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文化论文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1篇

鄂南的赤壁,嘉鱼一带,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讲究勤耕作、多施肥、常除草、兴水利。而通山一带则多为山区,种植麦、薯、豆,具有“刀耕火种”粗狂型的生产遗风。鄂南林木茂盛,盛产楠竹、茶叶、桂花等经济作物。民间与劳作耕种相关的民间习俗非常之多,在《湖北民俗志》中记载就上百种。赤壁羊楼洞的茶叶,更是远销我国北方、外蒙古和俄国,也从海路运销日本、西欧。衣食住行,是民间习俗中丰富的篇章。

(一)厅堂类家具陈设鄂南地处江南,民间建房注重选址和朝向,传统村落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模式,民间俗有“坐北朝南屋,子孙后代享清福”之说。鄂南一带依山就势,靠近泉水,建筑形制多为封闭天井式小合院。不同房屋有不同用场,建筑无论大小,均可分为堂屋、睡房、厨房、杂屋等,并讲究尊卑秩序。通城一带视正房为尊,由家长居住,晚辈则住偏房。堂屋是起居会客和礼仪的综合功能空间,具有规矩、严肃,又有一定的文化和生活气氛。自古以来,中国人向以能居高堂敞屋为荣耀和理想,即所谓“堂之制,宜宏敞精丽”。鄂南传统民居中可以窥见这样的居住理想,但是,相对于祠堂的厅堂类陈设,居住类厅堂陈设有相对秀气的尺度比例,小家碧玉式的精雕细琢,并且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陈列讲究规范化的对称性以及长幼尊卑的秩序性。堂屋的设计往往采用对称式的布置方式,堂屋家具陈设的中心是靠墙的翘头案,案前方八仙桌,桌两侧则配圈椅、扶手椅或太师椅。太师椅一般都成对放在厅堂正中,中间会搁置方几,高度与太师椅的扶手大致相近,用来摆放杯盘和茶具,也有两侧依次排列的满堂陈设,一般是四***椅,表现出厅堂空间的严肃与传统尊卑礼仪的秩序性。其二,多功能灵活性和实用性。鄂南的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以天井为中心展开,在面阔方向上一般为三开间或是五开间,甚至达到七开间。纵向延伸通常为两至五个天井。因此,厅堂处于中轴线上,是面相天井的半开放式空间。龙潭乡三班口村一位近八十岁老人讲述,过去房屋一间连着一间,俗有“下雨天串门不湿鞋”一说,而且厅堂往往是最为热闹的场所。厅堂成了半室外的家庭公共空间,是家庭生活中心。部分厅堂也兼具祭祀功能,具备与家族祠堂相同或相近的功能,会有一些临时性的陈设布置。如厅堂中间的八仙桌,是一件多用途的家具,包括拜祭时摆放食物,祭品;一家人围坐用膳、与亲朋好友宴聚、下棋,孩子们用作书桌;有什么室内外活动,可以凑合着使用。这样的方桌,一直到今天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鄂南传统的古老民居中或是重修的传统住宅里,靠墙或者居中摆放,软木材质,虽然沉重,但是十分方便。鄂南博物馆藏有一特别的清代古茶架,据说也是摆放在厅堂空间中。体现了鄂南茶文化的生活民俗。茶架高1.5米左右,摆放在厅堂空间。茶架带有储物功能的抽屉,上面可搁置茶叶及茶具,中间段为木质茶壶,每一个部件进行精雕细琢,结构兼做装饰,非常实用。(***3)其三,雕刻工艺或精湛或略显拙朴的,题材丰富,兼容并蓄又有自己本地的特色的一面。如出现在厅堂陈设中的扶手椅有官帽椅和太师椅,在秉承明清家具风格的基础上,更具有简洁朴素,淳朴实用之风。鄂南地区出现的太师椅有整屏式与三屏式(椅背多为山字形对称格局,中间高两侧低,扶手从高到低)两种,靠背上的***案大多为“文戏武打”人物,也有雕刻文字***案,扶手雕刻则以植物纹样居多,也出现有草纹龙***案,浮雕兼透雕,层次分明,寓意多样。材质上相对而言基本都是本土生长的软木居多。因为在实际的调研走访中,很难见到名贵的硬木材质的陈设。硬质木材的家具陈设如紫檀、红木、花梨木等在通山博物馆和咸宁博物馆中都有收藏。

(二)厨房类陈设厨房的陈设与鄂南的饮食民俗相得益彰。鄂南民居中的厨房陈设,最典型的为灶台。这些灶台基本上是由农村的泥瓦匠,用田里的泥土烧制。通山湄港村古民居中的厨房灶台,临窗而设,灶台设置两口大锅,中间会搁置一个小的铁罐,用来烧水,做饭可以有热水,节约柴火,一举两得。厨房中往往还会有一个小火堆,靠墙而置,从房梁上掉下来一个竹制挂钩,可上下调节高度,设计十分便利,上面挂上煲汤的铁罐,或是水壶之类,不设置烟囱,煲汤或烤火的同时,柴火烟可以直接熏墙上挂满的腊制品。在另外一面墙上,往往会摆放水缸及碗橱(高脚),碗橱有竹制和木质两种,上部开门,下部移门,或者也有开门。有的为了避免碗橱受潮或是为了更好的采光的原因,被靠墙挂起来,与现在的西式厨房的吊柜一般。

(三)卧室类陈设鄂南地区的卧室类陈设具有江南民居陈设的普遍特点。卧室内的家具陈设有床榻,衣架,盆架、镜台、箱、柜和梳妆桌,并且多为新娘嫁过来的陪嫁物品。如红木四柱架子床,迎面门罩上雕有葫芦藤蔓,蝙蝠等***案,寓意多子多福,透雕***案之间还镶嵌有镜子,局部镶嵌大理石。其余三面围栏为细木攒接,形成各种灵芝纹的几何***案。架子床可以围合帐幔,顶部可以遮挡灰尘。还有拔步床。装饰繁简不一,雕镂,***形纹样具有吉祥内蕴和地方特色。来自通山县的一个洗脸架,朱漆雕花描金,透雕为文戏人物,实雕为花鸟走兽,四条柱脚是四龙含珠。鄂南博物馆的卧室场景中摆放有半圆桌,两张半圆桌拼成一张圆桌。实际上,半圆桌在晚清时期也在书房,厅堂空间中使用。半圆桌的牙条、腿部以螺钿嵌出美丽的纹饰,直腿,腿间有罗锅枨。造型华丽美观,高雅大方。半圆桌是江南传统的桌子类型,摆放于卧室床前,配合绣墩等使用,也可靠墙使用,桌面摆放工艺品、花瓶等。鄂南与安徽,江苏等地的陈设上有着一定的类似关联。但是在鄂南普通民居中厢房面积较小,靠墙搁置架子床后,只能在旁边靠墙加上方形八仙桌,另一面墙上则放置衣柜、箱等收纳家具。

(四)刺绣类生活用品陈设鄂南刺绣做工精巧、表现力丰富且立体感强,集中体现着“吴头楚尾”独特的民俗风情。刺绣的***案题材广泛,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山水、动植物,几何***纹、花草瓜果、鸟兽虫鱼及人物等,经过夸张和概括的手法,手法多种多样,形成了特殊的装饰格调,多寓意吉祥喜庆、幸福美满、福寿平安和生活情趣。同时还赋予物体美好的想象意境,如绣花,象征美的事物和少女;绣鸟,象征自由和快乐;绣鱼,象征子孙繁衍;绣石榴,象征儿孙兴旺;绣寿字,象征幸福无边等。“喜鹊登梅”和“仙桃彩蝶”是民间最常见的***案。

二、鄂南婚嫁民俗影响下的传统陈设

鄂南民间传统婚俗具有喜庆、古朴和重礼的特点。湖北乡民大都沿袭了中原汉族的主要民俗,而鄂南在吸纳了周边地区相关风俗的同时,在某些方面更为复杂,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对待儿女婚事上,从议婚、订婚直至迎娶新人,相沿成习而又不可缺少的仪式竟达二三十种。在婚俗上重礼节的特点,产生了许多相应的嫁妆类陈设会摆放在家中。许多嫁妆属于地方特产,嫁妆一般是生活器具,如床、柜、台、箱、凳、桌、椅,桶、盆、盘,还有一些床上用品、衣服首饰、杯子等。诸多生活用具类嫁妆体现了母家对出嫁女的关怀,消除对新家庭的陌生感。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嫁妆的奢华与否,也体现出新妇的经济地位,起到身份认证的作用。这些嫁妆一代代相传下来,如今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笔者在鄂南一些乡镇调研中发现,一些古民居当中,依然有居住的老人,家里还留存着代代相传下来的嫁妆。其样式有的简约古朴,稍作纹饰雕刻,简练不繁琐。纹样大多为吉祥寓意,做漆饰处理。在咸宁市博物馆内,藏有许多当地的传统嫁妆类陈设。如清代贴梗匣,是联姻时,放置女方“草八字”的匣子,用于与男方合相,在婚庆民俗中是不可少的陈设物件。贴梗匣通体刷红漆,正面外拉的一对小门上雕有“福在眼前”的精美木雕***案,表面描金处理,装饰效果非常喜庆,匣子其余几方都是素板,呈现出民间朴素的一面。由于对婚俗中的茶俗礼仪的重视,茶壶也是重要的陈设艺术品了。鄂南每家每户基本都有瓷器茶壶,其中属珊瑚红描金茶壶色泽最为喜庆。能够在家中摆放瓷器的,都是经济地位较好的大户人家。诸如珊瑚红描金茶壶、珊瑚红描金耳尊、描金西瓜罐、四系盖罐等瓷器,伴随着嫁妆一起置办,摆放在家中,实用的同时增添喜庆,彰显地位。(***4)雕花礼担,是鄂南婚俗中下聘礼时放置鱼、肉、糖等聘礼的礼担,上面会披上红布,方些柏枝、红枣、桂圆、花生等吉祥物,贴鲜红双喜字送上。礼担一般是木作,鄂南因为生产竹子,传统的礼担也有用竹子工艺制作,体现了鄂南当地手工艺人就地取材,因材质用的民风,充满了鄂南乡情特色。抬盒,也是装礼品的木盒子,用来装新娘出嫁时准备的穿戴、铺垫、金银首饰、箱笼杯盖等妆奁。抬盒越多、越显富有。抬盒一般是木质深棕红,高一米左右,底部是个带框的大盘子,四周有围栏。抬盒的围栏及横梁都雕有***案,如“龙凤呈祥”,“榴开百子”“琴棋书画”“喜上眉梢”等,雕刻手法以透雕和浮雕为主,雕工精细,横梁左右两侧有圆孔,孔的周围也进行团花的雕刻纹样,抬杠从中间穿过,供前后两个人抬。(***5)

三、结语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示 侗族传统文化 英译

Abstract: The study on China’s Dong nationality’s folk culture is the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time. This paper, taking China’s Han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bridge, analyzes the cognitive comprehension of Dong nationality’s folk language and cultur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schema and probes into the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ong folk culture’s publicity materials from the levels of schematic correspondence, schematic conflict, schematic default and schematic mismatching so as to provide some essential help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ultural barriers in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used by cultural variety.

Key words:cultural schema, Dong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引言:

通过关键词和主题搜索,当输入“外宣资料英译”、“民族典籍翻译”、“民族文化英译”、“侗族民族文化的英译”等词时,我们从中国知网2000-2012年不完全数据统计获悉,涉及外宣资料翻译或英译的论文有34篇,涉及少数民族文化英译的论文6篇,涉及侗族语言文化英译的为0篇。根据笔者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虽然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出版了大量优质中国典籍英译本,但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方面的产品较少。同时综观作者所在省市涉外侗族民俗风情旅游区,有关侗族民俗风情的译文也较少,现存的译文对大家所熟知的侗族文化标识的英译存在不统一性和随意性,对侗族民俗文化特有的且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化标识的英译资料更是微乎其微。因此选择从文化***示视角探讨侗族文化与西方文化构式的异同,深入研究侗族传统语言文化的英译策略,不仅可以弥补民族典籍英译在侗族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可以为后期侗族典籍的英译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就此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文化***示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

“ *** 示 ” (schema) 最 早 是 由 英 国 心 理 学 家 Frederick Bartlett(1932)在他的作品Remembering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1]***式作为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获得的一种背景知识,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示主要分为四类:即内容***示(关于世界的基本知识);形式***示(关于不同文体的修辞结构的知识);语言***示(关于语言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及文化***示(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 博迪(Bedir)也提出了文化***示的概念,即所习得的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language being learned)。[2] 简而言之,文化***示是指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历史背景、民族心理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约翰所说“特定的社会语言是这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事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3] 翻译,已不仅仅被看做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原语的文化***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将其移植到目的语中去,才能有助于译语读者的正确理解和语言信息的充分转换,因此,译者应该了解语言并使用的“文化***式”,才能使译文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二、侗族传统民俗文化外宣资料英译

侗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表现在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古朴文明典雅风趣而且带有几分神秘;侗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普遍存在于侗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饮食到居住穿着,从文学艺术到,从社会组织到社会生活和生产,从体育到医药等等,浩如烟海,独具特色。由于语言的隔膜,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迄今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对外翻译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在多元文化受到高度关注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侗族这个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增进各民族间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沟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侗族作为中国民族文化标签的一支,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时,必须对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进行充分而正确的理解,激活内化在记忆中的两种相关的文化***式,找到对等的文化信息,然后转换成目的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语言信息,并尽可能保留原文文化信息的表达方式,以达到忠实原文的目的。侗族民俗传统文化往往涉及其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神话传说等,不一定在英文中能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试从以下四个角度,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示对应

不同民族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沟通,是因为不同民族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共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有时会有着共同的文化认知基础。[8] 例如:侗文化与汉文化就有许多融合或相似之处,而汉文化与英美文化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所谓***示对应就是指用目的语中能准确、全面表达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现成的文化***示来翻译源语的文化***示。在这种***示下,采用直译法可能是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相对简单,而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译者可以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对应的词汇。如在汉译英过程中,侗族传统文化中对于“烟”一词的描述为“烟作为侗族人民传统的生活调剂品,对烟具十分讲究,素有‘茶三酒四烟八杆’之说。” 所谓的烟具就可直接英译成“smoking gadgets”;此外,鼓楼(drum tower);侗族大歌(The Dong Big Song)等词语均可直译。这些译文不仅表达简洁,而且建立在汉英民族相似文化***示的基础上,因此有利于跨文化的有效交流、减少文化冲突。

此外,英侗民族因地域条件及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生存方式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开放流动性与封闭稳定性两种不同类型。每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由此而形成了建立在民族心理基础上的民族差异。英伦三岛四面环水,水产捕捞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鱼对大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侗族和汉族同为农耕民族,既没有游牧“马背民族”的那种疆土扩张意识,也没有“海洋民族”的那种海外扩张意识。汉族文化和侗族文化均为“内陆型”,但是鱼却是侗族的主要***腾之一,在侗乡处处可见鱼的形象,以鼓楼的雕饰彩绘最为常见。在贵州黎平、榕江一带还有一种酷似汉族道家太极***的“双鱼***”(Double fish patterns)。在汉族神话中,鱼是生殖崇拜的反映,如“鲤鱼抱子”(carps bring a son to you),侗族也有同样的鱼文化内涵。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借用西方文化中与fish有关的词语进行英译。至于在侗族人民的心目中,把山、水、火、土、太阳、月亮和风、雨、雷、电都当作神灵,则与世界各民族的神话相通。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直接借用希腊神话中相对应的神进行英译。当然,直译法并不是万能的,也有行不通的时候。例如:“蛮夷之地” ,倘若直接翻译成“the savage land”,从译文读者角度理解,该译文容易被误解成“荒原” 或“原野”。 笔者结合“蛮夷之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认为将其译为“the untouched area”较适宜,这样既不会让读者误解该词的含义,同时更易于让读者接受,从而可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

(二)***示冲突

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可能有共同点,但由于人们对不同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对同一事物在表达方式上会存在差异,由此导致在两种文化进行匹配的时候产生冲突。此时我们可以采取交叉法,即用目的语中能表达出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同的文化***示来翻译源语中的文化***示。这种方法要求译者要正确地对源语文化***示进行解码,同时又具备大量的目的语文化***示。下面来探讨一下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伦理道德实践上存在的***示冲突:

儒家的道德人格是在个体充分的道德觉醒的基础上,自觉地去履行社会伦理纲常,把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诚如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则代表了一种更崇高庄严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侗族也有与其相似的伦理道德,不过尚未褪尽其原始氏族文化色彩。侗族的道德义务感体现在“补拉”文化中。补拉组织是远古父系氏族组织的次生形态,至今仍在侗族普遍存在。补拉组织的功能之一就是履行道德义务。如在补拉的自治规约的五个功能中,第一个功能就是互助功能。从添子到办三朝酒,到结婚办喜事,从建房扛树、树屋架,到老人过世的治丧,都要全补拉成员出动,并且不计报酬。这种一家有事大家相帮的习俗,侗族叫“尼补拉”,它其实就是一种原始古朴的道德义务活动。侗族补拉成员互助的最高形式是“血族复仇”,它表现了一种“原始形态”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叫做“起补拉”的“血族复仇”,是基于外人对本补拉组织的人或物的严重侵害而产生的。后来,它与抵抗官府对侗族的迫害、进剿的斗争又重合在一起,更体现了侗族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4]不管西方文化还是中华文化,都有家族的概念,只是在西方文化中,家族是带资本主义色彩的而中华文化中的家族则更带有封建意味。不论是在侗族传统文化还是汉族传统文化中,世仇都是易结难解,涉及后代子子孙孙的问题。然而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世仇一说,只有血仇。由于受西方传统文化内涵――***的影响,仇恨只涉及本人这一辈。所以在介绍侗族“补拉”文化时,首先宜将“补拉”直接音译成“Bula”,然后用描述性语言,借鉴现有的汉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的英译本中涉及“大家庭”文化的文本选择性的加工和应用。在涉及“血族复仇”之类翻译时,笔者从译文读者角度考虑大胆借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蒙太古与凯普莱特家族的典故,将侗族文化的“补拉”“血族复仇”英译为“the feudal culture of Family Montague and Capulet in Dong Nationality”.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表达“补拉”所承载的侗族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也避开了将“复仇”直译为“revenge”时呈现出血淋淋的画面,从而使译文读者心理更容易接受。

(三)***示缺省

由于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示在另一种语言里会产生缺失或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在译者大脑中也无法建立相对应的文化***示,这时就会出现文化缺省,因此需要译者清楚地了解目标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所处在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结合特殊的文化背景,大胆地对源语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比如:侗族人民信仰萨满祖神,侗族各个村落纪念这位萨岁神的活动被称为“祭萨”,在西方传统文化词汇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无法用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将其音译为“The ceremony of Sa”或“the ceremony of worshiping Sa”,并加注:“the ancestral god of Dong nationality”;侗族特有的巫傩文化,在西方传统词汇中也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则宜将其译为“Wu Nuo culture”并加注:“the specific religious culture”。除了音译加注法能够帮助译者构建新的***示外,意译法也能帮助译者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简单描述性的短语将原语的词义信息译出来,达到引导解释新***示的目的。如侗族传统木艺手工床:花床可英译为“well-sculptured bed”;千工床则可译为“A bed manufactured throug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days” ;侗族女性始祖“萨”一直是侗族人民崇拜的始祖神,几乎无所不能,翻译时笔者避开音译借用希腊神话的主神“宙斯”,将其意译为“the female Zeus”。再者,侗族人主要信仰自己近似原创的巫傩文化,有极具的特色“赶尸”、“撑杆立米”、“晃鸡定棺”、“巫师唤魂”等标签,在外宣过程中,宜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来翻译,上述词语可分别英译为“carrying corpse back to the home village”、“using a scale pole to hold up a jar of rice”、“roosters standing fixed on the top of shaking coffin”、“witch master calling back one’s soul”以保留侗族原有的文化特色。

(四)***式错位

***式错位指的是相似的意义在不同文化中以不同形式体现出来。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不同,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类似的观念。译者只有较好地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才能呈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色彩,而且不会歪曲语言中的文化意象。一般来讲,直译加注或代换法适用于这种文化***示下的侗族传统文化外宣资料翻译。例如,侗族、汉族及西方社会神话中都有关于人类诞生的神话,由于信仰和其他因素,三者拥有不同的人类诞生神话。西方神话坚持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用泥土先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一条肋骨塑成夏娃,他们便是人类的祖先。而侗族的人类初生神话类似汉族女娲造人。祖婆萨巴天从自己身上扯下四颗肉痣,变成四颗蛋,然后孵化出人类的祖先松恩和松桑,两人成亲,养育后代,产生人类。笔者考虑到三个民族人类诞生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采用直译加注将侗族的人类诞生神话概括性地翻译成“Sa ba(the god of Dong nationality) made her four flesh moles into four eggs,then the ancestors Song En and Song Sang of Dong nationality emerged out of the eggs.”

不仅如此,侗族神话体系中,还有类似的创世神话。与西方《生物进化论》不同,侗族的创世神话《人类的起源》中,侗族先人用“混沌”(侗语中指似云霭、雾气、烟光而弥漫未分的物质)的原始物质作为宇宙万物的最初的元素,然后向生命的不断进化。侗族神话从个别具体的事物入手,叙述沿着卵(神话人物棉婆孵的蛋)或由树蔸白菌蘑菇虾子额荣(浮游生物)七节松恩(人)发展,构建了一个初级的、幼稚的发展链条,链条中的部分环节的代表物仍能在当今找到活体,有的则已无迹可寻,所以在英译时不能直接搬用西方生物进化论中约定俗成的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笔者倾向坚持保留侗族生物链的特殊性对个别词采用音译附加类别词的翻译方法,将其英译为 Egg (or Stump) Trametes AlbidaMushroomShrimpErong(kind of plankton)QijieSongen(ancestor of Dong nationality)。由于侗族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将文化和史诗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跨度巨大,需长时间地溯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译者只能对上述生物进化链进行尝试性翻译。

三、结语

综上所诉,在进行侗族传统语言文化外宣资料英译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侗族传统语言文化,从不同的文化***示视角,遵循不同的原则:侗族语言文化与汉语语言文化及英美语言文化相同或相似,既文化***示对应,可采用直译法或半直译附加意译的翻译方法;侗族语言文化在英美语言文化中难以找到内容形式完全一致的表达,既文化***示冲突或文化***示差异,可采用套译法、直译附加类别词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等;侗族语言文化在英美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既***示缺省,译者可以大胆创新,对文化缺省的翻译进行文内、文外补偿,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中或结合语境采取意译。但是,译无定法,译者应在明确外宣资料旨在尽可能的介绍给英语读者的前提下,既忠实于“侗族传统民俗语言文化的核心”又不一味地采用“归化”,更好地传播侗族传统民俗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 Bartlett, F.C. Remember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 Bedir, Hasan.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rough cultural schema [D]. Adana: Cukurova University,1992.

[3] Lyons, John: Seman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P 30

[4] 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 蒋林平,石红梅,蒋和舟.本土文化对外传播英语翻译与教学目的论――以湘西地区为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4),27-29.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 刘明东.文化***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中国翻译,2003(2).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3篇

人物造型设计上,我国传统动画注重吸取地域性文化的精华,《阿凡提的故事》中,人物造型设计呈现出***风味。白色头巾、略翘的小胡子,片中女子的装束都是新有的风格。《泼水节的传说》中,女子头饰和服饰都来自于傣族,《龙牙星》中,三女儿的服装和项圈、胸前的护身符等饰品,体现出苗族的特色。我国的传统动画造型设计借鉴了戏曲、民间艺术、敦煌壁画等的精华,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张飞审瓜》《骄傲的将***》中的角色造型借鉴了戏曲中的形象,九色鹿的造型来自于敦煌莫高窟魏晋时期的壁画《九色鹿本生》。《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设计借鉴了漫画《西行漫记》和民间版画上的孙悟空形象,吸取了民间艺术的精华。《哪吒闹海》角色造型吸取了中国门神画、壁画里的有用素材,采用装饰风格,简练的线条,配以民间常用的青、绿、红、白、黑等色彩,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来。我国的传统动画还汲取了许多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用的内蒙古民歌。《泼水节的传说》配乐是优美的傣族音乐,使影片充满了傣家风情。《阿凡提的故事》大量运用了***的地方乐器,如大铜角、达卜、萨塔尔。独特的***音乐与舞蹈,富有少数民族特色。还有很多剪纸动画,传承了民俗文化中的剪纸艺术。

二、中国文化受到世界动画的广泛关注与应用

中国经济90年代后的突飞猛进,使世界各大动画厂商意识到,这是个无比广大的动画市场,因此,迪斯尼率先利用中国化的美国动画片,打开中国市场。迪尼斯的电影素材来源于各种文化,如阿拉伯的《阿拉丁神灯》,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些影片都大获成功。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深入。

三、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与借鉴

国外动画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借鉴,最成功最典型的非《功夫熊猫》莫属。首先,片名,功夫+熊猫,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在片中,中国文化的痕迹无处不在。面馆挂着灯笼,屋檐下的画着倒福字的灯笼。过节的时候,舞龙、舞狮、烟花、鞭炮、轿子。神龙殿借鉴了故宫的设计,***腾柱,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龙,牌楼,都是很典型的中国文化的外在表现。除了外在表现,还有很多内在元素也充分体现。面条和包子,中国传统音乐,李小龙,中国俗语和哲理,中国的针灸,书法。《功夫熊猫》乍看甚至会觉得是中国人自己拍的,可见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研究得极为透彻与细心。除了功夫熊猫,还有很多国外动画都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中国自己的动画却一门心思模仿国外,缺乏对各国文化,包括本国文化的耐心细致的研究。丢失了当年的优良传统。

四、中国动画路在何方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民俗文化;特征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lso let peopl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terial, the scholar's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ts modelling art and each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ype at its beautiful appearance also contains ri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custom and social ethics conno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olk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below.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olk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中***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的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演变,其积累的历史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也使得传统建筑等同过于一个艺术品。在这些品种多样的传统建筑物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因此得以展现,其包含的社会伦理、社会文化、时代观念和民俗文化等也成为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建筑装饰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现,其自身也与民俗文化联系密切。例如一些农舍门户上面的雕刻着的细致精美的砖雕,这样的作品当然可以堪称为艺术品。然而,在这些艺术品的背后,却蕴含了中国传统时代的伦理道德和民俗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诸如“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福禄寿”、“八仙过海”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些都在传统建筑装饰中有所体现。一些建筑装饰品还表达除了对家宅的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因此饰有蝙蝠、双鱼和如意等的建筑装饰品也有很多。其中“蝙蝠”的谐音为“变福”,双鱼和如意更是象征了家族的和谐美满,这些传统装饰品将民间的传统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筑装饰的艺术性也有所体现,例如蝙蝠在外貌形态上都是较为丑陋的,而应用于建筑装饰中却被美化; “八仙”装饰***案中,经常以八位仙人的八种神器作为暗示,也一点也是建筑装饰艺术性的体现。

建筑色彩本身也属于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的自身色彩更是具有伦理性和民俗性的特点。中国的建筑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得十分紧密。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则。所谓“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后来“五行”所表示的内涵也开始被人们赋予。比如五脏、五音、五色、五味、五方等等,这些都对应与“五行”元素有所联系,例如五脏的肝、脾、肾、肺、心;五音的商、角、羽、徽、宫和五色的白、青、黑、赤、黄等等,这些都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一一对应。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开始出现,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木……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等一些说法也开始盛行开来,这种五种自然元素也渐渐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中。例如一般传统建筑的屋顶经常以黑瓦进行砌筑,这是因为黑色象征着五种自然元素中的水元素,水能克掉火,所以是处于对建筑的安全性着想。

2、建筑装饰中象征手法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象征手法在其中的应用更是十分广泛和常见。例如动物中的龙和狮子,这两种动物在传统的建筑装饰中经常可以见到,龙在这之中象征着帝王,狮子则象征威武和力量。在民宅的建筑装饰中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威武和力量的狮子也成为了驱邪避灾的重要装饰物。植物在传统建筑装饰中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荷花、竹子、松树、梅花、牡丹、桃子等。其中,荷花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思想品质,松梅竹则象征了高洁的人品;牡丹则代表了高贵的气质。一些建筑装饰中还将多种植物进行了组合搭配,将两种植物的象征内涵融合一体。例如将象征长寿的松树和仙鹤搭配在一起,象征“松鹤长寿”;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象征长寿的桃子结合搭配,则象征了“富贵长寿”。

除了这些动植物形象象征之外,建筑装饰中对于谐音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例如狮与“事”、鱼和“余”、蝙蝠和“变福”等。这些形象在建筑装饰中有着各自应用,例如装饰***案上有两只狮子,则是代表了“事事如意”的意思,狮子与长绶搭配则是象征“好事不断”的意思,加配钱纹则是象征“财事不断”的意思。在这之中,鱼的象征意思极为丰富。首先,因为鱼与龙都在水中生存,而龙象征神兽,鱼象征为凡物,因此鱼的第一种象征是表示凡物进入朝门之后福禄兼得的意思。另外,鱼是一种卵生生物,产仔数量多,因此也有子孙满堂的象征意思。鱼还与汉字“余”发音相同,因此蕴含多余的意思,象征人们多福多财多寿的愿景。由此也可以知道,鱼在建筑装饰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八宝***”更是体现了象征手法的应用。所谓“八宝”,指的是和盒、玉鱼、鼓板、磐、龙门、灵芝、松和鹤八种,这些八宝也经常在建筑物的门楣、门扇、厅堂和屏风上得到应用。八宝中,每一样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作用。和盒,其实是一种六角形的盒子,***形中有两个仙童,一个手拿荷花,另一个则手拿和盒,其代表是指财源滚滚的意思,也有象征夫妻和睦的意义。玉鱼则是指双鱼,在之前,玉鱼代表的是丰收和兴盛的意思,到了后来,又表示成夫妻和睦和子孙满堂的意思。鼓板即拍板,一般用来表示生活节奏协调,生活平安顺利的意思。磐是一种打击乐器,一般表示男女老少相处和睦,家庭和谐平安的意思。龙门在古人眼里是一种超度化生神功的灵物,代表了一种对仕途和地位的追求的精神。灵芝是一种名贵药材,在古人眼里更是一种仙药,因此它表示的是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松是一种长青树,因此是表示长寿的意思,也有严肃庄重的涵义。鹤也是表示长寿安康的意思。由此可见,八宝***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中和盒、玉鱼、鼓板、磐代表了夫妻和睦、家庭好合、子孙满堂、财多常乐的意思,龙门则表示工作顺利、功成名就的意思,灵芝、松、鹤则表示了长寿安康、飞黄腾达的意思。八宝***的装饰物也经常应用在居室和家用器具上,是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3、建筑部件装饰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屋顶、门窗、铺地等建筑部件都是需要加以研究分析的,当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例如屋脊两端的走兽都是民俗文化的体现,一般龙的形象较为广泛应用,龙能喷水,是祈求消除火灾的意思。而在传统的门窗中,门窗隔扇上也经常有以格心棂花***进行装饰,***中一般以动植物和天地为主要内容,其中一些象征太阳、月亮,一些则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也有象征整个天体宇宙的意思。铺地的装饰一般有乱石地、冰裂地等各种***案纹络,冰裂地在视觉效果较具美感,同时以自身形体象征了纯洁的心灵,表示不追求繁华富丽和迷信的意思。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5篇

关键词:江西 民俗体育 现状 发展措施

一、江西民俗体育的现状

江西的民俗传统体育内容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驱崇、禁忌和祈祷为活动目的的节庆中,这些节庆主要包括元宵节、春社、花朝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除夕和元旦等,主要内容有舞龙灯、放风筝、划旱船、荡秋千、踏春、竞龙舟、登高和舞傩等,表现了其自给自足,依靠自然,感恩自然的农耕文化的根本特色。民俗传统体育对于深入了解我省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农耕生活习惯、家族宗教理念和文化心理内涵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族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如龙舟、舞龙和风筝等几个项目,并未完全挖掘出我省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精髓。

虽然江西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和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比,发展和建设的脚步相对缓慢,其在全国的影响力也不甚很大。以江西永新县的盾牌舞为例,永新盾牌舞是永新县传统的集体性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团队合作精神丰富了其精神内涵,最原始最纯粹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当地向来就有“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之说,可是当城市化脚步的加快、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盾牌舞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抢救工作危在旦夕。当下在对其传承和整理的时候盲目地把其中的优秀内涵当作封建迷信的内容抛弃,就直接导致现在人们在表演盾牌舞的时候舍弃了习练前的仪式,直接从布阵开始表演,十分钟左右便完成了布阵、对阵、抢阵、破阵和抢花牌。大部分人现在只是从凑热闹和例行公事的角度来旁观或是参与这项活动,人们对于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就失去了原本应由的虔诚与崇拜。

从古代历史来看,正统宗教的繁文缛节让人们很难完全理解和接受,而民俗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带有趣味性且简单易行,比较能让民众接受和适应。随着社会转型的一步步深入,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呈现立体化的趋势,虽然供人们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呈现多元化的状态,但是民俗传统体育中对宗族的崇拜正在削弱,其组织、协调和教育的功能也趋于弱化甚至是消失。现阶段,大多数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承方式,由教学者把自己的技术要领和直观经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传授给后辈,后辈则机械地模仿到熟练地操作之后就算是掌握了这一门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从总体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来看,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仍处于一种自然的自生自灭的状态。

民俗传统体育面临的另一个发展的瓶颈就是整个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十分不平衡,无论是理论研究、***策支持,还是传承方式、民众参与力度都较为集中在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几个强势项目,如舞龙、龙灯、龙船和花灯等,小众和弱势的项目却显得十分冷僻和孤静。纷繁多样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中,能真正广泛开展、吸引民众注意和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其实了了,表面繁荣的民俗传统体育现在正不得不面临发展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随着西方体育的强势扩张和侵入,以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和拳击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项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民俗体育,并不断赢得各年龄层民众的喜爱和参与,民俗体育在这样艰难的生存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其发展也难免靠功利和噱头来吸引民众注意和参与。

二、江西省民俗传统体育发展建言

1.加强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

众所周知,文化自身具有两面性,变与不变的两个方面让文化处于不停地向前发展之中的,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是一样。我们应当认识到的是,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现在所处的大环境是体育全球化,如果我们还是坚持僵化不变的固有环境便会禁锢住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其原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同时,加强理论研究,探讨其正确的发展道路。

首先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来说,建议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迫在眉睫。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爱好者众多,但是专业的研究人员尚少,其中大部分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工作人员、从事编写地方史志的工作人员和高校的学者,而高校学者的比例较少,这也就直接制约了整个研究队伍的内在素质和质量。基层的研究人员受主客观的条件限制,主要进行的是一些地方民俗体育活动的采录和研究工作,或是利用当地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现有成果来为行***和宣传服务,所以缺乏深层次研究的实力和动力。而大学里的在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多数来自于文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其他学科,兼顾着研究民俗传统体育,这也继续导致着民俗传统体育研究的不够深入和具体。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高校人才的科研作用,提高研究队伍的质量和素质。高校师生是科研的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随着近年来体育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增加,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迎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文化的钻研,在论文选题中多关注我省的民俗传统体育,这就加大了产出高质量理论研究的可能性,也能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另外,岗位培训、带薪培训等方式的发展和普及能够增加民俗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带动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2.开发江西省民俗体育旅游娱乐项目

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底蕴丰富,均可以作为优秀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而且形式丰富多彩,独具赣地特色,如果能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对江西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民俗体育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深入实地去挖掘和整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江西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民俗性、观赏性、娱乐性特点使其极具旅游潜力而江西各地民风习俗的奇异神秘,赣文化的深醇熏陶,优秀的***传统,导致了颇有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观、历史名胜和纪念地,而民俗体育文化就深蕴其中。民俗体育深刻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通常在节庆时开展,集体进行,反映了江西的人民的生活、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对旅游产业而言,这些更添民俗色彩,更富内涵和情趣。江西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潜在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使人们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获得高品位的民族体育文化熏陶。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主线全省各城市加强包括游客互送在内的旅游合作以南昌为圆心以九江、上饶、景德镇、吉安、宜春为外圆以井冈山、龙虎山、婺源为品牌打品牌战略形成点、线、网结合的格局。把历史文化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和民俗体育旅游精密结合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文化圈。其次,突出民俗体育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以民俗体育特色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民俗体育项目的特色不动摇积极对民俗体育旅游产品进行新的开发和定位这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而坚持市场导向是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基础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统一规划、协调开发精品与普通兼顾。

3.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让西方体育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疯狂发展,对民俗传统体育产生的冲击很大,在各个大中小学的学校课程里,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我们很少能够看到以学校体育的形式出现的民俗体育课程。早在2004年就明文要求体育课要适当增加中国武术的内容,以身体教育来体验民俗体育,并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民俗体育精神的弘扬。可是单单是要求体育课增加武术这一项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刘三元先生所说:“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

民俗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其包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伦理道德都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现阶段学校在课程设置中要多利用好民俗传统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正面的教育意义,用民俗事象里表现出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这应该成为一种新的耶是不能被忽视的教育方式。学校如果能够重视民俗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并将其利用好,不仅能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建设,也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的正确培养,对于整个学校的学风校风具有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在学校中开设民俗体育课程的意义更多时候会以一种隐性的表现形式出现,而这种隐性通过学生表现出来之后必定能够改变当下我省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甚至能推动我省教育教改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向前推进。

开设了民俗体育课程的学校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更要注重高效率地利用这样的课程,对纷繁的民俗传统体育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梳理和分类,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方法进行备课和教学。而且不能流于表面,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教授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在和精髓,让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技术原理和悠久历史,让其在陶冶性情的同时感悟到民俗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神和独特魅力,让学校民俗体育课程合理发展的同时扩大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队伍。

5.结论

只有加强对我省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才能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引民俗传统体育的发展,才能让民俗体育的形式与精神更好地传承;而重点扶持开发我省民俗传统体育旅游娱乐项目能够让拥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地区的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并壮大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授和传承队伍,其次也能形成以民俗传统体育资源为核心的体育旅游产业,为其长久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开发和完善江西省民俗体育在学校中的课程设置才能为民俗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和壮大更完善的科研队伍,为其技艺的传承和精神的弘扬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鲁雅.论民间体育的内涵、外延与作用[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2]郎勇春等.江西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以江西永新盾牌舞为例[J].体育学刊,2009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悖论;对策

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或一个国家民族***策的价值取向,而且关系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完整和稳定。因而,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尹国昌先生及其他学者曾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强调了对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西学东渐后的自我迷失,市场冲击后的精神疲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意识、法律不健全,以及过度开发等。由此引起了我们的进一步探索与思考,认识到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效果之所以不理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存在种种悖论。

一、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1、生存方式的转变与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自古以来,一个民族只有繁荣富强,才能使其文化发扬光大,现代化是实现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伴随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经济渐趋萧条,边远地区的贫穷落后,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镇化发展加速,农村的年轻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绝大部分青壮年和有些知识文化的劳动力转移到民工潮流中,使民俗体育活动的主体渐渐流失,改变农业人口原来的结构,也破坏了先前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模式,使民俗体育传承的某些环节出现了断层。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要想保持“传统的”,生存方式不能有任何改变,这必然导致民族的发展停滞不前。当谈到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问题时,在“要人”还是“要文化”的选择上,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特别保护那些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的优秀的传承人,他们不是简单的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在急遽变革的时代同样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他们有新的生活欲求,有改善生活条件的理想,不能让他们为了保护某种民俗文化、保存某一历史传统而牺牲自己的现实生活。由此可见,企***通过繁荣富强弘扬民族文化而彻底改变生存方式是行不通的,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而拒绝生存方式的任何改变也是不可能的。

2、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教育既是用文化塑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用文化塑造人的途径和手段,更是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用什么样的文化塑造人,决定着塑造什么样的人。现代性制约下的现代教育目标的趋同,决定了现代教育内容和模式选择的同质化。能否融入现代化及其融入的广度与深度,是能否拒斥边缘化的唯一选择。谁不想被边缘化,就得积极融入现代性的主宰,被牢牢地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学校体育并未真正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操作中民俗体育更是看不到,仍是清一色的现代体育。既定的培养目标已预设了教育的“文化选择”,是固守传统还是融入现代?这就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两难选择。

3、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开发与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悖论

通过民俗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把民俗体育文化资本化,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赢,这是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一种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然而,为振兴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动力在经济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民俗体育的其它功能相对弱化,特别是在文化保存上尤其明显。旅游业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直接和间接的相遇,必然会引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引发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民族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就会急剧改变,从意识形态、衣着、建筑到民俗体育的祭祀、自娱功能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甚至为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开发商急功近利,人为的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撰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致使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导致民俗体育功利性的劣性变异。

二、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策略

1、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文本化

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目前要做的事,一是把老一辈民间体育传承者口中的历史记录下来;二是对能表征民族特点的民间体育文化进行调查整理;三是对各种民间体育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新文本,充分运用各种文化理论,对各种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找到人们应对种种环境迫力的措施和思维方式,形成更有解释力的文本;四是运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在专家学者的精心导演下,发挥影视艺术的优势,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民俗体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希望看到一些名家名角的名品;五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保存和演绎民俗体育文化,以便为宣传、了解和研究民俗体育文化提供便利。总之,文本化的根本在于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比较全面的记录和保存,为未来的继承弘扬打下基础,这也许是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2、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舞台化

舞台化就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表现民俗体育文化。一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府强有力的支持是前提,专家的指导是科学行事的保证,民众的文化自觉是基础,要得到长远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最终还要依靠广大民众的力量。打造民俗体育精品项目,走上国家、省、市舞台,在全社会开展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二是中华民俗体育文学作品创作,通过作品的出版或者信息网络的宣传,把民俗体育文化辐射到任何角落,实现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影视创作。一部成功的记录影片能够塑造出一种文化在世人心中的形象,让世人领略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弘扬和保护有重大意义。

3、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产业化

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不能依靠外力强制执行,当地居民是民俗体育文化的主人,应当唤起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珍视和保护的意识,促使人们主动地审视和阅读自己的文化、修正和重构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实现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民族生存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统一、民族理论研究与民族问题解决的统一,以超越民族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之间的种种悖论,化解现实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4、民俗体育文化保护――规范化

在多元并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何种服饰、何种规则、何种传承形式代表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问题。破解问题的办法就是取长补短,从中提取优秀的文化因子,创造出既蕴涵传统文化基因又超越传统文化的新的文化样式。民俗体育教育培训基地和中心的建立为传承和规范民俗体育文化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中开设本地民俗体育项目,使人们从小就在思想中形成关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因此,传承民俗体育文化保护,应鼓励传承形式的创新性与差异性的共存。

5、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专业化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第7篇

民俗艺术学是以民俗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民俗艺术”自有其特征和规律。“民俗艺术”与“民间艺术”、“民艺”、“民间文化”等概念常常被人混用不分,似乎被看作彼此无甚区别的同义词。其实,尽管它们在名称上都有一个“民”字,在社会层次上都与下层之“民”相关,但因视角不同、内涵有别而各有其意。“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民间艺术”,系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作为一种空间性的概括,它强调创作与应用视域的下层性,而不强调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本身的传承因素。其类型与作品既包括来自传统的成分,又包括各种民间的新创,甚至还包括庶民中非群体的个人创作,诸如邮票剪贴、种子拼贴、包装带编结、易拉罐饰物,等等。“民艺”,系日本传入的外来语词,它同“民谣”、“民具”、“民俗”等名称一样,意在强调主体为民的性质。

它不是“民间艺术”或“民俗艺术”的简称,而是从创作者与享用者的身份所做出的文化判断。如果一定要说简称的话,它倒是有“民众艺术”、“庶民艺术”的含义。至于“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或“民俗艺术”等是属与种的关系,艺术本属文化,它们相互间并非同一的,或并列的关系。民间文化包括民间风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宗教,以及其他的民间知识与民间创造。总之,“民俗艺术”的概念是从传承性、风俗性所做出的文化判断,而“民间艺术”的概念乃立足于社会空间的分野,至于“民艺”一词,则出于对创作与应用主体的身份所做的类型划分。当然,它们都具有“民”的性质,就具体作品而言有时彼此难分归属,这正是它们易被混用的原因,但作为概念,对它们的概括与把握需要有学理的支撑和区分。

二、研究体系

民俗艺术学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应构建自身的研究体系,以显现学科的严整,并推进学术的发展与繁荣。民俗艺术学的研究体系包括民俗艺术志、民俗艺术史、民俗艺术论、民俗艺术应用研究、民俗艺术专题研究等基本范畴。“民俗艺术志”,是对民俗艺术的类型、作品、传承、分布、现状、制作或表演等情况加以搜集、记录、整理、编写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民俗艺术研究的对象,它提供了实证材料和研究课题。“民俗艺术志”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靠田野调查和文献搜求,需要对作者、作品、创作过程、展演空间、发生背景、艺术组织、地域分布、传承情况等做出翔实的调查和科学的判断。“民俗艺术志”的研究,通常按国别、民族、地区、时代、类型、品种等进行,其选题诸如《中国民俗艺术志》、《苗族民俗艺术志》、《南京民俗艺术志》、《宋代民俗艺术志》、《民俗版画志》等。其研究范围能大能小,大到《亚洲民俗艺术志》,小到《ⅹⅹ村剪纸艺术志》、《ⅹⅹ镇印染艺术志》等,都能成为研究的选题。

“民俗艺术志”是民俗艺术学框架的基础,也是民俗艺术研究的起点。“民俗艺术史”,在研究对象上包括“民俗艺术发展史”和“民俗艺术研究史”两个基本领域。“民俗艺术发展史”主要着眼于时间坐标下的民俗艺术及其自身的传承、演化,从而让人们对某地或某类民俗艺术有纵向的全局的把握。“民俗艺术研究史”,则是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做历史的回顾和总结,涉及研究组织、研讨活动、理论发展、出版情况、学术论争、研究成果等方面,偏重理论的归纳与总结。“民俗艺术史”作为民俗艺术学的基本框架,其存在能表明学科固有的历史积累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民俗艺术论”,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民俗艺术学体系中的核心。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概念、类型、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方法、背景等,涉及民俗艺术的各种内外部规律及其研究方法。“民俗艺术论”着重于理论的阐发和规律的概括,成为民俗艺术学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民俗艺术论”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民俗艺术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建设水平和理论程度。“民俗艺术应用研究”,主要进行民俗艺术的市场研究,以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研究,同时也包括保护、展示、培训、创研等领域的研究。民俗艺术存在于民间,本是民间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显著标志,长期以来它在乡村和城镇自然传习,满足着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民众的精神需求,美化着艰辛、贫乏的劳动生活,而在当今城市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民俗艺术已成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获得了新的应用空间。

应用研究包括应用源、应用者、应用场的规律研究[1],就民俗艺术而言,就是扩大或改变其自然传承的定势,走向市场,走向新的空间和新的功用。“民俗艺术专题研究”,旨在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它以实证为基础,并要求从个案分析上升到理论概括。它没有刻意的“史”、“论”之分,其宏观的概括总是以微观的探究为先导。诸如“纸马研究”、“年画研究”、“皮影研究”、“傩舞研究”等,作为一个个的专题,既有相通的民俗传统和艺术背景,又各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专题研究就是要揭示民俗艺术的“类”的特点和“种”的规律。专题面广量大,虽不构成研究体系的主脉,但能推动学科向纵深发展。就上述体系而言,当今我国的民俗艺术研究还未能充分展开,民俗艺术学的建设还需要多领域地加以推进。

三、理论支点

理论支点是理论系统的支撑,或专指理论范畴中最具个性特色的部分。对民俗艺术学的理论支点,我们可以用“三论”来概括,即:“传承论”、“社会论”、“象征论”,它们分别从存在特征、属性风格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构成了民俗艺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承论”的核心是强调民俗艺术的要旨为传承性文化现象。民俗艺术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发生和存在既不会突然偶见,也不会昙花一现,而是有着历史的脉络和代代相传的印迹。我们研究所关注的“传承”首先是有时序的,它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体现出古今相贯、承前启后的特点。“传承”作为动态的过程,本立足于时间的跨度,而“传承论”的理论乃是对民俗艺术传统的沿袭所做出的文化判断与表述。可以说,没有传承,就没有传统,传统依赖传承而发展。“传承论”包括传承人、传承地、传承时机、传承方式、传承路径、传承媒介、传承节律等范畴的研究,成为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领域。由于民俗艺术以传承为其最显著的存在特征,因此,“传承论”就当然成为民俗艺术学理论的重要支柱。“社会论”的着眼点是强调民俗艺术的群体属性和社会风格。

民俗艺术作为民间的传统艺术,不论在成果形式、题材内容、材料选择、工艺手段、功能取向、应用时空、信仰表达等方面,都有共同的基础———社会的需要与认同。民俗艺术从总体上来说,不是某个个人的独创,它不以个性风格相标榜,而是社群风俗的体现,集体创作的延伸,其间虽有个人的局部改进或创新,但仍顺应社会风俗的氛围,其社会性仍强于个体性。社会以地域的、民族的、行业的人群所构成,正是有共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才形成一个个各有传统的整体。民俗艺术作为民俗的产物,是一定社会文化精神的表达,也是其艺术审美的张扬。“社会论”着眼于民俗艺术的主体成分,包括制作者、表演者,赏玩者、享用者,以及营销者、管理者等艺术中介,研究其群体属性,从主体和社会背景等方面支撑民俗艺术学的理论框架。“象征论”强调符号的意义表达,把民俗艺术视作各有隐义的符号系统。作为民俗艺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象征把意象与物象、事象相联结,虽幽隐、迂曲,却自有其文化逻辑和解读方式。《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之说,并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由此可见,“形”、“器”相连,“象”、“意”相承,“器”以“形”显,而“意”以“象”隐。艺术象征往往表现为物理、事理、心理与哲理的统成。象征的本质是“将抽象的感觉诉诸感性,将真正的生活化为有意义的意象”(弗赖塔格)[2]2。作为集体意识的表达和解读,象征缘起于原始文化阶段,在文字尚未发明、语言尚未成熟的时期,它是有效的交流手段,它拓展了人类思维的想象空间,并激发了艺术创造的激情。正如黑格尔在《美学》第2卷所说,“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象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创造方式,其意义与本体间不呈直接的因果关系,仅建筑在相似的联想和文化认同之上,从而创造自身的“密码”。民俗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渊源关系,象征仍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因此,“象征论”亦构成民俗艺术理论的重要方面。

四、研究视野

研究视野是带有空间性的探索领域,它既能反映研究者的学识广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科的发展程度。民俗艺术学作为新兴的艺术学科,其理论构建应包括研究视野的开拓与认定。我们可以从基本类型、主要环节、自身层次、存在属性、传承形态等角度,为民俗艺术学展开研究的视野。从基本类型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涉及民俗造物艺术、民俗表演艺术、民间口承文学等。“民俗造物艺术”,即木雕、石雕、编织、泥塑、纸扎等手工制作,它以有形有色的具象成果、传统工艺和风俗应用成为其存在的标志。“民俗表演艺术”,即民间小戏、民俗歌舞、傩戏傩仪、商卖吆喝、绝技绝活、民俗游戏、民俗礼仪等,它们依存于一定的民俗氛围,以动态的展演为特征。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传统民俗文化论文

学习

环保项目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项目10篇,内容包括环保回收项目,环保项目案例分析。二、如何加强环保项目管理环保项目管理是推进环保产业和环保事业不断深入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的环保项目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环保项目管理水平,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学习

交流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交流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活动工作总结怎么写模板,工作交流会总结范文。3、制度规范。完善交流制度是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保障。为规范我市的干部交流工作,我们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和

学习

治理教育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治理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论文精选,教育治理领域方面的论文。197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近30年西方民主制度的施行和持续不断的***治教育,西方民主价值观在联邦德国被普遍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治文化基本形成,西德社会的文化多

学习

物流管理论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物流管理论文题目推荐,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论文。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要进行可靠性分析,我们所需要工程的分析人员收集、验收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各种技术、实现过程、方法和工作中的设备。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

学习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系统10篇,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教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立项。在工程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误区,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地分析工程管理和计算机的特点,不寄希望于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我们大部分的管理工作,立足于新工

学习

中考体育项目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体育项目10篇,内容包括中考体育比赛项目及收获,体育中考全部内容过程。

学习

项目总结报告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总结报告10篇,内容包括项目总结报告,攻坚项目总结报告。一、服从领导安排在__项目,因属还未正式开工项目,在总监代表的指导和协助下,由我和__同志负责处理施工前期监理工作,主要对业主需完善的“三通一平”进行督促及工程前

学习

科技项目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项目10篇,内容包括科技项目成功案例清单,科技项目科技报告。一个时期以来,“项目科委”曾成为人们广泛抨击的一种现象,其直义是科技管理部门不应该抓项目。这种舆论是对我国***府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

学习

新闻写作论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写作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闻写作论文,新闻时***论文。社会问题是社会学上的一个特定称谓。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社会学意义

学习

广告文案写作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广告文案写作10篇,内容包括广告文案写作教材,广告文案写作平台。广告语又称广告口号、主题句、标题句,是为了加强诉求对象对品牌、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印象而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简短口号性语句。它基于长远的销售利益,向

学习

实用文体写作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实用文体写作10篇,内容包括实用文体写作十个要点,现代实用文体写作大全。1、对文学文体的认识在文学文体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文学性文体写作训练的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及由这四大文体发展而成的小品、报告文学等作

学习

分岗会计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分岗会计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分公司会计工作计划,财务会计个人工作计划6篇。1采购计划人员轮岗的必要性根据本人对轮岗工作的认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1通过岗位轮换,实现人员储备由于物资计划采购岗位的特殊性,需要从事该岗

学习

文秘写作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文秘写作10篇,内容包括文秘写作的经典感悟,学习文秘写作。性别:女民族:汉***治面目:团员学历:大专专业:公关文秘毕业院校:南开大学中文系所学课程:秘书学、文秘写作、公关实务、谈判学、人际心理学、公共关系、公关语言、应用写作

学习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表稿,甘肃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二、工作目标重点改善北河、虻牛河、滦柏干渠水质,到20*年底,北河、滦柏干渠水质达到Ⅴ类标准,到2010年底,虻牛河水质达到Ⅴ类标准,北河水质达

学习

治理教育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治理教育论文,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论文精选,教育治理领域方面的论文。197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近30年西方民主制度的施行和持续不断的***治教育,西方民主价值观在联邦德国被普遍接受,资产阶级民主***治文化基本形成,西德社会的文化多

学习

物流管理论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物流管理论文题目推荐,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论文。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要进行可靠性分析,我们所需要工程的分析人员收集、验收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各种技术、实现过程、方法和工作中的设备。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可

学习

机械本科论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本科论文,内容包括机械工艺装备设计论文,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论文。1.2原因分析上述数据表明,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总体出现下滑现象,结合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选题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选题前,学

学习

国际传播论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传播论文,内容包括国际文化传播论文怎么写范文,国际传播毕业论文题目。国际传播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发展的、充满活力而又具有迫切现实性的新兴学科。从国际方面看:国际传播的最初研究起源于美国。60年代末,国际传播作为一

学习

家校教育结合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家校教育结合论文,内容包括家校合作教育论文范文大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论文题目。其二,业余性和不规范性,并带有随意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爱好、乐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其三,教育方

学习

应用统计学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应用统计学论文,内容包括应用统计学论文推荐,关于应用统计学论文题目。中***分类号:O212C8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566(2000)02――0051――09TheApplicationofStatisticsonSecuritiesandFuturesMark

学习

项目进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进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论项目的进度管理范文,高项进度管理论文范文。在实际工作中,进度也称计划,进度管理也称计划管理,并将二者合在一起称进度计划。不过二者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计划,英文称作plan,是指对一个工程项目按

学习

动漫艺术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动漫艺术论文,内容包括动漫绘画论文摘要,动漫作品论文参考文献。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