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热点分析论文10篇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1

摘要:金融热点问题因其本身特征可以成为金融学教学的综合拓展训练。应用头脑风暴法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训练,达到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教学目标。在解决方案的决策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商业伦理与价值取向的理解。

关键词:金融热点问题;头脑风暴法;商业伦理

一、金融热点问题的表现及特征

(一)金融热点问题的表现

金融热点问题可以表现为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最新理论、最新实践及具有潜在巨大影响的金融事件。每当金融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突破性理论成果就会成为被追随的热点;随着金融实践的日益复杂,新的金融实践不断产生,包括但不限于金融环境的重大改变、金融创新产品涌现,金融技术的重大突破、金融基础设施的升级等。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重大事件因其影响巨大,往往成为***策与舆论的焦点。这些金融领域中出现的新理论与新实践,尤其是金融事件,都会成为金融热点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催生重大变革。

(二)金融热点问题的特征

(1)金融热点问题发生及之后各方反应会带来深远影响。这些问题及各方反应带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激烈反应,导致金融行业的巨大变化,甚至影响到家庭与企业部门的资源配置决策,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吸引持续讨论与追踪。金融热点问题可能深刻地改变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会调整经营战略,重新布局业务,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与业务流程再造,谋求新的竞争优势,寻找新的盈利模式。金融市场也会有巨大变化,金融产品创新风起云涌,金融市场主体扩容,金融产品的交易规模发生变化与金融产品价格产生剧烈波动。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导致跨界竞争出现,使金融市场的原有定价机制与套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效,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与风险承担机制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影响到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为应对金融热点问题的冲击可能采取临时性***策,改变相关利益主体的风险与收益。***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也可能出台新的规章制度,甚至立法机构出台新的法律,导致金融领域游戏规则变化,形成新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稳定性,造成金融基础设施升级,深刻改变社会的金融结构,影响金融创新的方向。企业会调整融资方式优化融资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居民会改变消费与储蓄行为,以应对相关金融热点问题带来的冲击。

(2)金融热点问题的传导与扩散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金融热点问题可能最先在某一金融领域出现,然后快速传导到其他金融领域与经济领域。受影响的经济主体广泛,金融机构、企业、居民、非盈利组织及***府都受其影响。受影响的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众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大宗商品市场、房地产市场都会卷入;利率、汇率、股指、房地产价格、大宗商品价格等波动放大。一旦某一金融事件在某一局部领域发生,在相关主体追求收益与风险平衡的策略中会使金融事件放大,仅由于一只蝴蝶的翅膀煽动,就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

(3)金融热点问题具有前沿性。可以用“新”来概括金融热点问题在时间维度上的特征。能够成为热点问题的金融理论创新是最新的金融理论突破,尚在理论的完善期,处于理论的前沿。能够成为金融热点问题的金融实践是最新的金融实践,金融从业者正在推广和完善,处于金融业的业务前沿。成为金融热点问题的金融事件已经发生,还在不断发酵且不能预见影响的深度,各方正在寻找解决方案或完善解决方案,处于公司策略和监管***策的前沿。

(4)金融热点问题及其各方反应引起社会广泛与持续关注。除金融理论突破与金融最新实践的兴趣人群局限于专家与从业务人员外,具有巨大影响的金融事件往往引起社会各层各界人员的极大关注,关注人群广泛到能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成为大众讨论的话题。

(5)金融热点问题的演化具有开放性与未知性。在金融热点问题中涉及的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认知与解决方案的多元性。不同主体对问题的认知呈现差异化,各类主体角度与利益的不同必然导致解决方案的不同,因此在解决方案的讨论阶段,金融热点问题是一个能包容各种角度、各种方案的开放性问题。当然,一旦形成决策,金融热点问题的应对方案也随之确定。金融热点问题的演化方向存在未知性,在应对方案没有出台之前,能够出台何种方案是未知的。在应对方案出台之后,各种主体的具体利益得失也存在未知。

二、金融热点问题的教学意义

金融热点问题因其“新”,在金融学教材中肯定涉及不到,在教学计划中难以安排。任课教师增加这一部分内容,从课程设计来看,可以在课堂教学的金融新闻解读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堂讨论与分析环节中进行,还可以布置成课后作业并通过作业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旦引入金融热点问题教学,通过精心设计,可以将其定位于学生兴趣培养与思维训练的拓展场景。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可以实现知识与能力共长。从价值观培养来看,可以作为学生的商业伦理道理与价值观培养的拓展场景。(一)增加金融热点问题教学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热点问题具有前沿性、开放性和未知性特征。思考这类问题构成对学生知识基础与思维能力的挑战。从试***寻找一个角度对于新现象进行识别与定义、解释与分析,到寻找解决方案,都需要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增加学生的知识库存,实现知识增长。金融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未知性,思考这类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要想全面深入了解并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案,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挑战。对于具有这些特征的问题,学生需要采取发散式思维,力求全面地认识问题;要寻找解决方案,需要学生对于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而聚焦思维是深入认识问题的思维方式。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全面且深入思考,进行判断并预测,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过程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进行探讨与辩论,有人还需要课堂演讲,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语表达能力的场景。学生需要把自己的观点、论据、方案等形成书面文档,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写作能力的场景。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二)金融热点问题教学可以作为对学生的商业伦理道理与价值观培养的拓展场景

由于金融热点问题的深远影响、社会关注的程度高及系统性特征,必然反映各类主体的经济利益。通过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识别问题所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并能够进一步衡量各类主体的利益。通过对问题的全面深入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到任何解决方案都是各方利益的再平衡,每一个方案都会保障一部分主体的利益,而另一部分主体的利益有可能被牺牲。在提出方案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哪些主体的利益需要保障?哪些主体的利益可能难以保障?得以保障的利益可以在什么程度上实现?被牺牲的利益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止损或弥补?各类主体的利益在解决方案中如何平衡?面对各种方案,如何选择某一个方案?如果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中对这些利益问题有所思考,事实上对学生进行了关于商业利益与商业伦理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到程序的公平公正及社会福利的优化在***策决策时的重要影响,在学生的价值观上就起到了“塑形”的作用。通过金融热点问题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商业利益及利益平衡,能够提出利益分配与平衡的各种方案,能够理解程序与价值取向在方案决策中的重要性。从这些意义上,金融热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中关于利益识别与利益平衡的思考,为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教育和塑造学生价值观提供逼近真实的拓展场景。

三、金融热点问题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一)训练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金融热点问题教学,学生能够对金融热点问题的原因、表现、特征等进行概括,能够识别与定义问题。能在现有知识结构与理论基础上,分析问题所涉及变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了解问题潜在影响与演化方向,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判断。能够识别利益主体,给出各有特色的解决方案,讨论各种方案的资源支持与可行性,讨论各种方案的优劣,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最终决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

金融热点问题教学,需要学生对问题进入全面与深入的认识。这些认识需要一定的思维方法作为帮助思考的工具与载体。对于开放性问题与未知性问题,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认识问题,而头脑风暴教学法因为全身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可以促进发散式思维的充分碰撞,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催化创新观念。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聚焦思维能够提供深入挖掘问题的思路,引导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形成决策建议。

(三)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与组织的商业道德及社会责任

金融热点问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热点问题中所涉及的具体利益和解决方案中体现出来的商业道德。任何金融热点问题都反映了商业利益与商业道德问题。能否识别金融热点问题中的利益相关者是分析金融热点问题的第一步。进而分析热点问题本身是否存在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比如是否存在欺诈、失信、损人利已的行为等。解决方案的设计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最终方案的价值取向,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是否存在以某些利益相关者的损失为代价而保证另外一些利益相关者的得益?解决方案本身是否有商业不道德行为?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学生对商业利益与商业道德的思考,会使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深入地自我认知与自我修正。金融热点问题的学习也会使学生明白企业的社会责任,金融热点问题的主体一定包括某些微观的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在涉及到企业的相关问题时,当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与社会福利的改善面临冲突时,就为学生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提供了真实场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会完成从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行动的提升。

(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完成金融热点问题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以讨论、辨论或演讲的形式参与,在学习成果的展示环节,需要学生提供书面资料。这些教学环节有利于对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四、金融热点问题的教学方法

要达到金融热点问题的教学目标,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的支持。金融热点问题教学要求同学们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而非记忆,思考的质量决定了认识问题的质量,所以思维方式成为教学方法的关键。头脑风暴法能够以发散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认知,实证研究方法能够以聚集思维方式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议以头脑风暴教学法结合实证研究方法对金融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支持。

(一)头脑风暴法在金融热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鼓励发散思维的教学方法。发散式思维有利于形成对事物全面认知。采用头脑风暴法教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可以对讨论的问题自由发言,没有任何拘束。头脑风暴法的自由讨论方式,让学生们的思维能够产生共振,学生们受到来自不同观点的启发,产生灵感并相互碰撞,在一定情景下某些潜在想法被催化出来。每当有人提出一个新的概念,都能引发不同回应,产生进一步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形成对热点问题相关认知的爆发式增长。这种认知的爆发式增长具有共享特点,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条甚至多条认知,快速传递给所有同学,供其他同学分享,使某一人的认知变成现场所有人的认知,减少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本,实现知识的共享。从最初每位同学对问题略知一二到每位同学对该问题有较全面的认知,知识完成快速扩散。头脑风暴法的教学方式还具有包容性,每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寻找问题背后的真相,容许多种观点并存,各种观点可能相互补充,也可能互斥,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知。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由于其影响深远性、开放性、未知性、前沿性与社会关注的广泛性的特征,适应采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在头脑风暴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各自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观察角度和方法出发,互相启发、充分交流,产生思维共振,被其他同学的信息催化,提出新的观点,完成个人的对金融热点问题的认知升级。同时,在头脑风暴的场景下,每位同学接受到其他同学的信息,都快速地对该问题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实现认知的共享。这一教学方法下,要提醒同学们包容不同的观点,理解其他同学的不同立场,有利于同学们形成对这些问题的全面认知。

(二)实证研究方法在金融热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实证研究方法是聚焦思维的一种研究方法。聚焦思维有助于对事物进行深入地研究,在实证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事物取得深刻的认知。在金融热点问题教学中,在发散式思维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实现从思维发散到思维聚焦的提升,达到从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跨越。教师对学生思维聚焦进行适当引导,教师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深入探讨某一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以现有理论模型、金融实践与前期收集数据为基础,找到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提出自己的问题,大胆做出假设,细心求证,对理论模型的拓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或为金融实践提供新的方案,为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三)头脑风暴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结合

用头脑风暴法产生出来的构想,大部分都只是一种提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有时可能是互斥的观点,需要整理、补充和完善等进一步拓展。而且,头脑风暴法产生的观点是否能接近事实或真相,也难以判定。作为头脑风暴课堂活动的自然延伸,有些同学可能对问题的某一方面产生兴趣,或者有自己的疑问,或者有自己新的发现,产生持续深入探索的动机。在这种动机驱动下的研究需要聚焦思维。可以说,头脑风暴课堂教学活动为思维聚焦提供了基础与出发点。基于头脑风暴教学法的成果,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引导同学们进行聚焦思维,形成对热点问题的深入认知。建立要素间的联系、寻找全新的思考角度、提出不同的策略与方案等思维拓展活动,对事物形成深刻的认知,在学习中挑战自我,这些活动最终会提高思维聚焦的能力,同时在方案提出与决策的过程中理解商业道德伦理。

参考文献:

[1]罗恩•理查德,马克•丘奇,卡琳•莫里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让学生学会思考的20个方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金融市场学 ***学院

一、引言

《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金融市场学》的教学进行了研究。王凤京等(2011)强调教学中应突出讲授定价方法,增加本土化的教学实例。易远宏等(2010)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结合课程实践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和模拟教学,探讨新教学模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冯丽娜等(2010)就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深入思考,并分析了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王斌(2009)根据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目前,***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以及经济管理类的其他一些专业均开设了《金融市场学》课程。2010年中南财经***法大学武汉学院金融学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第一批立项建设项目,对其课程体系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模式、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市场学》作为金融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探索其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依托***学院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及其实施路径,旨在为本专业培养应用拓展型人才提供有益的探索。

二、***学院《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1、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经济应用学科,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基础知识讲解―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学院受教学课时和教学设施的制约、教学评价方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等因素影响,很多实践教学均被忽略。教师担心学生忽视理论基础,注重原理部分的讲授;实务部分的教学,又因学生没有实际参与金融市场的经验,也把它当成理论在学习。这种单向的知识传播路线,不仅使课堂教学形式呆板,学生参与互动不足,学习热情逐渐降低,而且使师生都感到乏味,教学效果不佳。

2、案例教学更新不及时,金融热点和时事关注不够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近年来的金融市场动荡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案例。教师应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动,掌握第一手资料,把最新、最详细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目前的多数教材无法紧跟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成熟理论较多,现状和趋势介绍较少。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能将教学内容与金融热点和时事有机结合起来,而仅讲授教材中的案例,会使学生有时过境迁和照本宣科的感觉,有损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老师的理论应用能力。

3、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课程存在部分交叉与重叠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学习这门课之前,经济管理类专业一、二年级通常已经学过《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或《保险学》等相关基础性课程,金融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已经或正在学习《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对本课程的部分内容已有掌握,若不适当处理,会引起学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三、“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如***1所示。

在教学计划的课内指导学习过程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课堂教学完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入模拟化的金融实践操作平台实现对理论及技能的应用;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借助互动式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学习工具、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可对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进一步温习、融合和升华。该模式要求教师紧紧围绕多样化课堂教学、模拟实践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三个环节(即“三位”),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整合课程资源,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完成这一课程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即“一体”)。该模式同时也对***学院的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功能实践的核心要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学生课内理论学习和消化的满意度:多样化课堂教学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学习过和正在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做一个问卷设计与调查,获取学生对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授课过程等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理论主讲教师、业务实训教师的期望;听取他们对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条件的要求,对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意向。学院和任课教师根据本院的教学实际,科学分析,合理借鉴或采纳调查问卷的中肯建议,对课堂理论教学进行全新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处理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热点问题及其***策实践分析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提高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

2、强化学生理论应用和实务技能:业务实践模拟

业务实践模拟教学的实现需要学院长远计划,建设金融学专业的综合实训室,使得本专业金融类课程的实务体验均可在实训室进行。《金融市场学》课程的业务实践模拟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由理论讲授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统一设计,实践任务(如期货交易、外汇交易、股票交易等)在内容和时间上应具有逻辑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并编写课程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手册,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实训任务,利用课程金融理论知识和技能,通过业务模拟,全面体验金融市场的主要实务工作,检验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学院和专业老师应积极拓展与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建立固定长久的校外观摩和实习基地,使学生进入现实的金融市场环境和交易氛围,实现模拟与实际的互补,感受现代金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通过业务实践模拟和基地观摩实习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热爱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理论应用和实务技能。

3、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是一次投入,适时维护,长期受益的课外互动教学平台,它充分发挥了网络的时空优势,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课程相关的各类大量信息,营造出一个***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互动环境。教育者和学习者成为平等的主体,实现***交流,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共同构建知识,形成全新的知识获取情境、途径和过程。教师既是友好学习环境和丰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也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借助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学生不仅可以重温课堂理论与业务技能,还可延伸专业阅读视野,了解更新更广的信息;不仅可以上传***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还可以交流讨论,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

中南财经***法大学武汉学院金融系教研室在《金融市场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做了深入的思考,并在教学实施中不断探索、总结和优化,努力做到“三位”融合为“一体”。

1、多样化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融合

实现多样化课堂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对于教师而言,更注重其教学的主导作用,但其主导角色则更加丰富,是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讲述者、倾听者、建议者的多重身份:设计和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内容和过程,处理好教学大纲、教材及与其他课堂的逻辑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课程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引导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提出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辩论,鼓励学生设计从选择主题、制作PPT,到演讲、讨论的完整过程;建议学生进一步延展性学习和思考,并布置相应的实训任务。

中南财经***法大学武汉学院金融系教研室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协商,妥善处理了《金融市场学》与《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相关课程之间的知识交叉与重叠问题,使各课程之间协调互补,提高了专业的综合授课效率。教学内容上,根据***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介绍同业拆借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市场、利率机制、风险机制和资产定价等内容。案例教学中,在分析经典案例的基础上,也注重发掘本土案例,如:针对资产定价理论中无套利方法的应用,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套利行为告诉学生资产的理论价格与实际价格差异恰恰是套利行为产生动因;而国内A股上市公司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南方航空等认购或认股权证,也是极为典型的权证和正股套利交易行为。热点问题与专题讨论中,建议以班级为单位订阅权威财经类报纸杂志,及时关注和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理解、分析与体会,引导学生互动与交流。

对学生而言,应实现被动倾听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转变。只有认真聆听和思考了理论教学内容,才能有效参与到案例教学、热点问题专题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发表观点,实时交流,并将课堂学习成果用于认识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金融现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乐于操作的意愿,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2、业务实践模拟:理论与实务的融合

中南财经***法大学武汉学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金融综合实训室,包括金融实验室和证券模拟交易中心,基本可完成本课程的理论应用与实务操作。学院组织的大规模炒股模拟大赛,由深圳市智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模拟炒股软件――智盛模拟交易委托系统进行证券投资模拟,主要包括期货、外汇和股票,每位同学初始资金为20万元;学生自主选择投资品种,在金融实训室、学校***书馆或者家里直接上网下单,交易时间、价位、费用、信息、规则与实盘完全相同,根据各技术指标,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模拟投资,期末确定投资成败;教师通过管理端查看学生的持仓情况、学习动态、投资策略、投资收益等,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适当的建议,并提炼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或网络中组织学生讨论学习。

此外,中南财经***法大学武汉学院金融系也与多个城市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培训、实习和就业协议,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如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等)。从校内的教学与模拟到校外的观摩、培训与实习,努力实现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有机融合。

3、网络学习平台:课内与课外的融合

本课程正在筹划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主要设计了理论测试模块(温习课堂理论学习)、实训任务模块(完成对实务操作的演练)、热点问题与专题讨论模块(利用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讨论典型案例、热点和专题)、知识拓展模块(通过相关网站链接、信息资料上传***、课外知识介绍,延展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和学习导航模块(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各模块均可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短信和邮件交流与互动。

为了激励学生利用该平台,平台将实现课程网络学习的系统评分和教师评估,针对学生对各类功能模块的使用给出客观评价,得出综合成绩,占课程结业成绩的20%。在学生中努力营造课内、课外有机融合的自主学习氛围。针对“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将适当调整本课程考核结构:理论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业务实践模拟评价占25%,网络学习成绩占10%,平时成绩(课堂和实践表现)占15%。并规定:业务实践模拟评价合格,方可参加理论笔试,且卷面成绩不低50分,才能获得课程结业的综合评分,否则将要求课程重修。通过三个融合实现一个目标: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五、小结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全面拓展,对学院教学资源、教师业务能力和学生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院的教学建设与管理、老师的教学投入和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带来巨大挑战,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结合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不断优化和创新。但它这种依托理论提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注重实务强调业务实践技能的锻炼、培养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提高的教育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塑造的逻辑。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学院学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学院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就显得尤为可贵。

【参考文献】

[1] 王凤京、朱平安:《金融市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1(3).

[2] 易远宏:“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金融市场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探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3

【关键词】热钱 流动渠道 规模测算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而这一现象被嗅觉灵敏、以逐利为本性的投机资本所捕捉,所以,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备受热钱的青睐,尤其是以平均10%的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中国。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关于热钱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得出目前学术界对热钱的总体研究状况。

关于热钱的研究,国内外的文献相对都较多。从基础的定义、特点,到目前的流动规模、影响因素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纵观整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钱的定义

关于热钱(Hot Money)怎么定性,学术界各执一词,暂无结论。制度经济学大师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曾将认为巨大的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震撼性是无法比拟的,国际“热钱”的变化非常微妙,而且含很强的破坏力。Evenson(1994)[1]认为热钱是其拥有者快速地在不同的资本形式之间转换而获益的货币。Linder & Kindleberger(1995)把具有投机性的国际短期资本叫做热钱。Jagdish Handa(2001)[2]认为热钱是在各国之间自由穿梭的,对汇率、利率、安全性和可兑换性都嗅觉灵敏的那部分资金,这就扩大了热钱的定义范围。

综合国内研究,通常认为热钱,即游资,或称短期资本,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只追求高额利润,具有快速变换的特点,其炒作的对象不涉及就业、商品和服务,大多都集中于股市和楼市等。

二、热钱流动的渠道

对于热钱流动的渠道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股市、楼市、外商直接投资、地下钱庄、对外贸易和短期资本等是主要。例如,刘雪梅(2006)[3]和黎友隆,黎友焕(2010)[4]指出我国的热钱有若干主要流入渠道,主要是已开放的证券市场、金融机构业务、外国直接投资、短期外债、国际贸易、非贸易活动和灰色(黑色)市场等。但是,由于我国只是开放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实行部分管制,于是,“热钱”更多的借助经常项目跨境流动(孟洁,2012[5])。在理论的基础上,胡海峰,胡吉亚(2010)[6]通过对热钱规模的实证估算自2002年起热钱进入境内的主要方式,结果表明经常项目途径比例最高,但FDI中隐藏的热钱也不可小觑。尹宇明等(2009)[7]通过对1985~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短期外债增加额能够影响国际游资的规模,同时,国际游资又对资产价格影响显著。这些研究都从特定方面客观反映了热钱流入的渠道,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值得借鉴和参考。

但是,目前的热钱流动主要是多点渗透。韩晓松(2012)[8]把山东省威海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据进行核查后发现溢价增资存在的和主要问题集中于***府态度、***府监管和行业规范性等方面,这对外汇储备规模的超常扩大产生了负面作用。面对与此类似的手段造成的“监管难”问题,也是近年来***府的棘手问题之一。至于如何解决,国内学者尚无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

三、热钱流动的动因和影响因素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热钱入境的主要动因即套汇、套利和套价,依此进入中国的楼市、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国外研究方面,Prasad & Wei(2005)、Steven Bamett(2006)和Bouvatier(2007)[9]的研究都曾发现:在2003至2004年间,我国的非FDI资本流入量快速增加,一度躲过了经常项目顺差额和净FDI的流入规模,其原因主要在于利率、汇率、GDP等方面;Martin和Morrison(2008)[10]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分析了在面对中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变动和资本管制***策时的对策。

国内研究方面,黎友焕,龚成威(2010)[11]指出热钱入境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看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变动,实际是谋求股市和楼市的高回报。张建城,胡宇微(2012)[12]对季度数据分析发现,热钱入境的主要原因是汇率、利差和资本市场。苏剑,童立(2012)[13]根据月度数据,结合“三重套利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股市收益率对热钱入境最有吸引力。但是,石艾馨,萧琛(2011)[14]采用12年的数据时长进行检验,最终发现股市和楼市才是影响热钱的首要原因。综合而言,每个动因具体影响的大小可能会因采用的数据和计量模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因素的范围没有改变。

宏观经济形势、金融***策和预期收益是影响热钱流入的三大类因素(郜志雄,张华,2011[15])。王吉,张宗新(2008)[16]认为从宏观上讲,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热钱的大量涌入。实证方面,朱贻宁,张文(2011)[17]和杨菊洪(2012)[18]研究发现通胀和房地产对热钱入境有积极影响,但是,汇率的影响则是负向的。这些研究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解释了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甚至结合时事,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参考性。

四、热钱流动规模的测算方法

由于热钱入境难以监测,准确衡量难度较大,因此,学者们多采用估算模型。但是,针对估算模型是否合适和中国热钱规模到底如何测算,各方从未就此达成过一致意见。实际估算中,使用的模型不同,结果也会有较大差别。总体来讲,测算方法主要有净误差与遗漏法、间接法和对间接法的不同修正等,但都不够完善(郜志雄,彭静,2012[19])。不过,在这里,我们仍然要对各种算法进行阐述介绍。

首先是净误差与遗漏法,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例如,章菊(2012)[20]就利用了此法测算热钱的年度规模。其次是间接法,也就是从外汇储备增加量中去除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最后是对间接法的各种修正。例如,苏剑,童立(2011)[21]和苏多永,张祖国(2010)[22]都利用间接法和其他方法结合估算热钱规模;张明,徐以升(2008)[23]使用“调整后的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中隐藏的热钱+FDI中隐藏的热钱”的方法,计算了五年间的热钱规模,且其对外汇储备增加额的调整是目前最为完善的;戴钰(2011)[24]则采用自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但是,胡泽铭(2010)[25]从多方面考虑认为对热钱的研究应该放在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上,且影响的好坏要视情况而定,毕竟它始终都是为了牟利。

本部分的研究较为多样化,各学者都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热钱的流动规模进行了测算,但是目前的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故此测算准确度都有一定的欠缺。

五、热钱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外学者(Calvo,Lieberman & Reinhart,1996)[26]认为是热钱导致了投资的狂热和物价的上涨,东道国可以提高利率避免危机。国内学者主要针对热钱流入对房地产、股市、汇率、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稳定等进行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知名热钱研究专家黎友焕(2008[27]和2010[28])认为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境外热钱的异常流动,它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对股市和楼市影响更大,容易危机我国的金融安全。陆前进(2008)[29]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热钱对房市的影响。例如,周辉莉(2010)[30]运用VAR模型指出,若想限制热钱入境,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汇率和楼市进行调节,使经济整体处于稳定水平。董娟等(2009)[31]结合博弈论,阐述了房企如何与监管部门达成博弈平衡。

第二,热钱对股市的影响。何静等(2011)[32]认为利用非线性模型来拟合热钱与股市市值的关系是比较合适的。叶***,何文忠(2011)[33]利用VAR模型和VECM模型,研究发现股市和热钱之间只有单向影响关系。王擎,张恒(2010)[34]通过GARCH模型等实证方法,证明热钱对股价有ARCH效应、GARCH效应和溢出效应。陈春春,常嘉佳(2011)[35]结合时变参数模型证明国际游资对股价的影响只是短暂的。马亚明,赵慧(2012)[36]是运用SVAR模型证明热钱对股市的影响是长期和显著的。

第三,热钱对于其他领域的影响。杜永潇(2011)[37]和赵勇,朱瑞玲(2012)[38]分别通过VAR模型和协整分析发现热钱对通胀有单向影响;赵彦志(2011)[39]证明了热钱与汇率互为影响因子,运用了脉冲响应分析等多种方法。

大多数学者对本部分都有研究,各有侧重,各抒己见,看法亦不相同。但是,很多研究学者都只是从单方面入手,没有对热钱流动的影响做出详细的系统阐述,使其提出的建议略带偏颇。

六、研究展望

对于热钱的研究,未来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和深入探索:

一是对于热钱的流入路径,可多进行调查分析,以便能得出更为准确和细化的流动路径;

二是对于热钱的规模测算,可多采用非线性统计方法,提高测算的精确度,进一步摸清实况;

三是建立完善的热钱监控体系,实时掌握热钱流动的最新动态。

参考文献

[1]Evenson P.G.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Z].Dell Publi- shing,1994.2.

[2]Jagdish Handa.Monetary Economics[M].New York:Routledge,2001.3.

[3]刘雪梅.当前“热钱”对我国货币***策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 商业研究,2006(5).90-92.

[4]黎友隆,黎友焕.论境外热钱的监控[J].创新,2010(4). 65-67.

[5]孟洁.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与热钱流入的相关性分析――以陕西省外贸顺差变动为视角[J].青海金融,2012(3).24-26.

[6]胡海峰,胡吉亚.对中国热钱规模的估算与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26-29.

[7]尹宇明,倪克勤,李亚平.国际游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9(5).13-17.

[8]韩晓松.“控热钱、减顺差”背景下巨额外资以溢价增资方式流入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J].金融经济,2012(2).126-127.

[9]Bouvatier,V.Hot Money Inflows and Capital Controls:The Case of China[Z].Preliminary Draft,2005.11.

[10]Martin,M.F.,Morrison,W.M.China’s Hot Money Problems[R].CRS Report for Congress,2008.23.

[11]黎友焕,龚成威.热钱入境的特殊动因与潜在风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1).2-6.

[12]张建城,胡宇微.热钱流入我国的诱导因素研究[J].经济论坛,2012(4).4-8.

[13]苏剑,童立.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一个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2(3).42-43.

[14]石艾馨,萧琛.1991-2010年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8).48-49.

[15]郜志雄,张华.“热钱”流动的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J]. 商场现代化,2011(35).75.

[16]王吉,张宗新.“热钱”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第三种力量[J].新金融,2008(8).23-25.

[17]朱贻宁,张文.基于实证的我国热钱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1(3).8-9.

[18]杨菊洪.国际热钱流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科学决策,2012(7).40-45.

[19]郜志雄,彭静.“热钱”规模的估算模型及其存在问题[J]. 商场现代化,2012(3).94-95.

[20]章菊.中国“热钱”流动规模估算及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12(4).112-113.

[21]苏剑,童立.近年来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J].经济学动态,2011(11).54-58.

[22]苏多永,张祖国.“热钱流出之谜”与隐性资本流动――对热钱流动规模的重新估算[J].南方金融,2010(6).20-23.

[23]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4).126-135.

[24]戴钰.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游资规模的测算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48-52.

[25]胡泽铭.关于热钱入境的原因、风险及其***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 123-124.

[26]Calvo G.A.,L Leiderman and C.M. Reinhart.Inflows of Capital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1990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6,10(2).12.

[27]黎友焕.警惕境外热钱异常流动[J].金融博览,2008(6).18-19.

[28]黎友焕,龚成威,郭文美.境外热钱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88-92.

[29]陆前进.“热钱”流入中国的套利机制及其防范[J].上海金融,2008(8).64-66.

[30]周辉莉.国际游资冲击对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探析[J].北方经济,2010(18).53-56.

[31]董娟,马良,孔刘柳.房地产企业投机监管的博弈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9(4).397-398.

[32]何静,李村璞,邱长溶.热钱流入与我国股市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1(6).148-150.

[33]叶***,何文忠.国际热钱流动对中国A股市场的影响――基于1999-2009年月度数据的实证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2).80-85.

[34]王擎,张恒.国际热钱与我国股价的关系[J].财经科学,2010(10).42-45.

[35]陈春春,常嘉佳.国际游资与股价波动的实证研究: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1(18).134.

[36]马亚明,赵慧.热钱流动对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6).6-10.

[37]杜永潇.“热钱”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J].致富时代,2011(9).3-4.

[38]赵勇,朱瑞玲.国际热钱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6).23-25.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4

摘要:结合金融学课程兼具专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文章提出了金融学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中运用的现状,并从案例筛选、组织讨论和总结点评等方面具体阐述了金融学案例教学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金融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方法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87-02

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类课程,金融学的知识性和基础性较为凸显。由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往往是建立在一系列抽象的假设之上,所以增加金融学的案例教学很重要。金融学案例教学就是以实际金融问题为题材,引导学生运用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成因或机制,进而掌握相关的金融知识。尽管案例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某些管理类课程,但金融学案例的筛选和分析需要符合金融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1]。因此,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和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一、金融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传播。它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将理论知识点的教学环节增加充分的案例,实现知识传授―案例分析―知识内化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点[2]。金融学课程兼具专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主要讲授金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是学生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进展,从金融要素、金融机构、货币***策到金融监管、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等,金融学领域不断从宏观金融向微观金融拓展。此时,要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分析,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法较难实现。有学者指出金融学教学应多采用实例阐述,定期邀请在实际金融部门工作的人员举办讲座,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部门实地观摩学习[3]。金融学案例贴近现实生活,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现实金融问题。例如讲述货币职能时,教师可介绍抢购黄金潮事件,让学生充分认识黄金的贮藏职能;讲述商业银行时,教师可结合消费者的存款意愿,引导学生认识商业银行的业务;讲述中央银行时,教师可询问学生对物价的直观感受,讲解央行通货膨胀制的货币***策目标。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置身于相应的金融环境下,广泛查阅资料,尝试***思考。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态度及研究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贯通理论和实践的能力;既要对经济环境保持适度敏感性,又要善于挖掘金融事件。学生在案例讨论中提出的新问题,也会给教师提供研究的新思路。进一步地,教师可以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中去。这种良性循环会激励教师主动学习新知识、新现象,形成教学与科研的有效互动。

二、金融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和评价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1)案例专栏。国内金融学教材大多采用专栏的形式补充案例,以思考题、金融热点或课外阅读等方式呈现,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经典案例如“劣币驱逐良币”、“塞尔维亚的通货膨胀”、“英国巴林银行破产事件”等在多部金融学教材中反复使用。(2)课堂解读。教师通常将近期重大的金融事件写入教案,例如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存款利率市场化、全球负利率现象等,作为传统讲授法的一种补充。有的学者还提出于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分类运用讲解式、讨论式和辩解式案例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教学,实现师生良性互动[4]。(3)考核试题。金融学考题一般会考察案例分析类题型。案例分析题是集重要知识点于某个或几个情景之中,要求学生综合分析的题型。相比其他题型,案例分析题更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在我国货币***策操作框架转型的背景下,可以结合货币供给理论、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知识点,考察货币***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2.案例教学法的评价。案例教学法加强了师生双向信息交流,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案例内容的设定问题。从时效性看,经典案例虽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不易引起学生对近期经济现象的关注。从难易程度看,课堂上简单的案例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从学时看,在54个学时内完整讲授《金融学》知识的同时加入各种案例分析,课时异常紧张,于是案例教学常常沦为传统讲授的调节工具。激励形式的固化现象。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环节,大部分教师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以学生答题的准确性为评价标准。学生害怕答错而不参与案例讨论,这反而违背了启发式教学的初衷。教学模式的互动不足。首先表现为教学和科研的互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评价,但实际成果的转化率低。其次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大班开课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广泛参与,从而影响现场交流。这对教的指导艺术和现场掌控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学案例教学的优化路径

1.筛选案例,合理配置教案。金融学理论和方法是前人对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总结而揭示和抽象出来的金融运行规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现象是一种表面的变化,而内在规律是稳定的,因此案例教学不能弱化理论讲授。教师可反复修改和使用经典案例,如津巴布韦20世纪8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等。平时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补充案例。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例如混业经营、影子银行等新案例应有所体现。筛选新案例时,内容方面注重紧跟实际变化,符合教学大纲,若缺乏代表性则不适合教学。可以就社会舆论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进行经济学分析,为学生改善学习提供激励和参考;难易程度方面要适中,与考题形式要严格区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同一个案例反应是有差异的,案例教学不仅要注重思考性,还要结合趣味性;数量方面不必运用于各章节,应根据课时要求和教学目标有所侧重。某些基础性的知识,如货币、信用等并不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某些难理解较抽象的知识,如货币创造等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加以阐述。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

2.组织讨论,激发学习热情。从时空配置的角度,案例教学应贯穿课堂内外,延伸到社会实践环节。课时有限,教师不宜采用过多的案例挤占理论讲授的时间,继而影响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可依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采用最适宜的方法,具体如发现诱导法、暗示启发法、情境想象法、点拨提示法、小组讨论法等。例如在讲解银行流动性时,可采用小组讨论法就钱荒题展开争论。依照国际学术会议规范设置报告和点评环节,由一名学生作“钱荒事件”的报告,其他学生点评。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从有效激励的角度,教师应将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表现与课程考核挂钩,对直接参加报告和评论的学生给予较高的平时成绩。若以学生回答是否正确为评价标准则过于单一,而应转化为“多指标”的成绩评定标准,包括学生事前准备、讨论时的积极性和课后的总结报告等,以激励学生在准备阶段积极合作,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总结点评,完善教学环节。抓住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以探索的方式总结出大家认可的一个最佳答案。对有争议的问题不必纠结标准答案,集思广益,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案例本身应与金融学基本原理有关,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启示:身边是否有类似的金融现象?该原理适用于解决哪一类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并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若出现冷场、离题或无意义的争论,教师要及时把握课堂节奏,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分配和调整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充分讨论后,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记录小组讨论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表达能力。因思维方式和知识的局限性,学生的案例分析可能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应能对报告给出中肯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总之,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显著。但是如何结合金融现象指导教学内容,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更有效地凝练和提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金融学思维和分析方法,仍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石巧荣.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4):75-77.

[2]陈庭强.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49):114-115.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5

(一)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验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大多从事第一线的实务性工作,缺乏论文写作的实践机会,据我院对09级毕业班学生的调查,其中只有4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完成过字数为5000字左右的论文,还有55%的学生在大专毕业时未***完成过毕业论文。在课程论文方面,在15门专业中,仅有3门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在学生对课程论文的态度方面,87%的学生认为课程论文考核要比卷面考试容易,完成的压力小。近70%的学生表示自己完成课程论文的态度不够认真。在完成工作报告方面,仅有5.2%的学生在过去的三年时间中***或参与过字数在10000字以上的工作报告的撰写,其余学生均未***完成或参与。在论文和工作报告写作程序和要求的了解方面,近53%的学生表示对此方面知识十分缺乏,35%的学生表示略有了解,10%的学生表示有较多了解,2%的学生放弃表态。从上述数据可见,成人教育学生缺乏论文写作经历,对论文写作的要求程序方法都知之甚少,需要指导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为有效的方法加以指导。

(二)论文写作能力未能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充分培养论文体现了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和全面的剖析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目前的教学在对实践问题进行剖析时,往往侧重于解决方案的优缺点阐述以及如何选择方案,而缺少对问题本源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得到实用的结论,对于如何得出结论则关注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对于问题本源的解释和阐述,需引用大量理论知识,因成人教育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夯实,为减少学生学习难度,很多教师简化教学过程放弃对问题本源的阐述。二是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教学过程,将成人教育重应用性的理念演变成实用性,将高等教育演变成只教授学生“怎么做”,不阐述“为什么这么做”的短期职业培训。三是教师在对实践问题深入剖析时学生参与度很低。2012届金融专业学生课堂讨论,学习报告、课程论文等形式的作业准时提交率只有35%,远远低于普通题目形式作业的提交率。学生的低参与率阻碍了教学过程对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为培养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论文写作兴趣,毕业论文选题采用“学生自行选题,指导老师提修改建议”的方式。2012届毕业班学生中有近62%未从事金融业工作,对金融业的实践问题缺乏直观认识和兴趣,因此在选题时主要参考网络上的热点信息,出现论文选题趋同化、热点化的特征,而部分的热点问题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策性,深入研究的价值不大,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失恰当。(四)论文写作“搜索化”我校***书馆数据库学科种类齐全资料丰富,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强大的资料支持。但学生论文写作出现“搜索化”,资料堆砌成文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学生选取某些具有时效性和***策性的热点问题作为选题。对于这类选题,学生受专业水平限制很难对其本源性进行探讨,而对***策方向的把握能力又不够。出于写作成绩的保险性考虑,学生往往只能资料剪接堆砌成文。二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已形成对网络信息和资料的依赖,***思考能力下降,论文写作过程中极度依赖网络资料,由于资料分析删选重组的能力有限,难免用资料堆砌成文。三是部分学生因学习动力和精力有限,或者指导老师疏于对论文选题、成文的过程控制,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抄袭网络资料现象。据我院2011届金融专业毕业生论文来看,抄袭率达到11%,都被判为不及格,以致影响正常毕业。

二、金融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改进措施

论文写作工作遇到的上述新问题源自于学生背景、教学要求乃至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局限于五个月的论文写作过程,而应着眼于整个三年的教学学习过程,通过全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来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一)“循序渐进”式指导我院金融专业专升本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论文工作一般被安排最后一学期,论文写作过程为期五个月。而全程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来提高论文质量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五个月,而应贯穿于整个三年教学过程,采用循序渐进指导方式。首先,在新生开学教育时,老师应强调毕业论文的意义,它是综合检验学生三年学习状况的重要环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任务的阐述解释能力。其次,开设学术修养培养课程,采用讲座方式,每学期循环开设,学生必须在论文开题前选修完成。讲座围绕选题方法、数据库使用与资料搜集、数据统计基本方法、论文写作格式、问题讨论交流方法五个主题展开。第三,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至少有两门专业课需采用课程论文考试方式,课程论文要求从易至难,依据学习笔记———综述———问题阐述———完整论文,逐步提高要求。第四,配备辅导老师专业回复学生有关课程论文、工作报告写作方面的问题。通过上述改进方法,使学生在开题之前具备基本论文写作素养,减小不同背景和基础学生之间在写作知识掌握度上的差异,从而为最后一学期的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二)主导师与导师委员会相结合2012届前,学生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每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全程负责学生论文的指导,此种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以下弊端:首先,指导老师受自身学术专业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最为专业的指导。其次,指导老师精力有限,同时指导10名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控制受限。基于此,从2013届开始,金融专业开始采用主导师和导师委员会相结合的论文指导模式,该模式有如下特点:选题及开题报告答辩由导师委员会共同负责,导师委员会的三名导师对学生选题的口径、内容及可驾驭性共同做出评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任何写作问题,除了可向主导师寻求帮助之外,还可与导师委员会中任何一位导师进行学术探讨。

(三)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基于学院搭建的教学平台,开辟论文写作指导网络交流专业平台,该平台有助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网络交流平台设有多个专栏,有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专栏,便于学生随时提问,教师及时解惑;设有学生论坛,学生可就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自由探讨;设有分享资料库,学生可将论文写作资料上传至资料库,实现在同学中的分享,教师也可上传学术资料、写作建议、指导文件等各类文档及视频资料。

三、结论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6

1.1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精神实质

一是平等开放式讨论。平等开放式讨论表现为教师扮演与传统教学不同的角色。教师赋予学生课堂的话语权,成为学生发言的倾听者,使学生敢于、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激发学生继续思考,充当学生发言的沟通者,促进学生激烈辩论;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引导者,确保课堂讨论热烈和主题始终锁定教学目标,保障教学有序进行。二是多元发散的思维方式。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为了提供答案,而是营造氛围,使学生获取知识来源由传统的教师讲授拓展至案例自学、团队协作和教师的点评、总结。教学不再限于金融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反复强调并使学生明白:面对同样的金融情景,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答案因而是开放的、发展的和动态的,不同答案的差异在于与情景的匹配程度,让学生改变定向思维习惯。三是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和学生课堂积极性的调动,除了自我编写案例,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征集案例。只有意识到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能动性,学生才能主动搜集资料提供符合要求和感兴趣的案例供教师选择。

1.2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者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要素,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强调知识的主动因素。金融学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遵循金融学教学目的要求,以真实事件为基础撰写的金融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情景中,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应达到运用语言和多种视听手段真实描述特定金融活动情景要求,以便学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对金融活动、金融现象进行分析或解释,并提出方案。它不是通常的例子,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没有悬念,只是纯粹为支撑或理解某一观点。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以案例教学为基础,注重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尤其是中外)的案例比较。因而通过有利于学生对金融学知识进行有意义建构的多个案例情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组成团队主动进行资料搜集、比较分析和协作学习,借助讨论,根据间接经验建构出有关知识的意义。因此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StrengthAnalysis)

2.1.1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

为了让枯燥的金融学理论变得生动,案例对比式教学法针对性地引入实际发生的金融现象,让学生充当主角,扬长避短研究案例,提出观点,相互切磋,并鼓励、引导与教师平等辩论。同时利用案例的比较分析、点评与总结,使学生意识到在同一金融理论或思想指导下,背景不同,时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同。这些都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学习金融学课程前,学生大多具备***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知识,而金融学中的货币、信用、通货膨胀等内容是前面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化,因此运用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联想,对比以前课程的论述,甚至让学生发散到更多学科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多学科多视角思考经济现象。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采用的案例,大多背景复杂、知识集成性强、跨度大,学生凭一己之力难以完成案例的阅读、研究尤其是比较分析,必须主动进行组合通过团队合作取长补短,方可高质量展开。

2.1.3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全局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过程的主动性和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的有机统一。这要求教师必须采用综合性强、适用性广的典型案例,及时回答学生形形的问题,合理引导学生讨论,科学高效点评总结学生的对策,确保教学活动热烈有序。这些构成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挑战,应对挑战促使教师准确把握快速发展的金融学理论脉络,提高对金融现象的关注度,深化对货币***策、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改革等现实背后的理论认识,熟练驾驭课堂的技巧。

2.2劣势分析(WeaknessAnalysis)

2.2.1建立案例教学库的难度大

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案例教学库主要由任课教师创立。无论是金融学教材及其教辅资料,还是各高校金融学及其相关课程教学网站案例库,绝大多数是国外案例,且时效性不强。为实现案例的三大功能,我国金融学案例库应包含一定数量的国内典型案例。因此,精简、更新国外案例,选择、增加编写相当数量可与国际案例比较、鉴别和启迪的综合型与时效强国内典型金融案例,成为建立对比式教学金融学案例库的难题。

2.2.2传统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所形成的障碍

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强调个人主义、推理的力量、论辩、自我表现,鼓励质疑权威,这与西方社会推崇个人奋斗、宽容失败、鼓励冒险、自由、喜欢坦率直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相一致。我国中庸思想影响深远,传统文化倡导尊长、礼貌与谦逊,当面怀疑他人观点,甚至质疑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目前教育体制仍为应试体制,强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观和教育观,增加了大学生对基于能力中心的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不适应。传统文化背景与教育体制使我国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难以出现西方课堂上学生公开挑战彼此观点和质疑教师的活泼高效情形。

2.2.3耗时长与不适宜大班教学的限制

案例对比式教学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是学生深入到案例的讨论比较中,这不可避免产生知识传授效率低耗用时间长的后果。本科金融学课程的总学时一般48学时左右,以货币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为载体,以货币***策和金融调控为手段讲授金融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而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既有学时难以保证每章主要内容运用案例对比式教学法。以金融市场为例,先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讲清楚金融资产等专业强的内容方可进行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同时为保证讨论比较的充分性和学生的参与性,20人左右的小班选择这一方式效果最好。我国高校教学课时减少容易增加难的困境和金融学大班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利于案例对比式教学的实施。

2.3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Analysis)

2.3.1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提供了机遇

随着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质量工程的推进,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更要求课程授课情景化和拟真性,利用、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促进知识应用于实践。与此相适应,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日益受到高校、院系领导的普遍重视,在科研立项、经费保障、人员支持等方面受到照顾,这有助于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随着用人单位招聘对实践经验者优先的普遍推行,高校为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必须积累实践经验。重视实践教学逐渐成为高校的共识,而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可促使大学生重视和获得实践经验。这为案例对比式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2.3.2案例渠道拓宽,搜集编写便利

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相继发生,对***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形成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如何趋利避害,众说纷纭,正是案例分析和比较的极好话题。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投资理财问题的大量涌现,金融学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体围绕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开设专栏节目,利用网络开设投资咨询服务;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拓宽与加强,国内高校吸收国外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容易。这些为金融学案例收集和编写提供了素材和经验,有利于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

2.3.3教育经费持续追加,教学形式多样化

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的颁布和近些年的执行情况,我国财***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目前已达到4%,这为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搜集资料、邀请专家学者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都需要资金,而各级***府对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在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受益匪浅。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在课堂讨论之外,诸如小组讨论、辩论会、情景模拟、学生自行准备案例与教师讨论等教学形式都可被引入,使这一教学法在形式上更加多样,为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创造了条件。

2.4威胁分析(ThreatsAnalysis)

2.4.1保障制度措施缺失

制度的建立是推动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可靠保证。目前有关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工作量核算、案例对比式教学法质量评估和案例对比式的案例资源库建设以及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经费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制度举措匮乏,严重挫伤采用这一教学法的教师热情和积极性,加剧他们对克服案例对比式教学法高风险的巨大付出而没有回报的担忧。比如可能因学生不适应而影响教学评价和教学进度,甚至不利于教学薪酬和职称评定。

2.4.2投入不足和师资力量薄弱

与单纯的课堂讨论不同,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需要较好的软硬件环境。比如计算机房成为专业实验室不可或缺的部分,还应配备必要的软件以保障较好地模拟实际金融运行,目前教学设施还难以达到基本要求。这一教学法要求教师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同时满足两方面要求的教师通常不愿意留在高校,导致高素质教师流失。部分高校教师资源不足,不能有针对性的对教师进行实践方面培训。师资现状堪忧。

2.4.3实践存在偏差

由于对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关系认识不当和前者的理论实质认识模糊,教学出现如下情形:一些教师引入金融学案例,视案例比较为理论讲解的必要环节,甚至等同举例教学;一些教师过多使用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忽视甚至抛弃传统讲授法,导致学生的金融理论体系不完整。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时,或者表现为包办,案例展开全过程容不得学生的质疑,难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或者放任,听而不评,听而不言,缺乏引导作用。完整的案例对比式教学法过程因而缺失,学生误认为其与案例教学、举例教学大同小异,课堂吸引力不强。

3完善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思考

3.1夯实教学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教学

个人思维与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相应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这一基本前提,只有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才可能达到预期的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效果。一些理论知识难以通过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展开,事实上片面推行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必然造成学生无法掌握金融学的知识结构全貌,也无法严谨专业到位地分析现实问题,从而难以满足招聘单位的人才要求。考虑到目前紧张的金融学课程学时,以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左右将课程最重要和学生必须运用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完成较适宜。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前,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掌握案例必备的金融学理论知识。

3.2强化案例资源库建设和金融学科教师培训

高等教育的主管部门的重大项目应向金融学案例编写倾斜,加大相关项目立项和推进的力度;高校间应尽快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开发建设金融学案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以本土金融案例为基础,结合境外案例,拓展案例源泉,通过比较分析提升案例资源库编写质量。建议组建教授牵头、中青年教师搭配的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团队,邀请实践经验丰富、金融理论功底深厚的专家与知名人士参与教师培训,选派有潜力的主动性强教师到案例对比式教学法效果明显的国外高校研修,创造条件让教师开展这一教学法的研究,奖励教师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

3.3促使学生更新观念,改变学生的考核机制

鉴于国内大学生对金融学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不完全适应,高校应多途径宣传这一教学的必要性和作用,促使学生***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思想,善于通过主动学习和***思考而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因势利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学会扼要突出重点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理性辩论和科学对待不同的意见或质疑,营造案例对比式教学法适宜的文化氛围。为了使学生自由组合的团队活动、学生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的确定、学生成绩的评分标准等与案例对比式教学法的进行紧密联系,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课前准备,引导学生的课堂讨论与监督学生的课后总结,在学生考核方面强化学生平常表现的跟踪与记录,大幅度提升课堂表现占金融学课程成绩的比重,减少学生教学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

3.4加快强制度建设,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7

关键字:热钱,房地产市场价格,分位数计量模型

自2002年开始,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呈两位数急剧上升,由于人民币的稳定升值和国内投资环境的恶化,急剧增长的国际收支顺差中定有热钱的身影,热钱在此期间以各种合法的、非法的途径大量地涌入了我国,企***获取投机收益。我国国内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国际热钱流入我国后,能够参与的短期投资途径有限,在我国各大城市房价飙升的环境下,投机热钱纷纷流入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一、理论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热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经济全球化和各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为国际热钱在各国间的迅速流动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同时,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创新出现,使得国际热钱的隐藏方式和流动渠道也变得多样化,这极大地为热钱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创造了便利。

现阶段数额如此庞大的投机热钱蜂拥涌入我国,可以说既受到了国际投资环境的影响,也有我国国内经济因素的刺激。就国际经济环境来讲,中国以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了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对比2007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出众。我国优异的经济发展情况推动了人民币价值的提升,同时美元大幅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显著。再者,中美两国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导致了中美两国间较大的息率差额,海外投机资金能通过投机人民币储蓄就能轻松地赚取无风险的中美利息差价,套取中美利差收入。

从我国国内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繁荣,在房地产市场上涨速度最快的200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在8、9、10月分别同比上涨8.2%、8.9%和9.5%,2007年全年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了7.6%。根据全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数据,2005年至2012年我国主要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涨了357.45%。这也刺激了国际热钱进入我国后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

国际热钱进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会进一步抬高我国房价,在经济学中的羊群效应下,国内居民或投资者会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心理预期下继续投资房地产市场,庞大的房地产市场的投机需求会使房地产市场价格继续攀升。从整个过程来看,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推高了我国的房价。

二、构建分位数计量模型

在以往研究中,学者往往利用时间序列VAR模型分析热钱流入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这种方法重在考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条件期望的影响,实际上是均值回归,但是,本文试***研究的是热钱流动对于房价波动整个条件分布的影响,而条件期望只是刻画条件分布集中的一个指标而已,如果条件分布不是对称分布,则条件期望很难刻画整个条件分布的全貌。本文研究的是房价处于高位和低位的阶段,而非房价的均值,因此,利用传统的均值回归难以详细地描绘出热钱流动对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逻辑。

分位数回归将被解释变量(房地产价格)估计出条件分布的若干重要的条件分位数,比如中位数、1/4分位数和3/4分位数等,使得实证回归能够全面地观察被解释变量样本集内全面的信息。本文将模型设定为:

其中,y为房地产价格、x为热钱流动, 为误差项,i为年份, 为q分位数回归系数。

的估计量为 ,其最小化可以用下式定义:

而对于随机变量y而言,总体的q分位数未知,则使用样本q分位数 来估计 。通常而言,首先将样本数据(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则 等于第 个最小观测值,其中n为样本容量, 表示大于或者等于nq而距离nq最近的正整数。

三、变量与数据的选择说明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国际短期热钱流入我国房地产行业是否有区域的偏好,也就是实证研究热钱在进入我国房地产行业时是否会有一线城市或二线城市的考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X为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本文对热钱的测算公式为:热钱=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其中,外汇储备的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统计局网站。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海关总署网站。

解释变量Y1是全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数据是来源于中经数据库的月度数据,本文将其转化为以2004年12月为基期的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数据。

解释变量Y2是一线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数据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作为我国一线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的月度数据。

解释变量Y3是二线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数据选取了太原、郑州、长春、哈尔滨、南宁、天津、合肥、重庆、福州、成都、沈阳、南京、厦门、贵州、杭州、南昌、昆明、宁波、济南、西安、石家庄、青岛、乌鲁木齐、银川、武汉、西宁、呼和浩特、长沙和大连29个城市的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的平均值作为我国二线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的月度数据。

四、实证分析

1. OLS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利用OLS模型分析热钱对于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分别构建模型一、模型二和模型三分别分析热钱流入对于我国全国房地产价格、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与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由于热钱流入到进入房地产市场,再到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具有时滞性,因此,无法利用当期的热钱流量分析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情况,故本文通过实验,认为房产价格指数滞后5阶,即滞后15个月的房产价格指数对热钱流量的变化更为敏感,统计上显著。因此,本文初步推断热钱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存留时间大致为15个月。表 4.2为本文分析热钱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

通过实证,热钱流动分别对我国的全国房地产价格、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皆有正的影响,同时,在5%置信水平上皆通过了检验,说明实证结果的系数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其中,热钱流入对一线城市房价的影响为0.299318,说明热钱每流入1个单位将导致一线城市房产价格上涨0.299318个单位;热钱流入对二线城市的影响为0. 2265241,说明热钱每流入1个单位将导致二线城市房产价格上涨0. 2265241个单位。

2. 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分位数分析,透过数据与分位数结果***,本文发现热钱对于全国房价、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价的皆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当房价进入高位的时候,热钱对于房价的影响皆转为负影响。

热钱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下降,甚至将为负值。首先,当分位数在80%之前,热钱的流入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正值,但是影响能力整体上逐渐下降,说明当房地产价格较低时,热钱的逐利心理将助推房价的进一步上升,而随着房价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开始聚集泡沫,出于对于风险的规避,热钱流入房地产的数量开始下降。其次,当分位数达到80%之后,热钱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负值,说明当房地产价格居于高位的时候,正是热钱撤出中国的时候,印证了热钱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或者房地产市场把握的敏感性。当房地产价格处于前20%的高位的时候,正是中国房地产价格风险最高的时候,房价的崩盘将随时影响着热钱的收益,因此,热钱敏感地在房地产处于高位的时候抛出房产,获益离场。

五、结论和***策建议

1. 实证结论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热钱流动对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本文可以得到如下三个结论:

第一,热钱流动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热钱流动过程中对我国房价具有正负双重影响,但是这种传导机制具有滞后性,在时间上存在则至少1年的滞后期。

第二,从城市等级上看,热钱流动对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都具有正影响,但是对于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更大。这说明热钱在冲击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选择上,更为重视一线城市。

第三,从房价水平上看,逐利性使得热钱对低房价具有正影响,而对于高房价具有负影响。热钱的波动来源于利益动机,房价从低位向高位上涨的阶段,热钱具有助长作用,因此具有正效应。当房价处于高位的时候,正是热钱清盘获利的时候,因此,房价过高的时候正是热钱流出的时候,故热钱与房价反方向运动。

2. ***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国际热钱流动的监管。国际热钱通过多元化渠道流入我国,企***套取投机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建立实际有效的国际热钱流动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对热钱的实时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同时实现尽早发现危机信息,预警信息,避免国际热钱流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第二、合理引导热钱流动方向。可以利用税收管理手段加大对外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热钱流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成本。同时努力将国际热钱引入资金短缺或融资困难的行业和企业,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将短期的国际热钱转化为中长期的投资资本。

第三、实行差异化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策。上一章的实证结果表明,国际热钱对我国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偏好具有差异性,热钱更加偏好投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因此,调节房地产市场应充分发挥地方***府的作用,不同地方***府根据本地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实行有差异的房地产调控***策。同时国家应当对重点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实行更严格的审查和税收***策。

第四、对热钱时点和方向实施有效监管的相机决策。根据上一章实证结论,由于热钱具有逐利性,使得热钱流动对我国低房价具有正影响,对高房价具有负影响。因此,我国监管部门应准确把握热钱流动时点和流动方向,采取相机决策和相应措施,加强对热钱进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防止热钱流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

参考文献

[1] 张谊浩,沈晓华.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热钱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第11期

[2] 黎友焕.境外热钱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2期

[3] 王爱俭,沈庆劼.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4] 刘莉亚.热钱是否推动了股市、房市的上涨[J].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189-03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业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金融业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群芳争艳的新局面,民资银行粉墨登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存款保险制度破冰出炉,股票期权交易上市,等等,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挑战,传统金融企业必须应对这些改革带来的“颠覆性”冲击。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创新与融合的新形势也使金融人才培养与管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高等院校的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紧跟金融市场的变化,加快课程体系改革,着力培养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新时代需求的金融专业人才。

一、互联网金融新时代我国金融业发展特征

1.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发展。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前海挂牌试营业。微众银行以“普惠金融”为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和普通民众。银行采取有别于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无营业网点和柜台,完全依托互联网为目标客户群各类金融业务提供服务,这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另外一家民营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也已经通过国家审批等待开业,其负责人近日透露,网商银行不经营现金业务,不设营业网点,“是一家纯网络银行”。这种模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更便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全新的网络化经营方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

2.金融业务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明显加速。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了《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白皮书(2014)》,从中可以看到,我国金融业务的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境外企业进出口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超过15%的企业占比达26%,比2013年提升了10%,约有87%的境内企业和69%的境外企业打算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收付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分别较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10%和8%。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目前累计已经突破16万亿元,货物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金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6%左右,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往来的第二大支付结算货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金融业务即将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3.借助互联网平台,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以保证金和杠杆交易为特征的金融衍生品,一直伴随着金融业创新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每天成交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金额高达数万亿美元。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衍生产品数量达到两千余种,各家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衍生产品适应客户投资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投资产品组合更加便利化,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投资工具。

4.互联网金融发展为金融风险监管提出挑战。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与高科技网络的完美结合,它通过整合***交易的海量数据,对客户资信进行快捷化的审查,以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信用消费、资金支付,让客户享受到便捷及时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实现了无地域、无时限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限制,网络安全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严峻挑战,增加了金融业风险,其中包括信息风险、交易风险、监管风险等,迫切需要金融行业及监管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规避系统风险。近几年,互联网理财产品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其本质是借助电商平台与基金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仍然受利率和货币市场的影响,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率,可能导致血本无归的投资风险。

二、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业改革发展一日千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市场从分业经营趋向混业经营,如平安集团已经构建了全方位的金融投资平台。金融业发展不仅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和顶层设计的高级人才,同时还需要大量从事基层管理和实物操作的技术人才,因此,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学校金融学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进行及时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相适应。但在现实中,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却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体系建设滞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1.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不明确,培养目标没有准确定位。金融学的学科隶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这是我国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对金融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就会影响金融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面各具侧重点,需要在教学进度设计时重点考虑,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课程设计的目标尚未明确[1]。

2.教学内容方面,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内容比例不合理。我国金融学教学长期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两大核心课程体系,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往往注重宏观金融学方面的分析,以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为主干课程;而以国际金融为主干课程体系的教学,集中反映公司财务、企业融资、企业财务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主要围绕公司金融、以资产定价为核心的投资学等,更加偏重市场投资、企业资产管理,偏重微观金融的研究和教学。

(二)人才培养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应用能力培养

1.理论研究型人才还是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金融业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往往没有明显区别,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没有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培养方案。造成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业产品研发和基层管理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却存在高校的大批金融学毕业生难以按期就业。

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实践环节薄弱。金融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应用价值的教学是舍本逐末,因此,金融学本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侧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金融学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内容庞杂、教学方式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缺乏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内容较少、讨论式或研究式教学学时偏少等问题,总体上缺失实践教学的设计与能力培养。

三、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对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全球每个角落。金融业的新变化对金融人才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金融人才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和分析能力,能综合应用计算机、英语、法律工具,具备较好的计量经济学分析能力。

1.具备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知识。互联网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要求金融从业者系统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有较深入了解,对现代金融理论及应用有充分认识,能够对宏观金融***策进行理论解读,同时具备微观金融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运用金融理论分析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金融从业者要具备交叉性、跨市场风险监管的能力,具备把握系统性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检测的时机和能力。

2.具备敏锐的金融市场分析能力。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展开了以金融理财为主导产品的市场竞争,需要金融从业者具备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我国金融市场投资工具日益丰富,与此同时,金融投资和管理的风险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准确把握国家金融经济***策走向,必须把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自己对金融市场的直觉和敏感性,具有良好的金融市场的洞察能力,具备风险预警和检测能力,对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做好风险提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良好的金融服务意识。

3.富有创新精神和持续钻研,多学科综合应用能力。互联网金融是社会科学创新的产物,网络金融新时代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将会更加融为一体,金融与经济将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金融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将会更加普及,突破时空的限制。因此,要求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不可墨守成规,要具备创新精神,同时,要具备多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将金融与统计学、数学、工程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互相交叉的边缘科学进行融合,这是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行业从业者所具备的素养的基本要求。

4.具备基本的外语、计算机及法律应用技能。互联网金融使得金融迈向全球化、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金融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要求金融人才熟悉国际金融理论惯例,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和沟通能力的要求,同时,适应金融国际化要求,为金融市场电子化、信息化、工程化做准备;要求金融人才熟练运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编辑和大数据信息处理和计算。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明显的法律盲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诸多问题,而互联网理财业务本身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其过度扩张将引发一定的法律风险。这一现状需要金融人员具备保护投资人利益以及较强的法律自律意识。

5.具有扎实的金融数学和计量分析能力。金融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借助数学和计量分析工具,因而定量分析在金融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推出的金融期权交易工具,对数学模型的分析依赖性更强,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产品精算,等等,都离不开金融数学和金融计量工具。这些都要求从业人员熟练应用数学工具,具备分析实践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量分析能力,这是现代金融业发展对专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

四、互联网金融新时代金融学课程改革及人才培养的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增加互联网金融业务及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培养新形势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升金融业管理水平,发展普惠金融,适应互联网金融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加快的需求,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快节凑的金融市场发展要求,必须加快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改变原来以银行货币信用为核心,货币、信用、银行为主体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增加以金融市场为主体,以货币经济、金融经济、金融工程为侧重点的内容,以及金融产品精算、风险偏好测量、金融***策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在尚未有成熟教材的情况下,用余额宝、P2P、众筹等经典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模式及风险管理案例,通过分析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无网点、无需客户面对面的纯网络金融服务经营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和经营流程[2]。

2.改革教学方式,适度增加案例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课,很少主动参与到课程中与老师一起形成讨论和思考,这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交流。如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为教师在课程中增加案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设定互联网金融的某一热点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分享展示;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将经典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分享给学生,案例与讨论结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下较大功夫搜集整理经典案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案例作为“导入式”或“总结式”,需要根据课程内容情景与案例的结合程度来设计,案例分析的情景及过程需要抓住案例内容的精华,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花费太多时间讲解案情,要突出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可学性”和“内涵型”,以提高案例分析和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3.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业快速发展,需要研发型和高级管理的金融人才,但是基层管理和业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因此,确定了培养金融业基层管理和应用性业务人员的目标,就会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方式方面有的放矢,如课程内容增加实训课程,校外参与金融企业实践,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策及环境现状,有选择地储备从事金融业的能力和资质,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针对一些互联网金融热点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经营实践,可以聘请银行业的专业人员走进校门开展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动态及发展方向。[3]

4.对教材选择和考试制度进行创新改革,适应互联网金融对专业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高校很难及时将反映市场特色的教材与课程相结合。因此要加快课程设置和教材配置步伐,教学方案和进度应该及时调整,教材选择在尊重真实、客观、准确反映金融学特征和规律基础上,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的效果。教材的难易程度和要求方面,既要继承发扬国外经典理论,让学生奠定坚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也要有分析中国金融热点和事务的内容,要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指定主要教材和辅助教材,弥补一本教材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缺陷。

创新考试方式,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要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完成情况等均作为期末成绩的组成部分。比如在金融理财课程考核中,教师将3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一人扮演理财师,另两位扮演客户,要求就家庭理财中某一问题咨询理财师。这样的咨询过程用手机录制成视频节目,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内容。学校应增加多种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环节,避免期末死记硬背,要综合考评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合理,也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参考文献:

[1]史焕平,廖继胜.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06):45.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9

关键词:行为金融 投机 开户数 一字板 概念股 联动

一、概论

在开始A股市场行为金融的分析研究之前,我们先系统的回顾一下现代金融理论体系架构,以明确行为金融学的地位和这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的学术贡献。新古典金融理论建立于两大金融理论基石,一是以Markowitz的资产组合理论[1]为先的资产定价理论,另一个是以Fama对市场有效性研究为先的有效市场理论[2],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新古典金融理论的体系架构。新古典金融最早的构建来自Markowitz的博士论文《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1],该文于1952年发表在《金融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e)上,开创性地利用数理统计的语言描述了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奠定了金融学定价模型的基础,成为了现代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资产定价理论以外的金融学另一重要理论基石是有效市场理论。70年代 Fama等人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2],并给出了金融市场价格运动规律的实证检验思路。

继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以后,金融理论的框架基本构建清楚,然而随着金融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金融理论与金融证券市场的现实正不断发生着冲突,基于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的传统金融理论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金融投资受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总是用有限理性的态度作出决策,存在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的现象。

Banz在1981年的发现[3]又打开了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另一扇窗户,Banz发现金融市场存在系统性的异象,他首先提出了小公司效应异象,即小公司收益高于大公司收益,即使经过风险调整之后,溢价依然存在,该异象的发现无法从经典理论给予解释,随后发现的金融市场系统性的异象还包括时间异象等等,这些异象的存在需要更新的理论予以解释,在此之上发展出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是金融理论领域的一个***,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挑战了传统金融学的统治性地位,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学假设投资者具有系统性的行为偏差和投资决策的非理性,恰恰能够就资产定价和市场效率中的很多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基于行为金融的证券市场分析,可以为证券市场中大量的异象提供强有力的解释。

作为一个刚刚起步10多年的新兴市场,A股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场,具有高投机性、高换手率及个股波动剧烈等特点,心理因素严重影响着A股市场的投资行为。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来分析A股的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对A股资本市场有进一步的认知。首先,A股投资者结构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尽管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投资者结构组成在短期决定了市场行为。目前在沪深交易所开户的个人投资者近9000万人,其中50万元人民币以下投资者完成的交易约占股票交易总量的60%,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以中小投资者为交易主体的A股市场决定了短期投机氛围。基于此点,赵学***和王永宏研究了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即投资者有太长时间的持有亏损股票而太短时间地卖掉赢利股票的倾向[4]。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A股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也有存在机构通过操纵上市公司基本面信息来影响股票交易价格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这方面的研究包括:赵涛和郑祖玄研究了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定价机制的影响[5];朱建民也讨论了券商的证券投资行为的演化趋势[6];另外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刘俊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型[7]。但是,A股市场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而对于这些A股市场的异象,目前很少有相关的研究涉及。因此,本文从股票账户及活跃度、一字板个股现象透视、概念股板块现象分析等三个角度来观察A股的投机行为。

二、股票账户及活跃度的分析

1、新增股票开户数

自2006年初以来,考虑到券商经纪业务每年开发客户带来的增长,从股票开户数每年增速的变动率来看,股票市场指数对增速的影响非常大,最初几年两者关性极高,随着市场开发程度的增高,相关性有所降低,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72。

从周度数据来看,新增股票开户数与上证指数的相关性达到0.6,在上证指数在2007年10月达到历史高点6124之前,周新增股票开户数在2007年5月率先达到历史高点178万户。

2、活跃度分析

截至2013年10月份,A股股票账户数达到1.74亿户。从2008年以来周度交易数据上看,平均每周有36%的持仓账户,参与交易账户大概占持仓账户的5.6%。结合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来看,每周参与交易的户均成交金额在6.4万人民币左右,这再次印证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广大散户为主。

三、从市场表现看投资者行为

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个人投资者容易受到群体情感的感染,倾向于采取与群体行为相近的行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偏好与习惯,并忽略自身可获得的信息,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行为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一些典型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包括认知的系统偏差(systematic biases) 、信息串流(information cascades)和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的此类社会心理特征可以很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热点频繁出现的现象,市场泡沫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从一字板股票打开后的表现,市场概念股联动效应两个方面来考查A股市场的羊群效应。

1、一字板现象透视

这里并不论述涨跌停板制度本身带来的暗示作用,仅从一字板个数及之后开板表现来管中窥豹。2000年以来截至2013年11月8日的数据统计显示,发生过涨停一字板股票次数为4299股次,持有30个交易日后绝对收益率为3.68%,相对上证综合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平均为0.75%,表明整体上一字涨停板股票在打开涨停后动量特征明显。同期发生过跌停一字板股票次数为1985股次,持有30个交易日后绝对收益率为7.1%,相对上证综合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平均为4.59%,表明整体上一字跌停板股票在打开跌停后反转特征明显。从收益率上看,跌停一字板反转特征强于涨停一字板动量特征。

2、概念股板块现象分析

概念股相对业绩股而言,主要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概念,自由贸易区概念等支撑价格,不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概念股通常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而这一内涵会被当作一种选股和炒作题材,成为股市一时热点。从近两年的85个Wind概念板块交易数据上看,这类股票爆发时的特点有: 短时期大幅上涨、 超额收益明显、集群效应明显、高换手率等特点。具体来讲,统计分析的85个概念板块,在各自的爆发期间,持续周期平均在41个交易日,对应的日历周期在2个月左右; 板块振幅平均达到44.12%,最高达到147%;区间个股平均绝对收益率达到44%;相对上证综合指数,概念板块爆发期有非常明显的超额收益,区间个股平均超额收益率达到20.84%,最高达到77.65%;个股的平均换手达到1.47倍,最高达到3.65倍。

四、结论

从投资者结构上看,A股是典型的散户市场;在交易行为上,投资具有一定的羊群效应,从一字板股票交易数据上看,涨停一字板动量特征明显,跌停一字板反转特征明显。A股市场上持续的主题的是概念股的炒作,最近2年的Wind概念股统计数据显示概念股在爆发期间具有短时期大幅上涨、 超额收益明显、集群效应明显、高换手率等特点。从这些现象,人们应该从更高层次上思考;在股票市场牛市时期,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投资者风险和证券市场基本知识的教育,而在证券市场熊市时期,监管机构更应着注重立法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以保持二级市场活性。

参考文献:

[1]Harry Markowitz. Protfolio.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1), 77-91.

[2]Fama E F.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 Journal of Business, 1965, 38, 34-105.

[3]Rolf W. Banz.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urn and market value of common stock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1, 9(1), 3-18.

[4]赵学***、王永宏. 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 金融研究, 2001(7).

[5]赵涛、郑祖玄. 信息不对称与机构操纵[J]. 经济研究, 2002(7).

[6]朱建民. 证券公司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5).

[7]刘俊. 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与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J], 新金融, 2002(1).

[8]张雄等 投资者结构与期限结构对期货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2010年4月号

[9]朱伟骅 中国投资者结构、交易策略与股票价格泡沫分析 财经市场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 金融学 差异性教学 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金融在一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经济对金融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变得格外迫切。因此,如何培养新经济和新金融人才,高等教育肩负重任。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

一、“金融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历史上看,货币、信用等金融要素的产生已有几千年了,在资本主义运作方式确立以前,无论是货币的演进,还是信用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工业***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式银行的出现把货币经营与信用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了金融范畴,由此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世纪中叶,尽管有比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但主要的金融活动仍然在货币系统和以存款货币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覆盖之下,因此,金融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运作、金融资产估值和经济主体理财已经成为金融活动的重要内容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对新的变化,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采用宽口径金融的研究范畴,即包括货币与汇率、信用与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活动的集合。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活动越来越错综复杂,新的融资方式、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手段及市场热点层出不穷,“金融学”课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特点。

1.金融活动的国际化趋势。

金融交易越来越国际化。投融资活动不再拘泥于一国范围之内,经济全球化迅速促使金融国际化。资本流动促进货币及各类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一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会通过金融资产的相关性及传染效应而迅速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及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与国内银行业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一方面,跨国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市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伴随资本的国际流动,银行网络遍布全球,同时促使跨国银行的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这些都榻鹑诨疃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2.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趋势。

金融活动的市场化是指融资方式或资产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市场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定价由市场决定,资产流动性越来越强。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大量银行信贷或应收账款这类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被作为虚拟的本金发行证券,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交易。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交易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活跃及效率的提高。金融活动的市场化,使金融理论从宏观的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一种市场化的研究。以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及风险管理理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3.金融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一系列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资产组合理论第一次提出把数理方法引入金融问题的研究中。多因素套利理论将影响资产收益率的因素分解成多种因素,从而更加贴近市场实际。分解过程需要技术支持,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期权定价模型更需要数学和统计技术支持,金融产品的设计需要工程化思维与技术的支持。

现代金融业务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有关金融学问题的研究已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使得金融学科与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交叉,金融工程、行为金融、数理金融等多个交叉学科孕育而生,创造性地解决了各种金融问题。此外,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方式,导致传统支付和融资业务向电子化、网络化、证券化的方式转变。

二、“金融学”课程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货币、信用、汇率、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市场与交易、金融机构与业务运作、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发展等所有宏、微观金融活动。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对整个金融体系有个全局的认识和把握,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如《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等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对于这类学生而言,“金融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微观市场领域,如资本市场的运作、有价证券的交易等方面。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需求不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的掌握深度与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涵盖的内容众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授课学生的具体专业实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三、“金融学”课程在不同专业实施差异性教学的具体实践

1.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要求。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包括货币、信用、利率、汇率、金融资产价格等基本范畴,又涵盖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领域,还涉及货币需求与供给、金融总量与均衡、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稳定与发展等宏观金融层面。鉴于该门课程对于金融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学生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现代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提高专业素养。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多方面的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业务技能,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市场营销、企业风险控制等活动。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可适当放低非金融学专业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进行资金管理、投融资决策及风险管理等活动。

2.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1)金融学专业。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全面掌握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基本范畴、基本原理、金融理论的前沿与发展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专业性强及小班教学的特点,在“金融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研究性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3―5个研究专题,由教师引入专题的研究背景,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由讨论,再以组员报告的形式汇总小组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做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通过互助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讲授金融理论时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教授完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如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金融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

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探讨角度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在货币一章可以引入人民偶尤SDR一篮子货币的话题,教师可以从微观层面展开探讨,如人民币加入SDR对企业的进出口贸易、对老百姓的出国旅游、对居民的资产配置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如在金融市场一章可以增加证券市场的交易及策略分析的介绍,对于股票交易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动员参加股票交易模拟大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对金融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3.针对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金融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仍以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主。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并未采取差异化的考核方式。笔者认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实施差异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取消期末笔试的环节,总评成绩的构成应更加多元化。结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可以对专题讨论中学生的讨论发言、相关章节布置的课程论文、上课时的新闻分享等环节都设置考核标准,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总之,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实现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

对于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应由重知识测试向重能力测试转变,要降低闭卷考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考试的题型应更加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从金融学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结合“金融学”课程的自身特点,要提高不同专业学生的金融素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提高高校“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49-51.

[2]康立.《货币金融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77-80,84.

[3]钱丽霞.《金融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48-249.

[4]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博迪.默顿.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金融热点分析论文10篇

学习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服务创新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服务创新论题汇编,金融服务创新的心得体会。1立足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金融服务业之所以要进行创新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此,金融服务

学习

金融实证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实证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证核心论文,推荐金融实证分析论文。一、如何看待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次贷危机。由于CDS等金融衍生产品在缺乏完善法律监管情况下的过度膨胀以及IT产业泡沫经济

学习

网络金融安全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金融安全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论文,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论文答辩。1.2钓鱼网站为金融信息的安全带来较大风险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技术都在不断成熟。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

学习

国际直接投资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直接投资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国际直接投资论文题目,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论文3000字。在产业经济理论中,一般将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概括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进入壁垒、企业合并和市场集中度、***府***策等(杨沐,1989)。贝恩

学习

金融大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大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金融博士毕业论文选题。定增并购>>>青岛双星:非公开发行获通过达威股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粤泰股份:拟8.8亿元并购海口房地产项目九有股份:拟收购润泰供应链51%股权金明精机:

学习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金融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金融农村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农村金融发展的论文题目。(二)指标选择在进行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当中,实际涉及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方面

学习

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务专题课程论文5000字,金融课结课论文。国外学者对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强调学生基于实践型问题的合作性探索,突出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系统性与功能性、探究性与实践性

学习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10篇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业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外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原神毕业论文金融专业。1.2金融专业毕业实习效果总体来说,东方科技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效果不错,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一些同学还将毕业实习中的一

学习

金融机构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机构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管理论文,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论文。一董事会对总体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风险管战略的确定总体上说,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负起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

学习

金融市场营销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市场营销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市场营销论文,金融市场营销论文2000字。1.对市场调控的滞后性***府采用财***和金融手段调控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滞后性的现象。即市场经济变化速度很快,很多问题潜藏于市场经济的

学习

公司金融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金融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司金融毕业论文,公司金融论文1000字。的确,毕业论文水平和从业后变身金融精英之间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从基金经理们那些年的毕业论文中发现其他精彩之处,或许会更真切地理解何

学习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心理学博士论文大全,心理学毕业论文合集。2.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高校要制定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为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做一系列工作。一是给硕士生设立科研导师,硕士生从大学一年级开

学习

纪委监督室工作总结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纪委监督室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纪委监督检查办公室工作总结,纪委纪检室工作总结范文大全。(一)坚持学习强素质,强化四个意识。我们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安身立业的基础,坚持周一集中学习制度,学习上级的最新精神和要求,学习***章、宪

学习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关系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关系史毕业论文题目,国际关系论文推荐。新闻自由源自作为民主制度下的言论自由,但是又不同于言论自由,新闻媒体被称为继立法、行***、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新闻记者更被称为无冕之王,新

学习

金融服务创新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服务创新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服务创新论题汇编,金融服务创新的心得体会。1立足市场及客户,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金融服务业之所以要进行创新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此,金融服务

学习

金融实证分析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实证分析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证核心论文,推荐金融实证分析论文。一、如何看待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次贷危机。由于CDS等金融衍生产品在缺乏完善法律监管情况下的过度膨胀以及IT产业泡沫经济

学习

网络金融安全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金融安全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论文,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论文答辩。1.2钓鱼网站为金融信息的安全带来较大风险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技术都在不断成熟。在这种背景下,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

学习

金融大学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大学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毕业论文答辩模板,金融博士毕业论文选题。定增并购>>>青岛双星:非公开发行获通过达威股份: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粤泰股份:拟8.8亿元并购海口房地产项目九有股份:拟收购润泰供应链51%股权金明精机:

学习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金融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国金融农村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农村金融发展的论文题目。(二)指标选择在进行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当中,实际涉及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增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村金融指标的选择方面

学习

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题结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实务专题课程论文5000字,金融课结课论文。国外学者对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强调学生基于实践型问题的合作性探索,突出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系统性与功能性、探究性与实践性

学习

金融管理专业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管理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金融管理论文选题,电大金融管理论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

学习

金融投资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投资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金融投资的论文,金融与投资毕业论文。1引言金融投资类专业是目前高考市场、考研市场中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除了未来就业,如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收入高、工作稳定的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