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目标10篇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1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办法。一、考核对象

各乡(镇)***、***府。

二、考核内容及标准

根据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确定20__—20__年对各乡(镇)***、***府,县直各有关单位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内容共分六大类10项,实行百分制进行考核,合计100分。考核年度为20__—20__年。

(一)产业现代化(8分)

1、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以“楠溪江绿色农村产业园”为龙头,发展产业化农产品基地,2分;“农民信箱”入户数达到县定任务数,2分;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加值增长以上,2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以上,2分。

(二)农村现代化(30分)

2、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定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分;完成乡村康庄工程(路基路面)建设任务,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5以上,3分;深入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3分;

3、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大力开展以“三改”、“六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做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和生活污水的净化排放,10分;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公意林建设和保护,3分;推进生态(乡)镇、村建设,5分;加大下山脱贫力度,完成下山移民任务,3分。

(三)农民知识化(7分)

4、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2分;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实施“双百结对共建文明工程”和农村文明礼仪教育活动,2分;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新家庭计划,3分。

(四)服务社会化(15分)

5、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80以上,3分;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较完善,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3分;

6、实施“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建有村级文体场所行***村比例达到25以上,4分:农村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3分;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2分。

(五)管理民主化(20分)

7、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做好农村“五好”***支部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5分;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符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村达到30以上,以后每年按15的比例增加,4分。

8开展创新”平安乡镇“和平安村等基础创建活动,达到县级平安乡镇,无越级或集体上访事件,3分,平安村达标率达到80以上,3分。

9、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任务,化解村级债务完成率达到20,3分;建有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的青年志愿者队伍,2分。

(六)组织宣传(20分)

10、组织保障。组织机构健全,人员、经费到位,2分;月报。按照规定,如实填写并及时上报无差错,2分;信息工作。根据提供的信息量和质量,给予评分,2分;贯彻执行省市县有关***策,并及时制定有关***策,3分;有财***专项扶持资金,根据资金扶持力度,3分

11、工作部署。年初有部署,任务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年中有检查,定期进行督查,及时总结经验;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年终有考核,工作总结全面客观,考核实绩准确有据,3分,否则酌情扣分。(以台帐为准)。

12、宣传有计划、有部署、重点突出,宣传形式、渠道多样,根据宣传力度大小 和宣传实际效果予以4分。

三、考核方式

1.采取平时督查考评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将组织相关单位采取随机抽查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年终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人员参加县委、县***府综合考评组,进行全面考核,然后进行排序。

2.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年终考评前,各乡(镇)***、***府,县直各有关单位应先开展自查,自评工作应在次年的1月底前完成,形成书面报告,报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组织考评。县考核组在2月底前完成对各乡(镇)的考核工作。

四、奖惩办法

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府,县直各有关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责任目标之中,作为衡量和评价干部***绩的重要依据。考评结束后,依据考评结果对表现突出的乡(镇)***、***府、联系单位及个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履行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职责,考核结果较差的乡(镇)***、***府,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2

1、新农村建设重点村:____*

2、省点扶贫重点村:______*2、其他6个行***村。

二、主要内容和评分标准

总分100分,80分以上为达标。

(一)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8分)

1、乡成立了领导小组,各村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有专抓领导、工作人员、有专门办公场所。(0.5分)

2、制定并按时上报了年度工作方案,办公室档案资料齐全。(1分)

3、每月或每季度有工作研究和部署、有落实、有督查、有整改措施。(2分)

4、建立了层级领导责任制,并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奖惩严明。(0.5分)

5、按时上报月工作情况、保质保量报送工作信息和典型材料及报表等。(2分)

6、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山歌或顺口溜等形式广泛宣传,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内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分)

(二)“五新一好”(考核内容)(90分)

1、建设新村镇(30分)

①重点村三月份前编制了总体规划和核心区建设实施方案,其它村十月份前完成好规划方案。(2分)

②村设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所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村制定了村镇建设管理办法,各村必须有一个不少于20亩的规划区或规划区内新居达二十栋。(6分)

③及时上报违规乱批乱建行为,杜绝违规建房现象。(6分,漏报、瞒报一户扣0.5分)

④执行一户一宅地规定,纠正一户多宅现象,重点村、试点村要加大换闲置宅基地的工作力度,至少有一个以上核心区或示范区拆旧建新试点,依法合理消灭闲置宅基地,其它村也要逐步推广拉开。(3分)

⑤村组道路改造硬化,试点村30以上,其他村逐步拉开。(2分)

⑥试点村主要街道硬化、亮化、绿化,60以上的居住户用上自来水、设有公厕、垃圾池(箱)等环卫设施,其他村逐步进行。(2分)

⑦重点村要有一个“穿衣戴帽”的示范区,全乡各村每一个村干部的居住房子必须实行“穿衣戴帽”,少一位扣2分。(3分)

⑧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核心区建设基础设施要配套,新建房屋有设计***纸、有立面创意、标高和层高统一,建筑施工队要有资质,施工质量和安全村要有专人监管。(2分)

⑨抓好移民搬迁户,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建设。不按标准和要求的,少一户所在村扣2分。(4分)

2、塑造新风貌(18分)

①全面开展了“三清”工作,住户和村庄屋场及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无乱堆乱放农具、杂物现象,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管理人员、有设施、有评比检查专栏公示、有奖罚措施,有科技卫生文化教育宣传栏。(2分)

②“三改”工作有序展开,按10的人口户数,发展“三改”工作。(4分)

③村庄内无残垣断壁、破旧房、破旧厕所、栏舍要坚决拆除改造,加大整治力度,并有明显改善。(2分)

④有良好的村容镇貌,村庄、农户庭院干净整洁,试点村要抓好一个以上“穿衣戴帽”示范小区。(2分)

⑤实行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风理事会和文明公约,制定治安防患措施,年内无重大刑事案件,无__*等***组织及修炼人员,无,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2分)

⑥农村庭院、道路及公共场所的绿化、硬化。(1分)

⑦建有公共文化、卫生等设施,试点村建有配套齐全的服务社区,并经常性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2分)

⑧“三改”和拆旧建新、“穿衣戴帽”等重点工作,建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和***片影像资料库,所有村干部住宅年内必须穿衣戴帽。(1分)

⑨坚决执行县***府关于殡葬改革的决定,实行火葬,杜绝血葬。(2分)

3、发展新产业(20分)

①完成了烟叶生产任务(按实现的特产税计核)(5分);完成杂交稻制种任务(按收购量计核)(5分);完成20__年度脐橙定植和20__年度开发整地任务(2分);完成灰鹅扩繁场建设和留种、种草任务(2分)。

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种植业面积50亩以上,养殖业大户每户产值5万元10户以上)。(2分)

③发展其它传统产业并实现某项产业产值超粮食产值的。(2分)

④土地流转率20以上,其中有五宗以上流转面积达50亩以上。(1分)

⑤推行“千家万户”四旁植树种果模式绿化美化农村村镇。重点村每年组织村民集中参加义务植树和房前、屋后绿化,人均不少于10棵树,并建立示范点。其它村人平不少于5棵(1分)。

4、培育新农民(7.5分)

①制定并上报了年度农民知识化工程实施方案和培训 计划,建立了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帐卡。(2分)

②建立了村培训网络和培训学校,培训工作有完整、原始和资料档案,有适时对路的农民工培训教材。(1分)

③完成了乡下达年度农民培训计划和工业园企业招工培训任务。(3分)

④试点村有农民科技夜校聘请了师资,并正常上课,有完整的档案资料。(1.5分)

5、创立新合作经济组织(5分)

①支柱产业新创立合作经济组织1个以上,并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辐射带动了农户、拉动了产业发展。(3分)

②村对创立新合作经济组织有专抓领导、有服务机构、有扶持的优惠***策措施、有资金投入,并建立了工作台帐。(1分)

③各村不发生设卡拦堵、扣压装运鲜活农产品车辆现象,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1分)

④年内新创办一个村级龙头企业或发展个体工商户5户以上,另加30分。

6、创建好班子(9.5分)

①抓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思路、有力度、有特色、有显著成效。(1分)

②能有机地将“三项”创建“三民”活动、“三培两带”和农村***员“保先”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抓出典型,创出特色,结出成果,执***为民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1.5分)

③试点村书记、主任户均家庭纯收入4万元,其他班子成员应达2万元以上。(1分)

④村班子成员工作实、作风正、清***廉洁、群众威性高,有开拓创新精神,测评优秀率在80以上。(2分)

⑤能坚持执行村务公开制度(1分)。

⑥认真履行上级对***建工作的各项要求,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建工作任务,发展***员、***费收缴、***刊征订等工作任务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否则实行一票否决制。(3分)。

三、完成乡***、***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50分)

1、成立了村抓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落实了责任,名单报乡领导小组(10分)。

2、工作情况一月一报、半年一小结、全年一总结并书面报情况到乡领导小组(16分)。

3、兑现优惠***策措施到位,实际帮扶资金、技术、信息到位和工作人员在岗在位(34分)。

4、完成宣传报道任务(20分)。

5、完成乡***、乡***府和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10分)。

四、考核办法

考核工作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搞测评的办法进行,并将平时督查计分纳入年终考核。

1、对试点村和一般村的考核由乡领导小组考核。

2、设立加分项和减分项:⑴加分项。①凡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在媒体报道、推广的,乡级每次加2分,县级每次加5分,实行10分封顶。②凡工作经验引起上级重视召开了现场会的,乡级每次加2分,县级每次加5分,实行10分封顶。⑵减分项:①凡因工作不力,进展慢、效果差,受到乡书面通报批评的,每次扣1分;②每举报或发现并查处一起乱批乱建的扣1分,每一个村干部住宅没有穿衣戴帽的扣5分。⑶一票否决项目:①未完成烟叶生产任务的村一票否决,不参加农村类综合工作的评比;②专门制定“三清”工作评比方案,实行挂旗制度,全年连续二次或累计三次挂黑旗均一票否决。

五、考评时间

实行平时考评、半年一小评、年终一总评相结合。评时间定为20__年7月上中旬,总评时间为20__年12月下旬。

六、考评奖惩

1、综合奖。设立新农村建设工作综合达标先进奖三名,对达标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分别给予400、300、200元的奖励,对不达标的后三名予以通报批评,并分别给予300、200、100元处罚。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3

关键词:新农村;新农村体育;和谐农村社区体育

中***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161-0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加大农村体育工作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面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2]。农村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和谐农村社区体育,探索发展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构建理念,构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体系,以此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农村社区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项紧迫、现实而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根本途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作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建身工程"。这是中国***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举措,对于增进农民健康,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教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体育总局根据这一精神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建身工程的意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场点(馆)的建设,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同时,从2006年起,《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开始启动,在今后的“全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中,如何加大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工作力度,加快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社区体育工作的重点。全民健身,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中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有8亿,没有农村的小康,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宽裕,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雄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从全民健身的意义上讲,没有农民的体育也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全民健身,没有农村体育的充分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就成了一句空话[4]。

1.2 全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农业经济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从城乡发展状况看,中国能否在2020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其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农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民收入水平低、差距大,增收困难,经济落后是制约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目前,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增收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城乡间、地区间、农户间收入差距依然较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要求相距较远。2) 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农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3) 社会转型期,虽然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差、居住环境欠佳,精神生活相对贫乏。4) 健身观念落后,体育文化素质低。造成农村居民健身观念落后和体育文化素质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当地的***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有关外,农民自身对体育的观念和有关部门领导对待体育的观念是最重要的原因。5) 农村体育人口偏低。美国的体育人口为54%,加拿大为42%,日本为50%,而我国只有32%。我国体育人口比例已经较低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广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参加体育活动的才占2.7%[5]。根据秦纪强等的调查,从总体情况看,县城、小城镇、行***村三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1.3 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全面建设和整体发展问题成为阻碍我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忽视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建设。把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建设放在社区体育发展的突出地位,增加对农村社区体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社区体育设施环境,保证广大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的社区体育服务,是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2 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

2.1 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乡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目标任务与要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逐步加大农村社区体育投入和建设力度,农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得到加强,社区体育设施达到标准,社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切实改善,文化体育产业繁荣有序,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农民看体育比赛难、看体育比赛电视节目难、看体育文化书籍难、开展社区体育活动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体育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2.2 工作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地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而构建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农村社区体育是构成整个和谐社区的“细胞”,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和谐农村社区的基础首先是“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也不是三年两载的事,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和构建和谐社会一样,是长期坚持的目标。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是今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中心和主题。在制定目标时,既要立足目前,又要着眼长远。近期可从社区体育环境入手,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消化社会矛盾,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谐,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增强农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这需要三五年的时间。第二阶段的目标,通过和谐社区体育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社区民主自治机制,提高社区体育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及水平,使大部分社区建成体育服务完善、体育文化繁荣、公平有序、安全稳定、和谐融洽的现代新型的和谐社区体育,这也需要有三五年的时间。第三阶段的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体育公共利益为纽带,以各种社会体育组织为载体,以体育资源整合为保障,构建起***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体通体合作的社区体育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府、社区、居民、社会、企业、生态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营造良好的农村社区体育自治环境,提升社区体育民主自治能力,激发基层社会体育活力,进而提高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3 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农村社区体育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以农民的参与为动力,为农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农民在社区体育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体育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2) 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体育管理和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新一代农民体育活动的创造活力;3) 逐步推进的原则。和谐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目标坚实,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巩固成果,然后再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4)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国家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体育的良好氛围;5) 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2.4 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基本模式 1) 大连市西岗区模式。2005年1月就把和谐社区体育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就以***同志在视察江苏和天津社区工作时的讲话为依据,把“坚持以社区***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作为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内容。这以后,北京市的宣武区、石景山区、朝阳区和河南省安阳市的殷都区也大体都是按这个思路推行的。北京市的朝阳区,近年来,农村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府《农村新社区建设标准》,从农民日益增长的社区体育需求出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农村特色的先进体育文化,农村社区体育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推进平安基层建设,构建和谐乡村,迎接2008年奥运会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文明氛围。2) 青岛市模式。青岛市把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六个方面,作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具体内容,这就是社区体育环境、社区体育安全、社区体育服务、社区体育文化、社区体育风尚、社区体育管理,而且还拟定了量化了的、具有操作性的“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示范点标准";3) 西安市碑林区模式。西安市碑林区把“农村社区体育基础设备完备,居民社区体育环境优美,居民社区体育法制健全,治安状况良好,社区体育服务一流,社区体育管理规范,社区体育文体生活丰富,居民行为文明,人际关系融洽,广大群众满意"10个方面作为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内容。西安市碑林区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自治型社区体育、促进自我管理的和谐社区体育,建设服务型社区体育、促进居民各类需求的和谐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建设学习型社区体育、促进创新发展的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型社区体育优良环境、促进人与社区体育环境的和谐,建设平安型社区体育、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建设共同富裕型的社区、促进社会群体关系的和谐,建设文明型社区、促进居民素质与时代要求的和谐,建设诚信型社区体育、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先锋型社区体育、促进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要求非常详尽,措施也很严密。

3 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是农村基层一项关系到全局性的重要工作任务。体育部门是各级***府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具体规划、部署和落实好这项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社区这个大局,立足自己实际,找准进入这项工作的切入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各种基层组织,要同社区广大群众一起,当好和谐社区体育建设的组织者与执行者,当好和谐社区体育建设的排头兵,站在和谐社区体育建设的前列,为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做出新的贡献。

3.2 要抓好规划,因地制宜、抓好试点、稳步推进 制定好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规划,是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对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要服从全***的大局,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制定好本地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只有这样,和谐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考虑到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生活习俗等方面,不仅有东、中、西部地区的大区域差别,而且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的差别[8]。因此,各地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情况的社区体育,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社区体育都有一个具体的、明确而且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工作目标,扎实有序地推动工作。

3.3 充分发挥各级农民体协的作用 2006年农民体协:“十一五”工作规划提出:要逐步形成并完善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民体育协会组织体系,力争在五年内使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人口达到60%,欠发达地区达到40%,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村建有标准体育设施,基本建成农民体育的服务体系[11]。按照“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把和谐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牵动,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形成以乡镇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主导、以农民体协为纽带、以村屯体育活动为基础、以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的和谐社区体育活动网络。

4 结 论

农村社区体育是农村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元,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工程,成为社会转型、建设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成为以人为本、服务村民的民心工程,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广大农村居民的普遍拥护。在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中,农村社区体育的工作十分重要。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在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伟大进程中,按照***和***府的要求,更加积极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构建***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三方合作,经济、***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构建新农村社区体育的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EB/OL].省略,2006-03-16.

[2] 刘鹏.抓住历史机遇,努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Z].在2006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2006-01-19.

[3] 李继伟.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重组与和谐乡村社区体育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6,27(4):42-46.

[4] 曹***,于***,陈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发展农村体育的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8-12.

[5] 于振峰,叶伟,许高航.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3):27-29.

[6] 秦纪强,徐家林,王杰,等.体育先进先进县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安徽省凤阳县体育现状的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5):40-43.

[7] 柴红年,章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浙江小康农村体育人口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6-9.

[8] 李留东,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5-18.

[9] 黄静珊,王兴林,李宏印,等.陕西农民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4):9-11.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4

一、领导重视,行动积极

收到市委安排文件后,人行丽江中支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指定了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了具体的工作部门。承办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了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六项措施。工作人员认识到位,行动积极,及时与玉龙县新农办、巨甸镇、武侯村共同到联系点实地调研,掌握了村情,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

二、深入调查,确定方案

在深入调查、掌握情况、突出重点、群众自愿、力所能及的基础和前提上,人行丽江中支与玉龙县委新农办、巨甸镇******府、武侯村民委员会共同研究商讨,确定了挂钩村组的建设项目,一是60户农户房屋刷白工程,二是3米宽、2000米长村道路面硬化工程。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巨甸镇武侯村民委员会桥边2、3组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规划与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并根据实施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完善调整。

三、组织落实,措施有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指定了一名副行长具体负责该专项工作,设立了“巨甸镇人民***府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新农村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小组”、“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挂钩玉龙县武侯村民委员会桥边2、3组市级新农村建设资金监管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武侯村委会桥边2、3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在项目建设、验收等过程中,各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切实发挥了作用,确保了建设项目高效、高质、顺利完成。二是建立完善了《新农村市级重点村桥边2、3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三是签订了项目建设责任书。四是成立了技术服务、质量监督小组,明确了责任人员。由于组织有力,措施过硬,确保了建设项目高效、优质完成。

四、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为做好玉挂钩新农村建设项目,人行丽江中支讲***治,顾大局,尽管行***费用十分紧张,仍然多方筹措,挤出了5.2万元予以支持,争取市财***安排补助资金15万元,建设点群众投工投劳6万元。在资金管理上设立了专户,并加强检查把关,使每一分钱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五、加强督促,认真实施

在示范村建设工作中,人行丽江中支多次配合玉龙县委、新农办以及巨甸镇******府多次开展了检查、督促。人民银行4次到建设点检查督促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建议,其中分管的和呈文副行长2次到挂钩点进行了检查指导。具体负责建设工作任务的武侯村民委员会的同志和建设村组的干部以饱满的热情,组织村民开展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使项目建设得以优质、高效、顺利完工。整个建设项目共计完成农户房屋刷白63户,村道水泥路面硬化延伸到了1组,完成长度总计2500米,超额完成农户房屋刷白3户,村道水泥路面硬化500米。

六、严格验收,成效明显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原则

我国农科专业学位主要是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自2000年正式批准试办以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一直伴随着农科专业学位设立、发展的全过程。某种程度上,我国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太准确,导致培养过程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不能很好地契合社会需要,培养质量受到制约,限制专业学位进一步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1]。

目前,全日制农科院校专业学位的招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至2015年,其规模将达到在校研究生的一半,农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更加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科学地定位农科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有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1.1培养目标表述单一

专业学位的应用型要求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针对生产实践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授社会最需要的专门知识。各个学校应该建立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尤其是农科专业学位,更应该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区域特色。但是,通过对多个学校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调查发现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一致,缺少多样性和特色性。笔者主要选取某校6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通过分析发现,虽然各个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有一定差异,但是各专业培养目标都是比较单一、非多样化的,体现不出学校各自发展的特点和专长,更体现不出地域和区域的特色。

1.2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农科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定位没有真正区别开来。从各学校对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农科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并没有很清晰的界定。由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确定,导致从任课教师到授课内容以及论文的选题等方面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明显的区别,与专业学位专业性背道而驰。另外,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层次性不足,专业学位是一种总结性的高层次学位,其培养目标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统筹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实施能力。但是,由于对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导致学生更多地是为进一步扩充自己的知识,相当于进行一次高级培训。实际中农科专业学位的培养也基本起到这样的作用,失去培养高级人才的作用。相比较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成熟的美国,其农科专业学位要求层次很高,和学术型学位的要求较相似。

1.3培养目标没有细化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从构成内容看,由培养方向和培养规格2部分组成。培养目标应当对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作详细的规定。如农业推广硕士分为很多领域,不同的领域应当规定不同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培养方向指将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何种专业方向的人,而培养规格是指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达到的水平与标准[2]。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要求表述宽泛,可操作性不强。

1.4培养目标与实践需求相脱节

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人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不仅更加旺盛,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 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科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需求,农业生产实践中缺乏大量的应用型、推广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产活动中的重大问题,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更应该偏重于培养学生快速推广能力以及技术培训能力。因此,专业学位培养的现实需求和迫切性促使高校应当与社会紧密结合,制定适时适地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定位原则

2.1适应性原则

首先,培养目标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准则的基本描述,应体现本领域和各个领域之间的共性问题和要求。其次,培养目标不仅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学习具有引导性,对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具有参考性,对国际同类学位也应具有可比性。第三,培养目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适应不同的时期,考虑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培养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到适应性原则,要有一定的弹性和柔性。

2.2层次性原则

专业学位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学位。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具有特定性和特殊性,其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当与同一层次的学术型学位有所区别,也应当与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区别开来。同时,专业学位自身的不同层次之间也要进行区分,对于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目前主要指兽医博士和兽医硕士之间的培养目标要区分开来,体现专业学位的层次性原则。

2.3地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显著,同为种植业,有的地域适宜种水稻,有的适宜种小麦;同为林业,有的以针叶林为主,有的以阔叶林为主;同为渔业,有的以淡水养殖为主,有的以海水养殖为主等。此种不平衡性必然要求有1个与之相应的多样性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学位重在应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应用型人才,其培养如果不能与地域性相结合,则其“应用”价值会大打折扣[3]。因此,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考虑地域性原则,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其课程的制定、案例教学的选取、教学方法等应该有所不同,与地域性特点相结合。

2.4行业性原则

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有着明显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由于农科专业学位涉及不同的领域,各个领域对硕士的培养要求是有差异的。培养目标要针对本领域相应行业的学科特点、行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要,并分领域进行,对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发展要素作进一步的规定,注意与本领域执业资格的接轨。制定领域培养目标时应充分吸纳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和行业代表人士的意见。

2.5细化原则

培养目标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所需的各种资源和学校自身的战略定位、自身的资源状况等因素。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因此,其培养目标的表述应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语义应当清晰、明确,文字应当精炼、简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科学定位的积极意义

3.1促进培养观念的转变,提高培养质量

由于目前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模糊,农科专业学位培养观念和培养质量都存在一定问题。有学者对农科专业学位做过1项调查,对专业学位教育的总体评价中,认为适应了在职人员继续学习需要的占64.0%。由此表明,选择攻读硕士专业学位,首先是把专业学位教育当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同时也获得了可能攻读更高学位(博士)的机会。而认为专业学位教育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只占28.0%。专业学位知识体系更符合需要的仅占0.6%。认为专业学位教育适应了行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的只占25.2%。结果表明现实生活中对于农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满足实际工作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目标认同度并不高。因此,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有利于澄清社会上对专业学位存在的模糊认识,提高社会的认知和认同度,促进培养观念的转变,真正满足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4-6]。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不少培养单位对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其是为学校“创收”的部分,对教学质量要求不严格,在此前提下,错误认为招生规模越大越好,领域越广越好。因此,根据在职人员的实际特点,建立适合他们的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是保证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目标运作的基本程序,也是保障和促进农科专业学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

3.2推动与执业资格的衔接

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表现为实践性、职业性和综合性。专业学位的培养应当符合职业背景的需求。由于目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未与岗位资格挂钩,造成3个突出问题:第一,农科专业学位冠名与培养实质不完全一致。在美国,农科设置的专业学位名称比较细,与专业联系紧密,从名称上就可以知道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宜于做哪种行业的工作。如农业硕士、林业硕士、森林硕士、农业管理硕士、农业工商管理硕士、农业企业管理硕士等。第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脱离实际。由于与行业岗位没有挂钩,导致设置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教学内容针对性也不强,体现不出按领域培养的特点。第三,用人单位对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认同度不高。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衔接已经成为常态,形成职业学位与执业资格紧密联系的机制。因此,培养目标的科学制定,有助于推动专业学位教育和和执业资格相衔接。相反地,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途径。

3.3有助于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人才。现代农业要求的高级人才既是过硬的技术人员,又是农业生产的管理人才、组织人才。要能在现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融入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充分驾驭环境,转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选择技术,达到技术效益的最大化,并能迅速消化吸收新的知识。农科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对现有人才培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不仅有利于培育农业高级人才,促进发展科技成果,还有利于使人才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人才和科研成果的社会化,主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从而改变我国目前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力度,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更快更好发展。

4参考文献

[1] 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5):9.

[2]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等.当前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600-5601,5606.

[3] 魏敏,柴晓峰.关于农科专业学位教育适应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实践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2,21(6):19-20.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个发展阶段;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对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过于复杂,指标很多,把握起来有困难,同时很少有针对村屯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尽管有些省份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但也只适合本省情况。为使新农村建设目标明确、建设过程有章可循、建设结果有据可评,全国性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亟需建立。笔者参考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和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提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全国性的研究较少

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针对全国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章很少。李立清等构建了包含五十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体系中没有阶段目标、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公开发表的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较多,重庆、湖北、浙江、黑龙江、福建、江苏等省已出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涉及村级的指标体系很少

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成果涉及村级指标体系。朱孔来为村级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七大类二十六项指标,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农民幸福程度、农民素质水平”两方面指标,但没有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另外,苏北经济信息中心以村为单位设计的《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指标》,有二十六项考核项目和五十一项考核指标,只有考核指标标准值,没有指标权重。

(三)评价指标过多且复杂

目前,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最少为二十六项,多的已超过五十项。其中,有些指标设计重复,如,把村干道绿化率和森林覆盖达标率同时设为村容整洁的指标;有些指标设立有待考证,如,在村级指标体系中设立“有卫生室的行***村所占比重”;有些指标过于复杂,既设立考核项目指标又设立考核指标,如,在生产发展指标中设立“产业发展、经济合作、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就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层组织经济实力”等七个考核项目,又设立“人均GDP、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粮食种植面积、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订单农业覆盖面、龙头企业发展、人均村级财力”等十项考核指标。

(四)大部分指标体系内容不全面

普遍缺少人均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水平,使不同地区新农村建设水平难以比较。在生产发展方面,普遍缺少金融指标;在生活宽裕方面缺少农民消费能力指标;在乡风文明方面缺少农民文明程度和信息化指标;在管理民主方面缺少村干部素质指标,等等。

二、本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对象和阶段

新农村建设基本标准应是统一的,要适合于全国每个村落。本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针对国内所有农村的行***村屯。而且,本评价指标体系不只适用于***府和学术机构,农民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评价本村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本评价指标体系将新农村建设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中期阶段和基本实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是指新农村建设逐步启动,“新”字体现在新路、新房、新规划、新能源、新粮补、新农合、新民俗、新收入、新环境、新生产、新生活,等等。本阶段从2006年开始用5年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第一阶段目标。新农村建设中期阶段是指新农村建设的部分目标基本实现,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开始满足农民及农业生产需要,农民上学、看病、养老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农民的衣食住行开始城镇化,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一村一品”,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加速,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本阶段从2010年开始用5年时间,到2015年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目标。新农村建设基本实现阶段是指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农村已开始城镇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已得到满足,农民上学、看病、养老问题基本解决,农业实现市场化生产,农民素质市民化,农民数量明显减少,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面小康指标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本阶段从2015年开始用5年时间,到2020年基本实现第三阶段目标。

三、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程序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一定原则,遵照一定程序,使评价指标体系更科学,更接近实际,更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转化成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必须具备:一是兼顾性。应兼顾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尽可能是人均指标。二是可能性。考虑指标收集的可能性,尽量减少指标数量,尽可能是统计指标。三是可接受性。指标的确定必须让农民接受,尽可能贴近农民。四是实用性。为各级***府服务,尽可能是可考核的指标,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首先,制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有关文献、国家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国内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各地有关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国外乡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等方面来制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其次,征求各省(市)农业、社会保障及新农村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与部分省(市)的县和乡村干部进行座谈讨论,征求农民意见。再次,根据所制定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征求意见结果,严格遵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确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进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四、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和程序,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等五方面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量化指标二十个。

(一)“生产发展”指标

包括农民人均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率、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民小额贷款发放群众满意率。其中,农民人均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反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情况,比重越大说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与率反映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以市场导向发展经济的表现形式,参与率越高说明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农村生产越发展、市场经济越发达。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农民生产基础性投入水平,水平越高说明生产方式越先进,农业生产越发展。农民小额贷款发放群众满意率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水平,目前资金投入水平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二)“生活富裕”指标

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民看病费用的承受能力、农村自然屯超市普及率。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硬性指标,这个指标达不到标准,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缩小城乡差距都无从谈起。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反映农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缩小,农民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将不断缩小。农民看病费用的承受能力反映农民生活的富裕程度,这是指对大病费用的承受能力,目前的新农合只能解决农民看病的部分费用,一半左右的费用还需要农民自己解决。农村自然屯超市普及率反映农民的消费水平,农民消费水平很低时,农村不会有超市,而只有农民的消费能力能满足农村超市设立的成本回收界限,农村超市才会兴旺起来。

(三)“乡风文明”指标

包括农村人口受高中以上教育比例、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互联网入户率、农村有洗澡条件的户数比率。其中,农村人口受高中以上教育比例反映当地农民受教育水平。目前农村的初中教育已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急需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反映农民文化娱乐水平,也是反映城乡实际差距的指标。互联网入户率反映农民生产生活的信息化程度。农村有洗澡条件的户数比率是反映农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该指标看似简单,实际影响广大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村风尚。

(四)“村容整洁”指标

包括农户卫生厕所比例、沼气池数量占村民户数比重、垃圾处理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这四个指标基本反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改善,达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村容整洁的目的。其中,通过建立卫生厕所和沼气池及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通过自来水普及率的提高,提升饮用水质量,治理水源污染问题,逐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五)“民主管理”指标

包括村级发展规划、农民对村务***务公开的满意度、村干部大学生率、一事一议制度普及率。其中,村级发展规划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制定并公开村级发展规划,使农村发展问题的决策真正受广大农民监督。农民对村务***务公开的满意度是反映村民自治的重要指标,也是落实村民自治的重大行动。村干部大学生率是反映村干部素质的重要指标,能反映决策民主化水平和决策科学化水平。一事一议制度村民参与率反映农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程度,反映农村民主化程度和民主管理水平。

五、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方法

(一)确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值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三个阶段,设计时间是三个时段,这要与国家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时间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是2003年制定的,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变化,这个依据2020年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而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只能是新农村建设指标标准值的参考,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的标准值不低于农村全面小康水平。

(二)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的确定对整个评价指标体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策的理解,明确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依此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再根据实践探索,通过层次分析、征求意见,最终确定整个指标体系权重。

(三)利用综合法进行评价

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各指标的分值,某项指标分值:实际数/标准值。第二步:计算各指标得分,各指标得分=各指标分值×权重系数。第三步:得出新农村建设程度,新农村指标建设程度=各指标得分之和。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点多面广,内容复杂。由于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人文、自然特点也不相同,即使建立一套全国通用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地方也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因此,本文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探索性的,对某些地方的村屯会有较难的操作性,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7

一、总体思路

以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家推进城镇化、扩内需、促增长的“三农”工作要求,落实“你用电、我用心”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做好“提升扩面”工作,特别是在条件成熟的乡(镇)村加大电气化创建工作力度,努力构建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充分发挥***府主导作用,广泛发动农村群众参与,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全过程管控,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大力推进我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

2012年,我县新农村电气化创建的目标是:建成新农村电气化村40个,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6个,新农村电气化县通过验收。具体方案由县经信、农办、供电部门下达。

三、工作要求

(一)积极探索新机制,深化乡村(社区)电力服务共建。积极探索农村用电安全宣传教育的新路子、农村用电设施规范管理的新方法、供用电设施保护的新措施,结合农村用电安全强基固本工作,深化乡村(社区)电力服务共建,不断完善农村集体及农户用电服务,努力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先期在泗溪镇开展新农村电气化示范试点,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形成典型方案后,在全县推广实施。

(二)继续坚持“三结合”原则,推进新农村电气化进程。一是与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结合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按照国家能源局《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加强项目规划、计划、招标、实施、调整、监督、检查等环节管理,确保工程管理规范,同时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和标准化作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进而实现提高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目标。二是与美丽乡村、乡村康庄工程相结合。要按照“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总体布局,把示范村或整治村首先列入电气化建设。同时按照“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工程要求,合理布局低压电网,选择应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器材,注重工程施工工艺,讲究美观协调。三是与省级中心镇电网建设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中心镇建设标准优势和资金优势,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对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进行优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确保今年省级中心镇实现“镇镇电气化”。

(三)加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经验交流,规范新农村电气化管理。加强工作经验交流,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经验成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大力推广实施。规范新农村电气化管理,通过按月、按季度分解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加强工作过程管控;通过自行检查和组织互查等方式,加强闭环管理;通过统一、细化报表等手段规范日常工作管理,做到“建成一批检查一批,成熟一批验收一批”,不断提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管理水平。

(四)做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新农村电气化创建良好氛围。围绕“***府发动、乡镇主动、电力推动、群众互动”的工作方针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宣传工作,加强与国网媒体、行业媒体、社会媒体的联系和沟通,落实具体行动,及时、有效开展宣传报道,做到事前造势、事中狠抓、事后总结。同时,结合电力设施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新农村电气化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宣传,挖掘新闻素材,深入有效地开展宣传。各乡镇、部门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落实专人,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前规划、整合资源,全力以赴、主动配合,抓时间、保质量、赶进度做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有关负责人要组织人员深入现场,走访重点改造的乡(镇)、村,查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查找存在的不足,提出需要改进的方案,根据检查结果立即制定整改方案。积极配合化解因***策处理引发的各类矛盾,协调解决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的***策处理问题。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战略措施

一、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理解问题

对于新农村建设这个概念的内涵,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具有长远目标,要经过长期努力预期实现的一种农村社会发展状态,它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可以通过以下五点进行说明:

(一)新农村建设是历史性研究课题在新时期的延续

富国强兵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奋斗目标,也是一种社会发展预期状态,从孔夫子、康有为到孙中山,一直把“大同”、“小康”社会建设作为理想中的社会形态。辛亥***后,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晏阳初先生在河北定县进行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县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江南地区“江村经济”发展道路等乡村建设实践开了近代中国农村建设运动的先河。当年这些民族先哲为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状态所进行的有益尝试,虽然由于当时日寇入侵不得不中断,但为后来的中国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继农业合作化、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做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布署,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的战略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中华民族建设自己家园历史预期的更新,是赋予了新时代内容的伟大历史实践的延续。

(二)新农村建设是多目标的系统工程

按照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涵盖经济、***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建设目标,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

(三)新农村建设内容具有综合性

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一种全面改造农村社会的制度性安排,新农村建设包含着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内容,它不但为国家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策导向,也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福利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确定了行动纲领。

(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我国人口的70%在农村,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农村中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仍占相当的比重,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还不发达,不可能靠短期的经济奇迹、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频繁的生产关系变动就能实现根本的改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通过量的渐进积累逐步实现宏远目标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看成一蹴而就的事情。

(五)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

一是新农村建设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以后,农村经济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文明成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发展的各项指标已经达到当代社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二是人类社会文明是动态发展的,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应代表着当时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先进水平。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重点内容

(一)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不能片面理解为是狭义的“村庄”建设,而是由***治、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因素构成的多位一体的综合目标体系。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包括五个方面的战略目标。

1、***治目标。即经过较长时期的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决策科学、组织健全、依法治村的目标,保持新农村建设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2、经济目标。即经过不懈努力,在广大农村区域内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富足、全面小康的目标,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持久的经济活力。

3、社会目标。即经过长期奋斗,在广大农村真正实现安定有序、邻里和睦、民风纯朴、生活方式健康向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农村社会进步。

4、环境目标。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和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人居改善、文明卫生的目标,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5、人文目标。即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广大农村实现教育发展、科技普及、文化繁荣、农民素质提高的目标,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依照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以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一提高”即提高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1、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新农村建设要优先解决包括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燃料)、用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同时改造中小学校舍、卫生所,并帮助农民改厕所、厨房和圈舍;另外在农村中还要建设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必须的垃圾处理场所。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使农民的生存条件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2、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现代福利所能带来的好处,切实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要让农民完全进入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消费领域,同样成为社会所有转移性支付的受益者,真正解决农民人生中的“后顾之忧”。

3、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业基本建设,涉及到国家食品安全、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问题,这部分投入长期以来几乎完全由农民负担,今后要逐渐由国家和社会承担起建设责任。

4、深化农村管理体制。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民主治理结构,健全农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

(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发展经济需要增加投入,资金来源一般来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家的支持与投入。一是***策支持,比如彻底取消农业税,取消农村教育收费等。并且还可以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策等;其二是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靠农民自己创收,这是内因。这就要以优惠的***策为先导,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和劳动积极性,以及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自己也会想到要建设新的美好家园的。

(二)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

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充分的物质文明基础做保障,同时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程度,直接涉及到农村人口素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科技素质相对而言是有形的,主要体现在对现有科技产品的把握使用等方面。而文化素质则是无形的。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加大和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尤其要发展农业职业技术类教育,并在发展农业技术教育中注重文化素质教育。

(三)科学管理,提高民主意识

如果说前两方面是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那么这里则主要是***治文明建设问题。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再到***治文明建设,这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的必然步骤。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的统治和压迫,科学意识和民主意识都较为薄弱。施行科学管理,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要从培养农民自身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开始,使农民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的主人公地位。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扬民主,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文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四)循序渐进,实行发展模式多样化

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不搞***治运动,不能强迫行***命令和行***干预。各地“三农”问题的现状不尽相同,一定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建设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只是宏观上的总体方向,不是具体行动方案,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循序渐进,以其中重点项目做为短期发展目标,逐渐取得突破。

(五)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进行合理的战略定位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事关千秋万代的综合系统工程,在实施相关战略措施时,要着眼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治体制改革相协调,力争实现农村经济、***治、文化与环境、人口、资源的和谐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空间。

(六)实行科教兴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搞好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战略措施的选择要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重点要搞好三项工作。

1、实行农科教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加强农科教结合,全面搞好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效率,实现对农业生产资源的集约性使用。在科研上,要下大力气抓好低残留、低污染、无公害的农业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搞好环境保护,建立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重视经济投入的同时,要重视对科学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努力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体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3、建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产资源的机制。主要应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提高认识,全面贯彻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和法规,把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强化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管理,建立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的机构,强化其管理职能,通过社会总体宏观调控手段和措施来保证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2、张晓山.有关“三农”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J].国家行***学院学报,2004(1).

3、马晓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与内容.黑龙江农业信息网,2006-6-21.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9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5年的8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建国初期,我们***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提出要建设新农村。那时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城乡二元体制的格局下进行的,体现的是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反映的是城乡差别。50多年过去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的发展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最低收入的阶层是农民,最薄弱的产业是,发展滞后的农村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因此,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我国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是在我国开始实行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同时体现了我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体现了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它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策走向的根本转变。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从理论上说,、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是一个新的***策定位。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策是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在于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未来的5到10年里,我们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纲。

这说明,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中央把农村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八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非常深远。

第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最近,各地都在谋划本地区未来5年建设新农村的美好蓝***。比如,苏南地区就有不少同志就提出,未来新农村应当以现代化集中区的形式表现出来,加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布局,切实以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大省河南的同志则提出要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科技为引领,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把创新机制放在新农村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提高农民收入。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农村建设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从全局看,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五个方面、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农村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要建设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要建设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要建设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要建设***治文明。这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是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互动的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的重大部署。《建议》同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抓住五个重点: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全面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之“新”,就“新”在城乡统筹、城乡互动、城乡和谐。城乡统筹,一要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拿出前瞻性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城乡建设的蓝***,要体现各级***府加大对和农村投入、强化农村公共服务的力度,体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二要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城乡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要素市场体系,特别是要推进土地制度、户籍限制、城镇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农民走向职业化,实现身份的根本转变。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条件,防止把城市受不了的污染弄到农村去。四要统筹城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提高财***投入,在农村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五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好进城农民工等弱势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保证农民的生存底线。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是积极推进现代建设。一要加强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加快科技进步,走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转变增长方式。三要推进产业化经营,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布局,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是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利益和平等待遇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是长期以来的计划体制和城乡二元制度。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一要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二要在稳定并完善与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的同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

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新农村要突出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问题。一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发展教育要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点。二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今后五年我们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等。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增收事关全局,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作为制定一系列重农补农***策的核心和主题,努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今后五年将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概括起来说,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新的内涵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二是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三是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眼光,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出发,把农村工作提到了新高度。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必须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由于我国农村各地的发展差距很大,发展进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扎实稳步地进行。各级******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同时要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和谐发展、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明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有一个好的开局,这对于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十分重要。要深入领会和切实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当前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规划先行,因地制宜。要科学编制好新农村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建设。在建设中,应区分发展阶段和地域不同情况,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推进,切忌搞“一刀切”。二是突出重点,示范引路。坚持以中心村为单位,以改善最迫切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要按照不同区域特点,形成地域特色。三是***府支持,农民建设。各级财***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

二、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起步很早,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早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市广大农民在农村各级******组织的领导下,就胜利地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的目标,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我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几十年来,在历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苏南模式,而且成功地进了史无前例的体制改革和经济调整,继续保持了农村发展与建设在全国领先的骄人业绩,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中心,以推进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经济集约化、经营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生态优良化,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第一,推进三个集中进程,农村发展的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切实加大农村“三个集中”的推进力度,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合理配置了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社会、空间和生态等方面的结构布局,全面提升了农村的发展质量和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建设规划体系。根据统计汇总,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规划区集中比例由去年底的36%提升到40%;新进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1299家,搬迁入园的企业498家,工业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产出占全市乡镇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去年底的54.6%提高到67.7%;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的自然村488个;新建农民安置小区89个,安置房面积292万平方米;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7%。

第二,推进保障帮扶进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探索。以实施“富民工程”为主线,精心组织“就业、保障、帮扶”三大工程,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10元,比上年增加895元,增长12.6%,达到了省定的小康标准。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3884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42370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980元,同比增加739元,增长14.1%。农村各类企业本地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87万;全市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农民37.54万人,覆盖面扩大到80%;新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参保农民41.1万人,参保率超过6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做到了应保尽保,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百村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实施,今年脱贫转化村将新增30个左右,累计超过50%。“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进展迅速,全市农村低收入农户的信息资料库已经建成,各项帮扶***策正在得到全面落实。

第三,推进功能转换进程,都市的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提升效益”的要求,大力推进都市建设,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全市新建产业园、都市观光园5个,累计达到18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外向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三资”投入明显增速,全年工商、民间资本投入8亿元,外资投入5000万美元;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50家,出口基地20个,年出口农产品8613万美元。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0.1万亩,森林面积增加到122.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3%,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大力推进绿色通道景观和河道防护林建设。全市72.1%的县乡道路两侧已建成高标准景观通道,30%以上河道两侧、湖泊沿岸已建成防护林,45%的乡村道路已建成林荫道,超过20%的乡镇已建成环境优美乡镇。新建成无公害生产基地32.4万亩,累计达到107.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达173个,有机食品14个。全年粮食总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45亿元,同比增长5.3%。

第四,推进集约发展进程,乡镇工业的竞争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围绕“转变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发展、提升竞争能力”的总体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全市乡镇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5200亿元、1085亿元和3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2%、24.0%和23.3%。规模经济进一步增长。到10月底,全市41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29.87亿元、工业增加值652.25亿元、利税总额197.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52%、26.12%、21.84%,分别占全市乡镇工业总量的70%以上。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52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3家,最高的华西村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外贸出口显著增长。至10月底,出口产品交货值441.7亿元,同比增长36.8%。园区经济加速增长,一批重量级工业园区脱颖而出。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园区有50个,超100亿元的园区有9个,其中,华士、周庄两工业园区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超280亿元和260亿元。民营企业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到10月底,全市农村新增私营企业1750家,总数达到27230家,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分别达到3182亿元、667亿元和201/乙元,同比分别增长35.7%、29.2%和31.5%,占全市乡镇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4%、74%和72%。

第五,推进三大合作进程,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创新。以“三大合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加快推进。全年新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06家,累计达到236家,符合改革条件、年可支配收入在200万元以上村的改革已全面完成。积极创新运行机制、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全市新组建浮动分配型、混合分配型和固定分配型土地股份合作社119家,新增获得各类土地流转收益的农民37.2万人,累计参加各类土地流转取得收益的农民比例达到4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健康发展。创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7家,累计160家,共有会员4.1人,带动农户14万户。

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近年来全市农民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但制约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通过发挥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增加投资性、转移性收入,依然受到***策和制度的双重制约;通过扩大就业、充分就业而增力口工资性收入,依然面临市场竞争和自身能力的双重阻力,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还必须进一步拓宽思路,研究探索***策扶持、制度创新、经济发展等新途径。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年来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但受产业层次和生产方式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没有明显缩小,农村环境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新旧体制转换,村级经济发展的空间日益受到挤压、难度越来越大,急需探索新的路子和途径,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积极发挥村级经济替***府分忧、为农民谋利、保社会稳定的功能作用.

三、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

为认真贯彻***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示范镇村,以充分发挥其在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到2010年全市农村实现基本现代化。

第一,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主要动因。***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力求农村面貌有明显的变化。”***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精神,大家深切地体会到,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决策英明,意义深远。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快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步伐,前一阶段,市委组织市委农工办等专门力量,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认真研究如何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在调研座谈中,各级******组织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近年来,市委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思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举措,使全市的“三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过省***府的全面考核评估,在全省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但是,对照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目前的农民收入状况、农村社会事业水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还明显落后于城市,“三农”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就成了时代赋予全市各级******组织的神圣职责。回顾历史,审视现状,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全市发展中有三个方面的规律非常明显。一是要实现全市的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正如***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所说那样,目前我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回报农民”的新阶段,必须全面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逐步把原来只限于在城市发展中的***策体系、环境条件延伸和覆盖到全市农村,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各种体制机制上的差别,加快建立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平台,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是要实现全市的率先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农村是难点,居民收入、生态环境、教育程度等许多指标缺在农村。必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基本思路,全面加快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发展的实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程度和水平。客观地说,目前我市的“三农”问题,许多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有些问题已到了有条件可以在更高水平上解决的阶段,有些问题已到了可以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阶段。总之,“三农”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努力解决的时候了。

三是要实现全市的创新发展,关键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无锡农村曾经创造过令人振奋的辉煌。在新的历史阶段,无锡要实现创新发展,创造新的辉煌,为全省乃至全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潜力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关键还是在农村。农村作为全市的重要板块,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和活力。只要进一步***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农村的各项创新创造,无锡农村的发展就能继续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也就能以农村发展的创新突破来破解全市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推动全市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可以预见,繁荣繁华看城市,实力水平在农村,这将是无锡全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市委研究决定把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三农”工作的总纲,也把其作为全市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设想从明年起,在全市农村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通过以点带面,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大力推进全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确保到2010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为了组织开展这项争创活动,市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还专门邀请了北京和省里的“三农”问题专家,召开了无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系高层专家审议会议,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征求省里有关部门的意见,最后形成了《无锡市委、无锡市***府关于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第二,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基本思路。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在全市农村加快培育一批引领功能大、辐射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示范镇村,充分发挥示范镇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两个率先”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多年来,华西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本村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策,坚持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把乡村文明、素质提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坚持把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制度规范、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开拓创新,扎实苦干,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之路,创造了统筹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全市农村学习华西精神和华西经验,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和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按照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社区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农村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加快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居住集中化、农民知识化、保障社会化、民主法制化、环境生态化步伐,全面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把全市农村率先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在总体上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

一是全面贯彻的原则。就是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5句话的基本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二是率先推进的原则。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以更高的目标追求,研究全新的工作思路,运用有效的方法措施,敢于开拓前进,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作出先导,提供示范。因而,整个争创工作所制定的指标体系,有强烈的导向性,通过争创活动,能真正引领和带动全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

三是探索创新的原则。当前,我市正处在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经济转轨的提升期,也是社会转型的整合期。在这个时期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全新的课题和艰巨的任务,肯定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农村“三个集中”、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进行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开展各种试点示范,探索突破途径,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探索路子,创造经验。

四是夯实基础的原则。村级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我国******组织执***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村级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当前农民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等,都是村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应该在村级。为此,推进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村级,大力推进村级经济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大力推进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夯实筑牢。

第三,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指标体系。围绕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依据《无锡争创全省“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行动纲要》的目标和市委、市***府《关于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的决定》的工作要求,《意见》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指标体系。

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处于全市村级发展建设领先水平:

1、经济发展:(1)经济总量规模化。全面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均应税销售收入超过8万元。(预计今年全市有20%的村可达超指标。)(2)二三产业园区化。坚持实行科学规划,提高开发园区建设水平,二三产业在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中的产出比例达到90%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有25%的村可达超指标。)(3)经营集约化。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设施条件,加快实施标准化,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的比重达到80%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有20%的村可达超指标。)(4)经济发展特色化。因地制宜发展各业经济,村级经济发展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特色明显,有一个以上省级或部级星火、火炬计划科技项目。(全市已有5%的村实施了省级或部级星火、火炬计划科技项目。)(5)村级经济股份化。大力发展股份经济,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村级增收长效机制,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人均村级年可支配收入达到500元以上。(全市已有40%的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超500元。)

2、生活富裕:(1)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预计今年达超这一指标的村为1个,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8000元。)(2)农民居住条件舒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预计今年全市90%的村可达超指标。(3)本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中,本村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实现全覆盖,纯农民养老参保率达到95%以上。(预计今年全市10%的村可达超指标。)(4)巩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民大病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预计今年全市有58%的村可达超指标。)(5)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并全面实行分类施保。(预计今年全市99%的村可达超指标。)(6)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员干部、企业业主等开展结对帮扶,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率100%。(预计今年全市90%的村可达超指标。)(7)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达到80%以上。

3、社会文明:(1)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含职高、中专)入学率达95%以上。(预计今年全市有5%的村可达超指标。)(2)青壮年农民接受过不同形式职业技能培训达到80%以上。(3)无违法生育,计划生育率达到100%。(预计今年全市90%以上的村达超指标,其中计划生育率达到99.7%。)(4)建有一个以上设施完善的文教体育活动场所。(5)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达标率90%以上。(预计今年全市90%的村可达超指标。)(6)无重大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95%以上。

4、社区整洁:(1)住宅美化。搞好科学规划,大力推进农民居住集中,集中居住区建筑特色明显,设施功能完善,整体形象优美,无违章搭建,居住集中比例达到50%以上。(预计今年全市19%的村达超指标)(2)道路硬化。村内主干道硬化工程全面实施到位。(预计今年全市50%的村可达超指标。)(3)村庄绿化。村主干道两旁、河道两侧和居住集中区内生态绿化、美化工程全面达标。(预计今年全市50%的村可达超指标。)(4)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居民集中区等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100%。(5)河塘净化。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河岸整洁、淤泥清理、水体保洁等整治工作全面达标,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预计今年全市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的村占到90%,河道水体保洁整治全面达标的村占到50%。)(6)环境洁化。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农户自来水普及率、垃圾集中处理率和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

5、管理民主:(1)坚持民主选举。积极推进村级***组织公开直选,村民委员会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民主选举率达到100%。(2)坚持民主决策。村级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村内重大事务坚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决策程序规范,群众知晓率达80%以上。(3)坚持民主管理。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健全民主理财活动,村民代表或股东代表参与民主管理活动率达80%以上。(4)坚持民主监督。认真贯彻***的路线、方针、***策,村务公开做到制度化、经常化,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上5个方面28项指标考评达标的得分,不达标的不得分,考评总分满80分的,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评对象。

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处于全市镇级发展建设领先水平:1、域范围内有2/3以上的村达到示范村争创标准;2、镇人均gdp达到8万元以上;3、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达到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标准;5、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以上5个方面全面达标的镇,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参评对象。

在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中,特别是一些核心指标的设计,注意把握了“四个性”,努力使这些争创指标科学、合理、可行。一是动态性。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行***区划调整的进行,目前的村级区域还是一个动态概念。所以,许多村级发展建设指标特别是一些经济指标,主要采用人均指标来评估。如村级应税销售收入、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农民住房面积等都以人均来计算。二是一致性。主要是涉及现代化指标、农村八项重点工作指标、“十一五”规划指标、争创文明城市指标的,提法和标准尽量做到与市里原定的指标相适应、相一致,而不是另设指标、另提标准。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住房面积标准与“两个率先”目标相一致;工业和集中、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社保体系建设、青壮年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率、扶贫帮困等指标,与农村八项重点工作的指标和要求相一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指标,与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相一致。三是先行性。主要针对一些影响大、难度大的指标,考虑到示范村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许多工作必须比面上先行一步,标准提高一层,因而调整和设置了一些新的、更高的指标和标准。特别是在农村“三个集中”方面,考虑到这是农村八项重点工作的重点,而且农民居住集中又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因而要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先行一步,标准要求要提高一些,为实现全市总体目标多作贡献。四是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标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村级的实际情况,便于今后的具体操作。如对村级经济发展指标,经过反复研究,没有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后选取了人均应税销售收入,这主要是考虑到村一级很难计算地区生产总值,因为电信、金融等许多服务业营业收入无法计入村级营业收入。

第四,开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工作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各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围绕标准,制定目标,突出重点,落实推进。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增设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办公室,挂靠在市委农工办,具体负责争创示范镇村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争创工作/顷利推进。各市(县)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把争创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策措施,积极组织推进。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强烈的争创工作氛围。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加强各种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报道,使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和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的“四尊四创”精神,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是把握关键,精心组织。全市从2006年起,每年将全面考核评定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示范村由村申报,镇和市(县)区初审通过后上报市争创工作办公室,由市争创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报市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凡达标的村由市委、市***府表彰奖励。示范镇的考评在创建示范村的基础上进行,经申报、考评和确认,凡达标的镇由市委、市***府表彰奖励。各市(县)区要围绕到2010年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进行全面规划部署,每年都要制定争创工作目标,做到试点一批、争创一批、达标一批,把争创工作落到实处。每年年初,各市(县)区要把争创工作计划上报市争创工作办公室,市争创工作办公室对争创对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四是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级要建立健全争创工作考评机制,加强各项工作的考核监督。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要制定相应的考评实施细则。各级统计部门要建立与考评工作相适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实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定期跟踪考核工作机制,坚持平时跟踪问效、年中进度检查、年末考核评估相结合,推动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全市范围内树立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典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确保到2010年全市农村实现基本现代化。

四、2006年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2006年是贯彻落实***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明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实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加快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明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一个主题,力求两个跨越,实现三个突破,提升四个水平。具体讲就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力求农村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领域的新跨越,努力实现集约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新突破,大力提升农村综合实力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民主法制水平、社会文明水平。

第一,紧扣“一个主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和国家发展建设的全局。结合无锡的实际,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作为总纲领和主旋律,结合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华西经验的学习推广,以推进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八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每年全面考核评定一批现代化建设示范镇村,积极推进符合中央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具有无锡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确保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力求“两个跨越”,确立农村工作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

一是力求在农村发展阶段上的跨越。明年将是我市从全面小康社会向建设基本现代化的转折之年,是实现“第二个率先”的起步之年、基础之年,是农村发展阶段上的重大跨越。明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各种扎实措施,进一步巩固的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同时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对照基本现代化的要求,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制定出今后五年每一年的年度目标,认真做好细化量化工作,进一步抓好分解落实。要跳出传统的工作思路、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探索突破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确保“第二个率先”建设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

二是力求在城乡统筹领域上的跨越。围绕五中全会的精神要求,以拓宽思路、拓展范围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城乡统筹领域上的新跨越。进一步拓宽目标领域,由注重城乡统筹的经济发展向城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城乡统筹建设“四个文明”。进一步拓宽***策领域,由研究制定城乡统筹的单一性、阶段性、过渡性***策向制定完善城乡统筹的综合性、长效性、制度性***策转变,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平台。进一步拓宽方法领域,不断提高“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力度和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由“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向“城乡融合、工农互动”转变,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由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主要以八项重点工作涉及到的部门为主扩大到所有******部门,共同关心支持、服务指导“三农”工作,切实凝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实现“三个发展”,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一是努力实现集约发展。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节约能源,切实增强集约发展能力。按照农村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各类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城镇村庄布局和“三个集中”空间布局。加快农村“三个集中”步伐,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化、生产规模化和居住社区化。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群示范园区。研究制定加快自然村落搬迁***策以及相应的农民住房宅基地置换***策,增强广大农民“集中”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单位面积产出标准和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大力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形成符合我市农村实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标准体系。合理调整能源结构,制定并严格实施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准入制度,全面推行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核心的清洁生产原料、工艺和技术,积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提升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水平。

二是努力实现创新发展。适应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趋势,继续大力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农村“三大合作”为重点,进一步大力推进农村组织模式的改革创新,继续加快发展资产股份合作,积极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努力提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鼓励和推进民营企业的股份化、社会化和公众化。按照“统一、精减、效率”的原则,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强化乡镇组织的经济导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地方治理四大功能。

三是努力实现持续发展。按照“清洁家园,美化环境”的总体要求,强化宣传发动,创新推进模式,探索长效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绿化造林、水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的治理为重点,加大整治农村环境,全力营造“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鼓励“三资”投入绿化造林,培养和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建立健全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搞好河道清淤疏浚,改善河容河貌,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加强水污染防治,逐步形成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广垃圾袋装化,合理布局镇村垃圾堆埋点,提高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和无害化水平,继续做好改水改厕、路面黑色化、矿山整治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制定化肥、农药使用量和畜禽粪便承载量的控制目标,切实加大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

第四,提升“四个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抓住发展这个根本,坚定不移、一心一意抓发展,确保我市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经济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围绕现代都市建设目标,坚持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主动适应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的机遇和要求,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挥优势,营造特色,加快发展物流经济、旅游经济、道口经济、中介经济,加快提升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二是大力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坚持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首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促进就业、健全保障、强化帮扶等实事工作,同步提升农村富裕水平,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重点围绕增强“造血”功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组织实施好“百村奔小康”工程,确保全面完成三年目标任务,促进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进一步提高强村富民水平。继续推进“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加大对农村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促进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新农村建设目标篇10

1目前中原地区村庄整治状况

1.1村庄建设重粉饰,轻整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为了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不少地方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树典型、搞样板,把“村容整洁”作为重点,粉饰墙面、门面,村村搞工业区、居住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5-6],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资源浪费,而对广大农村的农业发展、废弃和闲置宅基地关注不够。1.2土地整理重单项治理,忽视多项综合整治《土地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土地整理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通常按照农田整理、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的不同而分项单独实施。农田整理侧重对田、水、路、林、渠的综合治理;居民点整理侧重对空心村的治理;土地开发侧重对荒山、荒地、荒滩等未利用地的改造利用;土地复垦侧重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破坏的土地的复耕。目前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单项治理的缺陷。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0年7大工作重点,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但由于管理机制、制度设计等诸多问题土地综合整治仍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2国内村庄整治的主要经验与模式探讨

2.1国内村庄整治的主要经验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地处市中心和“天津滨海新区”之间,总面积150.6 km2,由于空客A320项目落户,东丽区5个村要整体撤村,东丽区***府就依托该项目和城中村改造施行宅基地换房。同时,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府也相继出台了优惠***策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策保障。华明镇入选上海2010年世博会最佳实践区,其成功经验是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坚持耕地保护总量不变,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集聚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7]。华明镇建设对实现城乡统筹进行了积极探索,它的一些做法和创新理念可以成为其他地区进行城镇建设的借鉴。成都蒲江县复兴乡陈坝村是成都市首个土地整理试点项目,该项目是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占补平衡项目,通过对项目区约933.33 hm2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共投资4 641万元,实施土地平整539.73 hm2,改建道路20 030 m,新增耕地129.87hm2,建成农民新居73 240 km2,集中安置农户402户1 512人,开创了远郊县土地整理和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复兴模式”[8]。该模式的主要经验是将传统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组合起来,遵循5个坚持: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资源整合;坚持“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高标准建设新农村;坚持“五个结合”,即土地综合整治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坚持全程监管,确保规范实施。湖南省株洲市渌口镇松岗、西塘、子规3个村在***府投入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资金2 200万元、水利及修路资金170万元,规划、发改等单位投入资金130万元的支持下[9],把土地综合整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打破以增加耕地面积、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为主要目的的土地整治传统思维,全面实施了以保护耕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整治项目,发挥了土地整治最大效应,缓解了建设用地难题,增加了农民收益。

2.2国内村庄整治的模式探讨借鉴国内村镇建设经[!]验,结合中原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布局散乱及中低产田比重较大的现实,研究提出城镇周边归并型、原地建新缩村型、多村整合建新型、损毁落后村庄重建型4种村庄土地整治模式及其适宜条件。

1)城镇周边归并型。对位于城郊结合部或建制镇周边的村庄,有较强的农村城镇化趋势,应将这类村庄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纳入城镇规划,在村镇规划指导下进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集聚效益。该模式适宜位于城镇周边或近郊的村庄。

2)原地压缩建新型。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具有一定文化历史价值,或由于其他因素影响而不能迁入到其他村庄的,应进行综合整治,但不同于简单的填实空心村,应在节约集约用地前提下,改善村容村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该模式适宜于村庄规模较大, 交通环境条件较好,但是村庄用地浪费,废弃宅基地、闲散地比例较大,村庄建筑老化,村庄内部结构不合理,村容村貌较差的村庄。

3)多村整合建新型。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及发展条件较差,现有人口规模过小;或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踩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或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庄应通过村镇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该模式适宜于村庄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乱、村内低效用地较多的村庄。

4)损毁落后村庄重建型。对于采矿区因采空塌陷或是未来将造成损毁的或因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村庄损毁的,应结合村镇建设规划及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新选址建设新村,并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该模式适宜于因地质或灾害造成损毁的村庄0。

3济源市梨林镇村庄整治实践

3.1区域概况梨林镇是济源市的农业重镇,是粮、棉、油主要产区。镇域总面积56.49 km2,现辖45个行***村,总人口4.2万人。200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1 198万元,财***收入66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9 0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248元。该镇人均耕地面积0.09 hm2,全镇户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587.68 km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84.08 km2。据笔者对其45个村庄的调研,所有村庄的户均用地均超过省定标准(166.67 km2),95%的村庄人均用地面积超过省定标准(166.67km2),95%的村庄人均用地面积超过国家标准(150 km2),30%的村庄人均用地面积超过200km2,村庄低效用地现象严重;另外梨林镇村庄规模较小、布局散乱,18%的村庄规模小于5 hm2,39%的村庄规模小于8 hm2,75%的村庄规模小于16 hm2。

3.2村庄布局优化依据村镇规划布局原则,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参照河南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河南省人均耕地高于0.067 hm2的平原地区,户宅基地用地标准为166.67km2。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村镇体系,并参考国外发展经验,以小学规模确定中心村的村域规模,对45个行***村进行整合建新,形成一个镇区(梨林、关阳新村、桥头、牛社、水东、西湖、逢薛新村在现有镇区基础上整合形成新镇区)、11个中心村。每一个中心村,除住宅外,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如小学(有的甚至是中学)、幼儿园、卫生所、***书馆、绿地等。并在集镇和中心村内铺设污水管道,新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设置多处垃圾收集点和垃圾中转站,垃圾集中收集于垃圾转运站后运至镇垃圾填埋场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村庄布局充分依托自然资源优势,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宜居村镇[10]。河南省济源市梨林镇村庄整治前后面积变化见表1。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梨林镇全域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改变了农村居民点零星分布的局面,压缩农村居民点322.25 hm2,使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通过建立梨林镇历年GDP值与产业发展用地之间的数学预测模型,结合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将农村居民点整治结余建设用地指标的20%留做未来农村产业发展用地后,仍可结余257.8 hm2的建设用地指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农村建设目标10篇

学习

感恩节手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节手工10篇,内容包括感恩节手工100种,感恩节手工有意义的。感恩的笑,感恩美好;感恩的心,感谢真情;感恩的短信,永久的温馨。又一年感恩节,让我们封杀冷漠,传染温情,真心感恩,美好微笑吧!感恩节快乐!感恩不是一阵风,因为你我在行

学习

语文教学总结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教学总结,内容包括语文教学总结归纳,七年级语文上教学总结。(1)、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汉语拼音:利用早读、课前预习、上课

学习

我该何去何从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我该何去何从10篇,内容包括人生何去何从散文随笔,何去何从范文。处在这亦紧亦松的阶段,心情是很复杂的。我们无法触及那还没有结果的未来,又追逐不到那些逝去的时光,处在这夹缝间,我若一个迷途的孩童,寻不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我的

学习

立夏的诗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立夏的诗10篇,内容包括立夏的诗有哪些,立夏的古诗词10篇。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力量麦子锄头谷。锄草不论遍,越锄越好看。护根草,长到老。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丰产不丰产,全靠掏垄眼。要想虫害少,除尽田边草。地边锄杂草,病

学习

桉树种植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桉树种植10篇,内容包括桉树林下种植,桉树种植热门话题。1桉树种植技术要点分析1.1选地与整地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桉树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在种植区的选择上,还应该满足桉树的生长习性,不同苗木在种植区域的选择上应适应苗

学习

天幕城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天幕城10篇,内容包括天幕城附近规划,天幕城的特色。“哇,好漂亮啊!”这是我小姨的声音,顺着声音我抬头看去,一片片蓝天白云接踵而至,就像真的一样。接着走下去,又出现了夜晚的星星和月亮,不知道的还以为黑天了呢!我向两边望去,周围尽

学习

中级计算机职称论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级计算机职称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职称论文格式及范文,中级经济师职称论文集锦9篇。(一)申报范围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根据

学习

傻姑娘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傻姑娘10篇,内容包括傻姑娘准备出门溜达文案,傻姑娘的故事大全集。籍贯:辽宁【业绩】看过《芈月传》的观众一定会对那位“玳瑁姑姑”印象深刻,这个堪比《还珠格格》里容嬷嬷一样的坏女人就是李蓓蕾饰演的。让人惊叹的是,“玳瑁

学习

扶贫研判报告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研判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关于扶贫报告的格式及范文,扶贫项目研判记录怎么写。参会人员:村两委、旗直驻村工作队、镇驻村工作队会议内容: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责任清单。二是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相应工

学习

伤感美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伤感美文10篇,内容包括伤感美文欣赏精选10篇,伤感美文美句。3、书读远山千棵柳,笔将岁月细心雕,这是我一直以来敬记的绝句,于尘世里书香依旧中默默虔诚,譬如像有些谚语:如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总是告诉自己不要有太多的烦忧的情绪,

学习

行业英语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行业英语论文,内容包括英语论文选题商业英语,长篇英语论文完整版。教材是课程的物化,要求教师根据不同情境开发教材。目前,很多行业英语教材或是舶来品,有时水土不服;或是由某学科教师编写,缺乏英语素养和教学理论,书中出现语言

学习

朋友的爱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朋友的爱10篇,内容包括朋友的爱的文案长篇,朋友的爱像什么。有一种朋友是酒肉朋友。他信誓旦旦:即使为你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节骨眼上,或者弃你不顾,视同路人;或者忘恩负义,卖友求荣,落井下石。还有一种朋友,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学习

采草莓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采草莓10篇,内容包括采草莓照片文案,写采草莓的文章。三年级:龚林睿琦

学习

网格员工作计划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网格员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网格员工作经验做法和计划,网格员工作计划怎样写。(一)网格员设置及所需经费1、行***村网格员设置及分配。我镇现有行***村**个,其中常住人口在**人以上的行***村**个,为方便“双实信息”统计,计划将人口

学习

重点工程建设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工程建设论文,内容包括建设工程论文,工程建设论文期刊。宣钢5#、6#焦炉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从立项、审批、设计到开工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

学习

完善制度建设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完善制度建设10篇,内容包括完善制度建设新闻报道,完善制度建设的措施。岳亮建议:一是中央财***性资金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西部发展的实际,继续将长期建设国债、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向西部倾斜,保证西部重点

学习

环保建设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环保建设论文,内容包括最新的环保方面的论文,露天非煤矿山环保论文。二、我国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的困境(一)环境法学核心概念不确定“范畴体系的建立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2]环境法制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环境法学的核心概念。这

学习

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内容包括团队建立与管理论文,项目团队管理论文。自2006年起***逐次发文强调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以来,各高校纷纷响应,迅速对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思考和实践,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了获得教学团队

学习

农村建设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建设10篇,内容包括农村建设示范村文案,关于特色农村建设的范文。2、*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3、*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4、*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5、*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口及计划生育规划;6、*镇村镇建设规划;7、*

学习

团队建设公司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团队建设公司10篇,内容包括真实公司团队建设案例,团队建设在公司简介里面怎么写。3、居人恭,处事敬,为人忠4、最伟大的精神是团队精神5、优秀的职员:忠于公司忠于职业忠于人格6、高绩效团队的三性特征:主动性思考性配合性7、稳

学习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建设工程论文,内容包括工程建设论文期刊,关于建设工程方面的论文。宣钢5#、6#焦炉及配套设施改造工程从立项、审批、设计到开工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反映了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做好这些资

学习

重点项目建设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重点项目建设10篇,内容包括重点项目建设观摩汇报稿,重大项目建设篇。(一)投资完成攻坚战。确保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6亿元以上(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完成21亿元以上)。其中,“七一”前完成22亿元以上,国庆前再完成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