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A. Lindbergh)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划时代人物,从而成为许多航空爱好者心中的偶像。童年时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读过所有关于林德伯格的书,对他的成就、人格均十分钦佩,梦想成为林德伯格那样的英雄。
他后来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偶像。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留下振聋发聩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和自己的偶像一样,阿姆斯特朗也没有沉浸于荣誉,而是尽力躲开公众关注,远离名利陷阱。
1930年8月5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他的父亲是一位州审计员,全家人常因父亲工作调动而搬家,阿姆斯特朗每次转学都要再适应陌生的环境,从而养成内敛的性格。作为一名尽责的审计员,父亲教给儿子的首要做人原则就是诚实和正直。成名后的阿姆斯特朗保持了这一秉性。当美国宇航局(NASA)为完成登月口述史项目而多次采访他时,阿姆斯特朗针对一些问题的回答常是:“我不确定,因为记不清了”“我不知道这件事”。因为坊间流传着关于他的各种传闻,有的颇为传奇,但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高中毕业后,阿姆斯特朗考取美国海***奖学金,于1947年进入普渡大学,就读航空工程学专业,两年后进入海***服役、受训。他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参加了朝鲜战争,共执行78次作战任务,获三枚勋章。有一次,他驾机穿越密集的防空炮火,机翼突然出现故障,阿姆斯特朗没有慌乱,而是继续驾驶飞机到达美***控制区域,这才镇定跳伞逃生。经历无数战斗和生死考验,阿姆斯特朗的飞行技术炉火纯青,积累起应对飞行危机的丰富经验。
1952年,他回到普渡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获得南加州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55年,阿姆斯特朗开始在爱德华兹空***基地担任试飞员,驾驶过大量机型,屡创佳绩。1959年,美国宇航局决定选拔宇航员。此时的阿姆斯特朗仍沉醉于极富挑战的试飞工作,对当宇航员并无兴趣。但三年后变故横生,他两岁的女儿凯伦死于脑癌。这让他陷入巨大的悲痛,很长时间无法工作。待心情稍平复,阿姆斯特朗决定接受新的挑战,以填补自己空虚和痛苦的心灵。此时美国宇航局正招募第二批宇航员,近250人申请,阿姆斯特朗和另外8人顺利入选。
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仍很优异,后被选为“双子星”8号飞船的机长,于1966年3月16日进行太空飞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飞船突然失控,高速旋转。凭借多年的危机处理经验,阿姆斯特朗紧急关闭出现故障的火箭推进器,恢复对飞船的控制,安全返回。他的冷静给上级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成为第一批登月宇航员的最佳人选之一。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终于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但依照惯例,他作为指挥官应最后走出登月舱,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本该是其同伴阿尔德林。美国宇航局最初声称,让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走出,只是因为他的座舱位置更方便。但在2001年,一位美国宇航局前高官在自传中披露,没有选阿尔德林是因为他性格太过张扬、惯于挑战上级权威,登月之前,还曾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想第一个踏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则相反,他性格沉稳,与世无争,也容易沟通,美国宇航局自然希望由后者来代表自己。
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有限,宇航员登月后的行动早早被严格规定,时间几乎精确到秒,而且临行前也经过反复演练。按原计划,阿姆斯特朗应站在登月舱一侧,由阿尔德林拍照记录这历史性的瞬间。但当阿姆斯特朗站好位置并将相机递给阿尔德林时,后者回答说:“还是你拿着吧!”随即转身继续收集标本。
今天人们看到的登月照片,多是阿姆斯特朗为阿尔德林拍摄。后来有人问起此事,阿尔德林回应说,自己并非有意为之,这只是偶然。阿姆斯特朗对此始终不作回应,也从无怨言。
登月成功带来巨大荣誉的同时,也让阿姆斯特朗忧虑重重,担心自己的成就被过度商业化。所以,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低调,远离媒体聚光灯,也不轻易给别人签名留念。他还放弃和拒绝了许多用自己名声获利的机会。
1969年到1971年,他在美国宇航局任职,很快厌倦,遂举家迁往俄亥俄州,获得辛辛那提大学的教职。阿姆斯特朗没有隐居起来,仍在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1986年,他被任命为罗杰斯委员会副***,参与调查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
晚年时,常有人与他聊起登月,他依旧会淡然地说,“我只是完成了一次任务。”在阿姆斯特朗看来,登月和他执行的其他任务并无分别,只不过那次正好降落在月球。
作者为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