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患者论文10篇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1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学生;认知教育

1背景介绍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程度日益升级.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在2010年至2012年间,医疗纠纷发生率增长幅度超过100%.[1]医患关系的紧张让部分医学生对未来职业充满焦虑、恐惧,而对医患关系认知情况的不同影响医学生对日常学习的态度和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态度.[2]本研究对川东北地区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切实开展有关改善医患关系的教育、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1.1一般情况

本研究于2017年2月对川东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开展对医患关系认知度的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59份,问卷有效率92%.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有效性筛查,所有未作回答或者不按要求填写的答卷均为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回收问卷总数-无效问卷数)/回收问卷总数.此次调查综合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将问卷发给临床、护理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学等13个专业,2016级在校生、2015级在校生、2014级在校生、2013级在校生级实习生等7各年级,共500位同学.男女比例约1.4:1.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并经过文献资料查阅、小组讨论以及预调查等过程,对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度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包括四部分:在校医学生基本信息、对医患关系认知途径、医患关系现状认知、以及对医患关系发展的建议和展望,计22个条目.调查问卷由经过一定培训的小组成员发放,调查者填写后并当场回收.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双录入,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百分比/率进行一般性描述.

2结果

2.1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总体认知

经调查,大部分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有所耳闻,但具体并不太清楚,其比例为63.2%,认为很了解的只占33.3%、完全不了解的占3.5%.在此基础上,按年级将样本容量按是否参与实习为依据,将样本中大三以下(含大三)划分为低年级351例(76.5%),大三以上划分为高年级108例(23.5%).其中低年级对医患关系了解情况(28.8%)明显低于高年级(47.2%),且低年级中有4.6%的同学对医患关系完全不了解.

2.2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主要认知途径

经调查,川东北地区医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媒体(62.5%)、身边同学(37.3%)、学校老师(36.4%)、医院所见(22.7%了解到医患关系),极少数通过和家人交流(18.5%)、亲身经历(8.7%)了解.当今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能快速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对在校医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同学、老师在一起,社会经历少、临床机会少,所以了解外界、了解医患关系的途经主要是通过网络媒体、同学和老师.

2.3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川东北医学生认为社会因素(34.05%)、患方因素(25.05)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然后是院方因素(22.09%),认为医学因素(18.81)影响较小.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产生都不是由单因素引起的,医患关系问题也是如此.医学生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认识到目前医患关系由多方因素共同引起的,而在医学生看来其中社会因素占了相对较大的的比重.

3讨论

3.1校方教育方面

从医学教育角度,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必然要将医患关系教育至于基础位置和核心位置.对医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医患关系教育,对整个医学人文教育乃至医学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意义.[3]学校应加强对医学生有关医患关系的教育和拓展,制定一套更贴切、更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教育体系,让医学生认识医患关系、理解医患关系、知道有效解决医患关系的方法方式,并对医患关系引起高度重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同于生物医学模式,它对医生的要求更高,医生需要对每一种疾病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角度分析、多轴诊断、综合***.[4]医学院校作为医学人才的提供者在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医学理论和娴熟的操作能力,更应拥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综合人文素质.学校应实行理论和实践更大程度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读研究生对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高达百分之百,远超过在校生,其理论知识的储备量和在临床的眼界都更广阔.学校应加大师资投入和课程安排,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在校医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5]低年级同学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增加其前往临床见习的机会,亲身体会,从真正的案例中学会分析、认识医患关系.对中高年级可以进行基地班教育,融理论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对理论知识查漏补缺、深刻理解,以便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学校在重视学生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医学生人文素养、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行多方位的身心陶冶,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以便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的医务人员.通过调查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措施,可以看出医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水平、医学科普相关知识和医德医风建设还是比较匮乏.说明学校***门要加强对医学生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的学习,提高人文素质和医风医德.现在医疗活动商业化、将病人“物化”、漠视病人的权利等损害患者个人利益的行为及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人文素养、医疗技术差、违规操作等问题,促使了医患关系的恶化.多数人认为改善医患关系可以从医学生抓起,校方应加强医学知识等相关教育.

3.2加强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医疗卫生报道是当今新闻热点之一,几乎每天都在媒体上都能看到与医疗相关的报道.由于报道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一些不客观、不公正的声音.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媒体和传媒人士出于吸引观众眼球或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经常报道一些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的文章,过分突出和夸大医患关系“阴暗面”.[6]近一半医务工作者认为媒体报道存在误导,而患者并没有医患纠纷的经历,对媒体的片面报道、不真实报道并不了解,对医患关系紧张因素的评价具有片面性.[7]而作为拥有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双重身份的医学生在接受这些片面的、不真实的新闻报道后很容易对医生和医疗机构形成负面印象,甚至影响之后的就业观.网络等媒体作为医患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的职责的同时,更应以负责、公正、客观的态度做好报道.既要多挖掘正面的医者形象,多唱“和声”,又要在舆论监督中有选择地曝光一些不良现象,如某些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等.在不丑化行业形象的前提下,推动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患在交流中形成共识,从而引导医患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医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在医患纠纷与冲突中的角色,运用所学知识,理性的分析其利弊,同时担任医学科普、教育的角色,对身边非医学人员进行正确的舆论解释和引导.

3.3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据有关研究表明,对医患关系中患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患者对医方期望值过高和患者素质不高两方面.[7]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医学知识匮乏,对于医生的嘱咐断章取义;对疾病的本身和凶险程度没有了解或者过分相信网络上对疾病的诊断,造成对疾病判断的失误和错信,从而产生对医生的不信赖心理.第二、患者对诊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和医疗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患者不仅要求得到对症的***,而且注重***的质量和效果,希望医院提供良好的服务.而患者对于医疗质量的过高需求和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无疑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索.第三、对医生的话不重视,认为自身状态良好,存在侥幸心理.第四、患者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和有无患病的经历、心理状态等影响患者理解和表达与疾病有关信息能力.有些患者甚至无法听懂一些有关其病情的简单信息,初次患病者以前很少了解有关所患疾病的相关信息,这类病人往往最容易曲解他们所获得的信息.而心态焦虑的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有效向外界的传达信息,往往容易夸大其症状,使得医生不能准确地评估和判断患者疾病的严重性.学校可鼓励在校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定期流动性分批到各乡镇、社区进行卫生知识宣讲,普及人们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依从性.各医院也可下派医护人员进行知识讲座和义务服务,通过与人们的亲切交谈和耐心述说,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了解患者的疾苦和愿望、学会和人交流,从而更好的和患者建立新的医学模式,改善医患关系.患者及其家属应提高医疗知识水平以尊重配合医务人员并加强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生的有效沟通.[8]同时以客观、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类医疗报道,有自己的思考,不轻信网络对自己疾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宋平,张少会.医患纠纷形成原因与对策研究[J].法制社会,2011(06):72-73.

〔2〕许晶晶,李彬彬,庄蔚然.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及其对专业学习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01).

〔3〕郑玉中,屈庆平,赵丽娜.浅论医学生医患关系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94-96.

〔4〕冯毅翀.现代医学模式与医院组织变革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1-77.

〔5〕张华志,白波,董凯.提高临床教师素质确保教学质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05):314-315.

〔6〕梅春英.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伦理学,2008,21(05).

〔7〕束雅春,彭志行,薛明新,李永刚.患者与医务人员不同视角下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297):178-180.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2

“不少人是负面医疗环境的受害者,患者与医护可以悲观地说,这样的环境我们怎改得了,结果是大家一起在这个恶性循环里年复一年地煎熬、沉沦。但如果有足够的有识之士多发声音,说不定星星之火也能带来一点有意思的改变。”――郑家强

“医生照顾病人有3件法宝:药物、刀械和语言。语言代表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疗效中永远超过50%,一千年前是这样,一千年后还是这样。”――王辰

6月中旬,钟南山、郑家强、王辰3位院士和数10位来自不同医院的医师、硕导、博导一起在北京广播大厦10层一间小会议室内,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专家会诊”。

这次坐诊对象不是某个具体病人的具体病症,而是在探讨一个健康热词――医患共同决策。

或是破解医患矛盾的钥匙

“首届医患共同决策论坛”,这个由民间人士自发组织的小型论坛,主要是探讨解决我国医疗领域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医患关系。事实上,医患关系被称为当下中国最为难处理的关系。

百度一下不难发现,无论是患者家属无故殴打医务人员,还是医务人员误诊引发的医闹,都无法避免地将医患关系推上火山口。最近几年,虽然有关部门以多种举措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之间信任,但从相关事件频发来看,还是没有找到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其实,医患关系紧张至此原因诸多,存在着医生责任心不强等原因而造成的医疗事故,也有患者不配合造成的医闹,更有患者素质低下将责任全部推给医生。但无论哪种类型,再加上高昂医疗费用、不平衡的医疗资源,都在无形中助推着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因为如此,论坛上,钟南山表示:“平常我们讲医学人文,讲得比较多的是医德和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但医学人文精神更深的内涵还应包含技术层面的沟通,这就是医患共同决策。”

郑家强是公共卫生专家,他说,不少人是负面医疗环境的受害者,患者与医护可以悲观地说,这样的环境我们怎改得了,结果是大家一起在这个恶性循环里年复一年地煎熬、沉沦。但如果有足够的有识之士不接受现实,多发声音,说不定星星之火也能带来一点有意思的改变。

同属呼吸方面的专家,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也认为,医生照顾病人有3件法宝:药物、刀械和语言。语言代表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疗效中永远超过50%,一千年前是这样,一千年后还是这样。一个医生只有等于和大于病人的人文素养时,在医患沟通中才能争取到主动权。

推行“医患共同决策”,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民主决策,当患者及患者家属参与医疗决策,其知情权、话语权受到尊重,应该不会再对医生有意见,更不可能去伤害医生。而且,由于患者参与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医生的压力和责任,应该也会得到医生的认可和支持。如此看来,“医患共同决策” 是有益于医患双方的,或可成为一把破解医患矛盾的钥匙。

沟通是医患共同决策的基础

“医患共同决策”不仅有利于重塑医德,重塑医学伦理,而且还能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共同战胜病魔,因为“医患共同决策”中就包含技术层面的沟通。

因此,推行“医患共同决策”,能建立起真正的互信,构建真正和谐的医患关系。不过,对患者而言,“医患共同决策”一词太深奥了,而说让医生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又太直白了。医生的工作,不完全是一个个体对一个患者的诊治与决定,还受制于医院管理、医疗制度、同行规范,甚至也受制于家属孩子。

医生的医疗技术和手段灵活性强,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任何一个症状相同的病人,由于体质、年龄、患病时间长短不同,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及家族病史状态、家庭经济情况不同,医生所希望采取的医疗方式也会有差别,更不用说医生个人的诊疗经验积累、所掌握和学习的技术也有差别等实际因素了。除此而外,医院会设置若干“规定动作”,要求医生刻板地实施。除了医生、医院,还有医疗制度、医患关系惯性,都会影响到医生与患者之间关系。

但这并不会断然影响“医患共同决策”的推行。医患关系所以紧张,一方面是由于医疗现状满足不了公众就医的需求,有“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就患者病情望闻问切的过程又是必须的。所以,基于“医患共同决策”存在必然性的因素,医生应当能够与患者找到沟通交流的话题,构筑情感上与情绪上的桥梁,改善医患关系。

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医患双方打开“话匣子”,诚心交谈,共商***方案,是如此和谐和美好,也是医患相互作用的理想,但这无疑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医患共同决策”的核心要素是“共情”和“共策”,即医生与患者能共感情,相融相通,体贴患者的痛苦。在***策略上让患者知情,协商选择。与此同时,医生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医疗水平。医生治好患者的病,让患者少花钱、少受罪,应当成为医生与医院努力的方向。而对于患者及其患者家属,也需要尊重医生,将与病情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医生。而如果戴着有色眼镜看医生,对医疗制度有成见,面对再好的医生也会耿耿于怀。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教育急诊实践教学

医学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医学与人文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的现代医学模式,但各级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上仍然沿用生物医学模式,更加关注于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1]。而人文精神缺乏的医学生一旦进入临床,将难以适应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今社会,所以无论是校园教学还是临床实践教学,都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培养。在急诊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一、人文精神的涵义

人文,泛指人类活动中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哲学观,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所有行为中,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灵魂与生命[2]。

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则集中体现在医务人员对患者健康、生命、人格、权利等关注上,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决定了医疗过程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以人为本”。医务人员自始至终将抢救患者生命为己任、以解除患者病痛为天职,让医疗行为充满关爱,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被尊重,这就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上的体现。

二、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当代中国,医疗技术在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确并不是患者的满意度增高,

而是医患矛盾和冲突频发,甚至出现患者仇医与伤害医务人员。虽然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忽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是重要因素之一[3]。好的医师,单纯掌握渊博的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具备与人为善的本质、良好的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合格的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强的临床医学能力,还需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纵观整个医学史,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传颂至今的医者均是集“医术”与“医德”于一身的仁者,如华佗、孙思邈、希波克拉底等。医学院校只有培养出技术与人文关怀高度统一的医学人才,才能为患者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足够的人文关怀,患者的满意度才会提高。

在中外历史上,医学都是最具有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学科,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所有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4]。在国外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在欧美国家的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有总学时的20%-25%,医学伦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了临床医学教育的始终[3];而我国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老师很少与学生从生物、心理、社会等不同的角度讨论人体致病的原因和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控制和消除疾病的途径与方法,人文科学所占比重仅为8.85%,且以***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更多倾向于人文精神知识的灌输[3]。医学生有限的人文知识的摄取也大部分停留在书本上,与社会、现实相隔绝,故我国医学生在校的人文知识摄取、人文精神培养的时间非常有限,形式比较单一,这种现象使得走入临床实践的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匮乏。

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老师面对的就是这些人文精神匮乏的医学生,而医学生即将面对的是全社会严峻的医疗环境。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向“仁医”发展,我们老师在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的培训同时,融入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对其以后的行医生涯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 在急诊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方法

3.1 合理安排课程,将人文精神培养融入理论课、模型培训训练课、床旁实习课

医学生在校学习人文课程,属于纯理论,而且与实习具有一定的时间距离,所以实习时容易忘记先前所学的人文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的病例来诠释我们应具的人文精神,除了温故而知新,更多了原来象牙塔里所不能得到的内容。我们的理论课内容主要涉及沟通技巧、患者权利、医德医风。

急诊医师要面对的是需要拯救的病人,而非急病而已,所以我们强调沟通技巧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叙述,了解他或她发病的心理、家庭、社会背景。同时沟通中学会快速的获取我们想要获取的信息,尽量将采集病史时间缩短,尽快投入到患者抢救中去,才能真的实现“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患者拥有平等诊疗权、知情权、隐私权、民族风俗与自由权、选择权等,这些权利如何在诊疗活动中得到实现也是理论课内讲解的内容。课程最后会结合历代仁医故事来讨论在当今社会该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使自己成好医生、做好人。讲课方式主要采取的就是将老师自己工作中的实例进行课堂解析、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老师引导方向。入科前的人文理论课将唤起学生的人文意识,为其在接下来的与病人短兵相接时的人文精神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4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旧的生物医学模式一步步显现出它的狭隘性和片面性。这种旧的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医疗活动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它是一种忽略了人类的社会性和整体性的医学模式。从1980年以后,这种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渐渐向整体论医学模式转变。两者根本的不同就是整体论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健康与疾病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来进行的,其主要重视功能恢复,并且以人为中心。基于这个基础上,也可以认为这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医学模式。所以,生物医学模式和整体论医学模式之间很难进行自然转变,需要我们积极在医学领域特别是妇产科诊疗活动中全面开展整体论医学模式的实施。其强调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来综合认识人类的健康和疾病。这种模式就要求妇产科医生在诊疗疾病时,既要关心患者躯体的不适,还要关注其家庭及社会因素、工作及自然环境、其心理状态,这样有益于全面评估诊疗患者。

2PBL教学与整体医学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目前,在我们国家很多高校已经实施PBL教学,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中的医学人文理念的培养薄弱,迫切需要我们完善传统的PBL教学模式。将整体医学与目前较畅行的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寻求最佳的切入点,以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已经开始实施PBL教学,其优点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其思维能力大大增强。可是其弱点是整体医学中人文因素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分量较轻。因为妇产科自身的特殊性,因而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素养知识,我们发现一些老师与学生在教学与学习妇产科学及其临床诊疗过程中并未重视整体医学及其相关人文培养。那么如何在妇产科教学实施PBL过程中结合整体医学及人文教育呢?实际上整体医学包含在大多数妇产科学PBL案例中诊疗的各个环节,妇产科学要求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所以更应该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意识。妇产科医师诊疗疾病的能力是由逻辑与思维能力决定的,正确的逻辑与思维又是由正确的整体医学观决定。那么,我们在实践中应该着手从医学教育方式上开始,从“以医学专业教育为主”向“全面整体教育”转变。医学教育在旧的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以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技术为主,使得我们医学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重视“疾病”***,而忽略了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使得“人文关怀”在妇产科诊疗活动中明显缺失。而在新的整体论医学模式下的对医学生的培养,强调对学生的医学专业教育及技能教育及其与之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得医学生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自主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方案。再者,在教育内容上,从“以专科为主”向“全科教育”转变。目前学生综合能力较为薄弱,很难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因此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全面理解,开展整体医学势在必行。全面掌控患者病情,并为患者进行心理调适、预防疾病、疾病康复等多方面指导,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功能。

3教学实行途径

根据妇产科课程设置不同的模拟场景,选取临床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扮演病患,该患者可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请学生回答。再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和指导;例如: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我们组织学生讨论在目前由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整体论医学模式转化之后,患者术后的化疗目的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是应该按常规进行足量多次预防性化学***,还是我们应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生理状况以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将这些因素与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来制定后期的***方案。我们发现学生在进行分析讨论后,认为医学人文因素在患者的制定方案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取PBL教学法,在讲授妇产科学专业课时加入医学人文精神,以及涉及的相关伦理学知识,例如在教授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时,在讲解常规诊疗时,我们还应该指导学生对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案例进行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思考、分析及判断。在教学查房中教师不仅仅教学生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患者的***情况,教授医学生学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为患者开具正确的相关检查,教授学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给与患者准确的***。并且同时应进行医学伦理查房,检查在***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自主选择权、隐私、知情权,是否落实。教导学生问诊时注意患者的个人生活史,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使得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神,了解患者的义务与其享有的权利,尊重关爱每一位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来全面诊疗患者。

4PBL与整体医学相结合的重要认识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5

关键词:口腔医学培养模式医患沟通医学生

中***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32-01

沟通技能是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1],但是医学生沟通技能培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纠纷时常发生,所以对以后即将从事该职业的医学生的沟通能力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口腔医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口腔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口腔医学生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2],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一、目前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人文素养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注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培养。现如今高专院校教学模式基本上仍为第一年学基础知识,第二年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实习,课堂学习时间居多,而在课堂和实训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进入医院见习或实习后难以和患者进行沟通,无法有效的工作。

2.学生心理恐惧及不自信由于课堂和实训教学中,学生欠缺医患沟通的能力,所以在刚刚进入临床,实习或者见习过程中初次接触病人时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不知道应该如何向病人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更有甚者,本来对后续的***操作掌握很好的,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进行操作。患者在接触到这样的医生时,同样会产生抵触心理, 不配合医生的相关活动,造成患者与口腔医学生的沟通障碍。

3.患者对口腔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实习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当然,患者存在抵触情绪也不是不无道理,一方面是对医学生的医疗技术不够信任,毕竟医学生接触的患者较少,经验不够丰富,诊疗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与医学生沟通存在障碍,医学生上实验课期间所面对的诊疗对象大部分是模型,根本不需要沟通,直接操作就可以,所以当医学生面对真正的患者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开始,即使医疗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学生们会想到老师当时没有教怎么跟患者沟通,万一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话,责任就更大了,以至于在整个***过程中基本不与患者沟通交流,直接导致患者反感,从而引起患者对口腔医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人文素质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提倡医生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等致病因素,在***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加贴心的心理支持与心理辅导。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与医疗技术不相匹配,不能够根据患者的情绪、心理反应及时的做出沟通,对患者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极容易形成医患纠纷。因此,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口腔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口腔医学生在学会做一名医生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将口腔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全面型人才。

2.强化情境教学实践

大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需经大量的实践。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传统的理论授课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偏差,而设置不同的情境实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不同角色的演绎,使学生们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根据学生们自行设计的情境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们更具有参与感,也给枯燥乏味的学习增添了色彩和亮点,使学习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消除口腔医学生对患者的心理障K、树立自信。

3.强化教师临床带教

除课堂教学外,实践教学更是培养医学生沟通技能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将医患沟通技巧贯穿于每一天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教授学生如何更直接有效的与患者、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有意识、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与患者进行沟通,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学生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仔细观察带教老师如何与患者沟通,介绍病情以及***方案,学习沟通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改进***方案的必要性,进一步深化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适应全新医学模式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疗活动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的前提。毕竟口腔医学生是未来口腔医院的主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更是国家未来口腔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方, 耿晓北, 罗建红 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接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 1) : 9- 10

[2]许双红, 陈治珍, 胡小英, 等. 医患沟通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5 ) : 56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6

[关键词]实践;医患沟通能力;医学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53

1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11医患沟通能力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沟通能力的培养对即将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学生至关重要。医疗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着特殊心理状态与需求的特殊群体。医患关系的好坏对于医疗行为能否顺利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可使病人充分配合医生诊疗,达到甚至超出预期效果。相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会使诊疗过程不能顺利进行而影响诊疗效果,甚至引起医患纠纷。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数据显示,全国有7333%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辱骂、殴打、威胁医务人员,5963%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对***结果不满意,纠集多人在医院内围攻医务人员及医院领导的现象,而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交流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2/3。因此,掌握医患沟通能力对于一名当代医务工作者来说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注重医学人才培养的人性化,这是新型医学模式的重要体现。人性化在医学教育中的体现有多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n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中细致描述了培养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将沟通技能列为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七项基本素质之一。

研究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代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2在临床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中以教为主,缺少学生对医患沟通能力的相关培养

现有教育模式下,对于医学生仅仅强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是与患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已经开设了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导论等人文学的课程。这只是局限在理论的学习与掌握。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医患沟通缺乏技巧策略,与患者交流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状态,将严重影响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22实习中以技能为主,弱化了学生对医患沟通能力的掌握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学生在最后一年正式进入临床实习的医疗活动。实习中对学生的要求停留在专业技能的熟练与掌握层面上,对于医患沟通交流仍局限在对病史的采集过程中。这种教学现状下,学生缺乏对“疾病”的真正认识,低估心理、情绪、环境等因素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导致学生关心疾病本身,忽略诊治主体――“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学生向一名优秀医生角色的顺利转变,严重制约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注度逐年提升,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后,患者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知情权、隐私权、自主选择权的要求逐渐增多,社会对医学伦理道德日益重视,以患者为学习训练对象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难以为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生步入医疗第一线实践培养教育的发展。

3实践中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方法探究

31在教学中强化以人为本的沟通实践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医学教育模式必将顺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医学教育理论教学中,提高教师以人为本的人文文化培养观念,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认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职业精神和在道德上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经验的层面来体验生命的价值、患者的痛楚、医疗服务公平和公正的意义。[2]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以身示范,注重医患沟通技巧策略的传授,培养学生由传统的以“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32教学医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增设相关的培训,更应在临床实习的实践教学中逐渐培养。教学医院的文化与风气对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要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好医生,教学医院就必须努力改善自己的软环境,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加强服务意识,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医学生,自然就会有更强的服务意识与沟通意识。

33加重实践教育分量,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将案例分析和角色模拟训练的教学模式借鉴到医患沟通的教学实践中来。由教师根据临床实际案例设计准备一些普遍性、代表性的案例,以供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学习和讨论总结。学生熟悉这种学习模式后,可以分小组自行采集整理案例,最终讨论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锻炼培养学生的整合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能通过转换医患角色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在分析学习中,可以进行角色模拟训练,使学生切身体验做患者与做医生的差异,在角色不断转换的模拟训练中感悟医患沟通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提升自我医患沟通能力的意识。

完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与功能配套,为顺利平稳进行医疗活动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培训中心为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实际操作、综合诊断***等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具有:高度仿真性、病例多样性、实践随意性、可重复性、无风险、过程可控性等优点,从而为医学生构建了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是培养合格执业医师的重要保证。[2]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提高熟练程度,又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同时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实际的诊疗中,熟练的操作技术不仅能增加患者对医学生的信任度,更能促进医患沟通交流的和睦融洽,使诊疗过程顺利进行。

4结论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疗活动的基础,更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为了使医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工作环境,引导诊疗活动顺利平稳开展,促进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受患者信任、让患者满意的新形势下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7

1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患肝胆胰疾病,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并且同意手术,意识清楚的患者。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符合标准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53.10±11.20)岁,男112例,女88例;肝胆管结石病55例,原发性肝癌48例,胰腺肿瘤10例,门静脉高压症12例,肝门部胆管癌30例,胆囊癌45例。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个体化3D诊疗模型指导术前讨论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54.4±12.7)岁,男118例,女82例;肝胆管结石病57例,原发性肝癌53例,胰腺肿瘤12例,门静脉高压症8例,肝门部胆管癌40例,胆囊癌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的构成比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术前讨论模式。术前讨论开始前,主管医生准备患者资料、各项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讨论时只由医疗团队组成,各级医生按病历记录进行讨论。护士遵医嘱执行各项操作。患者及家属被告知讨论结果。

2.2观察组

实施以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依托、医护患三方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1)重建出患者病灶的数字医学技术三维重建***像,具体步骤: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增强CT薄层扫描;将CTDICOM***像数据上传HP服务器,将服务器的DICOM导入到Mxview工作站;在Mxview工作站中,进行数据的刻盘存贮;将数据导入腹部医学***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软件中,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患者病灶的数字医学技术三维重建***像。(2)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及护士长在术前讨论之前,掌握患者护理资料,并查阅相关资料。(3)全科医生、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手术配合护士、患者及家属围座一起,共同参与术前讨论。(4)主管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及相关资料,使用旭东公司三维阅读软件(viewer)播放患者病灶的数字医学技术三维重建***像。(5)责任护士汇报患者的护理资料。(6)各级医生讨论制定手术方案,并进行仿真手术演示。(7)护士长、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根据术前讨论情况,以及患者的病情、手术情况、个性特征和需求制定护理措施。(8)手术配合护士根据讨论结果预先做好器械、耗材及患者等准备。

2.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护理服务满意率。并发症包括胆瘘、肠瘘、胰瘘、吻合口出血、胸腔积液、伤口出血、伤口及腹腔内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门静脉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上数据均由医院质量管理科在患者治愈出院后统计所得。

2.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对照组发生1起医疗纠纷,观察组未发生医疗纠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护理服务态度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4.1实施以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依托、医护患三方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观察组实施以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依托、医护患三方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一方面,医学***像三维重建是通过64排螺旋CT和MI一3DVS软件得到的仿真模型,重建的三维***像有较强的真实感,能立体地显示肝胆、胰、脾病灶及其内部管道结构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大血管等结构的解剖关系,可按照使用者的意***,通过放大、缩小、旋转从任意角度和任意距离来观察,并可设置肝脏、胆管或血管的透明度,充分显示出它们的解剖学关系,帮助医生在手术前合理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2]。护士通过直接、形象地观看,等于参与了整个手术过程,对于手术的方式、部位、引流管放置的具置等有了预先、清楚地了解,为提前做好术后准备、护理计划和应对措施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不仅使责任护士对疾病的病因、***、诊断、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使医生能及时获取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状况和护理计划;配合手术护士能为第2天的手术做好周密的仪器和材料准备;而且由于患者及家属的参与,使护士能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患者制定出更合适、具有个性化、全面的术后诊疗护理路径。医护患三方参与术前讨论模式的实施,增加了手术成功率、减小了手术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缩短了平均住院日。

4.2实施以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依托、医护患三方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因文化背景、职业和来源的不同,不同患者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也由于手术的不可知性,使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前产生很大的心理、精神压力,无法充分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对手术寄予很大的希望,一方面又心存怀疑和恐慌,一旦手术出现意外,医疗纠纷很快产生。运用腹部医学***像三维可视化系统得出的仿真模型和仿真手术的演示,能更加直观和形象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等,再通过医护双方进行通俗地讲解,使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和手术情况。在可知的情况下,把人体内脏及手术所带来的神秘面纱揭开,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和科学的期望值。而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的术前讨论,不仅满足了每例患者的个性特征、不同需求和情感心理需求,减轻了焦虑,使患者从以往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更了解了如何配合***,从而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又密切了三方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信任度增加,提高了服务态度满意率,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4.3实施以数字医学技术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依托、医护患三方参与的术前讨论模式,全面提高了护士的知识、能力和责任心责任护士参与术前讨论,并与医生及患者共同制定术后的诊疗护理路径,不但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详细资料,而且必须掌握相关疾病的知识、营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促使了责任护士在平时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巩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获取新的知识,并在实施术前讨论之前查阅、学量的相关资料以做好讨论的准备。在讨论时,主管医生介绍手术患者的病史、体征、各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播放患者的数字医学技术三维重建***像,各级医生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手术方案、术式,并进行仿真手术的演示,最后制定术后的诊疗护理路径。在这一过程中,责任护士对相关疾病的知识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更深层次的体会和了解,并增强了护理患者的信心。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8

[关键词]临床医学; 医学生; 患者沟通

[中***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190-01

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诊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而目前的临床教学中多重视临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医学高校在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方面尚有欠缺(1)。本文结合多年的高校临床医疗教学工作实践情况, 对目前临床教学中拓宽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作了相关探讨。

1医学生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

1.1 国内高校医患沟通教学状况

在课程教学中, 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临床教学中, 重技术性医患关系, 轻非技术性医患关系;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往往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欠缺交流技能的培训,在医患沟通中只停留在询问病史上,使得医学生难以和病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各类医学考试中, 重操作技术考核, 轻沟通技能评估。几乎所有医学院都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医疗技术上,无论是实习生出科考试,还是医学生毕业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都过分侧重技术考核,注重诊断、***、 各类操作技术,却对如何与患者交流、交代患者的病情和***方案、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等方面重视不够。

1.2临床实习生进入临床后存在着明显的沟通方面的问题:

1.2.1在基础理论课学习期间,过多的接触并局限于书本知识, 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病人的差异,会使他们感到茫然,无从下手。医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忽视了对病人心理因素的观察及研究,当与病人接触时经常是生硬地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病人对号入座,有时在问诊或查体时只顾及自己采集病史的需要,却不能全面照顾及考虑到病人的感受,让病人感觉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有的病人就表现出不配合, 这样使病人和家属普遍对实习生不信任以及沟通不良,从而形成了病人与医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不配合医学生进行问诊及查体等医疗活动(2)。

1.2.2 进入临床实习时,对于周围环境的陌生,学生普遍自觉自信心不足,在医疗纠纷不断的形势下,学生面对病人时会产生紧张及胆怯的心理,表现为拘谨、生硬、寡言少语,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病人。

2加强有关医患沟通的教育

2.1在教学中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2.1.1制定交流技能培养的目标

培养医学生熟悉医师的交流工作内容,打好与交流工作内容有关的技能及策略基础。医学生学习如何处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与家庭成员交流的技巧和策略,学习与医疗同行及医疗组其他成员的交流技巧和策略。

2.1.2 开设医患沟通教育专门课程

开设有关医患沟通,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课程如: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并从语言、心理、 行为等多层次,多方位进行交流和教学,建立如何艺术化处理临床医患关系的技巧。课程采用授课、讨论、模拟角色相结合的方式。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资深专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直接与患者或亚健康人群沟通,或组织学生成立课题小组,利用假期做一些有关医患关系以及医患沟通方面的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身份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疾苦和愿望,引导医学生主动重视医患沟通,提高医患沟通的技能,深化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

2.1.3 在临床见习中提高医患沟通技能让医学生作为见习医生提前走向临床,适应行为和角色的转变(3)。让医学生在观察学习带教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怎样与患者沟通,使医学生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医生工作环境和学习沟通技能的重要性,学会处理经常遇见的医患问题,帮助医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换,为以后实习工作打下基础。

2.2 加强实习期间的医患沟通教育

2.2.1 临床带教中鼓励实习医生多和患者沟通

临床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首先应充分强调临床实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临床实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动性,加强和病人、家属接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互信的医患沟通。要注意尊重实习医生,尤其是在诊治过程中为他们创造在患者面前树立医生形象的机会,增强在患者面前的自信心,以利于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

2.2.2 在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沟通技能

医患沟通技巧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并注重仪表、言谈、行为规范。得体的仪表、温暖的言语是进行良好医患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平等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其次是尊重病人: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表情要得体,语调要平和,尊重患者的情感需要,多到患者床边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结果和***情况,掌握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与患方密切沟通,使其觉得被真切关注而感到温暖。最后注意不同情况的病人要区分对待:对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尊重他们的隐私是与其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这些特殊患者进行沟通时要特别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把握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在沟通过程中的感受等,还要了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程度及对交流结果的期望值。

总之,医患沟通是一门技能,医学教育应该加强培训。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医疗技能的提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条件,这种能力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扬,高洁,凡文博.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能力[J]. 医学与哲学2007.28:43-44.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9

1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新的模式意味着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要善于与患者沟通。开展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正是顺应医学模式转变,将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1.2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高等医学教育的任务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现代医学人才,其中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作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之一的交流能力〔1〕———医患间的交流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

1.3随着医疗制度改革、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疗与教学的矛盾日益明显,愿意作为教学对象的病人越来越少,选择教学病例难度加大。患者不愿意配合,增加了医患沟通的难度。

1.4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往往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沟通交流技能的培训,实习医学生在带教医生的指导下承担了大量的普通诊疗任务,如问诊、体格检查、基本技能和手术操作等。然而,由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严重不足,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对临床实习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2医患沟通课程安排与实施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沟通不畅的现状下,医患沟通教学课程设计中应该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怎样来实现和完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1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引导医学生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加强临床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学习与患者沟通的艺术、技巧及策略、学习如何建立医患信任关系以及***关系,使医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能较快地完成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化。

2.2教学内容的安排

理论授课:医学教育标准与医学生必备素质、医疗法规、医患沟通,临床沟通技巧。课间见习:

①了解医疗纠纷处理的基本方法:教师模拟医疗纠纷现场,模拟处理过程;

②了解问诊的内容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典型病例问诊、采集病史;

③交待病情和术前谈话: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典型病例交待病情,进行术前谈话;

④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部分医护人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不钻研技术和业务,过分关心自己的收入;对病人态度生硬,语言难听、脸色难看;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甚至出现了以致类似“天价医药费”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比当前的医学大家如:王忠诚、张金哲、韦加宁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认识到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性;

⑤加强医学伦理方面的深入探讨,针对社会上发生的涉及医学伦理的问题,例如:医院发生火灾,医护人员应该先救病人还是自救;回民患者大出血,拒绝输血,医生该如何处理;孕妇应该马上接受剖宫产,而家属拒绝手术,应该怎样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⑥医患沟通过程中对卫生法律法规的深入认识,例如: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法赋权利,肿瘤患者希望了解病情,而患者家属为稳定患者情绪强烈要求隐瞒病情,这种情况下医生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2.3教学方法的实施

理论授课、观看教学录像、学习典型病例、PBL教学、案例分析和情景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是利用提出核心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使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相关知识的教学目的。把PBL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医患沟通的教学〔2〕,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展示医患沟通纷繁复杂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使得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化,具体的学习内容形象化,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沟通和交流技巧的示范,向医学生突出强调正确沟通与交流的态度和行为。

3注重临床带教,加强医患沟通实践

临床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是对理论学习的一次检验与升华,它直接影响医学生以后能否***开展工作。因此,临床实习阶段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3.1做好医学生进科前的医德医风及法律法规培训。

教育医学生要对病人要怀有深厚的感情和真挚的同情与关心。工作中要认真细致、谨慎周到、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强调对患者一视同仁,要“热心、耐心、关心、细心”,尊重病人及其家属。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强调依法行医、依法沟通。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的,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3〕、〔4〕。

3.2提高临床教师素质,示范医患沟通。

医生与患者论文篇10

一、研究缘起

(一)现实意义。2014年中国青年报联合腾讯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7.0%的受访者认为医患关系较差,“媒体舆论”和“公立医院公益性不足”被认为是导致矛盾增加的主因。87.4%的受访者期待重建医患信任关系。[1]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40.9%的医护人员认为患者对其信任度降低了;25.6%的医护人员曾经遭受过患者的语言侮辱或躯体暴力;88.1%的医护人员认为在工作中有必要防范患者在未来对医疗行为提出质疑和追究。[2]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3]

这表明,了解网络媒体是如何对“医患关系”进行报道的,进而掌握其中的特点和规律,并不断改进报道方式与内容,对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很有必要。

(二)理论意义。1.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尽管其可能与客观现实不符,还是能够令知觉者以其为依据进行信息的加工并作出重要判断。”[4]本文试***研究网络媒介对医患关系的报道是否会形成“刻板印象”。2.框架理论。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框架意味着简化复杂的事实,按某种常规和惯例,将大量社会事实“包装”进新闻报道,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组织新闻事件[5]。本文要研究网络新闻报道是否有意无意地选择“医强患弱”或者“医弱患强”的报道框架,以及这种现象是否占了主流。

二、文献综述

新闻传播领域针对医患关系的研究可分为三类:

第一是指出、批评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某些问题;第二是呼吁媒体发挥正面舆论引导功能;第三是对某类或某家媒体的医患报道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对网络媒体是如何报道医患关系的论述较少。所以本文以新浪网为例,研究网络新闻报道的一系列情况。

三、研究设计

(一)抽样。以新浪网新闻频道的全部新闻源作为搜索源,限定时间为2009年3月17日到2014年12月31日,以“医患”为关键词并位于“标题”,结果共有2355篇。将无法打开的新闻、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新闻、重复的新闻剔除,最终获得942篇有效样本。

(二)样本编码。1.报道体裁。(1)消息;(2)通讯;(3)新闻评论;(4)深度报道。2.信息来源。(1)医方;(2)患方;(3)***;(4)媒体;(5)其他。3.新闻报道的议题内容。(1)和谐医患关系;(2)医患矛盾纠纷;(3)相关应对***策措施;(4)建言献策与评论文章;(5)其它。4.报道立场。(1)医方;(2)患方;(3)中立。5.年份变化。

(三)对搜集到的数据详细统计,得到概况如下:在新浪网新闻频道医患关系的主题报道中,消息类报道在所有报道体裁中占有重大比例,通讯占的比例最小,新闻评论占27.86%,深度报道占17.76%。信源来自***的最多,其次是来自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信息;来自医方的新闻信息所占比例是来自患方的3倍多。以“建言献策、发表评论”为议题的新闻有355篇,从“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医患矛盾、纠纷”所占比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与病人的关系并不乐观。立场多为中立,倾向于医方的报道比例为18.03%,患者的为19.67%。

医生与患者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医生与患者论文10篇

学习

环境与生态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生态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态与环境论文1500字,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1.2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目前对于指标的筛选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由于评价者的

学习

法治与社会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法治与社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治社会与法治思维论文,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论文。毫无疑问,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写人宪法的目标追求,任何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建设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大的背景。按照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法

学习

新班主任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新班主任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手记20篇,班主任工作记录十篇。昨天上午,老师要给我们安排座位了,我以为我会被老师调到最后面,因为我个子高,容易防碍别人的视线,所以一到教室我(去学校里特意)就坐在第一组的倒数第二个位置。没想到,老

学习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论文,环境与人体健康论文。环境问题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一直遇到的问题,人们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却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

学习

企业税务筹划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税务筹划10篇,内容包括企业税务筹划如何写,建安行业税务筹划。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健全,现代企业也开始逐步实施及完善税务筹划工作。目前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也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纳税作为现

学习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利弊的论文,环境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论文2000字。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

学习

人与环境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人与环境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人与环境论文怎么写,人与环境的关系论文500字。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

学习

同为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同为论文10篇,内容包括连锁管理论文十篇,排版设计论文十篇。上市公司及部分违法违规董事,应当作为虚假陈述共同侵权行为人。而对交易所而言,只是证券上市交易场所,并非发行上市文件的审核机构,不能作为虚假陈述共同侵权行为人。

学习

实习论文与毕业论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论文与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区别,毕业论文实习日志100篇通用版。一、毕业实习与择业之间的矛盾表现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的毕业实习、就

学习

生态与环境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生态与环境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态与环境论文1000字,生态环境论文。1.2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目前对于指标的筛选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由于评价者的不同偏好,

学习

法律与道德论文10篇

阅读(9)

本文为您介绍法律与道德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律治标道德治本论文800字,法律与道德论文1000字。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早在古代奴隶制的希腊,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

学习

怎样会计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会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会计优秀论文范文10000字,会计论文案例范文。

学习

征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征文10篇,内容包括征文十篇400字,照片里的故事征文十篇。

学习

优秀会计论文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会计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优秀会计论文,优秀会计论文怎么写好。

学习

环境与生态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生态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态与环境论文1500字,生态环境的论文精选9篇。1.2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目前对于指标的筛选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由于评价者的

学习

法治与社会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法治与社会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治社会与法治思维论文,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论文。毫无疑问,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写人宪法的目标追求,任何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建设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大的背景。按照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法

学习

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健康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论文,环境与人体健康论文。环境问题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一直遇到的问题,人们为了解决环境问题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却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

学习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10篇,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利弊的论文,环境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论文2000字。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

学习

人与环境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人与环境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人与环境论文怎么写,人与环境的关系论文500字。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

学习

论文幼师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论文幼师10篇,内容包括幼师发表论文,幼师论文1篇。二、幼儿师范的改革实践1995年,原国家教委又根据新的形势对幼教及幼师改革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新的三年制幼师教学方案。即《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该方案对

学习

生活与法律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与法律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活与法律论文1000字,关于生活与法律的关系论文。法律教育的原旨教育是对人之为人的精神与心灵品性的塑造过程。教育是要“把人培育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④。培育受教育者的生活美德与伦理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