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策略10篇

化学教学策略篇1

【关键字】优化 化学教学策略 评价

化学教学策略是指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有意识地选择和优化教学方式与灵活处理教学问题的过程。其明显的特征是:①对教学目标具有清晰的意识和方向感;②具有对有效作用于教学实践的一般设想;③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灵活选择和创造。化学教师根据从各个方面以各种方式得到的评价信息可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侧重从反馈教学信息,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策略的建构。

一、反馈教学信息

化学课程评价主要的功能是为化学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教学决策过程是化学教师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资源和社会需求等信息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通俗的说,教学决策是化学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授多长时间以及效果如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判断:

1.化学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化学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利用安置性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安置性评价,也叫摸底测验,即在教学开始之前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确定学生的初始学习能力,也可以知道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这不但为教师确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打下基础,而且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同时该信息可以作为教师决定有效教学的起点。

2.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促进更有效的学习?(教师自编的测验以及以往成绩的记录)

3.学生是否作好了下一阶段学习化学的准备?(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预测,以往成绩的记录)

4.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自编的测验、课堂作业、提问、观察等)

5.学生有哪类学习困难?(诊断测验、提问、观察、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咨询等)

6.什么时候复习最为有效?(阶段考试、提问、观察等)

7.怎样给学生评定分数?(综合所有的评价信息)

8.哪些学生缺乏自我了解?(自我评定)

9.我的教学效果如何?(成就测验、上级的评定,自我评定等)

对以上的问题及信息,教师必须作出合理的、更准确的分析,你才会清楚地知道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应该是怎样的,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认识情况,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对于学生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因素。不但考虑学生的测验分数,而且要考虑学生平时努力的程度及“化学档案袋”评价;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考虑周围同学的建议,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化学教师可以从经过精心编制的测验中得到教学信息,也可以从学生选择成长记录袋内容及自我评价和同伴的评价中得到学生变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教师知道:①教学方案的可行性;②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③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化学教师总是借助于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经过分析、综合,同时考虑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得知自己或他人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信息,从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1.根据形成性评价及时调整教学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检测教师教学和学生进步情况的评价。教师可以以此了解自己的教学进展情况,也可以知道学生学会与否的实际情况。由此可以调整教学,更好地指导的学习。这种评价是重在发展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到学生发展的进程中,才能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了解学生付出的努力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2.利用诊断性评价改进教学

诊断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揭示学生学习困难及其原因的评价。教师借助诊断测验的结果,分析学生化学学习的障碍,制定矫正计划。因为诊断性测验经过特殊设计,诊断的内容和水平有差异,在分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确定学生在认知结构上的缺陷,可以作为教师实施补救教学的参考。测量后的习题分析,还可以提供编制试题的统计特征(难度、区分度),从而找出不良试题所在,以确保教师所编试题属于优良的试题,并保留在题库内供日后使用。这些信息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教学,也有利于补救教学的策略。

3.通过总结性评价寻找努力方向

总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结束时的评价成绩。根据这种评价成绩,教师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得知自己的教学情况。尽管这个评价是以分数表示的,但是为评价教学提供了具体信息。化学教师根据总结性评价结果,对照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哪些达到了要求,存在哪些缺陷,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既可以和自己的以前作纵向比较,检查自己的进步程度,也可以和同行作横向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应该强化成绩,吸取经验,调整自己的目标,修正出现的错误,引发前进的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策略篇2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培养信息化理念当今社会正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信息化理念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跟上时代的步伐 实施信息化教学

【本页关键词】省级部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3 培养信息化理念当今社会正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3.1 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3.2 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采访、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单位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3.3 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化工厂的工人、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现实。4.1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思路,缩小当前学习内容和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差距,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进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4.2 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景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不发生于单纯的吸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建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创设和模拟化学实践情景,增强事物的直观化和形象化。4.3 切实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尽可能地把教师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4.4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研究一些实验性课题,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开阔知识面,增加一些生活阅历。总之,任何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完善,也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有所创新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1.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化学教学策略篇3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再符合时展的需要,广大一线教师更应该注重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门理论有实验紧密相结合的课程,因此,以知识灌输的形式的课堂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丧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由于广大一线教师受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单一形式导致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缺失,很多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和实验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导致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不足,被动的学习导致了学习兴趣的缺失,因此,课堂的教学任务很难突破,整个化学学习的效果会降低。

2.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化学实验教学。高中化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广大的一线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化学知识系统的讲解,也要重视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高中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学习任务紧,化学的课时安排也相对较少,所以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也有很多学生由于化学教学模式的单一逐渐产生了消极学习的现象。

二、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地推进。而这个探索的过程正是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同学生的学的有效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互动关系,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关键。

1.赏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升学压力的原因,很多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地紧张,对学生的评价不太重视,对于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行的鼓励较少,而鼓励和赏识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很好地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化学实验,营造一种积极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乐于融入进课堂。而一堂高效的课堂最为直接的反应是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化学学习有着较强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很好的手段。因此,广大的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广大一线化学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化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接受化学知识、而且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释相关的现象,从而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其次,广大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密切地与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化学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多紧密的联系,开展情境式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启发并积极思考相关的化学现象,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化学学习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线教师有必要将化学课程生活化。从而更好的弥补化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从一些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与用相结合。

2.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丰富教学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断的增加,他们普遍对计算机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出多媒体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利用动画等形式巧妙地对化学实践教学进行生动的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建立相关的学习档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对自己有很好的定位。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网络资源更好地辐射和拓展教材内容,提高教学目标的深度。这种形式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同时为了丰富教学形式还应该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自主探究。教师要树立探究性教学观念,在新时期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化学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改变实验条件,分析实验结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化学教学策略篇4

关键词:形成过程;学习策略;认知矛盾;类比同化;变式训练;螺旋上升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09-02 中***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03

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是学习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化学概念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化学知识的学习。研究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下面根据化学概念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概念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注意概念的形成过程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和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对学习内容的直观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感性知识的活动,它主要是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形象化的理解和表征,是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作感性加工的阶段。对学习内容的概括是指将对学习内容的直观获得感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加工,最后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是获得理性知识的活动。所以概念的形成一般也要经过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两个过程,对概念的感性认识是对概念真正理解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概念的感性认识主要是在直观中完成,直观一般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所以在学生初始学习概念时,要根据学生先前知识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性概念知识,让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去伪存真,构建对新概念理解。如“化学键”是个摸不着、看不见的抽象概念,在学生初始学习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先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认识:水在常温下都可以变成水蒸气,在0℃以下可结成冰,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不变,水在电解或2000℃以上可变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金刚石很坚硬,而石墨较软;然后播放氯化钠受热熔化的录象、用Flash播放原子间的吸引和排斥等直观的动画,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键;最后让学生分析化学键的特征信息,将有关的知识抽象化后形成化学键的概念。

二、引导学生注意概念学习的策略

1.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指概念的适用对象、范围等。如在习题中经常出现的“四同”(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构体)问题,是学生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如果我们能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给予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外延来分析,“同位素”讨论对象是原子,“同素异构体”讨论的是单质,“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讨论都是化合物(中学一般指有机化合物)。如O2与O3是单质,而“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讨论对象是化合物,所以两者不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或同系物,“同位素”讨论对象是核素,也不属于这一范畴。如果给出的讨论对象属于我们讨论范畴,我们再从内涵来分析,“同位素”要求质子数相同,中子数(或质量数)不同,“同素异构体”要求同种元素组成,结构不同,“同分异构体”要求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同系物”要求结构相似(一般含有官能团的种类、个数及连接位置都必须相同)。

2.引导学生注意概念所描述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有些概念的描述与其所包含的本质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学生只抓现象不看本质,就容易被搞糊涂。如“电解质”的概念:“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学生对SO2溶于水中能导电,错误认为SO2是电解质。其实,SO2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原因是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电离出一些离子导电,SO2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所以不是电解质。电解质本质上要求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才可以的。

3.引导学生从类属加以比较

在概念习题的教学中,精选概念习题,通过不同概念的对比,让学生搞清楚相近概念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即类属关系。如在有机化学学习中,学生对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苯的同系物、烃等几个概念有些模糊,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概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要求学生从包含与被包含的角度来分析,画出直观***表(如下***)来显示类属关系,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制造认知矛盾,“”学生认知不足

从心理角度看,凡经过否定质疑的知识,在学生中才有较高的确信度,才有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起学生产生认识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其作蚕自缚,不能“突围”,在自困中反省,从而达到正确顺应新概念的目的。如定义电池负极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活泼金属一定做原电池的负极,对于这一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解释,可用铝及镁做电极,分别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做电解质做原电池的对比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方向,直面实验事实,通过分析、对比、综合,从本质上认识电极,构建自己的科学概念。

四、多角度变式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知识的整合与深化理论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习得的知识,可以有许多不同层次的理解水平。对于概念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与解释水平是不够的,只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迁移和运用。教师应帮助学生从众多的比较中来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有些概念的描述与其本质有些区别,导致有些学生只抓现象,不见本质。如有些学生认为,CaO的水溶液能导电,CaO是电解质,SO2的水溶液也能导电,SO2也是电解质。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真正理解,我们可设计如下的问题来多角度变式训练,让学生构建对概念深刻理解。

问题:

1.Cu能导电,铜是电解质吗?氯化钠水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水溶液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2.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是不是电解质?

3.CaO的水溶液能导电,CaO是电解质吗?为什么?

4.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5.Cu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吗?SO2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吗?

6.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

7.该物质不是电解质必定是非电解质吗?

8.该化合物不是电解质一定是非电解质吗?

9.电解质有哪些分类方法?强电解质一般有哪几类物质?

10.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吗?

五、通过类比,引导学生同化新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把学习者的旧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结构和信念基础。在抽象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将学生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储备知识转移到短期记忆,缩短学生已有储备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撮合学生将已学概念与新概念进行类比,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来构建新知识。如“物质的量”是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思维障碍,我们可做如下的引导:

【快乐回忆】1.同学们在初中学习了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10-23克,试计算12克碳有多少个碳原子?一桶水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2.用“个”为单位来表示宏观物质中含有微观粒子的个数,方便吗?

3.如果我们用“毫克”为单位来表示水泥厂的年产量,方便吗?如何表示更方便?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发,如何表示宏观物质中的微观粒子数更方便?

4.物质的量与常见物理量的类比。

【阅读思考】

阅读课本,谈一谈你对物质的量与摩尔的理解与认识?

化学教学策略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化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新理念。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数学中的生活信息,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自主高效地学习数学。

一、挖掘素材——学习资源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缺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起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实际生活出发,挖掘生活化的学习资源。社会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从自己的生活中找一找与体积有关的资料。学生在汇报时,有的从包装箱上收集到,有的从杂志书刊上收集到,有的搜集到印在容器上的容积,如牛奶瓶上的250ML……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谈一变生活中物体的体积,学生感受到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再联系自己课前收集到的信息,将抽象的数学意义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和喜爱感。

2、借助教科书的信息窗口,挖掘生活化学习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合理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众数》时,结合教科书中提供的信息和班上开展的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联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将新知建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学习新的统计量——众数。由于教师在教学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植物生长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策,整节课从生活问题入手,最后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有效地挖掘生活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间,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二、感知探索——数学知识生活化

教师要把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融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以它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意识的感知和探索,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看到的三角形结构的物体,在课堂上展示并与同伴讨论交流,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外形特点。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制作,通过动手制作模具进一步了解三角形的内在特征,如尝试制作三角形的木架,再拿它与四边形的木架比较,进而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点。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尝试着修理本班或家中的坏桌椅,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知识。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后,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一块地砖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客厅里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5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 再如在教学“圆柱和球”后,教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属圆柱形和球形的物体,再比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收集,让学生在收集相关物体的时候,经历了一个激活生活经验进行感知——探索——印证的过程,一个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认知过程,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圆柱和球的知识。

三、理解运用——学习策略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编排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促使学生学习策略生活化。

化学教学策略篇6

本文拟根据笔者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谈谈教学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与同仁分享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策略之一:借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化学是学生进入九年级才开始接触到的一门新的学科,课本中的不少内容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物质溶解、分子运动等化学问题都是他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化学现象,如果能让学生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可以凭借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如如何理解“粗盐提纯”实验“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我便借生活经验点拔:喝糖水时,当开水中加入糖后,习惯用筷子在杯中搅拌,为什么?“加快溶解!”学生会脱口而出。

生活中化学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只要善于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总能捕捉到可利用的素材,使学生在课堂上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激发高涨的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久而久之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的学生,使他的学生也会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策略之二:联系生产实际创设情境

化学与当代社会生产的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化学来源于社会生产又服务于社会生产。初中化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如化工厂污水的处理、钢铁冶炼等与社会生产息息相关,若能将社会生产实际引入课堂,给学生创设前置性感性认知的情境,对学习质量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我校的不远处有一化工园区,我们就利用双休日带学生参观,让他们目睹了聚乙稀车间的生产线,感知了化工生产原料与产品质量的关系,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创设了教学情景;我带他们去了解硫酸车间的污水处理过程,为酸碱中和反应的学习创设了教学情境;在学习“钢铁冶炼”时,播放工厂铁的冶炼的实况录相,让学生真切感知铁的冶炼过程,从而较直观地理解了课本(人教版实验教科书)“***8-21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过程示意***”,轻松地掌握了炼铁原理,较好地实破了教学难点。这样,也较好地践行了教育为社会生产服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策略之三: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新课程强调要一改以往的“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主体意识的渗透。因此,不仅要充分准备好教师的演示实验,更要准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时还包括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甚至包括课本习题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用品,如课本第120页的习题“设计实验证明:汽水中含有CO2;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O2能溶于水”等。通过设计相应的课内课外实验,或设计实践性的合作探究实验,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动手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科学探究的求知欲望。实验遍布于初中化学的每一个单元,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情境材料,有的实验不可能让学生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但我们可以就某一个环节让学生亲身探究或合作探究,揭示其中的奥秘,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提升探究能力。

策略之四: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

有一些化学问题是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生产实际、实验等来解决的,有些则不然。如一些客观上看不见的微观现象,此时则可借助于现代媒体把微观的变化模拟出来创设准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化学世界。如在“分子与原子”的学习中,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示意***”讨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原子不能再分”的结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用动画模拟“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氯分子加速运动分解为原子,两种原子重新自由组合构成了氯化氢分子”的情景,画面具体可感,学生兴趣盎然。这种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画面时间短暂,却把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根据需要还可以反复回放,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疑难问题。

策略之五:巧借各种活动创设情境

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九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实而紧张,时间紧、任务重是初中毕业班的特点之一,如果能将一些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机地渗透到各种活动中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策略。在每年的初三元旦文娱汇演和校园艺术节中,我会启迪学生做化学方面的魔术表演,如巧变颜色、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冷水煮鸡蛋等,既活跃了气氛,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在校园文化建设窗口“启智栏”、“文化园地”板块,我会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定期更换化学板块内容,如关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及防止措施的板块,我将主题定为“关注‘温室效应’,追求低碳生活”;关于水污染及防治知识的板报,我将主题定为“水――生命的源泉”。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结合时事***治,结合书本知识,整合成融知识趣味价值于一体的专题板块,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更能让学生领略到化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常见食品或保健品的包装说明,让学生做某食品的形象代言人,介绍其中各成分的作用,这样为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生活”收集素材,为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丰富了内涵。

策略之六:使用文字资料创设情境

化学教学策略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启迪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学科;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方面都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地位。

化学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大小和学生接受化学知识难易程度,研究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可行的方式。以下将主要从自我要求、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等三个方面展开:

一、作为化学教师的自身要求

教师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分清主次,进行重点选择,不平均用力。明确教学目标,而不盲目拔高教学标准,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学生负担加重,形成教学困难。对于教学内容能运用或结合多媒体、实物与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理解一些概念或知识,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的收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大自然中有趣的化学现象及有关于化学的热点事件等资料,逐步积累,才能举出生动、有趣的例子,所举事例内容丰富、详实、有目的性。任何一门学科和其它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所以要讲好事例,往往还需了解交叉学科的知识、相互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并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装置内压强变化产生的现象与物理学科相关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伴随明显吸热、放热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生活》单元中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生物学科紧密联系;一些成语、诗句表示的化学原理又与语文知识相联系如釜底抽薪的薪表示可燃物木材指利用清除可燃物的方法灭火,金入于猛火,色不夺金光指的就是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所教的内容讲深、讲透,从而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时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不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也提醒自己要有这种终身学习的意识。

化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还需在教学和生活中来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充满激情和热情,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尊重与关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乐观、积极和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对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二、结合中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

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来看,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对于讲解化学一些变化的过程,如果只用语言来描述,学生难以接受,即使你讲解得再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金刚石、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引起的,利用金刚石、石墨的模型结构能让学生更容易感知到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有滑腻感,通过亲手触摸,感观上去接受、不断加深印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化学知识。利用模型、***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生理感官,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因特网上的丰富资源进行多媒体课件教学、动画演示等,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差,还处于发展之中。分析问题时,学生心中往往只有“规律性”而未想过“特殊性”或在解决问题时只注意到事物这一面而忽视了事物的其它方面。当多次遇到特殊性时,学生就感到化学无规律可寻,难学难掌握。如有机物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却是例外,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有机物的性质差异大,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这就要注意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已知、类似或同类型概念、题型,分析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共性与特殊性,做到掌握重点兼顾一般,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三、做好科学探究活动,积极联系社会和把化学知识融入至实际生活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上课前很多用心的教师会事前做操作,确保实验的快速性与成功性,朝着既定的教学路线进行。教师在知识上的优势,问题的解决都是建立在已有的思维水平出发,一切都遵循正确的思路重复进行,难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启迪和印象。而且过量的信息也会产生信息饱和,使学生厌倦,这时如果教师能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思维与学生一起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的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分析实验各种可能性或失败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来提高思维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一些实验还可引导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创新,改进实验,使实验操作更简洁或更直观的说明问题,演示后,教师及时的进行表扬,这些措施将会极大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于水时是放热还是吸热,除了借助于温度外还可引导学生根据放热使压强增大,吸热使压强减小来设计探究实验。对于学生的实验课上,教师对所做的实验不仅会做,而且要熟练,并要求在实验前,重点提醒本次实验的目的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要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发现有困难的学生,耐心地从旁指导,对实验中出现的错漏之处,及时纠正。但不能代替学生做实验点到为止,也不要因为实验操作错漏而批评学生,以免影响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将所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表述、分析、讨论,然后教师详细批阅给出意见。

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起来,“神九”与“天宫”对接事件与金属材料性质相关;PM2.5与化学知识与生活空气污染相关;食品铬、硒超标的热门事件与化学元素、人体健康相关,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活学活用,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办法。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有很多,诸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化肥问题、医疗保健、饮食卫生等,在学习中要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燃烧和灭火》中,通过学习既知道了火是怎样烧起来的,又学会了灭火的方法:可以联系生活中油锅着火、酒精着火、衣服着火的紧急处理及火灾中如何避免窒息、安全逃生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地亲近化学、热爱化学,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学习化学知识的欲望。

师说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面对学生遇到的疑惑,教师应及时提供释疑,引导和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判断、解决问题,补充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总结,自己我思维,从而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化学实验的直观性,是学生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学校尽可能的提供探究所需的仪器,药品,教师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进行实验证实探究。

参考文献:

[1]李雷.中学化学学习困难原因浅析[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5(4):51-54

化学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实验预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化学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本文重点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和具有启发性。

一、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包括两大部分,穿插在内容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完成的学生实验,针对我在教学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从这两种基本实验形式来谈谈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实验实施的具体方法。

1、演示实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化学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先讲解、再演示,然后把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总结出来。在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比如:“钠”这一节中的演示实验:钠与水的反应,我们可以这样来做:首先让学生自学钠的物理性质,同时我们要指出物理性质中需要学生主要掌握的是哪几点,然后根据这几点作出猜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把该实验进行拓展,对比钠与水的反应、钠与酸的反应以及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最后总结钠的相关性质。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看似“钠的性质”的教学时间加长了,实际从总课时上并没有造成课时紧张的矛盾。另外,像“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等性质实验均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性实验。即使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也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有机实验中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制乙醛等实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而且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2、学生实验。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详细介绍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办法最后从理论上进行误差分析,然后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教学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实验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难以激发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许多学生是报着应付完了事的心态去做实验,有些学生甚至在做完实验之后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如果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这类实验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比如:“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以直接作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设计实验方案、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测量方法,从而也解决了仪器、步骤和可能产生的误差的问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胶体的性质”等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于练习使用仪器类实验,如:“练习使用滴定管”、“练习使用容量瓶”这样一些实验,要通过学生自己阅读使用说明,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仪器进行相关量的测量。但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

3、题中实验。实验题已经成为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学生在这道题目上的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如何提高实验题的分数,除了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训练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在平时的实验习题中积累知识,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学习。

通过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解决了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为“会学”这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达到了最优化。

为了使这部分实验能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抓好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接下来就预习和实验报告谈谈我的看法。

二、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预习。比如,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我们可以画一支试管里面放有药品,用箭头表明实验步骤。这样做好处是:(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其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就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了,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2)参照预习笔记做实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使得实验更加紧凑。

2.实验。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1)认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保持秩序良好,切莫把实验课当儿戏;(3)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放回原位,试管等洗涤干净;(4)注意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全。

3.实验报告。实验做完后学生要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写五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4)现象及原因解释和有关化学方程式;(5)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6)实验讨论。通过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强调学生在实验时自主探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为弱化了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落实,就会减缓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应该让探究的过程和双基的落实和谐进行,在探究的过程中落实双基,以扎实的双基指导探究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英.谈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2]杜伟娟.改进化学课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

化学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以学定教;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一、以学定教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之所以被人们很快地普遍接受、重视,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这一理念源于数千年前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 也合乎上世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名篇《教学合一》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

正式提出“以学定教”这一概念是韦国锋的《以学定教: 凸显主体的教育思想》一文中。并给“以学定教”下了最早的定义,所谓以学定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科学的学习规律为依据,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纲要,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以素质充分发展为目标,以高效的学习思路为蓝***,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科学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身心素质和谐发展。以学定教的本质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 教师的教从学生的学开始,教在学的基础上展开。以学定教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其必然性,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目标单一,教案设计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指的是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相关活动主体试***达成的预期标准与效果。教学目标是让教学行为有的放矢的根本。教学目标往往体现在教案之中,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当前不少教师教案的单向性、封闭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有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化学教案多年不变,当时的教学内容与表述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不少化学教师因为不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需求,难以给学生提供充分效率的教学。他们在技术与观念上难以跟上形势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能力上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化学知识的分类与认识粗糙,缺乏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设计,在如何进行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检测上没有明确的标准。

2.教师不了解学生需求,缺乏教学的系统性

不少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能力认识不够清晰。正因为教师不了解广大学生的需求,所以难以给学生提供满意的教学。教师与学生本身存在年龄差,经历与体验也完全不同,这就使得他们的学习方式方法也不一样。有些教师喜欢将自己的学习方式强加给学生,这就使得自己的思维跳跃也强加于学生,由此,化学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效果自然不明显。

传统教育过度重视对于“教法”的研究,忽略了对学法的关注,真正探讨“如何学”的很少,而研究“怎么教”的很多,使得教学的系统性不强,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对于“怎么学”“学什么”十分茫然,在课堂开始之前不会科学预习,在课堂上不会积极地发言思考,态度不够端正,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成果。

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无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精力

高中阶段是学业压力最大的阶段,因为学校课程量较大,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量也不少,这就使得很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自主学习。正因为在高压力、快节奏下学习,他们显得十分被动,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策略实施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强化教学的系统性

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备课以及教案的设计等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也都应该在课前先过一遍,看是否存在问题,如课堂上如果突发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做好教学的预设工作,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到: 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现状,减少不必要的惯性预设; 解读新课程标准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减少过多的高预设;理清高中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减少盲目预设; 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减少无效预设。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强化教学的系统性,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索性学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才能使得教学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

2.变教案为学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案与教案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一种学习方案。每一位优秀的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变教案为学案,真正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为自主学习赢得更多的时间与更广的空间。教案变学案,将教学目标进一步系统化,应该从教学的三维目标入手,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知识与技能方面,化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本质与规律,理解重要的化学原理与概念; 过程与方法方面,应该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方式与方法,并做好相关的化学实验、写出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借助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在化学学习中去探索。

3.充分利用教学的各种辅助手段

学生课业中的现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得到解决,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很大的特殊之处,就是实验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做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收获知识获得的快乐。如在学习《钠及其化合物》一课时,就可以做实验,让同学观察将金属钠投放到水中所产生剧烈反应: 在水中游动并瞬间融化成明亮的小球直至消失,还伴有气体产生。此外,目前多媒体技术发展较快,完全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已经被逐渐接受,其实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虽然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想法、做法可能会欠完善,但每一种新兴事物都有出现、发展、成熟的过程。高中化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实施应该时时、事事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参考文献:

化学教学策略篇10

笔者以为,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不断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大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价值之所在。因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策略选择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一题多变”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策略。但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一题多解”教学策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这一策略的教学价值判断还比较模糊。本文将对这一策略及策略背后的教学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让策略选择与教学价值能有效结合,使策略产生应有的教学效益。

所谓“一题多解”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中,根据题目特点,从不同角度剖析题目条件,并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策略。这一策略是对学生的固有思维的挑战,是一种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能力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等良好意志品质的教学方式。应该说,如果将“一题多解”运用得好,必将产生巨大的教学价值。

但是在笔者的教学调研中,发现不少老师在“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运用上存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解法呈现顺序逻辑混乱,目的不明确

在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中,各种解法的呈现一定是按照某种规律先后出现,这种规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心灵的撞击”,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就是教学价值所在。相反,解法的随意呈现,带给学生的只是忙乱的瞎撞,事后是一头雾水。

案例1:某老师在讲人教版(必修)第一册上复习参考题三B组第4题时,试***想从多角度挖掘本题的内涵,于是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

题目1:有两个等差数列{a■},{b■},■=

■,求■。

解:设等差数列{a■},{b■}的前n项和分别为S■,T■。

解法1:由题知,S■=(2n-1)a■,T■=(2n-1)b■,则■=■,可得■=■。

解法2:设S■=7kn■+2kn,T■=kn■+3kn,则有■=■,可得■=■。

解法3:■=■=■=■=■=■。

解法4:■=■=■=■,则■=■=■=■=■。

这几种解法不能不说是对本题中所涉及到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及相关性质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很好地体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思想。但按照如上顺序呈现解题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而言就如一堆散乱的珠宝。

事实上,解法1是利用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通项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的,要求学生对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的理解要非常深刻之后才能想到,放在第一个位置实在是突兀。解法2是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函数特点来构造的,要求依旧较高。解法3是常规解法,通过利用中项与前n项和来构造等式。解法4是从一般向特殊方向的延伸。这几种解法的呈现顺序可以稍作调整,便能使逻辑清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如把解法3作为解法1,学生思路自然,容易想到,符合学生的“特殊化”认知特点。把解法4作为解法2,是特殊化的自然延伸,便于学生理解,而且本题的“教学价值”——寻求规律性解法,便得以体现。此两法完成后,提问学生:“这两法的本质思想是什么?”从而把“构造”引出,再引导学生思考,换个角度,如从函数的观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有什么特点?进而得到上述中的解法2,生成解法3;若从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之间的关系呢?便容易得到上述的解法1,应作为解法4,也使得本题的内涵得以高层次体现。

新的解法顺序呈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重要的是能较好地体现本题多解的教学价值,即教会学生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从特殊到一般,从形式到实质,从方法到思想。

因此,笔者以为,在一题多解的教学策略中,解法顺序的呈现必须从本题各种解法的教学价值出发,并将其作为呈现的逻辑内线,才能有效地发挥这多种解法的教学功能。

二、解法呈现价值不大,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忽略对教学价值的判断,就会在策略选择上坠入误区,比如,在“一题多解”策略选择上就应该注意,是不是每一个题目都有必要去追求一题多解,这些多解的价值何在?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什么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化学教学策略10篇

学习

四年级英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英语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英语范文100篇,四年级上册英语。四年级英语作文:TheTreeinFrontofMyHouseThereisatalltreeinfrontofmyhouse.Iloveitverymuch.Whenspringcomes,thethickleavesm

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0篇,内容包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核心内容,一年级上册语文大纲。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听说方面,主要从听说内容、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上提出要求。如“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听话集中注意

学习

美术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美术教学反思小学,电脑美术教学反思。导-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情景不是为博学生眼球而故弄玄虚,而是从学生内心出发,探索学生真正感兴趣并想要为之努力学习的内容,从根本上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

学习

化学教学教案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教学教案10篇,内容包括化学教案模板精选10篇,化学教案模板。二、有效转变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1.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发展个性。学习方式的优化是以学生将

学习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内容包括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大学心理课结课论文题目如何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

学习

双拥模范汇报材料模板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双拥模范汇报材料模板,内容包括百色双拥模范城汇报,创双拥模范城市情况汇报。国家对乡镇***府管理的零散***纪念设施在抢救保护后无维护和管理经费。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关***策,把零散***纪念设施迁入***陵园集中统一管理。信

学习

单元测试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单元测试10篇,内容包括单元测试题推荐,单元测试题库及答案。A.给家用电路提供电能B.提高家用电器效率C.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D.保护电路避免火灾【】2、许多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有一特别之处: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

学习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教学心得。(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过于单调课堂设计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设计包含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教学评价等的总体设计

学习

体育教学案例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体育教学案例10篇,内容包括体育优秀教学案例模板,体育教学基本部分案例。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弹跳能力及掷远能力。三、教学内

学习

一年级数学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一年级数学10篇,内容包括一年级数学口诀,一年级上册数学。一、导语激趣课堂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导入,成功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追求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时候,用有趣味的导

学习

教学改革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改革10篇,内容包括教学改革案例和总结,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思路。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

学习

化学教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教学10篇,内容包括化学教案模板精选10篇文库,化学优秀教案合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

学习

有效教学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有效教学10篇,内容包括有效教学第十讲心得,有效教学摘抄及感悟。布鲁纳强调应该广泛应用“发现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奥苏伯尔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有意

学习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10篇,内容包括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咋教,中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因

学习

化学教学教案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教学教案10篇,内容包括化学教案模板精选10篇,化学教案模板。二、有效转变学习方式的几点做法1.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发展个性。学习方式的优化是以学生将

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教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优质化学教案10篇,初中化学教案大全。化学是初中学生的入门课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有计划地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方式,指导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

学习

生物化学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化学10篇,内容包括生物化学笔记100篇,生物化学笔记简略。生物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教学课程,课程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难,发展速度很快,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由于这门课涉及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分子结构庞大、

学习

高中化学竞赛10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竞赛10篇,内容包括高中化学竞赛知识集锦,高中化学竞赛热点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4、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理想气体的标准状况;5、分子间

学习

高中化学方程式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方程式10篇,内容包括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高中化学方程式怎么推。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例1:fe3o4+cofe+co2分析:找出关键

学习

高中化学实验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实验10篇,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实验大全100例,高一化学实验整理大全。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

学习

化学工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工论文,内容包括化学专业论文范文大全,绿色化学的进展论文。(2)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与其它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实践性非常强。除了规定的上机练习实践教学外,在计算机命令和执行的演示,化学

学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知识点10篇,内容包括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整理,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简单版。1.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夯实基础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发展,螺旋式上升。备考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是学生能整体上把握知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