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论文篇1
有关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一: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分析
一、***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不确定性
西方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如国外原著和翻译版,比较经典的有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平狄克等的《经济学原理》,国内高鸿业、梁小民、黎诣远的《西方经济学》,还有很多高校学者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院校发展的时间较短,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针对***学院特点而专门为***学院学生编写的教材,所以很多***学院依然采用校本部所指定的教材,但是普通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注重培养的是理论型人才,而***本科院校在经济学课程中则需注重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大多采用高鸿业主编的教材,该教材逻辑性、推理性、完整性都很好,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也一直采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适应,因为高鸿业版本内容较抽象,数学理论使用较多,案例太少,对***学院学生来说太难,苦于无其他适合的教材,因此依然采用。
(二)***学院学生数理基础较差
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术规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数学语言表现,因此,在学西方经济学之前需先修经济数学。从***学院招生情况看,经管类专业招生文科生比重较高,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2011年经管类专业招生情况看,文史类招生人数高达理工类招生人数的4倍。工商管理专业文史类招收40人,理工类招收10人。整体而言数理基础较差,所以西方经济学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学生在刚接触经济学时,兴趣非常浓厚,当微观经济学开始涉及数理推理时,有些同学不坚持,到后来逐渐放弃,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不理想。
(三)***学院教师队伍年轻型
***学院的办学机制,开始是依托本部专任教师,只应聘辅导员。但由于依托本部教师上课,因对其约束力小,很多教师应付了事,同时对学生有比较心理,认为***学院学生不如本部学生好。这种依靠本部的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问题时,因此开始转向自身应聘专任教师队伍的机制。***学院是年轻的,***学院的教师队伍更是年轻的,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自聘教师90%都是讲师职称。西方经济学教学要求非常高,大多高校承担该门课程的都是教授职称或是非常优秀的讲师。自聘教师基本是高校毕业直接参与教学的硕士研究生,教学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有限,这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另外,从各高校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看,基本都是讲授,教师教学方法较单一。这种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只满足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通过恰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理论,如边际效用论、博弈论、企业竞争等,但宏观经济学的例子就较难,易过时,即使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理解了某一理论,学生往往也不能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热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学生对社会了解的缺乏,理解教学内容的难度加大,更谈不上***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所以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往往事倍功半,教学效果不佳。
二、提高***学院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方向
(一)选择合适的教辅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2005年以前就进行了***学院教材建设的调研工作。2005年1月开始联合有关高等院校,着手组织编写全国性的***学院系列教材。但至今未出现一本优秀的被大多***学院都采用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所以高鸿业主编的教材依然被广泛采用。基于此情况只能备好辅导资料,如茅于轼的《大家的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梁小民的《小民说话》、《小民说经济》;弗里德曼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还有一些经济论坛,中经信息网等资料都可以作为辅导材料。但是,我国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慢,教材内容很难跟上时代,跟上国情,我国《西方经济学》才出版到第5版,而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已到第17版。因此,选择国内教材,特别是宏观经济学,教师必须时时更新教学资料,关注时事结合理论分析,学生才容易接受。作为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教授顾沛指出教材不是编出来的,是教出来的,来回反复修改,来回磨。好的教材起到引导点睛的做用。因此,应集***学院优秀教师及我国经济学者之力磨出一本适合的优秀教材。
(二)正确对待学生
从高考招生录取看,***学院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学生已经进入学校,在此方面已不能强求,因此根据现有的条件,提高他们的大学学习热情是非常重要的。1.尊重学生***学院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特别是有些因高考失利到来的同学,不仅需要辅导员的帮助,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们,只有尊重他们,他们才更愿意合作,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共同进步的过程。刚开始学西方经济时,学生满怀着喜悦和憧憬,在他们看来学经济学和钱有关,当讲到需求与需求量的区分和弹性概念时,理解差的学生开始跟不上,因此应该放慢进度。作为授课老师,尽量认识学生,让其知道教师对他的尊重和认可,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为后续的深入教学工作奠定基础。2.加强练习西方经济学习题练习不可少,王则柯老师上中级微观经济学提到,如果平时不做练习就不用参加考试,因为即使参加考试了,结果也是基本都不会做。要求学生上课时都必须准备草稿纸以备画***和计算,同时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在摸索中前进。常言笨鸟先飞,只有加强课后练习及习题集的练习,才能更好掌握专业术语和更深理解基本原理。教师也应趁热打铁,及时指导,吩咐安排监督完成,严格要求学生。
(三)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1.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课堂教学以讲课为主,讨论为辅,课外教学专题讲座和实践教学并用,以科学、生动和灵活的讲授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准确诠释课本内容,穿插案例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微观经济学案例较多,特别是效用论和博弈论,学生经常津津乐道。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其参与讨论热点话题,主动思考。如:当前通胀对自身有什么影响;国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十二五规划期间怎样调整经济结构等,让其为国家献策,培养主人翁精神。课外之专题讲座,既可以请企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人才,也可以请地方著名的学者作报告拓宽学生的眼界,了解经济前沿,把握时代方向。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调研,深入社会才能了解社会,分析问题才能更透彻,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寒暑假参与企业的生产,了解企业的成本,分析企业的长短期利润。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建立课题研究。如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建立了学生创新基金,学生已成功申请了《荆州市区域竞争力调产研究》、《荆州市优势产业选择》、《关于提高荆州市农民收入的对策研究》等基金,培养了他们查阅文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一师一导制
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擦出思想火花。***学院教师普遍年轻,教学及科研水平有限。专任教师少,及时交流提高的机会就少。因此,在节约***学院办学成本的基础上,可以聘请退休的优秀老教师,建立一名老教师带一批年轻教师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要想讲好西方经济学,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包括经济数学、经济史、***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很多知识,还必须有社会经验的积累。因此导师对教师的每月一评,周周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年轻教师申请科研时能提供有用的建议,提高命中率,对教师的发展和学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3.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院年轻教师为了生活,承担了大量的课程,课时量较多,如此,教师又有多少时间思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呢?资源是有限的,承担教学任务过多,必然科研水平就欠缺。教学和科研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不能或缺的,他们相互影响。基于这种情况,一些院校限制教师的选课门数和周课时,但这种方式必削减教师的积极性,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因此,关键在于学校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如:获得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物质奖励;鼓励教师科研给予适当的工作量,提供教师外出培训和考察的机会,让教师有归属感。
三、结束语
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体系已经非常成熟,因此,对于***学院来说,可以大量吸取前人的经验,但要充分认识***学院问题的特殊性,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各学院还需不断的探讨,如:如何建立有效的长效的激励机制?如何核算导师工作量?这些具体问题解决不好,必然影响教学质量的长期性。
有关西方经济学论文范文二:西方经济学教改思路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流派众多,学生难于区分差别。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英国的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初版于1776年,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持有不同观点的学派。例如,以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1887-1975)、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1915-)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以琼罗宾逊(JoanV.Robinson1903-1983)、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Koldor1908-1986)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以罗伯特韦内克洛委尔(RWClower,1926-)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7.312006.11.16)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等。正是因为这种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状况,经济学才得以长足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得以紧密结合,关于同一经济问题,不同的学派也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教育培养的高校学生,也很难理清思路去辨别哪种理论是主导的,这就对学生的课后阅读和对理论体系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多样,学生难于理解掌握。与其他经管类课程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它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等。实际上,该门学科大体上分成三种层次: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中级微宏观经济学、高级微宏观经济学。层次越高理论体系中包含的数理知识和模型说明就越多,历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多产生在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领域。这对首次接触到经济学的高校学生同样是个考验,因为同学们在从前的学习中已经习惯文和理的区别,把二者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大的挑战,一旦对数理模型失去信心,经济学是学不好的。
(三)理论体系庞杂,初学者难于分清脉络。西方经济学涉及到微宏观两个大的门类,而两个主要门类之下有划分成诸多的章节,实际上作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涵盖了几乎所有其他专业课的基础知识,比如: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需求理论、生产者理论、效用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微观经济***策等;宏观经济学包括了宏观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理论等。如此多的理论体系让学生在一次的教学周期内掌握,融会贯通,分清知识脉络,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
(四)知识体系更新迅速,教师难于及时调整。由于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要求相关的理论知识必须和现实的发展紧密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相比其他学科更新较快。国外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几乎每一两年就要再版,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已经发行到了第十七版;哈佛大学教授格利高利曼昆1995年的《经济学》著作,被称作最受欢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已经发行了第五版,几乎两年就会改换版本。这种版式的调整包含了案例的不断更新和理论知识的改动与补充。任课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知识点的更新、新理论的补充及案例的调整。由于西方经济学的诸多特点,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地教学模式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味的板书和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对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几点改革建议
(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水平是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根本。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的质量和高度决定了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去读透该门学科的经典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就业、货币、信息通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要与时俱进地阅读权威期刊的论文,掌握国内外的经济动向;要通过观察和调研,更多地去研究经济学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理论体系的理解与掌握,讲课时才会厚积薄发、行云流水,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而这些方法的使用要和课堂的讲授内容相结合,随时随地调动学生的兴奋点。首先,经济学的经典教材都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在大量运用案例的同时,有效地把经济学理论传输给学生是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作为任课教师,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在现实基础上了解掌握理论。例如生产者理论中可以用一个大公司通用汽车的案例贯穿始终;国内生产总值的讲解可以采用上年度本国的实际数据作为案例;基尼系数可以用我国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比较的真实数据作为重点讲解。其次,互动式教学法是适合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随时随地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及时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作为大学教师,保持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和学习氛围的关键所在。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具有争议或属于某个流派的,这也正是该门课程的魅力所在,学生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与见解,老师如能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无疑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实现了教学目的。再次,在经济学课堂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是为了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有优势把***、文、声、像高度集成于教学活动之中,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
(三)经典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的有效途径。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情况有机地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是研究商品价格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之间的数量关系。这对于未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但是,如果进行相应的分组,让学生以营销部经理的身份去考虑如何进行合理定价从而使公司利润最大化,学生就会在仔细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开动脑筋,结合实际去拟定价格,在此基础之上再让每组学生选代表到讲台上阐述本组的定价策略,同学们相互探讨利与弊,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形成论文样式的报告。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学生不仅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而且对理论知识也不再生疏,从而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奥肯定律是阐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呈反方向变动,即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失业率越低,通胀率越高。在我国当前的状况下,经济发展迅速,物价水平趋高,有通胀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我国失业率也居高不下。这样就产生了与经典理论之间的矛盾,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何去更好地解释奥肯定律在当前中国出现的悖论。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考去学习理论知识,不仅掌握了经典理论,也了解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找到问题的根源的创新与钻研能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最缺少的一种素质。
(四)数理模型的双重讲解是解决教学难点的良好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数理模型非常的常见,随着学习的深入几乎每一个经济理论都会有相应的模型和公式。教师在上课时应把每一个模型理解清楚,讲解清楚,再用现实的情况加以深入浅出的点拨。例如,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是一个教学难点。三条曲线的形状、交点、拐点等都是有明确定位的。首先,教师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告知学生三条曲线的画法及彼此的关系;其次,讲解完之后要学生到黑板前板书,检验掌握程度;最后以身边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解释为何三条线是这样的关系。以班级某门课程的期末成绩为例:总产量就是班级的总分;平均产量就是平均分;边际产量就是新插班学生的得分。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呈上升状态可以解释为:只要刚到班上的同学分数低于现在平均分,对于全班的平均分都是向下的拉动作用,反之亦然。当然,这一例子不见得恰当,但通过这样例子的讲解,几乎所有同学都会理解老师所要阐述的内容,再去理解模型就非常的简单了。
(五)课堂讨论、社会调研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的时代,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为了很好的讲授一门课程,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显得异常重要。理论来源于实践,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去检验自己,是师生双赢的策略。所以,任课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让他们走进现实社会去感受经济学理论的魅力。例如,研究商品的促销手段,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逛商场,不买东西,只观察商家的定价变化和所谓的活动,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这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偏好、收入、预期、替代商品价格中的哪一个影响因素。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了专业的知识,加深了印象,甚至对学生在今后商品交易中也可以很清楚的分析自己的利害得失,从而进行最佳的选择。
西方经济论文篇2
关键词:马克思***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借鉴
1马克思***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差异
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是理论经济学,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经济学,是两种基本立场对立的基础经济思想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区别。
(1)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最激烈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以及吸收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工人阶级的***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治经济学,它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人类***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段矛盾,阐明它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派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对象,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制度,是完美的永恒的制度,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从这点上看,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水火不容的。
(2)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对立的阶级性。
研究的对象决定了***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作为***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无数的事实说明,经济学家在研究、解释和试***解决经济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特定的阶级立场,代表和维护特定的阶级利益,接受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采取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因而不存在超阶级的***治经济学。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经济问题往往做出不相同的解释,提出不相同的***策主张,得出不相同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它直接涉及不同社会群体、层次、国家和阶级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公开承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并且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研究经济理论。与此相反,大多西方学者不太愿意公开承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性。其实,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不讳言自己的阶级立场。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曾公开地说:“如果当真要追求阶级利益,那我就得追求属于我自己那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斗争中会发现,我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造成了历史观的局限性。这种历史观的局限性使西方经济学家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自然的、永恒的生产方式,是惟一可能的生产方式。
(3)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看法相异。
西方经济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生产关系,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所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明确地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涉及到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同属于经济关系,也就是***治经济学教科书和哲学教科书所认为的生产关系。因此,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中的一个部分。
(4)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看法相异。
从研究内容上看,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计量和实证分析,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把握,定性,规范分析。如有关工资问题,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认为工资仅仅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家购买到工人劳动力后,就取得劳动力使用权,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工人的劳动能创造出新价值,新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部份和剩余价值,工人只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部份,资本家则得到剩余价值。这就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的价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即是工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这就是说,资本家雇用的最后一个工人所增加的收益等于应付给所有工人的工资水平。这实际上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这一本质。
(5)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方***上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方***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上的,更具有科学性。而西方经济学从大体上来说,是以科学哲学中的证伪主义和形而上学为哲学基础。迄今为止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数学分析,一种是哲学分析。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哲学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则多采用数学分析方法。西方经济学偏重分析经济运行,就像萨缪尔森的规定,其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失业、价格和类似的现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释,并把这些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总体上说它着重研究的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要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得用数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的本质规定,特别是注重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它建立的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2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共性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都是在研究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它们具有共性的客观前提。只要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弄清了经济学的实质,就可以更全面地更明显地看出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差异。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西方经济学的实质是一套研究规范。这些经济理论由于在研究规范上的基础相同,使得他们同列入西方经济学的门下。马克思提出的很多理论思路对现代西方经济学都是存在一些交集的。比如说,以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最核心的部分———劳动价值论为例,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均衡价格理论并非与此完全矛盾。而西方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有关福利经济学,都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理论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1)从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来看它们的共性。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商品经济具体机制、分配制度、资源配置与市场的运行等,其真正的目的是如何使微观经济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之前西方经济学提出有关“经济人”的假说,通过数据的计量检验,运用严格的逻辑推理,以达到特殊个体的利润最大化。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建立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不仅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作为重点,并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来推理、预测未来社会的生产状态及其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社会则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一样,西方经济学也是处在不断演进和不断发展中,经济学体系的演进其实质上也是一个综合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被兼收并蓄地容纳进西方经济学框架里,这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浅显的说,***治经济学就如同一个大厦,各个经济学家的不同时期,各种各样的理论如同具体意义上的建筑材料,其中合用的材料常常被用于其中。有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理论也许本来就是大夏具体的建筑材料。也可能这些经济学家建立了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同时又被分解成各种素材后又重新建构成新的大厦,从而形成了更加庞大的理论体系。对其他经济学家经济学理论的重新组合构建最著名的就有约翰•穆勒的第一次综合,马歇尔的第二次综合,萨缪尔森的第三次综合。所以说从研究目的上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有一定的共性。
3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相互关系
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我们才能真正科学,可行的吸收其中的有用范畴和相关的***策措施,运用一些共性的范畴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及其运行规律,从而创立具有社会主义特点的新范畴。比如我们可以从私有剩余价值和私有资本中抽象出剩余价值一般和资本一般,把它们运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去创造共有剩余价值和公有资本的新范畴。我们可以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置于一个统一的一般经济学分析框架下对待,利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方法,建立起具有科学,有效的科学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对立的经济理论体系,两个异质的机体。只有通过认真的艰苦的研究,同时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际和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的理论体系,将那些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介绍进来,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仔细地把西方经济学中可资借鉴的东西与错误的东西严格区分开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经过改造,才能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劝说集[J].商务印书馆,1962:244-245.
西方经济论文篇3
西方经济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末期的重商主义学说,到17世纪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和资产阶级***时期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再到19世纪70年代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转变时产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逐步发展到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第三次重大变革——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再到后来的新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社会科学之王”之称。从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努力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来改造经济学的做法不断升级,而到20世纪末,西方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经济学是同力学一样的物理数学科学,并且立志要把经济学改造成社会物理学。为此他们从理性和实用主义出发,理所当然地以“自然形成”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促进物质财富增长的制度,是最合理、永恒的制度为其理论前提,从而他们的经济学是只研究资源配置和物质财富增长而与价值立场无涉的“纯经济学”。
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价值立场
马克思经济学是无产阶级为适应挣脱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压迫而不断斗争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任务是揭示生产规律,具有鲜明的价值立场。原因是:经济规律是人们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对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规律的经验性总结,而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不仅受到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还要受人们的利益关系、价值立场的限制。基于此,马克思毫不隐瞒自己的价值立场,公开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价值立场上的不同点
(一)关于承认与不承认价值立场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是排斥价值立场的,他们一直企***将经济学变成一门像物理学一样的“硬科学”。他们热忱于对科学性的无限追求,为此把大量运用数学当做促进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力手段,从而导致数学在经济学中的滥用,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嫌,同时他们希望通过“数理建模化”、“计量实证化”等具体手段使经济学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治、经济、文化、伦理等人文因素,从而过滤掉其隐含的价值立场,这反过来也说明西方经济学在价值立场与科学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而无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消灭剥削,摆脱资本对人的束缚,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共产主义,实质是追求人类的彻底***。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私利,能够以大公无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经济学研究,因此,作为无产阶级的经济学的马克思经济学敢于光明正大地公开自己的价值立场。
(二)二者究竟是“物学”还是“人学”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不是幸福之学而仅仅是处理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是理财之学。在西方经济学中,人被当成了资本的工具,成为一种经济要素,承担着资本增值的载体的功能,人被物所绑架,劳动者反而成为机器、资本的附属物。因此,西方经济学本质上是物本经济学,他们忘记了人,忘记了社会,单纯追求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经济效益本身成了目的,而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自身的发展却退居其次,致使西方经济学主次颠倒,充满了拜物教气息。而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唯一的,即实现人的彻底***,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因此,与西方经济学撇开人的发展问题而只专注于如何借助于数理分析方法研究物质财富增长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从终极性价值判断出发,借助于历史维度的宏观分析,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劳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进而对资本主义制度及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反人性提出了强烈的批判,为追求人类的彻底***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马克思经济学在人的发展层面上比西方经济学站得更高,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真正的“人学”。
(三)他们究竟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还是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
西方经济论文篇4
1.重理论知识、轻创造性思维
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教学目标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基于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教师教学过程中虽然采取了、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侧重于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介绍,根据理论举案例,让案例去服从与理论,而不是一种由经济现象去检验理论的思路,缺少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缺乏学法、实践指导
许多老师在授课时对经济学的知识点关注很多,也能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了解理论的形成,以及理论的发展,以及针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的特性,用经济学思维的视角观察经济问题,把经济学作为一种方***的经济学讲解不足,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着重熏陶经济思维习惯,不是在运用中把握经济学知识点,而是在老师描述后去强行记忆知识点。另外,对于课下如何去学指导也不充分,使得一些学生缺乏学法指导课前不预习,课后不进行练习,其应用能力差,缺乏专业素养就在所难免了。
3.忽视定量分析
能力培养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提问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以及因果式、启发式、“动态式”教学法、推论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只限于定性分析方面,***学院学生,多数人的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而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对逻辑推导、***表、公式、数学证明不习惯接受。定性分析一定程度上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却忽视了锻炼学生对抽象复杂经济问题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4.缺乏互动
缺少沟通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而在***院校,师生在教学上的互动情况却不让人乐观。教师和学生交流仅限于课堂之上和课间10分钟,业余时间沟通较少。另外,出于一些隐私考虑,一些老师只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使学生缺少沟通渠道。而学生方面,***院校学生性格上虽然积极开朗,但只是表现于学生活动方面,对于和教师沟通方面,由于学习积极性方面弱、基础知识差、一定的自卑心理和畏难情绪,以及面子问题,很少与教师沟通,一定程度上使一些教学问题不能够很好及时解决,这也是造成教学效果差的一个原因。
二、提升***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一)立足基础、培养创造性思维
提升***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有效性,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活动一定要立足于扎实的理论基础。首先,要有准确的课程定位,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功能应定位于服从培养应用本科人才的“厚基础”,并围绕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的各项工作。应充分把基础课程的学科导向与专业课程的就业导向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现实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严谨和科学。其次,培养学生洞察最新的经济学视角。应该充分体现西方经济学的时代特征,紧紧围绕西方理论界的研究动态,介绍经济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如机制设计理论、博弈论、有限理性、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内部人控制等,有利于鼓励学生关注本学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二)加强学生学法、实践指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是消极和被动的过程,而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启发和引导。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资料,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鼓励学生对信息进行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的交流和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针对每一节课的基础理论部分,教师重视课堂教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课余学法指导。理论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下学法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的经济学人博客,相关的报纸,期刊杂志,关注经济动态,以及经济学者、专家的一些分析观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实践方面,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或数据搜集,去验证一些理论的结论;另一方面发挥企业的社会关系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企业的真实运行情况,以及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不仅仅把理论停留在书本层面上。
(三)注重定量分析
教学教师一定程度上照顾学生的数学基础,侧重于定性分析,但是一些必要的定量分析方法也要让学生掌握,不能规避学生弱点,要注重短板效应。把一些必须的数学推导公式通过板书的形式,给学生逐步推导,使其务必掌握。此外,结合上述第三点建议,加强实践学法中的用基础的相关学科的统计,调研分析实践,也是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多渠道沟通、教学相长
西方经济论文篇5
【关键词】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选择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力被提到了工作的首位,与此相联系的,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但发展生产力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运行问题。因为物质生产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一般市场经济都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下发展和运行,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物质生产就不会发生,生产力只有在适应它的性质的生产关系下才能发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强调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就是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的许多重大经济理论,都属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改革方面的问题。譬如,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改革中涉及的***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管理者、科学技术人员与直接生产者的关系,还有部门、行业之间,三种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分配关系,等等,都是重要的生产关系。
显然,必须有一门***的学科来研究这些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更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门学科就是***治经济学。
一、***治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首先就在于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生产。但是在研究物质生产的内容和目的上,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治经济学就发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离开社会的单个人的生产是不可能存在的。资产阶级***治经济学却把单个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作为出发点,这是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实际的,只能是一种虚构,是鲁滨逊一类的故事。
因此,说到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人类社会是经历了极不相同的发展阶段的,有奴隶社会生产、封建社会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不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8、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这里明确表明他不是研究物质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而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恰恰是把生产看作是与历史无关的永恒的自然规律,混淆生产一般同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实际上他们是在生产一般的掩盖下,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乘机作为一般自然规律偷偷地塞进来,引导人们把资本主义看作是绝对合理的、永恒的。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治经济学的根本界限。
二、***治经济学怎样研究物质生产
正确理解***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对物质生产有正确的认识。物质生产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劳动资料诸要素的总体,以及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后者马克思把它称作生产方式或生产技术方式,这里包括劳动者之间的联合方式,对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以及科学和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上,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它对生产的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扩大现在都是从科学技术的创新开始的。生产力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产成果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生产关系反映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3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讲物质生产必然包含着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生产力一般表现为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同时,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我们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时候,其深层的意思就是说没有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的变革,生产力已经不可能向前发展。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丝毫也离不开生产关系的作用的。
在物质生产中,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方式变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也不会有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例如,在15世纪到16世纪期间,出现了协作、工场手工业,以后发展为机器大工业等这些新生产技术方式,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新的生产方式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才能产生和发展。事情是很明显的,如果不扫除封建制度的障碍,不使广大农民摆脱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不使广大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破产,成为无产者,不把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大规模的社会化的劳动方式是建立不起来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作一个统一体来把握,探索二者的相互推动关系,才能科学地揭示物质生产和整个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
马克思极为重视生产力特别是生产工具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把它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的力量”。可是在讲到***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反对把***治经济学变为研究物质生产一般的学问,他一再强调***治经济学不是技术学、工艺学,而是研究生产所采取的社会形式,即社会生产关系的科学。他对生产力、生产(技术)方式的研究,只限于在说明它怎样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对它发生怎样的影响时,才引入考察的范围。
马克思极端厌烦那些脱离特殊的社会形式而只对物质生产一般作抽象论述的庸俗经济学者们。马克思为此批判一位俄国经济学家说:“因为施托尔希不是历史地考察物质生产本身,他把物质生产当作一般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来考察,而不是当作这种生产的一定的、历史地发展的和特殊的形式来考察,所以他就失去了理解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2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事情正是这样。如果不能在思维中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生产技术方式区分开来,不能从物质生产中剥离出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作为***的研究对象,就不能真正理解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治经济学,当然更谈不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治经济学。在马克思已经极严格地区分了物质生产一般和物质生产所采取的特殊社会形式的今天,重新混淆二者,把生产关系淹没在生产力合理组织中,认为***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今天应主要放在生产一般和社会市场经济一般上,那在理论上就是一种倒退了。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的研究对象,开辟了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新天地,使人们有可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在与生产力的紧密联系中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研究,才能揭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它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当然有助于人类自觉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如果更多的人掌握了这一科学思想,必将大大加快社会的进步,使全人类受益。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人类历史因他的存在而缩短了。这一评价得到历史的印证,也得到了全世界无偏见的学术界的认可。在本世纪末的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于9月举行了一次网上选举“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投票活动,马克思列在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之前,高居榜首,被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三、资产阶级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的学科,是由英国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奠定基础的。他们把***治经济学看作是研究如何增进国民财富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凡是影响和破坏国民财富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他们都反对,凡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增长的,他们都勇敢地加以维护。他们确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最能推动财富增长的。由于他们生活的时期还属于阶级斗争尚不发展的时期,这时还允许这些资产阶级的代表无顾忌地科学地涉及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经济关系并进行客观研究。他们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各个阶级之间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指出:“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6页。)
随后一个时期,资产阶级在***治上夺得统治地位,阶级斗争也采取日益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具有威胁的性质。这时要求资产阶级客观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和发展已不可能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就敲响了。问题已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一直发展到只偏重于在不危及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如何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效率的提高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这样,***治经济学从斯密、李嘉***以来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着,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科学方面,即劳动价值理论和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的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和历史局限性。二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开始,经过马歇尔、凯恩斯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是研究财富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和现代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穆勒1848年发表的《***治经济学原理》是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走向庸俗化和教科书化的时期的标志。因为这个时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队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经济虽尚未爆发重大危机,但社会问题已相当严重,批判资本主义弊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相当流行了。穆勒为维护资本主义的利益,企***把这两种对立的利益加以调和。
穆勒首次按照生产、分配、交换这样的顺序安排***治经济学的体系。它的根本缺陷就在于把斯密和李嘉***开创的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的***治经济学转为研究物质生产一般,把生产关系撇开了,把生产看作是决定于一般的自然规律,与社会形式无关。他把生产与分配割裂开来,认为生产决定于一般自然规律,与社会经济关系无关,分配不是由生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法律和习惯决定的。从穆勒开始的对***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一直支配着以后的资产阶级***治经济学。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12版)中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是这样表述的:“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派的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的观点。从他们对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规定来看,与19世纪的约翰·穆勒的表述基本是一致的,从内容上看,基本上属于生产一般或市场经济一般,都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蔽起来。
我们看一看西方经济学所规定的研究对象“如何选择”问题。这种说法的缺陷的根本方面,仍然在于它只局限于属于物质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的如何选择上,而回避了资源在人们之间分配的“选择”,即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而这个方面同样是物质生产得以发生的根本前提,没有这个方面,物质生产就像一只缺腿的蚂蚱,是跳不起来的。没有生产要素在人们之间一定的分配这个前提,资源在各类生产间的配置是不能实现的,也就不会有物质生产。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经济学》中提出的选择:“为什么曾经被用来种庄稼的土地又用来造工厂?为什么在仅仅几十年间,用来造马车的资源又用来生产汽车?为什么自动机床代替了铁匠?”(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1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这些问题在作者看来只是一个成千上万个消费者、工人、发明家、管理人员和***府官员的决定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决定着稀缺资源的使用,这里涉及的只是市场机制是如何实现这种选择的,***府在这种选择中又起哪些作用。这些都是属于市场经济一般的问题,重要的是作者完全回避分析这些“选择”在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中才能够发生。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种庄稼的土地改变为在土地上建立起大规模生产的工厂,必须以这种资源在不同人们之间一定的分配为前提,即剥夺小生产者的一切生产资料,一边是少数人手中集中了大量的货币,一边是失去所有生产资料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而他们对此都讳莫如深。
因此,要讲“选择”,必须包括两个方面的选择,即资源在不同人们之间的分配和资源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配置,二者缺一不可。前者属于人们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或者称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后者属于生产一般的自然规律,或市场经济一般运行规律。
从二者的关系来说,一般地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例如,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了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这就决定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源配置就是通过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以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根本目的的实现。正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造成了与小私有制商品经济不同的运行状态。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它从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欲望大大增强,同时社会化的大规模生产又使这种积累的加速增长成为可能。正是这种关系一方面使得生产无***府状态造成的破坏加剧,另一方面使得广大工人群众收入的增长受到严重遏制,从而造成国民经济不良的运行状态:失业、生产过剩危机、劳资对立、通货膨胀、贫富悬殊,等等。撇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导致其不良运行状态的根本原因就难以得到科学说明,这样的经济学也就不可能提出根治这些弊病的良策。
四、明确***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
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深层的、中间层次的和表层的关系。例如,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说,剩余价值生产是深层的核心关系,利润和平均利润属于中间层次的关系,它是深层本质关系的外部表现,商品关系则是整个生产关系体系的表层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关系都表现为一种商品关系,一切联系都借助市场联系起来。
社会生产关系还表现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社会生产关系还包括生产部门、商业部门、金融部门、农业部门等等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所有这些方面的总体形成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超级秘书网
社会生产关系既然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有着这样重要的地位,因此,今天的***治经济学仍然应当遵循《资本论》指出的研究方向。这不仅对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事物是必要的,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也具有指导意义。把握住研究对象将会引导我们努力深入探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深层本质关系,揭示本质关系又是怎样地采取了外部表现形式,并和最表层的市场经济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弄清这些关系,将使我们能够更自觉地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相推动的辩证关系,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调整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更迅速地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而奋斗。
西方经济论文篇6
其一,揭示经济本质是马克思***治经济学的研究核心,而描述经济现象通常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如果我们能将这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那么经济学理论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譬如在研究价值跟价格关系的相关理论时,马克思有效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价格的基础是价值,而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虽然价格可以违背价值,但它是由价值决定的。西方经济学更着眼于阐述经济现象,它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并细致分析了价格跟供求弹性、供需弹性之间的关系。又如边际效用论,即便其价格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价格的形成应适当将心理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大致分析一下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我们在研究并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格体制是不能由西方的价格理论来指导,应遵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促使马克思***治经济的价格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
其二,马克思***治经济学采取的经济发展进程的研究方法是动态分析法,而西方经济学采取的研究方法却是静态分析法。在一般均衡理论的研究里面,动态分析法主要是解决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一些经济失调、衰退等情况,而静态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在资本、组织、技术、人口及需求状况等各种经济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规律所发生的作用。经济增长的问题不仅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马克思的***治经济学也应当研究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主动将动态分析法跟静态分析法科学结合在一起,用以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互补作用,积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下去。
其三,实证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所青睐的,而马克思***治经济学主要是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实证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最主流的经济学派,它回避对经济理论作出相应的社会评价,主要研究存在于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治经济学的原理不仅仅揭示了现实经济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同时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重视分析***治经济学跟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互补性,科学结合实证分析方法跟规范分析方法,对我们发展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更为有利。
二、结语
西方经济论文篇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经济***策协调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策协调出现于二战之后。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成为协调国际事务的常设机构,而经济领域的协调则主要体现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签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的建立上。
二战结束前夕,一些国家深切感受到:国际经济的动荡乃至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存在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除了重建各国国内经济,修复和重建国际经济秩序也是重建战后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当时,因为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仍然以商品交易为主,所以世界贸易的恢复必须排除制度方面的两个障碍:一是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二是以邻为壑的汇率制度。与此相适应,当时的国际经济***策协调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策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货币体系上。
1944年7月,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讨论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等问题。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其实质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1946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成立,它是关于各国汇率制度安排和调整的国际协调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于1946年开始办理业务,其主要任务是对成员组织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以满足它们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求。主要贷款对象最初是受战争创伤较大的欧洲国家,后来贷款重点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关于降低关税壁垒、商定国际贸易***策的共同准则以及调整各国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多边协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立,在战后的国际经济***策协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有严格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宗旨,因而能保证世界经济在这一协调体系下正常运行;二是协调范围明确,可以在具体领域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三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的规则,使成员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解决国际收支方面出现的暂时的或非根本性的不平衡。
战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策协调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框架下运行的,尽管该体系是以美国为中心、更多地代表了发达国家的利益,但它毕竟是多个国家共同协商产生的新型国际经济制度,在战后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在此期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发达国家再也没有出现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以七国集团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策协调
1973年,美国向全世界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及美国在世界***治经济领域的霸权相对削弱。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七国集团:一是七国***会议。1975年11月,在法国总统德斯坦的倡议下,法国、英国、德国(西德)、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六国***在巴黎郊外朗布依埃召开第一次***会议,加拿大与欧共体相继于1976、1977年出席。70年代中期以来,七国***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讨论世界经济***治的协调问题。二是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该部长级会议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会议以外对国际宏观经济***策进行协调,是七国集团宏观经济***策协调的重要决策者。很多重要议题都是由七国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通过后,再提交***会议签字对外的。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七国集团在国际经济***策协调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
财******策协调。在每年一度的七国集团***会议和财长会议上,七国***和财长就各国的***府预算、税收***策的协调等进行讨论协商并达成一定的协议,以促进各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解决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1978年举行的七国集团波恩会议提出“护舰队计划”,共同实行适度扩张性财******策等措施,标志着七国集团经济***策协调取得首次成功。在此后20多年中,财******策协调一直是七国集团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平衡的主要手段。美国一向把财******策作为反周期工具,特别支持实施扩张性的财******策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往往是美国频繁地推动其他六国实行“协同增长计划”,而德国、日本对财******策的协调则显得比较被动。
货币***策协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一国货币***策产生的“溢出效应”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为避免出现以邻为壑的***策,七国集团对各国货币***策进行协调,主要是协调利率***策,即通过各国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来协商并确定***策方向,通过各国国内的宏观***策加以实施。如80年代初,七国协调降低利率,以促进经济回升与发展;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又调高利率;而在股市危机和经济不景气时又调低利率。虽然各国从各自利益出发,有时意见不尽一致,但总的说来通过协调,大都能在短期内实现一定的***策目标。
汇率***策协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主要工业国家实行的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外汇市场干预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特别是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进行汇率调节的主要手段。从70年代末至今,西方国家在外汇市场干预方面的最重要特征是联合干预。80年代以来,七国集团为影响汇率的走势曾多次达成协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85年的广场协议、1987年的卢浮宫协议等。进入90年代以后,西方七国特别是美日德三个最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仍然对外汇市场多次进行联合干预。贸易***策协调。从第一次***会议开始,七国集团凭借其强大的***治经济实力,对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世界贸易体制的发展方向。东京回合谈判期间的四届七国集团***会议,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关贸总协定管理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对达成东京回合谈判的多边贸易协议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后期,几乎每届七国***会议都发表宣言,敦促乌拉圭回合取得进展。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接替关贸总协定管理世界贸易体系后,七国集团对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仍未改变,并积极倡导多哈回合的谈判。但是,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七国集团贸易摩擦不断,在促进多边贸易谈判方面所起的作用也随之减弱。
金融危机救助贷款。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期限太短,注资太慢,提供的国际贷款往往难以满足危机国的需要,而且其贷款往往附加一些宏观经济约束,经常受到国际舆论的批评。作为世界主要工业大国,七国集团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形成有效的危机反应机制,面对金融危机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以抑制金融及经济恐慌。1987年10月爆发股市危机,七国集团即向世界展示出它有能力担当这一角色。90年生的历次金融危机中,七国集团也都发挥了一定的最后贷款人的功能。
国际经济***策协调的新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策协调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为机构协调。但是,由于它们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其协调作用已受到很大影响。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理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和***治家的批评,面临着多方面改革的压力。再如,世界贸易组织也存在着各种制度缺陷,如谈判交易费用因其成员数量增多而不断增加,谈判耗时长、灵活性差,协议生效后的执行成本高、执行难等。近年来,要求世贸组织进行改革的呼声也不断出现,特别是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这种呼声更加高涨。
第二,七国集团的协调效力趋衰。80年代中后期,七国集团宏观经济***策协调曾经达到高潮,但是收益不大,没有达到***策制定者预期的效果,甚至还给某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1998年俄罗斯被正式接纳为会员,七国集团更名为八国集团,但俄罗斯只参加***治议题的讨论,在经济问题上仍保持七国体制。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这些国家之间在某些重大问题上的协调性降低,近年来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更加剧了这种趋势。美国推动国际经济***策协调的动因往往是为了解决国内经济问题,但它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而是将本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外国的经济***策,要求别国进行经济***策的调整。美国的这种做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抵制。
第三,区域经济***策协调及双边经济***策协调不断发展,区域自由贸易成为新潮流。在不违背世贸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区域合作是对多边合作的补充。相对于多边合作,区域或双边合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往往可以避开世贸组织谈判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世贸组织成员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也促使一些地域邻近、经济互补的国家考虑优先采取区域合作的方法。坎昆会议的失败使得区域合作掀起热潮。目前,世界上已经签订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达179个,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
在亚洲,除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外,近年来一些次区域性的国际合作也获得了发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成立了由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三国的次区域性合作组织,即“10+3”,确立了***定期会晤、财长定期会商和***策对话等机制。目前,东盟10国已着手建立自由贸易区,并计划到2020年底之前创建一个类似欧盟的经济共同体。东盟已与中国确定于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同时也积极同日本、韩国、印度和欧美国家商讨建立自由贸易区。
欧盟各成员国的***策协调是目前较高级别的国际经济***策协调。近年来,欧盟致力于促进欧盟各国向更加健全、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盟过渡。在实施“东扩”计划的同时,欧盟也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双边合作,先后与墨西哥、智利、南方共同市场、中东与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海湾国家协商建立自由贸易区,其中与南非、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议已经生效。
美洲经济贸易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延伸。美国与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四个中美洲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二是拉美自由贸易区取得实质进展。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南美国家建立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基础。三是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将由北美自由贸易区、安第斯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等联合组成,涵盖除古巴之外的所有34个美洲国家,从而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南北区域经贸集团,但这一进程并不顺利。
西方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
[中***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1-0156-02
[作者简介]李艳华(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 黑龙江东方学院教改课题“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探索”的成果。一、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体系庞杂,知识点多,内容抽象,理论性强,模型复杂。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西方经济学理论离中国实际较远,大多数教科书上的相关案例取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而我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现阶段我国的许多经济现象与西方有差异,所以导致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脱节,致使许多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缺乏兴趣,甚至怀疑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正确性。另外,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翻译版教材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怎样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有机结合,将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含义
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是指在教学中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予以正确的解释。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要求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根植于中国经济实际,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的经济实践中。虽然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但中国的市场经济相对来说还不成熟,另外,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国情不同,这导致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能直接解释我国的一些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只有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阶段中国的发展特点,针对中国具体的应用情境,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指的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具体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在教学中应强调这些原理与中国经济运行并不矛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理论总结,通过许多经济学家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学理论体系,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正确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然而,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的,是西方学者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并最终形成的经济学理论。目前我国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种类不少,但大多尚停留在对原版教材的翻译和复制阶段,书中案例大多是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象,再加上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之中,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成熟,教科书上的许多案例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严重脱节。基于这样的现实,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忽略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经济实际的结合,容易使学生产生学非所用的错觉,影响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把握。要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就要既能解释市场经济一般性问题,又能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问题,真正有效地将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措施
1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是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前提。西方经济学是一个文理兼容的学科,既可以用严密的数学模型加以推理,抽象地加以论证,也可以用精炼的语言文字进行系统的阐述。对于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重视模型的抽象推导,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向较深的层次推进。对于文科生,尽量避免经济学理论的模型推导,应该强调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多用案例去解说经济理论。总之,不管用何种方式,使学生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经济学教学的目的,只有理解了经济理论的内涵,才可能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2注重结合西方经济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以及适用条件对经济理论作全面解释,让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的根源和发展,而不是机械地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经济学家结合当时的经济现象得出的,所以每一个经济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以及适用条件,这些内容应该在教学中给学生作相应介绍。另外,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在西方社会成熟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理论总结,在介绍有关经济理论时,要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理论。首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教师应该将中西方思维的差异讲清楚,这也是一个思维融合的过程;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对一些经济理论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如该理论的合理性在哪里?该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怎样?该理论哪些地方不符合中国实际?怎样修正该理论才接近中国实际?这些问题对于学生可能会有较大的难度,但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进一步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且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
3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中国的经济案例是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基本路径。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手段的首选,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可以降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增强直观性。首先,要注意选择中国的实际经济现象作为案例,同时尽可能选择日常能够接触的经济问题做分析,这样学生容易接受。经济学案例的筛选要来自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这些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无论各国的市场经济实践有什么差别,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这就是经济学原理的普遍性。如在讲到经济增长理论时,可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变来分析,可以用经济增长理论来解析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在平时大量阅读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方面的资料,第一时间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然后运用相关的经济学原理对案例进行研究。学生通过中国经济现象来理解经济学原理,比用国外的案例更易于接受,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其次,案例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性。有了来自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案例素材,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整理这些案例。应根据教学内容对案例不断进行筛选、提炼,对案例涉及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专业性的解析,对每一个案例做出科学的设计,使案例教学能真正反映时代的脉搏和经济发展现状,这样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案例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是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国化的重要环节。课堂上的理论讲解毕竟枯燥,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入系统地理解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应该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西方经济学本身是理论经济学,其研究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实践。通常情况下,实践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但实践教学却是更容易结合中国实际的教学环节。例如可以把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综合型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可以包括结合中国经济现象的实际进行案例课堂讨论、辩论演讲、模拟实验、专题讲座等。课外实践教学可以包括社会调查、实习等形式,还可以深入生产管理一线。综合型实践教学是把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要求较高,适合大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包括课题研究、商业策划和毕业论文等形式。
[参考文献]
[1]温晓慧经济学教学本土化问题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3)
[2]曲振涛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N]中国教育报,2006-12-26
[3]卢明名应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
西方经济论文篇9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通识教育
中***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96-0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为社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尝试对人文社科类其他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大致主要有***治经济学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概论等的西方经济学。对于***治经济学,学生在高中***治课基础上完全可以理解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课程安排、专业适应,对西方经济学相关内容和经济学思维方式还未形成,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很难适应。所以,探讨和分析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一、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为背景,全面阐释市场经济一般理论体系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在提高学生市场经济意识,参与市场行为能力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也在尝试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介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毕业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由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某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中的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和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构成的,其理论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紧密结合,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二、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相关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西方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一般为本科的低年级,以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居多。而对于多数人文社科类专业来讲还没有来得及甚至根本就没有计划开设高等数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因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结构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根本就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特征决定了经济学学习的困难
众所周知经济学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甚至经常对立,并时常出现理论与经济生活现象不一致的状况。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讲授的许多内容抽象、难懂,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通常无法辨别其内容的是非。
(三)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通常遇到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
例如《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门课程来讲,安排至少有120学时以上。而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教学计划一般要求一学期5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内容。教师如果要实现学生理解并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四)教材的适用性与针对性较差
由于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理论多按照西方社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编写,课程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与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并不完全吻合。这样的教材本身对中国学生学***济学就有难度,而目前不少高校的非经济类专业也采用了几乎与经济类专业一样的标准教材,这类经济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不需要熟悉和掌握的,当这些内容也被放在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教学内容里边,这就增加了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容易使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果难免不佳。
(五)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大多数学校经济学授课方式还是按照“老师讲授―学生背诵―做例题―考试―遗忘”的授课方式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会在学生中形成经济学学好学坏无关紧要,只要应付考试就行,经济学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使得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也就无法实现在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的目的。
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的改进方向
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构架和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以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讲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本土化课程教材
结合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以后。在教学计划中一定要先安排开设高等数学或经济数学等课程,只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弹性系数、边际分析等知识时能更好的接受。中国现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学教材的结论以及案例大多都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例。对于国内学生来讲对理论知识的解读缺乏感性的认识。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择那些本土化教材。在讲授过程上应该更多地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教学
在经济领域,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联系,所以对经济学的研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范式。如果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范式去讲解,就会使学生对经济学形成一个固定化模式,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构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除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要引入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提倡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具有传统讲授不具备的优势,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逻辑关系,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之处,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热情。特别是结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案例展开讨论,可以更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实际用途,并引起学生学***济学的兴趣。例如在讲需求定理时,对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很多同学都能用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需求定理的内容。对于需求定理的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闻,教师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进而总结出需求定理例外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在案例教学时重点关注分析的过程,因为西方经济学很多的案例分析的结果并不唯一,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教学不是纠正学生的分析结果,而是教会学生使用什么分析方法,从哪里切入进行分析。
(三)减少理论考核,应用性考核方式为主
中国经济类专业教学,一般通过围绕教材而设立的题库来监督与考核教师是否按要求授课、学生是否按要求掌握了基本知识。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容易形成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而不是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入手,不能达到对经济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学生成绩的以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小论文及期末考试等多方面加以确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经济理论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开展案例教学,围绕经济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就某一经济理论开展教学,并把课堂讨论计入相应成绩,没有参与讨论或者没有自己简介的不给成绩评定,结合经济理论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论文评定论文成绩。这样做可以形成学生重视课堂学习,会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可以顺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四)构建经济学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专业性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教授专业知识,而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社会生活事务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帮助很大。因此对于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经济学通识课程,很有必要和意义。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大学生参与市场经济能力,应适时在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经济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可以将***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部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胜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经济学通识教育理论内容应更具有概括性、基本性,在课堂中只讲授经济学最基本原理,只用保留经济学和管理学完整体系,相关深层次理论可以不用讲授过多。
参考文献:
[1] 王桂霞,刘佳.普通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改进的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2] 易杏花,刘云忠.让“沉闷”的经济学生动起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
[3] 杨波.适应经济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07,(5).
[4] 李萍,张晓虹.《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1).
西方经济论文篇10
一、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的现有理论述评
研究东亚经济现代化的西方学者对于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相关性大体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是原西方化和原市场化的结果,东亚经济发展没有模式价值,只有***策价值,即没有现代化的多种模式和多元现代性(新古典派及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现代化是单线发展的。基于工业主义的逻辑,所有走上工业化之路的社会,无论起点如何不同,最后必然出现***治、经济、文化全套性的越来越相似。从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到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再到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西方学者一般肯定西方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具有***治、经济、文化的一整套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因而现代化和现代性实质上即西方化和西方性,而且具有普世价值,要想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必须也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经典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理论的“去文化论”就持这种观点,t. parsons(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englewood cliff, n.j.:prentice-hall,1971)的社会变迁理论和clark kerrt(indust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的现代化的“汇流论”(theory of convergence)是为代表。发展理论中的经典发展学派,如增长和发展经济学派,解释东亚经济发展的经济学派,如新古典学派(patrick and rosovsky, balassa, wolf, chen, bhagwati etc.),***府(修正)学派(johnson, pack and westphal, amsden, white, wade etc.),新古典综合派和亲市场学派(如世界银行关于东亚奇迹的发展报告),东亚整体增长机制论(如雁形模式论或产业周期理论,喷泉模式论或多发经济增长源理论,齿轮模式论或经济整体咬合联动理论,环形模式论或美国主导环太发展论,航母模式论或中国主导环太发展论等)等基本上持这种非文化因素的东亚经济发展论。第一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往往有一种这样的学术系谱,在西方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亚洲千年停滞论(亚洲早熟论)——亚洲命定殖民地论——亚洲发展幻象论(亚洲崩溃论)——亚洲模式不存在或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全盘西方论)。这种学术系谱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承继着东方学的传统,对亚洲的发展不是积极地鼓励和引导,而是有着某种幸灾乐祸的阴暗心理,对自身则有一种说不出的优越感和命定感。这种系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益的警示和鞭策,也提出了很多富有价值和普世意义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对策。
第二种观点认为研究东亚经济增长的动因除了对经济自变量考察,也不应忽视对东亚地区特殊的文化因素的考察。东亚经济与东亚文化之间有一种明显的互动关系。他们追问“为什么恰恰是东亚继西方而起,并且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东亚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有一种精神动力的巨大支持。东亚的社会、经济、市场、制度、甚至***策,都弥漫和渗透着东亚文化的无孔不入的影响。尤其是作为东亚经济或市场的行为体的东亚人,在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运行环境方面,主要体现为制度规范性和文化规范性两方面,深刻地受到东亚地区文化因素的制约。作为传统的文化已经成为东亚人民深层的精神构造(李泽厚认为儒学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深层精神构造),自发和无意地或有意而自觉地对经济增长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不同的文化与经济或市场的亲和力是明显不同的,任何经济或市场都有其内在的人文气象。发展伦理学之所以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就缘于对文化因素的考量。文化因素论并非文化决定论,也非因果链条的单因素论,他们并不否认经济因素自身的作用,但认为也不应该否认经济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生产关系就与文化传统有关联,经济学家的目光应该看得更远。现代化理论中的修正学派或新现代化学派或现代化理论的“文化论”或现代性的多元论者,发展理论中的新发展理论(又称真正发展理论或全面发展理论)学派,如发展哲学和发展伦理学派,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文化学派、历史学派、伦理学派和心理学派等,经济学中的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学派,西方所谓的现代化的“怀疑论者”和“反现代化论者”,经济哲学中的新发展哲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学派、社会学中新发展社会学派和未来学派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持有这种观点。代表人物有《德川宗教》(1957)的作者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ellah,《亚洲大趋势》(1996)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john naisbitt,《日本资本主义精神》(1980)的作者山本七平,被誉为“把日本经济学提高到国际水平的最大贡献者”、《透视日本》(1982/1999)一书的作者森岛通夫,《新加坡的挑战》(1989)和《现代精神和儒家传统》(1996)的作者杜维明,提出亚洲资本主义理论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john gray,《亚洲的崛起》(asia rising ,1995)一书的作者jim rohwer,《东亚之锋》(the eastasia edge roy ,1982)的作者 hofheinz ,jr. and kent e. calder,《东亚发展模式》的作者peter berger,以及塞缪尔•亨廷顿、艾森斯塔德、赫尔曼•卡恩、麦克法夸尔、克利福德•纪尔兹、哈罗德•卡恩、哥尔德夏米德、罗纳德•多尔、拉尔夫•林顿、丹尼斯•古莱特、本迪克斯、麦克莱兰、哈根、摩尔、英克尔斯、巴洛齐齐、金日坤等。第二种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有一种学术系谱,即在西方危机论(虚构的亚洲中心论)的大系谱下,依次为黄祸论——亚洲崛起论——亚洲挑战论——亚洲——西方危机论(西方衰弱论)。这种系谱缘于西方对自身的反省和批判,尤其是对自身衰弱的忧虑,对亚洲崛起的害怕和恐慌,是西方学者居安思危的危机感的集中体现,当然在不同的程度和层次上也回应和反映了亚洲的发展和实际,热情地鼓励和乐观地前瞻了亚洲的未来发展,但对亚洲的高度恐惧心理溢于言表。“文明冲突论”也好,“历史终结论”也好,最担心的就是亚洲文明,尤其是东亚文明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下的自我申张。“和平崛起”和“负责任的大国”战略是中国***府对这种深刻忧虑的积极回应。
当代中国学者包括港台学者大多在一定程度上体认和支持后一种观点,这与我们身处东亚,对东亚文化有切身体会,以及我国***府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关。中国学者如经济学的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2003)、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见《战略与管理》2003.1)、陈峰君(《当代亚太***治与经济析论》1999和《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2002)、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2000、《探求变化中的世界》2002)、陈岩(《东亚再崛起》1999)等,历史学的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993和《现代化新论续篇》1997)、盛邦和(《中日文化论》1988、《东亚:走向近代的精神历程》1995、《新亚洲文明与现代化》2003)、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试析》1988、《国情、民性与近代化——以日中文化问题为中心》1988)、、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1994)、孙福生(《20世纪东南亚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含义与影响》,见《北大亚太研究》1998.4)等,社会学的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1966和《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85)、萧新煌(《东亚的发展模式:经验性的探讨》1988)、陆晓光(《中国特殊论》,见《战略与管理》2003.4)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认同文化因素对东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知识分子》季刊1984年推出的“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专号,香港中文大学1985年编辑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1989年台北允晨文化公司出版了杜念中等主编的《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1994年在国家教委支持下由北大历史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东亚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由罗荣渠、董正华编的1997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以上学术文集或研讨会专门就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讨。
虽然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并作了重新估价,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之处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下:
第一,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理论论证,即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尚不足以形成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亟需解决。
第二,影响经济增长的文化变量还没有进行严格和科学的分梳,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第三,只关注儒家伦理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对其他宗教伦理和非宗教伦理的文化要素漠不关心。
第四,鉴于东亚经济的特殊表现和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以东亚为个案对文化变量和经济增长进行系统的研究亟需进行,以便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战略指导和保驾护航。
二、进行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理论研究的可能和意义
我所指的东亚概念不是纯粹地理意义的,而是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的***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的一种结构概念,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精神气象的文化结构概念,而且这种概念本身也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经济、***治和文化的关联性变迁而变迁。因此,东亚概念不仅包括东北亚的儒佛道三教文化区,也包括东南亚的儒佛文化区,甚至包括印度次大陆的佛教——印度教文化区,当然整个东亚在文化传统上最大的共同点是一个儒佛文化区,这也是为什么研究东亚不应该忽视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未来澳洲可能随着经济和***治上的东亚化而在文化变迁上进一步向东亚接近,这殊难意料。但我认为东亚概念在经济、***治和文化结构的意义和***策意义上讲是动态的。
研究东亚区域内传统文化因素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东亚区域内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究竟有无关联?倘若有关联,则是何种意义上和何种程度上的关联以及如何关联?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即文化——经济间的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有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在多大的程度上可操作?影响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变量该如何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影响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变量除了要考虑儒家文化因素外,其他宗教和民间信仰以及价值观因素对经济发展有无影响?尤其是弥漫东亚的佛教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究竟有无影响和有多大的影响?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还有哪些?这些因素之间是怎样发生作用的?文化因素在其中所处的地位如何?文化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及发生作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又是如何发生的和如何发生作用的?在文化因素和经济发展之间可否建立某种指标或指标体系以考量文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障碍?柯德尔——霍夫亨兹难题(东亚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有其特殊的***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的深层次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以至其他国家简直无法模仿)该如何解决?福山悖论(力主“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认为人类历史将终结于满足了人们最美好心愿的“自由民主制度”,为何最后又担心“自由民主制度”导致出现“最后的人”和“东亚的挑战”?)说明了什么?东亚的战后的经济增长是在殖民主义结束、国家***和***治稳定的大环境下获得的,这与东亚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化更新有没有关联以及有多大的关联?文化变迁是否与制度变迁一样对经济增长发生影响?是否可以假定经济自变量对经济发展起短期作用,制度变量对经济发展起中期作用,而文化变量将对经济发展起长期作用呢?东亚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能否从东亚和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发展中吸取智慧、灵感和从中受益?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延绵不绝是否隐含着某种深刻的发展智慧?东亚文化对于经济发展是否与西方文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同样有效的普适价值?是否东亚经济发展有助于两种文化在东亚的阴阳和合,而这种和合产生更快的经济发展或更有价值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完美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一个美好社会的出现,在此,东亚文化对经济发展将作什么贡献?鉴于此,东亚文化究竟该如何更新?东亚发展模式该如何估价?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格,物质文化是其果实,精神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是文明发展的杠杆、精致品和活的灵魂,是建立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又会能动地反作用于(促进或阻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或阻挡)经济发展的因素。文化具有对经济进行反馈和反思的功能。经济历史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就解释***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而言,关键的***变项是文化,亦即流行于社会上居支配地位的一些集团的主观态度、信仰和价值观。有用的发展模式似乎并不来自知识分子规范性的理论阐述,而是来自各社会的历史经验。需要再次强调地指出现代化与西化的区别,现代化和西化的搭档关系已经被打破,第一,西方殖民统治业已变成历史的陈迹;第二,精英分子越来越多地产生于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产生于巴黎、伦敦或纽约;第三,非西方社会从来不曾与西方文化有多少接触的人民大众在***治上的作用日益重大;第四,主要西方国家的全球性影响继续相对减弱。因此,本土文化对于决定非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自然就更为重要了,也可以进一步说明文化对解释不同发展模式的重大关系。
我认为非西方的现代化包括西方化和非西方化两面,是西方的普适性与非西方的本土性的融合。传统的区域研究专家抱着极其偏狭的观念,完全无视比较文化研究方法,发展研究正在引导人们重新将焦点对准文化以及主要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和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别,其中发展伦理学正在追问什么是“真正发展”,对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式发展正在进行价值重估。主张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战略的文化品位。亨廷顿认为,如果东亚、拉美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现在与将来的发展目标上及目标达成上的差别可以从东亚人、拉美人和非洲人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中找到,那么,自然应当把文化的比较分析放在首位。文化对发展的影响要求发展学者进行系统的、经验的横向比较的以及历史纵向的研究。
我认为,从东亚经济发展和创造奇迹的历史经验来看,外层次的***策因素(如产业***策、投资***策、财******策、货币***策、出口导向***策等)和经济自变量,中层次的制度因素(***治经济制度等)和结构变量,深层次的精神因素(价值观、宗教伦理、社会心理、习俗等)和文化变量,都会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而且三层次之间也发生关联和反馈作用。
进行东亚文化与经济现代化相关性理论研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下:
第一,正如***2003年12月1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作的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中所言: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必须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精神制动,包括精神支持或精神障碍。我们必须寻找驾驭和创造这种精神制动的方法。
第二,对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建设意义。
第三,借鉴离我们国门最近、而文化传统又最相似的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经验和文化建设经验。
第四,以东亚地区为个案,对经济发展与文化动因、经济发展与精神支持、经济发展与精神动员、经济发展与文化更新(或者说文化变迁)进行研究,将大大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和协调发展以及更快的发展速度。
第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紧密关联性,该研究将对此提供智力支持。
第六,对发展经济学和发展哲学,推动他们不仅仅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可持续发展,也进一步关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应该具有以上三重含义,方为完美。
进行该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文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的建设,以及对发展经济学和发展哲学的发展上,另外就是对影响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类型学和结构上(机制上)的分析。
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在:一是借鉴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了解东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力量,以及这种结构性力量中文化在其中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利用这种力量去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二是体现在***府的发展战略制定上,要考虑文化因素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相连带的社会稳定和人的生存价值的不可小视的力量,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含义,不仅是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而且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都要得到协调发展,即要考虑经济发展的人文代价,而不是不顾一切地追求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compton, robert w., jr. 2000. east asian democratization: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culture and economy.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2]evans, grant, christopher hutton and khun eng kuah, eds. 2000. where china meets southeast asia: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mulder, niels. 2001. inside southeast asia: religion, everyday life, cultural chang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4][英]约翰•格雷:《伪黎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幻象》,张敦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澳]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唐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澳]加文•麦考马克:《虚幻的乐园——战后日本综合研究》,郭南燕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德]赖特•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志成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日]竹内宏:《活的经济学——走遍世界谈经济》,熊辉,张丽曼译,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9][日]山本七平:《日本资本主义精神》,莽景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日]稻盛和夫,梅原猛:《回归哲学——探索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卞立强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11][日]森岛通夫:《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天津编译中心译,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0。
[12][日]长谷川启之:《亚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类型》,郑树清等译,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13][美]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二卷),武汉出版社,2002。
[14][美]吉姆•罗沃:《亚洲的崛起》,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5][美]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东亚之锋》,黎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16][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编——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