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践课程设计10篇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1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方案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8.075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是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主干实践课程,属于“职业技能”培养模块,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该课程坚持走职业教育之路,以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遵循实用、够用和管用的理念,以会计操作技能训练为特色,通过在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结合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以及分岗模拟、混岗模拟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打造一批能胜任出纳、税务、成本核算、工资核算、收入与利润核算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内容涵盖《会计职业基础》、《企业财务会计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多门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8周的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它即是对在校期间所应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总结与考查,也为学生面向企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素质为基础,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中心,社会需求为依据,确立了“一核心、两原则、三对接”的课程设计理念:一核心是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两原则是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打造、学做一体”的设计原则;三对接是“与市场需求对接、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岗位对接”,化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具体表现为:

(1)课程实训项目以企业真实会计岗位为载体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要求。坚持“学校与企业合力开发”,“教学名师与注册会计师精心打造”的课程开发理念,将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各项元素及对会计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入课程。

(2)课程实训资料以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为背景,充分体现实践性的要求。遵循“立足濮阳,服务河南”,这一专业定位,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行业以及学生熟知的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设计实训内容。

(3)课程与企业、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一线专家共同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开放性要求。课程专职教师与会计工作一线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学资料,营造符合职业要求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会计职业技能。

课程组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的分析及归纳,将会计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及其所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分解转化为课程的实训项目。如表1即是按照“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所设计的会计职业基础实训项目的学习情境任务。

3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安排

《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内容的选取是根据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来确定。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以及往届毕业生,与校内外专家一起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深入了解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与工作任务,将出纳、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所应处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上紧密结合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特点。本课程结构为“项目化”结构。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的需要,对应不同的能力培养设计了两部分(单项实训、综合实训)5个大项目(会计职业基础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实训、成本核算实训、手工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26个子实训项目。本课程所有实训项目根据其实训内容与要求的不同,均配备了校本实训教材、PPT、实训项目讲义、核算流程***、仿真会计资料、用友ERP U8软件等教学内容辅助资料,使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以通过手工模拟、电算化模拟等手段进行不同层次的强化训练,保证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的针对性;同时,各单项实训目标均为会计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学生经过实训后,可掌握大中小型各类企业会计工作的全部技能,基本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分为两部分。一是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领会、吸收与应用,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教师课件演示、课程网站以及往届学生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其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二是会计操作技能性知识,采取先做后学再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指导教师先根据每项任务的实训目的、实训设计,安排实训程序。由学生***或是分小组(3-5人)完成任务,并汇报实训过程及结果,通过展示学生所完成作品,指导教师进行总结点评。详见表2。

手工实训实训要求:通过对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实际业务的处理,初步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操作方法及过程,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会计理论与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从日常业务处理、成本核算与分析到对账与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

电算化实训实训要求: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用友ERP U8V10.1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际操作。本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主要起到辅导作用。学生完成对账套的创建和基础档案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日常业务与期末业务处理;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以及供应链业务处理;生成会计报表全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刘晓敏.课证赛融合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经界,2015,(16).

[2]李猜.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2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陈旧

成本会计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又必须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相应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与传统的成本会计相比,当前的成本会计更强调对成本的管理和掌控。而现阶段,许多学校采用的成本会计的教材仍旧是传统的教材,过于强调对成本核算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许多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比较陈旧,信息缺乏一定的实时性,信息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常将案例或数据相关的条件进行简化,这使得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体系。

(二)对成本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涉及到证书考取、职称相关的课程更重要,忽视了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但实际上,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是对成本的核算和管理相关的问题。例如通过成本核算,选择成本耗费最低的方案进行实施。可以说,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关系到整个企业对资金的掌控。因此,成本会计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许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认为其他课程更重要,导致对《成本会计》课程的学习和运用不到位,对自身的竞争力提升有所影响。

(三)实践机会较少

从目前来看,许多教师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理论教育更重要。或者因为外在的客观原因,忽视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仍旧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主要依靠教材,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在许多学校,课程安排中也没有明确的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安排,许多学生也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另外,许多教师的资历不足,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对实践应用的相关工作难以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差。

二、教学内容建设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该课程的内容建设方面,应强调“充分和必要”的原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重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即实现在课前就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在课后积极参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就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指的是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实际的操作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实践操作的意识,进而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课堂进行操作模拟,要求教师在保证学生充分理解基础理论之后,利用相关的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需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需要重视的部分,一方面,要强调原始凭证的设置和填写;另一方面,需强调对明细的核算过程。例如制造成本的核算和分配等过程比较复杂的工作。课后的实践操作是指,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实验操作或模拟训练,以让学生通过仿真模拟,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工作能力。

三、教学条件建设

(一)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

制定教学计划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条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针对专业人才制定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可将实际的教学课程根据学习的难度进行划分,并将学分划分为理论知识的学分和实践操作的学分,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成本会计》的学习内容较多,为了保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需要在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相关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安排专门的、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并明确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实践操作内容。

(二)完善实践教学教材

实践教材的完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要想实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就必须依靠科学的、合理的、适应当前社会要求的教材,否则难以实现有效的实践教学。目前,许多学校采用的教材版本都比较陈旧,其中的许多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学生学校的需要,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因此,实践教材的选择和完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要求实践教材中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有配套的实践操作的设置,包括案例设计、章节课程的实践安排,以及综合模拟等课程设置,以在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尽量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进而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建设

教学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机会的提供,包括与相关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的建立等,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教学过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尽快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或难点问题加深理解的同时,及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而使学生形成一个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整体的知识系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习企业的提供,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包括题库的丰富、评估方式的丰富,以及训练方式的多样化等。成本会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对学生的工作能力有所要求,这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丰富的题库应包含多样化的题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不同的题型进行练习,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丰富题库还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需要,针对性地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评估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强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除了传统的理论考试,还可增加实验考核、应变能力的考核等考试形式,重视考核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

四、结束语

《成本会计》课程建设的加强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教材的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的建设,以及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进行针对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促进学生的综合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才志.《成本会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205-206.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3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一、《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及内容

(一)《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目标

我院《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将《会计学》打造成青海省内一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部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要达到教学内容前沿化、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质量不断优化。

(二)《会计学》课程建设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队伍建设选择外引内培两种方式,引进1到2名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改善课程组教师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努力建设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建设

此项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教学目标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以及基本业务操作技能的训练。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实施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法、实物引导法、实验教学法、提问教学、讨论等方式方法。

4.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

教材的选用按照***规定优先选用***规划教材,并建立教材库。教辅材料包括理论学习辅导材料、实验及实训教材、练习资料、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指导书等。

5.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

此项建设包括拓展会计技能实训内容,在原有基础会计实验的基础上添置相关实验软件,扩充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高水平实验内容。

6.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组成网络课程资源小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研制和开发网络教师和开发网络教师教学系统、网络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教学素材库。

7.课程考核及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试成绩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突出能力和技能检验。

为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

二、《会计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会计学》课程建设项目已经结项,但通过课题组对《会计学》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和学生、教师对课程建设的评价看,目前在《会计学》课程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学》教学大纲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修订

上述课程内容体系上没有大的问题,主要是章节安排上值得商榷,因为在实际教学中,各任课教师感觉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安排在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的前面存在很多问题,因为第四章刚讲完借贷记账法,学生对很多经济业务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而马上开始介绍凭证和账簿,学生很难接受,很多凭证都不会填制。教师又要花很长时间去讲业务涉及的账户及结构等,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效果还不理想。因此,急需修订教学大纲中课程内容安排顺序,将第七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安排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之前讲授,这样实验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国内其他财经院校相比,课程组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没有博士,只有两名硕士和一名在读硕士,其余教师均为本科。应考虑引进一到两名博士。以提升课程组整体的学历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也较低,课程组中实际没有助教,帮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试卷,答疑等。为主讲教师减轻负担。以更好地搞好教学。

(三)没有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来看,如自评报告所述,网站框架已经搭建好,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网站建设又耗时费力,有些资源还尚未上网,学生在上网自学时没有完整的学习资源,加之校园网网速较慢,利用课程网络资源自学就没有落到实处,成为一句空话。另外,网站互动交流模块难以做到实际的互动交流,而像浙江财经学院等部级精品课程网站都有实际的互动交流,这些都是应该解决的问题,否则学生上不了网或不能发挥网站功能,那么建这个课程网站有什么意义呢?

(四)教学课件需要更新和改进

从目前使用的课件来看,个别章节编排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任课教师授课时感觉不顺、不方便。另外,课件形式比较单调,主要是文字和***片,应考虑加入视频文件和音频文件以丰富课件内容。

(五)课程组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不够

课程组任课教师应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间交流不够。学术交流活动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推动课程建设。

(六)合班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目前,《会计学》课程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但由于大学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安排多媒体教学都是合班,两个班或三个班合班上课。合班人数通常达到100人,学生多就难以保证好的教学质量。相比单班教学效果要差。

(七)实习基地的作用难以发挥

虽然我系有9个实习基地,但因为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加之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会给单位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因此,校外实习困难重重。实习基地的作用难以发挥。

(八)相关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学习《会计学》前,学生应具备税法、经济法、金融学等相关知识,而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都存在问题,有的不开设,有的是在《会计学》之后开设。因此,教学时任课教师还需讲相关课程的部分知识,否则学生根本不理解。

(九)不同专业《会计学》应有区别,不能搞一刀切

目前使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没有区别专业,所有专业都执行一样的教学大纲。而实际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学这三个专业都有后续的《财务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其他专业不开设专业会计课程。这样应该区别专业,会计类专业设置《基础会计》,与目前《会计学》课程内容一致;而其他专业应设置《会计学》,课程内容按小财务会计的内容设计。

(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存在信息滞后,评价不够科学、客观的问题。如非会计专业的评教在其他院系进行,评价后没有或未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而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学生有不敢或不愿谈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且目前的评价都是匿名制,许多学生评教不够客观,主观性极强。评教评学应该透明化,在评教评学中应保证教师和学生地位平等。否则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三、《会计学》课程建设的未来建设思路和措施

为更好地做好《会计学》课程建设,针对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今后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一)要根据我国会计改革最新进展和实际教学效果,及时修订《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针对上面提到的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在课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将“第七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安排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两章之前讲授,这样实验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这一章的8个课时实验放在“会计账簿”一章之后组织进行。这样的调整更加符合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升课程组教师的学历结构,向学院申请引进1-2名博士或硕士,也可起到带动会计学科搞科研的作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造就一支既熟悉专业理论,又精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应能熟练开出本学科教学实验项目,能熟练操作运用。对缺乏实践技能的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安排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每年派2-3名教师到合作企业中实践,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保证现有教学资源上网,并能及时更新

课程组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制作相关的课程教学资源,但因为时间的问题,很多资源尚未上网,因此,下一步工作应尽快保证资源挂网,学生在上网自学时有足够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加大对精品课程网站的宣传力度,让所有学生都知道网站地址。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四)做好教学课件的制作与更新

由于目前《会计学》课程已经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因此教学课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课件的信息含量、形式还需紧跟会计改革的最新变化,形式上融入视频、音频等资源,教学内容前后要符合逻辑,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和规律。增加一些实际的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目前的课程组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活动,但还是不够的。今后要定期开展课程组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间加强交流,制定奖励***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推动学术研究,积极撰写和、论著,编写校内讲义等。支持教师参加社会学术研讨、论文交流活动。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作专题报告、学术报告。

(六)改变现有合班教学状况,按自然班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合班教学时,有很多弊端。如上课考勤耗费更多时间;教师与学生难以熟悉;学生旷课机率高;教室大,老师讲课声音学生听不清楚等等问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些问题每一个教师都深有感触。因此,采用单班教学,会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相比合班教学,单班教学更具优势。同时,也呼吁学校应在每一个教室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从教学条件上保障教学手段。

(七)各专业应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开设先修课程

《会计学》设计税法、经济法、金融学等相关知识,而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都将此类课程安排在《会计学》之后开设,有些专业还不开设。实际教学中会计老师即将会计还要讲税法知识、票据知识、公司法等知识点,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有时效果还不理想,因此,必须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开设《会计学》之前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在学习时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教师讲课时不用占用大量时间去讲这些内容。

(八)区别会计类和非会计类专业,对课程进行重新定位

按照各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我院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学等专业开设《财务会计》等专业会计课程,其他部分专业只开设《财务会计》任选课,因此,这些专业学生在学完《会计学》课程后可能不会再学习专业会计课程。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对会计类专业仍可按现行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其他专业则应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按照“小财务会计”的知识框架重新做出调整。体现专业的差异性。同时也满足了非会计专业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会计的愿望。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只有学校重视,老师积极参与,学生配合,才能使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

[2]胡晓玲.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之我见[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综合实训;改革;完善措施

中***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99 -03

一、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实施的是“高端技能教育” ,职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观点已成为各有关方面的共识。在有关省市对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人员工作能力基本要求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具备会计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需求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这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高职会计教育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全部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会计实践课程是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主“生产线” ,因此强化会计实践课程的改革是基于职业能力视角的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三年级都安排了大型的会计综合实训,一般为期一个月左右,以此作为就业前的实战训练,以期达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但从各院校开设的具体情况看,普遍存在实训与实际会计工作脱节的现象。

(一)没有体现会计岗位责任制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是不同的,需要会计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严格强调岗位责任制。如财务人员经常要面对许多不规范的票据,需要其认真审核把关,对于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单据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于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上报。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综合实训教材中,教师没有事先将涉及的原始票据精心设计,巧布陷阱,结果学生拿到手的原始单据都是正确无误的。这样实训内容的设计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审核票据基本技能及岗位责任意识的。

(二)没有充分展现会计工作核算流程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每个经济组织单位都会与外单位发生诸如货物购销、劳务提供或接受、资金借贷、税费计算及缴纳、利润分配等经济业务;对内也经常发生费用报销,薪酬发放,成本核算等经济业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就是正确、及时地处理这些业务。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经济业务交易凭证流转的操作规程。现实的会计工作核算流程是自成体系并严密规范的,如办理采购业务结算,经办人员首先要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并由相关领导签字,才能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手续。因此,掌握各项业务办理和结算流程是财务人员最基本的岗位业务知识。现行的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却省略了相关手续,这样实训的结果使学生不能全盘掌握业务处理流程,导致顶岗上任时出现操作上的反复。

(三)没有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从实际会计工作内控角度来看,会计人员不仅有分工,而且要不定期进行轮岗。但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综合实训是由一个学生做一套账,负责所有业务处理环节和步骤。这种安排,与现实工作中的财务人员分工和岗位轮换的要求存在比较大的距离。

(四)没有还原会计工作的原始状态

现行的会计综合实训教材普遍存在提供原始单据的同时也提供文字题目,学生的惰性较大,基本上就是看题目,而不是分析原始单据,判断经济业务的类型并做相应的会计处理,以至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应有的锻炼,到了实际岗位接触种类繁多的原始票据时犹豫不决,不敢下手。

(五)没有覆盖专业能力培养所需的全部内容

目前会计专业综合实训所涉及的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较少涉及《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课程的实训。从工作内容看,也主要是会计核算的实训,缺乏预测、预算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等内容的实训,达不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全面认识会计工作的目的。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进行了跟踪调查,在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实训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实训课程《会计实战》,并申报为学院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定位

《会计实战》课程开设在第5 学期,是一门为期六周的大型综合实训课程。前导课程是《会计原理与技能》、《出纳基本操作》、《基本经济业务核算》、《特殊经济业务核算》、《税费核算与申报》、《成本计算与分析》、《财务软件应用》、《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等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过前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处理程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缺乏跨行业企业、分会计岗位实际工作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特别是对实际会计工作中有关会计凭证传递处理的认知相对贫乏,对不同行业企业账务处理的特殊性要求不够了解,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化技能训练,为此在第5 学期学院开设了《会计实战》课程。该课程后续课程是《职业体验》、《毕业实习》。因此,该课程是职业体验和毕业实习前的实战演习,是一门具有把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迁移能力培养融汇的复合功能课程。

三、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开发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不断提高会计综合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会计实战》课程借助于仿真的实训环境、真实的实训器材、综合的实训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建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期末处理、报表编制、纳税申报、会计电算化应用等会计核算技能,努力提高会计档案整理、报表分析、会计工作交接等会计管理能力,强化学生对经济业务的识别、分析、判断处理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如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和职业素质养成( 如诚信、细致、严谨等) 起主要支撑作用,对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如职业岗位迁移能力、行业适应能力、继续深造能力等) 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专业能力与专业发展并重”的课程开发观,该课程依据实际会计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坚持“三以”原则。即:以实用为原则,选择中等规模企业常规经济业务为设计依据;以原始单据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综合性为特征,选择涵盖企业资金周转全过程典型经济业务。在具体教学项目设计方面,遵循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工作流程,分析典型业务岗位工作职责,通过将会计工作任务嵌入不同工作岗位,按照岗位分工进行账务处理,采取“岗位轮换、任务循环”的模式进行循环实训,仿真呈现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规范。具体思路如下:

1、构筑工作岗位与学习任务融汇的“两维”课程框架结构

依据会计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技能要求,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框架结构如***1:

***1

2、以会计工作任务的准确分析作为课程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项目的设计须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覆盖整个工作领域;二是负载必需的本专业基本知识,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把知识点都纳入到实训项目中。实训项目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后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实践中有些工作任务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因此需要进行项目分解和取舍,具体操作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项目的典型性,满足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之间的能力区分度。据此设计的课程内容才具有项目课程的特色,其中的学习内容也更具体,这样就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会计实战》课程设计了职业目标明确、项目任务鲜明、模块内容适当的五个项目。如***2:

***2

3、以手工电算一体化作为课程设计的主线

为全面训练学生的会计职业基本技能,比较会计手工作业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关系,验证会计手工作业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每一实训小组配置会计电算化系统,加深同学们理解会计手工作业是会计电算化作业的基础,会计电算化作业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4、采取“岗位轮换、任务循环”的模式进行循环实训

按照会计岗位的划分情况( 出纳岗、往来会计岗、成本会计岗、总账会计岗和财务经理岗) ,将会计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应工作岗位,由学生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即: 将实训学生进行分组定岗( 每组5人,每人一岗,每岗一周) ,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按照分岗情况由相应岗位的学生根据经济业务发生情况操作票据传递和相应的会计处理。

四、课程建设实效

针对现行会计综合实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院《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对课程内容、实训组织、教学手段进行了大尺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原始单据高仿真,加强学生岗位责任制意识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票据的审核能力,增强他们的顶岗能力和适应能力,我们一方面根据现行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印制了大量高仿真、彩色的原始票据,取消了文字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迫使学生只能通过审核原始票据分析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业务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插入了许有问题的票据,如车票时间与出差时间不一致、发票上没有税务部门印章、住宿发票超标等。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出差过程中丢失发票、出差补助的计算等相对复杂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前面的单项和专项实训中都未曾出现,因此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觉比较新鲜,在任务达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审核票据基本技能及岗位责任意识。

(二)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业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现行多数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学生是没有自的,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事先编制的程序处理所有经济业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学习兴趣,一是业务处理中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环节,如某些业务不再规定付款时间和付款方式,由学生自行确定;支票、进账单、委托申请书、收费凭条等全部由学生自行填列;从银行提取现金的时间和金额由学生自行确定,老师不再予以规定,老师的责任是检查企业是否遵守现金支付和银行结算的有关规定等;企业需要的借款,均与金融企业签订借款合同,自行确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利息支付方式、本金归还方式等条款,然后由银行划款,到期由企业归还并付息等。二是本次实训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老师不再提供答案。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满足学生对完成作业的成就感,我们在实训结束时组织了小组之间的交叉审计,审计质量作为老师考核打分的依据之一。从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相互交叉审计这种形式比较欢迎,同时学生也反映不同老师对相同问题的解释不同,导致个别小组之间因对相关问题认识不同而发生比较激烈的争执。争执的背后是学生对相关问题认识的加深,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向老师提出了挑战,促使老师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注重教研活动的开展。

(三)仿真设置各职能部门、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提升学生顶岗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对出纳岗位的认识,实训中教师充当银行角色,负责审核学生结算凭证填写的正确性,负责受理各银行结算业务;为了加深学生对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的认识,我们规定,所有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都必须经过仓库部门审核签字才能办理对外付款或委托收款手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顶岗能力,我们结合企业不同情况制定了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不同职务人员在出差过程中的住宿费标准、交通费标准以及出差补助标准;我们还规定了付款审批的额度,5 000元以下(含5 000)由财务经理审批,5 000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老师兼任),使得学生在校实训的体会更加深刻,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的角色转换。

(四)教师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实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在以前的实训中,所有经济业务由教师拟定,教师既要控制实训进度,还要负责提供答案,老师是校内实训的主导者、监督者、裁判。而在《会计实战》课程改革中,付款时间、付款方式都由学生自行确定,部分经济业务如提取现金;对外结算等业务由学生自行设置;老师也不再提供答案,老师还要作为董事长协同学生处理经济业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一般问题不予正面回答,而是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开展讨论。为了确保实训达到预期效果,对学生实训中存在的错误老师要深入分析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再用一句“不符合规范或制度”来简单答复学生,因此在《会计实战》课程中授课老师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实训的参与者、协助者。

五、职业能力视角下进一步完善《会计实战》课程建设的思考

从学生实训总结及离校后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会计实战》实训课程的改革成效是比较满意的。通过学生在实训总结及离校后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梳理了进一步完善《会计实战》课程建设实效的思路:

(一)在原有模式基础上,增设“交易关联、行业循环”的课程实训模式

由于学生就业去向是各行各业,而不同行业企业( 如制造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金融企业等) 的经济业务特点不同,其账务处理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本课程组成员深入不同行业企业,与其共同研究,将设计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在内不同行业相互关联的经济交易业务,构建仿真实训企业及工作场景,将会计工作任务嵌入各工作领域( 不同行业) 的不同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循环实训,力***改变过去“单一以某一制造企业经济业务为对象”账务处理的不足。如***4:

***4

***中:每个交易区域中每组学生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处理后转入另一个行业企业,进行行业循环会计实训,如: 某组学生完成制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后进入物流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在物流企业中分别担任不同会计岗位的角色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完成物流企业账务处理后再转入商业企业进行账务处理,依次类推,达到“交易关联、行业循环”的实训目的。

(二)扩大学生自主设计开展的业务范围,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会计实战》课程组成员与毕业班学生进行实训中期座谈时,学生提出能否让小组之间自主开展采购、销售、投资等业务,这样学生在自主开展业务过程中能够更加熟悉并掌握企业生产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上的知识,而老师要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自主开展的相关业务的合理性。《会计实战》课程组认为学生的这种建议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的缺陷。因此在以后的改革中应尽量增加业务的自主性,减少已知性,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和学习,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多方举措,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增强实训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具有企业会计工作背景的教师不多,大量的教师只有短期到企业从事会计实习的经历,有的教师虽然从事过比较长时间的会计工作,但是由于所在单位规模以及岗位分工等原因,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由于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很多实务问题没有作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导致不同老师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一致。对此,《会计实战》课程组拟采取的措施如下:①组织教师共同讨论、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没有明确规定以及教师之间也不明确的问题;②组织教师下企业,把下企业锻炼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③要求老师在授课前自己先将实训内容手工和电算化都做一遍,从而确保教师的指导有的放矢,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兰芳,罗立明.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2]马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9,(11) .

[3]俞校明,张东志.高职财经类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 12).

作者简介: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5

[摘 要]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电算化类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能较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学专业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存在问题和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探讨了电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及安排。

[关键词]电算化 实践课程 人才培养

质量是大学的灵魂,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实践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电算化类课程的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设计能力,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完善专业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学专业电算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实验资源未能整合

目前多数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的电算化实验没有充分利用与其横向相联系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的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形成一种资源的浪费。在会计学专业内部各课程的实验之间也缺乏一定的沟通和交流,造成部分课程实验重复,资源浪费较大,部分应有的实验内容缺失,学生得不到应有训练的状态。

2.实验内容质量不高

大部分会计实验都以纯粹的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为目的,实验项目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项目主要局限于会计核算,远远达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有的综合性实验业务简单,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实践,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验,缺乏与实际生产经营环境接轨的综合性实验内容。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室内无法模拟复杂的经济业务,模拟业务与实际业务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电算化类实践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电算化类实践课程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学生的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的导向,高校会计专业应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胜任会计实务、会计教学和会计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通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会计课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强,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处理实际问题技能的学科。学生仅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要想全面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很困难的。通过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教学,学生亲自利用教学软件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账户和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好了基础;学生通过亲自分析企业的成本构成以及进行成本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成本的认识;对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理解;置身于实际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促使他们认真对待每一笔经济业务,谨慎做出每一项决策,可以培养学生的财务会计业务素养。

2.有利于弥补理论教学和校外实习的不足

会计理论知识的教与学都很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地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的兴趣与激情。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只能讲授通用的理论和基本的简单的操作方法,很难面面俱到地详细讲述具体业务的实际处理方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如果不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就成了纯粹的纸上谈兵。因此,只有通过实践课程的教学,才能弥补理论教学和校外实习的不足,增强学生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电算化类实践课程的安排

会计专业电算化类实践课程一般应有以下课程与内容安排,形成对外会计、对内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府会计等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1.财务会计业务训练

《财务会计业务训练》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技能训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财务会计的方法和技能,为实际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实验内容包括:①原始凭证的填制训练;②记账凭证的填制训练;③登记会计账簿训练;④财务报告编制训练。

2.成本会计业务训练

《成本会计业务训练》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成本会计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的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内容包括:①制造费用与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训练;②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训练;③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训练;④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训练。

3.管理会计业务训练

《管理会计业务训练》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全面掌握《管理会计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实践性的理解、操作与掌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实验内容包括:①全面预算的编制训练;②标准成本制度训练;③责任会计体系。

4.公司理财技能训练

《公司理财技能训练》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财务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实践技能训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为实际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实践基础。实验内容包括:①公司股票筹资方式的选择训练;②企业长期负债资金筹集方式选择训练;③企业新建项目投资决策训练;④分散证券投资风险的策略与方法训练;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训练;⑥企业股利分配***策制定训练;⑦ 财务报表分析训练。

5.《***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软件实训》

***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软件实训包括:①单一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实训;②***府主管部门集中会计核算实训;③***府***门会计集中监管实训;④预算单位资金支付实训;⑤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实训。

6.《企业会计软件应用实训》

企业会计软件应用实训包括:①单一企业会计核算实训;②集团企业会计集中监控实训;③存货核算系统实训;④资金管理系统实训;⑤预算管理系统实训;⑥财务分析系统实训。

7. CPA审计业务训练

《CPA审计业务训练》实验内容包括:①审计基本流程训练;②收入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③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④生产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⑤筹资与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训练。

8.合并报表业务训练

《合并报表业务训练》内容应包括:①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②编制合并利润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③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9.纳税申报技能训练

《纳税申报技能训练》实验内容包括:①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技能训练;② 消费税纳税申报技能训练;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技能训练。

四、会计学专业电算化类课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明确电算化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电算化类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直接决定着实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应明确实验的教学目标。电算化类实验实验课程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实验课程的实操,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理解、巩固及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技能, 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胜任工作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编制高质量的电算化课程实验指导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电算化实验课要求有高质量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首先应该对与其相关的理论课程的内容有一个高度的凝练,为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知识的帮助;实验内容应该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旨,应该尽量具有综合性,有一定的难度,并应带有一定的探索性,避免简单重复地完成与课内实验差别不大的实验内容;在实验安排上,应该合理,前后实验模块应该恰当衔接。

3. 完善电算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合理安排各门电算化实验课

应构建科学的电算化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资源优势,整合学院内部实验资源,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创建一个学科覆盖面宽、系统化、集成化的实验教学中心。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实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任重而道远。高等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电算化类课程的设置可以达到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是会计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过程,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的教学,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基本科学素养、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的财经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6

关键词:宴会设计;课程设计;改革

中***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宴会设计课程开设的定位

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综合素质均衡,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基本创意设计、组织协调能力、国际化酒店服务能手和基层职业经理人。

宴会设计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素质拓展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熟练掌握饭店宴会设计策划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成为具备一定基础策划、成本收益管理知识;具备宴会活动策划创新能力、策划文案的写作能力;高超的销售谈判技能的宴会设计与管理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

(一)原有课程的分析。我们在对酒店行业的调研中发现,高规格宴会设计策划人才正是目前行业的紧缺人才。而现行的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很多学校并未把宴会设计单列为一门专业课程,而是在餐饮管理类或服务类课程中以章节的形式出现。由于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和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仅仅局限在餐台的设计上和菜单的设计上,没有真正按照宴会设计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设计和开发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系统的学到这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体现为学习了知识,却难以完成实际宴会的整体设计和筹划工作。

(二)现有课程的设计理念。宴会设计课程应以社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职业要求,和企业专家共建课程标准,以酒店承接会议和宴会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以项目或产品作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

宴会设计的课程设计应遵循酒店管理专业“课堂即店堂,学生即员工”的原则,提供一次完整的宴会设计与服务工作任务为教学的逻辑主线,以“典型宴会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反映出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要求等。该门课程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思路,基于真实的、完整的工作过程,设计了各类宴会产品为学习情境,以宴会设计与服务管理工作过程为教学逻辑主线,以模拟真实工作任务、酒店岗位实践为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宴会设计服务学习领域课程。

三、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宴会设计以宴会设计工作过程的整个流程为线索,以不同宴会的种类为载体,从简单的单桌宴会到复杂的大型宴会,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综合,由易到难的层层递进的任务设置方式,将宴会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分统筹入整个教学设计之中。每个学习情境均为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学生在不断重复工作过程中增加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最终达到能熟练掌握宴会设计全部流程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宴会设计的内容涵盖了宴会设计的预订、策划、餐台设计、菜单设计、台型设计、场景设计、宴会服务等具体内容,并设计了四个典型的宴会设计情境,这些情境紧紧扣住当今宴会设计热点,并且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

四个学习情境设计由易到难,由老师亲自指导学生设计,到学生完全自主设计,在不断推进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在教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会议和宴会厅领班在提供会议和宴会设计与服务的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结合学生已掌握餐厅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情况,重点加强对主题宴会及其流行的主要方式的展示、研讨和设计,使学生达到高级餐饮策划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教学重点:当今宴会菜单设计、台面设计、场景设计、服务设计、发展趋势等相关知识;各种不同宴会宴会设计的侧重点、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餐饮创新策划能力;良好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餐饮基层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该行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解决办法:在教学中重技能训练及实训,让学生技能过手,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参与学习、讨论和作品制作,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讲授法:教师条理清楚地陈述理论观点,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加深理解。这是在单位时间内收获最大的一种方法。

(二)互动教学法: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明确对客接待、销售谈判以及宴会策划的要领及原则。

讨论活动:学生在教师主导下各抒己见,平等、民主的交流探索,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彼此尊重,宽容、民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掌握宴会设计的知识。

情景模拟表演:要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富有感情、激情,目的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调与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等得到训练与提高。

组织知识竞赛: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渗透着丰富教学内容的知识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轻松的状态下提高。撰写主题宴会设计的论文或感想: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布置成作业,并推荐相应的书目,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论文或感想,作为作业反馈给教师。更多地开发和自主设计有关的作业来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良性互动有助于学生领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

(三)现场实训指导法:以实作项目为实训的内容,使学生面对真实的任务和环境进行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技能应用能力。教学场地为餐厅实训室、调酒实训室或户外等。餐厅技能教学以情景教学法和学生模拟练习为主进行指导。更多地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来强化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能力培养。

(四)多媒体教学法:在本课程理论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片展示、录相播放、示例演示,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五)习跟踪指导法:在行业接待旺季,将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大型宴会的接待工作,进行宴会服务实习或管理实践,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和开阔视野。有效实现校内课堂与企业店堂的双向交替。

五、课程改革实施的体会

(一)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主要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同时贯穿“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思想,在教授的过程中,课堂的主体从老师转向学生,教师的角色从主讲位置转变为学生学习设计学习情境,准备项目或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导演和指导员,学生的角色从主听、主看位置转变为做中学、学中做的真正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

(二)教学地点选择方面。根据情境需要,选用中餐实训室和西餐实训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联系,尽量使用真实的教学场所,实现教学的课堂向企业的店堂的转变。

(三)教师团队建设方面。宴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必须要形成校内教师队伍和校外的专家队伍,才能让课程实施效果突出。应注意引进酒店的基层管理人员,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走入课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学生的理念进行更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四)程资源整合方面。宴会设计教学的核心任务都是创意和设计,学习者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源支持在需要时才能得到创意思路的牵引和灵感的触发。应形成多个种类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设计思路。为学生在课上实施工作任务,课下自学,课后自主学习实训项目提供学习指引。而学生的创意恰恰也是无限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收集酒店相关资源外也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作品,形成学生的优秀作品库,从而形成该门课程的创作资源库。

总之,宴会设计是酒店管理专业一门新兴课程,集中实践、策划、技巧为一体的极富创造力的专业课程。教师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准确设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多方运用资源、科学设置情境并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为酒店行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级技能型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匡家庆,汝勇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2]刘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11).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核心能力;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探索

一、前言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中之重。为此,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应逐步推行将我国核心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作为教学的基础蓝本,辅以国内的相关准则、制度作为教学内容,并对此进行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优秀的课程体系设计是确保教学基础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是培养适应会计环境变化的会计人才的前提条件。

二、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现状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能力的迅速提高,信息技术为主题的科技进步也已经日新月异。整个社会也就对人才提出了更高了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地方,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更是整个教育面临的难题。通过对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案例的一些探讨,本文认为,当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生自身相关的金融知识面较为狭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即使在金融专业的学生中,学生每天阅读的与金融相关资料也只是仅仅局限于课本和一些辅导书,高校教师也同样认为学好了教材也就抓住了会计学教学的核心。实际上,这种想法并无大错,但若是想更好地学习会计学,学生的金融知识阅读范围就必须更为宽阔,其阅读的相关资料应当包括大量的金融案例分析,不同企业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不同时期的市场经济模式。在金融知识的阅读方面,老师应当可以适当推荐一些对提升学生金融知识面较为有益的教材,学生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提升自己这种综合素质能力,进而在课堂教学以外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而不是因为自身狭窄的金融知识面导致难以学好会计学这门课程。

(2)课堂教学长期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多是让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课堂,而让学生作为接收者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整个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教师单方面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也没有办法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整个课堂没有形成一个互动性的教学模式,没有双向的教学理念,学生没有能作为主体,也就发挥不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不了主动性。

三、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树立的几个理念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今天的高等教育已告别了过往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体系转化,而会计学专业课程作为金融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价值。由于会计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高的一门专业,那么金融知识储备、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理应成为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承担的重要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学校优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尖端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多元整合,实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采取多重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过程,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的高校会计学专业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一定弊端,专业课程中举的例子缺乏时代感,往往会收纳李嘉诚、巴菲特等知名企业家的案例,较少吸纳新时代的企业案例为材料,与时代有一定的脱节,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科整合互动发展迅速的今天,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如何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这是高校会计学教师当下面临且需要思考探究的问题。

(2)通才与专才的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并存的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观点认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的。但事实上,通才与专才结合的教育模式普遍被国内外教育专家认为是现阶段最适合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两者也是可以并存并且相互兼顾的。一方面,通才教育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适应工作中遇到的不同情况;另一方面,专才教育则可以使得学生完美掌握工作中所必须用到的专业技能。因此,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计应当进一步树立通专结合的理念。

四、构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研究

(1)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中,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思考。达到增加学生自主探求与动手运算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会计学课程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发出对会计学课程的好奇心和探求的欲望,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关教师需要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可考虑以金融案例的探究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让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单一的学生接受知识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根据课本知识和学生能力,把整个教学过程问题化,让整个教学通过一种互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们之间可以自主合作,教师仅仅在解决问题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并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最终让学生成为自己自主学习的主人。

(2)讲究知识的逻辑与融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金融类课程的核心教学要求,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应当在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中得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将会计的基本核算模式作为教学基础,不要过分展开,而是对会计记录的程序与方法做简要的介绍,达到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基础为目的,同时,适当简述财务分析与管理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中能够更好地对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吸收。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完善跨学科综合性实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课时,在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知识系统性和完备性等方面,有效地使学生将分散于各学科的零碎知识化零为整,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会计学科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经济管理学科,优秀的课程体系设计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体现出高校新时代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运用三个不同层面。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运用更优秀的教学策略,还需要相关教师在实践中去探索、思考、总结,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开拓与创新。参考文献:

[1] 刘代松.关于构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J].经济杂谈,2013,4(20):190191.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情境创设;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品德与社会课的概述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此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它以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等为目标。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1.创设丰富的故事情境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使小学课堂上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再显得单调、乏味,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模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所谓的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资源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实践表明,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创设故事情境,能够从视觉、听觉上多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刺激这些感官,将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教师故事情境的创设,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很多教育学者指出,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类的文化课程,这门课更多情况下注重的是学生对思想内涵的领悟,要想深层次地教育学生,就应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自身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增强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我想要我能要》这一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爸爸的,有扮演妈妈的,还有扮演星星的,通过创设商场买东西的情境,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品德与社会本来就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应用多媒体,进而将最新、最丰富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多媒体能够将知识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片以及有趣的视频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无形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丰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学习《到周边去看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周边国家风土人情的视频以及***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其求知欲也在不断增强。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品德与社会课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成为了可能,实践表明,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小学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在品德课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9

关键词:能力;任务设计;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是高职课程教与学的颠覆性改革,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追求卓越,刻意训练是成功之母。基于工作过程设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为灵魂,以培养实用操作技能为根本;在课程内容体系上,及时跟踪财务软件发展的脉搏,建立动态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教学方法上,会计电算化课程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构建互动式、训练式的方法体系;在教学基本建设上,构建学校与用人公司共建、教师与行业专家合讲、一体化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模拟训练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化系统。经过不断进的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设计突出职业性:以就业(职业能力)为导向,将毕业生看做是从事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职业人,以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出发点,明确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能力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涵盖会计从业资格标准。

2、课程开发路径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地与会计软件会计软件应用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合作,贴近社会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通过工学结合,解决好“如何学”的问题。并与佛山用友公司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与用友公司培训部经理简永珍(兼职教师)老师共同完成课程的讲授。

3、教学内容选取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标准选取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为标准。

4、教学活动组织:按照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行动以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为主线,采取任务驱动式或者是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以真实业务的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中学,教中学,学中悟。

二、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1、在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的基础上,我们再设计了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根据整体设计的思路,将项目设计为可“教、学、做”一体化进行课堂实施的方案。学生依据该方案可以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而且可以实现课堂、课外的无缝对接,脱离老师的指导也可自行摸索完成任务

2、实训报告内容的改革:原来传统的做法是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就撰写实训报告,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就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并没有自己的内容和思想。从本学期开始要求学生用微视频的方式录制实训报告,变“写”为“说”,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收获,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

3、实训作品的改革:以往实训类课程上完了就结束了,但现在开学初就要求学生在学期末将本学期完成的实训刻录成光碟以备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明显比之前要认真、努力很多。

4、分组教学:将学生4-6人一组,在每一个任务结束按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进行打分,计入平时考核。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涨,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也学会了团队合作,互相提高。

5、将教学与学院的素质拓展活动结合:开学初申请了学院的素质拓展活动,要求学生把任务完成过程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成视频,并期末进行评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自学视频软件的剪辑、插入等,这对学生也是一种自学能力的培养。

6、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过去对学生的评价都是3-7式(平时占30%,期末考试占70%),但现在改为5-5式(平时表现50%,期末提交实训作品50%),加大了对平时的过程考核,并取消了期末的考试,取而代之是学生一学期所完成的实训任务。并且在微视频考核部分引入学生交叉互评与老师评分的混合式评价体系。这样真正建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教学实施过程的革新

在工作性的子任务中通过设置不同工作角色(账套主管、出纳、会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悉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个设计成环环相扣的链条式任务来完成一个任务,再通过完成7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式项目进而完成一个项目。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能实现自我检查、自我纠错,并最终实现自我提高。

所谓“链条式”任务设计,就是基于工作过程考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将项目设计成环环相扣、依次链接的模式。本次任务完成的质量取决于上一任务的完成情况,又直接影响到下一个任务的完成。通过这样一种“穿珍珠式”的链条形的任务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完成工作的积极性和谨慎性,从而保证课程学习的质量。

1、与佛山用友公司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将企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处理过程纳入到实践教学中。与用友公司的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的讲授。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的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课程与职业的关系、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课程内容,学生以参加广东省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替代传统的期末考试。

3、将岗位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将企业会计的各个工作岗位实现有效贯穿,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会计主管、记账会计、出纳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4、采用“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完成第一、第二个项目时,学生扮演的是实习生角色,老师扮演的是企业师傅。采取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通过先任务演示,再学生操作,操作时老师从旁指导。但到了第三个项目时,学生需要扮演的就是实习生转正的角色,老师扮演的是领导。这时学生需要自己***完成所有的任务,完成从徒弟到师傅的角色转变。

5、过程考核体系的建立:课程取消了期末的考试,更注重平时的过程考核,学生期末提交的作业靠的是平时的不断积累。提交的作业包括:

(1)每一次任务完成后,每个同学以微视频的方式进行总结,取代传统的实训报告。

(2)每一次任务完成后,每组通过录屏软件将任务完成的过程录制,可以剪辑、插入声音、动画等加以美化。

(3)所有的任务完成后,每个同学期末将所有完成的任务刻录成光碟作为自己的实训作品。

6、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新构建:在过程考核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由原来的3-7式改为现在的5-5式,并加以细化。

参考文献

[1] 顾慧芳.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J]. 内将通讯,2009.

[2] 姜金鑫. 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 职教通讯,2008.

[3] 胡莹. 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研究[J]. 现代交际,2011年03期.

[4] 马淑娥.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 山东大学,2011年.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篇10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会计学专业开设实践环节系列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已普遍设置了实践环节系列课程,充分体现了会计学科的务实性特点。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设置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有待探索。

一、现有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的困境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系统的信息对特定课程产生的效果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是促进课程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反馈调节系统。现有的实践课程评价标准与非实践课程没有本质差异,一般采用学生评教和管理部门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课程建设情况进行量化评价。使用传统的和通用的课程评价标准,给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课程评价带来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现有通用课程评价标准与实践课程的特点相矛盾

课程的核心环节是教学,传统的教学采用“填鸭式”的灌输理念,学生是完全被动的。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是强调师生互动,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课程评价标准基于这样的理念之上,即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努力程度,因此现有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更注重教学材料的齐备性、学生出勤率、多媒体的应用和教学成果的规范性等。

实践课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造不同程度的仿真实验环境,辅以必要的指导,培育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等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课程教学特点更符合教学理论中的意义建构理论。意义建构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的四个要素是意义建构、情境、协作和会话,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实践课程有自身的特点,使用通用课程评价标准,不仅不能涵盖实践课程的某些评价要素,如实验条件和实验素材的建设等,而且与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相矛盾,它过分注重对教师表现和课程材料及成果的齐备性进行考察,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程度和职业素养培育成功度的考察不够重视。应用现有评价标准,不利于培养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利于实现实践课程的目标。

(二) 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与统一课程评价标准的矛盾

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实训课程、校内仿真实习、校外实地实习和毕业实践等不同的环节,各环节的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和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均有所不同。课内实验的实验材料专门为特定课程设计,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于特定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会计实训课程的系统性较强,并不强调实验材料的完全真实性,其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一般会计主体某一领域的实务操作程序和方法,如对会计循环的实验安排。仿真中心的集中实习强调在仿真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流程、方法和职业素养的训练。实验中不仅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通过创设问题和两难困境,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校外实地实习是一种真实工作环境的实习,通过实际工作环境的观察和体会,了解和熟悉实际工作环境和岗位规范,强化会计工作的职能定位和职业意识,体会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掌握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习单位选择不同,实习内容和效果千差万别。毕业实践是毕业前的综合演练,通过资料搜集、文献综述、社会调查和论文写作等环节的训练,培养较高层次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与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相矛盾,给评价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三)会计实践课程应用现有课程评价标准的评价主体问题

在现有课程评价标准下,作为管理者的实践课程评价主体一般并不具备会计知识,不能有效鉴别教师授课水平的优劣。学生是受教者,对于教师的授课水平有着直接的感受,以其作为评价主体是必要的。但确实有部分学生,在评教时感情用事,不能给出客观的评价。增强课程评价的客观性,一方面应增加硬性和客观评价指标的比重;另一方面,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会计学专家作为评价主体或以专家意见作为评价依据。

二、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课程评价活动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和促进课程建设的必要举措,会计实践课程有其特殊性,有必要建立合理可行的会计实践课程评价体系。相对于定性评价而言,定量评价是一种更细致更精确的评价方式,其关键在于设置一套完备的指标体系。建立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系列课程评价体系,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尽可能设置硬性评价指标,即有客观依据的、不使用个人主观判断和不存在过多争议的指标。指标体系中应兼顾过程评价指标与成果评价指标。过程评价不可或缺,其中学生的主动性、配合性和合作性等是评价的重要内容。鉴于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的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可有多个,可为校内实验课程、校外专业实习和毕业实践分别制定不同的指标体系。每项指标均应明确其观测点和计量依据,并设置不同的评价等级。基于上述原则构建的会计实践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1所示:

(一)校内会计实验课程评价指标

校内会计实验课程评价指标侧重评价以下方面:教学条件是否满足实验要求,是否有仿真性设计;实验要求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与培养计划和大纲相符合,是否随学科发展而更新;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化、是否鼓励学生探讨和协作;指导是否及时有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否提高,合作沟通能力是否加强,实验过程材料和实验报告是否规范;是否存在师资培养制度,教材建设情况和教改课题研究和创新情况如何等。与非实验课程相比,校内会计实验课程评价的一级指标并没有显著不同,体现实践课程培养目标的是二级指标,如手工实验室、实验材料、实验成果和实验建设等,这些评价指标应适当赋予更高的权重。

(二)会计学专业校外实地实习课程评价指标

会计学专业实地实习课程与校内实验课程有很大差别,如实习地点分散、实习指导缺乏系统性安排、实习状况难以观察等。实习地点的联系和选择是决定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该实践课程的瓶颈。为了保证校外实地实习课程的顺利开展,学校应积极建设和维护实习基地。将实习基地情况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助于推动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由于校外实地实习实践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实践课程的特点,课程评价设置的特殊指标有实习地点和基地、指导覆盖面、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实习答辩等。

(三)会计学专业毕业实践课程评价指标

会计学专业毕业实践课程围绕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指导和质量控制等环节展开,可以从以下方面设置评价要素:论文选题和调研、教师指导、毕业实践成果和资料、毕业实践质量控制与创新。毕业论文选题和调研环节是决定毕业实践效果的前提,该指标着重考察选题是否属于会计专业领域、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大小难度适宜,选题重复度如何、选题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资料查阅活动等。毕业实践成果和资料是毕业实践课程效果的直接体现和评价依据,包括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及其附件、答辩记录等,应分别设置相应的二级指标。由于毕业实践历时较长,时间较分散,教师指导的时间安排、方法指导等构成了考察指导质量的必要因素。

(四)指标权重确定的原则

确定各指标所占的权重时,需要考虑指标的重要性和导向性。1.体现实践课程特点和目标的指标应加大权重。例如,校内会计实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材料”与“实验材料”相比,后者的权重应适当加大,这与实践类课程以学生为主、强调实践技能提高的理念相一致。2.过程指标和成果指标应兼顾。例如,毕业论文和其他体现工作过程的记录材料相比,权重应适当均衡。3.考虑各实验课程的具体特点设置指标权重。由于各会计实验课程的性质有所区别,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前者比较注重遵守会计准则和制度等规范,不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后者则比较灵活,鼓励学生开发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具体应用时,各项指标权重可根据课程性质适当调整。

三、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标准的实施

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是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鉴别优劣,而是发挥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督导、反馈和激励作用。主管部门利用评价标准对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环节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评价,高校会计学科和会计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可以利用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诊断,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要及时修正。应基于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完善的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和管理的配套措施及基本制度。该制度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准备、教学活动的组织、课程考核、教学成果的存档和教改项目申报等方面进行规范。该制度潜化为参加实践教学的师生的行为规范和发展指南,对于维持教学秩序和保障教学效果,促进会计实践课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另外,为了保障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建立评价信息搜集、整理制度和评价主体资格认定制度。

进行会计实践课程评价时,所依据的信息来源有多种,对于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应给予适当的关注。所谓可行性,是指信息可能无法获取或获取的成本太高,如学生实习单位的联系方式更换等等。可靠性是指信息可能存在不真实的情况,如某些学生对于指导教师的评价,可能过于褒贬。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当事人进行主观判断的指标,不要偏信偏疑,尽可能多收集些信息,以相互验证,必要时需要征求会计专家的意见。

总之,会计实践环节系列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必要内容,应结合会计实践环节课程的特点设置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促建”是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以评价指标为标准,完善日常实践教学管理,才能取得课程建设的长足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现象与思考. 教育学术月刊[J],2008,(6):35-36.

[2] 李莉. 谈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5): 28-29.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会计实践课程设计10篇

学习

医院财务分析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财务分析论文,内容包括医药公司财务分析论文范文,医院最新财务分析报告范文。1.1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监督与服务是对立统一、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服务不能没有监督,有监督才能更好地服务;离开了服务就失去

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综合实践10篇,内容包括小学综合实践100例,小学综合实践成果汇总。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

学习

智能化改革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化改革10篇,内容包括智能化转型心得体会,二级智能化改革后变什么。我国农村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种田的基础较差。农业“专家系统”能够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给予十分直观、浅显和比较准确的意见,指导农民按照

学习

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篇,大学生实践调查收获。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

学习

室内色彩设计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室内色彩设计论文,内容包括室内设计关于色彩的论文题目,室内色彩设计法则参考文献。包豪斯除了基础课程中的色彩理论研究外,还有壁画作坊(车间)中的色彩应用研究。1923年的《包豪斯理念与组织》中正式规定了色彩为壁画作坊的工

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实践活动10篇,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汇总展示文库,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合九篇。2009年1月6日***教职成〔2009〕3号文件《***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明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

学习

暑期社会实践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暑期社会实践10篇,内容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大全,暑期社会实践日记范文十篇。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一些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一:挣钱的辛苦:整天在超市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

学习

汽车推销实践报告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汽车推销实践报告10篇,内容包括汽车销售实践报告范文,汽车销售实践过程记录。(2)了解所在实习公司的汽车各种品牌,价格,性能,掌握各款车的主要卖点。(3)通过“六点绕车介绍”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汽车结构的认识,掌握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

学习

企业智能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智能化10篇,内容包括智能化企业管理系统,企业智能化的方法。说到成功的经验,其实经验来自于实践。在国际化之路上,不是简简单单花几年时间就能成功。在此我不敢说TCL就收获了成功,贴切地说是实现了成长。另一方面,TCL的国际

学习

智能化产品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化产品10篇,内容包括产品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博泰一直把原创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DNA,我们称之为“Innovation,orDie”,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我本人同时也是公司的产品经理与首席测试员。我们发现不管是互联网公司还

学习

多媒体教学实践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多媒体教学实践10篇,内容包括多媒体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心得,多媒体教学探究与实践的总结。1引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我们进入了知识与信息的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和信息时代对

学习

三年级班队工作计划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班队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三年级下学期班队工作计划,三年级班务工作计划。二、班级工作奋斗目标1、贯彻落实争做四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一代新人。2、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培养。3、培养学生在学

学习

智能化控制系统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化控制系统10篇,内容包括智能控制系统综述1000字,现代化智能控制系统值得推荐。关键词智能化温度控制STC89C51DS18B20PID调节算法一.任务以及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水温自动控制系统,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可以实现

学习

档案管理实践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管理实践10篇,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学的实践内容,档案管理的实践过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教育领域逐渐普及了信息技术。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逐渐趋于多样化。例如,利用Excel以及Word等相关的办公软件来对高职

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综合实践10篇,内容包括小学综合实践100例,小学综合实践成果汇总。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

学习

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0篇,大学生实践调查收获。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

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实践活动10篇,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汇总展示文库,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集合九篇。2009年1月6日***教职成〔2009〕3号文件《***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明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原

学习

暑期社会实践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暑期社会实践10篇,内容包括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大全,暑期社会实践日记范文十篇。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一些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一:挣钱的辛苦:整天在超市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

学习

社会实践心得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实践心得10篇,内容包括社区社会实践心得,学校社会实践心得。尽管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当看到西沟乡留守儿童时,我们感到之前所经受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看着一个个稚嫩的手在心愿卡上写上自己的心愿时认真,队员们的眉头也不自

学习

会计智能化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智能化10篇,内容包括会计信息智能化心得体会,会计智能化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一、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概述(一)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定义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领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是指通过建立

学习

保安社会实践报告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保安社会实践报告10篇,内容包括物业保安社会实践报告2000字,保安的社会实践心得。刚开始觉的自己找份暑期兼职还是很容易的,但事实却总与愿望背道而驰!当初,没有打过工,总是在父母呵护下成长,花钱上从未考虑那是父母的血汗钱,大

学习

幼师专业实践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幼师专业实践10篇,内容包括幼师培训实践成果,幼师专业的实习内容及收获。一、幼师音乐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一)音乐教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过程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对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