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1篇
(一)引导性主导角色
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或为艺术歌曲编配伴奏时一般会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速度等要素写作前奏,前奏是整个声乐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声乐歌唱者演唱前的必要准备。钢琴伴奏的引导性角色在前奏中得以充分体现,这种引导性是多方位的,既可以是音高的预备、调性的明确、速度的提示、节奏形态的导入,也可以是歌曲情绪的酝酿。例如意大利作曲家阿•斯卡拉蒂的作品《在我的心里》四小节前奏中,前两小节钢琴伴奏低声部柔美地(dolce)先现了声乐主题旋律,使声乐表演者内心有了主题旋律音高,后两小节的和声语汇是f小调II65-K64-V7–I的完满终止,从而为歌唱者明确了作品的调式调性,如谱例1所示。另一位意大利作曲家佩里的作品《奥菲欧的祈祷》八小节的前奏尽管没有明确的主题旋律,但钢琴伴奏连续的和弦琶音织体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的音域特征,以鲜明的力度对比、竖琴般的伴奏风格将声乐表演者自然引入“奥菲欧的歌声在四周隐蔽的山谷里面回荡”的作品意境,这种引导性主导角色的体现更加突出,如谱例2所示。
(二)连接性主导角色
艺术歌曲一般根据作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曲式结构进行陈述、展开与对比,这些曲式结构常见的有一部曲式(A)、二部曲式(AB)以及带再现的部曲式(ABA)等。作曲家通常在二部曲式或部曲式内部形成对比的A、B两个结构之间设计间奏,间奏既是前段音乐的某种补充,又是对后面音乐主题形象的酝酿,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间奏中,钢琴伴奏主要通过速度的变化、调性的过渡与伴奏织体的转换等手段扮演其连接性的主导角色。如作曲家加斯帕里尼创作的世俗康塔塔《不可能放弃爱情》采用了(ABA)的部曲式结构,作品的中部(B)通过速度和调式的对比,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钢琴伴奏在中部(B)与再现部(A)之间巧妙的运用了四小节的间奏,形成了对比之后的连接与回归,从而使演唱者从调式与速度上再现作品的首段,如谱例3所示。
()补充性主导角色
在声乐表演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情景,即声乐演唱者的歌声结束之后,钢琴伴奏者还在十分投入地继续演奏着,这在作品结构上一般称为尾奏或尾声。尾奏是对整个作品的一种补充、概括和总结,也是艺术歌曲表演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如弗雷斯科巴迪的抒情歌曲《当温柔的微风》在声乐表演者渐弱的歌声结束之后,钢琴伴奏高声部分解八度音型以更弱(pp)的力度对歌声进行了完美补充,恰似歌词所描绘的意境:“当温柔的微风把大地吹遍,鲜艳的玫瑰就露笑脸;清凉的树荫连成一片,再也不害怕烈日炎炎;仙女的微笑,把严酷的热浪通通赶跑……”如谱例4所示。
(四)***性主导角色
随着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作曲家们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写作也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大胆创新,使钢琴伴奏与声乐表演合作的同时也具备了***表现音乐的功能和作用。焦•巴•波龙奇尼的作品《爱慕你,我多么荣幸》中,内容相同的前奏、间奏、尾声除了对歌声的引入,段落的连接,结束的补充之外,本身也具有***的音乐表现作用。其音乐材料来自声乐作品的首段,高音部呈现声乐演唱的首段主题旋律,和声功能具有典型的S-D-T的完满终止,等等这些充分显示了钢琴伴奏在这部作品中的***结构意义,如谱例5所示。无独有偶,作曲家洛蒂《请告诉我》设计了大规模的前奏,以终止四六和弦-属七和弦-主和弦的和声序进形成了完满终止。毋庸置疑,钢琴伴奏在这里不仅仅是引导性的角色,其长达17小节的规模,相对***的曲式结构,较为完整的音乐语言已经足够向听众展现作品的主题形象。
二、钢琴伴奏的陪衬角色
钢琴伴奏的陪衬角色主要体现在钢琴伴奏作为人声的配合者,通过各种音乐语言形式衬托人声,描绘意境,对比形象等,这在17、18世纪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尤为多见。
(一)烘托性陪衬角色
钢琴伴奏的烘托性表现有多种方式与手段。如意大利作曲家巴萨尼创作的《安睡吧,安睡吧》,在四四拍的首段中,主题旋律平稳舒缓,钢琴伴奏采用了安静的柱式和弦持续进行,整个八小节的乐段和声节奏平静松弛,唯恐“沉睡的人儿从梦境中惊醒”。在表演时,钢琴伴奏应随着恬静的歌声,以轻柔的触键、较弱的力度营造出安详与宁静的和声背景,如谱例6所示。这种烘托性陪衬角色在意大利作曲家蒙泰韦尔迪创作的《让我去死亡》中也有充分体现,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柱式和弦织体贯穿始终,和声的高音部一直附和着声乐歌唱者的主题旋律,在沉重的慢板中吟唱着“阿里亚娜”被忒修斯抛弃后的悲歌,戏剧性地刻画出主人公悲痛欲绝的心情。
(二)对比性陪衬角色
除了使用与声乐主题旋律统一和谐的和声背景进行烘托之外,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们秉承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创作风格,在钢琴伴奏写作中常常使用丰富的复调技法。复调技法的运用不但为这些作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更使得作品的音响效果呈现出丰满的立体感,加强了声乐与伴奏的对比度,在听觉上具有丰富而华丽的美学价值[2]。阿•斯卡拉蒂的作品《紫罗兰》就是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复调手法的典范,作品运用娴熟的复调手法形成了钢琴伴奏与歌声的动静结合,互为补充,宛如紫罗兰花若隐若现于绿叶间的婀娜姿态,也使人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紫罗兰般“含露带珠”娴静、羞涩的少女形象,如谱例7所示。
三、钢琴伴奏的角色升华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2篇
演唱与伴奏在舞台实践中本是一个整体。“唱与和”是同时展现的,缺少了任何一个部分,均是不完整的。双方在平时练习时,需要在歌曲伴奏方式、演唱方式、舞台效果等方面不断地磨合,最终达成两人的共识。钢琴伴奏首先要熟悉歌曲的表现意***,表现内容和演唱者的演唱风格。钢琴伴奏最好是有着丰富的伴奏经验,在练习中应紧密结合演唱者自身的演唱特色,选用适当的音色、音乐织体为其伴奏。我们运用钢琴伴奏较多的还是专业性较强的作品。如美声唱法歌曲、民族唱法歌曲。一般情况下,短小篇幅的作品具有精炼的特质,二段体、三段体较为常见。往往在短暂的时间里,给观众带来小巧精致和灵动的感觉。如《包楞调》《、问》《、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槐花几时开》《、南泥湾》等,作品大一点的歌曲往往从叙事开始,逐渐展开到高潮,最后把作品推向升华。如《黄河渔娘》、《不能尽孝愧对娘》、《孟姜女》、《风萧瑟》、《黄河怨》等。这些经典歌曲往往在舞台上经久不衰。小型歌曲在配合上因短小精悍,钢琴伴奏不会十分复杂,在理解和配合中较为容易。这些小型歌曲在配合中,钢琴伴奏方面主要是在前奏中把握乐曲整体的风格,速度、曲调、音乐尽量精炼。和声处理中也要考虑乐曲主要表现的内容与乐曲特色,尽量在主题句用精准的音乐就抓住人们心灵,不易用复杂的音型和乐句为之编配伴奏。配合中,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双方要及时的商定,不要拖沓。这样在配合的进程中,双方很快就能把作品的合作价值提升。在篇幅稍微大一点歌曲,不管是对祖国、家乡、亲人的依恋和热爱之情还是叙事、饱含赞美之情的歌曲。无论在音乐处理和歌曲演唱中的情感把握方面,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都传递着深深的感情,如歌曲《不能尽孝愧对娘》的前奏部分中,钢琴伴奏在这时为了渲染气氛,应把握作词作曲的真切情感,双手采用震音和大幅度琶音的形式,把乐曲的气势推向高潮。演唱者在钢琴伴奏音乐气氛的推动下,酝酿好情绪,使声音与情感统一,在乐句开始时自然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配合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在基本的节奏、乐句、音符、情感表达上简单的应和。还有对乐曲曲式结构、对音乐的理解层面、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搭配。时间和效率往往是歌曲演唱者和钢琴伴奏配合工作的支撑点。配合是综合能力的展现,也是彼此文化、音乐、素质等综合水平的体现。配合是需要默契为前提的,需要耐心磨合的。
二、临场发挥的重要性
舞台艺术实践中,临场发挥是展现艺术水准、心理素质、舞台实践经验的综合体现。临场发挥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表演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歌曲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是在双方配合的基础上,在熟悉和充分把握作品的基础上,在舞台上表现作品的时刻。一般情况下,有着丰富经验的表演者在临场发挥中常常能正常或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没有任何一个演唱者可以完全保证自己在舞台实践中发挥正常。因为实践的时间、场地、音响、听众、舞台配合、个人状态等许多因素的不同,也会给表演者思想和精神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表演者的歌曲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每一次的发挥都不尽相同,这就是临场发挥。临场发挥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舞台实践者的状态和心态。良好的状态和心态,是需要自我调整的。在每一场舞台实践之后,我们需要的是好好回味和总结、思考。更多的方法和经验对于应对舞台现场所发生的实际情况是非常有效果的。舞台实践前夕,我们可以用意识和回忆的方法,放松身心,逐渐使自己融入所要表达的音乐中。还可以用深呼吸调整气息、用跳跃的方式放松身心。对于演唱者在舞台实践中,临时与音乐配合不上,忘词、跑调等一些现象我们不能完全避免。但遇到这些情况时,我们可以将失误率降到最低,或者说找到一点补救的措施。譬如当演唱者与钢琴伴奏配合不上时,钢琴伴奏充当映衬的角色,就要找到节奏和音符上能够应和演唱者的内容。遇到忘词的演唱者需要钢琴伴奏辗转一下音乐,让音乐回到开始时或能够衔接的音乐部分,音乐不能停顿下来。如遇到有跑掉的演唱者,钢琴伴奏亦可根据演唱者的调式,编配适宜的和声和节奏型积极和主动的配合演唱者。临场发挥不仅是思维与状态在头脑中飞速运转的表现,同时也需要从容地沉浸在表演之中。
三、综合素质的提高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3篇
常规伴奏又称“一般伴奏”,指的是在有乐谱的前提下,事先与伴奏对象的演唱者、演奏者或其他各种艺术形式的表演有一定的合作排练时间,形成默契,有利于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艺术优长。具体又分以下几种形式:
1.独唱伴奏。钢琴可以为各种唱法(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独唱伴奏。还可以为戏曲、曲艺的唱腔演唱伴奏。例如殷承忠为《红灯记》的钢琴伴奏,就是成功的例证,是钢琴民族化的一大艺术成果,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钢琴为独唱伴奏,要强化钢琴的衬托、美化作用。
2.合唱伴奏。钢琴为合唱伴奏,不仅可以使合唱“具有新颖、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而且可以充分发挥钢琴单独完成多声部演奏的神奇表现力,从而使二者完美结合,相映生辉。”钢琴为合唱伴奏,常用的伴奏方法有:和声织体衬托法、复调性与副旋律对比衬托法、主题并置对比衬托法、色彩重叠衬托法、声部带状进行衬托法等等。
3.重唱伴奏。钢琴为重唱伴奏,也可以充分发挥钢琴本身演奏多声部音乐的优长,所以其伴奏方法与合唱伴奏的方法基本相同,尤其是复调性与副旋律对比衬托法,更为多见。
4.钢琴为各种器乐伴奏。钢琴为其他各种器乐伴奏,应避免钢琴因音量过大而喧宾夺主。
5.钢琴为其他各种艺术伴奏。钢琴可以为舞蹈弹奏舞曲,为杂技、魔术、电影、电视、戏剧伴奏,主要起“配乐”作用,一般常弹奏气氛音乐、画面音乐、情绪音乐等。
6.钢琴为声乐教学伴奏。钢琴为声乐教学伴奏,是最常见的,其方法与为独唱伴奏大同小异。
二、即兴伴奏
钢琴的“即兴伴奏”,指的是事先未经准备和排练,而临时根据需要进行的钢琴伴奏。显而易见,这种伴奏形式难度更大。钢琴即兴伴奏又分两种:
1.有谱即兴伴奏。即临时将乐谱交给伴奏者,但并无练奏和排练时间,要求伴奏者有全面的音乐修养与过硬的钢琴演奏能力。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4篇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以不同阶段所在时期的背景作为创作的基础,创作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描绘爱情的作品还是描绘大自然风光的作品,都体现出千变万化的特点,所以也就导致了歌曲的伴奏曲创作是不能一簇而就的。要针对每一首歌曲的整体特点,创作出适合歌曲的伴奏曲,所以在伴奏曲的创作上,首先是对歌曲的整体把握,深入的了解歌曲所表现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思想,才能创作出好的伴奏曲,帮助演唱者理解歌曲。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能够看到,它的整体的创作风格是全面的。从声音的形象来说,非常具有歌唱性,能够让歌唱者更快的融入到歌曲中。在曲调色彩的比较上比较明显,具有旋律性的意义多是体现在低音上面。另外,舒伯特歌曲的曲风比较淳朴,跟民间情感非常的融合,并且也极具诗意。舒伯特创作的作品特点很多,虽然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但是在每个作品会存在着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曲调的深入理解。在对一个作品的解析时,先是熟悉作品的创作时期,创作的背景都是歌曲的底蕴,每个时期有着不同的背景,所表现出来的曲调的情感和内容都是不同的,也只有在特定的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曲调所表现出的情感。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
1.艺术歌曲整体速度的把握
在所有歌曲面前,适当的演奏速度是好作品的标记,所以,演奏的速度是演奏的关键。歌曲是缓慢的,演奏的速度就必须是缓慢的,只有在速度和旋律上高度统一才能展现作品的情感。演奏者找到合适的速度对歌曲进行处理,但是也要充分发挥作品的内容,不能破坏作品的节奏感,在演奏中要尽量地展现作品的整体风格。
2.艺术歌曲作品的句法和呼吸
演唱者对歌曲的理解首先是对歌词的理解,在歌曲的句法特点上进行呼吸。演唱者根据句法和歌词的内容来决定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停顿或者是呼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例如舒伯特的《从塔塔罗斯来的人》,整个曲目一共被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第二十一小节一直到第二部分第二十二小节的转折的地方,是用来抒感,钢琴伴奏的重音就是新的乐句开始的提示。伴奏部分的音域不断地开始提升,就会带动更多的情绪。
3.艺术歌曲作品中的休止的运用
休止的手法在钢琴伴奏曲中式非常重要的手法之一,是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舒伯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使用了大量的休止的符号,很多时候,为了能够让歌曲中的情感更加自然的发生转变,休止符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4.艺术歌曲作品中独奏声部的认识
在钢琴伴奏曲中,独奏声部是指除了歌唱部分以外的钢琴演奏的部分。这些独奏的部分一般都是情感转换的过度部分,演奏者需要对这些独奏部分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把握情感的变化,才能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展现出饱满的情感。所以在音乐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作品分析的过程非常的重要,也是钢琴演奏之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钢琴演奏曲的过程中,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对歌曲进行演奏。
5.钢琴演奏中人声和伴奏的结合
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具有非常独特的感染力,在整个演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舒伯特艺术歌曲中都有人声和伴奏的结合。伴奏声部对歌曲的演唱会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很多时候,歌词和人声都无法将歌曲的情感全面的表达出来,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无词胜有词,能够更加衬托出歌曲的情感。另外在歌曲中,伴奏声部对歌唱具有烘托的作用,演奏声部将情感渲染到一定程度再由歌唱声部展现歌词的情感,这样更加能够将歌曲的情感全面的表现出来。伴奏声部跟歌唱声部要展现出和谐统一的状态。要想表现出情感丰富的歌曲,就一定要让伴奏部分的情感跟歌唱部分的情感保持高度的统一,无论是曲调还是在情感上,都要具有一致性,才能让整个歌曲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开创自己的风格。
三、总结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5篇
从中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题材上看,西方艺术歌曲主要取材于欧洲经典的诗篇,而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大多以中国诗词、文赋为对象。由于西方与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前者比较直接,注重典型,后者比较含蓄,讲求意境,从而造成了西方艺术歌曲更偏重写实,中国艺术歌曲更偏重写意的差别。例如: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和中国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中都有对人物的刻画。《魔王》的钢琴伴奏直接塑造了三个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旋律线条与和声织体的变化表现了父亲的关爱与焦虑、孩子的恐惧与无助、魔王的狡黠与阴险,充分体现了西方艺术歌曲重典型、尚写实的特点。《大江东去》的钢琴伴奏部分并未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而是通过起伏跌宕的旋律,描绘出如诗如画的历史长卷,间接烘托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抒发作者抚今追昔的精神情怀,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情景交融,挥洒写意的艺术风格。
从中西方艺术歌曲的审美观上看,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注重艺术的认识价值,艺术歌曲更注重于对艺术形象的模仿和再现,钢琴伴奏对艺术形象的刻画较为直接、具体。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观源于儒、道两家提出的美学思想,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追求人性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含蓄内敛、乐以寄情、歌以载道。传统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影响深远,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追求遐思朦胧、意蕴深长的境界,对艺术形象的表现往往去实就虚,讲求传神和会意。从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上看,西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紧跟演唱,对演唱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起到加深和强化的作用,这种写实的伴奏风格在《魔王》、《鳟鱼》、《让我痛苦吧》、《恒河上阳光灿烂》、《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等西方艺术歌曲中都有充分体现。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更多地加入了***于演唱部分的“潜台词”,对演唱主要起烘托、渲染与补充的作用。例如:在《大江东去》中,演唱部分描绘了赤壁风光与周瑜的英雄气概,而钢琴伴奏的渲染,则让烽火狼烟的古战场与作者的思绪情感交相辉映。正是由于钢琴伴奏部分的渲染,填补了演唱部分所不能表达的诗词意蕴,《大江东去》这部音乐作品才能以穿越时空、浪漫豪放的艺术风骨震撼人的心灵。除《大江东去》之外,写意的伴奏风格还呈现于《我住长江头》、《枫桥夜泊》、《长相知》、《教我如何不想他》等中国艺术歌曲中。
二、中西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技术风格特点
如前所述,西方艺术歌曲偏重于写实风格,钢琴伴奏忠实于歌唱部分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与性格特征,演奏技术特点是规范、传统,注重与歌唱融为一体,音色要求圆润优美,力度层次控制细微,节奏把握严谨而流畅。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中,快速滑动的六连音,活灵活现地描绘出鳟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例10)。进入演唱后,左手伴奏音型稳健地打出拍机点,变换的和声根音准确而富有弹性地拉出节奏,为演唱的节拍稳定保驾护航(例11)。乐曲中段,密集的六连音跟走,以及层层紧逼的十六分音符推送,凸显出鱼儿遇险的紧张氛围(例12)。快速滑动六连音的和声配置贯穿全曲,前奏、间奏和尾奏的钢琴部分要灵巧轻盈地用指尖勾出悦动而富有弹性的音色,配合滑动六连音音区的变化,形象地表现出鱼儿在不同水层活泼可爱、自由嬉戏的场景(例10)。《我亲爱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意大利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织体用四部和声的形式来表达,庄重肃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13)。在伴奏特点上,要求严格控制触键的力度层次,上线旋律音要勾勒清晰,手指走音要“跟唱”与连贯,音色圆润柔美,同演唱的音色融合交织。同时分句需明确,节奏把握要庄重严谨,全曲钢琴伴奏完全配合演唱的旋律和情感,以强化神圣、纯洁的爱情主题(例14)。同西方艺术歌曲相比,中国艺术歌曲更偏重于写意风格,钢琴伴奏重视对演唱外“潜台词”和“画外音”的补充与扩展,演奏特点主要是在音乐节奏的把握上形散而神不散,触键上多元化处理,音色变化丰富,并有较多对其他乐器的模仿。
在中国艺术歌曲《枫桥夜泊》中,前三小节钟声的响起由远及近,要求控制手指力度由弱渐强。从第三小节开始贯穿至终的滑音,要弹得轻薄、灵巧,指尖快速地站在长音上,以表达江面渔火上升起的袅袅青烟,借此抒发作者内心的乡愁与孤寂(例1)。第四小节出现的装饰加九连音,手指要轻快、飘逸地滑过,模仿长袖拂过古琴的音色,与钟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例1)。第十二、十三小节的处理尤为重要,快速掠过九连音后紧接重复的六连音,触键要求由慢推快,深而悠远,音色脆亮,好似深夜敲打在心坎上的钟声,引起内心共鸣,随后三次重复的“4”音,要奏得绵长纠结,触键上拉宽处理有控制的下音,以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例2)。末尾三小节钟声由近渐远,与曲首钟声遥相映衬,留下人们无尽的遐想与回味(例3)。在中国艺术歌曲《桥》中,前奏由下至上的波音,延绵不断地推动,展开一幅河面波光粼粼,石桥水中倒映的美妙画面。波音要快速推送站在主线旋律音上,琶音走动时由慢至快,触键要轻盈柔和,宛若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例4)。演唱进入后,伴奏填补的回声要如影随形,更为立体地展现出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例5)。间奏部分琶音飘逸地送出,引出左手奏响的旋律主线,同时右手在高音区奏出云淡风轻的回声,以表达游子对故土的思念与回忆(例6)。随后音画转入实景,左手以二分音符八度音程的衬托,配合右手的琶音流动,映衬游子近乡情更切的心境(例7)。全曲高潮处钢琴八度旋律音的递进,烘托了游子思乡情切,重归故里的心潮澎湃(谱例8)。曲尾峰回路转,轻拂的琶音,左手渐行走远的单音旋律线条和右手高音区空灵的回声,再现了一幅唯美的江南水墨画卷(例9)。
三、结语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6篇
一、高职钢琴伴奏专业学科定位
钢琴伴奏是从钢琴演奏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门合作性的表演艺术。它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艺术体操、朗诵等艺术门类的伴奏,同时也应用于指挥的训练中(由两架钢琴代替管弦乐队)。艺术指导,在国外通常称之为“Coach"或者“VocalCoach",一般是指“声乐艺术指导”,其内容职能有别于单纯的钢琴伴奏。我国经常把器乐伴奏和声乐伴奏统称为“钢琴艺术指导”,或者直接简称为“艺术指导”。“Coach"有别于钢琴伴奏“PianoAccompaniment"。钢琴伴奏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术语,而钢琴艺术指导则更偏重于“指导的功能”。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或称音乐指导),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职业。钢琴伴奏是纯演奏职业,艺术指导则主要是教学职业。钢琴伴奏与钢琴艺术指导是两个内涵与外延都有所区别的称谓,一个优秀的钢琴艺术指导一定是一位好的钢琴伴奏,而一位钢琴伴奏却不一定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钢琴艺术指导。从事钢琴艺术指导工作的人,不仅需要有全面的演奏能力、包括弹奏能力、视奏能力、移调弹奏能力,还需要有相当强的合作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优秀的艺术指导不仅琴艺高超,而且还通晓伴奏对象的艺术特性,在艺术上(作品风格、音乐处理、表演心理等)可以给学生以指导,补充和完善主科教学。艺术指导有时也兼任音乐会伴奏,就像足球队的教练兼队员,有时也上场踢,但他的工作内容首先是教练。由此可见“艺术指导”是“钢琴伴奏”专业内涵的外延,艺术指导职业不仅需要高超的钢琴伴奏技能,更需要深厚的理论与文化修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国内外“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任务大都放在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最先开设此专业的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在本科阶段也设立了此专业。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2009年起,***批准了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培养高技能型钢琴伴奏专业人才,为更高层次的“艺术指导”专业打下基础,储备人才,逐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完整体系。
二、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培养目标及可行性
钢琴伴奏专业旨在培养热爱钢琴伴奏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基本素质,具有较系统的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知识,掌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音乐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符合钢琴伴奏专业职业能力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可行性:
(一)生源充足,师资齐备。
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中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钢琴一直是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人数最多的,普及性最广、对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乐器,因此具有非常充足的生源,我国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在所有器乐专业中一直是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钢琴伴奏不仅是钢琴专业学生所必修的课程,同时也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辅修课程。在教学师资与教学条件方面,钢琴伴奏专业可以利用现有的钢琴师资与声乐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因此在一般高职院校在教学条件上都完全具备。
(二)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面。
钢琴是我国最普及,也是各社会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乐器,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最广的就应该是钢琴伴奏。社会各级艺术院团、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各种文化音乐活动、合唱活动常用到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能力强的应聘者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各中高档酒店、餐厅、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对于具备即兴弹奏能力的钢琴演奏求职者非常欢迎,供不应求;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机构)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呈不断增长态势。因此,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钢琴伴奏人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他们不仅可以担任钢琴伴奏工作,同时也能胜任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的工作,拓宽了钢琴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三)促进顶岗实习,缓解高职院校钢琴伴奏师资稀缺。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艺术指导教师,然而要却承担数以百计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伴奏任务,所谓的艺术指导也只是尽量“满足”学生考试前批量的合伴奏。有的院系甚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完全由钢琴教师临考前临时充当。这种状况下大量超负荷的伴奏工作集中堆积在一起,能应付过去已实属不易,更谈何艺术指导?因此,开设钢琴伴奏专业,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伴奏技能,积累更多伴奏实践的经验,钢琴伴奏专业学生负责声乐、器乐学生的钢琴伴奏,不仅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也能缓解师资的稀缺,使“教、学、做”融为一体,钢琴伴奏专业学生毕业也可接续本科阶段的艺术指导专业。
三、钢琴伴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钢琴伴奏专业就业岗位
钢琴伴奏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社会各级艺术院团、群众文化艺术单位钢琴伴奏岗位;各中高档酒店、餐厅、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的钢琴师或键盘手岗位;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机构)钢琴即兴伴奏兼钢琴教师岗位;各企、事业单位文艺专干等岗位。
(二)钢琴伴奏职业能力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综合应用与分析钢琴伴奏作品的能力。
2.掌握钢琴演奏方法与演奏技巧,具有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
3.具有较强的钢琴视奏能力。
4.具有较好的钢琴正谱伴奏能力(五线谱)。
5.具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简谱)。
6.具有钢琴即兴伴奏所需的音乐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7.具备较好的声乐艺术修养,具有钢琴艺术指导能力。
8.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与合作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及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三)基于钢琴伴奏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课程设置
钢琴伴奏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课程群与实践教学课程群。
1.理论教学课程群可分为3个模块,
模块1: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与音乐术语;具备较强的音乐听觉能力、视唱与读谱能力;掌握较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乐理、视唱练耳、键盘和声。
模块2:具备较全面的音乐艺术文化修养,熟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掌握创作歌曲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能力。课程设置: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艺术概论、歌曲作法。
模块3:了解钢琴艺术发展史及名家名作;熟悉中外经典声乐、器乐钢琴伴奏,能对其音乐背景、风格、技术特征进行解析。课程设置:钢琴艺术发展史及作品赏析、钢琴伴奏精品赏析
2.实践教学课程群可分为4个模块。
模块1:具备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与技巧,能演奏中高级程度的中外钢琴曲。并具备钢琴合奏能力。课程设置:钢琴演奏课、钢琴合奏课(四手联弹或双钢琴)。
模块2:具有较强的钢琴正谱伴奏能力。具有钢琴伴奏作品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正谱视奏与自弹自唱能力。与声乐或器乐进行合作的伴奏能力。课程设置:正谱伴奏课。
模块3:具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灵活掌握为简谱歌曲配弹伴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即兴为简谱歌曲进行钢琴伴奏,并与声乐较好的合作。掌握灵活的移调能力。掌握流行歌曲钢琴伴奏的风格与技能,具备自弹自唱能力。课程设置:简谱钢琴即兴伴奏课
钢琴伴奏艺术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钢琴伴奏是声乐、器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论文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 钢琴伴奏 职业素养
钢琴伴奏是使声乐、器乐、舞蹈等相关表演艺术焕发艺术魅力的催化剂。只有当钢琴伴奏与器乐、舞蹈、声乐融合起来时,音乐才会富有生气和感染力,音乐内容才会得到完整的表现。钢琴伴奏是一门与独唱或独奏者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们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和表现音乐内涵,是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钢琴伴奏是一门包容性强、涵盖面宽的艺术,钢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它要求伴奏者,即执教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和应变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较高的音乐艺术素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具有正确的艺术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一、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伴奏与独奏相比,除了一些共同的钢琴技术、技巧外,像钢琴触键的方法、踏板的运用、钢琴伴奏作品的整体艺术处理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内涵。钢琴艺术是一个细微的艺术,尤其是它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演奏中是十分讲究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钢琴伴奏中,伴奏者不仅要顾及自身弹奏音乐的音色效果,还要兼顾音质、音色和音量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达到整体音响效果上的均衡与和谐。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它在钢琴弹奏中的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如果在钢琴伴奏中应该使用踏板,那么是全踏板、1/2踏板还是1/3踏板以及何时踩下去、何时放掉等问题,都必须认真推敲,并非常讲究地去使用。
二、高效的弹奏能力
钢琴伴奏始终是伴奏主体的陪衬,其不可能像独奏独唱那样一味去追求作品的精雕细刻。在高等音乐院校从事钢琴伴奏的人员往往会遇到大量的曲目需要你去伴奏,而且曲目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此时,提高伴奏者快速掌握音乐作品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它就要求钢琴伴奏者能够“多”“快”“好”“省”地掌握音乐作品。“多”即尽可能地增加伴奏曲目数量;“快”即上手快,能够很快地熟练曲目;“好”即尽可能地处理好伴奏曲目,与伴奏主体配合好;“省”即能够有效地省去烦琐的艺术处理过程,抓住曲目的主要特点,与伴奏主体相配合。视奏能力强,应变能力快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这能为歌者、舞者以及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失误起到及时的补救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讲,批量性、快捷性、灵活性和应急应变能力是钢琴伴奏者特有的、必备的职业素养。
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理论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如音乐作曲理论、音乐史学理论、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教育学理论等。如果一名钢琴伴奏教师欠缺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配置等作曲理论知识,或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那就无法真正弄清作品的内在音乐结构和艺术逻辑发展关系,更无法理解音乐作品并使之艺术化。这样,在面对复杂的音乐时就会束手无策,无从“弹”起,弹出的伴奏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杂乱无章,全然达不到应该具有的艺术效果。另外,只有音乐作曲理论作为知识支撑是远远不够的,钢琴伴奏者还必须具有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等方面的相关音乐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伴奏者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等,使其对伴奏作品做出优化的艺术处理。同时,对伴奏者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意义也大有裨益。只有挖掘出自己所伴奏的作品本质中更深一层的音乐思想,才能够把作品的实质展现给听众,从而与听众产生高层次的情感共鸣。
四、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外在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是表演者内在素养的集中反映。钢琴伴奏的弹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弹文化”,出色的钢琴伴奏离不开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加深了,音乐感受力才会随之丰富起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修养常常制约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人文功底,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及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来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剖析作品的能力。众多音乐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多样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阅读大量音乐文献、音乐历史与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判断不同时代不同音乐家的不同音乐风格,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准确而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不少中外名曲都与文学、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一些标题性的音乐作品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或诗歌等,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去理解这些作品。例如,钢琴家傅聪之所以能把中华民族的戏曲、诗词、哲理、绘画在其钢琴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得益于他的父亲——傅雷先生自幼对其传授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培养了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果。所以,全面加强文化素养,从浩瀚的科学文化知识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激发灵感,是所有钢琴伴奏者终生的必修课。
五、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
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教育理论,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基本的钢琴伴奏教学手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这才能够完成“钢琴伴奏”这门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告诉学生。钢琴伴奏者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对钢琴伴奏应该具备执著的追求和满腔的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伴奏任务都要一丝不苟,积极配合,要具有善于与人合作,时刻保持谦虚、随和。在与合作者进行再度音乐创作时,应将自己的情感与合作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在演唱(奏)中得到音乐的提示和烘托。所以说,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作为其钢琴伴奏教学工作的保障。
六、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钢琴伴奏教师需要演奏以及教授的伴奏作品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作曲家及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跳出钢琴的局限,甚至跳出钢琴伴奏的局限,像指挥家研究总谱那样去分析音乐作品,力求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伴奏曲目有着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整体性构思,这种整体性构思恰恰是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