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论文10篇

古典音乐论文篇1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也正因此,纵览数十年来的流行音乐,处处都有古典诗词的影子,点点滴滴可见古典诗词的风韵犹存。本文拟从两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与流行音乐”做相关阐释:一是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和特点;二是从不同角度看诗歌对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

首先研究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发展和特点:

(一)唐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讲求平仄、韵脚和对仗等。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其特点: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

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其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其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句用韵,甚至句中押韵,同时元曲平仄要求更加严格。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四)流行音乐

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古代诗词曲的基础上,融国家***治、经济、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集景、事、物于一体,作为词源,而后配以音乐,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现代气息的美的语词曲综合体,抒发人类情绪。其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浓,在特定时期的***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比较随意。

下面我从不同角度谈一下诗歌对当代歌词创作的影响:

(一)影响的方式

一、有的作直接引用

古典诗歌直接成为流行音乐的表现主题和内容,给了流行音乐另一表现空间,考量着当代音乐人对文化的把握。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功能,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层次。

音乐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表达形形的情绪与心态,而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古典诗歌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这个地方。尽管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所经历的事物各有不同,由此衍生而出的情绪感受也会相去甚远,但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反应与情感,却并不受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因此,某些古人所经历的心理应变放在今日也同样可以适用,那么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可能是今人的心理映照。中国的古典诗歌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结合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人不止,这些恰是当代许多流行音乐创作人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直接挑选经典的古典诗词,谱上曲,换一种角度来诠释千古佳句。这对他们是一个挑战,对演唱人来讲亦是如此,因为听众会不自觉地拿曲作者的曲与演唱人的唱来与原诗歌相联系,看是否和谐悦耳,从而对创作者与演唱人的高下进行评判。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我觉得当属邓丽君。邓本身是以唱台湾小调起家,本身已有不少民族文化气息的濡染,加上台湾一批执着于传统文化的音乐人,共同创作出许多与原诗歌同样经典的作品。邓丽君曾经出版过一张名为《淡淡幽情》的个人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和多位宋代词坛名家的经典作品,有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秦少游的《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等等。以上歌曲由台湾声名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扬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再加上邓的内敛婉约清丽的唱腔,使这张专辑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世代传颂的极品。

二、有的作间接引用

1、创作元素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题的广泛性。许多当代的流行音乐词作者,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例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是引自《诗经》的诗句。

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的领***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陈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演绎,并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中文流行歌词创作形成一个典范。

例如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唐诗中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歌词直接或间接引用了原诗中的“月落乌啼”、“枫桥夜泊”、“到客船”等短语,我们深切感觉到诗歌中的那种愁绪也萦绕在歌词中。

再如伊能静《念奴娇》出自苏轼《念奴娇》和的《沁园春》,S.H.E的《长相思》的Rap部分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些都是对诗歌文化中古典元素的重现与运用。梅艳芳《床前明月光》歌词有一部分完全照搬了李白的《静夜思》,反复吟唱。

2、创作形式

从创作的形式上来看,古典诗歌也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是确立另一种风格。

我觉得这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很多当代的流行音乐在写作形式上,仍不可避免地借鉴、套用或模仿了古典诗歌的语言格式与风格。用古典诗歌的形式来创作现代流行音乐,一方面使得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

至于例证,我们先说香港。香港的很多词作家,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的用典,甚至用古典诗歌的写作规范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黄霑,最有名的是《笑傲江湖》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他的风格恰似一位笑傲江湖的大侠,豪情奔放,热情不羁。

再有邓伟雄,他和黄霑一样,写了很多电视剧歌曲,这是当时香港音乐创作的一个主要形式。在《万水千山总是情》中:“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邓的作品擅长描摹内心感受,颇有宋词的遗风。

再看台湾方面。台湾方面的歌词创作更偏重于现代文体,更多关注风花雪月,但这也恰好是许多旧诗文的主要素材。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方文山。

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利用古代诗词的元素语言,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歌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也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方的文字独树一帜,其代表作《东风破》、《发如雪》、《台》、《青花瓷》、《兰亭序》中诸如“”、“阁楼”、“戎***”、“墨香”、“风月”、“铜镜”、“宣纸”等大量古典诗歌元素的运用堪称完美。我认为,方文山的歌词创作实际上引发了音乐创作的一次***。在他笔下,歌词不再是单纯的流行文化,而成为一种可能酵生多种文化想象的文学形式。亦诗亦词,亦词亦诗。从那些新奇歌词韵脚中衍生出的“素颜韵脚诗”,辨识度极高,且当脱谱欣赏时,亦可独自低吟,成为另一种诗歌。

我们以《东风破》为例: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细品其文,会发现全词呈现的意境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中那种淡淡哀愁极其相似。内容虽属写情思却无邪,类于李白《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小无猜的爱情。而且歌词中多处可以捕捉到古典诗词的影子,如“酒暖回忆思念瘦”典出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水向东流”容易让人联系到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外,词中出现的多种意象,如灯盏,如琵琶,如琴音,如枫叶,如篱笆,如古道,如漫草,都可以联系到古典诗歌,透出一种典雅之美。

再如《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折柳是古人送别之意象;《发如雪》“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不正是“弱水三千,唯取一瓢饮。遇人千万,只你一人在心”,《长恨歌》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诠释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还有不少人熟悉的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自你走后心憔悴/白色油桐风中纷飞/落花似人有情这个季节/河畔的风放肆拼命的吹/不断拨弄离人的眼泪/那样浓烈的爱再也无法给/伤感一夜一夜/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燕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当幸福恋人寄来红色分享喜悦/闭上双眼难过头也不敢回/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

歌曲中流露出来的凄凄伤感,表现出来的丝丝无奈的情感基调,其实就出自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正确把握了苏轼词中的情感之后,再来倾听《寂寞沙洲冷》,那一定是另有一番味道。

尽管古典诗歌与当代流行音乐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歌永远都会对当代包括未来的流行音乐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古典诗歌是流行音乐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处用之不竭的源泉,一种无法回避的诱惑,从各方面影响着流行歌坛。

(二)意象的比较

(1)借物思乡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苏幕遮》(范仲淹):碧动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暗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流行音乐:《望乡》:“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渺渺炊烟飘来了思乡愁,多少回朝夕晨暮思念着你,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呦,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

诗歌和流行歌曲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大都是借助物象描写。如《苏幕遮》描写蓝天、白云、水波、斜阳等,歌曲《望乡》则描写夕阳、天空、炊烟、河水来抒感。

(2)特定节日思乡

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流行音乐:《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儿红》。

以上都是在特定节日思乡的例证。

(3)以月喻心

《菩提心论》:照风本心,湛然清净,犹如满月,光遍虚空。

唐诗僧皎然的《水月》一诗:夜夜池上观,禅身坐月边。虚无色可取,皎洁意难传。若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

流行音乐《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我的情不移,我的爱不变,月亮代表我的心。

以月喻心,是佛家常用的比喻,在禅宗理论中,月更是常常用心作为“证心”的事物。《月亮代表我的心》同样是以月喻心,是一个充分的例证。

总之,内容上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表现对恋人思念的爱情篇、描写战争场面的记实篇、弘扬祖国秀美山川的抒情篇等。歌曲或直接引用诗句或间接引用,即对某些诗句加以改变,或表达意思上与诗词相同相似。古典诗歌所蕴涵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激发现代人的创作灵感,给流行音乐重新注入活力。

古典音乐论文篇2

关键字: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审美观

艺术,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每一时期人们的音乐审美方向都以其所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发生着变化,作曲家的创作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该时期的音乐审美观的影响。从狭义上说,古典主义时期是指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形成于德奥地区的音乐流派;而古典主义音乐美学则是对古典主义时期整体音乐风格、创作手法、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描述。浪漫主义时期是指19世纪初叶至中叶半个多世纪的欧洲音乐文化进程中的一种特定的音乐思潮和创作倾向①;而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早在贝多芬的创作中就已出现预兆,是对古典主义音乐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

一古典主义的音乐审美观

18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运动,目的在于封建王权和宗教腐朽的统治。古典主义音乐受启蒙运动影响,力***恢复古希腊古典艺术,追求古希腊古典文化中形式与结构上的和谐,力求简洁、清晰的音乐表达。人们开始不再认为音乐是上帝的恩赐,只能歌颂上帝,而是可以服务于人,满足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需求。受启蒙运动中“理性”力量的影响,古典主义将“理性”的音乐放在第一位,追求客观的音乐表达。理性并非只是单纯的严肃和平静,更多地表现为普通的人性,注重内在激情的表达。作曲家们在创作中擅用客观和非写实性的表达方式,十分注重器乐的创作,突出音乐自身的美感,力***实现一种不通过文学、语言或音乐以外的其他因素来理解和表现音乐,这种审美观下创作的音乐被称为“纯音乐”。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作为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文学家、教育家、音乐美学家,他的情感论观点在音乐美学领域内产生巨大影响。早期美学观点认为语言和艺术都被归于同一个范畴之下——模仿的范畴,语言是对声音的模仿,而艺术是对周围一切的模仿②。而卢梭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模仿是表达情感的手段③。于是,卢梭将模仿说与情感论相结合,使模仿成为情感表达的必要条件,而情感是模仿的最终目的,二者相互作用。音乐通过模仿自然、模仿人类,来描述事物和景象,从而表达一切情感。与卢梭情感论相对的是以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为代表形式主义学派,他们认为“美”是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它并不依赖于内容而更多是形式上的美感。康德主张音乐自律论,提倡无标题的音乐,无标题音乐本身不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概念性,他们既不指代什么特定的客体也不表现什么,无标题音乐是自由的美,对客观的理解与欣赏音乐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音乐的感官娱乐性和形式自律性,使音韵能表达情感而不需要依附文学艺术确切的表达。

二浪漫主义的音乐审美观

随着1799年法国资产阶级***的失败,人们普遍对现实感到失望,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寄托不抱幻想,这些思想表现在艺术上形成一种不满足于现实,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同时,浪漫主义时期开始音乐家们拥有了真正的自由音乐家身份,不再依附于贵族宫廷和教会,开始能够随心所欲的去创作自己内心所想的内容。人们逐渐厌倦了过于理性的古典主义音乐,开始追求热烈的个人主义表现。为了纠正启蒙主义将理性绝对唯一性,重新唤起对自然和神的崇拜,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力***恢复中世纪音乐文化。但与中世纪所崇拜的天主教的“神”所不同的是,浪漫主义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通过赞颂“神”使人放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这一时期作曲家们题材多选自东欧和北欧的神话故事与民间,极大地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态度。由于创作环境的自由和音乐评论的高度发展,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美学家和各种音乐美学观点相继迸发。以情感论为代表的他律论和主张音乐本身形式美的自律论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美学领域内的两大阵营。新德意志乐派中以柏辽兹、瓦格纳、李斯特为他律论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将音乐和文学、戏剧等音乐以外的因素相结合,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以汉斯立克(eduaraHanslick,1825-1904)和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自律论学派主张延续古典主义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从音乐以外的因素去获得和理解音乐。勃拉姆斯(JohannesBrahms,1833年-1897年)将创作植根于古典音乐的创作之中,用理性的思维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他在创作中采用无标题音乐形式,提倡音乐中的形式美,反对内容至上的原则。

三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音乐审美观的继承性

古典主义时期对音乐体裁和创作技法等方面的突破对后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主调音乐的高度发展及总谱的出现对人们音乐审美观产生巨大影响。主调音乐创作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取代了巴洛克时期以复调音乐为主的音乐创作,崇尚简明,注重内在激情。浪漫主义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和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其审美价值的形成是对古典主义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以勃拉姆斯、汉斯立克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被誉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者,他们是古典主义时期康德客观理性的音乐美学观的延续,追求结构规整及无标题的纯音乐审美趋向。莱比锡乐派将创作植根于古典音乐的创作之中用理性的思维传达内心的敏感情思,将德意志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古典主义形式美的纯正美感相连在新时期迸发出时代的火花。莱比锡乐派否定想象和飘忽不定的情感,主张作曲家应描绘客观的音乐,避免过于个人主观化的表达和主观喜好的偏颇。这些审美观在勃拉姆斯的创作中都得以体现,他在创作时首先保持情感上的“中立”,并沿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命名方式,作品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美。以柏辽兹为代表的革新派——新德意志乐派是在卢梭情感论美学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情感论的美学观点在浪漫主义音乐美学中占主导地位。情感论认为音乐是情感的体现,音乐的内容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所描述的“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即其自身的情感历程,是古典主义情感论的再现。

四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音乐审美观的发展性

浪漫主义时期快速发展的沙龙文化和大剧院的公开演出促进了音乐艺术的高度繁荣,音乐评论的范围之广、专业化程度之高使人们开始拥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和探讨音乐。浪漫主义审美观在继承古典主义时期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受浪漫主义风潮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音乐对于人类精神的表现力,一切艺术创作来自于人的主观需要。浪漫主义时期勃拉姆斯的创作虽继承了康德的形式美,但不可避免的受到浪漫主义风潮影响,具有浪漫主义音乐的某些特质。在他的创作中音乐富有浪漫特质,作品中首尾乐章结构庞大,与古典主义中使用的主题对比技法相比,音乐中更多的使用动机或主题变奏的手法,展开部不再负担戏剧性,变得简洁清晰,高潮部转移到再现部,扩大了音乐的表现力。新德意志乐派也在卢梭情感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音乐更加注重体现人的内心情感,突出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合作,尝试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透过音乐加深对其他艺术形式的理解。瓦格纳对综合艺术的要求就是浪漫主义者的终极幻想,他将音乐与诗歌、舞蹈、绘画和建筑等艺术形式相连,强调音乐内容的表现,将形式至于次要地位。浪漫主义时期各种音乐思想和美学理念的相互碰撞,使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理论趋于成熟,人们的审美观向着较为统一的方向发展。以自律论和他律论为代表的审美价值和对艺术自由追求态度,对传统的理性主义造成强有力的冲击,对音乐艺术乃至其他艺术形式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本文将古典主义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审美观进行比较分析,浪漫主义音乐审美观是对古典主义音乐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浪漫主义两大音乐审美观之一的自律论是对康德音乐美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认为应注重音乐的形式美,反对音乐的功能性和标题性。而浪漫主义另一审美观他律论则是在卢梭的美学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它强调音乐的功能性,突出综合性艺术,重视音乐的内容。这些音乐美学理论在实践创作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对浪漫主义音乐及其后的音乐创作和审美变革产生巨大影响。注释① 于润洋.浪漫主义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J].音乐研究,2004(1):88.② 何乾三.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J].乐府新声,1984(4):11.③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235-236.

参考文献

[1] 何乾三.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J].乐府新声,1984(4):39-44.

[2] 于润洋.浪漫主义音乐——为《音乐百科全书》词条释文而作[J].音乐研究,2004(1):88-102.

[3] (德)卡尔•达尔豪斯著,尹耀勤译.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古典音乐论文篇3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 斯特拉文斯基 萨爷 欣德米特 肖斯塔科维奇

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几位作曲家用17, 18世纪的形式和风格来创作音乐,以反对19世纪后期浪漫派的极度繁复的配器。”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odro-ovich Stravinsky,1882- 1971)等作曲家,后来,人们把这一流派叫做“新古典主义乐派”。国内学术界涉及到斯特拉文斯基或新古典主义乐派的研究成果数量并不多,集中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硕博学位论文,如徐孟东的《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张艺昆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形式超越》、川徐立翔的《现代与古典的有机融合一一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感悟与分析》、陈雅春的《斯特拉文斯基的一“深躺五寻之下的父亲”之分析》、洪奕哲的《普罗科菲耶夫及其的演奏》、孙洋的《斯特拉文斯基与他的》等。这些文章差不多都在围绕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们的作品做个案研究,在微观上有对新古典主义创作技法和风格形成的认识结论,但缺少纵向上的历史描述和总结。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新古典主义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做一梳理,以期获得对该音乐流派的清晰认识。

历史地看,新古典主义音乐流派的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围绕着战时社会生活的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音乐的要求和观念发生着变化,不同程度上在作曲家的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而且,在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新古典主义风格音乐作品(如《管乐八重奏》)之前,己然预示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露出。

从目前所能见到的材料来看,将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产生起点归结在斯特拉文斯基的身上,事实确实也如此,在这位现代作曲家毕生音乐风格的变化中,新古典主义风格在他的创作中一如他的国籍变化一样富有意义。他一生的音乐创作风格变化也是先后由俄罗斯风格时期转向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最后进入十二音乐时期。50余年的音乐创作历程中,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创作约占31年,是他艺术生命总历程的一半多的时间。在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他先后创作了《浦尔钦奈拉》(以大利作曲家佩格莱西未曾发表过的一些乐谱片断为素材,于1919年动笔,1920年完成)、新歌剧《马甫拉》、清唱剧一歌剧《俄狄浦斯王》(1926-1927年)、《魔女之吻))(1928年)、《诗篇交响曲》(1930年)、芭蕾舞剧《帕赛芬尼》 (1934年)、《小提琴与钢琴双协奏曲》(1931-1932年)、《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1937-1938年)、(C大调交响曲》(1940年)、《三个乐章的交响曲》(1942-1945年)、《钢琴奏鸣曲))(1843年)、(D大弦乐协奏曲》(1946年)。最后以三幕歌剧《浪子的一生》(1951年)结束了他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时期,转而开始了十二音序列创作。

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创作,走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通道,他吸收了巴洛克时期以来音乐中的结构因素,将早期浪漫主义的抒情性风格特征也纳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具体在创作中,主要采用自然音阶,谱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大小调体系的,实际上的旋律线条可以是任意一个音的附加,或者是一个三度或四度叠置的和弦,或者是多声的网状音群织体等,但是,风格显得十分纯朴。这就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在这种观念之下创作的声乐作品,“不是纯音乐,却很接近纯音乐”;而器乐作品尽管由于作曲家主观上一直追求音乐的“无感情性”,“但有的作品还是存有一定的感情因素的”,如《诗篇交响曲》。而且,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中,他早期的作品如舞剧《浦尔钦奈拉》就没有过多注意到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有些受到柴科夫斯基的《野玫瑰》的创作影响,作品中,较多地强调了节奏、和声方面的改变。

同时代秉承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艺术精神的其他作曲家中,主要是生活在巴黎的一批法国作曲家,他们与斯特拉文斯基一样,对过去同样采取了与往常不一样的态度,如诗人让・科克托领导的“六人团”。科克托宣称“贝多芬在他的发展方面是令人厌烦的”,“瓦格纳的作品是一些为长而长的作品”,他们的先期的老师德彪西也过时了,现在的音乐必须是率直坦诚的,干净利落不加渲染的,且是最新的。

参考文献:

[1]徐孟东.20世纪帕萨卡里亚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D].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刘瑾.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娟.普罗科菲邓夫《古典交响曲)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古典音乐论文篇4

【关键词】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 大学音乐教学

一、古典与流行何以结合

试想一下,将贝多芬的钢琴曲与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结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画面?想来这种冲突的激烈感可能不亚于在静谧高雅的咖啡厅啃猪蹄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皆由其特定的特征而与对方区分开来,因此,若突兀地将两者进行结合就可能出现不协调的结果。然而,在大学的音乐教学中,将二者进行结合仍然是老师和学生需要努力实现的效果。二者各有其特色和优劣,如果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将会是非常完美的教学典范。

古典和流行何以结合?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对此进行解释和可能性的探索。

第一,全面拓展学生视野。若学生将视角局限在这两者中的一个之中,其学习音乐的能力、音乐的产生技巧还有音乐的发展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只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能会越来越关注大众音乐审美而忽略宫廷音乐,其曲风或作词都难免会偏向通俗,其作出的音乐很容易与沉稳背离,缺乏内涵;而另一方面来讲,若只专注于古典音乐,学生难免与现代社会和现代音乐环境脱节,容易产生曲高和寡的孤寂感甚至觉得冷寂最终对现实音乐产生厌倦或反抗心理,对大众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了解对他们来讲是必要的,学生在学习两者的过程中,自身的音乐视角也在不断加宽增多,当视域不再局限的时候,学生能够有一颗更加包容的心去接受、连接甚至创造新的篇章。

第二,在多元统一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逐步加强。在大学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所了解的音乐类型和特征,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开始了对多元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对多元文化和多角度的包容能够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更具包容心态,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第三,教学过程趣味性增加。对知识的单一追逐终究是会让学生甚至教师产生厌倦心态,而在此刻引入另一种模式或方式,则会使教学变得更有趣,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和讨论中来。

第四,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研究无边际可言,单从一方面进行研究时间一久教师可能会产生倦怠性,而在课堂中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进行有效结合,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这也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良好的促进机制,激励教师更好地教学。

二、古典与流行如何结合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各有其特征,如何抓住这些特征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我们需要考虑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同样从四个方面对古典与流行如何结合进行了探索。

第一,树立全面发展,注重素质的教学理念。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音乐某一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嘉奖的同时,不忘对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同学进行鼓励,从而激励学生对多元的追求和努力。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接受二者的结合,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不会产生文化震惊。

第二,完善教学课程设置。现在已有的教学课程,例如古典音乐概论,这种课程从课程名称上就具有非常明显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偏好,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在教授这类课程时应该加强多元结合,或者对于这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整改,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综合性教学。例如,在讲授中外音乐家研究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播放周杰伦的流行音乐,两者在各自的年代的影响力都非常巨大,两者都有可取之处,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完成对不同种类的音乐的鉴赏,也扩展了视野,提高了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欣赏中教育,改善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接触度大于古典音乐,并且流行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次也远大于古典音乐。因此,有些学生在学习古典音乐时容易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同对陌生事物的恐惧一般。因此,教师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改善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要现将其引导进两者融合的环境中来,当他放松进行音乐欣赏之时,在见缝插针地进行适当的教学和教育,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记忆生刻,另一方面,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接受和喜欢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在于对于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庞大的课程来说进程可能会很缓慢。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种教学方式和普通的授课式教学结合起来,前者活泼愉悦,后者稳重严肃,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更好地教学。

三、小结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作为音乐类型中的两颗耀眼星星,其独特的光芒让各自都拥有了大量的追捧对象。与其单独对这些星星进行欣赏,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全方面综合性的欣赏和思考则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为了全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古典和流行这两种元素都不可或缺。本文对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何以结合以及如何结合进行探讨,探究两者在教学中的和谐融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结合,可以全面扩展学生的视野;在多元统一的同时,逐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两者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呢?两者的结合,需要学校树立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要巧用现代技术,科学开展活动;同时,要完善教学课程,并且改善教学方式,在欣赏中教育。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从学生的角度来对教学进行思考以及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学进行思考,这两种角度缺一不可。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授课的主体,只有从这两者的角度来对综合多元教学进行思考,才有可能将流行与古典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郭然.试论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有机结合.新课程学习(中),2014(1).

[2]潘轶.试论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北方音乐,2014(9).

[3]饶丽.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探讨.现代装饰(理论) ,2015(10).

古典音乐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音乐;古典西方音乐;欣赏教学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音乐教学一直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从小学阶段的音乐启蒙教育,到高中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和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之久,尽管学生学习音乐的时间不像学习语文、数学那样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音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音乐的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西方古典音乐在人类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古典音乐鉴赏能力,对于学生学习其他音乐知识也将会有极大的帮助。那么,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西方古典音乐教学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得出,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展开论述。

一、以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为主线,使学生熟悉西方古典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不同于中国的一些传统音乐,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许多学生对于西方古典音乐较为陌生,知之甚少,有些学生甚至连西方古典音乐有哪些种类都分不太清楚。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陌生,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史,熟悉西方古典音乐,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面对这样庞大、浩瀚的古典音乐世界,难免会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自身功夫要过硬,有选择地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乐曲,因为在许多高中,学生通常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教师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西方古典音乐,教学时就会很盲目,学生也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根据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史及其分类,先帮学生构建一个较为清晰的古典音乐发展史的大体框架,这样,学生能够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后期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音乐不是孤立的艺术,多学科交叉服务音乐欣赏教学

在教学时,教师可能会发现不少学科的知识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例如,物理和化学里的不少计算知识就会用到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同样的音乐也并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与社会风尚、文学、***治、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音乐的产生,并不是毫无根由的,它是时展的产物。例如,贝多芬所创作的《第九音乐交响曲》就是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是为德国著诗人希勒的诗歌《欢乐颂》所谱的曲。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文学、历史学科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学生的音乐学习上,使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为音乐欣赏教学服务。这样学生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有利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发展差异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在我国流传的时间很长。西方古典音乐学习也必须采用这一教学方式。音乐属于艺术的类别,艺术不同于普通的文化知识学习,每个人对艺术的领悟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对于音乐艺术的领悟能力强,一点就通;反之,有些学生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较差,始终不得其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因材施教,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音乐教学。比如说有些学生喜欢听轻松舒缓的抒情类音乐作品,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欣赏这个类型的音乐,并在课堂条件允许的基础下,给学生播放这种类型的音乐,还有的学生喜欢肖邦的钢琴曲,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该予以尊重。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不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欣赏一些难度大的音乐,取得更大的发展,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巩固好他们的基础,循序渐进,使他们不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

总之,西方古典音乐是一门高雅的音乐艺术,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这个类型的音乐时难免会觉得陌生,但是音乐是不分民族、不分国界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要找准方法,使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逐渐喜欢上了这种音乐,那么在教学时,教师遇到的障碍就会小很多。而且学生学好了这门课程,也会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华南.对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5(81).

古典音乐论文篇6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1 关于音乐与建筑 美国建筑大师莱特曾经说过:“所有的艺术都与音乐有关联。”赖特的父亲是一位有着很深音乐修养的的教会牧师,耳濡目染,莱特本人也会弹奏钢琴和大提琴,当年他在创办塔里埃森设计学校时,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会一种乐器。 音乐通过音的高低、强弱等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建筑通过形体、结构等提供美

的造型艺术。音乐与建筑按照各自的要求和规律发展,看似毫无关系的两种事物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初浪漫主义结束,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诞生了一大批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与建筑艺术,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中最纯粹的艺术作品。

2 古典各时期音乐与建筑的对比

古典时期按时间顺序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诞生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与建筑形式,接下来通过对这古典音乐与建筑的风格演变进行对比,找到音乐与建筑的内在联系。

2.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1.1 音乐成就

(1)在古希腊神话中,重神之王宙斯的9个女儿是负责掌管音乐等艺术门类的“缪斯”女神。因此古希腊人就用女神的名字“Mousa”(缪斯)作为“音乐”的代称,这也就是流传至今“music”一词的来历。

(2)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提出纯律理论,他根据弦的长度计算出了当时所使用的一切音程,这是音乐理论方面的重大突破。

(3)大约在公元前5到公元前4世纪时,融戏剧、音乐、舞蹈、诗歌为一体的综合形式——古希腊悲剧与古希腊喜剧出现了。

(4)古罗马的音乐基本沿袭了古希腊音乐的形态。他们主要用于祭神仪式、婚宴典礼及***队凯旋仪式。 (1)希腊:雅典卫城建筑群、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山门、雅典娜神像。

(2)罗马:万神庙、大角斗场、古罗马公共浴场、古罗马住宅、古罗马广场。

2.1.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固定的调式,如多里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

(2)建筑:固定的柱式,如多利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3)共同点:固定不变。

2.2 中世纪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2.1

音乐成就

(1)这一时期的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宗教类型的音乐泛指的是葛丽果圣歌,此为单音音乐的作品,一路发展下来就成了後来的弥散曲、安魂曲。

(2)世俗音乐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一些没落的贵族阶级,其实内容大部分都是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在教堂里演出。

(3)连年的战争加上宗教的禁欲主义,音乐内容与形式以宗教为前提,在通俗音乐与宗教音乐夹杂抗争中发展。

(4)中世纪的音乐发展无疑是整个音乐史发展中禁锢最多、最灰暗的一段。

2.2.2 建筑成就

(1)罗马风:基督教堂、封建城堡、教会修道院。

(2)哥特:比萨主教堂建筑群、佛罗伦萨主教堂、威尼斯的总督府、阿尔罕布拉宫。

(3)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

2.2.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多为教会音乐,单音节、无和声、无伴奏、清唱、齐唱。

(2)建筑:多为教堂建筑,理性、禁欲、有节制、朴素、多用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

(3)共同点:朴素禁欲。

2.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3.1 音乐成就

(1)这个时期的结束比开始有更为明确的定义,不像其他的艺术类别。在15世纪初的音乐表现上没有明显变革,因此说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逐渐变化的。

(2)早期文艺复兴音乐作品主要是对第三间隔的依靠作为和音。从12世纪开始的复调音乐在整个14世纪变得更为细致而不依靠声音来表述。15世纪初的音乐趋向简单,声音致力于平滑。

(3)到15世纪末,复调宗教音乐又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和当时发展极致的绘画有所关连;接下来到16世纪早期,音乐又开始简单化了。 /> (2)建筑:批判神权、肯定人性、把人的比例融入建筑,多用线条轻快的尖拱、造型俊秀的小尖塔、飞扶壁、彩窗。

(3)共同点:人性***。

2.4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4.1 音乐成就

(1)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

(2)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3)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

(4)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巴赫是音乐之父,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笔财富。

2.4.2 建筑成就

(1)早期:罗马耶稣会教堂。

(2)中期:罗马波罗广场、圣卡罗教堂。

(3)晚期: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

2.4.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多用装饰音符、分声部和声、节奏强力跳跃、华丽、强调起伏和速度、表现壮观场面。

(2)建筑:炫耀、多用贵重材料、追求新奇、装饰、色彩鲜丽。

(3)共同点:装饰华丽。

2.5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5.1 音乐成就 (2)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3)“交响乐之父”海顿的小夜曲,“神童”莫扎特的奏鸣曲,以及“乐圣”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2.5.2 建筑成就

(1)早期:维康府邸。

(2)中期: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

(3)晚期:巴黎残废***人新教堂。

2.5.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严谨、典雅、端庄、像黑白电影和版画一样。

(2)建筑:以古典柱式构***为基础,突出轴线、强调对称、注重比例。

(3)共同点:理性主从。

2.6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建筑

2.6.1 音乐成就

(1)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2)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重视戏剧,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3)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作曲家创立了多乐章的标题交想曲和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这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的形式。

(4)初期:舒伯特和柏辽兹。中期: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巅峰:柴科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晚期: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分析古典音乐与古典建筑的内在联系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2.6.2 建筑成就

(1)前期:英国议会大厦、曼彻斯特市***厅。

(2)后期:威斯敏斯特宫、圣吉尔斯教堂。

2.6.3 音乐与建筑的共同点

(1)音乐:强调自由、奔放、像一幅水彩画和油画。

(2)建筑:强调个性、自然主义、追求超凡脱俗、趣味和异国风情。

(3)共同点:自然趣味。

3 古典时期音乐与建筑的内在联系

3.1 感性层面

在古典时期,往往是先出现新的建筑风格,然后再出现新的音乐风格,在一段时期内,音乐的风格与建筑的风格在表象特征上是基本一致的。

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古典音乐与建筑的风格

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风格不管怎样变化,调子总是灰色的,充满信仰,压抑而厚重。 古希腊罗马时期风格是固定不变,中世纪时期风格是朴素禁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是人性***、巴洛克时期风格是装饰华丽,古典主义时期风格是理性主从,浪漫主义时期风格是自然趣味,整个古典时期的音乐与建筑的风格就是从理性到感性,再从感性到

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变化过程。

3.2 理性层面

先有建筑风格,后又音乐风格的原因不难理解,建筑往往是在创造一种生活,而音乐往往是在描绘一种生活。建筑师把对生活的理想用建筑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当音乐家游走于一种新的视觉形象中时会有新的灵感来源,再通过音乐语言把这种灵感表现出来。

而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的音乐与建筑的风格总是表现出厚重感的原因在于,西方文明一直处在一种宗教的氛围当中,不管是创作的起点还是终点,总有一端是与宗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整体的风格不管怎么变化,仍然有很沉重的感受。文化或是文明是有惯性的,不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总体上虽有变化但仍是一种延续。

整个古典时期的音乐与建筑风格的转变呈现出这样一种特征的本质原因在于人性的变化。当人性过分的理性时,就需要一种***,当人性过分的感性时,就需要一种束缚,人性的发展就是在两种变化之间徘徊前进。而音乐与建筑就是人性变化时的一种外在反应,人通过这些表象事物来抒发自己对新生活的理想。所以在整个古典时期,音乐和建筑会在一个时间段内,风格都极其相似,也可随着人性的变化而呈现出相反的特征。

古典音乐论文篇7

摘要在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中,勃拉姆斯以他非凡的音乐才能,高深的艺术造诣,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作品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形式,且对过去的音乐结构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独具鲜明浪漫主义特色,可以说实现了古典与浪漫的完美契合。本论文试***对此予以简单论析。

关键词:勃拉姆斯浪漫古典

中***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但也展示了古典音乐传统的秩序感,体现了古典音乐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容通变,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曾与古典音乐大师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3B”。勃拉姆斯作为19世纪中、下叶浪漫派的作曲家,个性风格与艺术趣味独树一帜,和当时欧洲推崇的“综合艺术”新潮流正相反,他一生致力于“纯音乐”风格的创作,追随巴赫以来或更早的古典音乐传统,写作了除歌剧以外的各种古典体裁的作品。他在这些当时被视作“过时”的传统形式中,自由地驰骋,力***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出贝多芬式的深刻而严肃的内涵。

勃拉姆斯所喜用的一种和声手法,小下属领域的降号音系统和声,也就是从巴赫时期开始的、作为降号音和声基础的“主小七度音和声”的处理方法,也继续了贝多芬音乐中降号系统和声语言的开发成果,加以创新处理,形成了他自己富有特色的降号音系统的和声手法。而且在曲式结构方面具有古典主义式的均衡、动机的延伸、无标题性的纯器乐交响曲,还运用了巴洛克复调对位技巧等。

勃拉姆斯交响乐创作的浪漫风格和个性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处理抒情性主题时,时常突破传统基本配器原则并把器乐套曲思想内容的中心从第一乐章移到最后乐章,同时从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与城市、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然后融化成自己独特而完整的个性风格。乐曲以严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既忠实的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但是其音乐却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并且表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还融入了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自由,是一首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有强烈民族情感的优秀作品。比如b小调狂想曲写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的成熟时期,虽然不是一首大型作品,但是却表现出勃拉姆斯创作的许多特点。

实际上,所谓音乐的传统观念中“古典”与“浪漫”相互对立,表现为形式与情感的矛盾、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浪漫主义流派的形成是为了打破古典主义时期的陈规、冲出古典主义所遵循的秩序,而追求个性化的自由领地、表现创作主体的内心情感。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喜爱单一的效果,强调和声的色彩性,逐渐远离了古典的音乐逻辑和宏大形式。在所有浪漫主义作曲家当中,可以说勃拉姆斯最出色地处理了浪漫主义抒情性和古典主义曲式的矛盾。在艺术歌曲这一创作领域,勃拉姆斯是舒伯特和舒曼的继承者,他将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其中《四首严肃歌曲》是作曲家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现出的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即与他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音乐创作充满着矛盾与复杂性。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深沉严肃也不乏轻松幽默,既有粗犷的刚硬也不乏梦幻般的柔和。这可能都来源作者精神气质当中那种浪漫主义的独特秉性。在晚期艺术创作中所要表达的隐忍、克制、内省的一种深刻的宗教性的情感内涵。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外。勃拉姆斯出生时,李斯特、肖邦等人已年过二十。伴随着勃拉姆斯的成长,李斯特等人也逐渐把浪漫主义音乐推向巅峰。虽然在这个以浪漫主义为主要潮流的时,勃拉姆斯为了自己的理想,力***坚定的逆流而行,最终成为一位发扬古典主义传统的、风格独特的浪漫主义的伟大作曲家。或许我们很难完全了解一个在空间、时间上距离我们遥远的人。

在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当中,《d小调奏鸣曲》可说是最激烈的一首。《d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速度急切,着重表现出乐曲动荡摇摆的情绪。《小调钢琴奏鸣曲》可以看到勃拉姆斯丰富细腻的浪漫主义情怀。勃拉姆斯是孤寂的。正因为孤寂,作曲家细腻、敏感而又闭塞的情感,只有在音乐中才能淋漓尽致地流露。他的音乐就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散发着一种孤独悲怆的美。晚期创作虽然形式短小、形象单一,但却体现了勃拉姆斯一生的艺术追求及独到的美学观念。

尽管关于勃拉姆斯其人其作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很多演奏家、理论家都称他为“德奥古典大师中的最后一人”,但是权威音乐史书却几乎都将他列为浪漫乐派中的人物。这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历史发展中新与旧之间总表现为一种辨证关系,任何新的思想或事物必定成为过去。19世纪中对勃拉姆斯的评价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暴露出它的片面性,伟大的艺术杰作是我们这个人世间的奇迹。

置身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在时代的潮动中也陶冶了鲜明的浪漫气息,他的钢琴音乐中深受浪漫主义时期代表性音乐家的影响:舒曼钢琴音乐的诗意与幻想性以及舒柏特的藉音乐寄托希望的精神。勃拉姆斯将古典与浪漫予以很好整合后,以他个人独有的方式维系他的艺术个性。勃拉姆斯的音乐虽然与德奥古典传统有联系,但他的音乐里呈现出了古典传统所没有的新鲜元素,同时,又持有与李斯特、瓦格纳等浪漫派作曲家不同的创作原则。通过对古典主义形式的剥离,对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的吸收,形成的独特风格。正是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内涵与手法的创新,使得他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古典音乐论文篇8

[关键字]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在人类必须从事的两项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劳动和生殖中,随同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就孕育了音乐。事实上,人的左、右脚行走,心脏和脉搏的跳动,就是最简单的节奏;而原始人单调的语言只要有高低的语调变化,也就蕴含了旋律的因素。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化,而同时代欧洲正处于一片荒蛮之中,中国音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音乐还在漫漫长夜里徘徊。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

在周朝时,***府部门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教学的课程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所谓的乐德,就是“中和、祗庸、孝友”等伦理道德观念;乐语就是“兴道、讽诵、言语”等礼教行为规范;乐舞则包括大舞、小舞等音乐理论、音乐诗篇的唱诵、舞蹈以及六代乐舞的表演。

两晋南北朝期间,战乱频繁,朝代更迭,随同社会的动荡变异、民族迁移的交往扩大,外族、外域的音乐文化同中原音乐文化产生了广泛交流,在音乐史上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其中清商乐是秦汉传统音乐的余脉,曹魏***权始设清商署,实为乐府变体。晋室东渡后,这些“中原旧曲”与南方音乐互为交流,使清商乐成为包括前朝传下来的相和歌、鼓吹曲,以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的总称,是当时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

宋代是词体歌曲创作的黄金时代,人们常用词调多达八百多首,其曲调一部分来源于传统及当代流行的民歌、小曲,如《忆江南》、《柳青娘》等;另一部分来自唐代歌舞大曲的部分段落,如《阳关引》、《倾杯序》、《水调歌头》、《声声慢》、《调笑令》等;以及少数民族和外来音乐,像《菩萨蛮》、《苏慕遮》等。宋代文人创作的词曲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按题材风格可大致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两类。

明代中叶以后长期争逐于传奇剧坛的,为弋、昆两腔。清末民初,富有创新精神的“海派”京剧在上海崛起。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汪笑侬出于对清***府昏庸腐败、屈辱的不满,自编自演了《***人碑》、《哭祖庙》、《骂阎罗》等新戏,借此抨击时***,宣传爱国,寄寓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并根据自己嗓音,吸取汪桂芬和孙菊仙二派之长,另创苍劲悲壮、吐字有力的新腔。

二、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

1.神韵,有内涵

中国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上,美学也造就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中国古典音乐不论是雅乐体系还是燕乐体系,都是建立在单音体系之上的,这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有关。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这样两点:一是“虚、静”。即人的心理处于虚、静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才能认识世界。苏轼的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正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二是中和之美,即《论语》中“乐而不***,哀而不伤”。可以说,“空灵”、“中庸”两点,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核心。

2.是由声构成音,由音构成乐,由乐表现为音乐的整体艺术。

中国古典音乐重视情感和体验,重视从音乐结构到意境要体现艺术家用心去完善自身体验的心理过程;重视把人作为中心来加以强调的深层体现。中国古典音乐美学思维遵循的不是理性的逻辑思维程序,而是情感的、意愿的、欲念的趋向。在古代士人的观念里,音乐是心灵世界的直接产物,音者,心声也的说法就曾得到历代士人的拥戴。从对听者心灵的攫取来说,音乐由于是发乎人心,比语言要显示出更多的优越性,所以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三、如何对中国古典音乐的鉴赏

中国的古典音乐讲究美学思想的运用,在鉴赏中国古典音乐中,作为在音乐潮流融会较繁措的时代中,我们如何进行音乐鉴赏呢?我们用作品来说明:

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4世纪中叶,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纯朴、憨厚的穷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当学业结束分别时,祝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倾吐蕴藏已久的爱情,但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得知祝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求婚,但祝家嫌梁家境贫穷,而把祝英台许配给了一个豪门子弟——马大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不久便抑郁而死。祝英台闻此不幸,悲痛万分。在送亲的途中,她来到梁的坟墓前,向封建礼教发出了血泪控诉!此时坟墓突然裂开,祝毅然投入坟墓之中,遂化为一对彩蝶,在花丛中双双飞舞

显示部:相爱引子:

主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

连接部:副部。

结束部:慢板,由爱情主题的音乐材料引申而成。小提琴与大提琴缠绵的二重奏,表现梁、祝“十八相送”,依依惜别的情景。

展开部:抗婚(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再现部:化蝶

东方审美以自然万物对人的生命是否有益有害为美丑的判定标准,天人合一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思维。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中音乐结构的审美。在东方同情观的影响下,古代的东方民族都强调人与天和谐相处,都追求人与天调,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而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自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中国古典音乐中音乐结构的审美,也体现着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受东方同情观中天人合一和谐观念的影响,中国古典音乐更多地借助其结构来表现天地自然和生命意识的一体化,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游心于万物之初,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宇宙观念,由此而塑造着传统音乐家随机开放的以时空意识为先导的艺术思维品格,从而形成一种象征生命运动的主体文化心理的乐之随心结构范式。

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影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精神内涵。东方民族在同情观影响下,形成了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和以生动生气的形态为美的艺术表现观。这一特点在东方所有的审美形态上都表现出来,东方民族所产生出的经验性的审美范畴,几乎都染上了以健旺的生命形式来类比、象征地表达的色彩。

古典音乐论文篇9

关键词:传统审美;“中国风”音乐;文化传播

近几年来,一批新生代音乐创作人和歌手将中国的一些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流行音乐。这种新奇、独特的音乐形式很快席卷了流行乐坛,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大众的追捧。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歌手为了迎合大众,将“中国风”音乐的风潮推到了极致。同时,这种“中国风”也在广告、电影、服饰、建筑等各种艺术中大放异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文化。可以说,“中国风”的流行,与在儒、道、佛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种现象也源自中国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

一、何谓“中国风”音乐

“中国风”,如果按字面上解释,即有中国特点的音乐风格。当然,这并非是指中国的传统音乐,而是指在流行音乐领域的一种融合传统音乐的独特音乐形式。关于“中国风”音乐的定义,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音乐人黄晓亮在博客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也有人曾经试着给“中国风”音乐下过如下的定义:“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在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在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传说故事。虽然这两种说法还有待商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风”音乐的特质。

(一)歌词包含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风”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歌词中包含中国古典文化。有的作品直接把古辞赋拿过来运用,如王菲的《水调歌头》、蔡琴的《如梦令》、伊能静的《念奴娇》等,即是把古典诗词直接谱曲并融入现代配乐来重新演绎。有的作品则是借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如“月”、“水”、“镜”、“梅”、“竹”、“兰”、“茶”、“杨柳”等融人作品,如《东风破》、《发如雪》、《台》、《千里之外》、《青花瓷》、《兰亭序》等。还有的作品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情感内容,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听妈妈的话》、《蜗牛》等,这些歌曲显然和中国传统的重亲情的伦理情感紧密契合。有音乐人指出:“‘中国风’音乐作品的歌词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歌词整体营造古典民族的文化氛围,运用大量的古典意象;二是歌词中带有一些鲜明的民族符号,以此来体现民族特色。

周杰伦的代表作《东风破》,其歌词是:“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人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歌名本身就是词牌名,其中“离愁”、“烛火”、“古道”、“思念瘦”等充满古典意象的词语更是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青花瓷》中的“素胚”、“釉色”、“临摹”、“窑烧”等描述青花瓷制作工艺的词被巧妙融合在歌词中,同时极力渲染江南雅致淡然的景色,构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内容。《本草纲目》借用了李时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来传达古典情怀,胡彦斌的《曹操》则描述了一代袅雄曹操的故事。因此,包含传统文化是“中国风”音乐在歌词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二)编曲和唱法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特征

一般来说,当代流行音乐习惯以西洋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和电子音乐为主,而“中国风”音乐使用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竹笛、古筝等,使中国韵味被积极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而且独特的音乐表达。如周杰伦的《东风破》主要运用了二胡;《霍元甲》则主要融入琵琶和大鼓,沉闷而厚重的鼓声阵阵,表现一代宗师的武学气概,全曲气势十足。林俊杰的《江南》主要运用了箫,箫声绵绵,流畅抒情,委婉动听。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雅致淡然。

除了配乐和编曲之外,很多“中国风”音乐大胆地运用了传统音乐的演唱方法,如民族唱法、戏曲唱腔等。如陈升的《北京一夜》用老生腔演唱,之后有《霍元甲》中的花旦腔,《红尘女子》、《以父之名》中的青衣腔,《在梅边》里的昆曲,陶品的《SUSAN说》则引用了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唱段。《千里之外》两种音乐形式和唱法的交替使音乐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随着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和***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巧妙融合,这种“混搭”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三)整体风格追求古典意境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曲乐,都讲究含蓄、淡泊,追求意境的绵长深远,含蓄朦胧。

“中国风”音乐无论在歌词、编曲、唱法、旋律还是MV的拍摄上,都注重使音乐整体上能够展现出典型的东方古典意境。“中国风”音乐多采用古典诗词作为题材,情感表达符合“中和”的审美标准。同时,曲调的悠扬和谐也体现了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儒家美学观。除此之外,MV的拍摄也体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的古典美学要求。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诸如“落花”、“大雁”、“春”、“暮”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在美学的层面上,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的艺术符号。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将审美意象作为“情感符号”和“艺术幻象”来考察。她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朗格从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出发,认为艺术意象也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在“中国风”的音乐中,充满了类似的传统意象,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与其说是一首歌,不如说是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群带纷飞。“烟雨”、“青花”、“素胚”、“芭蕉”、“门环”等古典意象配上悠扬的曲调和水墨风格的唯美的MV,组合成了独特的意境。这种欲说还休、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正是符合了“含而不露”这一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

二、“中国风”音乐背后的古典审美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所谓审美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审美文化所独自具有的内在审美气质和性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艺术态度的核心因素,属于一个民族文化比较深沉的东西,与一个民族的哲学精神相一致。审美精神一旦形成便会融合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长期地影响着民族文化、艺术及审美的发展。中国古典审美精神是在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以及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哲学精神中逐渐生成、建构出来的。音乐学者林华先生就曾在其论著中提到:“在我们的审美个性中,既有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积淀成份,同时又有受到民族审美意识影响的成份……”。

在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其核心的哲学基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促使中国古典艺术强调“道”、“气”贯穿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注重直观感悟的生命体验,同时还追求“内在超越”的理想价值。生命精神和宇宙意识构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精神的内在特质。中国艺术所注重的不是孤立的个体生命和对象,而是生命的整体感、流动感和蓬勃的生命力,这种审美精神导致中国古典审美重神韵、气韵、气势、气脉、气象和意境等,也就是重生命精神,要求表现宇宙无限的生机活力。这种审美精神必然会影响中国人的审美实践。尽管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以西方音乐形式为主流,但这种根植于民族心理的审美精神要求也呼唤符合中国人审美特点的音乐形式出现,而“中国风”音乐正是符合了中国人内在的审美要求。

同时,中国人长久以来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其中,礼义廉耻、中庸之道、重亲情、尊伦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由此产生的审美方式使人们在潜意识当中钟情于写意的古典歌词,倾心于传统的民间乐器,醉心于含蓄、内敛的情感等等。在欣赏“中国风”流行音乐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怀,使听众很容易就和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中国风”音乐带来的反思

对于艺术领域中的这种“中国风”现象,很多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今天,更多的文化形式和审美标准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实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传承五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消费时代,任何文化行为只有在转化为商业行为的消费中实现对文化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才能被公众更多地关注与接受。而“中国风”音乐无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它通过特定的商业传播手段和商业行为方式,使文化消费群体在文化消费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和古典文明的传播。由此看来,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不失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古典音乐论文篇10

关键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中提琴协奏曲 演奏技巧、要素、指南

卡尔・斯塔米兹(1745-1801),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市,他是波西米亚著名作曲家约翰・斯塔米兹(1717-1757)的儿子。在曼海姆,约翰・斯塔米兹是位有口皆碑的作曲家,他的主要工作是与Franz Xaver Richter、Anton Filtz等作曲家一起为剧院、教堂创作音乐,可以说,是约翰・斯塔米兹使曼海姆音乐发展成一种不论在演奏风格上还是在音乐创作上都与众不同的“曼海姆式”音乐,并帮助曼海姆管弦乐团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约翰・斯塔米兹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而其子卡尔・斯塔米兹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1762年17岁的卡尔・斯塔米兹跟随他的父亲以及其他曼海姆德高望重的音乐家学习音乐,随后他也成为曼海姆管弦乐团中的一员,并在1770年前在乐队中担任第二小提琴手的位置,自然而然,几年以后他子承父业,成为了曼海姆管弦乐团的第二代作重要的作曲家,并扩大了曼海姆音乐风格的影响范围,使之成为欧洲众多音乐流派之一。作为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卡尔・斯塔米茨尤其偏爱协奏曲的创作,据统计他写了至少60首协奏曲,其中包括六首中提琴协奏曲、七首长笛协奏曲、七首巴松协奏曲、十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十二首单簧管协奏曲以及大提琴、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在1810年被编成目录,但遗憾的是目录并没有被保存下来。而作为一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卡尔・斯塔米茨实际上却更为偏爱和擅长中提琴的演奏。他的六首中提琴协奏曲(其中三首为低音维奥尔琴所创作)最初都是为方便自己在欧洲音乐会的演出而创作的。他的精彩演奏获得极大成功,使观众倾倒。德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历史学家学者,第一部J・S Bach传记的作者J・N Forkel在他1782年发表的文章中写道:“卡尔・斯塔米茨对自己的乐器(中提琴)创作的协奏曲,听起来挺惬意,演奏起来挺困难,品味其音色有的雄壮与柔和,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另一位德国诗人克里斯汀・舒伯特在他1784年发表的著作中也这样写道:“作为德国最杰出的中提琴演奏家,迷人的作曲家,卡尔・斯塔米茨对中提琴这门乐器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决定了他能够为其写作出比自己其他创作的更好的作品。”事实确实是这样的,斯塔米茨最大的贡献和成果无疑是他对中提琴这件曾一度被人称作“冷门”乐器的创作。由他创作的这首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是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古典协奏曲中流传最广也是最为著名的一首。它相较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来说,无论在音乐还是演奏技巧上都更为成熟和具有这一时代的特征。也正因为如此,这首曲子自创作不久后便成为中提琴乐队考试的必考曲目之一并一直沿用至今,是检验中提琴演奏者演奏基础和古典音乐掌握能力的试金石。因尔,我们说卡尔・斯塔米茨的D大调中提琴协奏曲是中提琴演奏者学习及掌握古典主义音乐演奏方式和技巧的最佳指南。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把握这首乐曲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能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全曲的三个乐章,分别从古典音乐的演奏方式,中提琴的音色和发音以及简单的手指技巧练习三个方面来简单探讨学习这首乐曲最应该注意和掌握的几点要素。

第一乐章,快板;作者采用了奏鸣曲式加上4/4拍欢快活泼的节奏,彰显了一种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整个乐章旋律线条简明,主题明确,结构规整,呈现出典型的早期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质。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这个乐章格外适合我们对古典音乐演奏技巧上的共性特质的练习与把握。

演奏古典主义音乐时所需要注意的共性主要为两点:第一:“二拍不要赶,四拍不要砸”。这条道理看似简单确往往被很多中国学生忽视。首先,大部分古典协奏曲的旋律重音往往都落在在第二拍上,本曲的主题旋律就明显呈现这个特点(详见下***谱例-1),所以我们在演奏时一定要格外注意把二拍的音符拉满,这里所说的“拉满”不光是指节奏上,更指音色和音响上。把握住这一点对于演奏者的音乐性和乐感都是一种增强。而“四拍不要砸”则是指不要在每句旋律的尾音都加上格外的重音。这一特点在下面谱例-1中主题演奏开始后的第二和第四小节都有显现。在中国一个普片存在的现象是:演奏者在古典主义音乐演奏中常常因为旋律的终结感下意识的去强调旋律的尾音,这样的处理是极度不正确的。不但在音响上会造成突兀的听觉效果,从音乐上讲更是违背了作曲家的意愿和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质。笔者认为,为了避免在乐句结尾不经意的加上重音,除了演奏旋律时做到更加连贯以外,在遇到四拍尾音时还会配合左手的揉弦和右手弓速稍稍在音量上弱化对尾音的处理。这样旋律不但听起来更为动听而且音乐规格也在无形中被提高了一个档次。

第二, 所有谱面上标记的强音和乐句,简单地说就是乐曲中有“f”标记的地方都不要用斗争性地激烈地演奏方式去处理(f注解:音乐术语,强音)。这一点首先是由那个时期弦乐器的形态特点所决定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弦乐器由巴洛克时期的弦乐器发展而来,正处于向我们所使用的现代弦乐器的发展过渡阶段,尤其是古典主义早期,弦乐器还普遍受到很多巴洛克时期弦乐器特质的影响,比如多使用质地柔软的羊肠弦,以及使用像射箭的弓一样弯曲并且弓杆弧度向外弯曲的弓子。在这些特质的影响和制约之下,古典主义音乐中尤其是早期的古典主义音乐自然不会出现像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以及20世纪近代的保罗・亨德米特等作曲家音乐中那些激烈且极具冲击力的“f”。再加上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是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而进化成熟的现代乐器,无论从发音还是手指技巧上相较当时的乐器都要灵敏得多,演奏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如果不稍加注意,很容易就会将乐曲中标有“f”的乐句处理的过分激烈化和情绪化,而这一点是演奏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最应该注意和避免的。另一方面,从音乐上来说,早期的古典主义音乐受巴洛克时期宫廷音乐的影响很深,这类音乐本身线条多简约、明快,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具有冲击性和斗争性的元素,所以偏于柔和的演奏和处理方才更适合在这样的音乐中使用。

演奏者如果做到了以上两点,起码保证了在音乐风格上是符合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时代要求的。而这两点要素也同样适用于其它所有这个时期音乐的演奏。而除此之外,对于本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我们还应该注意将所有的十六分音符以及快速变幻的节奏型拉的清楚干净,还有把握好三度、五度、八度这些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的双音旋律的音准。

第二乐章,中速的行板;相对于第一乐章的快速与活泼,第二乐章在节奏上明显要舒缓得多,在音乐上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调,旋律流畅,仿佛在优雅和沉着中始终带着一种淡淡的愁绪。慢乐章要求演奏者的发音和揉弦都要更加考究。那么我们在演奏时应该怎么样规范自己的发音,从而演奏出符合古典主义时代要求的音色呢?首先,我们仍然要杜绝在第一乐章中所说的激烈地、斗争性地演奏发音方式,右手在运弓时动作一定要连贯,声音也要扎实。处理重音时,音头要清楚,幅度不要太大,在一弓里声音不要从头保持到尾,音头出来后,右手马上就要放松,音头之后的声音也是要松的,不要拉成顿弓的感觉,而是一种短分号式的像钟摆一样地运行,是弧形的 。我们可以通过谱例2练习感受上文所说的运弓方式。

此外,左手揉弦对于右手运弓的支持也是极端重要的。古典主义时期的揉弦都比较平缓和均匀,速度一定不要过快,动作也不要过于激烈。在演奏歌唱性旋律时,揉弦一定要连贯,在第二个指头下去之前,第一个手指的揉弦动作尽量不要停下来,第二个手指要能够跟着第一个手指的揉音动作接上去,使音与音之间都能够有“搭头”。第二乐章全曲皆为长线条抒情性的旋律,对于练习和感受上文所述的发音和揉弦的方法是最好的范例。

第三乐章,回旋曲;乐曲华丽轻快,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又不失简洁生动,全曲充满了愉快而又明亮的情绪。在上文中,我们基本掌握了古典主义音乐的演奏风格,又对发音等的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这一乐章中我们主要解决的就是演奏时左手的一些技术问题。

这一乐章除了有双音旋律外主要是大量篇幅的速度较快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奏,所以对演奏者左手动作的干净利落以及速度音准要求都很高。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右手松弛连贯的基础之上的。首先,左手按指的四个手指作用于指板的力要平衡,根据四个手指的平衡感来决定拇指和手腕的位置,拇指和手腕对于其他四个手指来说始终是持于一个中间位置,在伸张和换把时它们都要跟着调节和移动,不要一握琴就用拇指和食指把琴颈捏得死死的。按指时指尖对指板始终要有感觉,在演奏“f”和“p”时(p注解:音乐术语, 弱,轻的),手指对于指板的压力是一样的,在拉“f”时手指不能捏指板,在拉“p”时手指不能减轻重量,在揉弦和换把时指尖都是主动的(而不是手臂或手腕主动),应该改感觉到左手指尖和弓子一起指挥换把,动作是直接的。演奏者不妨试着演奏谱例3来感受上文所说左手按指与换把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古典音乐论文10篇

学习

大学生学术科技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术科技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科研论文作品,学术科技类论文。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成就非常高,属于百工的范畴。现代中国教育体系将建筑隶属于工学院,工科建筑的理念削弱了现代中国建筑的艺术品质。从简略的东西方艺术

学习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心理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课论文1000字,大学生心理课毕业论文。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

学习

校园营销方案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校园营销年度方案策划,校园的营销方案。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中,学生不出校门就几乎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除了衣服。表明服装店为学校中的一个空白。在这种背景下,面向学生开一家学生自己的挑衣

学习

心理学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心理研究生要写几篇论文。(一)关于大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内,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个班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

学习

区域营销方案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区域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区域营销方案100例,区域代理商的营销方案。一、活动目的:在众多高考生面临升学之际,酒店全面推出升学宴、状元宴以打造餐饮服务口碑,开拓餐饮宴会市场,带动餐饮、房务、康体消费,有效提高酒店经济效益

学习

地质类专业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类专业论文,内容包括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地质学类论文参考文献。1.回归工科教育,加强地质基本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地质类专业首先应回归工科教育,即应该从学校、院系和教师多个层面认真思考地质类专业的定位、特色与学生

学习

应收账款管理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应收账款管理10篇,内容包括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总量逐年递增,据报道2003年256家上市公司年报中超过60%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其中近15%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加

学习

中国美术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美术10篇,内容包括中国美术精选100幅,中国美术史上优秀作品。构建立体藏品体系的必要性傅雷对刘海粟艺术的批评林风眠与中国美术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当代艺术未来趋向的浅见中国水墨画走旺受到海内外关注中国美术馆内网门

学习

微电子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微电子论文,内容包括微电子期刊论文,微电子技术论文摘要。关键词:微电子;机电设备;工业;应用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电子设备的产生催生了机电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所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把电工电子技术、机械技术、信息技术、

学习

营销比赛方案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比赛方案10篇,内容包括营销比赛方案怎么写,营销大赛方案1000字。1传统的汽车营销策划教学模式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的营销策划知识更多的是偏重理论,很少参与实践,营销策划实践经验非常匮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学习

体验营销方案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体验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体验营销方案100例,体验营销的实施方案。一、体验与体验营销(一)体验近年来,“体验”一词的使用频率极高。所谓体验,是指个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超越于一般经验、认识之上的那种独特的

学习

爆点营销方案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爆点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10个引爆营销方案,营销方案和套路。为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区***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府牵头,部门联动,监管有力,确保安全的原则,成立青羊区烟花爆竹综合检查组(附后)。切实

学习

实习出纳月工作总结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出纳月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出纳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出纳工作总结范文2000字。二、在这期间,在财务和内勤上我作了如下具体工作。1、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办理费用报销,现金、支票的收付业务。2、每月第八个工作日按时

学习

企业安全管理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安全管理10篇,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管理的案例分析,安全管理合同范文合集十篇。(2)工器具、设备设施、工艺的安全目视化管理。工器具、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安全目视化管理经常会被很多企业忽视却是至关重要的,据国家安监总局对于

学习

大学生学术科技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学术科技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科研论文作品,学术科技类论文。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艺术的成就非常高,属于百工的范畴。现代中国教育体系将建筑隶属于工学院,工科建筑的理念削弱了现代中国建筑的艺术品质。从简略的东西方艺术

学习

大学生心理课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心理课论文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课论文1000字,大学生心理课毕业论文。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

学习

心理学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学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心理研究生要写几篇论文。(一)关于大专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在2008年11月第一周内,从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中随机选取15个班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

学习

地质类专业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地质类专业论文,内容包括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地质学类论文参考文献。1.回归工科教育,加强地质基本功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地质类专业首先应回归工科教育,即应该从学校、院系和教师多个层面认真思考地质类专业的定位、特色与学生

学习

数据通信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通信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的论文题目,道路通信技术论文。1通信系统传输手段电缆通信: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市话和长途通信。调制方式:SSB/FDM。基于同轴的PCM时分多路数字基带传输技术。光纤将逐渐取代同

学习

法学英语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法学英语论文,内容包括法学学位英语论文,法学英文论文模板。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互动学习法、语境教学法等策略来教学。1.互动学习法众所周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语法,显然不能得到很好的

学习

心理课程学习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课程学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课自我认知论文,对心理课程的感悟论文题目。十九世纪自然科学涌现了大量发现,无论是韦伯和费希纳关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发现,还是赫尔姆霍茨关于青蛙神经传导速度的发现[1],都促进了

学习

生活中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中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生活中心理学话题的论文,生活类论文范文。心理素质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中诞生的本土化概念,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素质及其培养研究在我国心理学界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