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的作用10篇

麦冬的作用篇1

1、麦冬草具有止吐消食、安神定气的养身功效,还可以补血补肾,强身健体。

2、对于人体的心血管、肺部、胃部等重要器官都有着养护作用。对肺病、心肌梗死、肾虚、糖尿病、小儿夏季热暑伤胃等病症都有不错的疗效。

(来源:文章屋网 )

麦冬的作用篇2

1、石斛味甘、淡、微苦,性微寒。归胃、肺、心、肾经。体坚质润。滋阴清热,养胃生津,润肺止咳,益肾明目。主治热病伤津,虚热不退,胃阴不足,口干咽燥、脘痛干呕、肺燥咳嗽,腰膝酸软,阴伤目暗。本品甘凉清润,主入胃肾,作用重在中下二焦,既清胃热生津止渴,又滋肾阴退热明目,为津伤口渴、阴虚目暗良药。

2、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3、二者搭配在一起泡茶可以达到不错的养阴和胃和理气解郁效果,比较适合有慢性胃炎的人群服用,当然,如果有胃部燥热的情况选择服用它效果也非常不错。

(来源:文章屋网 .wzu)

麦冬的作用篇3

关键词:湖北麦冬; 山麦冬

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Thunb.)Loru.var.proliferaY.T.Ma为《中国药典》(1995,2000,2005年版)收载中药山麦冬的主要原植物,来源于百合科山麦冬属,药用其块根,药材在湖北省及中药行业习称为“湖北麦冬”。中医临床与杭麦冬、川麦冬几乎等同入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湖北麦冬是道地药材,主要产于汉水流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湖北省襄樊市是我国重要的麦冬生产基地。

1 本草考证

麦冬又名麦门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上品。《***经本草》[2]云:“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球形,似圹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廖花,实碧而圆如珠。江南出大叶者如鹿葱,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吴地尤胜。”可见古代药用麦冬不止一种。《***经本草》并附有随州麦门冬和睦州麦门冬***。睦州(浙江建德附近)麦冬似沿阶草属植物,与现今中药杭麦冬相近;随州麦门冬花葶直立,露出叶丛外,与湖北麦冬植物基本一致。经考证,湖北随州属湖北襄阳地区,与现今湖北麦冬的主产地相吻合。

2 遗传学研究

对于湖北麦冬的分类学位置有较大分歧。早期研究[3,4]认为,湖北麦冬为山麦冬的变种,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期从花葶长出叶蔟或小苗。吴等[5,6]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技术对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与阔叶山麦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认为短葶山麦冬和阔叶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近,阔叶山麦冬为短葶山麦冬的变种。湖北麦冬与山麦冬相对遗传距离较大,两者区别在于湖北麦冬花后长芽,不能进行有性繁殖,推测湖北麦冬与山麦冬为两个种。湖北麦冬具有开花不结实,花后长出叶蔟或小苗这一稳定特征。吴等[6,7]根据湖北麦冬花序发育解剖学观察,认为是由于营养顶端部分分化成生殖顶端所致。在生殖阶段初期花的生长发育占优势,使未分化营养顶端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到花后期,这种抑制被解除,此时未分化的营养顶端发育成小芽。笔者认为湖北麦冬花而不实的遗传学本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 栽培学研究

贾文恺等[8~11]对湖北麦冬的栽培条件进行了研究。据分析,不同的移栽期与是否摘花梗对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显著影响。3月25日移栽的湖北麦冬产量最高,其分枝数,块根数,根系活力,块根干重都显著高于其它移栽期;在开花期摘花梗,能减少地上部分的营养消耗,显著增加产量。湖北麦冬的施肥多为氮、磷、钾等配比使用,通过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证明高氮、高钾、低磷配方使用能达高产,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氮>磷。在此基础上,对湖北麦冬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调查,其中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块根体积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叶叶面积、块根数量、块根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湖北麦冬产量可根据地上部分形态进行预测。

4 鉴别研究

4.1 生药鉴别湖北麦冬区别于其他麦冬的形态特征为,花葶直立,长于或近等于叶,子房上位,花后不结实,长出叶蔟或小苗[12,13]。块根呈纺锤形,长1.2~5.0 cm,中部直径0.3~0.7 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具不规则纵皱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木心细小。气香,味甘[12]。块根横切面特征为,表皮细胞一列,根被为1~2列木化细胞。皮层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内皮层外侧为1~2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呈马蹄形。内皮细胞一列,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韧皮部束6~15个,各位于木质部束的齿凹处,木质部束基部连接成环。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12,13]。

4.2 理化鉴别湖北麦冬显淡紫蓝色荧光[12],但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湖北麦冬显浅蓝色荧光。对山麦冬属植物进行薄层色谱分析时,以从山麦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3种皂苷为对照品,检识到湖北麦冬含有14种皂苷,其中山麦皂苷 C(LsS3)含量较高[4];将皂苷水解后,检识出湖北麦冬含有假叶树皂苷元,未检识出薯蓣皂苷元[14],但有人[15]用薄层扫描法测得湖北麦冬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0.002%。高异黄酮类成分仅从沿阶草属植物中检出,在山麦冬属植物中未见[4,16]。湖北麦冬含有糖类化合物,单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等。张敏红[17]以葡萄糖,果糖为对照,用纸色谱对湖北麦冬的水溶性糖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在与葡萄糖,果糖相应的位置上,湖北麦冬显相同颜色斑点。

5 化学成分

至目前为止,从湖北麦冬中分得十多种甾体皂苷(Ls1~Ls12),其中一种为甾醇,豆甾醇及菜油甾醇的葡萄糖苷的混合物(Ls1)。9种为鲁斯可皂苷元(假叶树皂元 ruscogenin)的皂苷(Ls[2~6],Ls[8~11]),2种为亚莫皂苷元(yamogenin)的皂苷(Ls7,Ls12)[18,19]。尚含有腺苷、焦谷氨酸、多糖[20]。

6 含量测定

6.1 皂苷测定含量分析方法有 HPLC法[21]测定山麦冬皂苷 B,J的含量,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为0.191%,山麦冬皂苷 J为0.044%。HPLCELSD[22]法测定不同采集时间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的含量,结果表明清明采收山麦冬皂苷 B含量最高。总皂苷的含量测定多采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23]及紫外分光光度法[16]。测定皂苷元的含量,用薄层扫描法,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杂质干扰少的特点[14]。

6.2 多糖测定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王小华等[24]测得湖北麦冬的多糖含量为30.60%。

6.3 其他类成分测定张敏红等[2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产地的麦冬中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湖北襄阳与浙江萧山产麦冬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湖北麦冬总氨基酸含量为18.11%,石磊[26]对不同产地麦冬微量元素分析比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湖北麦冬含腮量低,锌铜比值高,认为从微量元素角度来看,湖北麦冬优于杭、川麦冬。

7 炮制学研究

7.1 麦冬炮制方法探讨目前麦冬炮制方法有抽心、轧扁、切片及整粒入煎等。它们的水溶性物质煎出率不等,依次由整粒、抽心、轧扁、切片而递增;轧扁法炮制的饮片质量与其是否轧破表皮有关,应以轧至表皮略破为宜[27]。目前市上配方的麦冬,仍以未加工的整粒多见,原因主要是没有适当的加工工具。利用通常的圆盘式切药机切制麦冬,获得成功。此法简单、速度快、工效高。切片麦冬的水溶性溶出物高于整粒麦冬1/3强,优于其他方法,证明麦冬用切制法较为合理[28]。冯宝麟等[29]对麦冬肉和心的7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预试和薄层层析,结果表明两者成分基本一致,仅麦冬肉的水溶性浸出物高于麦冬心。鉴于麦冬心的重量仅占全麦冬的3%,且长期在临床上使用带心麦冬,并未发现致烦的现象,提出临床使用时入煎剂可以不去心,压扁即可。

7.2 干燥方法研究麦冬质地粘腻,不易干燥,极易发生霉变现象。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晒干、烘干、熏硫等。随着中药材生产 GAP的实施和生产加工的规范化,要求严格控制药材中 SO2的含量,因此干燥加工过程中严禁使用硫磺熏制。有人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干燥麦冬,效果良好。本法设备简单,成本低,适宜于分户作业,且干燥后不易返潮,利于保管[30]。

8 药理作用

8.1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山麦冬总皂苷在适当剂量下可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血清 CPK水平和心电*** ST段变化,说明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31,32]。

8.2 耐缺氧作用山麦冬注射液具有显著提高小鼠耐受缺氧能力[31]。

8.3 对免***系统的影响湖北麦冬与浙麦冬免***促进作用活性近似,小鼠腹腔注射其水煎液,连续7 d给药,能显著增加小鼠脾脏的重量,而对胸腺无明显作用[31]。

8.4 抗菌作用湖北麦冬皂苷的主要皂苷元 ruscongenin示有抗菌作用[34]。

9 前景展望

9.1 栽培技术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尽快实施湖北麦冬的 GAP认证。同时开展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培育工作,解决长期无性繁殖所引起的种质退化问题。

9.2 质量控制湖北麦冬是否含有黄酮类及薯蓣皂苷成分,现有研究结果尚不一致。为了湖北麦冬的更合理开发利用,更有效地控制药物质量,对于湖北麦冬化学成分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

9.3 综合开发利用麦冬是药食两用品种,对免***系统、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对其开发成功能性食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孙星衍.神农本草经卷一,上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44.

[2] 苏颂.***经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7.

[3] 陈心启,马元俊.百全科药用新植物[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3(1):26.

[4] 余伯阳,徐国钧.中药麦冬的资源利用研究[J].中草药,1995,26(4):205.

[5] 吴,周开亚,王义权,等.RAPD在山麦冬属四种植物分类中的应用[J].中草药,1998,29(1):37.

[6] 别运清,曾云林,蔡得田.几种麦冬属中药的研究现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2(4):8.

[7] 吴,余伯阳.湖北麦冬开花后长出小植株或小叶的发育解剖观察[J].中草药,2003,3(16):453.

[8] 贾文恺,瞿宏杰,赵劲松,等.移栽期与栽花梗对湖北麦冬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4,2:82.

[9] 瞿宏杰,赵劲松,别运清,等.移栽期与栽花梗对湖北麦冬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药材,27(9):629.

[10] 赵劲松,李首成,瞿宏杰,等.施肥对湖北麦冬产量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5(2):31.

[11] 赵劲松,贾文恺,何家涛,等.湖北麦冬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关系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353.

[12] 吴美枢,柏官发,姚家国,等.湖北麦冬与杭、川麦冬的生药学比较研究[J].第二***医大学学报,1990,11(1):31.

[13] 田宏,王蕾.湖北麦冬的生药鉴别[J].时珍国药研究,1997,8(5):525.

[14] 余伯阳,徐国钧,金蓉鸾,等.不同麦冬假叶树皂苷元的含量比较[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2):117.

[15] 徐江滔,汤古平,吴敏,等.薄层扫描法测定麦冬皂苷类成分[J].药物分析杂志,1997,17(3):164.

[16] 唐晓清,程志红,余伯阳.麦冬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7):390.

[17] 张敏红,孙红祥.麦冬类药材糖的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0,100(3):5.

[18] 朱永新.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6):312.

[19] 刘成基,憎诠,马蓓.麦冬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1988,19(4):10.

[20] 凌大喹,刘林,朱永新.湖北山麦冬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1991,22(11):489.

[21] 余伯阳,徐国钧,平井康昭等.HPLC法测定山麦冬中山麦冬皂苷 B,J的含量[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22(2):114.

[22] 吴,余伯阳,程志红,等.HPLCELSD法测定湖北麦冬中主要皂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0,31(3):175.

[23] 余伯阳,吴.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测定麦冬皂苷成分[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6,27(5):316.

[24] 王小华,陈家春.湖北麦冬多糖含量的测定[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3):50.

[25] 张敏红,李美琴,曾宪武.麦冬类药材氨基酸分析[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2):7.

[26] 石磊,杨红兵.不同产地麦冬微量元素分析比较[J].实用中医杂志,2004,20(4):217.

[27] 朱跃华,王辉.麦冬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浸出速度的影响[J].基层中药杂志,2000,14(3):32.

[28] 邵家德.麦冬炮制方法探讨[J].中药通报,1988,13(6):23.

[29] 冯宝麟.麦冬去心研究[J].中医药研究资料,1978,13(11):70.

[30] 周风梧.实用中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71.

[31] 高广猷,宋晓亮.山麦冬总氨基酸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4):281.

[32] 宋晓亮,高广猷.山麦冬总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J].1996,12(4):329.

[33] 余伯阳,殷霞.湖北麦科与浙麦冬质量的研究免***活性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0):584.

麦冬的作用篇4

麦冬的草根有须,像麦,它的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凋枯,故名麦冬。以块根供药用。一般以表面淡黄白色、肥大、质柔、气香、味甜、嚼之发甜者为佳。

现代研究表明,麦冬含多种甾体皂苷、β-谷甾醇、豆甾醇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有(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麦冬煎剂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2)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抗菌作用:麦门冬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抗菌作用;50%全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4)降糖作用:麦冬具有协调胰岛素功能,能降低血糖,促使胰岛细胞恢复正常。此外,麦冬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还具有提高机体免***功能的作用。

麦冬性甘寒质润,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常用量为 10~15克。亦可入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饮服。传统认为,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麦冬,清心除烦多用连心麦冬。麦冬性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溏、舌苔白腻、消化不良者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均不宜应用。

介绍几款常用的药方或验方:

1. ***肠燥便秘麦冬15克、生地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2. ***暑天汗出虚脱麦冬10克、人参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

3. ***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及改善心功能均有一定作用。

4.***鼻出血麦冬15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天1剂。对鼻出血血色鲜红者有***作用。

5.夏日防中暑取鲜芦根100克(或干品30克)、麦冬20克煎汤代茶饮,对夏日炎炎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头晕、烦闷和胃肠不适等有良好的***作用。

麦冬的作用篇5

关键词:冬小麦;影响抗冻性因素;抗冻机理;研究技术与方法

中***分类号:S152.1+1;Q94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2-2729-04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Winter Wheat Frost Resistance

YI Yinga,b,GUO Zhi-fuc,ZHANG Yu-longa,BAI Li-pingc,HOU Li-baib

(a.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Liaoning Province, 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b. College of Agronomy; c.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n wheat frost resistance is important to freezing variety breeding, decrease loss by freezing injury initiated, and then it will promote stable winter wheat yield. This summarize was focu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mechanism of frost resistance,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technology, the methods of winter wheat frost resist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wheat frost resistance on wheat production,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and existing issues of winter wheat frost resistanc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winter wheat; influence factors of frost resistance; frost resistance mechanism; technology and method

冬小麦冻害是指冬小麦越冬休眠到早春萌动受较长期0 ℃以下强烈低温或剧烈变温造成的伤害[1]。冬小麦冻害是农业生产中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中国从南到北,寒害和冻害都经常发生,造成小麦生产巨大损失,成为农作物区域性和季节性的主要限制因素,且由于冬小麦种植界限的逐步向北向西推移,使冬小麦抗冻性的问题更为突出。研究影响冬小麦抗冻性的因素、冬小麦为抵抗低温环境,在生长习性、生理生化、遗传表达等方面形成的对冻害适应和抵抗能力的机理及其相关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冬小麦抗冻机制,并使之服务于冬小麦生产实践,指导栽培,减少因冻害引发的生产损失;为选育冬小麦的抗寒(冻)品种,促进“冬麦北移”的研究推广应用;解决部分省份“一季有余、两季不足”问题,提高复种指数,促进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1 冬小麦抗冻性研究现状

1778年Bierkander研究报道了8种植物在1~2 ℃下死亡的现象。Goppert (1830)、Ilardy(1844)、Moliseh(1896,1897)等也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现象,Moliseh第一次提出了“冷害”的概念。自此之后此类研究日益增加,在小麦抗冻性影响因素、抗冻机理、抗冻性技术与方法及其抗冻性研究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1.1 影响冬小麦抗冻性的因素

1.1.1 基因型 根据小麦对低温处理要求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和春性4种类型,品种冬春性与越冬抗冻性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冬性越强的品种越冬抗冻能力越强,即抗冻能力依次为强冬性品种>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2-6]。

不同基因型小麦的形态指标分析,分蘖节深度对冬小麦存活率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随着品种的抗冻能力增强,分蘖节入土深度增加。幼苗茎高度越低,抗冻性越强,而麦苗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叶片较窄的品种抗冻性较强。相同基因型的小麦,根据其生育时期不同,其抗冻能力不同,一般是越冬期、起身期、拔节期抗冻能力呈逐渐减弱的趋势[6]。

1.1.2 环境条件

1)温度和光照。冬小麦发生的冻害基本上分为低温型冻害和融冻型冻害两种类型。低温型冻害是指小麦在越冬期间,零下低温超过品种的临界温度,导致植株受冻死亡。融冻交替造成的冻害多发生在早春、暖冬年份,积雪消融后遇到倒春寒致使麦苗死亡。冻害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降温幅度、持续时间及霜冻来临与解冻是否突然。在作物发生霜冻之后遇上猛烈的阳光,气温回升快而高,则对作物伤害很大。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冬小麦所能经受的年绝对最低气温是-24~-22 ℃,最冷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是-12 ℃[6]。

在同样的生长条件下,光照条件越好,越有利于可溶性糖等抗寒物质的积累,麦苗受害率越低。Roger[7]研究光照及非光照条件下经低温-3、-4、-5 ℃下处理0~7 d麦苗的存活率,结果表明光照对抗寒起关键作用。

2)土壤和水分。土壤的质地和墒情对冻害程度影响较大。质地重的黏土、砂姜黑土、漏风淤土小麦冻害重,尤其是在耙地不实的情况下,冻害更重;黏壤土、壤土小麦冻害轻。

同一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低的受冻重,水分含量高的受冻轻,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不会使温度变化剧烈,减轻了对麦苗的损伤。

土壤昼夜冰融交替,结冰时体积增大,而解冻时体积缩小,严重时会将小麦的根系提出地面,分蘖节暴露在外,使小麦干枯或受冻而死。

1.1.3 农艺措施

1)播期、播量、播深。播期对冬小麦能否安全越冬的影响很大。冬小麦不同生育期与不同麦苗生长状况的耐寒能力差异很大,拔节后抗寒能力迅速减弱,适期播种的小麦可以充分利用冬前的有效生长积温,积累较好的营养物质,利于形成壮苗,抗寒能力强,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和春后稳健生长,一般东北等地区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20~25日,播种过早,会因冬前小麦生长过旺,养分消耗过多,抗冻性减弱;播种过晚,会因越冬前生长量不足,无法安全越冬。

播量也是影响抗寒的因素之一。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麦苗单株的营养面积过小,个体发育不良,其分蘖节和叶鞘内养分含量少,抗寒能力差,特别是早播麦田,播量大,易造成大群体,麦苗旺而不壮,易受冻害,且受冻程度较重;种植密度过小,会造成返青过程中的幼苗死亡,群体数量不足,最终影响产量。因此在冬麦北移区种植冬小麦在一定密度范围适宜密植,以此来预防温度变化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

播深对抗寒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分蘖节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分蘖节深度随播种深度的变化而变化,播种过浅,分蘖节距地表近,甚至暴露于地表,受冷暖气候交替变化影响,极易发生冻害;播种过深,则出苗缓慢,消耗养分多,生育迟缓,苗细且弱,抗寒能力差,冻害亦较重。

2)施肥水平、调节剂或保护物质。冬小麦种植时N、P、K肥配合,合理施用不仅改善麦苗长势,还能推迟小麦的拔节期,从而有效地避开霜冻敏感期[8]。虽然不同元素对小麦抗寒性的影响不同,但施用适当的肥料是有益于小麦抗寒的,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抗霜冻的小麦品种中钾含量较高。

施用生长调节剂也可以提高抗寒性。研究表明,用ABA的类似物处理小麦细胞的培养物4 d,小麦耐结冰能力由-8~-7 ℃提高到-30 ℃;PP333处理种子能提高小麦幼苗耐冻的能力;复硝酚钠、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受冻灾后恢复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9,10]。

此外,某些微量元素和稀土微肥对作物抗寒性有促进提高作用,如施用钼肥、硅处理能促进冬小麦壮苗、壮蘖,大幅度提高冬小麦产量,提高冬小麦的抗寒力[11-13]。

1.2 冬小麦抗冻性机理

从冻害对冬小麦的伤害机理、冬小麦对冻害的适应机理及冬小麦抗冻的生态机理3个方面彻底研究冬小麦的抗冻性机理,才能为提高冬小麦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提供理论根据和有效的具体措施,解决小麦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2.1 冻害对冬小麦的伤害机理

冻害主要是冰晶伤害。胞间结冰可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蛋白质变性,原生质发生不可逆的凝胶化;胞内结冰对膜、细胞器产生直接破坏;解冻时温度回升快,原生质失水,组织干枯,破坏了蛋白质空间结构。

1)膜伤害假说。膜是结冰伤害最敏感的部位,冰冻引起细胞的损伤主要是膜系统受到伤害。细胞内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大量外渗(外渗液中主要是K+、Ca2+,糖类);膜脂相变使得一部分与膜结合的酶游离而失活,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ATP形成明显下降。引起代谢失调,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在所有的膜系统的破坏中,叶绿体膜最先受到损伤,从而使放氧受抑制,其次是液泡膜,最后是原生质膜的损伤。

2)巯基假说。冰冻使植物受害是由于细胞结冰引起蛋白质损伤,当细胞内原生质遭受冰冻脱水时,随着原生质收缩,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再度吸水膨胀,肽链松散,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使肽链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蛋白质的天然结构被破坏,引起细胞伤害和死亡。研究发现,冻害发生时,植物组织匀浆中-SH含量与植物的抗冻性直接相关,抗冻性较强的植物具有一定抗-SH氧化能力,可避免或减少二硫键的形成。

3)结冰伤害。结冰会对植物体造成危害,但胞间结冰和胞内结冰的影响各有特点。胞间结冰使原生质过度脱水,使蛋白质变性或原生质发生不可逆的凝胶化;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胞内结冰对细胞的危害更为直接,冰晶形成和融化时对质膜与细胞器以及整个细胞质产生破坏作用,常给小麦带来致命的损伤。

1.2.2 冬小麦对冻害的适应机理[14]

冬小麦为了抵抗冬季冻害伤害,在生长习性和生理生化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冬小麦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应激过程,低温诱导了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膜脂成分、抗氧化系统和积累渗透调节物质等,以缓解低温造成的机械伤害和生理伤害。

1)含水量降低。入秋后,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下降,根系的吸水能力减弱,组织的含水量降低,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由于束缚水不易结冰,也不易流失,这样就减少了细胞结冰的可能性,同时也可防止细胞间结冰引起的原生质过度脱水。因此束缚水的相对含量与植物的抗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2)呼吸减弱。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呼吸微弱的植物体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3)脱落酸含量增高,生长停止,进入休眠。随着秋季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的激素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素和赤霉素减少,脱落酸增多并被运输到茎的尖端,抑制了细胞***与伸长,使生长停止,形成休眠芽。

4)超微结构变化。在电镜下观察得知,在活跃生长时期,冬小麦细胞核膜有较大的孔或口,当进入越冬季节,冬小麦的核膜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停止,细胞***和生长活动受到抑制,植物进入休眠,其抗寒能力显著增强。

5)保护物质累积。在温度下降过程中,一些大分子物质趋向于水解,使细胞内可溶性糖(如葡萄糖、蔗糖等)含量增加。可溶性糖是植物抵御低温的重要保护性物质,能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护能力,保护蛋白质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除可溶性糖以外,脂肪也是保护物质之一,它可以集中在细胞质表层,使水分不易透过,代谢降低,细胞内不易结冰,亦能防止过度脱水。

6)低温诱导蛋白形成。植物的抗寒性是一种潜在的遗传特性,在抗寒基因表达前,植物抗寒能力仅仅是一种潜能和基础。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非冻低温(2~6 ℃)驯化才使植物的抗寒性增强。自从1990年Hajela等[15]首次提出植物低温驯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观点后,有关抗寒分子机理的研究日新月异。试验证明,植物经低温诱导确实能活化某些特定基因并经转录翻译合成一组新蛋白,例如:拟南芥、苜蓿、油菜、菠菜等,经低温诱导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新脂合成,称之为冷调节蛋白(Co1dregulated protein,COP)。能降低细胞液的冰点,缓冲细胞质的过度脱水。此外,低温诱导下植物还能表达多种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LEAP),它们多数为高度亲水、沸水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有利于植物在冰冻时忍受脱水胁迫,减少细胞冰冻失水。

1.2.3 冬小麦抗冻的生态机理

冬小麦抗冻生态问题可分为麦苗抗冻能力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即低温、光照及气候变化等)。麦苗抗冻能力的变化主要由环境温度所决定,从而与其他几个生态因素相关联。

1)光照。在田间环境中,叶片的冷伤害通常与光合过程有关:低温环境中的叶片受光可导致光合细胞器的受损,这种现象就是光合作用中的光抑制。光抑制启动了活性氧(ROS)的诱导,这个过程可能导致光合系统的退化,类囊体膜的脂质过氧化,以及碳代谢过程中酶的失活。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一种看法是低温直接影响了光合过程的结构和活性,另一种认为低温影响植物体内的其他生理过程,从而间接地影响光合作用[16]。

2)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并没有使中国冬小麦冻害明显减轻,重霜冻发生的次数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气候变化使多年生作物越冬承受着更大的冷伤害风险。气候变暖期间仍然会出现短时间很强的低温或温度回暖,突然的天气变化使植物难以适应,遭受的危害更不稳定,例如冷冻-融化、冻雨或是寒冷冬季中积雪非常少,都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1.3 研究冬小麦抗冻性的技术与方法

1.3.1 冬小麦冻害鉴定技术及指标体系 田间直接鉴定是鉴定冬小麦越冬性最基本的方法,它是通过田间多点联合鉴定,以统一标准品种作对照,供试品种越冬存活率占对照品种越冬存活率比表示。该方法对研究品种生态类型、地理位置及农业措施与越冬性的关系是切实可行的。但由于越冬期环境因素复杂,在年度重复鉴定中,品种的抗寒级别难以重复。

人工气候模拟鉴定法利用人工冷冻技术对冬小麦分蘖节冷冻处理,根据冷冻处理后的存活率(SR)、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评价基因型抗冻性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出与田间鉴定结果密切相关的方法,主要有膜脂抗氧化指标系统、质膜透性指标系统、逆境蛋白指标系统、水分生理指标系统、生态形态指标系统[17]。

1.3.2 冬小麦抗冻性测定的技术与方法 小麦的抗冻性可以通过越冬期间的性状,尤其是返青率来表示。但是返青率表示的是越冬性,不能完全地表示抗冻性,必须结合活力测定才是抗冻性表示的可靠方法。一般可分为测定冰冻处理后植株或器官恢复生长的能力、细胞膜特性的改变和膜结构功能的变化引起细胞代谢的改变等3类。

生长恢复试验一般采用生长试验和组织褐变,冬小麦抗冻性一般采用生长恢复试验。

细胞膜特性的改变,一般采用质膜的完整性和质膜的细胞膜特性改变。质膜完整性的测定方法包括:原生质体存活率、表面积增加的忍耐值(TSAI50)、失去渗透反应能力-荧光素双酯酸酯法;质膜的分别透性包括:理化技术(电导法、电阻抗***谱法、茚三酮法、氰酸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18]),显微技术(质壁分离法、染色法),膜成分分析法(膜脂肪酸不饱和度、磷脂量)。

代谢功能改变包括:酶(TTC法、ATP酶、α-酮戊二酸氧化酶、同功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非酶功能(原生质流动)、呼吸作用(吸氧或放二氧化碳);其他包括多冰点、高渗溶液中的发芽能力[19]。

1.4 冬小麦抗冻性研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4.1 引种驯化、杂交育种 抗冻性是植物在对低温长期的适应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变异和自然的选择获得的遗传特性。鉴定筛选出抗冻能力强的冬小麦品种,是解决生产上冬小麦冻害问题的重要途径,小麦抗寒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用不同抗寒能力的品种杂交,杂种F1的抗寒能力介于双亲之间而偏向于抗寒性强的亲本。有时抗寒性也表现超亲遗传,如用低度抗寒品种与中度抗寒品种杂交,后代出现了抗寒性很强的个体。从小麦的进化在小麦的近缘中,黑麦是抗寒性较强的禾本科植物之一,所以冬性黑麦和小麦的杂交,对选育抗寒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1.4.2 抗冻锻炼 在霜冻到来之前,缓慢降低温度,使小麦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增强抗冻能力,经过抗冻锻炼后,细胞内的糖含量大量增加,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原生质的黏度、弹性增大,代谢活动减弱,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多,膜脂相变温度降低,抗性增强。

1.4.3 农业措施 适时播种,培土,增施磷钾肥、厩肥,熏烟,冬灌,盖草,地膜覆盖等都可起到保护小麦、预防寒害的作用。

1.4.4 抗寒剂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小麦,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冻性。在生产上用CCC处理小麦可提高其抗寒性。

2 冬小麦抗冻性研究的展望

小麦的抗冻性是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由相关的多基因调控,并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或制约。随着相关植物适应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日益发展的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手段,对于揭示小麦抗冻机理和提高抗寒(冻)力,减少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受到低温胁迫而造成损失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将为今后抗寒引种、驯化、改良和培育抗寒植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但总体来讲,小麦抗冻性研究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小麦的耐寒性,但小麦的耐寒性是由一系列相关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基因,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仅靠转移一个基因就获得抗(耐)冻的小麦品种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仅靠转单基因来提高植株抗冻性,其提高程度也相当有限[20,21],应该结合多个相关基因进行系统的研究。充分利用严寒地区的古老地方品种和新育成品种的抗冻性,通过常规杂交及相应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改良利用。

2)小麦的抗寒分子机理特别是信号转导及调控基因的表达,抗冻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研究得不够深入,还处于开始阶段,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为抗寒基因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3)筛选有关抗寒性生理指标,对其进行分子标记,从而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抗寒育种中的应用及抗寒基因的发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已获得的小麦抗寒性相关基因大多数是通过室内低温诱导后得到的差异基因,难以确定是否是决定小麦抗寒性的主要因素,选取小麦抗寒性突变体材料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找到影响植物抗寒性的基因位点,是揭示植物抗寒性分子机理的新思路[22]。

参考文献:

[1] 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MAHFOOZI S, LIMIN A E, FOWLER D B. Influence of vernalization and photoperiod responses on cold hardiness in winter cereals[J]. Crop Science,2001,41(4):1006-1011.

[3] PRASIL I T, PRASILOVA P, PANKOVA K. Relationships among vernalization, shoot apex development and frost tolerance in wheat[J]. Annals of Botany,2004,94(3):413-418.

[4] PRASIL I T, PRASILOVA P, PANKOVA 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nalization requirement and frost tolerance in substitution lines of wheat[J]. Biologia Plantarum,2005,49(2):195-200.

[5] 钟秀丽,王道龙,吉田久,等.冬小麦品种抗霜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 作物学报,2007,33(11):1810-1814.

[6] 于 晶,张 林,苍 晶,等.冬小麦抗寒性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123-127.

[7] ROGER S P. Molecular analysis of acclimation to cold[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1999,29(1-2):47-76.

[8] 李茂松,王道龙,钟秀丽,等.冬小麦霜冻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4):72-78.

[9] 周继泽,段藏禄.多效唑增强小麦幼苗抗逆性生理效应研究[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24(4):27-32.

[10] 田昌平,马建平,孔 慧,等.小麦晚霜冻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试验[J].现代农药,2002(3):17,46.

[11] 孙学成,谭启玲,胡承孝,等.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5):952-959.

[12] SUN X C,HU C X,TAN Q L. Effects of molybdenum on antioxi-dative defense system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in winterwheat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J].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6,32(2):175-182.

[13] 朱 佳,梁永超,丁燕芳.硅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780-1788.

[14] 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 HAJELA R K, HORVATH D P, GILMOUR S J,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cor(cold-regulated) genes in Arabidopdid thalina[J]. Plant Physiol,1990,93(3):1246-1252.

[16] 何 洁,刘鸿先,王以柔,等.低温与植物的光合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2):1-3.

[17] 万富世.冬小麦品种越冬性改良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8] 林世青,许春辉,张其德,等.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性生理学、生态学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J].植物学通报,1992, 9(1):1-16.

[19] 刘友良,朱根海,刘祖祺.植物抗冻性测定技术的原理和比较[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1):40-43.

[20] 冯玉香,何维勋,孙忠富,等.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作物学报,1999,25(3):335-340.

麦冬的作用篇6

【关键词】 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

摘要:对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选地、整地、选苗、种苗处理、栽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并制定了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为湖北麦冬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湖北麦冬; 规范化种植技术

湖北麦冬Lirope spicata (Thunb.)Lour.var.proalifera Y.T.Ma属百合科山麦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中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源植物,其块根与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块根有相似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除烦安躁等功能[1,2]。湖北襄樊市为湖北麦冬的主产地,已有40多年的栽培历史,常年种植面积在3 000 ha,年产量已占全国麦冬产量50%以上,为我国麦冬三大主产区之一。为规范湖北麦冬生产,保证其药材质量,2001年湖北省地道药材《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在总结传统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对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中的技术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湖北麦冬主产地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

1.1 湖北麦冬主产地自然条件

1.1.1 湖北麦冬主产地气候条件湖北麦冬主产地湖北襄樊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5~16℃,无霜期为228~249 d,热量资源丰富,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年降水量820~1 100 mm,其中夏季占400~450 mm。太阳辐射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 800~2 100 h。由于温度高、降水集中、光照强的季节,正是湖北麦冬的旺盛生长季节,极有利于湖北麦冬生产潜力的发挥。

1.1.2 湖北麦冬主产地土壤条件湖北麦冬主产地土壤为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潮砂土。一般潮土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有机质,矿物质养分都较丰富,呈中性到微碱性,pH在7.0~8.0之间。

1.2 湖北麦冬主产地生态环境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的规定,即大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符合土壤质量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2 湖北麦冬的形态特征与生育特性

2.1 湖北麦冬的形态特征湖北麦冬为多年生草木植物。须根系,上端有时可见皱缩横环纹,中部或近末端常膨大成矩圆形或纺锤形肉质块根。根状茎短,具地下走茎。叶基生,禾叶状,长20~45 cm,宽4~6 mm,顶端钝,具5条脉,中脉明显突出,边缘具细锯齿。花期6~8月,花淡紫色或淡蓝紫色,花葶直立,通常长于或近等长于叶,长20~50 cm,总状花序顶生,长5~12 cm,具多数花,通常每3~5朵簇生于苞叶腋,苞片小,长披针形,花梗长1~3 mm,花被6,排成二轮,雄蕊6,花丝长约2 mm,花药狭矩圆形,黄色,子房上位,中轴胎座3室,每室胚珠2枚,花柱长约2 mm,柱状,柱头不明显。在花的后期,苞片腋处发生叶丛或苗,不形成种子。

2.2 湖北麦冬的生育特性湖北麦冬性喜温暖气候且耐寒,喜较湿润的环境,但忌水涝;喜肥,以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性喜光且耐荫。

3 湖北麦冬规范化种植生产技术

3.1 选地种植湖北麦冬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结构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壤土,忌粘重土,忌重茬连作,亦不宜与大蒜、葱、韭菜等百合科作物轮作种植。

3.2 整地湖北麦冬根系发达,种植湖北麦冬的田块应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深耕细耙,做到田平土碎、上虚下实、保墒保肥。

3.3 选苗选苗是湖北麦冬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于立春前后,在起挖的麦冬中选择无病虫、叶色翠绿、茎粗壮的麦冬苗,剪短须根和叶片,苗根长4~5 cm,叶长8~10 cm,然后分成单株。分苗时应保护好新生芽,尤其是“跑马根”,是形成大块根和早发块根的关键[3]。选好的苗若不能及时栽种,应进行假植。

3.4 栽种不同的栽种期试验结果表明:湖北麦冬栽种时间以3月中下旬为佳。其分枝数、块根数、根系活力等显著高于其它栽种期[4]。栽种前将选好的种苗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浸苗3~5 min,作消毒处理,以杀灭种苗上越冬的黑斑病病菌等。栽种时每穴栽3~4单株,株行距20 cm×22 cm,栽植深度3~4 cm,栽后踏实,浇足蹲根水。

3.5 施肥 湖北麦冬喜肥,下足基肥是高产稳产的关键。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比施用,可增加麦冬产量构成因素中每丛块根数和块根粒重[4],以提高产量。

3.5.1 底肥 整地时均匀撒施有机肥,再进行翻耕。用量:60 000~75 000 kg/ha,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且未经污染。

3.5.2 发根肥 湖北麦冬栽后10~15 d开始返青,一个月后始发根,此时施肥可加快生长,提早分蘖,促早发根、多发根[5]。用量:尿素150~300 kg/ha,过磷酸钙300~450 kg/ha,硫酸钾300~450 kg/ha。在麦冬根际附近穴施或沟施,施肥后应覆土,以避免肥料流失。

3.5.3 块根膨大肥 于8月下旬、10月中、下旬分别施尿素150 kg/ha,过磷酸钙75 kg/ha,硫酸钾150 kg/ha,追肥仍应在麦冬根际附近穴施或沟施,施肥后覆土。11月至元月中旬叶面喷施2~3次0.1%~0.2%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6],增产效果明显。

3.6 灌溉湖北麦冬性喜较湿润的土壤环境,其生长期需水较多,因此,在生育期应加强水分管理,保证水分供应,以促进其早发根、多发根。

3.7 中耕锄草湖北麦冬发根后,5~8月天气暖热,雨水较多,杂草生长旺盛,应选晴天及时清除杂草,以达到防止土壤板结、保墒及消除杂草与麦冬苗争光、争水、争肥的目的。

3.8 及时摘除花枝湖北麦冬花开期6~8月,应及时摘掉新生花枝,减少生殖生长对养分的消耗,对增加单株叶片数、分枝数,促进麦冬块根生长,提高块根产量效果明显,增幅达5%~10%[4]。

3.9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于8~10月期间,喷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科资891两次或多效唑1次。用量:科资891:300 ml/ha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0 g/ha,施用浓度0.1%,可抑制地上部分旺长,促进麦冬块根生长。

4 病虫防治

4.1 主要病虫害种类湖北麦冬主要病害为黑斑病,主要虫害有韭菜迟晴蕈蚊、葱蝇、蛴螬等。

4.2 防治方法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2.1 合理轮作 结合湖北麦冬产地生产实际,采用湖北麦冬与禾谷类、豆类等作物轮作,而不宜与葱、蒜类等百合科作物轮作。

4.2.2 坚持农家肥腐熟后施用使用农家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泼浇施用液态类粪肥应顺麦冬行沟施,并在施肥后覆土,以减少葱蝇、蛴螬的发生与危害。

4.2.3 选用健壮种苗 严格把握选苗环节,选用叶色翠绿不带病斑的健壮种苗,栽植前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苗3~5 min,作消毒处理,以杀灭种苗上越冬病菌,预防病害发生。

4.2.4 适时用药对于湖北麦冬黑斑病,注意控制发病中心,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10 d/次,连续3~5次;对于韭菜迟晴蕈蚊、葱蝇,其幼虫危害盛期在5月上旬,当发现麦冬叶尖开始发黄并逐渐向地面倒伏时,立即用80%辛硫酸***油1 000倍液灌根,防治效果好。对于蛴螬,其危害盛期为夏末秋初,可用炒香的麦麸5 kg,加敌百虫50 g,再加适量水,配成毒饵诱杀等措施防治。

5 采收

湖北麦冬块根采收在种植后第2年的2~3月进行,过早过迟均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选天晴采挖,人工采挖麦冬块根,用两齿锄头从栽培地一端开挖,深约50 cm左右,挖起整蔸麦冬,去掉土垡,手摘或用细齿耙刮掉须根上块根,装入竹筐中用水洗净,然后摊晒,干燥后包装贮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9.

[2] 余伯阳,徐国钧.中药麦冬的资源利用[J].中草药,1995,26(4):205.

[3] 何家涛,赵劲松,别运清.湖北麦冬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2,13(8):14.

[4] 赵劲松,贾文恺,何家涛,等,湖北麦冬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关系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353.

麦冬的作用篇7

关键词 冬小麦;高产;肥水;规律;措施

中***分类号 S512.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46-02

1 不同冬小麦品种生育进程及高产、超高产的前提条件

1.1 冬小麦品种与播期关系

由表1可知,新冬20拔节期较冀麦31、邯郸5316、唐山6898晚2~4 d,而抽穗期则较冀麦31、邯郸5316、唐山6898早8~15 d,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13 d,分别较冀麦31、邯郸5316、唐山6898短17、12、12 d。早播相对延长了营养生长期、缩短了生殖生长期(灌浆期),晚播相对缩短了营养生长期、延长了生殖生长期。

1.2 主栽品种高产超高产的前提

新冬20属弱冬性、早熟、矮秆(≤80 cm)、中穗型(6.5~8.5 cm)品种,春季从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即返青至拔节时间历时约40 d,而雌雄分化期、药隔期、四分体期即拔节至抽穗时间历时仅13 d,而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3;与中熟、晚熟冬小麦比较,新冬20拔节至抽穗时间少12~30 d,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短、生长快;但该品种穗长、总结实小穗多,生产上易通过主攻穗粒数与千粒重获得高产、超高产。

2 冬小麦高产、超高产产量水平与不同生长时期主攻方向

2.1 冬小麦高产、超高产产量水平界定

把超高产麦田实产界定在≥8 250 kg/hm2,高产麦田实产界定在6 000~8 250 kg/hm2,中产麦田实产界定在3 750~6 000 kg/hm2,低产麦田实产界定在≤3 750 kg/hm2;每类麦田产量范围以750 kg/hm2为指标,再细分各产量范畴的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表2)。

2.2 依据土壤肥力水平、播期等生产条件确定播种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如冬小麦株行圃多种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农田中,播种量仅52.5 kg/hm2左右、基本苗75万~120万株/hm2,由于肥水条件足、光照条件好冬前总茎数495万~630万株/hm2,收获穗数450万~630万穗/hm2、千粒重42.0~45.4 g、产量7 260~9 255 kg/hm2;而各县农田土壤平均肥力普遍较低,同时受水资源制约较重,喀什地区多年定点调查表明,现主栽品种新冬20分蘖成穗率平均仅10%左右,因此冬小麦生产上以主茎成穗为主;通过稳定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稳定提高千粒重,以实现冬小麦种植获得高产、超高产栽培目标(表3)。

2.3 冬小麦的需肥规律

目前,冬小麦生产上的主栽品种新冬20幼穗分化的二棱期及雌、雄分化期分别对应新冬20的起身期(3月中旬)、拔节期(4月中旬);旗叶露尖追肥灌水是防止小花退化的关键,扬花后5~6 d对肥水也较敏感,这2个时期灌水对防止小花退化效果较好。

3 冬小麦高产、超高产创建的主要措施

3.1 大力开展冬小麦高产、超高产创建活动

依据冬小麦高产、超高产成功经验与措施,开展“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冬小麦生产水平”为内容的高产、超高产创建活动;在推广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同时,充分调动各级干部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结合冬小麦“1-2-5工程建设,使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98%,力争使超高产、高产田面积分别占到县级冬小麦种植面积的15%~25%、60%,冬小麦产量提高1 500~3 000 kg/hm2,实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200~400元。

3.2 制定冬小麦高产、超高产实施方案

制定统一的“冬小麦高产超高产实施方案”,成立“冬小麦高产、超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冬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日常管理和宣传以及重要活动的筹备、实施等工作;同时成立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冬小麦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冬小麦高产攻关技术宣传与培训,指导各乡村冬小麦高产、超高产攻关活动,冬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测产验收,指导冬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等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1]。

3.3 转变观念,培肥地力

要改变一些农户种植冬小麦习惯于只抓种、收2个环节,播前几乎无农家肥施入、撒施化肥不多或不施肥的习惯;要结合林棉、林草间作倒茬改良土壤;对新垦荒地开展平地压盐、翻压绿肥,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与冬小麦高产、超高产需肥规律施肥[2]。

3.4 平整土地,打好龟背埂

种植田应选择盐碱度轻、肥力中上等、排水良好的田块;灌足底墒水,施足底肥,深耕15~20 cm,压后达到待播状况,整地质量要严格按“齐、平、松、碎、净、墒”的要求,高差不大于5 cm;要求“龟背埂”跨度2.2 m、高度25 cm,做到667 m2一畦。

3.5 加强播种质量管理

播前由农机部门对播种机逐个检查、检修,发放、张贴年检合格标签;年检合格标签上应有农机监理员姓名、联系方式,便于播种时发现问题、分清责任、及时处理;播种前应完全清理干净播种机上残存的麦粒,未经分管村、场领导、技术人员检查播种机不得下地播种,播种采用机械条播,一般行距15 cm,做到播行笔直、不错行、不重行、不漏行;播种机后要带小树枝耱子,覆好播种沟土,起到保墒、抑盐碱作用[3-4]。

3.6 适时、及时灌水施肥

冬灌从11月5日开始,至11月20日结束,防止麦田低洼处积水结冰,做到及时适量;春一水一般在2月27日至3月12日(连续5 d 5 cm平均地温通过5 ℃)开始灌水,春季灌水即要结合土壤“返浆”“返潮”过程给麦田适时灌水抑盐压碱与补肥[5-6];要实现冬小麦高产、超高产,按照产100 kg小麦需纯氮14.1 kg、纯磷10.5 kg、纯钾1.5 kg核算,以磷钾肥与40%氮肥作底肥、60%氮肥作追肥,高产田以41%复合肥480 kg/hm2作底肥、在起身拔节期结合灌水撒施尿素300 kg/hm2作追肥,超高产田以41%复合肥600 kg/hm2作底肥、尿素450 kg/hm2作追肥分别在起身拔节期、孕穗期按2∶1结合灌水撒施;对苗情弱、拔节后长势差或盐碱度重条田,在孕穗期至灌浆期喷磷酸二氢钾3 kg/hm2+尿素3 kg/hm2混合液,利于培育壮苗、利于抽穗,延长灌浆期、有效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及减轻干热风危害[7-8]。

4 参考文献

[1] 曹.关于灵台县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99-101.

[2] 干志峰,白灵***.灵台县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10(3):50-52.

[3] 陈文秀.礼县冬小麦高产创建的成效与做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11.

[4] 臧鑫,程玉红,梅兹***,等.鹤壁市冬小麦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5):68-69.

[5] 孙亚辉,李瑞奇,***红凯,等.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1-8.

[6] 高付银.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措施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5(9):37.

麦冬的作用篇8

>> 基于MODIS EVI时序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基于环境减灾小卫星HJ_1B的济南市热力空间格局演变 基于MODIS与HJ星CCD数据的融合研究 HJ―1反演的郑州市城区PM10卫星遥感监测分布 基于STM32单片机的HJ/T212通信协议的实现 基于改进的NDVI密度分割方法的冬小麦面积信息提取 关于“扬糯麦1号”小麦种植情况的分析 基于GF―1影像的玉米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MGM(1,1)模型的电力负荷预测 基于GM(1,1,μ,ν,)模型的股指预测 基于GM(1,1)模型的东营市冬枣栽植面积预测分析 基于“1+1+1”模式下***员联系学生寝室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1+1+1”模式的网络微课程开发探索 基于VAR理论的ARMA(1,1)―GARCH(1,1)法的股指期货的风险预测 基于GM(1,1)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影像的1∶1万DOM制作流程及精度评估研究 HJ集团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HJ建筑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研究 冬小麦种植中土壤水分利用问题的研究进展 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影像时间选择在3月下旬~4月上旬。该时期山东省的冬小麦处于返青期或拔节期,土壤背景影响较小,其余绿色植被除大蒜和山区常绿植被外均处于枯萎状态,非常适合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并且也符合***府决策的时间范围。在进行冬小麦种植区提取前,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然后利用山东省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几何校正参照,以河流交叉点、道路交叉点等明显地物作为影像参考点,应用多项式校正模型和最近邻距离重采样模型对原始***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校正误差控制在1个像元左右。对各个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镶嵌处理,获得山东省HJ-1 CCD影像拼***,最后利用矢量边界精确裁剪出山东省HJ-1 CCD影像***。

1.3地理背景资料

地理背景资料主要包括山东省1∶25万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由TM数据分类而得。山东省各县(市、区)行***边界1∶5万矢量数据,来自国家测绘局。

1.4野外调查数据

研究期间携带GPS赴山东省冬小麦和大蒜主要产区进行野外考察,获取了比较准确详细的样区地物特征数据和样点经纬度资料,便于了解各冬小麦和大蒜主要产区的地形地貌、冬小麦和大蒜种植情况,以用于处理遥感影像时的识别和验证。

2结果与分析

2.1冬小麦遥感监测分区

由于山东省东西范围跨度较大,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冬小麦发育期最大相差近20天,而且各地种植制度和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此外山东省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多样,土壤类型丰富,遥感数据的同物异谱与异物同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冬小麦面积的解译精度。因此在利用基于NDVI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时,必须对全省进行分区,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全省农业气候区划的结果,综合考虑作物发育期、地貌、气候条件、种植制度等要素,在原始遥感影像背景下,通过目视分析和实地调查,将全省划为6个区域,详见表2。

2.2冬小麦种植信息提取

山东省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上中旬播种,来年的6月上中旬收获。3月下旬~4月上旬,冬小麦处于返青和拔节期,作物长势较好,光谱特征较稳定,NDVI值较高,易于识别。同时,山东也是大蒜的主产地,大蒜一般于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来年的5月中下旬收获,冬、春季的生长状态与冬小麦极为相似,是冬小麦种植信息提取的重要障碍因素。此外,调查发现山区常绿植被(柏树和松树)也会影响冬小麦的提取精度。

为了排除大蒜和山区常绿植被等地物的干扰,本研究基于山东省HJ-1 CCD影像镶嵌***,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不同时相与其他地物明显的差异,采用决策树分类法,通过设定决策树节点阈值,建立分层决策树判别模型,同时以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作为辅助,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技术流程见***1。

具体步骤为:

(1)首先将HJ-1 CCD全省镶嵌影像通过叠加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林地信息,剔除研究区内的山区常绿植被,获取冬小麦可能种植区域。

(2)在利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冬小麦的提取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分析,因而本研究在对HJ-1 CCD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得到对应的反射率影像后,首先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即

NDVI=ρ4-ρ3ρ4+ρ3

式中,ρ3和ρ4分别为CCD相机第3(红外)和第4(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

根据野外调查采集的典型地物样本点信息,计算研究区(以济宁和枣庄市为例)主要地物类型的NDVI值,发现,居民地、水域、盐碱地等植被指数值均在0.22以下,冬小麦、大蒜的NDVI值域范围分别为0.31~0.58和0.33~0.50,二者存在部分重叠,但是与居民地、水域和盐碱地等差异较大,因此,利用NDVI值可剔除居民地、水体和盐碱地等区域。将影像进行掩膜处理后,得出冬小麦、大蒜分布范围。通过采用上述决策树分类法,设置NDVI阈值T,分别得到各分区内的冬小麦和大蒜分布范围后,再利用ArcGIS将各分区的分类***拼接在一起,得到全省范围内的冬小麦和大蒜种植分布区域。

(3)依据山东省大蒜栽培习惯,为了增加大蒜产量,大蒜播种后需要覆膜,其出苗期内(10月中下旬)的植被指数低于正值出苗期的冬小麦植被指数,因此本研究又***了一景10月中下旬(2013-10-22)能覆盖山东省大蒜主产区的HJ-1 CCD影像,把大蒜和冬小麦的野外采集点数据导入该影像,发现大蒜的NDVI值域范围为0.05~0.11,冬小麦的NDVI值域范围为0.17~0.26。因此,利用步骤2中获取的冬小麦和大蒜区域对2013-10-22的影像进行掩膜,获取冬小麦和大蒜种植区域,再设置NDVI阈值剔除研究区内冬小麦信息,获取该影像内的大蒜种植区域。

(4)最后将步骤3获取的大蒜区域对步骤2中获得的冬小麦和大蒜区域范围进行掩膜,剔除研究区内的大蒜信息,最终获得基于HJ-1 CCD影像提取的山东省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示意***,***中绿色为冬小麦(***2)。与隋学艳等利用MODIS影像提取的山东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和分布区域相比,冬小麦的主产区尤其是鲁西北和鲁西南地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鲁西北地区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小,冬小麦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而鲁西南地区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大,冬小麦种植面积却在不断减小。而且文献[18]中只给出了山东省冬小麦总的种植面积,未能给出每个地市的种植面积,无法开展进一步的精度分析工作。

2.3冬小麦种植区提取精度

冬小麦种植区提取的精度结果必须从位置精度和面积总量精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位置精度评价通常是通过研究区样本像素的分类结果与参照数据的比较而实现的。在ArcGIS平台下,利用野外调查的357个冬小麦种植区GPS定位点数据与冬小麦解译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如表3所示,占93.0%(332个)的定位点位于所解译的冬小麦区域里,仅7.0%(25个)未在所解译的冬小麦区域里,出现漏判的主要原因为漏判点位于冬小麦和大蒜的混种区域或冬小麦比较稀疏的区域,不具备冬小麦光谱特征或光谱特征不明显。

最后,在ArcGIS平台下,将冬小麦分类结果与山东省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基于HJ-1 CCD影像提取的全省及17地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并与统计部门提供的面积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4)表明:在山东省平原地区,基于HJ-1 CCD影像提取的种植面积与统计部门提供的面积之间相差较小;而山地丘陵地区两类数据之间的差异较大。除青岛、东营、威海、日照和莱芜外,其他地市冬小麦种植面积均被高估。

基于HJ-1 CCD影像提取的面积结果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之间有所区别,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中使用的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数据信息是基于TM数据获得的,解译精度会对山地、丘陵地区冬小麦面积提取产生影响。(2)在实际种植冬小麦时,为了便于田间管理,会留有田间道路,但在本文中未对此信息进行剔除。(3)本研究只考虑了对冬小麦遥感提取影响最大的常绿植被和大蒜种植信息,并未考虑同期其他田间作物对冬小麦提取精度的影响。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多时相HJ-1 CCD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法,以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作为辅助,通过分区解译获取了较为准确的山东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和分布范围,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HJ-1 CCD影像分辨率高,重访时间短,可以有效解决作物种植信息遥感测量业务运行的时、空分辨率的矛盾。

(2)考虑到冬小麦发育期、地貌、气候条件、种植制度等要素对冬小麦光谱信息的影响,将全省分成6个冬小麦种植区域,提高了冬小麦面积遥感解译精度。

(3)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作物关键生育期特点,利用大蒜出苗期需要地膜覆盖的特点,选取10月下旬一景HJ-1 CCD影像参与分类,有效解决了冬小麦和大蒜发育期混淆的问题,提高了分类精度。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以HJ-1 CCD影像为数据源,将多源信息引入决策树分层分类模型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业务运行的方法是可行的;同时,将环境卫星应用于该研究对于其他国产卫星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本文的研究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经检验,误判的像元主要位于各类作物交界处。这主要是由于HJ-1 CCD影像的分辨率虽然为30 m,但仍容易形成混合像元,通过目视解译也很难区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提取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融合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来提高提取精度。

参考文献:

[1]陈仲新,刘海启,周清波,等.全国冬小麦面积变化遥感监测抽样外推方法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5):126-129.

[2]焦险峰,杨邦杰,裴志远.基于分层抽样的中国水稻种植面积遥感调查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105-110.

[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多目标复合抽样方法与实例[R].2003-09.

[4]马强,闵小平,徐晓青.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调查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2): 14-16.

[5]王茂新,裴志远,吴全,等.用NOAA***像监测冬小麦面积的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8,14(3): 84-88.

[6]景毅刚.利用EOS/MODIS信息提取陕西冬小麦种植面积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8(2):95-98.

[7]许文波,张国平,范锦龙,等.利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冬小麦种植面积[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 144-149.

[8]李剑萍,郑有飞.气象卫星混合像元分解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气象,2000,21(2):44-47.

[9]郑长春,王秀珍,黄敬峰.基于特征波段的SPOT-5卫星影像水稻面积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23(3):294-299.

[10]郭伟,赵春江,顾晓鹤,等.乡镇尺度的玉米种植面积遥感监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 69-74.

[11]王来刚,郑国清,陈怀亮,等.基于HJ-CCD影像的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 100-103.

[12]梁益同,万君.基于HJ-1A/B-CCD影像的湖北省冬小麦和油菜分布信息的提取方法[J]. 中国农业气象,2012,33(4):573-578.

[13]余凌翔,朱勇,鲁韦坤,等.基于HJ-1CCD遥感影像的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区提取[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4):493-497.

[14]钟仕全,莫建飞,陈燕丽,等.基于HJ-1B卫星遥感数据的水稻识别技术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25(4):464-468.

[15]丁美花,谭宗琨,李辉,等.基于HJ-1卫星数据的甘蔗种植面积调查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气象,2012,33(2):265-270.

[16]李莉,匡昭敏,钟仕全,等.基于HJ-1-A/B数据提取广西甘蔗信息技术初步研究[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ICRS),2010:288-292.

麦冬的作用篇9

四川省资阳市中医医院,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麦冬提取物中多种皂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通过大鼠静注给药麦冬皂苷提取物,于预定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中麦冬皂苷A、B、C及D的浓度。使用药代动力学程序用于药代学参数计算。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使用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数据更接近一室模型。结论:麦冬提取物中多种皂苷类成分在大鼠中可吸收入体内,为麦冬提取物的体内成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麦冬;提取物;皂苷;药代动力学

【中***分类号】R28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08-01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中国药典根据来源将其分为山麦冬(Radixliriopes)和麦冬(Radixophiopogonis),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1],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分布和栽培。麦冬以块根入药,其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功效[2]。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麦冬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系统方面有多种药理活性,皂苷类、多糖、异黄酮和氨基酸为麦冬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甾体皂苷为主要药理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3]。本文对麦冬提取物中皂苷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为麦冬皂苷类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研究积累基础研究资料。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配有四元泵、DAD检测器、自动进样器和色谱工作站);安捷伦ZOBAXEclipseplus型色谱柱(C18,250mm×4.6mm);ThermoIEC低温高速离心机;上海音波声电科技公司产CQ-200型超声波清洗仪;Milli-QGradientA10超纯水器。

1.2试剂麦冬提取物、麦冬皂苷A(批号:17844)、麦冬皂苷B(批号:14557)、麦冬皂苷C(批号:15623)及麦冬皂苷D(批号:13535)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实验动物实验所用大鼠为雄性SD大鼠,SPF级,体重(220±1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粤)2014-0035。

1.4给药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只,饲养1周以适应环境。禁食不禁水20h后,实验组静脉注射麦冬提取物200mg/kg,空白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0、0.5、1、1.5、2、3、4、6、8、12h眼眶取静脉血,每次每只各取0.1ml置于肝素处理的试管中。离心(8000rpm×5min),分离血浆,-20℃保存备用。

1.5供试品的制备取备用血浆100μl,离心(12000rpm×5min),取上清,过3k超滤管,离心(12000rpm×10min),取滤液,进HPLC分析。标准曲线的建立:精密称取适量麦冬皂苷A、B、C及D,制成标准工作液,进HPLC分析。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水(42∶80);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μl。以标准品质量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得出标准曲线。

1.6数据处理中国药理委员会数学专业委员会编制的***87使用药代动力学程序用于药代学参数计算[5]。

2结果

2.1标准曲线给药后,在血浆中,均检测到麦冬皂苷A、B、C及D。其标准曲线分别见表1。

2.2药代动力学研究SD大鼠注射麦冬提取物后,采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各时间点血浆样品进行分析,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见表2。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实用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数据更接近一室模型。

3讨论

麦冬皂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化学结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麦冬皂苷类成分复杂,对于部分相对暴露量低的皂苷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还需进一步研究。麦冬所含的甾体皂苷多为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少数为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在连糖方面主要为三糖苷和二糖苷,四糖苷和单糖苷的比例较少,而且糖的连接方式以单糖链为主,双糖链较少。目前,分离得到的皂苷主要有麦冬皂苷A、B、B′、C、C′、F、G、H、K、L、M、N、O、P、Q、R、S。目前对麦冬的皂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还十分有限,且单一成分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也很少,仍不能确定可代表其功效的具体有效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阳美平,吴皓,尹莲,等.麦冬皂苷和多糖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169-2171.

[2]刘彦娜,梁艳,王广基.麦冬提取物中多种皂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9):137-142.

[3]张涛.中药麦冬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的研究[D].北京:***事医学科学院,2009.

[4]丁锐,狄天云,王刚力,等.HPLC-ELSD法测定短葶山麦冬中短葶山麦冬皂苷C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1):127-130.

麦冬的作用篇10

一、做好四个“确定”,夯实小麦壮苗基础

1.化肥用量的确定。为了准确把握化肥用量,做好科学施肥,对化肥用量的确定,一般采用由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推荐施肥量。由于推荐施肥量是纯氮、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的用量,而各种化肥之间所含的有效养分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会经常遇到把推荐施肥量转换成其它化肥用量。具体化肥用量的确定公式为:每667m2所需化肥用量(kg)=每667m2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养分含量。例如:根据小麦生长需要,假设某地667m2推荐施肥量纯氮为12(kg),尿素所含纯氮有效养分的含量为46%,则每667m2所需尿素用量(kg)=12÷46%=26(kg)。

2.小麦播种量的确定。计算小麦的播种量,首先要根据地力和栽培条件确定目标产量,由目标产量确定每667m2穗数,再由每667m2穗数确定适宜的基本苗数。当基本苗数确定之后,小麦播种量就可用计算公式确定:每667m2所需播种量(kg)=每667m2计划苗数(万)×千粒重(g)÷(1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如:每667m2计划基本苗数为15万株,种子的千粒重为40g,发芽率为95%,田间出苗率为85%,则:每667m2所需播种量(kg)=15×40÷(100×95%×85%)=7.4(kg)。

3.小麦适播期的确定。适期播种是保证小麦合适的冬前积温,实现小麦壮苗形成和安全越冬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由于小麦适播期年际间的不稳定性,对小麦适播期的确定,应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及品种的特性进行分析推算。小麦适播期的确定方法:从本地多年气象资料中找出日平均气温稳定降到3℃的日期,然后从这一天向前推算,将每天日平均气温大于0℃的温度累加起来,直到温度总和接近或达到625℃或700℃的那一天,就是春性品种或半冬性品种理论上的最佳播期,在这个最佳播期的前后5d,就是适合当地小麦种植的适播期。

4.小麦壮苗的确定。具体小麦壮苗的确定方法:根据小麦生长发育规律,每长一片叶子需有效积温约70~80~C。从小麦3片叶展开时开始,到进入越冬期时为止,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查找历年来的冬前小麦有效积温作为参考,结合小麦每长一片叶子所需的有效积温,推算冬前小麦所能长出的叶片数。一般情况下,凡半冬性小麦品种冬前达到6~7片叶的,春性小麦品种冬前达到5~6片叶的,均为冬前壮苗。预测不能达到冬前壮苗叶数标准的,均视作非壮苗。

二、冬前小麦苗期阶段的技术管理

1.查苗补种,疏苗移栽。当小麦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地块要及时补种。为促苗早发,补种前应先将种子进行催芽,催芽后再补种。错过补种时间不能补种的麦田,可于小麦三叶期后结合疏密,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补苗后要踏实浇水。

2.控制旺苗,促进弱苗。于小麦3片叶展开后,对小麦苗情长势进行预测。根据小麦壮苗确定方法进行推算,对属于非壮苗的旺苗和弱苗应及时采取措施。

3.镇压或深锄断根。对土壤肥力高或播种早、播量大、形成的旺苗,可用镇压器或人工踩踏等方法对麦苗进行多次镇压。也可用深锄断根法在小麦行间深锄7~10cm,切断老根,锄后压实土壤,以便促进根系向深土层下扎,达到控旺促壮作用。

4.化学控制。对于采取农业技术控旺措施仍不能奏效的旺苗,可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行化学控制。注意严格控制用量和喷施时期。

5.划锄增温。对播种较晚形成的弱苗,多因冬前生长期短,其积温不足导致而成。管理上应划锄2~3遍,以松土、增温、保墒为主。划锄时要防止锄断根系和掩埋麦苗。

6.先疏后补。对播量过大造成的弱苗,其主要表现在幼苗拥挤不堪,植株瘦弱纤细。管理上应先抓紧疏苗,争取早疏、狠疏,对疏苗后可能出现脱肥的麦田,应注意酌情追肥浇水,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促使麦苗由弱转壮。

麦冬的作用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麦冬的作用10篇

学习

风吹过的夏天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风吹过的夏天10篇,内容包括被风吹过的夏天美篇,被风吹过的夏天推荐理由。又是夏天,安静的芙蓉街弥漫着淡淡的情人节味,细风掠过林间,拂过耳畔,还是如此温柔。也许,时间带走的只是人,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丝熟悉的感觉,一颗有爱的心,就算

学习

祖国和我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祖国和我10篇,内容包括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集合十篇,祖国和我征文1500字以上。默默地为祖国作出牺牲。祖国是一座高山,我愿是高山边的一条小河静静地陪祖国度过每日每夜。祖国是一座高楼,我愿是高楼中的一根柱子支撑着祖国,奉

学习

简介翻译10篇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简介翻译10篇,内容包括医院简介翻译,部门简介翻译。一、引言“简介”是以简明的文字向公众介绍有关人物或事物的基本情况和特征的应用文体,主要包括人物、单位、产品、旅游景观和影视作品等的简介。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简

学习

元旦黑板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黑板报10篇,内容包括元旦黑板报的主题推荐,元旦黑板报美篇标题。

学习

经典短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短文10篇,内容包括十篇小短文,高中短文十篇。3、Myeyesarethestarsoveryourwindow,Gazingaffectionatelyatyoueverynight.我的目光就是你窗前的星星,每夜都在深情地注视着你。4、Loveisavinethat

学习

教师德育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德育论文,内容包括小学教师德育论文文本9篇,班主任德育论文怎么写。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员兼具师范生与***员的双重身份,在接受***员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养成,确保具备未来教师的职业素质;***员教育与

学习

房产管理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房产管理10篇,内容包括房产管理条例心得,房产管理案例解析。引言房地产管理包含有地产的管理以及房产管理等两个方面的内容,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共同组成了现代化房地产管理。从广义之上来进行分析,房地产管理的主要内

学习

一个人旅行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人旅行10篇,内容包括一个人去旅行的自述,一个人出发旅行清单。在一个本该收获的秋天,我出发了。我母亲在身后询问:“你什么时候准备结婚?”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希望你进入一种体制,但你自己根本没有信心贸贸然闯入一座围城,经营

学习

智慧背囊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智慧背囊10篇,内容包括智慧背囊十大经典文章,智慧背囊精美段落。

学习

小学生行为习惯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行为习惯10篇,内容包括幼儿行为习惯的故事,小学生行为习惯内容简单。一、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思想,通过教师对教材的讲解,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应用于生活之中。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学习

高二数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二数学,内容包括高二数学笔记完整版,高二数学目录大全。一、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二次函数是从一个集合A(定义域)到集合B(值域)上的映射?:AB,使得集合B中的元素y=ax2+bx+c(a≠0)与集合A的元素X对应,记为?(x)=ax2+bx+c(a≠0)这

学习

美丽女教师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美丽女教师10篇,内容包括女教师的短文,最美丽的女教师。媒体报道此事之后,张丽莉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媒体报道中,“最美女教师”都成了张丽莉的代名词。张丽莉与丈夫李梓烨于2007年相识,2009年结婚,一直很

学习

勤工俭学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勤工俭学论文,内容包括勤工俭学实践论文范文3000字,勤工俭学论文怎么写。二、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分类及适用劳动法之法律依据为了在法律上厘清大学生勤工俭学行为到底能否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必要首先搞清常见的大学生勤工俭

学习

数据库营销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数据库营销论文,内容包括数据库营销案例和思路,数据库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学习

橘子的作用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橘子的作用10篇,内容包括橘子的功效与作用百度,橘子须的作用。(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鹿茸的作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鹿茸的作用10篇,内容包括鹿茸的作用和功效百科全书,鹿茸菇的功效作用。4、功效:温通血脉补气、补肾壮阳、强身健体。特别说明抵御寒冷大多用鹿茸作食疗。若冬天一到,手脚容易发冷,这种特别怕冷的现象中,中医学上认为是由体内阳

学习

薏米的作用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薏米的作用10篇,内容包括红豆薏米粥的作用,炒薏米功效作用。(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薏米的功效与作用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薏米的功效与作用10篇,内容包括薏米的作用和功效及副作用,薏米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学习

浅谈美术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美术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内容包括浅谈地方美术馆建设的意义,美术馆对城市的价值。【摘要】一个城市的美术馆,往往是这个城市中最美丽的建筑,或至少是最特殊的建筑。这或许是因为一栋建筑要作为艺术的容器,本身也必须具备

学习

浅谈诚信在企业中的作用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诚信在企业中的作用,内容包括浅谈诚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浅谈企业会计诚信问题。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城市发展的不竭

学习

咪唑安定在清醒插管中遗忘作用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阅读(31)

将90例清醒插管患者分成3组,组1(40例)为咪唑安定(力月西)组,组2(40例)为地西泮组,组3(10例)为不加镇静药组。观察力月西在清醒插管中对气管插管等不良刺激的遗忘作用。关键词:咪唑安定;清醒插管;不良刺激;遗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全

学习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诱导麻醉作用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探讨

阅读(33)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诱导麻醉作用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的影响,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该院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诱导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诱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