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交友篇1
人生在世,从上学读书与人结交起至终老归山,谁没有几个朋友?广义称友者,名目繁多。从一生经历而言,同一地出生者可为乡友:同校读书,则为校友;同在部队服役,则为战友:同时落难乃至一地服刑,则叫难友。兴趣爱好相同而曰友者更多,诸如文友、诗友(又曰吟友)、画友、钓友、棋友、歌友、舞友、票友。古人伯牙善琴,钟子期善听,因一曲高山流水而结交,似可称为琴友。而今,同桌打过几次麻将者,常自诩为“牌友”:同沉迷于地下者,因俗语曰“买码”,还有称为“码友”的。真可谓五花八门,一言难尽!
以上所述名目繁多之“友”,皆因人生某一点相同而名之。如何择友?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曾提出三条标准,即“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即朋友之间能椎心置腹,坦诚相见,直言规劝,谓之诤友:友谅,即彼此互相体谅,互相关爱,可谓挚友、良友;友多闻,友人见多识广,堪为师长,可称师友或益友。据史料记载,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遇汨罗学子吴竹圃勤奋好学,学冠群辈,便“视为畏友而深交之”。畏友,当属“多闻”者也。
“君子之交淡若水”。古人交友十分讲究一个淡字,所谓“友如作画须求淡,文似看山不喜平”。淡义有二:一是忌权势。“以势交者,势倾则绝”,树倒猢狲散,“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放言五首》)这就是古今以权势结交者的生动写照。二是忌财利。“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还能“淡”得起来吗?
往日呼朋唤友者,一旦走到了一起共事,在一个锅里分饭吃。还能继续为友者我见得不多,有的却渐次生分,甚至反目成仇者也决非绝无仅有。何故?盖因权势、财利作祟也我晚年供职于某机关,遇到一位校友出任市委书记,每次见面他总是以我那低他一个档次的职务相称,而且对我主持的市报文艺副刊妄加评点,自以为官大一级才高十倍,我当然也不再将他当“友”了。这就是权势的缘故。再说,同在一个单位共事,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看法和处理办法免不了产生分歧,甚至各执一端,争得面红耳赤。一旦遇到评优、评薪、升职等利益攸关之事,便会有竞争、猜忌而伤着了和气。正如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所言:“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若是遇到暴风骤雨,生死攸关的“大利害”,则往往只求自身解脱,顾不了什么亲情友情了。曾记否,在当年“反右”的日子里,往日的朋友,一夜之间便将你茶余饭后的谈资,断章取义,写成大字报贴了出去,以“知情人”的身份“反戈一击”,让你有口难辩。及至十年浩劫,一个单位内更是山头各立,壁垒森严,互相杀伐。反目成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尚心有余悸,“逢人且说三分话,岂敢全抛一片心”啊!因此,我以为广义的为友易,而求相交如水的友人难,共事还能为友者更难。
古语云:“四海之内皆兄弟”。而今亦有歌词目:“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话自然不错,但似乎得有两个前提:一是社会和谐,不再提倡“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二是朋友之间视权势财利如粪土,遵循为友的道德底线,诚如是,朋友当然越多越好,人们之间的友情也能如松、竹、梅“岁寒三友”经风霜雨雪而不衰。
学生交友篇2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糸,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
因此,我认为,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作。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巧谈、善观等方法。
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
善观,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有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着。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2、理解、尊重学生, 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理解万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
在了解的基础上还要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任何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中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3、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我做到了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学生,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我认为,要做到这些,也许并不是很难,但确确实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直努力去做,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
4、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学生交友篇3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带给我们力量。但是,中学生要想得到真正的朋友,要想收获纯洁的友谊,就必须懂得如何结交朋友!
结交朋友时,我们应该以诚相交,倾之肺腑,奏起一段动听的交友前奏曲。中学生想得到真正的朋友,首先要对别人真诚,朋友之间绝对容不下半点虚伪或背叛。如果信任不存在于友情之树中,那么朋友便会把我们的秘密四处流传,传遍千里。因此,真诚犹如夹在朋友之间的桥梁,至诚才至固。所谓:“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地对待我们。那么,中学生在交友之前,必须先将自己真诚的心中下。
在这世上的人千变万化,无所不有,所以中学生结交朋友时要当心,以免引狼入室。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刚认识朋友时,我们不能以短暂的时间就能判断一个人的真实面,唯有一以时间的流逝,才能了解他们的日常习惯。若此朋友平日里有恶习,那么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对他们敬而远之,以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要中学生懂得结交良友,远离损友,那么他们的前途将会是一片光明,而不会是万丈深渊。
真正的朋友观,是中学生交友时不可缺少的,也是让友谊长存的不懈动力。当朋友有困难时,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温暖;当朋友一帆风顺时,我们也要给予鼓励,使他们就进步。但是,身为中学生,我们不能损人损己,不能帮助朋友作弊,不能替朋友写作业;更不能为他们做违法的事情,这些只会使他们变本加厉。真正的朋友,是能对朋友的错误的要求说不,并忠告他们,给他们灌输些道理,在给予正确的帮助。因此,中学生只要把握正确的朋友观,友谊之树才能不偏不畸,直冲云霄。
学生交友篇4
关键词:教育 辅导员 学生 沟通 朋友
一、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交朋友的重要性
1.与学生交好朋友是转变教育方式的需要
社会大环境对人的性格特征、思维模式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中国,这个极具民族发展特色的国家来说尤为明显,比如,人们将某一年代出生的群体归纳为70后、80后、90后,正是因为每一代人的身上都普遍体现着一种与那个时代紧密相连的气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动力源泉的教育资本,就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未来近十年的时间里,大学校园以90后为主要学生群体,他们反感传统的教育模式,反感家长教师管束,崇尚自由;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开放乐于交友谈心。针对这一特点,大学思想***治教育工作就要求辅导员擅于与学生做到有效沟通。有效沟通的前提就是要促使学生接纳、信任辅导员,与辅导员成为朋友,而不是传统教育意义上的“我是教师,你是学生”的师生关系。可见,与学生交好朋友是转变现代教育方式的需要,也是转变现代教育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2. 与学生交好朋友是做好高校思***工作的需要
高校思***工作全面且具体,它涉及到学生在大学校园就读期间的思想认识、***治立场、心理健康、个人素养等方面,它是学生在校安全,学校校风、学风建设乃至社会安定的基石。高校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学生人生规划的引导者。与学生交好朋友可以促进学生敞开心扉与辅导员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有利于辅导员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形成师生沟通的良性循环,是高校辅导员做好思***工作的需要。
二、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交朋友的主要方式
1.以与学生真诚交流为出发点
真诚是交友的前提,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友双方互相信任。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已满18岁的成年人,学生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趋于成熟,但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历练,考虑问题不全面且自尊心、好胜心强,不愿轻易将心事倾诉于他人。往往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突发事件时,已经达到了不可控的地步。这些现实情况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不能仅以教师自居,还应多与学生交流接触,争当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交好朋友的关键是有效沟通,而出发点应当落在“真诚”二字上。
2.以怎样与学生交朋友为落脚点
以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为契机。高校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辅导员往往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通过组织参与活动,接触学生,从而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的交流。如,今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团委开展了“一融三同”活动,即与青年学生同听课、同活动、同吃饭,通过践行活动,增进了师生感情,及时解决了学生的一些困难。以加强学生干部培养为重点。高校辅导员不同于学生中学时期的班主任,单从管理人数上讲就多了几倍甚至十几倍,除了管理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外,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工作的强度和性质决定了必须要培养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好学生干部队伍,在于用,即多锻炼,也在于养,即多沟通多关心多鞭策。在工作中,笔者会把学生干部与自己比作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要懂得理解、团结、协作,并时常关心他们的个人问题,让学生干部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也体会到辅导员对他们的认可和关注。以利用好现代交流工具为辅助沟通手段。随着QQ、飞信、微博、微信等现代聊天工具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 “线上线下,双管齐发”,更是将网络聊天工具作为自己的特色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工作成效和示范作用。这就要求辅导员与学生交朋友,不仅要经常走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更要学会用他们喜爱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与学生交朋友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原则
1.温度要适度。我们常说,教育是有温度的。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是要把握好火候大小的。作为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要处理学生很多较为棘手的问题,如果因一时头脑发热、感情用事,不仅帮助不了学生,而且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反之,如果辅导员对学生的问题过于冷淡,过于原则化,会让学生感到难以接近。所以,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并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
2.距离要适度。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中,要将工作与生活分开来对待。与学生交朋友是为了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助推工作顺利进展。倘若与学生不分工作与生活,称兄道弟过于亲近,会让部分学生感到飘飘然,不知所以。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无益,也会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威信度,降低工作的水平。
3.尺度要适度。师生之间最佳的状态是亦师亦友。资历较浅的辅导员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学生一来反映问题或诉说自己的困难,就将所有自己能想到的问题甚至怎样说话都一一教给学生,久而久之发现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能力上仍然没有提高,一遇到困难就习惯性的找老师求助。辅导员最怕的是学生在填鸭式的学习,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与信心。当学生面对一件自己不知该怎么处理的事情时,一名好的辅导员应给他启发和意见,多去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样效果比老师教给他的还要好。
参考文献
[1].曾繁仁著.《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潜涛等编著.《高校思想***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王虹、刘智著.《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学生交友篇5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人际交往 影响
中***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微信(WeChat)――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借助手机客户端在90后大学生中迅速掀起热潮。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微信朋友圈,意在将微信用户的个人好友在虚拟的平台上整合成为小型交际圈,通过个人状态的展示、分享和评论,达到朋友间交流的深化。微信朋友圈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私密的圈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影响。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正深刻变革着媒介信息承载的状态与媒介信息流通的手段,而随即应运而生的新型移动社交平台,更以全新的互动方式改变着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与传播信息的方式。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代表,具有自身特性:
1.“圈子”的私密性
基于Web技术的各类人际交往应用向手机领域延伸,针对智能手机的各个系统开发出了移动端口的应用,新型社交媒体也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微信可以与手机通讯录、QQ好友相连,通过此“导入”微信通讯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熟人圈”的真实和私密性。与微博类似,微信朋友圈能够即时个人的心情,分享照片,查看与转发各种内容,而不同的是,朋友圈的评论仅为本人和评论者可见,评论者包含互为朋友的人,即三方互为好友。同时,个体会根据社会关系将不同的亲朋好友分入诸如“同学”、“同事”、“上司”、“家人”等不同的小交际圈中。可见,朋友圈拥有熟人社交网络和强关系链的特性,用户与用户之间熟悉程度高,它的设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同一交际圈中的个体不易受到另一交际圈中个体的干扰,进而保证了交往空间的私密性。
2.“圈子”的延展性
尽管微信主打的是熟人社交平台,通过熟人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深化彼此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相继问世,构成陌生人社交的入口。“附近的人”功能依靠的是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定位服务,微信用户通过使用该功能,可以查找到用户周围1000米以内同样使用了微信定位服务的用户。“摇一摇”功能即通过摇晃手机数秒就能够匹配到同时段触发该功能的微信用户。“漂流瓶”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装入漂流瓶中”扔入虚拟的大海,其他用户也能够在虚拟海洋中“打捞漂流瓶”读取瓶中信息,进而拥有成为“瓶友”的机会。这些功能设置和应用,一方面,迎合了90后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从某种程度上延展了微信的朋友圈,使得陌生人介入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朋友圈的相对真实性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敢于“自我暴露”
我学者李丽明在《人际交往学》中认为,人际交往的深度与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程度有关,自我表露越真实,则反映出人际交往的程度越深入。自我表露即自我暴露,我国传播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提到:“‘自我暴露’是一种实际的人际传播现象,无论人类使用的传播样式如何变化,人类的传播或交流始终保持着一个共存的关系,我不是与这个你、这个他人,就是与那个你,那个他人发生关联,并暴露出‘我是谁’的秘密” 。“在微信朋友圈中,信息虚拟和虚构成分的下降,体现了用户能够互相坦诚相对进行交往,让用户间的交往趋于真实,这样真实化的人际交往,加强了人际交往的深度。”90后大学生是乐于表现,善于表现自我的群体,他们在朋友圈状态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表露的过程。在虚拟与真实生活的交错中,大学生们敢于在属于自己的“熟人圈”里去“自我表露”,这种状态的呈现多是真实生活和互动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出他们与好友间良好人际交往的程度。
2.朋友圈的延展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成一定“强关系”
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越多、用户与好友的互动情况越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1朋友圈的功能性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开放、自由、同时私密度相对较高的环境,大学生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朋友更便捷的互动。同时,朋友圈“微视频”的应用,使大学生间以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而社交能力的提高是增强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功能和“扫一扫”等功能,社交圈子更加方便地被扩大,交往生活中的“强关系”网络也得以拓展,而不断扩大的社交圈子,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支持和疏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消极情绪。
3.朋友圈的实时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有效率
朋友圈的实时性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有利于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正处心理发育成熟期,他们有对朋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是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阶段。朋友圈一方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朋友圈状态的呈现和展示,化解了心理上渴望又怕尴尬的交往心理。交往的时效性越强,越能提高人际交往效率。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追求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多数人会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而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追求人际交往的时效性可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不仅使得信息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变成现实,还使得信息的有效到达和回馈成为可能。
三、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过分依赖易削弱人际交往能力
使用社交媒体的强度越高,意味着大学生用户花***上的社会交往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线下的社会交往相对减少。根据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当线下的人际交流变为线上的网络交往,真实的社交生活被置换成虚拟的人际交流,人的幸福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通过新媒体的虚拟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是存在差距的。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交往可以摒弃各种现实条件对人际交往的约束,而现实的人际交往却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情境、习俗、规章制度、 身份、收入、性别、语言、表情等。虚拟的人际交往比现实的人际交往更便捷、更广泛、更自由、更平等,但如果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当有些大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日常人际交往时,便会对现实人际交往世界日渐疏远,而对网络虚拟状态下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然而,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仍需回归现实。
2.微信朋友圈的半开放性使得大学生面临安全隐患
尽管针对陌生人际交往,微信朋友圈也有其相应的隐私设置,但不同于人人网,朋友圈的隐私设置是半开放而非完全封闭的,陌生人能够访问用户的朋友圈并从中浏览到最近的10条朋友圈状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其进行纯粹好友间的“人际交往”。微博的碎片化信息多侧重于媒体性质的公共信息,朋友圈则侧重于见闻、情感和个人照片等方面的个人信息,陌生人进入朋友圈后能够较为直观地获取到其中的真实信息。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实施诈骗。大学生在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受骗。
3.缺乏监管的微信朋友圈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商业化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对朋友圈兴起的微营销进行了关注,其中不乏有微信卖家诚信缺失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大部分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状态基本为个人信息,微信团队对于朋友圈当中所的状态并没有采取主动的监管和引导,这就为一些微信朋友圈中的“熟人”商人提供了宣传的平台。“‘杀熟'是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语汇,意思是欺诈熟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欺诈熟人的现象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找到,但类似‘杀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频率较高的、不断进入日常话语的社会事实。”这些微信卖家为进一步扩大获利面,可能会在原有微信好友的基础上盲目交往,从而牟取更多暴利。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缺乏甄别和判断,易盲目跟风,最终完全将个人微信及其朋友圈商业化。
综上所述,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大学生“暴露”个性形成一种人际“强关系”,过分依赖于朋友圈交往又能使大学生面临人际交往的困境。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交往心理,营造和谐的朋友圈人际交往,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江波,《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
[2]尚婕,《从媒介技术的演变规律论社交媒体之“罪”》,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6月
学生交友篇6
怎样帮助学生找米?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借鉴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六大***”:***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他的双手,使他能做;***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孩子的嘴,使他能谈;***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他的时间,让他有一些空余时间,去思考,去消化。也就是***学生,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到生活这个大环境中去学习,去发现写作素材,从而为习作引来源头活水。
一、 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平时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学会积累。
1.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学完《师恩难忘》这课后,就为学生以后写介绍老师的文章作下了铺垫。
2.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读完一本书,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 培养观察能力
作文训练是一项语文综合能力训练,需要观察、思维、表达密切配合。观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知觉,是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的基础。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感受一番,就会发现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周围的生活,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儿的小事,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鲁迅先生曾说:“若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注意全面地指导学生观察,使其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写出内容丰富的、有创意的作文。例如,要同学们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就需要同学们在家庭成员、亲戚邻里等广大人群中,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作文素材。为了发现和积累表现写作对象身上更生动、感人的素材,在定向观察的基础上,当然也可以作一些跟踪观察。如学生在《我的妈妈》中写道:妈妈是一个俭朴的人――穿衣总是难得买件新衣,认为旧衣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吃饭的时候,总能看见妈妈“清仓处理”,爱吃剩菜、剩饭;而在工作上更是注重节省,从不浪费公司的一张纸…… 可见在众多值得尊敬、爱戴的成员中,作者定向观察的是自己的妈妈。在确定了重点观察对象的基础上,作者肯定少不了进行一番细致的跟踪观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发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作文材料,以致从多方面表现了妈妈俭朴节省的好品质。
三、 发展想象思维
想象力对于写作文也是很重要的,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和学生的想象密切相关的。想象力好的孩子写起作文来也会比缺乏想象力的孩子容易些。许多老师认为,对想象力差的孩子,完全可以展开专项训练,但一定要起点低,台阶小。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创立的“缀词成文”法就是这样一个很见实效的方法。所谓“缀词成文”就是依据有关词语展开联想,增添故事情节,进而扩展成篇章的一种语文训练方法。例如:先给出“闷热”和“冷饮”两个词,要求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再给出“青蛙”和“一元钱”,然后然后要求把这四个词语连起来说一段话,要求有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等。对大多数同学而言这并不困难。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四个词语连缀成这样一句话:“一个闷热的中午,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回家的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接下来把上面一句话扩展分化成如下的七个内容提要:1. 中午十分闷热;2. 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上街买冷饮吃;3. 路上,我看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来卖;4. 我上前阻止,他不听;5. 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这只青蛙;6. 回家的路上,我把这只青蛙放回了大自然;7.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我。就这样,由四个词扩展成一个句子,由一个句子再分解成七个句子,再要求把七个句子进行具体的补充扩展,发挥想象增添情节。同学们先说话,大部分同学当堂就写成了1000多字的作文。由四个词扩写联想,连缀成文,这其中给同学们留下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写出的作文通常会都有新异之处,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一步步的训练,想象力就可以慢慢地展开并有所提高。
四、 学会修改作文
作文修改是写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作文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不仅对培养学生认真的写作态度,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有好处,而且对帮助学生从小学习好思想,养成好的语言习惯也有很大益处。因为修改作文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深化,也是对语言的运用由粗到细的锤炼过程,其间可以修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运用语言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修改作文的能力,养成***改稿的习惯,使他们能在每篇作文完稿后,自觉地读一读,自觉地动脑动笔改一改。
学生交友篇7
Should students make friends on line ?
Some people say yes.The internet helps make many friends.Chatting on line,students can more free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opinions,and even get help with their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
Others,however,think students should not.They say making friends on line is a waste of time,which should be spent more meaningfully on study.Besides,some students get cheated on line .
It is my opinion that students should place their study,health and safety before other things.As for friendship,we can readily find it in our classmates and other people around us .
学生交友篇8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以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由此可见,朋友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健康、积极的友谊,一科,是庸俗、有害的关系。健康的友谊催人奋进,庸俗的关系往往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要交益友,不要交损发。
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朋友呢?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意思是,交朋友,是因为朋友的品德高尚才去交他。正直的朋友,总会给我们一种鞭策的力量,存自己想要越轨时,能给自己敲响警钟。心胸宽广的朋友,会使我们学会包容,即使我们伤害了他,他也不会计较,他把我们当做真正的朋友。博学多闻的朋友,就像一本字典,总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两。一个好朋友是会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交友之道在于志同道合,互相砥砺,在于齐心向善,都做好人,应该择其善者而交之,逢其不善者而远之。像历史上的伯牙与钟子期、管仲与鲍叔、马克思与恩格斯、鲁迅与瞿秋门,他们互为“知己”,结为,“挚友”。这些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交友典范,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仿效。
相反,如果结识了一群狐朋狗友,那就有百害而无一益了。我们这些正处于人生初期的青少年们,朋友的问题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泥潭而不可自拔了。举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吧。我的一个同学在初一时成绩本来挺不错,可在初二时因为和群不良青年称兄道弟,整日东游西逛、抽烟、进网吧,荒废了学业,最后因偷盗、打群架而被拘留。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交发应慎之又慎。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就随着好了,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蚀,自己就随着坏了,所谓“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朋友,交友一定要谨慎,善择友,只交诤友,绝不交损友。马克思曾经说过: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当你领悟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时,正是你交友成功的时候!
在当今的网络年代,若交“网友”,则更须慎只又慎。总之,我们提倡“君子之交”,要交益友,不交损友。
学生交友篇9
友谊。从陌生人开始
交朋友都从陌生人开始,有哪些方式可以与陌生人成为朋友呢?
通过朋友结识的新朋友。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性格内向的同学,这些同学对于“泛泛而交”这种事通常不擅长,也很少主动地与陌生人打交道。他们的新朋友通常也是通过他的朋友结识的。但认识之后,真正成为朋友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少与对方联系,成为朋友的机会失之交臂。
友谊的开始不仅是一两次的重复见面,因为,认识之后还要了解,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要成为好朋友,还得有一根线――可能是大家共同的爱好与兴趣。在特别的活动场合中结识朋友比较容易,因为大家常常在同一时间碰面,而且注意力集中在同样的事物上,甚至还穿着同样的服装,彼此容易产生认同感。
与陌生人开口说话是尴尬的,不过,如果你和对方正进行同一活动,便容易很多。一起做事和学习同样的技术有助于交谈。你可以就正在进行的实况,说出你的感受,例如:“你好像做起来很顺利呢!”或者“你领悟得真快!”当你发现对方做得很好时,最好的开场白就是问对方怎样可以做得那么好,也许他能向你提供一些窍门。当你们谈论活动之外的事情时,你们已经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你们还会约好下次一起参与另外的活动。
偏见。交往的障碍
也许,你没有注意到,你缺少朋友的原因通常是自己的挑剔,在潜意识里,每个人在朋友的选择上都带着自己的喜好甚至偏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对“偏见”的定义是:“建立在错误和不灵活的基础上的反感。”戈登认为,对人或事物的粗浅印象,就如同一种组织单位,使人类大脑能够在将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与其他人或事物加以比较之后,做出迅速辨别和判断。尽管这些看法是不真实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就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选了这个人而没有选另一个人做朋友,也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今天交的朋友明天就断交了。偏见通常表现为先入为主,印象和真实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对方到底怎么样,只有通过了解才知道。但如果存有偏见,持粗浅迅速的态度,就会在接触之初,将朋友拒之门外。
被忽略的还有:一个外貌不被你认可的人,可能有着你没有具备的优秀品质;一个生活上丢三落四的人可能在功课上非常精细;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可能有一副热心肠……以貌或以印象取人,通常产生失误。
偏见是大脑设下的骗局,能够客观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才是正确的交友态度。为避免偏见,交往之初,可先保持一定距离,以礼节营造空间,以增进彼此了解,别轻易下结论或批评对方,而是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审视自己的不足,找到相处的契合点,让友谊健康发展。
知心朋友。孤独的发现
有些人因为交不到朋友而感到很孤独。交不到朋友的原因大都由于自卑感所致,如身体有缺陷,觉得不如别人好,或长得很丑、太胖等而被大家排斥,这方面的问题女生尤其多见。有些同学因为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的畸型一面,自动离群地把自己孤立起来。自卑感还来自简陋的住家、租屋度日、双亲职业卑微、经济拮据。其他原因还有:学业成绩落后、自己没有条件与人交朋友,与人亲近不起来等等。
抱着这些心态的自卑者与孤独者,无法直率地表现自我,他们看似不稀罕交朋友,但其实内心更渴望朋友。一旦有人对他们好,有朋友可互相帮助、支持,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因此,他们会对这样的朋友倍加珍惜,视为知己。
觉得自卑孤独的同学也许没有意识到,对他们好的人,通常是对他们的现状有所了解并给予理解支持的人。这说明:就算你刻意孤立自己,别人还是会知道你的秘密。与其躲躲藏藏,不如大大方方与同学交往,把自己的苦衷、困难明示出来,也许会获得同情,反而有人来协助自己渡过难关。
其实,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有人经济富裕却病魔缠身,有人双亲失和而心灵受伤,所以,世上并非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烦恼,大家不妨鼓起勇气,遇到自己比较喜欢的朋友,就尽情诉说心中话,彼此坦然相对,让友情成为力量。
好朋友。适合就是最好的
交到好朋友,总是喜上眉梢,觉得好幸福。
有幸能交到生长于开朗家庭的朋友,也有助于性格的成长。开朗、开放的家庭会欢迎每一位新朋友,你若在自己家里得不到温暖,不妨多交几个这样的朋友,可弥补心灵上的空虚与失落感。
能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友情是幸福的,但友谊与许多事情一样,有收获,也需要付出。你付出多少,得到的也是多少。当你在友谊之中投入更多时,你会从中享受到更大的乐趣。
先别计算友谊能带给你什么,反之要求自己多付出之后,便会顺理成章地得到回馈。要怎样付出呢?
好朋友是什么?
好朋友是可以依赖的人,可以分享心得的人,可以提供意见的人,可以信任的人;对方的看法是你所重视的,说真话的人,会直接告诉你你做错事的人,让你感觉舒适的人,喜好的事物与你相同的人,带你发掘新兴趣的人,不会让你失望的人,不会嫉妒你的人,支持及鼓励你的人;对事物跟你有相同见解的人,能补充你的不足的人……
如果你已经从好朋友身上获取或者希望从好朋友身上获取这些,那么,以同样的方式付出回馈对方吧――做别人的好朋友。
异性朋友。有分寸的交往
在学校,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往通常都比较单纯,但也有将一般的友情盲目提升为早恋的情况。所以,交异性朋友很容易被误解为恋爱,其中的分寸感对大多数人来说难以把握。
日本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专家佐藤正氏调查过中学生喜欢交友的类型:男生对女生的要求大都倾向于身体健康、相貌标致、身材美好、头脑佳、温柔体贴、明朗、人品好等。女生则喜欢男生有魅力、体贴、亲切、明朗、有男子汉气慨、头脑聪明、爱干净等。
可见,男生大都站在客观立场评价女生,女生却以自我为中心,依据男生态度好坏而给予评价。男生以拥有美女当朋友而自豪,女生则喜爱对自己温和体贴的男生。因此,站在男生的立场而言,只不过是礼节性亲切交往而已,女生却往往以为这个男生对自己有意思。
日本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学女生比较会将内心话向男朋友倾诉,男生则表态说:”只是互相交往而已,并没有深入到信任的程度。”
相比之下,男生对同性朋友的信赖较高,会把自己的秘密全部表露出来,与女生情形正好相反。虽然抱不信任态度,但彼此还有吸引力存在,因此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一不小心就搞出早恋事件,使原本单纯的友谊变得复杂,因此带来烦恼,得不偿失。男女生怎么才能有分寸地健康地交往,相信很多学生都知道,在学会有分寸(也即规矩礼节)地交往之前,不妨先学习分辨友情与爱情,并且提升自制力。
疏远朋友。也被朋友疏远
有时,朋友间的友谊也能使你产生一些烦恼,这可能是由于你的期望过高。别忘了,友谊将随着年岁渐长而变化,它虽然重要,但其他的事情也同样重要,别让友谊排斥了你其他的兴趣。
学生交友篇10
朋友是相伴终身的无价宝。古罗马有句谚语:多交一个朋友,就多十年寿命。老年之交,不仅称得上是“回归自然”,而且好处很多。朋友多,高堂满座,乃是莫大的幸福,仍可享受着友谊和温馨;朋友多,不寂寞,心中有忧郁,可以向朋友倾吐宣泄,防止积郁成疾;朋友多,兴趣广,可以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朋友多,活动就多,经常参加活动,可以延缓身体器官的衰老,降低人的生理年龄,促进健康长寿。
活跃的老年社交
其实没有老人不爱热闹的。这种热闹,不是喧嚣,而是凝聚在共同爱好下的群体性活动,就像一位老人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在单位或大杂院里长大,内心深处,都藏着对集体生活的怀念。”
孤独的人成了交际高手。从丧偶阴影走出来,周学淑老人花了两年时间。2005年,周学淑患上了糖尿病,在饱受病痛折磨时,老伴突然发病离世。这位退休的高级教师,觉得失去了人生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从那时起,周学淑开始孤立自己,脑子里满是老伴影子。“既不想出去跟人打交道,又害怕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周学淑回忆。
周学淑的儿子和儿媳觉得母亲问题严重,决定要让母亲走出去。在儿子和儿媳鼓励下,周学淑开始参加长沙市老年大学的画画班。在那里,她见到许多比自己小10多岁的老人,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帮扶。很快,她的伤痛得到缓解,开始融入老年朋友的生活。
“我变得越来越快乐!”现在,周学淑几乎每天都画画,每个星期都要与老年朋友交流画画心得。最重要的是,她住在某设计院家属院,过去局限在院子里与人交往的方式,如今变成了“到任何地方都愿意跟人交往”。
如今,有更多像周学淑这样的老人,通过自己的爱好或寻找爱好扩大了交际圈。“通过爱好找伙伴,的确是个好办法!”周学淑总结。事实上,近些年,许多小区出现了跳舞、唱歌等老年兴趣队伍,让老年人对外交往的途径日益增多。
社交“高手”战胜病魔。今年已76岁的王奶奶是个不服老的快乐老人。每天清晨,她都来到宜宾市区翠屏公园和一帮老姐妹跳舞健身。动感十足的健身操、舞姿优美的民族舞……在锻炼的过程中,王奶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展现了一位老年人的健康形象。谁能想到,王奶奶曾经是一位身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人呢?自从王奶奶参加了这个老年人组织,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健身后,在老年人社交圈中获得了生命的动力,从而战胜了病魔的侵扰。目前,精神健旺的王奶奶还是自家开办的工厂中的主要决策者呢。
其实,像周学淑和王奶奶这样通过参与老年人的社交圈而使身心更加健康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老年人普遍并不感到孤独,因为现在老年人的活动越来越多,有的参加各种老年人组织,有的则在自己所在社区的老人圈中找到老年朋友,有的还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之后,他们不再因为子女忙碌没办法陪伴而感到孤独。
老年社交进入“Party时代”。现如今老年人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广泛,同学聚会、生日聚会、票友聚会——各种各样的聚会成为老年人社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各种聚会中与老朋友交往,结识新朋友,聊天、唱戏、舞文弄墨、一起卡拉OK……吟诗论文有“文友”,写字绘画有“画友”,打拳健身有“拳友”,打牌有“牌友”,下棋有“棋友”,垂钓有“钓友”,生病住院还有“病友”。老年人在多样的“Party”(聚会)中分享快乐,共诉心声,不亦乐乎,因此有人戏称现在的老人社交已进入“Party时代”。
姜秀云就是这样的一位“Party老人”。退休后她成了一个大忙人,过去没有时间联系的同学好友现在经常凑在一起组织形式多样的聚会。“我们小学的同班同学,还有中学的同班同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聚一下,有时一起聚餐,有时一起唱卡拉OK,还会在同学家里包饺子,上个月我还赶到济南去参加了大学的同学聚会,感觉好舒心!”
都说老年人退休后,远离社会,会变得孤陋寡闻,但是像姜女士一样,许多老年人的Party生活却是别样精彩。在聚会中,老年人相互交流信息,开拓了视野。同时聚会也是老年人心灵的放松,所以聚会生活,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其中。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葛拉斯对2761位65岁以上老人长达13年的追踪调查,凡是有适度运动,参加社交活动并安排休闲活动的老人,寿命都比长时间足不出户的老人长得多。葛拉斯分析,如果老人的体能不适合运动,不妨以社交活动取代,因为这类活动能直接刺激脑部,达到延寿的效果,发挥所谓的“社会心理”满足感功能。
老年人如何交友
爱因斯坦说:“世界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可见,人人都是需要朋友的。广交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老年人晚年的失落、孤独、忧郁。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年人交友也要善于近益友,远损友。中庸说:“待人以诚,感人以德,交人以善,这是率性之谓道。”朋友交往以诚以真,相待以礼以敬,相处以平以淡,相勉以学以道,都是交朋友的原则,怎样才能多多结交益友呢?
以德交友,患难与共。如果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就要拿出自己的真心,以道德、以义气、以慈悲来交往。
以诚交友,肝胆相照。和朋友相处,彼此要讲究知心,讲究坦诚,讲究肝胆相照。双方以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感情交往,摈除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