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写作教学;角色转变

引言

社会文化理论促使人们站在更具创新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语言的习得。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加充满了现代化与人性化的教学色彩,其推崇的多角色转变理念更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逐渐推广开来。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文化理论的深入应用和广泛普及,该理念也逐渐应用到教育事业中。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的方面,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下面笔者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围绕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主体的多角色转变进行展开讨论,目的是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的效用和发生的角色转变。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最初是由苏联心理学者维果茨基提出的,其认为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引导下,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会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二语习得行为的创新化发展。应用在语言学习领域中的社会文化理论,其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主体角色的转变,在更为多元化的角色角度上完成全方位的第二语言教学活动。社会文化理论具备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可以被看作为在多元化语言环境下完成教学行为,同时在文化理念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角色互换,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率[1]。在社会文化理论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分支组成:第一,教学对象。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第二,教学内容。围绕英语知识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展开教育,立足于全面化和综合化的写作视角进行高效化的英语写作教学;第三,教学环境。社会文化理论构建出来的整体环境极具开放性、平等性与和谐性的氛围,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可以说极大地体现了该种教学模式的真实概念,正是由于极具开放化与自由化概念的整体教学环境,使得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展现出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实践性。

二、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特点

第一,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主体为学生。由于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而教学内容也是由教学者层层“下发”给学生。从教学的互动性来看,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单方向的互动。然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的主体是学生,其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行为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沟通程度。而教师被定位为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教学活动的纪律、节奏、覆盖面积等,更多的是教师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写作教学与学习氛围。第二,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更具个性化特点。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主要展现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方式。学生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学习理念,并以该理论下营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为基础,在信息量更大、与外界接触更多并且与教师、与同学互动程度更高的前提下,完成对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学习。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非常丰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学习特点来选择极为个性化的英语写作学习内容,使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更加充满了主动性意味。所以说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环境具备了个性化的特点,也满足了现代化英语写作教学理念的个性化需求[2]。第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工作的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由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是利用文化交流理念和开放性学习平台理念为基础,而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行为。在语言、文化交流形式为基础的开放性平台的背景下,其提供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或者开展多种类型的英语课后辅导活动以及课余时间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在随时随地的状态下完成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多角度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也更是展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第四,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突出了听、说环节。在社会文化理念的带动中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多方面培养。其立足于全方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功能,并更加突出了英语听、说环节,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同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相比,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哑巴”英语教学,利用更为先进和即时性的文化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表达水平。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环节和“英语角”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英语环境中,以此来利用开放性的心理沟通与互动平台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和英语写作学习心得的交流。第五,教学管理被收集到更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体系中。所谓教学管理,是针对教学活动的一项全面管理活动,其是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集合了教务部门、教师和***管理系统等环节而组成的。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教学管理纳入其中,并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融合了规范的教学管理行为,使整体教学工作更为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完善英语写作教学平台,为良好的教学内容提供有效管理。

三、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多角色分析

1.信息收集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尽管建立在开放性极强的社会交流平台基础上,也需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学习信息。所以说,教师在该理念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中扮演了信息收集者的角色。在教师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由于语言信息过于繁杂,信息良莠不齐,那么针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抉择便非常重要。教师便发挥了对信息的有效筛选的角色职能,挑选出对学生有益、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相关学习信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信息分配与信息整合,形成更加适合学生进行学习的信息资料,以此来为后续的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安排者

课堂教学内容是既定的,要想充分展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与规划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应该提前制定和安排,形成非常具体和极具层次感的教学计划。这样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节奏,与开放性环境实现科学融合,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有步骤、有规划地完成系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立足于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从而明确教学行为的直接目标,以此在更具条理性、导向性的环境中完成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信息输出和教学工作[3]。

3.课堂引导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集合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式二者的优秀之处,并加以高效融合,形成了极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系统。那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的创新教学氛围中,会由于信息过于繁多,不仅具备积极的、有益的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料,同时也存在负面的、消极的相关信息。然而学生无法在自主抉择的状态下完成***的英语写作学习活动时,教师便需要发挥写作课堂的引导性作用,作为英语写作课堂的引导者带领学生实施有效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本身作为教学计划的实施者,在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性职能,立足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推动学生更为准确和科学地学习英语写作并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4.教学管理者

建立在开放性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理论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其具备了更为广阔的“头脑空间”自由和学习自主选择性。教师作为更加直观的教学行为管理者,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喜好和英语兴趣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英语写作材料。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过于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管理的难度。因此,教师要良好把握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学思想,正确发挥对英语习作课堂的管理职能,作为课堂的教学管理者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并形成良好的英语写作课堂模式和学习习惯,以此来带动学生在自律的前提下完成学习行为,同时也带动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

5.学生培育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沟通性程度,主张学生在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完成正面的信息获取,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行为。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培育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应该发挥学习培育者的效用,实现自身教学角色的完整发挥,作为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和学习理念的培育者,提高英语写作课堂知识输出与输入的效率。

四、社会文化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多角色转变

1.由知识灌输者转换为学习引导者

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定位与扮演的角色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并积极实现多角色的转变。针对教师角色在传授英语知识的目的来说,教师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定位更为倾向于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行为的引导者,而不是传统教学行为中的英语知识灌输者。为了充分实现我国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的高效性和教学行为的科学性,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重要“领路人”,需要积极锻炼学生***选择英语写作学习导航的能力,引导学生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板块[5]。2.由教材执行者转换为教育研究者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具备更为高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能力,从而由英语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英语教育的研究者,发挥教师的真正存在价值。立足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学生在积极丰富自身学习行为的同时,教师更要实现自我角色和定位的转变。社会文化理念构建出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其赋予了教师更加广阔的教学心得交流窗口,教师可以把握英语写作教学信息的多样性,不断学习、充实自我,积极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英语写作学习方式的见解互动。以此来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材硬性执行者。

3.由教学管理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

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发挥了教学管理环节的积极效用,然而很多情况下会过于重视教学管理的死板规定和强制性。这样就会导致英语写作的教学课堂失去了本真的乐趣和轻松,不利于营造更为欢快和自由的英语写作教学氛围。因此,当下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者角色,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前进性”原则,向学生的学习促进者角色发展。所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要求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行为中利用高效和多元化的文化理念交流与互动的教学行为,将各个学习目标制定得更加人性化和轻松化,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写作的乐趣,促进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理念,体现对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行为的促进职能[6]。

4.由品德培育者转换为情感支持者

教师不仅是向学生传播英语知识的教学者,也承担了学生思想品德、个人行为的管理者。为了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与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实现高度融合,教师也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即由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品德培育者向与学生进行良好交流、实现心灵沟通的情感支持者角色转变。以此来更好地保持师生关系,营造充满爱和关怀的师生相处氛围,为构建科学的英语写作教学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站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背景下,提出满足学生对英语写作学习需求的新兴英语多角色教学模式,即在多角色转变的环境中完成高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其利用现代英语课堂的全新理念完成更高效的学习计划并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本文指出在社会文化理论引导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中,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传统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的定位更加侧重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和开发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多角色转变,以期弘扬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走上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哲,张跃.大数据方法与外语教学创新研究———以“2015年百万同题英文写作研究”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5):3—8.

[2]王娜,杨永林.“三级评议模式”在创新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来自“体验英语写作”团队的报告[J].外语教学,2016(6):36—40.

[3]叶洪.批判教学法视野中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以中南大学2010级英语专业写作教改为例[J].外语学刊,2014(4):118—122.

[4]邵春燕.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多角色参与模式[J].外语界,2016(2).

[5]于书林.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社会文化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差异与融合[J].现代外语,2013(1).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2

(一)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二)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四)指导内容重复化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入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 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3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文艺评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艺评论与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总体态势还不相适应、不相协调,文艺评论对文艺领域的新特点、新动向缺乏及时的关注和有效的引导;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还不够强,富有真知灼见的文艺评论作品还不够多;恶意炒作、有偿吹捧和低俗渲染等不良评论现象还时有出现,以及文艺评论阵地亟待拓展,文艺评论队伍后继不足、人才匮乏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文艺评论对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文艺现象做出价值判断,是引导群众文艺鉴赏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文艺创作繁荣的重要力量,是***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只有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不断为优秀作品的诞生鸣锣开道,为优秀人才的涌现呐喊助威,才能更好地推动文艺蓬勃发展。只有进一步发挥文艺评论平等交流、自由讨论的独特优势,帮助人民群众在数量众多的文艺作品中认识优劣、区分高下、甄别美丑,才能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 影响 受众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追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形势,文艺要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神圣职责,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贡献,就必须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在辨析思想、激浊扬清、去伪存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切实提高文艺评论的水平。

第一、牢牢把握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时代的发展趋势,引领文艺的发展进步,是文艺评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 学习 ***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方法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 唯物主义认识历史、观察社会、分析问题、评价作品,在历史的演变和实践的发展中努力把握其内在 规律 ,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实现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崇高的学术追求的有机统一。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的各项文艺方针***策,自觉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在文艺评论活动中,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坚持重在建设、正面引导为主,在文艺创作上提倡不同风格、样式、流派的自由发展,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努力形成既坚持原则、又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繁荣文艺的共同事业中来。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把握好文艺评论的导向,探索和完善运用文艺评论手段调节导向的机制,妥善处理文艺评论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区分 ***治 问题、学术问题与艺术问题的界限,属于学术和艺术性的问题,要切合实际地开展科学健康说理的文艺评论,对事关***治方向、***治原则的错误观点,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和批驳。

第二、进一步完善具有 中国 特色和 时代 特征的文艺评判标准。文艺评判标准是文艺评论中的一个关键 问题 。当前,要继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 研究 ,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运用到文艺评论实践中,加强文学、 艺术 学学科和教材建设。要把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确立文艺评判标准的基本要求,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文艺评论活动,着力推出准确鲜明、见解深刻、有说服力的评论文章,生动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要从当代文艺实践出发,结合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习惯,认真研究国际通行的文艺规则,建立和完善既具有优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艺评判标准,以增强我国文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 影响 力,维护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切实保障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

第三、文艺评论要始终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人民群众是文艺欣赏的主体,也是文艺评论接受的主体。这些年我们大力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不仅仅是对作家艺术家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文艺评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应当双脚站在土地上,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走到文艺创作者中间去,积极主动地融入当代群众和作家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在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中实现文艺评论的大众化、通俗化。要不断研究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特点新趋向,密切追踪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新 规律 ,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吸收和补充营养,听取人民群众对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使我们的评论作品接受群众的检验。各级各类媒体要为广大基层群众开展文艺评论提供园地,多发表来自基层的评论作品,多刊登短小精悍、简洁明快的评论文章,多使用来自普通群众的质朴生动、率真中肯的评论语言。各类文艺评论组织要改进方式 方法 ,扎实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 丰富的影评、剧评、书评、乐评等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鉴赏和评论水平。

第四、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创造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创新是文艺评论的生命之魂、魅力之本、动力之源。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放眼世界文化 发展 潮流,认真研究文艺创作的新动态、文艺活动的新变化,对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质始终保持深刻独到的理解把握,从广阔的创作实践中选取评论题材,从丰富的文艺现象中提炼真知灼见,用逻辑的魅力和理论的说服力打造时代的评论精品。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广泛吸收借鉴社会 科学 和 自然 科学的优长,改进研究方法,提高评论水平,努力创造出能够充分表达时代审美特征的概念与范畴,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评论文体和语言,创造出体现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评论风格,使我们的评论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流畅,让群众爱读、爱听、爱看。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4

一、总体目标

牢牢把握“推进绿色跨越、实现全面小康”发展主题,认真学习《激情奔涌,鞭打“慢牛”》一文,对我县的“激情文化”展开大讨论,深入查找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在学习讨论中获得进步,努力把激情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注入更加持久的动力。

二、活动对象

这次主题竞赛活动对象为局属各科室,全体干部职工。

三、活动内容

1.积极动员,营造讨论氛围。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讨论内容,召开学习动员会,营造良好的学习讨论氛围。

2.创新方式,丰富讨论载体。动员会召开之际就要组织全局人员集体学习《激情奔涌,鞭打“慢牛”》一文,会后利用业余时间组成小组开展讨论,各小组之间要加强互动,讨论成果要及时共享,对于优秀的成果要组织全局人员学习。要创新讨论方式,从讨论到得出结果然后就结果再讨论再得出结果,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使本次讨论活动不断深化。

3.立足跨越,成果落实到位。要把此次主题活动与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起来,深化激情文化建设,增添绿色跨越精神动力,将讨论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激情文化大讨论”主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田海平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各分管领导担任,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夏超同志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开展。

2.深化认识,主动实践。此项活动对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办事效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全局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迅速行动起来,切实把本次主题活动抓紧抓好。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5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的习作,鉴于学生科研经验、科研能力、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为毕业论文主导者的指导教师如何实现“师傅领进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指导环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论文类型和论文写作不同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中迫切需要关注并且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的改革。 

尽管毕业论文指导开始出现“指导提前化,指导多元化,专业交叉化,交流平台化”(李立新,田广增)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毕业论文指导而言,总体上存在以下明显现象:从指导时间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短期指导;从指导方向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同化指导;从指导策略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整体指导;从指导方法的来源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仿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从指导结果来看,现行指导结果存在不透明的、无所谓现象。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人才培养背景下,作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迫切需要突破传统的“集中课堂式指导“,采取科学、合理和灵活的原则,通过多元化、动态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改革,全面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本文将以财经类高等本科院校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为例,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进行探索。 

2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基本思路 

2.1 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 

无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何改革,首先需要解决是指导老师以什么样的角色进行论文指导的问题。对于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来说,如果指导教师纯粹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尽管牵涉论文选题-选题确定-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答辩成绩评定-论文存档等诸多环节,但是由于目标相对单一,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指导老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是亲自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的老师都会发现,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需要指导老师以多重身份介入。本科毕业指导学生名单确认后,从选题到最终的论文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将会遇到所指导的学生外出找工作、参加考研或者准备出国、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面试等多方面的状况,导致纯粹的毕业论文指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和毕业生的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变得不再***,而是密切联系,如果哪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指导老师一意孤行,仅仅关注毕业论文,对所指导的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就业、升学或者感情方面的压力视而不见,不仅容易引发毕业生的抵触情绪进而出现不合作行为,而且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能否认识到其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角色定位。 

本文认为,在本科论文指导过程中,论文指导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论文写作活动的支架作用当好引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实习过程、找工作或者升学过程中的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入毕业生的内心世界,理解毕业生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从而说服毕业生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简而言之,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改革中,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从局部静态指导向全局动态指导转变,从纯粹的论文指导老师向毕业生的引导者、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转变。 

2.2 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6

【关键词】 左翼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译介;历史贡献

1929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成立。这标志着由中国***领导,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左翼文化运动正式开始。左翼文化运动期间,中国***领导左翼文化团体和文化人士掀起了新的马克思主义译介热潮。

一、左翼文化运动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的领导

左翼文化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翻译者多以个人研究的形式从事译介工作,缺乏相应的组织和***治保障。1930年3月2日,中共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文化团体――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此后,左翼文化团体纷纷建立,它们接受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内部设立***团机构,使***的组织行为发展到了各文化领域,而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拥有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左联成立后即设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号召左翼学者以认真、严肃的态度翻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且组织翻译人员进行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的讨论研究。193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成立。作为负责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的文化团体,社联在中共领导下成立编辑出版委会,并组织吴亮平、李一氓、艾思奇等人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社联还创办了《研究》、《新思潮》等刊物,使马克思主义译者得到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此外,社联还以大中学校为依托组织了书报评论、学术讲坛等活动,介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译作、交流马克思主义翻译方法。[1]

1929年,中共在国统区的出版机构遭到大肆破坏。面对的文化压制,左翼文化工作者在中共领导下建立了一批发行进步刊物的出版机构,知华兴书局、江南书店、生活书店、新知书店等,这些机构委托或直接组织译者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工作。左翼文化团体和进步出版机构在***的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进行了相对系统、规范地组织和管理,保障了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持续、正规地发展。

二、左翼文化运动掀起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高潮

左翼文化运动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而这也是左翼文化运动最杰出的历史功绩。运动期间诞生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类译作,但作为一场影响重大的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的贡献则是最直接、最显著的。

左翼文化运动开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时期,左联成立之初即规定了宣传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运动纲领。[2]1930年,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月刊》相继刊登了左联领导人冯雪峰翻译的《艺术形成之社会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论出版自由与检阅》等文章。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工作。他不仅亲自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原著,而且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翻译方法、推动相关译作出版。1931年初,左翼文化运动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也投入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的翻译工作中。他运用自身的俄文优势,参照苏联已有的材料编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的组织和***的文学》等文章。1936年,瞿秋白和鲁迅的部分译作被编成《海上述集》出版,成为当时中国最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论文集。

此外,冯乃超、张仲实、郭沫若、林柏修、苏汉、等左翼文化人士也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包括《艺术与***》、《普利汉诺夫论》、《新艺术论》等。[3]其中,冯雪峰、郭沫若、冯乃超等不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左翼文化运动之前,学者主要翻译的是苏联、日本等国学者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献资料。左翼文化运动开展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的译介逐渐得到重视。从单纯翻译作品到强调翻译中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从学术化到相对通俗化的翻译,这些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翻译水平的整体进步,也说明左翼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工作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左翼文化运动提高了马克思主义译作的数量和质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国内出版和流通的马克思主义译作达到了六十余本。[4]左翼文化运动期间,在中共的领导和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左翼学者加入马克思主义翻译队伍,催生了一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精品译作,这些译作中有的是对原著的首次翻译,有的则是国内出现的首个全译本。除了这些创新之外,众多译者还对之前翻译过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做了更深入地研究。

1929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翻译的、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专门性著作――《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由新生命书局出版。作为国内首个全译本,杨贤江这一译作列入了“社会科学名著译丛”。1930年11月,吴亮平翻译完成近30万字《反杜林论》。《反社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性的巨著,也是一部专业的哲学著作。该书由江南书店出版,成为了中国首个《反杜林论》全译本,并于1931年和1939年间进行多次翻印和再版,引来了广泛的影响和关注。在其哲学著作《矛盾论》中就曾引用这本书第一编第十二节《辩证法。量与质》的原文。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国内首个《资本论》全译本问世。这部译作翻译了《资本论》各卷、马克思和恩格斯25封相关通信以及3篇论文。上述作品均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在中国的首部全译本,不仅开创历史之先河,而且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翻译水平。

除了在译介内容方面有所创新和深化外,马克思主义翻译工作者还在翻译数量和种类方面做了扩展。二十世纪后期到三十年代中期,仅左翼文化运动中心城市――上海就出版、发行了五十多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向省吾翻译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吴凉的《***幼稚病》、郭沫若的《***治经济学批判》、陈文瑞的《社会民主在民主***中的两种策略》等都是左翼文化运动时期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精品译作。[5]

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领导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面对严格的文化封锁,大批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中共和左翼文化团体的领导下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持续、有序、规范发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翻译史乃至近现代翻译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徐素华.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83-109.

[2] 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版)[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91-292.

[3] 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24-229.

[4] 陶柏康,谭力.中国***和左翼文化运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6-117.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7

一、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

1.外在原因:社会多元变化和复杂的媒介格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困惑、矛盾和压力交织重叠,社会心理出现震荡和失调。同时全球格局复杂多变,正处于发展变革调整时期,***治经济形式复杂多变,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也愈加频繁,尤其是西方对我国加紧了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敌对势力和媒体对我国进行恶意报道的攻击,严重损害了我国对外形象和国家利益。同时,随着人们的信息获取量越来越大,思想活动越来越***,使得我国在满足人们信息多样化需求并用主流舆论来引导社会思潮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其自身优势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在媒体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这对传统媒体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两者在相互竞争中加速融合,形成了跨媒介合作。与此同时,由于媒体的双重属性,在经济的推动下和***策的倾斜下,越来越多的行业渗入传媒业,形成跨产业融合,导致复杂的媒介格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复杂的媒介格局造成了多种舆论场的并行存在,这些舆论场常常存在一定的隔阂,有的时候甚至存在尖锐的对峙。

2.根本原因:不同利益人群思想之间的博弈。网络舆论场之所以产生舆论冲突和舆论博弈,是因为舆论场中不同声音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阶层,毕竟任何舆论主体都是无法摆脱利益原则的。在网络舆论场中,有代表***府的***府舆论,有代表主流媒体的媒体舆论,有代表西方势力的舆论,还有网民自发的舆论,多种不同利益阶层都在发声。造成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的原因,除了利益诉求外,还取决于网民由于自身因素造成对同一事件持不同见解,从而会出现舆论差别,众意的纷然杂陈,直接表现为不同思想感情的人的行为、动机与追求,而实际是现时代多种经济因素和精神传统汇合成的社会意识的综合体。

二、网络舆论场引导偏差的原因

1.***府禁语:信息不公开,网民因言获罪而带来情绪对立

自媒体舆情事件广泛、多样,各类理性与非理性的情绪在自媒体舆论场中发酵,舆论生成多元化,舆论倾向复杂化。我国早期网络舆论引导重视维稳,曾采用删帖、删号、禁言等方式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然而以“禁、堵”为主的方式不仅无法实现网络舆论一律,反而易激起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弹,将导致工作陷入被动,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

同时,网民因在自媒体发表负面言论遭跨省追捕、因言获罪等也引发各方争议。因言获罪本身会成为自媒体舆论场的引爆点,不合理的因言获罪更易在情绪的集结中带来网民情绪的抵触和官民情绪的对立,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初衷背道而驰,导致***府公信力下降。

2.媒体失语:议程设置不当带来***与隔阂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了自2007年至2014年底的舆情热点,通过对八年中160个舆情热点的评估可以看出,“2009年,湖北邓玉娇案、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70码事件等一系列负面舆情事件,使得该年网络舆论对***府的认同度最低,而网民和意见领袖舆论场内部各自的共识度较高[1]。”批判质疑的声音如此一致,不难看出,2009年社会舆论场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相互脱节、相互冲突现象严重。”

两个舆论场的自说自话实际意味着自媒体舆论场对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的蚕食与瓦解,传统主流媒体对于自媒体舆论场话题的视而不见与失语将加速社会舆论的***,逐步消解自身话语权和引导力。

3.媒体错语:错误信息传播导致公信力与引导力下降

在鱼龙混杂的自媒体信息海洋中,对无法核实的信息,网民期待主流媒体的核实、澄清、纠错与校正,对主流媒体的专业性、理性具有高期望值。主流媒体错误信息传播无疑会导致自身公信力下降,消解话语权威和引导力。

突发事件报道是主流媒体展现专业能力、澄清谣言、塑造话语权、打造公信力的关键时刻。2014年云南昭通市鲁甸地区发生地震,在地震报道中两大主流媒体对于救灾官兵是否使用浑水煮面说法不一,致公信力受损。又如2014年底亚航客机失联报道中,两大主流媒体***微博对于客机失联事件描述不一,致使网民对媒体专业能力产生质疑,导致媒体公信力和引导力下降。

三、网络舆论场引导与治理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形成博弈的原因及舆论场引导偏差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网络舆论场进行治理。

1.遵照舆论场运动规律进行网络舆论引导

舆论场作为舆论形成的温室,加剧了舆论圈的扩散和融汇,使人们的情绪由积郁走向激荡,迅速形成巨大的意志合力。舆论场一旦构成,一场大规模的舆论举动就难以避免,因此要想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或者避免大规模的舆论举动,就应该在舆论场形成之前进行引导。在网络舆论圈状态时,意见的求同和交锋就已经展开,相同意见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出现了意见一致且活跃积极的舆论人。因此应重视舆论圈的初始信息,及时把握舆论中心动态,掐断舆论“燃点”。

此外,在网络舆论场中表达意见的网民仅占全部网民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绝大部分网民在面对社会事件是不发表意见的,他们成为舆论场中的“暗流”,只采用“围观”的方式观看舆论场中各种力量的博弈。但是不发表言论并不代表没有意见倾向性,隐性舆论和显性舆论在一定时期是交互转化的。因此,在进行舆论场治理时,不应只重视显性舆论,更应该重视潜在的隐性舆论。

2.网络舆论主体协同互动形成正面舆论

网络舆论的产生很大一部分都与***府形象或信用挂钩,***府应当避免舆论引导中出现“塔西佗效应”;媒体在舆论引导中应该注重现实议程设置功能,主动掌握话语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网络舆论场博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舆论或产生的谣言及时澄清引导,保障传播的有效性,从而推进舆论的有序化演进;网民则应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以及常识判断,理性对待社会热点事件,不要被舆论所绑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个人思想***性,避免陷入“沉默的螺旋”或情绪化的宣泄中,同时注重和发挥网络舆论领袖在重大舆论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话语权。

在舆论引导中,应当形成以***府舆论为基准,媒体舆论为抓手,网民舆论为着眼点的协同促进机制,在网络舆论中应当共同作用,让***府所代表的主流舆论在博弈中占据主流,促进正面舆论形成,使舆论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演进。

3.意识形态博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互联网的使用和发展,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状态,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他们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和话语霸权,使得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形式大肆宣扬和渗透西方价值观,输入意识形态信息,在出现社会问题或社会突发事件的时候,这些舆论以有组织、有阵地、有诉求等方式充斥在网络舆论场中,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隐蔽性,这就无形增加了主流舆论博弈获胜的难度。

张维为在走访100余个国家后,在他的《中国三部曲》中指出,“西方民主模式在发展中国家鲜有成功的例子,中国的***治改革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如果西方真心诚意要在发展中国家推动民主,就应该认真总结自己民主发展的历史,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民主化的顺序。这个顺序如果搞错了,一个社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2]。”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思想体系是最先进的,但它的历史仍旧很短。与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成熟程度及其拥有充分的传播工具相比,与这种旧意识形态具有的某种传统优势相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需要一个继续加强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在面对网络舆论场中意识形态博弈的问题,应当重构公众价值观体系,这并不意味着***府采用强制手段遏制网民发声,限制多元化价值观和多元化舆论的产生,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既能体现***府包容多元化舆论的存在,又能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网络舆论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4.建立建全网络舆论引导法律保障机制

在加强对包括《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用户帐号名称管理规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在内的现有网络监管立法的***工作,强化这些立法对网络运营商监管责任的规定,增强网络运营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并支持利用网络表达或传播内容健康向上思想、言论的组织或个人[3];积极探索调动发挥评论引导人员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制定考核细则;积极加强对于在网络上传播的一切个人作品的审查力度;共守“七条底线”,立法严惩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切实达到利用法律手段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以柴静视频事件为例,柴静视频根本上不是视频本身问题,而是由视频所反映出来的舆论场喧嚣与躁动问题。这种舆论场的喧哗,反映出我国主流媒体对重大舆情事件估计不足,对舆论流疏导、截留、弱化、对冲不够。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于***府之外的网上舆论产品或作品,我国的管控制度尚处于缺失状态。柴静视频,不是我国传统说法上的“***和人民喉舌”的媒体产品,其仅代表了个人观点或者是她服务的某组织观点。然而,这种作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传播。这类现象,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四、结 语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并明确要求“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我国具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征的网络舆论场,我们应牢牢把握“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这一工作要求,坚持“依法监管、积极引导”这一基本原则,以“扶正祛邪,兴利除害”为己任,积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大力推进网络舆论队伍建设,解决“正确的不发声”问题,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把握好引导网络舆论场的时、度、效,抢占舆论时机的制高点、舆论道义的制高点和舆论表达的制高点,使我国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参考文献:

[1] 祝华新.网上舆论形势发生积极深刻变化 “两个舆论场”趋于交集[EB/OL]..2014-12-25.

[2] 张维为.中国触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治理论课”和中学***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所以,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材的改革就成了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和内容。2005年1月,中共中央***治局***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确定了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新格局,即:在高校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并决定举全国之力编写一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材,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力争于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统一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根据***要求,又对思想***治理论教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和补充,及时把十七大相关精神加入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扞卫它。

    大学生对思想***治理论课程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让大学生对思想***治理论课程有“自知之明”,即使大学生在认知思想***治理论课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此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自觉意识到思想***治理论课教学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

    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有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治学习,积极向***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治活动和***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在世界多元文化互相冲突和激荡中,在多重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碰撞与交融下,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及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继承者和扞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思想***治理论课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治理论意识。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对思想***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核心。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9

一、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国家理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冲破了第二国际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即将马克思主义还原为经济决定论,形成了***自主的优良传统,它还在没有否定暴力***的前提下,开辟了一条以文化和意识形态为特征的“阵地战”,这一新型的社会***和变革道路,同时也以新的内容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发展,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顽强生命力和普遍的适用性。     

(一)冲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形成了***自主的优良传统

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强调实践哲学,反对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庸俗化,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开创了***自主的优良传统。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解和争议就层出不穷。20世纪20-30年代,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不良倾向盛行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中。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庸俗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将***的成功完全归因于经济因素,这一做法不仅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对遵循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国家的***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而不是封闭的僵化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葛兰西没有盲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单纯地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身,对第二国际那些所谓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进行了深刻批判,根据意大利的具体实际和文化传统,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实践哲学。陈学明教授指出,“实践哲学以历史的方法考察以往的一切,同样也考察自己,决不把自己当作不可改变的教条……它并不是空谈真理的经院哲学,不是某些狭义阶层(例如整个知识界)的常识,它是同实际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的哲学,是能够在群众中普及的哲学。”葛兰西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在不否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辩证法,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葛兰西作为***治活动家,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主观能动性的方面,给予实践范畴以应有的地位,在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等问题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对人主体性的强调,以及葛兰西的人本主义的理念,促进西方马克思主义从人本主义的视角来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

 (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俄国十月***取得伟大胜利,但与俄国的命运不同,欧洲爆发的大规模***却以失败告终,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纷纷陷入低潮。暴力***能够在东方的俄国取得胜利,而在西方却以失败告终?这一问题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面临的问题。葛兰西注意到:在西方,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市民社会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国家的思想文化职能逐渐增强;在东方,市民社会还处于原始状态,国家即是一切,市民社会尚未发展到能够发挥自身作用的程度。葛兰西主张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依靠无产阶级有机的知识分子,采取“阵地战”的***策略,进行文化变革或意识形态变革,摧毁资产阶级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控制,最终获得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以文化变革和意识形态变革为特征的新型***形式,并没有否定暴力***的作用,而是说明了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和具体实际采取不同的***道路。因此,葛兰西的这一崭新的***道路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补充,更是一种创新。甚至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深受葛兰西的影响,开始重视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葛兰西的***理论获得了发展。

葛兰西对新型***道路的探索:一方面,表明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多样化的统治方式,即不仅包括***治统治,还包括更加隐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控制,而且后者更加有效,因此夺取文化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说明了要时刻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来采取不同的***道路,打破了教条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的束缚,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向前发展。

 (三)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葛兰西的“完整的”国家学说、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都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崭新内容,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葛兰西提出了“完整的”国家观,他认为国家是***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有机统一整体,并突出强调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功能。葛兰西强调,在本质上,不能仅仅将国家理解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也是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这拓宽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内涵和外延。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属于经济基础范畴,而在葛兰西那里,市民社会成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我们目前可以确定两个上层建筑‘阶层’:一个可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是‘***治社会’或‘国家’。”葛兰西承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更加突出了作为上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的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葛兰西的市民

社会理论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的补充和创新,同时它有助于人们以不同的视角来考察发达工业国家的社会结构变化。葛兰西将“完整的”国家学说作为文化领导权理论的逻辑起点。虽然“领导权”概念并非葛兰西所首创,但葛兰西不仅赋予其全新的内容,也拓宽了领导权的适用范围。在列宁那里,领导权主要侧重于***治领导权,而与列宁不同,葛兰西强调要在获得***治领导权之前就要夺取文化领导权,并且在夺取***权之后依然要巩固和维持文化领导权。也就是说,掌握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是获得***治领导权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获得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保持好巩固***的执***合法性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葛兰西还拓宽了领导权的适用范围,即从阶级内部拓展到阶级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由无产阶级运动的一种策略提升为运动的一般性原则。与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将领导权限定在阶级内部,即无产阶级******对工人阶级和广大无产者的领导不同,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的获得不仅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也要争取其他利益集团的支持。甚至葛兰西认为文化领导权具有不确定性,它的适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资产阶级在内的阶级联盟之中。

同时,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葛兰西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新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意识形态具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种,作为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时使用了这一概念,它具有两种基本的含义:错误的意识和空想或幻想。第二种,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是中立性的,包括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第三种,作为掩盖物质利益和真实动机的思想观念。它具有为一定阶级的***治合法性辩护的功能。但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多的时候是采取否定的态度,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并对其进行深刻的批判。与马克思对待意识形态的态度不同,

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的态度是肯定的和积极的。在葛兰西那里,意识形态并不是作为意识形态家们主观的、脱离现实的、抽象的概念集合,而是被处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位置,被用于人们理解他们所在世界的方式,被更多地视为一个斗争的场所。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机械的,也不是马克思所说的“虚假的意识”或错误的意识,它是一种人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在葛兰西那里,意识形态能够在社会中发挥“社会水泥”的作用,整合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葛兰西始终强调在无产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权之前就要先夺取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葛兰西没有盲目遵从马克思对“虚假的意识”的否定批判,而是对意识形态进行了系统分析,肯定了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不仅深化了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对后人研究意识形态问题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二、开启和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他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同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也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拉克劳、墨菲的“话语领导权”理论,以及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一)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

1976年,托尼·本内特在《大众文化与“转向葛兰西”》一文中,提出了“葛兰西转向”这一概念,并对“葛兰西转向”对文化研究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一是反文化的阶级本质主义,这使文化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认识与理解;二是深化了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三是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历史性;四是将差异和矛盾看作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存在的基本方式。“葛兰西转向”最先是伯明翰当代文化中心为摆脱自身的理论困境和范式危机而寻找到的一条出路。英国文化主义研究的兴起主要是由于英国社会危机、马克思主义危机、知识分子自身危机。二战之后,英国开始进行全面调整,福利国家出现,但却引发了一些混乱和失衡,由于美国大众文化的入侵导致英国本土文化受动冲击,而利维斯主义的传统却不能解释这一现象。而且,由于福利国家的发展,工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工人阶级的***意识逐渐消退,进而英国工人运动也停滞不前,社会主义***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当时英国面临着葛兰西所提出的问题:“既然向来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财富的创造者和自私的消费者,为什么社会主义尚未实现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英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新左派开始寻求新的理论,他们将文化和***治结合起来,试***超越利维斯主义来对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反思。英国文化主义希望从葛兰西的理论中吸取养分,因此英国的文化研究试***通过“转向葛兰西”来摆脱英国文化主义的理论困境,找到新的理论出路。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带有结构主义特色的意识形态思想,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理论。阿尔都塞自称,“据我所知,我现在走的路以前只有葛兰西一个人有所涉足。他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观念,认为国家不能被归为(镇压性)国家机器,按他的说法,还应包括若干由  ‘市民社会’产生的机构,如教会、学校、工会等等。”可见,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在国家结构方面,阿尔都塞认为国家是由(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两部分组成的,这与葛兰西的“完整的”国家,即“国家二***治社会+市民社会”是一致的。在国家职能方面,阿尔都塞认为国家不仅运用暴力,同时也发挥着意识形态功能,“‘镇压性’国家机器大量并首要地运用镇压,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大量并首要地运用意识形态发挥功能”。葛兰西强调国家是“披上了强制的甲胃的领导权”,具有暴力镇压职能和意识形态职能。显然,阿尔都塞对国家职能的论述也受到葛兰西“完整的”国家学说的影响。总之,不论是国家结构还是国家职能,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都来源于葛兰西的“完整的”国家学说。

 (三)拉克劳、墨菲的“新领导权”理论

拉克劳和墨菲是后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提出的“新领导权”理论受到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影响,因此又称为“新葛兰西主义”。拉克劳和墨菲是在话语理论的基础上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重新解读,而形成的一种“新领导权”理论,也可以称为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和墨菲在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础上,对“新领导权”的概念、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条件、领导权的主体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阐释,扩展和创新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拉克劳和墨菲认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虽然十分强调文化领域的领导权,但并没有完全摆脱经济决定论与阶级论这种本质主义的色彩,所以他们将领导权概念建立在话语理论的基础之上。他们认为世界是由话语构成的,话语还链接着实践活动,社会也是由话语所构建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提出话语领导权,并将其作为后马克主义的激进民主策略理论的主题。

根据拉克劳和墨菲的话语理论,他们认为领导权是一种接合实践。他们认为,“领导权出现的一般领域是连接实践的领域,即‘要素’具体化为‘因素’的地方。”拉克劳和墨菲认为,领导权的形成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的开放性与不完整性,即“社会的不可能性”;二是存在对抗力量。社会的开放性是领导权实践的前提,同时“正是每一个对抗的这种多义性特征使它的意义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领导权连接才能完成”。拉克劳和墨菲所提出的领导权的形成条件可以在葛兰西那里找到源头,因为葛兰西也认为领导权的获得是一个在社会矛盾、斗争和对立中不断寻求“运动中的平衡”的过程,而并不是预先设定的。对于领导权的主体,拉克劳、墨菲摆脱了阶级的观念,他们认为在话语领域,对话语的认同形成身份。在葛兰西那里,领导权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机的知识分子,而这一主体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并且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拉克劳和墨菲认为领导权的主体并不必然是阶级主体,他们强调在话语连接的领导权实践中主体身份才得以构建,对话语的认同形成身份认同。但是主体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话语连接的变化而改变。总之,拉克劳和墨菲的“新领导权”理论受惠于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与超越了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

 (四)萨义德的“东方学”

后殖民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具有很强***治倾向的社会思潮,它主要关注的是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对抗的关系。后殖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文化霸权,并在萨义德的“东方学”中表现最为突出。而萨义德“东方学”的形成离不开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萨义德的“东方学”是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一种延伸,是其权力逻辑在东西方文化、知识、话语与表达等方面关系上一个新方向上的拓展。萨义德强调“要理解工业化西方的文化生活,霸权这一概念是必不可少的。正是霸权,或者说文化霸权,赋予东方学以我一直在谈论的那种持久的耐力和力量”。而且,萨义德扩大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的适用范围,即从表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领导权关系扩大到不同国家之间、东西方之间的文化霸权的关系上。萨义德借助福柯的知识(话语)/权力理论,对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进行了改造和扩展,建构后殖民主义体系中的“文化霸权”。萨义德的“东方学”主要指的就是西方对东方的霸权和控制,并主要通过东西方的文化和文明的冲突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文化霸权,但他并不赞同东西方文化的对立,而是主张两者的多元共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包容。

三、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20世纪7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种思想流派,叫做欧洲共产主义,它主要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和社会主义模式。欧洲共产主义者将葛兰西看作是欧洲共产主义的思想先驱。葛兰西非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直接推动了欧洲共产主义这一思想流派的形成,而且葛兰西对西欧***道路的探索,也直接影响着欧洲共产主义的***策略。葛兰西在对东西方社会结构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完善,无产阶级要取得***的胜利只采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权是不够的,还要在夺取国家***权之前首先获得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因此,在西方不能像俄国那样采取暴力***的方式,而是应该采取“分子式入侵”的“阵地战”。葛兰西的这一***观对欧洲共产主义主张通过议会民主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产生直接影响。欧洲共产主义否定暴力***的普遍性,认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国家,各国应该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走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具有民主传统的国家可以通过议会选举和群众运动等民主方式走向社会主义。西共卡里略就曾指出:“在一个根据宪法走以民主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民主制度中,暴力不仅不是合理的,而且正如全部实践所表明的那样,也不是现实的道路。”因此必须放弃“武装起义夺取***权的原则”。此外,葛兰西的工人自治思想、群众性******的观念、广泛的联盟思想等都对欧洲共产主义***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总之,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是欧洲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四、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重要参考和分析工具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反映了20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失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推翻资产阶级***权,进而建立无产阶级***权。同时,葛兰西指出,无产阶级不仅在夺取***治领导权之前就要夺取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而且在夺取***治领导权建立无产阶级***权之后,依然要继续保持和巩固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因此,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也同样契合了无产阶级***胜利后***权的保持与巩固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当今时代己经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权的国家,尤其是对于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葛兰西就指出:“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一个集团统治着它往往会‘清除’或者甚至以武力来制服的敌对集团,他领导着同类的和结盟的集团。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就是赢得***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地掌握了***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我们看到,无论是社会主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时期,文化领导权始终是无产阶级******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期,仍然面临着文化领导权的建设和巩固问题,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和重要参考,并且葛兰西思想中的基本精神,也对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葛兰西对文化领导权的存在和重要性的阐述启示我们要将文化领导权建设问题提高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时刻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控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因为,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得到持续的巩固,那么无产阶级***权的合法性就会被削弱、无产阶级***权的巩固就会受到威肋、,***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列宁曾经指出,“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矿石,炼成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的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不同的“声音”和“思想观念”相互激荡。目前,我国面临着带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西方文化渗透和“颜色***”的威肋、,多元文化碰撞的危险,以及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化和差异性不断增加的危险,因此,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获得和巩固仍然是一场硬仗,我们必须加以重视。保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控我国公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无产阶级***权稳固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掌控文化领导权提高到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增强广大群众对主流意识的自觉“同意”和“认同”,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有效性

葛兰西指出,国家具有镇压职能和意识形态职能,但他更加重视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职能。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现代国家统治方式逐渐由“统治”向“治理”转变,从主要依靠暴力机关的镇压转变为主要依靠民主方式获得广大人民对主流意识的自愿地、积极地“同意”和“认可”。葛兰西将“同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甘情愿地“同意”,一种是选举创造出来的“同意”。葛兰西重视的是人民群众自愿地“同意”,因为只有这种具有持续性的“同意”才能为无产阶级的***权合法性提供更深层次的道德支撑。而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同意”和“认同”就要重视无产阶级******社会心理基础的构建。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个虚无缥缈、脱离实际的领域,而是真实的存在于人们生活之中的,所以要将马克思主义置于大众生活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同时,我们***要始终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确立和巩固其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增强广大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认同、接受和践行,并最终达到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有效性的目的。

 (三)加强有机知识分子的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保持***的先进性

自动化导论论文篇10

一、思想***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

1.两者的内容有重叠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形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两者的指导思想相同。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同时也尊重当代学生的人格,正确看待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而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

3.两者的目的一致。思想***治理论课作为系统地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战场,在思想***治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和***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潜移默化,它如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向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不自觉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治理论课教学

1.组织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参加社团活动,增强思想***治意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生社团以其组织的自发性、活动的自主性和符合青年学生重个性张扬、求个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高职院校思想***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广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向***组织靠拢的思想实际,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社团与大学生的思想***治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治理论课的教师则应该亲临指导理论学习社团活动,经常与学生一起座谈、讨论、畅谈学习心得。

2.组织和举办专题讲座,增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专题讲座是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治工作的专职教育者在引导学生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学会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观察社会、审视世界,达到学以致用,应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紧扣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举办高水平的专题讲座,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避免思想***治理论课理论的抽象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关心国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求真务实的良好人生态度。

3.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增强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是把学生从课堂教育带到社会中,它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思想***治教育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一种新方法。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开展思想***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只靠思想***治理论课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调动、利用校内各种教育力量为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要将实践教学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与***建、团建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起来。

三、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思想***治工作的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主要领导统一负责,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和思想***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等分工负责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将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为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思想***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师资队伍保障。首先,师资队伍数量的保障,按师生比配备师资。高职院校思想***治理论教师和学生之比严重失调,思想***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特别是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之比也严重失调,师资队伍数量明显偏少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和学生发展大局出发,按师生比合理配备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其次,师资队伍质量的保障,加强对思想***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治工作专职教育者的岗位培训。

3.经费保障。学院要把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纳入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物质保障,切实解决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真正落实。

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

学习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导论论文,信息与信息技术导论论文题目。一、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写作的内驱力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支配,而积极的情绪又往往来自兴趣。在写话训练时,我从激发兴

学习

数字化用户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化用户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数字化方面的论文选题,数字化应用论文怎么写。其中,论文《数字***书馆用户的多语言信息需求调研》从用户需求的角度,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数字***书馆用户的多语言信息需求进行六个维度,即:用户

学习

电力系统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系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础论文3000字,电力论文题目大全。1.2COR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CORS是依赖于GNSS导航定位技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需要建立若干连续固定的基准参考站,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连接参考站和数据中心,

学习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先进制造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制造技术论文十篇,先进制造技术论文有哪些。1.1实用性:首先先进制造技术应该能够为我们所用,是实用的,而不是观念上得东西,能够真正为人类造福的。其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并且兼备有实用性的新

学习

电气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设备管理论文题目,电气企业管理论文3000字。1.2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针对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维修,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

学习

自动化控制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控制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范文,自动化控制论文题目大全。目前,国内很多石油化工企业都应用了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使得生产能效和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

学习

生物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论文5000字,生物科学导论的论文范文。1.1毕业论文选题不恰当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实验条件、指导老师自身能力、学生自身素

学习

电力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自动化新发展的论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技术主要是由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先

学习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安全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信息安全的最新论文,个人信息安全论文综述。国家安全观是人们对国家安全的内涵、国家安全的威胁和维护国家安全手段等的基本认识。其中的国家安全是指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领土、社会

学习

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总结,物联网导论论文怎么写。关键词: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中***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

学习

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优秀10篇,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1电气工程的定义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已

学习

电气化及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及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搜索一下电气自动化的论文范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100篇。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2.1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下的产品、系统等,能够根据指令智能化的完成操作,简化操作服务的流程。

学习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生产成本控制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产成本控制的论文好写吗,生产成本控制分析论文。(二)云会计可以强化成本的关键控制点云会计平台可以提供跨部门的综合性信息,实现分布信息的资源共享。例如,通过财务模块与采购、物流、库存、生

学习

专业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范文格式,专业导论课论文1500字范文。(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

学习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导论论文,信息与信息技术导论论文题目。一、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写作的内驱力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支配,而积极的情绪又往往来自兴趣。在写话训练时,我从激发兴

学习

数字化用户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化用户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数字化方面的论文选题,数字化应用论文怎么写。其中,论文《数字***书馆用户的多语言信息需求调研》从用户需求的角度,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数字***书馆用户的多语言信息需求进行六个维度,即:用户

学习

电力系统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系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础论文3000字,电力论文题目大全。1.2COR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CORS是依赖于GNSS导航定位技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需要建立若干连续固定的基准参考站,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连接参考站和数据中心,

学习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先进制造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制造技术论文十篇,先进制造技术论文有哪些。1.1实用性:首先先进制造技术应该能够为我们所用,是实用的,而不是观念上得东西,能够真正为人类造福的。其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并且兼备有实用性的新

学习

电气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设备管理论文题目,电气企业管理论文3000字。1.2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针对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维修,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

学习

自动化控制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控制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论文范文,自动化控制论文题目大全。目前,国内很多石油化工企业都应用了大量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使得生产能效和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的生

学习

生物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论文5000字,生物科学导论的论文范文。1.1毕业论文选题不恰当选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实验条件、指导老师自身能力、学生自身素

学习

测控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测控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测控导论论文,大一测控专业导论论文1000字。Keywords:continuousbeam;Suspensionpour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Thekeytechnology中***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