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1
通过对《大学生素质训练教程》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沟通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不再胆怯那所谓的场面了,对自己充满自信,能够很好的应对这些问题。对此,我认为沟通和自信在我们生活与学习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那我就来谈谈吧!
沟通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沟通是传递亲情的方式。作为90后的我们却更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而让我们沉默寡言,让我们与父母之间不再进行交流而产生了代沟,这时的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以我为例,我从小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很少看见自己的父母,而且只有在自己没有生活费时才会给他们打电话,这也让我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了什么印象,从而对他们不理也不睬,像自己是见到外人一样。今年我高考后,去了他们生活了十几年城市,拉萨!这也让我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但这也一点不能让我兴奋,此时的我和他们依旧如同从前一样,没有多的话语,心中对他们没有什么感觉,近在眼前却又在天边一样,这就是我从小没在他们身边,没有得到沟通吧!以前觉得这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经过对该模块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这个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学会了主动,主动与父母联系,并和他们说说自己的情况,问问他们的近况,渐渐的我们之间话逐渐变多了,我再也不是那个只知道要生活费才给他们打电话的一个孩子了。
沟通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过:“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一个优秀的企业能够长久的存在于这个社会中,不是企业拥有很多的钱,但我也不否定,这毕竟是很总要的一部分,而是企业知道沟通,通过沟通,让自己的员工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承担风雨为企业创造辉煌,而不是大难临头时各自飞。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在那次的演讲中,我由于眼睛一直望着天花板上,而被老师说下次课要重新进行演讲。经过老师的这一次提醒,所以我在下一次的演讲中就看着下面的同学讲了。演讲也是需要沟通的,因为演讲的目的是需要大家都明白讲的是什么,只有演讲者用眼神与观众进行交流才能预期的达到目的,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聆听擦腮而过的瑟瑟寒风,细细冥想,我们人类经历了无数次与大自然的沟通,一幅连绵雄伟的人类史画才得以绘成。试想,没有沟通这座桥,我们怎能完成从猿到人的进化,从古到今的超越呢?是的,沟通很重要,没有沟通,就没有儿女对母亲的承诺;没有沟通,就没有情侣死亡前不泯的誓言,没有沟通,就没有***员对祖国的无私奉献。抬头看吧,有了沟通,才有日月的替换;放眼远眺吧,有了沟通,才有青山和绿水的交融;侧耳倾听吧,有了沟通,才有东莺和西雀的和应。
扬起自信的风帆,让它远航。1岁半就又盲又聋且哑的海伦,若没有强烈的与命运挑战的勇气和自信,是不可能成为受世人赞誉的学者的。人生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我们会如何面对挑战?倘若自我毫不畏惧,迎难而上,并且最终战而胜之,那么,自我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战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力量,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可以发掘深藏于内心的自我潜能,海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海伦曾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培养自信的气质十分重要,但自信并非天生的,它是在个人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认真地总结我们的长处和经历吧!让自信给我们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向海伦学习。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让我们拥有自信吧,去开创未来!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它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里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
自信是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只有它才能让我们达到理想的彼岸。诗仙李白,他发出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的浩叹,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伟大的******,他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他骄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们都成功了,因为他们拥有了自信。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有了自信,一对足便能穷尽大漠沙海,让脚下飘起丝绸之路;有了自信,一双手便能雕绘出莫高窟的金碧辉煌,托起“神州号”在宇宙中遨翔!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2
经济开发区五一学校 张琴
一、基本情况:本学期所辅导的跳绳队员主要是由5至9年级的部分对跳绳感兴趣的学生组成。通过运动训练,队员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及做法:
1、加强对队员的组织纪律管理工作,搞好训练首先要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让学生明确体育训练的重要性,每星期二、星期五组织学生进行队会及时总结本周的训练情况和安排下周的训练计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天训练时间安排:训练时间:大课间、技能课、晚学后;训练纪律:教练员、学生都能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大部分学生在训练中不能刻苦训练。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光靠体育课是不够的,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体育课上,不仅要锻炼身体,还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组织纪律性教育等,要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间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体育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能力。
2、加强对跳绳特长生的重点培养工作,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利用体育课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辅导,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为各年级培养了一大批体育后备人才。在校及区级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比赛方面工作,通过举行比评选优秀选手并进行奖励,增强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不能够坚持锻炼;
2、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做到坚持训练,迟到早退现象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不够扎实。
4、学生由于怕苦怕累在训练强度上还不够,这主要因为学生在训练中不能刻苦训练,怕吃苦而造成的。
四、改进和措施:
1、总结暑期的训练工作,查找训练的不足,制定措施,在今后的跳绳训练工作中努力提高训练质量。
2、积极和学校、班主任配合,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实际解决学生的出勤、思想等实际问题,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心投入到训练中去。
3、在训练中,教练员要做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力争在下学期比赛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4、教练员加强学习掌握先进的体育训练理论,应用于跳绳的训练实践。不断总结训练经验提高训练质量。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3
【关键词】 自我和谐;心理训练;***人;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中***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227-04
The Effect of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on 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FENG ZhengZhi , XIA BenLi , LI GuoLiang,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on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Methods:397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ar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s which received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n=197)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received normal training (n=197).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 were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mental quality training, (1) the total scores of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of trai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93.2±10.3/95.5±11.8,P
【Key words】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military personnel;mental training;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事心理学研究发现,战争的明显高科技趋势和恶劣的作战环境,给野战部队***人带来的不仅是躯体上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心理刺激(如出现作战应激反应),可直接影响野战部队***人的作战效果甚至导致战争失败。因此,野战部队***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事作业绩效,关系到***事任务的完成。自我和谐是Rogers C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反映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程度,当各种自我知觉之间出现冲突或者个人经验到知觉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之间有了差距时,个体便体验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就会处在不协调的状态,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1]。研究表明,自我内部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不一致性,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2],与心理障碍的发生如进食障碍[3]、抑郁和焦虑有关[4];与***人心理健康水平和***队战斗力有关[5]。当前,全***对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提高***人心理素质对部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已有共识,但对如何提高***人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增强***人心理素质,多停留在现状调查、理论探讨和零星的干预研究[6,7],系统的实验研究少见报道。本文以《***人心理素质训练》[8]为训练教材,对某部队394名野战部队***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心理素质训练,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野战部队***人自我和谐的影响,为开展野战部队***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工作,及建构野战部队***人心理素质训练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抽取生活在同一营区的某集团***现役官兵500人,随机分为心理素质训练组和对照组各250人。由于其中两个排另有***事任务,中途退出了心理素质训练,故训练组的有效样本为197人。为了保证对照组与训练组等组和同质性,依据统计学的原理,在对照组中随机抽取了197人。最后两组有效样本共394人。其中***官80人,士官90人,战士224人;男性342人,女性52人;年龄16~28岁,平均20.8±3.2岁。经均衡性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级别均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人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程序`
以《***人心理素质训练》[8]为训练教材,围绕***人心理素质训练的积极适应、持续发展、主动创造三个训练目标,从《***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事活动和野战部队***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主要针对***人心理素质八个方面的内容(适应***营环境、适应***营生活、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做人,发展***事技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和发展创造性)构建训练内容体系。
***人心理素质训练程序分成三个阶段进行[9]:第一阶段,专题报告阶段。按照***人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构建,选择了8个与野战部队***人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的主题作为讲座内容。如***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模式、原则、内容和方法,***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人良好个性的培养等,由从事***人心理素质训练的专业人员对训练组和对照组的***人进行每次2小时、为期4天的专题讲座。第二阶段,策略训练阶段。该阶段是野战部队***人心理素质训练的核心阶段。从《***人心理素质训练》中选取18个与***事活动和***人心理发展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进行策略训练。训练内容包括,①***人角色适应训练;②***训焦虑的调控;③***训中心理表象的应用训练;④***事训练中的高原现象;⑤克服自卑训练;⑥应对孤独训练;⑦嫉妒心理的克服;⑧学会赞扬;⑨学会宽容;⑩学会解脱;B11认识自我训练;B12接纳自我训练;B13学会有恒训练;B14学会自强训练;B15学会竞争与合作;B16应对挫折训练;B17成功心理训练;B18心理战的心理训练。训练由经过系统理论和实践培训的6名心理学专业教员进行,每个教员负责训练3个专题,每个专题从4个方面进行训练,每个教员进行12次训练。197人分为6个小组,每组训练人数控制在30-40人左右。每周安排1~2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40~60分钟,尽量不影响部队的***事训练和日常工作。整个策略训练阶段历时6个月,共进行72次训练。对照组***人不参加策略训练,仅进行常规的******训练。每个专题的每一次训练又分为4个相互衔接的环节,①创设情境,激发共鸣;②介绍知识,激励参与;③设计活动,策略训练;④反思内化,提升品质。第三阶段,反思内化阶段。该阶段是野战部队***人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一环。任何一种训练要求要转化为野战部队***人的心理结构,必须有内化的过程。在策略训练的基础上,由教员和基层官兵一块交流、讨论,以了解其在日常训练中是否运用前一阶段学到的心理策略和知识。主要采取阅读思考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故事,写自己的感受,讲自己的故事,还有自编自演的小品等。让其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有所得。总之,训练过程体现他助-互助-自助的训练理念。
1.2.2工具
1.2.2.1***人心理素质训练(上、下)[8]
1.2.2.2自我和谐量表(Selfconsistencyandcongruence,SCCS)[1] 共有35个题项,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采用Likerts记分,各分量表的得分为其所包含的项目分直接相加,自我和谐总分是由自我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自我和谐总分越高表示自我和谐程度越低。经对大学生和***人测试,该量表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预测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工具 [1,5]。
1.3实施方法
正式测评前,由第三***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长期从事野战部队***人心理研究的16名研究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专项培训,主要培训内容:(1)相关心理学理论、野战部队***人心理、心理测评的原则;(2)野战部队***人心理健康和自我和谐的具体测评方法;(3)心理素质训练的理论、技能。前测和后测均由参研人员具体实施,进行分批团体测量,每次测量被试不超过100人,由两名主试主持进行。统一指导语,统一测试方法和程序,无记名填写问卷,各测评点的测评在1个月内完成,完成后问卷统一收回。
1.4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心理素质训练前后野战部队***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比较
表1显示训练前对照组与训练组***人的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没有显著差异。训练后,训练组***人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2.2 心理素质训练后两组不同职别***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比较
心理素质训练前,士兵、士官、***官对照组和训练组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表2显示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士兵、士官仅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训练组***官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2.3 心理素质训练后男女***人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比较
表3显示训练组男性***人的自我灵活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训练组女性***人仅自我和谐总分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不仅能增强野战部队***人的适应能力,也能增强其应对能力[7],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5],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和自我的刻板性越高,野战部队***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越严重,而自我灵活性越高,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越少,说明个体自我和谐程度越高,心理就越健康,而心理问题表现的各种症状正是内心不和谐和刻板状态的体验。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人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因子分差异不显著,与已有研究基本一致[6]。提示心理素质训练能提高***人的自我和谐程度,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能提高***人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寻求外界支持及积极灵活地应付生活事件的能力。表现为***人在协调自我与现实之间逐渐成熟, 和谐融洽, 有较好的一致性, 协调程度较高, 有灵活性, 较少刻板、僵化。
本心理素质训练前,对照组和训练组自我和谐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素质训练后,训练组士兵、士官和***官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训练组***官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训练组男性***人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训练组女性***人的自我和谐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素质训练对不同级别和不同性别***人的自我和谐的成分影响不相同,这种心理素质训练模式对***官和男性***人的自我和谐影响较大,主要是通过提高***人的自我灵活性来发展***人的自我和谐,但对***人自我和谐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影响较小。有学者认为,人的自我和谐与自我认知的和谐与行为调节的和谐有关[10],自我灵活性主要是自我概念的认知灵活不僵化,提示心理素质训练认知训练效果较好,而行为调节的训练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心理素质训练应增强针对性。由于不同级别和不同性别的***人其生活经历、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心理发展特点、***事任务性质、作业方式等都不同,因此,在训练的具体目标、内容、方式、途径以及训练重点方面都应有所区别,做到分层整合训练。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 自我和谐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l):19-22.
2 Moretti MM, Higgins ET. Relating selfdiscrepancy to selfesteem: The contribution of discrepancy beyond actualself rating. J Exp Soc Psychol, 1990, 26(2): 108-123.
3 Strauman TJ, Vookles J, Berenstein V, et al. Selfdiscrepancies and vulnerability to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disordered eating. J Pers Soc Psychol, 1991,61(6): 946-956.
4 Strauman TJ. SelfDiscrepancies in Clinical Depression and Social Phobia: Cognitive Structures That Underlie Emotional Disorders? J Abnorm Psychol, 1989,98(1): 14-22.
5 李彦章. 野战部队***人自我和谐特点极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医大学学报,2004,25(22):2087-2090.
6 甘景梨,张万恒,赵亚男. 心理训练对***人自我和谐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11-313.
7 王鲁豫. 某部队野战部队***人自我和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45-546.
8 冯正直,杨国愉,刘衍玲,著. ***人心理素质训练.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0-20.
9 冯正直,杨国愉,张大均. ***人心理素质训练的目标、内容和过程的探讨. 预防医学杂志,2005,23(5):1-4.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4
关键词: 中文系 专业素质 综合训练
一、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的教育背景
198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要求新生一年内读100本书,写出读书笔记;到1986年,又做出一个令全国高校同行都为之震惊的硬性规定——所有入学新生在一年级期间必须写150篇题材自由的作文。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该系开始逐步形成一个贯穿大学4年的强化基本功系统——一年级100篇作文,二年级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后来还增加了一项内容——要求全体学生精读100篇古文,背诵其中的50篇,并列入学习考核内容。)。为配合学生基本功强化训练,中大中文系在近二十年前就同时推出另一项在全国上下引起更大震动的创举——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一二年级,导师和学生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导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别辅导,三年级以后则由学生自己选导师。这项在全国大学中从没有过的制度,彻底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这种专业素质强化训练带给老师们的是成倍增长的工作量,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再认识。在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中,老师们受益无穷,有助于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例如中大中文系的萧德明教授在指导十几届学生100篇作文的基础上,就写下《大学生写作》这样一本深受好评的专著(参见薛晓峰、秦晖、邱瑞贤《大学生要补“童子功”,成才先打国学基础》一文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网站相关文章介绍。)。
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相关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加强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专业人才》分别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四、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前,中山大学的专业素质(专业基本功)强化训练做法为全国很多高校所采用。我系通过实地考察、当面访谈、电话咨询、网络查看等方式调研过全国十几所高校,了解到这些高校中文系早就开展一系列加强学生专业基础与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建立专业基本功强化训练系统、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等,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需要向兄弟院校看齐。
二、我系为什么要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
1.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大都很早就会电脑打字,却写不好中国字,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却写不好作文,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华文化却缺乏了解,热衷于感官刺激的网络读***,却冷待有思想艺术高度的名篇佳作。尽管他们有幸从高中考上大学,高考成绩及外语分数很高,但没看过或看不懂中外经典名著。以致有教育者戏称之为文化文盲,因为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中文系的学生。
2.大学生在中学期间经历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他们进入大学后松了一口气,学习与生活变得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成才观念。这些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虚弱”,只会应试做题,没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3.本系学生在社会活动和就业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专业基本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的大体做法
我系参考外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配合学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训练宗旨、训练目标和操作方式、操作程序,编成《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指导书》。大体内容如下:
1.中文系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修习,在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2.本课程总任务:学生需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及其他专业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学年内写作练量篇(首)数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数不得少于11万字;精读专业著作总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读要求见《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说明),读书笔记字数不得少于3.8万字;背诵总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诗文(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学生背诵篇目》说明);参加社会调查不得少于2次,调查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参加本系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不得少于6次。
3.本课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并实行导师负责制。不同年级的若干学生编成同一训练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定期(一般每两星期一次)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导师和学生应以写作讨论会、读书报告会、调研心得会、诗文朗诵会、时事评论会等活动形式,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训练。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举办各种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必要时本系举办全系性的示范活动。
4.本系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动,欢迎老师和学生合作发表教研、科研成果。各指导老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特长生、优秀生并向系上推荐。本系可在特长生大四时继续为其提供导师或为其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经过前三年培养已具备考研潜力的优秀生,本系在其大四时为其配备考研导师(或由其自由选择导师)。
四、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取得的效果
本素质拓展综合训练活动遵循专业学习、素质拓展、考研升学和系务管理一体化的思路设计。其主要功能是为本系学生拓展专业素质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本系学生考研提供知识线索和学习指导,同时为改进本系教师的专业教学和本系的系务管理提供摸索途径。本活动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出发,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导向,以读书写作、调研交流、学行并进为方法,以学生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促进为侧重,把中文系师生组织起来搞好教学工作,借此改变学生一味等待老师赐予的被动状态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一种新型的学风、教风和系风,尝试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师生双向交流大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大为提高。
五、我系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的不足
1.教学、学习观念改变的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仅仅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上,未能创造更广阔更自由的教学大平台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部分学生缺乏自觉的学习观念和成才观念,仍然处于一味等待老师赐予的被动状态而未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上有***策、下有对策”的问题:部分懒散畏难的学生,采用敷衍应付的态度对待训练活动,系里给出的训练要求和训练方式,到了他们手里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扭曲变形。
3.活动组织不力的问题:个别小组,由于组员们的素质的问题,也由于指导老师指导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盘散沙,活动难以高质量开展。
六、我系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
1.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统筹安排的问题:希望学校能为中文系配备一间学生专业素质拓展活动工作间或实验室;希望学校排课时能为本系专业素质拓展提供较为统一的活动时间。
2.学生活动经费和教师指导报酬的问题:希望学校能提供长远保障。
七、结论
在兄弟院校普遍进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本系如果不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教学质量只会与兄弟院校拉开更大的距离。所以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势在必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出明显效果。我们应该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2010-10-30)
八、附《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方案》
1.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是本系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属必修课,学生须用三个学年完成本课程的修习。每学期计0.5学分,三个学年共计3学分。
2.中文系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修习,在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3.本课程总任务:学生需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及其他专业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学年内写作练量篇(首)数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数不得少于11万字;精读专业著作总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读要求见《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说明),读书笔记字数不得少于3.8万字;背诵总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诗文(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学生背诵篇目》说明);参加社会调查不得少于2次,调查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参加本系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不得少于6次。
4.本课程分阶段任务:一年级学生上学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例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占50%,应用文类(例如新闻通讯稿、计划总结、对联、各种报告、各种公文等)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15000字以上;精读(泛读另计,下同)专业著作不少于5部并写出5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5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一年级学生下学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占50%,应用文类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20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7部并写出7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6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学生社团举办的专业性课外活动至少1次。二年级学生上学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含创作与评论)占50%,应用文类占30%,社会评论和其他类别占2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20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7部并写出7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6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二年级学生下学期的写作、阅读、背诵任务同上学期,另外应个人单独完成或多人合作完成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并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多人合作完成的社会调查由各人单独执笔行文报告)。三年级学生上学期任务与二年级学生下学期同。三年级学生下学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理论类(含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社会评论和其他理论性文体)占50%,应用文类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15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5部并写出5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9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四年级学生在前三年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检验自己大学学习的最终成果。
5.本课程其他要求:学生的所有写作、阅读、背诵、社会调查、第二课堂活动等成果均需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点、检查(例如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复印好分发给同学们评点,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检查背诵和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学生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毛笔书写,与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训练相结合。学生应每学期把自己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编好目录、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学生应在《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指导书》上做好阅读书目和背诵篇目的记录以备同学、老师检查(建议每个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把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习作、各科目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结集成自己的大学学习成果集。)。
6.本课程是一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是相互并立、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他专业课程的作业、练习不能计入本课程的写作、练量。各专业课任课老师应在课堂上高质量上好自己所任教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在课堂外完成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各项任务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学生应认真学好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课堂外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中去,高质量完成本方案的各项任务。确有某方面写作特长或其他特长的同学,经指导老师同意,并经主管实训工作的系领导批准,可以在不违背本课程训练宗旨的前提下,对本课程训练方案作出改动,为自己制订特别的训练方案。
7.本课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并实行导师负责制。不同年级的若干学生编成同一训练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定期(一般每两星期一次)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功,训练办文、办事、办会等专业能力,并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拓展阅历等提升把握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就业或考研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导师和学生应以写作讨论、读书报告、调查研究、诗文朗诵、时事评论等活动形式,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训练。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举办各种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必要时本系举办全系性的示范活动。
8.本课程实行如下考核办法:平时考查可通过导师检查、组长检查、组员自查、组员互查等方式进行。每学期末导师按写作占40%、读书报告占30%、背诵占10%(没有社会调查任务的学期,此项占20%)、社会调查占10%、课外活动占5%、考勤占5%的比例为学生评定综合成绩。任何一项缺成绩则整个课程考核不予通过,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一项须经有关活动组织者确认。
9.本系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动,欢迎老师和学生合作发表教研、科研成果。本系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纸杂志投稿,争取习作公开发表。本系定期编辑学生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鼓励热心同学尤其是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相关系务管理,担负起组织、督促、检查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的部分任务。本系学生应组织各种专业性社团并积极开展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参与专业性课外活动以获得相应成绩的机会。
10.各导师、各小组、各学生社团应及时收集同学们专业基本功训练的成果和重要信息,例如公开发表的文章、各种获奖情况和有影响的活动等,向系上汇报以便汇总、公布、存档。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5
摘要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势态,做出抉择的能力。青少年篮球活动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根基,只有青少年篮球活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使我国篮球运动迈上新的台阶。发展篮球运动,应从儿童抓起,以普及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抓好青少年的篮球训练,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篮球人才。
关键词中学篮球队组建选材训练
中学篮球队训练是学校运动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一个有效途径。积极开展中学生篮球业余训练,有利于培养体育活动骨干,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 中学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中学篮球队的组建工作一般可采取推荐和选拔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年级或班级比赛逐级进行选拔。
(一) 选材原则
除了选出思想好,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进入校代表队外,选拔时还应注意要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选,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格拉姆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运动能力的家族化倾向,已为大量运动实践所证明。
(二) 选材基本条件
认识与掌握篮球运动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心理素质等指标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是科学选材的重要问题。
1. 身体形态指标:篮球运动员以选择身材高大、身体匀称、腿长、躯干短,特别是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五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脚弓隆起、肩宽、胸廓大、腰细、臀部小且上翘,肌肉线条清楚、皮下脂肪少、体重―身高指数大,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2.生理机能指标:运动实践表明,人体生理机能水平发展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将直接关系到运动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最终表现。如神经系统选材的指标为神经类型与反应时;循环系统选材的指标为心率、血压、心功指数与血红蛋白;呼吸系统选材指标为呼吸频率、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感官功能选材指标为视力、视野与听力等。
3.身体素质指标: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能方面的能力。全面的素质是运动员掌握和完成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身体形态,再好的球性,如果没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做保证是不可能达到预想的高度的。
4.技术基础指标:这是选拔队员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通过测试队员运球、投篮、传接球及防守等技术水平,观察、评估其反应能力和协调性,动作的规范化程度以及配合意识、球感等。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技术基础的要求应与高中学生有所不同。
5.心理素质指标:心理素质是指在智力活动中和在个性心理行为上反应出来的反射能力。如对空间动觉方位和距离的准确判断,位置选择性好。
在以上各项指标基础上进行科学选材,对队员个人发展和球队整体发展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球队管理
经选拔的队员名单应张榜公布,以引起学校重视和激发队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校篮球队成立后,应列入学校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和学校整体目标管理之中,在体育教研组具体指导下进行日常训练与管理。除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外,学校篮球队管理关键在“三落实”:
1.人员组织落实:除篮球队队员与教练员名单要落实外,日常训练、比赛与管理应在体育组具体领导下进行,应请学校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以协调教务与总务及行***的关系,便于顺利开展工作。
2.训练比赛落实: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应按训练计划安排落实。
3.必要的经费、器材要落实:这里主要是指教练员与队员的必要补助费和比赛服装及一些交通费和球等。
二、中学篮球队的训练
篮球运动训练是竞技能力的提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遵循教育及教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和恢复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和训练。
(一)制定训练计划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计划,主要包括多年(三年)训练计划、学年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等。
1.多年训练计划
初中阶段以三年为期制定总体计划。要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多年训练计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三年训练的基本设想和达到的目标。
(2)对运动员思想、意志品质、身体条件、年龄、生理特点、基本技术等基本情况的分析。
(3)各年度(学年)的训练任务、技术指标及主要措施。
(4)比赛安排及名次要求。
(5)测定和评定训练水平与全面考核措施。
2.学年(包括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训练计划
学年训练计划是三年训练计划的一部分,是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较系统地落实三年训练计划的指标与内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学年训练总任务。
(2)提出比赛达到的目标和身体、技术的指标。
(3)划分训练周期和各周期的任务。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可按学期分为两个周期,每学期分为训练期、比赛、或休整期。训练期: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与提高一般与专项身体素质,掌握与提高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质量,同时加强作风的培养,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比赛或休整期:比赛是为了检查训练情况,锻炼队伍,发挥水平,争取优异成绩。如果学期没有比赛任务,也要进入休整阶段,它主要是总结经验,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便新学期投入新的训练阶段。
(4)检查训练工作与安排考核时间。
(5)学期结束进行训练工作小结。
3.周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具体落实学年训练计划到每一周中去。主要内容包括:一周训练任务与要求;确定训练次数与时间;训练内容与运动负荷;比赛与测验安排。
4.课时训练计划
课时训练计划是根据每周的训练计划安排、制定课时训练计划(教案)。训练课是整个学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教案是上好训练课的基础和评估训练质量的依据。训练课教案基本和体育课教案形式相同,分为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教案的内容除明确本课的具体任务、训练内容与要求外,还应注意安排选择练习的形式、手段、练习时间、强度、密度等。
(二)科学训练
中学篮球队训练的基本任务是:
1.身体训练
(1)速度素质
它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上优势的重要条件。
(2)耐力素质
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
(3)柔韧素质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地奔跑、急停与跳跃、转身、跨步和空中动作的变化、地面位置的争夺控制,都要求运动员的各关节、韧带和肌有大幅度伸缩变化和抗强拉伸的坚韧程度,特别是肩关节、躯干、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灵活性,更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柔韧素质。
(4)灵敏素质
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变的运动情况下,快速、准备、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5)弹跳素质
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
在训练中要注意各项素质的因素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训练措施。依据人体发育成长的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正确运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面对中小学生,切记训练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避免单调。教学方面多多采用直观教学。
2.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有许多基本动作。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需根据对手或同伴的行为或临场情况发展而随机应变。因此,训练中,一方面要掌握较多较巩固的动作技能,并注意在复杂的攻防场合下安排比赛性战术训练,提高分化能力,预识对手的意***,领会队友默契,以培养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能和战术意识的能力。以转身运球,背后运球为例,通过球绕腰部进行球性熟练化练习,就可对此两项技术起到优化提高作用。
另外、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训练中可一边进行体力、技术训练,一边进行智力启发,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训练为例,采用理论讲授或实践要领的讲解,将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的有关原理与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说明投篮时的准确性取决于球的旋转、用力方向及球的出手角度;出手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双臂、腰腹甚至双腿。使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知其然并加其所以然。这样,再加上教师不同情况的示范,既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并能自我纠正,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技术训练的兴趣。这样掌握的技术一般是比较稳固的。
总之,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掌握扎实、全面的篮球基本技术将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进地战术配合和比赛,有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向更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攀登。
3.心理训练
当前,许多中学篮球队,其年龄特点注定其心理波动幅度大,在双方实力相当或稍有差距的情况下,往往心理能力强者胜。心理训练,主要是抓住运动员动机的培养,以提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渴望程度;抓住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以提高运动员的认真程度。
训练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心理训练的目的性
教练员要把计划和每天主要训练内容告知运动员,使他们对整个训练的周期、任务、手段、指标、进展、要求等有个全面、全过程的了解,做到认识上的一致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训练中教练员尽可能改变运动员的被动地位,应使之成为训练的主体,形成自觉。
(2)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训练质量
要发展无意注意的能力,诱发训练兴趣。在训练中,教练员的训练态度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方法,手段的选择要使运动员感到新颖,有趣味,引人入胜,这在中小学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这点在长时间和长周期训练中尤为重要。
(3)严格要求,不断强化心理训练
在训练中对运动员应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断加以强化心理训练来促使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
4、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包括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两三人之间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攻守合作行为的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防战术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科学训练要遵循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相互结合将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竞持体育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发挥教练的技战意***,有利于给自己确定更高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稳定心理,在比赛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
参考文献:
[1] 王家宏.篮球(第二版)[M].2009.6.
[2] 田虹等.青少年篮球技术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拓展训练;内容
总体而言,拓展训练作为新诞生的教学内容,其学习方法注定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有着很大意义上的区别,它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心理体验为手段,也使得学生体育在社会功能上有所体现和延伸。拓展训练是依据教学培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体育运动学、教育运动学等多种学科形成的更加科学的训练体系。有利于激发和培养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团队组织协调能力的一种训练方式。它着眼受训者的根本,全面改进,调整、激发、强化、升华受训者的身体、潜力、心理和思想道德修养,能够做到使受训者达到心态稳定健康,富有激情,敢于面对挑战,勇于追求拼搏超越,拥有团队集体精神。将体育活动与自然、生活和社会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内容,因而非常适合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
一、拓展训练在学校发展现状
1.1、随意性和局限性。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之后,由于学校对拓展训练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失误,使课程的出现了随机性、考试考核的随意性和组织要求的松散性,导致拓展活动在学校发展现状并不理想。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未完全革新,在拓展训练过程中还是会受其不良影响,严重制约和局限了课程的开展,从而难以达到教学最初预想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1.2、效果不理想。由于对拓展训练这种新型教育方案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仅仅滞留于表面,认为拓展训练就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活动;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训练教程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自身实际特点与社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也没有使传统体育学科的优势特点和体育教学的习惯经验进行充分整合,而是单一乏味的依赖于专家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计划案以及社会拓展培训界的现有资源,只知道机械地照搬照抄培训公司拟定的素质拓展培训项目,这导致与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相差无几,没有创新,就难以使广大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收获。
1.3、混淆体育和素拓的本质。学校甚至错误理解了拓展训练的实质和性质,误以为内容的丰富新颖和组织活动的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是完全可以取代学校传统的体育课程,忽视了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优点长处,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过于夸大了拓展训练培训教育形式,这会给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还有可能误入拓展训练就是体育的认识偏差,使二者混淆。
二、拓展训练的具体内容与程序
2.1、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现有条件是拓展训练必须考虑的两个要点,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更好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因此,学校可以设计以下拓展训练教学内容项目:信任背摔――彼此的信任是基础;高空的单杠――相信自我、挑战自我、激发潜能;电网――团队精神的培养;鳄鱼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相依为命――角色转换,相互信任,理解他人;冲霄云梯――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盲人方阵――团队间的默契配合,集体精神;荆棘取水――团结就是胜利;数码雷阵――果断、勇敢、坚毅;有轨电车――组织协调能力;海难逃生――奉献、牺牲、协助;孤岛求生――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协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的这些团体合作类项目实验中,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与人协作等几个方面都有很大功效。
2.2、程序。拓展训练包括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这几个环节,要学习获取野外基本生活条件、学习野外生存的基本能力、制作简单的生产生话用具和使用野外现有的基本设备;强化训练基本体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素质、训练野外综合适应能力;学习如何处置野外生存的危险,了解野外生存的困难,懂得如何在野外呼叫救援。体育拓展练习课可以将体育班进行分组分队,教学课程可以安排团队组合、团队竞争和小队活动等项目。课程结构一般由气氛营造、布置项目任务、设计计划、完成任务、反思、教师引导与总结等几个阶段构成。
三、拓展训练的意义
3.1、对体育教学课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创新注入拓展的练习内容,依据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丰富了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这不仅使得教育理念更加先进、科学,课程内容更加创新、完善,教学质量更加优良、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使拓展训练更好地与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还有利于极大地推动体育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设,实现体育教育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2、对学生个人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个人素质增强、集体中的个人培养、以及团队精神教育的特点,融教育性、职业实用性,挑战性为一体,在活动为途径中,以学员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得到劳逸结合,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在通过拓展训练教学之后,能够对认识自我、培养集体精神、成功与失败的感悟以及其他能力有自觉的认识,并学会主动加强训练,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在活动之后也会拥有难忘的学习体验,并有助于学生对体验进行深入反思,从而超越体验本身。丰富精彩的活动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能联系到生活实际,从中获得更多收获,更加益于学生发展。
3.3、对社会人才培养。拓展训练是一种成功的心理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它所制定的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内容,都较好地适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也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具有使用功能,让学生懂得了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知识储备,个人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实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及其注重平时相关能力的训练培养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职业者提供积极的“身体素质一心理素质一社会适应能力”预备,以至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够提升将来的职业工作能力。拓展训练不仅延伸了我们的体育精神,还体现了体育的社会价值。因此,拓展练习入驻体育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总结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而学校体育教育中注入拓展训练对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借鉴意义,试验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方法和新模式;也补充了体育教学内容,使其更加完善。拓展训练取得了良好社会声誉,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不容忽视的帮助,因此,值得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继续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吕杰.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7
关键词:高校,拓展训练,高空项目教学,问题,措施
1.拓展训练的概念及由来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英国水兵的生存训练,英文(Outwardbound),原意为“出港船只”,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执着地投向未知旅程,去迎接各种挑战[1]。二战期间,英国船队在大西洋频频受到德国潜艇攻击,伤亡重大。事件中人们发现从海中生还的并不是那些身强体壮的人,而是一些具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意志坚强,且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人。这一现象引起了***事、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兴趣,1942年,德国人Kurt Hahn和英国人LawrenceHolt在英国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这种训练利用野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现实的环境,对海员进行心理意志及生存能力训练,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二战结束后,Outward Bound成功的培训理念被进一步发扬光大,训练的目的从最初的***事生存训练逐渐成为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它利用或者模拟崇山峻岭、翰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采用国际流行的户外训练方法,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拓展训练项目,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2.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拓展训练1995年引进中国后,被企业广泛运用,成为了企业员工培训的一种方式。论文写作,措施。后来逐渐推广到学校,研究证明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2002年3月27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下发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63所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的意见。随着试点的开展,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2007年2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共青团学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全国推进素质拓展计划的要求。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传统教学模式基于行为主义思想,而体验式培训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传统教学强调在课堂中学知识,以教师为中心,以接受程式化的知识为导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讲究记忆,注重知识、技能;而体验式培训强调即时的感受,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讲究学习主体的领悟和体会,注重观念、态度。以学生为主体、以“先行后知”的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乃至最终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都是具有远见并且值得借鉴的[2]。
3.拓展训练课程中的高空项目
拓展训练项目是在野外挑战的情境中,训练学生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发展潜能、激发潜力,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适应力、应变力、创造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意志、勇气和平常。它主要由场地、野外、水上三部分组成,其中场地项目又分为:高空、低空、地面三层项目。所谓的高空项目一般指的是8米及以上的挑战项目,如:断桥、空中单杠、天梯、空中相依、合力桥、低空钢索、悬崖峭壁、飞越障碍、中空绳网、高空独木桥、攀岩、速降等项目。
高空项目在拓展训练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此类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的。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大多为个人或双人挑战项目。难度较高具有挑战性、冒险性,主要挑战学生的信心、耐力、毅力和意志力,使学生经历心理、生理上的冲击,增强面对压力的承受力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帮助克服恐惧和失败以及逃避的心态,产生成就感,形成高峰体验。
4.普通高校拓展训练高空项目教学常见问题
4.1高空项目本身难度大
在拓展训练中8M以上的挑战项目为高空项目,每一个项目对参训者的心理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高空项目要求学生独自攀爬到规定的高度,在克服一定的困难后顺利完成设定的任务,挑战就算完成。例如:空中断桥要求参训者爬到8米的高空,走在宽20CM的中间有1M多宽断距(宽度可以调节)的断桥上,并顺利跨越断距,任务才算是完成。但是看是简单的任务,做起来很不简单。参训者要克服心理恐惧,跨越心理障碍,勇敢的一跃,才能完成挑战,具调查在实际训练中会有少部分学生完成不了。论文写作,措施。高空项目多数对参训者的体能要求很小(有些项目也需要参训者具有一定的体能基础如:攀岩、天梯等),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对勇气、信心、毅力和意志力等同时进行考验。
4.2安全防范要求高
高空项目的安全问题排在首位,是重中之重,如操作不当,轻者会造成小的伤害,重者会有生命危险。这正是有些有高空项目的高校一直没有投入使用的原因之一。高空项目的安全问题要求如下:
器材设备:高空架的建设要求符合力学原理,钢架要牢固,要通过相关质量检测和认证。配套器材,如安全绳(包括动力绳、静力绳以及附绳等)、安全衣(包括全身安全衣和半身安全衣)、编带(包括长编带和短编带)、锁扣(包括钢锁、铁锁、8字环、下降器、上升器、滑轮等)、头盔等器材,要求通过欧洲标准(CE)认证或经过国际攀联(UIAA)认证的器材,通过认证的器材安全保障性较高。
安全操作:课前要认真做好对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选择合理的保护方法(上方保护法或下方保护法,或同时利用),并做好安全保护的上挂;课上要认真讲解安全保护的穿戴和操作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对整个课堂的安全进行监控。
器材储存与保养:所有器材要按照科学与合理方法进行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另外该报废一定要报废并进行更新。
高空项目教学的安全问题涉及面较多,这一点给普通高校的拓展训练教师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4.3大学生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拓展训练的高空项目挑战中大学生心理素质表现的各不相同。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喜欢较先挑战并且用时较短,在攀爬的过程中就也可以看出,攀爬速度较快或者非常快,在空中挑战时表现的比较勇敢和果断,成功率较高;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总是退缩喜欢排在较后挑战,甚至在穿戴安全装备时就开始紧张、害怕、恐慌,攀爬的速度也表现得较慢,在空中挑战时表现的更是胆怯和恐惧,总是犹豫不决,很难克服心理障碍,用时较长,失败率高。心理素质的参差不齐,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4.4人数多、课时量少
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和一般课程不同,它遵循科布尔的“学习圈 ” ( Learning cycle) 理论的观点, 拓展训练课程在训练的过程中具体包括四个环节:体验: 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参加一项活动, 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分享:体验过程结束后,参加者分享他们的感觉或观察结果;交流:把分享与互相交流结合起来, 体验者之间共同探讨、升华,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练出精华, 以帮助体验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来的结论。论文写作,措施。换而言之,完整一次培训过程应包含以下环节:经验→反思→理论 →行动 →再经验 →反思 →理论 →再行动的不断上升。这是拓展训练中科学教学模式。在拓展训练课程中,教师只是讲解项目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不讲解项目操作的办法和方法,更不会给出示范。只是引导学员进入培训情景, 自己操作并体会,在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做任何讲解,只是认真观察并记录学员实施项目的全过程,以便在总结分享时做引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员进行体会之后, 共同分享经验, 从中解释出有益的东西,再适时提炼或引入成熟的理论以指导下一次行动。
但是据调查多数高校的拓展训练教学并没有严格遵循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来开展。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数太多,课时量不足而造成的。拓展训练的多数项目是为了心理冲击而设计的,特别是高空项目。高空项目一般为心理极限挑战项目,由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差异,导致了每个人在进行项目挑战时所用时不同,因此总体时间难以控制。由于课时量少的原因,教学过程经常仅是进行到学生对项目体验这一环节,而体验后的总结分享却由于时间关系被无情的省略了,这严重影响了拓展训练教学的效果。
4.5评分标准不易确立
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评价体系,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拓展训练课程的评价结果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为多。拓展训练项目与一般体育项目不同,体育项目一般以时间、距离、速度、比分等来评判结果。而拓展训练的多数项目很难以一个标准来评判。例如空中单杠,即不能以挑战的远度为标准,也不能以挑战时间的长短为标准。同样断桥也是,既不能用挑战的断距为标准,也不能以其他某一点为标准。拓展训练项目的评价方法一般是根据学员在整个拓展训练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具体表现而定,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行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进行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复杂性,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论文写作,措施。
4.6场地器材不足
经调查、采访和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多数高校以系部或班级活动的形式带学生到社会上的企业拓展训练机构进行拓展训练,极少高校建设了自己的拓展训练场地。对南京30所普通高校拓展训练硬件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如表1、2)。
表1 有无拓展训练场地情况表(单位:个)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技能竞赛;培训;指导
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大赛规模、覆盖面、影响力逐年增大。参赛学校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开展会计技能竞赛赛前培训,指导老师积极探索经验技巧并做好备赛工作,成为实现技能大赛成绩突破的关键。本人从实践与亲身体会出发,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过程进行介绍,并总结一些经验,希望有利于自己能更好地指导竞赛,同时给同行提供参考。
一、赛前选手选拔与培训工作
学校的重视程度、指导老师的积极配合是完成赛前培训、实现竞赛目标的有力保障。学校与系部应成立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及时获取竞赛信息并做好组织协调,制定具体的参赛方案,购置与大赛相匹配的竞赛软件、竞赛器材以及训练耗材与资料等。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应充分做好选手的挑选工作,选拔参赛选手是一项重要而又细心的工作,指导老师应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制定严谨详细的培训计划,分阶段开展训练,通过预选、筛选、淘汰等层层选拔,最终选出技能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四名选手参加省赛。具体的选拔与培训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预选阶段。赛前四十天左右在校内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班级中举办会计手工技能竞赛和电算操作竞赛,从中选出获得一二等奖的12名学生进入候选。开展赛前动员,做好思想工作,明确省赛时间和培训安排,要求学生端正态度、严肃对待层层筛选。强调培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将会给大家带来很多考验,需持之以恒、积极主动地应对。
(二)淘汰阶段。针对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将学生们已学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电算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点钞等知识技能有侧重地梳理一遍。定期对入选的选手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量,严格模拟测试,从12名学生中逐步淘汰8名,题型题量逐步完善,由易到难。细致记录每位学生的测试情况,及时讲解点评,指导选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对知识技能体系的熟练程度,在测试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应变能力和完成速度等,综合做出判断与选拔。
(三)集中训练阶段。(1)明确竞赛规程和内容。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采用团队竞赛方式进行,参赛队经过省、直辖市的选拔赛后参加国赛。省赛在竞赛规则、内容上与国赛基本相同,各队四名选手分出纳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财务主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四个岗位合作完成比赛,包括会计业务手工处理与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两个环节,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时间均为180分钟。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采用团队竞赛方式进行(个人岗位专项技能竞赛穿插于团队竞赛中)。团队赛要求根据仿真原始凭证提供的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资料分工协作进行一个月工作任务的手工核算处理。结果提交为纸质方式的具体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整理与装订、现金与银行日记账的登记等。结果提交为电子方式的使用网中网会计技能竞赛平成,具体包括:会计分录的提交;科目汇总表编制;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分析;编制纳税申报表等。个人岗位专项技能分为出纳岗位的库存现金盘点、成本会计岗位的领料单的录入汇总、总账会计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和会计主管的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使用用友U8-V10.1软件,采用单人单机方式竞赛,由初始部分、经济业务处理和财务报表三个部分构成。初始部分包括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操作员及权限、部门职员档案、客户供应商分类与档案、仓库档案、存货分类与档案等;业务部分包括总账系统、薪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供应链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存货系统等,涵盖初始设置、业务处理、期末结账;财务报表包括报表设置、编制公式、计算结果。(2)开展详细周密的指导训练。一方面,研透规程,以国赛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指导训练。明确竞赛重点考核的会计操作技能内容,搜集准备充分的资料,注重选手全面的技能训练。参赛选手在训练期间应做到扎实苦练、精益求精、严格把握每一个操作细节,熟悉业务流程并关注岗位职责的分工,选手之间体现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尽快让选手进入角色,保持认真严肃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必胜的决心。另一方面,熟悉软件,模拟平台练习。按照评分标准要求学生完成各项竞赛任务,每完成一套模拟试题都要仔细检查各岗位的得分失分情况,分析出错原因,不断减少失误。团队竞赛的四个岗位分工不同,需要相互协助,其中一个岗位出现错误,其他岗位的结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遇到困难,借助团队的力量协助突破。
(四)培训中细节问题的处理。细节决定成败,指导老师要把握好培训的细节,主动和选手进行沟通,了解选手的心理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相应的开导和帮助。每位选手的性格都会有所差异,可以针对不同的选手适当调整培训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指导选手坚持不懈地摸索技巧、挑战自我提高训练成绩。训练过程中选手反映题量大、业务有难度,操作失误导致失分成绩不理想,心里有压力。此时,要注意选手心态的调节,要从容面对得失,鼓励选手只要付出努力,熟能生巧自然压力会大大减轻,一定要有毅力、有耐心,规范、准确、快速地处理各项业务。培养选手对情绪的自我调控,克服高强度训练所带来的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竞技状态,强化选手的应变能力,确保在竞赛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二、做好赛后总结,积累经验
指导老师和选手在赛后要认真总结,包括竞赛的具体内容、题目难易程度、业务处理的熟练情况、时间的控制、协作情况、竞赛软件的操作、赛前存在的不足、赛后的改进等。通过多方总结,发现自身差距,切实找出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和疏忽的环节,不断完善赛前培训工作。
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的团体赛项中,分岗位协作完成一个月完整经济业务,不仅要依据仿真业务做出手工处理,提交纸质资料,同时还需要熟练运用网中网竞赛平台,将结果输入程序形成电子数据。对于这些要求,赛前在不明确原始凭证是系统中电子形式还是纸质形式的情况下,要注意灵活应对。正式竞赛中,原始凭证全是纸质资料,平时训练的系统里有凭证查询功能,导致操作上时间不够。在四个岗位中,总账会计的工作量最大,大约要手工与电子完成近70笔业务的记账凭证,书写与打字的速度必须准快好,这样才能为后面的计算争取更多时间。在涉及到计算企业所得税事项时,可随时记录下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研发支出等纳税调整的数据。会计主管在审核凭证过程中可协助总账会计进行T型账的登记,然后由出纳岗位汇总账户发生额,有助于总账会计及时完成科目汇总表。对于时间来不及的操作,尽可能地抓住采分点,把握得分。穿插在团队赛中的出纳岗位个人技能,大约有1600张钞需要在10分钟完成点、捆、录,确实有一定难度,那就要求选手强化训练,提高速度与准确度。成本岗位个人技能中的领料单出现了平时训练中没有的负数金额,在紧张的氛围中完成全部录入还要用算盘汇总,也是对选手的一种挑战。
在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软件操作的熟练度与准确度,来自于平时的反复练习与自身灵活应变能力的发挥。系统中的业务资料并不完善,这是竞赛时的考验,应做到不论怎么出题,都可以自己摸索思路与技巧,便能实现事半功倍。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的三个部分相互关联,应合理有效地分配时间,沉着冷静力求各部分操作准确。
三、下阶段赛前准备的建议
(一)通过技能竞赛,促进学风建设。赛前进行宣传、动员、组织,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领会所学知识在岗位上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形成比技术、学技能的氛围,让技能竞赛成为校园文化、青年学习节的新元素、新亮点,从而促进会计专业学风的好转。
(二)形成切实可行的备赛”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不能只是进行突击训练,考虑到培训的时效性,建议在赛前半年左右选拔优秀学生组成训练队伍,设计的训练内容与难度应循序渐进,通过定期模拟竞赛方式逐步淘汰,形成良性竞争。优化培训方案,可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巩固阶段、冲刺阶段进行,形成”长效机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巧”字上突破。
(三)组建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要求指导老师基础理论强、实际操作基本功扎实,从技能水平、指导水平、信息搜集能力、训练管理、创新创优、团队协作六个方面提高素质。指导老师应密切关注竞赛信息,多渠道搜集相关资料,为赛前培训做好备课工作,认真讲解竞赛样题,解答学生训练中出现的疑问和难点。竞赛面对的将是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技能考核,在系统化的训练中,指导老师要根据竞赛评分标准制定训练标准,训练内容兼顾针对性、连续性、联系性和灵活性。
(四)提高选手心理素质以及临场应变能能力。竞赛结果固然重要,但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历练与成长更难能可贵。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作为后盾、没有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不可能成为技能高手。因此,在保持适当压力的同时,培养参赛选手的自信心、集体荣誉感、耐心和细心,培养选手临场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技能竞赛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职业院校重视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指导老师与选手之间默契配合、不断积累参赛经验,将实现技能水平再上一个台阶。通过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提升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悉心有效的指导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会计操作技能基础。技能竞赛检验的不是学生的单一技能,每个项目对应的也不是特定的一门课程,以技能竞赛为契机,“学、练、赛”融为一体,将总结的经验丰富专业课程建设,利用技能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如何将技能大赛内容转化为教学项目,将企业岗位所需技能融合到课堂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9
1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心理素质
素质是人们先天具有与后天习得的一系列特点与品质的综合,可以划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3类,而心理素质是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它又是产生、形成社会素质的基础。在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既是素质的核心,又是素质的中介。燕国材教授认为:“人的心理十分纷繁复杂,因而相应地,人的心理因素也是形形的。但不论人的心理因素多么纷繁复杂,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应地,不论人的心理素质多么形形,也总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1]。”由此,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认识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性格等保证人们有效进行意向活动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首先,从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来看,德国教育家哈恩最初实践素质拓展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海员们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加生存的可能。其次,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学校心理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心理素质为旨向的一种教育,“素质拓展训练”中的“素质”指的是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是对“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的提升。最后,从当前学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式来看,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重要而有效的环节,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年级的不同发展需求,而且素质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是采用一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学校中它可以与各种有不同理论背景的指导方法相结合起来,对于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综合的,既有智力因素素质,也有非智力因素素质,并且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项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既有个人的挑战项目,也有分组挑战类、集体挑战类,既有室内、模拟场地,也有野外项目,既有空中项目、陆地项目、水上项目,也有***事项目及定向越野等,多样的组织活动形式能够提供多样的情境,给心理素质提升以充足的空间,所以,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会观察、会记忆、会想象、会思维、会注意等智力方面的能力,且使学生们愿学、好学、乐学、勤学、***学习,培育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心等非智力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心理素质的提升应当渗透在素质拓展训练的每个过程之中,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心理素质这一核心。促进心理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然而当前,在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有些项目常常局限于某种智力的或非智力的考量,而不是从整体着眼,这种方式不符合拓展整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有意识地设计拓展项目,做到既促进智力素质的提升,又利于非智力素质的发展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首要问题。心理素质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机械相加,而是整体素质的有机融合,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完美统一。
2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心理体验
在心理学中,体验是指一种由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体验中不仅有认知的参与,而且还有情感的投入,最终生发出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也就是说,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中,通过情境和活动,学生体验到内在生命的流动,本真生命的能量,瞬间高峰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如自我挑战类项目,它能在个体的内在体验中,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超越先前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完成自身的一次超越。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的成效不是依据认知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主体内在是否产生了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心理体验不是指向训练的结果,而是指向训练的过程,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每个人的陶冶道路最终是指向一个基本问题,那么就用不着像盼望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解答一样地期待着答案。其实,真理就蕴含在自身的本质之中,这里敞亮了本源的空间,实现了存在意识,其表述本身就是答案”[2],体验不是获取成长的手段,体验过程就蕴含着成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只有有了心理体验,心理训练才能有效展开,心理成长才能最终落实,心理素质才能逐步提升,否则,没有心理体验作为基础,那么素质拓展训练的其他要素是无法进行的。其次,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户外设置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面对挑战,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交往、对话、成长,由此可见,注重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活动性质。最后,从学校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体验是心理内化的基础,素质拓展训练把心理体验作为基础,是使心理体验成为心理建构的桥梁,从而激发心理的内化机制,在内化过程中澄明、生成与建构,达成心灵的变更。因此,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在素质拓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心理体验,为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展开奠定坚实基础。丰富多样的心理体验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也是提升整个心理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当前学校素质拓展训练并没有在这一环节上有更多的引导,使得学生体验不深,出现“走过场”的思想。素质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借助户外设置的项目,让学生去体验,接受个人潜力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因此,在拓展训练中我们要遵循体验式学习的规律。因此,在活动中首先应重视体验的过程。体验是拓展训练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是一个过程。因此,在实际活动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地体验过程,并且一定要体验到位,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其次要合理地设计体验内容,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性,这首先要明确训练的目的、掌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确体验环节,合理设计活动流程,从而促进学生的丰富体验。
3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有的学者认为“心理训练是在心理学的指导下,通过从事有组织、有系统的心理活动,增强并保持心理机能,培养心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心理活动习惯,最终提高心理活动的效率”[3],接受心理训练的人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包括认识的突破、情绪和情感的调适、行为的转变和人格的改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个人在整体上获得成长,心理成熟起来,生存的质量得到提高。心理训练的特殊性体现在它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以外在的影响力为主导,而是以投身于心理训练当中的个人的内在力量为主导。它的着重点不在于改变人的某些心理与行为本身,而在于帮助个人自己改变自己,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过程。素质拓展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主要包含认知训练、情意训练和行为训练,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心理行为训练,它是一种磨练人的意志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科目,使受训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激发出潜能,从而超越过去无法超越的事情,从而提高受训人员的意志力。心理训练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方式,素质拓展训练从最初的起源到当今的发展,都是以心理训练作为其方式的。每一种心理品质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得到增强,当采用心理训练这种方式时,个体真真切切在体验心理的变化,在面对种种特殊情境中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通过训练、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促进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其次,从提升心理素质的方式来看,心理训练最为适宜,心理训练不仅贴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基础,突出主体的自我体验,注重主体的自我发展,参与性强,可迁移性强,而且接受程度快,契合当下体验教育思潮,又与营地教育、大自然教育理念相吻合,这种方式令当下许多人所称道。从活动效果来看,参加过心理训练的学生大都有较强的感受,这无疑都是对心理训练这种方式的肯定。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训练,能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活动形式上类型多样,既有集体类项目、小组类项目,还有个人的活动项目,具体主要包括体验创新类、团队构建类、合作竞争类、激烈挑战类、沟通合作类、活跃气氛类、增强信任类、团队建设类等活动类型,多样的活动类型使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活动内容上新颖刺激、富有一定挑战性,既有突破自我极限的个人项目“空中抓杆”“信任背摔”等,又有集体项目“穿越电网”、小组项目“无敌风火轮”等,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感受不同层面的心理成长。在活动基本形式上,林林总总,既有集体活动式、又有小组活动式、个人活动式,集体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团队建设等活动项目中,小组活动式集中表现在合作竞争类等活动项目中,个人活动式集中表现在激烈挑战类等活动项目中,形式上的多元也带来不同方式的心理成长。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多样的活动类型、多彩的活动内容、多元的活动形式,心理训练这一方式能够得到有力的开展,然而,心理训练后的践行才能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当下,心理训练方式大都追求多样化,却渐渐忽视了心理训练的最终目标是身体力行的践行,以促使心理行为的养成,从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的成长,而这恰恰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最终追求。
4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即个体在心理上的生长与发展,心理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归宿。在素质拓展训练中,一个人在心理体验一项活动后,最终还必须转化为心理成长,素质拓展训练才会有效、稳固,近半个世纪素质拓展训练的发展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许多人参加完素质拓展训练一进入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偶尔有困境与挑战,便会不知所措呢?主要还是心理成长不够,因此,在心理教育中,我们必须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以便促使心理成长能够体现在行动中。从素质拓展的起源来说,其训练的最终就是要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将其在训练中的所思所感所获带入到生活之中,从而转化为其内在的生长力。沈贵鹏认为从心理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成长的本质是一种自主成长,虽然它要借助一定的外在条件和外力作用,但外部因素只有转化成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心理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心理自助是心理教育的目标归宿,人只有过渡到“自助”的境界才标志着心理的真正成熟,才能在众多的人生抉择中取得主动[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出“学会生存”教育命题时曾指出“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人格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5]。”其实质就是要使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身,学会自我选择与规划,而不是一味地在盲从与跟风中渐渐丢失了自我,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自助”,拥有独特的想法,成为***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心理成长是人存在的核心和主导,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心理成长为归宿的,其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开发心理潜能,发展心理特点,促进心理成长。心理的成长是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在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中,当前素质拓展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渐渐偏离了这一目标,其目标的设定仅仅限制在团队合作、个人挑战等表层,而不是深入到素质拓展训练的最终归宿,这种偏离显然不符合素质拓展训练的初衷。因此,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是要达到“助人者自助”的层面,素质拓展训练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心理能力、心理品质等的培养和提高上,而是最终要达成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心理成长不是经训练出的某些心理能力、心理体验、心理品质等的表层提升,而是主体整体全部方面的深层发展,体现为心理潜能、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品质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21(3):7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91-97.
[3]郑***.心理训练:成就一生的心灵加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4]沈贵鹏.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课程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57-62.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篇10
【关键词】高校 田径 课外训练 分析
田径项目业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体育教学上作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其训练水平和成绩也是衡量学校体育上作水准的重要标志田径业余训练教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得成绩,取决于很多因素。实践证明,田径项目业余训练的良性运行,不仅能促进学校群众性体育上作的开展,更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话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话动方式。
一、合理选材,为课余田径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依据现代科学选材的理念,通过田径运动会选拔赛、身体素质测试等形式在本校挖掘优秀田径人才资源另外,教练员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对选材对象进行各种条件的归纳,将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优秀意志品质和一定的运动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选入学校田径队,并按照学生的自身专长,进行专项的选择通过一定周期的训练后,教练员根据其他高校实力情况的分析研究,及时调整个队的运动项目结构必要时应允许学生转换项目,重点抓技术性强,难度大,容易得分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使个队以及个人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经过这种多层次的选拔,教练员才能有效地控制训练的个过程,减少人力、财力、时间的耗费,降低淘汰率,提高成功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炼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
教练员要加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善于学习和知识储备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能力了自身在大学学习的一些相关课程以外,更要在上作以后将理论联系实际,钻研在教学和训练中的难题,善于总结自己在执教上作中的优秀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能力与此同时,教练员要注重加强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上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科研能力的培养,做科研型人才教练员研究水平越高,渗透到训练中去的科研成果越多。
三、正确运用周期性训练原则,科学安排训练时间
教练员应根据重要比赛的周期遵循训练规律,科学合理地划分训练周期,制定和执行训练计划。训练周期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高校的竞赛规律,以运动成绩及运动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规律为依据来划分。其训练的时间跨度划分为若干个训练小周期。一般全年可分为6~7个训练小周期,寒暑假作为两个小的补充周期。由于训练周期的相对较短、灵活多变,更加符合高校教学与训练的特点,更有利于应付学校的某些突然变化,从而可较好的解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造成的训练前后脱节的矛盾,使整个训练更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训练时间安排方面,因学生要参加学校各方面的学习,下午的课外训练时间和次数往往无法保证。所以,相比之下利用早操和下午操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是非常合理的训练手段之一。早操不但可以让学生不受文化课的影响,保证出勤率,更能够满足足够的训练时间,完成一定的运动负荷,可以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每次一小时的包含正式训练内容的晨练课,可以有效地增加训练的次数和训练的时间,保证了运动负荷的大量增加,也保证了课外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进了整体训练水平的迅速提高,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最佳训练效果,以保证学生在比赛期出现并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四、抓好专项技术和素质训练,合理安排负荷强度
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高度发展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掌握相应的合理技术。随着身体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技术必须相应地得到改进,两者在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训练过程中,促使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教练员在训练中必须要把握好技术与素质两者的关系,优选练习手段,采用不同方式组合,抓住田径各运动项目的主要技术特征和素质要求,围绕专项技术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大学生运动员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虽然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已过,但仍在有效阶段,对某些运动成绩的提高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抓好专项技术和素质训练时,首先要保证全面发展主要素质,同时又要紧密结合专项能力,提高专项技术,在专项素质训练中,应根据专项技术特点的严格要求,进一步促进素质和技术训练的结合、转化和迁移,做到素质、专项同步训练,素质技术同时提高。学生的训练时间、营养、恢复等条件都不同于专业运动员,因此在安排训练负荷时,要重视训练强度的逐步积累,突出训练质量这一大学生田径课余训练运动负荷安排的根本原则。在训练中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时间较少等特点,以负荷、强度为核心进行适量训练,而不宜过多采用大运动量的训练。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就必须要对训练的强度和每个练习的质量有明确的严格要求,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来弥补训练时间少及负荷量的不足,从而达到所必需的生理负荷。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保证负荷强度的不断加大和积累,训练中要以平均强度和突出强度两种方式进行控制。突出强度练习则要求接近本人的最高成绩,并要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促使专项技术与专项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提高。
五、结论
第一,科学的选材和精炼的教练员队伍是高院校田径业余训练的重点,选材的优劣和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今后训练工作的开展和体育成绩的提高。第二,以强度训练为核心加强高质量技术训练,可弥补高校训练时间少和负荷量不足之缺陷,是进行优化训练过程的关键。第三,高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不能脱离学习和业余的性质。为了让运动员发挥出最大潜能,取得好成绩,要坚持以专项素质和技术为主导,负荷强度为核心的训练思路。
参考文献:
[1] 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2] 汪现义,李波.以强度为核心的运动负荷对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分析[J].田径,2006.9.12.
基金项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生素质训练总结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