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爱情篇1
进入网络聊天的网友,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碰到怦然心动的网友,于是就洋洋洒洒抒写着自己的爱情梦,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一尝就是一个遍,但是在尽情抒写爱情的同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网络的本质,网络的虚无飘渺决定了网络爱情的虚无漂渺,没有人愿意在虚拟的网络付出真正的责任,正如一首歌《网络情缘》歌词写的
网上一个你网上一个我
网上你的温柔我就犯了错
网上的情缘也轻轻问我
爱一场梦一场谁能躲得过
网上一个你网上一个我
网上我们没有过一句承诺
点击你的名字发送我的快乐
接受吧接受吧爱的花朵
轻轻的告诉你我是真的爱过
你曾经真真切切闯进我的生活
不见你的时候我情绪低落
只有你能刷新我的寂寞
轻轻的告诉你我是真的爱过
你的哭你的笑深深牵动着我
你总说着真真假假难以捉摸
我喊着爱人呀别想太多
如果想把虚无的网络爱情放到现实生活中,会很快的发现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因为网络的虚无决定爱的虚伪,网络爱情就像是一场网络游戏一样,如果入戏太深,那么伤害就深,进入网络聊天的人没有人能够躲得过网络爱情的诱惑,因为在网络聊天不像现实生活聊天,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而网络聊天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文字的魅力,于是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没有保留,所以等梦醒的时候出现了网络空间的伤感文字,让人看了黯然心碎。
网络爱情篇2
1、尽管你细心灌溉我说不爱就不爱
2、是不是只有在用得着我的时候你才会想起我?
3、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理想;与你分手,憧憬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
4、我感到世界上的一切,全部属于我了,因为你爱上了我。
5、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6、有的人老是抱怨找不好人,一两次不要紧,多了就有问题了,首先你要检讨自己本身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那你就要审视一下自己的眼光了,为什么每次坏人
7、别人回首那人在灯火栅阑处,我回首那人在哪里呢。
8、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点寂寞。
9、爱我的人我不爱他?我爱的人却不爱我所以我很好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结婚。
10、自己,终究是个闯入者,只有尘封的窗户和孤独的树影是自己的配角,庆幸它们没有生命,否则,也会离我而去罢。
11、上苍不会给你快乐、也不会给你痛苦,它只会给你真实的生活。有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平淡而死去,却不知道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12、越是疼,就越是没心没肺的笑。
13、宿命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位置,即使短暂的错位,也终要回归本位。
14、爱情,就像两个人在拉猴皮筋,疼的永远是后撒手的那个。
15、爱情就像海滩上的贝壳--不要拣最大的,也不要拣最漂亮的,()要拣就拣自己最喜欢的,拣到了就永远不再去海滩。
16、爱一个人不是要拥有他,只是在远方默默地注视他,也就心满意足。
17、本以为念念不忘的东西却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遗忘。
18、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19、缘起缘灭,缘浓缘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珍惜那短暂的时光
20、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21、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网络爱情篇3
静静的独守在电脑旁。思念着网那边的你。你是否能够感觉这份苦思?你是否能体会这种痴情?何为天长地久,曾经真挚的相爱过,就足够了。彼此真诚的付出,没有虚伪。没有哄骗。就是最真挚的爱情。人生别无所求,有一份真爱就已经足够了。彼此之间真心的相待,真挚的相恋。就该安然了。爱一个人不需要去拥有。只要对方幸福就知足了。爱一个人不需要长相守。只要彼此心心相印就心安了。人生还能祈求什么呢?一份真爱,一份执着。就是生命中最大的幸福。
前世相约,今生相遇。前世相守,今生相知。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网海茫茫,多少人陷入情感之中。又有多少人天涯海角两相望。南北苦相思。无奈的世间,纵然是情深似海,也只是一种无缘的心痛。人生就是一步棋,走错了一步就无法回头。婚姻就如同棋子,错了就很难再轮回。幸福之人能有几许?开心之人能有几个?人无完美之人,事无百般顺心。活着就是一种考验。要承受一切的挫折和苦恼。谁都无法去摆脱的。
真情无边,相思无限。一次心动,一生爱恋。情浓浓,意深深。痴情相望心相牵。愁漫漫,思漫漫。爱恨相交凄寒寒。相思痛,苦期盼。愁绪万千泪涟涟。爱无悔,情相连。不离不弃君誓言。花开花落皆自然。人无轮回苦暗淡。春去夏来时光短,瞬间红尘苦无边。愁悠悠,痛悠悠,月缺自有月圆时,人生为何无轮回?小草枯死能重生。生命逝去却难回。天气有晴也有阴,岁月一去不复返。
一份情,一份爱。几份愁绪在心怀?一份思,一份念。几分相思存心间?你是枝,我是叶。分离自会再相连。你是水。我是鱼。真情相守不离分。今生有缘来相遇,必定有份来相聚。有缘相识在空间,有情相见在世间。梦想成真终实现。相亲相爱到永远。情深深,意朦朦。期盼相见那一天。情字伤人又伤身,爱字易写却难分。默默等,静静盼。天若有情天落泪。人若有情会相见。相爱容易相见难。相识容易相知难。苦于尘世难如愿,生命逝去存遗憾。
人生为何有那么多悲欢离合?让人凄然泪下,让人痛断肝肠。活着好无奈,活着好凄凉。几人不为情伤?几人不为爱痛?人生之中最难解开的就是情结。最无奈的也是情缘。几人能如愿?几人能完美?有情之人也许难相伴,有缘之人终生难相守。
一份真情存留了几许痴恋?一份爱恋留下了几许珠泪?
一份缘分沧桑了几许红颜?一份相思湿润了谁的衣衫?
网络爱情篇4
“网络杀手”杀人不见血
2008年7月初,24岁的崔建峰从沈阳大学毕业,拿着三本的大学文凭求职,他屡屡受挫受辱。
屋漏偏逢连夜雨,9月初,崔建峰的父亲崔绍先突发心脏病住院***,需要大笔医药费,这让崔建峰非常痛恨自己的无能。父亲病倒,这个家马上撑不住了。看着母亲的泪水,听着父亲的叹息声,他终于下定决心:加入“网络水***”,挣钱给父亲治病!
在这之前的一个月,因为找不到工作,师兄杨山动员他加盟“网络水***”,说,以他犀利的文风与独到的见解,一定可以做到“网络杀手”,得到更高的收入。崔建峰当即回绝,作为网络高手,他是了解“网络水***”的,就是一群无业游民或者低收入者,受雇狂捧或疯骂一个人或一家公司、一个品牌,拿点小钱,做这个行当太下贱了。
但是现在,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果然,凭着超强的文字功底和独到的见识,崔建峰在“网络水***”中一举成名。仅仅过了三个月,他就成为了杨山所在公司的“网络杀手”,月收入达到3000元。一个月后,他又成为几家网络公关公司的特聘网络杀手,月收入已超过5000元。他向父母和同学朋友谎称自己在做网络编辑。虽然有时也自责为了挣钱出卖良心,可看到母亲愁苦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还是很高兴。
2009年5月初,初中时的好友蒋宇来找崔建峰,二人喝酒喝得昏天黑地,蒋宇痛苦地述说了女友潘莉莉贪***富贵,抛弃自己、攀上富贵男友的恶行。看着蒋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凄惨模样,崔建峰非常气愤也很同情。难道像他们这样的人就不配有爱情吗?他决定替蒋宇报仇。
之后,崔建峰通过网络,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联系上了几百名网络杀手和网络水***战士,当他以“正义之剑”的网名把潘莉莉的照片和背叛挚爱她的男友的故事公布在“天涯社区”等多家网站后,几百名“网络杀手”和“网络水***”战士蜂拥而至,把潘莉莉骂成了千古第一恶女人。许多不明真相又正义十足的网民们也跟着冲进来,开始人肉搜索潘莉莉。很快,潘莉莉的个人情况、父母的情况都出现在网上。一个月不到,潘莉莉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2009年5月下旬,蒋宇跑来找崔建峰,他一脸兴奋地说:“建峰,你真是太厉害了。那个多次打电话向我求饶,我怎能饶她!我要让她知道我的厉害,得罪了我就是死路一条!”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崔建峰从蒋宇口中陆续得知潘莉莉的种种境遇:她的新恋人怒而与之分手,单位无法忍受攻击辞退了她,走在街上被人认出遭到咒骂,父母家的电话被打爆……
崔建峰深知网络攻击的厉害,他开始有点同情潘莉莉了。他早在半个月前就停手了,可那些不明真相的网民们在继续指责背叛了挚爱男友的潘莉莉。他明白,此刻潘莉莉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他伸张了正义,却同时感觉到,杀人不见血的网络追杀太残酷了。
悔恨:
被伤害无辜女孩跳楼受伤
2009年7月中旬,多个崔建峰熟悉的“网络杀手”用QQ联系他,转给他一封公开信。信是潘莉莉写来的,原来,潘莉莉因忍受不了骚扰和无端的污蔑,走上了自杀之路。崔建峰这才知道,潘莉莉当初并没有抛弃蒋宇。大学毕业之后,潘莉莉甚至动用舅舅的关系帮蒋宇调到一个朋友的企业工作,但蒋宇不求上进,反而收受各种客户的回扣,还跟多名女性保持暧昧关系。潘莉莉多次劝说,蒋宇不以为然,公然叫嚣说:“我当初看上你,就是看上了你的家庭关系!”潘莉莉在无奈中告诉舅舅,自己已经与蒋宇解除恋爱关系。
之后,蒋宇的公司以他吃卡拿回扣辞退他。蒋宇气急败坏地找到崔建峰对她进行网络追杀……
遭受到网络追杀后,潘莉莉曾努力在网上披露真相,可是在“网络杀手”和“网络水***”的狂轰滥炸下,潘莉莉的辩解虚弱而无力,新男友顶不住压力与她分手,单位受不了麻烦把她辞退,父母家的电话整日整夜被咒骂声占据着,父亲被气病住进了医院……
潘莉莉在信的末尾处这样写道:“……‘你是天下最大的恶棍,你颠倒黑白助纣为虐,你的字字句句都是邪恶之剑,都在唆使不明真相的人们伤害无辜……我是被你杀死的,就是到了阴曹地府,我也要找你算账……”
看完信,崔建峰惊呆了。7月下旬的一天,他找到了潘莉莉家。可是她的家门紧锁,怎么敲也没有人回应。邻居告诉他,潘莉莉最近遭受网络攻击,于前两天跳楼自杀了……”崔建峰整个人都傻了。他果真夺去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吗?邻居说:“莉莉命大,没有死,在住院呢。”
崔建峰急忙赶到总医院骨科住院部,隔着窗户,他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潘莉莉。她的左臂和左腿都打着石膏。那一刻,他呆住了。“难道真是我害了她?她是被冤枉的?蒋宇骗了我……”他真想冲进去问个究竟,可他没有这个勇气,如果她的家人知道是他把她害成这样,一定会把他撕碎的。
崔建峰去蒋宇原来的工作单位调查,各方传达的信息告诉他,潘莉莉信中所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是蒋宇在撒谎。他找到蒋宇质问他。想不到蒋宇竟说:“是的,我欺骗利用了你。潘莉莉那个让她舅舅害得我很惨,不仅丢了工作,还让我父母无家可归,我能不报复她吗?你被利用了只能说明你傻!……”
崔建峰再也不想听蒋宇的强盗逻辑,他猛地扑上去,和蒋宇厮打起来。
罢手:
站起来的女孩得到美好爱情
回到家,崔建峰满身是血一瘸一拐的样子吓坏了父母。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父亲崔绍先气得冲过来就打了崔建峰两个耳光,咬牙切齿地说:“拿你害人的钱治病,我真不如死了……”还是母亲姜美娟冷静,她对丈夫说:“就是把他逼死了又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替他赎罪……”
一家三口坐下来商量,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做出了三个决定:第一,崔建峰马上在网上公布蒋宇欺骗崔建峰并诬陷潘莉莉的事,还原事实,还潘莉莉清白。第二,崔建峰公布自己与“网络杀手”这个职业一刀两断。第三,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想尽办法让潘莉莉站起来。
当天晚上,崔建峰就在网上公布了蒋宇的种种恶行,同时公布了自己做“网络杀手”的恶劣行径,并号召所有网民声讨蒋宇:现在,我不再是“网络杀手”,而是一个良心发现的罪人,想做的就是为民除害……
第二天,网上声讨蒋宇的帖子铺天盖地。但崔建峰给蒋宇留了条后路,没有在网上公布他的相关信息。然而,即使这样,蒋宇也遭到了网民们群起而攻的怒骂。更多的网民则在反思,自己也是残害潘莉莉的帮凶。许多曾参与攻击潘莉莉的“网络杀手”和“网络水***”战士,也像崔建峰一样良心发现,决定弃恶从善。
2009年8月初的一天下午,崔建峰和父母赶到医院看望潘莉莉,医生说她已经出院回家休养。医生说她很难站起来了。崔绍先马上说要到潘莉莉家去看看她。看到儿子犹豫,崔绍先坚定地说:“儿子,错了就要认,你必须去,必须亲口向那个无辜的姑娘道歉。” 崔建峰和父母来到潘家。听说崔建峰就是组织网络围攻追杀的“凶手”,潘莉莉的父母和亲友们怒不可遏,围着他们一家三口大骂,还动手打崔建峰。姜美娟低声说:“对不起,是我儿子害了这么好的姑娘……”
崔建峰和父母默默地承受着打骂,潘莉莉喝住了亲人:“住手!就是打死他们,我能站起来吗?”潘家人终于罢手了,仍是愤愤不平。
潘莉莉又开口了:“今天好多人打电话告诉我,你把真相在网上公布了,今天又来谢罪,说明你和你的父母是好人。如果你们不出头,我们一辈子也不知道是谁害得我这么惨……”她告诉父母和亲人,不要再责怪崔建峰了,因为他也是被蒋宇这个恶棍欺骗了。
崔建峰的泪水热辣辣地溢了出来,被他害得不能站立的姑娘,竟还替他向亲人求情。他的心被狠狠地撕扯着。他连连说着“对不起”。
姜美娟拿出一个存折:“为了赎罪,我们卖了房子,房子太小,只卖了27万元。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姑娘站起来……”崔绍先接着妻子的话说:“我们是穷人,没有太多的钱。可我们是好人,想不到儿子竟做出这样的恶事。假如走遍全国也不能让姑娘站起来,那我们就照顾姑娘一辈子……”
崔家人的真情,终于感动了潘家人,两家人终于握手言和。此后的半年时间里,崔建峰和潘莉莉的父母带着她去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看病。每到一地,看病之余,崔建峰都要用轮椅推着潘莉莉去公园赏花,品尝当地的小吃。为了让潘莉莉不那么寂寞,崔建峰就用英语给她讲笑话,看到什么编什么,开心时两人纵情大笑。这时,潘莉莉就会忘了自己是个病人,露出少女的活泼和天真。
潘莉莉的心滑进温暖的海洋,一种甜蜜的朦胧的情愫在悄然滋长,她的天空里有了亮色。在这个过程中,崔建峰感受到了潘莉莉的善良可爱和坚韧,渐渐爱上了她。潘莉莉也越来越依恋崔建峰,可她却把这份爱藏到了心底,她明白,看过的名医都说她很难站起来了,因为她的腰椎受伤很重。她不想拖累他!
2010年3月底,真是苍天有眼,崔建峰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上海一家医院的专家们认为经过复杂手术后可以让潘莉莉站起来。得知这一消息,崔建峰竟跪谢专家。
网络爱情篇5
1、我要寻找的是一个不会跟我吵架,是一个可以接受我一切的坏毛病并且愿意和我一起改正;会喜欢女孩,会像宠自己的女儿一样宠我的男人,然后我们一不小心就地老天荒了。
2、多少情人沉浸在欢乐里,而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无穷哀怨藏于心坎底,不想再听什么大道理!我只知道,我爱你,想你。
3、你多情的天空布满迷雾,我困在迷雾里失去了方向,每天用眼泪整理着回忆中的伤。现在终于明白,过期的爱,不会再绚彩。彻骨的恨,留给自己的只是伤害。
4、此生能够遇上你,是上苍对我最大的赐福。我会好好珍惜这份缘。
5、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的,很多男人这样,不过,一有钱就变坏的男人就算没钱,也好不到哪里去。
6、爱,如同一只纸风筝。可近可远,可高可低。风筝有时候会断线,风筝也可以将蓝天装饰得很美,但关键是要看握长线的人,是否用心?
7、断了线的风筝没方向地飞,忧伤在寂寞的荒原漫山遍野。
8、浪漫是什幺?是送花?雨中漫步?楼前伫立不去?如果两人彼此倾心相爱,什么事都不做,静静相对都会感觉是浪漫的。否则,即使两人坐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觉不到浪漫的。
9、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常常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支持他的女人,那一个失败的男人的背后,是不是也常常有一个明明有闻的瞎捣乱的女人呢?
10、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人?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总会有缘再会,总以为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如果只能够跟你重逢,而不是共同生活,那怎么会幸福呢?
11、如歌岁月总是让人难以清晰,路过你的世界读懂你的多情,熟悉的感觉却忽然感到陌生,那段情就这样从此僵硬冷冰。
12、其实,真正的爱情无关考验,也无关折磨,可是,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太缺乏安全感,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就会不停的问自己,他是真心喜欢我吗?他会变心吗?然后,我们会去试探、去考验、去折磨,最后,弄巧成拙。
13、爱,绝不是缺了就找,更不是累了就换。找一个能一起吃苦的,而不是一起享受的;找一个能一起承担的,而不是一起逃避的;找一个能对你负责的,而不是对爱情负责的。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努力,两个人的奋斗,两个人的共同创造、爱,如同一道美丽的风景。清香四溢、芬芳艳丽!而要将美丽进行到底,还需要用心栽培呵护,才不会退色污染!
14、当太阳不再上升,地球不再转动。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世间万物化为虚有。我的心依然会陪伴你,直到永远!
15、我们,不要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幸福。你以为你没有的,可能在来的路上,你以为她拥有的,可能在去的途中。()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好。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懂得你的好!
16、如果可以,我愿意带着我一生的情、一世的爱,来陪你度过天上、人间、地下所有的时间。
17、热恋的时候,不必那麼现实,失恋之后,却必须现实一点,一切已经完了,各有天涯路,多麼不舍,也要放手。
18、不爱你实在太过份,不爱你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不爱你我朋友会打我,我的目标只有一个:爱你。
19、好想看着你枕着我的枕头入眠!依然那么想你,爱你。
20、不可改变容颜,但可改变微笑;不可改变别人,但可把握自己;不可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改变生命的宽度。
21、男人和女人,一旦睡过,就会对对方有要求;有要求,就有埋怨,有埋怨,就有痛苦;有痛苦,就有怨恨。
22、千里的路若是只能陪你风雨一程,握你的手前尘后路我都不问,荒凉人世聚散离分情有多真,茫茫人海只求拥有真心一份。
23、一个人的世界:病了,一个人扛;烦了,一个人藏;痛了,一个人挡;街上,一个人逛;路上,一个人想;晚上,一个人的床……慢慢地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沉默、变得冷落、没了想理、不想说、不想看……我不是高傲,也不是胡闹,是厌倦了所有的依靠、有一份极珍贵的礼物,我要把它送给你,那就是我那颗纯洁的心。
24、我曾经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蓝。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关于爱情的句子、学会用理解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对方,而不是以自以为是的关心去管对方。
25、不愿对你诉说我的不幸,也不敢向你要求爱情,只愿迎着温柔的目光,和你默默地相对不语。
网络爱情篇6
网络是个聚宝盆,商人从中淘钻,学者从中淘金,形影相吊的光棍从中淘人。当你从隧道此端走到彼端时,那是另一片海阔天空,一切都豁然开朗。《中国式离婚》里,网络是滋生婚外恋的温床,然而现实生活中,网络则是无数单身贵族的媒婆。走过来的人都知道,感情的事在网络中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并将其“打印”,他才能活色生香地为你所有。见网友――***感情的第一步,有前提,也要有谋略,只有讲求手法,才能确保“质量上乘”。别忘了,即使是网络相亲,我们也要“挑食”:
认识两个月以内的网友不见
两个月通常是泛指。从初识,到客套,到了解,到暧昧……两个月的时间已足够。这期间用email做诱饵,目的是待他回信,从字里行间读出他的“文如其人”。如果他的文字竟是糟粕,那么此人从此可进入“黑名单”。
没通过电话的网友不见
了解对方的“语种”和说话方式。语音交流让两者关系更进一层,但如果你是个典型的北方人,而对方是深谙“鸟语”之士,你还有相识恨晚的感觉吗?就算地域的差异可忽略不计,但口吃、大舌头等症状呢?还是考虑周全再说吧。
没视频过的网友不见
照片在网络中不可轻易授出,如果被玩劣的骗子偷梁换柱――与其他不堪***片重新组合,面子可就丢大了。就算对方先将照片交出,也要有“打假”心理。最稳妥且直接的方式就是――视频。当他的音容笑貌尽显眼前时,不符合审美者还可退货,婉约拒绝,即使对方心有不甘,但网络上的事,哪有他死缠滥打的空间。
没斗过架的网友不见
斗架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头脑灵活度。他是幽默的、内敛的,还是粗俗的、浮夸的,人在情绪波动时,通常能反映出真性情。最主要的还在事后,他“打圆场”的态度,或者你“主动示好”时他的配合度。两个人默契与否,此时检验结果已经出来了。
如果以上都通过了,你们可以正式会面了。中国一直流行风水之说,这会面的天时地利也颇有讲究。
坚持以寡敌众
不要因为害羞而带一个好友同去。这是你的私人约会,很容易引狼入室。相反,如果对方带一个人来,你也不要气恼,多一个选择对象岂不是更好。
拒绝在人烟稀少处幽会
主要考虑安全问题。约会地点最好在喧闹的市中心,活跃的气氛能减少两人的尴尬,另外市中心能激活你们的兴奋细胞,先随便走走,再去快餐厅,两个人的感情定会突飞猛进。
网络爱情篇7
我不太喜欢的一种现象,就是对网友这个词的蔑视。只要介绍了这是我的网友,就有猜疑的目光射过来,或是被人以为是狼来了。所以,网友见面了,谈的很投机,商定做长久的好朋友,临别的时候,都要为认识的渠道而苦恼。男人说:以后别人问起我们是怎么认识的如何回答?女人说,千万不要说我们是网友啊!男人说:就说我们是吃饭的时候认识的。女人说:恩。在人们的眼里,网络上的男人,就是偷花大盗,网络上的女人,就是出墙红杏。这有失偏颇,也不公平。
从本质上讲,上网认识的朋友和吃饭认识的朋友,是没有区别的。都是从相识到相知,只是机遇不同罢了。网络只是一种载体,它和车辆船只一样,都是工具,仅此而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牵手或者挥手,为什么在网络上就一定要筑起壁垒呢?其实,网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网络里有骗局,有伤害,甚至有罪恶,难道生活里就没有了?生活里有善良,有情谊,甚至有爱情,难道网络里就没有了?网络里的圈套,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生活中的真诚,网络中也是无处不有。我曾经对一个在网络里诚惶诚恐的朋友说,家有狼狗,还怕盗贼吗?这绝对是我的真心话。
网络给了我们认识的机遇,缘分的把握却靠我们的判断。因此,网恋也不可怕。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爱情,爱情是这个世界能够飞越得最远的信号。爱情的起始阶段,便是认识,尔后相互交流,再者彼此欣赏。在欣赏之前,网络实在是天地广阔,比起生活偶遇,朋友介绍,红娘牵线都要宽泛。人不分东西,地不界南北,都在你的屏幕上显示出来。你所倾慕的,一定都在。
说到底,网恋也是培育爱情的一个过程,与生活中的恋爱别无二样。自报家门,谈生活观点,道人生态度,撞击了心灵的,加为好友,继续交流;话不投机的,删除号码,不再理会。这就是选择——判断过后的选择。也许网络的视频骗了你,屏幕上的娇媚女子,走下来却是恐龙;或者网络的文字哄了你,资料里的妙龄女郎,原来是个大嫂。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你爱的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荒诞的喜剧和伤心的悲剧也不能完全杜绝,网络也是使然。爱情最宽容的地方,就在于取舍由己。
我又想起“爱上了爱情”这几个字,真的是好喜欢。所有的恋爱,都是一个情字,网恋也概莫能外。爱情是人类生活甚至生命的重要主题之一,没有爱情的生活,始终不是完美。人人都想或者都在恋爱,真是活到老爱到老,但爱情的真谛,却很难为人悟透。我以为,爱情,既是因爱生情,也是由情而爱。爱是欣赏到了不忍释手,情是喜欢到了不能释怀。我们爱上谁,不是爱上了一个自然人,而是爱上了他身上吸引自己的地方,包括他的容貌,他的才华,他的智慧,也包括他的善良,他的真诚,他的勤劳,甚至包括他的地位,他的名声,他的金钱。而所有这一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很少,就看你喜欢什,看重什么,渴求什么。只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范畴,你喜欢什么都是无可厚非的。你看重和喜欢的,付着在谁的身上,谁就是你的王子或者公主了。
网络爱情篇8
关键词:爱国主义;网络教育;大学生
中***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53-02
有一天,学生在班级QQ群上发了几张关于家乐福***片,同时号召群里的同学抵制家乐福,顺便问我这个教***治的老师是否参加抵制家乐福。我说“不参加”。学生马上发来信息说“老师你不爱国啊……”。而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当我在QQ群里和同学们聊这次的日本地震时,有的同学不假思索的发来一堆的欢呼、高兴、幸灾乐祸等等的表情,也有立刻回复说:“活该、罪有应得”,我一时无语了,我们的学生思维水平如此冲动而缺少理性,让我吃惊。
而现在,这股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已经不仅表现为盲目排外,由“逢美必反”到“逢日必反”到“逢韩必反”,见谁灭谁。因此现在我们该认真思考一下网络时代,在爱国血性的冲动下,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该如何引导,该何去何从?在写本文之前我以任教的高职大一班级为基础做了一个150人的小调查,以下的一些数据来自本人的调查统计。
一、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
网络拓展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丰富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总离不开一定的工作渠道,而且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完成。而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变得丰富、形式更为灵活。网络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原本相对比较狭小的空间无限扩大,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如调查问卷第四题统计(见表1)。网络已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它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向虚拟空间延伸,成为一个虚实结合的立体体系。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及时地得到最新最权威的教育资源,极大地开拓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通过网络,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精选最新的、最需要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信息,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效性。
第4题:在平日里,您所知道的时事新闻大部分来自哪里?(多选题)
二、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
香港《大公报》曾报道说,总部设在北美的一家中文网站论坛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敏感文章”的人背景并不简单,他们受雇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间谍机构,专门在网上张贴攻击中国的文章和假消息,攻击范围涉及中国的***体、价值观念,甚至社会道德伦理。高校爱国主义网络教育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一)非理性的爱国情绪日益高涨
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在近年来的诸多事件中,网络爱国热潮释放出巨大能量,甚至被人视为宝贵的国家“软实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非理性的爱国情绪一旦走上网络,其负面效应便很容易得到激发和扩大。比如,“家乐福事件”就是由网上一些失实的信息和偏激的言论相互激发,最后演变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和抵制活动。网络中爱国主义表达的主体是青年,尤以在校大学生为多。他们富于激情、容易冲动,尚未有完善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容易受到外界的诱导和蛊惑。特别是面对强烈刺激的时候,难免采取一种激烈而相对简单的态度,因而有人称之为“愤青”。如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当我在QQ群里和同学们聊这次的日本地震时,有的同学不假思索的发来一堆的欢呼、高兴、幸灾乐祸等等的表情。又如统计表二所示,仇视日本、痛恨日本情绪仍大有所在。并非我们要忘记日本过去对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网络盛行的今天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理国才能彰显我们当代大学生可贵的爱国情怀。
第9题:网络上很多人认为这次大地震是对日本人的惩罚、是活该、是罪有应得,你怎样看?(单选题)
(二)网络使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减弱
“网络信息社会”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网络的这种特质促成了一种奇特的局面:一方面,固守封闭、一元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依然要求维护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扩大自身的影响。而如今“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又蜂拥而至。调查显28%的大学生经常遇到过反面的信息,57%的大学生上网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反面信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面对着网上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质量无法保证的网络信息,由于大学生处世未深,因此容易接受外来思潮的“趋同论”影响,其原有的爱国意识会减弱,道德标准会发生偏移,从而淡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敌对的意识,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减弱。由于网络“垃圾文化”渗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意识,使部分青年大学生失去为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转向追求享乐、奢侈。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撞时,偏重于个人目标,把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抛之脑后。
(三)网络的盛行,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由于互联网发端于美国并兴盛于美国,必然带有美国社会的烙印并符合美国文化的特点。据统计,据统计,互联网上流通的大部分信息为英语信息。占据了语言这一传播工具的优势,英语国家的宣传论调、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必然会在网络文化中确立优先地位。在信息全球化的趋势下,非英语文化的国家面临着网络殖民文化的侵略威胁。那些还未涉世事的大学生,面对互联网上大肆传播的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那些浸透着美国特色的音乐电视、电影、软件等文化产品,难免不会有人对西方世界产生某种迷恋的错觉,甚至产生“崇洋”的思想,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产生动摇。
三、网络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
(一)整合资源,促使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资源形成有机的整体
过去,我们一直没有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以至于每到运用这些资源时,就发现它们总是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无法发挥出这些资源的最大效用。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等单位于2006年创建了国内唯一大型的爱国主义教育***公益网站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内容涉及道德风尚、时代精神、社会公益等。资源很丰富,但相关链接较少,以致学生的接触很少(如表3),从而导致实用性、传播性不足。建议以此为爱国主义教育统一的网络平台,集中整合与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有关的资源网站,比如以史为鉴为主题的——中国九一八爱国网,以点烛、祭酒、哀歌等纪念英魂、表达哀思为主题的——民族魂网,等等。如果把这一系列在国内比较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形成丰富的导航资源,相信定会使网站间的合作会带来1+1>2的效果。这样既可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又可形成完善的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资源,让广大的高校教育者能够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网络教育的作用。
第17题:您是否访问过***、团、学校开设的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如: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省略)(单选题)
(二)在校园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网络
我们要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在校园内的运用。1、在思想***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有趣,使思想***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2、组织学生收看《感动中国》等在互联网上反响较好的节目,并在校园网上组织讨论;3、在清明节等节庆日、纪念日,引导学生浏览网上纪念馆,参加网上祭奠***先烈活动;4、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把各类爱国主义的主题网站链接到校园网上,并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浏览网上的红色资源,包括红色歌曲,诗歌、照片、影视作品、影像资料等等,参加各类涉及红色资源的征集、评选、比赛等活动。
(三)有效的开展爱国主义电影网络传播
爱国主义电影是一种信息载体,它以影像的形式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校园网络方便快捷的近况下,爱国主义电影也成了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爱国主义电影网络传播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电影的观看仍然有着“主题的同一性与阐释的差异性并存”的现象。大学生作为特殊受众群,他们对于不同类型电影的接受程度也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主义电影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首先,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稳定性及多元化并存的现状,应该有目的性地选择,主要在于对影片的选择。其次,由于大学生情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及盲目激进性,所以理性引导是过程中的关键。最后,重视传播过程的可持续性。如果只是形式主义地走过场,可能就会出现类似以前“***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现象。这主要是教育流于表面,没有真正深入。只有将感性的情感转化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成为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习惯,情感将真正成为理性且自觉的社会行为,也最终将会上升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怀。
面对当前网络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和考验,我们要想准确地把握好网络化时代的特征,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分别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四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的视角出发,才能创造性地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晓梅,陆永平.网络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0,(4).
\[2\]张倩.网络环境下高小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
\[3\]覃雪源,高慧超.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与创新开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9).
网络爱情篇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现代社会越来越进入“网络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人类以往从未体验过的一种新的生存模式,打开了“虚拟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活动本身。就婚姻、爱情而言,随着网络成为新的恋爱载体或者工具,“网恋”,不仅成为“E时代”的时髦话题(例如,“网恋,你今天谈了没有?”,“爱情也可以***,网恋是***来的异性朋友”等),而且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面对面”互动的恋爱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制度伦理造成深刻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网恋”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淑凤,2000;陈露,2000;伍一俊,2000;朱家骢,2001;杨国华,2001;周丽,2001等)。概括地说,前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文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一些“网恋”故事进行感性的描述分析;二是哲学角度的研究,主要从“网恋”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冲击方面进行分析;三是心理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对“网恋”者精神、心理需求的分析;四是犯罪学角度的研究,主要对发生在“网恋”过程中的越轨、犯罪行为进行分析;五是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对“网恋”者人际互动关系方面的分析。
前人的研究在对“网恋”现象进行分析时,往往较多地倾向于案例和数据方面的实证性研究,较少理论分析。即使有理论分析,其理论也往往显得不够明确和没有形成系统性。另外,前人的研究大多对“网恋”持道德评判的立场。本文试***通过跨学科的角度,综合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和经济学的“对称交易论”,对“网恋”现象进行理论分析,而且尽量争取做到不带感情色彩、保持理论分析中的价值中立。
“网恋”的定义与类型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1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的连网计算机已达1254万台,上网人口达3370万人。据21CN的网上调查显示,近40%的网民有过“网恋”的经历。尽管21CN的调查数据可能不能完全科学、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网恋”者的数量,但是作为伴随互联网而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网恋”,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却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关“网恋”的权威的、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笔者认为,要想对“网恋”进行相对科学、客观和有效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网络”、“恋爱”及其之间的关系。
“网络”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信息传输网。其本质是一种更广、更快、更丰富、更互动、更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工具。网络在把人类生存的范围和深度从物理世界向一种网络化的虚拟世界加以极大地伸延和扩展的同时,也缩短了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时空距离,从而把世界连接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地球村”。网络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轻松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捷方便地交流思想和情感,交换信息、商品和服务。
“恋爱”简单地说,就是异性之间进行爱情、情感和精神交流的过程。一般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恋爱的方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封建时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年代”的“红色恋人”、“爱人同志”,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告征婚”、“婚介热线”,一直到目前网络时代的“网络恋爱”、“E代情缘”。
至于“网络”与“恋爱”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恋爱的方式因时代、观念和技术的变迁而异。在现代网络社会,现代人往往面临着“两难”: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巨大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和高流动性的工作职业等)往往使得他们筋疲力尽,无暇顾及其“终身大事”;另一方面,基于生理本能需求和心理归属感,往往又使得他们火热、疯狂地追求爱情、情感。而网络作为最新的交流技术,以其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广泛性、超时空性、虚拟性、符号互动性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需求,成为现代人交流、恋爱的“理想”工具或载体。由此,“网恋”可分为两类:
1、将网络作为载体(例如“虚拟社区”和聊天室等)的“网络的恋爱”:在网上认识,在网上恋爱,甚至在网上“结婚”,组成网上“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双方是完全不接触的纯精神性的“柏拉***”式的“网恋”。
2、将网络作为工具(例如QQ和E-mail等)的“网络+恋爱”:首先在网络上认识,双方都有进一步交流了解的愿望,这种交流了解慢慢发展为恋情,然后再通过见面形式,从网络走下来开始传统的恋爱过程。
基于此,笔者认为,“网恋”就是有爱情意向的年轻男女,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作为载体或者工具,对情感对象进行虚拟性或者虚拟性和现实性兼而有之的理性选择的“交易”过程。
“网恋”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同一般的社会交往行为相比,作为特殊的社会交往行为的网络交往行为,有着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由于“网恋”是典型的网络交往行为,所以“网恋”也具有网络交往行为的基本特征。
1、虚拟性。所谓“虚拟性”,并不是说网络交往行为不构成为人们的一种特殊而真实的社会交往行为方式,而是指网络交往行为得以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或“赛伯空间”(注:赛伯空间,原意是指经由网络相连的电脑使用者所体验到的一种共感幻觉。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赛伯空间的涵义已经延伸到既包括由网络所形塑出来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体味得到的虚拟空间,也包括通过“虚拟现实”这种人工技术所创造出来的情境。)。与人类的具有实体性和可感知性的一般社会行为不同,网络交往行为只存在于以数字化的形式而存在的信息关系结构之中,它既不依附于一般的社会交往行为所必需依附的特定的物理实体或时空位置,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或能量流动的过程之中,而是奠基在以光速运动的比特及其特殊的数字化的运动组合方式或过程之中。在这样一种数字化世界的环境之中,网络交往行为也就成为了一种虚拟的交往行为。网络中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网络的天空任你幻化、“包装”和伪装,给你弥补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缺失”的“快感”。
2、交互性。所谓“交互性”,是指网络交往行为主体在网络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信息、知识和情感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包括了网络交往行为主体之间,以及网络交往行为主体内部,围绕着信息和知识之生产、传递、交换、流通、竞争和冲突等环节,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相互参与和相互操作的性质。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它的特征不是电子通信,那只是一种附属物,相反,是交互的性质标志着电脑空间的特性。与此同时,网络交往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行为,实际上也是网络空间中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但是,与人们现实的社会交往行为所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线性的互动特征不同,网络交往行为的交互性特征在于它不仅包括了不同网络交往行为主体之间多维度、非中心化的互动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网络交往行为主体自身不同角色扮演之间的变动性和多样性。现代社会压力大、节奏快和流动频繁,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时间上的紧迫。网络拥有交互性强的特点,可以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结识很多朋友,为相识、相恋创造机会,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让交流变得更加自由、自然和充分,选择的余地很大。显然,这是其他媒介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3、超时空性。所谓“超时空性”,是指在人们的网络交往行为过程中,由于信息能够以光速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在极大地延伸了人们网络交往行为或网络互动的交往行为空间的同时,也使得在现实的人际互动过程中所必需的时间和场所被大大地压缩甚至取消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延伸出来的网络交往行为,则把人类在其交往行为过程中对时空界限的超越性质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网络交往行为中,人们借助于大量的信息不但可以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而且人际之间的网络互动在大容量、高速度的信息网络的支撑下,也开始发展到不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支持,而总是必须面对面地进行了。“网恋”的出现与兴起,大大减弱了现实生活中时空距离给人们的婚恋所带来的种种限制,使得爱情能够通过网络传递得以迅速实现。
4、符号互动性。所谓“符号互动性”,是指人们的网络交往行为必须依赖于各种各样的网络***标或象征符号,作为其交往行为的中介乃至互动对象的性质。网络空间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像和信息的存储库这样一种最基本的特征,实际上也就决定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行为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符号性或以符号为中介的互动。在网络交往行为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标和象征符号不仅构成了人们网际互动的必不可少的交往行为中介,而且更进一步构成了人们可以与之直接进行互动的对象,人们的网络交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奠基在并依赖于由这些信息符号及其相关的知识系统所构筑而成的一个虚拟性的抽象王国之中。与传统婚恋方式中的“身体语言”接触、现实视听交往不同,“网恋”中恋爱双方大多是通过文字性信息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寻找虚拟的感觉,拓展充分的想象空间。
基于社会学“戏剧论”的“网恋”现象研究
1、“戏剧论”与“网恋”
西方着名符号互动论社会学家戈夫曼通过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开创了社会学理论中的戏剧分析范例。戈夫曼的“戏剧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时间内交往活动的场域总是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作为一种“集体表象”,构成了表演得以社会化、模式化和限定化的方式,使得表演与社会期望相符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表演,即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个体的表演往往会是体现和例证社会公认的规则,掩饰与社会公认的标准、价值和规范不一致的行为。而在“后台”,所有在“前台”中隐藏的事实,或是各种非正式的举止都会出现,个体在其中所展示的大多都是自我冲动、自发和具有人性的成分。因此,尽管“后台”通常与“前台”相互为邻,但是彼此之间却泾渭分明、相差甚远(蔡禾,1991)。
借用戈夫曼的“戏剧论”,笔者认为,“网恋”也有“前台”与“后台”之分。按照前文中对“网恋”类型的两种划分,就前者而言,由于双方在现实中完全不接触,他们之间仅仅是一种纯精神性的“柏拉***”式的“网恋”,姑且可以认为其“表演”极端地表现为仅仅局限于“前台”。至于后者,只不过是把“前台”搬到了网络中进行,借助网络为工具或快或慢、或完整或跳跃地完成传统恋爱模式中从相识到相知、相爱的过程。而一旦双方“见光”(注:“见光”,是一种网络用语,意思是现实见面接触。)后,“前台”的“谈婚论嫁”往往最终会重新回归到现实的“后台”中进行。
2、“网恋”的“前台”
网络爱情篇10
作者简介:王彦(1991-),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性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
网络的负面效应一直都是思想***治教育研究备受关注的话题,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也难免于网络空间种种负外部性的侵蚀。在思想***治教育整合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领域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治教育的核心,揭示其受网络负面影响的客观基础及现实表现,探讨相应之策,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信息时代顺利实施与落实效果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客观基础
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影响根源于其鲜明的特征和其在现实空间的独特角色,是网络空间和爱国主义教育各要素之间矛盾作用的结果。
就学界关于网络环境之特征的共识而言,网络环境在形式上是虚拟的,在内容上是复杂的。就其形式而言,数字化的存在方式是其虚拟性的首要体现,超时空的信息传播方式构成了网络空间较之于现实空间的突出优势。此外,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去身体化”的存在,在匿名的掩护下,网络主体享受着相对的责任真空。就其内容而言,繁杂而分散的信息构成、丰富而多元的思想观念、“去中心化”的主体组织结构,等等,均是其复杂性的直接体现。而“去中心化”的主体自然又反作用于这个复杂空间的发展,更加剧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网络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而言,是深刻影响着其实施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既不可控也不可塑的客观环境,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深刻左右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爱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正是网络环境的独特属性决定了其在现实空间中的独特角色,这也正是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客观基础。
1.对现实空间而言,网络环境是作为信息集散地的“信息库”,这使之成为大学生投放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此“信息库”充当着现实生活的“粘合剂”和“传声带”的角色,以信息的需求和取向将大学生缚于网络,其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便是大学生对网络的信息依赖;另一方面,此“信息库”又存在着明显的信息质与量的不对称,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集聚网络,鱼目混珠,甚至娱乐化、庸俗化信息甚嚣尘上,却往往被趋之若鹜,从而“信息库”致使了大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迷失的又一后果。总之,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而言,这样一个纷乱的信息库所带来的信息依赖与信息迷失,不仅会弱化教育中所传递的能量,甚至还会形成与教育内容对抗的后果。
2.网络环境又是现实空间的“减压阀”,转载着现实空间的诸多矛盾与压力。一者,网络作为一个无限容量的空间,对现实的减压从某种程度来说亦是一种对现实的冷却。“人―机”交流对“人―人”交流的挤占,使人际倾听成为沉默的网络独白,人际交往的冷漠正逐渐消遣着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而归属感正是爱国主义教育所必需的情感基础,网络空间对这份情感的抽除正威胁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再者,过载地承担现实空间的矛盾与冲突,“减压阀”又极有可能致使另一个极端:现实生活中被抑制或剥离的个体主体意识在网络空间被强化,出现反叛现实、解构权威的个人极端言论和“群体极化”行为等,为爱国主义教育设下了又一棘手的难题。不可否认,网络“减压阀”所带来的冷却现实与极化网络的双向悖谬,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基础和预设效果来说,都是直接的威胁。
3.网络环境还是现实空间的“透视镜”,方寸之间呈现的却是整个现实世界。当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被压缩至屏幕大小时,有些被看得很远,而有些却被拉至眼前;有些被虚化为背景,而有些却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有些被放大到无以复加,而有些却被湮没到几近无形,这是一个未经选择加工过的世界,也是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呈现的世界,这便是网络“透视镜”的作用。要甄别网络空间哪些扭曲失真、哪些反映事实,对大学生而言可谓疑雾重重。由此,网络环境再度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设置了一重困境:信息甄别的无力与信息投放价值立场的扭曲。
网络环境作为“信息库”、“减压阀”和“透视镜”,展现了一幅纷繁而生动的现实生活***景,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引领认知、规范行为、澄清信息的三重难题,构成其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产生负面效应的客观基础。加之现实中爱国主义教育主体、方式、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其对网络空间负面影响的免***力更显柔弱难当。
二、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负面效应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状态至少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教育实施的充分展开,其二是教育效果的充分落实。理想的教育实施之核心是教育的受欢迎程度,而理想的教育效果则是高尚的爱国之心(意)、坚定的报国之志(信)和理性的爱国之行(行)的有机统一。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效应在此两方面均有体现。
1.在教育过程实施领域的体现。相对而言,教育内容的“失信”、教育方式的“失灵”和教育主体的“失位”是网络空间负面影响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其“信息库”、“减压阀”和“透视镜”角色交互作用的结果。一者,由网络“信息库”本身提供的虚假或负面信息,以及经“透视镜”扭曲的信息都会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信度构成冲击。例如,某些标榜“解密档案”的信息经常造成质疑历史的后果,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日增,此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成了不小的挑战。此外,在解构权威的信息时代,在“减压阀”庇护下的个人极端言论或“群体极化”舆论也会造成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刻意反叛。再者,网络“信息库”以超时空、巨流量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信息输入,为其展现了一个广阔的视野,网络空间无论是在其信息量上还是在其生动性上都比正式教育活动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同时,难以控制的极化言论更是随时可左右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在时与空、质与量上均面临着网络空间负外部性的压力,从而出现“失灵”之态。最后,网络空间以“信息库”为纽带,粘合众多固定的亚文化圈,和以“减压阀”为契机形成的众多非正式团体,都在不断地解构着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而伴随“失信”与“失灵”,更催生了教育主体的“失位”。
简言之,爱国主义教育的“失信”、“失灵”与“失位”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相伴而生,对***治教育来说,如芒在背。
2.在教育效果落实领域的体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审视,网络环境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思想意识层面,而且体现在行动实践层面。首先,在“意”的层面,爱国意识消解,“为什么爱”的答案再难统一。对国家的认同是爱国的前提,也是最基本的情感基础。在网络环境“信息库”的统摄下,又加之“减压阀”和“透视镜”的信息重组,世界被缩小到小小荧幕之上,国家边界、民族边界、文化边界都在信息磨合中变得更加模糊。此外,“信息库”就如同一个展台,各路文化在此汇集,大学生亦各取所需、各趋所好,在面对“透视镜”凸显出的各类社会问题时,沿着不同的价值指向和心理诉求,大学生群体自然分化为不同的单位群体,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社会的离散化趋势已成事实。在此种作用下,大学生对国家各怀心绪:或是热情依旧、爱意不减,或是妄自菲薄、意志消沉,或是悲观激愤、崇洋媚外。对国家的“爱”与“不爱”变成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难说不是爱国意识的消解。其次,在“信”的层面,爱国主义价值观***,爱的情怀在***、国家(***府)与民族之间游走纠缠,“究竟爱谁”变得模糊。网络“信息库”带来了透明的信息社会,也带来了青年对诸如贪腐、弄权、与民争利、对外不强硬等社会现实的失望和谴责。一些大学生不顾国情现状,寄望于在***、***府和民族之间做出区分,探寻所谓纯粹的爱国主义,以网络环境“减压阀”和“透视镜”为掩体,非理性地表达个体和群体言论,不断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庸俗化、狭隘化。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浓缩,爱国主义价值观的***缘于网络空间对现实社会有选择的呈现,甚至是畸形再现,更缘于社会发展中各类矛盾的丛生。总之,是复杂的现实催生了复杂甚至恙态的爱国观念。最后,在“行”的层面,爱国行为失范,“怎么爱国”难再理性。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失范的爱国行为具体表现为“有心无行”与“有心妄行”的双重悖论。大学生报效祖国的青春激情遭遇“信息库”和“透视镜”展现的各类负面信息,一极则回应以悲观情绪,用精神家园流亡者的姿态选择沉默的“围观”,以此明“恨”;而另一极则用谩骂、讽刺、挖苦、恶搞甚至煽动等偏激行为,为国尽“匹夫之责”,以此泄“愤”。因而,理***国的呼声不断响起。此外,爱国主义所发挥的应是建设性的作用而非破坏性的效果,现实中,为防止大学生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因噎废食地关闭了大学生爱国之行的输出渠道,久抑的爱国之情辗转成为破坏、攻讦与仇视,而网络环境此时正为此种非理性行为提供了绝佳的场所。爱国之行的失范在现实与网络环境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脱身。
长此以往,传统教育中培育起来的热烈爱国之心,坚定起来的宏伟爱国之志,激发起来的高昂爱国之行,在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之下不断破碎、动摇,甚至遭到阻滞和驱逐。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对网络空间负面影响的对策
化解网络空间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负面影响,必须从矛盾双方的现状入手,明主次、分轻重地展开工作。
1.积极进行“三个重塑”,有机协调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各要素的运作。“三个重塑”即重塑教育内容的信度、重塑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以及重塑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较之于网络空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运行是一个更具可控性的现实空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化解双方矛盾的首要突破口。在教育内容层面做到与时俱进,用鲜活的事理柔化生硬的教条,将教材融入生活,拉近课堂内外的距离,依靠面向生活的教育内容达到教育效果的引人入胜。在教育方式层面必须灵活多样,切实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鼓励其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同时科学运用网络同辈群体和亚文化圈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主体和生活环境的教育合力。教育主体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个人素质,更取决于教育内容的可信度和受欢迎程度,因此教育者要提升其信息洞察力和敏感度,精进教育艺术,做到与时俱进。面对个性化强烈的大学生群体,教育者更应采取“以退为进”的教育策略,多导少灌,扮演一个聪明的园丁而非揠苗的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