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1
所有成功都离不开汗水,离不开勤奋。无论是否拥有天赋,勤奋永远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用勤奋去攀登智慧的巅峰,用知识这金钥匙去打开成功的大门吧!
1、口算。
多看多学,才会进步。下面就是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2 7 2 .0 4
× 0.3 2 × 1.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2
9 1 5 2 4.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
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六: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5 8 6 .2 5 2 .0 4
× 4.2 × 0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 3 × 3
1 0.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 示范: 0.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缩小100倍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 2
2.7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l 计算 7 ×4 0.7×4 25×7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l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
二、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做一做
书p3 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 练习一 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
3 5角
× 3 × 3
1 0.5 元 1 0 5角
例2
0.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 5 × 5
3.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2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3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下面的数是负数的是(
)
A.+1
B.0
C.-1
2.(本题5分)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A.增加14%
B.增加6%
C.减少6%
D.减少26%
3.(本题5分)比1小2的数是(
)
A.-3
B.-1
C.1
D.3
4.(本题5分)-2℃比-5℃高(
)℃.
A.-3
B.3
C.7
D.-7
5.(本题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数轴上表示汽车运动情况,向东行驶2千米记作2千米,则向西行驶5千米,记作5千米
B.16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32
C.如果长方形的宽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本题5分)如果用+5米表示水位上涨5米,那么-3米表示____.
7.(本题5分)向东走9
m记作+9
m,那么-7
m表示____,0
m表示____。
8.(本题5分)五年级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陈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张华的成绩是+12下,李素的成绩是-8下,张华实际跳了____下,李素实际跳了____下.
9.(本题5分)气温从-1℃上升到3℃,温度上升了____℃.
10.(本题5分)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数量.
零下7℃:____.
海拔220m:____.
如果向右走150米记作+150米,那么向左走280米记作____.
11.(本题5分)一天某地的室外温度是零下9摄氏度,记作____℃.
12.(本题5分)某市某天的气温是-1℃至5℃,这天的最大温差是5℃.____.
13.(本题5分)若人正常体温36.8℃,用0来表示,那么体温达到38.5℃,用____来表示;体温是36.2℃,用____来表示.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下面是某商场下半年的营业额情况:七月份500万,八月份600万,九月份100万,十月份300万,十一月份700万,十二月份500万.如果把它们的平均营业额450万记为0,那么这六个月的营业额分别记为:七月____,八月____,九月____,十月____,十一月____,十二月____.
15.(本题7分)某种药品的说明书标明保存温度是(20±3)℃,由此可知该药品在____℃至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16.(本题7分)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最低,最高的比最低的高多少米?
17.(本题7分)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各题中的数量
(1)如果火车向东开出400千米记作+400千米,那么火车向西开出4000千米,记作____;
(2)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____;
(3)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____;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____.
18.(本题7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各量:
(1)海平面以上342米表示为海拔____,海平面以下70米表示为海拔____.
(2)将钱存入银行记为正,那么妈妈存了3600元,银行存折上记为____元,爸爸取出2200元在银行存折上记为____.
(3)飞机上升500米记作+500米,那么下降500米,应记作____.
(4)如果班级平均考试成绩80分记为0,那么低于平均分11分记作____,高于平均分4.5分记作____.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1带有“+”号,是正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1带有“-”号,是负数;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可知,-6%表示减少6%.
故选:C.
3.【答案】:B;
【解析】:解:比1小2的数是:1-2=-1.
故选:B.
4.【答案】:B;
【解析】:解:-2-(-5)=-2+5=3(℃),
答:-2℃比-5℃高3℃.
故选:B.
5.【答案】:A;
【解析】:解:A、向东行驶2千米记作2千米,则向西行驶5千米应该记作-5千米;原句错误;
B、16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32,此句正确;
C、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一定),是比值一定,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正比例,此句正确;
所以不正确的是第一句话.
故选:A.
6.【答案】:水位下降3米;
【解析】:解:如果用+5米表示水位上涨5米,那么-3米表示
水位下降3米;
故答案为:水位下降3米.
7.【答案】:向西走7
m;既没向东走也没向西走;
【解析】:根据正、负数的意义知,若向东移动9
m,记作+9
m,则-7
m就表示表示西走7
m,0
m就表示既没向东走也没向西走。
故答案为:向西走7m;既没向东走也没向西走。
8.【答案】:132;112;
【解析】:解:120+12=132(下)
120-8=112(下)
答:张华实际跳了
132下,李素实际跳了
112下.
故答案为:132,112.
9.【答案】:4;
【解析】:解:3-(-1)=3+1=4(℃);
答:温度上升了4℃.
故答案为:4.
10.【答案】:-7℃;+220m;-280米;
【解析】:解:零下7℃:-7℃.
海拔220m:+220m.
如果向右走150米记作+150米,那么向左走280米记作-280米.
故答案为:-7℃,+220m,
11.【答案】:-9;
【解析】:解:一天某地的室外温度是零下9摄氏度,记作-9℃.
故答案为:-9.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气温从-1℃至0℃相差1℃,从0℃至5℃相差5℃,从-1℃至5℃就相差:
5-(-1)=6(℃).
故答案为:错误.
13.【答案】:+1.7℃;-0.6℃;
【解析】:解:38.5℃-36.8℃=1.7℃,用+1.7℃来表示;
36.8℃-36.2℃=0.6℃,用-0.6℃来表示;
故答案为:+1.7℃,-0.6℃.
14.【答案】:+50万+150万;-350万;-150万;+250万;+50万;
【解析】:解:500-450=50(万)
600-450=150(万)
100-450=-350(万)
300-450=-150(万)
700-450=250(万)
500-450=50(万)
故答案为:+50万,+150万,-350万,-150万,+250万,+50万.
15.【答案】:1723;
【解析】:解:20℃-3℃=17℃
20℃+3℃=23℃
所以该药品在17℃~23℃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故答案为:17,23.
16.【答案】:解:因为+30>+20>-10,
所以甲地最高,丙地最低,
最高的比最低的高:
(+30)-(-10)=40(米)
答: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比最低的高40米.;
【解析】:首先根据正数>0>负数,几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越大的负数越小,判断出甲地最高,丙地最低;然后根据正、负数的运算方法,用+30减去-10,求出最高的比最低的高多少米即可.
17.【答案】:-4000千米负2局;+3万元;-200米;
【解析】:解:(1)如果火车向东开出400千米记作+400千米,那么火车向西开出4000千米,记作-4000千米;
(2)球赛时,如果胜2局记作+2,那么-2表示负2局;
(3)若-4万表示亏损4万元,那么盈余3万元记作+3万元;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200米.
故答案为:-4000千米,负2局,+3万元,-200米.
18.【答案】:+342米-70米;+3600;-2200元;-500米;-11分;+4.5分;
【解析】:解:(1)海平面以上342米表示为海拔+342米,海平面以下70米表示为海拔-70米.
(2)将钱存入银行记为正,那么妈妈存了3600元,银行存折上记为+3600元,爸爸取出2200元在银行存折上记为-2200元.
(3)飞机上升500米记作+500米,那么下降500米,应记作-500米.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1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下面的数去掉末尾的“0”后,大小没有变的是(
)
A.470
B.4.07
C.4.70
2.(本题5分)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A.650
B.6.50
C.6.25
D.6.05
3.(本题5分)在下面数中,末尾的“0”可以去掉的是(
)
A.0.470
B.470
C.4.07
D.0.047
4.(本题5分)把4.950末尾的0去掉,原数(
)。
A.扩大1000倍
B.缩小10倍
C.大小不变
5.(本题5分)2.396保留两位小数是(
)
A.2.39
B.2.4
C.2.40
6.(本题5分)把0.8改写成以百分之一为计数单位的数应是(
)
A.0.08
B.0.80
C.0.800
7.(本题5分)9.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A.9.9
B.10
C.10.0
8.(本题5分)在5.24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
)
A.扩大10倍
B.缩小10倍
C.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大
D.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小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把6写成两位小数是0.06. ___ .
10.(本题5分)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0,这个两位小数最小是 ___ ,最大是 ___ .
11.(本题5分)在.7的方框里填数,使它符合以下的要求:
(1)要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___ .
(2)要使这个数最小,这个数是 ___ .
12.(本题5分)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判断对错)
13.(本题5分)下面树叶上可以填哪些数字?
(1)0. ___ 5>0.46
(2)13. ___ 5>13.75
(3)0.62=0.62 ___
(4)0.7 ___ <0.76.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因为9.9和9.900相等,所以它们都可以用十分之一或千分之一作单位.____.
15.(本题7分)在学校运动会上,两名同学同时参加了掷铅球和短跑两个项目,情况如下:
掷铅球的距离
跑100
m的用时
王亮
7.65
m
16.8秒
张大宏
7.63
m
16.5秒
(1)两个人谁掷得铅球远?
(2)两个人谁跑得快?
16.(本题7分)十点零五零写作____,把它化简后是____;不改变数的大小,把6改写成两位小数是____.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4
1.在做中体验,以便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找规律的知识:①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形。②熟练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形共有多少个。
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运用最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主动优化。
教学难点:
策略的形成并优化。
教学转化点:
规律算法策略
能力训练点:
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探索情趣和探索精神。
先学提纲:(课前完成)
1.回顾:如何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形?可以用什么方法?
怎么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形共有多少个?
2.东东练习毛笔字。他一直按下面的顺序写着这样几个字:
①第48个毛笔字是什么字?
②如果他一共写了62个毛笔字,其中有多少个“爱”字?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我们要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小组讨论:
这一单元,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唤起学生的旧知,并将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所学更有条理性,为综合应用打好基础。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①如何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形?可以用什么方法?
②怎么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形共有多少个?
③谈谈收获。
【设计意***】突出学生的所感、所想,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感受。
二、查漏补缺
1.东东练习毛笔字。他一直按下面的顺序写着这样几个字:
①第48个毛笔字是什么字?
②如果他一共写了62个毛笔字,其中有多少个“爱”字?
集体交流。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共同校正。同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得?【设计意***】通过交流,内化策略。三、综合运用提升
1.按1、1、2、5、3、1、1、2、5、3……这样的顺序排列成一组数。
①第99个数是多少?
②前99个数的和是多少?
学生***完成,集体交流、校正。
2.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2棵柳树、2棵杨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 )棵柳树,( )棵杨树。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可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吗?
五、课堂作业
1.国庆节五年级3班教室里要按“两红、四蓝、三黄”的规律挂彩灯,一共要挂43盏灯。三种颜色的彩灯各需要多少盏?第21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只彩灯是什么颜色?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情节及其表现方法,熟悉其配画、插***的画法风格,进一步了解文学与艺术形式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丰富的绘画手段表现单幅或者连环画面,在合适的机会利用学生的寓言配画作品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会寓言和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领悟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住寓言和神话故事的中心寓意,并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它表现出来。
难点:寓言或者神话故事中最能体现寓意情节的选择以及画面绘画艺术的个性化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寓言、神话资料,范作,学生作品等。
学生:寓言、神话资料及颜料、彩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角色表演(狐狸和乌鸦)
师:你知道这什么故事吗?选自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伊索寓言》。由于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于哲理,在全世界流传两千五百余年而经久不衰。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为我们熟悉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配画上插***。(揭题)
二.新授
1.欣赏壁画、石画(出示古老的石画)
师:寓言和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产物之一。人类很早就会使用这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二千多年前的汉画像砖上画神话故事。都是人类生活智慧和艺术想象力的结晶。
2.什么是神话?说一说你熟悉的神话故事。
神话:通过对各色神话人物的塑造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沉香救母》《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3.什么是寓言?说一说你熟悉的寓言故事。使人趋向聪明、理智、沉稳。
寓言:通过简洁幽默的小故事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揠苗助长》《班门弄斧》《疑人偷斧》《杯弓蛇影》……。)
4.看***区分寓言和神话,进一步了解寓言和神话的区别。
5.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看***猜故事)
师:你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创作的要素)
生1:
我是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特点看出来的
师:(板书:主人公的特点)
生2:还要看故事的主要情节与场景
师:(板书:情节与场景)对啊,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非常重要的故事情节,只要抓住这个主要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特点,就会很容易的表现这个故事了。
师:比如说揠苗助长,我们应该抓住哪个故事情节
生:农夫乐呵呵的正在往上拔禾苗。
师:狐假虎威呢?
生:……
三.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四.合作与互助
创作表现
1.小组讨论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寓言和神话呢?现在让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在讨论之前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们首先来选择一个故事,再来分工合作,看看故事适合哪种方法来表现。
生:(讨论)
2.学生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说说?
生1:我们组每三个人又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画一幅画。
生2:我们几个商量了,XX、XX和XX画背景。XX、XX和XX主要人物,最后我们几个一起来表演。
师:你们组太有创意了,让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还有哪个组想汇报一下?
生3:我们想用彩泥来表现《
》。
生4:我们组想画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一共画4幅连续的画。
师:那能说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们要抓住那四个主要的情节画呢?
生4:第一幅是起跑的时候、第二幅是兔子跑在乌龟的前面、第三幅是兔子睡着了,乌龟超过了它、第四幅兔子在奋力的追赶,而乌龟却取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师:看来你们所有的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任务,那老师就期待着你们的作品了。
3.学生分小组创作
五.表演与展示
快乐评价
1.欣赏学生作品
师:(完成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欣赏各小组作品,说出你最欣赏的作品,在选择一幅说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生:……
2.第二小组运用做好道具,上台表演。
生:(表演)
师:同学们,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师: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再一次送给第()小组。
同学们,故事伴随着我们成长,神话让我们有一双飞翔的翅膀,寓言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道理,那么老师也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天一比一天过得更美好。
六.拓展与延生
激发兴趣
1.欣赏运用其他材料和方法表现的故事作品,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
2.自行设计主人公,自编自演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
寓言和神话(造型大胆夸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6
一、苏少版《美术》教材的基本情况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现已更名为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苏少社)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编写、出版大纲版《美术》教材。2001年,遵照国家新课改精神,组织编写、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1-9年级)(以下简称苏少版《美术》教材),2002年获***立项。2003年第一批教材经***审定通过,并于同年秋季投入使用。该套教材于2005年全部通过***审定,并在全国推广使用。
2011年,按照***的要求,并根据***颁发的最新课程标准纲要的精神,苏少版《美术》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以下简称苏少新版《美术》教材)。该套教材按照***的要求送审,并于2013年4月全部通过审定。
在教材推广实验的过程中,苏少版《美术》教材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个性特点,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当然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2003年第一批苏少版《美术》教材投入使用开始,苏少社便着手收集有关该套教材的各种反馈信息。针对教材的不同实验区,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暑期培训、公开研讨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收集一线教师和各界人士对教材的意见或建议。在2011年的修订中,教材在实验区使用了近10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已经经过缜密的甄别。结合***最新的课程标准,苏少新版《美术》教材的修订使得本套教材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个明显的提高。此外,为配合教学,苏少社出版了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光盘、教辅***书等。
目前,苏少新版《美术》教材除在江苏省大部分地区使用外,在辽宁、山东、陕西、安徽、江西、广东、福建、贵州等省均有较为广泛的使用。
二、《美术》教材在江苏省内的发展沿革
江苏省的《美术》教材在省内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195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学***画科教学参考资料》;196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苏初中***画教学参考资料》(两册);196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苏五年制中学***画教学参考资料》;197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江苏省中小学课本·美术》;1990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1-9年级);1999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江苏省高中美术教材》(全一册);2003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1—9年级);2013年,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1-9年级)。
60多年来,江苏的《美术》教材,紧跟时代脉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为***治服务,七十年代从为阶级斗争服务转向为美育平反,八九十年代融入审美教育。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强调人文、多元、建构、综合。最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科的建设又做了更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调整。从江苏省的《美术》教材的变化,我们能感受到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大致发展脉络。
三、苏少新版《美术》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
1.准确把握修订标准
苏少新版《美术》教材以国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理论基础,认真贯彻“新课标”关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的精神,结合目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课程实施的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美术学科的教育特点和手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教材的适宜性
在教材修订过程中,编写组将一线美术教师吸收进来,认真搜集、整理、分析教材实验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吸取教材使用地区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于教材修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切实使教材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
3.精心做好教材内容衔接,整体把握教材难度
编写组在教材修订过程中,不仅认真做好本学科教学内容选材、编排与呈现的完善工作,同时还研究了相关学科和本学科其他学段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了教材的横向与纵向衔接。此外,编写组还精选教材内容,整体把握教材的容量和难度,切实为减轻学生负担做好基础性工作。
苏少新版《美术》教材的修订,在大方向上沿袭了苏少版《美术》教材,同时增加了民族文化的含量,在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艺术优良传统方面做了进一步努力;在让学生积累丰富多样的视觉经验、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更多选择等方面,也有明显加强。
四、苏少新版《美术》教材修订的具体目标
1.重视学生素养的全面性
“新课标”中提到:“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美术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孩子们怎样去欣赏美、表现美,同时还要通过美术教育这个特殊途径,来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潜能和个陛,多渠道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合作精神,从而启迪智慧,激发创造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发展动手实践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2.加强课程结构的整体性
课程结构是传递课程内容的重要一环,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在课程结构上比修订前更具有整体性。每一册教材在横向上涵盖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在纵向上,随着学生年龄段的提升,又形成了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依次递进的格局。模块建构合理、有序,有利于教学规划设计,也有利于编写者随着时间推移对教材进行局部的更新和完善。(***1)
3.注重内容选材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在美术方面的呈现博大精深,精彩纷呈,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在修订中加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业比例,并对课程编排的顺序做了调整,为的是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学生对中华文明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培养及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指导思想。
4.实现“双基”总量的可控性
编写组在修订过程中,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时展的特点及要求,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将“双基”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感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五、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小学部分的基本架构
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小学部分的修订,涵盖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有大的增删,也有小的调整。知识结构的分布情况总体保持了初审稿的精神,经过进一步梳理与完善,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知识坐标系。
1.栏目设置有所增加
苏少版《美术》教材1-6年级部分有“学习建议”“老师的话”“小窍门”“心灵手巧”“猜猜看”“小实验”“小信箱”“知识窗”“抢答题”“奇思妙想”等栏目,这次修订,又增设了“大干世界”“生活中的设计”“访问艺术家”“走进博物馆”“走进民艺坊”“儿童美术馆”“挑战台”等。这样,使原先杂乱罗列、散落各处的单***碎片都有所归属,版面更有条理和秩序感。教材的知识结构经过一番栏目整合,开始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脉络。
2.另编新课
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另编了一系列新课,即:第一册的《火与土的艺术》,第二册的《***画和文字》,第四册的《玉石文化》,第五册的《剪纸、肖像印章》,第六册的《动起来》《换一种工具》《玉石文化(二)》,第八册的《对比的艺术》《***画和文字(二)》,第八册的《火与土的艺术(二)》,第十册的《我拍的小电影》,第十二册的《火与土的艺术(三)》。
3.增加祖国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内容
第六册《怪兽奇想》一课,原课的中国元素较少,修订时加了东周的青铜兽、西汉的玉佩、东汉的怪兽造型铜盒和唐代的镇墓兽,使中西文化的比重在这一课里也取得了小小的平衡。
在第五册《天外来客》一课中,神秘怪异的天外来客也许只让我们联想到关于外星人的影视作品。但这一课让孩子们知道,早在中国古代的岩画中就出现过类似的神秘形象,商代的青铜羽人的形象,也晃动着他们的影子。而在现实生活中,外星人形象也被渗入服装设计、家具设计之中,影响到现代雕塑的造型。一个小小想象的话题,一下子扩展成了由来已久并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
4.突出重点栏目
新设栏目中最下工夫的要数“走进博物馆”和“生活中的设计”。几乎每一个课题,都可以联系到它的文化渊源和它在生活中的意义。有的课题,如第三册《青花盘》、第四册《玉石文化》、第六册《漂亮的灯》、第七册《老房子》、第八册《罐和壶》、第十册《青铜艺术》等,本身带有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自然在“走进博物馆”栏目里有丰富、厚重的呈现。而在诸如第四册《动物朋友》《花儿朵朵》《树上树下》《点线面》《虫虫虫》,第五册《形形色色的人》《天外来客》《对称美、秩序美》《动物明星》《动物装饰画》,第六册《怪兽奇想》,第七册《冷色和暖色》《东》《门窗墙》,第八册《穿穿编编》《鸟和家禽》《鸟的纹样》等课中,几乎所有关于大自然的题材和来自生活、艺术的话题,都在博物馆里古代作品的辉映下,显示出入类审美历程的源远流长,以及经典文化与任何时代现实生活无法分割的联系。这一栏目的普遍设置,使许多课扩展了空间,增加了文化含量和厚重感,也让许多命题超越一时一地的具体内容,添上了悠久、永恒的色彩。
5.增加教材的可操作性,使之更适合各地教学的实际条件和教学现状
教材编得再用心、再精彩,也得切合教学实际,让上课的老师们既合用又感到亲近。小学的美术教材编写,难在既要有其知识体系、教学要求和审美水准,又不能让学生生畏怕难,而要把一切体系、要求和高度隐含在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型之内。在这一方面,本套教材也是从编写伊始就十分重视,并一直努力追求的,也是这次修订的主要目标之一。
六、苏少新版《美术》教材初中部分的基本架构
1.内容架构更完整,有利于提升课程的品质
修订前的苏少版《美术》教材在课程结构上存在配置不合理、比重失衡的情况,新修订的教材在课程结构上做了精心布局与调整,具体变化从表1、表2两张表格中能呈现出差别。
苏少版《美术》教材初中部分“欣赏·评述”单元的呈现形式显得“老”,不太符合初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认知要求。中国美术欣赏与外国美术欣赏在课题分配上均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尤其是中国美术欣赏部分,对欣赏知识的交待以及课业设计存在轻重失衡的现象。比如第14、第15册的书画欣赏课程,将书法欣赏呈现在课程里,因课时有限而显得很不完整。“设计·应用”单元的知识呈现显得“乱”,从上面表格的横向与纵向比较里面,能清楚地看出问题。部分课业设计难度较高,如CI设计;“综合·探索”单元部分课业设计则较“空”。(表1)
苏少新版初中《美术》教材在课程内容架构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无论是从整套教材的纵向结构,还是单册教材的横向结构来看,课程设计都较完善。(表2)比如八年级上册教材,“欣赏·评述”单元的中国部分从山水画讲起,接下来的“造型·表现”单元依然是山水、风景等课业设计,最后部分是外国风景画,这些内容形成了—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有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再比如,修订后的中国美术欣赏部分,按照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等,向学生介绍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并向学生介绍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审美判断能力。
在整套教材对课程内容的目录设置上,纵向、横向布局互相兼顾,保证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强化了不同单元之间知识点的联系。(表3)
2.选材注重优秀民族文化,中国味更浓
苏少新版初中《美术》教材在修订中加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业比重,并对课程编排的顺序做了调整,为的是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学生对古老的中华文明有更多的了解,并有利于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内涵。
选材加强了民族性,集中体现在“综合·探索”单元中。我们用“经典魅力”来给这些课业进行定位,“经典”是它们共同的目标。比如八年级上册《盛世·汴梁》,是美术学科与历史等学科的综合,以著名的《清明上河***》为题材,从《清明上河***》的***例开始进入,介绍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文化,达到一个综合的认知概念。八年级下册《园林·探幽》是绘画与园林建筑艺术的综合课型。以苏州园林为主线,课程设计从苏州园林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开始,进而介绍园林的元素,并让学生们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九年级上册《敦煌·千年》是美术和文物保护的综合课。介绍敦煌壁画,以及与之相关的美术文化,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九年级下册是语文和美术的综合课,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改成课本剧,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来制作道具、服装及其他舞台美术用品等。以上这些课业设计,可以说是对中国本土经典艺术的一种别样的欣赏、解读方式。选用的作品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经典美术作品,从而使教材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3.完善单课结构是修订后教材的重要特色
单课结构的完善是修订后的新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修订教材对相应的课题与内容安排进行了——检查与推敲,分别为每课确立了较为恰当的呈现方式和创意特色,按照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操作目标、拓展目标组织单课的教学。以“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为例,本次修订在保持本套教材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优化。在教材的五大板块中,“设计·应用”单元每册安排为三课,共计18课,各册均匀呈现。包括七年级上册中的《花的变化》《***案之美》《装点生活》;七年级下册《多变的颜色》《重复的魔力》《奇妙的墙》;八年级上册《蓝白之美》《体味泥土》《放飞希望》;八年级下册《美丽的书》《张贴的画》《一目了然》;九年级上册《身边的器具》《霓裳之舞》《最亲近的家具》;九年级下册《可爱的家》《公共艺术》《城市客厅》。在各册每课文学性标题的背后,体现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并按照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学科要求,分层次展开、有序递进。即在七年级的初中低年级阶段为“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八年级为“平面性应用设计”,九年级为“产品与空间环境设计”。这个基本框架满足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总体要求,这样的课业设计使单课结构获得了较大的完善。
4.降低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
苏少新版《美术》教材调整了课程的难易度,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难易度适中的知识坐标系,使之更适合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修订教材填补了原教材中显得单薄的知识点,如“设计·应用”单元《花的变化》《***案之美》《美丽的书》《张贴的画》等课,都对原有知识点做了增补和丰富。其次,降低了一些课程的难度,删除或修正了与学生知识层次不吻合的内容,如删除了《奇妙的肌理》《打开的喜悦》《角色游戏》《生活中的标志》等课,同时,将原教材中离学生日常生活较远的《整体形象的设计——CI设计》改成学生每日都能接触到的《一目了然》。
“欣赏·评述”单元以革新呈现方式来降低教材的难度。对美术知识点的介绍,采用了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在东方文化情境中认识东西方美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欣赏·评述”领域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本教材修订过程中,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在课业设计上,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
中外美术欣赏部分在课业设计上,强化了让学生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的要求,并做出具体规定,还提供了相关案例,在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提供了多种去美术馆、博物馆的方案,并提供了诸多与欣赏教学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能从课后的拓展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5.加大选择性,给教学留下较大空间
修订后的教材,在教学的选择性方面做了更大的努力,让老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从而给教学留下较大的空间。修订后的教材在文字表述方面延续了旧教材的总体特征,分类设计,分类推敲。如每一课题下的总体介绍,注重创设文化情境;由“■”小标题所引导的教学过程,注重递进转折;每件作品下的译介或说明,力求准确严谨;作为学生代言的卡通人对话,既注重与学生有经验的共鸣,又能表达知识点;为学习过程提供的知识参考的“小卡片”,提请关注的“发现眼”“工具箱”等,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操作练习的“工作坊”,则兼顾了认知、情感与操作目标的三方面要求。此外,在版面色调与视觉节奏的美感前提下,整套教材的版式设计承担着教学递进的重要导视作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7
据粗略统计,民国国文课本选徐志摩作品20篇,入选作品数量仅次于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冰心、朱自清、夏D尊、丰子恺、林纾等学者作家。
诗歌选8首。《一小幅的穷乐***》(沈星一《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第1册,中华书局1924年版)、《沪杭车中》(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2册,新国民***书社1929年版)、《五老峰》(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4册,新国民***书社1929年版)、《再别康桥》(戴叔清《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第1册,上海文艺书局1933年版)、《苏苏》(蒋伯潜《蒋氏初中新国文》第2册,世界书局1937年版)、《无题》(赵景深《初中混合国语》第2册,青光书局1946年版)、《车眺》(吴拯寰《标准文选》第1册,三民***书公司1946年版)、《西伯利亚》(王任叔等《新编初中精读文选・语体文》第2册,文化供应社,出版年不详)。
散文选9篇。《曼殊斐儿》(郑次川、吴遁生《新学制高级中学国语读本近人白话文选》,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泰山日出》(叶圣陶、顾颉刚《新学制国语教科书》第6册,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我所知道的康桥》(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6册,新国民***书社1929年版)、《***治与民众》(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2册,新国民***书社1929年版)、《海滩上种花》(朱文叔《初中国文读本》第3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婴儿的出世》(朱文叔《初中国文读本》第5册,中华书局1936年版)、《想飞》(宋文翰《新编初中国文》第3册,中华书局1938年版)、《西湖日记一则》(谭正璧《国文进修》,世界书局1944年版)、《饿老鹰》(《想飞》片段,余再新《国语新选》第1册,儿童书局1946年版)、《康桥的早晨》(选自《我所知道的康桥》,夏D尊、叶圣陶《开明国文讲义》第1册,开明书店1947年版)、《济慈的夜莺歌》(《开明活页文选丙种第二》,开明书店,出版年不详)。
译作选3篇。英国赫孙《鹞鹰与芙蓉雀》(朱文叔《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第4册,新国民***书社1929年版)、英国洛塞蒂《***下的***》(刘大白《世界初中活页文选叙事诗》,世界书局1933年版)、俄国契诃夫《给高尔基的信》(孙怒潮《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第5册,中华书局1934年版)。
徐志摩作品首次入选国文课本是在1924年,鲁迅作品首次入选国文课本是在1922年,冰心作品首次入选国文课本是在1923年。由此可见,徐志摩是较早进入民国白话国文课本的作家之一,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对推动白话文运动起了重大作用。
当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新国民***书社、文化供应社、青光书局、儿童书局、上海文艺书局等多家有影响的出版社都出版过编入徐志摩作品的国文教科书,可见其受关注之广,亦可看出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
从所选作品体裁看,散文与诗歌大致各半。内容上,散文主要选其写景之作,另有表现民主倾向的《***治与民众》,表达人生理想的《想飞》《海滩上种花》和译作《鹞鹰与芙蓉雀》,礼赞生命的《婴儿的出世》;《曼殊斐儿》是写人的散文,《济慈的夜莺歌》属于诗歌随笔,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所选诗歌涉及题材很广,有表现个人情感历程的《再别康桥》,有单纯描写景物的《沪杭车中》《五老峰》《车眺》《西伯利亚》等,有反映底层穷人生活的《一小幅的穷乐***》,甚至还有悼亡诗如《苏苏》,励志诗如《无题》。可见,民国中学国文课本选入徐志摩的作品题材宽广,风格多样,能全面反映徐志摩的思想与才华。这与新中国成立后入选教材的徐志摩作品题材(情感)单一形成鲜明对比。
二
徐志摩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的作家,他的作品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收获。其诗作描摹细腻,想象奇特,辞藻华美,韵律和谐,抒情性强,富有音乐美和色彩美。写景散文开阖自如,虚实结合,意象新奇,景随情迁。梁实秋说徐志摩的散文比诗写得好,评论他写文章“任性”,跑野马,却“跑得好”。这一评论,让人想起后来长期统治中学语文界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沈从文的评价是,徐志摩的散文写得“华丽与奢侈的眩目”,诗歌则加上“韵的和谐与完整”。这两点,正投初学读写的青少年所好。思想上,徐志摩的作品贯穿对自由的向往,具有启蒙意义。以上成为徐志摩作品大量入选民国课本并受到师生普遍喜欢的主要原因。下面两段话出自《想飞》,集中代表了徐志摩的思想气质和理想追求:
啊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匾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哪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大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看回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8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数学教材 解决问题策略 内容设计 特点分析
[中***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66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苏教版新版教材对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作了重新设计,着重让学生领悟并灵活应用策略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分析研究新版教材对用好教材、完善教材、改进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内容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这一总体要求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并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每册教科书里编排一个单元的内容,集中教学一种策略。这是苏教版编写的一次尝试与创新,也是苏教版新版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一大亮点。
1.教材内容变化的特点
对比苏教版教材的新旧版本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①“留”:新版教科书继续保留了“枚举”“转化”“假设”“画***”和“列表”等策略,学习这五种基本策略,有利于促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改”:新版教材中不仅对“列表”和“画***”策略的名称进行了更改,重新表述为“列表整理条件”策略和“画***整理信息”策略,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规范化,而且也突出了通过以什么手段去处理什么内容这一要求,既便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策略的理解与学习。
③“添”:新版中增添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调整”策略,这是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学实际情况特意安排的新策略,并将新添的策略有针对性地编入教材体系中,体现教科书教学单元设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这两种策略实际上体现的是“双向推理”思想,新增的“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策略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领悟并应用好这两种策略。“调整”策略实际上是“优化”的思想,体现了教材在对问题解决策略单元的前瞻性安排。
④“调”:教材将原本五年级下册的“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策略调到三年级下册,不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当学生学习完“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策略,再学习“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策略,学习难度明显降低,另外这两个策略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学习较复杂的策略打好扎实的基础。教材将六年级下册的“转化”策略调到五年级下册,且将“转化”策略放在简易方程的学习之后,不仅使教材知识点衔接自然,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应用地理解。六年级下册教学重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继续学新知识,另一部分是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按四大领域集中进行总复习,新增设的“调整”策略体现的是优化思想,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各种策略进行优选,这一点符合复习时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2.“解决问题策略”蕴含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各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具体包括:
①“演绎”思想:“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关注已知数量之间的联系,从已知条件向所求问题推理,形成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而“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是根据所求的问题寻找适于解答的已知条件,需要学生积极关注问题,从问题去寻找条件,寻求解题方法。这两种策略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双向推理能力。
②“简化”思想:“列表整理条件”采用列表的方式去整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而“画***整理信息”是采用画***的手段去整理问题中的已知信息。“画***整理信息”和“列表整理条件”在策略本质上相类似,只是在表征问题时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都能起到简化问题的作用,两者在教学上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③“统计”思想:“枚举”事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序罗列、谨慎筛选,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④“转化”思想: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形成新思路、新方法,灵活学习知识,做到化难为易,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⑤“代换”思想:“假设―替换”数学教学不仅要解决学过的问题,更要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假设是对未知的、复杂的问题进行的假设思考。
⑥“优化”思想: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面对多种解题策略时,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做出选择性的调整,形成优化的思想。
二、教材呈现的特点
1.单元主题式与分散渗透式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一方面在三至六年级设立单元,以主题单元式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从教材文本分析可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安排在每册教科书中,集中进行策略学习;另一方面在其他知识点学习中,以分散渗透式穿插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双管齐下,把加强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和培养运用策略能力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1页)练习四第14题: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0.2米,厚0.1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解决这种题目,渗透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画***整理信息”策略,在无形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策略进行问题解答,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策略的目的。
2.“问题对话式”的引导分析
苏教版教材采用“问题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拉近了学生和问题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问题解决过渡自然、用语亲切、流程清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方便学生自学与预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训练解决问题和思路、策略。以六年级上册中“假设”策略学习为例,例1中提示语设计如下:“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等等。整个思考解决问题的设计过程,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循序渐进,富有层次性,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无疑有利于策略教学的系统学习。
3.体现了连贯性和层次性
从教材文本分析可知,三、四年级教学的策略是最基本的策略,可以用来解答常见的、比较容易的实际问题,而且十分有效。比如,三年级教学中关于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推理是研究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最常用的方法,列表整理已知与未知数据以及画***整理条件与问题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促进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顺利开展。不过,根据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仅仅依靠数量关系的推理还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不宜列式计算,因此需要进一步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教材适时的从五年级上册开始,陆续教学“枚举”“转化”“假设”与“调整”策略,所以,教学五、六年级教科书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解答稍复杂些的,甚至有点超“常规”的问题。这些较难的问题是教学策略的载体,策略教学正是通过对这些题的解答,让学生感悟策略、学习策略。
三、进一步的思考
1.在现实背景中,合理设置“解决问题的策略”涉及的知识领域
新知教学主要贯穿在“数与代数”“***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笔者认为策略教学应体现在这三大领域中,兼顾并适当平衡。目前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的例题和习题数量遥遥领先于“***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可否认,“数与代数”部分是整个小学学习的重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也主要集中在该领域,但并不意味着要“一边倒”。统计中发现,除了五年级“转化”和“假设―替换”策略的学习在例题和习题上涉及三大领域,其他年级都鲜有涉及。策略教学应兼顾三大领域,习题和例题的比例应保持适当的平衡,这样才能对激发学生的策略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在问题情境中,引进旁注式策略名称
在某些策略学习时,比如“枚举”“转化”和“假设”等,教材设计了回顾环节,让学生通过回忆曾经在哪些知识点运用过例题讲授的策略,从而更好的感悟所学策略的价值。以五年级上册的“枚举”为例,书中呈现了“一组一组地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回忆板块等,当学生回忆出渗透策略思想的知识点时,他们不仅为回忆出知识而感到骄傲,更多的是折服于“枚举”策略的魅力,从而更坚定好好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信念。虽然教材编排是以主题单元和分散渗透的形式呈现,但可以在核心知识点教学中,对于那些虽未学习却又已经涉及的策略,可以通过旁注标签的形式去进行策略的初步介绍。任教时,老师可以对其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自学掌握。
3.从现实问题出发,采用“多步走”方法
教材在每一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一律是采用“两步走”教学方法,第一步体现在例1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去初步体验策略,第二步表现在例2中,应用此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不应拘泥于这样的形式,并且也认为这样安排欠妥当,不仅存在“拔高”的嫌疑,容易造成后进生“掉链子”现象,而且也不方便学生的自学。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个别策略,比如“转化”策略,可以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至少设置3道例题,层层递进学习此策略,具体而言:第1道例题集中体现第一、二步,即,第一步,创设情境――感悟策略,通过提供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转化”策略;第二步,处理信息――体验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画***”和“列表”等策略,重新表征问题,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体验“转化”策略。第2道例题突出展示第三步,即实践应用――升华策略,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升华策略学习。第3道例题表现第四步,即总结反思评价――内化策略,学生自己通过反思,从高层面认可“转化”策略,体会学习掌握“转化”策略的价值。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9
[关键词]苏教版语文教材;习惯;中小衔接
一、习惯培养华而不实
1.以***呈现的形式不能满足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苏教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册开头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以***片方式呈现,将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写”的习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笔者认为,课本插***定格的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瞬间,仅靠一两个醒目的标题,远远不能满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逐渐增强的六年级学生的需求。
2.习惯的培养不能随文落到实处。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翻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教科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勤于收集资料”这六个字赫然映目,可惜,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只是这样一个标题和与之相关的***片,***片展示的是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至于该如何将这一习惯落实到本册课本的学习实际中去,全册教材未有任何文字对学生加以引导。整册书,仅有五处对学生提出了搜集或查阅资料的要求,可见,教材开头安排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仅是一个口号。
二、中小衔接准备不足
1.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培养、渗透不够。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科书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方面能否与七年级语文教科书实现有效对接呢?笔者觉得,教材在这方面准备明显不足。教材体例从“简”,单元“导读”、课文“预习提示”之类的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渗透自主学习方法的栏目均未设立。课文后面安排的练习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朗读、复述、背诵;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读、抄常用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的词、句、段、篇方面的阅读训练(一般为一到二题)。极少数课文后面安排“小练笔”。练习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占主导地位,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能力培养不够。
2.浅易文言文未加选编。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教师可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同时,又能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一些基础。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但浅易文言文未加选编,实属遗憾。教材中的练习虽也安排了几则古代名人名言让学生读背,但它们毕竟仅是只言片语,与完整的篇章还有很大差距。
三、苏教版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与苏教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在以上几方面都有许多值得苏教版教材借鉴的地方。
1.习惯培养随文落到实处。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来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后安排了“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这一读写例话。这则例话向学生介绍了为什么要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从而鼓励学生逐步养成注意收集资料的习惯。配合这则例话,教材在本组课文的“导读”中精心设计了导语,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要求收集资料的选做题,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也提出了收集资料的要求。教材第三组的训练重点仍然紧紧围绕“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来展开。
教材训练重点突出,训练要求随文落到实处,不仅利于教师教、学生学,也利于家长的督促检查。这样,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组课文之前安排“导读”“精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略读课文” “阅读提示”。此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积累、运用”,开设“阅读”一栏,让学生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阅读能力。教材还安排了“选读课文”,扩大了学生自主阅读的量。教材既是教师的“教本”,又是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十分值得苏教版借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篇10
许多数学教师认为教材无非就是提供例子,但是即便只是例子,也属于较为重要的例子。事实上教材是学习知识之根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走进教材、读懂教材,才能够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展现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懂得数学。
如何突破认识瓶颈走进教材,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采用五读法,真正走进小学数学教材。
一、一读教材说明
通过教材说明思考教材中教什么,重建数学知识的结构。在新课程中明确要求,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实际运用中怎样才能用好教材呢?前提是教师必须要走进教材,弄清楚数学教什么。如果教师连教什么都没弄清楚,又怎么去教呢?实施上,教材说明中对需要思考的问题做出了很恰当的注解。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8页中“认识11—20各数”,教材上明确表示:当学生认识10以内数并积累一些数学经验时,采用读数、数数活动来认识计数单位“+”与“-”,理解十个一和一个十相等,从直观上去感知11—20各数的顺序与大小。和后续教材说明联系起来,就能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1)认识10以内的数(昨天),数数与读数(今天),写数、数的组成(明天),计算10加几(后天)。(2)通过数数与读数等各种活动认识计数单位“+”与“-”。让学生数10根小棒捆成一个小捆,从操作中认识到十个一就是一个十,就能够直观感受到11—20间各个数的大小与顺序。通过这种活动能够解决“数”和“形”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低年级学生也易接受。
二、二读教学建议
通过读教学建议,就能够思考怎样做,进而构建出教学思路。事实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构建教学思路不仅仅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还要遵循数学知识存在的逻辑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知识结构,进而有效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依然以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78页中“认识11—20各数”为例,教材中教学建议写着:对例题教学时,在人数活动上组织成三个层次,第一层要认识十个一就是一个十;第二层次要认识十二;第三层次要认读11—20各个数。这就在宏观上提出了教学思路。
三、三读教学情境
通过教学情境思考怎样指导学生观察,怎样引导学生提问。新课程苏教版小学数学编写教材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样的思路编排的。其中创设问题情境成为了新课程中的一大亮点。怎样才能够创设情境,笔者认为:其一要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其二要思考怎样指导学生观察。
本文就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39页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为例。书上有一幅***,教师应该这样引导学生:(1)***上都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从***中能够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第一个问题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明白***中情境是两位小朋友到玩具店购买玩具。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将思维回归到数学信息上。该***中显示了小汽车、小火车及面包车的单价,是显性数学信息,隐蔽的条件就是男学生和女学生买玩具,这些都给学生提问埋下了信息基础。怎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依据这些信息发散学生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只要遵循了开放信息、封闭式引导、开放式引导原则,做到引导得法、收放自如,就能够增强提问质量,实施有效教学。
四、四读教参
苏教版教材都配套了相应的教学用书,该书不仅仅从微观上进一步解读了教材中的每个环节,为构建教学思路提出构思,同时还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给数学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对于上面认识11—20各数,教参书就明确提出:(1)让学生亲自经历“数小棒”与“捆小棒”过程,亲身感受十个一就是一个十。(2)将12根小棒摆出来,让学生知道左边1捆小棒与右边2根小棒合成12根小棒,1捆即为一个十,而2根即为二个一,二个一和一个十合在一起成为12。通过教参提示给教学指明方向,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该教师讲就必须让教师讲,该学生操作就必须让学生操作。这样才能够实现教与学的整合,增强教学质量。
五、五读练习
对于苏教版数学教材而言,并没有将应用题***安排成一个章节进行教学,将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问题情境之中引入计算问题,从计算学习中形成解决数学问题模型,最后利用模型解决疑难问题,实现从解决问题中掌握计算,从计算中学会解决问题。比如,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71页的“8的乘法口诀与用乘法口诀求商”中,总共安排12道题,1—3题目的在于巩固8的乘法口诀,8—11题是为了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所设计的练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