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教育论文篇1
内容回顾-高等教育机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保障,硕士论文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保持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高等教育资源流向活力和最率的高等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源
《怎样写基于资源配置引导机制的高等教育财***投入革新深思》由会计整理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继续阅读:怎样写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实证探讨论文范文
三、革新制度推进高校学科发展
(一)现有制度的【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2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才能使他们产生最持久最有效的学习动机,而有了积极学习的意愿才能使学生以盼望和期待的心情对待这门课,学习中就会自觉地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写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作文是苦差事的畏难情绪。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基础,因材施教。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互评作文。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但不作点评,然后选择其中写得较好的或某一方面有亮点的作文,让习作者本人在班上朗读,然后全班学生再对习作进行评优说劣,最后教师总评。这不但可以让其他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让习作者本人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读书谈体会、朗读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等活动。
二、作文训练既写书面作文,也练口头作文
要打破作文中的“一贯制”,就要结合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教师首先要放开手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作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题、选材、立意,不论体裁、文体、表达方式,不规定字数,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留给学生一方自由的天空。其次,针对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让学生写作前,给出一个具体的命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该题目怎样去立意,怎样去选材,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中心思想,在发言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产生了非辩不明、非吐不快的强有力写作态势,在这种态势的支配下,去探索、去争论、去构思、去表达。然后以学生口头作文为载体,促进书面作文的提高。
三、科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应科学地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并合理教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如:做好读书笔记,摘抄文中优美词语或句段,写读后感等等。通过这种训练,日积月累,努力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和知识面,这样,就能够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的水平。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优秀;语文教师;教育
中***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37-01
一、写好汉字
一个人字写得漂亮,常常让人刮目相看,也有不少人通过字体去衡量别人,印证“字如其人”这一说法。写好汉字不仅是语文教师的门面,也是对语文教师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电脑普及后,出现了空前的“书写危机”。在学校里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书写丑陋,错别字层出不穷,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笔画笔顺了。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严重退化。
不仅学生,成人书写也出现了危机,所以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要让学生写好字,首先得自己把字写好,才能作为榜样,感染学生。因此在高校时就应该多加练习了,写好“三笔字”,做好基本功,使这项基本功成为教师的一项“硬功夫”,一张“文化名片”。
二、练好朗读
读,从狭义来讲即是朗读。在许多语文课上,普遍可以看到学生朗读的次数是增多了,但却不见他们真正地喜读、乐读、争读,学生只是机械读,并没有真正调动起自己情绪,把情感投入课文教学内容中去。如何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那就要看老师的读。确实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读功”是任何语文教师都不可以缺少的。朗读同样需要练习,现在很多师范大学不怎么重视朗诵一类的技能培养了,致使许多师范生做了语文教师后缺少这方面的才能。所以在学校就应该多练习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感知能力。那么,练习朗读有什么作用呢?朗读是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其作用在于: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它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语文基本功训练中关键的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朗读又密切相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朗读又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
疯狂诵读可形成良好的语感。正所谓读到有情时,文也通大半。所以高校师范生势必得花一番功夫去练习好朗读。
三、丰富学识
我们不要求语文教师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然而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确要有丰富的学识。正印证了“语文教师就是一个杂家”的说法。大学生在校时要努力做到手不释卷,专精结合,夯实基础,才不辜负在学校学习得几年光阴,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储备能量。
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学识丰富的教师呢?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扎实深厚的语言文学知识,其次,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对象、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育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掌握一定的教育学科类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还可以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避免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再次,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那么怎样成为一个学识丰富的教师呢?
我国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师只有具备以下四方面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名学识丰富的教师:一是自我知识,即善于自知和自我评论的知识。二是普通知识,即基本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三是专业知识,即对自己所从事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与掌握。四是教育科学知识,即实现教学实践最优化的知识。一个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老师,他也一定有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其边缘学科知识。在老师的身上,应该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所以语文老师必须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做到专精博。
四、勤练写作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要做好做语文教师的储备就得吃得苦,就得写文章。写作能力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语文教师在学生时代多数都是会写作文的吧,可是三天不练手生,当一个人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写作文时,用进废退,自然就不会写了。而当全国多数的初高中语文教师,乃至其领***人物都荒废了写作这一最重要的基本功,我国的作文教学水平又怎能不令人担忧呢?
的确当今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普遍欠佳。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打铁的人怎能教徒弟打铁,一个不会弹琴的人如何教学生弹琴,一个不会画画的人怎样教弟子画画;当然,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又怎能教会学生写文章。这么说来,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毋庸置疑了。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4
这个我们刚写过的。论文的格式很老套、也别写得太有花样。和一般的报告差不多的。这个我们刚写过的。论文的格式很老套、也别写得太有花样。和一般的报告差不多的。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予以列出。二、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及装订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为横开本,使用统一的封面,左侧装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的中文题目、英文题目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院、专业与指导教师等栏目,要用楷书书写,端正、整洁,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打印输出。2、目录格式(空2行)(3号黑体)目录(3号黑体,居中)引言(或绪论)(或作为正文第1章,4号宋体.吉林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自考学士学位申请有什么具体要求?09年吉林大学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申请时间是?我是长春大学的大一新生,想报名吉林大学的工商企业管理二学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我今年最后一次自考 ,考的是吉大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证! 他们要求我们交工商企业管.
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
这个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来搞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辽宁大学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大连水产学院渔业管理专业成人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请好心人解答一下:黑龙江大学经济法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字数中南大学英语本科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又是怎么样的?急用参考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格式
已经有了雅思成绩6.5 想我是红河学院的大四学生,想参加2011年的国考,不知道在哪里看考试大纲红河学院2009年12月份四级准考证前6为是多少? 谁能告诉我下啊?我忘记准在红河学院培训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孩,感觉还不错,彼此联络了一个月,突然间昆明到红河学院怎么.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5
一线教师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教育是科学,一线教师当然应该做科学的研究,并且科学地做。教育研究,虽然与其他的科学研究在具体操作上有差别,但诚实的品质是一样的。
老老实实地研究教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我不否认教材是精心编写的,但精心编写的未必是不能批评的;如果批评不自由,赞美有何意义!老老实实研究教材的前提是,老师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作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作品、用自己的见识批评作品。老师们要补课,补阅读和写作这两门课。广泛和深入地阅读,读懂作品、读通作品,然后引领学生的阅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读得多才能看得清。另外一种阅读叫“写”。写,是一种沉进去的读。写自己的,再看别人的,才能体会文章的高下。
老老实实研究教材,是把研究教材当作一门学问来做。方法之一,是查阅第一手资料。读不准的字、弄不清的词,要查词典;文章的出处,要查原文;作者的情况,要找权威的介绍;研究教材的同时,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特别是代表作;如果课文是节录,务必查阅原文;边阅读课文边写心得体会……总之,要有据可查。
常见老师们的论文,成绩不少、经验很多,可是缺乏我的教育,我的课堂教学有什么问题、困惑?甚至错在哪里?我主张老师写论文,像医生写诊断书一样。教育是十分复杂的,一个人的成长中的因素太多,一堂课、一个活动里边的“变量”相当复杂。老师要像医生那样,问该问的,记该记的,然后做出客观的诊断――诊断是在大量的不可辩驳的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的――如果无法诊断,也请说明或另请高明,不可“误诊”。老师的写作,如果得不出结论,可以罗列、陈述现象,让读者来判断,切忌自以为是地下判断。
教师的论文不一定为发表、为获奖,但给人以启发、借鉴,也可以成为一段史料。否则,写得再美也是假的、没有意义的。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6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应拘泥于“预设”而阻碍“生成”,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吸纳学生的变化,机智生成的灵感和未曾预料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创新,超越预订的目标。
课堂中永远充满着“变数”,永远在动态中不断生成,充分的“预设”是为了高质量的“生成”。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随情景的变化来调整,引导学生不断向更深的层次、更广阔的空间拓展,课堂因学生而精彩,因变化而丰富。
美国教育学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而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的内涵
这种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理论,主张***儿童的思维,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的基本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形式或其它各种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教学是教师精心创设情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激发、支持和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有效达成。教学是围绕着学习展开的,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为学习而设计就是要把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学放在首位。
教师应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教师带着学生共同走向知识,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研讨。其中有两条互相交融的主线:学生怎样学―感受・对话・质疑・联想・钻研・讨论・合作・探究・发现;教师怎样教―求疑・对话・点拨・释疑・归纳,而且这两条线索还把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交融在一起。
如我在教授初中文言文《三峡》时,先让学生课前充分搜集与三峡风光有关的诗句、***片,并交流展示,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课前教师补充。进入课文研读品味环节,先请两三名同学试读,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再由教师点拨,有必要时范读。再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小组内集体探究其写景角度,分析其语言特点。教师给出示例,用一句完整的话概括表达。“示例:文中写景的句子有 ,写出了 (景物)的 (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各抒己见,而且在教师的方法示例下,不致于钻进牛角尖,对课文基本内容和语言有了较深入的体会。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是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了山高岭连,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重点是写三峡的水,这与作者的写作原意是一致的。写山是为了写水,山高水才急,水才变化多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完全站在一个引导者的地位,适时给学生指明方向,做适当方法点拨,而绝大多数知识点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小组的合作探讨来领悟的,以“读”为主线,以探究、讨论、交流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较好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的理念,也充分落实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而设计”的理念,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教师应树立“为学生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基本思想,处理好“预设”与活动中“生成”的关系,鼓励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课堂才会真正变得充满创新和智慧的精彩。
二、以学生的“问题”促学生发展。教学设计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调整改变教学设计更是为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构想。让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阅读、讲解、启发,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教学设计应留有弹性空间,便于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发挥。
例如学习《孔乙已》,引导学生了解全文内容可以这样问:孔乙已有哪些爱好?他有什么特长?文中写他到酒店喝了几次酒?每次的情形是怎样的?在探讨主题时可以这样问:人们是因为什么而记住他的?最后一次来时,老板关心他的是什么?而在学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以后,问题可以这样设计:孔乙己与范进这两个人物在性格上有哪些异同点?假如孔乙己也中举了,结果怎样?他会发疯吗?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其思辩能力;课堂对话中,学生的答案可能不一样,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切不可搞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突现个体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新时期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在这里也是教学问题“有价值”的最好体现。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7
一、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有言:“在教学中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是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因此,高考作文备考,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其在训练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是整个备考方案,还是具体的训练方案,都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和自主学习的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能是信息的提供者、方向的引导者、关系的协调者、客观的评价者,而不能成为信息的分析者、方向的制定者、关系的处理者、结论的审定者。教师要考虑的不是怎样把一个话题(材料)分析得明白透彻,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得懂,而是要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对这一话题(材料)进行自主分析,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通过设疑、质疑、讨论、分析、评述等各种方式深化对话题(材料)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找出话题(材料)的关键所在,明确立意的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必要告诉学生某某话题(材料)要怎样写,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文章的立意、文体、布局谋篇与表达方式,并最终选定既符合话题(材料)要求,又符合自身写作实际的写作内容、表现主题、篇章结构、文章体裁、语言形式。只有这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的学习与研讨中,不断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学生才能最终把知识转变成为自身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引导并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生活体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著名学者朱熹早就告诫我们,要想有真见识,写得好文章,就得有“源头活水”。这“水”就是指生活的体悟、写作的素材。没有一定的见识和丰富的素材,写文章就成了“无米之炊”。见识和素材哪里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积累。
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听、去看、去感受和体悟生活的种种。既要教育学生利用校园的优越条件去阅读各类书刊(含网络媒体,电子书刊),不断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又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到社会的大课堂里去历练,以增加他们的阅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品位,增强他们的辨析能力。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能看得准、辨得清、写得明,才可能写出有内容、有情感、有分量的好文章来。
三、强调因人施教,提倡个性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作文训练自然离不开“写”,但总是强调“文必成章”,反而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目标。有的教师,盲目强调高考作文必须“不少于800字”的要求,认为不完成800字,什么都免谈。这未免有失偏颇。首先,“不少于800字”是高考作文的终极标准,而非训练标准,训练是为完成这一标准服务的。而要完成这一标准,先得让学生会写、有话可写,而非写多少字。硬要完成800字才叫作文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这一点,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想想看,一个平时写文章只能挤出两三百字的学生,一下子要他拉扯出个800字的“伟文”来,这可能吗?真拉扯出来了,那又是怎样的文章呢?因而,作文训练必须坚持因人而异的原则。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不仅要求其写出够800字的全文,还要在质量上另定指标;而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则以鼓励为主,只要求他尽量把问题讲清楚,把事情写明白,字数多少,成不成篇,在其次。片断写好了,就是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信心。久而久之,积少成多,熟能生巧,还愁800字完不成吗?这种以人为本,因人施教,在训练中灵活运用“双重标准”的做法,符合卢梭“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的发展而进行教育”的育人思想,很好地做到了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不论是对培优扶差还是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开展调查研究,提倡有序训练,做到循序渐进
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那么高三作文备考是否有序可循呢?我的回答是:有。有序训练的前提是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针对学生的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规划。一般而言,整个训练序列要包括审题立意、文体选择、材料组织、结构安排、表达技巧、合并演练等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实际,合理编排好训练进程,并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接受这一训练方案,明确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这里面每一项具体训练方案的制定,都至关重要。训练方案要按学生的需要来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全程参与,自主学习、研讨,“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才会有浓厚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才会有身心自由和谐的发展,才会有师生灵魂的碰撞和精神的汇合”,才能使教师的学识成功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此外,还要力求每一项具体训练,都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都能有所突破。如
此循序渐进,最终实现各个突破,才能确保学生写作水平稳步上升。
五、改变教学手段,提倡“读”“说”“写”一体化训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效果要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教学中学生身心状态的制约。”而传统的以“写”为主要手段的作文教学很明显没有考虑到学生写作时的身心状态,学生没有写作的情趣,训练效果不明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其实,虽说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但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写作水平)并非只能靠写。写作训练,完全可以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采用“以说”“以读促写”“读说写”并举的形式,走“读说写一体化”的作文教学路子。把学生从单一的“写作训练”中***出来,其实质是改变学生写作时的身心状态,排除学生日久生烦的厌写情绪,重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想写了,不妨说说、议议、评评、读读、想想、玩玩(写作游戏)。只要教师引导有方,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关照与激励,学生就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面,自主地去读、去说、去写。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语文整体素养也随之增强,作文备考的效率乃至整个语文备考的效率也就自然地提高了。
六、学会教学反思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8
答辩结束了,但是,从内心来讲,对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实验效果,我是不很满意的。我原以为这样的思路,老师是非常容易接受的——这么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问题还是很大的。教师的理念、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还有自己课题中的理论基础,都有一定的问题。
搞研究性作文教学,转变教师对传统作文教学的认识,从哪里突破呢?
我想到了首先帮助老师转变“学生为什么要写”的问题。我在实验的培训中谈到了“为有所用而写”的观点。但是,好多问题,我并没有展开讲得很清楚。
于是,我开始认真思考这样的问题。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撞进了人教论坛,用“严文”的名字注册以后,先发了个试探贴《学生为什么要作文?》
在这里遇到了山东的刘刚老师。他很年轻,在语文教学方面,很有些思考。他第一个回贴。然后,敏老师、wm、郑燕、跃然、论语、小雨儿、芷宣等老师参与到了讨论之中。 在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的观点相互撞击着,我的认识也在提升着。 请看下面我们的讨论: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
独孤求败:
说法一:为了做人而做文。
说法二:为了满足创造的欲望而作文。
说法三:为了交流和发表自己的情、思而作文。(专家语)
小的续一问题:如何作文?盼跟贴。
敏老师:我觉得写作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望,一种发泄,一种.......很多种:)
wm:如果一个人不会写作,就象生活没有了音乐,显得枯燥。:)
独孤求败: 赞同敏老师的观点。
可否这样解释一下:
阅读是一种精神消费,写作是一种精神创造。
敏老师:爱生活的人,爱写作的人,需要写做的人,写作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跃然:爱生活的人,爱写作的人,需要写做的人,写作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小雨儿:如果要听实话的话,那是为了考试。不过,确实有一小部分学生把写作当成乐趣的。
2003:但有用得上的地方。如写一封信,以后可能是电子邮件,求职信、情书还有其它,不是电话手机可以完全代替的。还隐约觉得写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 现在的作文教学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作文。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把这种乐趣保持一生的。
严文:对的。这就是从心理的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学习。其实,作文同样如此。我们教育者(特别是语文老师),责任仅仅是教学生怎么写吗?不。您说过,作文是创造的过程。我认可这种观点。留美教育学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过这样的一种观点“创造力不能教,只能培育”。我想,我们的作文是不是也“不能”教,应该重在培育——给学生创造一种“写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回复独孤兄。
独孤求败:
1、我认为语文教师没有权利过多干涉学生怎么写(这是他们的权利,他们怎么写是与他们各自的习性素质有关,不必强求。),而应把重心放在写的内容上。
2、应该保留学生不愿写作的权利,允许他们可以不写作。
3、在下一家之言:可恶的作文教学(起码截止到现在)害人非浅,这劳什子应该千刀万剐。
严文:赞同独孤兄的观点,应该关注的是内容。至于如何写,我想,如果学生愿意写时,他们也会愿意学,老师不教时,他们也可以自己去学。
我将一个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唐山地震那年。一位高中毕业不久的老师教我六年级(相当于现在的初一),期末时,老师要写总结。那位老师在(即不请他当时用了什么样的办法)使我很愿意、认为我确实应该做的情况下,把写班工作总结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就写了。我怎么会写班工作总结呢?没办法,我照着我父亲(当时,我父亲也是老师)写总结的格式、语言等,写了我们班的内容,写了我们班的工作总结。那就是自学。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学的能力(潜力,尽管水平不一),当他们需要、想做时,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去想去做。
严文:同样是完成任务,有的任务学生喜欢,有的任务学生不喜欢。我们探索一下,学生喜欢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呢?
独孤求败:现在都是老师“要”学生作文,大家感到问题多多,一旦做到学生自己“要”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 ----赞同
------在下认为:学生应该是有喜欢发表和交流(一种满足自己也满足别人的精神活动)的天生的欲望的,我们是不是从一些新的角度来研究一下:
1、为什么学生现在没有这种欲望。
2、写作文到底是不是学生必须做的事情
3、如果确实有必要做,那么应该如何从新做起。
盼跟贴!
严文:我们真的又走到一起来了——“喜欢发表交流”
我的观点
1、学生不一定必须写作,但必须学习写作——这是人成长的必要,课程规定的。
2、学生现在到底有没有这种欲望,不敢说;但教学中,我们要调动、激发;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使他们产生这种欲望;
至于如何从新做起,还是让大家说一说。我不太清楚从“新”的意思。
论语:问:学生为什么要作文
答:为了交流而作文。
提此问题的用意:我们教作文的时候、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一下,让他们觉得有这个必要,需要写,有兴趣写。
……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9
新课程以德育为核心,抓住学习内容的德育成分,坚持寓德于教,注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坚持运用渗透的原则,充分发挥渗透的功能,从而达到“文”与“道”之间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小学语文德育目标的有效途径。笔者听了名师顾桂荣校长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谈谈顾校长是怎样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
一、从“听”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听”应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 “听”对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比读和写的能力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价值。“一个人接受外界信息,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事实证明运用听觉的频率要比视觉高很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使学生学会“听”的方法后,学生才能透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其中的内容。
在这里我们说“听话”对人格,品质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也是抓住了“听”的特点。听了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顾校长上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了理解重点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表明司马迁有坚强的人生价值观。顾校长设计了一段司马迁受刑后的内心独白:我遭受了这场灾祸,为人耻笑,污辱了祖先,又有什么脸面再去谒拜父母的坟墓呢!每天愁肠反复回转,在家恍恍惚惚,若有所失,外出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去。每当想到这种耻辱,就汗流浃背,沾湿衣裳。自己简直就是个宦官。学生在“听”中体悟司马迁的内心的悲伤,内心的痛苦,内心的绝望。就是这样的司马迁,他选择了生,放弃了死,因为他有执着的人生信念,自己一直来著史的宏伟理想,有坚强的人生价值观。如果说通过“听”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那么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也可以接受良好品质的熏陶,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发展。
二、在“说”中表达自我认识
所谓“说”,就是借助于一定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即通过语言来表情达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条,不仅教师要说,更多的是学生要说。
顾校长上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说到司马迁遭遇酷刑后选择了生,放弃了死,他经过了一段激烈的思想斗争。请学生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司马迁激烈的思想斗争中还想到什么?默读思考之后,学生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说:“他之所以选择生,是不能忘记了父亲的嘱托。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一学生又说:“他之所以选择生,是不想让他自己的努力白费,因为他从小就跟着父亲收集有关历史的资料。”一生又说:“他之所以选择生,是因为他从小就听过很多英雄的故事,受到英雄的熏陶。”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思维,在这样思维火花的碰撞下,一个有着英雄的熏陶、实现自己理想,不负父亲所托的伟大形象跃然纸上。是因为父亲的遗命、史官的使命让他才忍辱偷生了下来。
三、在“读”中展开理性思考
“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是进行德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特别是通过感情朗读,学生的情感更容易受到陶冶,更容易被激发。顾校长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的:轻声朗读,思考: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飞来了一场什么横祸?讨论“横祸”,理解“酷刑”。 (1)?这场横祸是怎么引起的? (2)?什么是酷刑?从受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怎样的人?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课文。1、 司马迁受刑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用“~~ ”画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2、多媒体出示司马迁怎么想的句子。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1)?他为什么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2)?他又为什么打消了这个念头? 3、多媒体出示司马迁怎么做的句子。 “司马迁重又摊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4、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司马迁事业高于一切、荣辱置之度外的可贵品质。学生在“读”中展开了理性思考,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的人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
四、从“写”中升华思想情感
“写”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写作教学首先注重的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仍不能忽视,思想水平的提高,又正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学生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不高,对事物缺乏辩证的分析,对是非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他就写不出好文章。所以,利用写作教学,在传授写作知识的同时,沿着教学思路,可以水到渠成渗透思想教育,升华学生的情感。
如何将“教书”和“育人”的宗旨贯彻到写作中去呢?对此,顾校长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本堂课安排了延伸性的练习:“发愤”是司马迁遭受酷刑忍辱负重写成的《史记》。“发愤”是屈原遭到流放后写成的《离骚》。“发愤”是左丘明双眼失明后写成的《国语》。“发愤”是孙膑挖膝后写成的《兵法》。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学生在阅读这些资料的时候,展开了理性的思考,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怎样写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跨专业课程群 学前教育 网络采编 人才培养体系
一、现状和意义
我校近年新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其中学前教育是省教育厅规定凡有师范类专业院校都应该开设的新专业,网络采编则是我校针对社会发展状况开设的有较好就业前景的新专业方向。根据我校院系设置实际情况,二者目前均由中文系具体管理。
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都具有很强的跨专业性质,需要聚合多院系、多专业的学科、师资力量办学。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任务,关系到二者能否办学成功。
跨专业课程群的研究在学校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及早起步,利用开办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的契机,认真研究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问题。
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表明,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更受欢迎,更有前途。而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和实践,无疑对培养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我们成立跨专业课程群研究小组,以加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案
根据我校实际,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我校学前教育和网络采编为例,参考其他典型高校的经验,研究我校跨专业课程群的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发展主旨。此目标大体可以分解为如下各方面内容:(1)我校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现状如何?(2)我校应该怎样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3)我校学前教育与网络采编应该怎样示范性地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4)我校应该怎样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培养师生的跨专业课程群意识?(5)我校应该怎样利用跨专业课程群,培育学科与教学新的生长点?(6)我校应该怎样汲取别的典型高校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的先进经验?
课题研究的总体方案是:统筹安排,分工合作,文理工打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设计与个案实操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1)调查研究。调研我校和其他典型高校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现状;(2)理论阐释。紧跟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前沿,借助最新教育理论,对跨专业课程群的构建理念与构建体系进行理论阐释,力求高屋建瓴,自成一家;(3)个案实操。借助学前教育与网络采编的跨专业特质,示范性地构建与实践跨专业课程群,为学校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此前,我们已为课题研究打好较充分的前期基础,如:(1)已撰写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论证报告和学前教育专业四年建设规划,获得学校、省教育厅和国家***通过;(2)已撰写设置网络采编专业方向论证报告和网络采编专业方向四年建设规划,获得学校、通过;(3)已初步编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学校通过;(4)已初步编制《汉语言文学(网络采编)人才培养方案》,获得学校通过;(5)团队成员近三年撰写了10多篇相关论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准备好理论基础。同时已收集大量相关***书资料,走访相关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准备好科研条件,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三、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研究过程比较艰辛,遇到的困难很多,逐步形成清晰的体系。研究成果最终物化为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用以指导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
(一)以学前教育为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各种类型幼儿园、托儿所等学期教育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践能力且具有鲜明汉语言文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本专业具有师范性质与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树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对学前教育工作拥有热情与兴趣。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观察、理解幼儿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师修养;
(3)具备较强的文艺欣赏与文艺创造能力;
(4)具备较强的学前教育研究与教育管理能力;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相关资料。
4.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美学
5.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测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课程论、幼儿保健学、幼儿游戏理论、琴法、声乐、舞蹈、美术、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舞蹈创编与技法、美学、文艺理论基础、儿童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创作与应用写作。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训、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
7.教学进度表(略)
(二)以网络采编为例
1.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与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方面语言文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
要求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协调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化文字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
3.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管理协调能力;
(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拓宽专业知识,能将现代化文字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运用到新闻宣传、编辑出版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了解本专业及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文化产业等发展现状。掌握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的基本方法;
(4)熟悉文化***策与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等方面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7)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相关资料。
4.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5.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站建设与维护、传播学等。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训、社会调查、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实训、学年论文、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怎样写教育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