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用人单位的首选条件。为了提升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管理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从实践性思维过程出发,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管理技能以及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生产汽车运营课程的特点
《汽车运营管理》也叫“生产运作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汽车运营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系统学习,最终让学生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实务,较全面地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工具,对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或改善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运营管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普遍认为枯燥、抽象、难学,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学习“汽车运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好,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实际教学同企业实际操作的结合存在很多脱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育教学角度
一方面目前的汽车运营管理基本上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 这种授课方式仍是灌输式的,往往互动性差,学生只能机械的去接受,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常常是就事论事的,就企业某一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进行分析,仍然无法系统的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情境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没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历,本身缺乏实际运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把生产汽车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计划控制、生产管理模式等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探讨, 师生交流和互动性比较差,因而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2.2 学生学角度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对管理问题***思考不足。加之教材内容又多是理论介绍,既抽象又乏味,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和现实的企业生产汽车运营体系结合起来,随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再者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材的各章节之间内容孤立,并且质量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章节与相关课程有重复。而汽车运营管理又是这些课程的后续课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2.3 课程设计角度
汽车运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设计侧重于理论和方法,对于实践环节设计比较缺乏。偏重理论的教学使得学生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实践操作,没有实习场所印证其所学的理论,从而不能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实际,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毕业后对企业汽车运营的内容、过程依然模糊不清, 没有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技能,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难以学以致用,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
3.面向实践的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无法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针对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分别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设计、教师培养三个层面进行探索。
3.1 运用多种策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一是教材的选取要分层次,要有针对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的教材在种类、编排体例及课本内容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教师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衡量标准,选择真正符合本地区、本学校学生层次和特点的教材。
3.2 教学内容提炼和选择
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通常包括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融入各个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解构,也就是说如何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衔接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专业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在授课内容上有所调整和侧重,比如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项目管理课程,在生产汽车运营管理课程相应章节讲解中就要适当简略;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供应链管理这一章节略讲或不讲。
4.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素质
缺乏从事企业管理实践经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案例教学或案例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汽车运营管理》实践效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既熟悉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教师队伍。高校要达到实践教学目的,师资的培养模式极为重要,要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就要组织培训,使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教学改革进程保持同步。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积极开展和加强深层次的汽车运营管理理论研究,使理论研究领先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生产运作的实践能力,如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实践中进行专业对岗的挂职锻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要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给企业解决一些具体的生产汽车运营问题。或者组织到企业进行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时间到企业做调查,或鼓励与企业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途径,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汽车运营管理”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其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为社会培养合格、急需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办学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其最终发展目标。本文提出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2
一、运营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早期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企业,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工业***后,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均对生产领域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早期代表性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流水线生产理论和及时制生产理论等。
(一)科学管理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诞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出版的《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 阐述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 标志着运营管理理论的萌芽。但《国富论》主要研究的还是经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通过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管理理论还缺乏系统研究。
运营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是源自泰勒等人对生产活动的研究总结而形成的《科学管理原理》。上世纪初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Taylor)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通过对工作方法的观测、分析和改进以及运用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取得明显成效。泰勒还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规范化管理的创始人。
(二)流水线生产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重大革新
泰勒之后, 大量学者和管理人员投入到生产运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来,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福特1913年提出的流水线生产理论,是运营管理理论的首次重大革新。 福特公司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流水装配线进行生产, 流水线生产以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为目标,力求实现劳动机械化,促进更细的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接促成了美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崛起, 更使的福特公司一举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
(三)人际关系说――运营管理理论的内涵扩充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Mayo)在1933年将自己从1924~1932年主持进行的“霍桑实验”结果以《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为书名发表,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人际关系学说作为泰勒管理思想的重要补充,其基本观点是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泰勒所认为的只关心经济利益的“经济人”,经济利益只是次要因素,真正决定工人工作积极性的是社会交往、他人认可以及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尊重工人比只靠增加工资更能发挥工人的积极性,组织和社会对员工的关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学说大大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重心开始由物转向人,开始重视人的激励问题。激励理论广泛用于企业生产活动之中,成为发挥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和提高生产率的源泉。
(四)运筹、及时制等相关理论――运营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二战后,运筹学的优化方法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为运营管理提供了许多定量分析的工具,其中代表性的有爱德华?柏曼(Edward Bowman),罗伯特?法特(Robert Fetter)出版的《生产与作业管理分析》(1957年),伯法(Belffa)出版的《现代生产管理》(1961年)。他们都注意到生产运营作为一个系统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排队论、仿真、线性规划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运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物料需求计划(MRP)开始应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人员可根据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MRP进一步扩展为制造资源计划即MRPⅡ,其应用范围扩大到销售部门和财务管理,统一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目前在MRPⅡ基础上,把办公自动化、后勤、设备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了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向更高层次的企业需求计划(ERP)方向发展。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自动化技术和及时制生产(JIT) 引领了运营管理的***。JIT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的合理性、高效性,能够灵活多样的适合各种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的生产方式,用最少库存生产最适当数量的产品,实现零缺陷生产。一些工厂自动化技术迅速发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散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促进了运营管理向系统集成与高效敏捷方向发展。上世纪9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TQM)开始得到普及。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系列标准在建立质量体系、 开展质量认证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对全球化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经风靡全球, 成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运营管理理论在银行业的应用
随着以银行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兴起,运营管理理论不再只局限于生产领域运用, 而是广泛应用在服务领域,运营工业化、流程化成为银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代表理论有流程再造理论、精益运营理论、共享服务理论等。
(一)流程再造理论――打造流程银行
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于1990年在《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放弃》一书中提出,并很快引入西方工业企业管理领域。此后哈默和美国企业管理咨询专家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合著的《企业再造》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经典定义: 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以取得企业在成本、质量、 服务和速度等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的显著性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聚焦任务转向聚焦流程,是管理理论的一大飞跃, 在整个管理学界引起了巨大震动。
美国学者保罗?艾伦将流程再造理念引入银行业,提出了流程银行再造的概念:银行为了取得在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绩效方面显著性的改变,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银行业为应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的挑战以及适应竞争环境的巨大变化,开始对自身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展开深入研究和改造,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质量,主要业绩指标都得到明显提升。
(二)精益运营理论――改进服务质量
精益运营(Lean Operation)理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以及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作业、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为特征。上世纪90年代,在制造业广泛应用精益生产方法之后,美国将精益方式扩大到其他领域,金融服务业更是广泛应用精益运营的思想。 通过实施精益运营,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并且能适应客户需求而不断变化。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 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增强灵活性、提高服务质量、 实现零缺陷等手段来确保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998年, 麦肯锡咨询师安东尼?R?葛兰德等人发表《第一国民丰田》的研究报告,指出银行业在很多领域中确实与制造业有共同特征,如银行信用审批中心、呼叫中心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维计划的标准化可实现基于机器的作业如支票整理上的很大改进等。
(三)共享服务理论――实现规模运营
共享服务是“内部外包”的一种形式,能使组织通过在公司创建执行特定服务的内部***实体来实现规模经济。典型的共享服务行动利用企业级应用和其他技术发展,使公司能够进一步取得在诸如财务、 会计、 采购、IT和人力资源等流程上的质量改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影像技术、工作流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在银行得到广泛应用,为银行实施集约化运营和共享服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汇丰银行自1996年开始先后在海德拉巴、班加罗尔、广州、上海和吉隆坡成立5个环球服务中心,负责全球清算、会计处理、外汇单证处理、数据资料处理、账务处理等,并延伸到按揭、信用卡、付款、投资产品及零售银行等业务。花旗银行建立多家全球交易服务中心(Global Transaction Service简称GTS),其目标是构建功能及规模灵活可变的业务数据集成中心,为全球各地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六西格玛管理理论――减少运营缺陷
六西格玛(6σ)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在通用电气和其他领先企业中得到发展。西格玛即希腊字母σ的译音,是一个统计学的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企业也可以用西格玛的级别来衡量流程管理方面的表现。6σ即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99.99966%,次品率不超过百万分之3.4,称之为六西格玛。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六西格玛作为实现业务流程改进的有效方法,在制造业以及金融服务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发起的对制造、服务和管理过程进行新的创造,由此在减少缺陷和缩短产品周期方面得到持续的、大幅度的提高。它是一种能够严格、集中和高效地改善企业流程管理质量的实施原则和技术。
银行业通过尝试引入六西格玛管理,以改进运营和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效果。1997年,花旗银行在业务运营中引入六西格玛方法, 以实现缺陷率降低和周期缩短, 每月回拨次数从8000次降低到1000次,外部回拨率降低了85%,信贷处理时间缩短了50%,信贷决策周期缩短了67%。2001年,美国银行启动了六西格玛管理, 运营服务质量开始逐步提升,2002年底客户满意度提高了25%, 账务维护需求响应周期从3天降低到10分钟以内,抵押贷款从申请到结束的周期减少了15天。
三、 运营管理理论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实践及未来发展方向
欧美银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采用事业部的形式, ***于各个业务条线和各级机构之外,集中提供全行性的运营服务。而我国传统的银行体制中部门银行色彩浓厚,机构层级众多,一般不设立运营管理部门, 运营服务职能主要由基层机构承担。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监管要求和客户服务诉求的提升以及运营风险管控难度的加大,传统的分散式运营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建立现代化的运营模式成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选择。
(一)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股份制银行一般采取总行――分行――支行的三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少,管辖范围小,因此运营模式改革启动较早,如民生银行早在2004年就建立了3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单证处理和清算集中运营,实现了一定规模的集中化、工作流程重新指派和IT平台升级,有力地支持了后来开始的事业部制改革。 光大银行也通过技术手段实施前后台有效分离,实现了全行后台业务的集中运营与管理。
而国有大型银行一般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网点的五级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多,管辖范围广,改革难度更大。但后来也陆续开展运营改革,在总、分行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 集中负责业务运营管理。 如工商银行于2006年在二级分行及以上机构成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负责设计和管理全行业务运行流程,构建全行专业化、集约化运行管理体系和业务运营平台,并率先启动运营改革,形成“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的全新运营格局。建设银行也于2006年开始会计运营体制改革, 成立营运管理部,2008年启动前后台分离项目改革,并分别在武汉和成都成立全国性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农业银行运营改革起步稍晚,2008年成立运营管理部, 统一管理全行营业性、交易性业务及相应的后台业务,2010年将“集中作业、集中授权、集中监控”为重点的运营改革列为该行“一号工程”,力求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具有农业银行特色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见表1。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国内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实践来看,一般是为实现“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将传统会计结算部门及分散在各产品部门负责的运营职能剥离,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部门,对全行公共性操作系统、制度和流程实施改造,负责后台业务集中处理、风险集中控制等工作。与国际银行负责各类业务的生产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从事狭义上的运营管理。
可以预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加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还将继续变革, 逐步打破过去部门银行体制的界限, 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商业银行竞争与管理需要的运营模式。
一是由狭义运营转变为广义运营。 运营职能逐步拓展, 由目前负责全行公共性业务处理拓展至包括单证业务、票据业务、银行卡业务、托管业务、信贷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全行各类业务的集中处理, 以及客户呼叫服务、 技术设备维护、网点业务管理等职能,统一负责全行各类产品、业务的风险监控,并设立首席运营官、运营总监等高级运营管理人员, 统一负责全行的运营管理,与营销、财务一并成为银行的三大主要职能。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3
一、引言
营运资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财务管理话题,但却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内容。经调查表明,财务经理在营运资金管理上所花费的时间几乎占了三分之一。营运资金所涉及到企业运转所需的日常性流动资金,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其覆盖范围延伸到企业整个价值链,如设计、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各个方面。它的投入与收回是一种从“现金投入――材料――在制品――应收账款――现金收回”的循环过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表明其偿债能力越强,但是资金成本占用也就越大,可能表明其管理效率越低;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其偿债能力、资金占用成本与管理效率呈相反的现象。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经营业绩和竞争力。
尽管国内外已经有相关专家对营运资金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本文仍希望从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概念、分类与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着手研究,让营运资金进一步推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二、营运资金概念本质
目前,营运资金在严格意义上的概念,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按照杨雄胜(2000)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营运资金与现金流量基本原理的初步研究》一文,将营运资金概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来表示营运资金,也称净营运资金。该概念充分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第二种是以流动资产来表示营运资金,称为总营运资金。该概念使营运资金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促使财务管理向生产经营环节渗透与服务;第三种是把营运资金解释为营运资本,强调对流动资金的投入数额。
营运资金的概念均过于宽泛、笼统,使实务工作者在实践中,往往无所适从,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本文中,所采用的营运资金概念,是借助“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来阐述的,如***1所示。
在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中,一般可以分为经营性活动、投资性活动与筹资性活动三大类。营运资金反映的是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上半部,从其流动性的本质来讲,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以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总称,而非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管理。经营性现金流量所涉及的项目金额来源,也是资产负债表左右上半部的部分项目相互变化所致,但并不是全部项目变化所致。比如货币资金项目尽管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其来源已经涵盖了三大经济活动的结果,已经根本无法区分其存量或变量中,哪部分是经营性现金流量所致或非经营性现金流量所致,并且其变化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将其纳入营运资金管理范畴,无法真实反映经营性活动的结果和营运资金的业绩;又如,应收股利项目所对应的资金变动,属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又如,短期借款项目所对应的资金变动,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由此可见,营运资金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概念表现形式上存在严重分歧。如果不从理论上彻底厘清这种关系,在实务中将很难进行真正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
为了使营运资金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在本质与概念形式上达成一致,必须对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重新认识与划分,如***2所示。
在划线的上半部分,是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项目,下半部分是非经营性活动项目或无法区分为何种经济业务的项目(如货币资金)。企业在实务中,还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进行进一步的重新归类与划分,比如预付账款可由专门用于核算固定资产的预付,则预付账款需要划归到非经营性活动项目。根据这一原理,营运资金的概念改写为: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流动资产-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流动负债。
据此,可以将资产负债表再次分类,如表1。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权益,可以将表1分解移项整理为:
现金性流动资产=(内生权益-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投资性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外生权益),等式右边的前三项反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四项反映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最后两项反映筹资性现金流量。因此:
内生权益变动=经营性现金流量+(经营性流动资产变动-经营性负债变动)
经过上述推进演变,通过内生权益的集中表现结果,将营运资金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紧紧捆绑在一起,使营运资金扩展到经营性现金流量,充分揭示营运资金的概念本质是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流动资产减去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流动负债,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就是指以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活动总称。
三、营运资金分类
(一)按构成要素分类的营运资金
按照构成要素分类,可以把营运资金分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一般而言,按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或周转性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分类,即资产周转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为流动资产,负债在一年以内的为流动负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即为净营运资金。按此分类的方法,营运资金重点关注现金与有价证券的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存货的管理、应付账款的管理等方面。现金与有价证券的管理集中在其持有量的研究上,如成本分析模式、存货分析模式、随机模式、资金预算管理等;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信用***策与收账***策的确定,以及对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率的计算等;存货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佳经济批量的确定,以及存货周转期与周转率的计算等;应付账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付款方式的选择、是否放弃现金折扣等。
这种分类方法为营运资金提供了比较细致的分类,有助于营运资金的深化研究。然而,正是这种分类方法,把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营运资金各部分割裂开来,分别去研究它们的最优解。事实上,局部最优并不代表整体上的最优。其次,这种分类的解决主要集中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上面,放弃了如其他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在某些时候,放弃的部分也恰好是对企业有关键影响的部分。
(二)按时间变动分类的营运资金
对于流动资产,如果按照时间变动性可以分为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指那些受季节性、周期性影响的流动资产,比如促销季节的存货、应收账款等;永久性流动资产则是指那些使企业处于经营低谷也仍然需要保留的,用于满足企业长期稳定需要的流动资产。同时,流动性负债也可以分为临时性负债和自发性负债。临时性负债指为了满足临时流动资金需要所发生的负债,如文具企业在每年新学期前为满足学生购买的需要,超量购入货物而举借的债务;自发性负债是指直接产生于企业持续经营的负债,如商业信用筹资日常运营中产生的其他应付款,以及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税费等。通过上述分类方法,主要研究如何确定营运资金持有量和如何筹资营运资金两个方面的问题。这种分类方法单纯的将营运资金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没有考虑到各部分营运资金的相互联系。
(三)按供应链分类的营运资金
企业的营运资金从其使用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经营活动的营运资金和经营活动以外的资金。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预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这部分营运资金是追求周转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盈利能力的目标;经营活动以外的资金,如货币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这类营运资金与经营性活动并无直接关系或已经无法区分是经营性活动、筹资性活动或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结果。这两大类营运资金按供应链的分类方法结果见表2。
四、构建营运资金业绩评价体系
(一)传统财务比率业绩评价
在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业绩评价时,多采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比率指标进行分析。比率分析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技能,在分析企业财务时被用来分析评价企业状况的各项财务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由于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的各项流动资产的管理状况,如果试***要说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周转评价的整体评价时,这种分析非常脆弱,而且在比率相互之间冲突时,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例如,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紧缩客户信用期,现金流入增加,但是势必影响存货的滞销和销售增长的放缓。其次,传统分析计算公式,分子分母的经济含义相差甚远,例如,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存货变为现金及应收账款的速度。其常用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在这个公式里,分子所反映的是“产成品”到“销售成本”这一环节的营运资金周转过程,其矛盾在于:存货所反映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随着经营环节的进行,人工成本和相关制造费用不断投入,各环节的存货价值也不断增大,所体现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终产成品的价值达到最大值,由产成品转移到销售成本的价值也始终是最大的;而分母则是材料、在成品、产成品三者平均之和,其体现的存货不是最大值。因此,在分子分母所代表经济含义不一致的情况下,分子始终代表最大值,而分母代表是一个均值,其计算结果,必将是夸大的。
由此可见,单一的财务比率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其计算公式的过程具有自身局限性,经常会扭曲实际经营管理的结果;营运资金管理是一个从投入到流出的整体链条,单个比率的最优解,并不意味着整体管理的最优解,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二)现金周期业绩评价
相对而言,国内对营运资金业绩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相对较少。但也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其中代表之一是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2007)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以营运资金重分类为切入点,提出了把营运资金按照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在此基础上,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指标为评价,分解为营销渠道营运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具体计算公式为: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365/(全年销售收入/营销渠道营运资金)=365×(成品+应收账款、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全年销售收入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365/(全年完工产品/生产渠道营运资金)=365×(在半品+半成品+平均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全年完工产品成本
采购渠道营运金周转期=365/(全年材料采购金额/生产渠道营运资金)=365×(材料+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票据-应交税费)
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365/(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总额/全年销售收入)=365×(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全年销售收入
在上述评价时,计算公式分子分母的经济含义具有趋同性。此种营运资金业绩评价体系容纳了企业多个营运资金项目,解决了传统指标所考虑的营运资金项目太少的弊端,也解决了在计算营运资金周转率时分子分母所代表的含义不一致的现象。但是,该评价体系并没有把与营运资金关系紧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并不能全面有效评价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
(三)构建基于闭环式的营运资金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循环从购买材料开始,这一业务在资金的表现上分为直接支付或商业信用的欠款,但商业信用的欠款在信用期到来之时,仍需通过现金的支付。这一过程是经营性现金投入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形成的开始;接下来,是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转换到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实现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实现一个完整的闭环式链条。
在经营性活动中,营运资金与现金流量天生就是一对紧密体,营运资金与经营性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在考察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的应收账款时,必须把主营业务收入的现金联系在一起评价,在分析原材料时,须把支付存货的现金和应付账款三者有机结合一起评价。在以往的业绩评价体系中,较多的是对营运资金单个元素进行评价,后来出现对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按渠道分类进行评价。但这些评价方法,均忽视了营运资金管理的本质,对经营性现金流量管理,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例如:在物价上涨的年份,企业往往因为战略因素储备大量的原材料存货,此时如果按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会得出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效率低下的结论,从而有可能大量削减存货的错误决策;同时,大量储备的原材料与应付账款和支付购买的现金,三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整个经营性活动将产生何种影响?这是传统营运资金业绩评价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建立新型的业绩评价体系就是将营运资金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结合在一起评价。从上文论述得知:
内生权益变动= 经营性现金流量+(经营性流动资产变动-经营性流动负债变动)=(经营性现金流入-经营性现金流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变动+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变动+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变动)=(经营性现金流入+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变动)-(经营性现金流出-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变动 - 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变动)= 营运资金产出-营运资金投入= 营运资金盈余
营运资金投入产出比=经营性产出/经营性投入
根据上述推论的过程,得出基于闭环式的营运资金管理业绩评价汇总表,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资金从投入,到采购渠道、生产渠道、营销渠道,最后收到资金,完成了一个闭环式的链条。而营运资金投入产出比,正是这种闭环式业绩评价的最终结果,这种结果,可以与同行业比较,或历史比较,从而得出本财务期间营运资金管理的水平。
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评价表体系设计时,采用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抵减项。然而,正因为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其本身的构造也是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的抵减而得。因此,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也可以采用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加项来设计,从而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原理都是一样,只不过在采用加项时,生产渠道与采购的营运资金内部的经营性资产与经营性负债的抵减位置换一下即可。但两者具体表现的财务含义还是有所区别的:1.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做经营活动现金支出的抵减项,则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采用的是相关经营性资产减去相关经营性负债,其结果表示经营性资产的盈余状况。如果结果是正数,表示是经营性资产盈余为负数,即该渠道的经营性资产小于经营性负债,反之亦然。2.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做经营活动现金支出的加减项,则生产渠道与采购渠道采用的是相关经营性负债减去相关经营性资产,其结果表示经营性负债的盈余状况。如果结果是正数,表示是经营性负债是负的,即该渠道的经营性资产大于经营性负债,反之亦然。从本文的研究角度,更加希望采用第1种表示经营性资产盈余的表达方法。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张,伴随而来的则是日益复杂的流程管理,以及对企业财务和营运资金管理的更高要求。营运资金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与重要内容,它通过对以经营性现金流量为核心的经营性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优化管理,以达到企业良好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保持强劲的战略竞争力。本文对营运资金概念本质、分类与业绩评价体系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但是,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在构建基于闭环式营运资金管理业绩评价体系中,由于分类的要求,对财务核算的基础工作要求非常高,企业内部的财务经理人可以方便获取得数据进行分析。而外部分析师,则比较难于完整取得真实性的数据,从而有可能影响该方法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4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伴随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等院校适时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及时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体育经济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初步设想,为培养中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1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迈入WTO已经第六年了,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论文大全。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更由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古尽优势,以至于国外体育产业营销“大鳄”不仅在我国同行中遥遥领先,而且居高临下,超前于我国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如NBA成功登陆我国,在体育市场开发中“独领风骚”,在我国重大赛事商业化动作中纵横捭阖,对我国运动员的商业性包装与无形资产开发等等都开创了成功先河,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正在大量流失的现实,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何等的迫切。
1.2是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状况下,商业化运作是像奥运会这样重大赛事获取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但不等于说只要从事商业化运作就能赢利,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种商业化运作,能否具有素质高、数量足的专业化人才。把奥运会这一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严峻任务,促使我国必须尽快着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3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体育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它不仅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带动了传媒业、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各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体育、又会外语,且善营销的人才。英国有十几支足球俱乐部已成为上市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意大利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德国的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也先后上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产业的营销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相应地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各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
1.4是体育院(系)学科结构改革的需要
大多体育院(系)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近期又设置了如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学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基本上是以运动生物学和教育学科为基础,不涉及到经济学、营销管理学等理论,也就不能培养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体育院(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部分教学条件硬件差、学科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陈旧的院(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众多体育产业部门对其急需的体育产业专门人才望眼欲穿,所以,体育院(系)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学校和学生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2.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体育产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企业、体育娱乐业、体育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体育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者、体育经济人、以及跨国体育经营人才、国际性体育经营组织决策人才和国际性公司体育运动行销部门策划人才。
2.2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规格
2.2.1专业素质要求
系统地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与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游戏法则;掌握会计、财务、法律、管理、决策分析和营销等知识;掌握体育资产管理、体育赞助、国际体育营销、体育经济学、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体育市场相关法律***策、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与健身等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读、听、说、写能力、并通过国家六级水平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国家二级水平考试。
2.2.2综合素质要求
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3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平台式教育”:第一为基础平台通识教育管理,即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可规定选修一定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可叠加”。第二为平台课程。即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技能型”。按照体育大类培养设计。论文大全。第三平台为专业方向课程。体现“灵活性、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小型化”的特点。第四平台为任选课程。开设背后型的、针对性强、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任意选修课程,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以“社会需求、课程改革、发展素质”为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论文大全。课程总课时2500—2600学时左右,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分为通修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和活动课程、素质课程。
4.1通修课程。通修课程是指高等院校各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通修课程总学时数为550—57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2%。计30学分,占学分的20%。
4.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相应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也为限选课程。本专业必修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8门,包括***治经济学、经济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论、货币银行学。一般必修课7门,包括体育公共关系、网络经济、统计学、体育场地与设计、发展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论。选修课程13门。包括体育概论、体育法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资本论、财***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育投资、计量经济学、体育竞赛学、西方经济学、体育广告学、体育***策学,限选6—7门。专业课程学时数为1000—120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0%,计6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其中必修课程学时数为625—65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5%,计20学分,占总学分的13%。
4.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指根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原则而开设的课程。本专业设置体育学体系、营销学体系、管理学体系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到二个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数为500—520,约占总学时的20%,计25学分,占总学分的17%。
4.4实践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运用的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习、市场咨询、******训练、勤工俭学、毕业设计、生产劳动等。活动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总学时为450—468学时,占学时数的18%,计20学分,占学分的13%。
4.5素质课程。素质课程是指选择跨系科的有关课程,以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综合性素质培养的要求。总课时为300学分,不计入总学时,学分计入总学分,计15学分,占总学分的10%。
5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我们知道,教学计划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有了目标定位,有了课程设置,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建设不能没有教材,教材的好坏对学生预习、复习、讨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针对目前教材建设普通落后和缺乏的状况。可以让教师以专题、讲义、、教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在教材上多方论证,尽量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理论与科研水平,解决教材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市场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适应课程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与体育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进行大型赛事的策划,了解体育公司的运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把新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商学院、外语学院、体育专家等座谈、沟通、交流,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对策
6.1 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需要***府、学校和体育部门的通力合作。
6.2 加大投入招聘或引进有关人才,组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和骨干队伍。现有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学或进修有关专业课程,尽快适应教学要求。
6.3 要立足于体育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联合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横向联合与资源共享,还可以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校联合,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6.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生源,应按同等普通高等院校分数线录取,将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参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状况。
6.5 可在有关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高等体育院校试办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以取得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模式与特色,然后逐步推广。
6.6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应新时期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未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未来大型赛事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体育产业指导[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
[2] 马杰罗(美).市场营销[M]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韩德昌.市场营销理论和实物[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黄汉生,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7
[5] 刘 威.专业经营人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5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的内容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农业企业管理学还广泛地吸取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运筹学等学科为农业企业管理学提供丰富的养料,使它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在20世纪初,欧美的农场经营学和农场管理学,主要研究劳动力诸要素的选择和利用、生产组织与管理等问题。本世纪50年代以来,它们的研究内容和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地运用决策理论和技术,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计划和目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来考查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运用信息和市场预测,掌握市场动态,以便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等。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农业企业的形式、特征,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任务,企业管理的体制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经营预测和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计划,生产诸要素的合理结合和利用,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农产品的销售,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分配的管理以及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等。
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十分广泛,远超过了经济学科的范围,我们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它、研究它,以便更好地为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服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对象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生产力的合理组织,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生产关系的调整及上层建筑的协调等。
在研究生产力的组织方面,主要是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在质上的相互联系性和量上的比例性。如企业内的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生产调度、不同生产要素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合理组织和利用等。
在研究生产关系的调节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经营权与所有权。生产责任制中的责、权、利关系,产品分配中的三者利益关系等。
在研究上层建筑的协调方面,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体制、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以及国家方针、***策、经济法规的贯彻执行等。同时还包括企业的***治思想教育、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在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中国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上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接受市场调节的推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管理的性质也决定了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力,体现管理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性质决定的,起调节生产关系的职能,即管理的特殊职能,这一点,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农业企业管理学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去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人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再去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
农业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除了研究农业企业管理的规律和理论外,还必须研究管理的方法、技巧及其应用。把力量、方法与管理实践联系起来,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农业企业管理学研究内容和对策相关文章:
1.有关农林经济管理类论文
2.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3.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6
(一)营运资金管理目的 科斯认为,管理的目的是对市场上的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下重新安排生产,以实现收益的增加。同理,营运资金管理也服从收益增加这个总目标。营运资金管理可以看作是使企业掌握尽量多的流动资源(自己的或者客户的),并使这些资源为自己获取收益。Grey Filbeck和Thomas M.Krueger认为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保持营运资金的最佳余额从而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John C.Groth(1992)将营运资金看做企业的一项投资活动,其目的是以最低的资本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Hyun—Han Shin和Luc Soenen(1998)指出,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应时刻关注在营运资金上投资的风险,考虑机会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可以看出,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目标在于在企业经营中维持其最佳余额,由此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同样符合现代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营运资金管理内容 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内容大多是针对各项营运资金要素孤立展开,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单项营运资金要素维持最佳余额,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收益。W.D.Knight(1972)提出了存在保险储备量情况下,使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化的存货最优订货模型。Hampton C. Hager(1976)探讨了企业生产流程中现金流转状况,提出缩短现金周期的措施。在此基础上,Gentry、Vaidyanathan和Lee(1990),建立了一个修正的现金周期(A Weighted Cash Conversion Cycle,WCCC)指标——加权现金周期。Jensen(1986)认为,短期债务的增加可以经常性的减少自由现金流,但是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破产风险。尽管上述文献经典的阐述了单项营运资金要素如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却忽略了存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孤立的考察单项要素的管理情况,势必会在运用这些策略时出现冲突和矛盾。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此时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内容开始走向系统化、全面化,并且此时的研究开始立足于企业战略,而非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
Kenneth P.Nunn(1981)认为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应该上升到企业战略的范畴,而非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这个观点的提出为营运资金管理重点转移到供应链的优化方面奠定了基础。John Antanies(2002)指出企业几乎不可能同时做到存货的占用量最小、资产的利用程度最高以及顾客服务水平的最好。John Antanies在制定营运资本管理计划时,全面考虑了营运资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以公司的战略目标最优化作为最终目标。
Juan Colina(2002)指出全面的营运资金管理计划包括收入管理、供应链管理和支出管理三个部分。Colina细化了营运资金管理,使营运资金管理扩展到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Andrew Harris(2002)认为公司必须考虑内部和外部所有营运资本的动因,并且还要考虑到这些动因的敏感性。Andrew Harris的观点使营运资金的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供应链和企业的外部宏观市场环境。
(三)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以单纯的数学方法为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Keith V.Smith9(1973)归纳的八种营运资金管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单纯的数学分析,是营运资金管理的传统理论,但是大量的数学运算限制了其在财务领域的发展。
之后,一些学者展开对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和公司盈利性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ose等(1996)、Deloof(2003)、Lazaridis等(2006)分别以美国(1974-1993年)、比利时(1992- 1996年)、雅典股票市场(2001- 2004年)公司为样本,研究现金周期(CCC)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CC与公司绩效负相关。Azhagaiah Ramachandran和Muralidha Janakiraman(2009)、Ali Uyar(2009)、Haitham Nobanee(2009)分别选取印度造纸业、伊斯坦布尔证交所2007年的样本数据、东京证券市场上市的212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
验证了现金周期与公司利润存在负相关关系。实证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的证实了关于营运资金的各种理论设想,但是并没有给营运资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直至20世纪90年代,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提出,才使得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到了长足的发展。DELL在2000年为降低存货,节约现金提出了提炼基于网络的供应链结构的方法,以此来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2001年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的营运资金调查报告12指出,在经济低迷时企业压缩营运资金周转期的水平要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能力相配合,以避免出现负面影响。之后陆续几年的调查报告都强调了供应链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无伤痕链接的新思路。综上所述,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法经历了由单纯的数学方法向以供应链的优化为重心的方向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一)国内早期营运资金研究内容 毛付根(1995)指出营运资本一般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而净营运资本则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现代企业理财必须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之间的变动所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进行全面的估量,正确地进行营运资金的结构性管理。这是国内最全面介绍营运资金的开山之作,定义了营运资本和净营运资本,并结合风险和收益,分析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
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2000)提出了对现行周转率指标的质疑,并提出用“应收账款周转率”代替“应收账款平均账龄”, “存货周转率”代替“存货平均占用期”的建议,该研究是对营运资金周转率指标的深刻剖析,使营运资金指标的确定更加符合企业资金管理的初衷,促进了营运资金理论的发展。李文(2010)提出了营运资金的占用比例的评价指标、营运资金来源结构的评价指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的概念,其中营运资金占用比例评价指标包括:营运资金需求占比营运资金占用率、净流动余额销售规划比率;营运资金来源结构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占有率、流动负债占有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包括:现金周转期、营运资金周转期、剩余日、营运资金生产率、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
杨雄胜(2000)对资产负债表重新分类,并得出如下结论:就一个特定企业而言,当流动资产中的经常性资金占用数额等于流动负债中非筹资性负债的经常性资金数额时,企业流动资本成本较低,甚至为零,是较为理想的营运资金管理状态。该文章打破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固有思路,完善了流行已久的营运资金的理论,对以后营运资金理论和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曾昭武(2001)认为,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从流动资产的最佳投资水平和为维持这一流动资产水平而进行的短期、长期融资组合两个方面入手。该观点将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的投融资活动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邹运权(2006)提出,加强营运资金管理需要做到加强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加快存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周转速度,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利用商业信用,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三个方面。这一观点给出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对日常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但是营运资金的管理内容仍然是仅限于公司财务的范围。
(二)国内营运资金理论的新发展 王竹泉、马广林(2005)提出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分销渠道控制上来,实施分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并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拉式分销渠道管理模式,保持分销渠道畅通,并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该项研究建造了一种创新的理念框架,并且为国内跨区分销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议。
罗福凯、车艳华(2006)指出营运资本在产业链上的流动,会形成一条跨区分销企业连接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的价值链。只有价值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处于高效运作状态,价值链才能畅通。另外还指出品牌、特许经营权、广告、信息等无形流动资产在将来也会成为公司营运资产管理组成部分。该项研究一方面将营运资本的管理归属于连接上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的价值链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大大拓宽了营运资金的研究范围,品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介入,使得营运资金管理的思想更加宽泛,也更加复杂。
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2007)回顾了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建立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新框架,即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并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随之提出了营运资金周转期、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周转期的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这就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移到了渠道关系管理上,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此后,由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先后了:《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7-2008》;《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该项调查从渠道和要素(《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1997-2006》仅从要素角度进行研究)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每年度年报的营运资金进行排名,并且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行业分析、企业分析、地区比较分析和外向型行业专题分析等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进行了分析。该项研究使得营运资金的渠道管理落实到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实务中,并且保留了上市公司各年度的营运资金数额及变动额等大量信息,为开展营运资金实证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
鉴于各个上市公司公司性质、分属行业、金融环境等的不同,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也千差万别,因此,以各个行业为范例的营运资金研究也逐渐展开。侯升平、王亚斌、李香梅(2010)认为在后危机时代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目标应发生变化。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筹资结构不合理、负债比重偏高、资产结构单调、质量低下的问题,企业应完善房地产企业金融市场,拓宽其融资渠道;改革房地产企业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房地产企业的供应链,积极尝试“零营运资金管理”。 杨方、杨荣彦(2010)以金地集团为例,通过对分渠道测算营运资金,可以明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从而保持优势,重点改善薄弱环节,使整个环节得到良好运转。王竹泉、徐金泉(2010)通过对农林牧渔行业四家龙头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渠道融合、协同成为企业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业务创新模式。分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更加具体详细的分析了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综上所述,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是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的上的,在内容上经历了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在方法上有数学方法转变到基于供应链和渠道的营运资经研究方法。国内营运资金管理从过去仅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到只限于公司投资融资范围的研究,再到现在基于渠道和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度。但是相对于国外讲,营运资金实证方面的研究,国内仍有欠缺。
参考文献:
[1]Andrew Harri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Difficult, but Rewarding [J]. Financial Executive, 2002 (5): 52-53.
[2]Hager, Hampton C. Cash Management and the Cash Cycle.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76, March:19-21
[3]Hyun Han shin,Luc Soenen .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 [J] .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1998,(11):37-5
[4]James A .Gentry, R. Vaidyanathan, Hei Wei Lee. A Weighted Cash Conversion Cycle. Financial Management,1990,Spring:90-99
[5]Jensen, Michael C, 19861, 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pp, 323-339.
[6]John Antanies. Recognizing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ty to Achieve Working Capital Efficiency [J]. PULP & PAPER, July 2002: 46
[7]John C.Groth.The Operating Cycle: Risk, Return and Opportunities. Management Decision,1992:3-11
[8]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会计研究》1995年第1期。
[9]杨雄胜、缪艳娟、刘彩霞:《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4期。
[10]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11]王竹泉、马广林:《拱肖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会计研究》2005年第6期。
[12]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13]杨雄胜:《营运资金与现金流量基本原理的初步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4]罗福凯、车艳华:《公司营运资本日常管理的改进——来自海信集团的管理实践和经验》,《财会通讯(综合)》2006年第7期。
[15]曾昭武:《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财务总监的基本技能》,《企业经济》2001年第10期。
[16]邹运权:《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审计月刊》2006年第9期。
[17]中国海洋大学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2009》,《会计研究》2010年第9期。
[18]逄咏梅、宋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分析》,《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年第5期。
[19]董秋萍:《营运资本管理理论综述与展望管理》, 《Manage-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7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 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 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 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 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 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8
一、引言
现代企业主要有三项基本活动,生产运营、营销和财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营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运营管理一直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全面发展,柔性生产、供应链管理、绿色管理、精细生产、ERP等生产营管理模式理念都已经融入到每个企业的文化中,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可以说,当今世界的发展,是与运营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新模式不断出现分不开的。但如何把日益复杂的动态运营管理理论讲述清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为培育企业精英人才的摇篮,我国经管类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颇为重视运营管理的教学,但是由于该课程理论内容较多且很抽象,长期以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与学的效果都不够理想。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从目前各类组织的改革需要出发,还是从长远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出发,运营管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建设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本科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等教育是培养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科技人才,其所学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主要从事本专业某一较窄的知识领域工作。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灌输方式,学生缺乏主动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是为了完成既定学分而学习。面对科技发展的今天,这种人才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的要求。运营管理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大多是以授课为主,配以一定量的作业和案例讨论,即讲授+案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理念保守,忽视个性培养。
目前的教学,从教师角度来看是完成书本理论知识点的传授,是教;从学生角度来看是学习书本知识和考试有个好成绩,是学。这种传统的运营管理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体现在:教师往往只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系统化的教科书内容,偶尔列举个别案例对原理进行辅助说明。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理论。这种传统教学偏重理论的严谨,教师试***把所有问题讲细、讲透、讲全,学生则盲目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课后机械地套用书本或笔记完成作业。但是这种只注重理论、概念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缺乏学习的自主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由于采用统一的大纲、统一计划、材、统一考核的办法,使得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开放式、启发式的教育开展不足,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关系,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侧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应用。
运营管理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当强,但是在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务、重科学知识轻传授能力的问题,其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由于学生缺乏管理实践,因此目前纯理论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接受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
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没有到企业进行过生产实习,也没参观过企业,缺乏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对生产管理的一些理论难于理解。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又普遍感受到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多而枯燥,模型复杂且难以理解,再加上很多学生是文科背景,对模型、公式有着本能的排斥,缺乏学好本门课程的信心,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在教学中,纯粹的理论学习,缺乏实用性的训练,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认为本门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削弱了本课程的应用性,同时,学生接受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而没有感性的认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三)案例教学效果不佳。
案例分析与讨论是目前理论联系实际的主流教学方法,但是,很多时候本科管理专业的案例讨论实施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本科生没有实践经验,案例讨论难深入。二是本科的学生人数比较多,课程压力比较大,案例教学组织困难。
运营管理的案例与其他课程的案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需要许多理论知识作基础,案例的特点也是围绕某个理论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联系其他的管理内容,比如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战略等。当需要深入讨论案例时,没有企业实际背景或感性认识的学生一般也比较感到困难,效果并不理想。另外目前国内教学时采用的案例大部分是直接引用国外教材的案例,有关我国企业的案例很少,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不切实际,感到枯燥乏味。
(四)多媒体教学不完善。
目前运营管理这门课程,在高校中多媒体化率基本上已过半数,特别是重点高校多媒体利用率应该达到90%以上,但是在实践中效果并不太显著。原因就在于目前所谓的“多媒体”只不过是以PPT文件代替了黑板,教师在运用这一手段时将书本内容直接放在课件里,然后照本宣科,这只是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劳动,而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的互动学习,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削弱了师生双方的上课热情,不能做到教学相长。
三、运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作为一门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课程,在企业环境急剧变化的今天,为了培养符合国家、企业发展需要和适应时展的创新实用型人才,运营管理课程需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而要解决运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考虑运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一)改变教师角色,采用互动式启发教学。
运营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管理课程,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从一个学术研究者,转化成一个具有专业特长的教练员,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注入式”教学改为“启发式”,课堂上以讲清主干概念、讲清思路、讲清重点和难点为原则,并设计一系列问题不断地提问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对一些问题提出意见,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深刻领会所学内容。还可以由学生根据事先拟定的题目自查资料,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在课堂演讲,这样不但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运用已知探索未知的能力得到培养。该方法富有启迪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是一种最具启发性、实践性的教学元素,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生产运营管理,由于其特殊性,在黑板上讲生产作业,对于那些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是抽象、枯燥的,较难理解,而案例教学可以克服这个缺点。许多运营案例,不只是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的总结,而是模拟一种实际的管理情景,让学生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识别与定义问题,分析各种可行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目的并不在于找到正确的答案,而在于案例的评估及分析过程。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过程,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式和基本由学生自主进行。良好的案例教学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要有好的案例,二是要组织好教学过程。现代企业管理在生产方面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教师应该结合科研项目和实践经验精心编制和选择较多的富有实战性和启发性的案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教师个人唱“独角戏”的理论讲授时间,教师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是每个管理案例的导演或指挥,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主思考、探讨、交流,学生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着意营造一种研究型学习气氛,信任、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思考、个性化理解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同时不被理论框架束缚,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总结时应注意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观点,中肯地指出学生思考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热情。
(三)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运营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因而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地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此需要丰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在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外,课堂讨论、录像教学、现场观摩、角色扮演、沙盘模拟、模拟诊断等都是运营管理教学中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
1.企业观摩
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本科生的企业参观,最好提前把该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向学生介绍,然后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企业参观,这样效果比较好。开设企业专家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增加学生感性认识,以便更快、更好地接受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当然,建立固定的教学基地,强化稳定的校企关系是该方法的前提,这就要求学校需加强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根据运营管理的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本课程对技能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全面规划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例如可以按照行业不同,分别建立制造型企业实习基地和服务型企业实习基地,这对于学生全面学习和理解生产运作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2.软件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软件让学生体验管理过程,是一种快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环境,供模拟参加者进行企业经营的实训,其特点是从直接体验中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寓教于乐,如企业资源计划模拟实验、沙盘模拟对抗实验等。
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存在知识点分散,内容枯燥,学生缺乏综合运用运营管理知识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接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可以让学生进行沙盘模拟演练。在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中运营管理的有关知识贯穿始终,如新产品研发、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能力计算、按订单组织生产、物料需求计划、流程的控制、交货、质量体系认证等一系列典型问题的决策会很自然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沙盘模拟培训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运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地实践与运用。
3.模拟诊断
模拟诊断通常以学生熟悉的企业(如校园超市、校园餐厅等)运作过程中的某一个场景为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的运营管理知识和其他课程知识进行诊断,然后让学生对诊断结果进行质疑和讨论。此外,还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对超市、百货商场、饮食店、公园等场所和环境进行观察,并运用所学的生产管理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和改进。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增强学习效果。
除此以外,网络教学辅导、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期间的工商企业实践活动、毕业论文涉及的工商企业问题的实践活动等都是丰富教学手段的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教师把握和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与手段,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不同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可以更迅速、更真实、更大量地提供教学内容供学生选择配合整个课堂教学,这些多媒体资料包括大量的照片、录像、电影片断等。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充实教学内容,一节四十分钟多媒体教学向学生介绍的内容应该达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三到四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多媒体资料加深学生对运营管理各环节的认识,这样不仅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运营管理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运营管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可以采用“PPT+板书”的方式。比如,对于公式推导和计算的内容,要多写黑板,把有关管理概念非常清楚地演示出来,学生可以沿着教师的板书思路进行记录,做笔记,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另外,对于课堂上新理论、新方法的讲授及引用案例,为了节约时间和交代清楚背景资料,应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通过PPT大容量地展示信息和放映教学影像直观地再现企业管理的真实场景,增强学生对新理论的理解和方法运用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课件尽量做到三点:信息量足够;注意师生的互动;控制教学进度,要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
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讲课内容进行录像放映,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对生产管理的感性认识,节省到企业参观的时间与经费开支。第三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四、结语
运营管理作为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管理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专业工具。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增加现实场景模拟、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强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等方面不断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运营管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多手段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兴趣驱动、目标引导和问题导向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做中学”的教学互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巍.高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手段探索[J].当代经理人,2006(21):1707-1708.
[3]冯根尧.基于VRS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90-92.
[4]陈志祥.本科层次生产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62-66.
[5]于俭.《生产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5):79-82.
[6]徐松杰.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问题与改进[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71-74.
[7]李***,贵文龙,吕春梅.《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4):124-127.
[8]赵忠玲,袁清和,冯夕文.IE专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174-175.
[9]张新婷,刘新艳.《生产运营管理》的三维方***教学改革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8):116-118.
[10]黄宏彬.应用型本科教育环境中的运营管理教学优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11):121-122.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9
关键词:
经营城市理论;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体育是一项改善民生的事业。***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是***府的职责和义务,是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公共体育场馆在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运营管理者们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在其运营管理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难题容易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如何找准并解决这些难题,急需进行公共体育场馆改革。***的“十”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常态”,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也必然深受经济体制、***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影响,需要采取突破性思维,创新工作思路,采取突破性措施,推动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新局面。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从经营城市理论视角对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旨在提高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实践探索
(一)对“经营城市”的界定
什么是“经营城市”?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不少争论。文献调研表明,既有学者从广义与狭义来界定,也有学者从经营城市的内容、经营城市的目的来划分。如:饶会林等人认为广义的经营城市是指城市对有形、无形的公共资产、公共资源和企业外部经济进行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整体策划、营销和评价的经济行为;狭义的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所辖公共部门对公共财产(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教育设施及其他物质财富和资产、国有流动资金等)的生产、供应进行资本化和产业营运的经济行为。[1]于洪平等人从经营资产的角度,认为经营城市就是为促进城市发展,把城市的土地、生态环境等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实现其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2]李丽萍、彭实铖等人从经营资本的角度,提出经营城市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在改善和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环境建设的同时,提高城市自身的价值。[3]刘维新等人从经营生产要素的角度,认为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府所控制的生产要素推向市场,经过市场交易,为城市积累资本,赢得财***收入。[4]可见,所谓经营城市,就是城市的经营主体把具有商品属性的城市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实现其最大效益。首先,划清城市构成要素属性是“经营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具有商品属性的要素资源应运用经营手段,对于非商品属性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公共项目,就得***府投入,不能推向市场。其次,得把握好“经营城市”的目标。第三,虽然经营城市是***府行为,***府在经营城市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经营城市的主要主体,但经营城市的主体是***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形成协同共治的局面。
(二)对公共体育场馆及其属性的认识
公共体育场馆是指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属国家各级体育行***部门管理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体育比赛以及运动员训练、竞赛需求的体育活动场所。它是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基础性物质条件。据公共产品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萨缪尔森(P.Samueison)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认为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而私人产品具有绝对竞争性和排他性。但是大多数公共产品都只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有限的非排他性,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因而只能称作为准公共产品。而我国***府提供的公共体育场馆大都属于准公共体育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弱和非排他性强的特征,属于准公共产品之列。因此,对于准公共产品的公共体育场馆,可借鉴经营城市的理论去探讨和分析。
(三)实践探索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借鉴经营城市理念进行运营管理。如长沙五城会赛事场馆从规划设计之初就提出“***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面向社会寻求资金支持,在规划设计中既考虑赛事举办需要又考虑赛后运营需要,规划建设了体育馆、网球俱乐部、体育公寓小区、摩天轮游乐中心、城市商业广场等一大批体育和商业娱乐设施,集竞技体育比赛、全民健身、商贸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成功的商业化运作减轻了***府的财***负担和场馆赛后运营的烦恼。同样,南京以承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运用“经营城市”理论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场馆设施建设运营困境,为国内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除此之外,武汉、北京、深圳、上海等更多的城市将公共体育场馆作为经营城市的构成要素,对其有形与无形资产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提升了场馆的运营管理水平。纵观上述实践可以发现,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府在出台***策、财***资金拨付、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二是能否充分调动社会、市场和个人参与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积极性;三是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规划应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一致,重视公共体育场馆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四是高度重视公共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
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改革进展缓慢
近年来,在《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的通知》和《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城市公共体育场馆逐步向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经营方向转变,但多数公共体育场馆仍为省市体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性质没有改变,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而非按照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徐文强(2007)调查表明,我国有53.4%的公共体育场馆为传统事业单位,有29.8%的公共体育场馆为事业单位内部企业化管理。尽管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由于地域条件、功能定位、硬件设施、经营思想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公共体育场馆采用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尽相同,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额管理”、“差额管理”仍普遍存在,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事业、产业主体不明晰,使用权与经营权无法完全分离,常出现职责不明、盲目发展、相互掣肘、协调不顺的局面,造成宏观失控,微观主体活力不足现象。现有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行***管理色彩,在场馆开发中容易受到行***力量的干扰,各类制度不健全。主要是用人、分配、考评、激励以及投入产出、成本核算等制度体系不够完善,造成机构臃肿、人员超编、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管理混乱的局面。
(二)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认识模糊
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质,我国《体育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国家法规有明确规定。但在公共体育场馆的实际运营中,存在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定位不清晰问题,给体育场馆运营造成较大影响。一方面利用纳税人的钱兴建的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要坚持公益规划,遵循公益性优先的经营模式,不能完全遵循企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往往经济效益不佳;另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的财***补贴比例不断减少甚至“断奶”,公共体育场馆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生存下去,必须通过招租、办展会、修建停车场、宾馆等方式创收,形成一种“副业”支持“主业”格局。上海市场馆协会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30家主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收入中,通过演唱会、房产物业经营、广 告等非体育活动的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72.12%,而与体育产业息息相关只占27.88%。这样的经营创收势必缩小了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空间,影响场馆的公益性。现阶段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
(三)***府职能转变滞后
***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治理和管理社会的主要形式,也是国家实现社会控制、确立规范化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城市***府参与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的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知全能***府”。城市***府在配置资源时不计投入,轻视回报,粗放经营,导致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质量差、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是公共体育场馆供给远远滞后于人们快速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的深层次原因。就目前来看,城市***府认为当前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些城市***府部门仍习惯于旧的体制和做法,***府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仍很普遍,***府部门职能交叉、不能依法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官本位意识浓厚,仍然企***用强制性权力对公共体育服务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涉和控制,这种违背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强制性管理,必然与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体育强国建设目标产生尖锐矛盾。
(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国有资产法律建设滞后,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存在虚假评估、低价转让、关联交易、代为清偿债务等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且愈演愈烈,导致国有资产损失。
(五)经营范围狭窄,无形资产开发潜力巨大
陈元欣博士对全国161个大型体育场馆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有超过80%的场馆以大型赛事、健身活动和运动训练为主要经营内容,而对无形资产的经营绩效不佳,仅有少数体育场馆开发了冠名权。
(六)专业人才缺乏与冗员过多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体育行业(系统)长期以来是比较封闭的,体育管理部门始终坚定地维护体育部门的大一统体制,坚持体育事业自身的运行机制而导致体育社会化程度严重不足。目前,公共体育场馆承担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安置就业,为解决就业,体育系统干部、退役运动员、复转***人及部分领导家属等都挤向体育中心,另外再加上专业的场馆设备维护人员,导致场馆工作人员过多,甚至有的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多达好几百人。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这部分人员往往学历水平较低、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技能缺乏、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及国家金饭碗的思想意识浓厚,对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质量有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想引进懂体育、经营管理、法律等专业人才非常难,另外又由于工资待遇等因素导致人才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经营城市理论视角下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对策
(一)坚持民营化改革方向不动摇,建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
立法先行,保障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顺利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一系列相关法律制度是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改革的前提制度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1982年施行,2004年修正)第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法层面构筑了中国全民所有制的法律体系。同时,宪法也规定了人民享有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权利。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等等。***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法律是实现任何经营的必要手段,以契约形式确定***府与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为公共体育场馆坚持民营化改革方向,借助合同方式落实责任,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采用***府购买服务的创新模式,实现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另外***府是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如果公共体育场馆进行服务外包,***府的主要责任是规划、监督、管理等,但要防止***府逃避责任,将所有重要权力及责任转交给社会。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府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财***投入至关重要,即使在体育产业高度发达、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较为理想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鉴于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要求和工程建设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显著、投资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各地***府在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中可以考虑建立由***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资助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具体包括列入计划的***府财***拨款、社会团体或个人捐赠、社会赞助、体育公益金以及场馆缴纳的税费等。“发展基金”由***府***门掌控,专款专用,以确保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与维修的良性发展。
(二)转变***府职能,加快培育公共体育场馆经营城市主体
公共体育场馆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府是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规划者、场馆资产开发的组织者、场馆经营管理的监督者。可以说,***府在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服务型***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真正转变***府职能,不再是行***命令干预经济运行,而是通过建设良好的法规制度环境、信用环境等,来调节和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如果***府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既是“掌舵者”,又是“划桨者”,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平和公正,也很难提高市场活动的经营效率。在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中,首先,***府要为公共体育场馆经营城市主体提供有效的市场制度,进一步加快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相关立法工作,制定并实施《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规划》,对现有制度和地方法规过时部分进行调整和补充,逐步完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规范城市经营主体的行为,消除因人为因素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产生的垄断行为。其次,***府应特别重视私人投资主体公共体育场馆经营行为的***和监督工作,严厉打击经营过程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以此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城市信用度。第三,还要建立***府职权的约束机制,保证依法行***。防止徇私枉法、以权代法的行为,保证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认清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性质,尝试专业化托管模式
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孰轻孰重之争问题,说到底是对其性质认识不清造成的。关于公共体育场馆性质的讨论,李明提出,公共体育场馆就是一种“国有资产”。资产的经济性质是经营,而进行资产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营利,把公共体育场馆视作“事业单位”的做法是违背其经济性质的。当前,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公共体育场馆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社会服务,公共体育场馆必须进行经营,实现它的首要职能。如果一味地强调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职能,势必造成公共体育场馆在资产消耗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注入,结果只能维持在低资产水平下运行。简单地讲,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非矛盾、非此即彼关系,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公益性是经营性的实现目的,而经营性是实现公益性的有效手段,两者互为有益补充。随着经营城市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完善,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一些创新的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也不断涌现,其中专业化托管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受到了极大关注,在英国、澳大利亚已被广泛采用。所谓托管模式,就是投资方(多是***府)以资金入股,不参与设施的经营和管理,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把企业的法人全部或部门财产委托给具有法人资格、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有偿经营管理。专业化托管的最大优势就是利用企业专业优势及企业规模竞争力,对企业利益主体进行改造,达到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6]比如,英国谢菲尔德国际设施管理集团就是采用专业化托管运营模式成功的典型。它是英国管理体育休闲场馆设施的专业公司,谢菲尔德市14所大型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都归其经营管理。谢菲尔德国际设施管理集团所管理的设施资产达到25亿英磅;公司拥有700名员工及每年超过400万的顾客,每年承接超过1500个各种类型的活动,被授予过全英休闲管理的最高奖。国内的江苏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采用了该模式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专业化托管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以实现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专业化,减少冗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水平,同时对“积极探索多元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也有着积极意义。
(四)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4]46号文件精神,创新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机制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针对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做出明确指示,即“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实现最佳运营效益。”需要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主体深入学习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细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相关***策文件,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开创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新局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五)注重公共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运营
从经营城市的界定来看,有形资产是经营城市的客体,但依附于有形资产的名称、形象、知名度和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同样是经营城市的客体。发达国家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的成功经验显示,公共体育场馆很大部分经济效益来源于场馆无形资产(冠名权、广告权、豪华包厢及知识性无形资产)的开发,美国的体育场馆90%以上都进行冠名权的交易,而且收益不菲,像美国休斯敦的某体育馆冠名权达到了每年1000万美金。目前,国内对公共体育场馆无形资产诸如冠名权的开发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成功的案例很少,但对于场馆广告权的开发已成为部分场馆的主要收人来源。建议公共体育场馆在运营中借鉴社会上运作比较成熟行业的先进经验,聘请具有文化策划、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经理人或管理团队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与运营,以拓宽公共体育场馆融资的渠道,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于洪平.城市经营的内涵与***府职能转变[J].财经问题研究,2003(10):15-19.
[3]李丽萍,彭实铖.试论城市经营的本质[J].城市发展研究,2003,10(2):62.
[4]刘维新.经营城市的理论基础[J].城市规划,2002(8):28.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例10
运营安全一直被地铁单位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的列规章制度及控制措施。地铁风险所涉及问题比较多,不但需要机械、电力、电子、自动化、建筑等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地铁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线路等专业知识,所以必须引入系统论的风险控制理论,增强地铁防御风险的能力。风险源查找的递交流程可自下而上进行。上级部门明确风险源的具体查找方式和范围,然后由下而上,从各专业到中心,再到专业管理部门、风险控制委员会,层层把关,层层负责。
一、安全管理理念
1.全力打造平安地铁
地铁为人们提供的最为主要的服务便是运营,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故障都可能使得人们高度警觉并对地铁失去原有的信任,而且也可能会同时引发媒体的关注和舆论的抨击,从而对地铁的运营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也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地铁的整体形象。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极力保证运营的安全,真正落实运营安全措施,全力打造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平安地铁。
2.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来促进地铁运营的安全,他们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水平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运营服务的品质。企业的强大和运营工作的稳定有序是分不开的,而运营安全主要就是要依靠员工,而且,只有企业强大了,员工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可见员工与企业是一个共同体,表现出一荣俱荣的关系。因此,员工应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相关的工作技能,努力做好安全运营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3.时刻注意安全管理工作
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长期的,没有终点的,只有这样才能时时刻刻保障乘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而且,各级领导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并督促员工做好安全工作,全方面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4.强化管理
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事故约占98%左右。由此可见,安全隐患时刻以消除的,事故是可以有效防止的,只要相关单位能够主动将事故链以及风险源有效控制住。因此,运营单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风险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消除由安全产生的干扰。
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
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
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安全检查是对安全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坚持安全检查以自查自纠为重点,自下而上,查找不足。
3.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法》培训,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对新进员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除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外,规定内部特种作业项目,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4.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营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正确认识运营安全,不能过高过好地估计地铁运营的安全形势,而是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另外,单位员工还应及时转变观念,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不能排除就停止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应该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三、运营风险管理的对策
通过对运营风险的管理,结合国内地铁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启示: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国内除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运营外,其他城市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经验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大业务培训的力度,不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和故障判断、处理的竞赛,不断提高员工的故障判断、处理、应急反应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应不断整理技术文本,完善维修规程、作业规范;同时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考核制度,坚持实行责任追究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处理每一起事故,通过对个别违章违纪现象的处罚,以对广大职工起到警示作用。针对每起事故,不仅要就事论事提出整改措施,更要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层面,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文本的可操作性和覆盖面。
3)加强监督检查机制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关键。应坚持认真开展不同层面的安全检查,采取定期、定时,以及专业与综合性的多种检查形式,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尤其要加强对日常作业的检查,以有效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4)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基础。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向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营商看齐,及时跟踪国内同行业安全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运用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应注重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从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规范化管理转变,以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
安全管理已成为地铁建设及运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对于投资巨大、系统复杂、影响深远的地铁来说,引入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非常必要。地铁公司要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实践逐步摸索风险管理的规律性,借鉴先进的管理理论,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和设备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娟.国标《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编制思想[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7(2): 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产与运营管理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