投资的论文,金融与投资毕业论文。1引言金融投资类专业是目前高考市场、考研市场中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除了未来就业,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收入高、工作稳定的影响因

学习

投资价值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4)

现在已经很少有某个“展览会”,能像2002年12月1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电子***务展览会一样,引起企业的追捧的了。在这个主要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府展览他们的电子***务成果的会上,联想、长城、中关村科技、31通讯、用友、瑞星

学习

办公室文员工作计划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文员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办公室文员2023年工作计划,幼儿园办公室文员工作计划。一、***建工作计划1、做好***员发展对象的推荐、测评、培养、***审等工作,完成全年***员发展计划。2、积极做好入***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为*

学习

金融学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文库,金融学学年论文选题。***学院金融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三个培养目标决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围绕收集、描述和展示金融数据以及分析金融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

学习

金融产品营销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产品营销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的论文,金融产品营销实务论文。

学习

金融大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大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金融博士毕业论文选题。定增并购>>>青岛双星:非公开发行获通过达威股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粤泰股份:拟8.8亿元并购海口房地产项目九有股份:拟收购润泰供应链51%股权金明精机:

学习

国际直接投资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直接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国际直接投资论文题目,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论文3000字。在产业经济理论中,一般将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概括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进入壁垒、企业合并和市场集中度、***府***策等(杨沐,1989)。贝恩

学习

网络金融安全论文10篇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金融安全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论文,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论文答辩。1.2钓鱼网站为金融信息的安全带来较大风险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技术都在不断成熟。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

学习

金融实证分析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实证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证核心论文,推荐金融实证分析论文。一、如何看待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次贷危机。由于CDS等金融衍生产品在缺乏完善法律监管情况下的过度膨胀以及IT产业泡沫经济

学习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服务创新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服务创新论题汇编,金融服务创新的心得体会。1立足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金融服务业之所以要进行创新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此,金融服务

学习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热点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热点问题分析论文范文,金融热点事件及其分析。一、金融热点问题的表现及特征(一)金融热点问题的表现金融热点问题可以表现为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新理论、最新实践及具有潜在巨大影响的金融事

学习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70)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外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原神毕业论文金融专业。1.2金融专业毕业实习效果总体来说,东方科技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效果不错,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一些同学还将毕业实习中的一

学习

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务专题课程论文5000字,金融课结课论文。国外学者对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强调学生基于实践型问题的合作性探索,突出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系统性与功能性、探究性与实践性

学习

金融管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管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管理论文选题,电大金融管理论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

学习

金融投资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投资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金融投资的论文,金融与投资毕业论文。1引言金融投资类专业是目前高考市场、考研市场中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除了未来就业,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收入高、工作稳定的影响因

学习

投资价值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4)

现在已经很少有某个“展览会”,能像2002年12月10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电子***务展览会一样,引起企业的追捧的了。在这个主要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府展览他们的电子***务成果的会上,联想、长城、中关村科技、31通讯、用友、瑞星

学习

金融学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学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文库,金融学学年论文选题。***学院金融专业学生定量分析能力的三个培养目标决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围绕收集、描述和展示金融数据以及分析金融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进行

学习

金融产品营销论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产品营销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的论文,金融产品营销实务论文。

学习

金融行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行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金融毕业论文选题技巧。BF是一种金融市场崭新,至少部分地以对传统范例面临的困难做出反应的面貌出现的。广义上,BF认为通过使用某些人不是完全理性的模型,可以更好的理解某

学习

互联网金融论文10篇

阅读(223)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金融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的论文摘要,金融论文发表的网站。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不同国家结合自身原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以及资本市场环境,在监管规则的制定上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