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1
关键词:拓展训练 过程管理 效果
中***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27-02
拓展训练从它诞生到现在,风靡全球50多年而长盛不衰,已逐渐形成一种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相辅相承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我中心为了更好地发展创建特色培训,自2004年引入拓展培训项目,筹建了“启新拓展“基地。在我中心参加拓展培训的有:中国工商银行南阳分行、郑州燃气公司、邓州市电业局等单位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做为一名拓展培训师,笔者就拓展训练目的、过程及培训效果保持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拓展培训的过程及作用
首先从以一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拓展训练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讲通过拓展训练的各个环节学习者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沟通能力克服心理惰性,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在行为和思想方面突破。对于团队,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加强小组的相互信任,提升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使整个团队能够更为融洽的进行合作,并鼓舞学习者积极的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企业来讲拓展训练就是一个温情管理平台这些温情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凝聚员工的企业精神,减少员工的可能性流动,增强团队的稳定和员工归属感,事业向心力,从而赢得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拓展训练的本质魅力是什么呢?说到企业培训人们通常会想到各类文凭培训取证或各种MBA的培训班。实际上知识和技能都是有形的资本而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动手能力和意志的坚定往往比书本上的知识更为有效和使用,同时,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而力量,怎样才能弄清,您与他人的沟通和信任到底能深入到什么程度,这些,就是拓展的真正意义。拓展训练由此应运而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训形式。
在从事几年的拓展培训工作后我深刻的发现,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不仅需要培训师具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广泛的知识面,整个培训的前期调研,培训实施,回顾总结等环节联系紧密都是不可或缺的。下面就以上问题简单的阐述。拓展培训必须遵循的学习圈: 体验――分享――交流――回顾整合――应用(循环往复):
体验:此乃培训过程的开端。参训学员投入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完全是自己做,培训师不做示范或讲解。
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参训学员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队友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队友探讨、交流。
回顾整合: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具体做法:对所有学员顺利完成任务给予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学员都发言,对于每一个学员的发言都应该予以充分肯定;注意不成功学员的表现,注意表现突出的学员;让学员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引导学员从项目中体会出深刻道理,所有道理应该是通过学员自己悟出来,而不是培训师“填鸭式”的讲授;注意培养学员的团队学习精神,要求每个学员自始至终保持对活动的参与;可以引导学员对其他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培训师担当的角色及能力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培训师要全程参与拓展训练项目的各个环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应担当起导演、催化者、主持人和现场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作为拓展训练项目的真正实施者,通常对拓展训练师的要求较高,既要熟悉器械、场地,又要具备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及培训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师在进行缜密的课前准备,拟定拓展训练方案的时候,至少准备一套备用方案来应对拓展训练课程实施时出现的变化,如自然的因素的影响培训过程中突然下雨,送配方培训人数与先前的较多或较少等意外发生的情况。培训师要灵活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拓展训练中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在培训步骤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体验式培训”的特点。如开始的破冰、热身是让大家在欢快的活动氛围中彼此更加了解熟悉,培训师在此担任的角色是组织者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及应变能力;“空中单杠”是要学员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个人项目,当学员站在8米的高空恐惧时,培训师此时的角色不仅是保护着更是引导者,培训师巧妙地语言和鼓励的话语能激励学员克服恐惧的心理,从而挑战成功;“信任背摔”就是要让队员们首先体会到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和真诚及换位思考,此时的培训师不仅是组织者还是引导者,还要注意保护学员的安全等责任;在天梯这项活动中更能体验的是合作与付出,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整个训练过程中各项内容,环环相扣不宜或缺,而且要在整个训练全面而细致的科学管理过程中,拓展训练的培训师在培训实施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启迪性原则、参与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严格性原则。
三、培训过程的精细管理,更有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
将管理职能贯穿于训练前和后以及整个训练过程中。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注重训练过程中的管理;另一方面,不仅仅只注重拓展训练本身,还要关注训练前的调研、沟通以及训练后的强化等工作。对于受训单位前期的调查和有效沟通,通过了解受训者基本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培训计划;培训效果测评表。根据前期调查得到受训方的基本情况,由资深拓展培训师对该组织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出训练的设计方案。确定培训的重点项目和常规项目,以及培训工作的重点;确定本次培训需要进行的课程设计;确定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等。与送陪单位负责人进行面谈或电话联系等方式,进一步确认培训需求、签订协议,准备培训。培训师在刚组建团队时要有严格的纪律,拓展训练机构还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精细的培训流程。
四、拓展训练效果的持久性
训练效果短暂,难以持久。就培训而言,效果的巩固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拓展训练培训的后期强化没有跟上,造成了学员在“拓展训练课堂上激动,回到工作岗位上复原”的局面。怎样才能保持训练效果的持久性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拓展训练的核心概念,参训者对于拓展训练的认识不够,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参加培训的许多单位和组织对拓展训练的效果期望值过高,他们认为通过一天或几天的拓展训练就可以将团队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定位错误。长久以来,在企业实践中,人们都偏离了拓展训练的核心定位――“团队熔炼”,将五颜六色的管理概念包装在拓展训练身上,从领导力到高效沟通,从卓越销售到时间管理,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结果却让人们坠入五里云雾,搞不清拓展训练到底要带给大家什么。而又有甚者将拓展培训看作是娱乐项目玩玩就好的态度。其次培训项目单一没有创新,不管培训对象是机关干部、企业员工、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培训方案一成不变。这就将本该是技术含量高、针对性强、复杂脑力劳动的拓展训练,流于形式变为简单重复的体力活儿。训练中的管理是粗放式的不够精细化。以上这些这都是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课程设计和创意是拓展训练的灵魂,在企业的实践操作中,一个团队是不会参加两次雷同的拓展训练的,不仅培训地点需要每次不同,拓展训练的内容设计更是要不断更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大家忽略的因素,那就是足够的时间。一方面,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企业希望用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培训回报;但这一切造成了拓展训练的效用低下,一个团队缺乏足够时间的融合、沟通、互相扶持,如何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呢?所以,拓展训练的时间也不宜少于两天。少于两天时间,人们将缺乏相互之间的充分交流和了解,缺乏共同面对困难所激发出的团队情谊。一天或半天的所谓拓展充其量只能起到散散心,娱乐大众的作用,与真正的拓展训练相形甚远。更谈不上效果了。拓展训练的效果只与深度有关,与次数无关。拓展训练不在多,而贵在精!一次震撼人心的拓展之旅足以让人获益匪浅,受用终生。
那么由以上几点得到一个结论:对于拓展培训要有正确的认识,培训项目要有所创新,需要培训的机构和受训的组织共同配合来完成。要有相对充足的培训时间。重复刺激,经常回放参加培训时的照片、录像或者音频资料等。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体验,将体验联系到工作中,引发出新的体验,进而使体验效果得以延续,这对于培训效果巩固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五、拓展训练的前期沟通和调研需要做到细致周密
活动实施是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中心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总结、反馈和回放是后期强化效果持久的保证,需要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地反复进行。作为培训方与送陪单位及培训对象三者之间要做到目标一致,三位一体。整个培训的过程管理应该是严谨的、各环节是息息相关不可缺少的、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1.菲利浦・萨德勒.管理咨询:优绩通鉴(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评估.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2
关键词:体育院校 拓展训练 课程教学
一、研究结果
1.教学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与规格的核心所在,对未来学生技能的培养起着关键的导向作用。在所调查5所体育院校拓展训练课程培养目标中,部分院校的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和清晰,但仍然可以看到各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的差异。如北体明确提出学生不仅要能够完全掌握拓展项目的布置,更要掌握安全保护技术和高空拓展项目保护站的设置。上体则在授课内容上偏重教授学生新型的拓展训练形式和内容。沈体则突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调学生要拥有一定的培训能力,并能够策划出拓展训练活动方案、并可以组织、实施活动方案中的内容,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即可快速进入培训工作。成体则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掌握拓展训练中的核心技术即引导、激励、点评总结方法。
2.教学内容
通过对5所体育院校课程调查统计分析,北京体育大学拓展训练课程课时最多,为128学时,理论课时占总课时数13%。上海体育学院拓展训练课课时最少,为48学时,理论课课时占总课时数8%。综合5所院校理论和实践课时数据,拓展训练课程基础理论部分平均占总课时25%,课程实践部分平均占总课时75%。
3.教学方法
拓展训练课程知识内容主要分为知识性内容、技术性内容、实践性内容。通过对5所院校10余位教师的调查分析,得出知识性内容主要教学方法为“接受模式”,技术操作性内容主要采取的是“探究模式”,实践性内容主要以“经验模式”。
4.教学评价
通过对5所高校课程负责人的走访,经统计分析,拓展训练课程考试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主要以拓展训练基本理论、技术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平时表现为主,但各学校阶段性评价很少,基本上都比较强调终结性评价。在基本理论部分,采取平时口试评定的只有2所,所有学校都是学期末统一考试,在技术技能方面,在平时课程中的技能展示评价很少,只有3所,而都是在期末考试课程中进行单独考试,且各个学校的考核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在拓展训练课程评价方式中,主要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体,缺少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评价体系单一。
5.场地器材
通过对5所体育院校开展拓展培训课程场地情况分析,拓展场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的学校为3所,场地面积在1000-2000平方米的学校及1000平方米以下的学校各一所。在这些学校中拓展高空器材主要以组合式为主,分散***式的仅沈阳体育学院一所学校。经统计,我国体育院校拓展场地器材主要分为高空、半高空及地面项目,平均项目为10-15项左右,缺少水上项目。器材的保养方面已出现保养不及时情况,部分学生认为场地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二、结论
1.拓展训练课程引入体育院校的优势显著
拓展训练引入我国体育院校,不仅给高校体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还给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已开设拓展课程的5所体育院校中,都基本制定了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指导用书、一定的师资配备、相应的场地器材,并对教师进行一些专业拓展训练培训,使教师基本掌握了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2.我国体育院校拓展训练课程目标不明确
拓展训练课程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多是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因素,在运动技术、身体健康等角度考虑欠缺,另外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学生的参与,没有细致的考虑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从而致使各高校的拓展训练教学目标基本相同。
3.我国体育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方法片面化
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基本是新颖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法,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交叉混乱,没有使内容与方法达到高度的一致性,从而在使部分拓展训练内容教学上达不到预想的目地。
4.我国体育院校拓展训练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
拓展训练课程专业教师匮乏,职称、学历偏低,科学研究成果较少,职后学习能力不强,教学科研资料占有率低,没能形成一只年龄结构合理、资源优势互补的高效拓展训练课程师资队伍。
5.我国体育院校拓展训练课程评价缺乏全面性
拓展训练课程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缺乏过程性评价,各学校的技术技能评价标准不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评价缺乏客观性,主观性太强,评价形式主要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缺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
6.我国体育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条件匮乏
拓展训练课程的场地器材严重匮乏,主要是以地面、高空类项目为主,水上类项目较少,致使开设班级和人数较少;教师缺乏对器材维护和安全的鉴别能力,学生上课的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三、建议
1.强化拓展训练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应充分挖掘拓展训练本身的定义、特点、流程和价值,在掌握了拓展训练基本理论之后,以《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教学目标要求为引领制定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
2.多角度完善拓展训练课程的场地、器材。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保障拓展拓展训练课程场地设施的有效配置,在资金的获取方面可以采取俱乐部形式运转和与社会拓展公司运转两种形式以获得场地、器材的建设资金。
3.创建教师学习与培训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年龄梯队结构稳健、综合素质过硬的拓展训练教师队伍,就不能稳步提高拓展训练教学质量。拓展训练专业教师应加强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竞赛与裁判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素质等基础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Z].教体艺[2005]4号.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
[3] 杨汉.构建/户外运动0课程体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8:27 -29.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3
一、拓展训练在学校发展现状
1.1、随意性和局限性。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之后,由于学校对拓展训练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失误,使课程的出现了随机性、考试考核的随意性和组织要求的松散性,导致拓展活动在学校发展现状并不理想。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未完全革新,在拓展训练过程中还是会受其不良影响,严重制约和局限了课程的开展,从而难以达到教学最初预想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1.2、效果不理想。由于对拓展训练这种新型教育方案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仅仅滞留于表面,认为拓展训练就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活动;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训练教程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自身实际特点与社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也没有使传统体育学科的优势特点和体育教学的习惯经验进行充分整合,而是单一乏味的依赖于专家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计划案以及社会拓展培训界的现有资源,只知道机械地照搬照抄培训公司拟定的素质拓展培训项目,这导致与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相差无几,没有创新,就难以使广大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收获。
1.3、混淆体育和素拓的本质。学校甚至错误理解了拓展训练的实质和性质,误以为内容的丰富新颖和组织活动的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是完全可以取代学校传统的体育课程,忽视了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优点长处,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过于夸大了拓展训练培训教育形式,这会给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还有可能误入拓展训练就是体育的认识偏差,使二者混淆。
二、拓展训练的具体内容与程序
2.1、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现有条件是拓展训练必须考虑的两个要点,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更好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因此,学校可以设计以下拓展训练教学内容项目:信任背摔――彼此的信任是基础;高空的单杠――相信自我、挑战自我、激发潜能;电网――团队精神的培养;鳄鱼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相依为命――角色转换,相互信任,理解他人;冲霄云梯――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盲人方阵――团队间的默契配合,集体精神;荆棘取水――团结就是胜利;数码雷阵――果断、勇敢、坚毅;有轨电车――组织协调能力;海难逃生――奉献、牺牲、协助;孤岛求生――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协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的这些团体合作类项目实验中,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与人协作等几个方面都有很大功效。
2.2、程序。拓展训练包括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这几个环节,要学习获取野外基本生活条件、学习野外生存的基本能力、制作简单的生产生话用具和使用野外现有的基本设备;强化训练基本体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素质、训练野外综合适应能力;学习如何处置野外生存的危险,了解野外生存的困难,懂得如何在野外呼叫救援。体育拓展练习课可以将体育班进行分组分队,教学课程可以安排团队组合、团队竞争和小队活动等项目。课程结构一般由气氛营造、布置项目任务、设计计划、完成任务、反思、教师引导与总结等几个阶段构成。
三、拓展训练的意义
3.1、对体育教学课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创新注入拓展的练习内容,依据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丰富了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这不仅使得教育理念更加先进、科学,课程内容更加创新、完善,教学质量更加优良、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使拓展训练更好地与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还有利于极大地推动体育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设,实现体育教育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2、对学生个人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个人素质增强、集体中的个人培养、以及团队精神教育的特点,融教育性、职业实用性,挑战性为一体,在活动为途径中,以学员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得到劳逸结合,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在通过拓展训练教学之后,能够对认识自我、培养集体精神、成功与失败的感悟以及其他能力有自觉的认识,并学会主动加强训练,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在活动之后也会拥有难忘的学习体验,并有助于学生对体验进行深入反思,从而超越体验本身。丰富精彩的活动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能联系到生活实际,从中获得更多收获,更加益于学生发展。
3.3、对社会人才培养。拓展训练是一种成功的心理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它所制定的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内容,都较好地适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也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具有使用功能,让学生懂得了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知识储备,个人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实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及其注重平时相关能力的训练培养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职业者提供积极的“身体素质一心理素质一社会适应能力”预备,以至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够提升将来的职业工作能力。拓展训练不仅延伸了我们的体育精神,还体现了体育的社会价值。因此,拓展练习入驻体育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教学模式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拓展训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式的感悟、震撼式的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的补充,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它设置的项目很贴近生活,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很有意义,它最显著的特征是体验和感悟,即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学校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尝试。拓展训练在中等职业学校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出现,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的经验,同时注意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性与接受风格,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困惑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去解决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员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提升在活动中感悟到的道理。
一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必要性的分析
(一)拓展训练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普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学校,难以满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教学的要求。而拓展训练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将过去体育教学中教师简单的‘教’,置换以学生在各种拓展项目的体验中主动地‘学’,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整套增进与保持健康的科学方法和技能。用生活的体育导引出他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导引出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所在,也是学校体育实现课程目标的5个维度(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
(二)拓展训练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
进入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我国普通学校的体育教育,对体能技能简单化程式化的教授,突出的是“我要你学什么”,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健康习惯的培养与良好心理素质的锻炼,使体育成了为考试为达标的体育,而不是为健康的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我教育,由于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事项向学生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模式可行性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
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育的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并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
2.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相同。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学员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入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可以形成新的品质;同样,体育教学也是通过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行为,完成动作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1.国外的体育教学就开设了探险教育内容,体育课程中也有一些与拓展训练相似的高空项目。比如:大梯、独木桥和空中单杠。还有国外的体育教学的信任背摔、身体语言、攀岩等项目也是拓展训练常见的培训项目。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基本相同。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中引入拓展训练是可行的。
2.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成本较低。目前,国内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和野外二种培训方式,我们很多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体育拓展训练培训的场地。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目前,各个中职学校的校园都建设得很优美,我们完全有条件使体育教学从水泥甚至是炭渣的体育场地里走出来,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和公园开展体育教学。
三 结论与建议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游戏加娱乐,高质量的训练课要求教师具备多种户外专业技能,了解诸如登山、救护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背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中不完全具备的。因此,开设这一课程首先需要体育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针对训练课程设计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有所不同,在设计训练方案时,应该主要借鉴拓展训练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一些好的培训项目,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周辉全.培训新方式拓展训练[J].中国人才,2003,(1)
[2].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S].2003.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5
本门课程将由9个模块组成,分别是职业规划、感恩教育、心理健康、自信自立、人际沟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和创新创业。对这些模块教学的师资是多元化的,9个模块会由不同的教师来完成,同一个模块也可由几个教师来完成,教师的组成可以是本校教师,也可是企业家,也可是校友,也可是名人,也可是其他成功人士,教师可以是专家教授、也可是心理咨询师、素质拓展训练师、职业规划师、创业培训师等。对这些模块的教学方法又是多样化的,一些模块是教师在课堂单独完成,一些模块是学生和企业家对谈讨论完成,一些模块是通过活动完成,一些模块是通过体验完成,如团队精神、自信自立就是通过专业化的素质拓展训练的亲身体验来完成。
职业素质拓展训练专业化
开展素质拓展专业化训练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界的一些险境绝地,通过专业器械、器材设置一些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让训练的学生集思广议充分发挥想象和激发潜能,共同制定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案并组织实施。训练项目基本上都是集体项目,一个人是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或脱离“险境”,必须要靠团队集体的力量和有效地配合才能最终完成任务,是一种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体验式的教学形式。
我院于2005年8月正式建立“素质拓展训练馆”,从2005年9月开始将素质拓展专业化训练正式纳入了教学计划,进行了素质拓展课程化和训练专业化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极佳的效果。现开设的主要项目有过独木桥、高空抓杠、电网、协同攀登、攀岩、信任背摔、逃生墙等40多个。
实践证明,素质拓展专业化训练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吃苦精神,锤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化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养成,是学生职业能力拓展最有效的方法,它对训练学生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它得到了每个训练学生的一致肯定。根据参训学生信息反馈表的统计显示,认为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的为100%,认为提高了“自信负责”精神的为89%,认为训练了身体动作的为64%,认为挑战自我的为95%,认为训练了“思维能力”的为90%,认为提高了“意志耐力”的为94%。
职业素质拓展活动品牌化
为了锻炼和拓展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学院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升华,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探讨和建设学生职业素质拓展品牌活动,我们认为要成为品牌活动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有帮助,二是参与面要广,三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竞争性,四是具有规范性。[3]根据以上特征结合学院“积健为雄、厚德载物、知行合一、艺无止境”的文化精神,我们已经建设了四大品牌活动。
(一)“厚德”杯“红歌”赛
我院从2006年开始探索在大学生中开展“唱红歌”活动,经过连续6年的实践和打造,“唱红歌”活动已经成为学院大学生文化建设和学生职业素质拓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唱红歌活动每年都要进行,具体做法是学院每年确定主题,推荐200首左右的红色经典歌曲供每个学生传唱,各班和各社团以及各级学生组织组建合唱团进行集体教唱,各系举办合唱预赛,选拔优胜队参加学院举办的决赛,没有进入学院决赛的优秀歌唱者也可自愿参加到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中,一个学生也可同时参与多个队的演唱。几年的实践证明,唱红歌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健雄”杯班级篮球联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学院于2002年开始创建“健雄”杯篮球联赛。“健雄”杯篮球赛的冠***赛采用赛季制,每年9月新生进校后的第二周开始比赛,分为预赛、常规赛和决赛,规程规定:凡班级男女人数只要达到参赛人数要求的必须组队参赛,每年参加比赛的学生达到3000人左右,保持了活动近半数学生参加的参与面,各系必须实行单循环或分组单循环得方式决出参加常规赛的球队,保证各球队有尽可能多的比赛场次,每个赛季的比赛总场次达到近700场,活动不仅锻炼了运动员,还培养大批篮球裁判员和篮球比赛的工作人员。除预赛外,进入常规赛的各队可在同区内未进入常规赛的球队中请“外援”,进入决赛的球队可在未进入决赛的球队中请外援,而且可同时上场3名外援,这样就保证最优秀运动员可以一直打到决赛,要得冠***的球队最多要进行25场比赛。允许社会球队、教工球队参赛和在重要比赛场次的间歇,还安排抽奖、定点投篮、中线投篮等观众参与的节目,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社会影响力。
(三)“知行”杯演讲赛
根据我们调研的结果,有31.1%的招聘人员将毕业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放在了招聘学生的首要位置,有多达41.9%工作后的毕业生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在招聘时起了主要作用。演讲赛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拓展学生职业素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提高普通话水平,增强竞争意识。演讲赛的具体做法是:学院根据国家大***方针和***治经济形势,确定每年演讲比赛主题。每个学生根据主题撰写演讲稿,各辅导员组织班级初赛,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上台演讲,时间不少于5分钟,根据演讲水平评出班级优胜名次,对优胜者进行培训后参加各系组织系演讲比赛,各系的优胜者再经过培训后参加学院组织的决赛。
根据几年的实践,此项活动保证了全院学生100%的参与面,每个学生在校至少有3次上讲台锻炼的机会,通过演讲比赛,那些原来上讲台就脸红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胆小怕事的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优秀的演讲者更成为了学院团委学生会的主要干部,在就业时这些同学更受到多家单位的争抢,在工作后这些同学很快成为了单位的骨干。
(四)“挑战杯”综合技能大赛
“挑战杯”综合技能大赛是根据各系的特点组织本系学生参与的综合技能比赛,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综合技能大赛的各比赛方案均采取先在学生当中征集,再由各系对学生提出的活动方案进行集中评比和完善,评选出最佳方案,方案设计者将负责比赛的组织和实施。“挑战”杯综合技能大赛实行个人综合积分和集体综合积分制,具体计分分值为单项比赛冠***计10分,亚***计8分、季***计6分、优秀奖计4分;获得团队比赛冠亚季***和优秀奖的,按照上述分值分别乘以参赛人数计算班级团体分。在“挑战”杯综合技能大赛结束后,根据个人和班级综合积分分别确定个人和集体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这样,不但激发了个体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激发了班级参赛的积极性。
创新创业实战化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大学生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无论对国家的发展、对高校的发展、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新创业实战化就是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方案用具体的一个企业来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和完善自己的理念和方案,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创新创业实战化也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策,加强就业观念转变,使更多大学生成为创业者。为了拓展我院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优势,我们从2010年10月开始在大学生中进行创新创业实战化的探索,在校内进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实践。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6
一、国外开设经验借鉴
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教学代表了一种国际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在学校中开展拓展训练比较普遍。1972年拓展训练进入美国后,被全美的教育普及网络评选为“全美优秀教学大纲”。在美国的体育课程中就有以拓展训练为目的的教学项目,如:独木桥、断桥、空中单杠、身体语言、天梯、信任背摔、攀岩等。在日本,《体育保健大纲》中强调体育课与大自然的融合,许多中小学也开设了拓展课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常让学生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新西兰还把野外生存作为必修课,来培养孩子们的生存知识和技能,来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新加坡和韩国不仅把拓展训练引进到学校教育之中,并且以学校为依托成立了许多培训公司。在国外,拓展训练组织发展的也比较完善,例如,外资训练国际组织(OBI)、美国户外领队学校(NOLS)、体验教育学会(AEE)、挑战课程技术协会(ACCT)。发达国家在拓展训练方面研究的比较早,发表了很多专著和文章,这给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国家教育***策支持
国家于1999年6月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决定》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至此,国家已经将体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于2002年3月25日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校联合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把大学生素质的拓展训练和大学体育教学结合起来,主要目标是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集体责任感、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能型人才[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是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利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于2002年8月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明确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体育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并将体育课程定义为:“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3]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找到一条适合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新的教学模式[4]。
三、学生家长动力支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特别是作为父母亲的上一辈,对自己的子女始终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子女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是通过高等教育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只要学校加强宣传力度,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搭起拓展训练交流平台,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拓展训练项目,让家长亲身体验拓展训练的价值,充分了解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引起家长的共鸣,一旦,家长明确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后,家长必将予以大力的支持。
四、迎合素质教育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对当代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追求健康第一,个性发展,终身体育意识和整体发展[4]。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性格高傲、孤僻、缺乏沟通和与他人合作能力,也有一些学生出现超重、近视等问题,这些现象跟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大相径庭,高校体育中急需一种能够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结合起来的运动项目,拓展训练课程应运而生。
拓展训练以科学育人为理念,符合学校教育的要求,其内容都是经过专业人员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并经过周密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符合我国在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拓展训练是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队友协作配合完成任务的体验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得到四方面的提高:一是,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电网、海上求生等项目);二是,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智慧、勇气和潜能,有利于个性的培养(如断桥项目),可以使他们充满自信,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磨难;三是,在面对较复杂和较困难的任务时,他们必定会想尽办法,用坚强的毅力去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样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四是,可以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拓展训练可以使大学生拥有一颗平常心,在遇到事情时能静下心来认真的处理。
拓展训练这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将对推进素质教育和人才等方面的培训产生积极的影响。拓展训练不仅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拓展训练课程所锻炼的各种能力正是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五、高校课程改革需要
在新的体育课改中,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5]。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学生应是体育学习的主动者、受益者,他们在兴趣的激励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的学习和锻炼之中,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的“主导性”是指重在引导而不是管理,教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体育特长,通过有效的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的体质。
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相分离、国家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矛盾、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相冲突,这些都极其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型人才的培养[4]。因此,现阶段教学内容与手段的创新成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近些年的改革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体育教学不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也未将体育精神延伸到更深的层面。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在教学的方式、内容、特点等方面区别较大:
表1可知,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相比,教学显得更加的个性化,它通过体验式培训使学生在心灵和精神上得到丰富;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拓展训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主导,学习的引导者,这正是顺应了新课改的方向。
六、软硬件设施可满足
一是教材比较完善。近几年,拓展训练的教材在不断的完善。不仅理论内容丰富,还结合具体的拓展训练案例对实践进行指导,并对其目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钱永健《拓展训练(修订版)》(2012)[6],此书是对前两本(2006年版、2009年版)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是一部拓展训练培训师的专用著作,全书有理论篇和实践篇,理论篇主要叙述拓展概述、理论基础、课程体系、课程模式、场地与器械、安全要求、行为要求与管理、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发展、拓展教师等。实践篇主要介绍了高空项目、中低空项目、地面项目、其它项目等具体操作方法和教学过程。吴兆方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这是一本专门针对高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材。另外,刘庆君《团队拓展训练教程》、高彩凤《企业拓展培训全案》和派力《户外培训游戏金典》等编译著,都可以作为高校开展训练课的参考教材。
二是教师素质高。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普遍较高,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涵养,丰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较强的创新与吸收能力,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他们高度重视安全问题,能经常的检查各种器材,在活动进行中,合理有序的进行组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用专业的术语进行讲解,通过话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消除心理上的胆怯。也就说他们已经具备了拓展训练开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缺少的就是对拓展训练知识的了解,所以说只要进行简单的培训和学习,他们完全可以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
三是场地、器械维护费低。拓展训练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不同的学校可以以自己学校所处的地形和学校的实际环境为依托进行拓展训练,尤其是场地项目的实施,需要的设施更简单,容易进行。目前,国内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7]。高校可以利用校园、附近的公园和广场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水上项目可以利用校园内的河流、人工湖外,大学的游泳池也是不错的培训场地;至于野外培训,教师可以把培训安排在周末进行。很多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比较低,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如,像背摔、雷阵、电网等项目,只需要一些绳子和废旧报纸,信任背摔,完全可以借助一个看台或课桌进行。空中单杠、断桥等类项目,可以在两棵距离适合的树上用木板做个平台即可;少数需要昂贵器材的项目,也可以用模仿的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野外定向使用的有些器材相当昂贵(如沙盘、指北针、打卡器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设计简易的地***代替沙盘,用签到刷卡机代替打卡器[8]。
七、体验式学习理论指导
体验式学习理论是由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罗杰斯等人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的集大成者。体验式学习注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透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觉悟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9]。
八、当代社会人才需求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合格的毕业生,使其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人才供过于求。于此同时,很多单位却招不到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就业难”和“用工荒”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现在社会更需要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都超群的高层次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学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进行指导,解决由于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矛盾。拓展训练就是解决此矛盾最佳教育模式,拓展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学生通过“先行后知”的方式来增强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磨练意志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对学生所欠缺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全面的提升,这必然有切实可行的价值。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从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包装”,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也是当今的市场经济对现代化人才需求的期待[10]。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7
1.拓展训练的校园文化特性
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这一“心理具有文化属性”观点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在高校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教育性、引领性、传承性和创新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替代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外力,对群体心理产生影响。通过营造一个积极、乐观、奋进、健康的大环境来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也提出了要求,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思维、行为模式。拓展训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承载了心理的校园文化属性。因此,拓展训练可以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活动形式,在高校广泛开展。
2.拓展训练的校园文化价值和作用
校园文化承载着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校园文化的特点具有教育性、引领性、传承性、创新性,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包含着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先进文化的传承。而拓展训练突出了体验式学习的特点,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启发性的特色,强调通过参与者的实践与体验,挖掘自身潜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内驱力,感悟生命与成长的意义。拓展训练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对校园文化的教育、引领、传承、创新起到了方式、方法的丰富和补充,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开阔了参与者的视野,实现了思维与理念的更新与改革。其作用如下:
(1)有利于促进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丰富和发展。在发挥大学生思想***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采用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的实践活动,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校园文化,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丰富和发展。拓展训练中,注重教育引导和情感体验的力度,突出爱的教育,并把活动内容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同时,由于拓展训练具有新颖的方式、活跃的气氛、立体的互动、深刻的体悟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能够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从而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的持久性。
(2)有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融入校园文化的拓展训练,借助精心设计的特殊环境,以户外训练的活动方式营造团结共进、合作共赢、尊重接纳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团队建设,将个体融入到团队中,寻求其在团队中的定位与支持系统,通过协商与配合,参与和互助,让个体体验到融入团队的和谐文化以及合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在活动中感悟校园文化“以人为本”的内涵,营造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在拓展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坚持学生亲自体验,***完成,自主分享。这种方式即有利于启发他们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身边的人和事,还有利于引导他们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会客观认识事物,消除抱怨、不平、无奈等负面情绪,学会向他人学习,并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培养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的信念,做一个人格健康发展的有为青年。
二、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思路与策略
1.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具体思路如今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具有激进与先进、批判与反叛、生命力与破坏力共存的亚文化群体,根据这一群体特点,让校园文化充满时代的气息和适应学生求新的心理需要是我们丰富校园文化方式、手段的思路,即探索与实践以拓展训练为活动载体,促进各类教育之间、各专业之间、各系之间、各班级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资源整合,推动校园文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的优化。
2.校园文化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策略拓展训练具备典型的“先行后知”的特点,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以学生自身体验和经历为起点、以学生成长为目标、透过把每个体验内化为生命动力的这种富有创造、探索理念的活动,推进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进程,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坚持“一核心”坚持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围绕校园文化内涵,通过对拓展项目的精心设计,以感受性活动为方式,以学生领悟内省为提升,促进学生内驱力的形成,探索和实践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
(2)把握“两结合”①自愿参加与协商安排相结合。充分发挥拓展活动项目本身所包含的奇、险、有难度、具挑战和群体学习等元素的吸引力,满足学生历奇和勇于接受挑战的需要,吸引学生自愿参加拓展训练活动。而对于需要特殊辅导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协商的办法,以尝试性的活动巧妙地激励这部分学生参加,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全员成长理念。②自主成长与教育引导相结合。通过开放式、探索性的活动,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体会“尝试错误”中主观与客观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况,鼓励学生自主成长。同时,适时的建议,平等民主的交换意见以及活动整合阶段中活动目的的阐述、导向性的感悟和理解等教师引导环节,促进学生将感悟体验升华为人生成长的经验,从而实现预期的活动目的。
(3)遵守“三原则”一是多元化的内容体系原则。在拓展训练内容的设计上包含着各类对象和团队的内容,包括针对学生、辅导员、新教职员工等个人成长要求的拓展方案;针对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团队精神培养的训练方案;还有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构建的大一至大三学生心理训练方案。例如:针对大一新生的“相逢是缘”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主题训练,针对大二学生的“我是最棒的、相亲相爱一家人”自信心、团队凝聚力主题训练,针对大三学生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压力弹簧”职涯规划和就业压力管理训练等。二是多层次的人际互动方式。在项目实施中贯穿着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体验,例如“我是谁”、“自画像”等个人项目鼓励学生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通过“罐头鞋”、“有轨电车”、“穿越电网”等团体合作项目为“个性***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与同龄人相处、交流和体验的机会,培养团队意识。三是多角度的人格提升。在项目效果上以促进学生突破自我,挖掘潜能,挑战极限,融入团队等内心成长为目标,帮助学生将包容理解、接纳合作等心理素质升华为全局意识,完善人格。例如“空中抓杆”要求学生***爬上9米高25厘米的圆盘上跃起去抓住横在空中的单杠,为学生提供了充满信念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冷静、果断、坚韧的良好品质。
三、拓展训练引入校园文化的启示
1.制定“接地气”的拓展训练实施方案
拓展训练最初是作为企业管理、社会培训、***事训练等领域的培训方式引进的,当它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出现时,应根据校园文化内涵以及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制定符合学校教育要求的“接地气”的实施方案。
2.加强专业教师培养让“软实力”不软
在学生自助成长过程中,专业教师在拓展训练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专业的指导水平决定着拓展训练能否实现教育目的。因此,学校在专业教师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上,应结合学校自身人才、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优势,重视专业教师“软实力”的培养与职业认证体制度的建设。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8
一、设计导入问题要有梯度,以拓展学生思维
人们的认识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规律,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按照该认识规律以及学生原本所具备的知识、认知程度设计具备层次性、梯度性的问题,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探索欲望,并且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对问题探究,体会成功的喜悦,收获成就感,进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这三个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设计,对问题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其具有梯度性.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问题一,由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如“篮球比赛中,胜一场获2分,负一场获1分,某球队为了能够在22场比赛中获40分,则该队胜负的场数分别为几场?”问题二,分析题中包含的关系式,将题中涉及到的两个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列出来.问题三,指导学生将两个方程进行合并,呈现二元一次方程组,由此引出课程主题,使学生更易入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情况来把握问题的梯度,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梯田式”导学案的实施.
二、导学案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因初中阶段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各异,加上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其在数学能力的发展方面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为了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教在设计导学案课堂练习题的内容时应将数学的层次性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性来设计课堂训练,并且训练内容要体现层次性以及梯度性,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逐步地、合理地提升.
例如在学习正负数、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定义时,教师可运用直观的对比案例、肯定与否定例证来对具有类似本质特点的变式练习题进行设计,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并且在理解方面不会出现较大的困难.教师可以运用例题的变式题来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与灵活性的综合训练题,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三、将学习内容进行级别划分
将学习内容按照难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A、B、C、D.各个级别的学习内容应呈现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特点.其中A级为识记内容,B级为理解内容,C级为应用级别的内容,D级为拓展内容.在对各个级别进行设计与学习时应注重梯度,保证学习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个学习程度的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在学习《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时,A级为学生能够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区域各地点的位置绘制出来,B级则为理解地理位置与坐标间的关系,能够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C级则为自主绘***,运用坐标系进行平面***形的平移.D级为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教材单元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地划分,按次序设置梯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后练习题型层次化,梯度区别明显化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9
【关键词】心理素质拓展课中职生心理健康
【中***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96-01
1.概述
一直以来,智育高于德育,关注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相关教育很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的资源更为有限,这种教育模式已经对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指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促进中职生心理更加健康、心态更加阳光自信。
中职生思想活跃,又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容易将问题极端化,一旦受到一点挫折,就会变得愤世嫉俗,目前很多的研究证明了中职生的低抗挫折能力,整天沉浸在厌学情绪中。因此,保持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对顺利完成学业、树立积极向上人生态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研究的方法
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常采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等。笔者根据目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研究结果,选用了SAS和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在焦虑自评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信性。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自评抑郁症状态的工具,也被全世界相关医学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两表对于评定中职生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1焦虑标准分和抑郁指数体现出的问题
将中职新生57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n=235)和对照组(n=235)。试验组采用心理素质拓展课,对照组采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讲授模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应用SPSS13.0进统计分析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之前与之后,发现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的差异不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抑郁和焦虑测评表得分情况如下:
表1 实验组统计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辅导后实验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量表得分较辅导前都有显著下降,即抑郁、焦虑程度有所减轻。因此,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为主的教学比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能更有效的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
3.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优点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由哈恩(Hahn)博士创建的一种体验式的培训,借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就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的场景中,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摆脱以往被教师单线灌输知识的模式,对课程中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核心是体验,通过体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全面与深刻,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达到的教学成果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
4.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策略例谈
4.1在中职生中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几种方法
(1)体验式教学中的情景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涉及的概念通常比较抽象。在较为实际的场景中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设身处地对问题发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进行了解和回顾,有利于学生抛弃主观视角,站在客观角度或者课程模拟场景中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在人际沟通模块,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中人际冲突的场景进行征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和角色的转换,让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视角更宽阔,看问题的层次也提高了。通过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学生能够很快的学会如何换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应对冲突。这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的。
(2)体验式教学中的活动体验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把以前刻板的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活灵活现,授课的地点不仅仅拘泥于教室,包括室外的运动场地。每次课,都会穿插一些富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自己在游戏活动中去感悟,这是一种让书本上的道德理论转化为学生实际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在团队熔炼这个教学模块里,选择了盲走这个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的人工湖和小树林盲走,游戏的新奇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场所的选择为活动设置了难度,步骤是先体验这个活动,然后讨论,再一起分享。很多学生自己总结出在团队熔炼中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会内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比单纯的说理,更让学生记忆深刻。
参考文献:
[1]赖丽新."素质拓展"课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1,1(5):35,37
[2]赵伦.素质拓展教学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2,(29):62-63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篇10
“现代生存训练”是通过培训方案的设计,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为理论依据,以体验式培训模式为指导思想,将培训渗透在参与者的行为体验中,从参与者在面临挑战时最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入手,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
“现代生存训练”――拓展训练是让人们回归自然,接受挑战,最终达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为目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方式。拓展训练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完全以学员为中心,学员在“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员通过完成一些有目的、特定的任务感悟一些道理:懂得心态是决定成功的关键;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等。
拓展训练中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不是你不能,只是你不敢,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的心理问题。”训练中你要面对各种困难,调整心态,控制自我,解决困难,以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拓展训练以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员在集体中、在合作中、在矛盾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人生道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拓展训练是按一定预期结果而设计的、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由多个项目组成的心理训练活动。拓展训练的项目是相当多的,比较经典的项目有背摔、断桥、孤岛求渡、求生、天梯、电网、雷阵等,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下面就这七个项目的意义分别进行说明。
一、背摔――建立团队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
背摔,是一个十到十五人组成的团队项目,是让团队中的一名学员站在1.5米高的背摔台上,背向着自己的团队,直倒下去,由自己团队的其他队员一对一、面对面、手臂伸出形成手臂垫,接住倒下队员的一个项目。
这个项目最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团队队员之间的信任度,加强个人对集体的信任,加强队员间紧密协作,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使队员深深体会到信任对个人和团队的重要作用。在这个项目中每位学员,都要体会挑战自我和突破心理障碍的感受,都要体会看和做的心理差异,理解突破心理障碍是成功的关键。每位学员还要体会换位思考的感受,培养从不同角度理解事物的能力,体会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在拓展训练中通过背摔项目活动的历练,可以使参训学员树立起对他人、对集体的信任感。这种结果可以使人在任何岗位上作好自己的工作,可以使其在信任集体成员的基础上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在我们的企事业单位中,内部员工之间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员工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这种相互之间的信任是直接影响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内部推动力。如果企事业单位缺少这样的内部信任就会造成很大的内耗,使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原动力被消耗,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代来很大的障碍。因此,一个企事业单位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是这个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是可以通过拓展训练的背摔项目来弥补和夯实的。
二、断桥――激发人的潜能
断桥,是个人心理挑战项目。在离地8米高约30厘米宽的独木断桥上,学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跨越断桥两次。
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员自信、勇敢、果断的作风,激发他们的潜能;通过这个项目的练习使学员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增强自我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锻炼学员承受压力的心理能力。同时,让学员充分享受战胜自我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学员领略“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的人生感受。
在学员体会成功跨越断桥的感受中,他们可以了解成功的感受与其说是跨越现实距离的成功,不如说是跨越心理障碍的成功。这一项目的内涵是让所有学员懂得突破心理障碍与发挥自身能力甚至潜能和获得成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整个断桥项目的活动中,大家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每个跨越断桥学员迈出关键一步的重要基础。所以,断桥项目还可以让学员们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鼓励的重要性。
在整个断桥项目的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学员都经历了激发自身潜能的过程,了解了激发自身潜能所要采取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是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了解的,这些方式和方法均可以运用到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都是由单个元素的人组成的,作为单个元素的员工来讲都是有头脑、有思维、有创造力的,这就形成了其内在的潜力或潜能。如何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是摆在每个企事业单位管理者面前的难题。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或员工在接受一项重要任务或工作的挑战时,单位领导如何激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员工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接受任务的集体如何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有目标的活动从另一个方面得到解决,而通过拓展训练中的断桥项目的活动,更可以从情景体验的锻炼中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这一难题,使企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
三、孤岛求渡――认识沟通的重要性
孤岛求渡,是团队沟通项目。是将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按不同层次(基本层、管理层、决策层)分成三个组,三个组的学员分别安排在三个一平米大小的孤岛上,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集中到一个安全地方的活动项目。
在孤岛求渡项目活动中,三个小岛上的三个组,分别代表一个团队的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层和中层在完成自己组的任务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他们应及时向自己的上层汇报,沟通信息,以得到相应的指导,从而顺利的完成任务。从这样清晰的情景体验中,学员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并且,学员们还可以了解到科学的决策与基层和中层的信息交流是分不开的。
孤岛求渡项目,既能让每个学员明白沟通的重要性,又可以调动每个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沟通是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学员们在遇到问题时积极主动的沟通,可以使信息得到及时的交流,可以迅速的搞清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使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通过孤岛求渡项目的训练,能使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明白,单位内部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性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单位内部不同对象、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并使他们认识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对一个单位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他们彼此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共同携手完成好各项任务;通过这样的训练,还可以使员工们树立全局观念,在工作中分清问题的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确定主要方向,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四、求生―奉献精神的培养
求生项目,是一个团队合作项目。是一个由男女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10人小组,在有一定的安全保护下,通过集体的力量,徒手翻越一个3.8米高的“求生墙”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发现团队中每个学员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它。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各具特色,团队中应认同这种差异,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进而发挥团队的优势。同时,这个项目可以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和整个团队的计划、组织和协调能力。在项目活动开始时,周密的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活动开始后,合理的组织和分工,发挥每个人的奉献精神和团队的协作精神是完成计划的保证。在这个活动中,一个人要翻过3.8米高的“求生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通过集体的努力,通过每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将自己的优势贡献给集体,完成求生任务是不成问题的。通过这个项目的磨练,还可以使学员充分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真正含义。
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可以启发企事业单位应用这样的情景体验教育自己的员工,让他们充分认识和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奉贤精神的可贵,充分理解没有集体中上下级和员工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任务(工作)就无法很好的完成。
同时,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还可以让单位的领导和员工了解,完成一项工作必须要经过一个行之有效的过程(包括选择领导、定做计划、决策、方法、沟通、任务分配、行动、控制、角色分配等),并使每个员工认识到没有集体的成功就不可能有个人的成就,而每个人的成就又都是集体成功的重要保证。
那么,一个好的集体(企事业单位)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肯定他们对集体的贡献,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发展平台。同时,每个员工也应该认识到集体(企事业单位)是员工发挥自身才干的平台,员工只有借助集体(企事业单位)需要发展和创新的契机和环境,才能成就自身发展的目标。
五、天梯―培养合作能力
天梯,双人合作项目。是学员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10人一组由两人共同合作攀爬空中摇晃不定的上下两根原木的活动项目。
天梯项目是在全队的帮助和鼓励下,让爬天梯的两个人通过密切的配合完成任务的活动,这个活动可以使学员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体验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成功的成就感。活动目的是培养学员自信、勇敢、果断、合作的心理品质。树立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奋斗不息、决不放弃的信念,发挥学员之间优势互补、互相鼓励的合作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员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通过天梯项目的训练,让学员体验了最基本单位(两人)的合作,体会了两人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培养学员自信、勇敢、果断、合作的心理品质。这些也正是一个企事业单位开展好工作的基础。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每取得一项成绩或做好一项工作,其基础都需要每一个员工与其他员工的密切合作。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特别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员工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鼓励,需要持之以恒和不懈的努力,需要每个员工发扬自信、勇敢、果断、合作的良好品质,发挥每个团队中最基本合作单元的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
六、电网―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
电网,团队配合项目。10―20人一组,要求这一组的每个人从一侧穿过一张4米宽、1.6米高的绳网到另一侧,绳网有15―20个大小不等的洞,每个洞只能被一个人穿过一次,触碰网者则视为触电。
电网项目活动的目的,是体会团队计划的重要性,并深刻体会精确执行计划是完成任务的必要保证,认识每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并以认真务实的态度执行计划是完成任务的最终保证。在电网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制定计划确定纪律是完成任务的前提,每个队员摆正自己的位置,认真执行计划和纪律,精确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能使团队最终获得成功。
电网项目活动中的“电”是制约学员完成任务的障碍,但是,每个学员如果能够按照团队制定的计划和纪律,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就不会触电。换个角度来看,“电”在团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就是“纪律”,也就是一种管理制度。引申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中,电网项目的活动,可以使员工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可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摆正自己的位置,养成认真工作的态度。通过电网项目活动的训练,培养了学员有效实施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就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电网项目活动的训练,还可使学员树立充分发挥自己长处、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正是推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
七、雷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雷阵,团队合作项目。10人一组,在一块平整的场地上画有雷阵***,雷阵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这10人小组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探明出路,穿过雷阵的活动项目。
这个项目活动要求学员一定要认真听清规则,按指令行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大家应仔细倾听,收集信息,做好记录,应学习合理利用工具,分配好每个学员的任务,利用团队的能力,突破思维定式,敢于创新,并取得成功。
在勇闯雷阵的拓展训练中,最关键的是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学员在遵守规则,认真倾听的前提下,突破思维定式,敢于创新是成功闯过雷阵的保证。同样,企事业单位要想发展,要达到自身理想的目标,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当一个目标确立后,实施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基础,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克服各种障碍则需要发挥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定式,根据现实和环境的变化,大胆突破和超越,勇于尝试,从而实现计定目标。
拓展训练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是体验性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非常强,它的理论来自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根据这些理论制订的拓展训练大纲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根据不同团体的各种要求制订相应的课程计划,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安排适宜的课程计划。拓展训练的体验性实践活动,其实都是为完成某些预期结果而设计的。学员们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得到一个心理体验,再根据教师的心理指导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其根本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单位拓展训练方案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