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人作文10篇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1

快乐在这里传递,幸福在这里传递,同样,爱也在这里传递着。虽然结束了,可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不仅仅是因为小品的搞笑,更因为我在为我们之间的友情而高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孤独的牧羊人》、《童话》和《想唱就唱》三个节目。

***的歌声十分动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光是***演唱的几首儿童歌曲便让所有的人敬佩,底气十足,个性洋溢,最突出同样在变声期的她在高潮时竟然能唱上去,令人张目结舌。在这次表演中她演唱了《孤独的牧羊人》这首英文歌,此前我在任何渠道都没有听过这首歌,所以,对这首歌的感觉十分生疏,准备开始唱了,全班抱来一片热烈的掌声,之后便立刻安静了下来。***定定神,准备了一下,便开始引吭高歌,这也许就是女声高音八度吧,这声音对于我一个外行来说有点刺耳,有点难以“享受”了。她已经唱完,可是仍没有一个人鼓掌,或许大家还沉醉其中吧,三四秒钟后,一股掌声从后方同学座位上响起,接着,大家以做热烈的掌声把***欣“捧”下了台。

独唱《童话》的表演者是我的朋友***同学。本来大家都对他十分有信心,可是,他走上台后对大家表示歉意地说道:今天我的嗓子不大好,或许唱得不好,请大家见谅!这句话使我大跌眼镜,我本以为他上台会说一些让自己信心倍增的话,没想到还没唱他竟准备拆台。我无奈地笑了。慢慢地,***虽说了些“蒌话”可还是不负重望,用优美的声音唱出了光良那完美的《童话》。

演唱《想唱就唱》的是我班一位文雅的女生,此前,我对她了解甚少,更不知她的水平如何,不自觉地排起了手,这是一种鼓励吧!没有想到她的声音如此美妙,虽没有***那高八度的唱腔也没有高山流水般奇妙,但她绝对唱出了流行歌的韵味,唱出了她自己最独特的一面。我现在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叫——***。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2

家人这个词语,常常向我们传递着温暖。我们是一家人,是永远的一家人。共同阅读关于我们是一家人中考满分作文,请您阅读。

我们是一家人1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它总是让人感受到我们是一家人,它的表达形式即为“等待”。它,就如一把锁链,环环相扣。

我的曾祖父已经年过八旬,他老人家虽然清瘦却依然健康。那小眼睛里包含慈爱的光,眼神里总有一种独特的温情。他腿脚不快了,但我每天放学回家时总能看见曾祖父的身影,在我上楼梯的必经的入口。他在等我。小学放学早他在夕阳下等。上了初中,比小学放学晚很多,他在楼道的灯光下等。他一直默默地站在那里,不时地看着表,望着我回来的路。

在那片土地上,在灯光下,在细雨中,在月色里,总能看到他彳亍的背影。他总是这样,一日也不曾忘记。似乎没有什么比这个还要重要了。有时,曾祖父也会晚到,那是他在楼梯不远处的地方跟人聊天,其实他早已等在那里。听到我的脚步声,他的脚步声也会越来越响。这时我会放慢脚步,喊上一句“太太,我回来了。”我知道那是我故意的,我再等他徐徐走来。

踏进门,6点多了,祖母正在烧晚饭了。开门的瞬间香味扑鼻而来。她已经在做最后一个菜。等我回家就可以吃饭了。她说她一天忙碌就是为了等我回家的时候能吃上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最开心的莫过于看着我吃她做的饭,她有时看的会痴痴的发笑,没有一丝六旬人的“矜持”,也时常忘了吃饭,我便会停下等着她一同和我坐下来吃饭。

父母的工作比较忙,上班的地方也比较远。每天都要七点半才能到家。我做作业听到楼下停车的声音时,便可知他们归来了。我就小跑出书房,准备开门,但是祖母也等在客厅,我们有时候像比赛一下,看谁先握住门把手。若爸妈七点半还没到家,不用祖母提醒我就拿起手机打电话,回复往往是:“你妈妈加班,我在等她”或是“你爸爸有事情处理,我在等他一起回家。”回答也常是“我们会等你们的。”

爱,像一把锁链链接着我们。等,似乎就是锁扣让我们在一起。我知道,正是因为“等待”才让我们的家变得温馨和睦,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是一家人。因为互相的等,互相的爱,才使得我们更爱彼此。我爱我家,我们是一家人。

我们是一家人2就算没有房子,只要有安居乐业的生活下去。

我:发型是个蘑菇头,常常被别人误会成漂亮的“女生”。而被我们班的同学误认为我头发是个黑的,身子是白的,就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蘑菇力”还有世界上都没有的“蘑菇伞把”。

我的弟弟:发型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苹果。我的弟弟心眼多,心细,喜欢跟哥哥和姐姐一起睡。这就是我可爱的弟弟。

我的爸爸:刺头,头发很短,却跟别人的爸爸一样,肚子很大,跟西瓜一样圆,我的爸爸长得非常的帅气,爸爸常常告诉我:“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就不要请别人帮忙。”“赶紧学,将来要考个大大的学校”。

我的妈妈:我的妈妈非常的辛苦,每天五点就起来了干活,晚上到了很久才睡觉,到了新家,妈妈还要做饭,你看这就是最辛苦妈妈了。

我的姐姐:我的姐姐长得非常的苗条,跟现在大家都喜欢看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面的多多妹妹,一样会照顾人,他尤其照顾妈妈、弟弟、我、爸爸,我们现在都夸姐姐会照顾人,不光在我家,他也会照顾姑姑家、姥姥家,管他谁家的,只要是小孩子,比姐姐小的,姐姐都会照顾。我的姐姐还长得非常的苗条。

我的妹妹:我的妹妹长得非常的漂亮,她比我弟弟大几岁,她也光照顾我的弟弟,他随时随刻都不能离开我的弟弟一离开就哇哇的大哭。

嘿嘿!你看这就是我的一家人。

我们是一家人3人人心中都有个家,让你的心灵时刻充满阳光,让人不惧任何困难,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份阳光,那么幸福终究只是梦想,而这份阳光一直隐藏在小事中,只有用心才可找到这份阳光。

那一个夏天,我感冒了,虽然外面阳光明媚,但我仍觉得很冷很冷。只能把身子蜷的更紧些,在我闭目时,门被悄悄的推开了,妈妈捧着一万腾着热气的粥来到我的面前,然后认真的一勺一勺喂近了我的嘴中,粥里有一颗花生,这正是我爱吃的,看着妈妈认真的脸庞,我心中十分感动,身体也仿佛不那么冷了。

某一天,我吃完午饭后尴尬的发现钥匙忘了带,只好向妈妈求助,我静静地呆在楼梯上,周围万籁俱寂只有微微的鸟叫声和脚步声,忽然听到熟悉的刹车声,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我知道他接到电话后一定是马不停蹄的从公司里出来,帮我开了门后,她又准备出门,我不禁有些心痛,便叫住了她,从房里拿了一杯水给他,在她喝水时我对他说了对不起,他却只是笑笑,安慰我,让我别担心

某一天放学,我背上全湿了,不断有汗从我脸上留下来,妈妈见我这狼狈样,不由笑了笑,带我去洗了把脸,妈妈的手指冰凉冰凉的,他一定有在凉水中洗衣服了,妈妈打开水龙头,我便偷偷的调高了温度,让妈妈更温暖点洗完脸后,我觉得母亲脸上少了一丝疲劳,我十分开心。

幸福就藏在各个小事当中,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多用心,就一定能找到幸福。

我们是一家人4一(2)班,一个新的大家庭。25位同学,25张灿烂的笑脸。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游戏……是什么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是班级的这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词。

一双小手会接过我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桶里,一双小手会拿着老师的水杯说:“老师,我帮你倒杯水吧!”一双眼睛会告诉我:老师,我一定不会给班级扣分的。是的,你做到了,在第一次的班级评比中,我们获得了优胜,这其中有你的一份责任……

每天中午是我们班的快乐劳动时间,一人一块抹布,在各自的“包干区”忙碌着,你们自称是“卫生小战士”,到哪儿,哪儿干净。也确实如此,我们的教室始终都是干干净净的。一人一岗,尽心尽责,脏,不怕;重,不怕;累,不怕。所以,你瞧,我们的花草生机勃勃;我们的窗台一尘不染;我们的桌椅整整齐齐。当然我们也十分注意个人的卫生,做到了吃前洗手,课间喝水,认真做好眼操……更让老师欣喜的是,我们的抽屉一天下来依然是那么整洁,只有个别小朋友要加油改正哦!

课堂上,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双双充满渴望知识的眼睛告诉老师,你们是一群爱学习的好孩子。我们努力,我们付出,我们也收获。拼读越来越流畅了,发言越来越响亮了,作业速度越来越快了……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然,这也离不开我们默默支持的爸爸妈妈们,有你们的保驾护航,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游得更远!

9月,我们成了光荣的小学生;10月,我们挂上鲜艳的红领巾,唱响激昂的队歌,成为一名了不起的少先队员。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在心里默默宣誓: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关心班级,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我们是一家人5家是温暖的。家里充满幸福、包容、关爱……有家的人才会快乐。

在我家,有个顶天立地的“恐龙”——爸爸,“萌猫”——妈妈,还有调皮的弟弟。我呢,像个猴子。

“恐龙”爸爸,经常陪我和弟弟玩耍,是个好爸爸。但是,我们姐弟俩做错事,他就会暴露出恐龙的本性。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凶猛”,还是会“喷火”的恐龙。

“萌猫”妈妈,喜欢打扮、自拍。自拍完了还会给照片加工,变成很萌的“小猫”。当然,现实生活中,妈妈也会打扮得很“萌猫”!在我们姐弟做错事的时候,她会使用“萌萌”的教育方法教育我们。话语亲切,态度温和,与“恐龙”爸爸全然不同。

有时候,我想:“恐龙”爸爸和“萌猫”妈妈怎么会走在一起呢?差别那么大!太奇怪了!

接着,说说我的调皮弟弟吧。他今年4岁多,正是调皮的时候。每天,他都调皮得不得了,弄得我的头都快爆炸了。你瞧,我刚收拾好的桌面,“呯”,被他一翻全乱了;我刚叠好的衣服,他一跳,跳到衣服上,没站稳,连同衣服摔在沙发上;他还喜欢告状。

有一次,同学送我一根棒棒糖,被他发现了。他就告诉爸爸,说我买零食,结果我挨了一顿骂。还有一次,他洗完手,把手上的水甩到我身上。我不服气,想讨回公道。他觉得我会揍他,马上跑到爸爸那里装可怜!真讨厌,他就是个烦人。后来,妈妈发现我跟弟弟的关系不好,于是找我谈话。我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结果,弟弟也挨了一顿骂,好在妈妈还是“一碗水端平”。

家,是伤心日子里的一双手,让你的脸破涕而笑;家,是拂面的春风,在你懦弱时带来慰藉和希望;家,是湛蓝天宇下的阳光,在你渴望成长时陪伴你不断前行……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3

我的学校——杭州求知小学,是一个充满和谐的小社会。我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在杭的外来务工者。在我的班里,象我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可是大家都生活得很开心。因为我们在老师眼里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一家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家——杭州求知小学。

是啊,一个社会不论大小,只有当它打破了所有的不平等鸿沟后,这个社会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多么希望我所追求的和谐家庭能大点、再大点。让我不任走到哪儿都能沐浴充满和谐的阳光。我不仅要做幸福的求知人,还要做幸福的杭州人,幸福的中国人。就象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不任你走到哪里,欢乐都与你同在。

我的最大目标,就是有天能站在太空向外星人自豪地说:“我有一个和谐的家、一个幸福的家,他的名字叫地球。”到了那时,国与国之间应该是人人平等,和谐相处,没有了“巴以冲突”、没有了“”、更不可能有“索马里海盗”。没有了一切不安定和互相排斥后, 世界充满了快乐的笑声。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4

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无论你在干什么,只要你是黑头发,黄皮肤,请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一家人。

“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孩子,如果你在外面有委屈,回家吧!这是祖国对你的呼唤,这是母亲对你的呼唤。“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这里是你的家,满身伤痕的你,回家吧!这个温暖的港湾是为你疗伤的地方。

朋友,还记得5.12大地震吗?那本是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下午,但不幸却发生了……

顷刻间,地震山摇,沉重的水泥板压在我们亲人的身上,你知道吗?我多想自己就在现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营救他们。听到他们拼命的喊着——“救命啊,”我多想拉他们一把。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捐款捐物,“我们同欢乐,我们共忍受。”与灾区人民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度难关。十三亿人凝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将灾难踏在脚下。虽然事情过去了一年多,可想起那场灾难还是那么催人泪下,仿佛有无数只小刀割着我的肉,想起那股力量还是那么令人振奋。一点一点,凝成一片海洋。

的确,灾难虽然震垮了我们的房屋,但真不夸我们坚强的中国人!

朋友,还记得莫拉克台风吗?虽然台湾离我们很远,但我似乎感受到了那生死关头的场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仿佛看到了我的亲人与死神竭力拼搏着,我多想拉住他们,让他们不被死神带走。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5

开了两天会,终于谈到了文学。(笑声)上个月,我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出院以后身体虚弱,本来想跟有关方面打个招呼,在家养病,不来参加这个会议。但我妻子说: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就应该信守承诺,尽管你一爬楼梯就冒虚汗,但我建议你还是要去。你若不去,对会议主办方很不尊重。听妻子话,我来了。我临出门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听说德国的高压锅特别好,你买一个带回来。(笑声)我这才明白她让我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来买锅。(笑声)我前天上午已经完成了任务,买了个高压锅在床头放着。(笑声)这次来呢,我还知道德国某些媒体给我背上了一个黑锅——非常抱歉,可能给同传翻译的女士增加了困难,中国人将强加于自己的不实之词称为‘背黑锅’——中国有一些小报经常这样干,经常造我的谣言。我没想到像德国这样号称严谨的国家的媒体也会这么干。(笑声,掌声)由此我也明白,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差不多。(笑声,掌声)这次我来法兰克福,收获很大,买回了一个银光闪闪的高压锅,同时卸下了一个黑锅。我是山东人,山东人大男子主义,如果一个男人听老婆的话会被人瞧不起的,我这次来才体会到老婆的话一定要听。(笑声,掌声)我如果不来,第一买不回高压锅,第二我的黑锅就要背到底了。我老婆的话体现了两个很宝贵的原则,一个是要履行承诺,答应了别人一定要做到;第二个就是别人好的东西我们要拿过来。德国的锅好,我们就买德国的锅。(掌声)我老婆的这两点宝贵品质值得很多人学习。前天晚上我给她发了个短信,把我这次的行动做了汇报。她给我回短信:再买一个高压锅。(笑声)两个高压锅太沉了!我就给她撒了一个谎:德国海关规定每个人只能买一个高压锅。假如我们的德国朋友不反对,不怕中国人把德国的高压锅买得涨价的话,我回去会利用我在中国的影响,写文章宣传德国锅的好处,让全中国的家庭主妇都让她们的丈夫来买锅。(笑声,掌声)

光说锅也不行,我们还得说文学。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派、超越阶级、超越***治、超越国界的。(掌声)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掌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掌声)像德国的作家:歌德的作品,托马斯·曼的作品、伯尔的作品、君特·格拉斯的作品、马丁·瓦尔泽的作品还有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作品,这些作品我大部分都读过。我认为他们的作品就是具有普世价值的、超越了国界的文学。尽管他们描写的是中国读者并不熟悉的德国生活,讲的是德国的故事,但因为他们的作品在描述了德国生活的特殊性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类情感的共同性,因此他们的作品就获得了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他们的文学既是德国的文学也是世界的文学。我必须坦率地承认,中国当代文学中也就是从1949年到现在的文学当中,确实有一批作品是不具备世界文学的素质的。因为这批作品的作者受到了时代的限制,不敢也不愿意把他们心中的真实的情感表露出来。这种情况从上个世纪的80年生了变化。尽管有很多人对中国最近30年来的文学的评价不高,包括德国的著名汉学家顾彬先生,他对我们最近30年来的当代文学评价很低。他有很多非常有名的说法,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我个人认为最近30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写出了很多具有世界文学品质的优秀作品。中国当代文学之所以能在30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巨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中国作家30年来大胆地谦虚地向西方文学进行了学习,包括向德国作家的作品学习。但是向西方文学的学习并不意味着要照着西方文学的模式来克隆我们自己的小说、诗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确实经过了简单模仿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我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这样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你模仿君特·格拉斯模仿得再像,那有什么意义呢?那顶多说你是中国的君特·格拉斯;模仿马丁·瓦尔泽模仿得再像,也没有意义,顶多说你是中国的马丁·瓦尔泽。要取得自己的文学地位,就必须写出属于自己的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一个国家的文学想要取得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同样也要具备自己的鲜明的风格,跟别的文学在基本点上有共同的地方,但某些特性要十分鲜明。所以我想,中国文学既是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也是属于中国自己的,这才是对的。那如何实现这一个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向中国古典文学、西方文学包括德国文学学习的同时,去发掘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日常生活当中所蕴藏着的创作资源,包括我们每一个人与别人不一样的亲身经验。然后在我们个人独特经验的基础之上,塑造出我们自己的人物系列,使用或者锤炼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学语言,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小说或者诗歌。这样的话,作为一个作家才有可能取得自己在文坛当中的地位,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学才有可能取得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但是这个目标目前还远远未能实现。我们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我所想象的伟大的文学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确实还是要继续谦虚地学习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我们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更要深入到日常的最普遍的生活当中去,亲身体验,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心中最痛的感觉,那么我们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世界文学的价值,否则很难说我们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另外,我想谈一下文学多样化的问题。高压锅可以批量生产,而且越符合标准越好,便于修理嘛。文学最怕的就是批量生产。我确实没有资格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评价,因为在这30年来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家,出现了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的文学作品。如果一个人没有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要对它做一个总体性的评价是很冒险的也是很不负责的。我也没有兴趣过多地评论别人的作品,但是我有自己关于文学的标准,而且我按这个标准把作家分成好的和比较好的。我可以不喜欢某个作家,但是我无权干涉他的创作方式。如果我作为一个批评家,当然要尽量排除掉我个人的审美偏好,尽量客观地评价别人。但是我作为一个作家,我就可以非常个性化地选择我所喜欢的,不读我不喜欢的。刚才一位先生提到了作家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和***治之间的关系。好的文学、好的作家当然离不开社会生活。作为一个中国作家必须对中国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保持一种高度的兴趣,而且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你要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个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对于一个作家、对于文学来讲,最可贵的就在于它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如果我们所有的作家的看法都一样,那么这么多作家的存在价值就值得怀疑。在社会中,有的时候我们要强调一种共性,但是在文学当中确实要高度地强调个性。在国内,我做过的很多演讲都以文学的个性化与作家的个性化为题目。这也是30年来中国作家所做的巨大的努力,就是要从模式化的、公式化的、雷同的作品的套路中解脱出来。作家对社会上存在的黑暗现象,对人性的丑和恶当然要有强烈的义愤和批评,但是我们不能让所有的作家用统一的方式表现正义感。有的作家可以站在大街上高呼口号,表达他对社会上不公正的现象的看法,但是我们也要容许有的作家躲在小房子里用小说或者诗歌或者其他文学的样式来表现他对社会上这些不公正的黑暗的事情的批评,而且我想说对于文学来讲,有个巨大的禁忌就是过于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治观点,作家的***治观点应该是用文学的、形象化的方式来呈现。如果不是用形象化的、文学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小说就会变成口号,变成宣传品。所以我想,作家的***治态度,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确实跟***治家、社会学家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作家队伍里面也应该有很多差异。我们确实没有必要强行要求所有的人都一样。最终我还是认为,归根结底,一个作家还是要用作品来说话,因为作家的职业决定了写作才是他最神圣的职责。如果一个人只有作家的名号,没有小说、诗歌,没有其他的文学作品,那么算个什么作家呢?什么叫作家?因为他写了作品。什么叫著名作家?因为他写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什么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所以作家的名号是建立在作品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作品,那么你这个作家的身份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当然我想每个人都不彻底,我也不彻底。如果我彻底的话,那么我就应该像我的名字一样不要说话。所以我也不彻底,我也要说话。

最后我要再讲一个题外话,就是德国报纸所报道的关于我对某某参加会议的看法。有的报纸讲得很具体,什么我“不愿意跟他在一个房间”等等。我看到这些报道有点莫名其妙。我11号下午下了飞机才知道这件事,而关于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在11号之前已经在媒体上公布了,是怎么得来的?是谁采访的我?这件事我还真得谢谢我妻子,谢谢她让我来,如果我不来,真的说不清楚了。我觉得论坛嘛,谁都可以说话。已经是21世纪了,没有任何人能把谁的发言权剥夺。谁都可以发言,谁都可以在不影响到别人自由的情况下发表自己对所有问题的见解。当然,谁也都可以不发言。如果有人想用强制的手段剥夺别人这种权利,这是违反最基本的准则的。我是一个50多岁的人啦,也是一个号称写了很多小说的所谓“著名作家”,不至于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说出那么荒唐的话来。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6

困惑与坚守

无论是作家还是批评家,感触最深的,就是这30年来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大家还是坚定着对文学的信心。作家范小青说,我们在这个时代坚持写作,就是因为文学是我们心中的一盏灯。也许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繁复辉煌,并不介意这盏灯,而且我们写作的这盏灯并不很亮。一个人不读任何文学作品,也能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但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来讲,却不能想像没有文学。现在文学在整个社会中显得有些小众,如何让文学慢慢地为全社会来了解,并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是我们要更多考虑的。

作家李洱感觉上世纪80年代文学仿佛处于一个“进化论”的时代,大家普遍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后天肯定比明天还好。但到了90年代,这种心情消失了。现在的文学肯定比以前好,技术更成熟,学术更规范,视野更开阔,但人们对文学现状的不满表现得越来越充分了,总是觉得文学和时代没有多大关系,而明明在场的写作者也有一种失踪者的感觉。批评家陈思和似乎也有同感,他说,30年前,我们对所处社会的认识以及未来所要走的方向,自己以为很清楚,因而那时的作品的表达都是斩钉截铁、非常鲜明的。到了新世纪以来,这种自信在作家心目中动摇了。作家创作视角的模糊,可能与他们对时代感觉的模糊有关。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于时代当中,并且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

《作家》主编宗仁发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学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个人经验的消失以及个人立场的难以建立,很难找到让人信服的个人的独特性。这主要是源于我们生活的地方性消失了,有些时候关于地方性的记忆还起些作用,使我们的文学生态有活跃的可能,但多数是公共经验的复制。这些年来文学界对地理、对故乡概念的强调,就是这种恐惧的表现。一旦没有了独特性,也就没有了创作和批评的生命力。

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时代进程中

批评家陈晓明说,我们思索文学与这个时代的关系,实际上也表达了一种信念,是在探求文学发展新的宿求和基础,重估其价值意义,这样我们精神进行新的出发也会有依据。

批评家南帆认为,除非在特殊的年代,文学不必追求用最大声音来实施自己的影响力,也不要相信微小的声音不会对历史产生作用,我们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时展的进程中。

批评家洪治纲谈到,在当下这个变化的时代,我们对所处时代主脉搏的把握上有一种焦虑,每一个人都渴望把握时代的本质。其实每个作家都是通过各自的渠道认识时代,只要把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一个完整的时代形象就会慢慢地呈现出来。

批评家谢有顺说,大家谈到当下时代的文学似乎都有一个预期,就是想像有一个所谓写作的“黄金时代”。作家写作最现实的就是面向当下,因为这才是我们最真实的处境。如果作家或批评家无法面对当下的真实处境发言或找到介入时代的切入口,就会造成失语。我们感到焦虑和失落时,不妨回头向后看看。莫言在《檀香刑》后记中所说的“退”,有时可能成为今天应对时代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文学是会变化的,但人的精神中还有不变的东西即“常道”,人们要学会有所“守”。(下

批评家孙郁也说到,人们称赞鲁迅的文章好,可能和他的“左顾右盼”和“随便翻翻”有关系。鲁迅整理过中国古代典籍,又翻译过300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再如废名,他是学外国文学的,其写作却可以看出更多受到禅宗和六朝文的影响。我们常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多读一些历史,再看一些外国的东西,会找到和当下对话的途径。前人的遗产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鲁迅、废名时代的知识分子也面临着当时社会的挑战,也有过焦虑。这种焦虑不仅今天有,将来同样会有。而“左顾右盼”和“向后看”,可能会丰富我们的视野。

期待写作与批评的良好互动

作家莫言说,当下的时代纷繁复杂,文学界也是众声喧哗。但每一个时代的生活都有主潮,也会有文学批评的主流声音。文学创作和批评都离不开生活经验的丰厚。我们不排斥用人类一般的经验来理解文学,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会发生变化,但人类的基本感情方法没有变,对真善美的判断没有变。伟大作家的作品是从人出发的,探索的是人性的奥秘,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当下的生活,使作品具有前瞻性、丰富性和多义性。但要很好地理解作家内心深处想说的话,就要求批评家静下心来面对生活。

南帆不否认作家和批评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的确存在着差异,认为这主要源于各自关注层面不太一样。作家的关注层面也许比较细小,却更能切近生活本真;而批评家看问题时的分析单位常常是一个历史段落,但极有可能把其中一些具体的个体感受、丰富的内心世界忽略掉,而只剩下一些“平均数”。作家塑造了具体生动的形象,批评家也会从中看出形象背后隐藏的某种历史趋势。也许作家的细节总是纳入不了批评家的思想,也可能批评家的概念总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格格不入而形成理论的空转,这就需要双方合作好。

作家苏童打个比喻认为,作家和批评家就像铁路路基上面两条并行的铁轨,都有自己的延伸和各自的负载,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正是有了创作文本和批评文本的某种关联,才各自加深了文学本身的意义。陀斯妥耶夫斯基不是因为有了别林斯基的评价才有意义,但别林斯基的评价确使我们对陀斯妥耶夫斯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7

[关键词]影视艺术;国家形象,自我认同;他人认同;强势文化;传统文化

一、影视艺术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

而塑造国家形象是影视艺术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因为国家形象本身就不是无他的,而是由多种具体的或抽象的形象综合而成的,这使国家形象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称谓,从个人形象、城市形象等等到公众形象、***府形象、国际形象等等。所以塑造国家形象从来就不是某一个集体或个人的责任与义务,而为在国家这一大前提下构成整个国家的所有集体与个人所共同承担。

通常情况下,塑造国家形象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作品,远到唐朝诗人对大唐盛世、荷马史诗对古希腊文明的吟诵,近到日本卡通片以及韩国电视剧的风靡,我们都可以看到艺术作品在塑造国家形象时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艺术作品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却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艺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和影视艺术相比,绘画艺术在叙事性方面受到表现形式限制,只能以某一画面截***的形式出现,而不能像影视艺术那样可以通过多个连续的画面来表达创作意***,文学艺术在表达创作意***时除了缺乏影视艺术的视觉直观性,在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其传播的广度和速度也是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提并论的,至于音乐艺术,不仅常常借助影视艺术作为传播媒介,在表现语言的多样性上其作用和影视艺术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可以说,电影艺术是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既含有其他艺术形式的各种优势和特点,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与特点。

由于拥有上述优势和特点,使作为现代艺术重要传播媒介之一的影视艺术在塑造国家形象的时候,其作用产生的直接性和广泛性往往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和比拟的,因此许多国家都充分利用影视艺术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当前的影视艺术创作缺乏塑造国家良好形象的使命意识

对外国的观众而言,可以在柏林、戛纳、威尼斯、东京、鹿特丹等国际电影节上登台亮相的中国电影无疑代表着整个中国的影视创作水准。而对中国了解甚少的外国受众也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些影片里的人物形象就是全体中国人的精神写照,从而在头脑中对中国形成相应的认识。

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不反对影视创作追求自己的个性、传达自己的观念,也不否认广大影视创作人员为使中国的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并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问题在于从塑造国家形象意义上讲,这些影片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化,是否能够真正地塑造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是否能够真正地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作用,而透过这些影片所塑造出来的国家形象又能否达到我们的期望。诚然他人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认识来形成,可恰恰在于影视艺术的作用有其不可替代性和比拟性,某些影片的创作由于严重缺乏自我意识、民族意识乃至使命意识,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部分影片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

从1988年至今,中国影片在柏林、戛纳、成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中国电影已经逐步登上世界舞台,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称道的。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这些获奖影片在题材和内容上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状,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塑造我们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从题材和内容上来对这些获奖影片加以归纳和划分,从中寻找我们所期待的答案。

从影片所描述的时间内容来看,以1949年为分界线,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现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的矛盾,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鬼子来了》等等,一类是表现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的矛盾,如《秋菊打官司》、《三峡好人》、《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等,另一类则跨越了这一界线,如《霸王别姬》等等。从表现题材来看,上述影片又可以分为都市题材和乡土题材这两大类。从思想性上来看,多数影片旨在揭示人性、社会存在的尖锐矛盾,引发人们做深刻的思考和检讨,如《左右》,《三峡好人》、《一个都不能少》等等,其他如《英雄》、《荆轲刺秦王》等走的则是娱乐片的路子。根据表现手法的不同,这些影片还可以分成很多种类。但不管我们如何去划分,这些获奖影片似乎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即过多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某一阴暗面而忽视我们积极向上的一面,有的甚至通过夸张的手法来极尽所能地宣泄某些个人情绪,把某些本应十分严肃的创作题材商业化、喜剧化甚至丑陋化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影片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在这里我们无须过多评价创作者创作这些影视作品的真实意***,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些影片会在国际影视市场获奖,又为什么具有这种共通的相似性。

我们知道,国际电影市场的操纵者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其一,由于以往我们忽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对外宣传的力度也不足,加之西方某些国家出于种种目的而刻意诋毁我们的国家形象,一些西方民众对我们的了解和认识存有误区,中国印象依然是过去那种愚昧、落后、贫穷、封闭的;其二,某些西方国家出于“后冷战”和“后殖民”思维,甚至坚持“中国”,不能客观正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恶意打压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破坏中国的国家形象;其三,操纵某些国际领域的一些西方人出于强权心理和大国心理,忽视他人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与自己存在差异,而把自己的喜好、趣味当作衡量一切的标准。于是我们的艺术家便不得不面临这样的问题,若想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站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以丧失自我个性、抛弃本民族传统文化为代价,刻意去迎合人家的喜好、符合人家的趣味,积极而向上的、有益于塑造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艺术作品往往是得不到认可和奖励的。

三、影视艺术创作的当代反思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维护和塑造国家的良好形象。为此,不只影视艺术,也包括其他文艺形式,在国际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除了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至少还应该做好以下两个反思。

第一,我们如何认识“我形象”和“他形象”,也即对国家形象的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国家形象的树立,必须同时建立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基础之上。但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以相互凌驾。那么在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 中,哪一个起决定性作用,也即居于主导地位呢?

就形象树立本身而言,塑造国家形象也好,塑造其他形象也好,这个“形象”最终都要归属于拥有这一形象的“自我”,“自我”对这一“形象”的认同与否对这一“形象”的成立与否起决定性作用。此外,为了塑造和维护已经或者正在形成的“自我”形象,“自我”必然要为“形象”做很多决定性工作。与之相比,他人认同则是以某一形象的呈现为前提的,只要这一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特征,他人认同就会相应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他人可能对某一“形象”施加一定的影响,也可以无须做任何工作而只是对眼前的特征加以评价。由此可见,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矛盾运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应当是自我认同而非他人认同。

我们的艺术家应当就此而思考,我们是否因为过于强调他人认同而丧失了自我认同呢?影视艺术毕竟是一种面向大众的艺术形式,为了走向国际市场,为了取得他人认同,艺术家有时候曲己循人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握他人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平衡。尤其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被上升到塑造国家形象这一高度的时候,我们不应把自己的艺术作品完全建立在他人认同的基础之上。在艺术作品可以表现国家形象这一特定前提下,衡量该艺术作品有无价值的首要依据就应该是该作品是否取得了自我认同,其次才是他人认同。如果仅仅取得了他人认同而不能取得自我认同,也即拥有这一国家形象的广大国民的认同,该作品是否具有价值就值得我们商榷了。

与此相背驰的问题是,既然我们不应过于强调他人认同而丧失自我认同,那么在艺术创作中,我们是否就可以完全忽视他人认同而完全陶醉于自我认同呢?回答无疑是否定的,因为前面我们说过,艺术作品本身也好,国家形象本身也好,都存在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问题。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自我认同,那么该艺术作品或该国家形象是否成立同样值得我们商榷。在完全没有他人认同的前提下,我们应该不会认可某一艺术作品具有价值。同样,如果某一国家形象仅仅得到该形象的拥有者认同而得不到他人认同,该国家形象也不能成立。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自我认同的前提下,我们应当以怎样的艺术作品来赢得他人的认同。这些艺术作品是有益于塑造和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还是有助于破坏和诋毁国家的良好形象,是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深刻思考的原则性问题。

第二,我们如何认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也即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就文化交流而言,不同文化之间的输入与输出应该是双向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但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理想化的文化交流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我们曾经拥有“强势文化”的历史,但自清代以来。我们已经逐步从一个发达的文化输出国跌落为落后的文化输入国。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这种国际文化交流的“逆差”越来越大,导致我们的文化发展实际上走的是一条逐步乃至全盘“西化”的道路。受这种思维影响,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部分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这种文化由于输入伊始便带有“殖民主义”性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某些接受者滋生“奴化”思想,部分地甚至全盘地否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便获得这种“强势文化”的认同。这种“奴化”心理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影视艺术中,也表现在文学、美术等其他艺术领域。在这种“强势文化”的语境下,我们的艺术家或许因为得到人家的“赏识”而获取了各种荣誉和利益,但这些艺术作品对我们国家良好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却是有害无益的。

应当承认,“强势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势文化”,必有其先进而合理的因素。对其中的合理因素可以吸收,而对其不合理因素则有理由拒绝。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所谓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是相对而言的,其中夹杂着复杂的经济、***治因素。曾几何时,西方的“强势文化”通过商品和炮舰想征服我们,而今天,伴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摆放在“弱势文化”的尴尬位置上呢?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8

***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城市高速公路、航天事业等等,在外国人眼里确确实实是奇迹。但这个奇迹是谁创造的,是怎样创造的?我不清楚。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文学作品没有把工业发展这段历史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充分表现出来。但是我却被一个外国摄影记者的作品所表现的一种工业的辉煌气势所震撼。那是我在法国参观一个摄影展时,见到的一幅名为《世界工厂》的摄影作品,拍摄的就是我国南方一个大工厂的车间,工人上班前列队待命的情景。这个车间估计有1公里长,8排工人整齐地站着,那规模,那气势,真是让人感到震撼。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我们的文学作品,却没有把我们想了解的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把这种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出来。

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工人作家太少了。好像在蒋子龙创作《乔厂长上任记》之后,真正的工人作家就不见了,优秀的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不见了,像那些老少皆知的文艺作品就更不用说了,甚至是没有。我不知道是文学观念的原因,还是因为缺少生活的原因,我想,可能两方面的都有。所以我们现在需要一批关注中国工业发展的作家和作品。要与当前中国强大的工业群体和工业辉煌相匹配。

对现在提倡农村题材创作,我非常赞同,非常拥护。但是写农民,写农村,我觉得需要描写的主体不在农村。农村的主体,或者说农村生活的主体,都到城里打工去了,现在的农村题材若是停留在原来的农村这个概念上,我觉得就没可写的了。而现在从农村走出来,到城市里打工的农村人也好,城里人也好,是值得我们作家、艺术家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值得去创作的重要文艺题材。我觉得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的作家正在远离生活,远离工人群众。尤其是年轻作家中,工人出身的几乎没有,他们对工人群众的生活缺乏应有的了解。同时,出版部门对工业题材也存在歧视或者说是忽视的问题。像工业题材肯定是写主旋律的东西,别人就会觉得这类作品没看头,出版社也不出。还有我们要搞好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你就得去挂职,你就得深入生活,而出版社一听说你是去挂职体验生活,他就说,哦,你去挂职了,你是写主旋律的东西去了,然后对你的创作就很冷淡。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总之,没有工人,没有工业,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改变,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辉煌,所以我们作家有责任去关注工人的生活、工人的命运,表现工人身上的创业精神、民族精神。

(作者系中国作协副***、山西省作协***)

工人需要社会和文艺家们的关注

谭谈

我是作为一个煤矿工人,或者说是作为写煤矿工人的作家来参加这个会的。

当前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我认为,一是反映工人、工业的文学作品也好,艺术作品也好,实在是太少了。工人是领导阶级,工人无论是在***治舞台上还是文艺舞台上,都应有一片天地。但是后来,慢慢地就看不到工人的影子了。

上世纪80年代矿山改建时,我到煤矿去体验生活。那时很多50多岁的干部都面临要调整下来的残酷现实,很多人心里有意见,和我发牢骚,说自己是“三五四死干部”,我就听不懂,问什么是“三五四死干部”?他说,“三五”就是,50多岁年纪,50年代参加工作,50几块的月工资,因为八几年的时候,矿工的工资就是四五十块钱啊。“四个死”就是,的时候累得死,60年代过日子的时候饿得死,的时候斗得死,到80年代气得死(因为要分流呀,老***也要丢了工作呀)。我跟他们交流,我说,矿山要发展,你的技术落后了,你的身体不如年轻人了,后来他们还是想通了。我讲这些,是想说说那一个时代、那一个行业的工人的一些情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我们的社会、希望我们的文艺家关注这些工人。

(作者系中国作协副***、湖南省文联***)

要从新的视角认识工人

陆天明

目前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是不是很尴尬,我稍提一点不同的看法,就是说我们现在对工业题材概念的认识,或者说分类方法,并没有发生变化,包括农村题材、***事题材、反腐题材,这种提法,还是上世纪50、60年代延续下来一致的,发生变化的是工业题材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主体。过去我们所熟知的工业题材作品,就是写工人、写工人生活,写工厂、写工业生产,这类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现在几乎没有。这与我们生活的大变迁、大转型息息相关。工业已经不再仅仅是我们原来思维定式里的国有大型企业、工厂、车间,也不再仅仅是我们所认识的产业工人。而过去的厂长、***书记,也大部分成了今天的老板、经理、董事长,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工业题材文艺作品中表现的主体已经发生变化,工人这个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中国,占GDP70%的民营企业里的工人,和我们过去产业工人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他们中许多,甚至大部分是从农民身份转过来的,我们称之为民工,而他们现在支撑着许多大城市的经济大厦。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会看到,其实有很多写经理,写总裁,写白领,写白领中的小资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可以说无数。写当前现实的作品,有一部作品不写总裁的吗?有一部作品不写白领的吗?广义地说,它就是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只是与建国初期的工业题材文艺作品不同的是,过去我们写到工业,就是写生产任务,写生产方案,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色。而今天这些写企业发展,写白领总裁的作品,它不再放到工业生活过程中去写了,这是最大的区别。而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工业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并不需要放在生产过程中去写,文学是人学,我们需要表现的就是人。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工业题材,你说是与农村题材出现交叉也好,分类不清也好,这个分类我们今天没有必要去太多地讨论,它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在主体上,这是社会大变迁、大转型的必然结果。我在深圳参加的一个打工文学评奖活动,虽然这些打工作者,在中国文坛还不是很有影响,但他们写打工生活、打工人生的作品是不是工业题材呢?这是肯定的,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些作者,在文学创作的园地里,已经稳稳地占住了一个角落,拥有了一席之地。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通过这个讨论,就是要不能再用原来的观念去看待工业题材,要对工业有新的认识,对工业题材文艺作品中要表现的东西有新的认识,以指导我们的创作。

(作者系中国作协***团委员)

促进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更大繁荣

梁鸿鹰

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家交流。第一,如何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目前是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十分严峻的时期之一。就文学而言,作者少、作品少、评论少、阵地少、成果少,是最突出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与我国工业发展滞后,工业基础薄弱有关。二是与我国工人题材、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传统薄弱有关。三是与工人作家队伍薄弱有关。我国作家多出身农民、和知识分子,工人作家数量历来较少。四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日新月异,商业对工业的冲击、对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冲击很大,作家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路子,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五是***府推动很难奏效。文艺评奖对文学题材的引导乏力。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切实解决,担负起这个责任。

第二,当前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特点。一是非虚构类如报告文学介入多。一些重大工程题材,如三峡、南水北调、西气东送、航天等,都在报告文学中得到很好的表现,但虚构类文学对工业题材的介入很不够,创作乏力。二是正面反映重大工业建设,讴歌工人创作力和昂扬精神状态的少,更多地写了工人的主体地位的失落,多写工人的无奈、无助。

第三,如何切实推进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一是下力气培训工人作家,发挥工人文化宫的作用,文联、作协为工人作家提供辅导,提供交流、访问、进修的平台和便利。二是多做宣传鼓动工作,新闻界、评论界多为工业题材文艺创作提供舆论支持。三是为作家深入生活提供条件。四是文学出版要倾斜。希望文学出版社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倾注更多的热情。相信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开阔思路、启迪心智、促进创作。

(作者系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

工业题材文艺创作要注重展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

周文杰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这些伟大的实践本身,为文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今天,我们呼吁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呼吁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归根到底不是呼吁每个作家对工业流程要有多么详细的了解,而是呼吁要表现工业繁荣,特别是“工业改变生活”背后的人文精神、时代精神。也就是说工业题材文艺创作也不是就工业而表现工业,而是要能让人产生共鸣和震撼,给人以精神力量和理想火炬。

“工业改变生活”之伟大的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是蕴藏在工业繁荣发达之中,表现在工人的理想追求之中。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的现状而言,还体现在企业体制的矛盾中。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内容上是要表现工人的、改革的东西,思想上要表现人文的、进步的东西。它在内容上、思想上要表现人文的、时代的精神。这种人文的、时代的精神,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变迁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我们要在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加强对历史文化、民族意识的研究思考,加强对现实生活、人物个性的探索比照。简而言之,一是要在深入挖掘题材内涵上下功夫,力求思想境界上出新;二是要在前人未涉及的内容上下功夫,力求题材上出新。只有这样,文艺创作才能找到自身的位置、现实的“知音”,提升自己的高度,实现现实的价值。

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的商品属性、市场属性进一步凸显,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作品的创作问世、走近读者、提升价值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生产加工、销售消费、赢得市场的过程,在遵循文艺创作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文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市场规律。即我们的文艺创作要追求卖点和实现作品价值,也就是实现满足、引导、提升读者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的价值的结合点。这在工业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上既是难点,又尤为重要。

(作者系湖南省株州市文联***组书记、***)

表现工人生活的创作仍有很大潜力

吴秉杰

我首先想到的是为当代工业题材创作研讨会“正名”的问题。不说“约定俗成”,因为“约定俗成”也可能走到以往的老路上去,诸如车间文学、方案之争、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等等,而忘了文学是人学,是反映社会生活和审美地表现人的情感世界的。以行业来划分文学创作常使人感到简单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换一种提法或思路,称之为关于工厂生活的文学创作(狭义的)和关于工人生活的文学创作(广义的)呢?关注工人阶级尤其是产业工人当前的生存状况及其命运,正是我们这次研讨会的追求。行业本身不是问题。欧文・肖、阿瑟・黑利、罗宾・科克、约翰・格里森姆等都以不同行业(乃至职业)为背景,创作了文学作品,没有人认为有什么不可以。问题是我们是否熟悉这些不同领域的生活,或是只能轻轻触摸我们自己的生活,却避开那些具有尖锐社会意义的生活。

我国的工业题材(或工人生活)创作历史上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夏衍、郁达夫等都有工人生活创作。建国后则转入了狭义的工业题材创作,如草明《原动力》《乘风破浪》、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艾芜《百炼成钢》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新时期后的《乔厂长上任记》《大厂》《沉重的翅膀》等又反映了改革开放新的矛盾。去年,曹征路的《那儿》发表,再次引起震动,证明工厂生活和工人生活的创作仍有很大的潜力。但我认为这方面的文学创作仍面临着人才和观念两方面的突破问题。上海曾经培养过一批工人作家:胡万春、费礼文、唐克新、张英等,限于历史文化条件,未见有重大成果;而以宗福先等为代表的上海工人文化宫剧作家群则创作了如《血总是热的》《大桥》等一批优秀作品。但总的说来,熟悉工人生活、工人思想感情的作家队伍仍然是人才匮乏。就创作观念来说,表现时代的工人生活较之以往时代要复杂得多,更应该扩大视域,如农民工问题、乡镇企业、城乡交流和城乡一体化、合资企业、当代工人阶级处境等都应纳入文学表现的范围,我们在创作观念上亟需突破。当代工业题材或工人生活创作不是一个封闭的领域,它应具有***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多方面的涵义。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当代工业题材创作有更广阔的前景

何建明

讨论工业题材的创作非常有意义。因为在今天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全球化经济问题,其实仍然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动,这就是工业,尽管这个工业的概念已不完全等同于我们传统的手工工业、机械工业及现代的电子工业。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所有事情仍然与大概念的工业相联着,而且越联越紧。

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三农”问题,其实是一个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问题。仍然是工业问题。工业问题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写过的如华西村、如正在写的广东东莞、浙江等地的农村改革,其实就是城市化的典型缩影。所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根本仍然是与工业相关,而且为工业提供了更深刻、更广泛、更无限的文学思考空间和文学题材。

在城市也一样,传统的产业在不断消失,同时新兴出信息工业、尖端的科学技术和从传统工业分解出工商业、咨询业、律师业等等。工人的概念也多了许多,如保姆、送水工、清洁工、物业等等,这些新的工业和产业,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工业题材少了,而是更加五彩缤纷。

问题是,现在的作家是否有能力去理解和认识新的工业概念,新的工人群体。由于缺乏对工业题材和工人们的基本感情和兴趣,他们创作的感情驱动力基本消失,因而仅有的那么一点感情也只能去关注那些所谓的白领和小资了。这是中国当代作家的一种大气的消失和作品立不起来的必然。再一点就是对新工业知识的贫乏和没有起码的基本生活感受,写出来的作品一定是读者不满意的。

工业与工业题材在发生巨变,那么对工业题材的认识在文学评论界和创作界也应该有新的理解。比如城市新型工业群体的出现和新城市人与旧城市人之间的关系与矛盾是否更有现实意义?传统产业工人的弱化现象和日趋弱势的客观现实,白领阶层和中介阶层的蓬勃涌起,农村转入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都值得我们思考。

结论:新的历史时期,工业题材创作有着更广阔的前景,当代工业题材给我们提供的创作空间将远远超越于我们作家们的想像,它需要我们去感受、去认识、去挖掘,有石油钻井工人一样的工作态度和干劲,才能出成果!

(作者系《中国作家》主编)

清晰认识“工业题材”变模糊了的主人公

叶延滨

当下工业题材的创作出现了“冷落和边缘”的现象,究其原因之一,是我们多年来主流文化表现的对象“工业题材”似乎消失了,其主体“产业工人”形象也模糊了。

人们习惯的主流文学话语中,把重要社会题材分为工业题材、农业题材与***事题材(包括***历史战争题材),与题材划分相对应的观念是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工人、农民与士兵。改革开放近30年,***事题材与***人,概念和对象是清楚的,几乎没有改变;农村题材与农民,范畴有所扩大,但“三农”问题不会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工业题材和产业工人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化进程在今天体现为城市化进程,城市是社会经济的重心,但城市题材不等于工业题材,我们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但写知识分子不等于写工业题材。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题材和“产业工人”,准确地说,应该是在“中国制造”的那些产业,那些在流水线上的底层“无产者”。

原来意义的“工业题材”是指中国经济基石的国营工厂和发生在工厂里的厂长书记和工人们的故事。现在,中国工业体系的构架是数量不多但规模可观的国有大型企业和成千上万难以计数的民营和外资企业。纪实报告文学在表现和反映国有大企业方面的成就,充分体现和代表了国家意志对“公有制”的肯定态度。然而,作为社会发展和激荡的部分的主体恰恰是最大多数、最基层、最无产的新兴“产业大***”――不仅在国有而且更多是在民营私企和外资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我们不习惯这样称呼这两亿之众为“产业工人”,我们在几十年中形成的“户口”思维,把它们称为“农民工”。但是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对产业工人的描述,我们会发现,正在中国每一个城市中出卖劳动力的“两亿”劳动者,是支撑着中国高速发展的最根本最伟大的产业大***。经过30年的产业调整,据国家统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水平已经达到46%。中国未来的希望何在?就在于今后中国的城市能继续吸纳这两亿来自农村的“强劳动力”及其家庭(按一个农民工供养一个半人),那么就是五亿农民将变成城市人!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变革――几亿乡下人用血和汗去换取城市人资格的进程,何等伟大,何等惊心,何等悲壮!关注两亿农民工,就是关注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变迁***,就是关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上亿人命运变迁的轨迹。

写工业题材说到底是写工人,写创造着历史的底层劳动者。当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就会发现,两亿城市“农民工”确实又是一个农业题材。请留心,中国城市的命运和农村的命运都系于他们之身,难道不是当代最重大的现实题材?他们难道不是文学最应该关注却关注不够的“最大多数”?

(作者系《诗刊》主编)

工业题材创作对作家要求更高

我认为工业题材创作问题不是题材本身的问题,主要是个创作问题,也就是作家有没有本事驾驭这个题材的问题。

文学的中心当然是人,但不能以为行业背景一定妨害文学的纯洁性,实际上职业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你不能想像离开了***人生涯如何表现巴顿。所以,广义的行业文学的存在是合理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的绝大多数小说都是先决定“劳动小说”、“医学小说”或“牧师小说”等题材,然后带着笔记本去陌生行业“深入生活”,从头了解题材范围内的一切,从不熟悉的环境到不熟悉的人物,直至产生作品。“行业文学之王”阿瑟・黑利每部书专写美国一个行业的侧面,如汽车业(《汽车城》)、医疗业(《最后诊断》)、旅馆业(《大饭店》)、航空业(《航空港》)、银行业(《钱商》)等,每写一部总要费时三载,其中一年是大量搜集材料,进行研究,包括旅行各地,许多小时的人物采访。他的一些小说至今是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必读的“教科书”。谁敢说《汽车城》这样的工业题材小说枯燥无味?

所以我说,第一在于深入生活上下功夫,第二在于体现行业特色和抓住读者的本事。有了这两条,工业题材作品才能进入畅销书系。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让现代化题材的作品铿锵作响

蒋巍

改革开放以来,如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文学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现今文坛的繁荣、勤奋与祥和,是公认的,不必多说。从近些年总体、宏观的文学发展态势中,我们会注意到一种明显的缺失:那就是我们的文学依然处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这种概括不仅指题材方面的,更重要的是也包括作家视角、心理、知识结构等许多方面。许多年来直至当下,作家在创作他们驾轻就熟的农村题材作品方面十分地得手应心、游刃有余,譬如去年颁发的鲁迅文学奖,其中四部中篇小说都是写农村的。而在表现当代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在反映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与人所经历的阵痛与欢欣方面,我们却常常处于近乎“失语”的状态,与农村题材作品相比较,反映现代生活、城市生活的有影响、有深度、很精彩的优秀之作不是很多,我们还缺少深刻、细微和生动的洞见与表达。因为我们不懂,我们没法深刻。

当然,农村题材依然是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不过我们应当注意到,当下我国文学中有三大现象是非常发人深省的:其一是讲述乡村故事的作品相当丰美;其二是表现城市生活和现代社会的作品较为浅表;其三是需要更多现代科学知识支撑的科普、科幻创作相当得落寞和落后。我以为,这三大现象足以证明我国文学界的知识结构、生活新知乃至精神状态,都不够与时俱进,当然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的作家对于现代科学知识的掌握,显然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

“打工文艺”大有可为

顾骧

会议的组织者提出这个议题:“‘打工文艺’是否是新世纪工业题材创作的一个侧面?”我肯定地讲,“打工文艺”不仅应是工业题材创作的一个侧面,而且是当今整个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一个有历史深度和广阔空间的生活领域,是一个有价值的和有诱惑力的文艺题材。为什么?“打工文艺”这个“工”,现阶段主要是指“农民工”,农民工是转型期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它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它户籍在农村,工作在城市。它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工业化必然有一个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农民工正是这“转移”的环节、载体。马克思曾预言,工业化将使小农阶级从土地上消失,工业化、完全市场化是以融化小农经济为条件的。可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这个沉重的历史遗产,使得这个消化十分艰难,我国现代化的步伐极其沉重,“农民工”也将会较长期存在。也因此,农民工是文艺大有可为的,有意义的题材,是可以出大作品的题材。农民工干的是最苦、最重、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拿的是最低的钱。文学是时代的良知,作家要关注底层的命运。作家若是能够面对现实,写出农民工生活的真实,写出历史的真实、心灵的真实,必然会有文学的精品出现,必然会大有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

工业建设为创造文学奇迹提供了丰富素材

缪俊杰

《文艺报》编辑部和湖南株州市文联在工业名城株州召开工业题材创作座谈会,我想它对推动我国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发展,必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就这个问题谈三点看法。

一、建国以来工业题材文学创作长期滞后的原因。首先是我国工业正处于初创阶段,没有形成“大工业”的客观条件。其次是受当时苏联文艺思潮的影响,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渗透到工业题材的文艺创作中。再次是我们作家本身的思想局限性。

二、改革开放使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有了突破性进展。许多作家投身到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既是改革的参与者,又是改革的书写者,特别是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了许多表现工业战线生活斗争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突破性的进展,集中表现在作家思想的***,视野的开拓,题材的拓展与主题的深化上。

三、都市文学与工业题材文学有联系但不要等同起来。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应该有它不同于一般都市文学的内涵和审美特色。我理解,工业题材文学应该是以当代工业建设为生活场景,比较集中地描写从事工业建设的人们创造性的业绩,塑造工业战线建设者的典型形象,表现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心理为审美追求的文学创作。

也许有人会说,仅仅以表现工业建设为主要内容,会不会使作品题材狭窄、内容单调呢?我想不会。因为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每一重大的建设,都联系着广阔的社会背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涌现在各种性格的新人身上,丰富多彩,色彩斑谰。比如,三峡大坝工程这个历时十五年,耗资上千亿,动迁120万人口,淹没几个县城,创造了十个世界之最的伟大工程,我们的作家如果能深入其中,写出三峡工程的伟大场面,那些动人的事迹和人物,会狭窄和单调吗?我想是不会的。此外还会有许许多多以前根本不敢想像的创造伟大奇迹的工业建设,如西气东送,青藏铁路,磁悬浮列车等等。这本身就是神话般的奇迹,这里面也为创造文学的奇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强调作家去涉足工业题材,表现工业战线的各种人物,正是期望我们的作家用自己的彩笔,去描绘这些奇迹,谱写又新又美的华彩乐章。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

工人作家和深入生活是两大关键

傅溪鹏

一、工业题材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延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在的社会复杂程度比当年我们提出工业题材时要复杂好几倍、几十倍。当年工业题材这个概念提出来的时候,人们的社会生活是比较单纯的。现在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许多行业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不像过去那样工业就是工业,农业就是农业,现在许多职业的分类比较模湖了,工业中有农业,农业中有工业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像华西村、岭南村、大寨,说它们是农村,但它更是一个工业基地,一个工业集团。也正是因为这样,工人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工人可能有农民的身份,农民又有工人的身份。所以你一定要区分你的作品是什么题材,单纯讲究主人公的出身是不行的。只要你所写的对象是工业、是工厂、是工人,就是工业题材。对题材问题,我觉得它本身正在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发生变化,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延伸,我们只要有一个广义的概念就可以了,不要只把那种纯粹的工业题材就划分到工业题材里去,纯粹的农村题材就划分到农村题材去。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创作优秀作品的重要条件。为什么现在反映工人、工业的文艺作品比较少?当然,这里不包括报告文学,因为报告文学实际上还是比较多的,我主要指的是小说、电视剧等。我们读到的小说、看到的电视剧里,表现的对象专门针对工人、工业的作品是很少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我觉得这不仅是工业题材的问题,是中国整个文学创作的问题。中国的作家所创作的电视剧,很多是远离生活的。他所创作的东西是凭想像出来的,他没有生活。过去我们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为什么是特别感人的呢?因为他有生活,他就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像蒋子龙写《乔厂长上任记》,他自己就是工人出身。不管你写哪一类题材的作品,首先你得有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嘛。没有生活,哪有艺术?我们说工业题材、农村题材、***事题材,等等,题材分类的问题,只是形式的问题,我们要写的是人,是人的生活、性格、思想、情感。所以我觉得要写出真正的、优秀的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作家本身是工人,在工业的环境里,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另一个就是通过某一途径介入,而且必须是长期深入其中,短暂的、简单的生活经历是不可能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的。我们有些作家可能认为写主旋律的作品不好写,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深入生活。主旋律的作品,也是写人的,也是要关注人生命运的。现在我们看到的电视剧里,大多是帝王将相、古装戏,现在这类题材作品的比例已经是到了很可怕的地步了。随便打开电视,你就会发现古装戏占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五分之四,都是常有的事。为什么就没有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呢?像这些作品,不用去深入生活,全是根据历史资料,甚至是背离历史真实的凭空想像。像有些作家只写自己经历,写个人生活的作品,也是不行的,那种生活是极其狭隘的。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重要的在于是否有体恤之心

李炳银

有关“工业题材”这个概念,大家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是,约定俗成,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就行业不同区别文学不同的看法,这才有今天的诸如:工业、农村、***事、煤炭、公安、航天、铁路、生态环保等等的文学概念。如果人们放弃了这些概念,甚至连文学的表达也会成为问题。所以,我还得就“工业题材”说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

反映工业战线人们生活的文学作品,在我国向来就少。这既同过去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有关,也同作家的出身和生活经历有关。为什么反映农村生活和战争内容的作品多而好,就因为很多作家是出身农村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缘故。所以说,反映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少,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作家对这个领域接触熟悉的人太少。文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这样的生活积累,光有积极性和技巧是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来的。目前涉及工业领域人们生活的作品,在小说、报告文学等体裁创作中还是常有的,像报告文学中就有李春雷的《宝山》、徐剑的《东方哈达》等这样真诚面对钢铁、铁路工人伟大创造成就的优秀的作品,只可惜的是,像这样精彩的作品太少,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太少。这里面有一个走进工业题材领域的态度和目的的问题。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需要作家不是势利和功利的,而是真诚与体恤理解的对现实工人工厂的接近,是很需要在人的社会地位、权利、尊严、精神、情感以及命运等方面的真实生动的文学表现。工业题材文学描写的不应是枯燥的技术和机械的生活流程,而应是对人和人的现实精神和物质及性格命运的形象展示。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塑造工人阶级文化的整体形象

贺绍俊

题材意识是当代文学特有的现象,充分体现出当代文学的***治内涵和阶级属性。文学题材的划分,不仅是指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很明确地会有“怎么写”的意思。

新世纪的工业题材文学,应该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经济形态,在题材领域和主体上作出调整。第一,要整理工业题材的传统。工业题材有许多传统是值得我们去整理的。我们建国以来的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五四”文学的影响,也继承了许多优秀的东西,包括文学创作的社会责任意识等。以往从事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作家的立场和姿态,是不同于农村题材的作家的。从事农村题材创作的作家在创作中,是面对农村落后的现状,以一种怜悯之情、拯救之心去创作的。而工业题材创作的作家,他是一种平视的,甚至是仰视的姿态。这一些好的传统应该继续提倡和发扬。而且,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内核。不是说你写了工厂、写了工人,你就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而是应该有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有和工人平等、尊重工人的姿态,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反映工人的生活、反映工人的精神。

第二,要整理工业题材的主体。工人是工业题材作品中的主体,也包括农民工。我认为农民工问题,是需要我们工业题材创作关注的问题,是需要我们作家关心的问题。我们要站在工人的立场,为工人呼喊。

第三,工人题材的创作要从城市文化、农村文化汲取营养,也就是说要通过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塑造工人阶级文化的整体形象。我觉得在今天这个研讨会上非常有必要提出工人文化或者说是工人阶级文化这个概念。工人文化应该是城市文化、市民文化的主体。过去,由于对经济的过分强调,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特别是工人文化的培养和建设。在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中,工人文化应为主要架构,要表现工人的精神、正义、公平、人性等等,这些都是工人文化的主流,也是新世纪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核心。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

最重要的是作家的立场问题

龚***文

说到工业题材创作这个话题,我讲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对这个概念做个辨析。对这工业题材的概念座个辨析对我们的创作有好处。第一点,我认为工业题材,称之为工人题材更准确,因为文学称之为“人学”,是写人生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工人理所应当成为工业题材的主体和核心,过去我们一直把工业题材和农村题材,***事题材等相提并论,而农村题材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牢固的概念,乡村农村意味着一种古老的生存方式,从文学审美上讲,是一种有意味的方式,而工业,一听好像就是流水线,大机器,大机器生产,就是产品,所以工业很难成为一种有文学意味或审美意味的生活方式。把工业题材称为工人题材,可以避免见物不见人,见工业不见人的一种弊端。中国要走向现代化,就必须走城市化,走工业化道路。湖南省的战略也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但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往往意味着对乡村的一种环境的破坏,对乡村古老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割裂,对农民的一种牺牲,对工人的剥夺。从作家的角度,我们更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的命运。我觉得这是工人题材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二点,我觉得现在工业的观念应该为产业的观念所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实际上是一种制造业。除了制造业,我们现在的工业概念范围还是很广,金融业,物流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这些领域也应该成为工业题材关注的对象。第三点,我觉得现在工人的性质在变化,工人的范围在扩大。农民工,打工族,应该都是工人的范围。

第二,工业题材不景气的原因。第一点,工人地位的迅速下降,另外,工人身份迅速的无名化。我们现在很难用一种什么词来命名工人。第二点,作家与工人的链条断裂的问题。过去很多作家是从工人队伍里走的出来的,包括湖南都有很多。但现在新的年轻一代的作家,很少有从工人出来的。现在很多作家对底层生活存在一种漠视。

第三,就是导向原因。怎样重振工业文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作家的立场问题,还是有个面向底层的问题。我们的工业题材更重要的是写人,写人也不要老是去写老板、写白领写金领,更应该写蓝领、写黑领、写无领,写农民工。

(作者系湖南省作协***组书记、常务副***)

关注民工生存状况

余三定

就民工作为工人阶级,我想谈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他们的生活状况,第二是他们的生存状况。

从生活状况来看,是向前发展的。第一,这些来自农村的工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城里赚到钱以后,回到农村建房、补贴家用、改善生活等,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民工,就是工人和农民的组合,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第三,交通、通讯的发达,乡村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电视、网络在农村也已经是铺天盖地了。

从生存状况来看,是不容乐观的。关于生存状况,我觉得包括的因素就应该比较多了,比如说你是否受到应有的尊重,你能不能实现自我价值,像马克思讲到的这个人是否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停留在有吃、有喝的生活状况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呢,我们的民工应该是倒退了。首先,他们许多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其次是“劳资关系”问题。我们岳阳有一个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写了一本小说集《底层》。他虽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但写出来的作品却是那样生动形象,那样惟妙惟肖。他写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关系,从眼神、话语中就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工人在雇主那里谈不上尊重。第三,就是民工在城市生活小区的社会环境。我还记得是某个城市的小区有一个提示,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民工就要回来了,请大家注意做好防盗工作。这样的话,从农村来的民工与这些城里人还有什么感情呢?这些民工哪谈得上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第四,从人的发展来讲,马克思在《***宣言》里就讲到,人要实现全面发展。但作为民工来讲,他连应有的被尊重都没有,离这个目标就更远了。

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形成很大的反差,也是很矛盾的。怎么解决民工的生存状况问题,作家怎么呼吁社会关注民工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

(作者系湖南理工学院***副书记)

不断建设和提升企业文化

许君奇

我们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是一家生产日用陶瓷的中外合资的民营企业。12年来持续、稳定、健康、高速发展,公司由国际贸易起步,以小搏大,快速发展成为一个业务遍及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收入过4亿元,出口贸易总额在4000万美元以上,拥有八个生产分厂,员工近6000人,年创利税过1.3亿元,在国内日用陶瓷生产规模、效益等方面综合排名第一的企业。我本人也有幸成为共青团十四大中央代表,***特殊津贴和200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回眸走过的路,我们得益于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能凝聚人心、统一全员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陶瓷也是国粹,是中国厚重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作为一个陶瓷人,从心底里为从事这项职业而自豪,因而我们不只是把它作为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更是将之定位于经营一份“以土塑造未来,振兴民族工业”的事业,建设好火与土构成的陶瓷文化,实践好“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日用化”的经营理念成了我们的追求。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铸魂”的过程。企业文化是源于实践而又超前于实践的概括,不断的实践、提炼、升华,全员就会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练就新品质,造就新力量,形成新观念。在日趋人性化的社会里,企业的员工不再是单纯的“劳动者”,简单的金钱刺激和强制的行***命令已难持久地唤起员工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企业管理者只有把管理的重点从行为层转向精神层,多与下属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着力营造出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文化氛围,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和工作的主人。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时刻关爱每一个员工,不断感激他们的辛勤劳动。公司还设立了十多个奖项,还成立了积分奖励俱乐部,让多名中高层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公司优先股,使每一个忠于企业、努力工作、追求卓越的员工活得有尊严、有地位、有价值。

过去的日子里,我们深感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发展之本、壮大之源。为了应对新的市场挑战,实现更大的企业跨越,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创新、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作者系湖南华联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我的一种疼痛

刘强

我在这座工业城市居住了40多年,当过工厂的车间主任和厂工会***,工人群众对文学的要求,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较长时间以来,文学创作受市场化物质利益与世俗化审美趣味两重影响,作品好看与卖钱,成了创作的动力,也成为作家的价值追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作家的创作走向,工业题材文学创作被人们抛弃了。文学与工人群众相互脱离。工业在文学中没有地位,文学不理睬工业;当然,工人群众也就不理睬文学了。

我在一家万人工厂体验生活时,曾经通过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方式,了解工人群众八小时以外的业余生活,一些文学爱好者给了我一个统计数字,我相信,这个统计数字是比较真实的。这个统计数字里,最引人注目的是65%的人搓麻、打牌,3%的人上***书馆、阅览室。这一多一少对比鲜明哪,是个大问题,甚至也是一个时代问题――国家科技怎样发展,民众文化素质怎样提高,社会怎样实现和谐种种,不都是与此联系着吗?

我向座谈、调查对象发问:还会买文学书籍或文学杂志吗?回答是,那上面没有我们想读的,我们买它干啥!我对他们感叹说:“是呀,文学离我们远了,我们也远离了文学。”他们说,就是你这句话。有个文学青年,拿了报刊上发表的一首诗和某篇小说在班组朗读,老工人说,这是身体发痒、发胀才写的。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那样大气磅礴的工业文学作品没有了。谈歌那样的《大厂》,表现企业困境、令人亢奋的作品也很少见。文学进入一个欠缺工业题材的时代,工业题材文学在当代文学中断档缺位,成了空白领域!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工业社会,信息产业化社会。电子、生物、信息工程等新的领域正在全面展现。这就给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一个优秀作家不能无动于衷,更应该在这种历史转折期和社会变型期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建议:

一、国家和全社会必须投入一些资金,而首先是工业城市必须投入一些资金,扶植和奖励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我们的工业城市,要专门设立工业题材文艺创作奖,每年奖励一批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同时,对那些正在从事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作家、艺术家,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鼓励、关心和支持。

二、中国作协和省、市作协,要对自己主办的刊物提出要求,开辟“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专栏,举办“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征文并设立奖项。

三、国家新闻出版部门要对文艺类出版社和杂志社的出版数量作出调控,每年出版一定数量的工业题材文艺作品,哪怕有百分之三、五的生存空间也好。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9

王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

我们希望每一个专家都是有益于人民的专家。此次会议的专家均是全国鉴定界的精英,文博系统的专家资料多、见得多、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很好。我们选的这次高峰论坛综合了各方面权威专家,目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挣钱不容易,只有专家们互相团结,互相尊重,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个会议结束以后,我希望我们专家按照这个会议的精神把这个工作做好,我准备跟中国文联联系,成立中国鉴定家协会,吸纳真正有能力、有学识、有形象、有口才、高品质的专家,为繁荣规范我国收藏市场鞠躬尽瘁。

高玉涛(中国《收藏界》杂志社社长):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都是国内顶尖专家、学者、收藏家,还有国家权威媒体如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而且他们都派出了资深记者。这次论坛不仅专家的级别高,媒体的级别也高,希望每个专家的观点简略、深刻,具有代表性与指导性,使得这次论坛能够对完善和促进中国文物界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彦君(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玉器鉴定专家):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有7千万人民在搞收藏,就目前混乱的收藏品市场而言,谁最权威?谁来鉴定鉴定家?我们拍卖行没有任何监督机构。我呼吁国家应成立一个包括针对拍卖市场、鉴定专家的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业体制,促进行业建设。

张广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玉器鉴定专家):

我们专家团队应该投身到民间的鉴定中去,有一些专家参加民间的鉴定活动比较多,有些比较少;还有的有人找上自己,有鉴定工作就做一做;还有些专家认为民间鉴定工作微不足道。我认为作为专家一定要彻底了解并详细掌握民间收藏市场和民问地方性文化,从而填补两者间的差异空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王春城(古陶瓷鉴良专家、首都博物馆副研究员):

作为专家要注重自我修养,在修养中使我们的业务、业绩能够提高。大家也不要认为专家什么都懂,专家要常说自己不懂。术业有专攻,怀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认真钻研,修炼自身内功,不要做市场上鉴定家中的“虾活”。

王伯昭(著名电影演员、收藏家):

收藏爱好者要时时监督民间鉴定机构,一定要将每次鉴定所开具的发票及相关藏品鉴定证书保存好,将来有什么事情可拿来当做依据。我从收藏者的角度呼吁我们专家,主观上提高个人修养和品质,市场千变万化,不能老沉醉在旧的知识中,因为市场在不停出花招。

金申(佛造像鉴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对于搞收藏的人来说,对于专家不要迷信,不要苛求。

曹宏志(天津文物商店总经理):

咱们的文物市场是什么?是一个大杂烩。一方面是文玩轻重,一方面是民俗旧藏,但是我想问一下,我们市场有真东西吗?中国现有7千万人在搞收藏,可这庞大的收藏队伍手中的藏品赝品率却高达85%,数字触目惊心。收藏中国,试问谁在收藏中国?中国被谁收藏了?

丘小君(收藏家、鉴定家):

我们知道海外回流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才开始的事情,我们国家的文物近一百年都是往外走的,出去了无数藏品。我们的文物工作者要把这个海外回流做一个引导,我们的企业家、有能力的收藏家更要引导,不管是在拍卖行还是展销会上拍卖。

杨丹霞(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书画鉴定家):

我在故宫从事文物鉴定工作二十多年,有个很深的感受,我们永远都需要学习,所以作为专业研究人员,我们要苦练内功、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涵养。

刘亚谏(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建立中国民间鉴定的管理机制问题至关重要,一要有鉴定行业立法,制定《中国民间鉴定法》;二要明确行***监管,在国家文物局设立中国民间鉴定收藏司,组建全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和仲裁机构;三要设立鉴定机构的准入制度;四要把鉴定人员的资质体系纳入国家职称制度。

阎正(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

在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鉴定家和收藏家,大家在一起充分活动、研讨,把收藏事业繁荣起来,延续下去。真正有延续性的就是收藏家、鉴定家的活动,这种活动多了,就是咱们国家的文物古玩生机勃勃的春天。

王邦华(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收藏是一个文化活动,我们一定要引导收藏,并不是投资投机行为,现代看到的都是这个东西值多少钱,而不是多有文化价值。呼吁大家更多关注现代大师的东西,现代的收藏品,咱们别老是钻到文物里面。下一次的高峰论坛,一定要跳出文物的圈子,做现代艺术品的收藏。

张小兰(中国文化报国际文化部主编):

作为鉴定家应该有爱心,多说一些话,多普及一些知识,利用这个平台团结起来,在全国形成一种有良知的鉴定家的气候,这个气场如果越来越大,这种开伪鉴定证书的专家就有所收敛。

方书华(《寻宝》栏目主编):

从06年开始到现在,中央电视台从艺术品投资到鉴宝到寻宝,走了将近60个城市。作为鉴定家来说,应用我们丰富的知识、用独特的眼光再去看看我们的文物甚至宝物,用淡然的心态去处理,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钱新(书法家、金陵书法研究院院长):

中国上下五千年,集中了中国人的儒家、道家、佛家的各种艺术方式,我们如何把这种缘分和幸福在我们作为专家的层次上转化为市场,我认为过去艺术品的能工巧匠们,他们是用生命和虔诚的心态对待艺术品,使我们中国的艺术品进入了世界的最高殿堂。

毛晓沪(古陶瓷鉴定专家、北京华夏物证陶瓷鉴定研究所所长):――

我有一个观点,跟其他朋友不同,我非常欣赏造假高手。为什么现在艺术品市场这么乱?我觉得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造假,关键的问题在于鉴定队伍的混乱,很多带有国家博物馆光环的专家,他们在这个市场上实际上没有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我希望收藏者们记住,没有权威的专家,只有权威的“收藏”。

蔡国声(杂项鉴定专家):

“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如果我们专家不与时俱进,不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己以前所谓的经验倚老卖老,常会出偏差闹笑话,而且贻误子孙。

金运昌(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副主任、书画鉴定家):

国家有鉴定委员会,但是明文规定,是专为博物馆服务,不为个人服务。民间自发鉴定机构太多、太烂,没有公信力。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高手在民间,他们直接战斗在第一线,有些甚至直接深入到窑口,深入到工厂,知道造假、贩假的各种奥妙。所以在这方面,博物馆的专家真是需要向他们虚心地学习。

高阿申(陶瓷鉴定专家):

我很注意一点,就是看假东西,看假东西相当有好处,因为假东西它是在发展的,真东西有时候是静止的,假东西有时候超越了真东西,在仿制上日新月异。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假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自己的经验,磨练眼力。

高鸿(书画鉴定专家):

市场需要我们的专家从小做起,对任何一个拍卖现象、任何一个造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待市场、对待作品说真话,不说假话,对社会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历史负责。

张德祥(古家具鉴定专家、中国古家具研究会秘书长):

有人说这些年收藏热是媒体炒作的原因,我认为不是这样,是市场的需求,收藏再热也热不过房地产跟汽车。我们走到穷乡僻壤,在国家经济最不好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农民在农舍里,贴年画、写对联等,这种陈设文化在中华文化上是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说收藏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有佛、儒、道等所讲的宁静致远。

贾文忠(青铜器鉴定专家、中国青铜研究会会长):

我在全国主要是搞文物修复和复制的,大家不要打击作假的人,应该打击卖假的人。艺术品市场没真理所言,问题出在专家,我们每位鉴定工作者都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鉴定水平,不说假话,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鉴定家。

张如兰(杂项鉴定专家、北京市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副研究员):

作为从事文物事业的工作者,要在文物事业当中宣传文物法,在为老百姓鉴定当中,宣传文物***策,使老百姓懂得哪些是在文物收藏范围之内,让大家懂得《文物法》。所以在文物鉴定当中,也是我们普及《文物保护法》的过程,也是我们宣扬中国文化的过程。这是我们的职责。

余光仁(《收藏快报》、《东方收藏》主编):

一个开明的专家,应该是对这个社会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这一点恐怕包括我在内我们所有的专家都是有一种崇高的责任。中国著名瓷器泰斗耿宝昌说过一句话,他说第一个要科学,第二个要科学,第三个还是科学。

张淑芬(杂项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遗留下的文化并不是都在博物馆,个人的收藏也是保护。所以专家有必要走进民间与广大的收藏爱好者,进行学习交流,每一次的鉴定都是面试的考试。去伪存真,这是我们每个专家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王育成(杂项鉴定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比较安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家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要在这个时候做点事,这个事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或者渐进工作。鉴宝工作就是在推动文物事业的发展,我们也是在顺应这个。

黄鼎(书画鉴定专家、浙江大学教授):

我呼吁年轻一代的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做到“三好”鉴定家。第一是眼力好,我们鉴定对了,是保护文化,我们鉴定错了,无形中就等于造假;第二口才要好,我们对社会要有引导的作用,有些经营家为了经营,始终在误导消费者,往往只说真伪,不说好坏;最后是人品好,年轻鉴定家的道义感,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将关系到我们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收藏市场的发展趋势问题。

夏天星(书画鉴定专家):

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复兴,老一代的鉴赏家、玩家,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们在座的玩儿的也罢,鉴赏的也罢,是新兴的一代,在混乱当中不断整理,这要求什么?我个人认为要凭良心。

高明利(河南省古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收藏队伍有两种群体,一种是大众收藏,一种是高层收藏,相对占据多数的就是大众收藏,如何能服务好大众收藏才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专家首要的任务。

包章泰(中国荣宝出版集团董事长、收藏家):

我是从小喜欢收藏,收藏大概有30多年。我从收藏开始自己就研究学习,经常向一些专家请教。作为收藏家,希望在今后收藏的旅途中,能够与专家们亲密接触。

刘少英(中国荣宝出版集团总编辑、书画家):

古玩这一行有文物收藏就有鉴定,文物收藏是大众化,鉴定是我们专家的义务和责任,在文化和收藏鉴定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文物记载了历史,而且又通过文物考证了历史,通过鉴定又进一步地去认识和了解历史。希望喜欢古董的人们,更精深地去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物存在的重要性。

郭震(洛阳居业集团董事长、三砚居・八方阁鉴宝中心的董事长):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论坛。我们八方阁鉴宝中心想用企业的建造模式去建立一个章程,去组织八方阁的专家团队和会员体制,更好地为咱们国家的文化作出一些贡献来。也想用企业经营的体制,把文物收藏、文化遗产收藏提到一个高度。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篇10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思***教育;文化育人;契合

引言: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上下5000年的发展历史,其悠久的***治文明,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形成了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内容底蕴悠长。因此就我们国家的茶文化来说,其在我们中华文明以及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载体作用,同时其也充当着我们每个人心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元素。而且我们国家现如今有很多的高校都开设了思***教育这一课程,同时也有很多专业课种都开始纳入了课程思***。这一学科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在思想层面上更上一层楼,而且也会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树立具有极其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中开展茶文化教育,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让茶文化成为价值观传递的一种良好载体。同时也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学习过程中捕获更多的快乐,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1茶文化在高校思***教育与文化育人中的契合作用:

1.1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对于高校学生立德树人作用:

根据我们对于中国茶叶的了解可以得知,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而且更有外国著名的学者曾经将茶视为我们中国继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纸张,指南针”这几个宏伟贡献之后对于世界而言的第五大贡献。而且茶文化也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在我们国家主要象征着以人为本,以茶立俭,勤俭节约等等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茶文化也是我们人们在长期生产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底蕴以及风味的特定文化。我们国家近些年来,曾多次在多个场所以及多个重要讲话,还有多个会议中都反复强调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是继承并发扬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国家一定要在多个教育机构普及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茶文化是我们国家一种非常独有的,具有时代特色传统文化,所以说更应该得到我们每一位国民的传承以及发扬。而且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已经多次的明确指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企业,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国家的每一位国民都要积极的传承我们中华文化优秀的文化色彩,从而不断增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凝聚力。而且茶文化作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更应该在我们国家众多教育机构以及不行个业中广泛传播。而且根据我们对于茶文化在高校中传播的了解可以得知,如果要是能够在高校中成功的引用茶文化教育,那么将会一定程度上在高校中大力传播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知识,从而也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以及成长成才。

1.2“茶人”精神”可以一定程度上鼓励着我们国家高校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质:

根据我们对“茶人”的了解可以得知,其“茶人”主要指的就是种植茶叶以及贩卖茶叶。和采集茶叶等等一系列工作人的总称。而且在我们国家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查人的概念以及含义在不断地得到丰富以及拓展,“茶人”已经从最初的种“茶人”以及卖“茶人”,采“茶人”变成了现如今的茶叶销售者,以及茶叶生产者,或者是从事茶文化的教学者以及一生致力于茶文化研究或者是茶叶研究的人士。而且我们从这些“茶人”的身上可以看到他们甘于奉献、不辞辛苦的精神品质,而且“茶人”精神也主要指的是淡泊名利,这个淡泊名利其实主要就是指的很多“茶人”常年都在陪伴以及哺育着茶树。因为茶树普遍都长在高山坡地之处,所以说就需要一些“茶人”常年的去陪伴以及照料他,因此这些“茶人”普遍都具有淡泊名利,肯于吃苦,躬身实践众多优秀品质以及“茶人”精神。而且有众多“茶人”一生的事业就是专注于采茶制茶,能为我们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茶叶是他们毕生的愿望,他们不记得是勤于吃苦,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为我们提供着最优良的茶叶产品,用他们的心意换来我们的满意,用他们的辛苦换来我们的赞扬。所以说,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明教育中,那么将会为我们国家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做出莫大的贡献,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国家高校思想***治教育的站位。更重要的是,也能帮助众多的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鼓励他们向“茶人”精神看齐,做当代有梦想,有担当,勤于奉献,乐于付出,淡泊名利的新时代青年。

1.3“茶德”思想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头脑里的思想***治站位:

“茶德”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实“茶德”主要就是指对于饮茶之人的道德要求。因为我们国家在古代的时候,无论是迎客接客还是一些重大场合都需要给客人沏上一杯茶来作为一些家庭礼遇,因此饮茶之人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而且在形式做人方面也要有非常高的规矩意识。而且也能够对于茶有一定的品味以及道德精神境界,而且在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中的“茶德”思想,总地来说其实可以细分为八个板块,这八个板块主要就是指的“康、乐、香、和、甘、清、敬、美”等等这八德。而且品茶的过程也能给人们带来非常特别的精神享受以及愉悦的审美体验,因此,如果能够将“茶德”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我们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治教育过程中,那么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同时对于良好品质以及美德的养成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说,我们“茶德”思想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大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美情趣,并能够形成一个高尚的价值认知。

1.4“茶道”精神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助力大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并能够完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文素养:

茶文化中包含着很多重要的细节部分,比如说“茶道意蕴”,“茶人精神”和“茶德思想”等等。这几点在茶文化中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据我们的了解可以得知,“茶道”精神是茶文化中所包含囊括的核心内容。其“茶道”精神主要是指的人们在品味茶以及喝茶过程中所体验茶给他们带来的美感之道,从而能够从品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之美好以及淡泊。其实“茶道”文化跟我们古代的儒家思想也有着非常多的重大联系,这些联系具体体现在查到精神中,主要囊括了儒家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一些重要的文化精髓。而且在人们通过品茶以及喝茶的过程中,可以从中领悟“茶道”的核心理念,从而能够真正的达到修身养性,并且陶冶情操的重要效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是能够真正的修身养性,停下来静静地品味生活,以及陶冶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情操。但是对于我们国家以前古代很多文人雅客以及诗人墨士来说,我们古代的很多饮茶之人都通过感悟“茶道”,并且在“茶道”中品味那些“天人合一”的意蕴,真正的在品茶以及喝茶的过程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能够拥有热爱自然,并且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我们国家的众多教育机构在开展“茶文化教育”过程中的实现路径:

2.1加大对于茶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

目前我们国家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思***课堂这一良好的平台,然后与思***课以及各门课程紧密结合。从而突出茶文化教育的实践性,但是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普遍都呈现出了经费投入较少的这一问题。而且经费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我们国家的茶文化教育开展效果不够好。因此,我们国家的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如果要是想将茶文化教育机构能够更加顺利以及更好的开展,那就应该加大对于茶文化传播的经费投入。可以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以及申报教育基金等等多种形式,从而为茶文化的教育研究以及推广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从而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茶文化树立起更高的兴趣:

校园规划活动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其也是丰富我们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承担体,而且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也能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立德育人的功能。因此我们国家的很多高校在开展茶文化教育的时候,可以开展一些多种多样的茶文化活动,比如说举办一些茶艺表演,或者是有关于茶方面的知识竞赛,以及涉及到茶的古诗接龙或者是诗歌鉴赏,还有就是茶艺培训以及品尝茶的实践等等多种活动,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并能够从中细细的品味茶文化所带给我们的深厚内涵,了解到先人为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陶冶我们大学生的情操以及审美兴趣,能够真正的将茶文化积极传播与推广,在大学生的内心中不断的激荡,提升我们大学生的思想境界,真正的为茶文化在大学思想***治教育这一课程的传播奠定一个深厚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10篇

学习

归家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归家10篇,内容包括归家日志100篇,归家的引言。触春风,皇天不负君苦心,父母眼中皆龙凤,龙飞腾!天下最好事,唯有归家矣,思乡心虽疾,请君藏心里。

学习

未来的学校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未来的学校10篇,内容包括未来的学校30字,未来的学校范文。进入学校大门后,穿过一条宽阔的走廊,前面就是几十层高的教学楼了。在教学楼前有一道淡黄色半透明的屏障,学生必须用指纹确认身份后才能进入,每个学生的指纹资料都储存在

学习

写一篇日记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写一篇日记10篇,内容包括写一篇日记范文大全,日记十篇20字。坦白地说,写日记确实挺累的,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要想自由自在,多一些玩的时间,也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可是,我有人生奋斗目标,我得持之以恒地写下去。“天才在于积累”

学习

期中质量分析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期中质量分析10篇,内容包括期中质量分析总结100字,期中质量分析总结。半个学期以来,我们二年级在很抓了养成教育的基础上,推出“周周清”措施,为提高后十五名学生成绩起到了推动作用。把教育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只要我们持之以

学习

坚持就是胜利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坚持就是胜利10篇,内容包括坚持就是胜利原版,坚持就是胜利篇。人尽皆知,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可事实上,电话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由爱迪生等许多科学家完成的。但他们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放弃了电话,惟独贝尔坚持了下来,他只仅仅将一

学习

幽默风趣的句子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幽默风趣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开心幽默风趣的句子,招工幽默风趣的句子。(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服刑人员贪之害、欲之祸、蜕之恶、悔之悟的现身说法,使自己思想深处受到极大触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时的思想偏差与行为偏离,导

学习

动物说明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动物说明文10篇,内容包括动物说明文及解析,动物说明文100例。

学习

展望未来的诗句10篇

阅读(315)

本文为您介绍展望未来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展望未来的诗句古诗,展望未来的诗句有什么。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异日***将好景,归去凤池夸。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6、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7、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

学习

小王子主要内容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小王子主要内容10篇,内容包括小王子第10章主要内容,小王子主要内容10字。

学习

描写植物的作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植物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植物作文三年级,描写植物的作文评语。梅花不是娇贵的花,天气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

学习

劳动光荣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劳动光荣10篇,内容包括劳动光荣模板,劳动最光荣精选十篇。今后,我要主动帮助大人做家务事,从小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我还要告诉我的同学:劳动是光荣的,让我们一起爱劳动吧!

学习

形容冬天的句子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冬天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形容冬天阴天的句子,形容北方冬天的句子。3、秋天一过,就是冬天了。冬天是四季中最冷的季节。4、天气阴沉,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呜呜地吼叫,肆虐地在旷野地奔跑,它仿佛握着锐

学习

林夕经典歌词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林夕经典歌词10篇,内容包括林夕解释十年歌词,林夕经典歌词。4、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左右手》5、他的糖浆是你的砒霜。——《知情识趣》6、不是爱不起,只是伤不起。——《伤不起》7、让我感谢你,赠我空欢喜。——《花事

学习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我和我的祖国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和我的祖国的作文大全,我的祖国作文500字。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几代人的精心努力,又有多少殷红的鲜血,才换来今天强盛的祖国。五千年,风风雨雨;几世纪,浴血奋战,多少朝代,兴衰进退;多少智慧,成就了文明

学习

运动会的作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运动会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运动会作文范文10篇,跑步运动会作文600字十篇。我们知道今天举行运动会时,都激动极了!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得意洋洋,还有的呢?则是一个劲的傻笑。到了举行运动会的场地,我们都乱糟糟的坐下了。接着,小小

学习

多彩的活动作文六年级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多彩的活动作文六年级10篇,内容包括多彩的活动六年级作文拔河比赛,多彩的活动六年级作文比赛。队伍进了东乐花园,各班就分散到各自的区域捡垃圾了。我们班负责两个楼房中间的一大块草坪。远远望去,草坪绿油油的,看上去干净而舒

学习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初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是一家人作文初中10篇,内容包括我们是一家人作文10篇,我们是一家人作文1000字。作为初中***治教育老师,我们要教导学生多读书,用中国传统经典古籍来陶冶自我的情操,修炼自我的人格。而儒家文化作为主流思想,对初中生的人格

学习

坚持不懈的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坚持不懈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坚持不懈的作文600字,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的作文。于是,我跳入了水中,活动了一下。爸爸说:“学好游泳首先要会憋气。”于是,我先扶着池边练习,不一会儿便掌握了技巧。然后,我又练习了手和脚的动作,爸爸让

学习

展望未来作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展望未来作文10篇,内容包括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作文600字,展望未来作文400个字。iearnestlyhopetoleadahealthyandprosperouslifeinthefuture.judgingfrommyaptitudeinclinationandpersonalitystre

学习

描写景色的作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景色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描写湖边景色的作文,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当树开始掉头发,草开始穿衣服的时候。神秘莫测、变幻多端的秋来了。它像无形的空气一样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让人看的见,摸不着就好比一位神奇的魔术

学习

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校园里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小学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记得那是一个暑假的一天下午,那时我还小,不懂事,老给爸爸惹祸,就因为这样找上门的人很多,刘叔叔的次数最多,我决定要报复他一下。我带上我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