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著名水彩画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诗人,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1908年,王肇民出生于徐州市萧县(现属安徽省)。1929年,入杭州艺专学习,并参加左联领导的进步艺术团体“一八艺社”。1932年,转到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并组织北平木刻研究会。1934年,任私立北京艺专教授及艺术科职业学校训育主任。
在抗日战争中,曾任萧县实验中学教员、新四***萧宿永边区萧县人民***府民运科及教育科科员。
1949年后,先后任职于南京市***管会文工团、中原大学中南文艺学院、中南美专。1958年后一直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其间多次举办画展,出版多种画集、诗集和艺术著作。1983年出版的《画语拾零》在美术理论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肇民的水彩画是100多年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进入中国后达到成熟的真正标志之一。他不但在水彩画领域里有很高的造诣,在素描、速写以及绘画理论、诗词方面同样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王肇民一生将艺术创作和教学紧密结合,以极其认真、诚实和独特的风范教书育人,为新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和水彩画艺术的提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青年求学 扎实绘画打基础(1908―1934)
王肇民10岁为曾祖母画像,显露出绘画天赋。17岁考入徐州师范学校,跟随何景砚学国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时代意识的青年都在追骛新学,王肇民和许多有志青年一样,于1929年考入了杭州国立艺专。1932年由张眺、李可染介绍,参加了左联领导的“一八艺社”,后被“斥令退学”,至北平,由林风眠、王青芳介绍,转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也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观念。此后他在北平艺术学院创建“平津木刻研究会”,举办木版巡回展。在私立北京艺专任教的经历,证明了王肇民是一位以坚强性格和能力积极直面社会和人生的艺术家。
辗转多地 任教之路不动摇(1935―1957)
“七七事变”爆发后,王肇民回到家乡参加抗日工作,在动荡的局势中依靠教书养家糊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肇民在武汉中南文艺学院教书,有了稳定收入。三年后,学校与华南文艺学院、广西艺专学校合并为中南美专,王肇民教素描与油画。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他一直将品读诗文、研习书法作为画外修行的一种精神寄托。之后,王肇民开始大量使用水彩写生,志在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水彩画。
教书育人 勤于艺事甘寂寞(1958―1977)
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作为教授,王肇民把培养学生视为自己神圣的天职,每课必与学生同时作画,以为示范。这种“口传手授”的教学方法终其一生不变。王肇民所有的作品都来自写生。上世纪70年代,坚持旅行写生的王肇民足迹遍布五省十四个城市,如他所说的“非写生不画”。他画写生不为物象所拘,强调唯物论,在忠于对象的同时更强调“热情、个性、偏见”。正是这种气质的弘扬,使他的艺术勃发着一股冷峻的峭拔、正大宏深的高贵。
德艺双馨 平凡之中见精神(1978―2003)
1977年,从北京参加第四届文代会回来,王肇民进入了创作高峰期,有多部理论专著、画册、诗集问世。1982年前后,在美术刊物上发表的《画语拾零》《我的意见仍然是“形”是一切》两篇理论文章,是他在绘画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实践性的话语总结,在美术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同时,他还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个展,通过自己的作品,赋予水彩画艺术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认为是代表着中国水彩画最高成就的大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王肇民”这三个字不仅浓缩着一段漫长的人生之路、一种审美境界,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启示性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王肇民(1908―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