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10篇

高中化学竞赛篇1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的结构,卤代反应的机理;

2、烷烃的物理性质,烯烃的结构,烯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结构;

3、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理想气体的标准状况;

高中化学竞赛篇2

准备高中化学竞赛需要学的内容如下: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通常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相对,指不含CH键的化合物,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及碳酸盐等都属于无机化学研究的范畴。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高等无机结构化学内容分为化学键理论基础、化学中的对称性、元素结构化学选论和超分子结构化学三部分。结构与物性:结构与物性分别从原子、分子、团簇和晶体层次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对宏观物理性质的影响。着重介绍化学键的物理本质及其对物质结构、形态和性能的影响。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来源:文章屋网 )

高中化学竞赛篇3

【关键词】 学科竞赛;培养人才;学校品牌;素质教育

【中***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068-02

化学学科竞赛开展到现在已经有近二十五年了,我们学校的学生参加过各级各类化学竞赛,取得过许多令人满意的成绩。回顾总结学科竞赛实践的过程和经验,继续推进学科竞赛可持续性发展,继续在原由成绩的基础上提升竞赛成绩和竞赛等级,不断探索创新,勇于进取,与时俱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我们这样一所具有七十年历史全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的永恒的课题。面对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学名校自主招生的开展和力度的加大,以及在高考考试招生人数的减少,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层面的学校一方面通过正常的高考途径争取到更多的名牌大学的招生名额,另一方面千方百计获取参加名校自主招生考试的人数,要取得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入场卷,学科竞赛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大学名校效应是促进中学学校品牌提升的重要手段,学科竞赛的成绩可直接或间接取得名校效应。所以处于承担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中学,对于学科竞赛成绩的追求可以说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更需要我们在科学观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学科竞赛的回顾反思,破解难题,不断进行科学实践。创新体制,探究出新课程实施中学科竞赛开展的最好方式。

1 化学学科竞赛的回顾

1.1 东华杯化学竞赛

东华杯化学竞赛由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举办。开始参加东华杯化学竞赛的高中学生范围仅限于上海市区,在1986年拓展到杭州地区。当年在杭州市教研室组织下,根据竞赛规定,我们学校选拔了87届高三年级五名学生,参加在杭州市第十四中举行的东华杯化学竞赛,试卷评分.设奖等级和人数确定由华东理工大学负责。笔者所带的高三{1}班钟晓航同学通过考试获得东华杯化学竞赛一等奖,由华东理工大学组织获一等奖的学生到上海参观大学,并被保送到理工大学。得到杭州市教研室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好评。东华杯竞赛的规则关键一点是:如果当年在竞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和没有取得较好的奖项,就取消第二年参加竞赛的资格。因此,到了1989年,杭州市{含杭州地区}参加化学竞赛的学校只有杭州二中、学***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和我们萧山中学四所学校,1990年初在学***中学参加化学竞赛,这一年我校高三年级(2)班和(4)班胡大良、邱国贤等三人取得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杭州市教研室还为笔者写来贺信。1993年以后,华东理工大学改变竞赛方针,竞赛规模扩大。在杭州市教研室指导下,一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理科班基本上全部参加,我们学校高三理科班也一样。东华杯化学竞赛试题新颖,符合高考命题思路。当时的理念是把东华杯化学竞赛当作高考考前的一次模拟练习。1995年初的这次化学竞赛,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我们学校获得一等奖的人数第一次超过杭州市区总人数,威震杭州化学教育界。笔者所教的高二年级(7)班桑轶清和何为民二名学生参加高三年级竞赛都获得一等奖,得到市教研室和有关部门的多次表扬和好评。当时萧山电视台和萧山日报两家媒体都报道了这一信息。

1.2 杭州地区化学竞赛

杭州地区化学竞赛参赛范围是杭州地区七县{市}所属高中,是由杭州地区七县(市)教研室组织的,负责命题、评卷和确定奖项人数。于每年的九月份举行,参赛对象为高二年级,也有少数高一学生参加。每年我们学校参加竞赛,取得成绩的把握是比较大的,一般情况下获得一等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三分之一强,每次都获得团体优胜奖。作为个人多次被杭州地区七县{市}高中化学竞赛委员会评为优秀辅导老师。

1.3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我们学校于93年5月参加省化学竞赛,94年5月参加省竞赛,我们有六人获得一等奖,其中笔者所教高一学生参加高二学生省化学竞赛有二人桑轶清和何为民获得一等奖。被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大约在96年,***出台了学科竞赛新规则,前面提到的两项化学竞赛被停止,保留了省级化学竞赛,竞赛组织机构也发生变化,由原来省教研室和省化学会共同联合组织,改变成由省化学会组织承办。最近几年来,在省竞赛和全国竞赛{浙江赛区}中,我们学校化学学科竞赛一直保持着良好势头。

2 学科竞赛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2.1 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竞争实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带动了教育的全面一体化,拿我们萧山区来说,第一,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已达到四所,有几所已达到省二级、三级重点中学,还有好几所中学正在申请或将要申请省三级重点中学,可以估计几年以后,在萧山的几所高中学校多将成为不同等级的省重点中学。第二,随着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本科上线率的数据变得越来越接近,数据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第三,外地优质教育资源的渗透,高中移民现象的出现。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孔雀东南飞,每年我们学校高一新生中终会有数名学生就读于其他学校。基于上述原因,如何发挥省首批重点中学的优势,提高学校实力和知名度,提升学科竞赛就是一个明证。2004年我校高三学生马海***因参加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浙江赛区}获一等奖,在04年高考中加20分,因此获得浙江省高考综合排名第七名。学校在校内和校门口挂出二幅横幅,祝贺我校学生马海***获得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排名第七名。如果没有化学学科的竞赛成绩,没有加20分,排名在近20位,那么就不可能挂出横幅作大张旗鼓的宣传。同时,区内其他的重点中学不可能有这样的竞赛成绩,这是独一无二。

2.2 提升学科实力

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化学学科在高中教学中作为一门***的学科,但在高考中仅仅是理科综合学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化学高考成绩已被理科综合高考成绩所取代。如何体现学科成绩,如何展现学科实力,除了高三学科联考成绩,那唯一可说明的是学科竞赛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的取得,这是提升学科实力重要途径。学科竞赛的开展,也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与时惧进。

3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要想取得优良成绩,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量、,较强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学科竞赛,也就是深层次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发展他们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力。为新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1 参加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通过学科竞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等优良思维品质。根据“理科实验班化学教学改革”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表明,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能力,态度与学习习惯明显强于同年级的其他学习尖子,学习竞争力和学习实力明显提高。

3.2 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全部高中课程,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而且在课余时间还要参加竞赛辅导。学习课外知识和部分大学教材内容{大学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学习较难.较深的知识,完成难度高的竞赛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时间紧,题目解不出,学习负担重等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坦然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攻克难题。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心理素质。

4 本世纪以来化学竞赛成绩和成功经验

4.1 化学竞赛成绩

2000年以来化学竞赛成绩情况,成绩统计到2010年8月31日止。十一年来浙江省化学竞赛获奖总人数达193人次,其中获一等奖人数达63人次。二等奖人数59人次,三等奖人数71人次,全国化学竞赛九年来获奖总人数达85人次,其中获一等奖人数10人次。二等奖人数39人次,三等奖人数36人次,竞赛成绩无论从获奖的等级还是获奖的总人数都名列杭州地区七县(市)第一。也是本地区其他县(市)的重点中学无法超越的。所取得的竞赛成绩多次得到省化学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好评。2005年7月省化学会在杭州举行省化学教练员培训班,笔者代表萧山中学在会上作经验交流,杭州市{含杭州地区}各重点中学在大会上作经验介绍的仅杭州二中和萧山中学二所中学。

4.2 成功的经验

①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搞好学科竞赛的基础

我们在高一刚组织学科竞赛兴趣班时,就十分注意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结合辅导的内容,讲解化学的历史,新物质的发现,科学的发明,讲解化学家的重大发现和对人类的贡献,讲解近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讲解美国《科学》杂志 评选的世界科技十大成就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展望等,内容包栝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和能源等。同时我们还提供学校实验条件,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有关的安排和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树立了科学的学习观和发展观,使学生走向学科,搞好学科竞赛,促进学科竞赛和谐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②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搞好学科竞赛的关键

化学竞赛的知识有许多来源于中学课本,但是,更多的知识远远超过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中有一部分知识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内容。而教师开展学科竞赛辅导的时间又有限,这就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辅导工作的主要目标,我们采用灵活多变的辅导策略,例如:教师讲授――学生自学――测验――反馈,学生自学――方法指导――教师答疑。学生讲题――教师总结和补充――测验――反馈。越是到辅导后期,我们一般都采用后者的策略,充分挖掘参赛学生的内在潜力,选择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提前一周布置讲题内容,明确提出讲题要求,为讲好题他们不仅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还大量阅读了相关同类教材,增加知识面。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和补充。这种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通过阅读指导和自学训练,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步提高.。这种教学策略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也可以这样说,学科竞赛的开展,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直接或间接的推进了新课程的学习和新课程理念的深化。

5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科竞赛的思考和展望

学科竞赛开展到今天,虽然我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是还存在提高的空间。如何在实施新课程的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成绩,也就是说;第一要能确保全国竞赛有一等奖奖项,第二在此基础上争取扩大一等奖奖项的数目,第三争取进入全国冬令营。在目前现有的情况下,要实现上述目标虽然充满希望,但是具体实施起来是非常艰难的。

5.1 全国竞赛辅导困难较大

平常教师的工作量已经排得满满,教学任务和工作负担比较重。要在工作之余对参加竞赛的优秀学生进行辅导,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教师对要辅导的大学部分教材不够熟练,特别是大学内容的题目讲评起来比较有难度。辅导时有可能是中等层次内容的重复,也有可能针对性不够,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辅导质量。

5.2 学生参赛动力不足

由于竞赛规则的变化和高考体制的改革,一方面高考加分变得越来越困难,只有在全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才能在高考中加20分,而一等奖人数有限。另一方面竞赛难度增加,而高考要求和难度相对降低,竞赛和高考的相关性降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学科竞赛辅导一开始就人数不足,随着辅导的深入,难度的增加,年级的提升,参赛人数不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竞赛的开展。

5.3 学科竞赛的思考和展望

面对目前的客观现实,要破除难关走出低谷,提升学科竞赛,达到既定目标。如果不从方法上更新,体制上创新,要有所突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竞争实力的战略高度去探索和展望,我们可以有如下的思考和展望:①在现有基础上,使竞赛辅导向专业化方向考虑,降低课务负担,使竞赛辅导更专一,②可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引人专业辅导人才,提高辅导效果,进而提高竞赛水平。③对参赛的学生要更加关注。增强参赛学生的自信和毅力。④竞赛辅导机制也可采用团队合作和主要教练负责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根据实际需要拓宽创新辅导机制。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竞赛篇4

关键词:技能竞赛 文化 和谐校园

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职业技能的比拼,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协调和意志等能力的一种文化。旨在突出学生敢于“亮剑”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提高其职业技能、职业人文素质。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是我院精神、形象、秩序和环境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一、 树立高职教育理念,营造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院认真探讨技能竞赛文化建设的思路与目标,通过大力营造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和敢于“亮剑”的拼搏精神,着力培育昂扬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弘扬顽强拼搏的竞技精神,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促使全院师生养成奋发***强、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形成善于团队合作、乐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1、开展宣传攻势,形成人人参与、奋勇争先的校园氛围

营造昂扬向上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对建设校园技能竞赛文化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院报、校园新闻网、宣传栏、广播站等媒体,对技能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进行广泛宣传,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院、爱专业的精神。每当师生凯旋归来,学院组织学生在校门口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对获得省级以上团体一等奖的团队,学院订制拱门、悬挂横幅迎接。学院还组织召开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经验交流会,由获奖选手以及指导老师向低年级学生代表、领导、教师等介绍竞赛过程、获奖感悟。通过座谈,不仅为今后的竞赛积累了经验,也激发了全体师生团体意识、竞争意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院每年年底召开技能竞赛表彰大会。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典型的推介,逐渐在校园里培植出一种人人参与、争当先进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2、对接企业需求,营造笃学精艺、敢闯敢拼的职场氛围

在打造技能竞赛文化的过程中,我院立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意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要求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需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根据化学工业“两高、两有、两易”的特点,我院在开展技能竞赛培训、技能比武和实习实训时,注重把“6S”管理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贯穿于建设的整个过程,努力营造高职校园的职场氛围。

二、构建技能竞赛机制,夯实技能竞赛文化基石

在推进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举措:

1、加强领导,健全技能竞赛机制

学院建立了***、行***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宣传部、实训处、团委、后勤处等多个部门紧密配合的技能竞赛的机制。学院成立了技能竞赛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对全院开展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及参赛培训过程进行统筹管理,规范各类组赛行为,把竞赛工作的组织管理纳入常规工作。同时,积极推行竞赛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提交立项申请书,审核通过后即立项,并明确其责任和获奖目标。

为确保技能竞赛文化建设有序、规范地进行,学院制定了《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规划》、《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

2、强化意识,搭建技能竞赛平台

为强化师生参赛、组赛意识,拓宽师生视野,学院每年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技能节和科技文化节,并连续承办了三届湖南省劳动厅组织的计算机应用大赛,承接株洲市分析检测工种和化工仪表工种的技师比武以及湖南海利公司等企业的职工技能比武。2010年,学院承办了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说课比赛。近年来,各系部在校内组织了丰富多样的知识、技能比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部级、省级竞赛,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

3、增加投入,确保竞赛经费到位

学院在每年的财务预算中都专门设立了竞赛经费,用于各类参赛、训练及校内组赛的支出。对学院承接的各类技能竞赛则另拔专项资助经费。经审核通过的竞赛项目,由教务处牵头,所在系部提出申请,实验实训处第一时间进行参赛所用仪器设备、耗材的采购。从而多方位确保了组赛、参赛经费足额到位。

4、创新机制,激发师生的参赛热情

学院建立了以奖代酬的竞赛奖励办法。各系部则推荐品学兼优的获奖选手评选部级励志奖学金。竞赛获奖选手在毕业推荐工作时优先推荐。在竞赛培训指导工作获得优秀的,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项指标。学院大力宣传在技能竞赛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通过典型引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赛的积极性,为学院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和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不俗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亮剑技能竞赛赛场,凸显校园技能竞赛文化建设成果

2005年至今,在部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湖南化院学子先后荣获部级、省级各种奖项230项,其中团体和个人一、二等奖达100余项。

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操作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如2005年,学院囊括了全国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个人与团队14项冠***;2006年分别获得“华昌杯”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全国第二届“南化杯”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07年获“中控杯”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南化杯”全国首届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2008年获“天成杯” 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中控杯”全国石油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南化杯”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第二届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 2009年分别获得“扬农杯”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和“中控杯”全国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高职组团体一等奖,“中控杯”全国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和“环凯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团体二等奖;2010年获全国有机合成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化工总控工团体二等奖、生物技术职业技能操作大赛团体二等奖和化学检验工团体二等奖。

在化工类竞赛的带动下,非化工类专业在各项技能比赛中也是全面开花、捷报频传。2006―2010年,我院学子在省级、部级的计算机应用、数控、会计实务与电算化、市场营销等技能大赛中分别4次获团体第一名,团体二等奖15个。

最引以为傲的是在2006年全国数控技能竞赛中,我院作为非机械类院校第一次参赛,面对如云强手,学院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在时间紧、经验少、项目新、难度大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攻克技术性难题,最终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令组委会和兄弟院校刮目相看。这是平时扎实的教学质量的厚积薄发,更是我院浓厚的校园技能竞赛文化氛围中培养出的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

四、拓展技能竞赛文化建设成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以赛四促”的理念,推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与改革

部级、省级技能竞赛设立的都是紧跟现代新技术,紧贴现代实际生产与生活的项目和赛题,而且赛场上比拼的不仅仅是参赛者的专业技能,还包括了参赛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心理综合素养。由此,引导专业教师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课程教学实施进行思考,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甚至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从而推进了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发展,使之惠及全体学生。同时,教师在各类竞赛的组赛和备赛过程中,倍受锻炼,无论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是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都有一定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2、奋发进取的技能竞赛氛围,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奋发进取的技能竞赛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开阔视野,促使其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公平、和谐的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和融合,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感受到了职业情境,领悟到企业管理文化,为优秀人才的培育创造了条件。各种技能竞赛把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

3、努力拼搏的技能竞赛意识,促进了学院和谐校园的建设

高中化学竞赛篇5

摘 要 田径竞赛规则是田径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田径竞赛得以正常开展的保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的修订变化特点进行梳理。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导向性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 国际田联 竞赛规则 变化特点

一、近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演变历史

(一)田径竞赛规则

在《体育大辞额典》中对田径运动规则的解释“为进行运动竞赛而制定的统一规范和准则。”这是界定了规则概念的属性,由此解释可以得出,田径运动规则概念的属性是一种规范和准则。

在《运动竞赛学》中田径竞赛规则概述为:为了避免田径运动竞赛中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所有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条件均等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的竞赛,对运动竞赛中所采用的技术,和竞赛中所用的器材和行为做出一定的规定和限制。对这一运动竞赛规则的规定分析可以得出,注意对运动竞赛规则的技术部分的规定,田径竞赛规则的作用和目的是为了避免运动竞赛中的人为和客观因素对竞赛公平性的影响。然而,随着运动技术的发展与运动员水平的提高、田径竞赛商业化运作、科学技术的发展、田径竞赛规则自身和安全意识的增强,根据某些现有规则所包含的内容来分析现在的田径竞赛规则的一些规定的概述并不全面。

(二)田径竞赛规则的演变历史

表1 2004-2012年田径竞赛规则修改次数

修改次数 29次 11次 25次 13次 30次

修改时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由表1可以看出田径竞赛规则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到今天,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相对单一到相对全面、由相对粗糙到相对完善的演变过程。田径竞赛规则几十年来一直是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之中,两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每一阶段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都说明了当时的田径竞赛规则已经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2012年国际田径竞赛规则修改了30次就说明了现代田径竞赛对竞赛规则的要求越来越精细严谨了,每一次竞赛规则的修改都带来了田径运动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二、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变化及特点

表2 近十年国际田联竞赛规则变化的特点

变化项目 变化内容 变化特点

竞赛项目

田赛项目 1.除了全能项目之外,任何起跑犯规的运动员都将被将被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2.横杆两端横断面应呈圆和半圆行、质地坚硬和表面光滑。

1.跳远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40米,从起跳线量至助跑道尽头,在助跑和跳跃中采用任何空翻动作都视为犯规。

2.在掷标***项目中,用两条5厘米宽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内延长线,须通过投掷弧内沿与助跑道标志线内沿的交点并相交于投掷弧的圆心。扇形落地区的角度约为28.96度。 1.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满足商业化运作的需要。

2.对运动运动员运动技术及体育科学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3.比赛的突发性情况增加。

1.增加比赛的观赏性满足商业化运作的需要。

2.安全意识的增强

三、结论

(一)近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是根据本项运动技战术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修订的,是田径运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近十年国际田联田径竞赛规则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相对单一到相对全面、由相对粗糙到相对完善的演变过程。

(二)田径竞赛规则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要不断适应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田径竞赛商业化运作要协调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科学技术在不断引入田径竞赛规则、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安全。

(三)近五次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幅度很大,田径竞赛和训练的导向性影响极其深远,更加注重比赛的安全性,使比赛的紧凑性加强和观赏性提高,对运动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动作更加准确规范。

(四)可以从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特征看处,对于准确、稳定和高质量的动作要求越来越高,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熟练的掌握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论基础知识,促使田径运动员不断提高和完善运动技术动作。

(五)从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来看,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呈现科学化、人本化、精细化、系统化、国际化以及公平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涛.浅谈田径规则演变的趋势[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06.

[2] 董锦绣.现代田径竞赛与规则演变之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报.2008.05.

[3] 闫斌.我国田径竞赛规则的变化及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高中化学竞赛篇6

【关键词】学科竞赛;功能;时间系统;教学系统;组织系统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的目标。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中的作用。在高校实践活动中,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最直接的推动力,因此研究学科竞赛的功能和保障条件对高校搞好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社工同行、助人自助”学科竞赛过程中看师生角色的变化

(一)一个镜像:“社工同行、助人自助”

为了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专业技能的、适应地方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湖北文理学院自2008年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学科竞赛活动受到了学校多部门的支持和鼓励。至今为止,以“社工同行、助人自助”为主题的学科竞赛活动已经在全校范围推行了3年,竞赛的时间每年从4月份上旬至6月份下旬,大约持续2个月,参赛学生以社工专业学生为主体,分成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两种方式比赛。3年累计参与人数400多人次,参赛者遍及学校9个院系,重复参与人数大约在50人左右,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二)师生角色之变化:教师由“独奏者”变“伴奏者”,学生由“边缘地位”升“中心主体”

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因此,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

在“社工同行、助人自助”学科竞赛过程中,一切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在一个共享协作的环境下,互帮互助去挖掘多种信息资源,自行决定主题内容的表现形式,共同探讨经验和设计情景,将社会工作技巧、社会学人与环境关系、心理学暗示效应等多学科知识链接在一起,通过情景模拟式的实践训练,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理论知识意义的把握,实现对社工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活学活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大大得以提升。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纳人的角色和课堂话语权的边缘者,不再处于被管理的地位,而是自己去通过亲身体验实现对知识建构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合作者的基本作用则在于监测竞赛过程,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的角色了,作为知识源和传递者的作用大大削弱,他们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从“独奏者”变成了“伴奏者”。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功能的探讨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系列化活动。有着常规教学不能比拟的特殊创新教育功能。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个体的创新创造素养,主要是由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品质、创造技法运用和创新技能运用四部分构成。高校学生学科竞赛从各方面促成了这四方面素养的形成,能全面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学科竞赛题目一般难度大,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突出了创造性、创意性,学科竞赛要求学生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热情。在“社工同行、助人自助”竞赛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得到明显加强,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吃苦耐劳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强化。因此,竞赛既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能力的一次大检验,也是对学生是否具有饱满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敢于迎难而上、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品格的一次大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竞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自我指导意识的加强、意志的磨炼是常规课堂教学所远不能及的,因而被看成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和能力、拓展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学科竞赛强化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塑造

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理论基础知识的地位,缺乏发出自己心声的话语权。而且学习完全是“ 自己对自己” 封闭式的方式完成的。其习得的技能和知识往往缺乏一个“场域”去真正消化和掌握。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貌似满腹经纶的学理研究者,千人一孔,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习惯。大学生学科竞赛却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提供了专业场所。在“社工同行、助人自助”竞赛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形式体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查阅资料、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团队成员内充分讨论去合理设计竞赛主题内容,达到发现问题、把握要领和及时处理问题的目的,要求发展型的知识结构和开拓探究型的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发展思维得到锻炼。

(三)学科竞赛为学生创新技法和创新技能运用提供现实土壤和实践场域

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探讨经验和设计情景,一起共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社工同行、助人自助”学科竞赛为例,学生在查阅资料、合理设计竞赛主题的过程中,将社会工作技巧、社会学人与环境关系、心理学暗示效应等多学科知识链接在一起,通过情景模拟式的实践训练,完成对社工技巧的活学活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大大得以提升。高校开展学科竞赛就是要提供一个实际的学习情境,这样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这种“同化”与“顺应”过程是学生创新个性品质、创新思维品质进而形成创新技能和技法的过程。学科竞赛能为学生创新技能的掌握提供实证实践条件。“能力的提高主要不是教出来的, 是而是练出来的, 在实践中悟出来的”。

三、高校学科竞赛的保障机制

在高校大规模实施质量工程的背景下, 开展学科竞赛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好途径。然而,当前高校的学科竞赛在管理和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学科竞赛健康发展的问题。如,学科竞赛的举办存在“窗口式”工作模式,往往满足于有需要时手上有“样板”可呈现,而没有形成卓有成效的规范制度;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明,缺乏“合谋”意识;只给予鼓励性的***策支持而缺乏经费资助等等。因而,为确保竞赛的实施,研究其保障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时间系统:促进学科竞赛常态化和制度化发展

高校在推行质量工程的过程中要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果。对于学科竞赛而言,就是要打破“窗口式”工作模式,变“形式化”为“常态化”,变“短期化”为“持续化”, 既不搞形式,也不走过场,形成学科竞赛活动的长效机制,创造学科竞赛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所得经验和知识的巩固和消化,使学科竞赛的思维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让广大学生通过系统了解学科竞赛的功能,使学科竞赛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动”。

在社会工作专业中,针对大一新生,可以开展以社工“情景剧”一对一式的学科竞赛,初步体验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针对已经熟悉专业基础知识的大二学生,可以开展“团体凝聚力”“团体游戏”为内容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更深层次社工沟通、会议、方案设计以及程序技巧的掌握;针对大三学生,可以开办“野外训练营”这类内容要求更高的竞赛活动。这样安排的时间链接,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从浅到深的认识和把握,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保证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连续性。

(二)教学系统:确保学科竞赛优质量和高效率发展

教学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主要由教师系统、学生系统、教学媒体系统要素组成。在学科竞赛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智力支持人,其活动主要包括:向上级单位(教务处)呈送学科竞赛申请书,规划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动机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辅助。其个性品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与学生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取得的学习成就举足轻重。为了保证学科竞赛有理想的成果,就要组建一支责任心强、组织能力较强、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所抱有的学习态度、拥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策略也极大影响学科竞赛的效果。因此在学科竞赛中要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探索知识的品质。教学媒体系统是教学系统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它主要体现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载体。学生在学科竞赛中通过对学习资源和信息的处理,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培养能力,掌握方法,形成思想和观点,提高素养。

(三)组织系统:保证学科竞赛规范化和系统化发展

高校举办的学科竞赛活动要真正达到“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预期目标,就应该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规范化、系统化工作格局,就要求构建合理的组织系统管理体系。

学科竞赛活动有校级和校级以上两个层次,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学校、(院) 系二级联合管理体制,即由教务处牵头设立的校级管理机构和承办单位(院、系)设立的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学科竞赛的各个环节,如学科竞赛项目立项审核,组织信息,做好二级学院、学工处、团委各部门的协调统筹工作。院(系)管理机构主要从微观层面上负责学科竞赛方案制定、学科竞赛指导与培训、学科竞赛的各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学科竞赛结束工作总结。除此以外,还要学科办或教学办提供学科竞赛所需要的设备、仪器、材料、场地,切实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只有形成多部门组织系统配合机制, 学科竞赛各环节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 才能保证学科竞赛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活动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洪忠,陈学星.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8.

[2] 何颖.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保障机制[J].江苏社会科学,2011:123-126.

[3] 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1.

高中化学竞赛篇7

高职学院的职业技能竞赛最初在长春举行,随后重庆、天津等多地举办技能竞赛,并且职业技能竞赛开始在全国范围高职院校广泛开展,现如今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一件重要的事情。正是这样一种教学规模,促使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一种“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认识。按照职业技能竞赛举办的规模,可以将竞赛分为部级、省级、市级以及院级[1]。各高职院校为可以参加省级或者部级的职业技能竞赛,通常都会在院校内组织职业技能竞赛,部分城市组织市一级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的选手参加更高一层次的技能竞赛,促使省级、部级竞赛规模越来越大,人数逐渐增多,竞争更为激烈。从近几年的职业技能竞赛举办的形式就可以看出,职业技能竞赛在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的同时,竞赛的专业也变得越来越多,赛事项目越来越多。高职学院职业技能竞赛表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有效促使竞赛管理的更加规范化。***每年都会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文件来规范职业技能竞赛的举行。随着职业技能竞赛的广泛应用,促进职业技能竞赛的赛事项目结构更加合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其中,进而有力的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竞技大赛促进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

从笔者前文的概述与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职业技能竞赛越来越受到高职学院与企业行业的青睐,并且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学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得促进作用,为将这种效果更为明显的体现在教育教学成果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首先,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相互结合。在高职学院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突出职业技能竞赛对创新型人才的效果,可以将竞赛的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促使课程可以与应用相互联系,以竞赛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改革,进而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更强理论与技术基础,这样就可以逐渐促使技术应用与创新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达到教学质量与竞赛成果双丰收的效果[2]。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部分涉及面较广,难以具体结合某一课程的职业技能竞赛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可以奖竞赛纳入到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实施办法中,将教师作为单位开展班级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与一种技能,这样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更为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参与竞赛,提高技能。高职院校依据本校办学特点,促使竞赛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互结合,促使学生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达到资格标准,促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加强训练项目与企业项目的结合。高职院校办学活动的实施始终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在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基于工作项目促进教学改革。这样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就需要高职学院的教师参与学院制定的项目教学改革能力测试,促使项目化教学。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可以让教师集体分析项目、分解项目,结合企业项目的相关规定,将整个项目化为若干个不同的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并且将子项目渗透到竞赛内容,保证所开展的竞赛项目能够具有针对性与高度仿真性。项目竞赛的内容必须包括专业技能操作应用训练、实际能力水平演练考核等[3]。教师通过项目化,在仅仅联系企业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进行考核,校验学生的专业知识、素质水平与技能。在教师实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进行考核,有效检验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成果,针对教学中的偏差和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补充。另外,项目化教学在保证高职院校办学活动与企业紧密相连的同时,还可以促使教学达到“过程至结果至过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结果,依据教学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保证学生能够直接参与项目的所有过程。高职学院采用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通过企业项目产品融合技能竞赛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

三、结语

高中化学竞赛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生态系统 技能竞赛

[作者简介]蒋新萍(1965- ),女,河南汝南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研究与管理、机械工程。(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工科类高职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途径创新研究――基于营销能力培养的视角”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S***880012,项目主持人:蒋新萍)

[中***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72-02

一、高等职业教育生态观的内涵

1976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L.A.Cremin)首次从教育科学研究新的视角提出教育生态的理念。他提出要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原理与机制,运用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思考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不断提高教育效益,促进各类人才的合理成长。教育生态理念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对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生态观是一种“深层生态观”,强调以一种生态视角、态度、原理和方法来思考、理解和解释复杂的高等职业教育问题,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内部结构的协调,即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要素包括人、教育投入、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其时空分布等构成的一个相当复杂的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二是外部环境的优化,即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优化;三是资源利用的有效、合理配置,以实现有限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四是机制运行的灵活,要建立既有利于激发内部活力又有利于保持对外部变化反应灵敏的管理机制;五是人才培养的适用,通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生态观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对技能竞赛的启示作用

1.技能竞赛的生态发展危机。技能竞赛即技能水平之间的比拼。《***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定期开展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要求。实践证明,技能竞赛是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加强校企合作、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如果把技能竞赛看作一个具有生命体意义的实物,我们就赋予了技能竞赛一种生态属性,生态化的技能竞赛是能够满足学习者需要、社会需要,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与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相吻合的技能竞赛。但是,对技能竞赛把握不当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主要是片面追求技能竞赛成绩,唯竞赛而竞赛,单纯地为了竞赛出成绩投入大量资源却只有极少数师生受益,导致有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教育的不公平。究其主要原因是陷入了不遵循教育生态理念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没有把技能竞赛放在高等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中进行良性循环设计与实践的误区。

2.限制因子定律。赖特提出的限制因子定律是如果生态因子较为缺乏,或低于临界线,或超过生物最大忍受度,这类生态因子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即限制生物的正常成长。限制因子定律是高职教育生态观研究的基本原理。在技能竞赛的开展中,如经费因子是技能竞赛生态属性的能量基础,一旦能量低于基本的需要,就会限制竞赛的规模和质量;竞赛的相关***策与制度都直接影响技能竞赛的生态化发展,因此制度因子也起关键作用;技能竞赛中涉及各级各层的教育人员,他们的观念正确与否将产生不同的结果。经费因子、制度因子、观念因子等都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所以我们要发现这些限制因子,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分析和解决限制因子,将限制因子转变为非限制因子。

3.花盆效应。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自然半人工的小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人为能力控制的生存环境,一旦失去人力的控制,花盆内个体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花盆效应削弱了高职教育生态个体或群体的生存能力。目前很多针对技能竞赛的学习环境是由教育工作者共同设计的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封闭环境,由于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与生产实际存在脱离,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存在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如果把技能竞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那么其生态系统应该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互动的动态开放系统。

三、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生态化设计与实现的对策

1.以技能竞赛引领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通过技能竞赛创设校企合作环境,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职业岗位与竞赛项目对应的岗位对接,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合竞赛项目的规格要求。如引进企业的规范确定技能竞赛的规则,让学生在一个相对接近企业要求的环境里进行技能比拼,大大增强了技能学习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学生正确认识企业技能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逐渐形成一种技能操作的企业规范。同时将行业内最新技术发展和企业最新人才规格需求融入竞赛,使学生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这将有效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通过技能竞赛引领技能教学和管理水平,将技能竞赛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竞赛组织与教学过程组织相融合。组织技能竞赛,从方案制订到每一个细节的落实都需要很多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每组织一次技能竞赛就是对学校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工作执行力的一次有效提升。通过技能竞赛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合理选取技能竞赛项目作为教学项目,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效推进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使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2.以技能竞赛规范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型人才。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技能竞赛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要求、方法要求、资源配置要求、评价考核要求规范职业技能培养,逐步形成以职业技能的培训、职业能力的达标、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成果的展示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3.以技能竞赛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必须建立在日常教学的阶段性常规竞赛基础上。在专业课的日常教学中,要把竞赛贯穿始终,将竞赛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拓宽师生受益面,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把技能竞赛当作阶段乃至学段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检测手段,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竞赛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并在此基础上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院、省级乃至全国的专业技能竞赛,使技能竞赛惠及全体师生,真正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4.以技能竞赛营造校园技能教学文化。为营造人人有竞赛、层层有选拔的技能竞赛氛围,高职院校应对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扩大竞赛范围,让技能竞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的参与,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笔者所在的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的“建***杯”专业技能竞赛节就是很好的例证。学院以杰出校友、新世纪全国首批7个“能工巧匠”之一的邓建***名字为竞赛节命名,号召师生以邓建***为标杆,厚德重技,在活动中深入开展各个层次的技能竞赛。如各系开展的各专业教学分组竞赛实现参与的广泛性,学院开展的院级专业技能竞赛实现比、帮、带效应,省赛、国赛前的晋级与备战赛,实现优中选强。通过建***杯专业技能竞赛节平台,形成了学院技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竞赛培养选拔机制,实现了技能竞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化工作的转变;由个别选手到面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使技能竞赛成为学生直接步入企业的桥梁、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学院参赛选手多次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参与竞赛的热情与信心,提升了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特质和灵魂,技能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层次的有效途径。但必须避免就事论事、为赛而赛,要将技能竞赛放在高职教育整个生态系统内设计,通过技能竞赛有效激发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各构成因子的活力,建立科学的赛前训练和选拔体系,实现技能竞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转变,形成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使学校在较高的发展平台上高质量运行。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高中化学竞赛篇9

(1)职业技能竞赛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职业技能竞赛对专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3)职业技能竞赛能有效检验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各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4)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做到校企融通。

2职业技能竞赛引领高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进行重点学习,从而达到高职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真正体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2.2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灵活、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从实际生产中精心选择适合的项目,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个项目都以实际应用为载体,完成每个项目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2.3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职业技能竞赛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迫切需要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产学结合,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

2.4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

由于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必须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或任务训练中,对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是说必须建立科学的高职课程考核体系。

3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达到的目标

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对与竞赛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对与竞赛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得的成绩纳入相关课程的成绩考核中;建立网络竞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竞赛练习平台。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2)完善选课制度,构建因材施教的运行机制。(3)开发校本教材,积淀课程改革的物化成果。(4)评选优秀课程,形成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5)建立网络平台,实现***学习、培训、交流。

4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进程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学校与企业两个平台,强化对学生建立在基本能力基础上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培养。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对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与先进制造领域,体现工学结合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能力为中心,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企业标准,制定了课程标准,设计了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为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拼搏精神与创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建立了国家/省级/学院三级竞赛体系。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包括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各种、各级竞赛项目,主要有: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制作竞赛、机器人竞赛、嵌入式产品开发竞赛等电工电子技术技能竞赛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重点支持以学院名义参加的由***、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竞赛项目。同时,结合每年一届的学院技能节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了深化“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办学特色,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有力促进教师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细化工作,特制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办法包括竞赛等级及认定、竞赛的申报立项、竞赛的组织、竞赛的管理、竞赛经费及管理、竞赛成果的归档、奖励办法等。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积极开展以赛促学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团结协作、创新精神。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江西省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中获一等奖14项,在江西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25项,指导教师多人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同时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推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子信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小结

高中化学竞赛篇10

关键词:控制论;竞赛;学生;培养模式

中***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74-03

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强调理论的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研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探索有益的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地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将控制论应用于在高校教学管理,以之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1],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智能汽车竞赛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所从事的主要综合赛事,也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科大赛。本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2],通过提出一种将“控制论”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及教学方案,推动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思路的基本原理是:在竞赛管理中引入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观点是:系统的观点,反馈的观点,调控的观点以及最优的观点。即把整个竞赛培养模式看做一个系统,把学生当做被控对象,通过目标设定,控制环节,执行环节,检测环节,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实现竞赛结果的最优化。

一、控制论与教学控制系统

1.控制论的基本原理。维纳于1948年提出了《控制论》,自此之后,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控制论的核心就是对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控制,通过将控制论引入到教学改革中以达到最佳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在控制论中,需要将控制设备进行组合,组建控制系统,进而实施对被控对象的反馈控制。

经由不断比对设定输入量与输出量差值的方法,借助反馈控制器作用,使得输出量逐渐地趋向于设定值,直至差值为零,反馈控制器的作用过程如***1所示。

由***1可以看到,反馈控制系统通常有五个部件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1)比较器:用来比较输入量与输出量,并计算出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偏差。(2)控制装置:根据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偏差和控制策略得出控制量。(3)被控对象:指控制系统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对象。(4)测量元件:检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并将该信号输送至比较环节。

利用控制论思想研究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是:通过分析教学环节的各个过程,找到优势和不足;同时设定教学指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掌控,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显然,通过实现控制论下的教学指导模式可以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3]。

2.教学控制系统。控制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4]主要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控制器就是教学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控制器具有约束性,鲁棒性。在控制论视角下,教学控制过程可以看成一个控制系统,由教师、学生、反馈、比较等主要环节组成,其教学反馈系统框***如***2所示。

(1)教学目标:即教学要达到的效果,教学目标由各学院协助教务处设定。

(2)信息反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将学生的教育结果进行采集,并输送至控制器环节。通常是由老师通过答疑、作业、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从学生群体中获取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

(3)教师(控制器):教师通过接收来自比较器的差模信号,对学生进行教学调控。教师通过授课、布置作业、讲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调控,引导学生到有吸引力的事物上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扰动:即由老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因素等引起的教学效果不确定。老师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可以抑制降低扰动发生的频率,提高教学效率。

(5)比较器:比较器的作用是获得反馈信息,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获得差值,并把差模信号传给控制器,通常是由系(教研室)执行。

根据上述原理,首先由教务处及学院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那里获取相应的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运用教学控制系统时必须确定教学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反馈要及时,反馈不及时会错过教学调控时机,也会影响教学成果。

教学控制系统建立的意义:从控制论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教学过程,可让我们用更科学的观点量化的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参与过程的反省性,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看待问题的方式达到循环过程的再认识[5,6],而不是过去粗放的、宏观的、定性的认识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控制论竞赛培养模式

组织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智能汽车竞赛,是培养该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该竞赛全面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主干课程系列;实施智能汽车竞赛,对改善自动化专业教与学两方面的效能都大有裨益。

为提高智能汽车竞赛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了一类将教学控制论的观点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竞赛管理控制体系来管理竞赛过程。

1.竞赛管理控制体系。竞赛管理控制体系就是依据反馈控制系统建立的,其示意***如***3所示。

竞赛质量控制环节是根据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节。通过学校、学院开设的“智能汽车设计与实践”选修课及相应的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向同学们宣传竞赛及其所需技术知识,吸引学生参与竞赛初选,再经过训练、观察和比较进行复选,优秀者才能进入下一轮[7]。

2.智能汽车竞赛比较环节模块。将采集的智能汽车竞赛实际值与竞赛质量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发现智能汽车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智能汽车竞赛质量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模块的功能就是及时采集竞赛过程的信息,为竞赛管理提供及时的信息。通过定时向学生发放竞赛信息采集表在上述管控体系中,被控对象是竞赛的进程。根据控制论对竞赛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比较环节的到竞赛质量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通过竞赛质量控制环节和执行机构校正偏差,从而实现竞赛过程最优化。整个竞赛管理控制系统是由竞赛质量设定环节,竞赛质量控制环节,执行机构,竞赛质量信息采集环节构成。(1)智能汽车竞赛质量设定的确定。为了保证智能汽车竞赛的质量,学校、学院两级制定了一系列的竞赛质量标准:指导老师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参赛队员的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参赛单位的实验测试场地和经费支持。(2)智能汽车竞赛质量控制环,收集竞赛进程的信息。

2.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统。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统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运行,教师、学生收集竞赛信息,并按照竞赛质量标准分析竞赛中发现的问题借助智能汽车竞赛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这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多项。实践证明,基于教学控制论的竞赛培养模式有利于检验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并提升其创新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工科本科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参考文献,及时进行调控,实现竞赛结果最优化[8]。

对于智能汽车竞赛的参赛队员,他们必须学习《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等自动化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点主要包括:PID控制算法及其参数自调整技术、模糊智能控制算法、稳定性与动态特性分析、数字离散控制系统设计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字电机技术等,综合利用这些方法来控制驱动电机及转向舵机,进而设计出可自主控制的智能车。随着竞赛的开展,参赛者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动化控制的核心理论和实用技术。

3.建立智能汽车竞赛控制体系的意义。在教学控制论的视角下,竞赛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系统,分析竞赛管理也就是分析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因此会让我们用更科学的观点量化提高竞赛管理。建立竞赛管理控制系统是提高竞赛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竞赛质量有突出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9]。

三、结论

借助智能汽车竞赛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这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多项。实践证明,基于教学控制论的竞赛培养模式有利于检验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并提升其创新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工科本科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孟梅.控制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66-69.

[2]程磊,吴怀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2):116-119.

[3]赵丹梅.控制论视角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3):133-136.

[4]吴建国,控制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Z].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5]杜锋.控制论系统观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S2):67-69.

[6]曹玉华,郭晓燕,高锐涛.“控制论系统观”视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203):134-136.

[7]于金霞.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0,(19):58-60.

[8]曹科才,高翔.从智能车模竞赛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56-157.

[9]曾文波,劳有兰.搞好电子设计竞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61-6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中化学竞赛10篇

学习

中级职称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中级职称10篇,内容包括中级职称审论文十篇,医学中级职称论文十篇。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

学习

农村教育现状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教育现状论文10篇,内容包括农村教育现状分析论文范文,农村幼儿教育现状论文。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学习

互联网营销推广方案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互联网营销推广方案10篇,内容包括互联网平台推广方案,互联网营销推广论文。传播目标-在优质网络媒体上,宣传方太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信息,加大品牌曝光,巩固市场地位。-通过优质创意,吸引受众关注方太的相关产品信息,进行双十一活动

学习

学校后勤工作总结10篇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后勤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学校后勤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最新学校后勤工作总结范文。学校安全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师生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我们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

学习

上半年妇联工作总结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上半年妇联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工作总结,妇联工作总结10篇。今年我处工作重点主要以围绕城市扩容狠抓二三产业的发展围绕市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城市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旅游观光农业和高效精品农业使一

学习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高等教育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研究的重新定位论文分享,高等教育的有关资料论文。一切研究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

学习

发展战略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发展战略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的论文怎么定题目,发展战略怎么写毕业论文。【本文作者】:周文燕,陈辉华,刘微明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

学习

农村商业银行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商业银行10篇,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管理论文十篇,农村商业银行简介范本。(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app营销策划方案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app营销策划方案10篇,内容包括100套app营销策划方案,app定制开发报价方案。互联网就像是一个放大镜,让企业打开了通往客户的窗口。与传统的门店吸引客流相比,互联网就像给企业立了更多的指示牌,让更多的用户清楚如何找到企业。

学习

智能营销自动化方案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营销自动化方案10篇,内容包括智能自动化营销处理方法,智能化创新营销方案。日前,营销技术领导者SAS上线的一款客户智能新产品——SAS?客户智能360(SAS?CustomerIntelligence360)或将满足营销人员的相关营销诉求。SAS?客户智

学习

合同书样本10篇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合同书样本10篇,内容包括租房合同书样本,合同书样本格式精选5篇。装修设计公司(乙方)为发挥双方的优势,共谋发展,并为今后逐步向组成集团公司过渡,双方经过充分友好的协商,特订立本协议。一、建立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今后凡甲方

学习

发表教研论文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发表教研论文,内容包括教研论文发表刊物,教研论文投稿。首先,筛选的论文研究背景限定在教育情境中,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实施教育、施加影响的具体场合,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环境;其次,教育情境中的主体包括施教者(

学习

会计专硕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专硕10篇,内容包括会计专硕读博,非全日制会计专硕。

学习

内勤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内勤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车队内勤工作总结,法制内勤工作总结。

学习

高中化学方程式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方程式10篇,内容包括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高中化学方程式怎么推。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变化,找出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例1:fe3o4+cofe+co2分析:找出关键

学习

高中化学实验10篇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实验10篇,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实验大全100例,高一化学实验整理大全。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新大纲列出的3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19个(必做10个,

学习

初中物理竞赛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物理竞赛10篇,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竞赛省赛题目,初中物理竞赛专题汇编。物理学科具有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特点,由浅入深需要一定的基础积累和依赖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因此对于初中阶段初次接触物理学的时候,有部分学

学习

初中化学竞赛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化学竞赛10篇,内容包括初中化学竞赛题分享给大家,初中化学竞赛一等奖题目。二、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常言道:“根深则叶茂”。化学竞赛也一样,学生平时能吸取较多的知识营养,才能在竞赛中得心应手,获取好成绩。因

学习

豪华竞赛:产业两栖性制造的市场失败

阅读(27)

业是一种兼有服务业和金融业双重性质的产业。作为服务业,的豪华程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服务产品质量的差异对于赌客是有意义的,在价格一律的条件下激励赌客由低档小向高档大流动。作为金融业,价格是一个投资()回报率的概念,它无法作为反映豪华

学习

推动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在中国的发展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推动世界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在中国的发展,内容包括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赛区2021年。ACM/ICPC是国际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forComputingMachinery)组织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Coll

学习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之“差量法”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化学计算方法之“差量法”,内容包括高中化学差量法经典例题,差量法高中化学。【摘要】在众多的解题技巧中,“差量法”当属优秀方法之一,它常常可以省去繁琐的中间过程,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快捷化。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过

学习

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名单

阅读(3857)

本文为您介绍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获奖名单,内容包括教海探航征文投稿邮寄地址,教海探航获奖论文范文。特等奖(10篇)苏派教学:“江苏创造”的价值坚守与范式转型曹春华海安县教育局单元类结构教学:课程视野下语文教学的新方向顾琴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