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教育论文篇1
一、 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成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以下特征: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辉传统的民族,从古至今诞生出许多爱国志士。中华民族在坎坷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爱国主义民族气节。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伦理性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是儒家文化,其独特的价值定位使其更加注重个人内在修养的塑造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思辨性智慧。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荀况认为自然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自有的规律。对于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追求上,中华传统思想也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传统的思辨智慧,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刻接轨的。
第四,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不仅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还能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许多学校的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治教育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致使思想***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归到传统价值的教育中,并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和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治教育中。只有这样,由此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鉴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成人教育客体的特殊性,成人教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目的,应该是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来促进这些已经形成一定形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人受教育者的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具体来讲,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方面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
1.“格齐治平”与“自强不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架构
中华传统文化规划了人一生的奋斗途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在自我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就要学会“为天地立心,为民生请命,为天下开太平”。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信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先贤“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等,皆充分反映了中华英烈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精神。
“格齐治平”的思想能促使成人教育学生将个人的“小我”置于国家、社会这个“大我”当中,将个人理想的实现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在社会的发展中重新确立和再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涉足于社会,承担了相应的社会义务,需要这种精神再次重建自身理想信念;“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磨砺成人教育学生的意志,增强其化解挫折的能力及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培养其竞争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加适应现有工作的磨砺和年龄所带来的压力。
2.“允执厥中”与“天人合一”:处世观与宇宙自然观的建构
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推崇“礼之用,和为贵”,并把“中庸和谐”之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在此基础上,又强调“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追求一种超然旷达的情怀。在对待自身上,中华传统文化追奉淡泊名利,以平常心来看待万事万物,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而在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即在强调天地人相统一的同时,又强调人的能动性和特殊性,推崇用理性的眼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已经拥有了相对完整的交际圈,因而“允执厥中”的处世之道有助于成人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生活和平时工作中的不同意见,懂得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知晓对持不同观点的人要学会宽容、理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让学生们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身,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和超越。
3.“仁爱礼智”与“夙夜在公”:道德观与社会责任感的塑构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德育,孔子以仁、义、勇为达德;孟子以仁、义、礼、智作为四基德。可见道德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和能量源。而中华传统德育的归旨,则在于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从而对人的内心进行启迪。中华传统文化还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及爱祖国、民族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便提出“夙夜在公”,《尚书》写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道出“举公义”。如此意念历代经久不衰,如屈原、范仲淹、陆游、岳飞、文天祥、于谦、顾炎武及林则徐等皆高唱出一曲曲为国家和民族无私捐躯的慷慨之歌。
“仁爱礼智”的思想有助于提高成教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由于其相对的成熟性和自知性,解决他们已有固定路径依赖的道德和心理等方面难题,需要这种更深层次的德育教育,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治教育层面;“夙夜在公”精神能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由于他们已经步入社会,并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先义后利”与“求真向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重构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讲求道义,弘扬仁德,遵循“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见利思义”和“以义制利”的道义原则,是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上的体现。另一层面,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历代文学作品间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真求实的理性态度及各种宽容仁厚、公正廉明、刚正不阿的美德善行等长期以来也是人们所反复称颂的对象。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先义后利”观能促使成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他们已经接触了许多社会现状,所以这种思想的教育能使他们对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茫然、不盲从,不在利益面前丧失信念,不在道德面前成为矮子。同时,人文教育不求人人成材,但求人人“成人”。“求真向善”的审美观能使成人教育学生从悠久绚烂的传统文化中受到感染、鼓舞、感动和启发,利用古代文学艺术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商领域,宿就高雅的审美情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层次,精神追求的提高也可以缓解他们在物质生活上的压力。
三、 结语
我国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也包含着许多对人生和教育有所启迪的思想。针对我国的成人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强化教育的倾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加强成教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和巧妙地运用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启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深层次上升华他们的道德修养,从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功地完成再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任务,从而更好地融入和回报社会与国家。
参考文献
[1] 李学林.大学生综合素质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冯进.高校成人大学生的思想***治教育思路.成人教育,2004(9).
中华教育论文篇2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全面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性和完善自身品格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时,系统地、科学地概括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合,可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道德,也包含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在***、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充分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诸如仁爱、公正、诚信、友善、和谐、责任、奉献、谦敬、礼让等传统文化因子转化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的道德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引导我们正确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塑造我们的人格修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负有更加艰巨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学层面
首先,高校开设了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未能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选择性较少,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修读。同时,开设的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化和理论化。很多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多是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学生渴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授课形式。
其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理工类院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能更好地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综合类院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其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教学沟通不及时等现象。高校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加强任课教师间的教学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并针对现存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让教育过程逐步完善。
2.学生层面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付出,还需要作为受众的青年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在分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时,还应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态度和想法。
青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态度,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清楚,难以自发自觉地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内在的文化认同感。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塑造理想人格和提高道德修养。这既要注重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引导,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时要注重推行日常化的教育模式,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言谈举止等细微方面进行长期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要采取引导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既要时刻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也要注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2.丰富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增长文化知识和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底蕴,提升内在文化修养,锻铸自身的文化品格。高校要敢于突破课堂的局限,以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和依靠,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并追求较高的人格境界,进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扩展网络平台
在新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仅局限于实体课堂,要充分开发网络平台。要建立网络学习园地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音频、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使学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自身需要或感兴趣的资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开通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群组讨论、***对话等方法积极参与,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因此,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每一个校园基本单位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把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广大学生全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还要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作用,并将其推进成一套良性的、长期的发展模式,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节中形成辐射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从主观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施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或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来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走出校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类纪念馆等;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绘画京剧脸谱、学习硬笔书法等实践类课程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戏曲演出、观摩传统工艺流程、欣赏民间工艺技能展览、参加或举办各种民间文化节、参观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等,充分挖掘已有的实践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在形式多样、实践性强、新颖独特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之关系的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等思想为指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滋长,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始终坚持“创新性”原则。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功能发挥。
中华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中华优秀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治教育 重要性
一、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社会生产实践而提炼和浓缩出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以“讲仁爱、重民本”为核心的***治治理观、以“守诚信、崇正义”为代表的道德情操观、以“尚和合、求大同”为特征的社会理想观是其主要内容。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超越,集中反映了中国***成立后,由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体现了中国优秀的思想精神、道德情操、信仰追求,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远景和高度行为自觉的规范。红色文化贯穿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始终。时代精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思想状态。时代精神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精神支撑。
二、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坚定高职院校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指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要弘扬中国精神,要凝聚中国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红色文化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精神保障,时代精神是中国道路不断拓宽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源,红色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素材,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当代注解。中国力量中最具意义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时代精神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大支柱。通过学习中华优秀文化,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梦是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有文化上的原因。因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需要文化的复兴。中国梦又具有现实性,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恰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学生通过认识和理解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之,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加深了高职学生对中国道路选择的必然性、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和凝聚中国力量必要性的理解,进而增强他们对中国梦的理解,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助力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的精神追求和r值标准。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诚信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因此,中华优秀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有助于在学生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道德营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和建设实践体现的精神和价值,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资源,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时代精神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弘扬时代精神的归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目标。改革实践中形成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因此,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连接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重要纽带,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三、结语
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治教育资源,能够发挥思想***治教育的功能,充分提炼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治理论课中,实现两者的有机契合,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丁凤云.红色文化: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N].光明日报,2013-11-09.
中华教育论文篇4
作者简介:陈鹏勇,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研究员,教学办主任;项健,***侨务办
>> 公共外交视阈下的“中国梦” 侨务公共外交:理论建构的尝试 论华文教育视阈下的中国音乐海外教育人才培养 论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的任务 公共外交视域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的华文教育发展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视阈下的技工教育发展策略探析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共领域发展研究 公共服务视阈下***务微信发展探析 新公共服务视阈下的基础教育公平 蓬勃发展的英国华文教育 国际竞争视阈下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策略及实施 公共外交视角下的“夫人外交” 略谈菲律宾华文教育 成才视阈下离异家庭学生教育策略探索 “互联网+”视阈下老年教育推进策略研究 贡献度视阈下高职教育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策略 中观视阈下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 “自然发展”理论视阈下的幼儿美术教育 多源流理论视阈下我国公共***策终结策略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25.
[6]裘援平.侨胞已成为推进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力量[EB/OL].http:///news/2013/0608/30103.shtml,2013-06-08.
[7]金正昆,孙冰冰.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当代中国侨务公共外交路径研究 [J].社科纵横,2012(11):36-39.
[8]谢萍.全国侨务工作会议首提“侨务公共外交”[EB/OL].http:///zgqj/2011/10-21/3406592.shtml,2011-10-21.
[9]何亚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是侨务新使命[EB/OL].http:///news/2013/0624/30229.shtml,2013-06-24.
[11]包文英.试论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公共外交意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0-104.
[12][16]缪毓烨.公共外交视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2.
[13][15]周聿峨,罗向阳.论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国汉语推广[J].贵州社会科学,2008(6):119-124.
中华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医学院;思想***治教学;研究
中***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53-02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和积累,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高职医学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宝贵且丰富的教学素材。纵观医德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以及社会普遍反映的医德问题,大多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例如:“推己及人”、“医非仁爱不可托”等,这些医德的理念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应该将其精髓引入高职医学院思想***治教育课堂中,贯穿于高职医学院思想***治教育整个过程。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医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在师生座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从中汲取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高职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医务人员的重要阵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治教学中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担负起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医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内在统一的。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为教育的目的。例如其内容包括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这些内容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在高职学院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缺失及其原因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医学院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缺失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的高校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们都非常的时髦,他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的文化和节日非常了解,并被卷入“海外热”的浪潮中。最热衷于韩剧、美国大片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名人、名著等了解甚少,尤其是在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文化层次的差异,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知识十分薄弱。
(二)学院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的原因
1.高职医学院校教育的弊端。高职医学院作为职业教育的医卫类学院,主要是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医务人员,医学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学院都会比较偏向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教育,而对于基础课程的思想***治理论课来说,一般都处于比较边缘化的状况,更不用说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导致培养出来医务人员并不具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都比较差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重要症结所在,也是现在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正确地传授观念。在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正确地进行知识的传授,除了重视本课程的传授之外,对其他门类的课程也不应该持有偏见。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治教育的专业老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做好高职院校的思想***治教育教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到思想***治教育中,除了高校任教的思想***治教育工作者之外,需要全体的教师们共同地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正确观念的传授。
3.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很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目标非常的明确,这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就成为一个比较单一的培养方向。但很多的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比较青睐复合型人才,他们更注重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我们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4.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来说都比本科院校的学生文化水平上存在一些差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治教学中来,要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得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提高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源远流长,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一直传承下去的。如果作为一个国人,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连自己的国家传统文化都不了解,是可笑和可悲的。
中华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42-02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要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发挥,充分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还是现阶段必须完成的***治任务。因此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成为了现代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焦点话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原则,最后阐述了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具体途径,旨在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提供一定得意见与建议。
一、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多元文化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高度关注
现阶段,随着世界的深入发展与不断变革,呈现出了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势态,使得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思想文化:过去的和现在的、外来的和本土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彼此产生了严重的激荡,有的互相吸纳,有的互相排斥,有的互相渗透,有的互相矛盾。对于这些情况,中华文化也不例外,在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日渐突出下,使世界各国区域产生了学习中华文化的思想,由此,中华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然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也在世界上泛滥影响,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常常钻中华传统文化漏洞的空子肆意妄为的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大学生实际中也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影响。当面对文化复古主义时,大学生们显得十分的兴奋,同时却又十分的迷茫;当面对***、***的民族***言论时,大学生们在表现痛恨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没有能力判断***主义分子的言论是对还是错。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西学东渐情势下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目前,虽然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主流文化意识,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但随着整个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部分大学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自私自利、拜金主义的思想,尤其是部分大学生丢掉了中华优秀的道德风尚,诚信降低、价值观扭曲严重,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着浓烈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怀、努力奋斗的决心、自强不息的态度,这些文化精华的价值不应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逐渐削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地位的大学生,应及时全面的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据此抵制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生头脑,已经成为了西学东渐情势下传承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际需求。
二、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涉及了思想、文字、语言,礼、乐、射、御、书、数,以及书法、音乐、武术、民俗等。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虽然人类创造的一切都能纳入文化的范畴,但由于历史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部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并不合适,所以应清楚获悉传统文化传播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传统文化为思想***治教育服务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身观的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对高校提出的本质要求。因此思想***治理论课并非一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传授,而是保证传授的传统文化可以为思想***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我国历史中一些享誉盛名的爱国主义者、***先烈、优秀人物的所作所为都能有效激励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传统文化中的群体本位、道德本位价值取向是道德教育过程中必要的素材,孔孟等人的道德名言,教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合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的关键素材。思想***治教育促进了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传统文化为思想***治教育提供了科学理念、优秀素材。所以思想***治教育和传统文化两者间的辩证统一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良好运用。
(二)贯彻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而中华民族中汉族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贡献巨大。中华民族文化体现出了多元性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在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将其多元性全面体现,不仅将传统的汉族文化传授给学生,还应使大学生掌握了解各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朝着商品化方向发展,人们常常通过贩卖少数民族落后的文化来获得经济利益,而对于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应重视这一点,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
三、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进”工作的途径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集思想***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于一体,是思想***治理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辩证统一。在传授中华传统文化时,思想***治理论课应满足“三进”的要求。
中华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径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央***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2]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体组成部分,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的、世代继承发展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并为当代中国人所广泛认同和践行的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中华传统思想理念、中华传统道德标准、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等几个方面。[2]
1.中华传统思想理念。中华传统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关于天地自然、人类历史、修齐治平、为人处世等基本思想理念,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提供有益借鉴。如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和治理理念,其中被历代中国人所崇尚并孜孜以求的包括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传统道德标准。中华传统道德标准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如精忠报国、敬业乐群、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自强不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集中体现了人与家国、人与事业、人与他人的道德标准和个人行为规范。
3.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如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和生活理念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文化遗产。如语言文字、传统文学、琴棋书画、戏曲武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中医中药等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途径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意义
1.补充和完善教育主题。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思想***治理论课体系为主阵地,其中包括本专科4本教材和研究生5门课程教学大纲,另外辅助以形势与***策课程和世界经济与***治选修课程。[4]其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因为是思想***治理论课,重点强调的是***治意义和理论性,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强调的不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还有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有益而必要的补充,使教育主题更加完善。
2.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面对各种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多样中求得共识,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这给高校思想***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呼应的部分为形成这种共识提供了突破口,有助于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3.巩固和发展新的教育途径。当前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发达的思想舆论传播途径。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特点和行为方式,与社会上形形的势力抢占新媒体的舆论高地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的任务和使命。现行的思想***治教育在新媒体这种教育方式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但90后大学生很快会产生审美疲劳,在新媒体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巩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甚至在未来会产生更新的受大学生欢迎的教育途径。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依赖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校内外环境、朋辈影响和新媒体等途径。各种途径各司其责,并相互呼应与补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目前该体系仍有诸多问题与亟待改进之处。思想***治课程体系作为主阵地,理论性太强,趣味性稍差,实践性不够;多数高校教学形式刻板陈旧,缺乏灵活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一场思想文化的盛宴有时候反而成了鸡肋。目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治工作者,而不是全体师生,其他非思想***治工作专职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有所缺失,个别思***工作者对大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有时候也不是特别到位,言传多于身教,广大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文化修养以及优秀大学生的示范作用对大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还有待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还没有完全形成,部分是脱节的甚至是相悖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也使一部分大学生无所适从。大学生相互之间的熏陶和影响的程度往往大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效果,但负面的居多。互联网和新媒体相结合形成的全媒体时代也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根据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通知要求,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其中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做出了具体指示和要求。[2]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途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学科建设
1.在高校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程
在所有高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必修课程,作为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必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考核,把汉语设为高校基础必修课,制定和实施大学生语言教育大纲,在高校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大学生通过形成语言自信、文化自信促进其思想道德修养。
2.在思想***治理论课中开设“中华传统思想与文化”系列选修课
目前部分高校在思想***治理论课开设了“世界经济与***治”等选修课程。今后要通过在所有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思想与文化”系列选修课,如诸子百家、传统蒙学、中国伦理思想等,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客观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态度。同时,通过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研讨课,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3.在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在条件成熟的高校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业教育。通过设置高校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沃土和营养源泉。
(二)通过提高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进行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尤其要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养。高校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使之对传统文化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尤其要做到知行合一,主要通过身教来提高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大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终形成和巩固的关键的时期是在大学校园里度过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各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形地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在校园内外大力支持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和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高校还应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或庆典,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大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在当今的现实意义,通过宣扬传统节日的精神和展示传统节日的魅力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的认同度,并使其对洋节日和当代商业节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实践。高校还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勤工助学岗位为依托,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
(四)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和奖励机制
高校在招生、就业、课程和活动设置等方面鼓励形成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多举办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特长(如书法、国画、民族舞等)和成果展示活动。高校应以学术活动为载体搭建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以文体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践行优秀文化成果的能力,并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传统文化育人协作作用,做到知行合一。各高校通过实施学术活动、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家庭协作等各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形成的制度,逐步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奖励激励机制,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合力。
(五)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
在当今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结合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际,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努力形成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相吻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各高校要积极占据网络和新媒体教育阵地,打造绿色网络教育环境,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对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获得营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用之不竭的教育源泉,我们应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等,通过巩固和完善课程和专业主阵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建立成果展示和奖励机制,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的教育形式,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合力等相对完整的教育途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大学生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主题鲜明的教育,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积极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EB/OL].求是网,2014-10-2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6).
[3]徐永春.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治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4]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Z].教社科〔2015〕2号.
中华教育论文篇8
(一)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
“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策的制定者、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者、大学教师等的共有理念。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就是祖国,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定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主要依据是他的说(口语表达)和写(书面表达),意即所谓“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二)“大学语文”学科化有利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评选的201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10大热点问题中,大学语文的问题位列第8,几十年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争论仍在持续。同时,大学语文课程的边缘化现状也仍然是醒目的存在。之所以被“边缘”,除了不具备或较少具备外语课和其他技能通识课的现实功利性之外,还有课程自身学科归属性的原因。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大学语文”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大学体育”等课程同类。也就是说,与专业性的中文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在学科归属上已经被“边缘化”。这也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模糊的主因。事实上,早在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等先生就呼吁大学语文应成为***的学科。目前,“大学语文”学科化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根据的讲话精神及***、***颁布的各项包括《纲要》在内的法规性文件要求,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密切相关,这是其他公共课没有的课程优势。其次,母语高等教育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提升母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迫在眉睫,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再次,自1938年中华民国***规定开设“大一国文”以来,迄今已近80年,“大学语文”可谓历史悠久。虽然建国后一度停开,但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构架并没有太多的变化。最后,大学语文课程已具备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是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基础。如果能如“汉语国际教育”那样成为***的学科,“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就能获得法理上的保证,其独有的课程功能就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更为便利和顺畅。自然,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所有争议与无奈,也会随之消失。
(三)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群体,“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大学语文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大语教师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有基本的专业背景,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等的某一方向有所长;三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大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以研究促教学,会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教师不搞一言堂,既不能故弄玄虚,也要避免肤浅单调。应以互动式教学为主。以教材为依托,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同时,也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手段丰富和多元。再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制订以撰写研究论文、读书报告、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原则。当然,各个层次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第四,大学语文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资源平台。1979年至今,已经出版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近2000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徐中玉主编本、王步高主编本、夏中义主编本、温儒编本和陈洪主编本。这5种教材从内容到体例都各具特色,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完善和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但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教材中,还须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体例。在教材的编写理念上,要明确大学语文绝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在教材的体例设计上,宜采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经,以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科技、民俗等学科模块为纬———经纬纵横的单元式体例,既利于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性,也体现开放性和系统性的教学资源格局。
二、总结
中华教育论文篇9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yanmar and the training need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 training in Burmese Chinese, the author conducted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terviews, and classroom tests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urma and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Burma. Teacher training need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e hope to find common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better service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yanmar.
Keywords Myanmar; Chinese teachers; training requirement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缅甸目前有250多万华人,华文教育是缅甸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凝聚华人人心的首要途径,也是缅甸华人一直坚守的阵地和发展的事业。20世纪以来,缅甸华文教育经历了兴盛―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华文教育得不到***府认可、教育资金短缺、办学条件艰难、教学设备紧缺、适用教材缺乏和师资严重不足成了当前缅甸华文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其中,华文师资严重短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教师素质不适应华文教育发展的问题尤其突出。有学者调查发现:缅甸华文学校教师大多只有中文初中或高中学历。缅北地区华文学校小学教师甚至只有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学历,75%以上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或培训。 [1]在下缅甸,师资队伍严重老化、后继乏人成为华文教育发展的瓶颈。[2]因高学历、专业化华文教师培养周期长,因此,加大缅甸本土华文教师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华文教育教学能力,是当前缓解缅甸华文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有效举措。
为更好地了解缅甸华文教育现状和华文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升对缅华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借2017年8月组织“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工作之机,对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期通过调查和综合分析,发现共性问题,为提高华文教师培训实效,更好地服务缅甸华文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1 缅甸曼邦华文教育现状
缅甸曼邦地区系原坤沙部队的蒙泰***区之一,归属缅甸***府后,缅甸中央***府设立曼邦行***公署,由中央***府和腊戌县共同管理。曼邦地区东临萨尔温江,与掸邦第二特区隔江相望,西面、北面、南面分别与腊戌、木邦和当阳相连,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人口近12万,有华人华侨3万多人。有华文学校16所,其中,中学4所,小学12所。有华文教师82人(含管理人员20人),华文学生近2300人,华文学校师生比1:38。
本次调查对象为缅甸曼邦地区的54名华文教师,调查率达65.85%。被调查的教师分别来自缅甸曼邦的4所中学和7所小学,11所中小?W都属于私人投资创办的学校,其中群体创办的8所,个人创办的3所。曼邦的华文学校都实行半日制授课。被调查的11所学校上课时段虽略有不同,但大致在上午7:00~9:00之间,下午17:00~19:00之间。
被调查的54名华文学校教师,53名教师已入缅甸籍,只有1名教师仍为中国籍。53名入缅甸籍的华文教师中47名占88.89%的教师祖籍国都是中国,他们日常交流以汉语为主,能用缅甸语进行口头交流的仅占18.52%。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的教师47人,占87%;30岁以上教师10人,占13%。学历层次以初中毕业为主,占比达81.48 %。从专业教育看,接受过师范教育的仅8人,占比14%;未受过师范教育的46人,占86%。从性别看,女性教师远远多于男性教师。从教龄看,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5人,5~9年教龄的7人,其余36人教龄都在5年以下,其中工作仅半年的6人。从培训情况看,虽然92.59%的教师都参加过培训,但培训3次以上的仅占5.55%,还有7.41%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
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和访谈、座谈及课堂教学情况考察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的教学、培训情况及培训需求情况如下。
2.1 缅甸曼邦华文学校教师的学历和能力
调查显示,缅甸曼邦华文学校华文教师的男女比例和年龄结构都不合理,女教师过多,占比达79.63%,男教师所占比例仅20.37%。年轻教师居多,中老年教师所占比例小,50岁以上教师仅3人。再次是教师学历层次低,而且绝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经过师范教育和专业训练。而占比达81.48%的初中毕业教师很大一部分还从事初中的教学工作。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低、未受过专业训练,这些都不利于缅甸曼邦华文教育的发展。
2.2 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的教学和教学质量
(1)关于教学方法。调查发现,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又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或训练,77.78%的教师反映教学工作有困难,9.26%的教师反映困难很多,10.26%的教师反映教学有一定困难,教学没有困难的教师仅占2.7%。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呆板,96.3%的教师上课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以识字和写字为教学目标,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带读式。即老师反复带读读课文,然后是学生逐一熟读课文,默读和背诵课文。数学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算法的记忆式,即教师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算式和练习题答案。只有3.7%的教师偶尔会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2)关于教学设施。调查发现,缅甸曼邦华文学校都属民间集资办学,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学校只有教室和办公室,有些学校的桌椅板凳都不够,只用竹板拼凑,有些学校会有部分国内捐赠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办公用的电脑设备,但都没有网络,教师所能使用的教具是自制或是购买的***片/卡片,物理、化学课程没有实验仪器,实验过程只能靠教师在黑板上画***演示或是要求学生记忆课本上的实验步骤,体育课没有运动场。
(3)关于教学设计。调查显示:有48.15%的教师从不写教案,37.04%的教师偶尔写教案,经常写教案的教师只占14.81%。从不写教案的教师中,有53.85%的年轻教师不知如何写教案。由于很多学校对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都不进行跟踪与检查,缺乏监督评价机制,故很少有教师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总之,因为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受教育程度低,又未经过专业教育或训练,所以,很多教师不熟悉教学方法、不会编写教案,不懂得制定教学计划,更不会合理使用教具辅助课堂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华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3 华文教师培训现状
调查发现,缅北华文教育协会和缅甸曼邦行***公署教育局十分重视华文教育,针对曼邦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华文教师培训。近两年来,每年组织一期为期10天的华文教师培训,参训教师覆盖率达60%。培训主要内容为:数学思维、汉语拼音、教学技能。除此之外,缅甸曼邦地区还贯彻“走出去,引进来,广交流”的九字方针,积极鼓励和帮助教师外出培训,以提高曼邦地区华文教师的汉语知识和教学技能。但从调查结果看,目前组织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提升当前曼邦地区华文教师?R道砺鬯?平和教学技能的要求。
2.4 华文教师培训需求
通过对现场听课、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统计分析,并综合来自***府侨务部门、缅甸学生和缅甸民间华文组织等各方面信息,发现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对培训有多样化的需求。
2.4.1 培训内容需求
综合以往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内容的设计,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从表1可以看出:实用性,是缅甸曼邦华文教师培训的首要需求。
第一层次需求: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和安全急救技能。由于受教育层次低,缺乏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的训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成为当前缅甸曼邦绝大部分年轻教师最想掌握的技能。鉴于近年来缅甸缅北地区战事不断的实际,帮助受训教师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安全急救知识和技能也成为他们的主要需求。本期培训中,我们首次开设的“安全急救技能”课程备受受训教师青睐,他们学习热情极高,并希望以后增加此类课程的培训学时。
第二层次需求:中华历史文化知识和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中华历史与文化、华文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属于第二层次的培训需求。在这一培训需求层次中,中华历史与文化排在第一位。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这些教师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绝大多数仅接受过初中教育的曼邦教师希望获得的,培训中自然需要增加此类知识。但他们急需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教学法、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实用性、技能性知识,而不是成体系的教育学或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因此,比起直接教会他们如何授课的培训课程来说,他们选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比例不高。
第三层次需求:课堂教学管理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道德素质。由于华文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华文学校招聘汉语教师的首要条件就是懂汉语,愿意教书。办学目标仅限于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教学任务大致完成,学校没有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再加上办学条件简陋,教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现代化教学设备紧缺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华文教育的有效开展,也限制了教师进一步学习的热情。所以,课堂教学管理艺术与班主任工作技巧,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课件制作和教师道德素质这三门国内教师培训时倍受欢迎的培训课程,缅甸曼邦华文教师却不感兴趣,培训需求都很低。
2.4.2 培训模式需求
调查发现,缅甸曼邦地区华文教师对培训成效的期望值很高,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培训,学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又得到课堂教学技能的实际训练和小学示范课堂的观摩体验;既希望学到中华历史文化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他们期望的培训模式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中华文化学习实践、祖籍国风景名胜观光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2.4.3 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和培训时长需求
关于培训地点:作为华人后裔,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到中国境内培训,亲自领略祖籍国的大好河山,以便教学中更好的向学生传授中华文化。因此,缅甸曼邦地区89%的华文教师都希望培训地点选在中国境内,尤其是中国境内有名的城市。
关于培训时间:90%以上的教师都希望培训安排在寒暑假,因为华文学校教师一般都要承担多个班级或多门课教学任务,利用假期培训,他们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
关于培训时长:缅甸曼邦地区的华文教师普遍认为,要想使培训收到实效,时间应保证在15~20天之间。
3 结论及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缅甸曼邦地区的华文教师有较大的培训需求,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更多的汉语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希望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和能力。为使缅甸华文教师培训收到更理想的效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培训要立足缅甸华文教育的实际需求,坚持学以致用。缅甸华人学习华文没有太多分数上的要求,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能力。由于缅甸各地区之间,华文教育情况不同,华文教师培训的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培训前应?M行培训需求调研,使培训课程体系与培训方式设计和缅甸华文教育需求的实际相吻合。
第二,***侨办和云南省侨办加大对缅华文教师培训的经费支持,力争每年寒暑假都在国内组织20天左右的华文教师培训班,切实帮助缅甸华文学校提高华文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第三,采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并举、课堂教学与实地观摩并行、中华历史文化知识学习与传习体验相融的“三结合”模式组织培训。这种以“学习汉语基础知识、提升教学技能、领略中华文化、感受祖国魅力”于一体的“三结合”培训模式,将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使培训达到提升华文教师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增强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加深对祖籍国的热爱的预期目标。
中华教育论文篇10
在开幕式上,浙江大学任少波副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庄华洁处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研究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工科高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庚生教授,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骆雪超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徐小洲教授等在开幕式上致辞。
大会邀请了徐福荫教授、祝智庭教授、陆国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特邀主题报告,论述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教育技术的前沿应用和新发展、教育技术领域的创新热点等问题,使与会代表获益匪浅。大会期间举行了“华东、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10年学术年会”和“东南地区教育技术主任协作会议”两个主题分会,就教育技术专业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交流研讨。大会还举行了“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专业发展”三个论坛,代表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气氛热烈。《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杂志》三家杂志社的负责人在大会上就各自的办刊理念、思路、特点以及关注的主题和热点问题做了发言。
本次会议具有如下四个特色:
一、会议形式创新
华东、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10年学术年会和东南地区教育技术系主任协作会议两会联合召开,这样的合作办会是第一次。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秘书长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评价说,二个会合在一起召开,是一个创新,具有特色。
二、多区域交流,代表广泛
与会代表来自全国14个省市和香港地区的高校共66所,共178人;大会组委会自四月会议信息后,广大高校教育技术同行热烈响应,踊跃投稿,除华东、华南地区外,还有来自华中、西南、东北、北京等地区的来稿,共收录论文100篇,为历届年会之最,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集光盘,共分六个专题:(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2)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3)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4)教育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5)新形势下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研究;(6)教育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应用。本论文集反映了华南、华东两地区高校近年来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应用的主要成果。经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组进行评选,共评出大会优秀论文15篇。
三、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本次大会代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一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二是来自高校从事教育技术应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交流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前沿问题、理论与应用产生思想火花、思想碰撞,对两者受益匪浅,这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
四、会议活动多样化。本次会议组织考察了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学术交流活动加实地考察、参观学习活动,内容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