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1
(一)“一本、三化、五性”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1.“一本”: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改革之根本。
着眼于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2.“三化”:教学模式科学化、教学管理规范化、课外活动多样化。
教育模式科学化:教学过程中,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个性、特长、创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教学管理规范化:为了保障教学质量、调控教学过程,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方法,要用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
课外活动多样化: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既能面向全体同学,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五性”:方向性、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全体性。
“五性”:评价“一本、三化”的理论依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遵循的原则。第一,把握方向性,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第二,突出主体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坚持全面性,不仅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第四,注重基础性,必须做到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第五,体现全体性,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二)实施“一本、三化、五性”素质教育的策略。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坚决贯彻***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把握教育规律,着眼于使学生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要由身体发展教育转向身心素质教育,由重技能传授向培养体育能力转变,由共性教育向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加强健身、健心等理论的传授,突出体育的愉悦身心功能,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和激励。
2.转变教育目标、更新教材内容,建立多层次的教学体系。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转变为: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意识,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发展个性,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改变,选择以健身体育、终身体育为中心的教材,更新教材内容。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为中心”转移,将“技能论”、“体质论”、“娱乐论”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3.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全面意识、重视个性发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每一堂课的时间表及教学内容、环节,力求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在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的过程中把握时机,抓住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育体与育心共同发展;重视教学中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美的素材,让学生体验体育美,在体育美的熏陶下,产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美学素质。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强调学生主动地、生动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学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学习中的***人格。学生主体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学生积极去吸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发展与提高。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设计与评价,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合作学习,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一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结语。
近年来,围绕“一本、三化、五性”进行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方向、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革,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弘扬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才能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摘要]学校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摆脱旧的教学思想束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一本、三化、五性”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淑云.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8,(9):45~47.
[2]钱春旭.论素质教育课堂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1999,(2):30~31.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2
论文摘要:体育课程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必然引发理论与实践创新,运动教育模式(SportEducationModel)是以团队形式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创新课程模式,其课程内容具有多元特色,学生在体育活动课程中有较为热烈的参与,它不仅强调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结合河北理工大学体育课程理论创新与实践需要,从理论假设前提、课程目标、全球一本土一区域一校本化、问题判断四个方向展开理论讨论,旨在为校本体育课程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思路。
1体育课程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Curriculum(课程)一字源自于拉丁文currere,指的是奔跑、跑马场之意,后随着时间推移引申为“学习的进程”,亦指一种学习或训练的进程,以求获得教育的效果。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所实施的各项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校内活动及比赛、校外竞赛三大领域。因此,体育课应是学生在学校或教师的指导下,所参与的一切体育活动,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内容及学习过程。体育课程理论创新包括基本假设、课程理论、观念架构及课程模式四个层面,课程价值取向包括学科精熟取向(DisciplinaryMas-tery)、学习过程取向(LearningProcess)、社会重建取向(SocialReconstruction)、自我实现取向(Self-Actualization),生态整合取向(EcologicalIntegration)。以此将体育课程模式分为五类:运动教育模式(SportEducationModel)、体适能教育模式(FitnessEducationModel)、动作分析模式(MovementAnalysisModel)、发展的模式(DevelopmentalModel)、人的真谛模式(PersonalMeaningModel)。
2运动教育模式
技能学习体现在基本技巧的反复练习,比赛是以临时编组的方式进行。对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体育课所拥有的乐趣仅止于比赛时的社会化互动,而且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容易受到限制,形成以运动技能表现为主的团队小组,无法让不同技能水的学生产生良性互动。相反的,运动教育模式不仅在弦调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学生个人及社会互动的技巧。网阴特别是在正面且支持性较高的团队环境里,技术表现较差的学生在运动教育课程中,具有强烈的向心力,较不会有“边缘化”的感觉。同国内外相关研究亦指出,运动教育模式不但增进了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及互动的时间与机会,而且提升了学生对运动的学习意愿。1101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成长与概念启发的最前线,让学生能狗在优质的体育课程环境中,享受运动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社会互动行为,营造温馨和谐的团体气氛,避免彼此间的恶性竞争与仇视。因此,透过运动教育的优势与特质,配合体育教师的专业与智慧,让体育课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而是一场通力合作的完美演出。
3河北理工大学体育课程运动教育模式创新的若干理论基础
3.1假设前提
河北理工大学体育课程选择与参考运动教育模式实施的理论基础大致表现在若干方面:运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游戏形式,运动虽然在某些层面受到限制,但是游戏的基本概念即出于自愿并配合时间与空间的牵制;运动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运动是促进健康与活力的重要媒介,当个人积极从事体育活动,文化中的社会功能也将随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应将运动视为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在全民体育的理念之下,将传统体育课程适度的修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成就感,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3.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依据,与社会文化、学科内容与个性发展三个层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目标也是学生参与课程活动学习结果的描述。河北理工大学体育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目标可借鉴西方有关研究予以确定:透过体育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特定技能与体适能;能欣赏并活用战术策略于竞赛中;配合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参与活动计划或策划的过程中彼此分享、交换意见;启发学生负责任的态度;为团体共同的目标齐心齐力地付出、不分你我;感受竞赛庆祝仪式所赋予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担任裁判、教练、记分员等各种角色;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各类运动。
3.3全球一本土一区域一校本化
校本化是后现代体育课程全球化过程中逐渐聚焦或中心化的最终归宿,随着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日益完善和文化察赋的不断发展,大学正逐渐成长为国家、民族、区域、社会的智慧中心,并凭借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沿发展理念和独特影响力引领时代潮流和国家发展方向。体育课程的“全球一本土一区域一校本化”将借助身处区域内的体育课程资源完成本体表达(内在的自然外化过程),如我校一年级体育课程以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部分太极拳教学为基础,诚然,区域内的大学体育课程或吸收与排斥、或批判与传承、或扬弃(肯定与否定)体育课程主题思想,这本身就是不断辩证、进化、发展的过程,体育课程一方面借助区域体育文化表达自我,一方面促进校本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凝化。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3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体育教学
<正文>
一个民族的活力和竞争力,集中体现在这个民族的创造力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解决的难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传统体育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围着老师转,离开老师啥也不会干”,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僵化,缺乏创造力,已不能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从生理基础入手,发挥体育优势,开发学生右脑潜力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之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之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现象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而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而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在各类体育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以左侧肢体练习为主的方法,如用左手投篮、用左脚练习踢球等,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大脑左、右并用,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的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教学中根据每堂课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出几个问题,用提问或讨论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想法,学生哪怕是发表了错误的见解,也热情引导,决不批评、嘲讽。讨论中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不向学生施加压力。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进步。有了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平等教学氛围,学生才会萌发创造性思维。
(三)精选教材,教学内容游戏化
体育课为了配合考核、测验,围绕一些相对单调、乏味的项目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测验,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训练,肯定会使学生感受不到上体育课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快乐。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因此,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效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我在教学实践大量的采用了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运动,它既不是组织松散的一般性游戏,也不是控制严格的一般性体育教学和训练,它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游戏既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游戏过程中可让学生摸索或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使整个游戏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比赛氛围,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很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四)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经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引导教学法
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给学生一个起点,允许得到不同的结果,或给一个终点,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2、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蹲踞式跳远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老师也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而运用计算机则使这些动作变简单了,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并且还可以把学生自己的技术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更以其生动形象的***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自主的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和讨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大有好处的。
3、自编自导教学法
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掌握一定的动作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分小组或个人自行创编,积极鼓励学生为大家演示。及时进行表扬,并指出他们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自主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需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实践证明: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建筑"创新"大厦的基础之一。通过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得当运用,准确把握,一定能事半功倍。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教师;教学风格
1前言
由于体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高校体育工作而言,公共体育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角色,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与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师主要是指担任体育技能课的教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主要是以示范性与感染性为重要特征出现的。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不仅是一种多因素复杂的教育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师生的身体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教学具有开放性、师生交感互动性强等特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的教学风格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教学风格是体育教学理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2002年8月***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新‘纲要》强调高校体育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重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人格形成的发展规律,这将要求体育教学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形成个性教学。体育教师要实现个性教学,必将要对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观点、教学作风、教学方法方式、教学技巧等方面的选择,而这些方面正是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的形成,个性特征的培养,人格素质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兴趣、情感、合作精神的养成以及学习效率和进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国内对于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没有一套适合体育教学情境中测量教师教学风格的工具,当前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有何特点?教学风格的类型倾向于哪几种?不同性别、职称、教龄、学历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是否存在差异?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贯彻落实新<纲要》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第一轮调查对象:分层随机抽取福建省部分高校(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闽江大学、莆田学院和泉州学院)担任公共体育课的教师,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96.7%,有效率问卷142份,有效率97.9%。第二轮调查对象:按部属、省属、市属级别分层抽取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学院、闽江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宁德师专、泉州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三明师专等14所高校担任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教师,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15份,回收率90.0%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4.9%。
2.2研究方法
2.2.1教学风格测量工具
采用Grigeorenko&Stemberg编制的教学风格评价量表(TSTI),通过预测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重新修订一套适合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问卷,该量表是一个教师的自陈量表,共七个分量表,47个题目,每一项目采用5级评定(从完全适全到不完全适合)记分分别为1、2、3、4、5。分别评价立方型、执行型、评判性型、整体型、局部型、激进型和保守型七种类型教学风格。
2.2.2全部数据统计都在SPSs11.5中进行。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师总体教学风格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体育教师在七种教学风格上的得分情况,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教学风格依次是:激进型、立方型、局部型、整体型;这与非体育专业教师的教学风格倾向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对体育教师来说,这四种类型也是受欢迎的,是效率高的教学风格。如表1。
3.2不同性别、职称、学历、教龄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的比较分析
表2显示:不同性别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两种类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教师更倾向于执行型教学风格和评判型教学风格。如表2
表3显示: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初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在立法型、评判型、局部型和激进型四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中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整体型和保守型三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初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而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和局部型三种类型上得分最低。如表3。
表4显示: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立法型风格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这可能与样本的数量分布也有一定的关系。见表4表5显示:不同教龄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差异均不显著,这与不同职称的教师教学同格类型相一致,在高校教师的职称一般与教龄相挂钩。然而,相对于教龄较短的教师,教龄在15年以上的老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更倾向于立法型和保守型两种。教龄在5—15年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激进型的得分最低。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定的关系,老教师心理状态与年轻一代有所差别,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传统。如表5
4.1从总体上看,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的以激进型、立法型、局部型、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关于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有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这四种教学风格是相对复杂、有创造性和效率高的教学风格,Grigeorenko&Stemberg的研究结果发现老教师相对于新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更倾向于执行型、局部型和保守型。有关学者对高效能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教学风格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般教师相对与高效能教师更加倾向与执行型和保守型的教学风格,这从另一侧面验证了前面提及的研究结论,即执行型、保守型教学风格是相对简单、效率低和不受欢迎的教学风格。本研究的一部分结果与其相一致。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和近几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促进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不断完善。
4.2不同性别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两种类型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教师更倾向于执行型教学风格和评判型教学风格;
4.3不同学历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立法型风格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4.4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初级职称的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在立法型、评判型、局部型和激进型四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中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整体型和保守型三种风格上的得分高于初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而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执行型、评判型和局部型三种类型上得分最低。:
4.5不同教龄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差异均不显著,这与不同职称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相一致,在高校教师的职称一般与教龄相挂钩。然而,相对于教龄较短的教师,教龄在15年以上的老教师教学风格类型更倾向于立法型和保守型两种。教龄在5—15年的教师教学风格类型在激进型的分得最低。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一定的关系,老教师心理状态与年轻一代有所差别,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传统。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就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体育的美育功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应从教学目的与内容、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场地与器材等方面实施美育。
体育教学体育和美育都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属于社会现象,它们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从培养人的角度上来讲,体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健壮体格,美育主要是形成人的审美风貌。所以说美是体育的内涵,体育始终与美育联系在一起。体育是育人为健,而健是美的物质基础,美又是健的生动客观反映,健和美两者犹如形和影一样不可分离。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把形体美、运动美、体育美等美育更好地实施于体育教学之中,并通过体育教学这块育人之美的阵地,教育与培养人的形体美、心灵美和美,从而增强青少年及广大人民群众表达美、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和体育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也参与并渗透于体育之中。在体育中,人体和人体的运动以其美的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使运动者在亲身操作的运动中,积累了审美经验,形成并发展了审美心理结构。同时,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都含有教育的因素,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
2.体育的美育功能
2.1强身健体的锻炼功能
体育运动可以从形态与技能上完美身体,使人肌肉发达,举止大方,青春焕发,使人体魄健康强壮,体形匀称健美。
2.2精神美的升华功能
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可以锻炼人的思想、意志和道德品质。
2.3技巧美的激励功能
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这些运动中的技巧、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无不诱发青年学生对技巧美的向往,使他们产生模仿的欲望。而在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完美、正确、成功的动作技术示范,也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不拘一格的创新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是“硬道理”。新则趣、新则美、新则灵。世界跳高记录的不断刷新,与跳高技术从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直到背跃式的创新密不可分。体育运动创新产生的美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能接受新经验,改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进而向往体育运动的创新美,产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新动力。
3.体育教学中美育的实施
3.1教师应是教学中美的使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魅力美将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教师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象美。二是着装典雅仪表美。三是内在修养美。四是心灵美和行为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求教师有高度的涵养,优美的风度,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真诚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情感,并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尊重。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6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练,我来引导你学练。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师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体育教学目标观。现代体育教学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即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
生的身心、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渗透的操作要领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基础上。体育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合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以体育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以人为本”,以至割裂了体育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底蕴,以及与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使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五禽戏"时,除了教会学生正确的动作,以及神态、路线的准确把握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祖国传统体育的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三)进行行为实践
行为实践,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
识,深化对事物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排球,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女排的比赛录像,了解女排艰辛的奋斗历史;结合中长跑教学,让学生了解“马家***”为国争光的事迹等等。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练的兴趣。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体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它能提高身心素质,丰富业余生活。这也就为它在体育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因此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
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优秀运动员的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体育独特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另一方面,还应指导学生把握体育形象性和运动性的特征,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老鹰抓小鸡”游戏中的勇敢、机敏品质;中长跑中的坚持、耐挫力培养;球类项目中的合作精神等。
(四)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7
1.1教学观念滞后大多数技工学校总仍然存在“轻实践重理论”或者理论和实践“不挂钩”的问题,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其顺利发展。由于技校管理层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不愿意配备硬件设施,学生想实践但是缺乏条件;部分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观念滞后,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是相互***的,造成实践和理论脱节。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对于上述技校,即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依靠理论知识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但是一旦参加工作,轻视实践的教学方式的短板就显现出来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势必会有更高的人才需求,对人才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教材、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技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材和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对于计算机教学,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水平选择,但是很多技校更换教材的周期很长,部分院校的实践教材和理论知识教材分开,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再者,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并且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但是技校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教材内容滞后。举例来说,传统的HTML制作的网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CSS、Javascript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是技校计算机教材缺乏这个方面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陈旧的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进入社会,技能和社会需求也是脱节的。
1.3教学方式枯燥无味兼具实践性和理论性,这是计算机教学具有的特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要求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这就是技校提倡的一体化教学方式。纵观现今的技校计算机教学,大部分仍然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在教学中非常被动;理论知识讲解完后,教学习惯给学生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方法枯燥无味,过于单一。计算机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缺乏实践,也就缺少了由“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转化过程,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多技校缺乏足够的硬件设施,教师也不愿去转变教学方法,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4管理方式有缺陷大部分技校已经建立了机房,能够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需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病毒、垃圾等,由此产生计算机死机、系统损坏等问题,长此以往,计算机损毁严重,对于技校来说,这是缺乏有效管理的体现。
2.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
2.1树立对教学对象的正确态度相比于高中生,技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都有较大差别,技校学生的智力特点比较特别,并别偏重于形象思维,通过教学可以培养为实践性技术人才。对于高中生和技校学生,势必不能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法,所以,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安排、教学组织等都要针对技校学生做具体安排。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走入社会得到好的工作是主要目标。对于技工学校来说,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是当务之急,技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能力,做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向培养。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学”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加重要,一方面,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将一体化教学观念落到实处,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提高考试成绩和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
2.2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目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而不是“为什么”,和教材的编写思想不相符合,造成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也不符合技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于技校来说,开发一体化教学课程非常重要。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只是按部就班的讲解软件使用方法,将具体的操作方法列举出来,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即使掌握了,也没有很大帮助,因为他们没有获取实质性的计算机知识。技校应采用和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计算机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知识和实践联合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计算机教学中,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工具,技校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优质教材应注重“工学一体化”,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案例而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任务式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难易适中。设计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师应注意几个方面。教材中应有具体案例,并且案例要有较强的实践性、针对性,更加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个案例之间应联系紧密,能够形成教学系统,应按照学生水平由易到难的设置。为学生设置上机课程,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2.3设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师中讲解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机房中自己操作,虽然教师详细讲解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但是到了机房,学生可能又忘记了,教师可能还要重新讲解一遍,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事倍功半,再者,这种教学方式也不符合技校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观念。技校应为学生设计一体化计算机教师,有两种方式。第一是在机房计算机中预装多媒体控制软件,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在学生屏幕上演示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第二种是在机房中设置投影仪和幕布,教师利用投影仪、幕布和计算机,变讲解边操作,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灵活生动,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2.4运用分组、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对于技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可能已有一定了解,但是有些学生却根本不知道,要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应该依旧学生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即1、2、3三层,每层选择一到两个学生作为小组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水平最低的第3层学生为基础,着重培养第2层学生,适当的给1层学生增加练习难度。学生分组学习,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小组讨论解决,教师也应该给与适当的指导。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自己水平的同时又能够帮助别人,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较好。
3.结束语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8
长时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是十分狭隘的,认为身体没有生病、没有损缺便是健康,更多地把健康与身体、生理健康完全等同起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的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安宁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健康包含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健全)、心理健康(心理没有问题与疾病)、社会健康(个体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只有具备这三种健康者,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中学时期,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身心两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和支配他的社会行为。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结合健康的内涵,从教育的因素来理解,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健康的愿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它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与健康习惯的教育。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健康教育是指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水平的教育。它以人的健康的整体性和发展性为特征,使体格和人格相统一,促进人的身体、精神、情感充分和谐的发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体育为生活方式的调节手段,注重体育对人的内在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追求精神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在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中达到挑战生活、驾御生活的目的。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体育的科学性教育和体育的文化性教育,注重对体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创新。
2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形式化倾向严重。在我国大部分中学里,尽管也在进行健康体育的改革和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其实很多的中学体育锻炼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过是形式的东西,走走过场罢了,从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备课方法却还在原版套用。对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检查考核工作没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和标准是主要的问题。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评价也仅仅从一些中学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作为评价的依据,没有到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缺乏真正的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工作依据。同时,中学体育健康观念的对象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性,没有真正全方位地转变中学体育健康教学思想。
(2)传统的中学体育的教学观念与认识没有真正转变。由于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仍然还在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时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体育”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导致了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加、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往往被忽略,更影响了中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
(3)教学方法陈旧。当前,制约中学体育健康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仅仅只是从形式上进行了简单的改革,没有将体育健康教学落到实处。体育教学过程变化不大,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没有活力,课堂气氛较差;同时由于过分地强调“统一”,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体育课缺乏生机。3中学体育健康教学的对策
3.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只有加强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全面的健康,他们才会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种教育;反之,如果忽视健康教育,学生的身心问题与疾病很多,那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效果,达到既定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方针、***策以及教育家们一直倡导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压力,现实中许多中学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为指挥棒,考试成功与否逐渐成了评价教师、学生、学校的主要标准,致使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基础教育,在现实中变成了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以考试成功为教育目标、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应试教育”。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学体育教学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与任务,必然要受到社会整个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冲击。由于智育培养一直处于优先侧重发展的地位,中学体育工作被置于整个学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们思想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体力劳动等同于体育。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只会成为一句空话,流于形式。
3.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1)对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置,并用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验和论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学的一线去解决问题,使中学体育健康的教学有自己规范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和设置,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建立不同的内容体系,以便进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的“吃不饱,不够吃,吃不消”的现象。
(2)把体育技术的教学和健康知识观念的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体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响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己的终生健康体育的思想。结束单纯的体育健康理论课教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意识知识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讲“理论课”而上“理论课”,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3)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健康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实践建立优化的教学方法体系,优化的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需要高索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来实现,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待遇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体育健康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等,构建各阶段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正轨,向普遍化、专业化、现代化、本位化、本土化方向发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9
【关键词】人文教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思想,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通过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会到人文精神,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全方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能力、有思想、高素质的全方位人才。人文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环境、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精神上的思想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的实现学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人文教育的深化和渗透,可以更好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提升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在给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课程的成绩。体育课程的意义,不单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体育知识,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养成竞争心理和不服输的意识,通过体育学习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职业院校中体育教学领域,进行人文教育的深化和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挖掘学生的个性,注意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通过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性训练和教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学习和训练。
二、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一)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近年来,虽然人文教育的概念不断深化,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也有所渗透,但日常教学过程中还是以传统教育形式为主,体育教师大多着重进行理论的教学方式,对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区别对待,而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的训练和学习,很少让学生有时间进行自主的体育活动与训练。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点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运动过程中会与理论状况产生偏差,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层面,没有达到体育课程设立的目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被动吸收知识,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学习能力大打折扣。教师没有对学生有深入的交流和尊重,不利于人文教育理念的发展和传播,阻碍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和升华。
(二)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观念过于传统,新的教学观念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使用,在教学模式上,依旧是处于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通过教师大量时间的对技术动作进行讲解,给学生讲解相关运动的采分点和犯规行为,在大量的知识教学结束后,再给学生很少的时间进行实践。又由于许多院校在体育设施上数量不足,体育设施只能给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使用,剩下的学生有参与体育活动实践的念头也无法实际进行。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厌恶感,不愿意再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教学的同时,也阻碍了人文思想下新d教育模式的发展,没有达到体育课程建立的目的。
三、人文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方式
(一)革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的不断进行,新兴的教育模式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弊端也就愈发明显。通过人文教育理念的和人文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渗透,传统教学思想中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机械传授,以达成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今发展的程度。而通过渗透人文理念,要着重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通过改变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主的单方面教学课堂转变成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与教师交流,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了解每个同学不同的特殊情况后,针对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区别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融入体育教学当中,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达到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专科学校,对于体育运动的知识点和运用有着充足的保障,但对于人文素养方面则略显不足。体育教师大多对于法律、文学、哲学等方面缺乏相关的认知,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文化与体育并重,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了解到人文精神的具体含义,才能让人文教育理念更好的融合进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中还能通过自身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从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全面发展,为我国贡献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改变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大多以实际成绩为标注。例如在长跑考试中,完成的时间就是学生长跑考试的成绩,这种评价方法固有其准确性,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班级的整体能力和学生个人能力,但却没有体现出人文精神的因素。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是实际情况,对每个学生从体育课程的表现、学生每个人的体育爱好,个体身体素质差异导致的成绩差异等方面计入评价范围,让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评级方法更加多元化,也更加体现出人文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徐林江.关于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职教论坛,2012.14(5):71-72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篇10
关键词:民族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
民族教育学(Erhnic Pedagogy)作为一门萌芽于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中叶的新兴学科,它是教育学与民族学两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民族教育学是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的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以不同的民族群体与个体为研究对象,在探索人类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同时重点探讨不同民族群体与个体教育的特殊规律及特点。在民族学领域,民族教育学常常和民族经济学、民族社会学、民族文化学、民族***策学等并列为下位学科;在教育学领域,民族教育学常常和教育人类学相接近,与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策学等并列而成为下位学科。在西方国家的学术研究领域,民族教育学与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
一、民族教育学的形成过程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的时期,特别是二战以后,各种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兴起,民族教育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教育学和民族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民族教育学是由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土著教育、移民教育等几个相互交叉的研究领域所组成。在中国,民族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学、教育学的交叉发展关系密切。
第一阶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孕育阶段(20世纪初一 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前30年时期。
民国时期是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民国***府为贯彻“民族主义”国策而对少数民族进行同化和安抚,以达成“五族共和”之目的,在教育方面推行“蒙藏教育”、“边疆教育”等,另一方面,围绕“蒙藏教育”、“边疆教育”而开展了大量的民族教育调查研究工作。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西北通讯》等期刊上发表了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成果,如高风谦的《蒙回藏教育问题》、郑鹤生的《我国边疆教育之计划与设施》、拜少天的《从边***谈边教》和《再从边***谈边教》、古椹的《民族教育的讲授》等,而且还出版了刘曼卿的《边疆教育》、曹树勋的《边疆教育新论》等民族教育的专著。同时,******还颁布了《推进边疆教育的方案》、《边地青年教育及人事行***实施纲领》、《边疆教育法令汇编》、《边疆教育概况》、《***边疆教育委员会会议报告》等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一系列方针***策。所有这些都成为研究我国民族教育的宝贵资料。尽管国民***府所采用的是一种同化主义为主的民族教育,使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十分缓慢,但我国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到体系、从经验到方针***策等方面均有了新的起点,即统治阶级已经意识到了一种不同于一般教育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里,即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家在对少数民族重新识别后,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心放在教育事业上,即国家着力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但就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来看,主要还是从民族学的角度研究的较多,且把民族教育作为民族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因素而加以研究的较多。反过来而言,也正是民族教育实践的发展促使了80年代后期以来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热潮的到来。
第二阶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阶段(80年代)。80年代初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开始复苏。理论界更是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下,开始构建各学科的理论体系。民族教育学学科在这一时期的***正在教育科学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首先是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民族理论研究者中间分化出了一批专门从事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人员,经过他们的努力,到80年代末形成了民族教育学的最初成果,这就是景时春教授主编的《民族教育学》、谢启晃教授撰写的《民族教育概论》,前一部著作从教育学的方法和体系出发来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后一本著作从民族学的方法和体系出发来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二者殊途同归,形成了我国民族教育学的代表之作。
其次,中央与地方民族教育教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相继成立,科研队伍逐渐壮大。早在1979年,中央民族学院就成立了教育学教研室,它是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的前身。1980年吉林省延边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地方性民族教育研究所,1983年西北师范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民族教育研究所。以后十年里,各省、自治区、各民族学院和高校相继成立了大量民族教育研究所或研究室。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的壮大,要求成立相应的学术团体。1980年辽宁省率先成立了“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和“朝鲜语文教学研究会”。1983年9月,全国性的民族教育学术研究团体——“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正式成立。各省、市、自治区、自治州、县纷纷成立各自的学术团体。到1989年时,全国已经有20个省、市、自治区和50个自治州、地区、60个县成立了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全国会员达5000余人。民族教育研究队伍的壮大和民族教育学术的繁荣,直接推动了我国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再次,民族教育学术期刊的发行和民族教育研究项目的规划,直接促成了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发展。1986年,四川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民族教育研究杂志——《民族教育》,1990年更名为《中国民族教育》,并由国家***民教司主办。1988年,由国家民委主管、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教育研究》成为全国唯一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族教育研究学术期刊。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各省、自治区的相关教育期刊,也成了研究民族教育的阵地,如《西藏教育》、《内蒙古教育》、《***教育》等等。在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民族教育研究首次被纳入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纲》、《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展望》等,标志着民族教育学作为一门***的学科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完善阶段(1990年至今)。经过80年代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扩展与深化,到90年代民族教育学学科从内容体系到研究方法等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民族教育学学科范畴与体系研究的深化。在80年代末产生的一些民族教育学范畴与体系的基础上,民族教育学界开始反思有关的基本范畴并从学科自身研究领域和边界出发来重新确定民族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民族教育学的学术专著的水平整体提高,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教育学著作,如孙若穷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哈经雄教授、滕星教授主编的《少数民族教育学通论》、王鉴教授撰写的《民族教育学》等。这些著作对有关民族教育概念的内涵的拓展、民族教育研究的对象与性质的再认识、民族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分析、民族教育学学科边界与体系确定,等等,都有更深入的研究。
2.中国民族教育学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学的接轨。伴随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国策,我国民族教育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学术交流范围,主要表现之一便是与西方对立的民族教育理论开始“解冻”,由最初的批判多元文化教育,到分析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经验,再到进行东西方民族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国民族教育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成功实践中继承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尤其在扩大民族教育的内涵和确立民族教育发展的理念方面,使我国民族教育在学术研究上与国际民族教育接轨。
3.民族教育学分支研究领域对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充实。随着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分化,民族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也开始初露端倪。可以说有多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就有多少民族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除了对部门民族教育的研究领域(民族幼儿教育、民族初等教育、民族中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外,还从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民族成人教育、民族高等教育等四大块来研究民族教育的结构体系。还有民族教育***治学、民族教育经济学、民族教育心理学、民族教育管理学、民族教育社会学等交叉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到90年代末,民族教育学又形成了以民族教育基本理论、民族双语教学理论、民族多元文化课程理论、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理论等分支领域构成的学科体系。
4.民族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科学化。民族教育由最初的从单一的教育学或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出发来研究问题,转变为从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化学等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方法,而且现代的教育技术学、信息工程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也被引入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方法发展使民族教育学日趋成熟。
回顾民族教育学学科形成发展的不同时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它的研究对象正在逐步拓展,从专门研究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到多民族、多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的现象与规律,民族教育的研究不再孤立地就少数民族论少数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不再是对教育学或民族学研究体系的简单移植,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二、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随着民族教育理论的日趋丰富发展,使众多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者开始思索民族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构建问题,首先就是关于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的讨论。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确定是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出发的。如孙若穷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一书中认为“民族教育学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他学者的讨论大多数也是在广义和狭义的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去理解少数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如李红杰在《民族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体系浅见》、哈经雄等在《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成及现状》中对民族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表述。这些思路在教育学的研究中均可见到。
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出发理解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无可争议的,因为少数民族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中的特殊性部分,奉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民族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仍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由此出发而确定的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亦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当今社会,教育学要彻底地解释它的对象,它必须坚持教育学就是教育科学,它是诸种教育学科的总称的这一理论观点。以此为前提,它才能在研究对象问题上避免陷于内涵和外延不一致的逻辑矛盾和严重的理论混乱状态”。按照这一出发点,民族教育学中的教育现象自然也就是教育中特有的现象,民族教育学中的规律也就是教育中的特有规律。民族教育现象是民族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而民族教育规律则是指民族教育与民族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民族教育这一现象领域内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所以,民族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民族社会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民族教育现象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民族教育学既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的教育规律的共同规律,同时重点探讨不同民族群体与个体教育的特殊规律及特点。在这里要专门指出的是关于民族的理解,它既可以是某一个民族,也可以是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前者强调教育的民族性,后者强调教育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多元性。
三、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由它的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不管是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还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对象共同的特点是多民族国家中处境不利的弱势族群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这一研究对象分别被教育学和民族学作为其研究领域。如果从教育学的分支研究领域来看,民族教育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认识现象。作为社会现象,它当属于社会科学,但作为认识现象,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与相对***性。民族教育学的性质由此而确认为二重性学科或跨界性学科。这一理解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相一致,因为民族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那么,民族教育学在教育学中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教育学的体系分为宏观层次的理论教育学,中观层次的部门教育学、边缘教育学、教育活动与过程,微观层次的应用教育学等三层的话,民族教育学就属于中观层次的边缘教育学领域,它和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治学等是同位学科,是教育学和民族学的交叉学科。如果从民族学研究的分支领域来看,民族教育学又是民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民族学学科中的民族文化学、民族经济学、民族心理学、民族语言学、民族宗教学等是同位学科,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综上所述,民族教育学兼有教育科学和民族科学的双重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根据民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对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教育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民族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民族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第二,教育学和民族学领域的有关民族教育的研究仍然是民族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源泉,民族教育学的研究要时刻关注这两门学科中的理论成果。第三,民族教育学成为一门***的学科之后,应逐步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从教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中不断汲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四、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1.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随着民族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和成熟,民族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素材正在发生着变化。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中,主要研究的课题包括:民族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民族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民族教育学中的双语教学理论、民族教育学中的多元文化课程理论、民族教育学中的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理论等。主要任务和目标是逐渐完善我国民族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在民族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论体系。
2.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研究。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是民族教育大厦的基石,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特殊性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把握基本的规律。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课题包括: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特殊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问题研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双语教学问题研究、民族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问题研究、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研究、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资体系研究等。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对民族基础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与把握,为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策的制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策咨询。
3.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民族高等教育为民族地区培养着高素质的人才,是民族教育金字塔的塔尖,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历来是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领域。这一领域的主要课题包括: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与体系问题、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问题、民族学院的办学之路、民族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民族高等教育的投资问题研究、民族高等教育普及与提高研究等。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建设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理论的新体系,不断探索适合我国民族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
4.民族教育的特殊***策研究。我国民族教育历来采取特殊与优惠***策,这一***策体系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在新的形势下,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民族教育的***策又有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民族教育***策的历史考察、民族教育***策体系研究、民族教育的特殊***策、民族教育的优惠***策、民族教育***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民族教育***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民族教育***策咨询研究等。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从理论上探索民族教育***策的科学依据,创建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的特殊优惠***策体系;从实践上不断丰富我国民族教育***策体系的咨询服务系统,为民族教育***策的形成与发展更加符合我国民族地区和民族的特点服务。
5.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模式研究。少数民族教育在教学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双语教学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对民族双语教学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学校中,较普遍地开展了双语教学,与此同时,双语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些问题在十五期间的研究中已经基本解决,而有些问题仍然是“十一五”期间的研究内容,同时,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与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十一五”期间双语教学领域还将出现新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双语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双语教学的实践模式研究、同一民族在不同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民族双语教学的历史考察研究、民族双语教学的普遍规律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双语教学的比较研究等。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解决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实践领域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双语教学的多样化模式。
6.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问题研究。民族教育中的课程问题的特殊性在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尤其是民族地区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实施,民族教育中的课程问题由原来的民族语文的单一课程向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体系转化。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历史考察、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研究、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研究、民族地区课程体系研究、民族地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多元文化课程的比较研究、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等。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在于开发利用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为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创造条件。
7.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十五”期间,这一领域主要工作是翻译和引进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理论,“十一五”期间,除了继续翻译介绍相关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外,研究重点将放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领域,其中包括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之间的比较、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两大领域,与此同时,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研究的热潮将在我国民族教育的研究中逐渐形成。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主要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新进展、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中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研究等。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认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之间的差异所在,进而分析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特殊性,为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奠定基础,从而使中国民族教育及其研究走向世界。
8.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教育问题研究。民族认同原是民族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是在近年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中,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心理教育问题研究却成了一个热点。这是因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课题主要有:民族认同的特点、民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特点、藏族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回族地区的宗教信仰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与无神论教育、民族认同与学校德育等。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目标任务在于正确理解民族地区青少年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青少年德育问题,为培养合格的民族成员和国家公民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
9.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理论研究。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民族教育事业的管理,我国一直有专门的机构与制度。民族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需要一方面在理论上不断研究探索,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贯彻执行。这一领域“十五”期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民族教育管理***策的研究,“十一五”期间研究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展,并以民族教育行***研究、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民族基础教育管理研究、民族学校教育管理研究、民族地区非正规教育管理研究等领域为重点。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任务目标是通过对民族教育事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形成我国民族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框架,不断完善民族教育学,进而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服务。
五、民族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我们细察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发现它有两个不同层次的涵义。第一层是把一般的科学方法引申到社会科学中的某一学科。胡适先生曾总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便属于此类。“假设”说源于20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庞迦瑞的《假设与科学》一书,后逐渐流行,并在社会科学中以“假设”代“规律”,因为科学上所谓的“规律”往往被新发现的事实所推翻。不管是“规律”还是“假设”,其实都不是社会科学中,如教育学、经济学、***治学、人类学等特有的方法,而是来自自然科学。方法的第二层涵义是指各种专门学科中的分析技术,如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历史学的文献法与训诂法、心理学的实验法等各种科学中的具体方法。严格地说,不同学科之间有着一定的边界区分,这是由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决定的,但是,不同学科之间却没有明显的方法边界。不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可以共享同一方法,而且社会科学内部也在共同使用“方法网”。我们这样立论并不是要证明教育学没有方法,我们只是要明确,教育学的确没有固定的方法。在技术层面上,教育学是在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为己用的。这就提醒我们,是该学会放弃那种追寻独有方法理想的时候了。
教育学没有独有的方法,并不表明教育学会依附于其他科学,会失去自己的***自主。心理学并不是死抱实验法不放,而是以实验法为突破口找到了引进其他学科方法的途径。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更进一步决定了其方法上的综合性、多样性。如果我们能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中得到启迪,而非仅仅是模仿的话,教育学的研究就大有希望了。
从这一理念出发,民族教育学也没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方法,它作为一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领域,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它可以从相邻的教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中灵活借鉴其研究方法。因此没有专门方法同时也意味着方法的多样化。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民族教育学确实有一些主要的方法。
第一,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民族教育学的指导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指方向,二是给方法”。我们在民族教育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时时排除“代替论”和“怀疑论”的观点,即一方面要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代替民族教育研究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要反对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漠视与怀疑的错误做法。而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勇于创新、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民族教育学是一门民族性、阶级性、文化性很强的学科,同一国家中,不同的少数民族在民族教育发展的背景和模式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有些是来自自然的,有些是来自社会的,而有些则是来自历史的,是不可能在短期内以单一的***策和方法解决的。不同国家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差别就更大了。因此,在研究民族教育时,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在比较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时,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由于民族教育学的“母学科”——教育学在继承和运用科学方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主要方法,如,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教育实验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比较研究法等,这些方法也适合于民族教育学的研究,但这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方法的补充。
第四,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中的历史研究法、口述研究法、田野工作法、类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区域研究法等,在民族教育学的研究中同样运用是十分普遍的。
总之,民族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研究课题的方向和性质来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另外,随着民族教育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会逐渐被引入到民族教育的研究中,最终必将形成民族教育学主要的研充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孙若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2]李红杰。民族教育学研究对象和体系浅见[J].北方民族,1992,(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