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教案例1
【关键词】PBL教学法;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目前继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之后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血糖控制不达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致残、致死率极高。糖尿病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尚无一种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教育界盛行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法[1]。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的行为,本院应用PBL教学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住院糖尿病患者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年龄18~63岁。
1.2 健康教育方法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程序:患者调查,发现问题设计案例,制作课件预讲课听取意见,修改课件实施教育。
1.2.1 准备课件 课件详细内容包括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糖尿病患者必须有的行为改变:自我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长期的规律运动、饮食控制、低血糖和高血糖管理、情绪控制和应对、足部护理、生病期间的管理等[2]。在课件制作前,向患者调查,收集患者关注的问题,从其中选取代表性的作为案例。课件设计围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同时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由浅入深作好安排,设计形象化教学。
1.2.2 预讲课 糖尿病健康教员与患者一起分析、讨论案例,形象引出相关糖尿病的知识。通过预讲课,发现课件内容及案例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便于修改课件。
1.2.3 实施教育 以患者自愿参加为原则,参加糖尿病课堂教育及课后随访。根据教育课程安排,以集体授课与讨论形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疾病知识教育,每周一次授课,每次授课40min,讨论20~30min,对当天课程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在次日一对一回访中评估、记录。
1.2.4 修改课件 定期根据课堂患者反馈资料修改课件,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2.5 课后回访 鼓励患者出院后经常门诊随访;就患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起讨论,提出可行的方案,让患者在诸多方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2 结果
2.1 参加健康教育患者增加 由于PBL教学方法生动并贴近患者生活,很受患者欢迎,从一开始的再三邀请才勉强参加到积极要求参加。在每月住院糖尿病患者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参加教育活动人数从初始的平均每月20多例到目前的平均每月50多例。
2.2 患者的行为改变 随机抽取PBL教育患者44例与传统糖尿病教育患者45例作比较,两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健康教育后行为改变比较见表1。经Fisher检验,显示PBL教学模式教育的患者在糖尿病认知、行为、自我管理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行为改变比较
3 讨论
3.1 PBL教学与糖尿病行为改变 糖尿病行为改变是指通过一定方式使糖尿病患者行为达到强化或适应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其适应不良的行为,引导糖尿病患者学会自己管理自己。PBL教学中,采取的案例均是从患者普遍存在的误区和关心的问题中精选出来,结合系统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使患者接受教育后,理解行为改变的目的及如何改变行为。患者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增加,糖尿病行为改变容易达到[3]。PBL模式在患者教育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至少每月能上一次医院,有具体的血糖血压等控制目标,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等。
3.2 PBL教学的特点 PBL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必须抓住患者的共性问题,并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对患者有吸引力。因此对案例的设计时应结合PBL教学的特点,以系统的糖尿病知识为主线,安排经典案例。对于PBL的效果评价,目前暂通过患者在糖尿病认知、自我管理、行为改变三方面来评价,衡量标准的具体量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叶旭春.PBL在英国护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J].现代护理,2006,12(1):13-15.
糖果教案例2
中***分类号:R587.10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3.02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of case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 on the success rate of diabetes control.Methods66 diabetic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36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ccording to pointintime grouping method.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the same treatment, and the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management, and based on which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case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 for 3 months. In addition, success rates of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Difference of rate of reaching to the standard on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rate of reaching to the standard on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so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case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diabetes;health knowledge;self management ability;success rate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伴有糖耐量受损害人群将达到4.72亿人[1]。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之一,寻找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改善患者对糖尿病***和认知不足,加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2]。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是结合医院各专业领域为患者提供系统性照护服务的工作模式,它针对个体的疾病特性及个性化的需求,经过评估、个案界定、计划、实施、评价,通过沟通、协调和资源的联结分配,以团队方式为患者提供整合性的照护[3]。为提高糖尿病控制达标率,我院采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对住院门诊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糖尿病教育咨询门诊就诊的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①符合2006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经医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②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神志清醒、视力及听力正常,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生活基本能自理;③家住南宁市,能按研究要求回院复诊;④理解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有精神及认知功能障碍、伴有非糖尿病引起的各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失访者。为避免组间沾染,将单周就诊的患者纳为干预组(36例);双周就诊的患者纳为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有无并发症和***用药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内容包括一对一床边教育、小组讲座、大课堂、小组讨论座谈等。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运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为期3个月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个案教育管理小组成立由科室护士长、1名糖尿病专科医生、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及1名营养师组成的个案教育管理小组。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监督、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工作;糖尿病专科医生负责疾病***的用药指导;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个案管理师,主要负责个案教育管理计划的评估、个案界定、计划、实施、评价、随访;营养师主要负责医学营养咨询指导。实施前科室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个案教育管理模式理念、应用目的和意义、实施方法、常见护理问题干预方法、护理评估方法、护理措施的制订、随访方法及技巧、监控指标等相关知识的统一培训,培训后要求组内成员通过理论考核及个案分析。
1.2.2管理方法①入组时管理:患者入组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主要家庭成员及联系***码、既往病史、现病史、用药史等。引用广西糖尿病信息管理平台V2015系统中的信息内容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知识、自护行为等进行评估记录。个案教育管理小组成员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当前存在的问题、健康行为、知识的缺陷部分进行教育指导,并与患者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制定针对性的行为改变的个体化教育计划和措施、监测随访的内容和指标。②干预期间管理:住院患者发放***文并茂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手册的同时,个案管理师每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心理调适及自我监测,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急慢性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管理等。医生和营养师每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医生根据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制定诊疗计划;营养师负责患者一日三餐的制定,并教会食物交换份额的计算方法和应用。门诊患者在入组日由个案管理师发放***文并茂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手册,并与患者约定每日上午或下午通过电话,或借助QQ、微信等网络工具与住院患者进行相同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学习,直至患者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个案管理师应注意合理安排健康教育进度,以保证患者能够学会并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一般建议每天学习一个内容。③随访管理:入组第1个月,门诊患者由个案管理师每周预约其参加1次小组教育活动,共4次,每次30~60 min。门诊***方案调整阶段及出院后患者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评估患者当前血糖控制及行为改变等教育指导效果,记录患者当前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检查上次随访时存在问题的改正情况;糖尿病控制平稳、***方案稳定时期,每2~4周随访指导1次,反馈教育指导效果及各项指标达标情况,适时给予正确的行为指导。每个月进行1次门诊个案教育随访管理,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教育,并完善健康档案。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①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采用自制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问卷表于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该问卷表包含糖尿病健康理论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两大部分内容共20题,每题5分,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全部知晓,80~89分为知晓,60~79分为比较知晓,40~59分为基本知晓,0~39分为不知晓。60分以上为知晓率达标。②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包括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其中体重指数(kg/m2)男/女7.0为差。餐后2小时血糖(mmol/L)4.4~8.0为优,≤10.0为良,>10.0为差。血脂中总胆固醇(mmol/L)6.0为差;甘油三酯(mmol/L)2.2为差;低密度脂蛋白(mmol/L)1.1为优,1.1~0.9为良,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PS 1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P=0.684);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P=0.008)。见表2。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各项指标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控制中应用的意义糖尿病的控制受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4~6]显示,在配合其他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情况,从而有效控制代谢异常,控制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由于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疾病谱的改变等原因影响,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够系统和完善。个案管理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国外慢性病管理的手段之一[7],它是专业人士通过与患者一对一的充分沟通交流、合作及合理选择可用资源,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取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8]。我院将个案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应用于住院门诊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管理,为其提供持续延伸性的支持和帮助,让患者获得更多与疾病康复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对疾病的控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2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的影响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个案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个人档案,评估等一系列措施,使个案管理师对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等具体病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掌握状况、糖尿病监控指标等了如指掌,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教育计划及干预措施等摒除了常规教育模式团体性的、雷同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更能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等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体重指数、血压指标、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上述指标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个案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自我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疾病控制达标率。
3.3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本研究探讨运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对病人进行持续教育及管理,短时间内医务人员不求回报的付出:指导、追踪、回访,得到显著的成果是精神支撑的动力和源泉,长期的免费付出将难以维持。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医务人员坚持开展慢性病人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患者持续得到指导,糖尿病得到有效管理,以及增加对家属的教育是我们尚需面对和改善的问题。如何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更便于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指导与回访,节省人力资源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个案教育管理模式的有利因素包括: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个案教育计划和管理目标、循序渐进的干预过程,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以及适当的接触时长与频率。鉴于个案教育管理效果较好,成本较低的优势,建议今后发展以个案教育管理为基础,融合社会支持和现代技术支持为辅助的住院门诊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管理形式。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iabetes Atlas[EB/OL].[2014-10-11].http:///diabetesatlas.
[2]李燕飞,刘永兵,刘柳.回授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糖尿病相关健康素养的影响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1):13831387.
[3]彭翠娥,王卫红,李赞,等.个案管理模式对***癌病人生存质量及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0):35413545.
[4]尹丽芳.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3):9092.
[5]黄丽芬.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8083.
糖果教案例3
[中***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b)-0160-02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增长速度快、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9200万,成为全球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目前慢病的控制在社区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探讨一种有效的模式防治慢性病的发展也成了一个新的课题。为了调查老年个体化慢病档案的建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笔者对本社区内7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本辖区内的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53~68岁,平均(57.4±4.8)岁;病程平均(48.9±15.3)个月;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例,大专11例,中专及以下学历58例。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54~69岁,平均(56.2±4.4)岁;病程平均(50.0±17.6)个月;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例,大专12例,中专及以下学历55例。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已由上级医院确诊为糖尿病,随后归入本社区管辖。
1.2 方法
观察组对糖尿病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对照组执行一般的社区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1.3 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的内容
1.3.1 患者的基本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联系电话、老年情况、宗教情况、慢病情况、病程等。
1.3.2 血糖的监测 要求老年糖尿病患者每3天快速法监测空腹血糖1次,1个月静脉抽血验空腹血糖1次,将所有监测数据录入档案,做成一个连续的动态观察曲线。
1.3.3 随访记录 每月1次随访,对老人进行个体化的指导,将随访的结果记录进档案。
1.3.4 体检记录 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将所有体检结果记录进档案。
1.3.5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 包括开展电化教育,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举办宣传栏、糖尿病宣传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等。
1.3.6 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和管理 对于糖尿病严重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进行高危人群登记,作为一个特别关注的档案。
1.3.7 糖尿病社区/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必须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这样对于患者、社区和医院均有利,严重时转诊至医院,稳定时转入社区,可以节省医疗资源,同时减轻患者的负担。
1.3.8 逐步推行“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患者自我管理为中心。制定“糖尿病自我管理手册”让患者进行自我学习,然后定期开展研讨会,解答患者的疑问,教会患者怎么样进行自我管理。
1.4 一般的社区干预内容
包括开展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科学生活方式指导,规范化用药,实验室指标全方位的监测。
1.5 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只能检测出某一具体时间内的血糖水平,不稳定,易受到应激、进食、身体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影响。HbA1c指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率,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4]。它是临床评定糖尿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更好、更稳定地反映过去6~8周内的***情况,是糖尿病患者一个常用的必不可少的指标,可作为长期控制糖尿病的良好监测指标[5]。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决定了社区慢病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6]。以往的社区干预手段主要以单一的宣传为主,整个模式比较被动,不够灵活,同时没有从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未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所以临床效果不够明显。自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行以来,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在社区慢性病管理档案的基本上,加入个体化元素,使得整个社区慢性病管理档案更加人性化,可以进行个体化指导,从患者自身实际出发,对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监控。个体化模式强调医患双方的共同参与和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及潜能,特别适合于糖尿病这类需要终身管理且涉及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问题的慢性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实行个体化老年慢性病档案以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比一般的社区干预效果更加明显。
社区慢性病管理通过一些途径加以预防和控制,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了可能性[7]。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会为慢性病的防治带来重要影响。个体化强化了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获得了有关糖尿病防治的知识,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8],提高了社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水平,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生存寿命延长。个体化老年慢性病档案综合了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措施,在实行慢性病管理的同时加入个体化模式,使患者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监控,效果更明显。所以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可以很好地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卫华,隋萍,侯纯荣,等.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Ⅱ型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7,20(3C):788.
[2]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k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3] 类能俊,杜书玉,辛颖,等.糖尿病家族史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2):4-6,13.
[4] 张阳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256-1257.
[5] 汪贵姣,杨柳,王达莉.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和***中的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27.
[6] 曾念彬.深圳市福田区社区慢病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754-755.
糖果教案例4
糖尿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影响健康;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社会性问题[1-2]。糖尿病诱因众多,单纯药物***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需结合运动疗法、饮食控制等综合***。在漫长的疾病***过程中,多数患者***依从性及自我护理和管理能力差;最终导致病情控制不好甚至进一步发展[3-4]。本研究将计划(plan,P)、执行(do,D)、检查(check,C)、处理(action,A)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旨在探讨该模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案制定提供新思路。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5],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者,认知障碍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活动受限者,不能配合完场研究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63±7.94)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病程(5.14±2.93)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遵医嘱接受药物***,在药物***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同时做好其他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PDCA护理,具体如下:P:在患者入院后采用我院自制量表对患者个人信息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水平、***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制定个人档案,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药物***、合理饮食、生活习惯、运动***、并发症及自我监测等方面。D:护士从糖尿病的危害性着手进行健康教育,引起患者重视,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区进行健康教育,个别问题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患者本计划的目的及意义,提高依从性;鼓励家属参与护理,在护理人员及家属的共同监督下指导患者按计划执行各项方案。C:定期对患者计划执行情况及之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容易忽略的地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总结,同时对血糖控制状况、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A:对收集到的信息材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小组讨论重新评估患者情况并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并制定新的护理计划,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1.3观察指标
出院时对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压发生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
自我管理能力采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6]进行,该量表包含服药依从性(15分)、血糖监测(20分)、高低血糖处理(20分)、运动锻炼(20分)、饮食控制(30分)及足部护理(25分)6个方面,得分0~100分,得分与自我管理能力成正比。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控制,且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结果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糖果教案例5
糖尿病是中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搞、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服药率低以及控制率的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数据管理,并对血糖监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常规***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90例,出院后分别进入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糖尿病管理,通过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加强管理。年龄在50~80岁,男性占65例,女性占25例。男性BMI为(28.41±3.00),女性BMI为(28.71±1.78);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餐后2h的血糖均高于7mmol/L,餐后2h的血糖波动在9.0~15mmol/L或者空腹血糖5.0~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8.25~8.36%。所有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宣传教育 首先评估糖尿病患者对自我血糖的监测行为能力,并对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通过问卷情况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
1.2.2血糖监测 为社区的糖尿病患者每人发放一台可***数据血糖仪,对医护人员、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操作的相关培训,培训合格者每日使用血糖仪执行医嘱为自己监测各个时间的血糖,3d后到社区服务中心从血糖仪导出数据,打印血糖报告,社区医护人员根据报告的结果修整***方案。社区医护人员将血糖报告结果告知DM患者,鼓励糖尿病患者多学习健康教育知识,遵从医生的***计划,也可由糖尿病教育护士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自我血糖监测的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
1.2.3饮食疗法 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严格控制,社区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家属监督患者饮食,在满足人体每日所需营养成分的情况下科学分配三餐。
1.2.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在强化管理糖尿病患者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适宜的锻炼计划,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还能提高机体的免***力。
1.3判定标准 社区服务中心血糖监测后的6个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设计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管理调查表,调查包括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血糖监测前后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社区血糖监测之前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在5.0~6.5mmol/L波动,餐后2h血糖9.0~15mmol/L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值8.25~8.36%;血糖监测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4.0~6.0mmol/L,餐后2h血糖在8.28~9.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1~7.42%,经过社区血糖监测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之前明显降低,P
3 讨论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对这一块重视不足,大多数人对于血糖监测缺乏基本的认识。血糖监测是帮助糖尿病患者调整***方案的重要依据,医护人员可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措施,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3]。
本次研究采用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糖尿病患者,为期6个月。在社区血糖监测之前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在5.0~6.5mmol/L波动,餐后2h血糖9.0~15mmol/L波动,糖化血红蛋白值8.25~8.36%;血糖监测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4.0~6.0mmol/L,餐后2h血糖在8.28~9.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1~7.42%,经过社区血糖监测管理后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之前明显降低,P
通过这次研究,糖尿病患者明显意识到了血糖监测的重要性,严格的血糖监测和控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通过直观的血糖报告单,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况,激励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管理。此外,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医生可根据血糖监测报告单来及时地调整***方案,快速降低血糖[4]。社区糖尿病教育护士可根据血糖数据报告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教育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配合临床医生的***,可提高***的效果。
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在社区的应用是由专业的糖尿病护士进行管理,通过建立个人档案,定期的血糖监测,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的教育方案,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5]。在社区应用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能够促进医患之间的良性发展,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随访以及义诊活动,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血糖监测数据化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不仅保证了血糖的降低,而且节约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且适用于所有阶段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让糖尿病患者快速、便捷地调节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自身糖尿病管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延长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周健,喻明,贾伟平,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86-288.
[2]熊婧,臧晓鹭.结构性血糖监测记录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0):1689-1691.
糖果教案例6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3-1979-02 中***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我中心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对383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了建档管理,积极给予社区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由社区中心信息档案中,调出40~80岁糖尿病患者共283例,男120例,女163例,高危人群100例,其中男44例,女65例,年龄45~80岁。高危人群标准:(1)年龄>45岁,BMI≥24 kg/m2,以往有空腹血糖异常或糖耐量减低者;(2)常年很少参加体力劳动者;(3)糖尿病家族史者;(4)血脂异常者;(5)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档案:对383例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包括个人健康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病史、病程、症状、体征、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生活习惯、运动情况、并发症等,为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
1.2.2 检测指标: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肝功、肾功、血脂、血压、尿常规、心电***、眼底等常规检查。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1次/周,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与种类,至达标或理想后1次/月。2~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1次,以观察血糖控制的稳定性。同时进行降压、调脂、降粘的达标***和控制。其次,根据以上所定范围筛查确定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空腹血糖(毛细血管血糖)的测定,对空腹血糖≥5.8 mmol/L者,再择日进行空腹血浆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检测,以期尽早确定是糖尿病患者或血糖调节受损者,并对血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生活方式的强制干预和适时的药物干预。
1.2.3 干预方法:(1)对所有对象分批分层地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强化教育,了解糖尿病的症状、体征,特别是并发症的危害,并进行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采取针对性的普及教育和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指导糖尿病患者合理、安全用药。(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合理配餐,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和钙的补充,丰富维生素的摄入,清淡高纤维素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积极参与健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或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快步走等有氧运动,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3)积极进行心理培训和调适,帮助糖尿病患者树立信心,建立起自我控制疾病进展的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
1.2.4 效果评定:于干预前及1年后采用自拟的认知水平问卷,评价认知水平。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2.5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对疾病认知水平比较,见表1。
表3显示,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不仅有糖代谢异常,而且有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仅仅严格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和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集簇是导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1]。且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自身免***及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环境因素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心理应激增多等引起的肥胖是影响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社区的糖尿病防治,在建立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全面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以社区医疗点和社区医生为依托,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灵活方便快捷;在服务的时间上具有充裕、连续、长期的特点;在服务的形式上,医患双方及家属共同参与,保证了有效的沟通和防治的效果;在防治措施方面,深入人群、分层而教、普及教育和个人指导相结合,面对面,针对性强;在服务质量上,社区医生对所在社区的人群熟悉和了解,医患双方充分信任,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管理,便于建立慢性病的教育、防治、康复网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干预,控制了糖尿病的易患因素,降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了糖尿病的早期检出率,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糖果教案例7
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提高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听到、看到,不如做到”,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教师不必事事亲躬,多给学生一些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验创新能力。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现在有一种混合气体,其成分可能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是H2S和CO2的混合气体。现在实验时有这样一些试剂和实验仪器供同学们使用,浓、稀2种品红溶液,浓、稀2种溴水,澄清石灰水,浓、稀2种盐酸溶液、试管气体发生装置,洗气瓶、试管洗气装置。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分析混合气的组成。问题提出后,笔者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探讨、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施展学生个性的平台,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糖果教案例8
观察组制定健康教育档案:出院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留科室联系电话。对观察组成员每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讲座。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告知病人或其主要照顾者随访目的、了解随访者饮食***的依从性,能否遵医嘱坚持长期用药保持体重,能否坚持锻炼、合理运动,能否坚持定期复查,根据病人及其主要照顾者反映情况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病人不正确的护理方法、生活习惯,登记并记录下次随访的重点、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对照组只记录血糖控制情况。
评价标准:血糖控制范围理想为<6.1mol/L。2统计学处理所用数据用spss10.1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采用x2检验。见表1。(本文来自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2结果
调查显示,接受过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效果显著。
3讨论
糖果教案例9
中***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142-0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和下肢截肢、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据文献[4]报道,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度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倍;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比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高7倍;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5]。为了解强化健康教育方法在农村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本文对强化健康教育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估,探讨适用于农村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北京市大兴庞各庄地区招募100名5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3.8±7.4)岁,其中并发高血压27例,冠心病8例;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3±7.8)岁,其中并发高血压25例,冠心病5例,脑卒中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期限为12个月。具体方法如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岁) 性别(例)
并发症(例)
男 女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干预组(n=50) 63.81±7.40 22 28 27 8 0
对照组(n=50) 65.33±7.82 20 30 25 5 2
P值 >0.05 >0.05 >0.05
1.2.1 建立个人档案 将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编号,专人专柜管理[6]。个人档案的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卡,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地址、联系电话、经济状况、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2)各项检验指标卡,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患者的血糖、尿糖、血压、血脂等结果。(3)***卡,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情况及发放资料情况。(4)自我管理教育卡,一式两份,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等,一份交给患者,一份存档。
1.2.2 方案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由笔者所在医院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共同制定强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具体内容,见表2。干预组的患者每2个月到医院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严格按照强化健康教育的方案执行,护士每次在授课前对干预组的每位患者进行上次学习内容的测试,掌握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及行为改变的程度,并将每位患者的情况记录到健康档案中,同时根据每位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以自学为主,并可向医护人员咨询。宣传资料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急、慢性并发症,运动及饮食***、药物***、低血糖防治、自我监测、足部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基线(干预前)和干预后(12个月)分别采用躯体健康监测和问卷调查收集效果数据。
1.3.1 躯体健康监测 体重、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3.2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测量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用药、监测、并发症和自我管理方面等的知识水平,该调查表经过糖尿病专家指导和认可,经预调查和修改后使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复核检查后在Epidata 3.0软件下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躯体健康监测指标变化
在强化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躯体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强化健康教育实施12个月后,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改变
问卷调查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在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健康教育实施12个月后,两组饮食、运动、监测和并发症的知识问答得分情况均较干预前明显正向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比较 分
组别 时间 饮食 运动 监测 并发症
干预组(n=50) 干预前 5.26±1.08 5.62±0.81 5.05±0.77 5.49±0.78
12个月 8.90±0.95*# 8.89±0.57*# 8.32±0.74*# 8.90±0.81*
对照组(n=50) 干预前 5.55±1.13 5.53±0.88 5.15±0.83 5.37±0.75
12个月 6.45±1.02* 6.81±0.73* 6.34±0.56* 7.09±0.78*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的改变
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后,能够经常的监测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糖药物,经常检查自己的足部,坚持每天锻炼,减轻体重;而对照组的改变仅包括监测自己的血糖。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改变比较 %
组别 时间 监测血糖 按时服药 检查足部 锻炼 减轻体重
干预组(n=50) 干预前 30.1 34.1 33.6 46.1 44.1
12个月 72.5* 82.9* 82.5* 85.2* 46.1
Z值 -3.547 -4.517 -4.625 -3.854 -0.335
对照组(n=50) 干预前 42.0 32.5 42.1 32.5 42.5
12个月 80.1* 45.3 46.0 46.4 46.9
Z值 -3.844 -1.655 -0.523 -1.688 -0.505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为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使各项信息一目了然,有助于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方案。为患者精心制作自我管理教育卡,有助于患者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7]。
3.2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通过强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8],如饮食控制、规律的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等,很多患者通过与医生、护士的交流,改变了自己以前对疾病漠视的态度,更加积极的***疾病,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9],消除其抵触情绪,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增进了医患关系。
3.3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许多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等误区,从而使得糖尿病的***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10],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明确所用降糖药的种类、药理作用、副作用的观察及服用方法。糖尿病病情的良好控制不仅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亦是糖尿病***的根本目的所在[11]。
3.4 健康教育应重视个体化、长期连续的过程
面对农村地区的广大糖尿病患者存在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该个体化、有针对性的针对每位不同的患者开具健康处方[12]。同时,还要注意长期连续的过程,因为人们行为的改变若想长期坚持下去,还需要医生给予长期的连续指导,对患者进行不断地督促和鼓励,从而促使其更好地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205.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7[J].Care,2007,30(Suppl1):S4-S41.
[3]巩秋红,李光伟.2005北京国际DM 预防高层次论坛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1):90-91.
[4]陈兴宝,唐玲型.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费用的影响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8-240.
[5]杨英,冯超,吴琴琴,等.糖尿病的健康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9,3(36):570-571.
[6]林艳,陈初英,卢晓君,等.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个人档案的建立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41-442.
[7]潘杰,尚少梅,付利,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与疾病监控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7):729.
[8] Rice P L.健康心理学[M]/胡佩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
[9]田立英,甄桂兰,曾静.家庭访视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7):8-10.
[10]郭锡明,陈建荣.社区干预对糖尿病***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J].实用全科医学,2006,4(4):269-270.
糖果教案例1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功能障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持续高血糖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衰竭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出现(非)酮症酸中毒及昏迷,感染等多种并发症[1]。如今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病已成为我国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流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的重要环节,该次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6例患者,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糖尿病护理中,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抽取该院接收的12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组和对照?M,各63例,其中***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范围30~62岁,平均年龄(42.9±9.8)岁;对照组男30例,女33例,年龄范围33~69岁,平均年龄(39.5±10.5)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1.2.2 ***组 ***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成立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小组(成员由营养师、医师、护士组成),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经讨论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健康教育、药物常识的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运动健康教育、血糖监测及出院后健康指导[3]。内容如下:①入院第1天: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医护人员相关情况,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向患者详细介绍不同检验项目的检查时间、注意事项,有利于患者更好配合,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有效性,有利于更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小组依据收集到的临床资料信息进行评估,讨论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4];②入院第2天,依据前1天评估后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由相关医务人员有针对性的以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讲解患者适合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及药物常识,可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疾病症状、可能的并发症以及预防和***方法及注意事项,降糖药的种类、正确使用方法及存储方法等,特别是对于胰岛素的使用方面,医护人员在必要时进行现场演示指导,以利于患者更好的使用,丰富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5]。③入院第3天:对入院第2天健康教育进行评估,视患者掌握情况及自身状况给予适当的补充和指导;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饮食禁忌及原则,依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科学的饮食方案,教会患者合理搭配饮食,指导患者灵活运用饮食交换份来搭配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三餐定时定量,并能按时服药。④入院第4天:对第3天健康教育进行评估,视患者对饮食控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自身饮食喜好及身体状况给予适当的补充和指导;依据患者的病情及自身特点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包括详细介绍运动***的流程、方式、注意事项及相关动作的正确指导,对于运动中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详细讲解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让患者适当准备些食物,以备低血糖时服用。⑤入院第5天:对入院第4天健康教育进行评估,视患者掌握情况及自身状况给予适当的补充和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并发症及其应急处理方法,讲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现场演示血糖检测,要求患者现场进行血糖自测,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或纠正。⑥入院第6天至出院前1 d:对患者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方面的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具体化指导和完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⑦出院当天:给予患者出院后健康指导,嘱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严格遵守医院制定的饮食计划,遵照医嘱合理用药,适当运动,督促患者家属注意记录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并定期至医院复查,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1.3 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后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的依从性及平均住院时间。其中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该院内分泌科制定健康知识问卷(总分100分,其中≥80分的为掌握,60~80分的为基本掌握,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组患者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总掌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组患者的***的依从性(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