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论文篇1
素质教育是一首壮歌。从空间上看,它不受区域、地形、环境的限制,神州大地处处高唱这首歌;从时间上看,它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首赞歌,同时也是世纪之歌;从强度上看,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无不参与,它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声音最洪亮的一首大合唱。那末,究竟怎样唱好这个大合唱呢?作为大环境、大背景,并形成大气候,这得靠***府的行为、社会的关注、人民的支持;作为教育内部,应该是向内使劲,全力以赴、各施其职、各只所能;作为教育改革的细胞工程——课堂教学改革’,更是首当其冲、激流勇进,并不断深化、不断发展。因为课堂教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阵地,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旋律。’要想真正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明确一个目标,体观两个特点,处理好三个关系,树立四个观念,优化五个控制。一、明确一个目标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多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这是原国家教委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培养目标。而二十——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目标是: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具有“博”.与“新”的特征;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交友,学会管理等归根结底是理学会生存;要具有批判精神,能尊重不同的思想观念;要乐于接受新的经验,善于接受社会的变革;要拥有足够的信息,有主动选择与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能够辨别真伪,追求真理:要有竞争意、选择意识、创造意识、环境意识、国际合作意识、社会适应意识及其相应的各种能力;具有丰富的文化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水准。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付诸实施。二、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学科特点。,义务教育阶段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但各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很好的把握。诸如小学语文教学要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数学教学要注重概念和思维品质训练,思想品德教学要重视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训练,自然教学则要注重探究科学奥秘兴趣的培养,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社会等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突出兴趣、爱好、特长诸方面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抓住这些特点,就能使素质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二是学段特点。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也就不同。中低年级重在趣味性、直观性、基础性方面下功夫,高年级则重在教方法、教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今大胆质疑问难,并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训练的内容各有其侧重点,如语文低年级侧重词句训练,中年级侧重段的训练,高年级侧重篇章训练。三、处理好三个关系I。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在“讲”与“练”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往往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振振有词、滔滔不绝地讲了不少“正确的废话”而学生在台下却是无精打采、无动于衷、漫无边际地说了不少“正确的废话”。教师的讲是必要的,但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这就值得研究了。就这些问题,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作了精辟的回答,他说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在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订正比较处给他们提出,当然遇到实在搞不明白处,还要给他们讲解。这就是说我们要找准讲的位置,抓住讲的时机,优选讲的方法,注重讲的效果。一般说,在—节课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宏观指导的讲,不能超过15分钟,要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今去读书练习。以训练为主线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训练计划的设计、训练活动的组织、训练方法的指导、训练结果的检查、训练情况的反馈。在教学中真正做到:课堂书声琅琅,学生频频质疑,问题议论纷纷,训练扎扎实实。2、处理好“知”与‘‘能”的关系。在学科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就语文教学来说,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内容方面包括:宇词句段篇;从能力方面包括:听说读写书;从操作方面包括:读划批写查:从非智力方面包括:性情兴意习。我们在教学中要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训练,并着眼整体,着手部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值得一提的是,各学科教学要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因为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感性认识是启发他们***思考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思维训练要贯穿各学科整个教学的始终。换句话说,整个课堂要有兴趣的激发、学法的指导、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启迪、知识的迁移、情感的体验,使课堂变成求知的宫殿、思维的王国、智慧的明灯。3、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教育事业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在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上,要更加重视质量;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要更加重视德育;在发展和改革的关系上要更加重视改革。由此可见,处理好“文”与“道”的关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思想性的作用。就语文学科,它涉及***治、哲学、历史、社会、生活、道德修养、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并且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其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文中有道、道中学文、文道统一,二者水融。其他学科也是一样,教材内容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不失时机地点点滴滴相机渗透。四、树立四个观念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素质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既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又体现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其目标都应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个性即完成本学科特有的教学目标;共性即素质教育提出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各门学科共有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意识。2、树立学生主体观念。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目中无人,使学生沦为考试的奴隶。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尊重人的教育,它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从学科课堂教学来说,学生主体观念集中反映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应具有“六让、五主、四自、三有”等特点。所谓“六让”就是目标让学生明确,新知让学生探索,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学法让学生归纳,结论让学生得出。所谓“五主”是指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旨。“四自“是指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育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3、树立面向全体观念。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界线之一。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全民教育,而不是选拔教育、英才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其衡量标准可以考虑这样“三看”:—看难度。看起点的引起、难点的突破、重点的突出、特点的体现、终点的延伸等是不是难易适度。二看广度。看学生的受训面,看学生用心学习面,看学生主动发言面,看学生积极性高不高等。三看梯度。看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反映在优生和学有困难的学生两极,在教学中匝两头兼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齐步走”和“一刀切”。我们提倡:教学目标要分层,课堂提问要分档,作业设计要分类,评价反馈要分度。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做到’‘八多”即检查多演板,讲授多提问,练习多指点,解难多引导,平时多接触,意见多征求,成绩多表扬,方便多提供。4、树立提高效率观念。所谓“效率’’就是指在单位的间内完成数学任务的好坏,它是效果与时间的比率。而优化教学提高效率,就是指教师选择的教学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的优质效果。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时间耗费少,即课堂教学效益高,课外作业分量少:二是精力耗费少,学生能做到轻松、愉快、活泼、主动,过重精神负担少;三是教学效果佳,知识网络讲得清,技能技巧水平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五、优化五个控制I、教学目标的优化控制。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依照课程的具体内容,把每个学科由课标所规定的结业总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小目标,以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笼统为具体,对教材的每个局部的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都提出明确的要求,作出严格的规定,理出分明的序列。它是师生课堂教学活动所追求的预期效果。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关键,它对师生有着启发、导向、激励、聚合的功能。所以优化课堂教学就必须抓住教学目标这个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做到:①目标的确定,必须准确适度、明确具体:②目标的展示,必须适时恰当、灵活自然;③目标的达成,必须扣标是施教、突出重点;④目标的检测,必须按标测试、及时反馈。2、课堂结构的优化控制。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要上好一节课,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教学过程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只有通过总体结构的优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要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不越位,学生的学要到位,总的原则是:“六精”、“四自”,即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做到:引趣要精妙、提问要精当、点拨要精巧、讲解要精辟、训练要精实、评价要精确;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做到:自学(学有目标、学育方法、学育重点)——自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练(练要分层、练要灵活、练要创造)——自悟(领悟知识、领悟方法、领悟情感)。如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根据“四导”来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即“引导读——诱导思———指导议————辅导练”并在这个结构的宏观控制下,辅之阅读教学的“十个三”的操作细目,即(①体现三全:全体、全面、全程;②打通三路:文路、教路、学路③突出三点:重点、难点、特点;④强调三自:自学、自间、自答。⑤谋求三精:精讲、精练、精结。⑥加强三读:通读、精读、熟读。⑦增强三感:语感、情感、美感。⑧力求三思:多思、敏思、深思。⑨促进三动:动脑、动口、动手。⑩达到三会:会读、会说、会写。3、教学方法的优化控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尤其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四多四少”的弊端。“四多”主要是①重点不突出、讲解内容多;②上课满堂灌,问题提得多;③抱着学生走,应酬问题多;④阅读归阅读,读写脱节多。“四少”指的是:①突出重点训练项目以训练为主的方法少;②有价值、有思维容量的课堂提问少;③读书时间、思考时间、练习时间少:④讲练结合、读写结合的教学契机少。其他学科也存在着教师导不得法,学生学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照本宣科“讲”几遍,点缀性地向学生“问”几声,结论性地在黑板上“抄”几条,随意性地让学生照着课本“练”几题等。如此这样的教学怎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然而,要实观教学方法的优化控制,必须做到“四变”即善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巧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妙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精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4、课堂提问的优化控制。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问题提得恰到好处,可以一石激起千重浪。提问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讲究提问的方法和遵循提问的原则。提问的原则主要有:整体性原则、自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情趣性原则等。提问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注意提问的对象,一是要看年龄、年级:二是要面向全面学生。其次,要选择提问的角度:①抓住重要点提问;②抓住疑难点提问;⑶抓住兴趣点提问;④抓住关键点提问;⑤抓住模糊点提问;⑥抓住想象点提问;⑦抓住联系点提问。第三:,要锤炼提问的语言,使之做到:激疑启思、深浅适度、变换语式、环环相扣。5、教学手段的优化控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当今现代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现代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越来越丰富了,从最老式的教学媒体黑板到五光十色的***片、琳琅满目的标本、栩栩如生的模型,到现代化的视盼教学媒体,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以及电脑等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所有的教学媒体,无论是老式的,还是新式的,都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以后,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它的显著特点是一方面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凸现教学特点;另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觉察到现象、看见事物、听见声响、闻到气味、触摸到形状、观察到过程和行为,在非常具体和非常现实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如实验小学的朱红老师在教学《耳朵的科学》—课时,为了让学生把耳朵的内部构造弄明白,教者把耳朵的解剖模型设计制作成电脑课件,在教学中通过大屏幕显示,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和感卸耳朵的各个部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教学研究成果得到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总之,我们既要锐意改革,只要脚.踏实地,做到改革意识要强,教学观念要新,教学方法要活,训练效果要实。我们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朴朴实实的教学风格、扎扎实实的教学效果,谱写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新篇章,真正唱好素质教育这首壮丽的赞歌!
科学课论文篇2
西医内科学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实践两部分。在理论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课程组根据学校定位及培养目标修订了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教案及讲稿,使理论讲授的内容更贴近教学实际、更贴近临床实践。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疾病的中医病证名称对应和中医中药***内容,引导学生注意中西医理论的对比联系。通过开设西医内科学的“导论课”、“常见疾病系列讲座”、“每周病例会诊”等充实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现以下特点:(1)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机应用;(2)疾病谱与农村、社区基层人群的高度对应,即所学的就是所用的;(3)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达到了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岗位需求的中医药专科层次人才的目标。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课程组通过充分利用校内实训中心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阶段性见习教学,实行“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的实习教学模式,制订实习规范,定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注意学生高尚职业品质与素养的形成。
2立体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课程组通过对课程教材、校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运用,建立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库。(1)课程教材:与国内同类院校合作,先后主编及参编高职高专层次供中医学专业使用的《西医内科学》、《西医临床医学》等课程教材;(2)校本教材:通过教研活动、医院调研、专家座谈等形式开发适合三年制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工学结合”系列校本教材,包括《内科常见疾病案例分析精选》、《内科疾病常用诊疗技术》、《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实例解读》等,注重与中医课程的联系,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与新技能,扩大学习领域;(3)教辅资料:建立了模拟试题库、常见疾病体征***片库、病例资源库等教辅资料并上传至课程网站中,实现了资源共享。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西医内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接受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为此,课程组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及临床技能实训中心,综合运用网络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医院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7]: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收获大、效果好。针对三年制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运用了该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动画、视频、***片及病史资料的展示,引出所要讲授的疾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教师按照疾病发展过程和诊治、预防等程序逐一讲解并适时穿插病例内容。(2)定期应用现场教学法:首先选择典型病例,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到病房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提出辅助检查的项目,然后查看辅助检查的详细结果,自己提出诊断和***措施,写出病历,最后与医院的病历进行对比,带教教师进行讲评。此法使学生真正接触了患者,学习印象深刻,主要在见习过程中使用。此外,课程组还积极使用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自主学习法等,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例如“西医内科知识竞赛”、“西医内科技能比赛”、“西医内科读书报告会”等,以提高教学质量。(3)课程组成员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了***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生动地呈现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建立了课程网站,并将教学大纲、教案及讲稿、电子课件、习题集、模拟试题、授课录像、病案选编、实习指导等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使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模拟考试、问题答疑、学***验交流等,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改革考核体系,重点加强能力考核
科学课论文篇3
论文摘要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目前状况的基础上,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目前状况进行探究,并提出整体优化策略,以促进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完善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的边缘交叉专业。由于多种原因,开办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各院校之间在整个专业的建设上交流很少,尚缺乏统一的指导,专业建设还不够规范。通过对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探究,可以使我们在借鉴其他院校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状况
首都体育学院姚鸿恩教授等曾对我国12所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探究,结果表明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新问题摘要:
1.课程设置中人文类课程比重偏低,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2.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3.必修技术课不够重视。
4毕业实习的学期和周数布置不够合理。
二、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及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由思想***治理论、交流和表达、健康和体育和国防教育、计算机技术四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模块组成。公共基础课平台按六大板块构建。总共50学分,904学时,和原培养方案比(43学分,758学时)加大了理论学时的比例,同时,也增加了形势和***策、就业指导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基础教学的内涵,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共61学分,其中,选修课学分占学科基础课总学分的1/3左右,总学时为1098学时,共26门课程。比原培养方案(67学分,1206学时,22门课程)虽然在总时数上有所减少,但课程门类增多了,增加了内科学基础和外科学基础、运动练习学、运动心理学概论等课程,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1098,共61学分,加大了选修课比例,提供专业辅修平台,增设了如细胞生物学、体能练习法、身体锻炼原理和方法等课程,为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新的培养方案还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和技能培养模块。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布置在第八学期,共16周。能够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而且,可以有效地和毕业求职挂钩,并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质量。
三、加强北华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策略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⑴加强学科的基础理论教学,可以通过推迟学生转入专业方向学习的时间和是在学分的配置上加以控制。使学生能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减轻专业学习分化过早、基础薄弱的不良影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使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加强。⑵课程结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以确保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同时,也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以便为学生知识能力的组合提供多种可能性,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⑶对于外语课程和计算机课程给予充分的重视。
2.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依附于理论课的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建立和理论课相协调、相对***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过去实验课主要限于验证理论、单纯把握操作技术的做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拟题目的实验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新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完善运动人体科学教材体系。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借用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教材,而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却由于多种原因而相对滞后。由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和课时的限制,对学生在医学知识方面的要求较医学院校有所不同,教材在借用过程中,难免造成了课程的不连贯,影响教学质量。当前,专业教材建设新问题已成为所有院校共同关注的新问题,所以,我院将专业教材建设规划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编写出适应本专业特征的精品教材,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还应适当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组织编写“双语”教材,以把握国外相关专业的动态,介绍国外学科探究的最新成果,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并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摘要:
[1姚鸿恩摘要:《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办学目前状况的调查探究》《体育学刊》,2006.1。
科学课论文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延伸;学科精神
在笔者看来,具有学科特点是评判语文课堂教学延伸有无价值的首要标准。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不能离开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背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能远离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不能抛弃听、说、读、写中的任何一项。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月亮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简单地回答了老师的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之后,就让学生闭眼想象月亮湾的美丽,紧接着又请学生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象摹画出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专心致志地“作画”,然后就是“展画”,最后进行“评画”。虽然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但在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语文教学本质的背离,是语文学科延伸本末的倒置!
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固然有必要,能够拓展文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但并不是所有的延伸都是必要的。我们的延伸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之上,这样的延伸才是必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记得一位老师在介绍自己的课堂延伸经验时,曾列举其执教的《詹天佑》一文,大体的执教步骤为: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之’字铁路设计是否科学?你有什么别的方法让火车爬上山坡?”等两个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找几口直井才能既增加工作面又缩短工期”的问题。据该老师讲,学生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但我想追问的是: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工程学课?如果是语文课,那这样的延伸至少荒废了学生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文中那么准确描写建铁路全过程的词语,学生掌握了吗?詹天佑在建成举世震惊的“之”字形铁路时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领悟到了吗?在遇到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勇气与善于克服困难的智慧,学生体会到了吗?詹天佑那种“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爱国情怀,学生感受到了吗?恐怕都没有达成吧!这岂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延伸有必要吗?
此外,课堂的延伸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可控制的课堂延伸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我们有些老师可能尝试过“意外”的延伸所带来 的精彩与难忘,但千万不要忘记,一切看似“意外”的延伸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挖掘,没有对学生的准确把握,一切“意外”都是不可能产生的。这样的延伸就毫无价值可言了!因此,我们的延伸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以执教者有效的引导去唤起、去预约延伸中的精彩!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否具备语文学科的特点,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所必要的,才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所必须的,这样的延伸才是构建在我们老师可控制、可引导的平台上,才会具备无可比拟的课程价值,才是我们课程改革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所期待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
我认为: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学记》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语文教师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是人的一种特性,因而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没有语言,就没有人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从阅读学讲,文章本是情铸成,字字句句吐衷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写作学讲,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情到深处文自工。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科学课论文篇5
跨入21世纪,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国家的整体教育改革。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改革成为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这一时期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亲自、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纵观现代社会,一切的科技、设备、管理制度及方法都是可以引进的,唯有一个国家的人的现代品格、素质、现代化的灵魂是不能引进的。人是我们在各方面谋求发展的先决条件。正如法国学者莫内所说,现代化需先化人而后化物。
20世纪50年代后期,全世界教育思想的先进代表们共同意识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80年代以来,主体、主体性这些富有内涵的概念开始在教育界生根发芽。这既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精神的呼唤。以往,我们的教育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而只重视教师,只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和客体,而忽视其主体性,大大的束缚和限制了学生。如今,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教育,已经成为跨世纪的课题提上了研究日程”。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喆同志在课改报告中指出,现代教育一定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什么时候都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在取得上述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区美术教学的实际状况,我们于2001年7月精心选择了以我区青年教师为主,含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从我区东片、中片、西片分别抽取不同层次的实验校和部分教师组成了十几人的课题组,将研究、探索“美术学科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方法”作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为了准确把握我区美术教学课堂现状,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对学生状况的了解与座谈精心设计了17个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对全区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人数共计780人,从调查结果分析,目前我区美术课的课堂状况和教师的整体水平基本得到认可,但仍突出了诸多不足之处。其中部分数据显示如下:
1.45%的学生认为现行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不好。
2.50%的学生认为教师仍有“满堂灌”的现象。
3.53%的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己的观点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表。
4.42%的学生认为现行教学活动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没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这次问卷调查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我区现行的美术课堂教学没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渴望活泼、幽默、自由、开放、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呼唤着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好的教学方法。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对现状的认识和讨论,确立了我区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步骤及预期成果。
研究目的:
1.依据学科教学目标,结合我区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以各校课堂教学为本、为主,进行主体性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力求形成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的科学而富有实效的主体性教学方法体系。
2.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着眼点,兼顾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教学要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投入,自主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1年6月----10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收集学习参考资料。
4.进行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
5.制定美术学科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二)初始运行阶段(2001年10月----2002年7月)
1.学习有关资料、理论专著。
2.举办专题讲座。
3.举办教学方法研讨会。
4.教学录像课研讨。
5.外出学习。
(三)完善提高阶段(2002年9月----2003年7月)
1.修订课题研究方案和制定主体性课堂教学建议。
2.组织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优课。
3.召开主体性课堂教学研讨会。
(四)成果归结阶段(2003年9月----2003年12月)
经验筛选,理论升华,成果归结。
预期成果:
1.探知美术学科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系列方法,以报告、论文、实验教案等形式完成,并期望在全区及全市等范围内得以推广。
2.切实提高美术教师在体现主体性课堂教学上的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及教育技术的应用等。
3.完成有关课件、录像或以其他方式发表。
二.初步的体验与探索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从教学设计入手。
科学的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从本质上讲,主体性教育是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点也决定了课程设计要把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教师则应成为把握、统揽大局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我们认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的设计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大纲、教材、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在此,我们强调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
2.科学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我们主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适度的选择、调整。对重难点的把握要准确,要有预测学生未知问题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3.教学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要力求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更好的组织形式。注重学生即***又合作的学习方式。
4.对学生活动的方式与进程,教师要适时加以指导和调控,力求严密而科学。
5、美术教学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二)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探索主体性教学方法。
1.导入:一节课能否一开始就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导入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好的导入好比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小石子,使课堂打出一个小的高潮,促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氛围中力***寻求更多更。
长辛店三中何代坤老师在讲授《美丽的色彩世界》一课的导入环节时,很好的利用了大家熟悉的广告,一开讲便赢得了学生的满堂笑声:“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快速抢答的游戏,好吗?”“好!”“请问草是什么颜色的确?”学生答:“绿色”。“我的衣服呢?”(上课前,何老师特意换了一件蓝色的上衣)“蓝色!”“我的牙齿呢?”教师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出阵阵愉快的笑声,师生相视一笑,顺风就势,教师导入新课,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实验学校的高英老师在《美术资料册的设计与制作》一课中用实物激励学生直接引入新课。在课前,高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设计并制作了多种外观精美而实用的资料册,有单独纹样的动物、植物、人物,还有连续纹样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各种形象简练而又新颖,非常适合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年龄特点,正因如此,当教师每拿出一件作品展示的时候,学生不时表露出羡慕与渴望的心情,跃跃欲试。教师的一句“你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美术资料次吗?”师生双方一拍即合。
游戏、故事、谜语等都会使导入更好地吸引学生。在讲《体会线条的美感》一课时,云岗中学的滕美丽老师采用游戏引入正课,她让学生分组比赛完成一个趣味游戏----画***接龙。游戏规则:一个同学画一笔或几笔成一物,下一个同学接一笔或几笔使之变成另一物。学生情绪高涨,黑板前人头攒动,各组不相上下,他们笔下的物象也发生着千奇百怪的变化,一会儿出现了电视机、小汽车、小房子,一会儿又变成了风筝、机器人、布老虎。。。。。。由于游戏本身就有很强的智力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促使每一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脑力游荡。课堂沸腾了。
(三)注重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价值。
对教育而言,学生全面而多样的活动是实现其主体性价值的基础,它能使学生的主体性获得发展,并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满足需要的对象。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活动并不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单方面行为,在此,活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学生在教师有效调控下自主而又合作地学习活动,即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活动指的是师生双边的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在实验研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在这些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我们评价课堂活动的宗旨是:
1、美术教学是否注重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美术教学是否加强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索的能力。
3、教师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教学活动中能否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作用。
以下介绍几节课,在这方面尤为突出:
1.“设计师”的灵感创意----造型奇特的帽子。
十二中(初中)的王率老师在《造型奇特的帽子》一课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采用集体合作与个人分工的方式组织学生活动。在学生展示积极收集的资料和对造型构成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她让各组分别抽取一道有关帽子设计的题,如:时装帽、钟表帽、小丑帽等。各组成员分工合作,有负责画的;有负责剪的;有粘贴的;有试戴的。。。。。。一时间课堂成了“设计师”的“工作室”。学生的热情被点燃,他们大胆稚拙地表现着自己的灵感。教师此时已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设计构想。一件件作品问世了,伴随着音乐和各组(学生)解说员的解说,看着本组表演的同学戴着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在前面走台展示,同学们开心极了。在有限的课堂上,他们得以将自己创作的灵感与冲动充分展示出来。
2、动物***案与皮影故事。十二中(初中)胡晓瑞老师
同学们已经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仿佛正在观看一场皮影戏。台前幕后忙得不亦乐乎。该到狐狸上场了,蜗牛与狐狸在对白:“小小蜗牛走天涯”,道出了富有哲理的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同学们热烈鼓掌。幕后,每个同学拿着本组制作的动物***案模型,随着故事的发展,做着相关的动作,“观众席”上,个个面露兴奋,那是他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从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龙与凤的特殊寓意,到同学们手中简单而又独特的动物***案造型,再到独具匠心的皮影故事,也许在愉悦的背后,同学们已经能更清楚地领悟到祖国文化的某种韵味了。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尝试着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方式参与美术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使得课堂充满了和谐、竞争与欢笑。他们之间、他们与教师之间在以美术的方式传递着思想情感。当学生准备好并渴望与同伴一起工作时,他们的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很多时候,他们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步入一种活泼生动的自我调控的良好状态。
(四)花样小结与评价
以往,小结是教师的“自弹自唱”,是教师在发表最后的“演说”,造成教师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学习后的真实状况,使学生一言不发,教师一字不落,生怕丢了知识点和重难点。造成小结的单调和乏味。我们认为美术课堂小结的目的在于激励全体学生并能突出展现个人的才华与思想情感,更注重学生在小结过程中的自我认识与体验。借此,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体验、情感及潜能,以便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与指导。我们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舞台展示自我,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甚至利用奖励个别而激励全体。我们认为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与看法,而要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才是融洽、开放、自主的教学,才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试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强化美术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美术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我们首先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与状况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知识水平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方面。在对作业的评价上我们鼓励不同学生可采取不同表现手段与形式,重视对其个性的发展,而不必建立单一的绘画与设计技能的表现等级。另外,我们主张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和听取学生的合理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以上是我们初步体验与探索的点滴收获,难免零散和不够系统,但我们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了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从中感受到主体性教学带给师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愉悦。我们力求将实验过程中体悟到的方式方法得以提高和推广,力求借以推进丰台区的美术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科学课论文篇6
摘要:大学生科技竞赛;课程建设;练习组织;创新人才
一.大学生科技竞赛的课程建设
1.分层次开设各类科技竞赛选修课
学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竞赛时,遵循“两个导向”原则摘要:一是科普性导向,即竞赛要面向广大同学,使更多同学了解科技竞赛并参和进来;二是科研性导向,即各教学单位举办专业性强、水平高的科技竞赛。因此在选修课开设方面,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次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如面向没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基础班,采用大班教学形式,一般120~140人左右,以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喜好为目的;而对于具有电子设计基础知识的学生则开设电子设计提高班,采用中班教学形式,一般60~80人左右,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另外,对达到电子设计提高班水平且有初步参赛意向的学生开设电子设计竞赛班,采用小班教学形式,一般为40~50人左右,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2.面向竞赛学生开设科技竞赛练习课
练习课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练习借鉴“商品超市”和“菜单选择”的管理理念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程序编程、设计规划、论文撰写、信息处理、团队分工协作、案例分析、实战练习等模块,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部分课程模块重点练习。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强化练习,部分课程模块用于基础练习。集中练习课由经验丰富的竞赛指导教师主讲,以课堂讲授和练习为主,对竞赛学生的应战能力进行统一培养和集训。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最终参赛的选手进行所有模块的综合练习。
分散练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疑问或困难时,竞赛指导老师负责答疑指导。
3.合理布置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
竞赛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将竞赛思想和内容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如在高等数学、概率论等课程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其中;在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中,可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教学。
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面向对象,各有侧重。基础班侧重竞赛基本知识的普及教学,以激发学习喜好为目的;提高班侧重竞赛基本技能提高,能进行简单的竞赛设计,以提高科技竞赛能力为目的;竞赛班侧重竞赛实战内容的辅导,以培养竞赛选手为目的。
练习课侧重竞赛内容的强化和竞赛辅助技能技巧的练习。
除合理布置各类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内容外,学校还鼓励竞赛指导教师自编竞赛教材和讲义,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中吸取竞赛内容和经验,适当引进国外原版专业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使竞赛教育向多形式,高层次发展。
4.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应用于教学领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使教学的适应性得以加强。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建设100门网络课程,其中就包含了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的建设。
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建设要求包含教学文件、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外自学课件、课堂作业习题、课外综合习题、模拟考试平台、***讨论(留言板)区、历届学生竞赛获奖成果等内容。目前已建成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络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网站,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外练习通过网络进行,模拟网上考试已通过测试,预备逐步推广使用。
针对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学校明确要求网站内容每学期必须有更新,非凡是作业和试题每学期要有30%的内容调整;***讨论必须经常关注,及时答复;每次竞赛完成后,相关内容应在4周内完成上传。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练习组织
1.建立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科技竞赛,学校建立了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在整合、扩充原有竞赛网站的基础上,建成了竞赛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并兼具互动交流功能的网络空间。网站包含竞赛种类、类别、竞赛时间、历届竞赛等基本介绍,学生竞赛成果展示,竞赛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学历、探究方向、教学探究成果等基本团队情况介绍,统计、分析、撰写等竞赛技能知识介绍,***提问和交流等,并能和学校相关科技竞赛网络课程网站快速链接,让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网站深受同学好评,成为学校科技竞赛的最佳前沿阵地和宣传窗口。
2.加强练习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科技竞赛练习指导教师的培育和团队建设工作。在教学业务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教学研讨,集体讨论教学大纲、编写练习教材、完善教学文件、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练习指导教师的共同参和,确定了各类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定位。鼓励并支持练习指导教师开展各项科研工作,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全面提升竞赛水平。
我们还采取“1+1”练习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即每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带一名新指导教师,通过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教学指导功能。同时,“1+1”培养方式也保证了练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
3.加强竞赛技巧练习
学校通过开设练习课,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长期竞赛练习,在竞赛相关技巧练习中,有三个技巧非凡需要重视和加强。
(1)信息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各个领域的知识,但哪些信息对竞赛更有效以及如何选择信息,却让很多学生头疼。加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的和必须把握的信息,建立信息评价标准体系,学会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将对竞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文撰写。竞赛最后提交的成果形式是科技论文(部分需设计作品),因此,论文撰写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技竞赛的成绩,加强论文撰写的规范性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设置了科技论文的撰写模版,对论文的结构布置、撰写格式、文法和表达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3)团队协作。每组参赛队设立一个指挥员,每个队员在竞赛中各有分工。在设计策划中,要求队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群策群力、默契配合,要求队员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能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使整个竞赛有条不紊。
4.参赛选手培养程序
通过分层次开设选修课,学校有了一支相对固定的竞赛选手队伍。我们学校的做法是摘要:竞赛选手在提高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提高班中的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对其总平均成绩进行排名,在学生有参赛意愿的前提下,择优录取,组成竞赛班。通过竞赛班的实战练习,学生对相关科技竞赛的内容、设计思路有所了解,也具有了一定的竞赛技能。同时,要求竞赛班的所有学生均需参加练习课的集中学习,但可根据自己的特征,选择相关练习模块;空余时间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网站进行分散自学。参赛选手在竞赛班中产生,根据学生在竞赛班中的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参赛选手必须经过练习班所有模块的集中强化学习,组队时兼顾学生不同的技能特长,做到优势互补。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积极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喜好和能力,搭建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
科学课论文篇7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进
(1)科学知识目标的演进。
上一时期小学的科学课程知识目标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大多只是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但此阶段注重的只是一部分知识,“属于关于‘科学概念和原理’方面的知识。十分缺乏关于‘科学技术的实际工作方式’、‘科学技术过程’、‘从何处和从什么人那里能够获得科学技术信息和指导’等知识。”当时的科学课程,只是按照自然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但大纲规定的只是对于一定群体最基本限度的知识方面的要求,只学习书本上固定的有限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条件较好的学生拓展新知识的可能。2001年,***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阐释科学知识的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科学知识更加全面。在基础知识之上,加入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之外,更多地渗透了对与广泛的科学知识相联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2)科学探究目标的演进。
《试行草案》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要求涉及甚少,仅仅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自然教学大纲,对于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方法做了如下诠释:“在指导儿童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爱好。着力培养、训练、发展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栽培、饲养、制作能力等。”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进一步规定了观察、实验、动手、逻辑思维和想象5项能力。2001年,***颁布并实施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环节,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标准》对这8个活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目标,并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宜过高,应顺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且循序渐进地培养。2006年3月,国家颁布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其方针和目标,“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不难看出,直到21世纪以后,一个较早期技术化的精英主义的科学教育思想指导的更完善的科学教育目标,才逐步真正形成,这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一种新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旨在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全新的“科学素养”概念。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培养,带动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并且教育仍然受到固有传统思想的束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并没有完全实现从国家和社会向个人过渡。因此,当时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治思想教育。80年代以后,以刘默耕先生为代表的我国一批自然课程专家,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思考,提出把“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并不具体和完善,当时的小学科学课程中,仍然缺少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民主精神,阻断了学生对科学创新的发展之路,难以发挥其个性和创造能力。随后,国家教委于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强调小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等思想熏陶的同时,增加了“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标。之后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了调整,在上述基础上,重点强调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2001年,***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待科学、科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关系、科学学习、自然”。特别是较以往增加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等要求。新世纪以来的科学课程,已经把“科学探究”作为第一位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二位目标,把“科学知识”作为第三位目标。这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特别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所以,科学课程目标中的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能,以及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非智力情感因素,则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实验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培养小学生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等,提高其科学素养。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演进
(1)科学知识内容的演进。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规定科学知识内容包括:水、空气方面的常识;动物、植物方面的常识等。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罗列出各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从中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空气和水,植物和动物,能源和环境保护,宇宙,力和机械,电、磁、声、光、热现象,金属,信息,生理卫生以及自然日记等内容。第一次对小学自然设置了“能源”、“环境保护”、“信息”等方面的课程内容。1988年的《初审稿》,分别呈现出小学阶段低、中、高年级各单元的基础知识要点。由此归纳出小学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和水,人体,植物和动物,生物与环境,认识土壤和岩石,地球和地壳变动,力和机械,电磁现象,声、光、热现象,金属共十大方面。特别强调在272总课时数中,留出10%~15%的时间,供各地补充乡土教材。在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按低、中、高年级,将自然课程的知识内容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生物,人体,水和空气,力和机械,声光热,电和磁,地球和宇宙。随后,1994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的调整意见》,要求删去部分原有教学内容,共删去知识点21个(约占原有知识点数的40%),观察、实验、操作项目10个(约占原有项目的30%)。删去一些比较难的内容和学习其他知识点时可以兼顾的某些内容。2001年,***颁布并实施《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设定的科学课程内容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最终又将其内容具体分为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地球与宇宙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2)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的演进。
1988年的《初审稿》,将小学阶段分为低、中、高年级,分别记述了其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对于小学自然课程提出了“知识要点”和“观察、实验、操作”的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小学自然课程内容为:“知识”与“观察、实验、操作”。进而将“知识”部分的内容划分为“了解”、“知道”和“理解”三个层次的要求;而将“观察、实验、操作”部分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初步学会”和“学会”。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探究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两者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其内容不局限于书面形式。因此,应伴随着科学知识,将能力与态度内容穿插在“生命世界”等具体的知识内容中,使其有机结合。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内容,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与内化,培养其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五大领域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二、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和内容演进的特点
1.小学科学课程目标逐渐明晰
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第一次将科学课程的性质阐述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程”,培养目标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重点在于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中,提出的培养目标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型人才,更加具体到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2001年《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重新定义小学科学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
(1)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学问中心课程,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即“双基”落实。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始,小学科学课程“双基”教育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的批评,认为它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体系,不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造成其课业负担过重。后来,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从“双基落实”逐渐转变为“学会学习”,即在继承“双基”落实的优秀传统之外,注重学生的一般与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小学科学课程逐渐形成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系统的知识架构。
(2)对于科学探究目标的理解。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及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科学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比较、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也包括科学处事方法,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思维与行为方法。当今的小学科学课程,尤其重视实现科学探究的目标,掌握科学技能和方法,这不仅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也为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要奠定基础,为提升全体国民科学素质提供可能。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
2001年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了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又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树立起用科学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新课改实施以后的小学科学课程首次提出“STS”(即“科学—技术—社会”)的课程模式,同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和谐相处。逐渐形成正确的科技意识,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技术观;逐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价值观。
2.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趋于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行草案》中,把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教学方法上开始强调鼓励儿童探究和发现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平衡发展”。直到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规定小学自然课程内容包括“知识”和“观察、实验、操作”两部分。并且进一步对科学知识内容和科学探究内容的要求做出了层次划分。随后,本世纪之初颁布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生命世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通过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把小学科学课程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此目标引领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局面,更多的探究式活动被引入科学课程中。90年代以后,“我国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层次要求划分,提出了一个基本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能反映科学知识间关系的课程内容整体结构模型”。科学课程的知识内容由4个系统下的8个单元组成。其科学探究内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分为三个层次,对于低、中、高年级,初步做到了知识和能力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不断被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注重科学史知识的渗透,增加技术教育的内容等。同时,课程内容的不断增加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就需要适当地删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在设计任何新产品和使用任何新技术时,都会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注入产品结构之中。如此就要求在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结构中,适当合理地增加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实事求是、与人合作、敢于创新等良好品格。
三、结语
科学课论文篇8
***同志指出:“发展素质教育是根本任务。”物理科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探索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方法。故现将一些粗浅的尝试,述之笔端,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情感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由“情”出发,以“情”牵引。在这里,情感指的是兴趣,也只有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培养出较强的能力。那么,“情”缘于何处呢?首先,师生关系要融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求知者的身份去感召和激励学生,而非训斥与嘲弄、苛刻与敌视,只有有了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因“倾其师”,从而“信其道”也!其次,教师必须有对物理这门学科发自肺腑的热爱。教师若能痴爱学科,有惊诧于其魅力的感叹与着迷。有愿为物理献身的精神,这样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物理的热爱。再次,要使学生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真正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愿望和学习的热情。过去的教学,之所以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恰恰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这一点,导致了“尽管教师反复讲,学生依旧反复错”这一恶劣后果。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而是有理想、有思维、能把知识加工和创新的活生生的求知者。只要让学生发挥出其应有的主体作用,学习中的呆板与僵滞就迎刃而解了。最后,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情感,还要求教师应有较高的修养,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等。
二、科学探究在课堂中的实施
课堂是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教师只有充分地挖掘和利用课堂内容这一载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由问题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旧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擅长于“大江大河向东流,滔滔不绝无尽头”的气势,一泻千里。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神采飞扬,而学生早已昏昏欲睡,魂飞千里了。所以,要发展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不能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科学探究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应给学生设置问题情景,使学生自动地获取新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可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清代学者陈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由此,设置的问题定要有其必要性、合理性、梯度性以及新旧知识的关联性,还要求设置的问题应具备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的激情。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部分知识时,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景象以及美妙的声音,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声音的世界,从而使学生对新知识也会产生亲切感,感觉新知识不再是陌生的,而是生活中似曾相识的。然后自己动手探索,知识解决、理解起来也就易如反掌了。又如:在学习《天平的使用》这部分知识时,可先提出如下问题:
(1)使用前,调节天平平衡,应调节天平的什么地方?
(2)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位置算天平平衡?
(3)天平平衡后,测量质量时,物体和砝码应分别放入天平的哪个盘中?
(4)天平若不平衡,加、减砝码后,应调节天平的什么地方?
(5)天平平衡后,读数时应以游码哪边所对的示数为准?
(6)被测物体的质量应是哪两者之和?
这些问题的设置,迫使学生以一种深层次的眼光去审查和钻研课文,启动大脑去思维,去归纳,从而自觉地去获取新知识。
另外,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物理实验时,大部分学生是抱着“看热闹”,而非“看门道”的心态去玩实验的,这样,实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何更好地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来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落实呢?笔者认为,亦应由“疑”牵引,由“疑”升华。
(二)、实验探究,通过问题的解决,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景之后,教师不妨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然后,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虽然,班级大讨论可能会使课堂秩序变得似乎很乱,但教师只要心中有数,有一定的适度运筹帷幄的能力,一定会使课堂乱中有序的,同志就说过,“圣人都喜欢辩论,何况咱们后生小子乎?”
在这里,科学探究还常采用“学生动手实验,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大胆地实验、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带来了紧迫感。于是只有认真再认真地实验、思索来加强记忆了。看到自己的同学当上了“小教师”,学生既感新奇,又感不应示弱,非要把他讲得不周全的地方大白于天下,由此,学生们自会特别地聚精会神,捕捉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个知识点。当学生讲授完之后,教师可鼓励其他学生踊跃发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经过相互挑剔,相互筛选,相互补充,知识便会清无误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课文中的演示实验,很不利于学生特别是后排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培养。而科学探究中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在实验中,常让学生对于要研究的问题,先做出种种猜想,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想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时,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一种是简单且容易成功的实验,由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也可让学生独自去演示实验。
另一种是较复杂的实验,可以大家讨论设计,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几个同学合作实验。制定的方案要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等详细内容。在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教师不要加以干预,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动手实验去探索。例如,如何正确测量500ml水的实验,有的同学认为应先用量筒测出500ml水的体积,然后把500ml水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在操作的过程中,同学就会发现量筒过高,容易摔倒,通过讨论,就会对实验进行改进,借用相对稳定的烧杯测水的质量。而有的同学的方案则是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内一定质量的水,然后把水倒入量筒量出500ml水,最后测出剩余水的质量。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教师可起个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注意两种方法测出的水质量为什么不同,但不加以否定其中任何一种,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后,自己选出较好方案会更好。不使方案不好的同学扫兴,又使学生掌握了好的方法,激励他们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
第三种是有较高难度或有危险的实验,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动手。如托里拆利实验,电流做功多少实验,这些可以教师独自去演示,但是应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借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不过,上面这些教学举措,对活泼外向的学生比较适用,而对于一些腼腆内向的学生,教师就应该非常注意引导参与。否则,就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成为课堂上的看客,更加内向、自卑、封闭自我,这些不健康的心态的形成,就与发展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了。
(三)、师为导、生归纳、组织出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经过实验探究讨论之后,学生们常常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教师可能当场难以答复,也可能不明其理,此时,教师一定不要为维护自我的虚伪而将其扼杀,或“想当然”地胡编乱造,而应该对这些新奇的想法给以鼓励,借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对一些错误的知识,教师必须准确而清晰地予以指明,以免将学生误导。基础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深深地根植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点拨、鼓励学生们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将知识网络化,并且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确保知识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四)、强化记忆,灵活运用
依据心理学家艾宾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来推测,头几天内新知识的遗忘率是高的,所以,在新知识被充分理解之后,学习后面知识时要不断联系旧知识,由学生通过大脑储存的信息再现出来,从而将知识记牢记准。
学生记住基础知识并非教学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将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应用知识时,应找准解题之“线”,解题之“眼”,即必须寻求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也就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以理服人。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每堂课之后可以给学生留下几道课后思考题,鼓励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接触多彩多姿的新观点、新事物,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些学有余力,且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他们常常不能满足于课堂所接受,因此常常会处于一种“知识饥渴”状态。鉴于该种原因,教师可号召学生自觉地组织和参加物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进行一些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小组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等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前提必须是保证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牢固以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上面几点粗浅的尝试,仅仅侧重于新授课教学的课堂模式,对于复习课、实验课,形式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再一一阐述。
总之,“学海无涯”,“教海”亦“无涯”。为了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工作者们的任务还是非常地艰巨,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摸索、探讨和创新,以求真正地做到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探究教学论》
2、沂蒙教育2003、5
科学课论文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外 科学探究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课堂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物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物理课堂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
一、课外科学探究的意义
1.课外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完全解决老师布置的或自己所想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可以在课后探究完成。如在学习简单电现象后,学生知道了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学生又提出了塑料圆珠笔与头发摩擦后带什么电?丝绸与毛皮摩擦后会不会带电,带什么电?还有哪些物体之间相互摩擦会带电等。这些问题课堂上没有时间一一解决,这就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制验电器进行探究。
还有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某些探究活动不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这只有通过课后的探究完成,通过课后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形成更深的印象,课堂上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应用。如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们想到了多种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如有利用影子进行测量的,有用平面镜进行测量的,还有用照相机进行测量的等等。结果表明这会使学生应用的物理知识是多方向的,如涉及到长度的测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巩固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2.课外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课外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即便进行探究式教学,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动手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在整个集体中完成的。小型的课外探究活动主要由自己***完成,自己必须动手做。如学生学习了杠杆知识后,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个天平,参加班级的评比,制作天平过程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为以后做实验提供了器材。
课外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在学了一段时间的物理后,布置学生课后探究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知识。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分析自行车各个部件的结构,进而分析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物理原理是什么?通过探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最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外,课外探究活动还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创新能力等。
3.课外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种事物充满兴趣的时候,对与之有关的知识的接受往往迅速而且印象深刻。课外探究活动比纯粹的书面作业更有利于激发兴趣。当他完成某项探究任务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就会更加的关注。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了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二、课外科学探究的实施
1.选好课外探究内容
教师在实施课内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捕捉学生在实验中的闪光点,发现学生遇到的新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往往就是课外探究很好的素材。例如,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了弦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有学生提出了弦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就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课后去探究。
课外阅读和收集资料,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可以把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外探究的一部分。如在学习了乐音与噪声后,让学生开展《本地噪音污染源的调查》,学生调查学校附近有哪些噪声?怎样减小噪声对我们学习的影响?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对现象和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倡由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把生活中或学习中的发现的问题写出来,并加以研究。如在体育课上,学习掷铅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掷铅球的最佳角度是多少?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抛射装置,研究这个问题。
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可作为学生的课外探究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制定课外探究计划
根据确定的探究课题,设计科学的探究计划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探究计划是下一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的依据,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但经过几次的探究,他们渐渐掌握了课外探究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开始能事先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对探究中的某些情况有所预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些既有一定创新意识,又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探究方案。
3.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探究计划,利用观察、实验和其他方法和技术,收集数据、资料和信息。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坛坛罐罐当仪器”,更有利于学生动手,发展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文字、***片等资料的收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
4.学生课外探究成果的展示
初中生的恒心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探究,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外探究成果,让他们产生一种科学家搞发明似的成就感。所以,我们尽量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课外探究的成果。
(1)学生课外探究的过程及探究的结果,可以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整理成文,在实验室专门开辟一角,展示所有学生的探究成果。优秀文章向报刊杂志投稿。
(2)利用橱窗、黑板报一栏,专门展示班级学生的优秀探究成果。
(3)每学期全校组织一次小制作、小发明的评比活动,优秀制作给予奖励。
(4)学期结束,将学生的探究成果记入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作为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内容之一。
三、开展课外科学探究的注意点
1.从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会课外探究
现实中有一部分物理教师认为既然是课外探究活动,就理所当然是学生自己的课外行为,忽视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刚开始进行课外探究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等到学生适应了课外探究的过程后,教师就可以逐渐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2.努力促成家长对学生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持
课外探究活动主要的场所在家庭,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用“坛坛罐罐”做实验,认为孩子是贪玩,不专心做功课。因此,教师要通过多个渠道向家长说明学生探究活动的意义,并希望家长能督促、帮助孩子们的完成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课论文篇10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高职;文科课程;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010-02
近几年,经过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人才培养过程逐渐开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参与教学。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成果极大地推进了高职文科课程改革。研究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学习的发生机制,更好地理解学习,更充分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创新精神,变封闭、被动的教学模式为启发、自主的开放型新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总体效果。但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文就心理学理论中的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内隐认知理论及多元智力理论逐一探讨,以揭示高职文科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心理学相关理论
(一)元认知理论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提出“元认知”(metacognition)术语,用以指对认知的认知,即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的认知活动、认知过程、认知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调节,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紧密联系,贯穿任务完成的始终。刘艳指出,当人们完成一项任务时,首先依据任务的要求和特征,运用元认知的知识选择可施行的策略拟定计划、进行活动,在执行活动过程中产生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是认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体验可能引起学习者修改甚至放弃原计划和目标。它既具有激发、指引认知调节、监控作用,同时又修正、丰富并发展元认知的知识。王丽波、田耀宗在《元认知研究综述》中提到,学业不良学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维度上均显著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也慢,元认知水平未能跟上学习要求的变化,结果使得学习活动缺乏有效的计划、控制与调节。元认知的欠缺影响了整个学习过程和结果,这可能是造成学业不良的重要认知原因。曾秀云通过对高职大学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元认知各成分的发展已基本成熟,但各成分发展不均衡,元认知体验较强,元认知监控最弱,元认知策略贫乏,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为学习的动机、方法和策略等。张玲玲等人指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潜在智力水平较高,但元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高职学生有关实践任务、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明显欠缺,对认知结果的体验欠缺,对学习中的漏洞、薄弱环节、作业与考试中的错误等缺乏补救意识,很少反省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王春燕、梁晓燕指出,学习困难学生不能很好地预期或计划自己的学习,不能自觉地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缺乏对学习的有效监控。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研究者和创新者,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他们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要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指导者、导师和顾问。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模式、在问题中学习模式、抛锚式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与交互式学习模式等。
(三)内隐学习理论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提出了“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的概念,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获得客观环境中的刺激信息或复杂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外显学习是人们所熟知的、需要意志力参与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内隐知识能够自动产生,不需要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在复杂的、变化的、应急的认知环境中,内隐学习的效果更佳。内隐学习的效果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或活动才能得以实现。林立娟认为,许多学生在解决了一定数量的数学问题后,有了一种顿悟感,形成了内隐知识,从而提高了迁移能力,其表征为直觉思维。
苏鸯指出,内隐学习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内隐学习常常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对注意力的需求低、记忆负荷小、受干扰程度小,符合高职学生学习时精力集中时间较短、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语言规则分析能力较差等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有效途径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形成一种凝聚和沉淀。
心理学理论对高职文科课程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