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教案10篇

化学教学教案篇1

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多方培训,每个人都知道要转变学习方式,开课时都积极组织探究活动……似乎已做得差不多了,但实际上问题不少。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乱”。实践中还出现感觉课时不足、学生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在转变学习方式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和解决。

二、有效转变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

1.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发展个性。

学习方式的优化是以学生将来能有效地自主学习、创新,即可持续发展为长期目标的。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探索、实践,需要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

勇于在课堂中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可以使教师渐渐养成乐于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教学习惯,如果能不断将实际实施的教学方案与原有的、经验中的教学方案进行比较、改进和反思,那么一定会成长为熟练驾驭新课程理念的创新型教师。

2.转变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重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我又要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觉得,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可以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才更愿意去学习,夯实基础。

对于不同学情的学生要特殊对待。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要制订比较小的目标让他们经过努力就能实现。一般情况下,学生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学生从中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

3.将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现代教学主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思维更加活跃,进而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和探究能力的薄弱,都会成为转变学习方式的障碍。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虽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但对外部条件要求较低,占用的时间少。一些孤立的化学事实、抽象的概念和化学符号等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效率可能会更高。

化学教学教案篇2

【关键词】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主动学习

结合自身课堂教学的特点,今年我积极尝试 应用“学案导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按教师提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确定教师教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以练突破重难点,以练强化训练重难点,形成能力。本教学模式的主旨就是尊重学生个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确保了学生作业的当堂完成,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精神;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活了、师生距离近了,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应用 “学案导学”模式实施教学的几点感悟:

1. 课前准备做到“疏”、“预”、“统” 即旧识梳理、新知识预习和肄难问题统计。根据现在课时少、任务重的特点,在学案导学中要巧妙添加“疏”、“预”这两个环节,旧知识梳理以设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内容为主,以补漏为目的,为学生自学新知识扫清前期障碍,做好新知识学习的准备和铺垫。新知识预习的设计注重对新教材的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分清主干和枝节,同时注意设计的坡度和密度,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统”就是在上述两个环节完成后,由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内检查统计,对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反馈,对疑难问题分类汇总,为教师的上课提供道具,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实现从听化学、看化学、练化学到做化学的专变,让学生做到了学习向课前延伸,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2. 课堂授课做到“馈”、“点”、“练”、“检”、“结”、“展”六结合 即反馈、点拨、练习、检测、总结、拓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导学案作为贯穿课堂教学的总抓手,顺次按照六环节开展教学

(1)反馈:课堂上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交流反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明确教师授课的重难点。

(2)点拨:根据学生交流反馈结果,对自主合作学习后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启发、诱导、点拨。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注意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点拨过程要尽可能多地穿插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点拨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搭建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平台,一步一个脚印的引导学生发现新知,产生顿悟。

(3)练习:结合经典例题,展开思考与讨论,深化学习。“课堂训练”既是检验和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又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的各项技能必须通过有序的训练,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要提高化学课堂训练的效率,首先就必须重视训练顺序。就是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能力发展的规律,训练要有明确的计划和不同的要求,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

(4)检测:以题目为载体,对知识内容通过当堂检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5)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学内容,将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面,明确主干,形成网络。

(6)拓展:精选题目,布置适量课外作业,有针对性、阶梯性、基础性、拓展性和开放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提高和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向后延伸。

3. 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把握“学”、“用”、“升”三方面,即“自主学习”、“成果应用”、“展示升华”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应包含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是师生***的自学;课堂是师生互动、展示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强化和应用过程;课后的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过程。三个步骤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中我都按照这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努力做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疑为主轴。

化学教学教案篇3

1.中学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中学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未来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可以具体体现在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三个方面。在教学领域,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化学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达成来实现的。

2.25年来我市中学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探索

为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之路,我市广大化学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从“”后重建教学秩序工作基本结束的1982年开始,25年来,如何在化学教育中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一直是全市化学教研的主题。一次次探索都是为了寻求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感悟化学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以及学科思维特点,形成化学学科素养。

其中,比较重要和大型的研究活动有:

(1)“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研究

(2)“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3)中学化学教学“两实一过程”研究

(4)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

(5)素质教育理念下化学高考备考研究

(6)“我与化学”活动

这几项研究,研究周期长,参与教师面广,取得的成果不但获奖等次高,尤其是在全市的化学教学实践中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我市中学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3.已经初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化学教学经验

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化学教学经验,其中重要的有:

(1)系统化的能力培养。缺乏整体设计的、随意性的能力培养,是一种低效的“培养”。所以,应该按照系统论的思想,设计出“中学化学能力培养的纲和序”,横向把可以培养的能力分解为若干要素,纵向把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教材内容同步地设计成多个阶梯和循环,进行系统的能力培养。

(2)重视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学别重视让学生体验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重要作用,并初步学习使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物质世界;重视在教学中发挥实验激发兴趣、获取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品德等多种功能,通过实验教学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3)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化学教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化学”而不仅仅是“考化学”,忽视知识形成过程的“结论加习题”的教学,是无助于学生科学素质育成的,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例如思考、讨论、练习、实验等)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主动构建,从中培养科学品质,这样获得的知识才具有发展性,才能真正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把握课型特征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的中学化学教学,应该把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顺序相结合,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把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划分为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型由于其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不同,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就要求不同,这种不同就构成了不同课型的特征。教学中把握了课型特征,就能有目的有规律地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追求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科学探究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也是形成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实现有效探究的关键是辩证地处理科学探究与落实双基的关系。化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科学探究的操作经验,可以归纳为“三点两保证”。“三点”分别是:第一,精选好探究点。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让探究活动充分展开,课堂上的科学探究要选择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进行,以利于通过探究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第二,设计好探究起点。只有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学生才有可能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第三,把握好探究落点。课堂中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结论可以开放,但应当有结论,这样才能在渗透学科的核心思想、科学方法的同时,落实必要的基础知识。“两保证”一是要保证探究中学生有足够的活动时间;二是要保证探究能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手段设计出恰当的问题,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探究,同时留给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交流展示的范围要广。

(6)开展“我与化学”活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启动于*年的“我与化学”活动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让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以自己的视角观察周围世界,在真实的生活中认识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影响、体验“化学为大众”的情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使化学真正成为中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启发和启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过程的学科。*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市中学化学新课程实施。

(7)以素质教育思想指导科学备考。考试是对人的素质进行检验的一种方式。在化学高考和中考复习中的科学备考,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依循教学规律,强调将学生化学素质的长远发展与考试成绩的提高的统一。在操作上,重视目标导向,在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根据学生的起点把握复习的内容和要求;重视遵循学习规律,反复循环,分步到位;重视以学科思想(如守恒的思想、平衡的思想、实验条件控制的思想等)为核心的思维训练。其中,以选择题训练为突破口,重视思维过程,强调知识间内在联系,力求用尽量少的训练量达到最大的训练效果的系列操作模式,已经在我市近十年的高考备考中发挥了效益,获得了成功。

4.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市化学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永恒的主题。虽然在探索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市化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影响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新课程的化学知识体系还在逐步熟悉和建构中

新课程的整个中学化学知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高中化学知识的内容以模块呈现,从必修到选修,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在不同的模块学习中有不同要求,即使在同一模块中的不同学习阶段,其要求也不同。目前全市只有约8%的教师完整教过所有的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的知识体系还处在逐步熟悉中,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控制始终困扰着广大教师;其次,高中新课程实验还刚刚完成一个循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过去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某一章某一节的教学,缺乏将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视角,这导致了目前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缺乏系统和整体的现象;最后,虽然初中新课程实验已经进行了4年,但目前大多数高中教师没有机会执教初中,对学生知识基础的不了解更加大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难度。因此教师尽快熟悉和建构完整的新课程化学知识体系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2)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体系研究仍然空白

目前,构建系统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体系,还处在刚刚起步甚至基本空白。例如化学学习中四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培养途径,尤其是如何根据新课程的教材体系,与化学知识学习同步实现培养目标等都是有待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

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和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和关键,是学习方式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前两个目标的自然结果。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了解明显要比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了解还要陌生,例如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是哪几种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求有什么不同?教材中的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相应的方法训练?这些问题课标中没有明确指出,人教版教材也没有作为教学内容显性呈现。对目标缺乏系统的认识,自然导致了教学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因缺乏明晰而措施无力,因缺乏系统而效率不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相对虚化

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中。但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出现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而虚化的现象,孤立地、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4)两个毕业班的复习备考仍然效率不高

我们在毕业班的复习备考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备考”的复习理念,并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操作经验。但是,在两个毕业班的复习备考中,在知识运用过程(即练习)的学生活动偏多,而其他过程的学生活动则明显不足的现象仍相当普遍。不少教师还在迷信“多讲多练”这种在知识立意命题时代形成的“经验”,知识梳理,本来应该有足够的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完成,却往往由教师“条理清晰”的灌输代替;在知识结构还是朦胧模糊之际,就用大量未加选择的训练进行“巩固”;大量练习后的总结归纳,本来正是学生通过反馈实现自我调控自我提高的大好机会,却被一些教师认为“浪费”时间而以简单的公布答案代替,这些复习教学中屡见不鲜的现象,实际是剥夺了学生作为复习和考试的主体应有的自主活动的权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学习理论告诉我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适当的训练,但过度的重复训练将严重影响创造力的培养。繁重的课外作业负担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已成为我市化学教学中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

二、在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目标

我市中学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是,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围绕化学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充分发挥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从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其他学科的课程一道,共同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5~8年的工作时间里,具体要实现的工作目标是:

1.在我市中学化学教学二十多年来素质教育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化学新课程的体系,重构和完善有*地域特色的、分层次要求的中学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操作体系,包括高中新课程的化学知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体系;高中与初中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达成的培养体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步渗透体系。并且能运用目标体系有效地导向课堂教学。

2.在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中关于中学化学课型与模式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根据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重构和完善*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常规;产生和积累一批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秀课例。

3.推广和丰富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复习备考策略与模式,化学中考和高考成绩能稳定在目前水平并且有所提高。

4.在八年“我与化学”活动基础上,结合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地区的化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根据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教师专业结构。用多种途径,提高全体化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搭建多种阶梯和平台,打造我市中学化学名师队伍。

三、在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内容

(一)素质教育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与科学素质的三个要素相对应的。在当前,“有效教学”可以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还可以为学生腾出时间与空间,开展各种有利于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重要的切入口是尽快构建和完善符合*实际的中学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操作体系,树立目标的整体意识,将每一堂课的教学放到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体系的大背景中去考虑,建立逐级推进、逐步深化的教学目标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1)研究“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我市的中学化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建构怎样的知识体系以及如何建构,具体可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研究:①在不同的模块或单元、章节,要掌握哪些知识点;②每个知识点在不同学习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③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思维的难点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④设计怎样的活动(包括习题或题组、实验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如义务教育阶段对核心概念“化学反应”的建构,在第一单元课题1的学习中,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学生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第二单元学习了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后,可以在哪些方面丰富概念的内涵?在第三单元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后,对概念的理解又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在第四单元课题3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应该在什么方面深化概念?在学习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后,又如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上各层次要求如何通过习题加以体现?

又如“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体系的建构,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步渗透氯气的性质,达到什么要求?在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的学习中应该掌握氯气的哪些性质,哪些化合物要重点介绍?在必修2第一章的教学中如何深化氯及其化合物性质?在哪些选修模块中还可继续深化哪些内容、如何深化?

(2)研究“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素质教育的方向和课程标准要求,研究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素材可进行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逐步深化?具体可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研究:①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分类,即中学化学能培养学生哪些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每一种科学方法可以分解为哪些培养的操作要素;②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序,即每一种科学方法分别在哪些模块、单元、章节中结合哪些知识内容培养,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要达到什么要求,分别采用什么途径。

学科思想和方法是学科素养的核心,也是在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学化学教学中应该渗透哪些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这个问题的系统回答还有待研究,但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研究中需要的一般基本逻辑方法,在化学学习中使用最多的是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体现在学科教学中表现为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另一方面是化学学科特有的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的思想、守恒的思想、平衡的思想、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实验研究的方法等,其中实验研究方法又包括实验观察的方法、实验描述的方法、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等。

对于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必须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选择良好的教学素材。如“钠与水反应”就是训练实验观察方法的良好素材,教学中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现象)和空间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由表及里)进行有序观察,体验观察的有序性,同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培养也同样具有阶段性。比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初三化学在“氮肥、磷肥、钾肥的初步鉴别”中,学生学习了初步区分物质的方法,即①观察外观;②观察水溶性;③根据物质的组成推断其性质,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高中必修1第三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中进一步完善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即①观察外观;②观察水溶性,检验水溶液的酸碱性;③热稳定性;④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性质,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其后学习的“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探究中,还可补充⑤根据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其氧化还原性,推测其性质,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山东版选修6“实验化学”中,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按探究“锌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学习内容的渗透、融合体系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实际研究:①中学化学课程能培养学生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它们可以分别在哪些学习内容中渗透?③渗透的方式有哪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它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不一样,一般难以明确地显性表述出来,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实际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可以直接或***教授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4)研究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课型与教学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素质教育的方向研究:①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典型课型有哪几种?每种各有什么特征?在课堂的设计与教学中各有哪些规律和要求;②化学课中有哪些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我市在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中关于中学化学课型与模式研究成果,对广大化学教师从规律上把握化学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对从整体上保证全市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水平,曾经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原有的研究成果二次开发,根据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与新教材的学习内容,重构和完善*市中学化学新课程的课型与教学模式,构建我市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常规。

(5)研究、积累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

主要工作内容:形成和积累一批化学素质教育研讨课的案例,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堂录像、课后反思、教学叙事等。

在化学教学领域中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是一项行动研究,它应该而且必须与日常教学任务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应该跟广大化学教师最大量、最常规的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对目标体系的研究、对新课程的化学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其研究成果都必须迅速转化为日常课堂教学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和积累出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优秀课例。这是本次研究活动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科学备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推广我市已有的化学高考(中考)复习备考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发现、总结和提炼我市在化学高考(中考)复习备考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成功经验;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想、符合*教学实际、具有*特色的化学高考(中考)备考的有效策略和模式。

目前,中学化学四年课程中,至少有30~40%的学习时间是用于复习与备考的,这是在短时期内难以逾越的现实局限,所以,全面的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应试备考的内容,教学领域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不能将复习备考排除在外。实际上,应试备考,仅仅是实际教育教学中一个具体的工作内容,而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复习备考的工作内容与应试教育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的工作内容可以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可以有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复习备考,也完全可以有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复习备考。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化学复习备考,一些最重要的特征包括:从提升化学综合素质入手全面提升考试成绩;遵循教学和复习的规律科学备考;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备考策略;着眼于轻负担、高效率的有效复习与有效训练模式等,研究可以围绕这些特征进行。

(三)*特色的化学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在逐步形成稳定的活动项目的基础上,实现“我与化学”活动的课程化,通过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具有课程标准性质和功能的《“我与化学”活动指南》,根据此指南形成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尝试建立可操作的多元评价方式。

“我与化学”活动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中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我市化学学科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另一阵地。

“我与化学”活动自*年启动以来,始终坚持以展现“化学对我的影响、我心目中的化学”为主题,重视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以建构主义和多元智力为理论基础,强调活动的参与性,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作为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的实施给这项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为活动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由区域性的学生课外活动发展为地方和校本的选修课程,将使该活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将活动纳入校本选修课程进行管理,这在制度层面保证了活动的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我与化学”活动的课程化,就必需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课程标准。当前的突出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研制和课程评价的规范化,即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活动时,如何制定活动目标,如何根据活动目标评价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例如,在以调查研究为主的活动中,活动的目标应关注学生通过哪些方式和手段获得信息,运用这些方式和手段的熟练程度如何?获得信息的量是否足够?是否运对信息进行加工?是否能够得出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学校来说,目前应该逐步形成稳定的活动项目,在此基础上形成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尝试建立可操作的多元评价方式。

(四)培养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化学教师队伍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研究优化教师专业结构的途径。

具体可研究:①适应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结构;②搭建哪些阶梯和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全体化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③如何开展农村地区化学教师培训;④打造我市中学化学名师队伍的途径与实施。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保障,各校化学科组、各区市教研室化学科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融入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四、在化学教学领域开展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工作思路

1.行动研究

化学教学领域中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是一项全体化学教师共同参与的行动研究,研究工作应与日常教学任务紧密结合。

2.科题引领

以《*市中学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为总课题,各区、学校科组要根据上述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选择某个研究方向,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具体的研究课题。

3.点面结合

对重点的研究内容,由市教研室化学科和市中学化学教研会组织各年级中心组和一些骨干教师组成专项研究进行重点攻关,点面结合全面开展我市中学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学校内部,也应该根据本校实际,组织科组内业务骨干,重点突破。

4.成果及时共享与转化

完善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市教研会将根据课题申报情况定期组织相关课题的交流与研讨,并建立交流的网络平台。区和学校也要定期组织交流,分享成果。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应该尽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转化为教学行为。

5.重视积累与提炼

对结合日常教学开展的各项研究,要注意对案例的积累,并且要注意从案例的素材中提炼规律、上升理论。

五、在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工作进程

1.宣传发动,分层培训(*年11月~*年1月)

*年11月开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不断完善《*市中学化学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

*年12月开始,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全员培训学习。组织全体化学教师学习《*市中小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市中学化学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意见》,充分认识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研究全国各地区特别是我市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个案和成功经验,增强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分解目标,申报课题(*年2月~*年7月)

*年2月开始,各区(县级市)教研室化学科、区化学教研会、学校、个人从实际出发,细化研究目标,确定研究课题。务求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明确研究目标、内容、范围、操作方案。

市、区两级教研部门要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项目管理,制定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实施、课题跟踪、课题交流研讨、课题结题鉴定、课题成果评奖等细则,规范课题的管理,促进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

各区、学校的研究课题可填写好申报表后,直接向*市中学化学教研会申报,截止课题申报时间:*年5月31日。申报表的打印稿*年5月31日前送*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科。电子文稿于*年5月31日前发到电子信箱:

公布课题立项时间:*年8月底。

3.逐步推进,滚动发展

*年8月~2011年8月,各级课题组根据研制的计划进行组织实施。市、区两级教研会加强对各课题组的跟踪指导,认真发掘总结各课题组的经验,适时地召开各种不同形式的经验交流会、现场会、成果推介会、表彰会、教学沙龙,并结合*市中青年化学教师素质大赛、*市优秀化学科组评比、化学教研积极分子评比、化学教研会年会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持续不断地把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推向深入。

*年12月,各立项研究课题中期交流

2009年12月,开展“知识与技能”目标交流研讨会

2010年12月,开展“过程与方法”目标交流研讨会

2011年12月,开展“我与化学”课程化交流研讨会

4.总结深化,成果推广

2011年9月~2012年1月,各课题组进行结题总结、成果鉴定,提交结题报告。

2012年2月~2014年12月,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大面积推广实验。

六、在化学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论文;

2.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与反思、教学录像等);

3.教学叙事(讲述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或成长故事);

化学教学教案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案例教学;应用

在新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下,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法己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和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系统地掌握化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动积极探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化理论为实践,学以致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编写案例和恰当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既是遵循课程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的概述

(一)案例教学的产生和来源

案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xemplum”,也被称作范例、实例、个案和个例等。案例最初用于医学界,是医生对病案、病例和医案的专有用语。案例教学在西方源远流长,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产婆术”,被后人视作案例教学的雏形。由此,苏格拉底开创了案例教学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最先将案例教学运用于法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佛?哥伦布?兰戴尔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培训,将案例教学引入法学教育,并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教材,赋予案例教学法现代气息和现代意义。哈佛大学对案例教学的实践、改进和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案例教学在世界各国的开展和运用。目前,案例教学被不同程度地运用于哲学、***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案例分析和案例讨论日益成为各学科进行教学、培训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案例教学的含义

案例教学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典型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向受教者再现真实的教育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良性互动,加深受教者对所学内容的领会,提高他们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和形式。

(三)案例教学的应用范围

案例教学方法要求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即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在必要的时候回忆出并应用这些知识与技能。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管理者、医生和其他的专业人员所必需的案例还可使受训者在个人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高承担具有不确定结果风险的能力。为使案例教学更有效。学习环境必须能为受训者提供案例准备及讨论案例分析结果的机会,必须安排受训者面对面地讨论或通过电子通讯设施进行沟通。但是,学习者必须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这是由于受训者的参与度对案例分析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化学教学案例的特点

化学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化学教学情境的描述(以《乙醇的性质》为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化学教学方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①、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化学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化学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物质结构的问题,需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如《乙醇的性质》中,酒精是我们生活常见的化学物质,在介绍他的物理性质时,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酒精的物理性质等,从而归纳出纯的乙醇的性质。②、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从化学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应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或在课堂上组织对化学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或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整理化学案例,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学生对《乙醇的性质》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不但使学生了解乙醇的常见性质,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乙醇的应用,进而推出其他醇类物质的应用理论性知识,通过具体的时间经历,使理论和实践得以完美结合。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一)体现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学科价值

化学式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注重实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学科的理论性体现了一种宏观的、全局性的学科特点。学生只有充分关掌握了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关注说呢改变和化学有关的生活,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由于理论知识是从事实中来的,那么在教学时就应该让这些知识回到现实中去,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习者充分认识到化学的实践性学科价值。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长期以来,化学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已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既成定论和标准答案,一味地用已有的教育研究成果中既有知识息武装学生的头脑,无视学生的困惑心理和思想矛盾,严重束缚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呆滞,陷入灌输化学理论知识的囹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案例教学法侧重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非单纯的知识获取。“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打破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定势,拓宽他们的思路,让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分析同一个案例。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分析案例时闪现出的思维火花,也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点拨,促使灵感或顿悟生成。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两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即“例——规法”和“规——例法”。“例——规法”是一种从特殊证到一般规则的教学方法。而“规——例法”是从一般规则到特殊证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做法应是因材施教、灵活掌握。

(一)借用案例巧导入新课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始,犹如戏剧的开场白,也类似于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在课堂教学中也确实如此。导入设计得好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导入需要一个恰当的案例,案例是一个学习的背景,最重要的是根据案例所设计的问题,这个是实施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问题的设置能够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中,我首先举了一个真假黄金的生活事例,告诉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用化学方法区分真假黄金,那次课教学效果相当不错。所以选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导入新课,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使他们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并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认知条件。

(二)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案例

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案例。在讲授某一问题时,插入一些案例,这样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易于理解理论问题,而且这样的讲授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时,教师组织学生从现实中去找事例来进一步论证理论的正确性,这就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胜心以及表现欲,由此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三)课堂结束部分巧用案例

在每一节快要结束之前,当学生学习完一些理论知识之后,引入一些相关的案例,结合之前学习的理论以及案例中涵盖的问题,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样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1(4).

[2]强光银.《中学化学课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社,2004

[3]彭秋明.《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郅庭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化学教学教案篇5

关键词:学案导学;化学教师;定位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成长,帮助人学习。学生就像一棵树,是他们自己在生长,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维护、促进这种生长,而不是侵入和干扰,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是外部条件。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若教师超出学生的要求代替学生思维或感悟,就是拔苗助长。“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为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导学案”为抓手,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为特征的教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导入、导读、导议、导结、导练等五个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五个环节中化学教师应有准确定位。

一、导入激趣,课堂趣味的创设者

教师的意义是激发和引导,教师就像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教师是外部的辅导者、引导者、支持者,提供学生构建知识所需的帮助,其主要职责不是“给予”,而是利用各种教学技术资源构建学习环境,从而引导、扶持和促进学生学习。

情感是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应利用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和课堂的情感因素,巧妙赋予教材和课堂以情感色彩,以情促兴,以兴激欲。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它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了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教师在课堂上要善用“情境教学”“赏识教学”“快乐教学”,让学生有学习责任感、成就感、趣味感、表现感,这样学生学习就会主动。例如,在《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中的 “乙醇性质”教学时,课前安排六人一组制作“寻找身边的乙醇”简报,八个学习小组生活经验、认识角度、兴趣各不相同,简报内容丰富多彩,有家庭生活中用途,如固体酒精;有社会生活用途,如交警检查醉驾;有医学用途,如医用消毒;有工业用途,如提取油酯等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简报资源,分享资源,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激发学习兴趣。

二、导读激情,课堂乐学的引导者

生本教育主张“教要服务于学,让学生自己获取”的教学观,从主要依靠“教”走向主要依靠 “学”的教育,由被动获取知识到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进行生本教育时,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学比教快,学比教直接,学比教到位,学比教更不易忘记,为此我们要把“以教为本”转变为“以学为本”。更深层次地讲,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要变“传授”为“点拨”,要引导学生阅读,安排他们“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讨论。要善于利用课堂生成的问题或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去评价、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学堂,学堂就要创设条件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会、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电离能、同素异形体等概念的教学可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的概念,然后教师提出电离能的“电”“离”“能”各代表什么含义?学生在争论交流中总结出“电”即电子,“离”即离开、失去,“能”即能量,归纳起来就是“电子失去所需的最低能量”。同素异形体的“同”“素”“异”“形”“体”各代表什么含义?“同”即一种、同种,“素”即元素,“异”即不同,“形”即结构或排列,“体”即单质,归纳起来就是“同一种元素组成不同结构的单质”。通过交流与讨论,由文本化的概念转化为活化的概念,由静态的概念转化为动态的概念,由公共化的概念转变为个性化的概念,由枯燥的概念转变成内化的概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这种“先学后教”的方式,学生除了掌握概念,更重要是与原有的知识建立了联系,掌握了学习概念的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仅要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还要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才能构建知识,这样所学知识不易忘记。

三、导议激疑,课堂氛围的激发者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质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教师讲学生听,往往是“有教无学”或者“有教少学”。如何做到“少教多学”?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的本源开始,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来认识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设置质疑性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要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对于不同的观点要允许学生争论,在争论中辨析真伪;对于不同解法要共享,拓展学生思维;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议一议”“想一想”,通过争论可以点燃智慧的火花,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讲授硝酸的性质时,可采取问题导学方法。讲授时先播放“消防战士处理罐装浓硝酸车在高速公路上翻车事故”视频。播放视频后提出以下四个问题,问题一:消防战士喷洒石灰起什么作用?问题二:事故现场为什么要戴防毒面具?问题三:产生的大量棕色气体是什么?从何而来?问题四:为什么盛装浓硝酸用铁罐车?通过以上四个问题,既复习了硝酸酸性的性质,同时引出了新课内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又如,在学习“乙醇的性质”时,可结合生活实例提出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酒精是很好的有机溶剂,能否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什么?问题二:饮用过量酒会造成酒精中毒,为什么?问题三:为什么在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既复习和巩固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同时引出了乙醇性质的学习。教师要学会将知识融入实际情境之中,正如盐需溶入汤中,才觉得美味可口一样,让知识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驱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思考并寻找原因。

四、导结激活,课堂会学的培养者

培养学生会学,学会归纳总结是重点。如何把知识梳理成知识树、形成概念***是巩固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解题思路、方法、技巧。多年来,学生习惯于要教师整理知识再根据教师整理的内容去死记硬背。知识由靠学生自己构建,教师要教会学生画知识树、概念***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哪里入手,用哪些方法编制出知识网络。例如。“醇的性质”这一节要引导学生从结构的断裂位置来小结乙醇与金属钠、催化氧化、酯化反应,帮助学生养成从物质结构角度思考物质的性质,从性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用途。又如,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变化和从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等物质类别的变化关系认识各元素组成物质的性质。学会画知识树、概念***的方法能起到授人以“渔”的功效。

五、导练激励,课堂有效的激励者

形成性练习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学案中,我们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给出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既注意了知识梯度,层层深入,又注意了学生能力梯度,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不同生活经验,要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既要保证中上学生有“想头”,又要使中下学生有“奔头”,从“齐头并进”转向“分层递进”。练习不在于多,关键在于精;练习不在难,关键在活。例如,怎样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就是一道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不同层次都能解答,学优生鉴别方法多,学困生也能想出一两种方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以下是本题的参考解法:

方法一:观察法。浓H2SO4为粘稠液体,稀H2SO4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

方法二:导电法。测导电性,导电性强的为稀H2SO4。

方法三:重量法。用相同的小烧杯取相同体积的浓H2SO4和稀H2SO4放在托盘天平上,重的为浓H2SO4。

方法四:试纸法。用玻璃棒各蘸取浓、稀H2SO4在pH试纸上,若pH试纸变黑的是浓H2SO4,pH试纸变红的是稀硫酸。

方法五:炭化法。用玻璃棒各蘸取浓、稀H2SO4在白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炭化的为浓H2SO4,字迹不变黑的是稀硫酸。

方法六:钝化法。用铝片或铁钉放入浓、稀H2SO4中,钝化的为浓H2SO4。

化学教学教案篇6

1.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用途,并初步了解酶的特性及其用途。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一、蛋白质

师;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请列举生物体内哪些器官含蛋白质较多?

生: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汁、毛发、蹄、角等含蛋白质较多。

生:植物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种子含蛋白质最多(例如麦粒中含18%)。

师:由此可见,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方式。这种跟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它的组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先通过实验分析。

【实验】1.分别抽取两根棉布条和毛料纤维,放在火焰上灼烧、闻味。

师:由上述实验现象能得出哪些结论?(经议论后回答。)

生:根据可燃且有焦臭味,说明棉布和毛料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

师:蛋白质里含有氮元素,还普遍含有硫元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分子量可达几万、几十万乃至上千万。例如,白的分子量就超过两千万。我们在生物课上已经知道,如此庞大的高分子化合物,也是由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即氨基酸。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一氨基酸。请列举生物课中已熟悉的几种简单的氨基酸。

〔评注: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不仅简捷自然,也有利于化学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开阔学生视野。〕

生;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等。

(通过投影介绍几种重要的α-氨基酸,并对α-碳原子加以说明。)

师:请根据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推论它的主要化学性质。

生: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一NH2),又有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师;现在从动植物体内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来的氨基酸有几百种。但是,构成主要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多种。

【练习】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指出生成物是什么,并标出肽键。这个反应跟学过的哪类反应类似?

这个反应跟酯化反应类似。两个氨基酸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二肽。n个氨基酸脱去n-1个水分子,缩会成多肽。

师;2O多种氨基酸跟蛋白质的关系,好像字母跟单词的关系,它们可以形成无数种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各不相同,所以蛋白质的结构是很复杂的。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索生命的本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71年又合成猪胰岛素,在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蛋白质是α-氨基酸缩聚的产物。蛋白质分子中还存在残留的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具有两性。此外,蛋白质还有一些重要性质,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

【实验】1.用聚集的小手电筒观察鸡蛋白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思考】蛋白质溶液属于哪种分散系?为什么?

2.盐析(边实验、边观察。)

【思考】(1)什么叫盐析?它的特点是什么?

(2)盐析有哪些应用?

(经实验、阅读后回答。)

生:蛋白质在浓无机盐溶液中因胶体凝聚而析出,叫做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表示如下:

师:采用多次盐析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3.变性

【思考】1.什么叫蛋白质变性?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什么?除实验涉及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引起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变性有哪些应用?

(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什么?

(2)有人误服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等,应该怎样急救?

(3)为什么注射针剂前要用卫生酒精对皮肤消毒?

(4)为什么40%的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可用作制生物标本的常用药剂?

(经思考、议论后回答。)

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教案二:蛋白质公式05src="file:///C:\DOCUME~1\epfwy\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师: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

生:(1)医疗上高温消毒杀菌,就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

从而使细菌死亡。

(2)误服重金属盐,可以服用大量牛***、蛋清或豆浆,以吸收重金属盐解毒,免使人体蛋白质变性中毒。

(3)用卫生酒精擦洗皮肤,能使皮肤表面附着的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死亡,达到消毒杀菌,避免感染的目的。

(4)甲醛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使标本透明而不浑浊,说明甲醛溶液能长期保存标本,不影响展示效果。

4.颜色反应

【实验】可从课本任选一二。

师: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这种反应能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蛋白质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自行归纳)。

(1)重要的营养物质——生命的物质基础

(2)工业上的应用

①纺织工业——蚕丝、羊毛

②皮革工业——动物毛皮经鞣制后作原料

③感光材料工业——动物胶(白明胶)是制感光材料的片基

④塑料工业——制酪素塑料

〔评注: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此处结合生活和生产知识得当,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进行了“学以致用”的教育。〕

二、酶简介

【实验】

【投影】酶是有生物活性(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有高效专一的催化活性。

【练习】1.下式表示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用箭头和(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答案:(C)

2.含有下列结构片断的多肽,在胃里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C)H2N—CH2COOH(D)

答案:(D)

【布置作业】

A、B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

(l)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经光谱测定显示,分子中不存在甲基(—CH3)。

(2)B是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经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芳环上)。

①写出A、B的结构简式。

②通过本题的分析讨论,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方面,你能作出什么推论?试列举l~2个实例。

(2)碳数相同而结构相似(或含一个苯环)的一元氨基酸和一元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除本题A、B外,实例还有乙氨酸(CH2NH2——COOH)和硝基乙烷(CH3CH2NO2)。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2H5O2N。丙氨酸(CH3CHNH2——COOH)和硝基丙烷CH3CH2CH2NO2或(CH3)2CHNO2,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3H7O2N。

教学说

选学(课本中的小体字)部分,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处理。

化学教学教案篇7

教学重点及难点:

1.CO化学性质实验的组合设计和实施。

2.使用CO时的防毒意识和处理手段。

教学过程:

引入:通过回忆、对比、观察、阅读,初步认识CO的主要性质。

[讲解]CO和CO2都是碳家族的氧化物,CO2在前面刚刚学过,利用对比和观察法来初步认识CO。

[展示]CO、CO2样品(CO的贮气瓶内有水)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快速阅读教材、讨论发言、填表记录。

学生:回忆已有的CO2知识、观察实物、阅读教材、师生对话、填表、对比CO2认识CO。

CO2

CO

色味态

无色无味气体

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

可溶

难溶

可燃性

不燃烧

不支持燃烧

可燃

氧化性还原性

弱氧化性

还原性

与碱液反应

可反应

不反应

特性

有毒

展开:

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用实验验证CO的化学性质?

(明确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设计、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协助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设计思路。

分组讨论、可用三个***实验来验证,也可用一个实验全解决。

l三个实验分别考虑时,可参考H2、CO2的性质实验,但要考虑CO的毒性改造装置,通过改造形,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成初步设计。

可燃性:改H2燃烧装置,倒扣烧杯内壁涂石灰水

还原性:改H2还原CuO的装置

1.普通试管改成双通试管

2.加尾气中CO2的检验、除去装置(石灰水洗气瓶)

3.加尾气中CO的处理装置(酒精灯点燃)

不与石灰水反应:改CO2与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在盛石灰水的试管口加双孔塞,加一尖嘴导管点燃CO。

l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时,实验顺序为:先检验不与石灰水反应装置、干燥CO装置、还原CuO装置、检验CO2的生成并除尾气中的CO2装置、最后点燃CO并检验CO2的生成装置。

组织交流:强调CO的毒性,讨论防毒的几种办法,强化环保意识。特别是检验还原性、与碱液反应情况时要考虑CO的吸收和处理。

l每个小组选代表展示本组实验设计、说明设计意***。

l其他同学质疑。

l充分讨论后组内再修改方案。

CO尾气处理的主要方法:

1.点燃(无CO2)

2.回收

实施方案:

l首先组织同学讨论实验步骤(一个实验组),再次强化防毒意识,确保实验成功;

l然后协助代表组实验;

l提醒其他组记录实验现象。

l选出一组代表(设计一个实验的小组代表)

l讨论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连)

2.检查气密性(查)

3.装药品(装)

4.通CO气体(通),立即点燃尾气(点)

5.加热氧化铜(点)

6.先停止加热(灭)、再停止通气,停止点燃尾气(停)

l在教师监控下、在毒气柜内实验。

l其他小组同学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总结:

l引导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形成知识,明确物质的化学性质源于化学实验。

l同时第三次强

调在实验室使用CO时自我保护、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方法。

小组讨论、自愿发言

l总结CO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还原性

3.不与石灰水等碱液反应

l总结毒性

在实验室使用CO时注意通风、尾气吸收或处理、操作要得当,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环境保护。

结束:讨论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产生、应用、尾气处理等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了解实际生活生产中CO的产生、防毒与中毒处理、用途,形成对CO全面、辩证的认识。

思考、讨论、发言、答题

l讨论课上思考题

1.冬天用煤火取暖,使用不当会发生煤气中毒,为了防止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管用吗?

2.冬天,在已发动但未行驶的小轿车中取暖,引起汽车尾气中毒,如何处理?。

3.钢铁厂利用大量的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还原氧化铁炼铁,会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吗?

l形成认识:

1.CO有毒。利用其性质考虑处理CO,防止环境污染、防止中毒的正确方法。

2.合理使用CO,不会引起中毒。

3.CO有用。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化学教学教案篇8

1、 在“双三课”活动中,积极推行教学案一体化。

要求各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说课、观课、议课。首先,执教者写出符合教学案一体化要求的说课稿,在讲课前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参与观课者进行说课,主要说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流程等。

其次,要求执教者写一份教学一体化教案并按照教学一体化要求进行授课。

第三,要求执教者在课后写出个人的反思,观课教师重点评论执教者教学案的实施情况以及教学案一体化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第四,要求同学科组其他教师人人上一堂教学案一体化过关课。

最后,同学科组青年教师再上一堂研究课。

2、 开展了以“教学案一体化”为主题的课例研讨活动

各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由一位执教老师按照教学进度选一个课题充分准备,在平行班内进行“三课、两评、一反思”式课例研讨活动,研讨的重点放在教学案一体化的运用上,观课、议课的视角为:教学案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课堂流程、实际效果等。要求参与教师认真观课、议课,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刻反思,找出改进的办法。

3、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学校对课题的申报、研究过程、阶段成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与评价。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进行了教学案一体化有关知识的学习。

5、在教学案一体化活动中,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率先垂范,加强了业务活动的监督与指导。

以上只是我们学校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充分利用联片教研这一平台,多向兄弟单位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以使我们的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更进一步!

化学教学教案篇9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学案 设计 实效性

实施学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心设计学案,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和提高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精讲和提高教学质量。

不同的课型,学案的组成有所不同,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学案应该贯穿知识、活动和方法三条主线,一个完整的学案包括下面几个部分[1]。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对应于教学目标,对学生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学习目标要力求具体准确,要摒弃“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等模糊笼统的叙述方法,宜用“能够从键的断裂和形成角度理解酯化反应的实质” 等学生易理解的方法表述。

2.重点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将教学的重点写在教案里,而在学案上没有写,致使学生主次不分,造成了学生精力的极大浪费,影响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3.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套***于情境的知识符号,而是存在于具体情境、可感知的活动中。一定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和促进学生情感活动,而且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学案中的情境创设最好能与驱动性问题结合起来,不断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1】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片展示铁桶装有的无色液体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电镀行业的光亮剂,重要的除锈剂、除草剂、杀菌剂。我们来探究这种有机物A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探究活动1】确定分子式

1.确定元素组成和实验式

称取5.6g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所产生的气体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质量增加3.6g;余下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得30g沉淀。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

(2)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①M = m/n ②M = DM (D 相对密度) ③M =22.4ρg/mol (标况) ④质谱法

(3)确定分子式

从左下***质谱***中确定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探究活动2】根据不饱和度推测可能结构简式

【探究活动3】确定结构简式

(1)设计简单实验验证有机物A中官能团。

(2)红外光谱 根据中上***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A的可能结构简式。

(3)核磁共振氢谱 右上***为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A的结构简式为。

【探究活动4】有机物A的化学性质

本节课以A这个未知物质为主线,确定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后得出A为CHCCHOH。虽然这里面涵盖了实验式的计算、质谱、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包括碳碳双键、三键、羟基、醛基等官能团的性质等重点难点,但由于情境的设立和问题的驱动,学生在得到结果的同时,还掌握了探究有机物的方法。

4.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学科能力,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活动设计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主要途径。

【案例2】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固体产物

(1)若由于温度不够高,生成铁的一种黑色氧化物。

①取少量粉末放入稀HCl中,反应方程式为。

②简述检验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方法,写出反应方程式。

③加入NaOH溶液后实验现象是,写出反应方程式。

(2)若在高温下铁粉反应完全,黑色固体产物是。

①取少量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简述检验滤液中是否有Fe的操作方法:。

③滤液中是否有Fe,如何检验。

(3)若黑色固体粉末为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则它们的化学式为

①取少量粉末溶于稀盐酸,若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色,用方程式解释原因

②取混合物粉末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1)下列仪器中,在灼烧沉淀时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泥三角和(填名称)。

摇。

此活动设计紧扣黑色固体产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设计三种可能的情况:FeO和FeO和Fe、FeO、FeO,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全面考查了有关铁的氧化物,Fe、Fe的检验和转化,陌生方程式书写,以及有关计算等。

5.学法指导

新课程从关注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如何学,强调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获取。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生可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法指导。

6.达标检测

紧扣教学目标,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它既能促进学生反思自己,又能促进学生继续自主学习。

7.归纳小结

对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构建所学内容的内在关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

学案的顺利实施,是为实现有效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案设计需要教师在现代学习理论指导下,深刻理解新课改精神,充分利用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教材、分析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每一个学案。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教案篇10

[关键词]教案学案 一体化高效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主要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继而,学生做、教师再讲。因此,教学中的知识要点是依靠教师多讲、学生多练去解决的。显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反反复复的被动灌输和强制记忆中被磨灭了,学生是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就无从说起了。但是,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的: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所以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突出,实践能力必须要提高。我认为。新课改背景下达此目标的途径是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方案设计,实施教案学案一体化。

一、实施高中英语教案学案一体化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强调的一点是教师的备课,所以,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编制完整、精当的教案,也就是说教师在迈入教室前心里要完全明白该节课需要讲什么和怎么讲。但是,当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案的内容和进程把自己的意志传达给学生时,明显地发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无限地扩大而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因而直接影响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而这恰恰违背了新课改主旨和素质教育要求。要想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只能寻找一种可以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当然,主动学习并不等于放任学习,否则的话,课堂教学则会漫无边际、费时低效的,只能让主动学习流于形式,为自主而自主。所以,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样学生才能跟随课堂主线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水平。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学案就应运而生了。当然学案和教案是密切相连,是融为一体的,而且只有做到了教案学案一体化才能体现教师的价值、突出学生的主体。

二、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教案学案一体化

既然教案学案一体化是如此之重要,是提高课堂效益的要求,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就得注意两者的一致性,教师要明白,学案形成的前提是教师拥有充分的教案,教案形成以后,把其中的所涉及的知识点、重难点、易考点以练习的形式呈现成学案,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去。关键一点是教师懂得如何达到两者的一体化。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1 Adver-tisements(Reading)

Teaching Aims: 1. Enable student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dvertisem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ercial advertisements and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2. Enable students to grasp some new words and language points.

Teaching Steps:1. Tell studen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 Explain the usage of some words and langu-ages: promote、intend、cure、trick、be used to (doing)something、fall for something、deal with

(1)promote:及物动词,意为“促进、推广;晋级、升职”

eg:他们正在讨论怎样促进两国间的友谊。

They are discussing how to promo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去年他很快被晋升为经理。

Soon he was promoted to be an engineer last year.

(2)be used to(doing)something:意为“习惯(做)某事”

eg:汤姆已习惯生活在中国了。

Tom has been used to living in China.

Teaching Methods: 1. The teacher tells and stu-dents listen.

2. The teacher explains the usage and gives some examples and students take down notes

以上是教案,由于篇幅所限,仅体现了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以及部分单词和语点的用法,但已体现出其局限性了,整节课中只有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没有学生自主研究、解决问题、规律总结的过程,而这个偏偏是高效课堂的天敌,所以,教师应该在教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知识程度、认知特点、探索兴趣等制定好学案。相应的学案例子:

Lead in: Answer some questions:

Where can we see advertisements?

What characteristics do comercial advertise-ments have?

What ar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s used for?

Language points: Fill in the blank or choose the fight answer.

1、promote:促进、推广;晋级、升职

(1)They are discussing how to promo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翻译成中文:

(2)Soon he to be an engineer last year.(去年他被晋升为经理。)

(3)总结:promote A.及物动词B.不及物动词

promote的名词形式是:

2、be used to(doins)something:习惯(做)某事

(1)be可以用、替代

(2)Tom in China.(汤姆已习惯生活在中国了。)

(3)类似句式:used to do something:

be used to do something:

(4)总结:三种句式中“to”的用法区别在于

(5)练习:He late,but now he at5:30,be-causea clock him up.

A. was used to get up; is used to getting up; used to wake

B.used to get up; is used to getting up; is used to wake

C. used to get up; used to getting up; is used to waking

D. was used to getting up; is used to get up; used to wake

从以上的教案、学案例子中可以看出教案是学案的前提,框定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学案是教案的提升,体现了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探究、思考的特征。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把学案交付给学生运用,让学生领会教师的智慧结晶,形成有序的自主学习过程,提高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优质的课程资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梳理和拓展,从而形成高质量的教案。当然,两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学生最大程度地每堂课的重难点、易考点,并运用于实际解题中。

实现教案学案一体化教学的原则

化学教学教案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化学教学教案10篇

学习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内容包括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题目如何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

学习

双拥模范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双拥模范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百色双拥模范城汇报,创双拥模范城市情况汇报。国家对乡镇***府管理的零散***纪念设施在抢救保护后无维护和管理经费。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策,把零散***纪念设施迁入***陵园集中统一管理。信

学习

单元测试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单元测试10篇,内容包括单元测试题推荐,单元测试题库及答案。A.给家用电路提供电能B.提高家用电器效率C.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D.保护电路避免火灾【】2、许多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有一特别之处: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

学习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育教学科研论文,体育教学论文10篇题目。着眼于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2.“三

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优质化学教案10篇,初中化学教案大全。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

学习

识字教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识字教学10篇,内容包括识字教学妙法范例,识字教学论文十篇。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普遍存在以下

学习

小学英语教学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英语教学10篇,内容包括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经验10篇,小学英语教学大全。三、读: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

学习

美术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美术教学反思小学,电脑美术教学反思。导-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情景不是为博学生眼球而故弄玄虚,而是从学生内心出发,探索学生真正感兴趣并想要为之努力学习的内容,从根本上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

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核心内容,一年级上册语文大纲。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听说方面,主要从听说内容、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提出要求。如“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听话集中注意

学习

四年级英语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英语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英语范文100篇,四年级上册英语。四年级英语作文:TheTreeinFrontofMyHouseThereisatalltreeinfrontofmyhouse.Iloveitverymuch.Whenspringcomes,thethickleavesm

学习

化学教学策略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教学策略10篇,内容包括化学教学分析及问题策略,化学有效教学策略范文。一、反馈教学信息化学课程评价主要的功能是为化学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学决策过程是化学教师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资源和社会

学习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教学心得。(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单调课堂设计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设计包含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教学评价等的总体设计

学习

体育教学案例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学案例10篇,内容包括体育优秀教学案例模板,体育教学基本部分案例。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及掷远能力。三、教学内

学习

一年级数学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数学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数学口诀,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导语激趣课堂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导入,成功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追求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时候,用有趣味的导

学习

体育教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体育教学科研论文,体育教学论文10篇题目。着眼于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改革的向前发展。调整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2.“三

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优质化学教案10篇,初中化学教案大全。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

学习

识字教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识字教学10篇,内容包括识字教学妙法范例,识字教学论文十篇。由于低段语文老师缺乏应有的识字教学的意识,结果使有的老师认为在阅读教学前,必须先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扫清障碍。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普遍存在以下

学习

小学英语教学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英语教学10篇,内容包括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经验10篇,小学英语教学大全。三、读:这里所指的“读”专指“阅读”,而不包括“朗读”。小学阶段学生由于所学英语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但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从开始学英语就

学习

生物化学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化学10篇,内容包括生物化学笔记100篇,生物化学笔记简略。生物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教学课程,课程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难,发展速度很快,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由于这门课涉及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分子结构庞大、

学习

中学体育教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学体育教案100篇全集,中学体育优秀教案模板100例。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为首要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没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对体

学习

英语教学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经验总结12篇,英语必背十篇经典范文。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

学习

英语教学法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教学法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法教程归纳总结,英语教学法教程笔记。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要素,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其形式是一套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组合成语言(language)并生成言语(words)。这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