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控制论文10篇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1

(一)云会计可以完善企业成本控制体系

大数据时代,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企业生产经营的很多环节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其价值链上的采购、物流、库存、生产和销售等核心环节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被采集至企业的云会计平台,并存储到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中,或者形成各种格式的文件。通过云会计平台上的ODS、DW/DM、OLAP等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提取与企业成本控制相关的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企业成本的计划、控制和反馈提供数据支撑,以优化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在企业成本发生前,预先通过对各部门、各环节历史成本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各环节的成本发生额进行测算,得到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标准成本,形成企业的标准成本数据库,以此作为各部门成本控制的目标及衡量实际超支或节约的标准,从而实现成本的事前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费与云会计平台上的标准成本进行比对,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在,分析其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对企业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在企业产品的每个生产周期,借助云会计平台自动核算总体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如有差异,分析其产生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超额成本的再次发生,为下期的企业成本控制优化指明改进方向,以达到对企业成本的事后控制。

(二)云会计可以强化成本的关键控制点

云会计平台可以提供跨部门的综合性信息,实现分布信息的资源共享。例如,通过财务模块与采购、物流、库存、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可以实现对企业资金流、业务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云会计平台对各成本数据的占比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确定对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产生重要影响的成本要素。如对原材料采购环节采购价格的控制,对物流环节运输费用的控制,对库存管理环节存货资金占用率的控制等。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控制,使企业成本发生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三)云会计可以缩短企业成本计算周期

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历史成本情况,制定企业成本计划,并将目标成本控制深入细化到各部门、各环节、各工序,而且通过更为精确的作业成本指标数据的输入,实现目标成本设定的科学化,使企业各项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对产品制造过程中耗费的材料、人工、设备机时和各种费用等进行核算,并将相关数据及时上传至云会计平台,可以动态反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发生额,为企业降低成本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此外,及时统计、汇总、处理、上报和分析生产制造各环节成本信息,可以使决策层和管理层随时查询、了解具体成本发生情况,极大地缩短成本计算周期,为成本控制提供一个动态管理平台,方便企业及时调整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偏差。

二、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框架模型构建

企业成本贯穿于其生产经营全过程,其形成和发生具有动态性。生产制造企业应该坚持从各个环节出发加强成本控制,并且各环节应该有效协调,避免出现因某一环节的成本降低而引起其他环节的成本增加。在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云会计对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云会计和物联网的技术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框架模型,如***1所示。在所示的框架模型中,通过将企业的目标成本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并从业务流程上进行控制,最终细化到具体的成本控制指标。拥有分布式数据采集功能的云会计平台将采集到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存储到企业的数据中心,借助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发现企业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决策层的成本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不断优化企业成本控制。鉴于篇幅有限,下面主要对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物流、生产和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成本控制过程进行重点阐述。

(一)原材料采购环节

通过云会计平台,企业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原材料信息,为企业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提供一个良好的采购环境。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云会计平台了解企业所需的每一种原材料的质量、价格等情况;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云会计平台,采购信息,从而拓宽原材料采购渠道。通过这种公开采购信息的方式,有效扩大了采购范围,缩短了供需距离,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企业应采取公开和充分竞争的方式,从而使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中处于有利地位。此外,采购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一环,因为采购价格偏高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成本压力。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可以建立原材料信息库,通过平台上的原材料市场信息采集模块,随时掌握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化动态,据此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确定后,采购部门根据云会计平台上的企业生产计划、产品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企业实有库存量以及计划外的用料申请等,确定合理的原材料采购数量,并及时上报审批。在企业后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如生产计划发生变化,应实时更新云会计平台中采购计划参数,以防不合理采购的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作业。

(二)物流环节

无论是传统的物流还是现代物流,运输费用都在总的物流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有数据显示,运输费用占比接近总物流费用的50%,这个数据说明了运输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重要性。基于云会计平台可以实现采购业务与物流运作分离,建立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体制,打破部门界限,实行仓储、配送与***物料一体化管理。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各环节都会发生物流费用,因此,物流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控制过程。通过云会计平台对采购、运输、产品产出及销售的整个供应链环节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汇总监控企业物流总成本。其中对运输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提高企业单位空间和时间的运送力,提高企业运输效率。因此可以通过云会计平台对运输路线进行提前规划、选择最佳路径,采用最有效的运输方式并控制好运输时间点等方法,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三)库存管理环节

在库货物存量成本及在库货物管理成本是企业库存成本的重要内容。原料的需求取决于订单产品数量,因此大数据、云会计时代的库存成本控制应该以MRP为核心,根据产品的订单、物料清单和现有库存信息,结合生产计划制定最佳采购量,力求以最小的库存成本保证正常的生产运作,并且随时对企业安全库存、最高库存、保质期库存进行安全预警,进而充分满足在不中断生产的前提下“存量尽可能低”。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避免停工待料情况的发生,必须能够及时获取相关各原材料当前的库存量,由人工统计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原材料十分不方便,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对仓储物资粘贴电子标签(TAG),标签中包含相应物资唯一的编码和详细的仓储信息(如仓储部门及具体的仓位等),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货物进行精细化管理。仓库管理人员也可以据此快速定位货物,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相关物资的出入库情况进行跟踪,将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上传至云会计平台,并且对单项金额大的、重要的大型原材料从材料的投入、使用、运转等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动态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相关原料的库存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物资被盗和丢失的风险,极大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

(四)生产制造环节

在分析生产过程成本构成的基础上,通过提取一些频繁发生的、可控的、关键的成本指标,并基于云会计平台建立标准成本指标库,该指标库可以支撑产品成本的微观控制。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虽然在某一时段,其生产的产品类型有可能发生变化,但企业的生产工序一般不会发生改变,不同工序的排列组合最终形成不同产品,因此可以将产品生产过程看作有限个工序的组合。通过云会计平台,各工序标准成本数据库对生产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决策参考。如果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较大,应及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成本数据或实际生产进行调整,如果因生产过程的变动导致标准成本数据的制定不再符合实际情况,企业应该对标准成本数据库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发现实际生产过程中成本发生了异常情况,而这种异常如果可以通过部门的配合或流程的调整予以解决,则应该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成本进行控制,并通过相应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五)销售环节

对市场信息判断的准确性对企业销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云会计平台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信息的跟踪、调查和分析,通过互联网实现营销自动化,使企业能直接与终端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其偏好,根据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产品的目标受众群,并将企业产品信息直接推送至目标客户,避免线下广告费用的大量支出。此外,通过云会计平台可以迅速处理客户投诉,改善服务质量,给客户带来最大的满意度,提升整个公司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降低企业销售成本。

三、结语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2

[关键词] 精益思想;精益建设;施工成本;成本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17

[中***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31- 01

在精益建设理论之下,如何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以下从精益思想理论的核心出发, 介绍精益建设的有关基本理论,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有效控制施工企业成本的对策。

1 精益建设理论

精益建设也被称为精益建筑、精益施工等,在建筑中包括线路、管道以及设备安装、土木工程建筑、装修装饰3个方面内容。精益思想,其基本原则包括正确确定价值、价值流流动、识别价值流、需求拉动生产以及尽善尽美,也正是这些原则,使得精益建设在现代企业施工成本控制中具备适用性,通过不同专业的分工配合,实现用户的需要。

2 精益建设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在建筑企业施工中,对于施工成本控制不仅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而且施工成本控制也是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将精益建设思想应用到施工成本管理中,可以消除浪费,在企业施工成本管理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1]。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其生产依然存在着重复与循环性,因此对于其供应链以及价值链思想,在精益生产理论中都可以通用;还有就是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中的装配化、工业化发展趋势,也可对装配化生产的工序进行合并和分解[2]。再有就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特点,更利于实现精细生产,因此在施工成本管理方面,也更容易利用精益建设思想,完成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

3 当前施工成本控制的局限性

对于当前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实现对施工成本控制的优化。①就是对于当前施工成本控制中,并没有从价值流角度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并且其施工成本控制方面,还在依据组织机构职能、权限以及目标任务划分责任,这样就导致责任控制系统显得不利于管理,纵横交错的责任交织,导致管理困难度加强[3]。②在当前的施工成本控制中,忽视流动活动是基于业主的需求价值而创造的,而是将所有活动都认为成增值转换活动,不仅限制成本控制效果,还降低施工成本控制效率。③就是对于当前企业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管理者会认为整个项目成本为最小化的,能够通过转换活动实现成本最小化,然而这样的成本管理方式只能实现对于局部的优化,而不能实现对整体成本的优化。④就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其目标就是把成本控制在企业的预算内,且所有成本管理活动都在围绕此目标进行,不仅不利于施工成本管理的提高,还不能实现对施工成本尽善尽美的管理。⑤在施工成本管理之中,只针对施工生产成本控制,忽视对项目供应链的成本控制,只是对施工最后进行成本控制,忽视对施工项目材料以及库存、成产等多个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能有效控制施工项目成本。

4 施工成本控制中应用精益建设理论的对策

对于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是降低企业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由于精益建设理论与施工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应用精益建设理论对企业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水平,具体执行对策如下:

(1)精益建设在施工成本控制中,不仅考虑产品生产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且还会改进成本管理手段,将成本管理与建筑生产相结合降低成本。精益建设理论在成本计划、控制、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等角度,都对施工成本控制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精益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应该从施工规划与设计、生产以及整个价值流中进行,从而构建支持精益建设的成本管理体系,在施工流程、施工要点处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理解精益建设的思想,提出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将多种成本管理方法与精益建造的思想融合,促进施工成本管理的提升。

(2)对建设施工项目管理进行总结归纳,在借鉴现有成本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有效的精益成本管理方法,并可以根据建筑施工产品的单件性,在设计的前期系统化分析用户需求, 使客户需求更加具备全面化与专业化,并且可以在项目施工设计的初期阶段,就明确客户需求,让施工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用户的需求。

(3)在施工成本控制中,可以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重新审视建筑生产过程中建筑产品的根本特性, 改进建筑生产流程,提升建筑产品的确定性,根据建筑组织特点, 按照精益思想, 实施基于精益原则的建议,最终提高建筑生产成本控制水平。

(4)在精益建设理论之下,对于施工成本控制中改进学习以及信息反馈资料,提升团队的作流空间,使其避免条件限制,改进施工工作流程,改进信息流通率, 使得生产流程透明度化,按照精益思想, 实施基于精益原则的建议,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信息的透明度,促进建筑业成本控制中应用精益建设的进度。

5 结 论

综上所述,在行业生产中,为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以及施工成本,可以采取精益建设理论,优化企业的成产管理方法,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结合建筑施工中的生产理论与精益建设思想原则,对其进行施工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施工成本控制技术的提升,值得在实际中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如兵,鲍文胜. 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提高项目承包效益[J]. 建筑经济,2012,7(18):41-42.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3

关键词:班组成本管理;理论;实践;现状

一.引言

班组成本管理是在段长或班组长的领导下,以工段、班组经济核算为中心,把职工组织起来进行全员管理。它是工厂成本管理组织的最基层。所有在班组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是班组的组成部分。在班组成本管理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矛盾,如理论与实践的不符,班组成本管理是一项实践先于理论的项目,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源泉,理论又是实践发展的先导,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才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故班组成本管理的发展呼唤着班组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在我国,对班组成本管理的研究中,大多以各行业经验人员文献较为突出, 2012年,郭惠敏,沈少帅,李令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中发表的《浅析生产班组成本管理》,主要就生产班组日常工作和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从完善班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落实降本增效工作,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的刘振涛在2012年“会计之友”上发表了《基于动态数据采集的班组成本核算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讲述了班组成本核算是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为班组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数据的采集及数据加工与共享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班组成本核算系统的相关技术入手,结合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给出系统分析设计方案。从生产装置仪表中获取动态数据开始,按照不同装置、产品成本核算要求,分班组进行成本核算,最终实现对班组考核的需要。2010年,王伯林在“现代商贸工业”中发表的《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探析》中,主要描述了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化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化工企业必须开拓思路、扩大信息、调整战略、突出优势, 确定本企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措施, 把成本控制和提高总体效益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为发展的目标。阐述了班组成本核算工作在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增收节支过程中的作用。并探析开展班组成本核算必须搞好的有效措施。

三.班组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1. 班组成本管理的概念

班组成本管理是指班组成本中心对其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可以控制的成本费用与投入产出进行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管理活动。

2. 班组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它包括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四个环节,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核算、分析、考核环节是为成本控制服务的。班组成本管理活动,也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包括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完整过程。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现代成本管理已经向设计、采购、销售、使用环节延伸扩展,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但是,直接生产过程中成本动态控制仍然是企业成本管理基础性的重要环节。

3. 班组成本管理的意义

(1)生产者及其管理组织成为成本管理主体

泰罗的“动作――时间研究”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开篇之作,产品直接生产过程中动态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历史起点。但是,班组成本管理活动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归,这是因为生产者及其管理组织已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成本管理历来都是管理者的工作,生产者只是成本管理的对象要素。西方企业全员管理理念,我国的主人翁精神,使班组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体,生产者参与成本管理已经成为班组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2)实现了产品直接生产过程的动态成本控制

班组是企业最小的基层管理组织单位,班组是产品直接生产过程的管理主体。管理的空间是生产现场,管理的过程是产品直接生产过程,管理的客体是生产装置机器设备,管理的内容是安全、质量、成本、产量四大因素,管理的结果是产品直接生产过程的效率、效益。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炼化企业班组成本管理实质是对产品直接生产过程中可控成本与投入产出的动态控制。

四.班组成本管理的实践问题

1. 班组成本核算经验缺乏一般指导作用

班组成本核算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来在石油炼化企业广泛推广,目前它已成为炼化企业班组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从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的差异比较来看,班组成本核算在经验水平上还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尚存在着缺乏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和缺乏统一规范的成本控制方法的缺陷。

五. 加强班组成本管理的措施

1.注重班组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为了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班组成本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制度来开展工作。同时,在班组成本管理的实施中,也要抓住管理的要点,并要充分考虑到成本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2.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并要避免由于计划或目标的不合理导致员工在生产中的浪费。通过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同时强化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

3.强化班组的成本管理意识

只有强化了班组全员的成本意识,才能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可以保证班组成本管理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班组成本管理的效率。由此可见,强化班组全员的成本意识在加强班组成本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注重班组成本核算分析的细致化

为了加强班组成本管理的控制,应以成本的发生点为核心,注重成本核算的细致化。作为班组成本管理的班长,应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并全身投入到寻找成本发生点的工作中。

六.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形象与地位,有必要加强内部的成本管理。在加强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构建有效的班组成本管理责任制,以便实现班组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同时,班组作为企业管理最小的细胞,应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的成本意识与业务素质。由此可见,班组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加强企业的班组成本管理。(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振涛,基于动态数据采集的班组成本核算系统设计与实现,会计之友,2012

[2]郭惠敏 沈少帅 李令, 浅析生产班组成本管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3]王飞,加强班组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国经贸,2012

[4]洪飞,加强班组建设 提高企业活力,中国科技财富,2011

[5]王伯林,化工企业班组成本核算工作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4

关键词:房地产、成本控制、控制方法、遵循原则

Abstract: the cost control is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 general management of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s has a pivotal role. Cost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science, in the country to control price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how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so tha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smoothly,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detail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real estate, cost control, the control method, follow the principle

中***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 前言

近些年来,房价也不断呈现出持续走高的势头。商品房价格涨幅远远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房地产在投机者的“看高”预期和社会普遍的“恐慌性购房”中,被赋予了过多的虚拟价值使其远远背离了真正价值。面对日益走高的住房价格,许多居民不堪重负,只能“望房兴叹”。然而,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实施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房产企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终结,强化成成控制是其保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 房地产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投资额大,影响成本的因素多,涉及面广,加之我国房地产开发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总的来说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全过程的控制观念。很多开发企业往往只注重事中成本控制,而忽略事前和事后控制。要有效地控制房地产开发成本,就必须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时开始,直到项目结束时为止进行全程控制,否则,成本控制肯定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当前,我国的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型的管理阶段,成本管理手段粗放,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三是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意识。我国大部分的开发企业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往往只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市场需求以及各种社会效益;四是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有效的信息资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信息渠道不通,成本管理工作偏离方向,从而无法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五是缺乏系统的管理理论。我国对房地产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比美日等国要晚得多,而且,主要是对国外优秀成本管理理念的模仿和单纯的理论推导。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实践强于理论,手段领先于方法。

在房地产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严格遵守以下成本控制程序。一是制订合理的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就是成本控制的标准值,是控制实际成本的依据和标尺,它规定了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实际耗费所应遵守的数量界限,具体表现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三种;二是严格监控成本的形成过程。监控成本的形成过程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目标成本值与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实际成本是否偏离了目标轨道,以便及时进行纠正;三是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考核。这一阶段的工作是确定成本的有利差异(节约)或不利差异(浪费),综合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责任单位(或个人)并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明确产生责任的归属,并依据相关制度对成本责任部门进行相应考核并做出相关奖惩;四是持续改进并适时修改原来的控制标准。成本监控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以后的工作,在差异分析中可能会发现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成本控制标准的不合理之处,此时就要相应修改项目的成本标准,这样可以对下一步的成本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三 房地产成本控制的原则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都关联到成本,房地产成本控制除了应当依照一定的程序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成本控制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现代房地产开发中,成本的构成要素多种多样,除了建安成本外,还有许多诸如项目的决策与产品的定位,以及产品的方案设计等许多方面,都是影响项目成本变化与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现代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概念中,遵循的是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控制的含义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控制,二是全程控制。全员控制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要开发企业的全体员工全面参与。全程控制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应该从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结束为止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控制。重点控制指的是成本控制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有重点地进行管理。就过程来看,主要是抓好决策阶段、立项阶段和方案设计、规划设计、施工***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在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原材料的选用、大型设备的选型基本上都已经确定,所以项目成本的80%都变成了约束性成本。因此有效的成本控制主要应该在设计阶段,其次才是施工阶段。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还要区分重点,必须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环节上,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只有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两个根本原则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处理好以下七大成本控制原则。

第一,过程控制原则。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是由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资源消耗所形成的。因此,项目成本的控制必须针对施工过程来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分析每一个过程影响成本的因素,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控制方法,使每个环节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同时,一个项目的各道工序又是紧密相联的,其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一个工序成本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关联工序成本的变化。因此,项目成本管理还必须认真关注相关工序的情况,结合各个相关工序的成本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全面管理。

第二,动态控制原则。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也要根据施工过程的进展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在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结合市场情况和地域特点,重点考察项目的可行性与风险性;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运用价值工程,重点考察产品的使用功能与美观程度,并进行限额设计;在招投标阶段重点考察施工***预算、考察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履约能力、合同相关条款等;施工阶段重点考察各项成本的支出情况,并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第三,目标管理原则。明确而具体的工作目标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目标管理是指在项目决策立项、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销售、竣工决算等各个阶段应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使参加施工的每个管理人员和生产者做到心中有数,并将目标逐步加以分解,落实到各执行部门、单位和个人。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循环等。

第四,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成本控制效果的好坏与责、权、利关系处理的好坏有直接联系。在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都负有各自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体系;同时,各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还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如何开支、开支多少都应该有一定的自。另外,要对各部门、各单位、各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考评,并将最终的项目经济效益与成本管理人员的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奖优罚劣,拉开差距,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都有其自身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就是指成本控制体系必须灵活多样,使之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需要。针对各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切忌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大企业和小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发展中的企业和成熟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和成本控制方法都应当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绝对不存在适用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例如,规模较小的开发企业其管理重点应该是尽快抢占市场,扩大销售规模,建立收入中心和正式的业绩报告系统,促进企业的壮大和发展;规模庞大的开发企业,其管理重点是组织的巩固和成本费用的控制。

第六,例行节约原则。节约是成本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人力、物力、财力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最主要的一项基本原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成本的组成范围、费用开支标准、相关审批程序以及有关财务制度,加强对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加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能增加项目开发收入的机会和条件,努力降低人、财、物的消耗水平;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浪费,把钱花得最值,该花的钱要花得合理,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使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第七,例外管理原则。房地产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金融、建材、施工、设计、监理、运输、销售等许多行业,其成本控制也十分复杂,为了保证统筹兼顾而又突出重点,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依据常规程序实施控制,但是对各种例外情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非常规”问题很可能是关键性问题,它们对成本目标的顺利完成影响很大,需要特别关注,重点检查,深入分析,并相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

四 结语

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的七大原则的实质是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两个根本性原则的分解,我们在成本控制实践中,既要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并要正确掌握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否则,即使是管理原则也会在实践中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必须要正确掌握好重点控制原则,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以确保房地产项目开发总体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冯伟.论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期刊论文]-四川建筑 2005(05)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5

关键词 内部控制模式;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formidable obstacle of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rnal contr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y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how to choose the proper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Based on the economy theory, this research compares two different theories for internal control before choosing the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s analyzed. Assets specialty and uncertainty are the main focus of the analysis, which also leads to the adaptive choice of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Key words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Agency theory

如何为不同的组织选择内部控制模式,是一个长期困扰内部控制研究的问题。现有内部控制研究要么关注内部控制观念等理论框架的探讨,要么关注内部控制具体方法和技术等实务操作的研究,而对于内部控制模式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内部控制模式反映内部控制系统运作机制和机理与方式、方法,在内部控制研究过程中,起到承接理论框架和实务操作的作用。内部控制模式的确立需要以坚实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因而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关系密切;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与企业的具体环境相关,直接付诸实务操作,因而与内部控制实务操作密不可分。对企业内部控制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将内部控制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衔接起来,对于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经济学基础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弄清内部控制的经济学基础。内部控制模式研究没有很好展开,归根结底是用来分析内部控制的经济学基础存在缺陷造成的。在内部控制研究过程中,大量的学者选择理论作为内部控制分析的经济学基础。虽然理论也涉及企业组织内部设计问题,但是理论本身的属性决定其不是内部控制分析的最佳理论工具。相比之下,交易成本经济学更为合适。这主要是由于内部控制的经济属性以及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差异造成的。

现有的研究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备契约的集合,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弥补契约不完备性,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机制[3]。将内部控制的本质解释为企业内部降低交易成本的机制,从而导致作为生产组织模式,企业比公司更有效率,这种解释科学地说明了内部控制的经济属性。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内部控制问题,交易成本经济学比理论更为恰当。

1.分析的基本单位

理论的分析以单个人为基本的分析单位,而交易成本经济学以交易为基本的分析单位。这种分析基本单位的不同,造成了两种理论所关注的焦点的不同。理论关注的是企业最终控制权的归属和所有权在不同层级间的分配。比如,如何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保证公司股东利益的不受到侵害,等等;交易成本经济学则关注如何降低每次交易的成本,从而保持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形式,相对于市场的经济优势。内部控制的实质是企业节约交易成本的一种内在机制,控制权的归属和分配问题不是解决内部控制研究的核心问题。如果采用理论进行分析,以所有权的弱化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着眼点,难免会把对内部控制的分析引入歧途。

2.对组织问题的关注

理论把企业看成的是一系列的契约,很少如何解决关注企业组织内部争端问题,认为可以通过“事后清偿”来解决组织内部的争端。比如,当企业内部出现问题之后,可以在事后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交易成本经济学则将企业看成是一种治理结构,将关注的中心放在如何建立避免争端和处理争端的机制上,认为任何需要诉讼来解决的企业内部争端都可以通过事先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加以避免。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渗透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工作全过程中的,如果寄希望于通过“事后清偿”来解决问题,那么当企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时,内部控制将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思路,适应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对企业所面对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精心构造一种制度安排,使得企业能够在将来可能遇到的困境条件下,仍然能够良好的运行。

3.对成本的主要关注

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都对企业的成本问题给予很大的关注。理论关注的主要是剩余损失,交易成本经济学关注的是适应不良损失。剩余损失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很难以进行计算,只有在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后加以考察。同时,剩余损失是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来考察的,这种损失主要是对企业所有者剩余索取权的影响,对于整个企业来看,并不造成深远的影响。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适应不良损失,针对整个交易过程中的情形,关注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不适当,在每次具体的交易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管理控制工具,其目的是矫正企业日常运行的偏差,是企业更为顺利的向既定的组织目标前进。适应不良成本理所当然地成为内部控制的关注焦点。

4.研究的起点不同

理论的研究起点是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隐含着企业本身已经存在的前提假设。在这种假设下,内部控制的意义在于如何提高企业的价值。交易成本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将企业作为取代市场的生产组织方式。因此,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中,企业并不是已经存在的实体,而是与市场并列作为可供选择的生产组织方式。当企业不能通过内部控制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时,随时都可能会被市场所取代。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采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内部控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从经济学基础的角度来看,交易成本经济学能够更为有效的支撑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将通过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模式。

二、内部控制模式的分析

交易成本经济学通过对企业组织生产的不同方式进行比较来开展研究,其目标在于揭示为什么有些交易是在某类型组织中进行的,而其他的交易是在另一类型组织中开展。交易成本经济学给出答案是,之所以一类特殊的内部控制模式用来解决一类特殊的交易,原因是在于,这种内部控制模式提供一系列在其他内部控制模式中无法复制的控制手段,这些控制手段能够与这些控制活动相匹配。因此,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在不同的企业中交易是不同的,而不同内部控制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差异,因此这种联系解释两者之间匹配程度的效果和效率。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有限理性的核心在于尽管人们倾向于理性的去采取行动,但是他们的决策很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达到最优,因为人们缺乏做出这种最优决策的认知能力和计算能力。机会主义是通过采用诡计来获得自身利益。交易成本经济学没有假设机会主义是人类的特点之一,而是假设有些人在有些时候会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如何对这些人区别对待在事先是不清楚,企业内部各方的实际行动可以描述假定存在机会主义并尽全力去避免事后发生负面的意外事件。

在给定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前提下,内部控制模式的性质和范围与交易的特性相联系。交易可以从三方面来辨别:①交易中资产专用程度;②交易不确定性(包括与其类似复杂性);③交易的频率。资产专用性是指由于提前终止契约,造成机会损失的程度。在缺乏足够强有力保险人的情况下,这种损失的价值会受到机会主义的威胁,因此提供一个衡量机会主义潜在收益和发生这种行为的激励程度的指标。不确定性指业绩特殊性的程度和企业环境的可预测性。频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没有特殊含义,因此在分析内部控制模式时不加以考虑。

交易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交易的两个属性,资产专用程度和不确定性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的交易特点,进而判断企业应当采用的内部控制模式。但是,资产专用程度和不确定性只是理论框架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具体实务中的操作性较差。为此,我们分别选择企业资源的稀缺程度(或者容易获得程度)和所处行业的成熟水平作为替代指标。稀缺程度越高,资源向其他企业流动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失去资源所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即资产的专用程度越高;反之亦然。而行业成熟度越高,企业所处环境的可预测性越强,业绩也越容易进行判断,即交易不确定性低;反之亦然。根据交易的属性不同,企业可以被划分为四种类型,见表1。

三、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

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将内部控制模式与企业的交易类型结合起来。张先治(2004a)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内部控制模式:制度控制、预算控制、评价控制和激励控制,并指出这四种控制模式各自可作为***控制系统进行运作。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四种内部控制模式,分别与前述的四种交易特点相对应,见表2。

制度控制是指企业通过规章、条文的形式规范和限制企业各级管理层与全体员工的行为。制度控制适用于资产专用程度低、不确定也较低的企业。这类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和设备的更换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大部分的人力资源都是同质的低成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相对容易获得。企业产品的外部环境很稳定,不会有波动。这类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在这种条件下,企业需要采用制度的方法将各项活动规则化,只要按照既定的制度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达到控制效果。

预算控制是指通过预算计划的形式反映组织的目标和经济行为过程,调整与修正管理行为与目标偏差。预算控制适用于资产专用程度低、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在这类企业中,资源相对充足,比较容易获得,因此生产过程基本上实现程序化模式化,需要进行的控制并不多。而由于所处行业成熟度比较低,面临的环境会发生变化,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与外部变化的环境相适应。通过制定预算来确定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生产方案,协调内部生产过程与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使两者相互适应,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评价控制是指组织通过评价的方式规范组织中各级管理者及员工的目标和行为。评价控制适用于资产专用性较高、不确性较低的企业。资产专用性较高,说明企业的资源相对较为稀缺,因此要关注资产的利用效率,确保各项资源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不确定性较低,说明行业成熟度较高,影响业绩的外部因素相对较少,能够相对比较容易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判断主观因素对业绩的影响。确定的评价业绩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激励控制是指通过设计适当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激发、引导和规范组织的行为。激励控制适用于资产专用性较低、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资产稀缺程度比较高,要求企业必须尽力保留各项资产,并充分提高其利用效率。但是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成熟度较低,评价业绩的难度较大,只能通过激励来完成控制,因此激励控制是最恰当的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宜静.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研究概要[J],财会月刊,2006.11.

[2] 王海林.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3] 刘明辉、张宜霞.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J]. 会计研究,2002,8.

[4] 刘玉廷.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 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2001,7月12日.

[5] 张先治. 多角度透视内部控制[J]. 会计师,2004,7.

[6] 张先治. 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J]. 新理财,2004,1.

[7] 张湘洲. 2003. 管理控制论.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论文打印稿.

[8] 张惠利、孙琦、何杰刚. 浅谈内部控制在会展中心的应用[J].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01):82-83.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6

关键词:环境成本;价值链;成本控制

一、引言

自2013年起,雾霾已成为我国最热门的一个词,造成雾霾的原因有很多,去年柴静为此作了深刻的分析,其中提到企业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制造型企业,“环保”、“生态”、“可持续”、’绿色”等这些词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企业作为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其有关环境成本管理观念的落后,只考虑企业在生产时“三废”的控制,而忽视了产品在整个价值增值过程的管控。而且,不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国家***策的一些硬性规定,从而采取一些事后处理法,这样既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因此,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环境成本控制理论和价值链理论

(一)环境成本的含义

关于环境成本的界定,现阶段我国相关研究专家对环境成本含义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从不同角度对环境成本含义有不同的见解。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成本的基本表述,笔者认为环境成本就是企业为了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为了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相关***策采取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相关理论

环境成本控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与环境学等多个学科。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始终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环境成本控制就是企业运用一系列的有效方法,对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约束化管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有效降低环境失败成本。通过读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不难发现现有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主要从环境成本控制与环境成本核算两大方向进行,对于这两方面的理论主要有生命周期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较多,这些理论都是从不同视角对环境成本的控制与核算提供一些建议。

本文中的价值链理论的首个提出者波特教授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活动,这些活动单元可以看成价值增值的过程,因此这一系列活动就构成一条价值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一个***的主体,同时也是作为整个相关价值链上的一个节点。以这个节点为分界线,节点以外的价值链为外部价值链,节点以内为内部价值链。由此可知,内部价值链实际是企业内部为了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些活动从产品设计、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产品出售等都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主要构成部分。

外部价值链是内部价值链概念向外延的拓展,它涵盖了产品在创造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到最终消费的所有阶段,它是指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相关者为生产或提供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它包括企业内部采购与上游供应商、企业内部销售与下游客户、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同行业的竞争或合作商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三、基于内部价值链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分析

由***1可知,内部价值链视角下环境成本的控制应从研究、采购、生产及营销四大价值增值阶段着手:

(一)研究设计阶段

产品设计阶段不仅决定着产品的功能作用,也决定着产品后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合理开发设计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例如产品材料的设计,选择可降解、无毒等特性的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就比其他一般材料生产出的产品给环境带来的负担就会小的多。总之,研究设计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核心就是要以生态设计理念为主。生态设计模式下的环境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材料设计。原材料是产品生产的源头,生态材料的选择是降低企业环境成本的关键点,生态材料是指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且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材料。

(2) 生态工艺设计。绿色工艺的核心要求就是选择先进、科学、控制技术高的工艺流程,能够将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的制造工艺,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艺环节、或者将工艺环节中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 生态包装设计。产品包装物是产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包装物更容易受到广大顾客的亲耐。然而,近些年的包装废弃物污染却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态包装成为环保发展的必然趋势。

(4) 产品回收设计。产品回收设计主要考虑产品废弃后的可回收性,比如产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产品零部件是否可以或者容易拆卸,废弃产品回收后的利用价值等。

(5) 产品使用设计。在产品设计时需要尽可能的设计出资源消耗低、环境负担小的产品。这样就可以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二)采购阶段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采购活动仅仅考虑原材料价格、原材料需求等基本性问题,而其对环境的影响从不在意。本文的绿色采购就是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协商决策,考虑采购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与采购活动对后续价值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绿色采购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

(1) 选择环境影响低的材料。这一策略与绿色设计相呼应,要求企业产品原材料的选择一定要遵从“环境友好”。采购时,首先选择好材料供应商企业,尽量选择注重环保与生态的标准企业。其次,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选择那些不符合生态设计时所选定的原材料。

(2)采购资源的投资回收。采购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回收利用,比如兔肉食品制造商在购买兔子时就考虑到兔皮、兔血、兔粪等的利用价值,这将会给企业同时带来环境和经济效益。

(三)生产阶段

企业生产阶段其实质就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由于“短视行为”,企业的生产方式都是粗放型的,没有将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将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转嫁给社会。为了实现共赢,企业需要一种新型的生产方法,即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企业各个相关部门通过对产品的优化设计、原材料的精心挑选、生产工艺的改造、生产设备的更新等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淘汰传统大排放的生产模式,以减少废弃物数量,降低废气物毒性和放射性。

企业的清洁生产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产品体系改革。 以生态为导向的产品设计理念,选择绿色原料为主,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在产品设计概念中应该考虑产品废气后的可回收利用性,如易降解、可拆卸等。

(2) 改革工艺和设备。工艺的改革首先要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这就要求必须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尽量保证在工艺过程中无毒性、放射性等物质的排放,尽可能完善生产工艺流程,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路线,以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3)建立生产闭合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物料的流失,例如,白酒加工过程中原料的利用程度不够,白酒的挥发,加工过程中的滴漏等。在清洁生产策略中,可以建立从原材料投放到废弃物循环再到最终废弃物的排放处理这样一个生产闭合圈。它要求流失的物料必须加以回收,经过处理再返回到流程中作为原料使用,使工业生产中的“三废”排放水平降到最低,减少其环境负荷。

(四)营销阶段

营销阶段环境成本的控制主要从包装物、运输工具、营销系统和下游价值链四方面进行。(1)包装物。首先企业在选择或者设计包装物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绿色包装,要尽量选择那些无毒、可自然降解、可再生的包装物。其次,要实现绿色包装减量化,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对包装材料的消耗。最后,研发绿色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和再处理技术。

(2) 运输工具。在运输工具的选择上尽可能采用环境污染小的运输工具,同时采用清洁燃料,将运输途中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3)优化营销策略。首先,企业的营销渠道长度要尽可能缩短,这样可以减少产品的流动过程,从而减少产品在流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其次,运用良好的营销理念,将绿色营销深入市场营销中,进而影响消费者。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分析可由***2表示:

四、基于内部价值链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评价指标分析

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以及产品营销等这些企业内部价值链生的价值单元就构成了企业的内部生产过程,这些基本活动不仅伴随着价值的创造, 同时也伴随着对环境资源的使用。当我们考察环境成本控制效益时, 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内部价值链下企业的各个阶段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思路,可以对不同阶段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在不同的阶段的主要评价指标如***3所示:

(一)研究设计阶段

企业产品的研究设计阶段是产品的萌芽阶段,研发设计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产品的性质特征,是绿色还是非绿色产品。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绿色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地位。也就是说,产品研发设计活动不但能减轻环境负担,同时也能给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超额利润。在研究设计阶段主要就是关于环保研发的投资,比如为研发形成的培训费、设备购置费、实验费用等。环保投资指标是一个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所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它有效的反应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环境绩效水平。这个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控制评价指标主要有:环保培训投入率,环保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投入率等。

(二)材料采购阶段

在价值链上,企业的采购活动还涉及到上游供应商的外部价值链,这是内外部价值链的衔接点之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最初来源就是企业的采购活动的发生。因此,企业的采购活动它不仅直接影响产品的制造过程,还会影响产品的销售、使用、维修、回收和处理等过程,这是环环相扣的。材料的选择其实质上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有所考虑,主要是要选择对环境影响低、能回收利用的环保性材料。另外在材料运输时尽量选择污染小的交通工具。因此,在这一阶段发生的环境成本控制指标主要有:绿色材料占有率,运输污染排放量。

(三)生产阶段

我国目前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最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特别是制造型企业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的处理。但由于生产设备与工艺等落后,这部分的环境成本控制效果不佳,甚至靠缴纳罚款来维持企业生产。然而,生产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是最显而易见的,它是环境成本控制的一个关键点。可以将污染源最大限度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轻末端治理的压力。生产阶段的主要评价指标有:绿色能源使用率、三废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等。

(四)产品销售阶段

企业的环保形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因而,不仅在产品设计、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要体现环保,同时也要在企业的营销服务中体现出来。产品销售应该注重对绿色产品理念的宣传,同时,在产品包装上也要体现环保。尽量让消费者体验到企业环保产品相比其他产品的优势,这样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为企业在市场中保持良好的公共声誉添砖加瓦。更重要的是让广大消费者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的大队伍当中。在这个阶段发生费环境成本控制指标主要有:运输污染排放量,绿色包装物使用率,绿色营销费用投入比等。

五、结束语

环境问题一个重大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它不仅表现在社会责任领域,其更为直接地表现在经济领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及其附带行为上,这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维护并改善环境的责任。因此,如何把环境成本控制活动做好,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目前,我国对于环境成本控制问题还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角度对环境成本控制提出一些看法,这仅仅是它的一个方面,对于环境成本控制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甑国红, 张天蔚.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 税务与经济, 2014,(2)

[2]潘煜双, 魏巍. 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J]. 财会月刊, 2013, (8)

[3]陈璇, 淳伟德.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探讨[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 2009(12).

[4]阎金芳. 基于外部价值链理论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构建[J]. 财会通讯, 2013, [5]常媛.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D]. 湖南:湖南大学, 2008.

[6]邱瑾. 基于全过程价值链的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 控制体系研究―以浙江新嘉联为例 [D]. 江西:江西理工大学, 2009.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7

关键词:酒店,餐饮,成本控制

 

在自由经济体制下, 追求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的,也可以说,收入是企业生存必备的氧气,利润则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血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外有同业竞争、***府课税、景气逆转等天灾人祸之威胁,内有员工待遇和股东取息分红要求等压力,正可谓是“内外夹攻”。那么酒店作为企业,也同样存在着相似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控制酒店餐饮的成本是不二法门。

一、首先应明确酒店餐饮成本控制的基本认识

1、酒店餐饮成本控制主要在强调 ━ 杜绝不当开支 (如浪费、舞弊) , 也就是说不能减少合乎酒店正常营运所必需的支出, 且绝不是完全控制数字,而是应该重视最高绩效的达成。

2、酒店餐饮成本的定义: 举凡为达到餐饮收入而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

3、酒店餐饮成本控制的定义: 运用系列表单 (成本报告、成本记录及其他方法) 规划及管理酒店内有关餐饮的一系列环节, 藉以达成严密控制之目的。

二、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是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酒店经营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显而易见的。酒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论文参考,成本控制。论文参考,成本控制。酒店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酒店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也就尤为明显。

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是酒店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餐饮成本控制是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在菜点等食品销售额一定的情况下,食品的成本高低对酒店的利润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在营业额一定的前提下,生产成本越低,酒店的利润水平就越高,而创造的纯利就越大。

2、酒店有了厚实的利润积累,就会增强酒店在同行业中的抗击能力。

一个酒店本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非常艰难,如果在餐饮中又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使赢利水平降低,处于收支平衡状态,只能维持现状,就没有发展的可能性。而由于没有厚实的资金积累,一旦遇到餐饮市场出现波动,如餐饮业不景气、价格大战等情况,就会使酒店显出非常脆弱的本质,甚至导致酒店倒闭。

3、餐饮成本的有效控制是酒店发展壮大的基础。

一个酒店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拥有大量的顾客,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酒店来说,在平等的市场条件下,如何吸引消费者就餐,光靠菜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一个方面是不行的,还必须在优质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成本的管理使产品的价格低廉。在近几年的餐饮市场上,有时菜品的价格不是以成本为基础确定的,而是根据客人需要定价。那些能从一个小型的酒店发展成多个连锁店的餐饮集团,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有效地的成本控制,特别是餐饮成本的控制,能推出优质低价的菜点食品,使客人感觉在酒店吃饭比在家吃还要便宜,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客人。俗话说:“先有了人气,才会有财气”,酒店能不发展壮大吗。

4、加强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是酒店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

有一些酒店管理者主观地认为,餐饮成本高有什么可怕,反正所有的成本都可以体现在菜价上,餐厅不会受损失,只是顾客多花些钱。于是就对餐饮成本的管理马马虎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取客源和争取客人理解的工作上。论文参考,成本控制。结果同等水平的菜品比其他酒店的销售价格高出了很多,尽管酒店老板热情地向客人敬酒,似乎通过敬酒就可以平衡由于高价给客人带来的不舒服的心理。其实客人是不会买帐的,长此下去,必将给酒店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可能导致破产或倒闭。

实践证明,有许多酒店由于不懂餐饮的成本管理和有效控制,菜肴配份随意,菜量多少不稳定,有的同样原料的菜肴价格相差一倍,致使原料价格与菜点等食品的销售价格严重不符。尽管酒店采取了一系列公关措施吸引顾客,不断改正服务,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倒闭关门的厄运。

还有些厨房管理人员和餐饮经营人员认为:只要营业额高,就不愁没有利润。这些酒店在尽可能提高营业额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成本,如高薪聘请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盲目使用价格昂贵的原料来提升菜品销售价格和宴席价格,结果是营业额上去了,利润却不乐观。遇到经济波动,营业额滑坡,难以支付庞大的生产成本。不是负债经营,就是关门破产。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酒店餐饮成本控制已成为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酒店的生存与发展,决定着酒店经营的成功与失败。因此,酒店餐饮成本的控制,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餐饮竞争的加剧,必将成为餐饮经营者必需重视的头等大事。

5、控制酒店餐饮成本才能使酒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快速提高、服务业产业链的日趋完善以及相关***策支持力度的加强,餐饮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论文参考,成本控制。但是,随着餐饮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餐饮企业的高利润时代渐渐成为过去。餐饮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使企业保持高效、有序的运转,他们除了把目标和精力集中于战略治理、经营决策等方面以外,还必须加强对餐饮成本的有效控制,毕竟餐饮经营是一项细水长流的行业,经营者除了不断努力向外拓展,还要遵循细节决定成败的规律,严格控制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餐饮成本的流动是酒店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提供所需的资源给酒店,以保证酒店能够正常开展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一项日常业务活动。论文参考,成本控制。采购是餐饮成本控制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实际经营中原料控制的首要环节。由于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的酒店经营者纷纷对自己的酒店采取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已达到最大地获取利润的效果。对于餐饮业要控制成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餐饮业的具体环节较多,各项活动从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库存、发放、加工、总配、烹饪、服务到收款,其经营环节较多,且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餐饮成本。因此采购成本对营收有直接影响。影响采购成本的因素较多,一般包括: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年需求量与年采购总金额、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等。论文参考,成本控制。因此控制采购成本这项工作,必须要建立在这些因素之上。酒店拥有完善的采购成本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使各部门尽可能地实现酒店有条不紊和高效的运作,以保证经济组织达到既定的经营和治理目标,还可以使酒店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其自身健康和持续地发展。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8

关键词:环境成本 价值链 循环经济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环境质量仍处于下降趋势,生产型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从产品的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到产品的销售与售后服务,最终形成产品价值,在一系列的价值增值活动中,每一项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为抑制环境进一步恶化,在发展模式上,我国提出实施循环经济模式,使资源可以得到反复使用、充分利用、减少废物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的问题;在管理方法上,我国提出将环境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体系,通过环境成本控制来有效降低生产型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因素以成本化的形式纳入到价值管理体系中,使企业价值链有了新的拓展与科学内涵。本文基于循环经济与价值链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价值链对环境成本控制提出相关建议。

二、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概述

目前,对于价值链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还比较匮乏。彭秀丽(2008)在界定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米潇(2008)以煤炭行业为研究对象,在煤炭价值链的基础上运用循环经济思想重构了煤炭价值链的组成内容,并对其价值链的形成机制做了相应分析。赵春雨(2009)界定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并构建了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运行机制及模型框架,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肖序等(2010)在循环经济价值流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多学科的,能充分解释循环经济物质流路线中的资源价值变化信息的循环经济价值流理论与方法体系;王琳等(2013)构建了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灰色测度模型,并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优化运行的***策建议。

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实质就是在价值链理论中加入环保的概念,是企业、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价值链不仅延长了企业的价值链,还赋予了企业价值链新的内涵,强调资源在价值链过程中的循环利用,是对企业价值链的一种创新。传统经济下的企业价值链仅仅是一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价值链单向流动、简单的开环价值链。而循环经济价值链是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对企业价值链的重构,采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以“3R”(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为基本原则,深入分析企业内部与外部各个价值增值活动,优化各个业务流程,在生产活动之间及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之间增加了回收再生利用活动,从而降低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生产型企业其主要特征是有实物产品产出,其内部价值链一定是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下游客户。循环经济下生产型企业价值链同一般企业价值链一样,同样可以企业本身为节点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从材料的投入到产品的生产再到产品的营销这一主要价值链就构成了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所获取的价值就是这些内部增值活动所形成的。而生产型企业的循环经济价值链主要表现为在其主要价值增值链上将循环经济思想融入其中,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原材料投入时要考虑投放的减量化、生产过程中要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废弃物处理时要考虑资源的回收再处理(如下页***1所示)。

三、循环经济价值链与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在联系

环境成本是企业为了降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担,为了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相关***策采取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现行的会计系统并没有将这样的成本纳入到核算系统中,环境成本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不相关成本,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现有的社会环境问题迫使企业必须要改变以往以利润为唯一目标的落后思想,要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企业对环境、社会、公众的贡献。生产型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对整个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因而将生产型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到最低是企业自身与社会更为关注的问题。采用怎样的有效控制方法是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核心问题。价值链理论与环境成本控制高度相关,循环经济又与价值链密切关联,因此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顺理成章的,也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一)环境成本控制伴随着价值链的创新发展。在理论探索方面,环境成本的控制方法随着价值链的延伸而有所拓展。当价值链仅限于企业产品生产过程时,环境成本的控制也就仅限于在生产阶段降低资源耗费与减少废弃物排放;当价值链延伸至从研发设计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时,环境成本的控制也拓展到各个环节的环境成本降低方法;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成本,因此,价值链又从企业内部发展到企业外部,从横向价值链到纵向价值链,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环境成本,其原有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与控制方向也在不断创新;近年来提出的循环经济价值链更是价值链的一种创新,将原来单向的、开环的价值链,在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转向为循环的、闭环式价值链,由此,环境成本控制也应该有其新的拓展。

(二)环境成本为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管理提供了重要信息。任何一个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对其利益相关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又必须考虑其利润目标。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最优点就在于企业是否遵循循环经济价值链的发展规律,是否能够协调企业自身内部价值链、产业与区域循环经济价值链等之间的复杂关系。环境成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要素之一,它贯穿于整个企业价值链中,其大小决定着企业价值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完整性。因此,环境成本的发生能够及时反映出价值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优势与不足,给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管理、创新与发展提供重要信息。

(三)循环经济价值链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指导。企业价值链的延伸,使得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链在不断延长和拓展,控制方法也随着价值链的创新而不断改进,进而形成一套适用于企业自身性质的控制方法体系。循环经济价值链是价值链的创新发展,它为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环境成本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出来,进而有利于环境成本控制。

四、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的分类及其内涵

环境成本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了环境成本,使环境成本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所扩大。对于企业环境成本的内涵与分类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循环经济价值链视角下的环境成本可以从产生原因、根本目的、指导思想、核算范围与计量手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周航(2011)提出了循环经济下环境成本的定义:某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循环经济发展为基本战略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下,为保护环境,降低环境负荷,以取得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在相应的时期内进行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和其他的一些必要经济活动,由此企业产生的可以货币化或非货币化的支出。并将环境成本分为减量化成本、资源降级成本、资源回收利用成本、环境管理成本与环境机会成本五大类别,表1列示了其具体内容。

笔者认为该分类并没有有效、系统地将环境成本的内容完全表达出来。例如,在研发阶段企业发生的环保论证费支出;在材料采购阶段为了减少产品在价值链后续阶段的环境污染、上游企业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包装物污染而发生的环保材料费支出;在销售阶段为减少和治理企业在销售环节如包装环节、定价环节中发生的污染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支出,以及运输、仓储中为减少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支出等。环境成本不仅仅存在于产品的生产阶段,也始终贯穿于整个产品价值链,存在于每个价值增值环节。因此,企业环境成本应该按照企业价值链来分类,这样才能完整包含企业行为中的全部环境成本。在循环经济价值链视角下的环境成本应该包含但不限于以上五大类环境成本。

五、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不仅要求企业重视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更要关注环境成本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不仅注重环境成本控制是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进行的,更要将环境成本的控制纳入到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境中来;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环境成本的控制,更要将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环境成本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可能将环境成本降到最低,全方位地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荷最小。本文仅对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环境成本的控制进行简单探讨。基于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理论知识,为了体现循环经济与价值链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对于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价值链上的环境成本应该采用事前规划、事中监控、事后控制的全过程价值链管理控制方法,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链为基本分析工具,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基本控制思想,将两者有效合成,形成循环经济价值链,从而贯穿于环境成本控制的全过程,力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最优状态。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的环境成本控制如***2所示。

由***2可知,循环经济价值链视角下生产型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在整体上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一)事前规划。在规划阶段环境成本的控制主要在于产品的生态设计方面,要求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能将环保意识、消费者健康与社会责任等有机融入到产品当中,全面考虑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与回收等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成本支出,同时将由于生态设计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纳入到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当中,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最佳实施方案。

(二)事中监控。这一阶段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最核心阶段,也是环境成本控制中最能体现出循环经济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1)材料采购。生产型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活动就是原材料与各项辅助材料的购买,按照事前规划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要求,在选择合适的材料时,也要考虑在采购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不适当的采购活动会带来更多的运输负荷与包装负荷。运输负荷会给环境造成更多的大气污染,包装负荷会给环境带来更多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有可能使企业的相关采购成本增加。因此,在采购阶段要注意各个采购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综合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成本,从而降低采购总成本。(2)产品制造。在这一阶段,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控制方法,这种方式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生产型企业,从原料的投入开始到废弃物的产生都始终贯穿“清洁”二字,并且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求具备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实现“投入清洁、生产清洁、排放清洁、服务清洁”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就使得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原材料的减量化投入、充分化利用、循环化使用,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废弃物排放。(3)产品营销。使企业产品价值最终实现的阶段就是产品的营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包装物与运输两方面的控制。这一阶段与材料采购阶段相对应,企业在包装物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降低产品包装废弃物的产量,使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易降解无毒的包装物材料;在运输工具上选择污染较小的运输工具,在运输渠道上建立自己的运输物流中转站,减少运输过程中资源的耗损与浪费。

(三)事后控制。目前,一些生产型企业往往会忽视售后这一阶段,而现在的产品营销系统很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这一阶段可以将消费者退回的商品进行回收处理;可以将维修后的“废弃物”进行重新制造;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下游企业或者广大消费者进行环保宣传,让更多的企业与大众加入到环境保护运动当中来。

综上,从宏观上来看,通过事前规划制定有效的环境成本控制实施方案、事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中环境成本的合理性、事后注重环境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并反馈给事前规划阶段,这是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环境成本控制的外循环。从微观上来看,企业在产品生产的材料采购、生产、流通、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环节上实现了资源投入的降低、资源的循环利用,资源使用效率提升,这本身就是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构成企业循环经济价值链下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循环,这是一条可持续的、循环的完整价值链。S

参考文献:

[1]王晓燕.试论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现代财经,2009,29(2):41-46.

[2]刘沓,周航.循环经济价值链的系统思想与管理会计方法的契合[J].经济经纬,2012,(1):77-81.

[3]付滨.循环经济价值链下企业环境成本计量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4]肖序,熊菲.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J].系统工程,2010,28(12):64-68.

[5]王琳,肖序.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价值链测度与优化研究[J].求索,2013,(1).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9

【关键词】 数学专业;现代控制理论;教学改革;实践

一、引言

系统控制的理论和实践被认为是20世纪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科学领域之一[1]。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深刻、方法多样、内容丰富、充满美感,既提供了对线性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综合的完整理论,也蕴涵着很多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如线性非奇异变换方法、分离原理、对偶原理、反馈方法、增广向量法等。这些方法可以简化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为系统控制理论的其它分支乃至其它学科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这些方法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近十年来,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不少从事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改革思路和措施[2-11]。

现代控制理论是计量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科选修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作为数学专业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除了培养学生从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之外,对于了解作为信息科学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自动控制科学,特别是现代控制理论的体系和结构,以及认知涉及的相关数学理论和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去研究系统的各个方面,理论性强、内容丰富、概念抽象、公式多、习题多、计算繁杂。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数学公式的推导相对较为容易,但对公式意义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并非容易。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程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和尝试。

二、教学内容改革

1、重视课程体系架构的教学

在绪论课上,我们向学生讲解两方面内容:一是以“自动控制技术与人类进步”为题介绍控制论的发展史、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现代控制理论产生的数学基础、现代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等,向学生强调控制理论处在以自动化、计算机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核心,控制理论的成果在美国Apollo登月计划实施中起过实质性的作用[12]。由此启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现代控制理论是应分析与设计高质量和大型复杂控制系统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以近代应用数学为理论工具。二是向学生说明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现在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在信息产业中,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之一[13],现代控制理论的内容为从事信息技术方面工作提供重要的思想方法。

2、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本质性概念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抓住最基本、最本质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及其相互联系,在结构上使课程的体系清晰完整,防止定义和结论的堆砌,帮助学生构建出自己的系统的知识结构。针对教材[14]的特点,在保证严谨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我们为学生补充拉普拉斯变换、能控子空间的概念及表示、能控性能观性的PBH判据、稳定性与特征值的关系等内容。在讲授定理、公式时,不刻意追求定理证明中数学上的严密性,重点强调其应用背景、应用条件的限制,要求学生从本质上进行理解,避免生搬硬套地运用理论。

3、介绍新知识,跟踪新技术

我们在教学中把当年中国控制会议、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美国控制会议等国内外一流会议的征稿范围和部分大会报告介绍给学生,并介绍一些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H∞控制和分布参数系统控制等的基本思想。这样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控制理论的思想体系和发展前沿,把握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以及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工程实际打下良好基础。

4、渗透数学文化思想

在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大师们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数学史,引导学生提炼数学思想的方法,积累数学文化。控制论科学的创立者之一维纳[15]是一位数学天才,在布朗运动理论和位势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他也是信息论的创始人。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钱学森[1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是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他也致力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问题。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强化数学知识在控制论中的应用。数学作为系统控制科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内容涉及了数学的各个学科。如以W.M.旺纳姆代表的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以R.E.卡尔曼为代表的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以及以H.H.罗森布罗克基为代表的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在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涉及了频域理论、状态空间理论及变分理论等。矩阵分析和微分方程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介绍相应的数学基础,是学生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基础和关键。例如,高等代数中的Cayley-Hamilton定理、极小多项式、矩阵Jordan分解等在控制论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判断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系统的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中都有体现。讲解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对学生思想文化进行熏陶,这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

1、 注重仿真与实验

现代控制理论实践性强,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必须进行仿真和实验的教学。通过仿真和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4]。我们开设了8学时的上机实验(4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内容包括:(1) 利用MATLAB进行系统模型的相互转换、对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分析;(2) 系统能控性、能观性和稳定性的判定;(3) 基于极点配置的系统设计、基于状态观测器的系统设计;(4)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系统设计。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对系统进行辅助分析的能力,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交互式教学

在讲授完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后,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方法和思路有了初步认识。对于某些不出现新概念和原理的章节,例如极点配置问题和状态观测器设计等,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讲授。事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5-6人,每个小组分配一节内容,进行预习,一般留一周的预习时间。讲授时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讲授,逐句解释所讲内容,小组其他成员可以随时进行补充,其他学生和老师可以提问。如果讲授有误,老师马上打断,让学生重新思考,或者予以纠正。我们通常向学生提问讲授中涉及到的概念和结论,借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每一部分完成后进行总结。通过学生讲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查资料的能力和协作能力。这一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对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能够应对学生讲授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以免纠缠细节,影响教学进度。在应用中还要注意精心选择让学生讲授的内容,不宜过多。

3、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

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一般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为学生未来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课题分成一系列小问题,让学生参与研究。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论证,能够接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提高创新能力。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式题目,让学生进行总结。题目可以是“控制理论在***领域中的应用”、“***的控制理论模型”或“***控制器设计”等。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让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研究报告。在此过程中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引导学生提出创新想法。题目完成后学生把研究报告做成PPT,每个小组派代表为大家讲解,一起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四、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克服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型学习,考核方式应该加大科研型学习的比重。我们采用的考核方式如下:(1)平时成绩30分,其中出勤情况10分、课堂表现10分、课后作业10分;(2)实验成绩20分;(3)科研型学习占50分,其中研究报告20分,讲解情况20分,创新性10分。

五、结论

本文针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素质教育目标。这些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好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但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仍需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针对数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主体专业的特点,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和课程教学目标,仍然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继续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王从庆,丁勇.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2-75.

[3]曲延滨.“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增刊)155-156.

[4]高立群,杨姝,韩杰等.关于本科生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以《现代控制理论》课为例[J].辽宁教育研究, 2006(11)78-79.

[5]张正强,王艳霞.“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5)31-32.

[6]薛文涛,吴晓蓓,朱志宇.面向行业特色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17-19.

[7]张宝琳,房庆祥,曹飞龙.数学专业“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0,12(下旬刊)31-32.

[8]王冬梅,刘帅师,黄艳秋.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50-51.

[9]刘鑫屏,刘世全.现代控制理论实验教学改革[J].广西轻工业,2011(12)144.

[10]刘艳芹.数学专业《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60-261.

[11]肖小庆,周磊,张小美.基于素质教育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18-19.

[12]李训经,雍炯敏,周渊. 控制理论基础[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徐宗本,张茁生.信息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14]俞立.现代控制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5]Norbert Wiener著,郝季仁译.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钱学森,宋健.工程控制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篇10

关键词:石油企业;成本;对策

中***分类号:TE11 文献标识码:A

石油作为新时代的能源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石油业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但是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得不令人们开始认识到,飞速发展的社会背后面临的能源枯竭问题。因此,对于石油资源的利用问题成为了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及生产资料来源,另一方面资源和能源危机也不得不开始得到考虑。成本控制作为一种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式开始被应用于石油生产业,如何对石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1 影响因素

对于石油成本的影响的主要因素目前可以归结为五点:首先是国家对于是由产业的税收,这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其次是目前我国石油的存储量和石油的质量;再者是对于新的石油开采地的勘探情况;然后则是科技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科技可以对投入产出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最后则是石油的价格,石油价格变动则会引起成本财务等费用出现相应的变化。众所周知,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但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消耗量是客观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低碳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为之而努力。根据统计,这五个方面对于石油成本的影响可以达到总成本的87.3%,控制了这五个要素也就控制了石油成本的大部分,以此对于以上五个要素的分析测评以及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据调查,若是在以上五个因素中加入百分之一的增幅投入,最少可以得到7.8%的经济收益。

2 现状和问题分析

虽然随着一些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石油市场在成本的控制上有了一定的成效,市场化的机制和市场化的价格机制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无论在成本的投入还是收益上在过去的几年中都有了显著地提高。据统计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在对于石油企业的成本控制中的投入平均每年都会增幅5.8%,并且收益也在以每年13.5%增加,对于成本的关注也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社会大环境的历史影响使得一些主客观因素还未有本质上的转变,因此在控制成本上石油企业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以下就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表现在观念和理念的落后上。由于我国石油业的起步较晚,一些理论和理念本身就存在着相对的缺陷,而成本控制这一新兴的思想更是较之世界发达的工业国家有着一定距离的落后。在理论和理念上都对时间的导向性缺乏针对性的研究。主要表现是,我国的石油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都局限在了企业的内部,或者仅仅关注的是基本的生产环节,而忽视了整条石油供应链的上下游的成本控制作用,这就使得一定程度上的控制管理工作脱节,并且,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性研究。因此在工作上的方法较为陈旧,无法很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二,石油的成本控制工作应当是包含了财务、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的石油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认识不足,导致仅仅将控制成本限制在财务部门的工作范围中,而作为控制成本工作核心的车间生产以及关键技术的控制并未考虑到成本控制的因素里面,这就导致了对于成本的控制以及管理工作根本不能对整体生产链进行调控,主体覆盖的范围狭隘,因此整体的协同效果差,因此成本控制效果也不甚理想。

第三,由于部分企业为了提升业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对资料的任意修改现象严重,企业的信息管理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况,信息的失真使得对管理成本工作难度加大,并且由于对于控制的环节划分太过细致,导致成本反而增高,间接性的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3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新形势下影响石油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的阐述,在分析了我国石油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借鉴国外石油企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就我国石油企业新形势下的成本控制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第一,石油企业应该更新成本控制和管理理念,综合采用包括目标成本法、成本否决法、档次成本法等在内的先进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以实现对于相关生产经营环节成本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和控制。目标成本法、成本否决法以及档次成本法等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和纬度给石油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都有利于实现石油企业成本管理的全员参与,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石油企业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体系对石油企业的成本进行模式识别和细分,根据不同的成本类型及其产生机理采取有区别的方法和手段分类实施控制。具体来说,石油企业可以将石油勘探过程中制造的成本落实到勘探部门,然后由勘探部门再落实到各个作业点和作业岗位;将开发成本和资产折旧落实到油气田企业,由油气田企业牵头再落实到负责开发的部门和环节;将现金流转和操作的成本落实到各个油气加工厂,而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落实到油田总部的财务管理部门,然后分级进行汇总管理。实践调查表明,这种将成本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石油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其平均贡献率在34.6%的幅度左右。

第三,石油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要尤其重视产品及产品组合的开发和实施策略,以石油产品为核心、向燃气产品范围扩展和延伸,依靠燃气低成本的优势实现成本管理的控制和效益。根据国际著名石油企业的产品开发及产品组合管理实践和经验,石油企业围绕石油核心产品的同时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特别是燃气产品的开发,可以大大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额度,这主要得益于天然气的开发成本要远远小于石油的开发成本,国外著名石油公司的天然气产量一般占油气总产量的30%,而我国2010年仅为9%左右。

结语

本文针对石油企业成本控制所面临的诸多因素以及目前石油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一是综合利用包括目标成本法、成本否决法、档次成本法等在内的多种成本控制方法,二是按不同分类标准将石油企业的成本进行细化分解从而采取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方法,三是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施行油气并举战略。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产成本控制论文10篇

学习

电气化及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及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搜索一下电气自动化的论文范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100篇。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2.1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下的产品、系统等,能够根据指令智能化的完成操作,简化操作服务的流程。

学习

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优秀10篇,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1电气工程的定义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已

学习

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总结,物联网导论论文怎么写。关键词: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中***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

学习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安全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信息安全的最新论文,个人信息安全论文综述。国家安全观是人们对国家安全的内涵、国家安全的威胁和维护国家安全手段等的基本认识。其中的国家安全是指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领土、社会

学习

电力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自动化新发展的论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技术主要是由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先

学习

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导论大学论文题目,自动化导论论文题目大全。社会文化理论促使人们站在更具创新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语言的习得。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加充满了现代化与人性

学习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导论论文,信息与信息技术导论论文题目。一、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写作的内驱力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支配,而积极的情绪又往往来自兴趣。在写话训练时,我从激发兴

学习

专业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专业导论课程论文范文格式,专业导论课论文1500字范文。(二)完善教学模式在课程中,要尽可能的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两方在课堂中的积极互动,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去认识到

学习

机制专业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机制专业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机制设计导论论文,机制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来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践能力强、具备良

学习

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专业导论论文摘要,认识自动化专业论文。专业层次学制主要课程音乐教育专科两年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

学习

自动化电气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电气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哪个题目好,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哪个题好。消防部分主要报警系统、联动系统的设计等。本次设计完成***纸共18幅,绘***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本电气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

学习

生物科学导论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科学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物科学类导论论文2000字,生物科学导论论文1000字。目前,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措施力度还不够。已有的管理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

学习

专业导论论文格式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导论论文格式10篇,内容包括论文导论的格式,机械导论论文格式。毕业论文格式总改不对老师不让过怎么办?内蒙古财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格式的具体要求求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版word版的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谁有?求毕业

学习

电气化铁道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铁道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化铁道技术毕业论文题目,铁道供电技术的论文题目。主办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7-936X国内

学习

电气化及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化及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搜索一下电气自动化的论文范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论文100篇。2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2.1智能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下的产品、系统等,能够根据指令智能化的完成操作,简化操作服务的流程。

学习

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电气自动化科技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气自动化论文优秀10篇,电气自动化专业论文选题哪个好。1电气工程的定义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是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电气工程已

学习

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物联网导论课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总结,物联网导论论文怎么写。关键词:物联网;IT产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中***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58-02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随着物联

学习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安全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有关信息安全的最新论文,个人信息安全论文综述。国家安全观是人们对国家安全的内涵、国家安全的威胁和维护国家安全手段等的基本认识。其中的国家安全是指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领土、社会

学习

电力自动化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电力自动化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力自动化新发展的论文,电气自动化毕业论文。2.1变电站及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技术主要是由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先

学习

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自动化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自动化导论大学论文题目,自动化导论论文题目大全。社会文化理论促使人们站在更具创新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第二语言的习得。在社会文化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更加充满了现代化与人性

学习

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导论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导论论文,信息与信息技术导论论文题目。一、要善于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写作的内驱力低年级学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支配,而积极的情绪又往往来自兴趣。在写话训练时,我从激发兴

学习

数字化用户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数字化用户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数字化方面的论文选题,数字化应用论文怎么写。其中,论文《数字***书馆用户的多语言信息需求调研》从用户需求的角度,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数字***书馆用户的多语言信息需求进行六个维度,即: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