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学校回到农村参加劳动,已经一年多了。我觉得知识青年在农村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将自己学到的一点文化科学知识用在生产上。我对农业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很想搞一些农作物的试验活动,应该怎样去做呢?我缺乏经验和办法,很希望你们能和我谈谈这个问题。 湖南桂东县 李慧生
慧生同志:
看了你给编辑部的信,知道你想在农村钻研农业科学技术,进行一些科学实验活动,我觉得,你这个愿望是好的。这里,我谈谈自己在农村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些体会,供你参考。
我是一九五二年小学毕业,参加农业生产的。在农村十二年,我深深体会到,农村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人去搞科学研究。拿我们广东的情况来说,这里常有台风暴雨侵袭,水稻经常发生倒伏现象,倒伏严重的亩产只有二百多斤,但是,如果有了好的稻种,亩产最高的一造就可达一千斤。在一般情况下,同样好的生产条件,采用了优良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可增产百分之十到三十。因此光改良种子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增产措施。其他如土壤、水利、肥料、气候、田间管理,都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找出增产的办法。在这些方面,我们回乡知识青年是可以大大发挥作用的。
根据我这十二年的实践,我觉得,回乡青年要想做好农业科学试验工作,首先要学习好传统的农业劳动技术。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功”。我刚到农村时,不少农活都不会干,要去搞科学实验活动,是有很多困难的。当时,我产生过动摇。村里的一些老贫农都鼓励我说:“功夫要靠苦练,耕田就要识泥巴。”于是,我下决心同泥巴打交道。下乡头几年,我主要跟老农一起,下苦功学犁田、播种、插秧、施肥、田间管理等基本农活。我在这些劳动中,逐潮学会了一些种田的本领,为我以后进行科学实验打下了基础。比如,我后来能够进行良种的培育和杂交试验,就是因为头几年在劳动过程中熟悉了各个稻种的特性,所以能够加以对比、选择,并自己进行培育。的确,如果我们连怎么种田、怎么识别各种农作物都不知道,要想进一步去搞农业科学实验,那岂不是笑话吗?
在农村搞科学实验活动,有一个思想必须明确,那就是试验活动必须为当前大田生产和群众的需要服务;在步骤上,应从现有条件出发,从少到多,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当我下乡一年多,初步学会了种田以后,就开始结合队里生产上的需要,搞一点科学实验活动,先***较简易的,如拌种、施肥试验,以后进一步搞改良土壤,推广外地先进经验,如小棵密植、防治病虫害,等等。因为这些科学研究活动都是适应大田生产需要,是切实可行的,对当时生产曾起了很好的作用。一九五四年,我们种出了亩产千斤稻;以后,还两次创造了全县的丰产纪录。
但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八年期间,我却走了一些弯路。那段期间,我为了改良稻种,进行了很多的杂交试验。我用高梁、玉米、谷子、稗草、狗尾草作父本,分别同水稻进行远缘杂交,育出了几十个杂交稻种,真是奇花异草,五花八门:穗子大的,长得象狼尾巴一般,一穗结了七百多粒;秆子粗的,有指头那样粗。但是,穗子大的,稻秆支持不住,倒伏了;稻秆粗的,却脆而不实,狂风一吹,便断了半截。虽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但是,由于这种研究需要时间很长,而且受一些条件的限制,无法推广到大田中去。当时,一些老农看了我的试验以后,有的说:“好看不好吃,不能实用!”有的说:“这高灯远照哩!”这看起来是“风凉话”,但却是很中肯的批评。可是,开始我没有接受老农的意见,仍继续搞我的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费时不少,收效不大。一直到后来县委负责同志下乡,告诉我:“县以下的农业科学实验,一定要为大田服务,针对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课题!”我才改变原来
的研究方向,使培育良种的研究面向大田生产。这样,很快地取得了成果,并推动了村里粮食的增产。
在农村中搞科学实验,还必须坚持向老农学习、向书本学习和参加生产实践三结合。我们回乡青年因为有些文化知识,在进行科学实验中,常常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生产知识和向老农学习。书本知识当然是很重要的,应该学习的,但是书本知识是死的知识,不一定都能切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而老农们积累了多年的生产经验,最熟悉本地情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在科学实验中,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经常得到老农的指点和帮助。例如,我初期研究水稻增产措施,只知道从土壤、肥料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想办法,没有想到改良种子问题。有的稻子多施了一些肥料倒伏了。那时,我不顾炎日,天天在田里摆弄着那倒伏的稻子,想不出办法来。后来,我去请教老农何伦老伯。他说:“依我看,要有好种,才有好禾!”何伦老伯一番话,点出了我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使我确定了以后进行科学实验的新方向——培育良种。后来,我到处参观,看到一种叫“矮仔粘”的稻种:秆矮,不倒伏,也经得起风吹,是较理想的稻种。但是,有些地区的群众却不大采用它。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到二十公里远的地方去请教老农苏安禄,他告诉我:这是由于这些地区沙田土壤结实、粘性大、不大通空气,使这种稻种容易得胡麻叶斑病,影响产量的提高。这样,才使我下决心培育一种既抗倒伏,早熟,又抗病虫害的稳产矮秆的品种来。平时我身边常带个小本子,劳动中听到老农说什么,发现什么问题,就随时记下,逐渐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大大便利了我以后的研究工作。
在科学实验三结合中,最重要的是积极参加生产实践。也就是说,要干,边干边学,从干中学。因为有很多知识书本上是没有的,老农也不一定知道。必须靠我们自己实践才能得到。例如,为了采集花粉进行杂交试验,就必须摸清各种作物的扬花期。可是,各种作物什么时候扬花,问别人,都说不知道;查书本,也没有记载。怎么办?我就自己来观察。我花了三年时间观察,才摸到谷子的扬花期。头一年,我一连二十天用劳动的空隙时间,到田里观察,没发现什么,扬花期过去了。第二年,照例到田里观察了一个月,同样没有结果。后来,我想到公园里的夜合花是晚上开的,谷子或许也是晚上开的。第三年的夏夜,我轮番到田里放了三十个“夜哨”。在一天的午夜时分,谷子的浅黄色的花苞终于在我的眼前开放了。我多么高兴啊!就这样,实践,失败;再实践,再失败;再实践,终于成功。我的很多科学研究工作都是经过这样一个曲折过程,才逐渐取得成果的。
几年来,我还深深体会到,要搞好科学实验活动,除了学习农业知识、参加生产实践以外,最根本的一条,是思想必须***化。首先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不是从个人兴趣或名利出发;在工作中,还要有敢想敢干的***精神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依靠群众,特别是要依靠广大的贫农下中农群众;工作有成绩时,不骄傲自满;有困难或挫折时,不灰心丧气,而是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只有具有这些***的思想和作风,才可能在科学实验中作出成绩。
我原来是一个城里人,虽然生长在贫苦家庭里,但没有亲身受过阶级剥削和压迫,身上还存在着很多弱点。我原来是带着一种到农村去种奇花异草的幻想下乡的。下乡以后,开始我把搞科学研究活动当作个人的事情,研究一个东西往往凭个人兴趣出发,而不是去解决当前群众和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在工作中还过分自信,对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认识不足。在生产劳动中***和贫农下中农不断对我进行教育和帮助,使我逐渐明确:科学实验,这是群众的事业,关系到千百万群众的利益,必须从群众利益出发,依靠群众去做,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因此,科学实验不仅能改造自然,也能改造我们的思想。这是我下乡以后的巨大收获。
几年来,由于***的正确领导和群众的热情帮助,我们先后培育了“南高广”、“圭峰矮”和“新矮五号”、“矮登”等优良稻种。有些已在广东、广西两省推广,要比普通水稻品种每亩增产一百多斤。我从一个完全不懂农业的小学生,变成一个新式农民、育种工作者,并且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聘请为特约研究员。
十二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回乡知识青年,的确应该有建设家乡、为祖国农业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这理想,就像种子一样,只有扎根在群众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你的文化基础比我高,只要依靠***和群众,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和失败,坚持下去,我相信你在农业科学实验活动中一定可以做出成绩的。
广东新会县环城公社农业科学研究站 邓炎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怎样进行科学实验活动?