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育论文篇1
1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1.1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意在表达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分数、技能技巧逐渐被重视,而忽略了“育”人。教育的特征就是人文性,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人文教育提倡以人文本,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渊博的人才为教育思想,注重对人性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不仅要通过浓郁的文化熏陶,还要通过自我感悟,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在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怀,培养良好品德,寓教于乐,多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以及精神、价值观的发展等全面发展。
1.2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体育素养,而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是以人文载体实现的。体育教育是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是内在追求。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素养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发展,不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既注重培养外在的身体健康,也注重内在品质与人文关怀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常常把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观点放在首位,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倡人文教育,又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但内在修养不高。
2.1是时展需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虽然为学生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偏向技能,缺乏人文素养,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是“无所谓、没感觉”“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室外玩玩”等,造成学生知识积累与内涵脱节。重知识、技能教授,忽略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情感体验,虽能满足学生的学分修习,完成教学任务,但偏离了教学本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是身心同步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种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提高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基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2.2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终身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虽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学生网络知识与技能接触的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广泛,大学体育课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强身健体、学习体育技能的课程,他们想要学到更多体育相关知识,若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技能不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与修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3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办法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体育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3.1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的影响,将体育教育看作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学习,巩固自身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经验结合,加入自身教学经验,整合分析,对学生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友好相处,既做到“学高”,又做到“德厚”,才能在体育教育中做学生的知识技能教授者,人文素养引导者。
3.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分布广,学生素养良莠不齐,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想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武术课技巧教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互相演示、纠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主动学习。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教授,请同学示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标准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别人,提升自我,加强人文素养。
3.3构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发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是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娱乐、文化、历史等融入其中,增加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其次,要拓展学生视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加以了解和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后,体育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体育教育中,应传承传统体育教育中优秀的项目和体育精神,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进程中,增加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与教育论文篇2
尽管高校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并综合采取有效对策,让学生更好学习人文知识。例如,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等。但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目的人文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单一。课程内容单一,局限于体育运动技能传授,有关体育文化、体育欣赏等课程设置不足,影响人文教育顺利开展。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法落后,创新性不足,局限于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足,影响体育人文知识的有效学习。
2.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改进对策
2.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要想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改进教材内容设置,多选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包括高质量、轻负荷的健身、娱乐项目,例如,毽子、瑜伽等,这些项目既可以用作竞技项目,还可以传授学生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历史韵味,在发挥体育项目健身功能的前提下,还要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以弥补体育教学活动课的不足,丰富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增加课程体系的文化含量,提升学生人文修养。选修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增加过程,内容要结合时代要求和体育教学趋势,并随着体育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具体来说,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人文体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体育欣赏等。在选修这些内容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安排,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提高体育人文教学效果。
2.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推动教学创新。例如,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式教学法、互助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活动。这些方法能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更好落实和推进人文教育。
2.3构建校外体育文化载体和平台,拓展教学途径。重视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更好发挥其教育导向、娱乐调节、激励凝聚作用。例如,开展运动会,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开展体育文化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增进相互了解,营造良好氛围,更好学习体育人文知识。又如,开展课余自由活动,通过打网球、练太极拳、组织拔河比赛等,增强学生***意识和锻炼意识,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更好掌握体育人文知识,同时也能拓宽教学途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重视隐性课程开发,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开发隐性课程,更好发挥其作用,推动体育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载体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交往活动、体育课余兴趣活动等,它能以不同形式和途径影响学生,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体育人文知识。一方面,高校应该重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工作,还有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建设,展示高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重视隐性课程的行为建设,包括体育学术沙龙、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等文化活动,还要增加老师、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交往,养成良好习惯,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要注重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加强任课老师的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自觉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培训,掌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启发和诱导学生,更好开展体育人文教育的各项工作。
3结束语
与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职业道德师资建设
一:对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现状
福州船***局1866年附设的船***学堂,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形成我国职业教育雏形。1917年5月,由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纪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相应调整其教学制度,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制。进入21世纪,各国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竞争,渐渐演变成为科技与教育的较量。作为社会与学校的“中间站”,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
2.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
(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或四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已扩大到各类技能型人才。
(2)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
(3)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
21世纪后,传统的这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
(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
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锐减,生源素质差。
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滑坡。据统计,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由1996年64.7%下降到1999年的33.4%,尤其是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更为严峻,很多职业学校报名人数不及计划招生的一半。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严峻,中专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就业观念保守,毕业生就业困难,到今年为止,此种状况仍未有一个明显的改进。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读大学,读好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
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入学校中相当一部分中专学校,教学方法、内容上,由于中专的“专”字等历史原因的影响,比较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倚重书本教学,联系实际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在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举办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职业道德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同时,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
教育观念上存有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职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二: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职业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的完成这项任务,是保证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上述种种情况都说明,如今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德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下面,笔者从学生和师资两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
(一)德育的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的基本路线和形势***策教育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5.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6.国情、厂(场、店)情教育
7.专业思想教育
8.劳动生产教育
9.职业道德教育
10.身心健康教育
(二)德育工作思路
1.围绕一个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
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要认真总结本校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打造属于本校德育工作品牌。
2.建设两支骨干队伍:德育师资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
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学生干部”两支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担负起德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参与,言传身教的作用。
(1)建设一支以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教师为主体的高素质德育师资队伍。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具体实施者。学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积极帮助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班主任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德育课教师要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探索德育课教学新方法、新途径,工作务实求新。其他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3.抓好三个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
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德育工作要分层次教育。养成教育、成才教育、创业教育等三个层次很好地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
4.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等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
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的开发自己的潜力。
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大力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程”,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提供坚强保证。
3.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因此,他们的职业德育的养成直接关系着职业德育工作的成败。
(1)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要求融入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落在实处。
(2)教师需终身学习,是学习性社会的基本要求,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新要求,如电子商务,同样是讲求诚信的,同时也有了新要求—严格守时。自觉学习、掌握职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要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养成的。
职校教师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要把师德和相关职业的道德规范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教师的道德平台,以次作为起点,在教育学生中教育自己,自觉成为职校德育的对象。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职校教育的对象,是德育新理念的新认识。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必须明确职业德育的特点,使职业德育的预期结果,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争取最优的教育效果。作为职业教育者,应摆正自己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达到人教合一,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刘合群主编
2.《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出版社马学平耿学超刘志
与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美育全面发展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美育没有被正式、明确地列入我国的教育方针,因此就谈不上认真仔细地加以实施。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相当数量的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对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的美育仍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学校根本没有把美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可见,切实有效地实施美育,真正开创美育工作的新局面,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就学校教育现状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落在语文教学上,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语文教育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美育,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发美育资源,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通过美感、审美教育等对学生的人格整塑发挥作用。如何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中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充分展示教师美,诱发学生的感受美
当今的学生只有强烈的求知欲是不够的,还应有更深层次的精神领域的浓厚的审美意识和强烈的审美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具备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才会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培养,因而语文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美的爱好者,更是美的体现者,把美的仪表、美的语言、美的板书、美的人格、美的情感、美的行为、美的教学情景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传递给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
1.注重仪表之美、服饰之美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教师走进教室时,不应随随便便而不修边幅,不应懒懒散散而自命清高。上海某校要求女教师化淡妆。像演员上台演出一样,教师上每一节课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完美的形象,让衣着服饰、举手投足都显出美的魅力。近日,武汉一所中学明令禁止女教师穿黑丝袜,教师得体着装惹争议。时尚有度,教师着装得体最关键,吊带衫、低胸、露背装、露脐装、超短裙及短裤、单薄透明的衣衫、过于紧身的服装、凉拖抑或特别高的高跟鞋都不适合教师的身份。此外,过于怪异的奇装异服、色彩过于艳丽的服装同样不适合。
2.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尽善尽美的。首先保护好嗓子,让自己的声音干净饱满,应该像播音员一样,在课前对自己的语言修饰再修饰,力争每一节课都字正腔圆,进行美的交流。教师的语言不应该夹杂方言,更不应该将粗话、脏话和难改的语病带进课堂,否则会使课堂语言缺乏感染力,学生得不到美的享受。教师语言应该准确、优美、简洁,而又自然亲切。
二、挖掘教材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美育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本身就包含丰富的美的因素,语文教学是美的矿藏,翻开语文课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是一个丰富的美学世界。可以说语文课“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兼容内容美和形式美。因其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美和大自然中高山耸立的形态美、九曲黄河的曲线美、百花争艳的色彩美、欢歌笑语的神韵美、鱼翔浅底的动态美、万山红遍的静态美等自然美的无限丰富性,使作品的内容显得气象万千。另外,这些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又具有多姿多彩的形式美,包括与表现内容特别贴切的文学体裁、严谨的结构、精致的语言、色彩、韵律、节奏等。那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罪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喜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无不包容在小说、戏剧、散文及论述、说明的字里行间。所有这些美都在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词汇、句式、文风的形式建构之中呈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正是这些美的因素,蕴积人类的智慧与经验,以及在形成这些智慧与经验过程中的艰辛,而为今人的美育提供了无限的材料。但是,在学校的审美教育过程中,以美的塑造、存在、集合到美的领悟、贯通,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引导、明确和整合,以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层次和审美训练。这一过程的完成还要依赖于审美个体的气质、修养、敏感等因素,通过审美个体的个性化反照,思想上的自由性来体会和领悟。教师要掌握这些审美心理结构的规律和原则,并将其真正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通过美育整塑人格的目的。
1.抠字眼,领悟语言的文字美。课文作者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从文字入手,培养学生审视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进而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看似平凡,却是作者深厚语言功底的充分体现。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了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两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作者能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用文字表现美,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教师应抓住文中的关键字,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作者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真体会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品句子,感受自然美。自然界的山光和水色,雪夜风花本身无知无情,但游赏的人却带有感情,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句,从而了解作者对自然山川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领略作者各具特色的审美情趣,感染和熏陶学生。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写道:“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麦田浅鬣寸许。”这段文字先写水,继写山,后写田野。三组优美的特写镜头,摄魄地凸显了早春二月独有的特点。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真切观察,抓住了最能体现早春生机盎然的景物:河面浮冰刚刚融化,山峦积雪刚刚消融,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这些特征性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画,给人以和谐的美的享受。作者意犹未尽,更给这世界以生动、贴切的比喻,使之可感、可触、可信,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出匣宝剑,座座青山秀丽得好像是晨妆少女。正写侧写并用,辞采藻饰渲染,“如剥蕉心,愈剥愈出”,明媚秀丽的满井如在目前。在教学中,教师如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其中的诗情画意、流光溢彩的自然美,唤起美感,陶冶情操。
3.重朗读,享受音乐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运用指读、齐读、接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文章的情感美、音乐美。这种“以读激情,融情入文”的方法,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如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再配以委婉低沉的古筝乐曲,加上教师的范读,一种凄凉的情调似乎在向学生诉说诗人旅途漂泊、寂寞孤苦的感叹。应当说教师恰当地创设意境,对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思想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也是渗透美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4.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中学生来说,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美。运用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文字叙述转换为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将文字教材中蕴涵的意境美、形态美、韵律美同时展现、发挥和升华。学生被多媒体创设的美所吸引,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教材的意境中,领略美的意境,感受美的情趣,体验美的奥妙,在令人陶醉的美中受到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如我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用幻灯片展示了罗布泊过去的美景(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抱,水如明镜……);接着又展示了一组恐怖现状的句子(20世纪70年代,仙湖消逝了,罗布泊从此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地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在观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欣赏能力。
实践证明,把美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从教师到教材再到教学,让学生学习体会美、欣赏美、判断美、评价美,以至表达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章幸芳.谈中学语文美育的现状及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02).
[2]湛玉钊.语文美育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3]何欢兰.语文美育的有效途径[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02).
[4]陈江.论语文美育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与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育文化、教育战略
中***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38-02
作者:龙之荣,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永州,425100
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世,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任何行业要赢的历史都需要远程的文化战略,没有文化上的积淀和战略上的构建,就难以产生创业者的创新和战术上的辉煌。
继续教育文化是社会行业文化的一部分,是教育活动的潜规则,是教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它表现的就是一种精神,没有文化教育的继续教育,没有继续教育远程战略上的构建与思考,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文化传递。与其在本质上唤醒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使受教育者获得主动追求理想价值。
中国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随着对市场经济的选择,针对教育改革的滞后和国家逐步对外开放的局面而提出来的配套性改革。
继续教育文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引领,是一种文化战略的确立,是一种教育规律的挖掘。王继华教授说:“它整合着我们的感觉,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拨正了我的育人视角,洞悉着人才培养的缺陷,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演进而被社会所承认。它不仅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还通过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才培养取向的准确定位,影响着转型期的一代人,是针对目前教育中高分低能的浮躁,人才培养的不尽人意,教育道德的滑坡,驾驭自身存在与发展中的危机,社会对教育改革等不认可等现象,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而提出的方向性的文化战略”。这种战略是一种多极文化的融合,是通过个性化的文化构建,是人才培养“行为”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精炼。继续教育文化作用于学校,会产生创新的理念与无限的凝聚力。这种文化是一种引导发展方向的信念,同时也是一种向上的氛围,这种战略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继续教育文化是随着和谐社会文化的构建和行业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下揭示出来的。
一、继续教育文化的内涵
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是社会***治、经济、文化、不断变革的产物。“继续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认同。“继续教育”一词表示有组织教育过程的整体,无论教育过程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无论它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也不管它是否延伸或取代中小学、学院、大学以及学徒期的初级教育。通过成人教育,那些被自己生存的社会所承认的成人的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职业水平、或供自己向新的方向发展,以及改变自己在全面发展个性和参与平等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动这两方面的态度或行为。“成人教育”一词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成人教育发展总条例》中所提出来的。此后,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概念风靡全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各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一词更科学、更完整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新内涵,也已被各国教育所采用,也经常出现在我国***府制订的有关教育文献、***策和法规中。“继续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主体,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成为开放性系统。“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升从业劳动者的素质教育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担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继续教育文化旨在创建一种“和谐”的文化意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全***全社会对“和谐”的认真思考讨论中,应从教育价值取向上体现着和谐社会对继续教育使命的认识,对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三个难度:即***治的民主,商品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与教育的进步。民主不只是体现在多***执***,更主要的是限制权力的极限;商品经济不只是市场繁荣,而是人民生活幸福;文化教育的进步不只是一种思想的启蒙,而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对善的渴望,对真的向往,而这三种难度的构建、实施,正是一种教育和文化战略的实施。
教育的创新必须从教育文化战略指向上,提出新的符合时展的方向性的命题。而继续教育文化的创新发展则体现在:①学校文化的方向性;②学校育人取向文化的特色性:③校长文化魂的作用;④教师文化的发展创新;⑤学生文化的超越性;⑥班级文化的归属感;⑦冲出考试文化的涅;⑧动静态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以上是教育文化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正是解读中国教育创新,从根本上回答时展的命题,也是从方向上解读教育的困境而必须面对的,而这儿问题的最根本答案便是我们在教育发展中对于教育文化战略的确立。
目前,无论我们写了多少篇素质教育的论文,提出了多少崭新的口号,也只能成为一种文献和概念。我们的教育文化依然是由应试文化和考试文化唱主角,而这样的体制所反应出的文化,既不能体现时代的脉动,又没有生命的灵魂。继续教育文化战略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必须要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创新,而在社会新旧更替的时代在对教育文化的诠释与理解上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从行动上把握一种新的文化取向,创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国教育三个面向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继续教育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继续教育文化的战略构建也势在必行。***的十六大反复强调“教育的创新首先是观念、关键是体制创新”中央当前致力于创新的教育文化战略正引领着新的教育文化破茧而出,向人民展示它的缤纷和绚丽,预报着中国继续教育新的春天。
三、继续教育文化构建的战略指向
继续教育体制与观念的变革,正是十六大所提出的改革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改革的深度和难度,不会亚于经济的改革,经济的改革其成果显而易见,而教育的改革区别于见钱见物的成果,是在精神深处对原有文化的改革,这种改革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目前,教育所体现出对社会改革的不适应,所培养出的人才的滞后及教育行业自身道德价值的滑坡,教育所表现出的行业上的危机感,使教育的改革尤为令人焦虑。因此,构建一套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和人才模式的战略指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从事业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的角度来发展继续教育,都是贯彻先进文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和经济、***治的改革相吻合的教育文化来发展继续教 育,构建起符合时展的教育文化战略。
继续教育的发展不但要有超前的理念形成战略,还要有国家对继续教育的不断投入。而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继续教育的特征。过去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规则,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取向,它阻滞着教育的改革、懈怠着受教育者的意志、错导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一切唯分数为评价人才的标准,教育所体现的不是爱的文化传递,而是中考、高考带来的痛苦和高分低能对社会的不适应。这种从文化取向上形成的落差,正是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争论的焦点。其实,继续教育事业的伟大性是显而易见的,而教育在新时期里时代所赋予的产业特征,也正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事业属性兼具了产业特征的表现,这种事业属性下的产业特征,正是今天的继续教育文化战略指向所要致力追求的。
当前的事业发展观认为:市场经济下繁荣社会意识形态与教育文化取向不相干,教育的发展不需社会检验,不需在市场经济中丰富和发展自己;认为坚持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导向与满足国家对教育的人才培养没有内在关系。这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的传统观念,不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不适应市场经济下全面发展的教育状况,其结果必然对教育体制改革和现实变革采取消极的态度,阻碍继续教育文化建设和继续教育战略的构建。
与教育论文篇6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蛮为先导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他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的教育观念解体;(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很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在很多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建设已相当完备,计算机已成为基础课程,但计算机操作方面的考核,仍然用笔答试卷进行,仍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尤其是***门的教师与领导)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素质教育或接受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门内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二、素质教育要求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素质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劳动职业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学习(即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清境创设”协商会话”、“信息资源提供”。因此,lnternet网巨大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及它们所共同具备的友好的人机交互能力,为创建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上的支持。
在我国,对于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备的广大学校和地区来说,实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模式尚有困难;而且,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忽视了接受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理论,发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获得的只是初级概念,因此,并非适合于所有课程的学习,而接受学习仍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接受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同样可以实现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到底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也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它基本保留“传递一接受”的教学过程,以接受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双主”教学模式强调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学习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即实现意义学习。显然,“双主”教学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习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无论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还是“双主”教学模式,都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到底应采用哪种形式,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而能力只能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在实践做”、“应用”)中培养。因而教学中要增加实际练习、自由操作、社会实践等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的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具有交互性的教学和学习工具,把粉笔加黑板的教学变成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正在发生改变,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文化,信息能力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1.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
2.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
3.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
4.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的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消除了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关系。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应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探索与开发。
与教育论文篇7
创业教育先是在西方国家开展的,并至今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创了***的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创业教育正式并列为学科体系。创业教育主要以创业精神为教育核心与教育理念、以“白手起家”为核心,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整体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它主要将创新性作为教育理论核心,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个人的冒险精神、自主工作能力与高层管理技能。
二、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业教育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触而就的,它是在各种社会条件以及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文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国家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必然转向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国家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保证,它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突出就业的导向作用,并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创业教育注重将学生的就业观念从传统被动的就业理念转化为主动的创业理念。其次,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智力型综合人才,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创业人才推动国家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并将知识智力转化为经济产物,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再次,创业模式的进步与完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其劳动力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所导致的后果是剩余劳动力过甚,增加了国家的不稳定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重视就业问题的解决。这不仅需要国内大中型企业带动,也需要国内个体创业者带动经济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劳动岗位,稳定国内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模式,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创业教育的理念实践
中职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它不是一种静态性的教育模式,而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需要在时间历程中不断完善,并形成系统性的创业意识。我们应通过中职创业教育,传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并注入相应的创业意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师资建设实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进行创业教育培训,要明确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创业过程中以师资建设为基础进行实践工作,即配置相应的师资力量,明确具有系统性的创业教育理念,并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融入中职教育模式,在具体的教育模式指导下进行创业培训教育。
(三)具体的教学模式
因中职教育有着自身特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就不能以知识理论灌输为主,而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理论教学与情境模拟结合起来,并建立校外与校内的创业实践基地,由学校进行投资管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同时在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以使学生真正了解与把握创业知识与内容。
四、结语
与教育论文篇8
一、教育的瓶颈
“应试”的危害有目共睹,但却“屡禁不止”,说明有其深层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供求”关系长期严重“失衡”,“求”一直远远大于“供”。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本应同步发展,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在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以上为大众教育阶段。据统计,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仅为4%左右,远低于1994年的世界平均水平(15.3%),而我国愿意上大学的生源数量远远超过大学的招生数量。很明显,高等教育在中国目前尚属稀缺资源,这必然要形成“过度竞争”,无论人们多不情愿,只要这种状况不改变,过度竞争自然要向中、小学蔓延扩展。由于大学容量太小,高中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致使多数初中生无法升入普通高中;为了上大学,人们只有千方百计考上高中,尽可能考上重点高中;要上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又要千方百计上重点初中;要上重点初中,就必须“从小抓起”,结果本应天真浪漫、嬉戏玩耍的儿童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学习负担。这种过度竞争持久不退说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度膨胀,但反过来看,这种“需求高度膨胀”又恰恰是高等教育大发展强大、积极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动力,高教反而难以发展。这说明,近2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教育此时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转变,也只有高等教育大众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民办/私立大学,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过半是私立大学,从哈佛、耶鲁到庆应、早稻田……私立大学可说是高等教育的顶梁柱。中国一直有私立办学传统,所谓“私塾”曾是教育的主流,近代虽引入现代化学校、建立现代化学制,国家对教育取得主控地位,但私立学校仍有不小的空间,不仅有大量的私立中、小学,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私立大学,如南开、燕京、辅仁、金陵、圣约翰、光华、中法、之江、复旦、齐鲁、协和、湘雅、华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教育实行“全包下”的方针,从1950年起开始接收私立大学,到1952年私立高等院校的接收、改造全部完毕,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垄断。这种高等教育体制,与逐步建立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
但最近20年,中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社会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使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膨胀,而高等教育制度实际却仍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从80年代中期起国家重新允许创办“民办大学”,但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中,民办/私立大学的大发展毫无可能。除去***治的、观念的原因(如所有制、计划体制、教育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等)外,发展民办/私立大学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城乡“二元化”,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1958年通过“户口登记条例”,这种二元结构被固定下来,公民因此被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种壁垒森严的不同身份,而占人口少数的“非农业人口”一直享受着由国家提供的比“农业人口”多得多的各种“优惠”。几十年来,要想“农转非”几乎“难于上青天”,而考入中专以上的学校,则是广大农村青年可以凭自己努力“农转非”甚至“当干部”、改变“身份”的少数渠道之一。然而民办大学则无此功能(权力),不能转户口、没有干部指标……农村学生考上民办大学虽然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但目前国家批准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也只有24所),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农民”身份,更难成为干部/公务员/官员,而私立大学的学历目前仍未得到国家承认,其他更不必论。所以,这些学校根本招不到较好的生源,也无法大发展,这样怎能产生与北大、清华比肩而立的民办/私立大学呢?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民办/私立大学才能获得质、量的大发展:或是它们获得与国立大学同等的权利/权力,或是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废除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的“身份制”(如果说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为了加速工业化还有一定合理性,现在则很难说“合理”,甚至已成社会发展的障碍,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亦证明了这一点)。否则,民办/私立大学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高教大众化也难以实现,应试教育也不可能根本改变。
应该认识到,民办/私立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区别只在于投资渠道的不同,二者在其他方面应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国家应公平对待民办/私立高校的师生,其学历证书具有与公立高校同级同类学历证书同等效力。当然,国家要对民办/私立大学进行严格的审批、监督,严格、科学地对其办学水平进行监测。但这种监管(不是具体管理、干涉学校内部事务)的目地是为了促进民办/私立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不能将其视为“另类”加以歧视。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国家更应对民办/私立高校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对其用地、用人给予适当优惠。总之,要用***策导向使社会和私人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进一步说,民办或曰私立大学是否发达,也是“社会”是否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衡以中国之现状,我们只能说,中国尚处为时不短的社会转型期,“公民社会”才刚开始产生。
二、考试的是与非
中国社会“二元制”结构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革,教育的格局也难有根本性变化。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高等教育和中小学的优质教育长期将均属“稀缺资源”。如何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是任何教育体制的“制度设计”都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更是我国教育“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背景。离开这一基本背景来谈论“教改”,如果不使情况更糟,起码是难中肯綮。
从原则上说,所有适龄青少年都有分享这种稀缺资源的权利,但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分享的机会,因此不得不设计出种种方法、制度选拔少数、淘汰多数。可以“举荐”,如凭血统、家庭出身、家长的***治权力、本人的表现(古时是“举孝廉”,现在是“三好生保送”)等作为推荐的标准;可以考试,以考分作为选取的标准;可以用金钱购买,把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可以抽签,如现在某些地方小学升初中实行的“电脑派位”;可以按地域分配,如“就近入学”。虽然种种方法各有利弊,但每种方法的利弊并不完全相等,历史表明,相对而言只有考试制是利大于弊。
当然,考试必然会有种种弊病,对此确不能忽视。但在恢复高考制度二十余年后的今天,一些人似乎更多地看到了考试制的各种弊病,因而患了“历史健忘症”,忘记当年废除考试制必然带来的更大的弊病,甚至荒诞不经、费尽心机地要为当年的“推荐制”寻找某种“合理性”,并想以此来补考试之弊,这的确是“吃错了药”。“推荐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有一个完全公正无私,能了解、洞察学生一切,并不受各方干扰、压力,将最优者推荐上去的“推荐者”。但实际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推荐者”,因此,“推荐”实际成为“走后门”的同义语,“”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教改”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还有少数“推荐”名额,原本是为补考试之弊,但在许多地方实际成为权势者子女享受的特权,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有人提出扩大高校招生自、扩大校长的招生权来补考试之弊,但这种观点忘记了中国的大学并不“***”,而同时还是一个行***单位,校领导都是有行***级别的,在这种权力架构中,如果扩大校方的招生权力,校方实际很难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即便在现在,每到招生时有关人员已为来自各方的电话、“条子”所苦,感到难以招架,如果再扩大校方的招生权限,其后果可想而知。“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原本是一些地方为减轻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负担而进行的入学改革,但在实际中,凡有权力有关系者,子女统统成为“择校生”,广大没有关系、权势的家长也想尽一切办法“拉关系”交钱,让自己的孩子“择校”。之所以要拉关系是因为“择校”严格说并不合法,所以如果没有“关系”有钱也交不上,用广大家长的话说就是“拎着猪头也找不着庙门”,“想交这几万块钱还要求爷爷告奶奶”。由于择校费并不是公开的明码标价,而是“看人下菜碟”,根据“关系”的亲疏、权力的大小决定“择校费”的多少,少则几千元,多则好几万元。在这种“运作”过程中,充满了惊人的黑幕。所以广大家长不禁发出“还是考试好”的感叹。更严重的是,这种***策实际上剥夺了贫寒人家子女原本凭考试的“高分”就能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即便在美国,收费昂贵的私立中学也十分注重考试,贫寒人家子女只要考分高,就能免费(免学费甚至免食宿费)被“择优”录取。教育产业化无疑是教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正确方向,但这就更要有考试制使贫家子女能凭高分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是一切都由金钱决定,因为教育毕竟是种特殊商品,这不仅是国家培养人才、发展文化的需要,更是一种基本权利;同时,要防止现在已很严重的一些学校滥卖文凭和某些权势者拿公款买文凭的现象在“教育产业化”的名目下合法化。
也就是说,如果真想以“推荐”、“扩大校长招生权限”、“电脑派位”、“就近分配”等方法来补考试之弊,如果要使教育产业化改革健康发展,那实际对***治体制改革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对现在的教育权力结构、行***体制作相当大的改变。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之前,在教育权力结构、行***体制没有较大改变之前,这些措施不仅不能补考试之弊,而只会使腐败更加严重。改革,需要一定的“路径依赖”,当所依赖的路径并不存在时,改革实际无从下手;若不考虑“路径”问题而执意“向前走”,很可能欲速不达,甚至与原来的目标南辕北辙,所付成本之巨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即以考生的分数而不是考生的家庭出身、血统、背景、关系、金钱以及弹性极大的所谓“表现”作为录取标准。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推荐”弊端丛丛,远不如考试,所以在几千年前选拔官员时就以考试的“科举”取代了推荐的“举孝廉”。不问家庭出身、背景的考试制,把个人的能力、才学放在首位,无疑是对把家庭出身、背景放在首位的“身份社会”的否定。而推荐制的实行,恰恰是使一个阶层可以相对流动的社会向阶层壁累森严的“身份社会”的倒退。当然,考试的成败对某些个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总体而言却是公平、正常的。对少数因偶然性而落榜的考生来说,的确不公,但若因此而否定考试,则会对绝大多数考生更为不公。当然不能说每一个考分低的学生就一定不如每一个考高分的学生,但如果作群体性比较,高分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确高于低分群体。现在有种颇为流行观点,将“高分”等于“低能”;还有人认为:“那些在历次考试中获胜的学生,他们的证书文凭是以牺牲创新能力为代价而取得的。”照此逻辑,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专科生,专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低于落榜生,而创新能力最低的应是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与事实明显不符,事实说明,从总体上说,考分就是考生水平、能力的体现。
由于考试的优点明显,所以这一方法被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面对的考试会越来越多,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经过考试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如开车的要考驾照,想开出租车更要考“五证”,当厨师的要考级,烧锅炉要考上岗证,工人学完徒要有出师考,更不用说会计、出纳、护士……种种数不胜数的专业考试和职称考试,乃至最近才有的选用官员的公务员考试。虽说这些考试不胜烦琐,但考试却有自愿性,能使“人尽其才”,使应试者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同时,考试又有筛选性,把不合格、不适宜者淘汰。正是这种自愿性和筛选性,避免了“分配工作”的强迫性和任意性。只要不健忘,总该记得当年“招工”是如何分配工作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分配你干什么你就必须干什么。同时,如果有关系,不论是否合适,想做什么工作就可以做什么,端看你的“关系”有多硬,“路子”有多野,“后门”有多宽。所以,当时知青从招工返城到分配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拉关系、趟路子、走后门,因为这是早日回城、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唯一办法。可以说,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的失范,实际是从那时开始的,是从废除考试制度开始的。人类社会的实践表明,尽管十分无奈,但我们今天还不得不面对的考试却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本身就说明考试制度位居社会结构的核心之内,因此对考试制度的废与立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变动,而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制的变化。所以,三十年前“”开始时第一个被废除的制度就是考试制度。同样,近二十年前“拨乱反正”时首先恢复的制度还是考试制度。一个正常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考试社会”;一个废除了考试制度的社会,必然会使社会价值体系严重紊乱,必然会由失范、失序而渐渐演变成一个“有***便是草头王”的混乱世界。
应当承认考试制度是一个弊端重重的制度,但还应当承认目前仍无更好的制度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不应因考试的弊病而过激地否定它,而应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对于一个曾经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当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弊病的。
与教育论文篇9
1、教育的***治中立
有关教育的***治中立,日本《教育基本法》第6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的学校教员服务于国民全体,必须自觉自身的使命,努力实现其职责。”同法第8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的学校,不准从事支持或反对特定******的***治教育及其他***治活动。”同法第10条第1款也规定:“教育不应服从不当的支配,应该对国民全体直接负责。”从立法过程和立法意***来看,本条关注的主要是“教育权的***”问题,其中包括①教育应该免受***治的或官僚的支配,***对国民负责;②学术自由必须在教育上得到尊重;③教育行***必须在前两项条件下为实现教育的目的进行必要的各种条件的整备。[2]为了确保义务教育的***治中立,根据《教育基本法》的精神,还制定有《关于确保义务教育诸学校教育***治中立的临时措施法》,规定禁止教唆或煽动支持特定******等的教育,对违反者科以相应的刑罚,目的在于使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免受***派势力的不当影响和支配。因此,以所谓国家民族的名义,强行灌输一***一派的片面错误的观点,在国民的市民社会里是不能允许的行为。这里强调的是受教育者自由权的侧面,即提供和实施教育的一方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有企***“支配”受教育者的意***或行为。这是日本战后自由主义教育观在教育法制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对战前单方面灌输“忠君爱国”观念的***国主义教育观的彻底否定。除此之外,教育机能的***性也要求教育免受行***权及***治上的不当干涉。
2、教育自由与学术自由
教育自由是指教育免受国家权力的干涉。从享有教育自由的主体来看,通常包括父母家庭教育及选择学校的自由、教师教育的自由、受教育者学习的自由、国民执笔教科书及出版的自由、国民设立私立学校的自由、私立学校教育的自由等。虽然作为社会权之一的受教育权的实现需要国家履行相应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有权介入教育的所有方面,如决定教育的内容等。关于宪法上教师的教育自由的根据,虽然存在不同见解,但主要依据的是宪法第13条、第23条和第26条。《日本国宪法》第13条规定:“所有国民作为个人受到尊重。有关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之国民权利,只要不违反公共福祉,在立法与其他国策上,有必要予以最大的尊重。”尽管《日本国宪法》中没有关于“教育自由”的明文规定,但作为“一般的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一部分”,教育自由与个人隐私权等一样,得到宪法上的广泛保障。此外,将教育自由的根据求之于《日本国宪法》第23条有关学术自由的规定,是建立在对“学术自由仅限于大学的教授自由(Lehrfreiheit)”这种一般见解的批判基础之上的,认为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一样,也享有学术自由。下级教育机关被限制“教授自由(Lehrfreiheit)”只能从作为受教育者的儿童学生的学习权得到说明,就是说作为下级教育机关的教师,不能不考虑教育对象的智力水平,灌输学生不能判断和接受的教学内容。而大学层面上的教育自由则直接表现为学术自由,与思想。良心的自由、信教自由、表达自由同样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是指个人的学术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发表免受公权力的干涉。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除了教师。校长在人事上、设施管理上以及学生管理上的自治,还包括在实现研究教育作用上的自治、预算管理上的自治等。自治的主体通常以教授会为中心,至于学生是否应该作为自治主体参加大学的管理运营,则应该由各大学自主决定。[3]另外,也有观点不承认“教育自由”是“学术自由”的延伸,强调必须区分“教授自由(Lehrfreiheit)”和“教育自由”的概念,认为教育自由是为了满足宪法第26条规定的“受教育权”(学习权)的要求而存在,与作为绝对自由的“学术自由”不同,需要考虑其“自由”的妥当性。[4]
与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相关的典型案例有“东京大学人民剧团事件”(最高法院昭和38年5月22日大法庭判决)。本案涉及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学生集会的正当性问题。本案判决认为日本宪法第23条有关“学术自由”的条款包括“学术研究的自由与其研究成果发表的自由”,“为了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上承认大学的自治”,“因为大学作为学术中心,以深入探究真理,教授研究专门的学问和技艺为本质,直接意味着教授及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发表、教授研究成果的自由以及使这些得以保障的自治……。”在本案中,日本最高法院认为“学生的集会不是真的为了学术研究或其成果的发表,其行为相当于实际社会中的***治的、社会的活动时,不享有大学保有的特别的学术自由和自治。”但是,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如何判断“***治的、社会的活动”与“学术的研究、发表”的区别是困难的,如果这种判断不是由大学自身行使,而是由警察行使,势必造成警察权的滥用,从而侵害大学的自治。[5]
与“东京大学人民剧团事件”一案相似,“爱知大学事件”(名古屋高等法院昭和45年8月25日判决)涉及到大学自治与警察权运用的冲突问题。本案判决认为:“大学自治的核心要求是为了作为学术中心维持旺盛的真理探求的愿望,能够深入研究教授专门的学术,保持自由且创造性的专心研究的气氛和与之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条件,因此需要极力排除与此互不相容的来自外部的干涉。特别是凭借权力的干涉,阻碍学园自由探求真理风气的可能性最大,结果将导致自由研究本身的萎缩。”“因现行犯及其他通常的犯罪搜查而行使警察权,既使作为大学因其不属治外法权也没有能够拒绝的根据。但是,虽说是为了犯罪搜查,而有无进入校内的必要性如果任由警察方单方面的(主观的)认定,结果将因此有可能导致实质上的大学自主性的丧失。因而,除非有紧急及其他不得已的理由,警察官介入大学校内,有法官所发令状的情况另当别论,一般原则上应该在大学方许诺或了解基础上进行。”[6]
与教育的***治中立和教师的教育自由一样,教师教育权限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受教育者的学习权,教师作为学校教师集体成员具有的***的教育权,虽然不能说没有个人权利的一面,但基本上是作为法人组织中被承认的职务权限,是应该称为“教育权限”的东西。这种学校教师教育权的***有宪法第23条“学术自由”的精神作后盾,也是保障
宪法第26条规定的“受教育权”的重要环节。[7]有关“教师的教育权”的问题,应该在“国民的教育权”和“国家的教育权”的脉络中寻求其宪法上的根据。如果说父母的教育权带有宪法以前的自然权的属性,在实体法上表现为《民法》第820条规定的亲权者的监护、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那么教师享有的教育权就应该是基于父母的“信托”而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权”的满足,而国家在教育***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所拥有的决定教育内容以外的“外部权限”也应该基于国民的意愿,也就是说“国家的教育权”必须以“国民的教育权”为基础,才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8]
3、“国民的教育权”与“国家的教育权”
有关教育的主体的问题,有所谓“国民的教育权”与“国家的教育权”的说法。日本战后占主导地位的“国民的教育权”理论建立在对战前教育的国家统制的批判基础之上,是国民对自己作为教育主体的自觉,在主张排除国家权力对教育内容的干涉这一点上,与教育的自由紧密相关。[9]日本最高法院在“旭川学力调查事件”(最高法院昭和51年5月21日大法庭判决)中虽然排斥“国民的教育权”与“国家的教育权”两种互相对立的立场,认为“国民的教育权”说与“国家的教育权”说都是“极端片面”的,但明确表示:“有碍自由***人格成长的国家介入,如强制实行将错误的知识、片面的观念灌输给儿童之类的教育,从宪法26条、13条的规定来看也是不允许的。”本案涉及教育权论争的另一焦点是教师的自由、自主性问题。不应忽视的是本判决不是以教育“统一化”的要求,而是以“教育机会均等化”作为限制普通教育阶段教育自由的根据。在价值观念上应属无懈可击。除此之外,本案判决不仅确认了父母在学校以外的家庭教育及选择学校方面的自由,承认了私立学校在一定限度内教育的自由及其教师教授的自由,而且认为国家在被认为必要且适当的范围内,具有决定教育内容的权限。这种结论显然是在排除了两种极端见解之后,折中了“国民的教育权”说与“国家的教育权”说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10]
有关国家是否可以决定教育内容的问题当然也包含在教育权的范畴之内,典型案例有“教科书检定--家永诉讼”(东京地方法院昭和45年7月17日判决)。本案涉及文部省对家永三郎教授执笔的高校用教科书《新日本史》的检定是否违宪违法的问题。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认为:“与子女的受教育权相对应,肩负教育子女责任的是以双亲为中心的国民全体”,“这样的国民教育的责任作为与所谓的国家教育权相对的概念,称为国民教育的自由。”虽说国家为了帮助国民实现自身的教育责任负有充实教育条件的责任,但“基本上不允许介入教育内容”。国民的教育责任通过接受其信托的教师得以实现,而教师的教育自由也在宪法上得到保障。因此,“国家对教师单方面将教科书的使用作为义务……在教科书的选择上限制教师的干预,或将学习指导要领也事无巨细当作具有法的拘束力的东西,强制于现场的教师的做法,对照上述教育的自由是不妥当的。”关于教科书检定制度的是非问题,判决认为“教科书检定中的审查应该限于教科书的误记、误植及其他客观明显的错误、教科书的制书及其他有关教科书的技术事项以及教科书的内容是否在教育课程的大纲基准范围内,审查超越上述限度,涉及到教科书的叙述内容的妥当与否时,检定则违反教育基本法10条。”[11]
4、作为社会权的受教育权
《日本国宪法》第26条规定:“①所有国民,按照法律规定,根据其能力均有受教育之权利。②所有国民,按照法律规定,都有使其保护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义务。义务教育无偿。”这里包括教育的机会均等和义务教育两项内容。与此相关,《教育基本法》第3条第1款规定:“所有国民必须均有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受教育的机会,不因人种、信条、性别、社会身份、经济地位或门第在教育上有差别。”教育机会的均等也是《日本国宪法》第13条“幸福追求权”以及第14条“法律下的平等”的规定在国民教育方面的具体体现。国家通过《学校教育法》、《私立学校法》、《社会教育法》等完善教育制度,通过《日本育英会法》建立奖学制度。
有关义务教育的问题,《教育基本法》第4条规定:“①国民有义务让其保护的子女接受九年普通义务教育。②有关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学校的义务教育,不征收学费。”由此看来,义务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受教育者的保护者(包括亲权者和监护人)应尽的义务,其二是国家所应承担的义务。关于保护者“就学义务”的履行步骤、特殊情况下的推迟、免除,《学校教育法》第22条、第23条、第39条有相应的规定。同法第91条还规定了违反就学义务所应承担的惩罚。《学校教育法》第6条但书规定:“国立或公立的小学及中学或以此为准的盲聋学校及护养学校的义务教育不能征收学费。”同法第25条还规定:“对于认为因经济理由就学困难的学龄儿童的保护者,市町村必须给予必要的援助。”此外,《生活保护法》第13条、第32条也对“教育扶助”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作了具体规定。有关义务教育的立法还包括《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有关就学困难的儿童及学生就学奖励国家援助的法律》、《有关义务教育诸学校教科用***书无偿措施的法律》、《关于确保为维持学校教育水平向上的义务教育诸学校教育职员人材的特别措施法》等。国家在义务教育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除了确立合理的教育制度和设施以外,还要兼顾在此过程中如何保护受教育者的权利和如何遵循“教育自由”的原则。[12]
关于上述义务教育无偿规定的法律性质和具体范围,虽然学界存在不同意见,但《日本国宪法》第26条第2款“义务教育无偿”的规定必须理解为是有关国民具体权利的保障,构成国民“幸福追求权”的重要环节,至于“无偿”的范围,理论上存在“无偿范围法定说”、“学费无偿说”以及“一切无偿说”.[13]日本最高法院在“教科书费用国库负担请求事件”(最高法院昭和39年2月26日大法庭判决)判决中采用“学费无偿说”,认为“宪法中义务教育无偿的规定,不能理解为规定除了学费,连教科书、学习用品及其他教育所必需的一切费用也无偿。”“本来……国家有关保护者教科书等费用的负担也尽量考虑并努力减轻是理想的状态,但那是在考虑了国家财***等状况后,作为立法***策问题应该解决的事情,应该说不是宪法前述条款所规定的范围。”这一判决在某种程度上确认了《日本国宪法》第26条第2款、《教育基本法》第4条第2款以及《学校教育法》第6条但书部分有关义务教育无偿规定的具体范围,即义务教育的“无偿”是指“学费无偿”。
参考文献:
[1]有斐阁《新法律学辞典》(第三版)载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两个不同的词条,本文对“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认识以此为据。当然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教育权本身涵盖了受教育权的内容,或受教育权本身包含教育权的内容。前者如永井宪一编:《教育权》(日本国宪法8,三省堂,1977),中村睦男:《教育权》,《社会权的解释》(有斐阁,1983)均涉及受教育权的问题。另外,很多日本宪法学著作在有关社会权的部分涉及“受教育权”,而在有关精神自由的部分涉及“学术自由”的问题。也有观点认为“受教育权”本身既包括“自由权”的侧面,也包括“生存权”的侧面,如佐藤功:《日本国宪法概说》(学阳书房,1987),第247页。
[2]永井宪一:《教育法学的展开和课题》(学阳书房,1984),第46页。
[3]佐藤幸治:《宪法》(有斐阁,1981),第348-349页。
[4]中村睦男:《教育权》,《社会权的解释》(有斐阁,1983),第132-133页。有关“教育自由”与“学术自由”的关系,也可参见种谷春洋:《学术自由》,芦部信喜编《宪法Ⅱ人权(1)》(有斐阁,1978)第3编第3章,第388-393页。
[5]《宪法判例百选Ⅰ》,别册《法学家》No.68(有斐阁,1980),第96-97页。
[6]《宪法判例百选Ⅰ》,别册《法学家》No.68(有斐阁,1980),第98页。
[7]中村睦男:《教育权》,《社会权的解释》(有斐阁,1983),第134页。
[8]奥平康弘:《受教育权》,芦部信喜编《宪法Ⅲ人权(2)》(有斐阁,1981)第7编第2章,第411-425页。有关父母的教育权和教育自由的关系,也可参见今桥盛胜《父母的教育权与教育的自由》,《教育法与法社会学》(三省堂,1983)第三章。
[9]永井宪一编:《教育权》(日本国宪法8,三省堂,1977),第43页。有关“国民的教育权”理论在战后日本的发生、发展及相关内容参阅本书第二章《“国民的教育权”的理论》。
[10]有关该案件的详细分析请见《宪法判例百选Ⅱ》,别册《法学家》No.69(有斐阁,1980),第234-235页。
[11]《宪法判例百选Ⅰ》,别册《法学家》No.68(有斐阁,1980),第102-103页。
与教育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创新发展
早在**年,我***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新时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要体现优良传统??反映时代特点”等等。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实际,进一步深挖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继续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试就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进行阐述。
一、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就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将他们在生产生活和宗教祭祀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固定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一些愚昧的、落后的文化被淘汰出局,相反那些积极的、健康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则被传承下来,对各民族群众起到启迪思想、净化心灵的作用。依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两个层面,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能够继续为我所用的德育教育内容归纳如下:
(一)家庭美德
少数民族以家庭美德为背景所进行的德育教育,涉及恋爱婚姻、勤俭持家、孝敬父母、家庭和睦等多个方面。
1.尊老敬老。尽管在尊老敬老的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各民族始终秉持“善待老者”的认知理念。以捕鱼为生的赫哲人自古就养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惯习。老幼相见时,一定要长幼有序,有礼有节。满族则强调“爱亲敬长”、“孝父母,悌兄长”等。高山族在确定社会地位高下时,不是以财富而是以“年龄的长幼次序”来决定。白族为体现尊老敬老的礼仪,逢年过节便为在世或过世的长者摆“敬老宴”。
2.恋爱婚姻。各民族青年男女为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均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婚恋观。古代蒙古婚俗“只要双方情愿,男女年龄相仿便可婚配??婚前的恋爱比较自由。一赫哲族传统婚姻把劳动好、捕鱼打猎是能手等作为选婿标准,把手艺巧、聪明贤惠等作为选媳标准,把追求纯洁专一、白头偕老、永不分离等作为爱情的基础。生活在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婚恋问题上,同样具有”自由恋爱,忠贞爱情;尊崇女性,男女平等思想。
3.待人待客。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各少数民族在待人待客方面,均表现出热情豪放、诚实开朗的民族性格。赫哲人很早就养成了热情好客、诚恳待人的良好习惯。每逢有客人到访,必热情招待,并以歌助兴。土家人除吃请外,还把”摆手舞“作为待客必跳的民族舞蹈。***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不管客人相识与否,同样会热情相待,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4.生产劳动。尽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劳动知识教育。赫哲族和鄂伦春族男孩长到六七岁时,父亲等长辈便让他们接受捕鱼猎兽知识教育,女孩则在母亲等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接受采集及其他家务知识教育。纳西族凡纺织、耕地、采集等生产、生活知识,同样会传授给自己的子女。其他各民族家长亦以儿歌、谚语等形式,向子女传授相关的劳动知识,故有”辛勤劳动,受人尊重“等生产谚语沿袭下来。
(二)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等的统称。归纳少数民族社会公德的表现形式,有重情尚义、谦和好礼、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邻里团结等内容。
1.扶助弱势群体。在各少数民族群体意识中,都有扶危扶助弱势群体的思想和行为。赫哲族在分配渔猎产品时,都要拿出一部分送给鳏寡孤独或丧失劳动能力者,以体现与人为善、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等思想。独龙人则认为,”有饭不给大家吃,那是最羞耻的事情“”J。蒙古族、朝鲜族、***族、壮族等亦有相应的扶助办法,使那些处于贫困边缘的少数民族群众及时受到救助。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于民族生存的发展需要,各少数民族十分注意保护周边的自然资源,不做有违自然规律的事情,这已成为各族群众公认的行为准则,并沿袭至今。蒙古人早就有“保护牧场,防止草原荒火”思想,要求族人严格遵守。除草原外,他们还注意保护水源,并有“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坐于水中,不在河中洗手,不用金银器汲水”纠等规定。广西少数民族受传统习惯法影响,有保护神林、封山育林等思想,对房屋周围的古树亦不得破坏。壮族群众每年春节过后,都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瑶族群众更有种树还山等环保思想。
3.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很久以前,各少数民族就注重人居环境的美化、绿化和洁净化。***族房前屋后必种植果园,为保持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他们从不把厕所建在大门口或显眼位置。侗族村寨在选址时,多选“前有溪河,后有青山”的地段,周围种植参天古树作为“风水林”,大路小巷铺上石板路,再配上宏伟的鼓楼及别具特色的风雨桥,体现了侗族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4.邻里和睦。由于居地分散、偏远的缘故,各少数民族对邻里之问的团结和睦十分重视。布依族用“一支筷子易折断,十支筷子如铁棒”等谚语来强调邻里团结的重要性,南方少数民族还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互助思想,作为邻里之间相互交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北方各少数民族邻里之间,每每遇到婚丧嫁娶等大事,都会不计报酬,主动热情地帮忙相助。
为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区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陆续颁发了三个纲领性文件,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中,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道德建设提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三大原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三大领域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年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道德建设最终从精神文明建设中***出来。可以说,这三个纲领性文献所确定的教育主题,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搭台,相互印证,互为载体,互设平台,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新时期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与时俱进性。
为突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教育属性,各民族地区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蓝本,以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活动,由于教育内容贴近各族学生实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各族学生及其家长的普遍欢迎。
二、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受民族地区大环境影响,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症结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网络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网络渐次成为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但在传播过程中,网络文化对德育教育中的民族传统文化冲击较大。一是民族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依赖或急功近利思想,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在一些民族院校,民族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或其他内容,有的上网成瘾。有些大学生撰写论文时,也往往上网查资料,然后七拼八凑蒙混过关,个别大学生为***方便甚至抄袭他人论文。极个别大学生因受不健康思想影响,甚至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由于上网的动机和目的不同,自然使民族大学生弱化学习动力,对网络产生过度依赖和急功近利思想,使德育德育效果打了折扣。二是网络文化无孔不入,使民族青少年对德育教育有所削弱。网络世界是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文化共同体,由于西方文化特别是其他不良文化的不时渗透,与民族传统文化争市场、争读者,致使民族传统文化周围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些民族青少年浏览相关网站时,若不有意识地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深邃思辨有所淡化、情操陶冶有所缺乏、精神意义有所削弱”等现象,并出现庸俗化趋势。鉴于网络中民族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功能的严重缺失,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三是网络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三观”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健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受年龄和认知能力限制,一些民族青少年抵御不健康网络文化的自制力不是很强,尤其是***、暴力、、愚昧迷信等不健康内容或其他有害信息混杂其中,如若把持不好,极易把他们引入歧途,并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德育教育内容似有弱化趋势
民族地区开展德育教育的主体和重点是青少年,大学或中小学无疑成了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然而在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中,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德育教育似有弱化的趋势。一是民族中小学关注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民族中小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他们把精力多放在基础课的学习上,认为只要学习好,或者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在此期间,各民族学校虽然也结合各校实际,按照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让教师讲解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等有关的德育知识,但民族中小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一些学生家长也认为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受此影响,德育教育课多处于应付了事状态,个别学校德育课能减则减,或流于形式,或用其他科目来替代。由于个别民族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致使中小学生的德育基础薄弱。二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关注学业和毕业分配,淡化德育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等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他们考入大学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深造或找工作上,相反对德育教育课或睁一眼闭一眼,或放任自流。一些民族大学生甚至对教师讲授德育课非常反感,对民族传统文化则认为是不合潮流的、落后的东西。正因为民族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能力,致使部分大学生世界观扭曲,价值观失衡,人生观错位,南方某大学发生的大学生杀人案,或多或少与民族院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弱化有关。三是民族地区群众认为德育教育可有可无。除民族青少年外,各民族地区围绕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对此活动,一些民族群众认为自己应把时间放在赚钱上,没有精力接受德育教育。一些群众认为自己年岁大了,学不学习无所谓。还有一些群众认为民族社区、民族乡村开展的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教育活动是多此一举。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二十二字”方针,很多内容虽然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只关心能给自己带来多少益处,相反对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很少关心。
(三)德育教育方法简单、知识陈旧
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虽然都开设有德育教育课,也添加了一些与民族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但如下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任课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民族学校往往把水平低、能力差、年龄老化、不能教主科的教师,让他们来教德育课;一些教师不是正规院校大学毕业生,由于既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又没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二是教育内容陈旧。一些教师讲课内容陈旧落后,多是一些粗浅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没有添加新内容,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新内涵,致使学生不愿意听讲。三是教学手段原始简单。他们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照本宣科等传统讲课方式,一般老师前面讲,学生被动听或被动记。由于缺乏双向互动,致使老师和学生都感觉累,久而久之,使他们对德育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
针对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遭遇的困境,笔者认为,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结合民族地区的族情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德育教育中的启迪作用。为此,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化消极为积极或变被动为主动,无疑成为我们的待解之题。一是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专门网站。适应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民族网站,或者辟建相关栏目,系统地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一些民族院校或有条件的民族中小学,可通过网络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通过正面引导,使民族青少年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真正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当民族青少年接受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德育教育后,应借助互联网中的博客、论坛、电子信箱以及BBS等载体形式,引导广大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使学生或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坦诚交流,真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三是拓宽网络活动空间。民族院校应积极推动校园网进公寓、宿舍活动,以方便大学生上网交流;民族中小学应开展校园网进课堂活动,或者运用网络形式对民族中小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针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方法陈旧和知识老化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活化教育内容。采取引领民族青少年到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的形式,让他们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以增强民族青少年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参与经济开发。为优化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各地均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发了特色民族游和风情游项目,应引导民族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导游讲解或互助互动,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三是发挥节庆或文体活动的载体作用。借助民族特有的传统节庆活动,或通过参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像赛龙舟等,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再教育。通过活化教育形式,使大家在和谐互动的民族背景下接受德育教育。
(三)全面提高师资素质
为破解民族院校或民族中小学教师素质低、能力差、结构不合理以及年龄老化等问题,一是把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队伍中来。通过招聘、选调等多种形式,把那些***治素质高,年富力强,熟悉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吸纳到德育教育队伍中来,以全面提高一线任课教师的素质。二是通过进修、培训等形式提高现任教师素质。对原任教师,可采取到上级***门或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等形式,让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以适应民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三是提高任课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德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在职称评定或其他经济、***治待遇上向他们倾斜,以保持德育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确保民族地区德育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月。蒙古族妇女优良历史传统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
[2]谭忠国。湘西少数民族婚恋观及婚恋习俗[J].中北大学学报,2008,(2)。
[3]李资源。中国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6)。
[4]奇格。古代蒙古法制史[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