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篇1
她的灵魂清洁而纯正!
她的英名值得传播而尊敬!
她就是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她像蜡烛,像蚕丝,
她就是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孩子上学要接要送,
孩子涕笑就当师长,当母亲。
以德树人,异地教书,
她离开了自己的孩子,家庭和丈夫,
当起了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天地人”教识字,教读书,
“1+1”起航程,学数数,
“一二三”学走路,学习武,
“ABC”学英语,写字母。
她就是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给孩子梳头发,剪指甲,
背孩子过河,送孩子回家。
缝书包,裹伤口,捏鼻涕,
她就是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用良心塑造学生,
用爱心感化学生,
用恒心激励学生,
用真心点燃学生的希望,开启他们的人生。
她就是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用智慧启迪智慧,
用阶梯登上阶梯,
教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
她就是最美的乡村女教师!
乡村女教师篇2
充满热心
作为一名教师,她注重师德,学风严谨,一丝不苟;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她深知家访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常常进行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她从不打无准备之战,每次家访前,她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把学生按平时在校的状况分类,确定重点家访人员。这些重点人员多数是平时比较调皮、成绩后进的学生,家长因为生活繁忙,平时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做,缺少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对这些学生,她重点分析,重点安排,一定要亲自到家中拜访,重点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的教育态度。认真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消除对学校教育的误会,加强家校间沟通。努力寻求最符合学生和家庭实际、最为有效的沟通和教育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对于其他的学生,她则把家访重点放在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方面,力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接触。
奉献爱心
作为班主任,她不仅在学习上关爱着学生,而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更是情系学生。我校正处山村地区,由于学生分布散乱,绝大多数学生家住大山中,交通不便利,常常不得不步行,但自从她担任班主任以来,从未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利而放弃家访。并且坚持着“学生进步,教师家访;学生再进步,教师再家访”。就是通过家访她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了然于心。她还特别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办公室总能看到她耐心细致的辅导学困生学习、做作业。碰到学生很难理解的题目,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通过不同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直至学生弄懂、学会为止。面对淘气的学生,她总是苦口婆心三度与其父母零距离交流,三番五次与学生谈心,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有些学生甚至称她为“好母亲”!
那时她班级里有一个叫周绍京的学生,从开学以来,作业就一直完不成,就算是做了一点,也是胡乱画些,上课总是打瞌睡,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一度产生厌学情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心急如焚,几次打电话给他父母反应情况,父母都是冷淡不作回答。她心急如焚。周绍京家离学校几公里,山路又滑,再加上修路,让本来难走的路更加难走,由于电动车太轻不稳,一路上颠颠簸簸,只好下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推着走,鞋子上布满了泥土,好几次都将要摔跤!但她坚持没有放弃,了解到,原来周绍京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成绩不理想,一直都是老师批评的对象,父母也一直是老师“告状”的对象,所以周绍京父母之前才有那样冷淡的态度。家访后,她在校经常抽空辅导并开导他,让他慢慢融入大家。目前,周绍京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从十几分进步到了优秀,还是老师的小帮手。
倾注真心
她班上有名同学叫朱清龙,是一个特别淘气、自尊心很强的男孩,学习不好,品质也差,走路故意学小混混,一摇一晃,不骂人不说话,在班级给同学要钱,花钱雇人打架,偷同学的东西等,看到这孩子这样,她很着急,于是,她在了解情况后开始接近他,进一步了解他。通过家访,她了解到孩子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品质也不好,母亲脑子因为受过伤,神志不清,他一直要照顾母亲的生活,在家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还要负责照顾母亲。知道这情况后,她找到了他叔叔,希望他的叔叔能够给予帮助,他叔叔承诺会帮忙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之后,她经常找他聊天,在他没吃早饭吃给他买早餐,就这样连续几次,他们关系拉近了,下课,有没有事都到她跟前说两句。也经常能看见她在办公室辅导他学习,她经常找他谈心,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事不该做,他也越来越听老师的了,现在作业能按时完成了,字也写得比以前好多了,打架、骂人、偷东西的现象一次都没有了,
他有爱帮助别人,学生也很听他的,我就让他每天早上带同学们打扫包干区,他干得可起劲了,现在整个人像变了一个似的。
乡村女教师篇3
一
杰克逊是英国驻华文化教育处官员,4年前他积极申请来到中国工作。因为在他的心底有一个埋藏很久的心愿:他要努力在中国广西帮父亲圆一个“奥运”情结之梦,实现老人家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2006年11月,一项由欧盟援助广西贫穷山村的教育项目开始启动了。作为该项目的组织成员,杰克逊得以来到了他梦寐已求的广西河池大瑶乡。杰克逊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他的援助点在一所山寨学校,那儿山峦起伏,是个在省地***里也找不到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贫困的边远山区间,有一群睁大着双眼渴望了解山外精彩世界而发愤努力读书的孩子,还有一位非常令人可敬的‘圣女’教师!”县教委领导深情而又自豪地介绍说。
“圣女?”听着这个新鲜而陌生的中文词语,杰克逊在心底反复吟读着这个词。
第二天一大早,杰克逊就要求前往援助学校,他期望早日见到那里的孩子和那位‘圣女’教师。汽车在绿树掩盖的盘山公路上千转万拐,颠簸歪斜地爬行了近4个小时,终于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下停下了。陪同前行的人员告诉杰克逊,从这儿还得步行近一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在这海拔近1500米的高岭上,杰克逊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树仍是树,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一行翻山越岭步行了一个小时,才隐隐约约看到一面五星红旗在万绿丛中飘扬着,老远就有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伴着山谷回音传到他们耳际。
杰克逊不顾疲劳,非常兴奋地大步向前奔去。走近学校一看,他惊呆了,校园不足一亩,教室里10余个年龄不一的学生正在高声诵读课文,一位穿着对襟交领式长衣,袖子绣着精美的红色绣饰,下着青布短裤的瑶族女教师站在讲台上领念着课文。
杰克逊等人的突然出现,引来了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在那位俊俏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使劲地拍响了自己的双手,热烈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英国友好使者。当教委领导要把俊俏老师介绍给杰克逊时,杰克逊摇摇手,用熟练的中文认真说:“‘圣女’!一个美丽的中国瑶族‘圣女’。”
二
‘圣女’老师名叫韦瑶。今年28岁的韦瑶,6年前从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在这个只有二三百人的小山村,全校仅有16名学生的学校里教书育人。
杰克逊难以想象,一个如此年轻的美丽姑娘,竟能为了这10余个山村孩子,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中,苦苦守候着她那三尺讲台,她不仅仅是个不简单的人,还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她如此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杰克逊有着太多太多不解之疑了。于是他决定在学校住下,他想用自己的眼晴从中寻求到答案。
第一次与韦老师、孩子们共进晚餐,菜只是简单的几味野生素菜,可杰克逊吃起来却感到特别的香甜。晚饭后,同学们挑来一桶桶清凉的山泉,烧热后给杰克逊洗澡。他们亲切地把这个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称为“杰伯伯”,听着孩子们欢快地喊自己做“杰伯伯”,看着一双双小眼睛里透出的纯真和可爱,杰克逊的心一阵阵地热着。晚上躺在用稻草铺底的木板床上,杰克逊睡得是如此的舒适与甜美。这天晚上,杰克逊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这是一所世界上最简陋的学校,但却是一个温馨的学生之家,在这里我看到了最勤奋的学生以及最优秀的老师!
第二天是周末,同学们都回家了。韦瑶老师要到一个名叫兰新的同学家中家访,杰克逊便要求与她同去。
走着谈着,他们的话题谈到了民族体育之上。“尊敬的韦老师,您所说的民族体育精神,其实也是百年奥运所倡导的奥运精神,两者是相融相通的,不过您说的民族体育精神更富有你们的民族特色。如果有一天瑶族的体育项目能像日本的柔道一样成功地推向世界,进入奥运比赛项目那该多好呀。”
韦瑶肯定地点头说:“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场地方便、器材简单,又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像我们瑶族的黄泥鼓本是自娱自乐的活动,现在已走遍大半个中国,并应邀到法国和日本表演。而传统体育项目射箭,不是已被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了吗?”
“射箭!”杰克逊脱口大叫:“射箭也是你们的体育项目?”
“对呀。”韦瑶回头望了望紧跟后面的杰克逊,说:“瑶族人深居山林,喜爱狩猎。乡亲们常常进行射箭比赛,他们用芭蕉树做靶子,每人五箭,以中靶多少决定名次呢。哎,走累了吧?咱们休息一会。”
就地而坐的杰克逊,情绪激动地告诉韦瑶,射箭也是他们英国人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英格兰约克郡自1673年起举行的方斯科顿银箭赛,延续至今。1787年英国成立皇家射箭协会,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组织。射箭于1900年和1904年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190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韦瑶听出神了:“杰克逊先生,想不到您对射箭如此熟悉。”
“密斯韦,您知道吗?我关心并钟爱射箭,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射箭运动员,而且还因为你们广西瑶族的一种弩箭曾挽救过我爷爷的生命,并成就了我父亲走向奥运比赛赛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韦瑶好奇地问了起来。
原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杰克逊的爷爷作为英国一名传教士来到中国广西传教。一次在深入到瑶族人居住的大瑶山中,爷爷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走迷了路,饥饿已让他精疲力竭,更可怕的是爷爷还遭遇到了野兽的围困与袭击,就在爷爷已感到死神在向他招手时,“嗖!”“嗖!”“嗖!”几支箭声传来,准确地将数只野兽击毙,两个瑶族青年的及时赶到,救了爷爷。在热情的瑶家里,爷爷养好了伤,临离开时,爷爷向他们取走了这把瑶家弩箭,并从此称之为“生命箭”。
“我爷爷和父亲常说‘弩箭是有灵性的,它与冷冰冰的步***射击大不一样’,我知道其实他们早就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深厚感情融入了其中。为此他们多次要求我找机会到广西,寻找到持这种弩箭的瑶族人并当面致谢,父亲说‘如果没有这把特别的瑶家弩箭,也就没有自己走向奥运的辉煌时刻,更没有我们家庭今天的好日子!’这话千真万确啊。”
杰克逊长长的讲述,在韦瑶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甚至是震撼!她万没想到,这个英国外交官对中国的感情是如此的深挚、对瑶族的情义是如此的真切和浓厚。
三
来到兰新家,已是中午吃饭时间,热情好客的兰新父母做了丰盛的饭菜款待他们尊敬的韦老师和杰克逊。
从他们口中,杰克逊得知全村第一架电话,是在韦瑶老师的努力下装起来的,而韦瑶也是瑶山中第一个买手机的人。
“买手机?有什么用吗?”杰克逊纳闷了,因为在这偏僻的大山深处,手机的信号非常弱,几乎不能使用,买来干啥?
“韦老师买手机的目的,不是用于通话,而是让孩子们和乡亲们增长见识,了解到现代通讯的发展现状,让孩子们知晓如何用手机来发短信,与城里人的生活接轨。”
兰新的爷爷是瑶家的射箭好手,饭后这位八旬老人应邀给杰克逊做表演。当兰爷爷从房子里拿出一把原始、粗犷、纯粹的祖传手工木竹弩箭时,杰克逊猛地全身颤抖了一下,两眼瞪得老大老大,他冲上前去伸出双手接过这把弩箭,仔细地慢慢地看着,过了一会嘴里喃喃而言: “不错,是它!就是它了!!我终于找到了……”突然,杰克逊“扑通”一声在兰爷爷面前跪拜了下去,兰爷爷等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韦瑶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急忙拉起杰克逊,没想到刚站立的杰克逊一把抱住了她,失声哭泣:“‘生命箭’的主人就是你们啊,我太高兴太高兴了……”而韦瑶也流下了晶莹的泪花。
半个月后,杰克逊要回北京了。临走前,杰克逊告诉韦瑶,他负责的援助项目方案决定了,就是要从学校修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让山里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一样过着科学、文明的生活。杰克逊还说:这次进入瑶乡,他不仅圆了父亲的梦,而且也圆了自己的梦,找到了一个美丽可爱更可敬的姑娘,真是太幸运了!听了杰克逊感人肺腑的心语,韦瑶羞涩地把自己精心刺绣的瑶袋和花带送给了他。杰克逊心喜若狂地收下了这些礼物,因为他知道瑶家姑娘把自己的刺绣作品视为最珍贵的东西,那些缠缠绕绕的线条里,融入的是瑶家姑娘们浓浓淡淡的情思。如果你能得到姑娘们送的瑶袋或花带,那就是她把他当做心上人了。
乡村女教师篇4
一、办学条件不均衡。
中心小学交通便利,离墟镇近,利于日常生活;一贯以来***府投入相对大,教学条件较好。因此,至少有四种人不愿离开中心小学:一是外乡镇教师;二是年轻教师尤其是女教师;三是居住在中心小学附近的教师;四是有关系的教师。村小条件差,问题多多,比如,交通不便,即使在村村通公路的今天,也比去中心小学的路况差,或远或险。生活上也有很多困难,没有后勤人员,茶、水、饭、菜,一概自己动手。离墟镇远,有钱买不到东西。同样也只有四种人留在村小:一是村小附近的教师;二是不太与世相争的教师,他们已把服从分配内化为自觉行动;三是教师能力只适合村小小班教学的人;四是在中心小学违纪违规受处分的人。
二是管理造成教师利益不均衡。
笔者调查过,某一乡镇有多所一人一校的教学点,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年度考核得过优秀,也没有哪一位教师被评过县级组织甚至镇******府表彰的优秀工作者。是业绩不如已被评过县、镇先进的中心小学教师吗?不是。是因为中心小学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笔者还细心研究过,在一些乡镇中调走的、选调的、任命(聘任)为干部的教师,都是中心小学教师占面子。有一个事实,一些乡镇村小教师乃至村小负责人,从来没有哪一位直接调任中小学担任辅导员、副主任,就不要说副校长、校长了。没有人能胜任吗?也不是,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再有,现在许多乡镇中心小学在发放绩效工资时,没有看到村小与中心小学各方面的差异,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老师,结果村小教师同工不同酬,甚至付出更多却得到更少,导致他们心理失衡,出工不出力,影响村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样的教师队伍安排状况,其弊端显而易见,主要是:
一、不利于村小教师专业成长。
村小教师长期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在一所学校(教学点),交流面窄,去乡镇中心小学听课观摩学习的机会甚少,更不要说去县城以外的地方学习培训了,像“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里的人,自然教育理念得不到提升,教学技能多年不变,专业难以成长。
二、村小教学质量滞后,学生可能贻误终生。
由于村小教师利益待遇得不到公正对待,他们自然会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缺乏上进心,专业不能有效成长,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就差。学生在村小基础差,到中心小乃至初中后跟不上,结果,要么勉强在某一学段毕业,要么在某一学段流生。有资料表明,村小学生就读初中后流生的比例大于来自于圩镇的学生。
为此,乡镇教师特别在山区小学教师流动迫在眉睫,以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一、建立教师流通机制。
教师在3-5年内必须在乡镇村小与中心小学两大类学校中流通一次,否则不能评优、评先、晋级,教师选调到县城要与有无镇内流通经历挂钩。绩效工资不但与工作业绩挂钩,且必须与流通工作挂钩。教师流通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组织安排,流通要制度化,要有强制性。
二、从实际出发解决一些问题。
1、解决村小(教学点)女教师晚上住宿安全问题。聘请女安全员,即聘请女村民陪伴女教师晚上住校。具体办法是:可请安全员的学校。教学点(一人一校的学校);没有三名女教师以上的村小。因为如果只有两名女教师的话,那么难免有其中一位请假。一旦有一位请假,另一位就不安心了。安全员的条件。学校附近的女村民,身体健康,晚上有条件离家住校的人,以壮年为好,品行好,在村庄中有威望。
2、采用集中住宿、分散教学的办法。现在村村通公路,如果骑摩托车、自行车可在一小时内到达上课地点,就可以将教师集中在中心小学或相对中心的村完小住宿,教师早上分头前往村小(教学点)上课,按一定标准给交通费。这样可为教师免除自己动手弄饭的烦恼,当然中午一餐就必须自己动手了。这办法有利于晚上集中组织学习。
3、绩效工资的发放、评优晋级等倾斜村小教师。用人应把村小教师放在中心小学教师同一层面上对待。
4、加快改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如配置电脑、安装宽带、添购***书等,有利于教师网上培训、自学,当然也利于娱乐。
乡村女教师篇5
虽然在农村教育中,家庭因素是一个短板,但是,公平基础教育更加重要。从多个调查研究和理论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家长的普遍素质水平与城市家长相比是有差距的,农村家庭的物质条件也远远比不上城市。父母教育水平影响子女教育水平。20世纪末的常识和经验研究(Behrmanetal.,1997;CaseandDeaton,1999)中表明,子女教育和父母教育水平正相关,即父母教育水平越高子女教育水平往往也越高。可是,在这种相关关系中又包含了很多因素,比如遗传性因素以及教育本身的外部效应、个人的选择性婚姻行为(BoulierandRosenzweige,198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BrownandPark,2002;Loken,2010)、父母在子女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行为(Lietal.,2008)等等。在此文献中也发现,在控制了前面几种因素的影响后,父母教育水平对子女教育水平影响的原因有遗传原因(自然作用)和由于教育本身通过家庭教育引起的外部性作用的结果(抚育作用)。文中也对这两种原因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如上文所说以及其他文献中查阅可知,在仅有较少***策干预的条件下,遗传(自然原因)和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抚育作用)在子女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上发挥了主导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说,公平的教育***策对于儿童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在中国农村上世纪70年代的基础教育普及***策的基础上,李玉能和齐豪成为在我国首次在控制了自然原因(父母教育的遗传因素)的条件下,尝试分析了我国农村父母教育的抚育作用。自1971年起,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府颁布的基础教育普及***策,此计划要求五年内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完全普及,初中和高中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得到普及。虽然在1971年以前,农村仅仅有少部分人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但是在此次基础教育普及***策实施之后,农村中受到初高中教育的人数大幅增长。入学数由1965年的101万人上升至1977年的1955.6万人,招生数从1965年的4.4万人上升到1977年的666万人。这一***策对于父母教育的影响给我们发掘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变量,以更好地研究中国农村教育的抚育作用。
李云森和齐豪再次对此领域进行了探讨,他们在使用教育普及***策作为父母教育的工具变量,也就是排除了父母教育的遗传性因素后,发现父亲、母亲的教育对子女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子女接受十年以上教育时,母亲教育对子女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显著水平为10%),但父亲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样本的估计结果则显示,教育的抚育作用主要在文化资产较少、时代家庭成分为中农以下的家庭中发挥较大作用。这表明,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不一定就能提高子女的教育水平,教育的抚育作用和家庭的文化资产水平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李云森和齐豪,2011)。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水平虽然是一个短板,但是教育普及***策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等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于是公平的基础教育对于农村显得尤为重要。
2农村基础教育应当与城市基础教育处于平等地位
现在的农村基础教育已经一定程度的城镇化,采取撤乡并镇的策略,撤销原本的乡、村小初学校,在较大一些的镇级单位合并学校录取周边村的学生。这种策略与原来相比显得更加公平,但实际上,仍有很大弊端。而最重大的弊端就在于,城乡教育本质上依旧不公平。对于中国这样引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旧多于城市人口,农村基础教育仍当引起更大的重视。但事实是,在现在这个农村城市二元对立的局势下,国家教育明显偏重城市。
(1)从培养目标来看,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农村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的培养目标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内容,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决定广大农村子女及其家庭的命运。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3%而到2050年左右农村人口将降到20%左右,因此我国当前的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服务,也就是为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服务而不是漠视甚至阻挡这一进程。而恰恰在农村,上大学成为城市人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愿望,对城市的向往是他们努力地动力之一,那么在农村教育中,我们应当去满足这样的愿望。但是,中考高考这两个指挥棒明确的表现出城市倾向,考试中有强烈的城市气息,农村教育却有很强的乡土气息,这对于农村学生显然是不利的。2003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将农村教育教学列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对于《决定》中方针以及相关已有的教育***策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很明显的留农倾向。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可以这样说,目前的这些农村教育***策正是城乡二元割裂的定势思维的体现(《从“二元割裂”走向“一体化”——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周晔)。
(2)从***府投入来看,城乡之间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显著差异。沈百福的研究中显示,我国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比农村小学相比高出86%,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93%(生均教育经费是指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同时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镇小学与农村小学相比平均高出71%,城镇初中与农村初中相比平均高出68%(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预算内教育基建费);与此同时,城镇小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高达是农村小学的3.39倍,城镇初中则高达农村初中的3.24倍(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包括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个部分,其公用部分简称预算内公用经费其多少直接反映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程度)。此外,在这明显的城乡差异中,中央财***仅仅承担了不足2%的义务教育经费,省级则承担了11%的经费,而其余将近78%的经费都由乡镇两级承担。农村义务教育对于乡镇***府显然是一笔极大的支出,很多地区甚至无法承担。
(3)从师资队伍来看,农村师资力量比城市薄弱很多。落后的农村与城市相比,生活水平、工资待遇、硬件条件等显然要差很多,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教师也期望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就造成了农村教师的严重流失和缺少年轻教师等问题。在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公办教师不到50%,大多是乡聘、村聘的。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学校建设的投资不均衡,导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恶劣,教师待遇差,工资低,民办教师(代课教师)“亦农亦教”,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此现在我国为了教师资源公平,采取了教师流动制度。虽然在目前国内城乡教育差距颇大,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教室流动制度对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有一定的好处,城市和乡村之间教师的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可是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村教师的流失率很高,尤其是乡镇教师以及县级高中教师(乡镇教师流失率占其专任教师总数的8.4%,县级高中教师则占4.2%)。现今,“城—乡教师流动”指的是城市教师前往农村学校支教,达一年以上。而乡—城教师流动”则指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进行交流达一年以上,并且最终返回农村学校。其中如若农村教师前往城市学校后没有返回农村进行任教,则称为教师流失。在目前情况下,教学任务、经费、食宿等条件的有限性限制了“乡—城教师流动”的实施。同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城—乡教师流动”不能很好地施行:首先,很多省区尚且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同时对于这种流动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城市教师作为十分优秀的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现在城市中优质学校的建设大都以其师资队伍的力量强大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而因师资力量低下出现多种问题的农村学校只能望其项背,城市教师前往农村给予支援的潜力极大。再次,城市教师往往超编,农村教师则结构性不足。基于此,我国当前考察教师流动应该更多地关注“城—乡教师流动”。把“城—乡教师流动率”(即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以上的城市教师人数与城市教师总数之比)提高地位,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它成为检验地方各级***府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孙彩平,许丽英,2006)
乡村女教师篇6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教育公平
随着城乡一体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家长,把孩子接受教育作为改变孩子命运和整个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自2008年春季以来我国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孩子在小学与初中学段的入学率得以大大提升,但是城乡学生仍然在教育机会上仍存在明显的不公平。
一、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现状
(一)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调研方法和抽样概况
为了更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株洲市农村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公平问题现状,笔者自编一份问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株洲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的家长,也包括少部分中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调查问卷共发出600份,收回546份。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进行发放和填写,通过电脑统计数据,最后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在湖南省株洲市小学所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过半的学生家长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家长都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大部分家庭月收入都是在3000-5000之间,每个月在孩子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均超过500元。而在问及是否有交纳“择校费”,“借读费”等问题时,收回的超过500多份问卷调查中,有约20%的家长表示有过交“择校费”、“借读费”等的经历,且有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读书有一定困难或困难较大。此外,当问及受访家庭子女能否就近入学时,约四分之一的家长表示就近入学还是比较困难,甚至有约100位家长表示有时候还是需要找关系才能保证自身孩子的正常入学。当在问及“您的孩子办理入学手续是否简便易行”时,在收回的500多份问卷中,有263份问卷表示,入学手续办理复杂,其中甚至有35个受访家长表示“入学手续办理异常复杂几乎想要放弃”。当在调查关于其“子女是否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文体、社团活动”时,有223位家长表示“偶尔”或“从不”。在及其“子女是否经常参加社会上举办的业余特长辅导班”时,有341位家长给出了否定答案。在关于其“子女是否经常去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书馆等场所”的问题上,在收回的超过500多份问卷中,仅有75位受访家长表示其子女经常去以上场所参加活动。至于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与老师、当地同学之间的关系方面,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与老师的关系一般或冷淡疏远,仅40%左右的学生表示与老师关系非常融洽和谐。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的关系,40%以上受访学生表示与当地学生关系一般或较差,受访学生中不足60%表示与当地学生关系非常融洽。
二、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不公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城乡教育机会不公平
教育公平表现在教育起点上就是入学机会公平,入学机会的公平是前提和基础,缺乏入学机会的公平,其他公平将成为空谈。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没有给予城乡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种不公平集中体现为城乡学生在各阶段的入学机会上的分配差异。教育机会不公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城乡经济巨大差距导致农村教师资源不断流失,从而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越来越差,最终阻碍了我国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二)城乡教育投入不公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出于建设城市的需要明显偏向城市地区,城乡之间对于教育费用、办学条件等硬性的配置和师资配给等方面的标准完全不一致。在教育公共设施的建立方面,***府公共财***承担了城市学校的经费,可对农村的学校来说,这笔钱是由乡、村来承担的,这样一来,信息化、多媒体化的教学设备已经走进了城市学校的课堂,而农村的孩子们却还只能凭借那些落后的、溺临淘汰的教学设备在学习。城乡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致使农村的经济成长比较落后,这加剧了当地***府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缺口,加剧了两地教育的差距。
(三)城乡师资待遇差距较大
不均衡的经济发展,除了造成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外,还造成了城乡之间教师的待遇差距,城乡两地的老师享受的工资和待遇***策上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现阶段很多地区为了鼓励长久植根于农村教书育人的老师实施了提离工资水平的公共***策,对在农村学校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可获得更高的补助和优惠***策,但相比城市老师的待遇来说,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师资力量之间的距离是城市和农村之间教育差距的关键点。
三、株洲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不公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府是教育公平的推动者,***府在分配整体社会资源时需公平公正地将各类社会资源予以分配。在现阶段城市和农村二元化架构的影响下,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存在巨大差距,***府应该发挥其公共职能对城乡的发展统筹规划,力求缩减两地的差异,推动二者的教育公平。
(一)加强立法,从法律层面保障教育的全面发展
***府作为我国义务教育创办的主体,肩负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责任。***府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法律来指导各地的教育建设,推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推动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和均衡发展。虽然我国现阶段已出台了许多和教育相关的法律,但是很多是没有具体细化的法律法规,不成系统,也不具备具体的指导意义。***府应通过完备的教育立法,推动依法治教的发展,充分保障弱势群体,如进城劳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以及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等。我国应从法的层次上保障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二)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当前由于农村收入来源单一化、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和农村生活条件相对城市较差,造成大批新一代农民到城市谋求发展,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往往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孩子难以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尽管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已经全面铺开,但是城乡教育不公仍然非常明显,城乡家庭收入的差距造成城乡学生受教育过程的不公,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步伐,是解决城乡教育不公问题的关键。当前***府可适当通过行***手段,引导资金转移到农业发展,建立规范的农业补贴***策体系,扩大农作物的补贴范围,将补贴标准提高,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三)实现城乡结合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师资配置是关键。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总体上仍存在明显差距,并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此,***府可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农村基础建设、财力、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乡村女教师篇7
关键词:乡村教育 村办小学 小规模学校
2015年6月初,***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2016年4月底,河南省教育厅《以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为载体,启动实施河南省免费师范生***策试点》的通知。***策是反映现实的风向标,这一系列***策的出台,说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也折射出当前乡村教育发展进入瓶颈时期这一不可忽视的现实。发展乡村教育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任务之一,也是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然而,事实上乡村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文章以村小(村办小学)的发展为线索,揭示现代化进程中村小落寞的背景,探寻村小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一、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失落的背景
1.乡土社会的瓦解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农村,于上世纪70年代拉开帷幕,90年代峥嵘展露,21世纪矛盾凸显[1]。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逐渐开放,人们不再为衣食忧虑之后,传统的社会格局变了。昔日乡土村落厚重朴实的文化、乡情、乡音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凋敝的乡村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不论是好是坏,传统的局面已经走了,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变了。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绝对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适应于匮乏经济的一套生活方式,维持这套生活方式的价值体系是不能再帮助我们生存在这个新的处境里了。‘悠然见南山’的情境尽管高远,尽管可以娱人性灵,但是逼人而来的新处境里已找不到无邪的东篱了。”[2]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家族部落为结构的乡村格局发生着改变,宗法社会渐渐消失,青年一代不在祖辈世代生长之地谋生,“生于斯死于斯”的乡根不在,更多人选择扎根于大城市。加之逐渐开放的户籍制度、最新颁布的二孩开放***策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口结构构成,也逐渐影响着农村人口的流动状况。乡村人口的骤减为乡村发展带来危机,适龄儿童的迁走迫使村小失去生源,在整个社会背景下,村小的失落又是偶然中的必然。
2.“撤点并校”***策的催化
从2001年5月***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一***策起,全国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活动。直至2012年9月《***办公厅关于规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叫停这一***策,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这一***策即“撤点并校”才走到了终点。10年之间,中国农村教育发生深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指出:十年“撤点并校”使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平均每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平均每1个小时,就有4所农村学校消失[3]。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导致越来越多离开农村的学校和没有学校的农村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城挤、乡弱、村空”局面的产生,许多农村的孩子因此而流失辍学。这一切说明教育***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深远。
3.“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荼毒
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大规模地扩大招生比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进入“象牙塔”追求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致使传统“天之骄子”的骄傲与风光不在,人才市场对大学生资历的要求愈见苛刻,大学生本身创造的经济价值也颇受争议。现实社会中,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依靠其生意头脑创收亿万财富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近几年不断刷新的“最难就业年”比例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信笃。加之,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高额收费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培养一个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至少需要五万元,对于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不堪重负。因此,许多农民子弟面临高额的学费而放弃进入大学,转而加入农民工的行列。而且,现在许多农村家长也持有这样的观念:既然孩子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倒不如早早辍学打工挣钱。在此背景下,村小生源逐年流失,使残存的学校发展面临困境乃至倒闭的风险。
二、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困境
1.乡村学生:管不住
截至2013年5月初,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然超过六千万,而留守儿童又是村小的主要生源。蒋能杰导演历时六年拍就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真实地反应了乡村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村小的孩子普遍遭受情感缺失、低质量教育的危害。纪录片中,多数孩子不仅匮乏同年龄阶段最基本的文化常识,而且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实际上是父辈生存路径的重演。在村小就读的儿童呈现难管或者管不住的状态,其生活、学习状况着实堪忧。这些孩子不仅在课堂捣乱不认真听老师讲课,而且在家也不听监护人规劝。有的逃学私下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有的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有的小小年纪就沾染了抽烟、斗殴和偷窃等不良恶习。这些少年儿童认为,反正父母也不关心他们,熬到一定年纪出去打工即可,读书或不读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4]。由于乡村学生的精神迷失致使其基本伦理常识的匮乏,以至于在学校呈现管不住的状态,这既让教师痛心和无奈,也使得村小以及乡村孩童的未来渺芜。
2.乡村教师:留不住
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屡见报端,多见于乡村教师工资低少、乡村教师职称难评、乡村教师上升空间小等问题。事实上,村小教师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其职业认同感偏低。其一,乡村教师工资偏低,致使乡村教师怀疑其职业功用价值。现代化进程中,金钱至上观念横行,有些教师认为农民外出一年打工的创收就是其几年三尺讲台的辛苦耕耘收入,某些教师因此愤愤不平,难以守护“教师”这一清苦职业。其二,村小教师编制有限,上升空间小,前途堪忧。由于乡村生存条件艰苦,村小的师资是由部分代课教师填充,有些代课教师苦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依旧难获得一个国家认可的资格“编制”,所以某些熬不住的代课教师会无奈选择放弃教师职业。另外,乡村教师获得提升的培训机会、升迁机遇偏少,使得某些在编教师一旦抓住“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转到城市里去。而且,近年来实行的“特岗教师计划”也只是短暂的把那些年轻的“血液”捆在乡村,一旦三年期限已满,这些新教师就会摆脱乡村的捆绑,跳槽到条件好的地方去。综上,乡村教师流失是由其自身功利取向驱使,缺乏个人职业认同感所致。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教育事业、醉心浇灌一方桃园的教师是不会出走的。这也凸显出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的重要性。
3.乡村家长:靠不住
现代化进程中,大批农民逃离乡村转入城市务工,不仅剥夺了乡村青壮年劳动力致使乡村文化难以延续呈现荒漠化,也使留守乡村孩童缺少情感关怀而精神迷失。近十年的“撤点并校”致使村小数量萎缩,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寄宿学校,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的孩子只有o奈选择附近村小就读。乡村教育因此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状况,而且加重了某些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区家庭的负担。因此,部分乡村家长抱着为孩子创造更好经济条件的美好愿望而外出务工。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他们一年或者几年才回来一次看望留守在乡村的孩子和老人。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留足够的金钱,就是疼爱孩子。殊不知,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缺少父母的养育之爱,是对孩子心灵成长最大的伤害。近年来乡村孩子长大之后与父母关系不和、问题行为频发便可佐证。加之,一些乡村家长“只生不养”的观念致使其理所当然地把孩童交予留守老人养育,不仅错失了孩童对父母应有的依恋,也错过了孩子成长需要的关怀。可见,促进乡村孩童健康成长,乡村家长不可缺席。
三、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理想***景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已有所改变,乡村常驻人口锐减,乡村文化也日益凋敝,多种原因致使村小生源减少。因此,恢复村小昔日的繁荣既不客观也不现实,为今之计是立足乡村,因地制宜,以乡村学生为本,发展特色小规模学校,开展因材施教的小班化教学;以乡土为根,培植本土教师,为村小留住发展教育的主力***;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为乡村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
1.以学生为本,创办乡村特色小规模学校
学者刘铁芳认为,乡村教育就是培育乡村少年活泼、乐观的健全人格,致使其精神成人,并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5]。因此,村小发展应该以乡村学生为本,以促使乡村孩童精神成人为理念。首先,打造优质小班化教学模式。“小规模化”的“小班小校”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村小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复试教学,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学生乐学,引导其发现兴趣以为日后深造奠基;学生厌学,引导其学一技之长为日后生活打下基础。其次,开发地方课程和乡土文化教育。村小应立足当地特色,把乡土文化引入课程,可邀请有一技之长的村民讲述传统技艺。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民间文化也得以传承。村小对孩童的教育应突出乡村应有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总之,乡村教育要培养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家乡的情感,不管日后村里的孩子身在何处都能怀着一颗对乡村生活感恩的赤子之心。
2.以乡土为根,培植热爱家乡的本土教师
乡村教育的根本主体是乡村教师,留住乡村教师才是村小发展之根本。各地村小应切实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提供教师学习上升的机遇,使乡村教师的教育事业得到根本的保障。乡村教师在物质与精神上得到供给与滋养,才能获得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与人生的归属感,才能踏实地守护村小教室的那三尺讲台。另外,培植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土教师才是村小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并不能适应村小的生存环境,村小教师频繁转岗,教育质量低下便可见一斑。过去的中等师范教育可谓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其为村小发展提供优秀的师资,使多数农民子弟得益而鱼跃龙门。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地发展当地中等师范教育,吸引农村优秀少年入读师范,减免其学费,***府为其提供奖学金,以保证农村学生读书无忧。而且,当地***府应承诺学生学成归来之后直接入编家乡村小教师队伍,并提供其学习与发展的空间。此外,各省市高等师范学校可试行开展“免费师范生”教育,招收当地乡村学生,为村小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科教师。如此,学成归来的“新教师”有了生活保障,加之其自幼培植的热爱乡土观念,这些新的乡村教师一般都能根植乡土,踏实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3.以儿女为念,重塑乡村家长的养育理念
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家长逃离农村进城务工,把孩子托付给年老一代养育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错误行为。因此,乡村教育应该转变乡村家长观念,倡导孩童在父母养育下成长的理念。首先,乡村家长应做到从孩子出生到小学毕业陪伴其左右。乡村家长本身应树立“生,就要养育与陪伴”的理念,从孩子咿呀学语、学会走路,到孩子性格与习惯的养成,乡村家长都应该事必躬亲,不能缺席。这是父母与孩童树立信任与加深情感交流的关键期,也是培养与子女亲情关系的重要时期。其次,家长应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举止,对稚子而言是为参照,所以乡村家长要提高自身修养。父母缺席儿女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亏欠,金钱也无法偿付。陪伴,才是最温暖长情的慈爱,因此,乡村家长应以儿女健康成长为念。
――――――――
参考文献
[1]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卷四)[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 刘金松.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十年“撤点并校”农村小学减少超五成[EB/OL].(2012-11-19)[2016-3-20].经济观察网:http:///2012/1119/236260.shtml.
[4]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乡村女教师篇8
无助的眼神,唤来乡村女教师
2004-年6月,朱蕙蕙即将结束在河南省南阻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四年大学学习。毕业前夕,上海大型合资公司“佳华科技”来南阳招聘计算机高级员工,看中品学兼优的朱蕙蕙,以月薪3500元、公司提供食宿为条件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毕业后去上海工作。消息传回,朱蕙蕙父母乐坏了,连夜打电话给女儿,嘱咐她千方不能错过这一机会。朱蕙蕙有些心动,去上海做白领是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她并没有答应招聘方的邀请,因为她的心里,有一个难解的教师情结。
这个情结,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
那是2003年暑假,朱蕙蕙乘汽车回家乡河南省商水县化河乡。刚出站,她看见一个女孩跪地乞讨的同时,低头看膝盖上翻开的书。这一幕把心善的朱蕙蕙打动了,她递给女孩5元钱,并问女孩乞讨的原因。女孩告诉朱蕙蕙,她住在化河乡大柴庄村,叫魏字佳,读初一,父母患病卧床多年,她乞讨是为了给自己攒学费。
朱蕙蕙不由心头一热,连忙掏出口袋里仅有的230元递过去:“宇佳,你记住,无论如何要坚持读书!”魏宇佳接钱后连连磕头:“这下我的学费够了,我要记下你的名字。”魏宇佳一边抄下朱蕙蕙的联系电话一边说:“姐姐,你要是当老师,肯定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你的学生一个也不会失学……”魏宇佳告诉朱蕙蕙,她班里几十个同学都快走光了,有的没钱上学,有的被父母逼着打工挣钱……
听到这话,朱蕙蕙心情陡然沉重起来,从此,一个难解的心结沉甸甸地压在朱蕙蕙心头:自己能不能为山村里的孩子做更多更实在的事情,又如何去做呢?
一年后,因牵念魏宇佳,朱蕙蕙打电话到她家询问情况,不想魏宇佳还是失学打工去了,她的父亲说,女孩子反正要嫁人,读再多的书将来也会带到别人家去,不如打工挣钱。听到这话,朱蕙蕙心情更加沉重,乡村孩子的命运牵动她的心。
终于临近毕业了,当同学们都在为找工作而奔波时,经过几天的思考,朱蕙蕙决定放弃到上海工作的机会,回家乡的乡村当一名教师。
2004年7月,朱蕙蕙拿到大学毕业证书。8月下旬,她悄悄参加了商水县教育局的教师录用考试并过关,当即要求去化河中学教书。化河中学是魏宇佳所在学校,也是商水县最贫困落后的学校。朱蕙蕙的要求获得许可,9月1日,她成了化河中学的一名新老师。
妈妈请谅解:我是女儿更是老师
朱蕙蕙不去上海工作,要回乡当老师的抉择,她的母亲孙桂兰一直蒙在鼓里,直到9月3日孙桂兰才惊闻此事。这天中午,朱蕙蕙在教室和学生一起玩耍时,突然听到母亲由远而近的喊声,起身一看,母亲正喘息着跑进校门。
家离学校好几公里,孙桂兰跑得一身汗。见到朱蕙蕙,她大声质问:“蕙蕙,上海的公司等你去上班,你怎么在这里当老师了?你都把我弄糊涂了。”朱蕙蕙低下头说:“妈妈,对不起,我不想去上海,我已经是这里的老师了。”孙桂兰大惊,指着女儿的额头:“不行!你得听妈的话去上海工作,我这就找校长说去……”
朱蕙蕙急了,一把拉住了母亲,孙桂兰急得直跺脚:“出去的人恨不能一辈子不回穷乡村,你却考走了还回来,脑子有病啊?你今后找对象都难!”孙桂兰越说越火,竟跪在地上,嚷道:“你不去上海工作,妈妈就不起来!”朱蕙蕙慌了,去拉母亲,可孙桂兰不肯起来。僵持半天,孙桂兰被激怒了:“妈不求你,我管不了你了,就当我没生过你这个女儿!”孙桂兰涕泪纵横,跌跌撞撞地走出学校回家了。
爱极而生恨,孙桂兰不理女儿了,甚至朱蕙蕙从学校回家看她,她也一次次将女儿骂回去,女儿提回的水果也被她丢得远远的,母女俩彻底闹僵了。
乡村中学条件十分艰苦,食堂的伙食很差,住破旧的房子,夏天没有空调,晚上常停电,靠点蜡烛备课阅卷,而且下大雨房顶总渗水,半夜要起来接漏。在这种环境下,朱蕙蕙忍受着孤独,承受着母亲的不理解,有泪吞到肚子里,安心教书。
2005年9月下旬的一天,四个学生擅自不参加长跑训练,朱蕙蕙问体育委员:“没有得到体育老师准假就不上课,要怎样处理?”体育委员说:“罚每个逃课的学生跑2000米。”朱蕙蕙听后沉吟片刻,让学生自习,自己走出教室,走向大操场,这时阴沉的天空下起了大雨。不一会儿,一个学生指着雨中的操场高喊:“朱老师在跑步!”学生们拥向窗户,看见老师在体罚自己。
班长王娜娜第一个冲出教室,跑上操场,追上去张开双臂:“朱老师,回去吧!”朱蕙蕙摇了摇头,继续跑。王娜娜没有再说话,跟在老师身后跑。不一会儿,班里的学生一个接一个从教室里跑出来,跟在老师身后跑……最后,全班96个学生,一个不缺地跟在老师身后在大雨中奔跑。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嬉闹,96个学生拉成长长的队伍,在操场上形成一个大大的圆圈。
8000米跑完,朱蕙蕙喘着粗气走回教室,全身的衣服早已经湿透。学生都回到座位坐好后,她平静地说:“是我没尽到老师的责任,应该受罚。现在我宣布休课半小时,全体同学回家换衣服!”四名逃课的学生站起来:“朱老师,我们错了。我们下次再也不这样做了……”
2006年9月初,朱蕙蕙发现特困生周浩又没来上课。放学后,她走了7公里山路,去到三里长村周浩的家,苦口婆心劝说周浩父母,说周浩成绩很好,辍学会误他一生。她承诺分担周浩的部分学费后,周浩父母这才同意让周浩复学。半年的时间里,她陆续劝回30多名辍学的学生,她带的96个学生没有一个辍学!
老师不能死:爱照亮孩子的心田
然而此时,厄运降临了。2006年10月中旬,朱蕙蕙家访返回时双腿发软,蹬不动自行车,歇了好几次才回到宿舍;上课时她感到乏力,她以为是劳累所致,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2007年4月18日,朱蕙蕙正在给学生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眼前一黑昏倒在讲台上。96名学生吓得哭叫起来,校长飞快赶来,与学生手忙脚乱地将她送往县人民医院。两天后,朱蕙蕙被转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医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肾。
不幸的消息很快传回朱蕙蕙家中。朱蕙蕙的父亲朱双喜揣上多年积攒的9200元连夜赶到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交了押金做了配型,朱蕙蕙的弟弟朱伟杰也做了配型,但均未成功。得知女儿得了绝症,孙桂兰
放声大哭,然而这位性格倔强的母亲宁可一个人躲在家里天天痛哭,也不去医院看女儿一眼……
朱老师重病的消息传回化河中学,整个校园都在颤抖,朱蕙蕙班上的学生更是抱头痛哭:我们的老师不能走,我们的老师不能死,我们要救她……
得知换肾可以救老师,当天中午,全班同学坐到了一起,班长王娜娜最先发言:“同学们,老师的病是为我们累出来的,我们要想办法救她。我们去捐肾吧,谁的肾可以用就用谁的。行不行?”全班同学一致响应:“我愿意!”
当天下午,在学校老师与家长都不知晓的情况下,50多个学生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悄悄租了一辆很旧的大客车,由班长带领,乘车来到了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生以为是学校组织做体检,问清缘由后,看着一张张稚气的面孔,医生含着泪说:“孩子们,你们是好样的。不过国家规定未成年人不允许器官捐献,你们只能回去……”孩子们蒙了,嚷成一片:“那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老师死呀?”“没有了朱老师,我们就没有了一位好姐姐呀!”说着说着,孩子们哭了起来。
哭过一阵后,王娜娜回过神来,说:“别急,医生说未成年人不能捐献器官,我们有家长啊,家长是成年人,肯定行!”这话让大家眼前一亮:“对,爸爸妈妈是大人,我们找他们去!”于是,50多个同学随即赶回村里。
当天晚上,化河乡17条村子,朱蕙蕙的每一个学生家里都上演着相似的一幕:孩子们哭泣着向父母说起老师的病情,要父母去医院看老师,请求父母给老师捐肾。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心的付出就会得到心的回报――次日清晨,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门前,出现了更为动人的一幕:数百名家长和孩子来到朱蕙蕙的病房外,他们聚在一起,商议着救朱蕙蕙的办法……
“乡亲们,大家知道,小朱老师一颗心全放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老师不能走!大家有钱的出钱,愿意捐肾的就捐肾!我保证做好我们村的工作,尽我们村最大的力量将朱老师救下来!”说这话的叫李志明,是双河村的村长。
“李村长,我们听你的!我先表态,我愿意捐肾!”凤山村的一名学生家长说话了。周浩的父亲也站了起来:“我第一个验血型!小朱老师是我儿子的恩人。我还表个态,如果我的肾配不上,谁的肾能救小朱老师,我就给他种一辈子地!”
淳朴的乡情再次感动了医务人员,医院领导获知此事后当场表态,鉴于村民提出为老师捐肾没有功利性,医院破例同意免费为所有村民做配型。于是这天上午,众乡亲一个个挽起袖子接受检查,前面的家长刚出来,后面的家长立刻挤上去,前后参加检测的人数竟达156名1
4月22日,在广州打工的魏宇佳听说恩人重病急需换肾,日夜兼程赶了回来,把打工七个月积攒的4500元放在朱蕙蕙的枕边,转身跑去找医生要求做配型检测……然而两天后,魏宇佳和化河乡参加过检测的156名村民都遗憾地得知,所有的配型检测结果都不匹配。
这些家长仍没放弃,不少人又去动员自己的亲友,让他们也来检测配型。第二天,李家村与范家坳的三名村民来到了医院,对医生说:“虽然朱老师没教俺的孩子,但她是为化河乡累垮的,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但是这次配型仍不成功。
学生和家长没有离开医院,所有人都心情沉重,悄声叹息。
最善慈母心:25年后再生你一次
就在大家为朱蕙蕙的生命忧心如焚时,在朱蕙蕙家中,有一个人比任何人都焦急,她就是朱蕙蕙的母亲孙桂兰,因为病床上躺的人是她身上掉下的血肉。
女儿住院后,孙桂兰眼睛哭肿了,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有时心里太难过;她就半夜起来给丈夫打电话,不问女儿病情,只是对着丈夫哭泣。当朱双喜告诉她,女儿的96个学生及156名学生家长守着女儿时,她哭得更加悲切:“女儿病了,那么多人关心她,女儿是值得的呀!这时候当母亲的还生女儿什么气呢?得想办法救女儿啊!但我发过誓母女不相认了的,我不好意思去呀……”
就在孙桂兰寻思着如何救女儿时,4月25日,周浩父子及其他学生从医生的嘴里得知:肾移植配型最可能成功的是病人的直系亲属,而且术后最少排斥反应!医生的话让机灵鬼周浩灵机一动:“对呀,我们怎么没想到让朱老师的妈妈做体检?”大家也如梦初醒:“对呀!我怎么没有看到朱妈妈呢?”周浩流着泪说:“现在只有朱妈妈能救朱老师,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把朱妈妈请到医院来!”学生和家长都赞同:“我们去请吧!集体下跪也要把老人家请来!”
很快,消息一传十、十传百,4月26日上午,化河中学初一(4)班的96名学生齐刷刷集合在学校操场,其他班的学生闻讯也自愿加入队伍,数百名家长更是不离不弃.拉着孩子的手排成长长的队伍,迈着匆匆的脚步,向朱蕙蕙家进发。途中,不少村民看到这么大一支队伍,人人行色匆匆,个个表情凝重,都纷纷停下脚步,当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无数村民也加入到队伍中。于是,一支长达数公里的队伍出现在乡村的山路上,沿途不断有人加入,队伍在扩大……
上午10时左右,朱蕙蕙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孙桂兰打开门,周浩“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随后100多个学生“呼啦啦”整整齐齐跪下了,跪成一大片;学生身后,数百名家长和村民默默注视着孙桂兰,向她投来焦急的目光。
孙桂兰颤抖着拉起周浩,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给我下跪?快起来告诉我!”周浩哭着说:“我们的朱老师等你去救她!你一定要去呀!只有你才能救她!我们的父母配型都不成功。我们等朱老师回讲台,我们不能没有朱老师……”
闻言,孙桂兰顿时泪如雨下,放声大哭,紧紧地抱着周浩,说:“我是她的亲妈妈呢,我怎么就没想到给女儿捐肾呢?谢谢孩子们,你们提醒了我,我这就去医院!走,孩子们,咱们出发!马上去郑州,我这就去做配型检测。不要说捐肾,就是女儿要我的命,我也一定给,眼皮都不会眨一下呀!”
当天下午,孙桂兰赶到郑州。见到女儿,孙桂兰心如刀割,一下扑到女儿床前,哭喊着:“女儿呀,妈妈来了,妈妈今后再也不生你气了……”母亲的哭泣让朱蕙蕙热泪盈眶,她喃喃地说:“妈妈,女儿从没生过你的气。我知道,妈妈永远不会不要她的女儿……”
医生过来安抚了好一阵子,母女俩才平静下来。孙桂兰当即找医生要求做配型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母女的配型五点吻合,配型成功了!
手术费用成了朱蕙蕙面临的最大难题。朱家本来就穷,朱蕙蕙一点微薄的薪水几乎全给学生垫了学费。朱蕙蕙的弟弟以1.7万元的低价卖掉了五间瓦房,再向亲属借了两万多元,朱蕙蕙所在学校校长送来了他在全乡各个学校和乡企业筹来的捐款8400元。朱蕙蕙的学生王新彦家刚盖好的五间房还没有上房盖,他和父亲王伟用苫布把砖墙一蒙,把上房盖用的1.35万元交到医院。魏宇佳从广东寄来了当月工资1200元,并在电话中对朱蕙蕙说:“姐姐,如果可以,我多么想上街为你乞讨一次!能讨到多少我不知道,但就算只讨到一元,我也要送回去……”
近8万元手术费凑齐后,2007年5月5日,医院为朱蕙蕙进行肾移植手术。清早,躺在病床上的朱蕙蕙深情地看着另一张床上的母亲:“妈!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孙桂兰拉住女儿的手:“不,是化河乡的众乡亲救了你,是你那些可爱的学生救了你!我现在给你的,是我以前欠你的――25年前妈生你时没给你一个好肾,现在我要补给你!”听妈妈这么说,朱蕙蕙再次泪流满面。
经过七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孙桂兰鲜活的右肾移植到了女儿体内。经过两个小时的观察,肾脏工作状态良好。第二天,朱蕙蕙苍白的脸上有了美丽的红晕。2007年6月2日,朱蕙蕙与母亲同时出院。
得知朱蕙蕙出院回家,一大早,班上的全体学生来到村口迎接老师。见到老师时,学生们要求老师晚上一定要回学校看看。
当晚8时,朱蕙蕙回到魂牵梦萦的校园。当她走进久违的初一(4)班教室时,灯光忽然灭了,随后,她看到每一个学生手中都举着一支点燃的蜡烛,在教室正中央慢慢交叠成两颗“心”形,静静地燃烧。朱蕙蕙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时,学生吟诵起动听的诗歌:
乡村女教师篇9
王 文(女) 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华兴街社区***书记
杨 芳(女) 成都市金牛区荷花池街道杨柳巷社区***书记
郑世泽 成都市青白江区供销社退休职工
黄 亚(女)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西街社区***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孙 捷 都江堰市城市重建办综合组组长
沈平福 邛崃市平乐镇骑龙村村民
张华林 崇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科副科长
王 敏 金堂县赵镇***书记
唐朝阳 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支部书记
付成洪 大邑县蔡场镇司法所工作人员
陈 贵 蒲江县鹤山镇***书记
夏尚林 新津县邓双小学离休教师
杨俊儒 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元通社区居民
张泽慧 成都市排水设施管理处城北管理所隧道技术负责人
王 凡 成都市委***校***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
周 华(女) 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综合办公室***支部副书记
刘剑钊 成都市武侯工商局簇桥工商所***支部书记、所长
马 健 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巡警队(防暴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
罗 成 成都市公安局新都区分局***委员、刑警大队大队长
孙 锐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支部组织委员、校长
高纪开 成都日报社首席记者
路永红(女)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曾 理 成都市计量监督检定测试院工程师
雷文利 成都建工集团成都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经理
赖小刚 成都市公交集团运兴巴士有限公司207车队司机
陈晓莲(女) 中国人民第五七一工厂检验处驻直升机(飞机)附件修理车间检验组组长
刘亦功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书记、中方总经理
李世亮 四川四方达律师事务所***支部书记、主任
苟吉伦 四川运逵律师事务所彭州分所主任
自贡市(10名)
王德华 自贡市公安局贡井区分局贡井街派出所民警
朱世开 荣县留佳镇老祠村村民
陈炳金 富顺县辣椒协会理事长
侯帮发 自贡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侯帮发”燃气器具销售维修组组长
朱 红(女) 自贡市公交集团宇星运业有限公司驾驶员
廖正静 长征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升降台产品事业部涂装部滚涂组组长
王玉光 自贡市农技中心***支部书记
何爱国 自贡市中医医院内二科主任
倪 粒(女) 自贡市***路中学教师
陈正平(女) 自贡市歌舞剧团唱队副队长
攀枝花市(9名)
钟世卫 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竹林坡村小学教师
崔思芳(女) 盐边县渔门中心卫生院院长、***支部书记
黄明安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轨梁厂预装班班长
丁爱谱(女) 攀钢集团公司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东风所***总支委员
吴国洪(女) 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总会计师
贺晓兵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攀枝花分公司***群监察室副主任
田 锐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书记、校长
王 平 攀枝花市公路养护管理总段桥梁养护队队长、市桥梁检测中心主任
张 文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废旧物资分公司一车间设备管理员
泸州市(12名)
唐地莲(女) 泸州市江阳区弥陀镇来龙山村***支部书记
袁富强 泸州市龙马潭区畜牧局动物***病防控中心副主任
古邦泽 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杉树湾生态禽业联合***支部书记
童建树 泸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王关容(女) 泸县方洞镇绿丰果苗公司职工
吴文泉 合江县望龙镇新场子村委会主任
余胜久 叙永县外事侨务旅游局副局长、挂职甘孜州乡城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
李修会(女) 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小学教师
刘旭红(女) 古蔺县公安局机关***书记、挂职甘孜州得荣县交通局副局长
董治南 泸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教导员
王顺和 泸州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
刘学宾 泸州市兴泸水务(集团)城市供水公司管网科职工
德阳市(14名)
白帮明 德阳市旌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书记、局长
曾祥*** 广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农村中队中队长
李 波 什邡市师古镇******办负责人、红豆村***支部副书记
何泽新 什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
何文礼 绵竹市群众接待中心主任
黄启福 绵竹市公安局汉旺分局民警
李晓琼(女) 中江县南华镇谭家街社区***支部书记
石通福 中江县民***局离休干部
唐 凯 中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主任
李 玲 罗江县万安镇***副书记、镇长
张 勇 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科长
姜雷鸣 金河磷矿金河矿业公司***书记、工会***、副经理
陈宏刚 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刘云红(女) 德阳正浩聚氨酯有限公司经理
绵阳市(17名)
霞新民 江油市王右木纪念馆原馆长
向云跃 安县顺达公路养护有限责任公司***支部书记、总经理
邓志*** 梓潼县教育体育局***书记、局长
岳历新 平武县委副书记、河北省挂职援建干部
周 甫 北川羌族自治县财***局***组书记、局长
李 峰 三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组书记、局长
向奉凯 盐亭县金安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
陈丽萍(女) 绵阳市经开区塘汛镇群丰村***支部书记
高金华 绵阳市高新区普明街道双碑社区***书记
史 红(女) 绵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清扫一所所长
程俊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第十研究室主任
董万江 绵阳万江眼科医院***支部书记、院长
胡 东 绵阳中学***书记、校长
曾国良 绵阳师范学院教授
李 卫 绵阳开元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顾仕义 四川春雷律师事务所***支部书记、主任
李剑生 四川众益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广元市(13名)
杨华莲(女)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青峰联合***支部书记
田德贵 广元市元坝区畜牧食品局***组成员、生产科教股股长
严大琼(女) 广元市朝天区平溪乡蔬菜营销协会***支部书记
杜宗高 剑阁县木马镇庵子村村民
郭兴利 剑阁县人民法院第三法庭庭长
高 攀 旺苍县公安局黄洋派出所民警
李占平 青川县白龙湖水产公司***支部书记
李发武 苍溪中学校副校长
张 勇 广元市群众工作局复查复核督办科科长
马 *** 广元市公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杨绍东 中国电信青川分公司总经理
王 刚 川煤集团广旺公司唐家河煤矿洗煤厂厂长
李忠林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与建设处处长、后勤***支部书记
遂宁市(9名)
吴春华 遂宁市安居区育才中学高三特尖班***治教师
贾明高 射洪县委宣传部外宣报道组组长、县新闻宣传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
杨永红(女) 遂宁市农业局办公室副主任
陈 红 遂宁市蓝宝石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驾驶员
袁 友 遂宁市第二中学教师
李 迪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科主任、大内科***支部书记
明 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胥树高 遂宁市蔬菜办主任、高级农艺师
唐 猛 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员、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
内江市(10名)
罗崇林 内江市市中区白马镇白马街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雷昌根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法院高梁法庭庭长
刘良碧(女) 内江市东兴初级中学教师
邓方全 资中县审计局***组副书记、局长
吴忠扬 资中县老年大学校长、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郑世琳(女) 隆昌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林树清 威远县退休干部
贺 勇 内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
张孝英(女)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手术科***支部书记
钟利萍(女) 内江坤鑫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细纱分厂乙班轮班长
乐山市(14名)
胡同泉 乐山市沙湾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书记、局长
王 丹 乐山市公安局金口河区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韦琼英(女) 峨边彝族自治县杨河乡卫生院院长
聂绍云 井研县委办公室、县***府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群工局(县局)局长
梁多惠(女) 乐山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科科长
郭建伦 乐山市公路局工程处处长、***总支书记
王艳惠(女) 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艺师
杨 进 乐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
刘 佳(女) 成都中医药大学峨眉学院副书记、副院长
贾生满 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委员、校长助理
王玉锁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土木系主任助理、副教授
王 俐(女) 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向东 东方电气集团峨嵋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晶体加工事业部硅芯班工人
李广元 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
南充市(17名)
弋晓林 南充市顺庆区经济和科技局局长、信息化局局长
何远彪 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书记
杜如先 南充市嘉陵区委群众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区***府局局长
郑 云 阆中市***府办公室***总支书记、主任
高吉文 南部县神坝镇***书记
赵凤林(女) 西充县太平镇敬老院院长
黄 波 营山县清水乡***书记
冀 川 仪陇县交通运输管理所副所长
奉崇权 蓬安县兴旺镇敬老院院长
杨瑞霖 南充市市***工程管理处***总支委员、副主任
张建平 南充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嘉陵江白塔大桥养护管理站站长
曹 荣 南充高坪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夏友霖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所长
蒙秀琼(女)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
江万涛 南充龙门中学第二***支部书记
黄祖林 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杨陵江 四川泰宇律师事务所***支部书记、主任
宜宾市(14名)
宋庆伍 宜宾县柏溪镇***书记
谢树彬 江安县江安镇南城小学***支部书记、校长
金淑芬(女) 高县胜天镇德利村小学主任教师
熊辉林 宜宾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科科长
陈 茜(女) 宜宾市民***局人事科科长
陈兴华(女) 宜宾公路养护管理总段兴文分段副段长
罗 扬 宜宾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李俊强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工程系系主任助理
罗培红(女) 宜宾市博物馆***支部书记、副馆长
胡裕刚 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邹长青 宜宾港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投资发展部经理
周玉敏 宜宾黄桷庄粮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慧敏(女) 宜宾百货大楼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邓楚宝 宜宾长锋运业有限责任公司***群工作部部长
广安市(10名)
谢建平 广安市广安区护安镇***书记
郭太平 广安市广安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李寿喜 华蓥市委办公室主任
伍红英(女) 岳池县罗渡镇***副书记、纪委书记
江显明 岳池县第一中学***教处副主任
谢 驰(女) 武胜县沿口镇城南社区***总支书记
张亚平 邻水县人民法院丰禾法庭副庭长
李隆席 广安市委副秘书长、***策研究室主任
王晓书(女) 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内科主任
张志永 广安诚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达州市(14名)
付黎明(女) 达州市通川区第一小学教师
李林森 万源市委***、组织部长
黄维安 达县百节镇大桥联合村***支部书记
何渠华 达县农业局副局长
蒋 波 宣汉县普光镇***书记
杜国友 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支部书记、站长
廖 林 大竹县红旗林场***支部副书记
袁居奎 大竹县公安局竹阳西区派出所民警
雷清明 渠县川东铸石有限责任公司***书记、董事长
杜先桃 开江县养路段夹柏树机养站站长
唐代银 达州市委群众工作局群众接待中心接访科科长
刘 韬 达州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处副处长
周 炎 达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守牧中队指导员
魏 刚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书记、所长
巴中市(8名)
汪 梅(女) 巴中市巴州区西城街道草坝社区居委会主任
余光发 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牌坊梁村***支部书记
辜天超 南江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副所长
龙成忠 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委会主任
孙春辉 平昌县***府***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李绍*** 巴中市卫生局***委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支部书记、主任
王晓荣 巴中市民工维权救助中心副主任
苟红霞(女) 巴中市殡葬管理所遗体火化师
雅安市(9名)
康 华 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国保大队大队长
高佳秀(女) 名山县新店镇***书记
高福强 天全县委***、***法委书记、总工会***
董 雅 天全县科技局局长、科协***
徐开平 芦山县芦阳镇***副书记、镇长
蔡 珩 荥经县荥河乡***书记
董加松 汉源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郭 琳 雅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离休)
冉雪梅(女) 雅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
眉山市(9名)
彭正华 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刑事侦查一大队副教导员
徐瑞林 仁寿县藕塘乡百子村***支部书记
郑 毅 彭山县国税局纪检组组长
余佑祥 四川丰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支部书记、董事长
卿 和 丹棱县三峡情水果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理事长
王勤义 青神县实验小学校***支部书记、校长
刘汉学 眉山市财***局综合科科长
张 虎 眉山启明星铝业有限公司***支部书记、副总工程师
陈善波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系园林教研室主任
资阳市(10名)
张志彬 资阳市雁江区教育局***书记、局长
袁 勇 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杨勇*** 简阳中学***书记、校长
卿方荣 安岳县乾龙乡退休干部
颜家定 安岳县委退休干部
毛万平 乐至县联友纺织工业有限公司***支部书记、总经理
张再林 乐至县童家镇油桃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
邓海滨 资阳市水务局办公室主任
陈 鸿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资阳分公司***组书记、总经理
杨燕明 资阳晨风工业有限公司质保部探伤组组长
阿坝州(10名)
赵春秀(女、藏族) 马尔康县松岗镇松岗村***支部书记
谭 平 茂县凤仪镇***书记
牙 戈(藏族) 松潘县川主寺镇牧场村***支部书记
司玉银 九寨沟县勿角乡英各村***支部书记
东 生(藏族) 黑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
吕春晓(女) 金川县卡拉脚乡***书记
雷开伟(藏族) 阿坝县公安局副局长
罗 修(藏族) 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支部书记
昝 灯(藏族) 壤塘县茸木达乡中心校校长
泽仁旺姆(女、藏族) 阿坝日报社办公室副主任
甘孜州(12名)
拥忠郎加(藏族) 康定县塔公乡古龙一村***支部书记
周易洪(藏族) 康定县金汤乡先锋三村***支部书记
熊春刚 泸定县新兴乡跃进坪村***支部书记
杨 莉(女) 丹巴县城区小学副校长
罗尔布(藏族) 道孚县鲜水镇孜龙村***支部书记
孟建辉 雅江县红龙乡副乡长,县公安局红龙派出所所长、崇禧寺寺庙派出所所长
贡呷尼玛(藏族) 德格县中扎科乡芒科村***支部书记
米 托(藏族) 色达县旭日乡修登笼村***支部书记
阿热阿扎(藏族) 理塘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长,县“两项资金”、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
罗绒丁真(藏族) 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卫生院院长
扎西邓珠(藏族) 得荣县曲雅贡乡因都坝村委会主任
陈远平 康定中学教科室副主任
凉山州(14名)
黄明金 会理县委群众工作局局长、县***府局局长
王礼学 会东县嘎吉乡乡长
陈国荣 宁南县蚕业局蚕桑站站长
秦正祥 普格县普基镇红***树村***支部书记
补尔莫各惹(女、彝族) 布拖县妇联***
阿苦史体(彝族) 金阳县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护林员
甘洛阿牛(女、彝族) 喜德县李子乡史觉村会计
宋和远 冕宁县审计局***组书记、局长
雷天琼(女) 越西县公路管理局中所养路站职工
任建强 甘洛县电力公司田坝供电所所长
罗清国(彝族) 美姑县疾控中心主任
马剑霞(女、彝族) 雷波县大坪子中心校校长
唐瑞忠 四川省攀西监狱第八监区教导员
陈富***(白族) 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支部书记
省直工委(10名)
余自游 省委办公厅秘书处主任科员
赖 凡 省***府办公厅机要文件交换站主任科员
张昌辉 省纪委、监察厅机关车队副队长
李思*** 省委***法委研究室主任科员
陶剑锋 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
陈书平 省财***厅预算处处长
马 晖(回族) 省农业厅种子站科长
郭仕平 省烟草专卖局烟叶管理部科长
许辉熙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系副主任
吴虹林 四川卧龙部级自然保护区兽医
省***(10名)
雷 立(女) 成都铁路局成都车辆段成都东动车运用所综合组工长
李 刚 中石化西南石油局***组织部部长
冯 庆 四川移动遂宁公司射洪分公司集团客户部主任
郭正伟 中铁二十三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大瑞铁路项目部经理
曾雄辉 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锦屏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
杨 耀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退休干部
解友明 绵竹市信用合作联社汉旺信用社主任
江 左 四川锦江宾馆有限责任公司餐饮娱乐部***支部书记、锦宾国际酒店股份有限公司餐饮总监
高 静(女)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建筑景观所所长
牟 力 四川达万、巴达、达陕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总支书记、总经理
省委教育工委(9名)
涂晓青(女)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教授
郭朝辉(女) 成都理工大学***治学院教授
李桂花(女)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
高华锦(女)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书记
刘 强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晋蓉(女)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组织部部长
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张怀武 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黄 明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支部组织委员
省国防科工办(4名)
王自忠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长征机械厂工人
李晓明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院长助理
李文才 中国兵器第五八研究所员工
杨元*** 成都晋林工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石油机械公司总经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名)
范国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1名)
肖业刚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机分厂工人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1名)
侯晓玉(女)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分公司印尼南望/巴齐丹工程部副总经理
省***区(1名)
陈志勇 四川陆***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师长兼四川省***区副参谋长
乡村女教师篇10
【关键词】电视电影 《乡村女教师》 视觉设计
由安徽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电影《乡村女教师》,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短篇电视剧优秀作品奖,饰演女主角若虹的女演员陈小艺,以她生动、感人的表演,获得了本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是一部“唯美、唯情、唯爱”、闪耀着人性光芒的作品,笔者现就本剧的视觉设计谈点体会。
一、故事
《乡村女教师》讲述的是都市里一位普通的下岗女工,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义务执教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安徽北方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学里。女主角若虹是一位下岗女工,她同时也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用真情、用爱心、用无私的奉献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版乡村女教师的感人故事。
二、人物
《乡村女教师》关注的是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到乡村义务执教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正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和她的学生们之间感动和被感动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创作者,也深深感动了电视观众。
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这一古老的话题被一位普通的都市下岗女工,一位普通的母亲和妻子,用真情、用行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好莱坞大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士兵一开始对战争深怀恐惧,他不愿意去战场,但当他进入战争状态后,可能最终成为英雄。这个心理轨迹非常重要,这部戏要寻找的就是女主角的这种心理轨迹,当她的心理轨迹完成了,这部作品也就成功了。为了探寻她所资助的农村孩子心头的秘密,生于都市的若虹来到偏僻的山村,意想不到的情景一次又一次感动着她,并促使她成为一名乡村女教师。为了完成这种心理轨迹的寻找,我们需要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环境。
三、场景
全剧的场景分两大块:
一是上海,是片中女主角若虹生活和工作的城市。这里,高架轻轨、外滩高楼、黄浦游轮,冰球孩童,匆匆行人,这些浪漫与时尚,现代与文明组合成了繁华的都市风情。
二是若虹义务支教的地方,我们把场景从故事原型发生地皖北挪到了皖南的徽州小山村里,为的是更充分地讲述这个“唯美、唯情、唯爱”的故事。
皖南小山村,粉墙黛瓦、青山绿水,流转的水车、淡淡的晨雾,那里宁静优美、质朴温馨、韵味独具。夕阳西下,翠绿的油菜地旁走过驮着孩童的老牛,掩映在树林中正在升起袅袅炊烟的农舍,在一幅幅经典的中国水墨画似的情境中,《乡村女教师》的故事慢慢展开。
剧中的重要场景教室,选在一个旧式的徽州祠堂中,空灵老屋里飘出朗朗的读书声,粗大的栋梁在薄雾中挺立。这就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山村学校,旧时的祠堂已不再有其自身原有的功能,它正在发挥其人们不曾想过的育人重任。全剧始终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些典型的情境中,展现这一“唯美、唯情、唯爱”的故事。
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常常放在幽长、静谧、不断转角的小巷中,在行走与奔跑间讲述,更显其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千纸鹤是希望的化身,也代表祝福,是一种浪漫的情感表达方式。送别一场戏是全剧的结尾,也是全剧一个高潮部分。我们把这场戏放在村口的古树下,参天古树上挂满了乡亲们亲手叠制的千纸鹤,这是乡亲们对若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也是在期盼着她能再回山村。
千纸鹤被从树隙中直射下的阳光照耀着,金光灿烂。参天古树的新绿,树隙中射出的灿烂的光芒,满树垂挂的千纸鹤,若虹那张幸福的脸……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将“唯美、唯情、唯爱”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这种情感方式的宣泄和表达,更能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因为在这个故事里有人间质朴的情愫,有善良的愿望,有美丽的人格。
剧中若虹把当代都市的文明、城市文化带到乡村,使乡村学校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在皖南山村环境的基础上,戏里的陈设、招贴画,一些细小道具的安排都带有现代气息。全剧开始的时候,用了主人公收到信时的画外音,整个画面处理在上海的轻轨、外滩等大都市的现代氛围当中,造型的张力和乡村的质朴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画面、色彩、音响上,皖南的宁静和上海的嘈杂形成强烈对比和巨大的视觉和听觉反差。
四、色彩
电视剧的色彩,不仅衬托人物,渲染环境气氛,传达美感,同时它通过自身独特的视觉符号,同故事内容、叙事结构融为一体,表现独特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水墨画主张“墨分五色”,水与墨在宣纸上的千变万化,成为中国画的主色,这种“墨色”的气韵变化是中国文人的人品与艺品在作品中的追求。
《乡村女教师》在色彩影像与视觉造型上追求中国画的意境和韵味。通过中国水墨画的色彩表现,将人物融入人们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并赋予时代特征。我们把故事发生的场景放在一个偏僻的徽州小山村,拍摄的季节也选在初春时节。满山满树的新绿就是本片的“墨色”,薄雾、湿山、湿地、湿水就是本片的“水”。用新绿和薄雾,形成该剧的水和墨,“薄雾”和“新绿”是本片的基调色。我们在场景中大量的放烟,地上、墙上、树上大量的洒水,营造一种朦胧的、虚幻的、非现实的色彩感。用清雅的色调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彩的“空灵”与“静谧”,展现出该剧所追求的“唯美、唯情、唯爱”的境界。
五、制作
《乡村女教师》这部戏是我台第一部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电视剧。这部戏故事真实,演员表演朴素,语言风格平实,画面唯美,制作精良。虽然是一部生活流作品,但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意,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整剧画面拍得非常精美,画面中的“放烟”“泼水”,在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神秘感时,也体现浓郁的徽州文化氛围。
地域特色是影视文化作品较高的艺术追求,只有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才会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摄像上,多用“长镜头”和“空镜头”,勾勒渲染出一幅幅明净、清旷、幽静、古朴的徽州山乡风情。幽深的小巷,晨雾中的古树,长满新绿的田头,如同水墨渲染,通过绿的不同变化,细腻表现出人的内心情感与精神世界。
这部剧的剧本构架采用的是电影的结构,用电影结构叙述故事。但考虑到电视传播媒介本身的特性,因为电视机比较小,这对画面和镜头的运用提出了不同要求,也跟电影有所区别。电影中可以大量用中景或全景,但电视剧必须用一部分特写,或多用近景。本剧是电视传播手段和电影叙事方式相结合的一次尝试。
结 语
一部作品的成功首先是它的真和情,观众能接受的往往是感人至深的东西,人物命运的变化时时牵动人心。主人公若虹来自繁华的都市上海,她把上海的都市文化带入到一个闭塞的山村,使封闭的乡村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变化。山区的宁静与都市的喧哗,通过电影蒙太奇产生了交错对比,在观众心目中产生反差和震撼。观众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主人公经历中的一个个感人的细节――有的让人鼻子发酸,有的令人泪眼朦胧,有的能让人忍俊不禁――所有这些,都流淌在一个普通的故事里,表现在一个平实的手法里,发生在一个小人物的身上,这种真实更让人过目难忘。剧中人物的情感定位没有煽情,没有虚饰,没有造作,一切以情感为基点,配之以艺术化的镜头处理,带给观众产生美好的回味和深深的思索。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相互支撑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温情,这种温情像甘露一般滋润着、温暖着、激励着我们的心灵,滋养着我们的生活。
《乡村女教师》是以真实、真情、真意,摄取人们心灵中最美的东西,满足了人们独特而纯朴的审美心理需求,如同一幅纯美的中国画,把我们的思维带到唯美写意的境界之中。全剧“唯美、唯情、唯爱”的“人生境界”的呈现和全剧在色彩影像与视觉造型上追求的中国画的意境和韵味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