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木家具10篇

船木家具篇1

一段品牌故事,讲述船木家具文化传奇―经历岁月洗礼,饱尝海水浸泡,受尽烈日煎熬,感受大海气息,船木家具记载历史,收藏百年沧桑。

品牌表达生活主张,体现自身品位与内涵,传递文化价值,就如同船木家具的“沧桑感”―凝结成熟,稳重,伤痕,虽历经百年磨难,却历久弥新,坚牢稳固,如同“诺亚方舟”般安全可靠,这便是船木家具的独特魅力。

船木家具,文化成就品牌

中国5万多家家具企业,大小品牌有上万个,但大部分是浅度品牌,真正能够称之为高价值“品牌”的还寥寥无几,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或中小型规模企业,同质竞争激化,整体技术与设计落后,缺乏创新力和品牌运作力,文化缺失,品牌分散,企业无核心竞争力。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上,家具业整体水准不高,在品牌定位层面大都“千人一面”,大多从家具本身特点,营造家之感,差异化品位等方面入手,从“时尚、健康、环保、舒适、温馨”等来进行品牌定位,缺乏个性,不能有效建立品牌区隔,无显著差异。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家具业也有深深烙印,比如,欧洲家具讲究个性,法国家具追求浪漫主义,意大利家具强调艺术感染力,英国家具具有明显古典与绅士风度,而美国家具则含有高科技元素等。家具特点与其文化紧密相联,彰显文化魅力,而我国的家具业显然文化力还远远不足,所以相信将来的文化植入与输出是家具业品牌建设的主攻方向。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将文化融于品牌,才能赋予品牌灵魂,使品牌精神和内涵绵延流传,横亘时空,家具品牌独树一帜,高屋建瓴,就必须树立差异化的品牌区隔定位,成为品牌突围点。

家具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需要家具厂家深刻洞察消费市场需求,塑造最核心差异的品牌价值,比如,对品牌文化需求进行调查,60%以上人士认为家具品牌的文化非常重要。在消费产品和享受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其它重要的层面则是产品款式设计,品牌知名度,服务及维护,专卖店形象,健康环保无危害等。所以,家具品牌需要用文化来“画龙点睛”,只有富含文化内涵的家具才具备生命力,也才经得起时间考验,文化韵味十足的家具还可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归宿感与感召力。这其中囊括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痕迹,这些文化元素满足了人们的感官想象,而船木家具的独特性,能给家营造最舒适的“诺亚方舟”,给人以无限的支撑与动力,也体现了家庭文化气息和家庭智慧。

船木家具,价值凸显

品牌以商品的价值为前提,没有价值的商品不可能有品牌,价值的高低影响其品牌的号召力和竞争力。而船木家具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

品质的价值。船木家具原始自然,由于原材料取自旧木船,经过海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浸泡,满是斑驳,历经海浪无数次冲刷,仍质地坚韧,结实耐磨,抗腐蚀,不易开裂变形,岁月遗留的痕迹清晰可见,体现船木家具原始,质朴归真的品质。

环保的价值。船木家具从板材来源来看,取自旧木船,不含化工“合成成份”,结实耐用经得起历史的验证。从工艺来看,秉承传统工艺,不用一颗铁钉,是真正没有铁钉的家具,无论多么复杂,各种组件都是通过木材上穿凿的缺口和孔缝自然咬合,却稳固无比,在追求健康无危害商品的今天,船木家具自然算是环保家具中的佼佼者。

文化与品位价值。一个时代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在船木家具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历史文化的影子。因此,船木家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坐在椅子上,抚摸着家具上铆钉留下的粗孔,便会联想到大海的沧桑,上百年的老渔船,它曾经无数次在大海的风波里出没,浸润着苦咸的海水,经受着风吹日晒,而最终平安退役,就如同人生一般。

历经时空与沧桑,船木家具的“厚重感”名副其实,经久实用与历史文化和谐统一,不需掩饰。时光在木材上留下了点点斑痕,曾经是百年浮游在海上的木船,沧桑的滋味,值得珍藏的记忆,非船木家具莫属。

文化的原点是“人化”, 文化含量体现个人和家庭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的高低。

船木家具不同于中式家具传统风格的光洁精致,礼治秩序,也不同于古典家具的雕琢粉饰,华丽典雅,金壁辉煌,更不同于那些西式风格,它是对曾经记忆的一段传承,触摸岁月,珍藏记忆,是对“沧桑感”的一种品位追求。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化,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文化氛围,生活在其中,接受熏陶并以自己的方式去影响着他人。

独一收藏价值。老渔船“拆一艘少一艘”,船木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取料又极其不易,好的旧船木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它注定不能实现批量化生产,原料极少,稀缺难求,争夺激烈,一艘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重的渔船,可用部分仅约为50%。所以船木原料价格连年看涨,因为年代久远不可复制,所以体现其物以稀为贵的价值。

把“大海的自然,珍藏的记忆带回家”,历史的冲刷洗礼,岿然不动,船木家具赋予了辟邪与吉祥的含义,所以船木家具具有极高的升值潜力和收藏价值。

创意和品味,是不可估价的。商品的独一性是商品最大的价值所在,船木家具每一件皆唯一,每一件都是孤品,每一件都有让你心动的感觉,因为它返璞归真,大巧若拙,只为喜爱与懂得珍藏的人等待。

社会礼赠价值。历史的烙印是最深刻的,文化的魅力与其独一的收藏价值,可以让船木家具作为社会交往,沟通,礼赠等的工具或媒介。

企业品牌的成功,更多的源自于一种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文化的张扬与发展。家具业的品牌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文化价值而进行,对价值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进行诉求和表达,并获得顾客认同。

中国家具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工业体系初具规模,品牌整合胜出是未来关键,在未来几年,环保,质量,品牌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强烈关注,以文化价值为主,结合其他价值的塑造和诉求,将成为家具品牌建设主要方向和有效途径,必将带来家具品牌蓬勃前进。

船木家具篇2

大学毕业之后,于敏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却一开始就“不务正业”,他创作的油画《红树林》参加省里的一个大赛获得了金奖。还参加过多次画展,并开过自己的个人画展。

后来,于敏被一家银行从国企挖走,这在当地是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在他看来却如铁栅栏后面的囚犯一样,每天过着“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毫无生机和新意。到了30岁生日那天,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辞职。他背起行囊,离家出走了。他希望能像大海上的船儿一样,到惊涛骇浪里闯荡,到狂风暴雨中去历练。

于敏到了当年大学朋友在东莞的一家装修公司。有一次为一个客户选家具,可没有一款他看得上眼的,自由随性的他脱口而出说:“这些家具,太没有创意,不如我自己来设计好了。”同学一听,击掌叫好:“对呀,不如你就往家具方面发展吧,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然后开店销售。”两人不谋而合。

于敏立即就想到了古船木,他在家乡北海接触过古船木,少年时他还利用古船木进行过艺术创作,做过一些小的木雕,做过一些画框。但用来设计家具还是第一次。

于敏回到了家乡广西北海,像着了魔似的到处找古船木。他没日没夜地自己动手做家具,在父母的抱怨和咒骂声中做了一年,手工做出了一个茶几,他兴奋极了。

当他把古船木做成家具后,人们的质疑也就来了:家具,就是要结实耐用,这些古船木可是在海里泡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了,那木头还能结实吗?于敏摇摇头说,这是一种误解。船木因为泡在海里,就如同我们海边平时盖房子要用的横梁一样,都是要先在水里泡过。海里浸泡过的木头可以防虫,更加结实。

后来,于敏又慢慢做出了更多的家具,并开始销售这些手工家具,虽然每件家具都极其昂贵,但仍然有络绎不绝的人来买。后来,他开了“作木坊”店,并在广州开了两家分店。进入他的店内,感觉仿佛是到了古老的海底世界一样……2004年,海敏家居生活元素成立,旗下仅有作木坊、家具生产基地。 2008年,于敏成立了海敏有限公司,旗下包括海敏广告装饰公司和海敏家居生活元素,开始推行古船木艺术马赛克,先后开发了海狼和海客系列产品各几十款,以批零兼营多元化的形式推向市场,经过努力,在全国的经销商已经覆盖了30多个城市,拥有北海和东莞两个生产基地。

有一套铁梨木沙发,五六十年海上航行的历史,风里来浪里去,木料的纤维纹脉浸透了海水,颜色变深,它坚韧的质地,古趣盎然的色泽,每一处都令人遐想。于敏觉得,世上有不同人生的树,有的树在森林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任世上风云变幻,树自岿然不动,然后老去;而另外一些树在成年之后,就被伐倒,成为船并被放逐到大海上去航行,算不算得上是幸运的呢?当船老于海上,不得不靠向岸边时,能被有效地利用下来的古船木,做成美妙无比的家具饰品,应该就是传奇了。

古船木,历经了无数次惊涛骇浪的洗礼,由内而外传递着古朴与静谧的气息,仿佛田园牧歌。它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排列,以及色系的自然渐变,又与后现代解构主义不谋而合。所以,古船木充满了怀旧的情怀又以一种现代的形式呈现,既古典又时尚。

船木家具篇3

那些老船在海上历经几十年的风浪洗礼,以及烈日暴晒早已无限沧桑,船底上甚至粘上了一层厚厚的牡蛎壳和珊瑚礁。但用电锯剖开来,其木质竟同刚采伐一样细腻,优良的质地令人惊叹不已。船木从森林回到大海,然后到老旧后被遗弃在海边,再接着重新被利用后回到日常生活中来,这就是船木的造化。其中每一块船木都吮吸了足够的盐份,与风浪殊死搏斗过,千百回侥幸没有被大浪吞噬,与渔人相伴在浩瀚的大海上漂泊,这些都是船木留给人们的宝贵回忆。如今,用之制作成休闲家具,人们终于可以让心灵交汇于一种淡定,平静于船木曾经给予生命的另一种启示。从锈迹斑斑的粗大铁钉上,我们可以感到自然规律的难以抗拒,木坚于铁,柔可以克刚的道家哲学让生命偶然获得一种抽象解读。

我们边拆船,边聆听大海哗哗的涨潮声。由于潮水迅速奔流,因此带来巨大的波动。海浪拍打着海岸,泥沙不断地被冲刷卷起,我确切地感受到“涤荡”的份量,有来自大自然的,还有来自灵魂深处的。

静静地躺在海滩上的木船被拆去甲板后,整齐的龙骨和船舱呈现在眼前。有道是金克木,如今情况刚好相反,锈迹斑斑的铁钉已严重腐蚀,大都朽烂在木头前面。自然的法则是此长彼消,世上难以有物堪称永恒。半个月工作下来,我的皮肤已被晒成古铜色。许多人见到我几乎认不出来了。是的,阳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肤色,却难以改变他的内心志向。

看到海边的人保留在家里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有的渔民家里存留一些海捞的瓷器、古币、鲨鱼骨和贝壳;有的收藏着从海上漂来的木器;有的供奉着护佑神南海观音的塑像;有的家人没有房子,木船就是他们漂泊的家。一家人全都在船上,对他们来说,大海就是他们心中的“陆地”。

船木家具篇4

看过屠守岳雕刻的木船,人们都以为他是个海***。其实,他的一生与海***不沾边。出生在浙江舟山的他,少年时,眼中的风景就是茫茫东海上的渔船和海上的风浪。他说,长长的船身、高高的篷帆,渔民载着鱼蟹满舱归来;风平浪静或狂风暴雨的海面、渔民们历经艰辛后的喜悦、全家人在门口等待的身影……这些很生活又很壮观的镜头,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中。虽然,后来屠守岳所从事的工作和捕鱼没有任何关系,但他却依恋着大海,依恋着船只,多少年来从未改变。

为“造船”做准备

1995年,60岁的屠守岳从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退休后,又被聘到一家民营企业继续工作了五年多。2000年年底,他第二次退休。那时,他患耳鸣和腰椎疾病已很多年,并患有严重的青光眼,医生给了他忠告:以后再也不能做费眼睛的事情。

然而,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以前工作紧张,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可一退休有大把的时间却还清闲着,这让他非常难以接受。后来他下定决心,先想办法恢复视力,再找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于是,他做了青光眼手术,手术很成功,视力恢复得很好,他终于又可以清晰地看这个世界了。当时恰好家里有几块木头,一直放在犄角旮旯,屠守岳便决定用它们来“造船”―造自己心底一直热爱的船。他认为,退休后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来可以不让充裕的时间庸庸碌碌地虚度,二来多动手多动脑能够延缓老年病的到来。

为了制作船模,他收集了大量资料。报纸、电视、杂志、挂历、书本、商场橱窗,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所有他能看到的信息,可以收集的***片,屠守岳都不放过。他已经收集到了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海******舰、训练舰、航空母舰等各种船的***片。除此之外,还要研究它们的造船史、制造技术等相关知识。

这是细致的工程

***片把动态的、立体的物品平面化、静态化,而屠守岳要做的则是再把平面、静态的***片,变成立体的有动感的实物。为此,他花费了巨大的工夫。他不能想造哪条船就造哪条船,而是看手上有什么材料,适合做一条什么样的船。材料的来源,有家里多年前打家具留下的木料,有亲朋好友装修房子剩下的木料。屠守岳还委托了好多朋友,请他们帮忙留意合适的木材。朋友们热心收集,甚至有几个朋友还专门找了给他送来。于是屠守岳的家里,就堆了许多长长短短的各种木料。

有了材料还要有刀具,主要的刀具是几位工人师傅根据他的需要,经特别加工后送给他的。其他如木锉、整形锉、手锯等工具则是屠守岳自己买那种最经济实惠的。

一般的船都需要耗费150个小时或200小时,每一块没有生命的木头,在他的手上经过刨凿刻挖,渐渐变出形状,变成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屠守岳说:“这个东西,怎么下工夫也不过分。百分之百的手工劳动,很费时间,很费脑子,也很费力气。” 但是他一如既往地投入,无论雕刻多么细微的部分,他给自己制订的严格标准都丝毫不松懈。

因为腰椎有毛病,屠守岳就特别注意坐姿,并合理安排时间。他坐着干一会儿,站着干一会儿,从不让腰部过分受力。他说:“老年人有一个爱好,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可是不能为了爱好再损伤身体,那就适得其反了。”

由于船模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出现失误在所难免。有时一条船的雕刻都接近尾声了,由于一刀不慎,就报废了。因为木头的质地和特性有很大差异,有时一刀就会使它完全裂开,无法胶补。这时就只好另选一块木料,重新再来。

做了这么多条船,屠守岳的原则是:尽量不花钱、少花钱。他给船上色不用油漆,而是用皮鞋油。这是一位木工师傅传授给他的经验。皮鞋油不仅便宜,而且当木头被打磨得很光滑的时候,反复打几遍皮鞋油,便可以让木头呈现出很漂亮的光泽,并且保持清晰的原始纹理,这是油漆所不及的。上好鞋油后,再打几遍蜡,这蜡用的就是我们家中最常见的白蜡烛。经过上蜡,木船就非常漂亮了,既经济实惠又环保。

随时随处有灵感

第一条船的诞生,源于屠守岳50年前的记忆。那时,年仅16岁的屠守岳跟随父亲从浙江舟山前往上海。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船票,他只能搭乘一条送鱼货海鲜的赤篷船,因为那位船老大是父亲的旧相识。一条小船,经过两天一夜的航行,载屠守岳离开家乡,进入繁华城市,开始了一个青年人美好的理想。就是这条赤篷船,改变了屠守岳的生活空间,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屠守岳手工打造的第一条船,就是这条有着三张高高的篷帆的渔船。

中国***成立80周年的时候,屠守岳看到了一张曾召开过第一次***代会的木船的***片,这触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于是他找来一块合适的材料,雕刻了一条略经改变的“南湖号”。

2002年,屠守岳回到家乡舟山为父母扫墓,在海上看到一条高速快艇,他觉得这船很美,家里又有合适的木料,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忙起来。

就这样,他不停地看,不停地刻。他雕刻的船,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内容涉及广泛。他雕刻的最大的一条船,是一条海***训练舰,长78厘米,高50厘米,宽12厘米,甲板上还有四条救生艇,而每一条救生艇只有5厘米长。篷帆都是他自己用缝纫机做的。这条船用了将近500个小时才完工。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他做好了“绿眉毛号”,精雕细刻,用了将近300个小时。

五年多来,屠守岳已经“打造”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条船,而且没有重样的。

他的晚年乐在船中

看过屠守岳的船,很多人都会问他:“买的?”

“不是,自己做的。”

“卖不?”

船木家具篇5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镇上来了一家房客:是打家具的四川人。不久,他家的儿子――卢小林成了我的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不远,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玩耍嬉笑,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直到五年级。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在舰模兴趣课上,老师布置我们下去做小木船,我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把一只精致的小木船做出来了,上面有神情不一的小人,他们有的说笑,有的眺望大海,有的则收起桅杆;有桅杆和船帆,还有几个小木屋呢!看着自己的杰作,我高兴地笑了。下午放学后,我们俩一起到我家温习完功课后,就把自己在舰模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卢小林见了我精致的小木船,就好奇地拿过来看,一会儿翻过来,一会儿又转过去,爱不释手。但是,正在这时,由于卢小林太喜欢小木船,一心都在木船上,一不小心,他一失手,“啪”的一声,我的小木船掉在了地上,那些千姿百态的小人从船上掉了下来,桅杆也折断了,小木屋也倾斜地摇摇欲坠。这是我好几天的心血凝成的产物呀!却被卢小林破坏了。我一看,急了,哭着要他赔。他上前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听了他的话,心里更火了,简直是气急败坏,你明明摔了我的东西,还想狡辩?我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他一下。他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这一下,我更生气了。我拿起他的小木船,准备狠狠地摔在地上,并踩个粉碎。但我的手在空中僵住了,因为我想起了我和卢小林共度的快乐时光,天天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形影不离。我又不想这样做了。在空中僵住的手又垂了下来,将木船还给了他,说:“卢小林,我知道你并不是故意的,可是……”卢小林打断了我的话,红着脸,说:“谢谢你原谅我,你的木船,我帮你修复,你如果要玩,喏,先玩我的吧!如果有时间,我会让我爸爸为你做一只木的……”我冷冷地打断他的话:“谢谢不必劳驾你的老板爸爸。”他低着头,又把木船递给了我,捡起地上的碎片,跑回家了。

后来的两个星期里,我都不理卢小林。有几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发现他跟在我的身后。有一天,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右手裤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手里攥着什么。他发现我看他后,满脸通红地追上来:“林金童,等等我,我有话跟你说……”我听到他的喊声后,拼命地往前冲……

事后的第三个星期,我没有看见卢小林来读书。他是怕我,还是生病了呢?……

不管怎样,一想到我心爱的小木船是他踩坏的,我就不想理他。

第一节课刚下,卢小林家房东的孩子递给我一个大纸盒:“金童哥哥,这些都是林林哥哥给你的。”我连忙打开纸盒:里面是两艘精致的小木船一艘粘过的纸木船、一艘木板做的小木船和一封信: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了信封:

阿童:

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全家已经回到四川了。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上次的事,我向你道歉。给你粘好的木船就在信的旁边。至于那艘木板小木船是我请我爸爸特意做的,就交给你了,请你一定要把它收好!希望你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它们,是我们友情的最好见证。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你我还会再相见。

此致

敬礼

挚友:卢小林

2007年5月12日

我将这封信紧紧地按在胸口,泪水无声地流了下来。

一只小木船怎能比得上我们深厚的友谊呢?我好后悔自己的无情啊他的家乡在四川,是发生地震的地方吗?如果是,我真想大声地对他说:“卢小林,让我们的友谊之花重新怒放吧让我们手牵手,共同分享快乐忧愁,只要真心牵绊在一起,就是幸福的理由!‘我们的爱是你的翅膀,给你穿越风雨的力量!’让我当这翅膀上的一片小羽毛吧!”

船木家具篇6

中国古代曾经流行一种叫船棺的安葬方式,把死者放置于一条像船的棺木中,希望他死后能够漂洋过海,回到家乡。不过,船棺却不是在水里漂的。巴人的船棺一般挂在悬崖上,以致明朝人误以为是船在崇山峻岭之间搁浅了;蜀人与巴人习俗迥异,他们的船棺深埋在土中,上面还有宗庙。蜀人的船棺中,究竟埋藏着什么?

商业街船棺宝藏的发现

两晋时期蜀郡人常璩记载说:“开明九世(一说开明五世)梦见城郭在移动,便把都城迁到了成都。”这个梦发生的年代,大抵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迁至成都后,开明九世修筑城墙,修建皇宫和祖宗的宗庙,还学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的叫法,取名“成都”。但是开明王朝的都城遗址,考古学家却一直没有找到。

2000年7月29日,成都商业街省委大院发现了一处长30米,宽21米的合葬群,9口船棺、8口独木棺,有大有小,10米以上的有4具。最长的一具18.8米,直径1.7米,由整根楠木雕凿而成,不仅国内的船棺无可比肩,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都找不到如此巨大的船棺。

数量如此之多、体积如此庞大的船棺、独木棺集结一处,在成都历史上却还是头一次。为了弄清墓葬主人的身份,考古学家决定“开棺验尸”。他们首先打开一些船棺,包括那口长18.8米,直径1.7米的船棺王,期待着从陪葬品中发现一些线索。不过,开棺的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按照考古学家之前的想法,最大的那具船棺墓主身份可能最为高贵显赫,说不定就是开明王朝的哪代蜀王。不过,船棺中却堆满了随葬的漆器、陶器,还有一些巴蜀地区常见的戈、矛等青铜兵器,并没有骨架,甚至连一根尸骨也找不到,旁边的两只船棺里也没有尸骨,只有陪葬品,没有尸骨,船棺的用途是什么?船棺的主人又是谁?

船棺里的兵器提供了一点关于墓主的线索。兵器产于战国早期,在地下已经埋藏了二千年有余,出土时却依旧寒光闪闪,锋利无比。历史上,蜀人的兵器以戈、矛为主,其次才是剑与钺,三峡地区的巴人则正好相反。这大抵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平原上的蜀人可以用戈、矛在战场上搏杀,而这些兵器在三峡崇山峻岭中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因此,考古学上,出土兵器不同也成为了判断巴人和蜀人的重要标志。

除了兵器,船棺中还出土了百余件漆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很多制造漆器的中心,如湖北一带楚国的江陵、当阳,庄子就曾当过楚国的漆园吏。一般的观点认为,成都是汉代才开始制造漆器的,因为汉代成都漆器上很多都打上了“成都造”三个字。商业街船棺的发现,把成都漆器的历史,提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还是王公贵族的专利,到了汉代才逐渐流行,进入寻常百姓的门第;而且,一般平民百姓墓葬中是绝对不会收藏如此众多的兵器的,兵器从来都是国家机器运作的必需品――漆器和兵器大抵已经透露了墓主的身份:他们是古蜀开明王朝的王公贵族。但是,为什么最大的船棺里没有尸骨,至今还是一个未解的谜。

迁移的亡魂

考古学家又打开了另一些船棺,这些船棺里也有一些漆器、陶器和兵器,跟先前不同,船棺底部却堆积着一堆尸骨。尸骨无一例外,都靠着船棺的南端,压在生前享受过的漆器、陶器下面。

奇怪的事又来了。船棺中的尸骨并不完整,很多只剩了头盖骨,根本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并且,船棺中的尸骨压在漆器、陶器及防腐用的青膏泥下面,已经散成了一堆。似乎最先不是埋藏在这里,而是从另外什么地方迁过来的。根据对尸骨的测定,墓主有男有女,年龄普遍偏小,除了两位女性约35岁,两位男性在30岁左右外,其余大多在15岁至20岁之间,最小的仅有7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加之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寿命是很短的。

不完整的尸骨透露了另一些信息:这些王室成员可能很早以前便辞世了,原本已经下葬,随着迁都才挪到了成都。古蜀人有二次安葬的习俗,我们知道,中原地区的古人都说:“入土为安”,“盖棺论定”。意思说人死了最好就不要打扰,也不要评论了。古蜀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死后,先采用埋土、风化、架树、水浸、置洞等方式处理肉身。然后再挑个黄道吉日,或择地重葬,或把尸骨迁往一处。蜀国王公贵族进行二次迁葬的原因则可能有两点:首先,都城迁了,宗庙搬了,蜀国列祖列宗自然要跟着宗庙和他们显赫的子孙走;其次,这些王公贵族第一次可能不是葬在一起的,迁到成都后才合葬一处。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在迁到成都以前,他们葬在哪里?

关于定都成都前开明王朝的都邑,考古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一说开明王朝最早定都广都樊乡(今天双流一带),依据是西汉扬雄说过:“蜀王占据着巴蜀之地,本来的都城在樊乡一带,后来迁到了成都。”这里不仅是开明的都城,传说蚕丛、杜宇也在这里立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在的郫县才是开明王朝的都邑,因为传说丛帝鳖灵死后就葬在这里。

在郫县西南,有一座望丛祠,在里面享受香火的,便是望帝杜宇和丛帝骜灵。民间流传他们生前在这里统治,死后便葬在这里,历代文人也无一例外地把郫县作为开明王朝的都邑来吟咏。今天的郫县依然流传了许多关于杜宇和鳖灵的传说。

认为这些开明亡魂来自于今天双流的,大抵是根据扬雄的记载;说他们来自郫县的,大抵是依据的民间传说。前面说过,开明九世时把宗庙迁到了成都,这个年代很有意思,正好与商业街船棺下葬的时间相吻合,都是在战国早期。那么,这个宗庙是否就是开明王朝迁到成都的那个宗庙呢?如果是的话,难道船棺中埋藏的全是开明王朝的列祖列宗,甚至包括开明王朝的缔造者鳖灵?

船棺旁的殉难者

发掘完了船棺,考古学家开始发掘一旁的独木棺。船棺和独木棺虽然都由木头雕凿而成,样式却大相径庭。船棺体积巨大,前部往往向上微翘,有如船头一般,棺盖跟船身大致相差无几,合起来也跟一棵树并无太大差别;独木棺则体秋较小,四周有把手,一般是长方形,像个匣子一样,所以又有匣形棺之称。修船棺时先要把木头锯掉1/3,再在余下的部分修凿船舱和顶盖;独木棺则是就材凿棺。

这些独木棺其有8具,在其中5具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尸

骨。跟船棺不同的是,独木棺中的尸骨极为完整,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骨架。这说明他们肯定不是二次安葬,他们死后被人收敛在独木棺中,或者有可能就在这些独木棺中丧身。那么,在当时,谁能和已经死去的蜀王蜀侯们葬在一起呢?

在这些完整的尸骨旁边,也能找到一些简单的陪葬品,。大多是陶器,偶尔也有铜器,像船棺中那么精美的漆器却从来没有。这大抵可以说明,独木棺中的古蜀人地位是很低的。而大多学者坚信,他们就是开明王朝用来殉葬的奴隶。

这些奴隶的命运显然不是太好,他们不幸被蜀王选出来,殉葬那些早已死去的蜀王蜀侯。中原地区的商王朝就有这个血腥的传统,并且一杀就是好几百个奴隶,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血祭的传统在中原各诸侯国已经不多见了。商王朝杀了奴隶殉葬后,就把奴隶一起堆积在祖先的坟墓中,开明蜀王大抵还有一些良知,他让人准备了几口棺材,收敛这些为他祖先殉葬的奴隶。从殉葬的奴隶看,当时的古蜀国盛行的还是奴隶制。

消失的地上宗庙

一条通向宗庙的宽大神道,两边排列着肃穆的石龟、辟邪、石人,宗庙高大巍峨,里面陈列着开明王朝历代先王的画像,大殿中的香炉终日烟雾缭绕,廊壁上的铜钟不时发出沉闷的声响。这里终日有卫兵把守,除了蜀国王侯外,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而一到祭祀的日子,这里便终日热闹不已。

这是考古学家想象船棺上方的宗庙盛况。在此前的发掘中,船棺周围出土了一些残留的泥土基槽和木制基柱,这些基槽大概圈住了长10米,宽7.5米的一块地,而木制基柱则说明这里曾经有过木制建筑,而且是规模很宏大的建筑。或许在开明王朝时期,这些船棺的上方,很可能便是开明王朝的宗庙。

船木家具篇7

石湾陶土粗糙,出品粗犷,质朴厚实具有内敛的美。

在虞公窑,以细腻宁静安祥为特色的佛像被披上石湾陶土,竟会带来一种触动,那是怎样一种心灵的虔诚与感动?是宁静与智慧的力量!

虞公是石湾陶艺的祖师爷,虞公窑是由中国著名陶艺大师曾力、曾鹏兄弟于1989年创办的。

曾力、曾鹏兄弟俩岁数相当,爱好相当,甚至两个人的别墅也建在一起。二人的父亲是石湾当代著名陶瓷家曾良。共同的遗传基因与家庭环境,以及手足情深的相互影响,使得他们的陶艺创作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深厚的传统技艺功底,又富有现代审美意识,寻求将石湾陶艺传统与西洋浪漫主义雕塑和现代审美潮流结合起来,在深入继承的同时大胆出新。二人创作灵性,善于将个人的气质、趣味、情感融会于陶泥之中,使作品表现出比较鲜明的秀、雅、朴、奇的总体风格。

但在虞公窑,你很容易就能将曾力曾鹏的作品区别开来。曾力的作品,更专注于传统,稳重、清秀、蕴藉流畅,擅施釉彩,釉色大都古雅深沉,且喜从石湾传统、神话故事、古代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取材,造型、手法和施釉虽屡屡别出心裁,但基本保持传统神韵和民族特色。所施古釉古朴动人,令人感动不已。作品表现出比较深厚的传统功底,又富有个人的独创性。

曾鹏与其兄相比,更加随性,他倾心于现代审美情趣,手法多端,思路广阔,有许多奇思妙想,尤喜欢用现代艺术手法表现天真活泼的童心稚气,造型舍弃细节,提炼形式,不重对象的形似,追求形式感和“妙在似与不似间”的神似境界。在釉色上,曾鹏一改石湾传统的厚重、深沉,采用淡施与点绘的手法,让陶器釉色浅透,显出陶的特有质感,浅色釉上用深色釉随加点、画,透出强烈的稚趣与生气,这类作品均清新淡雅,稚拙可爱。

曾鹏作品所代表的也许正是石湾陶艺的现在!

陶瓷是虞公窑的主打。佛像法相庄严,垂眉低目中透出普渡众生之慈祥笑容,每尊菩萨形态各异,神色动人,栩栩如生,看了直让人感动于心;没有眼睛的达人正襟危坐,取意“天下太平”,令人心中不禁莞尔;仰天大笑袒胸露肚的弥勒佛,令人释怀;骑马跷脚坐姿另类的佛像让人感到原来佛亦随性……

这里也有很多不能免“俗”的小玩意,比如“青梅竹马”、“百年好合”、双喜,寓意吉祥,但却谐趣可爱。没有童真心境是断做不出这种作品。这里不少是曾力曾鹏的原作,只有一件的孤品,还附带出世纸。曾鹏的亲力之作都会在底端有一个独特的标志,几笔划出一只大鹏***形,就像最古老的印签。

店员说,前几天有人看中店里一件上万元的陶瓷佛像,决定摆在玄关,结果玄关设计高度不够,这人硬是将玄关重新拆掉,终于留出位置放下这件陶瓷。信然。

化腐朽为神奇

斑驳厚重的旧船木家居,配合乡村安逸的设计意念给都市生活带来和谐宁静。不想说这只是些产品,我更愿意称它们是一些作品。即使你看中这里的某一件作品想要订制,那也不可能会有一模一样的。

上个世纪90年代,曾鹏去东南亚,偶然发现当地人都用沉船旧木料当柴烧,而这些木料都是经过经年海水浸泡而不腐的南洋出产的柚木、坤甸,木料成材至少需要上百年。曾鹏灵感一现:若把它创作成家具,便可以把木材保存下来。从此创作出了窑匠旧船木家私。

岁月与海浪的印迹刻在上面,坐在上面让人享受舒缓与平和。取材自沉于海底经年的旧船木,灵感源自木头的天然造型,色泽沉厚斑驳。曾鹏根据每一块木头的纹理,随性自由地设计出不同的作品,甚至保留一些船的结构或天然侵蚀的痕迹。案几、书桌、凳子均显示出自然拙朴,简率大气。最适合崇尚古朴自然、乡村风味的人士。

据说,一般木头都浮在水面,但这种沉船木头很重,所以沉在水里,它沉在海底经年受过侵蚀,出现斑驳的痕迹,却没有腐坏,也不长白蚁。这些家具经过打磨,放在家里也不需要特别保养。沉船木家具只是在表面刷一层青油,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但这种家具使用时间越久,就越光亮。

这些家具摒弃钉子,采用传统的铆榫方式制作,存留着原始的不羁与野趣。木质坚硬沉厚,一张茶几至少需要四人才能抬起,却根本无法移动脚步。

船木家具篇8

奇迹终于出现

在2000年7月29日深夜,在成都市商业街58号一建筑工地上,建筑工人分别在工地的北部和东北部发现了两段大乌木,为了继续施工,工人们找来斧头等工具,想砍断乌木。然而,令人惊讶是:砍开的乌木并非是实心的圆木,里面装满了色彩亮丽的漆器。

凌晨5点多钟,施工负责人立即把这一重要情况报告了四川省委基建处。事关重大,有关人员立即采取了安全保卫措施。

7月30日上午,一位成都市***协委员听说发现了巨大的乌木,意识到可能是大型船棺,于是把这一情况报告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所获悉后,迅即派人前往工地,将取出的部分随葬器物运回保护,并组织以蒋成副所长为领队的12人发掘队伍,展开抢救性发掘工作。

时值盛夏酷暑,考古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发掘工作严格按考古田野发掘规程进行,先在工程范围内进行了全面钻探,根据钻探的情况再行统一布方发掘。

最初进场时整个工地因修建地下室已开挖至距地表约4米深处,基本已到达墓葬的顶部,4具棺木也已露头。由于开始没有意识到该墓葬是一个多棺合葬墓,所以当初只是根据露出的四具木棺进行布方发掘,但是随着发掘的逐步进行,考古队员们的疑问也多起来:每个探方发掘下去之后,在木棺周围均未找到较清楚的墓坑边,这是为什么?

8月10日,根据现场发掘情况,在所发现船棺的东、西两侧均发现有生土带,而在南、北两面则未见生土,于是考古队员们分析推测,所发现的墓葬有可能是一个巨型大墓坑,里面合葬着多具棺木。

随着发掘面积的不断扩大,经过3个月艰苦细致的发掘工作后,奇迹终于出现了: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座大型多棺合葬墓。一座罕见的大型战国船棺墓,在沉睡了2400多年后终于又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从而也证明了考古队员们当初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船棺墓是一座大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多棺合葬墓,规模宏大,墓葬形制独特,整个墓葬可分为墓坑和地面建筑两部分。墓坑长约30.5米、宽约20.3米,残深约2.5米,面积约620平方米,墓向为240度。墓坑内的填土从上往下可分为三层,填土均为较纯净的青膏泥土,土质紧密,粘性大,各棺木周围都满填这种青膏泥,因此棺木及棺中随葬的漆木器等均保存较好。墓坑底部有15排排列整齐的枕木,枕木直径大小基本一致。在枕木之上排列着船棺、匣形棺等葬具,现存17具,其中大型棺木4具,小型棺木13具,所有葬具的方向都和墓坑一致,平行排列放置于墓坑之中,从填土的情况表明所有的棺木都是一次性有序放置于墓坑内的。

2000多年前就被盗掘的宏大墓葬

墓葬曾多次遭到严重的盗掘和破坏,其破坏时间下限至少在汉代,我们推测整个墓坑若不遭破坏,葬具总量应超过35具以上。

在墓坑中部偏南有一大型的长方形方木,整个墓葬基本上以此方木为界,将墓坑分成了前后两部分。

墓坑后半部分,即方木以北棺木的放置情况比较清楚,主要放置的是大型棺木。其中包括第1、2、12号3具棺木,此外根据墓坑内棺木两侧残留的立柱判断在1号棺和12号棺之间还另有4具大型棺木,但已遭破坏;但在大型棺木的两侧还放置有小型棺木。

方木以南的墓坑前半部分,由于破坏较严重,只保存有几具小型棺木,从现存情况来看,这一位置并没放置大型棺木,只有一例除外,即第13号棺,它分布在方木以东的墓坑东侧。

在墓坑中部,方木与大型棺木之间、枕木之上又放置有8根条形的小型方木,这些方木大多前压在大型方木之下,后正好抵住棺木,且排列整齐,间距有规律,估计也与墓葬的结构有关,但其中多被砍断。

墓葬的地面建筑现总长约38.5米,宽约20.5米,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它应是在墓坑填完土之后,再行开挖基槽,铺设地伏后开始起建的。该建筑主要在墓坑周围残存了一些具有一定分布形状和规律的基槽和木质构件,如中空的柱础、上带榫头的条形地伏等(这些地伏应当属于建筑的墙基部分)。

该建筑的前部处于墓坑的正南边,基槽及地伏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7.5米,在其东西两侧还另有各长约3.5米、宽约2.5米的两室,即建筑的边厢(由于场地有限,西部未能发掘出来);地伏放置于事先挖好的基槽底部。在建筑的南部还发现一木质柱础,编号为1号柱础,其由一圆木四周经过简单的加工,中部凿一圆孔而成,其下再放置一木板用以承重。

建筑的后部正好位于整个墓坑的上部,范围与之也基本一致,其条形地伏分布在墓坑的周边,但只在沿东侧一线有发现,而在墓坑的北、西两侧由于发掘场地有限以及墓葬遭到破坏,没有发现地伏;在墓坑东侧发现的地伏与建筑前部分最东侧的地伏连为一体,也是事先挖好基槽,再放置进去的,其北端还继续往前延伸,同样也因为场地有限,尚无法发掘。

另外在墓坑外东侧还发现2―4号柱础,与1号柱础相似,但规格要大一些,基本呈直线分布于墓坑的东侧,应该还是属于建筑的柱础。其中只有3号柱础保存较为完好,2号柱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已被挖掉(该柱础尚保存在发掘工地),4号柱础也已在汉代以前遭到破坏,但还残留有基础坑和垫板,垫板上仍能见到柱础的压痕。

下为墓坑,上有地面建筑,规模宏大的墓葬结构极为讲究。在长宽各达二、三十米的大坑内并列陈放众多船棺、独木棺葬具,其中长达10米以上、最大直径1.7米的用整木凿成的船棺等葬具,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堪称全国之最,体现了其独具的匠心和高超的工艺技术。

神奇的楠木船棺

墓中葬具的材质,其树种经过鉴定均是桢楠,都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组成。其中第1、2、8~14号等9具棺木为船棺,即“船形棺”,其做法是将一根楠木去掉三分之一,在剩余的三分之二挖空中心部分,刳凿而成,形似独木舟;船仓即为棺室,内壁加工极为规整,但棺的外侧大都只是稍作加工,在棺的前端由底部向上斜削,略为上翘,犹如船头,在其两侧各凿有一个半圆形的孔,孔身斜穿至棺面上;棺盖也以同样的方法制成,形制与棺身一样,棺盖与棺身上下两部分对扣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船棺。船棺中有5具为小型船棺,4具为大型船棺,两者形制相同。

其余的8具均为长方形独木棺,其棺身和棺盖也分别由一块整木加工而成,但其形制与船棺大相径庭,体积也相对较小。其中的第3~7号棺又可称为长方形棺,其棺身系整木挖空制成,四角有把手且与棺连为一体,平底棺的两侧稍有弧度;棺盖也系整木做成,四角仍有把手,盖背略弧,与棺身有子母榫相扣。另外的第15~17号棺可称为匣形棺,比长方形独木棺还要小一些,形似一个木匣,故称匣形棺。其制作极为简单,棺身也是由一块整木刳凿而成,只是棺两端另外各有两块挡板通过子母榫口与棺身相接。棺盖为一木板,平盖在棺身之上,大小与棺口一致。

所存17具木棺多数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被盗,但还是有多达7具以上的葬具保存相对完好。船棺中除了第9、11号两棺专置随葬品,以及第12、13号两具棺因为破坏严重没有发现人骨外,其它的5具棺都发现有人骨,且都是一棺葬一人,其中第1、10号棺也因扰乱严重而使其葬式不详,剩下的第8号棺没有被盗过,可以明确为二次葬,还有第2、14号棺虽被盗过,但棺内并没有受到多严重的扰动,仍能从骨骼上判断其葬式为二次葬,也可称为捡骨葬。这几具棺中的骨骼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但均有头骨。船棺中没有发现有一次葬,与此相反的是,在8具长方形独木棺中除了第6、7、17号棺因破坏严重也没有发现人骨外,其余的5具棺都是一次葬,均为仰身直肢葬。

丰富的遗存随葬器物

在9具船棺中出土的随葬器物相当丰富,种类有有陶、铜、漆、竹木器等。

陶器类型有双耳瓮、平底罐、圜底釜、圈足豆、尖底盏、器盖等。从出土的情况看,器盖和双耳瓮、平底罐是配套使用的,它们数量相对其它器物要多。在每个双耳瓮中还发现有不少的粮食和果核等。出土的所有陶器均为夹细砂灰陶,陶器的制法为泥条盘筑再加上慢轮修整,在很多器物上尤其是双耳瓮、平底罐以及器盖的内外壁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慢轮修整的痕迹。陶器纹饰很简单,有绳纹、篮纹和弦纹,其中绳纹主要分布在圜底釜上,篮纹主要在双耳瓮上。很多陶器象双耳瓮、器盖等器型比较特别,也没有明显使用过的痕迹,很有可能是专为这座墓葬烧制的。

由于被盗和破坏的原因,墓中所出铜器相对其它随葬器物数量要少,种类也不多,也没有发现大型的铜器,其中有几件还是专做随葬明器使用的兵器,而非实用器,其制作稍显简单、粗糙。器型有矛、戈、斤、削刀以及印章等,有的铜器上发现有刻划符号。

与陶器和铜器相比,出土的漆木器要精美许多,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好。器形有耳杯、盘、盒、簋、案、基座、梳子、以及众多的漆木器构件等。另外随葬器物中还常见有竹编器,如席、筐、篮、篓等。而在8具独木棺中无论是长方形棺还是匣形棺,则只随葬陶、铜器,不出漆木器。陶器中也没有船棺中出土的双耳瓮和平底罐,且陶器数量也不多,器型有瓮、尖底盏、圜底釜、圈足豆、器盖等;铜器更少,仅有1件带钩和1件削刀。

漆器均为木胎漆器,黑漆底朱绘纹样,彩绘的方法均为漆绘,绘画方法多是单线勾勒再加平涂,但大部分器物只在器表外侧髹漆,很少也在器内侧髹漆的。纹饰也同样如此,其种类主要是成组的走龙纹和变形龙纹两种。绘画的技法基本是单线勾勒加平涂,有的漆、木器上还有许多刻划符号,这主要分布在一些器物的构件上。漆器按其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器和乐器,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器。除了漆器外,也有不少的未髹漆木器,其中有梳子以及一些不知名木器杂件等。

商业街船棺墓葬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成熟的中国艺术与杰出的科技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杰作。根据很多古文献的记载和大量的考古发现证实,至少到了汉代,四川的漆器制造业最为兴盛。产品也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甚至连朝鲜半岛也有发现。上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大量西汉初年的漆器,根据上面的烙印文字,就知道是成都制造的。

船棺墓葬中随葬漆器的发现表明:最迟在战国早期,蜀人的漆器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发达,甚至可以和同时期楚国出土的漆器相比美,把该地区漆器工艺的发达时间提早了二、三百年。

寻觅扑朔迷离的古蜀国王

早在商代后期,成都已形成广汉三星堆古城之后,即十二桥文化时期的中心聚落,甚至都邑,以后也一直是川西平原最重要的城市。

开明王朝时期的成都城到底在哪里,目前只能推测大概。传说蜀王曾在北城墙的七宝楼眺望武担山。商业街船棺墓葬遗址在传说中埋藏蜀王妃的武担山之南,两者相去不远,定有联系,故不能排除从商业街墓葬遗址直到武担山的广阔区域,在先秦时期很可能就是蜀开明王朝在成都城外的一处重要墓地。

船木家具篇9

本模型的原型船“荷兰皇家游艇”于1678年在科沃布热格(原普鲁士港口,现属波兰)建成下水,其主人是普鲁士勃兰登堡的选帝侯(有选举帝王权的地方诸侯),史上被称为“选帝侯大游艇”(The Elector's Large Yacht)。该游艇带有荷兰帆船的典型特征,特别是横漂抵板和突出的挂锚架等。游艇船长20米,配备10门火炮,适宜在波罗的海浅水区航行,艉部、船舱、船灯和火炮的华丽装饰亦显皇家风范。它于1721年被拆解。

这艘船 外观简洁、造型美观,模型制作难度适中,很适合青少年和船模爱好者在初学阶段选用。

二、 套材和装配***

本套材为木质,可从市场上购得。整套材料包括7块板片、一捆包贴用木条、一捆特殊用小木条、若干圆棒(桅杆用)、船帆用布(见***1)和4页装配***。

三、 工具准备

木质套材和塑料套材不同,即使拼装也包含不少繁杂制作成分,因此工具的配备要考虑周全。一般说来,做这艘模型大致要用到下列工具:木工斜刀(可自制,也可用美工刀代替)、镊子、 剪刀、小手钻、小锉刀、小锤子、指甲钳、砂纸板、鳄嘴钳、瞬间胶等(见***2)。

四、制作步骤

(一) 构架的拼装和甲板的铺设

从套材板上取下龙骨、肋骨。将肋骨按编号敲入龙骨,形成船体构架。肋骨上端应与龙骨上端齐平且与龙骨垂直、无翘曲。如结合处较松,可补用瞬间胶使之牢固。需要注意的是套材较易吸水,如瞬间胶不易黏合,可先在黏合处用毛笔刷一点水,待吸干后再用胶。然后黏合甲板,包括艉平台。注意不要有破损(见***3)。

完成这一步后,应把船的艏艉部肋骨打磨圆顺,为包贴船体做好准备。

(二) 舷板与肋骨板的黏合

第一块舷板的胶粘有一定困难,可按如下方法制作:

取下舷板,用小锤轻敲舷板艏部弯弧处,使木纤维软化,然后小心细密地用指甲慢慢将其弯曲,或将舷板艏部浸入热水使之软化弯曲。尽管市场上有木条弯曲钳和弯曲器,但是套材材料较薄,不必使用此类工具。

将舷板前端插入龙骨上的槽口(一半深),然后把舷板沿包贴路径放置到合适位置,用鳄嘴钳将其与肋骨板夹住固定,再点胶黏合。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十分便捷有效(见***4)。

(三)艉部处理

本套材未显示艉部详***。实船的艉部有“人”字形包贴(可参照***5)。关于艉部中段的内凹弧包贴,此处推荐一种方法:先剪一张合适的样板纸,再将木条粘贴在纸上,然后连同纸整块粘上去。

(四) 船体包贴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第一块舷板完成后,还要粘贴几片***纸指定的特殊板料 ,然后再用大捆的普通木条继续包贴。 但随着包贴的持续,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船体同时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弧度,木条不能始终顺应两个弧线,最终包贴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这时,制作者应另找一条就近的、使包贴条能与构架相吻合的新路径继续包贴(见***6)。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时同样处理。通过分解难度完成全部船体的包贴(见***7、***8)。包贴完成后,应将船体打磨平整,为下一步制作打好基础。

(五) 腰外板和船舷扶手

实船的腰外板是直接贴在构架上的,模型上的腰外板可以贴在包贴板上面。按***纸,在打磨好的船体上粘贴左右各两条腰外板。船舷扶手要从前往后逐段粘贴,直到把艉平台边缘条粘好(见***9)。

(六) 船上部件的拼装难点及解决的办法

船上的部件可按装配***完成。难点是艉楼和系索架,在此特别讲解如下。

艉楼的拼接法:艉楼有三块窗板,窗板的边缘是密合的,一般要求制作者在每块板与板之间的结合处都修出一个角度。实际制作时,可以简略地只加工中间一块,达到所需的要求即可(见***10)。

系索架的加工及与甲板的结合: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粘在甲板上的系索架在扎绳索时被从甲板上拔起,导致前功尽弃。究其原因是系索架与甲板的接触面太小,即便黏合了强度也不够。在此建议制作者在系索架的桩下埋一枚大头针,然后将带有大头针的桩子钉入甲板再上胶,这样强度就大大增加,可保证万无一失。

部件拼装完后,可将炮管和锚涂成黑色,以增强真实感。

(七) 桅杆、索具和帆装

桅杆、索具和帆装是西洋帆船的操控系统,在帆船长期的沿革和发展中,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模型的帆装也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这艘游艇是单桅帆船,所以帆索具相对简单。装配***中标示了具体尺寸。为制作方便,建议先把总装***复印放大至1∶1大小,以便直观地照***施工。

1.桅杆、横桁和斜桁

这部分加工可通过刮、锉、砂完成。横桁应先定中心,使两端粗细的加工均衡;艏艉旗杆可先在长棒上加工(因旗杆太短手持不便),达标后再割下来;原船上,后斜桅的一端是做成鱼叉形与主桅叉合的,模型可用一枚大头针钉入斜桅顶端,再扎入主桅固定。

2.艏斜桅与龙骨前端突出部的结合

本套材的设计是直接把艏斜桁与龙骨前端贴紧黏合的,如果照这样做,龙骨前突出部上的一排穿索孔就会被堵住(这应该是套材设计上的小失误)。而原船的索孔略高于前斜桁,前斜桁又箍紧在龙骨前端边沿的两个圆环内,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笔者的做法是将套材龙骨前突出部加高,把穿索孔移到前斜桁上部,使之不妨碍穿索(见***11)。

3. 帆的剪裁与制作

照1∶1装配***剪下帆样板,再照样板剪下帆。为更加仿真,可用稍粗的线粘上帆的边沿一圈(用***白胶),待干后,在帆上划出拼缝线(或缝纫机踩出)。最后将帆缝上横桁、斜桁,把帆上的滑轮也一并扎上。

4.滑轮和绳索

滑轮的修整:套材提供了两种滑轮,一种是三眼滑轮(用来收紧绳索),应在滑轮侧面锉出浅槽以便扎绳;一种是单眼滑轮(用来转动横桁、伸缩船帆、调整方向等),这种滑轮应锉去棱角,修成略带椭圆的形状,孔的两侧也应锉一浅槽方便扎绳。

静索与动索:静索是不常动的,本船的绳梯直拉索、捆扎滑轮的绳索均为静索,静索要用黑色线;动索多为穿过滑轮来操控帆或横桁、斜桁的,一般用米色等浅色线。如制作者有质量较好的线,可自行替换原套材中的线。

绳梯的扎法:西洋帆船的绳梯脚踏索是扎上直拉索打丁香结的,其扎法像绕“8”字(见***12)。

五、修整和完成

通过以上的讲解,完成整套模型的制作应该不会有很大困难。作品完成后要仔细查遗补漏,修整至满意为止,***13为使用该套材制作完成的模型,没有涂装。

六、最后的话

船木家具篇10

本文在国家倡导“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描述了中国古代四种著名海船――沙船、福船、广船和鸟船的船型设计、性能特点以及典型代表等内容。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中国古代海船的共性特点、建造思路及其设计智慧,希望能为现代设计师进行相关设计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古代海船 船型设计 案例分析

中***分类号:U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39-04

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在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作为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深入全面地理解“一带一路”,有助于社会各级相关组织形成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方案。

从历史上看,“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本文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背景,探讨中国古代四种著名海船的船型设计、性能特点以及典型代表。希望能以海船这~比较具象的对象作为着眼点,从一个点窥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样貌;同时也将古人的造船造物智慧进行分析、总结与归纳,为现代设计师进行相关设计创新提供依据和参考。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相传于西元前200年的汉朝便已出现帆船,后经改良,形成了种类丰富的船型,直至二十世纪初仍作为贸易载运工具活跃于中国近海。一般认为,中国古代船舶以沙船、福船、广船和鸟船四种船型最为著名,分别航行在黄海、南海、东海、渤海等海域,并进入各大洋与世界相关国家共同构成海上丝绸之路。

下面分别对中国古代四种著名海船――沙船、福船、广船和鸟船进行简单介绍和分析。

1 沙船

沙船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船型,始于唐代崇明一带,在宋代被称为“防沙平底船”,明代中期才统称“沙船”。沙船平底、方头、方艄,它的产生与崇明一带海域环境有关,由于崇明一带海域的底部多沙丘和沙山,若吃水深的尖底船过此海域容易搁沙覆舟,而平底的船却可平稳前进,在退潮时可以平稳搁滩,沙船由此得名并盛行。

沙船适航性强,江河湖海皆可航行,适合在长江口以北的浅水海域应用。沙船在我国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道光年间,全国沙船总数在万艘以上,而上海就有沙船五千艘以上。(***1)

1.1 沙船的船形设计

沙船方头方尾,俗称“方艄”;有虚艄,露出甲板;甲板面宽,形深小,干舷低;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多桅,中型以上采用五桅;多帆,采用矩形带撑条硬式帆蓬,这种帆的风压中心靠近桅杆,操作轻便,也使船获得较快航速。沙船的纵向结构采用“扁龙骨”,横向结构则是采用水密隔舱的工艺,船身纵横一体,船体抗沉性强。

在船舷两侧挂有披水板,并安装升降舵,舵面积大又能升降,在浅水海域须将披水板和舵提起,船依靠橹、桨操纵推进;到了深水区域,驶帆航行时,船舵和下风一侧的披水板要放到船底以下,以提高操舵性能并减少船的横漂,提高在横风和偏逆风航行时的航行效率。沙船上还有“太平篮”,当风浪大时,从船上适当位置放下用竹编的其中装有石块的竹篮,悬于水中,使船减少摇摆。(***2)

1.2 沙船的性能特点

一是船型特殊,平稳性高。沙船的长宽比大,约为5:1,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稳定性高。

二是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桅高帆高,利于使风,又加上它吃水浅,阻力小,所以,能在海上快速航行。沙船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适肮性能好。

三是载重量大。沙船载重量一般是五百吨到八百吨。

但沙船也有其缺点:一是由于船头为平板,受水面积大,导致航行速度较慢;二是破浪能力差,这在远洋海航时是一个很大的弱点。

1.3 沙船代表船只:“海鹏”号

元代上海总管罗壁为北洋运输漕粮造平底船60艘,第一艘名“海鹏”号,其线型龟身蛇首,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以水鸟作为标本的仿生设计思路。(***3)

2 福船

“福船”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海船的统称,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起源于战国时代,以行驶于南海海域和远洋航行著称。福船在沙船这种平底船的基础上经过船体结构的变化改建而成,并得益于福建盛产优质木材,使用寿命长,加上船体与帆装配合和谐,在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辉煌的历史。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造船中心,明朝廷派出的出国使臣乘坐的官船均为福船型海船。(***4)

2.1 福船的船形设计

福船首部尖,尾部宽,底尖上阔,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船体高大如楼,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其高昂的首部,具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加上四米的吃水深度,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是古代深海里的优良战船。

福船有纵通突出龙骨、多道横向水密隔舱,多道纵向大Y(木字傍)等构成坚固船体结构。一般采用三桅,扇形布帆或矩形竹蓬。有些福船首或尾有“活水舱”,这舱在满载水线附近有孔,其作用是当首或尾在风浪中下降时,水流入活水舱,再当首或尾上升时水又缓缓流出,使船上升速度降低达到减小纵摇的目的。福船首部舷墙外侧安有一对大眼睛,亦称龙目,其大小形状都颇有讲究,龙骨每长―丈配龙目长四寸,渔船的眼睛往下看,意在寻找鱼群,商船的眼睛朝前看,意在识途。船眼睛一般选用上好的樟木,由造船工匠精制而成。船尾呈马蹄形,通常用色彩艳丽的颜色进行彩绘,俗称“花屁股”。(***5)

2.2 福船的性能特点

福船具备以下性能特点,使它适合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在海上航行。

一是福船有龙骨,吃水较深,适肮性优良。古书记载福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

二是甲板宽大,适合作为战船之用。明朝名将戚继光平定倭寇之患,水师的主力舰船是福船。

三是福船特有双舵设计。在船尾有正舵和副舵,正舵又分成大小两种,深浅可以分别使用,用于控制航向。双舵设计使福船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操纵性好。

福船的缺点是机动性差,由于福船吃水较深,因而不能进入浅水狭窄航道。在一些港口停泊,人员上下船和登离岸需小船摆渡。

2.3 福船代表船只:郑和宝船

宝船是商人和海盗们对超大型福船的通称,这种船适合近海贸易,载人和载货量均是一流,船体宽大结实,百叶窗一样的木质船帆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换。

郑和宝船是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制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舰队的旗舰。明代郑和宝船由南京的龙江造船厂和江苏太仓制造。吲后来,因明朝***府实施海禁,郑和下西洋的档案被毁,有关宝船的具体结构已经无法知道。但是从散见在各种古籍的有关资料里,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它的大概情况。(***6-***8)

3 广船

广船起源于春秋时期,唐宋时期是发展成熟期,定型于元明,是广东省各地大型木帆船的统称。广船多用热带硬木,如铁梨木制造,坚固耐用。船形与福船相近,上宽下窄,适合在广阔的南海和大洋中航行。(***9)

3.1 沙船的船形设计

广船头尖体长,上宽下窄,梁拱小,甲板脊弧不高,有较好的耐波性。船体的横向结构用紧密的肋骨跟隔舱板构成,纵向强度依靠龙骨和大擒(木字傍)维持。结构坚固,有较好的适航性能和续航能力。广船船底特别尖,在海上摇摆较快,但不易翻沉,其舵材用铁梨木,在海浪中强度大,不易折断,这在海上航行至关重要。

广船一般采用三桅,其中前桅、中桅略向前倾,提高适航性。帆形如张开的折扇,上悬布质硬帆,篷杆较疏而粗。在中小型广船上都备有橹和桨。晚期广船采用西洋带牵索式桅杆,并在主帆间或船首桅杆前插用三角帆,以提高船速。

广船的船首和船尾通常绘有富有岭南民俗特色的彩绘,部分漆成红色,俗称“红头船”,属于广船特有的标志。(***10)

3.2 沙船的性能特点

一是使用首插板和底插板,即在侧前方装有能垂直升降、伸出船底之下的首插板,起减摇和稳定航向的作用。底插板是一种驶风辅助装置,为了减缓摇摆,广船采用了在中线面处深过龙骨的插板,船驶风此需防止横向漂移时,将插板降至船底线以下,底插板也有抗横漂的作用。

二是广船使用多孔舵,即在舵叶上开有数列菱形小孔的舵。开孔舵的特点是:舵叶两侧的水是相通的,可以使转舵力矩有所减少,使操纵时省力,提高了操舵效率。

三是广船使用优质铁梨木建造,比福船更加庞大和坚固,载重量大,可以远洋航行。也可以配备更强的火力,既能释放火炮,又能抛掷火球,变成―种攻击力很强的战舰。

3.3 沙船代表船只:耆英号

中国第一艘远洋木帆船一一“耆英号”就是典型的广船。1846年,耆英号从香港航行至纽约,再到达伦敦。因穿越大西洋,航行远达欧美而闻名于世。耆英号全长近50米,宽约10米,深5米,载重750吨;由铁梨木建造,分十五个水密隔舱;设三桅,主桅高27米,头尾桅分别高23米和15米;主帆重达90屯,采用悬吊式尾舵。

“耆英号”虽在广州建造,并采用广船特有的多孔舵,但船型及装饰则与福船相似。如今该船的实体已经不复存在。(***11,***12)

4 鸟船

鸟船始于南宋,是明清时期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的一种小型快速海船,其特点是船首形似鸟嘴,故得名“鸟船”。古代浙江人认为是鸟衔来稻谷种子,才造就了浙江的鱼米之乡,所以把船头做成鸟嘴状,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崇拜。

据造船史研究者研究,鸟船在郑成功水师船队中比较普遍,是一种快速进攻船型,属于一种桨帆两用船,无风时驶桨,有风时驶帆,适于作沿海航行,不宜作远洋航行。鸟船在民间主要用于海鲜的干鲜产品和盐、米等货物的运输,也兼带客商。后经改装,成为清末民初最早的海岛航船的船型之一。

4.1 鸟船的船形设计

从外形上看,鸟船头小身肥,尖圆底,船首和船尾两头微翘,船首部尖瘦呈鸟嘴状,船尾出艄,恰容可升降舵板,长宽比小于沙船而大于福船。有纵通龙骨,多道横向水密隔舱,多道纵向大Y(木字傍)等构成坚固船体结构。

鸟船船长约10米,船宽3.4米,一般采用三桅、扇形布帆或矩形竹蓬,当主蓬和头蓬各向两舷张开,其正面和航行姿态级似鸟的双翼。一般还配橹,有风扬帆,无风荡橹,行驶灵活。船首和船尾都有民俗彩绘,舷前部雕饰有龙目或者鸟目、鱼眼,其上加饰绿色漆带,俗称“绿眉毛”。(***13)

4.2 鸟船的性能特点

鸟船体积小,善于在船群中挤进超前,船速快是其重要的性能特点。

4.3 鸟船代表船只:绿眉毛

“绿眉毛”船为象山石浦渔民创造,该船以船眼上方涂有一条绿色的眉毛而著名。船上有三道桅樯,主桅高大,后桅杆细。船上有舵楼,可供船员居住。甲板在船舷之下半米左右,下分多舱,可装货物或载人。甲板在舱盖之上,亦可装货。船的装饰较为华丽,如船首两侧有鱼眼,黑球白圈。㈣

2014年6月9日,“绿眉毛朱家尖”号仿古帆船在太仓起锚。该船全面采用传统的造船工艺,让现代人也可以拥有古人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体验。(***14,***15)

5 总结

通过上述对四种船型的分别介绍和分析,可以初步总结出中国古代造船中存在的可以继承的设计智慧。

5.1 因地制宜:船型因航区及用途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四种船型设计与船舶制造地点、航区、用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北方内河及沿海多浅滩积沙,平底船便是在这种环境中日渐形成的船型,它航行平稳,但船体的重心较高,航行阻力大。尖底船产生于南方海域,主要在浙江、福建、广东一带,这些地区沿海沿岸少沙,海阔、水深、浪急、多岛礁,所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尖底船型。平底船主要以沙船为代表,而尖底船则主要包括鸟船、福船、广船,以福船为典型。(***16)

5.2 模仿水鸟的仿生设计思维

中国古人按照在水面上浮游的鸟的外形来造船,因为水鸟像船一样,是浮在空气跟水的两种介质之间,它们浮水的时候,把最宽的部分放在后面。后来相关资料也显示,最好的帆船主肋骨应位于浮水线中点后面3%到8%的地方。中国人这一睿智的设计,至少在宋代已经定型。一些船型的涂装和命名也沿袭模仿水鸟的仿生设计思维,绿眉毛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5.3 先进的造船技术

(1)水密隔舱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将船舱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中国最迟在唐代就已经在船舶上设置水密隔舱,之后逐渐在世界各国普及起来,至今仍为现代造船业普遍使用。

水密隔舱有很多优点:一是由于舱与舱之间是严密分隔的,在航行中,特别是远洋航行,即使有一两个船舱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船舱,这样船就不会沉没,增加了航行的安全性;二是船上分舱,可以方便装卸和管理货物;三是由于隔舱板与船壳板紧密钉合,增加了船只整体的横向强度,取代了加设肋骨的工艺,具有加固船体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船木家具10篇

学习

工科开题报告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科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工科开题报告采用方法,工科开题报告1000字范例。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

学习

网站开题报告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网站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网站开题报告范文样本,网页项目开题报告范文。这次我们所设计的课题正是互联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的体现,现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了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他能够把

学习

美式家具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美式家具10篇,内容包括美式家具定制,美式轻奢家具。先看一下明代家具的特色,古典中国明代家具具备了一种永恒的普世的美感。明代当时的中国,对它的文人学者而言是一个流动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形式也在家具上产生了反映,为了流动

学习

护理开题报告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护理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护理的开题报告范文大全,护理开题报告范文模板共10篇文库。l.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2.准确:用词应符合医学词语规

学习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供应链管理系统模板,内容包括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体系范本。1.2供应链系统的定义供应链系统指在整条供应链上,为各种客户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系统。供应链系统是有其相对应的网络结构、业务流程、管理要素等交互而

学习

同步课堂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同步课堂10篇,内容包括同步课堂汇总第一辑,同步课堂时间安排。主教与助教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对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情况,兼顾二者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如教学五年级数学

学习

课堂游戏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游戏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的课堂游戏推荐,课堂游戏大全100个。音乐游戏,则是让学生在玩中去体会音乐、感受音乐。只有通过多听、多玩才能更好地去想象、去创造。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

学习

课题开题报告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课题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教育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开题报告。

学习

家具市场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家具市场10篇,内容包括家具批发市场排行前十名品牌,家具市场特色产品。二、2005年的家具建材市场运行走势特点从2005年全国建材、家具和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运行情况看,我国目前的建材、家具和装饰材料市场正处在一个开放、变

学习

通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通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通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少字,通信专业专科毕业论文。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高校的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各司其职,以负责任的态度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指导和服

学习

文科开题报告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文科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文科开题报告万能模板,文科开题报告多少字。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对目前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成熟的几种互动模式的归纳来看:关于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模式在目前的互动性研究中被单独研究还比较少,没

学习

现代家具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家具10篇,内容包括家具现代简约,现代家具怎么介绍。明代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之中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家具制作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代表。那清灵之秀、简练流畅的线条,典雅古朴的艺术风格,无与伦比的工艺制作水平,达到了

学习

古典家具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古典家具10篇,内容包括源发古典家具,古典中式家具介绍书籍。目前世界受人们喜爱欢迎的几种风格的法国古董家具有:高古风格(主要为哥特式,12至15世纪贵族家庭用家具)。“高古时期”哥特式家具的产生深受12至15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的

学习

文学开题报告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文学开题报告10篇,内容包括文学开题报告,文学开题报告1000字。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

学习

于鸿雁:玩出来的红木家具投资者

阅读(28)

初见于鸿雁,是在北京柳芳地铁口的一个小区,他住在楼上,公司则在他购买的一层楼中楼住宅物业之中,这个地段的房价一平米45000元。见到记者的同时,他正在送别两位向他请教买红木家具的朋友。宽宽的额头,一副金丝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笑容总挂在脸

学习

浅谈“仙作”红木家具高贵之美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仙作”红木家具高贵之美,内容包括仙作红木古典家具,红木家具仙作的特点是什么。摘要“红木家具”,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仙作”是指福建仙游一带制作的古典家具工艺制作流派,“仙作”家具源于北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