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10篇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1

20*年,我部围绕抗震防灾法制建设、工程抗震技术标准、工程抗震质量监督、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指导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

20*年初,我部印发了《建设部20*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及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总结、部署建设系统的抗震防灾工作。7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抗震办主任座谈会”,云南、安徽、***、北京、江苏等地交流了抗震管理工作经验,会议讨论了新时期建设系统开展抗震防灾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确立了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工作重点,提出从房屋建筑设防为主转向房屋建筑与市***设施并重;超限高层抗震审查与大型公共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并重;城市房屋建筑抗震与村镇房屋建筑抗震并重;新建筑抗震设防与使用过程中维持设计抗震能力并重;从应急预案编制和颁布转向日常演练和应急措施落实等新思路。

(二)加强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20*年,我部依据《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城市规划法》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对建设行***主管部门的抗震质量监管责任、抗震设防强制性要求以及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等提出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要求。

(三)完善工程抗震等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20*年,我部在继续贯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标准》和《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工程抗震技术标准的制定步伐。《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村庄与集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的编制工作和《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进展顺利。

(四)强化工程抗震设防监督

20*年,我部在组织全国工程质量大检查时,把新建工程抗震设防质量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组成15个工作组,抽查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个房屋建筑和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通过质量检查促进各地提高新建工程抗震质量。同时,我部继续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管理工作,全国和各地专家委员会依照行***许可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审查。

(五)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

我部编制了《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十一五”规划》,作为《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城市抗震工作中,着重推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地积极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试点,完成了福建省泉州市等城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在村镇抗震工作中,注重基础性工作,组织有关课题研究,完成了4册村镇建筑抗震***集初稿,并结合《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的编制,完成了西南农村木构架、土坯维护墙房屋1∶1足尺的振动台试验等。

(六)加强建设系统地震应急能力

20*年,我部按照***应急预案工作会议要求,印发了部门预案《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各地建设系统也制定了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七)推动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积极推动城市燃气突发灾害与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试点工作。牵头组织召开了中美地震工程协调会,探讨进一步拓宽中美地震工程的合作领域。

二、20*年抗震防灾工作要点

20*年,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25号),切实增强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村镇抗震防灾工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与完善抗震防灾法制建设

通过宣传、贯彻《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建设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各地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环节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做到依法开展抗震防灾工作。抓紧起草《市***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调研工作。

(二)强化抗震防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强化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

提高我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包括组织大跨空间结构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喀什老城区抗震对策和市***基础设施抗震设防***策等研究课题,争取尽快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标准》、《村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等抗震防灾技术标准。

(三)加强村镇抗震防灾工作

进一步研究提高村镇建筑抗震防灾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关于村镇建筑抗震防灾的措施,推广各地开展村镇建筑抗震防灾工作的先进经验,组织《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相应***集的培训,开展“村镇农居地震安全工程

”试点工作,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抗震技术,对新建农房设计与建造进行指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导致的村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四)部署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抗震普查

根据《***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关于“2010年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各级人民***府要组织完成县级以上城市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搞好抗震加固或改造”的要求,指导开展地震重点监视区的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工作,通过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摸清现有建(构)筑物抗震能力底数,为旧城改造、抗震加固、抗震鉴定提供依据,为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基础信息,为地震应急、震后恢复重建和城市安全防范研究提供条件。

(五)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

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指导。颁布《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有关协、学会组织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地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水平。

(六)指导城市建筑物加固改造

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指导各地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确定时限,加快抗震加固工作的进度。特别是要重视对城市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抗震防灾能力的鉴定和评估,完善鉴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2

2011年12月13日,山西省地震学会举办了以“抗震设防要求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学术茶座。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宗升,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付泽秋,太原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站长胡国庆,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郭跃宏、郭君杰、郭建及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和地震局有关单位的专家出席会议。山西省科协学会部部长苗洪泽出席会议。会议由山西省地震学会秘书长田勇主持。

会上,专家们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就建筑抗震设防规范、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建设规划、应急防灾能力、抗震加固、抗震鉴定、建筑物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方面内容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此外,山西省地震学会常务理事赵文星分析比较了汶川地震、智利地震及日本地震的灾害及建筑抗震性能,介绍了我国抗震设防***策演变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常务理事李自红结合国内外实例就活断层产生的危害、活断层探测方法及活断层的避让进行了深入阐述。

与会代表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经过交流和探讨,形成了一些具体建议:1)抗震设防是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各级***府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在城市规划审查、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2)在建筑物抗震设防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各行业、各单位之间的联系,相互协调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的质量管理和监督。3)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管理力度,把好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使工程建设项目符合抗震设防标准, 进一步提高整体建筑物的防震抗震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加强工程建设抗震设防技术研究,大力推广应用抗震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各行业各部门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依靠法律,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全省地震安全工作。(山西省地震学会 编辑:张素琴)

(山西省科协)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3

重庆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东侧,属中强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域,1996年重庆市被***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重庆地区的中强地震具有震源浅、烈度高、震害严重、易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等特点。由于重庆乡镇人口集中,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和社会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广大农村地区仍是防震减灾工作的薄弱地区。因此逐步提高农村防震能力是当前迫切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加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一、重庆农村民居防震设防应对措施

农居抗震设防历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在前几年确定防震减灾十年目标时,是以城市为重点,要求在各级***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当时农村的抗震设防工作没有提到议事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地震对农村经济破坏的加重,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已引起了***和***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突出重点、全民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农村民居防震保安能力,2007年重庆市建委、市地震局提出了全市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2008重庆市***府拟出台文件,要求按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设计,提高重庆市新建、改建大楼的防震标准;2009***府又安排300万元专款,组织有关专家和科研单位,开展农村民居经济实用抗震技术和农村民居巴渝建筑风貌特色研究,编制实用技术标准。目前,区县的抗震民居示范工程已经逐步启动。

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建筑(本文仅指不纳入建设行***主管部门管理的居民建筑)建设的快速增长,居民的房屋结构也由传统的土坯或土木结构逐渐改为砌体结构、框架结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多数建筑在没有规范设计和规范施工的情况下就已建成,留下了不少的安全隐患。具体问题在于:一是目前重庆市村镇建筑多由居民自己出资,在自有土地产权范围内建设,一般不纳入***府职能部门的基本建设管理范围,大多无正规设计标准,房主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依照自己拟定的功能、开间尺寸、进深尺寸、层高、层数等来进行建盖;二是施工方大多属无资质的农民施工队,工匠技能参差不齐。建盖过程中,凭建房农民自己的经验和感觉,甚至是错误的经验就把房屋结构建盖起来;三是建筑经费使用不合理,主要追求住房的高大、宽敞、明亮,在外表装饰上投入过多,在结构抗震上过分省钱,有的甚至不与考虑过房屋结构的抗震问题;四是地基选择不合理,地基挖掘深度不够,处理方式简单,大多数仅在地面下50公分左右填埋碎石或片石,很少打地圈梁,基本没有加钢筋,多层建筑大多没有圈梁;五是承重墙厚度达不到要求,有的砖混结构承重墙仅是l2墙,普遍存在砖木结构房屋层高超高,达4~5米;六是砂桨比例不合理,粘接强度差,建筑质量差,忽视抗震设防标准,达不到抗震设防的要求。

从重庆5个乡镇民居的调查统计分析情况看:个别地区乡镇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逐渐富裕,房屋建筑情况相对好些,主要以混合和混预结构为主,采用了圈梁,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约占调查总数的10%;以砖混合预制结构为主的农家自建楼房,建房过程中根本未考虑抗震设防因素,施工人员技能普遍很低,特别是部分房屋的选址不科学、地基不稳定,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虽然这类房屋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但很脆弱,约占调查总数的25%;在有些偏僻山区的情况相对较差,由于经济原因主要以土木结构(土坯房)为主,少部分为砖木结构,房屋基本不具备抗震能力,约占总数的65%。总体上看,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十分脆弱,推广和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工作十分必要。

三、推行民居抗震设防工作需加强的几项工作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府要在民居安全工程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其纳入***府的议事日程,要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到人。在推进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中不容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1、专家参与设计,组织进行抗震性能房屋建设论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下各种机构类型,给出当地群众经济上易接受的抗震技术措施和指导性建议。通过编制地区性房屋抗震技术标准和抗震构造***集的形式,指导村镇房屋建造,提高其综合抗震能力。

2、领导重视。少数乡镇***府对农居抗震设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干部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对推广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积极性不高,没有建立农居档案,心中无数,这种现状对今后的抗震救灾工作极为不利。

3、严把五关。严把选址关:严格规划选址实行统一规划、分栋(分户)自建,严格按建设程序审批。规划选址用地避开山洪、风口、泥石流、洪水淹没、风景区核心景区、地下采空区、高压输电线路等,并要求有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方便生产生活;严把建筑设计关:住宅方案供农民选择使用,免费向村民提供住宅设计***集,住宅设计一般为2~4层,达到国家技术标准,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严把施工关:以镇为单位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持证工匠施工,杜绝无证施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聘请监理公司或区质监站对农房建设进行监理和监督,同时还应建立由镇村管所技术人员、村组干部、建房业主代表三方组成的质量监督小组进行质量监督;严把建筑材料关: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凡不能满足技术标准的一律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4、加强宣传教育。农村长期存在防震抗震知识不足,对建房质量认识不能到位,采用科学、灵活、及时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将农村住宅建设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镇)、村庄和农户,使广大农民建设安全农居变为维护自身生命财产安的自觉行动,增强市民防震意识。

5、加强监管,保障农村民居抗震质量。把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工程审批、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管理环节中,加强监管,确保抗震设防质量。

四、结束语

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加强农村民居防震减灾能力的一种基本措施。同时,积极宣传,提高农民认识,让农民自主自愿参与实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做好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和服务是实施地震安全民居工程的核心。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东良.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程试点工作.高原地震,2007.1.

[2]罗书山.山地城镇防震规划初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1.4.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抓防震减灾就是抓经济建设的发展意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责任机制,强化震情第一观念,加强震灾防御基础,提高地震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为建设“幸福*、平安*、和谐*”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采取措施,落实防震减灾工作任务

(一)强化震情监测措施,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1、加强地震震情监测。充分发挥地震部门专门监测、各乡镇宏观观测、社会公众群测群防的作用,及时收集信息,掌握动态,组织前兆异常落实判定、震情上报、震情灾情速报,对破坏性地震提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提高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奠定基础。

2、强化震情信息网络管理。加强地震监测设施运行管理,做好系统维护,确保系统运行正常,保证地震速报及时准确、信息传递快速高效。积极争取上级地震观测和技术改造项目,努力推进现代化地震观测台网建设,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配套科学的监测预报系统。

3、加强“三网一员”建设。严格执行《*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群众性地震宏观观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各乡镇、各部门及街道居委会配备防震减灾助理员,建立县、乡、村“三网一员”群测群防工作网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强震害防御工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4、依法行***,切实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增强工程抗震能力,防患于未然,是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要务。依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回族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明确防震减灾***责任,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程进行抗震设防要求确认,从审批程序、审批权限、监督管理、过错追究等方面,建立完善行***审批制度,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县地震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要加强配合,从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和施工质量三个环节上严格把关,确保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符合设防标准。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检查,按全国地震动参数区划***标示值进行工程抗震设防,确保建设工程抗震性能。

5、抓好城乡规划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建设工程抗震安全能力。一是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城乡建设抗震防灾标准和规范,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严禁在地震断裂带规划建设开发区、学校、医院、居民小区、村庄居民点和工业设施等项目。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操场等工程改造,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配备标示牌,预留水源、厕所等公用设施和避险救生设施。城市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服务半径500米;固定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服务半径2?3公里。二是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严格执行《*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回族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对人员密集、自救能力较弱的中小学、幼儿园、敬老院等建筑,一律采用框架结构,由乙级以上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设计,抗震设防标准由丙类提高到乙类或抗震设防裂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度,推广使用新型轻质墙体材料、轻型屋面和轻钢结构体系。新建中学校舍原则上不超过三层,农村新建小学校舍原则一层。对各类新建项目,特别是新建的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居民住宅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生命线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三是全面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标准。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自治区人民***府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村民居基础资料与抗震能力调查,加强村镇规划和农村建房管理,加快危房改造,实施农村民居示范工程,建立农村防震技术服务网络。县建设与环境保护局、地震局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设防技术指导,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建设施工质量,确保乡村民居抗御5.5级左右地震的目标。四是全面开展各类建筑抗震设防大检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类建筑抗震设防大检查。重点检查公共建筑物,特别是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居民住宅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等工程的抗震设防问题,根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震设防加固、实施搬迁或异地重建。

6、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工作,列入日程,制定计划,常抓不懈。要结合各类纪念日,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7.28唐山地震纪念日,通过发放地震知识宣传单、制作宣传展板,组织各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的方式,进行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地震、科技、科协等部门要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五进”(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活动。***门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等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能力

全县地震救援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工作机制。

7、建立健全地震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防震减灾助理员、村(居)委会联络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组成的地震应急救援管理组织体系。

8、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地震震情、国家防震减灾***策要求,及时完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充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完善抢险救灾、通讯保障、工程抢修、公安消防、医疗救护、交通运输、后勤供应、地震情报、宣传教育、震害评估十个抢险救灾专业组的工作措施。加强对各单位应急预案完善及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街道、乡镇、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要完善修订地震应急预案。

9、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县公安、建设、地震、民***等部门和消防、武警部队联合组成县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乡镇、街道办事处组成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和志愿者等基层地震应急队伍;村(居)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组建志愿者队伍。加强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管理,开展培训和演练,形成应对地震灾害自我保护、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地震应急救援机制。

10、加强地震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依托***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逐步建立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震情灾情信息获取、应急指挥辅助决策、震情灾情信息报告公告、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功能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同时,调查掌握全县自然条件、行***区划、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建筑物主要类型和特点等情况,收集厂矿企业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基本情况,建立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地震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11、加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根据《“*”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有关规定,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地震活断层,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县城要严格功能分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空地等规划建设避难场所;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建设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震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财***、民***部门要保障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所需资金、设备和救灾物资储备。

12、加强地震灾害灾情信息速报。建立全县地震信息速报网络。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村(居)委会要设立地震灾情速报员,制定灾情速报制度,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同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群众及时报告地震灾情相关信息。按照国家地震信息规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和手段,科学、慎重、准确地宣传地震信息。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13、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方针***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地震干部队伍***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做到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精干高效。

三、加强领导,保障防震减灾工作顺利推进

14、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各部门要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根据《*县地震应急预案》(永***发[*]107号)的有关要求,认真修订本系统、本部门的防震减灾对策和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并负责本系统的防震、抗震和救灾工作。县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15、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体系,把防震减灾工作融入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强化县、乡、村三级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企业、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学校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建设,确保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形成“***府统一领导,地震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6、认真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银川市的统一部署,由发改部门牵头,会同县地震、建设、民***、财***、教育等部门,做好全县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的制定要坚持有利于防震减灾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有利于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和取得减灾实效,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提出的建立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紧急求援三大工作体系的要求。同时,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建设等专项计划时,也要充分考虑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

17、建立健全防震减灾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全县各种行***资源,建立各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防震减灾联动机制,明确防震减灾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职责,实现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同时,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区等组织及志愿者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防震减灾的整体合力。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5

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指导思想,坚持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发展战略,坚持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强化了***府职能,强化了部门职责,强化了社会参与,强化了条件保障,强化了科技支撑,强化了法律责任。特别是在地震灾害预防方面,强化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管理措施,建立了农村民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管理的制度,完善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是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制度保障。

二、强化措施,确保抗震设防要求落到实处

(一)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抗震设防要求,系指在考虑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因素的基础上,经***地震主管部门制定或审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抗震设防要求以***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制定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为依据,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州境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各县市人民***府建设、交通、水利、电力、地震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强化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

地震安全性评价,系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化等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和基础资料。***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审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州境内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按照***和省***府的规定确定。未经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各级发改计划部门不得批准立项,规划建设部门不得批准、发放选址意见书。

(三)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州境内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生命线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和设防分类进行设计,由州规划和建设局纳入“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的行***许可项目,未经初步设计审查的建设工程,不得进入下一个建设环节。

(四)强化建设工程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五)强化建设工程抗震普查机制,落实抗震加固措施。

州境内已建成的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其他建设工程,要按照*州人民***府办公室《关于提高我州房屋建筑及市***基础设施抗震能力的意见》的要求,全面完成全州已建房屋、市***基础设施的抗震普查工作,对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对我州上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未修建的预制构建房屋,要按照凉府办发〔20*〕60号文件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

(六)强化农村民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

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是《防震减灾法》新建立的法律制度。各县市人民***府要把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纳入抗震设防的管理,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异地扶贫搬迁试点建设和“三房”改造等工作,将农村民居、基础设施和乡村公共设施建设纳入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范畴,建立由县市分管规划和建设的副县市长任组长,规划和建设、发改、防震减灾、移民、扶贫、国土资源、财***等***府部门领导参加的推进农村民居和乡镇公共设施抗震设防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州规划和建设部门要按照相关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抗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建设示范工程。

各县市要继续落实凉府办发〔20*〕60号文件制定的村镇建设工程措施。凡属村庄建设范围内的乡镇***权机关、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公共建筑,楼层两层以上、建设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或者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村镇建设工程,由各县市规划和建设局监督管理。其他农村民居建设,由乡镇专兼职人员、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负责房屋的监管工作,并接受规划和建设部门的督促和指导。

各县市人民***府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20*年新建农村民居20%以上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每年按照递增20%的要求,逐步提高农村村民住宅的抗震设防水平。20*年起新建的乡村公共设施,要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七)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的行***许可制度。

州、县市防震减灾、规划和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抗震设防要求的行***许可制度。确保《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办理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等行***许可项目的全面落实,切实做到该行***许可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实施行***许可,对应依法作出行***许可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实现法规化管理。州和各县市人民***府建设、交通、水利、电力、地震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实现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的要求。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性能目标,ANSYS,优化设计

中***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使用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它本质上就是以保证生命安全为抗震设防目标的一级设计理论。按照以上理论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当地震发生时,虽然有效地防止了由建筑物坍塌而导致人员伤亡,但是由于建筑物的破坏没有很好地得到控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抗震设计时,为了兼顾经济和安全,不仅要防止结构发生坍塌,同时也要合理地控制结构的其它破坏程度。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抗震性能设计的理念由美国学者提出后,日益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如何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方法进行探索,并将抗震性能设计应用到钢结构的优化设计中。

一、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选定应该综合考虑设防烈度、结构的特殊性、震后损失和修复等因素。根据规范首先划分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和地震作用水准,然后综合确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1.1 性能水准的划分

性能水准 破坏描述 继续使用的可能性

基本完好(含完好) 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轻微损坏 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对钢结构构件指残余变形),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等破坏 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或残余变形),部分明显裂缝(或残余变形);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 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

严重破坏 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 应排险大修,局部拆除

倒塌 多数承重构件倒塌 需拆除

注:个别是指5%以下,部分是指30%以下,多数是指50%以上。

1.2 地震水准的划分

为了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衔接紧密,地震水准划分为: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

1.3 性能目标的划分

由于本人编写的ANSYS命令流暂时仅能在弹性范围内优化,针对该特点,钢结构住宅可以实现在三种抗震性能目标控制下的优化。性能目标1: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完好;性能目标2: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完好;性能目标3: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完好。

二、抗震性能设计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本文运用APDL编程语言,对某六层钢结构住宅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分析求解。限于篇幅, 下面主要介绍在APDL编程语言命令流中如何运用抗震性能设计。抗震性能设计运用主要体现在施加荷载和荷载效应组合两大模块中。

2.1 水平地震作用

施加水平地震作用可根据不同的性能目标选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性能目标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2.2 荷载效应组合

无论结构在哪一种性能目标控制下,结构均应满足弹性设计要求,即结构完好。采用作用分项系数、材料分项系数和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可不考虑地震内力调整系数。

三、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小区的六层钢结构住宅,主体结构为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结构平立面规则且各楼层多为标准层(见***3.1),抗震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场地的类别为Ⅰ类。主体结构各构件多采用钢梁GL1(H400x120x6x8)。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钢结构住宅进行整体分析,仅针对钢梁GL1(H400x120x6x8)开展优化设计,使结构在分别满足三种不同性能目标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用刚量最小的优化目标。

***3.1 钢结构住宅标准层简***

3.2 计算结果分析

相应于不同的抗震性能目标,优化得出以下结果:

(1)对应于性能目标1,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完好,初始设计GL1(H400x120x6x8)所用的总用钢量为18.671t 。GL1通过ANSYS优化生成的最优截面为,所用用钢量为14.239t,较原设计结构节省钢材4.378t。

(2)对应于性能目标2,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完好,初始设计GL1(H400x120x6x8)所用的总用钢量为18.671t 。GL1通过ANSYS优化生成的最优截面为,所用用钢量为17.199t,较原设计结构节省钢材1.472t。

(3)对应于性能目标1,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完好,初始设计GL1(H400x120x6x8)所用的总用钢量为18.671t 。GL1通过ANSYS优化生成的最优截面为,所用用钢量为25.485t,较原设计结构多用钢材6.814t。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阐述和工程实例,可以总结以下结论:

(1)在结构性能目标1和性能目标2的控制下,结构用钢量均有不同程度节省,通过ANSYS优化改变截面尺寸可有效减少用钢量和提高结构抗震水平。随着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提高,GL1截面尺寸相应有所增加。设计者可选择合适的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2) 抗震性能设计可应用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可根据使用者对结构的不同使用要求,确定相对应的性能水准和性能目标,并且给设计人员提供更灵活的发挥空间。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将是未来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

(3)由于结构性能目标的确定很难把握,抗震性能设计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还很少,抗震性能设计的理论和通用计算软件的开发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SEAOC Vision 2000 a Frame work for Performance-based Engineering[R].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1995.

[2] 马宏旺,吕西林.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12):1429-1434.

[3] 李 刚,程耿东.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林生逸.基于性能的核电站常规岛主厂房设计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农村房屋抗震设防 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区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十分有限,而地震发生为小概率事件,农牧民对可能发生的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认识不足。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大力提倡安居富民工程,提高乡镇整体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镇建筑具有单体规模矮小、造价低廉等特点。在抗震能力方面,村镇建筑存在主体结构材料强度低(大多数农村建筑仍为传统的土木砖石类结构,如土木、砖木、石木结构)、结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连接薄弱,加之未采取抗震措施,地震震害来临,伤亡残重。

农民抗震减灾意识淡薄。

农村地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减灾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农民不知道在地震地区应对房屋进行抗震设防,不了解抗震防灾技术措施。在房屋装修上下功夫,而在结构和材料上只考虑省钱。

(二)农村民房建设工匠水平有限

由于农村民房是自主建造,何时修建,采用结构型式、建筑材料等,完全由房主根据自己的财力、传统习惯等因素与建筑工匠议定,***府缺乏相应的引导***策和建筑抗震推进机制与制约机制。

农村民房建筑工匠是农村民房建设现场技术负责人,有的工匠为了承揽工程,迎合甚至迁就建房者节省费用的心理,放弃对建房质量、抗震设防的监督。

(三)房屋抗震技术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我国现行的抗震技术标准对土木石等农村常用的结构类型所提出的抗震措施要求较为原则,对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在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覆盖面等方面不足。

(1)忽视结构安全。

追求大建筑面积,造成砌体结构的高宽比过大。有的砖结构平房女儿墙超过一米,片面追求高大、宽敞、明亮,存在地震安全隐患。

(2)选择建房位置不合理。

对建房位置选择不科学、不合理,有些农民的住房建在滑坡、断裂带上,甚至把建房的危险地段看做风水宝地。

(3)农村基层缺乏稳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按“中编委文件”规定,规模大的乡应配置2-3名村镇建设助理员,但始终未得到落实。

(4)国家的资金投入少,缺乏相应的推进与制约机制

在农村房屋抗震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震后恢复重建方面。

(四)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施***缺乏法规依据。

各级***府在农村民房建设的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建设行***部门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规划上,体现在新建农民新村、集中聚居点,对分散修建的农村民房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地区的非建制镇和自然村未进行建设规划工作,在施***过程中缺少法规依据,行***中只进行建筑场地审批,不能实行进一步的监管工作。

三、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对策

(一)把抗震设防纳入村镇建设管理体系

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是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村镇抗震能力建设管理工作中,一是应首先从建设规划和抗震防灾规划做起,这样在施***过程中就有了法规依据;二是房屋应有适合当地抗震要求的设计***纸;三是应由有资质的村镇工匠牵头的施工队伍进行建造。

(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在乡镇设立或完善农房抗震管理和咨询机构。一方面对农房在审批、施工、验收、发放房产证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向农民宣传房屋抗震技术,为农民房屋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措施把关。

(2)建立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培训与证件发放制度。由于造价所限,农村房屋不可能由正规设计院进行逐栋设计,也不可能由市、县正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农民只能雇几个建筑工匠自建。因此,村镇建筑工匠制度是符合我国村镇建设实际、农村建筑市场需要的。

(二)提高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

我区在村镇抗震能力建设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要充分吸收各地开展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大力度,予以提高。

关注各地村镇抗震试点的管理经验,制定相应的引导***策与制约机制。

(三)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同,村镇建筑在建筑材料、结构类型、民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村镇建筑抗震设防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易有效、经济合理。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防御目标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

(四)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府给于适量补助

为了引导和鼓励农民提高其房屋的抗震能力,真正有效地推动地震高发地区农村的抗震能力建设工作,建议财***设立村镇民居抗震建设基金作为引导资金,即必要的抗震设防与加固专项费用(房屋造价的3%~5%),以个人出资为主,***府给于适量补助。

(五)大力开展村镇干部和建筑工匠的培训工作

首先对县、乡两级主管村镇建设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内容包括与建筑抗震有关的***策、任务和技术法规、质量标准等。同时也要大力开展村镇建设助理员、质量监督员和农村建筑工匠的抗震技术知识培训工作。村镇建筑工匠是我国农村一支庞大的建设队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房的抗震防灾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农村建筑工匠经考试合格后发上岗证件,持证承接村镇抗震建筑的施工任务。

(六)积极开展村镇建筑抗震试点工作

首先在地震高发地区以补贴的方式开展农村房屋抗震建设试点工作,即对农民现有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和新建房屋抗震设防的试点,并逐步在抗震设防地区展开。抗震建设试点工作可以选择试点户和试点村的模式进行,试点村主要考虑在地震高发地区布置。以试点户为主在抗震设防区开展,其覆盖面大,地震实践的概率大。试点户的分布,在地震高发地区布置密度要大,其它地区的布置密度可小。

(七)按照建筑规范标准建房

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根据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坚持按规范设计,按规范施工,设计不同类型的既抗震又经济适用的样本农居,认真总结震害规律,采取有效地抗震技术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能力。

四、大力提倡推广***的富民安居工程的成功经验

(一)大力提倡安居富民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自治区在2003年开始全区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了建筑抗震技术培训,建设了抗震试点村、试点工程。

(二)把安居富民工程作为长效机制。我区是地震多发地区,在历次地震中,抗震安居房成为村民的“保护神”,自2004年以来建设的抗震安居房屋都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没有损坏,对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经过精心设计改造,成为既抗震又造福百姓又适用的工程,深受农民喜爱,叫“安居富民”工程,发挥了明显的减灾效益。安居富民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三)安居富民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步伐。

***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强化“生态立村”的理念,大力推行“统一规划、整村推进、拆旧建新”的模式,改变了过去农村无序建房、分散居住、布局零乱的现状,改变了乡村长期以来脏、乱、差的面貌。逐步建设成规范有序、配套齐全、集中连片的新农村。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8

为了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用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家和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制定或者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以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进行表述。

本办法所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地区或者场址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研究,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动参数及基础资料的活动。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地震局(以下简称市地震局)是本市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的主管部门。各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是本市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的主管部门。各区、县建设行***主管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本辖区内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震设防)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规程进行抗震设防。

第六条(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七条(安评工程范围)

前条第一款规定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有:

(一)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3-95)中的甲类工程;

(二)国家地震、铁路、交通、广电、水利和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专业主管部门与国家地震部门联合,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三)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23-95)中部分乙类工程以及其他重大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由市地震局提出,经征求市建委、市计委等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府批准。

第八条(安评单位要求)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本市范围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持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外省市单位从事本市范围内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应当向市地震局备案资质证书。

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证书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九条(安评单位收费标准)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市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由市价格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条(安评单位的禁止性规范)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二)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

(三)转包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

(四)不按照国家有关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规范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十一条(安评报告评审与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安评报告);建设单位应当将安评报告报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评审。

国家重大建设工程、跨本市行***区域的建设工程、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的安评报告,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评审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本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安评报告,由市地震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审并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安评报告合格的,市地震局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5日内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安评报告不合格的,市地震局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10日内予以退回,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时,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且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市或者区、县有关部门在审核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对未包含抗震设防要求的,不予批准。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的义务)

建设工程的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规程,进行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设计审查)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工作,应当纳入建设工程设计审查程序。超出现行技术标准规定的高层建筑,市建委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对其抗震设计进行专项论证。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未经审查,或者发现未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规程进行抗震设计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建设单位在报送抗震设计审查的同时,应当将建设工程设计计算书中有关抗震设计的材料,报市地震局备案。

第十五条(施工、监理单位的义务)

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

第十六条(竣工验收)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对抗震设防一并验收;建设工程不符合抗震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应当限期整改,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七条(已建工程的抗震设防)

已经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在进行改建、扩建时,应当委托抗震鉴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根据抗震性能鉴定结果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第十八条(新技术应用)

本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采用新建筑结构体系的,该建筑结构体系应当具备抗震性能。

第十九条(行***处罚)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由有关行***主管部门进行行***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市或者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擅自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由市或者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从事禁止的,由市或者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或者机构吊销资质证书。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从事禁止的,由市或者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或者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由市或者区、县建设行***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不将设计计算书中有关抗震设计的材料报送备案的,由市或者区、县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七)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的,由市或者区、县建设行***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八)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已建工程在改建、扩建时,不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和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的,由市或者区、县建设行***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行***复议和行***诉讼)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

中***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随着结构试验、结构分析、地震学以及动力学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在不断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震害调查、强震观察的方法在不断的成熟。但是,如何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地震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从而保持建筑物更加合理经济、安全可靠,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问题

1. 1选择建筑抗震场地的问题

如果施工的条件相同,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在地震时会受到明显不同的破坏程度。所以,选择一个好的建筑场地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重要基础,在场地选择的过程中,要降低地震灾害,尽可能地避开工程地质不良的抗震场地(止如河岸、边坡边缘、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陡坡、湿陷性黄土区域、液化土区域),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地(止如中等风化、微风化的基岩,不含水的粘土层,密实的砂土层)。如果实在无法当避开不利区域的话,应该在场地采取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抗震设防类别、湿陷性黄土等级、地基液化,来采取措施提高地基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止如,如果建筑地基的受力层范围处在严重不均匀土层、软弱粘性土层、新近填土时,要合理估计计算地基在地震时形成的不均匀沉降,从而采取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处理措施或者加固地基、桩基的措施来加强地基的承载力。

1.3房屋架构平面设置的规则性与对称性问题

房屋的平面与立体的设置应遵照抗震理论基本设置准则,通常运用规则的房屋架构设置方案。依照房屋结构抗震设置规范的标准,对平面不规则或纵向不规则,或者两者均不规则的房屋架构,应运用空间架构的核算模式;对楼板部分区域连接不畅或者表面凹凸不成规律时,应运用相对应的贴合楼层强度刚度变动的模型;脆弱位置应当注重相对应的内力加大系数,而且依照规范标准来对弹塑性形状改变加以剖析,脆弱位置应采用抗震构造手段。

在房屋架构的抗震中,对称性是不容忽视的。对称性包含房屋平面的对称、品质分布的对称及房屋架构抗侧刚度的对称三个部分。保证这三个方面的对称中心为同样的位置是最优的抗震设置方案。国内的房屋结构中,架构的对称性通常指的是抗侧力主要架构的对称。对称的房屋架构有框架架构、简体框架架构等。

房屋架构的规则性体现在以下四点:

1.3.1在平面设置房屋抗侧力的主要架构时,应当保证周围结构与中心的刚度与强度平均分布,让房屋的主要架构维持较强的强度与抗扭刚度,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房屋在风力较大或者地震的扭矩影响下而产生很大的形状改变造成非架构构件与架构构件的损坏。

1.3.3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主体结构沿着构成变化和竖向断面也要保持均匀,避免出现突变。

1.3.4建筑结构的抗侧力主体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也要有比较接近的强度和刚度,还要有比较相近的变形特性。

总体来说,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一定要对建筑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加以重视,在实际的工程中还应该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规定给予高度的重视。

2高层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求

(1)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规划设计,务必要满足其刚度需求,要详细的知晓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现场环境地貌、建材特性、设备机械状况,还有物理学知识等。应该合理设计高层混凝土建筑整体结构设施的刚度,并在建筑结构的连接设置的协助下,进行一定的调节和调整,从而提升其抗震能力,实现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波动受力在相应的范围内活动。假设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基础结构出现了一点点的变形,可以利用结构自行的调整,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整体结构也将产生较小的改变,如采用一些合理的维护检修,还能继续工作。

(2)设计、规划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时,设计人员关键要研究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和连接点的受力状况,并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减震消灾。据地震灾害的数据显示,假设高层混凝土建筑的刚度很柔软,如果高层混凝土建筑在严重地震的作用下,其主体结构定会受到强烈损坏,如果后期还有余震,那么高层混凝土结构就会一直得到损坏,导致出现不良的局而,结局是出现崩塌的后果。 3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改良方案

(1)对地震外力能量的吸收传递途径进行恰当合理的布局,保证支墙、梁、柱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形成一个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构件呈现出弯剪性破坏,有效地使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得到提高。

(2)要按照抗震等级来对梁、柱、墙的节点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结构可以达到三个水准的设防标准。按照“强节点弱构件”、“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柱截面的尺寸,注意构造配筋要求,控制柱的轴压止,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力。

(3)进行多道抗震防线的设置。在一个抗震结构体系中,在地震作用下一部分延性好的构件可以担负起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而在第一道抗震防线屈服后其他构件才逐次形成第二、第三或更多道抗震防线,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各地区要根据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提高抗震设防标准。

(4)在可能发生破坏性比较强的地震区域,建设、地震、科技等部门要对建筑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规定,从施工保障、材料选用、规划设计、建房选址等方面来加强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保证建筑设施能够符合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5)根据地震地区本身建筑物的特点来积极引用抗震减灾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且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将其推广应用到建筑抗震设计中。

(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管理者以及实施者也对建筑的抗震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必须提高抗震设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工程质量。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篇10

农村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居住的地区,是同城市相对应的区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我国超过80%的5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农村,在包括汶川地震在内的多次破坏性地震中,乡镇、农村房屋大量倒塌,凸现目前我国农村地震安全意识、投入、监管诸多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在我国,乡镇建筑、农民自建房屋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大多数农村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很多乡镇建筑处于不设防状态,抗震能力低下,在遭遇地震烈度为Ⅴ度的地震时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广大农村建设选址不科学,未能避开地震活断层及地质灾害地段,也加大了灾情。在农村,地震造成的灾害绝大多数是因为建筑物和构筑物倒塌所致[1]。而建筑物、构筑物的倒塌不仅取决于地震震级的大小和距离震中的远近,而且还取决于建筑物、构筑物本身的抗震能力。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农村面貌尽管有了很大改观,但与城市相比,基本保障的水平仍然很低。中央关于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路非常明确,今后要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要长期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到农村。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防震减灾思路和原则逐步完善成熟,走过了从注重地震预报到综合防御,从基本不防御到重点防御,再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的过程。对农村地震安全的认识和重视逐步提升,制定了相关的***策法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教训。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震安全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隐患,抗震设防能力低下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待深入推进,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归结到农村地震安全***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

1 各级***府的农村地震安全***策

1.1 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及精神

2000年、2004年、2010年***分别在广州、唐山、成都召开了三次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后印发***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表1为三次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关于农村地震安全的主要指导方针。

1.2 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针对我国农村民居防震能力薄弱的现状,2004年,18位两院院士提出启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建议,***对院士的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地震等相关部门加以研究。2006年,为及时总结交流经验,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在***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会后,***办公厅转发了地震局和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2],明确了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确立了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思想:通过各级***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工作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全国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建立完善适合农民需要的房屋抗震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各地区建设一批分布范围较广、能影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示范村和示范户,并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等地区逐步推广。工作原则:***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实用、抗震安全,统筹安排、协调发展。主要任务:制定农居工程建设规划,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建房抗震管理,加强农村民居实用抗震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农村建筑工匠防震抗震技术培训,建立农村防震抗震技术服务网络,组织实施农村民居示范工程,加强农村防震减灾教育。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完善扶持***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环境。

《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出台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在全国全面铺开。在本课题问卷调查的国内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了本省推动农居地震安全的省级文件。如山东省人民***府转发山东省地震局、山东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农村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发[2007]100号)①。全国市县***府相应出台了推动农居地震安全的文件。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府办公室转发潍坊市地震局、建设局《潍坊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潍***办字[2008]83号)[3]。建立技术和质量保障制度。认真开展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环境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严格规范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等技术资料的内容和形式;积极推进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验收制等各项质量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施工规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农居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内容依次为宣传、提供***纸、工匠培训和其他(表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府投入方向依次为宣传、培训,普查、鉴定、场地研究,加固或重建(改扩建)补贴(表3)。

目前全国各地由于认识和重视程度、地震危险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等原因,农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开展进度也存在较大差别。***、甘肃、云南、海南等地的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做法及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借鉴和推广。

1.3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在2006年制定印发《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4],规划明确“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推广农村民居防震技术,加强对农村民居建造和加固的指导,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还将“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作为防震减灾“十一五”阶段目标,并确立了主要任务。《规划》的印发明确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为贯彻落实《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各级地方***府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实施意见等。如《江苏省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到2010年,沿江地区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泰州、扬州等8个省辖市农村新建房屋80%以上采取抗震措施,其余地区农村新建房屋60%以上采取抗震措施。到2015年,沿江地区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泰州、扬州8个城市其农村地区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地震的能力,其余省辖市市区农村新建房屋80%采取抗震措施。到2020年,所有省辖市市区防震减灾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沿江8个市所有城镇和农村地区全部具备综合抗御6.0级地震的能力,其他地区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2 农村地震安全法律法规

2.1 法律

国家法律中涉及农村地震安全的共有两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5-6]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7]。1997年12月29日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全文未专门涉及农村地震安全问题。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管理,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抗震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建设示范工程,逐步提高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设防水平。

国家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给予必要支持。第六十七条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根据地质条件和地震活动断层分布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对城镇和乡村的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做出安排。地震灾区内需要异地新建的城镇和乡村的选址以及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抗震设防、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生态脆弱和可能发生洪水、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源地。第七十条规定: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规定: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第二十五条规定: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2.2 行***法规

***行***法规中涉及农村地震安全的共有两件,分别是《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8]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9]。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自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规定:地处洪涝、地震、台风、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和集镇,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村庄、集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措施。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2008年6月8日起实施)第四十三条规定:乡村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以群众自建为主,***府补助、社会帮扶、对口支援,因地制宜,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地震灾区的县级人民***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村民住宅建设的选址予以指导,并提供能够符合当地实际的多种村民住宅设计***,供村民选择。村民住宅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体现原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

2.3 部门规章

***各部委的部门规章中涉及农村地震安全的共有两件,分别是《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10]和《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11]。

《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建设部,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规定:村镇建设中的公共建筑、统建的住宅及乡镇企业的生产、办公用房,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其他建设工程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抗震措施,提高村镇房屋的抗震能力。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地震灾区村镇建设中,应对抗震性能差的传统结构及建造方法予以改进,并在重建中推广、应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形式及建造方法。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第八条规定: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抗震防灾专业规划的要求;村庄、集镇建设的工程选址,应当符合村庄与集镇防灾专项规划和村庄与集镇建设规划中有关抗震防灾的要求。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抗震设防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指导其采取经济、合理、可靠的抗震措施。

2.4 省级地方性法规、***府规章全国共有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了涉及农村地震安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府规章30件,其中22件以防震减灾综合类形式,4件以地震安全性评价或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类形式,3件以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类形式,1件以专门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类形式。

3 农村地震安全***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地震安全战略和目标需进一步明确需进一步提升和统一对农村地震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我国破坏性地震大多数发生在农村地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员中近60%为农村人口,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是农村地区人员伤亡重大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有8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其中约6.5亿人口在地震设防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0.05g)[43]。由于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震知识,国家又未将农村地区的建房纳入建设管理,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村镇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不设防的农村民居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地区一次6级左右地震往往造成相当数量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农村房屋倒塌与乡镇公用设施破坏,甚至一些4级多的地震也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农村面临着更加突出的地震风险,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抗震设防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在进一步提高与完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抗御地震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农村地震安全水平。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农村地震安全工作的根本宗旨。统筹城乡和区域防震减灾工作,改变农村房屋不设防的状况,促进城乡和区域防震减灾工作协调发展。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切实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不断提高全面防御的能力。从基本不设防,到重点防御,再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农村地震安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明确农村地震安全发展战略,细化农村地震安全工作目标。需要研究明确农村地震安全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体现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规划战略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全国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6级地震基本不致房屋倒塌死人,5级地震无人员伤亡。农村地震安全工作任务范围:除了农居安全之外,还应当包括村镇选址、规划,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应急避险、宣传教育等。需要对农村地震安保工作的公共服务进行界定。

3.2 农村地震安全法律法规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地震安全法律法规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有很多缺陷,制约农村地震安全工作的推进。主要存在法律法规缺失、层次低,无专门法可依,缺乏法律责任制度,责任主体不明,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涉及农村地震安全的法律法规起步时间上都比较晚。比如国家法律共有两部,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9年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才开始专门涉及到农村地震安保问题。

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对需要抗震设防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给予必要支持。

现行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完全依靠宣传、引导、鼓励等手段。法律法规固然有引导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但是像农村地震安全法律法规这样,从国家法律、行***法规,到地方性法规、规章,甚至一直到市县的***府规范性文件,完全依靠宣传、引导、鼓励,没有任何法律责任的规定,没有任何强制性措施,实属少见。

现行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如现有法律法规对各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缺乏明确规定,各部门权利、义务界定不明,***主体不清晰等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地震安全工作的协调快速发展。对于农居,抗震设防要求无法律规定,其后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关键环节中责任主体和监督主题严重缺失,这已成为不具备应有抗震能力,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主要原因和管理漏洞。

农村地震安全作为未来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发展重点,必须相应加大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力度。要更加注重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继续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力求体现规律要求、适应时代需要、符合农民意愿、解决实际问题。要重点加强行***监督检查制度建设与执行。行***监督检查,可及时反馈农村地震安全***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为***策法规的制定、修改、废止提供实践依据,为防止和纠正行***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农村地震安全***策法规的执行和推动农村地震安全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3.3 农村地震安全***府监管需进一步强化

由于农村地震安全是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纯公益性事业,且其行为不适宜公民、法人、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自主决定、自律管理和市场竞争机制自发调节,因此责任主体应当是各级***府及其相关部门[44]。随着依法行***进程的推进,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和强化各级***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各级***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通过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实施,做好农村地震安全各项工作。

农村地震安全工作是兼有公益性、社会性、科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领域也在逐步得到扩展。但是现有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缺位,部门权利、义务界定不明,***主体不清晰,比如防震减灾***主体间运行管理机制不顺,《防震减灾法》和省级地方性法规、***府规章关于农村地震安全管理体制方面,确定了多个管理主体、各自职责和相互关系,其中各级地震主管部门是同级人民***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而不是负责农村地震安全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各有关部门的职责性质包括“负责”,“会同”,“和”等。从管理体制上做出的这些规定如何操作和运行,部门如何实现“负责”,如何作为主动方实现“会同”与“和”,这些职责仅靠法律条文是难以执行的。农村地震安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农村地震安全行***法律关系行***主体的多重性,进而导致各行***主体部门利益化与***扭曲,加剧了“***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倾向,直接导致了***府职能异化和公务员角色错位,成为防震减灾依法行***的主要障碍。地震系统管理体制不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实行中国地震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授权承担本行***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府行***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指导市(州)、县防震减灾工作,对省级以下(含省级)地震台网(站)实行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市、县级地震工作部门和机构实行本级人民***府负责领导,省级地震局负责业务指导的管理体制,按照职责分工,与其他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区域内的农村地震安全工作。地市、县级地震工作部门和机构建设在全国各地区差别较大,例如三个直辖市,市内基层机构均为地级和地级以上市,四川、西藏、北京、上海、天津的地震工作管理部门仅有地级和地级以上,没有县级机构设置。设置地震工作管理部门的地区又分***设置和非***设置,天津、上海、河北、贵州4个地区,***设置的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比例很低或根本没有,其中河北省甚至只有地级和地级以上市级别的机构为***,没有县级的***机构。

而农村地震安全工作责任主要在县、乡级***府,许多重要工作离不开村委会的作用[45]。突出表现为:地震系统现行“头重脚轻”的管理模式上下脱节,容易形成“横向不到边、纵向不到底”的“管理空档”,影响国家农村地震安保工作方针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制约农村地震安全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3.4 农村地震安全投入和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健全

建立***府、个人和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投入和保障机制是推进农村地震安保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公共投入,建立农村地震安全的公共投入目标及机制。扩大农村地震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中央和地方相结合,明确各级***府事权和财权,制定完善缩小区域和城乡防震减灾能力的差别化扶持***策。鼓励引导农户提高地震安全投入。规范社会捐助(基金、社会慈善组织)。建立农村住房地震保险制度。

3.4.1 加大公共投入

公共支出主要体现在公共支出规模和公共支出结构两方面。公共支出规模反映的是***府活动的范围和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从世界各国公共支出的历史进程来看,公共支出规模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相对规模看,各国***府的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的比重也呈逐年提高的态势。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提出的公共支出结构发展模型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各类公共支出的增长变化作了详尽的阐述,其主要的思想是将经济发展分成早期、中期以及“大众消费”期3个阶段,***府在早期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而到中期伴随民营部门的力量的增长,***府的主导作用渐趋下降以至成为私人投资的补充手段,而在“大众消费”阶段,公共投资的重点转向教育、保健和福利等社会服务方面[47]。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从个体角度看,人类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5个层次,一般而言在前一个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后面层次的需求将上升为主要需求,依次类推。从集体角度看,人类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样具有层次性,对各类公共服务需求的紧迫性和对其均等化的重要性并非完全一样,其将随现实条件的改善而逐步提高。公共服务可以根据需求的层次性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三类,主要确保人的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满足;第二层次主要包括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三类,主要为了改善人们生存的软硬环境,提高生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科学技术和文化娱体三类,主要为了确保***府有效履行职能和更高层次的公共利益的实现。

按照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发展型”公共支出增长模型,我国目前总体上处于“发展早期”向“发展中期”过渡阶段。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我国总体上已解决温饱问题,人身与财产安全问题应提到主要议程上。同时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做好防震减灾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键环节,如果错过这一时机,等待经济发展水平上台阶后,再提升抗震设防能力,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浪费,也不便操作。适度调整公共投入结构,加大防震减灾公共投入力度,保证防震减灾公共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好安全与经济的平衡,调整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我国防震减灾公共***策需要深入研究的、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

3.4.2 扩大农村地震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范围

从基础性、广泛性、迫切性、可行性方面考虑,防震减灾是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确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范围和优先顺序,是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其规定的是一定阶段上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我国正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逐步增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加大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从现实需求分析,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于公共服务的平均化,而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体公民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尤其关注困难群体。按照协调重大利益关系的要求,加快建立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我国属于单一制集权国家,中央***府对全体人民负责,地方***府向中央***府负责,地方***府遵照中央的***策原则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服务。由中央***府直接提出“农村地震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执行效率,也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促进地区间和人群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节能抗震设防工作计划10篇

学习

毕业实习报告内容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实习报告内容10篇,内容包括工商管理毕业实习报告,毕业生产实习报告题目。完成毕业实习任务,除较好地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外,尚应根据学校教学要求从工作实践中选择适当的专题(对应生产岗位),为撰写毕业毕业实习报告做

学习

财务主管实训报告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主管实训报告10篇,内容包括财务经理岗位实训报告心得,财务主管实习报告。Keywords:auditcommitteeindependenceeffectiveness一、引言2002年7月,《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出台后,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公司治理热

学习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校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物业年度节能降耗计划。3、修订节能管理制度。为了使节能降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一步修订各类节能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梳理,使节能措施更符合

学习

财务管理实习报告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管理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实习报告内容大全,财务管理实习报告。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实习工作总结如下: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

学习

毕业实习报告工程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实习报告工程10篇,内容包括工程类实习报告范文10篇,工程毕业实习报告范文汇总6篇。实习报告范文大全这次实习期一共五天:结构和施工四天,建筑一天。实习的工程项目有:xxx办公楼、xxxx枢纽、xxxx学院新校区、xx大学xx校区**

学习

建筑节能协会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节能协会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建筑节能协会年度工作计划,建筑节能合作计划书编写。1概念简述一是建筑规划,规划就是在确认一个基本的主题或者是想要得到怎样的结果,然后对此进行方法、时间等计划,对于建筑来说,规划主要就

学习

集团公司节能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集团公司节能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单位节能计划及实施方案,如何写企业节能工作计划。1.2计划管理原则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新时期集团公司对各专业(能化)公司各类计划统一审批,实行集团公司、专业(能化)公司、基层矿处单位

学习

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建筑节能工作计划与措施,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府主导、部门组织、企业参与、用户配合”的原则,加大***策扶持,强化市场监管,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建

学习

工业节能诊断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节能诊断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工业节能服务诊断怎样实施,设备节能工作计划。玉溪供电局按照南方电网公司一体化要求,成立节约用电服务中心,并设有专业岗位从事节约用电服务相关工作,在云南电网公司节约用电服务中心的指导

学习

实践报告心得体会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实践报告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大学劳动实践心得体会,药库实践报告心得体会200字。二、实践成果主要工作是1、税务登记;2、税款计算和纳税审核;3、申报和缴纳税款并依法退税;4、申请减、免税;5、企业税收复议;6纳税评估;7、

学习

金工实习总结报告10篇

阅读(31)

实习地点:邵阳学院机械实习工厂实习单位:电气工程系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习目的:此次金工实习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使学生在金工具体操作过程中,对机械制造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

学习

实习报告自我鉴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报告自我鉴定10篇,内容包括实习自我鉴定100字,成人大专实习报告自我鉴定300字。从7月5日到8月24日共6周的时间是在中药房实习,经过中药房的系统实习培训,我学习到了中药处方的识别、审查和按方发药,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定,

学习

金工实习报告总结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金工实习报告总结10篇,内容包括金工实习个人总结,金工实习实训心得体会。实习地点:邵阳学院机械实习工厂实习单位:电气工程系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习目的:此次金工实习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使学生在金工具体操作过程

学习

商贸公司实习报告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商贸公司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商贸公司暑假实习报告,商贸公司实习报告10000字。(二)成都桂湖摩尔商贸有限公司简介公司倡导理性消费、引领时尚潮流。以科学的经营理念和模式稳健拓展市场稳定客源,在营业额和公司效益节节攀升

学习

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降耗年度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校节能降耗工作计划,物业年度节能降耗计划。3、修订节能管理制度。为了使节能降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一步修订各类节能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梳理,使节能措施更符合

学习

建筑节能协会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节能协会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建筑节能协会年度工作计划,建筑节能合作计划书编写。1概念简述一是建筑规划,规划就是在确认一个基本的主题或者是想要得到怎样的结果,然后对此进行方法、时间等计划,对于建筑来说,规划主要就

学习

集团公司节能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0)

本文为您介绍集团公司节能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单位节能计划及实施方案,如何写企业节能工作计划。1.2计划管理原则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新时期集团公司对各专业(能化)公司各类计划统一审批,实行集团公司、专业(能化)公司、基层矿处单位

学习

电厂节能减排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电厂节能减排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电厂运行节能减排通讯稿,电厂节能减排建议100条。一、我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做法我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在省委、省***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

学习

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节能降耗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院节能降耗最新政策,医院节能降耗建议100条。华山医院副院长靳建平对《中国医院院长》表示,医院的节能成绩是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管理取得的综合成果。与此同时,受弹丸之地的钳制,医院重视

学习

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节能监察工作计划。采取公司统一立项和所属企业自选立项相结合的方式,紧紧抓住房地产项目开发投资、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与营销、交房与物业等环节的核心工作,脚踏实

学习

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建筑节能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绿色节能建筑推广实施方案,建筑节能工作计划与措施。1.2.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设计标准在项目立项和绿色目标定位的前期阶段,首先提出了“绿色建筑策划及设计文件要求”,将绿色建筑

学习

学校节能减排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节能减排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学校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学校节能减排实施方案。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教师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本次活动。按学校大队部的安排顺利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