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1
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东南边有乌云)
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
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
六一,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冬谚:
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稻穗长不齐,收获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大寒不寒,人畜不安。
初三四,月眉意。十五六,月当圆。廿三四,月暗暝。
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十二月初三,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2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湿打黍。
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早不摘花,午不收豆。
棉桃碰腿,正淌汗水。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3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风生火龙雾生疸。
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麦穗小表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立夏大插薯。
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立夏芝麻小满谷。
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立夏种绿豆。
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立夏前后种络麻。
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4
一九和二九,满天寒气冷飕飕;三九尖嘴九,滴水变成冻琉琉;最冷是四九,冰上行人结队走;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六九解冻九,渐渐舒开两只手;屈指数七九,脱下棉衣把路走;时节交八九,家家户户犁耙修;张口说九九,牛鞭遍野响不休;九九尽了九,冬去春来花草稠。
《九九歌》之二
扳指数九冷风来,毛衣外套滑雪衫;二九天气变了脸,大衣毛帽不支(顶)寒;三九四九冰封河,火炉旁边读报刊;五九禽畜圈里看,牛生新犊鸡下蛋;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黄青菜绿茵茵;八九吹面风不寒,收拾农具忙生产;数九尽了草木青,红红绿绿新春衫。
通过阅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首民谚有如下特点:
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两首农谚每首只有短短九句或七句,但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九歌》的命名,反映了沭阳人民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中华民族向来以“九”为大,认为“九”是最吉利的数字,如“九九重阳”、“九九归一”、“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等等。名为《九九歌》,第一首歌正好九句,暗合“九”意。由于五六七九天气的变化不太大,所以第二首便合三为一:五六七九春色新,韭黄青菜绿茵茵。读起来更加简洁易懂。
另外,从一些语句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我们知道,“红色”是喜庆的象征,“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红绿相配不仅符合大自然的配色规律,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充满智慧的沭阳人民也许早已发现了这一规律,沭阳的俗语中便有“红配绿,看不足(看不厌)”的说法。所以第二首谚语便有“红红绿绿新春衫”之说。
二、形象生动的语言
两首农谚中使用了许多方言俗语,当地人读起来倍感亲切自然,充分表现了地方语言特有的淳朴和深刻,即便是外地人也能从中品味到其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如“尖嘴九、交、冻琉琉”等词。“尖嘴”在沭阳方言中意为“厉害、刻薄”,如,“这个人尖嘴毛唇的”,在这里充分表现出天气的干冷无情;“交”在沭阳方言中为“到”意,如“他交新年十八岁了”。“冻琉琉”指冬天雨雪天在屋檐下结挂成的冰柱,在本地还常用来指透明的物体,如称玻璃球为“琉琉球”。
还有一些表现物象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出数九天不同时节人和物的不同表现。有的再现了数九寒冬冰天雪地的酷冷,如:滴水变成冻琉琉。有的写出了寒冬中人们行动的艰难,如:冰上行人结队走。有的写出了春回大地,人间焕发出的新春喜庆气息,如:沿着河岸插杨柳、冬去春来花草稠、数九尽了草木青、红红绿绿新春衫。
在言语表达中,两首农谚充分体现了民歌的感情朴素、纯真、活泼的特点。如有一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二九天气变了脸。写出了二九天气的寒冷无情,变化无常,时而寒风凛冽、寸步难行,时而北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也能从中想像出人们在风中缩头拢袖的情景,形象生动,表意深刻。
三、真实独特的感受
这两首农谚,把人们在不同时节通过各种感官所获得的不同感受描述得淋漓尽致。如通过视觉来写时令景物的变化,如:冬去春来花草稠、韭黄青菜绿茵茵、红红绿绿新春衫、数九尽了草木青;通过触觉来写人对冬季来临的无奈和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扳指数九冷风来、满天寒气冷飕飕、渐渐舒开两只手、八九吹面风不寒;从听觉上来写入冬后寒流南下,北风呼啸的独特感受:一九和二九,满天寒气冷飕飕;还有写了春回大地,牛鞭不绝于耳的声响:牛鞭遍野响不休。
这两首谚语,还形象巧妙地通过入冬以后人们随时令而变的所有穿着打扮来表现对冬天的切肤之“感”,如:毛衣外套滑雪衫、大衣毛帽不支寒、脱下棉衣把路走、红红绿绿新春衫。
四、鲜明的时代特征
尤其让人欣喜的是两首农谚虽同出一地,形式上如出一辙,但内容却有所不同,从中可以透现出民歌的人民性和时代性特点。
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一直是华夏儿女生存发展的根本。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勤劳的农民,最紧要的应该是适时而耕、及时劳作。农事大于一切,所以要“家家户户犁耙修、收拾农具忙生产、牛鞭遍野响不休”。当然也充分反映了过去人们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从事农业生产仍然要依靠笨拙的木制农具和工作效率极低的耕牛。而在第二首中,却出现了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现代的时髦名词:毛衣外套滑雪衫、火炉旁边读报刊。这些名词的出现,充分地表现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前后比照真可谓是沧海桑田,翻天覆地!
五、科学准确的结论
这两首农谚还形象地揭示了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时节气候的关系,与现代科学家竺可桢的物候学理论研究成果竟不谋而合,如:五九回阳九,沿着河岸插杨柳;九九尽了九,冬去春来花草稠。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5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躲雨跳到河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朝虹雨,夕虹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大水无雷,浸崩屋。
大头大头,落雨打头,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饭时雨,下四指。
风里来,雨里去。
干打雷不下雨。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鸡鸣雨,下不长。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开门雨,关门睛。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雷声大,雨点小。
亮一亮,下一丈。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
六月雨千遍。
落滴起泡定阵雨。
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蚂蚁搬家要下雨。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篷。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更多热门文章:
1.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2.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3.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4.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5.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6.关于雨水的谚语
7.2016有关雨水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6
一、 前言
二、
农业生产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以获取物质资源的活动,其由一系列工作环节所组成。为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一年之中,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各个工作环节必须要顺应农时而依次展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了农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相传早在尧时就曾命羲仲等人根据天象,“敬授人时”。⑴以后,《夏小正》、《诗经。豳风.七月》等都曾记录一年之中各个时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至于农时对于农作物生长的意义,《吕氏春秋·审时》篇曾有集中讨论,认为“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叶世昌先生认为,“厚”在此很可能就是“候”的假借字。⑵对此,以后历代的农学著作亦都有所提及,如西汉《?锸ぶ?椤贰⒛纤巍冻?昱┦椤贰⒃?锻蹯跖┦椤贰⒚髀硪涣?杜┧怠返取T谡馄渲校?忠酝蹯醯穆凼鲎钗?苯用髁耍骸八氖备饔衅湮瘢???赂饔衅湟恕O仁倍?郑?蚴е??缍?簧?缓笫倍?眨?蚴е??矶??o:p>
成。”⑶
农业生产活动必须要顺应农时,那么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今天的先进仪器条件下又是如何把握农时的呢?在这一过程中,***府的督导作用可能发挥了一定的功效。如《诗经.七月》中有“田?至喜”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专门督导农事的官员。《吕氏春秋·十二纪》更是有详细记载:正月,天子要布告农事,命令田官“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植,以教导民,必躬亲之”,教导人民做好农业准备工作,并因地制宜种植作物;四月,“明野虞出行田原,劳农功民,无或失时。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督导人民抓紧农时努力工作;八月,有关官员要“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督促人们要及时收获。以后封建皇帝与各级州县官吏每年春天都要“亲耕籍田”,可能就是这种传统在后世的延续。官府外,一些个人或团体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如王祯就曾“取天地南北之中气,立作标准”,作授时***,“与日历相为体用”,并且主张“务农之家当家置一
本,考历推***,以定种艺”。⑷以后的徐光启等人也都曾仿效。民国时期,浙江农业协进会也曾编著一本《农家历》,目的就在于改变以前人民那种“无相当之常识,于农忙农闲,无预定之规则”⑸的状况,指导人们按时从事各项农业生产活动。
不论***府、相关团体还是一些个人,他们可能确实在指导农民掌握农时以顺利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一方面,***府、团体或个人作为外部力量,他们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⑹;另一方面,同时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握农时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因此,在这背后肯定还有一套更为基本的、为大家所共同依赖的准则,那这一套准则究竟是什么呢?本文就试***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探讨一般的普通民众,他们开展农事活动的准则是什么,范围则限定在近代的江南地区。⑺
二、节气:主要的准则
农民主要是依靠什么来掌握农时、以保证农事活动顺利进行的呢?答案是节气。当笔者在湖州农村做实地考察、与许多老年人交谈而问到这一问题时,几乎每个人都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节气,当然是节气。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此我亦受到了许多善意的嘲笑。对于这一点,费孝通先生亦早已指出过:“农民用传统的节气来记忆、预计和安排他们的农活。”⑻
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其一共有二十四个,所以又称为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中每月两个。按顺序这二十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在我国很早就已出现,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二至和二分四个节气了。以后逐步
发展,至迟到秦汉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最终形成⑼。二十四节气是农事经验的总结,其很早就被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如《礼记·月令》所载:“孟春之月,……,是月也,以立春,……,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锸ぶ?椤芬嘤新奂埃?绺?铩胺哺??驹谌な焙屯粒???憾辰猓?仄?纪ǎ?烈缓徒猓?闹撂炱?际睿?跗?际ⅲ?粮唇猓?闹梁缶攀?罩缫狗郑?斓仄?停?耸备?镆欢?蔽澹??桓嘣螅?缘檬惫Α薄M蹯跻嘣?担骸笆??饺赵轮?幔???慕谄??埔疲?呤??蛑?ū洌?缁分???缏种???┥V?冢?源苏贾?!雹?o:p>
二十四气节最初是根据黄河流域的自然气候特点而产生的,由于其能反映农事季节,便于掌握农事活动而逐步向黄河流域以外的地区推广开来。但是,各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是不同的,二十四节气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各地在利用二十四节气的过程中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与运用。如以冬小麦播种为例,在黄河流域播种的适宜时期为秋分时节,正所谓“秋分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晚”、“白露早,寒露迟,只有秋分正当时”,而在华中就是“寒露霜降正当时”,浙江则为“立冬播种正当时”、“大麦种过年,小麦冬至前”。⑾于是,二十四节气只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情形被打破,各地人民根据本地特点,用自己积累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来指导农事活动。总之,虽然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没有变,但其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在近代江南地区,人们就是用这经过调整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关系来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此地流行的农谚中看出来。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掌握好播种季节是重中之重。因为播种季节的迟早就决定了农作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季节与气候,从而对整个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正如农谚所云:“莳秧一日迟,十日追不到。”⑿因此,为使农事活动顺利开展,首先就是要掌握好播种时节。在农谚中,关于播种方面的最多,应该就是明证。下面我们就以江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例来看一下。先是最主要作物一一水稻:“清明浸谷种,勿要问爹娘”(浙江);“谷雨浸谷种,立夏落稻秧”(南汇);“清明前后忙落谷”(松江);“谷雨下早秧,节气正相当”(上海);“谷雨浸种,立夏落秧”(川沙)。⒀而如果错过了最佳时节、播种延迟,结果只能是造成损失:“过伏不栽稻,栽了收不到”(苏南);“小暑里莳秧,只捞点钱粮”(宝山);“小暑插老秧,过年卖老娘”、“小暑里插秧,只好收点种子粮”(川沙)。其他作物,如麦类:“寒露种麦,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宝山);“寒露麦落泥,霜降麦头齐”(奉贤、川沙);“大麦不过寒露,小麦不过霜降”(苏南)。棉花:“清明种棉早,小满种棉迟:谷雨立夏正当时”(上海);“谷雨早,小满迟,立夏种花正当时”(奉贤);“立夏花,大把抓,小满花,不回家”(上海)。油菜:“立冬种完麦子,小雪种完菜籽”(上海);“冬至菜花年大麦”(川沙)。蚕豆:“寒露种蚕豆”(上海);“蚕豆种在寒露里,一棵蚕豆一把荚”(川沙)。总之,各种作物的播种时期,都有相关节气与之相适应。
看过播种,再来看收获。收获是农业生产大田劳作的最后环节,是农事活动的最终目的,因而也是农事中最值得重视的。因此,各种作物的收获也有一定的节气与之相关联。⒁如水稻:“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金山、宝山);“霜降一齐倒,立冬无竖稻”(上海);“霜降割晚稻”(嘉兴)。麦类作物:“芒种忙,收割忙”(川沙);“芒种夏至麦上场,家家户户一齐忙”(上海);“元麦不过夏至”(嘉兴、湖州);“大麦芒种忙忙割,小麦夏至无一棵”。⒂棉花:“白露三朝花上行”(嘉定);“中秋前后是白露,宜收棉花和甘薯”(上海);“白
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川沙)。黄豆:“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上海)。油菜:“立夏三天扯菜籽”(上海)。蚕豆:“小满见三新”(小麦、油菜、蚕豆要收获了)。⒃
播种、收获外,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因此也必须要注意。那么这些管理工作在什么时候进行最合适呢?对此,也有相应的节气与之相对应。还是先看水稻中间管理的各个环节。施肥:“处暑不浇苗(指施肥),到老无好稻”、“处暑不放本,白露枉费心”(上海)。灌溉:“处暑勿浇苗,到老无好稻”(川沙、宝山);“处暑里的水,谷仓里的米”(宝山);“千车万车,不及处暑一车”(宝山)。中耕锄草:“六月田中拔棵草,冬至吃一饱”(宝山);“大暑不耙稻,到老勿会好”(川沙);“秋前拔稗,秋后拔坏”(宝山);“立秋不耥稻,处暑不长稻”(川沙、宝山)。搁稻:“秋前不搁田,秋后叫懊恼”(宝山);“秋前不干,秋后莫怨天”(宝山);“秋前不搁田,秋后叫皇天”(上海)。麦类作物:“春肥一杓,不及腊肥一滴”(嘉定);“小寒大寒施腊肥,油菜小麦过冬齐”(川沙);“九九不通沟,小麦十成收”(宝山)。⒄棉花:“夏至锄三遍。胜过多施三次肥”(奉贤);“脱花要等黄梅信,锄头落地长三寸”(奉贤);“头时金锄头,二时银锄头,三时无用头”(上海);“七月小暑连大暑,中耕锄草莫失时”(上海)。油菜:“小寒大寒施腊肥,油菜小麦过冬齐”(川沙)。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种作物从播种到中间期管理再到收获都有一定的节气与之相对应,人们便可以根据这些节气来合理安排各种农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节气是固定的、必须死板的按照节气来进行各农事活动,而是应该灵活运用,正所谓“死节气,活办法”。一方面,即使对于同一种作物来说,不同的品种其各工作程序的日期也是不同的,而非整齐划一。就以水稻播种来说,如早稻“清明浸种,立夏插秧”(川沙),中稻是“立夏种,芒种栽”(江苏),而晚稻则是“小满种,夏至栽”(江苏)。收获也同样如此,“早稻白露收,晚稻留一留”(川沙);“秋分割中稻”(江苏);“寒露到,割秋稻”(指籼稻)、“霜降到,割糯稻”(川沙)。同时,由于乡间习惯,节气传统上是与阴历相对照的,因此某一节气的日期在每一年中并非是固定的,如清明就是在阴历二月与三月间摆动,而这种情况下播种也是应该有所不同的。如水稻播种:“二月清明不上前,三月清明不落后”(江苏、浙江);“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江苏、浙江、上海),就是说如果清明节落在二月份,播种就要缓一下,因为此时气温还较低,不利于播种,而如果落到三月份,此时气候已合适,因而需要抓紧农时。“四月芒种让人种,五月芒种抢来种”(松江),亦是说得同样道理。小麦同样如此,如,“八月寒露抢着种,九月寒露想着种”(川沙)。另外,由于作物茬口不同,自然播种的日期也会不同,如棉花,“麦花立夏前,早花立夏后”(麦田里种的花叫麦花,光田里种的叫早花川沙、上海)。至于地区的不同,更是应该如此,兹不赘述。总之,对于节气应该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二十四节气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依据。***前,在广大农村中人们是以阴历作为计时系统的,虽然民国时期,***府曾经命令禁止使用阴历,但这一传统并未得到改变(今天依旧如此)。阴历是根据月亮自转来规定的,而阳历则是以太阳公转为依据来实现的,因此在一年之中,阴历总是要比阳历短u天。虽然阴历通过闰月的办法弥补了这一差距,但相对应于阴历来说,在每一年中各个节气的日期则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对比之下,相对应于阳历来说,各个节气的日期则是基本固定的)。基于此,人们又是如何得知各个节气的日期来安排农事的呢?答案是传统的历书。这一点费孝通先生早就提
到过:“历本并非村民自己编排,他们只是从城镇买来一红色小册子,根据出版的历本来进行活动。他们不懂其历法的原理,他们甚至不知道历本是哪里发行或经谁批准的。因***府禁止传统历,出版这些小册子是非法的。”但这并未防止历本的普及,“在任何一家人的房屋中都可以找到这本小册子(指历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往往是家中唯一的一本书,人们通常将它放在灶神爷前面,被当作是一种护身符”。⒅?e笔者本人的实地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⒆在民国以前的苏州,这种历本有官板与私板之别,最后由理问厅署铃印而在市场上发售,“纵不识丁也买”。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由各***地保以新历逐户分送人家,“必酬以钱文,如市价而倍之,号为送历本”,其“始行于乡村,后沿于城中”。⒇
另外,传统的历书外,一种称为春牛***的***画也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乡村人家,新年粘春牛***于壁,以观四时节序,籍以代时宪书,取其便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春牛***能够?示农耕早晚。凡立春在腊月中,策牛人在前,以示早也。在腊月晦,则策牛人当中,示农中也。在正月望,则策牛人在后,示农晚也”。对此,刘克庄曾有诗云:“今年台历无人寄,且就村翁壁上观。”[21]
三、物候:节气的补充
人们以节气为主要准则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这样做虽然简单明了,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虽然节气主要是根据气候来划分的,能大体反映气候的变化,但是每一年中气候并非与节气完全相吻合,也就是说以节气来反映气候并非是时时准确的。各年之中,气候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对于这一点节气不一定能如实反映出来。而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后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因此,如果某一节气相对应的气候条件变化了,则相应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期也会有所变化,其总是能够如实反映气候变化的。因此,相较于节气而言,以某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作为某项农事环节进行的标准则更为精确与安全。这种某一生物在某一阶段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就是物候(当然,物候并非只有生物物候,还包括自然物候,如结冰)。于是,为了弥补节气的缺陷,人们便以物候作为补充,以求更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
物候,就是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周期的各种自然现象。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各种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一是候鸟、昆虫及其他动物的初鸣、终鸣、离去等现象;一是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结冰、初雪等。[22]古人对于物候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竺可桢先生认为,我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诗经·豳风·七月》[23],“五月鸣蜩”,“五月斯虫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些都是对当时一些物候现象的记载。此外,《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王祯农书》等同时或后时代的著述里也都大量记载了各月中的各种物候现象。总之,人们对物候现象的认识产生的很早,并为后时代的人们所传承.就是后世作为主要农事活动参照标准的二十四节气也受到物候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某几个节气的名字中看出来,如雨水、惊蛰、小满等,都是以物候现象来命名的。
人们掌握物候知识的目的之一在于指导农业生产,古代人民也确实很早就这样做了。[24]如西汉时期农学家?锸ぶ?谔傅焦刂械厍?呐┦禄疃?驮?岬剑焊?厥倍杂凇叭硗寥跬痢币?凇靶邮蓟?佟笔保?褪撬翟谛踊ㄊ⒖?卑驯冉纤扇淼耐恋馗?槐椋?巴?踊?洹笔痹蛐枰?俑?槐椋缓蹋?垂茸樱?叭?掠芗允保?辏?叩厍客量芍帧保欢估嗟牟ブ郑?蠖挂??o:p>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小豆则“宜葚黑时雨注种”,就是说在桑葚黑时的雨后种植。[25]东汉崔??亦有同样记载:“是月也(阴历三月),杏花盛,可蕾沙白轻土之田。……时雨降,可种*[禾+亢]稻,……桑葚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榆荚落,可种蓝”,“布谷鸣,收小蒜。”[26]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以物候指导农事活动亦有记载,如种谷:“二月三月种者为植禾,四月五月种者为?禾,……,杨生种者为上时,三月上旬及清明节桃始花为中时,四月上旬及枣叶生桑花落为下时。”[27]其意思就是说,二月上旬,杨树出叶开花的时候下种,是最好的时刻;三月上旬到清明节桃树开始开花时,是中等时令;如果到四月上旬枣树发芽、桑树落花时,就是最差的时令了。真正想要完全以物候来作为农事活动准则的则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天历》了。正如1861年洪秀全颁旨曰:“特命史官作月令,钦将天历记分明,每年节气通记录,草木萌芽在何辰,每四十年一核对,裁定耕种便于民,立春迟早斡年定,迟减早加作典型,立春迟早看萌芽,耕种视此总无差。每年萌芽记节气,四十年对斡减加,立春迟些斡年减,早些斡加气候嘉,无迟无早念八定,永远天历颁天涯。”[28]其总体思想是以四十年之物候记录平均起来做一个标准的物候历,公行天下,以此作为农事活动的准则。只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很快失败,这一历法亦没能最终推行。
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一般是较长时段)的物候现象会有所不同,因此各地利用物候来指导农业生产也会有所不同。就江南地区来说,也有自己地区性的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知识,这我们同样可以从流行在各地的农谚中看出来。如以小麦生长发育的情况作为水稻播种的标准,“小麦出头好下秧”(浙江),“不要问爹问娘,小麦出头好下秧”(浙江、上海),“不要问爹,不要问娘,小麦伸头好下秧”(江苏、浙江),就是说小麦出穗的时间是水稻播种的最佳时机。水稻苗田浸水:“菜子头上一撮花,种稻人家话出车”(上海),就是说在油菜花开盛期已过、但顶心还留着少数几朵花的时候,农民就要安排水车,预备戽水种稻了。小麦的播种:“麦黄耠豆,豆黄耠(即种)麦”(上海),就是说麦类与大豆相互间以对方的成熟期作为自己播种的时间标准。小麦的收获:“元麦一起身,蚕豆小麦落脱魂”(南汇),就是说元麦一割,蚕豆、小麦也就快要收割了;“李树开花麦饭香”(川沙),在李子树开花的时候正是收获麦类的时候。棉花的播种:“蔷薇花(指野蔷薇)开早种花”(川沙),“枣树发芽好种棉”、“谷雨早,立夏迟,枣树发芽正当时”,[29]就是以枣树发芽作为棉花播种的时间标准。除以植物作为农事活动的准则外,某些动物也可以,如布谷鸟。正如一首诗所写的:“声声布谷绕村鸣,乍去还来似有情。地僻农官行不到,只凭候鸟劝春耕。”[30]另外,流传在浙江湖州一带的一首民歌对此也有反映:“布谷鸟,咕咕叫,映山红,红耀耀。种田格哥哥,秧田畈快点露露燥。今年格清明,落在三月初,你宁可赶早到田畈,勿可落后种秧苗。”[31]
四、农谚与老农:农时知识的载体
人们以节气为主要准则、以物候为补充,以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那么这些有关农时的知识又是以何种形式在广大民众间传播的呢?农谚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点我们从上文的论述中就足以看出来。农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的许多农书中都有记载,如《齐民要术》:“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32]游修龄先生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的起源相一致的,早在文字记载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他最初是歌谣的一部分,后来随
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渐从歌谣中分化出来。[33]
农谚是广大普通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产物,来自于群众,具有通俗性与群众性以及概括性与科学性等特点,富有泥土气息,易于理解,便于记述与口头传播。[34]作为人们生产实践的经验结晶,农谚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以前没有温度计、湿度计等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时候。正如《中国农谚》的作者费洁心先生所言:“农谚是一种流行民间最广的谚语,它是农民经验的结晶,农民立身处世、耕种饲养,都用来做标准的。……中国数千年来,因农民识字知书的不多,农事著作的稀少,他们只知农谚是一种切合需要的知识,所以父诏其子,兄绍其弟,一切稼穑之事,都取法于农谚的。于是农谚便成为农家唯一的课本。农人虽然一字不识,却能念之成诵,脱口而出。”[35]
农谚就相当于一本“指导手册”,指导着农民从事各项生产活动。如果我们把各种作物的全部生长过程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环节,则几乎每一个环节有会有相关的农谚与之相对应。就以水稻为例,从土壤耕作,到播种、中耕锄草、施肥、灌溉、除虫,再到收获的各个工作环节都有大量相关农谚。[36]在所有的这些农谚中,关于农时的农谚又占有极大的比重,据游修龄先生的统计,大约占40%左右。[37]故而,以农谚为基础以求准确把握农时、从而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完全可行的。竺可桢先生指出,为预报农时,古今中外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个:以农谚预告农时;以积温预报农时;划分物候季和以自然历预报农时。[38]但是,就近代时期的中国普通农民来说,后两种方法几乎没有使用,因而利用农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最基本方法,农谚也就成为农时知识的最基本载体。[39]
农谚是为农时知识的基本载体。但是,农谚毕竟是死的东西,自己不会自动流传散布,因而它们所承载的农时知识也就不会自动发挥作用。农时知识要想真正发挥指导农事活动的功用,还必须要有人的参与才行,有经验的老农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许多老农通过掌握农谚而掌握大量的农时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通过自己长期的农业实践积累而直接掌握一定的农时知识。
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较长,因而一般情况下许多老农都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例如《论语·子路》篇所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农’。”历代的农书写作,也往往都注意听取老农的经验。如《齐民要术》就是“?褶芫???技案枰ィ???铣桑?橹?惺隆薄?40]《老圃良言》则完全就是依据老农的经验所写成,“村居荒僻,只邻并一二老圃相与往还,尝为余言种植之事,大要有十”。[41]张履祥亦曰:“稼穑必于老农,诗书必于宿儒。”[42]由于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因此很多老农往往是一村一乡生产上有威信的人物,他们完全可以影响其他民众。如***初松江县在推广陈永康的先进生产经验时,城西区兴隆乡三村的老农沈金富就由于其影响力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先进经验的推广。[43]这虽然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但从中却足以看出有经验老农的影响力。
我国古代的农业技术知识,在书上记载的并不多,并且农民也不一定能看懂,大量的农业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农民一代一代口头相传下来的。为便于流传,把农业知识浓缩成简短易懂又包含丰富内容的农谚形式是再合适不过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农起着积极的作用。每一个地区都会有若干杰出的老农,一方面他会从上一辈人那里学到得知许多农谚,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经过许多次的反复实验后,把某一技术定型化,再运用当地的谚语编成便于流传的农业谚语,再逐渐把这些农谚传给下一代。
如《补农书》在说明某一个农业技术问题时就往往引用老农的谚语做证明,陈恒力先生曾专门从中摘录过一些以做说明:[44]
古人云:“六月莫干田,无米莫怨天。”
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
先农所谓“寒则浪,热则藏”也。
老农云:“三担也是田,两担也是田,石五也是田,多种不如少种好,又省力气又省田。”
俗谓冬至垦为金沟,大寒前垦为银沟,立春后垦为水沟。
俗曰:“早蚕、早田为第一。”
虽然这些广为流传的农谚不全都是关于农时方面的,但肯定不少。通过老农之口,这些农谚在广大民众之中一代代传下去,从而在总体上指导着农事活动顺利进行。
除通过掌握大量农谚以指导农事活动顺利进行外,许多老农还根据自己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以确定某一项农活在何时进行,而不是一味拘泥于节候。如《沈氏农书》所记水稻追肥的施用日期就以叶色为标准,“下接力,须在处暑后,苗作胎时,在苗色正黄之时。如苗色不黄,断不可下接力;到底不黄,到底不可下也。……切不可未黄先下,致好苗而无好稻”。[45]这必然要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才能够获得。因此,在一些地方,某些老农的农事活动会成为这个地区农事进行的标准,就因为他们掌握有丰富农业知识、能够更准确的把握农时,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46]
五、结语
为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在此过程中,节气成为主要的标准,人们绝大多数的农事活动都是围绕节气来展开的。即使是***府或个人在指导农事活动时,归根到底他们依赖的也主要是二十四节气。当然,节气的标准会因地域、作物品种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必须要灵活运用。但是,节气标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那就
是节气与气候并非完全一致。于是,为弥补这一缺点,人们又以物候现象来作为节气标
准的补充,以求更加准确的把握农时。
不论是节气、还是物候,这些有关农时的知识又主要是通过农谚表现出来的。农谚简
洁明了、包含内容丰富,同时又通俗易懂,因而便于把握。每种作物的各个工作环节,从
耕地、播种,到中期管理与最后收获,几乎都有相关的有关农时的农谚与之相对应,对农
事活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在这些农谚的利用与传播过程中,富于农事经验的老农又
起了重要作用,把这些农谚传给下一代人,保持着完整性。
节气为基本标准,物候为节气的补充,而农谚又充当着这些农时知识的直接载体,对
此我们可称之为无生命的、死的载体,老农又利用所掌握的大量农谚与通过自己实际劳作
所积累的经验而成为农时知识的有生命的、活的载体。总之,节气、物候、农谚、老农相互
关联,共同组成一个体系,以指导着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释:
[1]《尚书·尧典》。
[2]叶世昌:《中国古代的农时管理思想》,《江淮论坛》,1990,5期。
[3](元)王祯《农书》卷1《授时》。
[4](元)王祯《农书》卷1《授时》。
[5]浙江农业协进会:《农家历·序言》,上海新学会社出版,1922年9月。
[6]随着时间的发展,***府的作用呈日见减弱之势(当然***后合作化运动另当别论)。就近代江南来说,***府的作用可能仅仅体现在立春时节的鞭土牛仪式中了,越来越变成一种程式化、娱乐化的东西了。
[7]江南的界定,以李伯重的标准为准,即相当于清代的苏、松、杭、嘉、湖、常、镇、宁及太仓这八府一州。见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
经济史研究》,1991,1期。
[8]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第115页。
[9]程传颐:《二十四节气》,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3、32页。在节气产生的过程中,又由节气派生出了伏、九、时、霉等名称。伏:一年中最热的三十天叫伏,其又分三个阶段,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每十天为一伏,依次称为初伏、中伏、末伏。九:从冬至的第二天算起的八十一天,分成九小段,每段九天,依次称一九、二九、……、九九,是为一年中最冷的阶段。时:夏至后的十五天,可分成三个段落,每段五天,分别叫做头时、二时、三时。霉:指长江中下游春末夏初的一段潮湿多雨的时段,历法上规定,芒种后第一个丙日称“人霉”,小暑后第一个末日称“出霉”。当然,实际情况不一定完全如此。
[10](元)王祯《农书》卷l《授时》。
[11]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研究室:《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农业出版社,1960年5月,第33—34页。
[12]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0页。
[13]《中国农谚》(上册),农业出版社,1980年5月,第23、24、28、31页。另,以下文中所引用的农谚,如不特别注名,均是出自此。
[14]当然,收获不仅决定于所在节气的气候,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收获的节气主要是依据作物的生育情况而制定的。
[15]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2页。
[16]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2页。
l17]九九大概在春分时期,这时麦正拔节,不宜灌水过多,所以不要通沟。
[18]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第116页。
[19]如谢阿弟(70岁,曾长期担任千金农业社社长)老人所言:一般每家都会一本历书,农活根据这些书记载的节气来安排。见王加华:《湖州考察日记·千金》,2004年5月26日。
[20](清)顾禄:《清嘉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68页。
[21]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1《春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2页。
[22]张福春:《物候》,气象出版社,1985年7月,第6页。
[23]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页。
[24]张福春认为,《诗经·七月》就对这种情况有所记载了,即“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张先生认为“黄莺(即仓庚)叫就是采桑活动的时宜标志(见张前引书第12页)。说实话,我对此表示怀疑,二者之间果真有这种联系吗?当然,这样说并不否认当时存在用物候指导农事活动的可能性,而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没有见到明确的记载。
[25](西汉)《?锸ぶ?椤罚????海骸?锸ぶ?榻袷汀罚?蒲С霭嫔纾?956年1月,第5、16、22、24页。
[26](东汉)崔??:《四民月令》,见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11、14页。
[27](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1《种谷第三》,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
[28]转引自竺可桢:《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新建设》,1964年第8、9期合刊,第144页。
[29]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90页。
[30]《田家杂诗》,见《横金志》(清柳商贤纂、民国孔陟山古续纂)卷19《艺文》。
[31]浙江民间文学集成:《湖州市歌谣·谚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页。这首歌也正应正了前面的一句农谚:“二月清明让人种,三月清明抢着种。”
[3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
[33]游修龄:《论农谚》,见《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4]游修龄:《论农谚》,见《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5]费洁心:《中国农谚》之《自序》,见《民国丛书》第1编第64册,上海书店,1991年。
[36]具体情况,可参见***后农业出版社编辑部整理出版的《中国农谚》(上册)的详细记述。
[37]游修龄:《论农谚》,见《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第265页。
[38]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3—62页.
[39]当然,歌谣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就如同我们前面提及的湖州地区关于布谷鸟的那首民歌。但是,一方面这种情况毕竟不多,另一方面,就如同游修龄所认为的,农谚与歌谣之间本来就有着渊源关系。
[40](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
[41](明)盛止?述:《老圃良言》,见《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
[42]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4《训子语上》,中华书局,2002年。
[43]《中共松江县委关于运用连环示范推广陈永康丰产经验的基本总结》,1952年10月31日,上海市松江区档案馆,档案号;6—4—25。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7
钱时马
(宣城市第二中学,安徽 宣城 242000)
摘 要:民间谚语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即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关键词:民间谚语;艺术特征;精炼性;形象性;音乐性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中最精短的文学形式,是经过高度提炼而成的艺术品,是人民群众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 深刻认识的结晶,是世世代代人民群众经验的宝库。在日常生活中,它常被人们 广泛运用,以增强表达效果。谚语之所以倍受人民群众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适合人民群众欣赏趣味的艺术特征。
一、精炼性
所谓精炼性,具体而言,就是形式精短,言简意赅。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例如,在安徽宣城一 带流传的谚语“农村不作颠,街上不冒烟”就简练而深刻。尽管只有区区十个字,但它所包含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它形象地表现了城乡之间紧密 的经济联系,说明城市商品的购买者主要是广大农民。只有农民的购买力提高了,城市里商人才能生意兴隆。这条谚语对企业、对商家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必定大有 作为,商机无限。流传于甘肃一带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只用十四个字就概括了西北地区气候一日多变的特点。再如“ 穷人的汗,富人的饭”这条谚语仅有八个字,就把阶级剥削的实质揭示得十分深刻。“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这两条谚语都只用八个字告诉人们过日子不能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民间谚语的这种精炼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深刻的分析力、高度的概括力以及运用语言的才能。因此,可以说,谚语是最天才的炼句。 正因为谚语精短,便于记忆,易于流传,所以谚语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二、形象性
谚语既是精炼的哲理诗,又是充满艺术形象的警句诗。谚语在长期流传中,经过群众加工、打磨 ,语言形象生动。例如“一青一黄是一年,一黑一白是一天”,用四种颜色这些视觉形象描写出草木由盛至 衰,黑夜白昼的交替,从而把时光飞逝的道理讲得十分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也是富于形象性的谚语,它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双脚跳”一旦情绪激动,就会暴跳如雷,但这种人往往把心放在表面上,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没有多少城府,人们往往愿跟这种人打交道做朋友。而“咪咪笑”这种人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阴险狡猾,颇有心计。因此,人们不愿与“咪咪笑”这类人交朋友。
谚语的形象性还体现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比如“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是暗喻,把栽树比作修水库,形象地描写出植树 造林对于调节气候、作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又如“适时除稗草,秧如快马跑”,是明喻,用快马的疾驰来 描写秧苗生长之快,夸张地突出除稗草的重要。又如“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对比中含明喻,告诫人们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做事情都应节俭,不能浪费。再如“树老根多,人老识多”,起兴中有比喻,是说老人见多识广,如同老树自然根多一样,这条谚语旨在劝告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应该多向阅历丰富的老人学习。
正是因为谚语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所以才会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
三、音乐性
一般说来,民间谚语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押韵顺口,音调和谐,富有音乐美。
谚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整齐排列的双句。例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些谚语在韵脚上也十分和谐,节奏也匀称。
谚语用韵形式多样。有的以相同字尾构成声韵,如“人比人,气死人”、“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错过”、“人多讲出理来,稻多舂出米来”;有的字尾不同但韵脚相同,如“人心齐,泰山移”、“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富人四季穿衣,穷人衣穿四季”;有的交叉押头尾韵(头韵多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今天来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气”;也有头腰尾都押韵的,如“交人交心,浇花浇根”,腰韵有时也用相同的字相押成韵,如“种田不离田头,种园不离园头”;有的谚语虽不押韵,但平仄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味,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上句四字平平仄仄,下句四字仄仄平平。
谚语富于音乐性,使得它 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在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中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总之, 正因为谚语具有如此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它不仅倍受普通百姓喜爱,也受文人墨客欢迎,表现在创作中吸收民间谚语,借以丰富作品语言。民间谚语就这样在百***诵、广泛流传中不断被加工润色,成为民间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参考文献: .
[1]张紫晨.民间文学基本知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8
五一劳动节板报内容一:劳动节简介亦称“五一节”,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拥有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五一劳动节板报内容二:中国劳动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五一劳动节板报内容三:有关劳动的谚语1、自己的双手寻来的果实,那怕是酸的,吃起来也象葡萄。 —— (***族)谚语
2、红糖甜,白糖甜,不如劳动果实甜。 —— 谚语
3、吃鱼的不如打鱼的乐。 —— 谚语
4、偷窃得来的财富有腿,劳动得来的财富有根。 —— (哈萨克族)谚语
5、园丁爱自己种下的花朵,牧人爱自己放牧的羊群。 —— (柯尔克孜族)谚语
6、别人给的饭能饱一天,自己劳动得来的能饱一年。 —— (哈萨克族)谚语
7、不劳而获的珍宝,不如劳动得来的羊羔。 —— (哈萨克族)谚语
8、用劳动挣来的两枚钱,赛过皇上恩赐的一座山。 —— (***族)谚语
9、金钱是一天的财富,劳动是用不完的财富。 —— (柯尔克孜族)谚语
10、清洁是健康的基础,劳动是财富的基础。 —— (哈萨克族)谚语
11、财富的父亲是劳动,财富的母亲是大地。 —— (哈萨克族)谚语
12、劳动好,生活才会幸福;水草好,牛羊才会肥壮。 —— (塔吉克族)谚语
13、劳动的后面跟着幸福。 —— (***族)谚语
14、劳动能开胃口。 —— (***族)谚语
15、男儿在劳动中成长,土地在劳动中变绿。 —— (***族)谚语
16、劳动可以兴家,***逸可以亡身。 —— 谚语
17、拿斧的得柴禾,张网的得鱼虾。 —— 谚语
18、要吃饭,大家干,家里不养闲懒汉。 —— 谚语
19、若要吃得香,两年不离脏。 —— 谚语
20、流多少汗,吃多少饭。 —— 谚语
21、劳动万事足。 —— 谚语
22、只要靠劳动,大地最慷慨。 —— (***族)谚语
23、自己的手就是大自然的统治者。 —— 谚语
24、改天换地英雄汉,双手就是万宝山。 —— 谚语
25、靠天吃饭鱼上滩,靠手吃饭鸟投林。 —— 谚语
26、不是靠天吃饭,全靠两手动弹。 —— 谚语
27、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 — 谚语
28、爱劳动,受尊重。 —— (蒙古族)谚语
29、劳动是个宝,人生不可少。 —— 谚语
30、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 —— 谚语
五一劳动节板报内容四:劳动节诗歌《劳动光荣》在春天里
我们朴素的愿望
就是永不停息的劳动
就是让劳动成为美德和手艺
代代相传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这深入骨髓的传统和习惯
纯粹如父亲的面孔
让人无法抗拒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我们把田野小心的拿在手上
放在心上
在乡村 在四起的歌谣里
劳动是我们成熟的唯一途径
如今 幸福正从深入浅出的劳动开始
从田野和乡村的所有角度
天南地北的包围我们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9
秋分是什么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秋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每年公历的9月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秋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还有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的习俗秋祭月
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每年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竖蛋
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起来。
首先要挑选一头大一头小的鸡蛋,立蛋时将大头朝下,这样重心会比较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容易保持平衡。
找到合适的支持面,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鸡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您可以发现,能立住的鸡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线能经过这个平面,鸡蛋就能站立起来。
由于生鸡蛋里的蛋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情况,所以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可以慢慢沉淀到鸡蛋下部,这样重心就能足够低,使鸡蛋保持平衡。
吃秋菜
秋分时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在秋分这天挨家送秋牛***。其***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样,名曰“秋牛***”。送***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粘雀子嘴
秋分这天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煮十几个没有馅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放风筝
秋分是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例10
一、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1、深挖教材内容,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地方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藏北高原地貌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如对环境、河流、沙漠景观描写有:苏南运河水环境的恶化及我国水体污染的发展迅速时,可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黄山有“奇山、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2、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结合其他学科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片段来丰富地理课堂语言。
可以语文适当用于地理教学,如在《赠缅甸友人》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通过对横断山区怒江的描写,歌颂了我国与缅甸友好邻邦关系,进而使同学们在诗中了解怒江向南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同样符合现行高考的文科综合教学;讲到长江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于地理,例如,可用“若将耀斑在短短几分钟内发出的能量折算成百万吨级的氢弹,再按地球上现有60亿人口均分,则每人可以分到一至两颗氢弹”来突出耀斑能量的巨大;可用“我国城市年产生垃圾6000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些垃圾有80%运往城郊堆积起来,大有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来说明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3、运用地理诗歌来加强课堂的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学习,平时注意收集些诗、词、歌谣、或自己编写一些地理诗歌,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加以引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能扩大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东亚季风的了解,我引用了《黄土高坡》这首歌的其中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听完这段歌,同学们既记住东亚的冬夏风,同时为解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了基础。
4、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谚语、古语、俗语、典故来丰富课堂语言。谚语、俗语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有些谚语或俗语看似粗俗,但却极其富有哲理。在地理课堂教学言语中,准确及时地插入一些谚语或俗语,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在讲授四季更替时,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一个独特的创造,同时,引用一些农谚来创设教学情景。
5、修辞是语言的美化剂。运用修辞可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理趣、情趣,从而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地理课堂上,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夸张、和拟人等;如我在讲到高二地理抽烟有害健康时,我说:“抽烟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演包公(很黑)、二是可以防小偷(晚上一直咳嗽)、三是节省衣料(很瘦)、四是永远不老(早死)”。又如:“化石是文字,地层是书页,地理环境的全部演化史就是一部宏篇巨著”;“意大利的领土轮廓很象是一只穿着皮靴的巨脚在踢足球”;还有可用“在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来形容宇宙之大、地球之小;在讲到黄河含沙量巨大时用“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吨,年带走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难怪一位外国学者惊讶地称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为中华大地上的‘主动脉出血’”来作为总结等等。
此外,在地理教学语言中,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只要运用适时适度且切换自如,加上丰富的感情,无限的激情,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妙趣无穷。
二、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工夫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