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社会论文篇1
王利明先生从法治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法治使人们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法治社会使人们具有安全感,法治能够给社会带来公平正义等方面阐述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法治。[4]***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追求,这种目标已被我国宪法所确认。当前,随着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中央又审时度势地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战略举措,法治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关注不但是法治理论的延伸,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实际的需要。***的十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的基本方式”,“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领导、***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显然,法治成为保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重大的社会管理创新是法治基础上的社会管理创新,因此,管理社会最先进、最可靠的方法应该是法治,而不是其他。tl]
二、法治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毫无疑问,法治国家建设是我国写人宪法的目标追求,任何阶段性的经济社会建设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法治国家建设大的背景。按照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法治国家应该是有限***府、公民社会、社会自治、依法为治等要素的综合体。在法治国家不存在单一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而是社会各种管理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过程,法治背景下的社会秩序应该是治理的结果。因此,法治背景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应该凸显治理的理念:第一,管理是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下,***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人民是被管理的对象,而这种管理模式是我们要打破和修正的。第二,我国本是以行***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并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打破这种旧的管理模式。第三,在社会管理的表达中,需进一步厘清社会管理的主体、客体和内容,重视对***府和权力的限制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重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第四,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表达中,应凸显法治作为社会最大共识的基础作用。总之,创新社会管理贵在“新”字,但这个“新”是符合法治精神和客观实际的创造,是能够真正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利益的创新举措。在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应该强调依法创新,使社会管理创新不致偏离法治的轨道。
三、社会管理创新一限权还是治民
从打造服务型***府的角度看,限制***府权力、制止行***权力扩张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但社会管理创新也有可能导致行***权力的扩张,使限权变为扩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厘清社会管理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自然要在法治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对原有机制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现实社会矛盾的应对,创新社会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以法治为基础,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是一场涉及管理主体、客体、内容的深刻变化。所谓社会管理,一般是指“管理主体在法律法规***策框架下,通过各种方式对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⑴管理主体是社会管理的实施者,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的领导,强化***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加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同志的讲话,明确指出社会管理的主体包括***、***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客体是存在于主体外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存在。在社会管理关系中,客体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关系,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管理的内容纷繁复杂,内容形式多样,它主要表现为各管理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组织、管理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管理主体工作的具体展开。总之,从建设法治国家的角度看,建设法治***府、服务型***府,发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是为行***权的扩张造势,而是要在限制***府权力、增加***府服务功能、培育社会主体的自治能力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权力一培育与规制
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众多,但自治能力低、服务功能差,培育并发展社会组织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共有社会组织45.75万个,数量多但普遍发育不良,发展社会组织的瓶颈仍然存在,特别在思想认识上,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还存在较大的偏差。与社会组织成立相伴而生的是社会权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对社会权力的认识与定位是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按照组织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社会组织的成长与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权力的出现,而社会权力对***府的行***权力会形成某种掣肘,甚至有时会危及***府的统治,这是历朝历代***府对社会组织抱有深深芥蒂的重要原因。所以,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并不仅仅是建立组织这样简单,其实质是如何对待社会权力的问题。社会权力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国家和***府的权力,这种权力“既存在于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于全球。它们不仅与一定的共同体或组织相联系,也与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规范或现实利益相联系”。[1]社会权力存在的理论预设是黑格尔的***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两分理论,但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社会权力的表现也具有多样性,“它有时是国家权力的延伸,有时与国家权力形成对抗,有时又处于国家权力之外”。[2]社会权力不但表现为***治权力,也表现为经济权力、文化权力、道德权力、宗教权力甚至司法权力(所谓民间法)。所以,对社会组织、社会权力不但有一个培育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如何规范社会组织、制约社会权力的问题。综观中国历史,在如何对待社会组织与社会权力的问题上一直以来都是以打压、提防为主,社会的治乱兴衰也与社会组织及其权力的扩张与收缩有密切关系。社会组织与社会权力存在的土壤是什么?这是我们发展培育社会组织必须要明确的问题。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认为,只有在法治的背景下,社会组织与社会权力的存在才是可预的,所以“社会权力的存立基础或载体是法治社会”[1]。同时,法治社会是社会权力的载体也蕴含着社会组织与社会权力的存在不是无序的,社会权力也应受到相应的约束,只不过这种约束与制约是在法治背景下的行为。
五、社会管理创新中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培养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2
摘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走过十年历程。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具有天然的同质性,二者追求社会和谐进步的目标一致,民主、秩序、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价值追求一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和谐社会构建中法治的重要作用,通过尊重保障权利,禁止权力滥用,大力培育市民社会的公民意识与法治精神以及建立道德规范体系,加快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法治 和谐 法律 法治精神 道德规范 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都是理想的社会状态 法治是近代西方的产物,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明成就。现代法治的原则包括:法的普遍遵守即法律至上,法律高于任何权力、高于任何其他规范、高于任何人,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良法的实体价值即法律必须保障自由、平等、权利等基本人权,是法治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是法治的灵魂;良法的程序价值即良好的法律要具备不溯及既往、明确性、公开性、普遍性、不矛盾性、可行性、安定性等形式;分权制衡、司法***、司法审查制度。可以认为法治是在法律至上、人权保障、良好形式、基本制度设立原则下的一种社会状态。“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法律与国家、***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府的权力;法律与人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法治国家“就是指主要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家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 从***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2007年10月******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谐社会的概念已在人们心中刻下深深印记。什么是和谐社会?2005年2月20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要求作了具体的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对社会生活的具体设计,而是社会整体的价值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从二者的含义看,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都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秩序井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等价值追求是一致的,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义也同样是法治社会的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社会。 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首要之义,就是民主法治。民主意味着民众拥有平等的权利,***府给不同群体平等地提供与***府沟通的渠道,让各个群体都可以参与***府的立法和决策过程,表达自己的诉求。它也要求***府通过民主的程序,为不同群体间的博弈提供平台,由此制定出为整个社会所认可的公平公正的规则体系。法治意味着清晰地界定***府活动的范围,***府的一切权力均须具有法律依据,民众与***府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一旦社会主体的权利与利益受到***府部门及官员的侵犯,他们可以到公正的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民主程序能够使民众感觉***府制定的法律规则、***策是公平的,公正的司法体系则能恢复受到侵犯的权利和利益;反之,民主的欠缺与法治的不完善,必然损害公平正义,而造成社会不和谐。可以说,公平正义是民主法治的必然结果,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公平正义;没有这两者,也就没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 谐。 和谐社会是以人权为基础的社会、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法律上体现为对人权的承认、尊重与保护,国家和社会应当充分保障和实现个人的福社,促进个人人格的发展,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人本身理应成为法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事实上,法治也是一种源于人类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命运的制度安排,“以人为本”是深藏在它背后并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精神力量和终极价值追求。法治的目的,是让人成为具有完整人格和富有人性的人,并应当体现着对现实的人当前命运与未来前途的热情关注。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收人分配以及社会现代化等固然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但它们最终仍只属于工具性范畴,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因此,和谐社会形成的基础恰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和谐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协调好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形成公民社会与***治国家既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和谐关系。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由法律建立和维护起来的有秩序的社会。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秩序是指一种有规律、可预见、和谐稳定的状态,博登海默认为秩序“意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秩序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构成人类理想的要素,是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社会有序就是经济、***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在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尽管有多种力量可能发生作用,但其形成必须依托于一定的规则。不同类型的规则在秩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起主导作用的应是法律规则,法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也是社会利益的分配器。“秩序的维持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一些基本作用”。和谐社会形成的基本标志和必要条件是安定有序。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而秩序一旦形成,社会自身就具有了一定的自我维持、自我协调、自我发展的能力,就能减少、消除各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形成符合人们期待的和谐。 和谐社会应该是体现法治的正义价值的社会,法所维护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 正义的具体形态体现为平等、公正等,恩格斯指出,“平等是正义的表现,是完善的***治制度或社会制度的原则”。现代社会的和谐是机会均等、主体平等,***治法律上平等和经济利益分配平等相统一的和谐。“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机会。人类社会既有利益一致的一面,又处处充满矛盾。防止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就是使各种***治、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如果有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利益矛盾的剧烈冲突,直至暴力冲突。一旦社会的尖锐利益冲 突演化成剧烈的***治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所以,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 法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与正义不可分,法的基本价值之一是正义,法律有良恶之分,法治国家的法律不仅是“法律之治”,而且更是“良法之治”。而公平正义则是“良法”的灵魂,是现代法律合法性的基础。社会生活中正义仅仅靠个人的美德是不足以维持的,必须依靠法治来促进。法治在促进和维护社会正义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分配的正义原则化、法律化、制度化,并具体化为权 利和义务,实现对资源、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性的、公正的分配;法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最终使社会成为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的和谐社会。 法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法治社会,法的基本价值—程序、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和平台上构建的秩序井然、公平公正,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人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和谐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加强法治,才能保障社会有秩序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充分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治,就不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享有殷实安康的生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建成。另一方面,虽然法治社会追求的秩序井然、公平正义、权利保障目标与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治文明的建设协调一致,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稳定,社会发展全面持续的目标本质一致,都追求在规则和秩序范围内的社会和谐与进步,然而和谐社会的内涵更为丰富,包含了***治、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广泛的领域,法治社会则是从制度层面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经济领域中的内容,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建设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文章 来源:中华 励誌网 论文 范文 zhlzw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3
关键词: 二元认识论;法治;人治;德治
中***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22-01
在社会和国家的***治治理问题上,古今中外历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治理念。任何一种***治理念的生成与生长,都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想目标相关联,也与其具体的***治实践情景和方式直接关联。因为“人们在构建自己的社会国家秩序时,总是以一定的价值前提作为出发点,总是以一定的理想状态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纵观人类各个时代,法治与人治,尤其是作为人治表现效果之一的德治,自古就受到***治家、思想家们的普遍关注。由于各自立场、认识上的不同,他们在德治与法治关系问题上一直争论不已。由于历史上人治的种种劣性的暴露,中国学者们特别渴望有一种优于人治的理想社会,因此对法治产生了无限遐想。事实上,由于二元认识论的限制,目前中国人们基本上已经认定法治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认为法治是最理想的或唯一的选择。这种观点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没有认识到从所谓人治、德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其实没有走很远,仍然是从一元的社会走向另一个一元的远非理想的社会。当然也就不利于中国的***治治理。
一、 概述二元认识论
二元认识论作为西方强势文化的局限性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指建立在理性和非理性基础之上的二分法。这种二分法把理性和非理性、个人和集体、法律和宗教、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不仅阻碍了强势文化认识弱势文化的可能性,也限制了强势文化本身的发展。在社会制度上面来看,二元文化认识论把社会分为专治和民主,传统和现代,法治形和德治形的社会。无法想象或拒不承认除了法治形和德治形的社会之外,还会存在着其它类形,比如像宗教形的社会,或宗教文明秩序等等。这样便把多样的现实世界简化成为非此即彼的两种选择,而法治文化的强盛便必然意味着德治文化的低劣,选择法治必然摒弃德治。就弱势文化而言,除了遵从强势文化之外似乎别无其它途径。
二、 法治理念概述
法治最初只是一种理想,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明秩序,一种社会框架,而这种社会框架与法治理想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作为一种权威理想,法治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为争取自由、公正而献身。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以法治理想为主导的权威系统,以权利和法律为中心的概念范畴系统,以司法制度为社会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和以个人权利及法律为依归的文明秩序意识。这样一个法律秩序萌生于古代西方的文化土壤,在近现代欧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后全盛于美国。
法治的主要优点表现在它妥善地解决了人的欲望和人的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法治社会鼓励人们追逐利欲。个人的利欲具体化表现为权利,当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则需要法律来调整。这样从个人的欲望和驱利性转化为权利,再到由法律保护权利,这样一过程实际上是法治的核心内容。然而,法治社会只是世界上若干种文明秩序的一种,它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善,尽管它具有很多优点。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法治社会重视人的智性的开发而忽视了人的秉性中的其它重要的方面,包括人的心性和灵性的培养,它无法滋润人的灵性和心性。
认识到法治的局限性,以一种建设性的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法治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社会不无裨益。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接受法治的同时不应该抛弃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而应该从中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发掘出与法治相适应的文化因素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治模式。不仅于此,应该对法治持一种建设性的批判态度,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不囿于强势文化所提供的唯一选择,努力探索新的可能性,新的模式和新的理想。
三、“德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方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在治国基本方略层面上,法治与人治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治国模式。
“德治”,即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国家治理观念和方式,并不与“法治”、“人治”直接相对应。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约束的道德规范,“德治”只内在于人治和法治这两种国家的主导模式当中,以促成人治或法制模式的实现,而其自身不能作为单独或者说主导性的国家治理方式而起作用。我国古代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理念和方式长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德主刑辅”,实质上是以道德推论法律在法与道德的关系上常常采取道德主义立场。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故法治必然会反对人治所采取的道德主义立场,却并不反对道德或“德治”。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二者范畴不同,但是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虽然“德治”与“法治”两者范畴不同,但在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上,两者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两者不可或缺。“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和道德觉悟。“法治”以“德治”为基础,“德治”需要“法治”为补充与保障。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割裂,更不能只强调某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面。只有将“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互补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治理国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余兴中.法治与文明秩序[M].北京:中国***法大学出版社.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实效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治素质。虽然大学生思想***治素质的最终形成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却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严谨而开放的体系,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治论文,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开创新局面论文网站。
一、传统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传统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注重形式化、表面化,习惯对学生进行外在强化,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致使学生对思想***治理论课产生排斥乃至厌学情绪,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目标,育人功能难以真正实现。
2、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高校思想***治理论课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理想化色彩浓厚,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认知水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介入,内容更新滞后,没有把思想***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治论文,忽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对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学习倦怠、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等关注不足,致使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极为明显,效果大打折扣。
3、教育手段陈旧
传统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基本上是课本统一、大纲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通常以灌输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大话讲得多而行为指导少,管教多而启发少,灌输多而引导少,致使思想***治理论课成了无根之基、无本之木,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支柱。
二、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的学科,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1]P6-7。”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那些被社会问题所困的个人和家庭直接提供帮助。社会工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助人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2]”,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治论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接纳、尊重、自决、保密、中立为原则逐步形成了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更新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中与社会现实和高校发展实际不相符合的陈旧观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论文网站。
1、平等尊重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尊重当事人,确认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客体的关系,改变主体绝对权威、客体被动服从的陈旧模式,积极促成主客体平等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肯定的心理需要。其次,平等尊重的理念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必须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治理论课“以一种平视的姿态与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对话,真正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行、我教育你服从的说教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得到教育 [3]”,更好地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助人自助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核心的摘要通过“助人”达到人“自助”。
三、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方法
作为科学的助人活动***治论文,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从教学实践入手,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进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思想***治理论课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1、个案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论文网站。[1]P103”
伴随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治理论课除了要考虑所有学生共同的需要外,还应该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教师在课前,通过向学生告知个人邮箱、电话号码、MSN等形式***治论文,与学生充分互动,开展有效调研,多方面收集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从各种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适当调整授课内容,满足学生需要;课后及时对授课效果进行回访,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可以在课后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个案工作方法的融入,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愿意作为一个平等的教育主体通过开放互动的交流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从而使思想***治理论课模式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
2、小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也称为团体工作方法,是“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治论文,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1]P128”小组工作利用小组成员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成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小组工作相对于个案辅导其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5]”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论文网站。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按照各种形式把大的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按小组参与课堂互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自然班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可以按照宿舍分组,组织学生上台讲课;可以按照选题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代表评定各小组成绩,再由小组评定个人成绩,直接与学生个人的学期成绩挂钩。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通过分工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既是专业知识的丰富、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互动中,以小组工作方法的技巧合理建组***治论文,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的各项优势,引领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入小组工作方法不但实现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完善,并通过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群体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信心,协助共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论文网站。[1] P152”
高校思想***治理论课***治论文,基本上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大多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解决了“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行”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个高校都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想***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社区工作方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依赖,重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增强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持续性以及推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治理论课引入社区工作方法,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介入社会,以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把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一方面协助社会发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社区资源***治论文,把思想***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实践结合,通过各种课外教学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认知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爱和尊重,学会感恩,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较综合评价和考核,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高校思想***治理论课一定会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适时更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好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的严峻挑战,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才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3]易钢,肖小霞.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5]廖鸿冰.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治工作的多元整合教育构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230-231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5
【关 键 词】***治文明/民主***治/法制/建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社会主义 ***治文明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治局面。”(注:***:《执******必须高度***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 ***治文明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主权,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治文明既包括***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治上层建筑及***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 ***治文明 ,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同志关于 ***治文明 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同志提出***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治思想文明。***治思想包括***治理论、法治观念、***治理想、***治道德、***治态度、***治情感等,其中***治理论、***治观点、***治理想在***治意识和***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团体和公民***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 ***治文明 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治思想的形成和***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的基本路线,统一***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治文明,也包括***治行为文明。***治行为文明是指******、团体以及公民***治生活、***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 ***治文明 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团体及公民的***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治生活中存在的无***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治思想建设,***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治文明,还包括***治制度文明。***治制度文明是指***治与法治规范、***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治制度是国体和***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治制度是***领导下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治意识文明、***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治制度还不完善,***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轮流执***就会反对***领导下的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以权谋私、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治制度不执行和***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治制度文明与***治思想文明、***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治制度文明要以***治思想文明、***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治思想文明、***治行为文明要以***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治思想文明建设、***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治关系、***治组织、***治管理、***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同志所提出的 ***治文明 ,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提出***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提出***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治文明建设。***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 ***治文明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提出***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 ***治文明 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 ***治文明 建设举措。***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治秩序和良好的***治氛围。所以,***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治建设,以***为首的***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执******必须高度重视***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治发展提供了方***指导。
民主***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 ***治文明 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进行过深刻分析:“***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治建设与发展的“自***”、“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 ***治文明 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专***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机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结束后,***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队伍不断扩充,***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法制思想建设在我国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缺乏法制传统,民众的法制意识、观念比较淡薄。二是我国是一个富有伦理传统,重视德治的国家,人们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注重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自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解决内在思想问题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富有传统和优势。因此,要使有形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认识和尊重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其优势。而且,法制的思想建设,是一项治本建设,它同道德建设的功能一样,就是注重用人的内在控制人的外在,这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探索治国齐家修己的基本思路,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注重人的内在思想建设的思路,是以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的。没有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法制只会成为一种外在性控制或强制,而这种控制或强制,要么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要么难以持久维持下去。而有效的法制思想和道德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而且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所以***强调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人都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既能依法行事,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6
了法治化的进程。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公民权利开始愈来愈多的受到关注、***队伍***能
力的不断提高等都是法治化建设的成果。但是中国法治化仍然困难重重,进一步建立完备的法
律体系、完善相关理论,培养全民的崇高的法律意识,加强国家整体建设是克服法治化遇到的
困难的必要选择。
关键字: 法治 中国法治化 法律制度 法律意识
一. 对法治的理解
法治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治学》一书:“法治应包
含两个重要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
的法律。”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实现法治的标志是服从法律,而法律也是正义的法律。否
则,即使有法律的统治,也非实质意义上的法治。从这个原始的法治概念出发来给法治寻求定
义则可得:法治是指存在于法律是正义的前提下的一种“法律至上”、“法律主治”的社会状
态。
为更好的理解法治,有必要明确法治、法制及人治的关系。
1. 法制与法治
法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制与法治同义,指的是法律成为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发挥着管理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而且人们自愿接受法律约束的社会状态。不过,广义的
理解随着法治一词的盛行已很少被使用。人们现在讲法制更主要是狭义层面的理解,即完整的
法律规范体系,健全的法律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保障制度。本文中的法制也是狭义的理解。
在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论述中,就认为法治的前提基础条件是“良法”。因此,完整的法律体
系,规范的法律运作机制是法治的前提保障,能够促进法治的实现。实现法制是法治的前提。
在我国,一直强调中国法治化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
2. 人治与法治
人治与法治问题,中国儒法两家争论了2000多年,但给人治、法治下定义则是在近代。1907年
,梁启超讲“圣人之治出于己,圣法之治出于理”,于是开始有人把“圣人之治”概括为人治
,把“圣法之治”概括为法治。
人治状态下,治国的主体是个别的人,法律要受最高掌权者的控制。人治的成功是指君明臣贤
民顺的社会治理状态;法治强调治国的主体是法律,任何人都在法律之下,应当遵守法律。
不过,无论人治还是法治,都不可能脱离人。在法治的状态下,也并非排斥人的作用,要充分
尊重人的作用。正义的法律需要人来制定与执行。
综合对法治的认识,我们再来理解“中国法治化”。中国法治化首先指的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落
实过程,是指建立社会服从法律的秩序的过程;其次,就是指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律至上
、法律主治的社会状态。
二. 法治的作用
法治国是近现代西方国家的一致选择,如今已成为全球的选择。法治能繁荣国家的***治、经济
、思想文化;法治能创造安宁有序的社会秩序。我国进行法治化进行,是适应世界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 法治能保证***的领导,促成***领导实施的民主***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苏联走与法治相背的道路,结果发生了苏东巨变。曾经,我们也放弃过民主,践踏过法律,结
果是带来国家十多年的贫穷与落后,几乎***亡国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发挥法律的作用
,确立“依法治国”为治国方略,民主***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权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巩
固。
2. 法治能充分发展人的自由,还能保证社会道德的长存与发展
人权问题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展个人自由,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是各国建设中的重
要任务。通过法律来认可与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各国公认的有效途径。实现法治还能够
同时利用法律的威严来维护社会道德,阻止和惩罚个人权利侵犯社会道德的现象,防止个人权
利与自由的错误扩展。
3. 法治是发展经济,富强国家的内在需要
市场经济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选择,但市场经济的运作自身需要拥有稳定的交易制度及社会秩序
。法治能够创造出保障市场经济运作的社会秩序。另外,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往往
出现物欲横流、挥霍无度的腐化生活现象,发挥法的规范作用能够避免或遏止这些问题的产生
与发展,从而促进富强国家的产生与长存。
三. 中国法治化的困难
1. 城乡经济差距大,西部经济相对落后,使得某些群体、地区法治化的进程缓慢,影响了全
国的法治化进程
西部经济的落后,必然决定法治资源不足、法治人才缺乏,从而影响法律作用在该地的发挥。
另外,某些家庭的贫困,使得他们会因无法支付较高的诉讼费用而放弃了法律救助手段的使用
。当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小康建设的全面启动,经济问题已大有好转,但仍然在
特定的范围内阻碍着法治的建设。
2. 公民法律意识淡薄,严重阻碍着法治化的进程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一直被认为是属于从西方引进来的,缺少本土文化资源为基础,甚
至和本土文化中某些部分相矛盾。也就是说,公民思想一开始就缺少现代法治文化的润泽,且
法治文化的培养又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法律意识要求包含的法律权力意识、法律权利与义务意
识在中国公众的思想中无法完整的找到。
这主要表现在:A.在***府内、***内,某些人员人治观念严重,自律意识不够,工作中常视法律
而不顾。腐败、违法现象长期存在;B.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服务意识不足,公正意识不到位,
***工作中也常忽视法律的效率要求;C.其他社会公众对宪法认识不清,长期缺少主体意识、
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
3. 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且缺少一整套完备的法律运作机制
A.近年来,在对社会问题整治中,法律空白大量显现,如:对社会游医,国家长期治理却仍长
期并大量存在。究其因就是因为对于该问题,法律法规不够到位;B.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加入WTO以后,法律滞后、与时不适也不断体现出来。曾有一段时间成为热点的“海外管家难
当家”问题就是与此有关的一个实例;C.许多法律缺少相应的运行保障。规范是有了,但是执
行问题没有解决,如:我们已经制定《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实施条例》等消除煤矿安全
隐患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法律运转问题的存在,诸如小煤矿爆炸塌陷事故仍常有发生。
4. 法治理论研究与实践相隔距离
一些学者在作理论研究的时候,常不从事实际的调研工作,随便搜集一些“小报”信息,就可
作为事实依据来进行理论研究与创作。现如今,许多法治理论中没有对法治行为研究的部分;
一些有可实践性的法治化理论又被仅仅当作红头文件来执行,没有起到实际效果。理论无法真
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致使表面上中国法治化理论超前繁荣,而实践长期难行。
此外,在一些法治理论中甚至拥有错误的思想认识,不但不能够起到推动法治化的作用反而带
来负面影响,阻碍法治化。例如,中国矿业大学法学院张旭科讲的“法治理论中法律工具主义
思想的存在”“冷却了公众的法律情感”。妨碍了公众投身于法治建设中的热情的增长。
四. 解决中国法治化困难的对策
中国法治化面临的困难很多,非本文上一部分简单的几点可以概括详尽。相对应的是,解决中
国法治化的困难是一项大型工程。需要全社会全方面努力,这里讨论的对策仅是更新、加快中
国法治化的必不可少的比较紧迫的几点:
1. 加强***和***府自身的建设,改变与法治不适应的领导方式和习惯,创造出适应并能促进法
治化的***治领导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钱弘道研究员认为:“法治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公权力的滥用得不到有效的制约
”。故要想实现法治,首先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国家领导层的法律思想与***治体制中的
法治化问题。***与***府要更新认识,通过自身的建设,主动接受法律的约束,“真正落实依法
行***,减少甚至消灭公权力滥用的现象,并且引导、促动法治建设。”
2. 发掘本土法律文化资源,展开法律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完善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
西方国家中,法治得以实现依靠的思想文化根源可简单归结为以“个人”为主体的自由理论,
这在古代中国是不存在的。但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存在着以“家”为单位的利益中心理论。
二者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古代中国以“家”为单位,注重“家”的利益,要求充分发挥一个
家的***而不受干扰的社会地位。这也充分体现了追求自由的思想,因此,在传统儒家思想中
的这种思想可以发展成为建设法治所依靠的文化根源。
在法治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府与民间社会团体的作用,共同宣传法律至上、人民主权、个
人自由等相关观念。***府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实现***府与公众法律
意识的共同提升,最终要实现的是“转变权力至上观念,树立法律权威观念;转变人治观念,
树立法治观念;转变义务本位观念,树立权利义务统一观念;转变厌诉观念,树立依法行事观
念”。
3.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健全各项法律制度,为法治化提供必要的基础
此方面的工作主要是:A.针对社会问题反映出来的法律空白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工作。以
宪法为根本法,建立起实用性强、理论充足的社会法律体系;B.针对长期以来***监督机制不
健全问题,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专门机构的监督、群众监督的法律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社
会主义法制监督体制的构成与发挥作用;C.要尽快建立起违宪审查制度,确保恶法不能够存在
,违宪可诉。
4. 法学理论界要把握法治的真谛,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在实践中开拓法治化理论的新境界
行***法学家袁曙宏认为“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是法治发展的两个轮子,任何一个轮子的颠簸和
缺失都会导致法治运行的失衡”。法学家的法治理论“不能仅仅是纸上的法治”,法治理论工
作者必须同时“感悟实际运行中的法治”。作为法治理论工作者,参加法治实践主要可以通过
如下几个渠道:A.参与立法。用法治理论原理指导立法,创制符合法治化国家要求的法律规范
;B.进行依法治国和依法行***的实证调查、研究,参与法律实务工作中的重大疑难法律问题的
讨论。
5. 加快发展法学教育,更新法学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法律理论与实践人才
清华大学法学院王晨光认为“目前的法学院校的教育工作仍以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
、抽象讨论为主”。为适应法治化,应当培养法学院系学生学会律师式的思考、培养综合与分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交换理论;核心价值观;社会治理
中***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234-02
***的十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首次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概念。
针对这两个论题,学术界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通过CNKI检索发现:学术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探索“社会治理”的相关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可归纳:第一,凝练与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方***探讨(寇东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左亚文《理论月刊》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概括(田心铭《红旗文稿》2012;梅荣***《红旗文稿》2012)。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诠释(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王学俭《理论探讨》2013;韩震《红旗文稿》2012)。第四,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的路径探索(范玉刚《湖南社会科学》2013;周文彰《前线》2013;施惠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
纵观国内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研究层面。而从社会学出发,探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治理的研究不足。龚群《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为基础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旗文稿》2012)借鉴社会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概括做了方***探索;这对本论题所要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但是其文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与内涵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分析相对不足。韩冬雪《***治合法性视域下的中国社会管理内涵探究》(《理论探讨》2013)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中直接论及了社会治理问题,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与价值追求,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具体化路径与方法,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功能研究相对不足。这都为当前的研究预留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空间。
其实,对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交换理论学派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借鉴社会交换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明晰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推进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对于当前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治理型的社会管理与传统的“统治”型的社会管理存在本质区别。社会治理中行使公权力的主体不再仅限于***府和国家。如皮埃尔・塞纳克伦斯指出的:“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1]。社会治理的主体呈多元化,打破了国家和***府对公共管理权的垄断,他们只是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众多权力中的一个,多元治理主体集体行动的“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1]。社会治理的协商性民主取代了统治下的强制性规范。社会治理权力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的民主化趋势直接决定了公权力运行向度的改变。“统治”是国家和***府依靠自身的***治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强力推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硬”管理。社会“治理”则是多元化主体(国家、社会、个人)在协商性民主的平等互动中采取合作的方式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软”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目标。民主协商、平等合作成为现代社会治理最显著的特征。但是在现代化转型期,身处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基于民主协商的多方利益博弈如何以最低的谈判成本和最高效的方式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共识,成为社会治理的所面临关键问题。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8
【关键词】: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TOTHEOURCOUNTRY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BASICSELF-CONTRADICT,MAINSELF-CONTRADICTKNOWAGAIN
Abstract:Underthenewhistoryterm,accordingtoarequestof16greatestreports,socialbasicantinomyrequestin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democracylegalsystemdevelopmentandpoliticaldevelopmentswiththerequestthatpoliticalsetupreform,therequestthatpolit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havethenecessityfromdeveloptheself-contradicttheoryinstageinentry-levelinperfectsocialismtheoretically,deepturntotheourcountrystageinentry-levelinsocialismbasicself-contradict,mainself-contradictcognition.
Keywords:Basicantinomy,primarilyself-contradict
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矛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由于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只提供了一些认识的原则和方法,而没有作出具体的阐述;同志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和建设的实践,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总的来说,由于***错误的影响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得也有失的;***同志则在总结社会主义事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虽然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已不是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无疑是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治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认为现在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认识应该有新提法,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是***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
十六大报告中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全国各族人民呼吁:“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地在***的报告中出现是第一次,反映出作为执******的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治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全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应该包括***治文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显然是与十六大报告以前的形势相适应的,即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没有提及***治文明,很显然这与现在的实际情况不相符。新的历史条件下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治文明的建设。即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是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作和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则会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成绩的取得大部分来自于经济本身的发展潜力,***治文明对于经济的发展作用表现得很有限,甚至现在成了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进步、发展的障碍。所以,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治文明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还要处理好***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人类文明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相协调,才能真正得到发展。***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他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就***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治文明的发展要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物质文明的发展需要***治文明提供制度支持和***治保障,需要***治文明为其创造安定团结的***治环境。就***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治文明为其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基本的***治方向和必要的***治保障,***治文明的发展则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治文明建设是互相依赖的,如果脱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去抓***治文明建设,就会使***治文明建设失去基础和依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真正开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治文明建设,并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发展。
三、是民主法制发展以及***治建设和***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说过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善的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完善的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一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改革和完善***的领导方式和执***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深化行***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务,提高行***效率,降低行***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维护社会稳定。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民主***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建设推向前进。
***治体制改革要想完成上述任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认识不全面、不站在时展的高度看、不坚持实事求是、***思想、与时俱进的方***是不行得,有必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是***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明的***治,不能自立于人类***治文明的大道之外,而应当与人类***治发展的总趋势一致起来。倘若没有这样的进程,中国现在不可能是一个“共和国”,而仍然会是一个封建皇权国家。但也正如许多文章所说,“由于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或者由于“用封建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以致封建主义的遗风仍然可谓举目皆是。中国特色的***治文明因子,和有违人类***治文明大潮的蒙昧、野蛮因子,区分起来未必能够一步到位。
人类有着丰富的***治文明成果。近代以来,世界***治文明从观念和制度层面得到全面的刷新。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文明理念的传播,在观念层面,民主、平等、自由、人权以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得到确立,而特权观念、等级观念、人治观念则在一般意义上成为***治落后腐朽的标志。在制度层面,规范、完善的民主***治制度,与之相应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所采用,而专制、独裁、极权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至少在观念上被否定。
人类观念的进步和***治文明的发展如此迅猛,以至于不同的***治状态被赋予了不同的褒贬属性。众所周知的是,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词,无论在哪里都被认为是好的,而专制、独裁、极权、特权等词则如同一种罪名,没有人乐于认领。这是世界***治文明的成果,是世界***治文明在一般观念上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一个证明。中国也在这一进程之中。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社会主义***治文明,明确写入中共十六大报告。社会主义民主***治也好,社会主义***治文明也好,并非与当代世界民主***治和***治文明全然不同的凭空创造,而是建立在对人类全部***治成果充分吸收的基础之上,继承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更高形态。就目前状态而言,“初级阶段”的定位,不仅适用于判断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也适用于判断中国***治文明的发展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的***治文明建设有着相当长远的路要走。
综上所述,“***治文明”的中国出现,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启动***治更新进程已是众望所归。为了人的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开辟一个全新美好前景,为了更好的加强***治文明建设,促进中国经济、***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的认识上很有必要补充、完善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的十六大报告原文。
2、《***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
3、《***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
4、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5、《列宁全集》第33卷。
6、《斯大林选集》上卷。
7、***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论的贡献。
8、十六大报告重点内容摘录。
9、社会主义***治文明范畴的现实价值。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
11、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南方网)。
12、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全文)。
13、从的“矛盾动力论”到***的“改革动力论”。
14、:成就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石仲泉。
15、论封建残余***治文明建设的障碍及其肃清对策--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思考。
16、***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梁栋,《***理论研究》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9
〔关键词〕当代中国;***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治
〔中***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4)01-0075-04
***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治发展取得的成果。***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无论是***治制度,还是***治观念和***治实践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属性。当代中国的***治文明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与发展,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治生活,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优势,这些特色优势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社会主义***治文明建设实践中继续坚持和不断丰富。
一、以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观念引领***治文明发展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始终是在坚持和实践科学理论中实现的,这一科学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治文明发展中,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治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导社会***治生活和***治发展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观点包括:***治文明建设和享有的主体是人民;***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文明的基本主题是民主、法治与******;***治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治生活的进步和***治发展;***治文明的本质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真正成为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治上的主人等。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在我国现实***治生活中的运用,富有成效地推动***治文明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根据时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用先进的价值观念引领***治文明发展。在国家层面,我们***鲜明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我们***鲜明地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我们***鲜明地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些观念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直接地体现和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治文明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世界***治发展的现实需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是现代***治文明的核心观念和基本要素。在我国现实***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我们***坚持用这些先进观念引领人们去参与和推动社会主义***治文明的发展。比如,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实践方面,***的十报告就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1〕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的历史进程中,***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的基本方式。要推动科学立法、严格***、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2〕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观念引领***治文明发展是当代中国***治文明独具特色的优势。
二、以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推动***治文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总是在社会的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指导自己前进的真理。在当代中国,我们***始终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在国家***治建设和***治文明发展中,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为了人民。一是确立人民在国家***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的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根本***治制度和基本***治制度,以及整个国家***治生活中全面贯彻“人民当家作主”的***治思想和***治原则,充分实践了马克思所说的“人民”、“人民掌权”的科学理论,其实质就是人民在当代中国真正成为了***治权力主体,同时人民也是相应的责任主体。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有机统一。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向人民负责,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最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正如***的十报告深刻指出的:“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3〕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十报告站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为未来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治文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凝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以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保障***治文明发展 当代世界***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总是与各国的***治制度的安排和创新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治文明在我国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发展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治制度与不断创新的结果。***曾深刻地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这一论述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治文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包括民主与法治,***治制度与***治体制等建设和完善指明了方向。注重***治文明发展中的制度建设、安排、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一是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根本大法规定和安排国家的***治制度。我国现行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合作和***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治制度。“一个根本***治制度和三个基本***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的***治发展制度体系,从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层面推动了我国***治文明发展。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集中体现***治文明发展的***治体制和***治运行机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任何一种制度和体制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是相对的,要保持一种制度和体制的优势地位,就需要随着发展的形势和实践加以改革和完善。我国根本***治制度和基本***治制度确立以后,我们***就十分重视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改革和完善***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深刻地阐述了***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我国***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和长远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治。***特别强调:“我们的***治体制改革是有前提的,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5〕他在《怎样评价一个国家的***治体制》中深刻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治体制、***治结构和***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6〕当代中国的***治建设和***治改革正是按照这三条标准来检验和实施的。实践证明,通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治制度、***治体制和***治运行机制已成为推动当代中国***治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
法治与社会论文篇10
关键词:法治理论;法治理念;依法治
中***分类号:D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产物,它首先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产生的本质、作用和职能的理论,并与中国法治实践紧密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实现了四次大飞跃,取得了四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一)***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解读
1.反对人治,主张法治
人治是依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力治理国家,法治则是以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为依据,主张在法律的规则内依法依规办事。“人治”社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长期的经济、***治、文化、社会的高度集权最易产生。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滥用权力,好说空话,思想僵化,机构臃肿,不讲效率,办事拖拉等等。二是权力集中。1980年,***在《***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在不断加强***一元领导的情况下,逐渐出现了***的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员干部容易犯各种错误,损害民主生活和人民利益。
要实行法治,一要适应人权。通过人来保障权力的实施,通过修改宪法来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权力。二要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规范干部的选拔、考核、监督、任期,三要落实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四要用法律保障民主制度的实施。
2.法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首先是因为经济建设需要法治环境,稳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建设的前提。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增长,不仅污染了社会风气,而且破坏了经济秩序。***多次强调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打击经济犯罪;整顿***的作风,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其次是因为改革开放需要法治保障。法律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同时各项***策的出台又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赖法律去实施,把改革***策具体化、条文化,使使之有法可依。
(二)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解读
1.科学提出依法治国
在***的十五大上,同志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它不同于依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力治理国家的人治范畴,也不同于西欧国家所提倡的法治,依法治国是以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为基础,依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为依据,主张在法律的规则内依法依规办事。
2.深刻阐述民主***治
“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一书,与“专制”相对,指的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统治状态。自“公民”出现以来,人类社会的文明始终在向民主***治靠拢,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任何一项***治体制的改革,始终是以民主作为追求的方向,可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民主的发展史。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治是一致的、统一的,在中国***的领导下,建立完备法律体系,依法行***与公正***,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民主监督。
(三)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解读
1.提升公民意识,正确行使权力
同志首次提出培养公民意识和民主***治观念,对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培养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长期的过程,但公民意识对建设法治社会而言意义重大,树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公民人格,是健全法治社会主体的前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前提是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滥用权力造成决策失误,侵害人民利益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司法改革
立法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首要条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石,是司法和***的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环节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当代价值。首先是利益主体多变化、多元化的发展需要法律保障;其次是经济社会的有序和谐发展需要健康的法律环境和法制保障。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其核心在于司法职权的优化配置,它涉及重新配置司法权力这一重大课题,应当是以公检法司联动改革的整体性变革。
(四)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解读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中的法律是与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法律不同,而是能够顺应社会发展、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国家的一切运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依法治国,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法治成果,必须在把握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走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应始终围绕着客观事实,全面探索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法制理念及法律观点,同时还应开拓眼界,不仅要对苏维埃民主法治建构的先进经验予以借鉴学习,同时还应结合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法制文化及先进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构奠定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法治与社会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