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管理论文篇1
作者:张仁杰 周汉兴 单位:PMP国际项目管理专家 台湾醒吾技术学院旅运管理系助理教授
本文以整体后勤支持计划书的角度,其内容与格式应该如何呈现,在此作一个提纲挈领的示范:根据不同的系统装备应有一套ILSP,项目装备管理团队并须持续维持其有效。装备项目管理阐明装备ILS经理的责任,若为集团式企业,其主管应为技术总监。装备管理单位应组成整体后勤支持管理团队,负责装备的妥善与运营期可靠安全的责任,还应随时更新ILSP,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使之确实可行,提前发现运营操作与后勤支持的问题,对系统装备后续的支持进行规划,确保各里程碑目标能完成。
后勤支援要项(1)通论。概要叙述企业对其后勤支持概念。(2)维修阶段规划。针对系统装备定义,属于哪一种性质(机械类、液压系统、电机类、车辆或是工程装备等等)。维修方式定义,一般包括预防性维修(清洁检查更换等保养工作)、场站式维修(针对系统装备之结构)、修正性维修(诊断失效组件总成与更换)。维修阶层的定义,如单位级(一般日常维护工作)、中间场站级(可否达到需按照维修能量须视同步建立、或是供应商以合约即时电话叫修服务)、基地级(如供应商的大修厂,总成件为例,先行以周转的总成件备料更换,损坏的总成再送供应商大修厂维修后返还)等。(3)供应支持。装备备料,采用供应商合约方式来获得支持还是自行建立支持供应体系,需求与库存数量、其支持的条件、合约的要求等。矿山生产基地的备料就可与供货商协商选出高价的总成由供货商备件库供应,签订固定的供应支持协议,矿山生产基地可以有效降低库存成本。(4)训练与训练支持。系统装备的训练方式,区分为操作与维修训练课程,依据操作与维修人员的需求,应有基础、进阶、种子教官与管理人员等级的课程区分,如油压钻机的操作训练与维修训练、发动机的进阶维修训练等。(5)支持与测试装备。这是指系统装备的采购应配备必要的支持与测试装备,如安装工具、支架、压力测试仪器、测试计算机与软件、完善的支持测试与状况排除程序、模拟器、吊车及现场维修支持车辆等,以利训练与运营期操作维修,上述附属装备的规格需要列表讨论确认,并列入采购计划,编入项目预算。(6)人力与人员。有关人力的要求是指该装备操作与维修应使用多少人力资源(数量),有关人员的要求则是各项不同的人力岗位的应有工种等级与人员训练要项(含专长技术的训练投资)。另外,应同时计算出其人力资源的单位成本(不仅指薪资与福利),并必须可以展开成为生命周期成本的基本依据,提供整体后勤支持全系统生命周期的评估。(7)包搬储运。包搬储运是指系统装备在包装、搬运、储存、运输上的条件要求,另外由装备产出的产品如有包搬储运的要求与规范也应该同时做出规划。如在高速公路上的桥梁通过时,车辆高度限制条件。(8)设施。使用该矿用装备的现场需先经过勘查,必须符合使用该装备的条件,如安装部分选矿设备需预埋桩基、先安装装备再盖厂房,或是排污管路等。安装、维修或设置系统装备所需的设施规划与设计要求需先行定案,纳入项目建设之中,故系统分析的结论、评选系统装备的决策必先早于设施与动线设计。(9)计算机资源支持。关于计算机支持的部分,包含计算机的操作、后勤信息的支持、数据库的建立,ERP或MRP系统与装备操作生产系统计算机***形化界面的整合,将使装备的生产更有效率。(10)技术数据。装备的技术资料应纳入初期规划,应有内容需先行列举,如CAD/CAM电子蓝***、零件备品设计规格(特别是一般性商品的采购或可能成为消失性商品的零件必须自制)、操作程序手册、维修手册、零件手册、训练手册、电源方案规范、紧急应变措施和故障排除程序等。此一部分与供应商的支持能力有很大关系。(11)设计界面。装备在评估采购前应在减少装备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决策,其规划支持的资源能确保提高可靠度与维护度,以达到高度的妥善率(完好率)目标。后勤工程装备的规格要求,例如,钻机、挖掘机与卡车的完好率与矿山的生产效率有关联性,所以采购的装备数量与产能效率能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其他项目支持(1)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系统装备的人力资源需求管理与预算是纳入装备生命周期成本预估的基本依据,运营以后人力成本与成长趋势应作预估,并非每年一成不变。(2)构型管理。系统装备的设计与生产制作的构型需先行确认,设计变更应做成项目文件管理,以利后续运营期间技术数据管理,如装备有变化,修改的部分应留下设计蓝***,以便追踪修订文件。(3)生命周期成本。供应商应依据目前该系统装备的使用经验预估其生命周期成本并提供数据,如没有相同的构型设计,应以类似构型的装备耗用经验提供数据,项目技术人员应逐一审查,成本预估应在系统分析时纳入评估,采购人员要考虑装备的具体使用环境,经过系统分析所选购的装备应该是生命周期成本最低,而非采购单价最低。(4)规格。还应确认系统装备的规格与其他系统装备之间的整体规格一致性,如接口的尺寸大小、压力、外径、电压电流量等。(5)其他。例如品质保证,是指系统装备的生产与制造、装备后续的操作运营所依循的质量制度应详细叙述,如供应商必须符合ISO9000的质量制度要求。系统效能监控是指按照装备系统规格的设计,在整体后勤计划中必须先行规划监控装备的服役情况,例如产能效率、平均失效时隔、可用度(完好率)目标的设定,特别是重要备件项目的维持成本或装备操作后损坏问题,以便提前寻求解决方案。系统安全议题在计划中必须明确定义,还需提出其符合的安全标准与环境健康等要求,不仅包括避免事故发生的硬件设计安全和操作程序,也包含软件系统的安全,如服务器的数据备份、防火墙的设置和装备的软硬件的修订更新与监督管理机制等,以确保系统符合安全环境健康的规范,如选矿装备使用后排废、含重金属水污染的议题,尾矿库的安全维护。里程碑(项目管理)项目里程碑。计划中还需列出项目投资的所有重要里程碑与计划工作的过程,包含项目部成立、需求建立、决策、采购、建设、测试验收(硬件软件)、安装试运营及部署运营。后勤工作里程碑。相应项目的里程碑应执行的后勤工作,例如制作ILSP草案、定义后勤工作需求、ILSP完稿、装备采购合同、验收安装、人员训练、第一年维修与初次运营效能评估、后续支持方式验证和修订更新本ILSP。当项目管理的进度修订时,后勤工作里程碑与ILSP需一并修订。分析与结论项目装备的整体后勤支持计划ILSP是以一种全面性的角度,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供架构式的计划格式,避免项目因为个人的经验不足造成计划上的缺失。如果项目团队在项目前期的整体后勤支持计划(ILSP)中未能检查到应有的后勤工作内容,将会无法在项目的采购计划中预先编列预算,显然会造成项目进行中不断追加预算与结案前必须补救的情形,提高项目进入运营期的风险性,另外也会因评估与计划不够详细而造成决策失误,使运营期成本大幅增加,甚至不得不使该装备提前报废。此时只有专业的系统装备供应商以此架构为客户提供专业支持,特别是预防性维修、总成件失效频率、运营期的生命周期成本与后勤工程可靠度等分析数据,才能缩短项目的完成时间,所以有条件提供专业支持本ILSP的供应商才可以作为合格的供应商。
装备管理论文篇2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配备了三个占地为90平方米的科学实验教室,及两个占地30平方米的准备室,并购置了较为完善的实验仪器及装备。那么,有了完善标准的实验器材配备,作为科学教师应如何合理运用和管理呢?仪器室和实验室做到整洁卫生,并制定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做到管理、使用安全。实验仪器设备按标准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并设有专门存放化学物品和危险品的橱柜,在加锁的同时,贴上警示,确保在没有管理员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安全的使用实验室。作为实验室管理员,要定期检查仪器情况,及时清点实验器材数量,并记录使用情况,如有损坏现象,应及时处理,以保证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危险品专柜要做到勤检查,及时将存在隐患的物品清理,以确保每一个人的人身安全。在多余的橱柜中,可存放教师在教学中的自制教具和学生在课上课下及科技活动中制作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作品,充分展现教师及学生的个性,让实验室成为充满创造氛围的“科学主题乐园”,对培养创新精神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现代化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不仅要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思想、努力学习先进的实验室管理、实施符合学生的创新型教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真正地推进实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教学仪器按及各类装备,不仅要管理得有条有理,而且使用率要高,科学课上所涉及到的实验,尽可能的确保学生能亲自动手实验操作,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在确保学生安全顺利的进行实验的同时,尽量避免损坏现象出现。作为科学教师除了学会教材要求的各种操作方法以及简单的保养维护工作外,还要积极学习更多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实验操作,以此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热情。也只有搞好了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室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场所,其学科资源优势十分明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般的实验室只是在学生上科学课时利用一下,导致实验室大量的学习资源使用效率极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科学课堂具有开放性”。作为科学教师,除了要做好教材中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及探究欲望。观察和实验则是学生检验真理的途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没有办法真正感受并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此时我们应进行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而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发展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注重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猜想,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实验,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沉与浮》一课时,给每个小组准备好工具箱,先让学生从工具箱中自由选择各种材料,然后及时提出问题:你认为哪些材料在水中会下沉?哪些会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把学生的这些猜想和假设板书出来,并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活动,在活动中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探究的创造性发展。可见,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我们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观察,实验、科技小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和发明创造的乐园。给予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创新教学----自制教具
小学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环境。实验室是为观察实验活动而设置的特定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环境设置应当具有科学的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实验室就如同来到发明创造的圣地。让孩子们在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学会观察,感受到科学创造就在身边。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模仿倾向十分强烈,并善于乐于模仿,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在实验室中无法取得符合的器材,那么不妨发挥一下教师的想象力,就地取材,设计教具。如:教师事先做好有科学依据的教具,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模仿学做,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探究,并得出科学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变掌握了概念,且不易忘记。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以它的直观性在小学的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具的配备还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就是配备的教具不理想,实验效果不明显。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经济、实用、直观的教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又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在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发散学生的思维的同时,也培养出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对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师生大力开展。
装备管理论文篇3
针对维修制度和模式的现场管理对策
因为机械在品种上数量大,而机型本身十分内容复杂而来自不同的产地,制作方法和材料有不同,而在运作表现,作业能力和施工单位方面的情况不同,技术水准不统一。这样一来维修工作变得复杂而效果无法保证。不同类型的工程对于不同的施工在重要性和可靠性上有一定差异,而不同的维修标准适用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以不必要硬性规定一种制度来以偏概全。国家以及企业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要坚持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并具有弹性标准,使得企业有自由选择适应本单位发展的制度,这才真正能发挥维修制度的效力。为了使得维修的数量和质量有所保证,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根据设备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使得部件的差异带来不同的维修方法,并选择适当的维修模式来适应与之相对应的场合。
1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目前,在施工现场应用较多的土石方机械和路面机械,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一类装备有很复杂的结构,并且较为先进,如果修理需要很高水平和很复杂的程序,所以要以状态检测的维修方法应对;而某些体积小而构造简单的机械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破碎设备等,因其结构简单,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和沥青土加工的设备,如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水泥混凝土输送泵(车)、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等,出现问题后对生产过程和产品都会有恶性影响,因此要做好计划,并将预防工作做好,配合状态维修,依据生产需要适当进行合理地计划修理,并根据原则标准和时间安排来完成点检工作。
2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工程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工况、运动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执行元件,应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维修模式;对于那些高速运转部件或事关安全的部件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发动机等,应采用计划与预防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而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之类的部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3同样的设备如果处于不同的环境之下最好也采用不同的维修方法。通常来说,一些人员如果找到了设备的最佳维修模式,往往将其应用在相似问题上,实际上这并不一定很好。这是因为:首先,同类设备(甚至是同一设备)在不同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期望性能,如满负荷工作和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便不一样。其次,类型相似甚至同一种设备处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虽然故障原因相同却引起效果不同。比如设备是否处于配套情况,所产生的后果就是有差异的。现场设备是否进行备份在问题出现后能否得到替换也是很普遍的,这是由于在现场环境不一样的状况下,工程对设备的稳定性的依赖程度不同。考虑上述情况,并从经济方面来考察,施工单位需要考虑具体状况对设备在不一样环境中所需要的不一样的修理方法,使得修理的稳定性大幅度提升。
针对维修方式和工艺组织的现场管理对策
1针对维修方式的对策。无论各个单位的维修方式如何变化,有一点可以肯定:从长远来看,今后维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是:以状态监测(检测)和诊断为基础的多种维修方式的“有机”结合体。它的目标是:在条件可以的状况下维修次数越少越好,尽量选择对设备干扰小的手段来完成故障排除。它的方向是:逐步过渡到设备的“异体监护”之路。随着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的出现,传统的“浴盆曲线”已经不能代替所有的故障情况了。各式各样令人意外的故障导致机械维修需要考虑根据故障类型和后果的不同来选择修理方式,这将更加科学,结果也更好。
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程机械的发动机、底盘传动装置、液压系统、电子操作及监控系统等,都根据其本身的故障构成方式,在运转时间内用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时间安排完成检查,了解装备的磨损恶化程度,进而使状态修理成为主要的修理方法。而状态修理的好处是有助于杜绝修理过分或者修理滞后的状况的出现。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状态修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过因为特性的原因,不会对周期计划性修理造成威胁。对某些体积较大的设备,在安全要求更高的构件或者位置以及某些不适用状态修理的位置仍然要以计划修理为主要方式。
2针对维修工艺组织的对策。施工现场在进行修理的重点工作是对突然发生的问题的马上处理,被称为现场抢修,这种工作需要在工程现场具备马上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恢复工作能力的目的,使机械能够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保护而完成即时工作。它的特点是:时间紧迫、环境恶劣、恢复状态的多样性。现场抢修要求在方法上尽量保持多样化,它既包括目前规程上所具有的修理手段,例如原件修复工作,也可以找到某些具有灵活性的修理技巧,如配用、粘接、焊接、捆绑、拆拼修理、旁路等。
装备管理论文篇4
1.1工业装备制造业产品分类
工业装备指的是为国民经济所包含的各个生产部门用于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所提供的技术装备,按照产品和重要程度和功能划分,工业装备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重大、领先的基础设备机械,即用于制造工业装备的装备,如高精度数控机床,以柔性制造为特征的单元和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等。二是工业发展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的机械或基础物件,如高级的微电子器件、专用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高效可靠的轴承、密封、模具等。三是用于相关国民经济部门科技研发、***事及社会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矿山地下开采设备,大型水电、风电、核电成套设备等。
1.2工业装备制造业产品特点
1.2.1高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
工业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随着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等在工业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高端装备制造业将逐步迈入高技术产业范畴。
1.2.2涉及门类多,范围广,产业间互动水平高
工业装备制造业产品不仅涉及基本的机械制造,还涉及材料、配件、控制系统等配套行业。工业装备产品是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制造、发展的枢纽性产品,是保持各行各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1.2.3制造技术及市场呈现全球化融合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工业装备制造业国际间技术合作愈加频繁,两国甚至多国联合开发的情况越来越多,行业内生产以及销售网络的国际合作日趋加强,呈现出全球化融合的趋势。
2工业装备制造业销售管理模式的特点
2.1专业化
工业装备因其高技术含量和专用性,要求产品销售人员除掌握基本的产品知识外,还要对目标行业的生产技术以及核心指标进行全方位了解,销售人员一般以销售工程师的形式参与到销售活动之中。
2.2项目化
工业装备制造业产品销售所面对的市场属于企业间市场,大多数厂家通过自身营销人员以直销的方式进行。由于此类产品销售过程中具有涉及金额大、协调部门多、销售周期长等特点,制造厂商往往采取项目型销售方式,并通过提供高水平技术咨询服务的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
2.3流程化
由于各个工业装备客户的需求不同,工业装备制造多呈现出定制化特征。为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在产品销售过程中,营销人员往往要在公司研发、工艺、制造、质保、服务等部门间按照定制流程进行多次协调,使整个销售过程呈现流程化特征。
3工业装备制造业销售管理模式分析
根据工业装备产品的特点以及销售特点,以下将从渠道管理、价格管理、产品管理、促销管理4个方面对工业装备制造业销售管理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3.1销售渠道模式
管理工业装备销售渠道包含渠道层级和渠道幅度两个维度[1]。渠道层级是指从生产者到最终客户间的层级,有直接销售和多级销售等;渠道幅度则用于描述同一渠道层级中渠道商的数量,数量越多意味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商进行销售。由于工业装备销售呈现专业化、项目化和流程化的特点,生产商大多采取直接销售方式,即不经过渠道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客户。这种渠道模式的优点主要有:①生产商直接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全部利润归生产商;②生产商与客户直接沟通,减少客户采购的中间商环节,并节约相关成本;③生厂商营销人员直接掌握终端客户,有利于厂商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应。
3.2销售定价模式
管理价格是影响交易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销售管理中较难确定的因素。由于工业装备单价高、采购方较为理性,如何合理定价是工业装备制造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工业装备生产商对定价进行管理的目的是扩大销售,增加收益。这要求生产商既要考虑综合生产成本,又要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在工业装备制造业中,销售定价管理呈现以下特征:①工业装备属于生产必需品,属刚性需求,销量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小,可适当采取较高于其他行业的定价方案;②高差异化产品或技术领先产品采取较高定价方案,主流技术产品采取市场平均价格定价方案[2];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生产商采取较高定价方案,保持品牌地位;新进入者采取跟随定价方案,不断进行市场渗透。
3.3产品定位模式
管理产品定位的核心是差异化,即通过对产品差异化特征的挖掘,使其差异化特征在潜在客户心目中占据有利位置。工业装备的客户具有专业化采购与群体决策等行为特点,只有通过合理定位,拉开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差异,才是实现既拿下订单又保持合理利润的关键。工业装备定位要从自身产品特性、售后服务、客户关注点等方面进行细分研究,同时关注竞争伙伴对其产品的定位和宣传方案,并据此梳理出自身产品的最具差异化的卖点,并在必要时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3]。
3.4产品促销模式
管理工业装备因其产品的专业性、专用性特征,导致工业装备的采购决策较为理性,一些对于快消品有较好效果的销售促进方式对工业装备并无明显效果。针对工业装备对可靠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的高要求特征,采取以下方式往往可取得较好效果。①工业性试用:常用于当生产商研发新品或进入新行业时,出现由于缺少实用案例,导致客户为了避免风险拒绝使用的情况;②融资租赁:常在客户对产品无力一次性购买时使用,这种方式有利于降低客户资金压力和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③技术交流会:主要针对采购方的技术决策者和使用者进行,用于展示产品技术特性和打消客户疑虑。
4结语
装备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BPR理论全寿命一体化采购
现代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系统复杂、采购周期长、费用高、风险大,客观要求装备采购工作要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思想,运用一体化的采购方式去整体谋划、统筹实施。对装备采购进行一体化管理,环节包括:科研、订购、维修保障等,采购人员进行采购不光要注意采购前期准备,还要关注后期状况。完善装备采购全过程管理体制会事半功倍。
传统的管理理论对我国装备采购管理体制的设置具有重要的影响,它的核心思想是劳动分工理论,即让每个劳动力或部门从事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部分,使劳动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提高某些部门个别的生产效率,但由于对全过程的不重视,部分环节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传统管理理论暴露出诸多不足之处,新***事变革发展需要我们依据更科学合理的管理理论来改革完善装备采购体制,流程再造理论(BPR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基于BPR理论探讨分析如何设立合理有效的采购机构,完善采购运行机制,保障物资采购的质量。
一、全寿命全系统管理与BPR理论
装备全寿命是指产品从立项论证直到退役处理的整个跨度历程。装备的寿命周期一般可分为论证立项、工程研制、生产部署、投入使用、维修保障、退役处理等阶段。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即从横向上全局考虑装备产品的各个寿命阶段,即主管机构要把影响装备采购的所有内外部因素通盘考虑,深入研究其内外部之间的联系,要将预采购的装备的配套设施、资料等后期保障因素都考虑进去,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规划,将内部、外部因素统一研究解决,促进共同发展。
BPR理论指导了一种组织模式,它打破原有的从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确立了业务流程作为中心,使上下左右各部门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实现有效沟通。BPR特别重视项目的整体性,它着眼于重新构建过程管理,将项目的各个环节组成一个高效的整体,让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流通畅通无阻,从而实现管理的有效性和资源的高效使用。BPR理论的精髓在于其设想将要实施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立体形式,它的实施体系从上而下分为观念重建、流程重建和组织重建。在这三种重建体层次中,流程重建最为重要。此外,每个层次内部都有各自相应的步骤过程,三个层次相互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装备采购一体化管理组织体系
目前,从我***装备采购管理系统来看,实行的是装备研制、购置和维修的分段论证、分别计划、***实施的管理模式,为提高采购效率,要改为采用装备全寿命期的系统论证、统筹计划、统一组织实施的管理方式。本文提出的装备采购一体化管理组织体系构想如下:***队装备机关计划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试验鉴定部门、装备使用保障部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计划制定部门、招标部门、价格管理部门、采购论证部门、合同订立部门、合同履行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计划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装备的订购、维修等计划;合同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订立以及履行装备的订购、维修合同;试验鉴定部门主要负责鉴定装备性能与质量;装备使用保障部门主要负责管理和保障装备的使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待修装备的维修。
本文设想的装备采购管理组织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现阶段,***队对采购制度作了基本要求如下:要建立竞争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对计划的制定以及合同的订立与履行进行监督,要将计划管理、合同订立等各个部门分隔开来,保证其***性,从而整个装备采购管理系统各机构之间形成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衡的态势,借助于组织内部的分权制衡,强化了内部监督功能。
第二,根据BPR理论,为保证有效性和***性,一项完整的工作流程应由一个部门***完成。装备采购流程一般有以下几步:首先要项目论证,其次项目审批,再次项目招标、议标,最后订立与履行合同。对于上文所划分的采购管理各个阶段而言,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牵头负责,其他各部门进行配合保障,从而满足装备采购全过程管理的需要。
三、装备采购一体化运行机制
在武器装备一体化采购管理运行机制中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科研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定购管理工作运行机制、维修保障工作运行机制和科研、定购、维修工作衔接机制。
(一)科研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队装备机关有研制新装备的需求时,由计划制定部门制定相关的科研计划,公布该科研项目的招标要求,筛选符合条件的投标方参加招标。主管订立合同的部门,应根据装备科研计划及中标结果,及时与中标方签订合同。在订立合同之后,履行部门应该及时依据所订立的合同来履行,并督促中标方积极履行合同的款项。
(二)定购管理工作运行机制
定购管理机制的运行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首先由计划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计划并信息进行招标;其次负责订立合同的部门根据已有计划签订采购合同;再次,合同履行部门根据合同订立部门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合同履行。武器装备使用保障部门在武器装备使用阶段负责保障工作。
(三)维修保障工作运行机制
装备部门需要对装备进行维修保障时,由计划制定部门制定维修计划,并公布招标信息进行公开招标。合同订立部门根据计划部门制定的维修计划,与维修保障承制方签订合同。武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根据合同订立部门所签订的合同,进行维修合同履行。
(四)科研、定购、维修工作衔接机制
装备部门需要对装备改进或补充时,武器装备使用保障部门根据所定购产品的使用情况,提出武器装备改进需求和武器装备补充需求。同样的,武器装备修理管理部门根据武器装备维修情况,提出武器装备改进需求。
四、总结
本文依据装备采购工作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思想,运用BPR理论,探讨建立了装备采购一体化管理体制,从组织上将采购计划制定、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等职能相对分离,达到既相对***、相互制衡、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部门分工明确,决策、管理、执行层次清晰的目的。同层级各部门之间实行专业化分工管理,健全和完善了专业性管理机构,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提高装备采购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莉莉,***翔,向华春.武器装备一体化采购管理体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1).
[2]罗学文.当代企业流程重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3.
装备管理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管理部门管理经验管理工作装备管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科学研讨会
1经验与科学
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的袁正光教授在“百家讲坛”的一次讲演中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凭经验发明的,这些发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经验。而人类近一二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使这些发明产生了根本性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袁教授的这段话使人想到中国的火药发明。西方国家向中国学习火药的制作,但是他们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威力更大的各种火药和洋***洋炮。清朝的咸丰年间,英法联***就是用这些洋***洋炮,只调动数干人,就2次从天津登陆并一路打到北京,如入无人之境,还火烧了圆明园、颐和园、香山。这是经验败于科学的典型案例。
教育装备管理也是如此,如果只停留在经验管理上而不是上升到科学管理的层面,则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教育装备管理功能将逐渐被削弱,装备管理部门将逐渐被取缔,教育装备人将逐渐被分化。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
2从经验到科学
从经验发展到科学的过程,是知识量化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过程,是从经验实践到科学研究的过程。经验知识属于感性知识,具有隐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劣构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往往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而科学知识属于理性知识,具有显性知识的特点,知识结构是良构的、结构化的。这种知识的传递则是通过书籍阅读和教师讲授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如果具有大量的经验,则表现为高超的技能,是个“大工匠”;而如果他掌握了科学,就表现为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成为一个研究者、智者、学者。
教育装备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必须经历一个管理知识量化的过程,使得管理工作成为可测量、可预测、可重复、可控制的科学管理过程。为此,就必须将管理学、运筹学、人机学、认知科学以及信息、系统、控制等理论和方法引入教育装备管理,使其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3教育装备管理的科学化
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目标是发挥装备的使用效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加教育效益。而教育装备科学管理的过程包括装备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装备论证、招标采购、日常维护、科学使用、绩效评价以及退役处理等。这些工作都是为实现上述目标而进行的。例如:需求分析阶段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系统设计阶段则应全面考虑人、机、环境的和谐搭配;装备论证需要对装备教学的适应性与非适应性进行全面讨论;招标采购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日常维护包括设备验收、登记入册、校验维修、折旧更新等一系列工作;科学使用是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装备效能;绩效评价工作反映出“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这一思想。笔者近期在本刊连续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如:总137期《用层次分析(ahp)法研究中小学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体系》、总l41期《用网络技术求解教育装备用户周期费用的最小值问题》、总143期《马尔可夫分析在达标评价预测上的应用》、总l45期《教育装备管理中主成分分析前的数据预处理》、总l47期《主成分分析在教育装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中的应用》、总149期《也谈教育装备的成本一效益研究》、总l68期《数据包络分析在教育装备成本一效益研究上的应用》、总171期《教室用电子白板尺寸的人机因素分析》等),都是通过实例,引用数据,运用数学来具体说明这些科学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装备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装备管理,全生命周期,系统效率
0引言
由于各个单位或业务部门在装备管理与使用方面的水平不同,进而出现了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问题[1],导致装备管理与使用过程烦琐、流程缺失,成本较高。
1国内外全生命周期管理
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对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主要起源于成本管理,大致可以分为概念形成期、理论深化期和实践推广期。概念形成期起源于1904年,瑞典人首先在铁路系统的管理和建设中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概念,将传统的以设备可靠性为出发点的设备管理转变为从选取、生产、采购、维护、使用直到报废的全流程管理。这一概念提出后,经历了70年的发展,直到1977年前后,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开始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和推广。1985年,美国***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后勤支援”(CALS)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涵是全寿命管理和全寿命信息支持。此后,美国确定了一系列标准用以规范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定义、测算、分析、流程、评价等方法。理论深化期集中于1980年代。这一时期,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许多知名学者从不同环节进行研究,发表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进一步深化了装备使用阶段的维护、修理、检查和改造,同时,向上游环节进行扩展,将采购、指导建设或者生产环节也纳入进来,特别是对指导建设或者生产环节,使得装备需求更加清晰、明确,向下则主要向报废处置环节延伸,控制装备的可利用走向,从而实现对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预算和管控。2000年起,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实践推广期,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逐渐走向成熟,被应用到各个方面。一些学者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如美国学者迈克•W.马丁(MikeW.Martin)和罗兰•幸津格(RolandSchinzinger)在工程社会学中得以应用。还有学者,将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入到金融管理中。这一时期,全生命周期管理被广泛与多学科结合,形成应用。国内研究进展。我国对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始于1980年代,最初以文件管理为主,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应用较多。1980年代,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引入我国,主要在文件和档案管理中,在这一概念下,文件和档案管理提出了从制作、使用到销毁的全流程管理方法,并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在设备管理方面,这一时期主要是理论引入,并未有实践性工作,只是处于理论的探讨与争论期。198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1987年,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组建了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进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运用。
2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
采取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装备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现阶段的装备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整个流程从装备需求的计划的提出开始,涵盖了采购、验收、使用、监管、维修、报废等所有环节。通过对装备器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进一步强化管理流程的规范与标准,提高装备的管控水平与使用效率,节省管理成本。
2.1装备需求计划
不同业务部门的装备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需求问题也应当是较为重要的一环,针对多个业务部门,可建立不同的需求项,方便管理人员查看,需求确认后进行审批,通过后即可开始下一步工作。
2.2装备招标采购与验收交付
根据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对装备进行招标采购,一般可分为标准设备与定制设备,完成招标采购后,进入装备设计与制造阶段,最后进行交付验收,按照合同及装箱清单进行开箱检验、验收、入库的操作,查验装备的型号、规格、配件是否与合同描述、装箱清单相符,装备部件、外观、相关配件是否完整,随装备的技术文件、说明书、软件等资料是否齐全等[2]。
2.3装备使用与维护
装备在使用中,首选要对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入库后录入装备器材的各项参数,硬件指标、软件版本等。其次在装备使用过程中,记录对应的入库、出库信息,跟踪装备的使用流程,从而了解其流转过程和处于各阶段状态的数量和变化趋势。基于科学、简单、高效的思想,实现装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3]。
3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设计
建立装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应当结合业务装备管理的特点,以及完整的装备完整使用流程,设计系统管理模块功能及子系统功能,将装备管理功能模块化,各模块间***存在又相互联系,使装备在全生命周期内形成统一整体,全面实现Web化管理。
3.1用户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模块
系统采用统一身份认证的方式集中管理系统用户,通过将每个业务人员的生物信息录入密码库,在系统登录时通过生物识别,更加安全便捷。同时结合业务需要,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从而解决访问控制、身份管理,角色授权等管理难题。
3.2装备管理模块
设备采购管理模块包括计划、申请、论证、招标、签审、合同、付款以及安装验收等环节。装备采购是装备周期管理的起点,针对采购项目流程进行管理,有效保证采购工作,确保采购的每个装备均能安全、顺利应用于相关业务部门。系统设置安装验收模块,做好装备安装验收过程中相关信息的记录,对装备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确保装备的采购及验收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又包括以下子模块:(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包含了装备详细的参数和属性信息,同时也包含了设备的辅助状态信息,比如每个的设备名称、型号、唯一标识、制造商名称、设备类型、维护记录、使用记录等要素以及维护、使用记录。(2)装备入库管理模块。系统中的装备完成采购与验收后会自动进入入库管理,根据业务装备的管理规定填写保管人、放置地点等相关信息,同时入库时加入自动识别技术,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每件装备贴上唯一的RFID标签。通过射频信号的自动识别来判断装备类型,从而获取相关的装备资料。RFID技术在识别过程中并不需要人为干预,识别速度较快,操作起来也十分便捷,在当前的设备流转、盘点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能够适应多种环境[4]。装备入库成功后,就能够通过扫描标签完成入库、出库的操作,方便管理。(3)装备变更管理模块中包括硬件变更和软件变更。硬件变更后,需要提交变更申请,详细说明变更前后的区别,并在管理系统中标注变更硬件的位置,参数等基本信息,方便下次使用查看。软件变更后,需在系统中提交软件升级后的功能点,软件升级包,安装情况说明等。
3.3安全审计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系统平台的安全管理,可对系统登录人员的各种操作进行记录和查询,可根据用户名、操作时间、用户IP等条件进行过滤检索,并能针对系统报错进行自动升级处理,构建数据存储服务器,对核心数据库进行密码自动更新,最大限度维护系统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结语
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装备的需求计划到完成报废的流程进行实时统计、装备的入库出库智能化管理,使业务人员随时可掌握装备数量、案卷详情等的最新数据,从而简化管理工作的流程并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业务部门的装备使用与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朱人杰.医院医学装备信息化管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1):39-40.
[2]刘咏.***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陈威.医院医学装备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3):157-158+181.
装备管理论文篇8
本届论坛主要围绕《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的落实,研究实验室内涵发展与提升,探讨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努力使教育装备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化发展。
一、主论坛之高屋建瓴
从总揽全局的角度,***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作了题为《新形势 新机遇 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报告,他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的要求―紧密围绕贯彻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20字工作方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围绕服务于中小学实验教学,开展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专题研究。乔处长同时指出,2013年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点在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和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尤其是提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
对于教育装备如何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提出了“技术提供动力、形式改变行为、装备推动发展”“用技术与形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技术装备方***。后主任从教改着眼,通过案例举证,剖析了现代教育装备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共鸣。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所张庆所长介绍了他们通过教育装备工程建设、建立多层面联动机制,在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要求下装备工作的轮廓与路线***;太原市教育装备中心许原芝主任介绍了通过加强行***管理、实验教师、任课教师三支队伍建设来逐步提高教育装备发展水平的做法。
除各级教育装备部门的主题报告外,主论坛还深入到了校级层面,由知名校长进行经验交流。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作了题为《学校转型下的资源配置》的报告,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了走班制学校教育装备配置的经验与做法。上海市市西中学的林勤副校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思维广场”的建设情况,以及如何把先进的电子设备、各种形式的交流探讨活动引入课堂,同样在打破班级制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思维训练途径的装备配置新思路。作为特邀嘉宾,台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学韩长泽先生作了题为《资讯科技装备在高中以下学校之配置与应用》的报告,通过生动翔实的视频资料为大家展现了海峡对岸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别样视角。
二、分论坛之各抒高见
为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两方面的教育装备工作现状,本届论坛还分设了与之相关的两个分论坛。
“信息化建设”分论坛的专题报告从校园信息化的整体系统构建到终端应用优化,全面详尽地介绍了“智慧校园”建设中一批可圈可点的案例。成都市龙泉区教育局从创优网络应用环境入手,引领学习空间人人通达;宁波市实验小学以信息整合展现为基础,构建智慧校园;沈阳市新民高级中学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建设高中历史专用教室;成都市成华区依托“微格”理念,实行全域录播创新实践……这些案例无一不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实验教学”分论坛主要是各地教育装备部门相关领导和学校校长从实验教学与***书馆建设等方面向与会嘉宾作报告,这些报告既有来自职能部门的管理性指导方针,又有来自学校方面的特色化装备配置汇报。如,都江堰教育局吴介才副局长作的题为《夯实技术装备基础 开启素质教育新篇》的报告,针对都江堰地区学校在遭受“5・12”特大地震后,都江堰市教育局通过整合资源、统一标准、契合行动的科学做法,带领受灾学校师生走出了灾难的阴霾,踏上了一条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特色新兴之路;扬中市联合中心小学肖松副校长介绍了学校通过国学馆来弘扬国学文化魅力,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徜徉在“诗意人生”中;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瞿泓副校长作的题为《以课程为载体,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报告,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该校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的新理念、新做法,给教育装备同仁很多启发。
三、论文案例之精华撷英
除了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外,本届论坛还有一个亮点:征文活动和学校装备精品案例评选活动。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496篇,经专家委员会公正评审,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陈庆同志的《学前教育机构玩教具装备的探究》等10篇论文获得了“优秀论文奖”,另有40篇论文获鼓励奖。
学校装备精品案例评选分为六大主题:书香校园、特色课程装备、体验中心建设、专用教室装备、数字校园建设、系统平台建设。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选送了生命科学、物理、地理、音乐等学科的4个高中创新实验室案例,最终,徐汇中学的“生命科学创新实验中心”获得了优秀案例奖。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罗一华主任在点评时指出:“多样化”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需要一批与之相匹配的创新装备来助推、营造创新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成功的案例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用实验引导创新,具有充沛的教育教学活力,是创新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最后,专家组对本届论坛的举办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来自不同地区的装备管理者都希望能借助论坛这一难得的平台,为大家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教育装备事业的发展。
装备管理论文篇9
(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品成本价格管理现状和目标成本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的研究,阐明对***品成本推行目标成本管理的现实必要性。文章分析认为:装备价格管理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应全面加强装备成本价格管理工作前伸后延,对装备成本价格实施目标管理,推动装备价格管理向综合型方向发展,以满足国防装备建设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品;目标成本;管理
中***分类号:E2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26
收稿日期:2015-04-16
近几年来,各种高新武器装备快速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装备成本价格有许多新课题值得研究与探讨,而以往***品成本价格研究主要针对那些已经研制定型、投入批量生产的装备,很少涉及到装备预研、生产和维修保障,具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认为把推进目标成本管理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来研究,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加强***品价格管理,对提升部队战斗力,满足国防装备建设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品成本价格管理困境分析
在目前国内商品市场竞争加剧、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价格总水平持续平稳的情况下,装备价格水平反而持续以较高的涨幅增加。许多承制单位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成本意识淡薄,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没有真正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这种现状是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不利于对***品成本实施宏观调控。
***方作为***品唯一的需求方,拥有购买决定权,而根据《***品价格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承制企业的生产费用按照完全成本法全部计入装备成本之中,***方不得不借助审价来解决制约我***装备建设与发展“瓶颈”——价格成本问题。定价实质上是一种对价格成本信息进行“博弈”的过程,***方审价人员在短时审价过程中对信息资源的占有程度,直接左右最终装备价格。但实践表明,在审价过程中,承制单位作为完全信息方,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可以将高成本、高费用转嫁到***品成本上。
1.1 目前***品价格管理存在的弊端
几十年来,***品价格管理成效十分明显,节约了大量***费,价格管理正规化程度得到较大提高,但从装备价格形势发展来看,还存在一些明显弊端:
一是在管理上涉及领域较窄。目前的装备成本管理主要涉及产品制造过程成本管理,对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没有进行拓展。计划管理、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已经将预研科研、生产过程、售后服务、器材维修等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价格管理在这方面没有跟上;
二是***品价格管理主要偏重于“事后管理”。目前***品价格管理主要体现为审价,不涉及将来如何有效降低装备生产及使用费用,没有体现事前预测与决策功能,难以达到管理目标,发挥不了事前调控作用;
三是在价格管理内容单一。价格管理仅仅是单一的要求降低成本,对降低成本与技术进步、***事效益、提高部队战斗力等方面的联动效应没有体现。在装备综合论证研制阶段结束时,装备全寿命费用的90%已经确定,对装备全寿命费用起决定性影响的技战术指标、生产工艺、材料选择等才是影响***品成本的主要因素,没有贯彻成本是“设计出来、制造出来”的理念,装备效能与费用难以达到最佳组合;
四是财务审价部门在立项研制论证阶段的作用不明显。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的先决条件是进行全寿命分析,而目前我***在装备立项研制论证阶段一般没有可信可行的经济性分析资料,研制人员也一般侧重技术分析,没有良好地发挥财务、审价人员综合平衡、分析的作用,装备经济分析可行性报告中的目标价格随意性比较强,缺少可信度。
1.2 ***品审价实践中的难题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队武器装备的建设力度,大型复杂的新型高科技产品不断地装备部队,这些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的武器装备给审价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一是实际成本资料采集困难。研制阶段片面追求装备技战术指标提升,工艺消耗不准、废品损失数据不清、消耗定额难以确定,生产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二是为了追求装备的“新”,不选通用、成熟技术,大量选用新材料、新工艺和非标件,造成装备综合技战术指标产生“木桶原理”效应,高价格不能够带来装备的综合高性能;
三是审价面临愈来愈复杂的局面。随着各***工企业的改制,许多材料为外协件,一项外协件审价相当一个***产品审价,而且与各种损耗、专用费用交叉,加大了审价难度;***工专项费用、试验费用名目繁多,重复计算严重;
四是研制费用、研制成本的审查难度大,费用总额核定难度大、费用分配方法复杂,研制成本可参照性差;
五是《***品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定与工作现实有一定差距。如法规规定大型复杂装备售后服务费不得超过制造成本的1%。但由于装备精度高、结构复杂化,保修期限延长,维修周期缩短,造成承制单位售后服务负担偏重,给部队装备维修、战斗力保障带来一定的隐患。
2 目标成本管理困境的原因
***品价格管理目前主要是定型以后对装备实施定价、经费等方面管理,对***品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探索和实践较少,使目前实施目标成本价格管理陷入困境。
2.1 相关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对***品价格成本研究的领域主要以价格审查为主,而对于从装备计划、科研、装备、维修一直到报废的转化模式、前沿问题等的理论研究涉及较少。一方面是对全过程费用控制方面的理论需求还没有完全凸现出来;另一方面是缺少必要的研究资料支撑,造成研究难度加大。
现在的目标成本管理理论研究没有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一是由于目标成本受技术进步状况、装备市场需求影响较大,不能更好的发挥市场牵引的作用;二是现在***品价格是在成本核实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形成价格,造成***方不仅不承担对承制方浪费的责任,而且对于承制方生产模式、技术条件、管理效益等方面的不作为也不承担买单的责任;三是价格工作不再是根据已经确定的技术状态算账,而是通过算账指导技术状态的确定,造成产品经济性设计与性能不能更好的配比;四是在目标成本管理如何为以后新一代装备的价格做准备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先进的理论能够更好的为实践服务,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对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带来实践的困难。
2.2 管理工作前伸后延不够
依据《***品价格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品审价主要是从装备定型以后,才开始进行价格审查工作。因此,相对目标价格管理来说,传统的审价工作一是切入点没有前伸,对装备的计划、科研阶段投入少;二是目前的装备审价,仅是对装备批量生产成本的审查、协商,不提降低成本费用的决策性建议;三是对使用、维修费用的发生过程,没有掌握全过程成本费用信息,不能对将来新一代装备的目标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2.3 管理力量相对薄弱
一是对***品目标成本管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目前还没有强行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没有比较强大的基础力量;二是目前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人员数量少、经验不足、体系不健全,价格管理人员力量比较薄弱,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科研人员缺乏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积极性,缺乏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经营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观念等新观念。
2.4 缺乏有效的基础数据库支撑
目标成本管理是在现实科学技术水平、承制单位生产条件状况的基础上,对原来的装备技术性能、成本价格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未来一定时期部队提升战斗的需要进行的。数据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的支撑,目前我***没有建立基础数据库,无法实现基础数据的共享,给推进装备价格的正规化建设造成阻碍。
3 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效能的对策
价格能够以最简短的形式,把关键的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使这些信息得以充分利用,达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许多装备由于在科研设计中没有很好的贯彻目标成本、价值工程等现代管理思想,科研部门偏重考虑技战术指标,忽视指标对成本、费用发生的影响,结果造成一些非必要指标成本较高。因此,实施***品目标成本管理,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目标成本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
3.1 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适合***队装备目标价格成本管理新路子
一是***地双方都应积极探索装备全过程费用管理新模式,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考虑技术改造、工艺进步等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二是目标成本管理重在分析、预测、控制,因此可以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鼓励更多的企业自主进行科研,促进武器的更新换代,既有利于技术进步,又能鼓励承制方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在***工企业中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良性运行机制,对***地双方均有利;三是***品价格管理要适应新时期装备发展的要求,就要转变观念,改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互惠互利角度分析***品价格变化的趋势,全面系统的学习新的目标价格管理理论。用***品目标成本管理引导对科研目标价的审核,加强对装备订购的审价,规范对装备使用费用的控制,达到***地双方双赢的目的。
3.2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要充分借鉴国外有利经验。国外的装备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尤其是美***采办是当今各国武器装备采办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实行“定费用设计”(DTC),十分强调对装备性能、进度、费用和风险进行综合衡量,重视费用的控制,所处的阶段不同,费用控制的重点也不同。在方案征集过程中,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设计指标、费用发生、生产可行性、备品备件维修器材的供应保障进行目标成本分析,编制切实可行的多个备选方案,保证技术研制与采办之间的协调合理。对设计运用“定费用设计”(DTC)和“全寿命管理”的观念,编制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制造过程中加速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工艺和新材料等鼓励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增加技术储备,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战斗力。
3.3 完善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体系
装备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原则、形式、权限、程序和管理内容等。总装备部应当统一出台全***价格管理规范,对装备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细则,将目标成本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对装备要从预研开始就实行目标成本管理,使各阶段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二是通过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将目标成本管理的指标细化,实行目标保证金制度。对于装备超目标成本、越权处理装备价格等现象,应认真分析原因,并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处,维护目标成本管理的严肃性。通过制定一整套装备目标成本管理的法规制度,明确总部与各***兵种综合部门、科研部门和订货部门,各***兵种与***代局、各***代局与***代室之间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使各有关单位和人员有法可依,依法履行职责,增强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主动性。
3.4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
装备采办工作的每一项活动,都在一定的规范要求之下进行,对采办活动的管理是全方位、全过程、强制性的。我***现有的大部分法规、制度,都是在总装备部成立以前由各部门分别制订颁布的,他们大多是根据各***兵种、各系统的本身特点和装备要求制定的,有的明显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而且***出多门,与现在总装备部统一管理全***装备的大局明显不合。一些局部范围的规定,甚至有碍于全***装备价格的统一管理。应将全***装备目标成本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避免各***兵种各自为***,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加强相关配套法规的建立与完善,保证了***品目标成本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对装备价格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 结语
积极探索适应我***装备价格体制变化进程的新路子,逐步调整适应***品价格管理模式,使***品价格管理步入市场化的良性轨道,是全体价格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坚信,推行***品目标成本管理,使***品价格管理真正做到***品成本事前规划有目标、过程控制有依据、成本分析有标准,必将对我***装备建设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汝祥,孙胜祥. 装备价格学[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 熊进,张将. 装备价格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事经济学院学报,2010(5)
3 张树***,李璐,梁新. 规范装备采购价格管理工作措施探析[J]. 海***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3)
4 张宇,齐洋,苟旭慧. 美***装备价格管理及其特点[J]. ***事经济研究,2010(7)
5 朱建国. 提高装备价格审核工作质量浅探[J].***事经济研究,2010(12)
装备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 教育装备;最短路径;Floyd算法
中***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40-03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装备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使教育装备的分配、管理、保障、运输和更新等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这势必要求学校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定性、更要定量地研究教育装备的决策问题,否则将无法做出可行性决策,更不要提什么优化了。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了教育经费的数目是有限的,在保证日常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地压缩管理成本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因此,本文以如何使教育装备在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最低为切入点,提出教育装备中心选址的最优化问题,采用Floyd最短路径算法实现其求解,为教育装备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数学模型
***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200多年历史,1736年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L.Euler)提出并解决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标志着***论的起源[1]。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普及,使***论方法得以快速扩展,***论已成为现代数学科学中的一门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电工学、管理学、控制论、信息论等诸多学科[2-3]。
最短路径的求取是***论中的一个典型问题。所谓最短路径是指在指定网络中两点间的一条距离最小的路[4]。在求解网络上任意节点间最短路径的方法中,学术界一致公认的较好的算法是Dijkstra和Floyd算法。这两个方法的主要区别是:Dijkstra算法可以计算从***中某一点到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Floyd算法主要用于计算***中所有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显然,在研究教育装备运输问题时,可以采用Dijkstra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到装备中心到目标学校之间的最短路径。
当目标学校有多个校区时,装备中心地址的选择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保证该装备中心到所有校区的最短路径之和最小。此时,如果采用狄克斯屈拉算法,需要计算备选地址和各个校区之间的最短距离,该过程需要重复多次,且计算繁琐;而计算***中所有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正是Floyd算法所“擅长”的。因此,本文在研究教育装备中心的选址问题时,优选Floyd算法。
表1中每行的合计数表示教材配送中心建于该校区时,满足所有校区每学期教学需要的大学英语教材运输的册千米数。从表中可以看出C列的合计数最小,表明当把教材配送中心建于C校区时,教材运输的册千米数最小,为107 500。
3 结论
虽然规模庞大的高校校区比较分散,但是每学年在每个校区开设的专业和在校生规模基本保持不变,这就保证了每个校区每学年需要的教育装备数目基本保持稳定。因此,高校在建设装备中心时的选址问题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使总的运输成本最低,往往一个错误的决策将导致在以后每次装备运输中都产生浪费。本文依据Floyd最短路径算法给出了定量计算,通过本文的实例相信可以为每位管理者提供崭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慧.教育装备运筹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0-116.
[2]辛宇.基于运筹学***论的物流网络优化研究[J].中国外资,2011(6):125-127.
[3]蒋智凯.浅谈运筹学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76-177.
[4]徐俊明.***论及其应用[M].3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84-90.
[5]唐建清,邹国霞.基于Floyd算法的旅游路径智能选择系统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1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