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1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所以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森林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全球环境生态方面的国际合作,努力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从而逐步使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突出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由于二氧化硫排放的增加引起的酸雨危害、由于大量使用氟利昂所造成的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因为这些国家的消费水平按照人口平均量计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更严重。空气污染如此,其他方面也类似。另外,发达国家需要采取行动,控制它们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不再被允许出口的有害物质和不安全技术。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中国在发展中,对自身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种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对因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而引起的各种环境问题已有深刻的认识。中国将以/全球伙伴0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为此,中国***府将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都由四个要素决定:一是环境,即自然界的光照、空气、水分、土壤等;二是生产者,即植物,它从大气中吸取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矿物质,经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生物能,从而使无机物变为有机物;三是消费者,即动物和人,保证种群、环境以及社会平衡运行;四是分解者,即微生物,它把植物、动物残骸和排泄物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元素,重新进入环境。所以,要实现人类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就要求保持人类生态系统网络中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与平衡,要求物质和能量及信息的输出与输入,既在数量上相对接近,又在质量上促进生态系统的适应和演变进化。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保持在持续稳定的状态中。总之,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好了,不但会为发展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本身也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必须先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既是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尽快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森林、草场等自然生态系统,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色大开发是以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为主并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不能出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营造当地不宜的经济林的现象。森林建成后的开发也要予以必要的限制。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参考文献:
[1]谢志强.企业污染控制与绿色经营实务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闫廷娟.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2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 1、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发展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2、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发展培育了必要的微观基础。推进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的进展体现在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使国有企业从计划的执行者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体。到目前为止,全国30多万家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承担国家计划的企业只有1万多家。140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1/3以上实行了公司化改造,国有小企业完成改组、改制的已达50%—70%。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改革开放***策的引导,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策,使得一大批非国有经济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 3、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品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物流和配送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现划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大量使用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品物流技术,这些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日趋完善。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等。4、***府对物流和配送的***策支持,为了大力促进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为了促进连锁经营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商品物流和配送采取了积极鼓励和支持的***策。***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了配送中心对发展连锁经营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国内贸易部在《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发展配送中心的***策措施。在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策中,鼓励国外资本投资于物流和配送设施等。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相当多的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企业内部的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一些连锁企业配送商品比例已经超过企业经营品种的50%。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一些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如北京亿商集团、西单商场等;外资在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与日本岗谷钢机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天津岗谷物流公司,是集配送、加工、仓储、寄售、租赁、修理、展销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新型流通组织。像这样的合资物流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有10家之多,它们主要是为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武器。 影响和制约中国物流配送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中国企业对物流和配送缺乏正确和充足的认识。 虽然对物流和配送的研究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学术界和***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物流和配送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但就全社会而言,对物流和配送的认识还非常模糊,特别是企业。 2、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使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和经济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3
>> 新媒体环境下***生态环境保护的报道分析 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浅析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分析研究 金融危机下的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浅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幸福经济发展的关系 红山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生态环境保护下的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浅析***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分析 ***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调控 论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海南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 经济林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探究 安徽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报道分析 ***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报道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常盼 刘红")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时期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工作座谈会以来,***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若***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但新闻媒体是否及时准确的报道了***生态环境状况及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快速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分析***日报近几年有关***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报道的议程设置,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议程设置 中***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11-02
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2010年召开的中共中央第一次***工作座谈会,做出了推进***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在中共中央第二次***座谈会中指出,做好***工作,要更加重视保护环境,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对***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安排360项,预期投资3750亿元[1],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此,自治区***书记***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不可动摇的底线。那么,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
***深居欧亚大陆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干旱的气候条件是***水资源总量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因素。这首先表现在人口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从1990年至2013年,***人口年均增长23.4%[1],大大高于全国年均增长0.57%的水平[2]。为满足新增人口生存需求和经济活动,不断新辟或扩展绿洲面积的同时,也改变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加剧了下游绿洲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其次,***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近几年煤炭和石油是***主要的能源消耗,消耗量达总能源消耗量的80%,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污染环境。最后,城镇化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等,严重影响了绿洲生态,加之绿洲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难恢复性等特点,使以盐渍荒漠化和沙质荒漠化为主导的土地荒漠化成为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的次生环境因素。这些年国家与自治区***府也加大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绿洲恶化未得到遏制和扭转。上述因素导致***环境支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比较低[3]。
媒介时代,人们依赖大众传媒了解社会发展及环境变化,《***日报》是中共******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是***最具权威的报纸,其对生态环境报道具有舆论方向标的作用,系统分析这方面报道是否准确、全面反映了***生态环境状况与问题,以强化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论文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分析《***日报》要闻版有关生态环境报道。“议程设置功能”是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4]。本文以对《***日报》要闻版及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对报道体裁、报道形式、报道倾向性、版面位置等类目的定量分析,并对比经济新闻,归纳该报在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方面议程设置特点。
对2012-1-1至2013-12-30《***日报》要闻版采用间隔抽样的1073个样本。这个时期,中共中央第一次***座谈会与中央***府及兄弟省全方位援助,突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日报》要闻版每日一期,每期有1~3个版面。要闻版是对***每日重要事件的报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其议程中是如何设置的,是否基本反映了现实,会直接影响受众对环境问题的议程设置。
三、样本分析
1.要闻版议题类型与数量分布
经过抽样的1073个样本,其中X代表样本数量,具体单位为篇,F(%)为其所占的半分比,具体分析如下。
要闻版新闻议题有8类:***治、经济、环境、文化、民生、社会、科技以及其他。按数量排序依次为:社会、***治、文化、经济、民生、其他、科技、环境。在1073个样本中,环境新闻36篇,F(%)为3%。而经济、***治、社会新闻分别是环境新闻的近2、7、13倍。
经济与环境是***快速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那么,在经济报道中是否兼顾到环境问题了呢?数据显示,经济议题报道中57%是纯经济新闻;以经济为主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新闻仅占9%。而环境新闻中21%是纯生态环境新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涉及到经济的新闻占13%。两项数据对比说明经济发展议题的重要性先于环境保护。即使自治区***府提出了“生态立区”的概念,经济发展仍然排在生态环境保护之前。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新闻是《***日报》要闻版的第一议题,其次是***治新闻,最后是环境新闻。“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显而易见,《***日报》要闻版新闻的议程设置,把受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社会、***治与经济方面。
2.《***日报》要闻版新闻议题显著性分析
媒体议程设置“显著性模式”指“媒介对少数议题的突出强调,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5]”报纸主要通过报道体裁与形式突出强调某个议题。
报道体裁是指信息呈现的外在形式。在整个要闻版新闻当中,报道体裁数量排序为:消息、通讯、其他、评论。X为713、225、90、45篇,F(%)为67%、21%、8%、4%。消息依然是《***日报》发挥环境监测即告知功能的主要新闻样式。
在各类议题中,使用消息与评论最多的是社会议题,其次是***治议题。消息也是《***日报》环境新闻体裁的主角,虽然评论使用较少,仅2篇,但在评论排序上在民生新闻之前。消息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更能够让受众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引起受众的忧患意识。但是,评论过少,不能代表媒体发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起到舆论导向的作用。
报道形式是指新闻呈现的方式,《***日报》要闻版报道形式顺序为纯文字、文字加***片、***片加文字、纯***片。X为735、122、110、106篇,F(%)为69%、11%、11%、10%。数据显示,这符合报纸特点,但同时新闻的视觉吸引力就比较弱。***片加文字或文字加***片形式会使整篇文章报道更形象、具体,增加版面活力,从而吸引读者对该议题的注意力。
与其它议题相比,环境新闻报道形式使用最多的是纯文字形式,是其他三种形式总和的2倍多。
要闻版环境新闻报道倾向分析,目的在于研究《***日报》生态环境保护新闻报道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要闻版环境新闻样本36篇,正面报道23篇,F(%)为63.89%,中立报道13篇,F(%)为36.11%,负面报道0篇。由此可见,《***日报》环境新闻以成就报道为主。
综合报道体裁与形式分析,《***日报》要闻版议题的显著性排序为:社会、***治、文化、经济、民生、环境。
单独对环境新闻倾向性的分析说明,环境议题正面报道高于负面与中立的倾向性,既模糊了现实中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受众对环境的认知视野。
3.《***日报》要闻版新闻议题优先顺序分析
“传媒对一系列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所给予的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出的判断。[5]”报纸版面位置的重要程度依次为:左上>中间>右上>右下>左下。归纳要闻版各类议题在不同版面位置出现的频度,基本可以判断议题的重要顺序。因为每篇新闻的长短不一,以其主要部分所在位置归位。
版面位置顺序为中间、左上、左下、右下置、右上,X为438、235、159、153、88篇,F(%)为41%、22%、15%、14%、8%。左上:***治、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环境,科技并列;左下:***治、社会、科技、新闻、民生、文化、环境;中间:社会、文化、***治、经济、民生、环境、科技;右上:社会、***治、经济、民生与文化并列、环境、科技;右下:社会、文化、***治、环境、经济与民生并列,科技。
环境新闻在左上位置有4篇,左下位置4篇,中间位置10篇,右上位置3篇,右下位置15篇。
综合之,《***日报》要闻版议题优先报道的还是***治、其次为社会,第三是经济,其余议题顺序略有变化,而环境议题基本在最后,不过在右下位置略靠前,排在第四。
4.结论
《***日报》的“议程设置”更多的着重点放在了社会、***治、经济方面,作为另外一个在广度与复杂性上可以跟经济议题同等重要的环境议题,在议题的显著性与优先顺序方面均大大逊色于前者。并且更多选择有成就及与百姓日常生活有关内容报道,很少触及更深层次的环境问题。
四、建 议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4
一、循环经济
(一)理论产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被公认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70一80年代,人类经济活动普遍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时的国际社会环境整治活动,侧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末端治理”。但人们只注意到了如何治理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去研究问题源头。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转而探索另一种经济模式,即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二)定义
循环经济,它以可循环资源为载体,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将人类社会活动融入自然循环中,使所有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再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3R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物质资源进入生产消费环节。再利用原则的目的在于使投放到生产、消费活动中的物质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被使用。再循环原则的目的在于重复再利用活动中的物质,使其重新变为另一活动中的资源。
二、循环经济与旅游业
(一)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旅游循环经济
1、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
它是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的综合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不仅美化了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最优。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与循环经济不谋而合。
2、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传到中国后,立即被***府和学术界关注。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2004年,上海举办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在***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有两种:①循环旅游经济,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思想,把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实现GDP( GNP) 的“绿化”,发展为一种崭新的途径和模式。②旅游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要求在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尽可能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指导与应用
1、发展途径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者受眼前利益影响,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延续使用。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它既可以缓解旅游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又可以延续旅游资源禀赋,保护生态环境。
2、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及措施
(1)重点领域
旅游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交通领域、能源领域、宾馆饭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领域。可将对这些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试点,通过其带动作用,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2)发展原则
①运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旅游经济模式是循环型的良性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旅游业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有本质的区别。
②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是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归纳入旅游业利用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旅游业利用范围之内的资源便是具有观赏价值或感官吸引力的有限资源,所以对其开发与利用一定要谨慎。
③形成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建立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也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要求既要对旅游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又要重视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与利用。企业内部层面,要对资源利用进行设计,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与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企业外部层面,要尽可能地延长资源循环链,充分注重资源再利用的价值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
④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并重
资源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点使其极易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旅游业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环境的生态平衡。
(3)战略思路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要求统一协调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旅游业内部各部门等和谐共处,健康发展。这样既能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又能满足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
②环境友好发展思路
旅游业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从旅游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加上旅游业对资源的高度依存性,便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此方面,应注意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对废水的处理和中水的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植被的保护和修复等。
结束语: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建立旅游循环经济的实践体系,最终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5
摘要: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问题已受到全球的日益关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及可持续利用,加强渔业环境保护,呼唤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指导。该学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本文在回顾其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其逻辑框架,指出这一框架应当包括绪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策分析等逐步递进的四部分;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应当成为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构建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应当对稀缺性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及资本观进行修正与拓展,加强既有***策之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逻辑框架
中***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4-04
一、引言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本国乃至全球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重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1]。解决渔业经济发展、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从自然科学与技术角度加以研究,而且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加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是以探索渔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和演进规律及其应用为使命的经济学科。然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尚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构建、发展及提升。笔者曾撰文对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论述[2],本文在其基A上,对该学科的演进路径进行回溯,对学科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供同仁商榷以共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及渔业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协和发展。
二、学科发展的回溯与反思
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既是渔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溯其由来,就不能不从渔业经济学的发展开始。渔业经济学之思想起源可以追溯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斯密甚至更早,而日本学者蜷川虎三1933出版的专著《水产经济学》是最早的渔业经济学专著。之后戈登・史葛(Gordon,H.Scott)在《渔业资源的最优利用经济方法》(1953)[3]及《共享资源经济理论:渔业》(1954)等论文中提出了生物经济平衡和最大经济产量(Maximum Economic Yield,MEY)的概念及其方法[4]。1961年日本学者冈本清造出版了《水产经济学》。之后,随着渔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及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步衰退,世界许多渔业国家相继将发展渔业的重点由增加捕捞强度转向渔业科学管理,渔业经济学的文献也快速增加。Н.Π.琴索联夫的《苏联渔业经济学》(1977)、李・安德森(Anderson,L.G.)(1977)的《渔业管理经济学》,洛根渥尔德与汉尼森合著的《渔业经济学》(1978)、近滕康男的《水产经济论》(1979),清光照夫、岩歧寿男著的《水产经济论》(1982)和大海厚宏、志村贤男等的《现代水产经济论》(1982)等都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著作[5]。然而不能不指出的是,虽然著作数量增加、对渔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经济学理论阐释逐步深入,但受生产力发展所限,直到目前为止,国外渔业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质上是就是渔业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配置问题。我国学者毕定邦[6]、胡笑波[7]等人曾经在系统梳理前任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分别于1990及1995年出版了《渔业经济学》教材。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学术背景的影响,这些教材在学术体系上与全球主流经济学有较大差别。其后国内出版的渔业经济学教材至今尚未能及时系统地整合国内外学术成果,形成能够有效阐释中国乃至全球渔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及其背后隐藏的经济规律。概言之,从主体看,目前的渔业经济学总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以渔业资源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阶段,需要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加以系统整理。
在渔业经济学发展的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衰退问题受到了全球关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应运而生,渔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90年代起,捕捞、养殖及其相互之间、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成为了渔业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渔业资源经济研究与渔业环境经济研究逐步出现了交融趋势。
概而言之,对于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而言,要真正建立起一门学科,尚需认真总结、梳理和回答如下这些主要问题: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概念有哪些?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与假设基础上有哪些基本理论?在这些基本理论指导下,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哪些特有研究方法?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哪些可以借鉴到本学科中?如何将渔业资源经济学与渔业环境经济学加以系统整合而形成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体系?如此等等。
三、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逻辑架构
就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架构而言,笔者认为其架构应当包括绪论、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策分析四个逐步递进的主要部分。对四个部分的基本构成,思考如下:
1.绪论。在绪论部分,需要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本学科与渔业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渔业资源学、渔业环境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说明。
2.基本理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应当包括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回顾、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自然资源的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以及渔业生物经济模型等部分。其中,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本理论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它们既是经济学基础在本学科中的延展,同时也为本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渔业资源与环境资源价值评估、相关经济***策的设计及经济分析提供基础。
(1)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经济学基础理论回顾部分既为本学科提供基础,又是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链接。尽管本学科具有自身特色,但作为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延展及应用,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首要的是界定本学科与经济学基本理论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后面各部分的分析提供基础。其中包括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社会福利理论、GDP核算理论、财***、货币与贸易***策等知识的简要回顾。
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在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进行回顾时,作为经济学基础的延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必要对资源的稀缺性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进行重新界定与认识。若资源无稀缺性,也就无需节约,无需研究其开发利用的成本与收益及有效利用与配置。这一点毋庸置疑。传统的渔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其中主要讨论的是渔业生物资源的稀缺性,在对于水域与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资源,在传统渔业经济学中被看作是外生变量。因此,在构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时,应当对传统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作一定的延展,这种稀缺不仅是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产生的相对稀缺,而是取决于渔业生物资源、渔业环境资源更新能力而产生的绝对稀缺,这种稀缺资源是这一耦合系统中的内生变量。
(2)外部性理论。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生产者或消费者等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经济行为中产生了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所带来的利益并未被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己所获得,或这种不利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并未由产生这一行为的经济主体自身所承担。外部性理论之所以应当被纳入到该学科基本理论之范畴,是因为人类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的各种行为不仅会通过对渔业资源的作用而产生外部性,而且还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外部性。可以说,渔业生产、水产品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外部性随处可见。如何纠正外部性带来的资源扭曲性配置,在保护好渔业资源与环境的同时尽量提高人类福利是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必须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没有外部性理论的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构建起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的界定与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有关。所谓非竞争性指的是某人对一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妨碍他人同时享用该物品,也不会减少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非排他性则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其消费行为埋单的人排除在消费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而导致经济上不可行。如果一种物品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说这种物品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物品可能具备非竞争性但不具备非排他性,或者反之,此二者均被归入混合物品,而一些物品同时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称为私人物品。
(4)产权理论。产权是一束界定所有者权利、特权以及使用资源的限制的权利[8]。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渔业资源的产权界定不同,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经济绩效会有所差异。冰岛、新西兰等渔业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是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进行相关***策的设计、推进***策执行直接影响渔业资源保护之绩效[9]。要研究渔业资源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必须以产权理论为指导来进行制度设计、绩效评估。因此产权理论应当成为渔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石。
(5)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指的是“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它具有与日俱增的稀缺性。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人类必须平衡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权益,必须实现此类稀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此,需要探讨渔业资源贴现率高低、产权配置以及资源生物特性、环境特性等对资源跨期配置、动态最优的影响及实现动态最优利用的机制与路径。这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
(6)自然资本理论。所谓的自然资本,又称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可用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包括四个方面:(1)传统的自然自然资源;(2)环境消纳并转化废弃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3)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4)生命支持系统。”[10]。
显然,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可以且应当被纳入到自然资本的范畴。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类仅将其当作财富的来源(即资源)而未将其作为自然资本。何以做出这一论断?理由如下:按照R克思主义***治经济学的观点,所谓的资本,指的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无论是何种资本,追求超出其自身价值之外的增量部分是始终是投入此类资源的目的所在。如果将渔业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作为自然资本,就应当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考虑如何实现其存量的补偿及增殖。然而,无论是全球而言还是在国内,渔业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渔业水域环境被污染比比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因为在理论方面自然资本观的缺失导致了渔业生物及环境资源的扭曲性开发与不当配置,人们只考虑其开发,不考虑其增殖;即便考虑,也重前者而轻后者。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6
[关键词] 旅游 循环经济 人文精神
一、引言
循环经济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代表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3r”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类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2005年,(***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22号)明确提出,“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中长期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逐渐实施开来,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点的旅游业也不例外。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履行循环经济实践,以生态效率为目标,把旅游资源纳为一种稀缺性资源,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和生态技术来组合和设计旅游产品,减少旅游环境污染,从根本上缓解旅游业、环境的矛盾,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人文”,思想史中,“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易·贲卦》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在西方思想世界,“人文”思想主要被用来描述14世纪到16世纪期间以反抗中世纪对人的压抑而产生的人本主义思想,但“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世界观,则早在古希腊时代就诞生了,是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追求、维护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目的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是人类追求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伟大而崇高的精神。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旅游经济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积极追求,更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旅游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
纵观中西方人文思想,“人文”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否定人沦为物的奴隶。人文精神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始终具有重大意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一切发展必须是为了“人”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正如***同志所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和谐旅游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旅游,它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旅游业的和谐运行以及旅游者的审美和愉悦(或者说是和谐的体验),达到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事态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以及心态和谐(人的身心和谐),通过三大和谐折射出旅游发展中蕴含的深层人文关怀、生态关注和综合效应。然而,传统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众多诸如地表景观破坏、水环境污染、空气品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旅游循环经济。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实现和谐的旅游经济。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按照旅游循环经济战略,遵循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原理的原理与方法,充分发挥发挥知识经济、体验经济、技术经济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充分考虑旅游承载力,把旅游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促进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实现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利用。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改变过度消耗旅游环境、破坏旅游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依托清洁能源、能耗最小化进行发展,促进物质循化过程废弃物最小化;最终实现投入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实现旅游者的和谐体验。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试***通过教育和体验等方式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可以认真思考旅游的本质和真谛,树立正确的旅游理念,把旅游作为知识经历、知识体验、知识交流、审美欣赏、净化灵魂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方式等,并由此提升个人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依托力量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创新性的工程。它要做到:(1)理论创新,即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旅游产品消费等多个环节的资源经济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2)技术创新,研发新工艺、选用新设备和运用新材料,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3)法律***策创新,要完善与旅游和循环经济相关的***策和法律,构建旅游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4)文化创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注重文化创新,即确立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软性管理模式,主要通过柔性的而非刚性的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管理创新,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旅游业、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大系统,若要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还需要从管理体制创新,构建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
以上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所需的理论、技术、法律***策、文化观念和管理制度层面的支持必须依靠“人”、也只有依靠“人”才能实现。首先,必须依靠“人”的发展观的深刻转变。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它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由于传统的旅游经济模式是粗放型的,将旅游业简化为数量型增长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旅游活动开发者和经营者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及旅游者为最大限度的满足自身的旅游需求,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导致旅游区的环境恶化,生态系统严重失调,使一些旅游地的旅游价值在慢慢丧失。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观念,以新的系统观、经济观、环境伦理观、生产发展观、消费观等观念来指导旅游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并将这些观念、素养上升到法律条例程度,做为一种法律规范来约束、监督人的行为,以此来保证新的理念、模式的贯彻、落实和实施。
四、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核心任务
所谓“人地关系”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在哲学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天命论”(自然灾害、生产丰欠乃至国家兴败皆由天定)、“机械唯物论”(人地关系密切,而以地的发展规律主宰一切)、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地理条件是可变因素,因人而异),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所渗透的人地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它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主人,同时也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大自然对人类只有工具价值,并无内在价值;人类具有优越性,超越自然万物;且人类与其它生物没有伦理关系。数千年来,人类在这种傲慢观念的驱使之下,对自然界采取了种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盲目地掠夺式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地关系”。首先,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即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且这种联系和作用将永远持续下去。其次,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一种动态变化关系,长期以来,以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和影响为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强烈。再次,人是“人地关系”的主体,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具有能动功能和机制,人是地的主人,自然环境可以被人类利用、认识、保护的对象。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取决于人,而并非自然环境。所以,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只有在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82~83
[2]明庆忠李庆雷著: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6
[3]袁健:五经四书全译. 十三经注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4]许苏民:人文精神论.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61~62
[5]江潭瑜:大学人文精神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4(5):87~90
[6]刘媛媛牛文英:人文精神的回归——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体育与科学, 2007, 28 (5):34~39
[7]梁留科曹新向:和谐旅游的价值、构建及其实现. 经济地理,2007,27(4):681~685
[8]张建萍:旅游环境保护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57~67
[9]王华: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经济纵横,2006,11:15~17
[10]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经济地理,1991,11(3):1~6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7
关键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行***区域的***府投资环境及存在的同质性,同时又存在客观、主观及累计方面的差异性。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 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从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府投资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张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府投资环境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区域的自热地理位置和自热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府制定不同的***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府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另外,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区域形成不同的***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
所谓***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主要是指***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区域***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从主观上讲,主管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个行***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
二、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区域***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在于他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区域***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题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题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作为“想同对手”,不同的行***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府投资环境的差异,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的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1是***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区域的***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加强***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府投资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2,是不同行***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突出***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3,是***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区域的实际。只能根据本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体、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4突出***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总之,突出***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减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只要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策目标,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为***的***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伍丹,广西大学***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4
[中***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13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众多方面。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有序运行,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对于人类来说。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植被这些自然环境与其它消费品一样重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经济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使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削弱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时期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了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伴随而来的大量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其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目标。是形成人们短期行为与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现在,没有谁还会认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联系愈发愈紧密,正所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相互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其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可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态基础。正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关于人类未来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到的,“经济增长的很大部分是从森林、土壤、海洋和河流汲取原料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既是人类的幸运,也是人类的宿命。
当经济学家们花很多的时间在为经济赤字苦恼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真正的威胁是生态赤字。莱斯特-布朗就曾一针见血指出:“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样“举世瞩目”的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形势不容乐观。“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中国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有序运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
二、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应走协调发展之路
如何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认为发展经济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必须牺牲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限制增长,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选择放弃发展经济的道路。这种观点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不可行也是行不通的。对于尚未摆脱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增长仍然是发展的基础,简单地通过限制经济增长来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做法无疑是因噎废食;另一种观点则是以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为依据,认为首先发展经济,等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再来治理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无数事例已向我们证明,环境一旦遭到破坏,事后治理所花费的资金远远高于破坏前所欠缺的资金,并且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不适合中国。对此,***中央有着清醒的认识,“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生态问题和经济建设只能走一条协调发展的路子,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逐渐由矛盾的对立状态转化为协调统一状态。
总的来说,协调发展包括了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在性质上,系统诸要素相互适应;第二,在数量上,系统诸要素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第三,在功能上,系统诸要素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需要指出的是,协调发展不是同等发展,均衡发展。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能够协调发展,在于经济发展本质上就是经济形态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转换过程。因此,经济系统是通过人类实践与生态系统产生联系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能否协调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类的实践。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未能实现协调发展。
回顾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可见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仍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领域中的一道“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
三、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两大战略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指出:“抽象地看,协调环境与经济和开发并不是问题。但事实上如何协调二者一直就是问题。”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也提到:“一旦需要在经济与环境之间做出选择,总是经济得到优先考虑,经济优先论战胜生态优先论。可以说,经济优先论和生态优先论,谁更重要,谁更优先,这一世界性难题至今没有找到解决的答案。”从理论上来说。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容易成立的。但在现实中,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矛盾尤为突出,甚至有时会出现“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府通过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的调整来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人们正在认识到,世界不能长久地沿着现行
经济轨道发展,道理很简单,因为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源。面对着环境资源的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摒弃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确立生态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资本运作进行伦理的约束,使资本对生态自然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尊重生态原理的经济,一种能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经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经济生态学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矛盾,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认为人类只有积极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将是一种与地球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既能满足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的基本需求,又不至于破坏经济的自然支持系统。
第一,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视为生态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追求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保护。它是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共同构建出来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要求经济***策的形成要以生态原理建立的框架为基础。生态经济关注的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二者互相促进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与生态利用并重。强调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在发展中动态平衡。显而易见,生态经济就是在经济领域中实践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它应该包括: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实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发展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人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第三,发展生态经济不仅需要对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而且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探索生态经济发展规律也就是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规律,只有探索出科学的生态经济规律。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这就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文明形态范畴的问题。在经济层面得到了细化研究和深入探讨。这样就在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之间形成了一次互动,这次互动是人类文明形态与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互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
早在1999年。时任***副***的就前瞻性地指出“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2007年,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莱斯特・布朗曾表达过这样一个悲观的观点:我们怎样把生态觉悟融入到经济决策中去呢?有没有可能重新训练人们,使他们在构思经济***策和作出投资决定时,“能够像生态学家那样”,考虑到他们的决策对生态的影响呢?答案是可能不行。也许,干脆说不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能鼓舞人心的,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生态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当人们在构思经济***策和作出投资决定时。能够做到像生态学家那样,考虑到他们的决策对生态的影响,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生态文明是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社会文明形态。既有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和***治文明建设,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相互统一和最大化。因此,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环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环境 会计 影响
一、***治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一国的***治环境包括***治体制、***治路线、***治思想和***治领导。它们对会计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任何一种***治制度下的统治阶层,都需要利用会计处理经济利益关系,这就必然使会计带有一定的***治色彩和社会属性;2.作为上层建筑的***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推动或阻碍作用,***治体制的改革,势必会引起会计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使会计的各方面发生相应变化;3.不同***治环境下的民主理财程度不同,群众监督制度不同,对会计信息公开程度的要求也不同。
就是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西方***治制度下,因其***治路线、***治思想的不同,各国的会计与会计实务也有一定差异。英国与美国倡导自由,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府的不干预,反映在会计上,认为会计应从实用主义出发,立足于优化的商务活动。会计的目标是保护债权人、投资者利益;会计信息应以真实、公允、实用为基本质量要求;对会计的管理以民间职业团体制定和颁布的会计准则为会计行为的约束规范;在会计理论研究上,强调以完整的会计概念体系作为会计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样是在三权分立的荷兰,其会计定位则是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核心,认为会计的目标是维护企业利益,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会计核算必须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得到保值增值。会计核算过程中,稳健主义被***府和社会广泛接受。
而我国对会计的研究与认识,则是从我们的国体、***体与***治路线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的国情出发,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不能脱离中国实际。反映在会计上,要求我们在的世界观和论指导下,运用马克思唯物论与辩证法研究会计,强调会计是国家***府控制和管理经济的有效工具。所以实务中,由***府制定和颁布详细而具体的统一会计制度,并将有关经济***策融入其中,以统一性、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治环境因素不一样,各国的会计研究指导思想各异、对会计认识也大相径庭,会计实务更是缤采纷呈。应当说,与其他各因素相比,各国的***治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较小(主要体现在会计研究指导思想的稳定性和对会计的认识与管理上)、较间接(***治通过影响经济、法律等其他会计环境因素彰显其威力)。
二、法律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不同的***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模式。世界上基本可以分为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两大法律体系。不同的法系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发展背景,并以不同方式作用于会计领域。
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府在会计规范指定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会计规范大多体现于公司法、税法和商法等法规之中,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立法会计模式,而且多数会计规范具有统一性、强制性特点,会计职业团体作用有限;而在海洋法系的国家,会计规范则基本由民间职业团体制定,***府很少干预,从而形成了协会会计模式,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可选择性较为明显,会计职业团体权威性很高。
再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看,大陆法系的国家,会计上奉行极端稳健原则,推崇准备金会计,通过各种准备金的计提与运用平滑各期收益,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会计目标突出投资人与债权人的利益维护,与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的企业内部人员来讲,投资人与债权人处于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因而决定了为实现会计目标,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公开会计信息,以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另外,不同法律环境对会计监管及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实行强有力的集权管理,在会计监管问题上也遵循同样的思想,依靠***府有关部门对会计实行较多的监督,又由于会计规范制定的具体与统一性特征,导致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空间狭窄,会计人员一般习惯于循规蹈矩,照章行事,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海洋法系的国家,由于市场作用的影响较大,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和会计监督上主要依赖于社会民间组织,留给会计人员***判断的空间广泛,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三、经济环境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经济环境是对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调控方式、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物价变动水平等具体因素的抽象概括,它是影响会计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体制看,目前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分为竞争型市场经济、计划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社会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几种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不同的会计目标、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所以研究会计及其发展变化,首先要研究会计所处的经济体制,其次要把握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方向及,由此才能抓住会计的实质,理解会计、掌握会计,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使会计与时俱进,促进其在资源配置、提高效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对会计实践领域的宽窄、理论研究的深浅、规范体系的完善等都有不同影响。一般地讲,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会计的认识就越加科学,会计的各方面工作就越加完善。
从经济调控方式看,经济调控方式取决于***治体制与法律体系,高度集权的***治与法律体系下,经济调控方式一般也采纳集权方式,从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会计及其人员的管理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都比较强硬与统一;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一般较弱,主要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各种调控,***府的干预较小,反映在会计上,就是规范制定与管理呈协会型,鼓励企业自行选择会计***策,会计主要服务对象定位于广大社会公众。
从证券市场发育程度看,发达的证券市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充分、及时,而且决定了会计服务对象主要为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处于发展初期的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要求较弱,会计目标主要确定为***府及其有关部门服务。
总之,经济环境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无论会计是从被动的无组织到有组织的变化,还是主动的完全有组织的变换,都是经济环境内部矛盾激化使原会计赖以生存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在一个***治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会计的发展变化主要源于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发展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经济即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知识经济也在逐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以上趋势与状况,决定了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国际化方向,要求我们进一步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进一步研究国际会计的相关;面对新兴产业的出现,会计如何行使职能以发挥其提供特有信息的职能;区域经济对会计提出了哪些新课题。这些都是新经济环境条件下,研究环境问题对会计影响的侧重点。如果把视线放回我国,新经济环境下会计问题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会计定位问题,我们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下,将会计定位于统一化模式还是宏观化模式还是微观化模式,不同模式将直接影响对会计模式各要素的分析与;2.会计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特色问题研究,不同国家的会计产生于不同的***治经济环境中,各有特色是客观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把握特色的内涵及具体体现,特色与国际化的关系问题及未来发展,以动态的研究理念时刻保持对会计问题的敏感与理性。
四、环境因素及其对变化的
科技环境从广义上来讲,属于环境因素之一,我们之所以将其***出来作为影响会计的要素之一探讨,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科技发展水平高低虽然依赖于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它确实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说明它不仅是依附于经济,本身已成为进步与发展的一大推动因素,这从其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出:1.发展速度快,相应新学科不断涌现;2.发展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也装备了现代技术设备,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3.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结合,解决人类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
以上三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对会计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在新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传统会计的手段与实物操作受到挑战,会计的研究重点随之发生变化,会计新领域不断涌现,会计这门社会科学越来越与其他学科交叉,横向发展越来越宽,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会计自身的把握不断深化,由此会计纵深发展得到空前繁荣,细化的会计分支学科急待我们去研究与发展;其次,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使得我们对会计的社会属性及技术属性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指导我们应该更好地以现代技术装备会计科学,以会计科学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对现代技术发展做出会计的贡献;同时,在会计的研究中,需要引入许多新事物,以开创会计发展之路,解决会计信息提供的真实性、相关性问题。
显然,科学技术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会计如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会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会计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未来会计理念的树立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管理环境因素及其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后期,经济管理逐步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特点是:1.面向市场的管理,是开放型的、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管理;2.从系统出发,注重战略发展的研究,实行战略管理,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经济管理部门要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策,制定各种中长期经济规划、经济***策和产业***策,发挥行***指导作用,对进行正确引导;4.企业加强内部管理;5.以人为本出发,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高层管理为中心的管理,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培育企业精神;6.广泛运用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重视信息的管理。
现代管理的以上特点,对会计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现代管理同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两方面,这就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既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而内部与外部的信息需求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对会计的未来发展如何适应这两方面的需求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的会计模式大体分为微观模式、宏观模式、统一模式与***模式,按照现代管理的特点与我国的国情,我们的选择可能是微观与统一模式的结合,而这二者如何结合起来这在世界上还无先例,要靠我们自己的认识与研究以期探索一种与现代管理相得益彰的会计模式。其次,从会计管理以人为本出发,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来看,对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将行为科学理论动态地运用于管理会计,并以战略思想统帅该学科,科学地构造管理会计新的理论体系,成为新世纪的一项重要课题。最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传统会计依托的操作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带来对会计认识重点、研究重点与工作重点的转移,如何把握现代科学技术支持下的会计各项变化,是今后我们关注与倾注精力的地方。
六、研究与认识会计的“环境观”及其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发展变化路途不同,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所以,认识会计就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把握客观环境的性、交融性与动态性,将会置于大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会计、理解会计,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会计理论的缤采异呈,会计实务的丰富多样;也惟有如此,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架构与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计未来蓝***,创新会计,发展会计。显然,没有对会计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谈会计创新与发展,无异于构造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会计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上文谈到会计的社会属性,使得研究与认识会计要充分把握其客观环境,那么对于技术性、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我们依然认为环境影响着技术性的发挥、人文性的内涵。首先,会计从产生之日起的提供信息的一套完整的技术,奠定了会计在人类上的地位,但是,综观会计发展史,其技术手段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原始结绳记事、古代的算盘记帐、现代的电脑软件运用,无一不体现了环境变化对会计技术性属性的影响,使得会计的技术性属性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使得我们把握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会计属性,而这一点在现论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人文性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益重视人的结果。原始与古代社会,我们只认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归结到属性上,则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才提出了会计的人文性属性,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人文性与环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以上论证了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当然,会计对环境的反作用也以一定方式进行着。我们不能忽略二者的互动研究,只有把握会计研究过程中的环境观,才能更好地认识会计、发展会计。
:
[1]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于玉林。现代会计结构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薛云奎。会计大趋势———一种系统方法[M].北京:财***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