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自动化技术篇1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现状;效益;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国际上各方面贸易的往来,促使了我国各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革,并将这些科技迅速的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效率,给我国创造了巨大的产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尤其是机械方面的改革创新,机电自动化技术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机械以及人工电气化的作业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我国将进入机电自动化时代。
一、我国机械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机械对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古至今我国机械发展经历了以下历程,中国传统机械运用时期(石器时代等)——近代机械时期(1840至1926)——近现代机械时期(1927—1949)——现代机械时期;从发展历程上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世界来说我国还是机械大国,但是从机械强国方面来说,我国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现代历史原因,我国现在机械技术,机械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虽然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时间较短且历史习惯根源较为顽固等原因导致了我国目前的机械生产状况如下,集中化程度较为低下、企业的效益及盈利能力较差,产品质量较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缺乏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和核心品牌。虽然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如ISO标准等,但是情况仍然不是很乐观,较于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二、我国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状况
对于机械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而言,它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初级阶段,指的是八十年代以前,这期间是利用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些成果来刺激机械产品和电子科技的接触融合,这其中包括了***民两个方向的发展,是对机械最初的改革,促进了机械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大力发展。但是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成熟,同时也由于传统机械的发展模式,两者的结合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当时产生的新形态的产品难以得到较为有效的推广;第二阶段也就是发展阶段,是指上世纪九十年代,较于第一阶段来说,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机械自动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这一阶段各国的电子产品和技术都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出现,更是进一步促进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也就是较为成熟的阶段,指的是二十世纪末期,此阶段主要就是电子化向智能化迈步的一个时期,主要是通过各种新兴的高科技将声、光、热等融入到电子自动化当中。大大丰富和促进了电子自动化的进程。
三、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优点和效益
3.1生产能力和质量提高
机电自动化的功效主要体现在通过数据信息的自动处理和控制,大大提升了控制和检测的精度及范围;通过数据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控制,能够较为高效精准的确保机械执行设定好的数据参数进行产品生产加工,达到了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合格率的要求。同时促使了生产率的大大提升。
3.2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自动化而言,机电自动化技术有以下优势,例如:自动监控、自动判断、故障报警以及自动保护等等从而能够很明显的降低故障频率和事故的发生率,使产品能够很好地得到保护,延长设备寿命。同时能有效避免人员事故的发生,提高可靠性。
3.3调整和维修方便,使用性能大为提高
较以前的调整而言,机电自动化技术只要通过修改数据参数和检查数据参数就能调整生产模式和达到检修的目的,从而使得实际的利用率和使用性能提高。
3.4具有复合功能,使用面广
机械和电气自动化设备一般具有自动控制、校准、补偿和自动调节等功能性措施,由于自动化设备的特点,使其能适用于不同场合和领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满足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
四、未来机电自动化的发展
对于机电自动化技术来说,它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涉及面较为广泛,是门学科交叉的一门学科,它集计算机技术、光学、信息通讯等技术于一身。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自动化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4.1自动化
自动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未来的机械和电气自动化技术,根据需求,使其更能贴近人性化的组合,它的人性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如家用的智能机器人等,这显得愈加重要;二是根据生物的机理,生产出更多自动化产品,其实很多的产品都是根据动物而得到的灵感生产出来的。
4.2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网络更加深入人心,在网络时代的基础上,各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对于远程终端控制而言就是自动化应用于网络的一个具体案例,采用家庭网路与自动化产品链接的模式来服务于民众的电器将会大规模地出现,机电自动化技术向网络化常态的发展无疑是必然趋势。
4.3模块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自动化产品的频频产生,使得自动化产品的机械接口等标准模式难以统一,且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为了适应各种产品的生产发展,从而出现了在一些产品单元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产品的生产加工,就能大力推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达到模块化的要求。
4.4微型化
现今社会,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很多自动化产品都已经逐步的向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特点就是体积小,从而有耗材少,能耗低等特点,这些技术很多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4.5绿色化
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从而使得绿色概念成为了如今的时代主题,使得现在的自动化产品均向绿色环保产品方向发展,在节能的基础上,提高利用率,大力促进产品的回收利用。这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五、结论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顺应时展的潮流而产生的,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技术发展促进机电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为他提供了发展机遇,反过来,机电自动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能很好的为人民谋福。
作者:张建伟 单位:赤峰和然节能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2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包含了发电、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方面的电力输送部分,实施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在电力系统的各个阶段,包括:信息定位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多个系统在内的自动化程序控制管理部分。
2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1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
现代计算机技术随着社会整体科研技术的进步得到逐步创新,从单一的数据运算发展到计算机在社会多领域的灵活应用。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发展的代表,为现代电力系统的资源优化利用提供技术保障。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信息技术采集智能化。电力系统供应阶段应用计算机自动化程序,对发电阶段的电网控制中心,电力负荷检测、发电状态评估等领域进行自动化分配,同时结合自动化控制、自动经济调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控制,达到发电阶段的电力供应需求适应社会电力供应需求。例如:计算机智能化信息采集技术,将电力系统不同阶段的信息进行自动归结,形成计算机电力系统的供应数据库,从而达到信息资源的供应系统的结构的数据库信息不断的扩充,为电力系统的循环发展提供可靠地数据分析资源。
2.2远程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是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电力发电、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领域的应用都得到应用。如***1为远程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设计***。结合设计***,对远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远程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调度端、通道、厂站端三部分,每一部分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联系,实现现代计算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处于同一个运行系统中。调度端进过计算机内部程序C语言,将电力系统的运输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中,形成信道译码和信道编码两种形式;通过电力系统的调制解调器将电力系统控制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部分信息传输到厂站端,电力发电厂再将远程控制信息转化为电力系统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结果,达到电力系统信息的采集与执行。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将传统的单一电力运行系统变成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系统可以达到系统信息的随时随地监控,从而保障现代电力系统供应结构的综合化、科学化发展。
2.3分散监控技术
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体现为在分散监控技术的应用上,我分散监控技术是将电力系统中各个阶段的信息资源分层次监控管理,将模块较大的电力供应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系统运行中主控模件与智能模件之间建立以太网为基础的高速运行数据监控网络,系统可以接受电阻器、发热阻、脉冲信号等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应电力管理系统结构,达到电力系统信息控制主体与个体之间的同时监控,最后通过计算机虚拟模拟信息系统形成电力供应数据结构,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对完善的技术应用结构。
2.4设备自动化操作技术
电力系统中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电力设备自动化操作系统上。电力系统运作中,电力系统的发电站的二次数字信号网络化,电缆信号为主的电力传输结构,与电网自动调度中心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形成相对完整的数据传输结构。例如:某地区电力系统中的供应电流为每小时40安的供应量,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电流供应,并将每天的电流供应划分为几个阶段,形成电力供应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电流供应后期形成配电分配结构***,并针对不同的电力输送阶段进行电流传输调整,自动化操操作系统满足我国电力应用阶段不平衡的用电现状,大大增强了电力资源供应调节的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各阶段的电力结构稳定性,为电力发展结构各部分的连接提供了连接发展的新途径。
3结论
自动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可以完善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领域的技术管理结构得到完善,实现电力资源系统技术的全面升级,实现社会发展资源的综合应用。
作者:黄博 刘志强 张钧鼎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龚超,罗毅,涂光瑜.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01):76-79.
[2]张敬.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09):259-260.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3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0.165
所谓机电自动化技术,指的就是把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融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技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在日趋成熟,在工业领域上这项技术也在逐渐普及。任何技术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都必须经过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推陈出新,最终才能做到完善。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重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生产力,加快工业发展的步伐。
1 机电自动化技术优点分析
1.1 提高生产力和工作质量
目前人们所处的时代属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就是,人们每天接收的信息量的都在呈几何式增长,知识更新和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同样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也在进行着快速的发展。比如说,现如今的对于工业产品的检测和识别技术已经不能和过去的技术同日而语,过去的技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检测和识别的效果也比较差,而运用最新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检测和识别的效率,而且检测的效果非常好,极大的节约了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好处就在于,这些机电自动化设备能够同时采集并处理大量的信息,这是人力无法比拟的,而且处理这些信息的速度很快,处理完这些信息之后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可以及时的对产品产生的缺陷做出分析和改进,另外,这些自动化设备都是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工作的,只要程序正确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工作失误,因此机电自动化设备的工作质量非常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安全性极高,可靠性良好
机电自动化技术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机电自动化设备具有极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为机电自动化设备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安装了自我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如果设备出现了故障或者工作状态不正常,那么自我监测系统就会立即发出提示信号,并且会自动采取相应的设备保护措施。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是也不能排除某些意外的发生,但是即使发生了意外,机电自动化技术也能及时的阻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此得到了体现,这也正是机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优势,其实不仅仅是工业生产上需要机电自动化技术,甚至在以后的日常生活里,机电自动化技术也会得到应用,那时候的技术只会更加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1.3 节约大量的资源
运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首先就是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因为机电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设备每一时刻的运行状态都是在监测系统的监视之中的,如果设备处于低工作量的状态时,那么监测系统监测到的信息就会及时的反馈到设备的自动调节系统之中,然后自动调节系统马上就会调节设备的工作功率,及时减少能源的消耗。其次,由于机电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所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小,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人都是需要休息的,但是设备却几乎不需要休息,可以二十四小时的处于工作状态而不会出现任何错误,不但提高了生产力而且约了大量的资源。
2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虽然机器具有很多人类难以比拟的优点,但是也有不足的方面。机器是不会进行思考的,只能按照人类所编写的程序去运行,而人类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思考会创新。所以,以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一定要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去发展。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一直话题不断,世界各国的高科技领域都在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和开发。所谓人工智能,指的就是机器也可以像人类那样思考,甚至可能超越人类的智能。如果将这一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融合,那么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工厂甚至不需要任何工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力。
2.2 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与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种电子产品几乎都有上网的功能。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而言,更要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如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网络化,那么可以想象到的是:在将来只需要一台手机,就能够操控整个工厂设备的运行,任何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都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看,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3 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目前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多是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而这些进行工业生产的设备大多比较庞大,运输困难而且占据了极大的空间,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必要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微型化的设备可以极大的减少制造设备的成本,而且会为工厂节约更多空间,以前放置一台设备的空间,可以放置多台设备,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 总结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项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大放异彩,不但提高了生产力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存在着积极的意义。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做出努力,将这项技术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韦伟清.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949-949.
[2]马伟.关于机电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J].通讯世界,2015(05):191-191.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4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煤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煤矿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开采的安全和效率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煤矿企业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形势下,煤矿企业要想确保自身的竞争压力,必须提高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满足煤矿产业发展的需求。
1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的必要性
1.1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能力
煤矿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煤矿产品的最终质量。在机电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人工参与的环节很少,因此操作者对管理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此外,机电自动化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情况,通过调整软件对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
1.2安全可靠性高
机电自动化技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多预警功能,多预警功能包括监控、预警、保护等。煤矿开采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这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根本上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性,必须合理应用生产设备,并做好相应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以及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够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进而从整体上降低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成本,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2.1机电自动化技术概述
所谓的机电自动化技术是在传统机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结合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机电技术。因此,在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涉及到机械技术、信息技术、接口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并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显著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煤矿产业是一个工作强度和危险性都相对较高的产业,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煤矿企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2.2我国煤矿企业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当前,我国的许多煤矿企业都已经开始应用自动化管理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率。自动化管理技术在国外煤矿企业的应用时间较长,因此,在技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都要领先于我国。国外煤矿企业对生产安全性的要求十分严格,再加上在技术方面的优势,煤矿产业无论是在生产还是管理方面都融入了很多高端科学技术,产业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煤矿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安全性都较高。与国外的煤矿企业相比,我国煤矿企业在机电自动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乡镇的煤矿企业大多仍采用人工开采的方式,而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则主要采用机械开采的方式,只有在一些大型煤矿企业中才会采用机电自动化技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层次和水平上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3我国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应用于矿井安全监测以及矿井安全生产方面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采用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主要用于监测矿井的安全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较为缺乏,机电设备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这导致我国在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科技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逐步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在进行机电设备的设计和研发时,要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状况,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煤矿机电自动化监控系统,逐步与国际相接轨。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煤矿企业已经逐步实现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还能进一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2煤矿提升机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煤矿提升机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承担着材料、人员、设备的升降工作,也就是用提升容器将地下开采的煤矿通过提升机输送到地面。煤矿提升机在升降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着保障提升容器有效运行的作用。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提升机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提升机的自动远程监控、信息传输等,并且能够对信号进行实时调节。当前已经有一些较为先进的煤矿提升机实现了全数字化管理,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简单的调节就能使设备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4结语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原理是将自动化技术与机电设备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任东垒 蒋士令 单位: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煤矿运输二区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梁宝寺煤矿运输一区
参考文献:
[1]李滕.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74-76.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5
在当前的机电控制领域,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控制应用愈加广泛,能够有效发挥对机电产品质量的优化,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机电企业发展模式的改革,在根本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为此,机电企业需要重视自动化和一体化新的发展形势。本文阐述了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涵义,分析了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价值,与当前机电领域发展实际相结合,探讨了机电一体化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式,以期实现机电一体化的持续、长远发展。
关键词: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一体化设计
0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借助自动化生产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生产规模的合理扩大,技术先进性突出。生产力的提升对机电制造业提出了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满足多层次机电标准,借助自动化控制系统,切实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机电一体化发展迅速,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意义重大。
1对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涵义的阐述
1.1对机电控制系统涵义的分析
对于机电控制系统,主要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生产程序的设置,实现对装备的远程控制,达到对生产过程的掌握,其主要特征是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立足机电控制系统自身的性质,自动化是其突出的特点,与通信领域的能力进行结合,达到对整个过程的全面监控,同时,强化对细节的检测,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立足机电工作人员,其智能化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压力,减少人工失误,一旦遇到机械生产环境威胁,能够借助智能机电控制系统对人的操作的替代,有力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立足机电行业自身,在机电控制系统的应用下,整个行业更具整体性,能够高效地提升生产效率,综合控制能力得以增强。
1.2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阐述
自动化控制技术依赖的是控制装置和控制器,先行进行生产程序的设定,在无需人力协助的情况下,遵守生产规程,与人力控制相比,其优势十分明显,如借助硬盘驱动,能够实现伺服系统的精准定位,即使运行环境比较复杂,也能实现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2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系统中应用途径的分析
2.1对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控制装备中应用的介绍
对于自动控制而言,其核心和关键性的内容就是装备和控制器,简言之,就是如果需要进行装备运转速度的记录,借助控制器测试就能够实现。很多机电企业都关注新型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例如,PLC技术。将控制器置于机电控制装备中,能够实现整个生产系统的有效合成,在生产监控中,能够有效、快速地发现问题所在,防止出现较大程度的损失,实现了对产品的全面优化。在整个自动化进程中,控制器的作用是实现了对人工的替代,借助精密仪器,避免误操作的产生。
2.2对自动控制技术在机电微型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的介绍
这一应用主要是借助控制装备实现模型的构建,通过微信计算机,实现对生产程序的有效控制,其优势十分突出,首先,实现了对自动控制和机电规模管理的调整和协调,使得单元性的技术得到有效结合,生产价值巨大,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时间被显著缩短,对产品使用寿命也产生了正面影响,给企业减少了相对一部分投入。立足这些优势,需要研发人员不断进行新机电模型的研发,切实满足生产需要。其次,立足安全,将自动化融入微型计算机,对危险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增强,能够及时发现生产漏洞,有效控制机器的运行状态,降低损失。再次,立足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奠定了技术基础,主要体现在传感检测领域。
3对机电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全面阐述
机电一体化设计具有较为广泛的覆盖领域,主要体现在机械、电子等领域,只有不断强化机电一体化加工技术,才能实现对整个机电控制系统的完善,加快机电智能化发展进程。机电一体化的集点是网络化、模块化、智能化和微型化,尤其是模块特征更加明显。鉴于制造业的庞大规模,类型复杂,在进行机电一体化产生研发的时候,要注重模块化,形成产品标准,注重新型机电产品的研发。微型化的特征主要立足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受时刻限制,较大程度地提升了机电一体化的影响力。
3.1对机电线路中一体化设计的分析
这一领域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电子线路方面。传统的机电控制中,实现了线路与装备的隔离,设备运行中,很难实现对产品的全面、及时的了解,设备使用率不高。在应用机电一体化之后,微型计算机和控制器作用于系统,工作效率提升。在一体化设计中,产品质量被优化,工程流程被简化,因此,机电企业需要重视引进,对传统机电设备进行淘汰,发挥科技的力量,加快模块经济的发展。
3.2对机械装置中一体化设计的介绍
对于机电控制而言,系统性突出,能够实现对机械、控制、生产装备的有效统筹,加快一体化设计,因此机电工程师需要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融入一体化设计理念。要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深入进行探讨,引进机电人才,重视实践活动,营造协作氛围,借用科技改变一体化模式,提升综合实力。
3.3一体化设计在机电功能模块中的发展
这一应用主要是指对整个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统筹,将各个部分进行联结,借助控制器实现对各个部分的控制。模块一体化设计要立足整体,突破单一部分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体化的优势。要立足企业实际,选择最佳机电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综上,对于机电一体化而言,其是在机电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有效实现对企业投资和收益的关系的调整,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化发展速度。因此,对于机电企业,需要重视研发机电一体化产品,加大信息使用,发挥自动化的优势,促进经济模式的转变,节约投资,提升人员素质,强化人才建设,形成机电一体化的整体营销战略,树立企业品牌。
参考文献:
[1]王亚.机电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178.
[2]王印束.基于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6
[关键词]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煤矿企业;PLC
中***分类号:TD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380-01
当前,在现代煤炭企业生产中,都必须依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系统本身并不直接创造效益,但它对企业生产过程起着明显的提升作用。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挖掘运输系统生产效率低、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我们为此对挖掘运输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将其实现自动化生产。目前该生产线改造在国内煤炭工业系统处于领先行列,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极大改善生产效率、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及生产作业环境。
一、煤矿采掘机械设备的电气自动化
1、采掘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
电力牵引成为了煤矿采掘机械的主要动力来源。多电机驱动系统被应用到了采掘设备上,电机多采用横向安置,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装机容量不断增大,从常见的1000千万的总装机功率扩大到了1500千瓦,电机的牵引功率达到了120千瓦。交流电牵引电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效率,而且让设备的运转更加稳定,强大抗污能力减轻了机械维护的劳动强度,所以这样设备受到煤矿生产企业的广泛欢迎。计算机技术是所有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同时辅以故障诊断技术和传感技术,让采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具备了效率、精确、稳定的优点。除了采掘机械的进步,生产中要使用的输送设备也不断向重承载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引入了双速电机,而且能够依靠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煤矿生产的过程的全程监控。液压支架是保证安全采掘的重要工具,引入计算机技术后,可以实现电液控制自动化和高压大流量供液,从而使支架的移动速度提高了7秒/架左右,使得煤炭采掘的功率和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增强了煤炭生产的可靠性。
2、我国采煤机自动化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
虽然我国在采煤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同世界产煤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采掘机的最大装机功率仅为830千瓦,液压牵引功率仅为500千瓦,电牵引的应用规模不大,电牵引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交流电牵引的电控部分更是完全进口。国产的电牵引采煤机尚处在研发阶段,仅有少量的研究成果可以在实践中应用。工作面输送机连接强度差,运输能力差,整体效率低下。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系统和判断故障的微控制系统都不能实现国产。所以,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炭采掘设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仍处在落后局面之中。
二、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类型
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仪器仪表、计算机、控制理论和其它信息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实现检测、优化、调度、管理、决策,达到增产、提质、降耗、安全等目的的综合性技术,主要包括自动化工业软件、硬件和操作系统3大部分。当前,我国相关行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多采用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绑以及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3大控制系统。
三、煤矿运输提升设备的电气自动化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煤炭的开采量急速增长,在大型的煤矿中,胶带运输是输送厚煤的主力设备。为了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推动了胶带运输中的工况监控系统的研发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系统中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后,实现了保护的综合化和系统化,DCS结构的应用使地面监控得以实现。同时,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自行研发和胶带机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以及胶带集中监控系统,在生产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使得交流变频器技术得到了发展,从而推动了调速系统的进步。在技术先进的国家里,采煤提升机的控制技术已经相当完备,通过PLC来完成中心控制,同时达到了提升工艺控制、同路行程控制以及安全回路监控等多个目标,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全微机监控,提高了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供电系统是煤矿机械设备得以运转的动力,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对于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针对一般规模的煤矿,来阐述一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1、35KV变电所工程的基本情况
基本设备包括5kV线路双回,主变压器2台,6kV出线(电机,厂变等)X回,6kV母联2回,35kV PT2回,6kV PT2回等。
2、变压器成套保护设备
主要的保护装置有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MTPR-110SD、综合测控装置MMCU-10H等设备。可以满足对匝间短路、相间短路等变压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的安全应急。同时,对短路接地、过负荷、过流等危险情况以及变压器本体如轻重瓦斯、温度、压力释放等故障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35kV线路保护,使用的是MLPR-10H2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具体由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单相接地保护、后加速等保护组成。系统中还有一台微机型PT切换和一台低电压保护装置MPTS-10H,可以实现双母线或单母分段主接线方式下的PT转化,从而具备了两段母线的测量保护、绝缘监视、切换等作用,同时可以监控和低压保护两段没有关联的母线。
3、后台计算机监控系统
后台监控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目前国内比较先进和稳定的珠海万力达的WLD2100变电站综合自动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保护单元、通讯管理机和后台监控计算机系统组成。监控保护单元采用的是隔层设计,通讯的中心设备是通讯管理机,具有间隔层设备的通讯信号转换、监控后台计算机和传达上级调动的功能。后台的监控计算机能够介绍到现场采集的全面信息以及保护设备发出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核对、判断、显示和打印,记录安全事件,并能发出警报,从而监控站内的所有运转情况。而且计算机还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和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全面提升整个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五、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延伸到了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了维持和提高煤炭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是非常落后的。尤其现在煤矿事故频发,而电气自动化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也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用该技术发展的监测装置,如遥测仪、断电仪、红外线设备等,尤其是发展我国相对较弱的传感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煤矿设备的安全性能。所以,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国家要提高的足够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确保我国煤炭产生沿着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蔡依然.论电气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焦作大学学报,2009,08.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7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设备;应用
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大国,煤炭生产对工业发展、国家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恶劣,一旦机械设施不足,自动化水平就会遭到影响。随着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发达,电气化、机械化对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目前的发展进程来看,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已经向智能化、精度化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也逐步向功能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计算机、现代控制、通信技术以及传感技术作为当代自动化技术的中流砥柱,现代网络已经与自动化技术紧密生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必须认识到工作环境以及井下作业的安危,充分利用电气自动化优势;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不断提高相关设施的可靠程度,减少人力劳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1 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
1.1 电气自动化和煤矿单位的本安管理
煤矿作为特殊行业,在安全运行过程中,从员工到安全设施,最后再到员工,始终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其中员工是最核心的要素。《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管理最核心的本质是保障员工安全,同时这也是安全生产的前提。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与管理中,必须将安全管理上升到本质工作中。在传统的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最多的是行***方案,通过综合治理与集中整治等方式,通常只能在事后对事故进行处理;对于煤矿安全,只能达到治标的作用,而不能治本。
从电气自动化发展情况来看,煤矿本质安全仍然属于风险控制;如果将危险源作为辨识的基础,对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管理和控制,就能及时切断因果链,把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处理,这样从管理对象到目标就能形成一套有效的因果链。在煤矿单位安全管理中,自动化过程越强,安全事故在因果链中的比例就越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强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能力。
1.2 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电气自动化是在工业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控制、仪表仪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其他技术,对工业生产进行优化、检测、调度、控制与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量和安全的综合性设施。在这过程中,电气自动化主要由自动化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三个板块构成。在自动化系统中,虽然它本身不能构建利益,但是在增强生产效率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减小企业目标和生产效率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也是现代技术创造的优点。
为了让编程接口越来越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结合技术中展示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上的产品与厂家已经高达几百家,不同的产品都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编程语言,缺乏统一的形式。在应用IEC61131后,不仅能让产品接口统一化,还能让产品被更多的应用和接受。与此同时,IEC61131还明确了语法和语义,在减程时间的同时,保障管理程序,增强代码应用率;已经作为国际化标准,被广泛运用在电气自动化中。
在计算机网络普遍应用的同时,PC与网络技术在企业、商业管理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中,由于它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所以正在被更多的用户使用。在这过程中,Windows NT、WindowsCE等微软技术根据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集成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使用的统一平台、语言与规范。
在Profibus、FF、Interbus等现场总线与分布式控制中,现场总线通过一连串的自动化系统以及智能设施生成通讯总线。在这过程中,分布式控制就是将I/O设备、现场模块以及PLC总线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而将输出、输入设备转变成执行器与检测器。而现场总线则是讲中央控制室的监控、监视软件以及PLC中的CPU与工业计算机,通过串行电缆、断路器、马达、智能仪器、变频器进行连接,这样就能将大容量的信息集中到中央控制器上。
在IT技术与电气自动化中,用户需求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发展,同时它也推动了IT与自动化的贯通;在电子商务普及的同时,直接加剧了商务信息的融合。在此期间,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一方面是管理层,它可以渗透到工业,企业管理通过网络存储、提取,对生产过程及时进行监控,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生产信息;另一方面,它能拓展到自动化设施、机械以及结构中。当信息技术穿透到执行器、传感器、仪表与控制器中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就会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薪酬和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自动化系统能够进行***组织、档案、人员部门与劳动合同等信息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确保信息资料以及档案的准确性。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2.1 采掘机械电气自动化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8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发展前景
当前,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始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领域之中,并逐渐发展形成机电一体化局面,改善机械工业的同时加速了机械工业的发展。本文就机电工程技术应用、机电工程的核心技术以及机电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加速机电工程一体化发展。
1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分析
1.1机器构造
就机电工程技术而言,其应用期间涵盖多种生产机器,而生产机器自身有发动机、配器、行驶以及制动等较多的组成部件,想要确保机械的运行效率,需要进行运转精度、改善性能等方面的优化。同时,进行机械效率优化期间,仅考虑机器结构存在明显的片面性,还需要对相关材料进行考虑以及改进。一般传统机器产品的原料为钢铁,但是随着传统机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开始倾向性的选择非金属复合材料以及更优质的金属材料,通过新型生产原料的选择,不但成功降低了机器自身的重量,还降低了能力方面的消耗,在提高驱动系统功率的同时提高机器效率。
1.2技术的优化
想要进行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弱电控制线路的提高,在提高的同时保证工作的有效运转。具体从提高传感器、电机、微型计算机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展开分析,提高弱电控制线路,内容如下。
1.2.1电机
电机作为驱动机的代表,应用期间电机响应速度、工作效率存在问题,想要进行电机综合性能的提高,可以研发并选择新型驱动单元,并在期中加入传感器以及控制组件等。
1.2.2传感器
就传感器而言,科技含量低会影响信息精准度、敏锐性以及信息传入的及时性,所以想要提高传感器工作效率,前提就是提高传入信息的敏锐性、精准度。当前,光纤传感器是最为常用的传感器类型,非接触性检测屈董单元是信息传播的介质,能够在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1.2.3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器作为信息处理设备之一,在机电技术应用、微电子学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想要提高微型计算机的综合性能,前提条件是提高信息处理设备自身的快速、准确、可靠,并对干扰等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另外,要进行专项技术人才的培养,达到在控制研发成本的前提下研发高速快递方式,确保机器运作效果。
2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分析
机电一体化涵盖两方面技术,即软件、硬件(机械本体以及传感器等),为了确保机电一体化发展,需要从机械本体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驱动技术、接口技术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2.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需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包括性能方面的改善、质量上的减轻、精度上的提高。机械产品的主要材料就是钢铁材料,想要减轻质量,前提是进行结构改进,并考虑材料的替代,在坚强机械本体重量的情况下实现驱动系统小型化,并最终达到机械本体优化的目的。
2.2传感技术
传感器问题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可靠性、灵敏度、精准度,并预防干扰。电干扰的预防应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外部信息传感器选择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2.3信息处理技术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直接促进了机电一体化,所以想要更好的带动并发展机电一体化则必须考虑到信息处理设备自身模/数转换设备、输入输出的可靠性情况,提高处理速度。
2.4驱动技术
基于电机驱动机使用期间的快速响应、效率问题,所以开始研发内部装有编码器、伺服驱动单元替代传统的电机。
2.5接口技术
想要实现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确保数据传递具备格式上的标准化以及规格化,利于实现信息传递、维修处理,并进行设计简化。当前,技术工作人员开始在合理控制经济成本的条件下进行高效接口的研发,以解决接口中所涉问题。
3机电一体化技术前景分析
就当前机电一体化发展情况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未来机电一体化主要有智能、系统化、微型化、模块化、网络化、绿色化等6个发展方向,内容如下。
3.1智能化
当前,智能化俨然已经成为21世纪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能够有效的进行人类智能的模拟,有一定的判断、推理、思维、决策能力,在工作开展期间逐渐的替代某种程度的人脑劳动。
3.2系统化
系统化表现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即开放式/模式化总线结构以及加强通信功能。系统在灵活组态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裁剪、组合,以实现系统的协调以及综合管理。就未来的技术发展而言,机电一体化需要着重考虑产品、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尽可能的实现产品中部分人的性能,包括智能、情感等,趋向于生物系统化发展。
3.3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涵盖微机械、微电子、软件技术,成为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之一。当前微电子机械系统逐渐朝向更小尺寸的纳米以及微米方向发展中。微机电一体化系统自身兼具诸多优势,包括体积以及耗能小、灵活性等,能够进入一般机械都无法达到的空间中,利于精细化操作,且开始应用于生物、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发展中,未来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3.4模块化
在机电一体化中,产品的种类丰富多样,生产厂家繁多,进行机械接口(电气以及动力等)的研发是复杂且重要的事,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并制定相关标准,确保部件以及单元、接口的匹配。就企业而言,可以借助标准单元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并合理的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化。
3.5网络化
就当前网络技术发展而言,网络化是最常听到的词汇,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来说网络技术同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此行业向网络化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所涵盖的种类较多,所以网络的对应方式以及形式也会有所不同,网络的普及使得远程控制终端设备成为了机电一体化产品。
3.6绿色化
当前,工业的兴盛发展,在降低资源的同时,更好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为了降低生态环境可能受到的污染问题,绿色产品应运而生并占有最突出的市场地位。绿色化已经成为时展的主要趋势,所谓绿色化是指使用期间不污染生态环境且报废期间不进行回收,目的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制造以及运输等)中将生态环境危害降低到最低,并且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绿色化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
4结语
综合本文上述内容,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是社会所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是传统机械设计变革所需,在推动机械产品发展的同时,振兴机械工业的发展。另外,机电一体化有智能化、系统化、微型化、模块化以及网络化、绿色化等未来发展方向,也对相关科研工作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利于机械工业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博.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4130.
[2]安振华.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3]王轩.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与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7):683.
[4]郝智勇.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5]高铁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和其自动化问题剖析[J].科技展望,2015,25(28):96.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9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煤矿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挑战。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煤矿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提升机电设备的先进程度,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能够有效满足机电设备更高的管理要求。
1 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的必要性
1.1 能够提高工作质量与生产能力
在煤矿企业中实现机电设备自动化管理能够对信息有效处理,并且管理精度与范围较高,可以保障产品按照相关设计要求完成。因为机电自动化管理是不受操作者影响的,所以能够保障工作完成质量以及完成产品的合格率,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另一个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软件改变机电工作情况,使其能够适应实际发展状况。
1.2 安全可靠性高
机电自动化有一项明显特征,就是其具有多项预警功能。
例如监视、预警、保护等等。众所周知,煤矿企业属于危险系数相当高企业,因此它对生产安全要求十分苛刻,想要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对煤矿企业中设备合理使用,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将自动化设备引进煤矿生产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机电设备生产安全系数,还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人工成本,并将危险系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提高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系数,促使企业安全高效的发展。
2 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2.1 机电自动化技术概述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在传统机械技术的基础上,参考、借鉴相关的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发展的一种成果。所以,机电自动化技术是对机械技术、信息技术、接口技术等软件编程技术以及传感测试技术的一种综合应用,其可靠程度高、能源消耗量低等方面的特点。将自动化技术引入生产环节中,能够使企业实现自动化管理。煤矿企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企业,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中,不仅能够使工作人员从繁重劳动环节中获得解脱,还能够有效保障员工的安全,使煤矿企业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模式。
2.2 我国煤矿企业中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都实行了自动化管理,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有效地推动了煤矿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国外发达国家中的煤矿企业实现自动化管理领先我国半个世纪,因此,不管是整体生产技术,还是安全管理方面都要领先我国一大步,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对技术以及安全方面要求特别高,发达国家拥有较先进生产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煤矿企业逐步将各种高端技术融入进去,使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综合自动的控制技术,并有效促使煤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我国煤矿企业在经营生产方面存在不同的结构层次,一些乡镇煤矿大多使用人工开采的方法经营,中小型煤矿使用一些较为普通的机械生产工具进行,大型煤矿则是用综合开采的方法。相比较前两种煤矿生产经营方式,大型煤矿在开采时候机械设备较为先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煤矿在机械设备上虽然采用了自动化技术,但不管在自动化专业技术研发水平还是其他方面,仍旧存在很多不足。
3 我国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 应用于矿井安全监测以及矿井安全生产方面
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机电自动化技术是评价自动化技术水平最主要的系统,主要应用于监控矿井的安全。我国自动化检测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并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其设备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致使我国c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缺乏相应竞争实力。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我国在引进国外陷阱设备的时候,也要不断加强设备研究,必须要结合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实际,形成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煤矿继电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章程引导下,我国大多数煤矿企业都实现了自动化集约管理,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既能够提高安全性能,又能够取得较好成效。例如,目前较为先进的远程操控技术,能做到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对矿井尽享监管,使其能够合理的完成相应共,并做好记录管理工作,然后将收集数据总结分析。
3.2 煤矿提升机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煤矿企业之中,煤矿提升机承担着材料、人员以及设备的升降工作,将地下所开采的煤矿使用提升容器,并通过提升机送至地面。煤矿提升机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提升容器在开采过程中能够有效实行往复工作,即便运转速度很快的时候,仍旧能够保持其安全性能,使提升机能够准确运行。因此,自动化设备的作用显得十分明显,在这里自动化设备主要承担提升机的运行控制。现阶段我国煤矿生产中使用的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对提升机进行有效监控,并且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有效实现了远程监控、信息传输的功能,并且能够对信号变频有效调节。目前相对先进的煤矿提升机已经逐步实现全数字化管理,其控制与调节均采用控制性能较好的控制仪器,然后通过程序变成对系统进行一些调节,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包括一些实时监控等。对于每一项主控功能来说,应该尽量采用适合的控制器进行控制,比如调节功能、监控功能以及制动功能等等,都需要自己的控制器,并使用相应的线路通信方式实现各个控制器连接。
3.3 煤矿采掘自动化技术应用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其采掘工作是非常艰苦的。采掘工作的危险系数较高,并且工作人员要进入煤矿井下才能够进行采掘,但井下作业环境通常十分恶劣,并且地址条件很难准确掌握,使得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宗师出现瓦斯爆炸、地下水渗漏的事故发生。另一个方面,矿井下面空气含量较低,煤尘之类浓度偏高,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到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煤矿企业的生产如果仅依靠工作人员施工,或者是使用较为传统机械设备进行辅助,就会大大降低采掘的工作效率。煤矿企业是一种高成本运行的企业,这样的工作效率,只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煤矿采掘过程中,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于电牵引采煤机上面,这种牵引机与一般牵引机相比,其性能更加优秀,在某些特定环境中好能够发电制动。应用自动化控制采掘,不仅能够对垂直升降采掘机进行牵引制动,还能够在没有防滑装置情况下,在倾斜角50°左右煤层环境中作业,在恶劣煤矿井下使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人力物力使用率,还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煤矿机电自动化能够有效保障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效、安全运行,其原理主要是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电设备之中,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控制,为煤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机电自动化技术篇10
关键词: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应用;PLC
中***分类号: TN830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矿山领域,自动化进入被广泛的运用于其中,传统的继电器控制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近年来,PLC(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日渐成熟,渐渐的被运用于矿山中,更好的促进矿山机电发展。
1、继电器
继电器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一般会用在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在控制元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继电器最大的优点是其可靠性特别高,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缺点,大部分的继电器在长期磨损和疲劳条件下非常容易损坏,继电器控制系统控制逻辑采用硬件接线,它主要是利用继电器机械触点的串联或并联等组合成控制逻辑,它是属于比较复杂的工作,其连线对又复杂,体积大、功耗大,尤其是一旦是系统结构确定,再对其进行改变是非常困难的。继电器的触点数量有限,因此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继电器控制系统依靠机械触点的动作实现的,它的工作频率非常低,触点的开关动作一般在几十毫秒数量级,且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对于继电器来说,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都不好。
2、PLC概述
2.1、PLC的定义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渐渐的代替继电器达到逻辑控制的目的,它是一种已经远远超过采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工业控制装置功能的控制系统,也把它叫做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因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与其很类似,因此分清两者,将其简称为PLC。对于PLC的研究,国外已经早开始进行,所以对于现在的编程控制器具有质量优良,功能强大的特点,其同时也具备了继电器的优势,它是一种采用半导体技术,
现在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于继PLC的研究工作较早,且基本上都是由无触点的半导体电路来完成,寿命长,可靠性高。PLC还具有自诊断功能,可以进行自我检查,对系统中的各个故障能够及时的显示出给操作人员,并能动态地监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大大方便了场调试和维护。
2.2、PLC的组成
PLC的组成主要是由外部设备编程器及接口、输入输出及扩展接口、电源模块、中央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等。对于PLC内部各部分主要是通过数据、地址以及电源等进行整体的连接。PLC的划分从结构上主要是固定式及模块式,对于其的固定模式的组成主要是CPU板、电源、显示面板、内存块、以及I/0板,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进行拆除,模块式的组成主要是由机架或底板、CPU模块、电源模块、I/O模块以及内存等,他们的配置必须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
2.3、PLC技术的优点
PLC技术一般得情况下都是应用于工业环境,主要是起到程序编辑的目的,同时对数字和运算进行相应的操作。PLC一般的情况下都是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其具有很多的优点,包括可靠性、使用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因此也被广泛的运用于编程语言中,方便进行***修改。随着矿山机电设备的现代化,其也被广泛应用到矿山机电控制。
3、PLC技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的应用
3.1、利用PLC技术改造矿山老旧提升机
随着技术的发展,PLC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矿山老旧提升机的原继电器控制改造主要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大功率晶闸管变流器来达到这个目的,其操作的方法主要是:首先,对于直流主电机要拍将其保留,这样做能够确保矿山老旧提升机的老系统还能在持续运行;将原来的操作台挪位置,重新设置操作台,电枢的各个回路要进行一系列的,同时要添加转换刀闸,利用新旧系统转换刀闸,从而能够将新老系统的转换工作很好的实现。同时,在新系统调试期间,老系统不能停止运行,其将一直继续工作,主要是作为替补,以防新系统出现故障时补救。且在特殊情况下,老系统需要永久保留。其次,进行改造安装时,对于技术人员的选择上尽量要选择一直处于工作的人员,从而能够实现全过程参与,为安装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且在安装的过程中,要达到使用电控监测的要求。为了能够使得每个测量参数与实际的系统提升都处于一致的状态,所以一般情况下会利用***送电测试,从而去实现监测和校准传感器;对于老系统的相关工作要从从认真检查,使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且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实现一次性无误地切换。对于***调试工作还能够继续的使用老系统或者可编程控制器系统,使其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大大减小了全面调试工作量。然后,动态试验传动回路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确定系统的动态响应各参数,使得全系统空载以及重载测试运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实现。最后,需要进行试运状态,所以一般会停工两天,全新投入试运状态,且进行试运的时候一定要一切的装备合格后才能进行装煤重载试运行,最好很好的实现矿山老旧提升机的全面改造,使得全载全自动方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2、利用PLC技术改造下运胶带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矿山机电控制中已经逐渐的使用KZP系列盘式可控制动装置。对于这种这种形式它的组成主要是液压站、制动装置和电控系统。其中,制动装置主要是利用闸瓦与制动盘之间的一种摩擦从而产生的制动力矩,再借助于液压站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得制动力得到一定的改变。对于正常的设备工作状态,压力是0,而油压是要达到最大值,制动闸这时是一直处于松闸状态,对于闸瓦与制动盘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范围控制在1.3mm左右。设备在进行制动时,第一步是要对工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电液控制系统会自动的发出控制的指令,设备就会自动的减小油压。按照理论推算,只要环境的温度达到40℃时,盘式可控制动装置的制动频率为10次/小时,且盘面温度是要比150℃小。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了双回路完全对称结构,从而使得下运带式胶带输送机能够进行及时的软制动。一般情况下,如果所测数据比正常运行设定值要大时,可编程控制器就会自动的减小供电电流,使得制动系统的油压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进一步的实现了胶带减速。如果所测数据小于正常运行设定值时,刚好是相反的结果。
3.3利用PLC技术实现井下风门的自动启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的井下风门基本上都是使用人工操作,但是因为井下的条件比较恶劣,负压大,所以使得风门的开启、关闭都非常困难,并且也很容易造成风门的破坏。研究者通过研究PLC技术,对于检测车辆的动态信息都是通过最新产品进行感应,即使用远红外传感器用,用这个就能够进行井下风门的自动启闭,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大大的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对人们的生命财才安全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一般情况下,风门两侧的空气是会有一定的压差,且风门的面积很大,开启压力大约为40kg左右,当风门处于开启的状态时,压力就会一直降低,直到为5kg。有研究者通过设计了气缸传动带动风门,对于风门的开启也是通过小风窗的帮助得到实现,但是如果仍旧无法继续开启,这样就增加了风门开启的困难。所以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通过设计了气缸传动带动风门,在小风窗的帮助下实现风门的开启。
另外,PLC技术在空气压缩机的微机监控系统以及选煤厂集控系统中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都是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有效的降低了矿山的人力、物力投资,促进了矿山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煤矿进入现代化,在自动化控制运用领域,PLC这种非常重要的控制设备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促进矿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强.自动化技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4,01:146-147+154.
[2]杜玉发.PLC技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51.
[3]柏正果.PLC技术在矿山机电控制中应用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7:43-4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机电自动化技术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